時間:2022-04-10 13:47:57
序論:在您撰寫對標學習考察報告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在夏老師對課程做嘗試的前前后后,網上幾乎在同步展開著一場論戰,正反雙方旗幟鮮明、互不相讓,都在捍衛著自己的觀點??粗@些似曾相識的爭論,我陷入到了回憶之中,我發現,夏老師用這節課把我打發回了一九九五年。
那年上半年,有一位頂著“聯合國開發署(UNDP)首席技術顧問”頭銜的美國專家Dwight W.Allen博士“悄悄地”來到了中國,在對中國部分地區的中小學計算機課程進行了一次短期考察后,他給當時的國家教委寫了兩篇考察報告,報告的名稱有點嚇人——《中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的未來》和《對中國中小學計算機課程設置的再考察——一個警告》。由于這兩篇考察報告沒有在國內的媒體上公開發表過,所以知者不多,但它提到的觀點,卻如同一條潛流,直到今天還籠罩在信息技術課程上空。
讓我們先重溫一下考察報告中的觀點。Dwight W.Allen首先明確了兩種不同的計算機教育:要么把計算機看作教育目標,要么把它看作教育工具。這有點像20世紀80年代初著名的計算機教育應用學者Robert Taylor對計算機應用于教育基本形式的概括,就是眾所周知的3T模式,他認為計算機應用于教育,計算機要么是Tutor(輔導教師),要么是Tutee(學習者),要么是Tool(工具)。這里的Tool顯然對應Allen的教育工具,而Tutee就對應著教育目標。它還有點像我們經常提到的“計算機文化論”、“計算機工具論”的劃分。簡言之,把計算機看作教育目標,就意味著直接學習計算機知識,把計算機作為學習對象,如學習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學習程序設計語言。把計算機看作教育工具,就意味著計算機并非直接學習對象,而是要學會用計算機來學習,如文字處理軟件的學習,軟件本身的學習并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學會用軟件來處理文字。
18年前的Allen是堅定的工具論者,他措辭激烈地認為計算機應該是工具而非目標。“現在計算機已成為教育的工具而不是教育的目標”,“把計算機看作教育的目標還是教育的工具,這是當前中國的計算機教育政策和美國以及其他工業國家的計算機教育政策的根本區別所在”。他從計算機教育的歷史中尋求佐證:“在二十年前的七十年代,注重計算機語言學習的課程在美國的中小學校很是典型,但近十幾年來已經被認為是過時的了。”“以BASIC語言為中心的課程是第一大危害者……如不徹底改變方向,一切證據表明中國中小學計算機教學將面臨最大的災難?!?/p>
觀點偏激?危言聳聽?其實,我們大可不必介意具體的結論,如果我們把眼光投射到整個計算機教育發展的歷程中,那么,我們會看到,在一九九五年有這樣一個人、在一次考察后寫下了兩份考察報告,不過是計算機教育歷史上的一個點。而在計算機教育的一條長長的時間軸上,你會發現計算機有時候是教育目標,有時候又成了教育工具,計算機課程正是這樣左一腳、右一腳地向前行進著。
思緒又回到了18年后的今天,計算機課早就變成了信息技術課,課程的內容之豐富更遠非當日所能想象。但奇怪的是,Allen所提出的“目標—工具”二元對立依然困擾著我們,今天的很多爭論說到底還是“目標—工具”之爭。不信我們就拿這種論調來分析一下當下的種種課程實踐傾向,如強調硬件的(傳感器、機器人的控制系統)學習、在程序設計教學中強調算法思想,就大致是把信息技術本身的知識、原理當作了學習的目標;而在動漫一類的課程中,信息技術僅僅是學習工具,而用信息技術工具來創作才是課程真實的目標。
回到夏老師的課,在她眼里,信息技術就是一個工具,學會用信息技術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才是課程應該給學生的東西。而在以信息技術為學習目標的人眼里,在這節課上卻只看到了熱熱鬧鬧的活動,而課程中的技術卻未免有失淺顯,甚至有些活動根本和信息技術無關。
本文運用建構主義與社會文化觀學習理念,在教育哲學的層面分析美術學院美術教育專業開設藝術考察課程的重要性與前瞻性。建立新的學習觀點與理念并用其反思評鑒美術學院藝術考察課程活動式教學實踐。
一、藝術考察課程所依據的學習理念
藝術考察課程所依據的是建構主義學習觀與社會文化觀學習理念。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只有通過把個人世界里的經驗組織起來以提高個人面對世界的效能,學生才能主動地建構自己學習的求知方式”。①建構主義的情境式學習是通過問題解決而進行的,是一個建構過程。學習者與環境互動并主動地對外在的經驗加以篩選、組織和整合,學習者無須依賴一些既定的程序來進行心智活動。社會文化觀強調實踐活動對學習發展的重要性。把活動與社群文化有組織地聯系起來,并強調認知過程從屬于社會過程和文化過程。學習活動與社會情境和文化情境有密切關系。學習是因共同參與實踐社群文化而產生的。建構主義觀與社會文化觀相輔相成。在實踐中面對特定情境時,尋找有意義的解決方法。學習應成為學習者主動參與、合作探究、相互撞碰、開放式學習。學習者依據自己的活動,在具體的學習環境和空間建構自己的學習方式,在具體的社會文化背景中生成學習的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這樣的學習是創生式學習,筆者稱為“藝術考察活動式學習”。
二、藝術考察課程中學習者與教師的關系
教學變成考察活動,教學不再是說教,而是協作和幫助,教學成為考察活動的組織和協作式的框架與在具體考察情境中上下求索發現與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變成考察者并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習與考察成為主動參與、主動進取,在興趣與激情的引導下,在開放的環境中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學習與考察。在具體的學習環境和社會文化背景中碰撞創生出自己的學習考察成果。教師變成考察者的協助者和服務者,與考察者共同建構考察方法,在具體的社會文化背景中與學習者、考察者共同建構考察成果,當然也是學習者進行學習與考察活動的咨詢者和解決問題的協助者。
下面筆者具體列舉一些藝術考察課程課例:
1.課程簡介
藝術考察是藝術情景式實踐教學。運用建構主義學習觀與社會文化觀學習理念,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通過學習者的親身感知與體驗使學習者做到知行合一,自主建構藝術與生活、藝術與文化、藝術與社會的動態關系,擴展藝術視野,提高學生全面藝術素質與文化修養。在國內選取藝術考察對象如石窟、碑林、專題博物館、民居、帝王宮殿、帝王陵墓、名山大川等。
2.教學目標
擴展學習者的藝術視野,感知與體驗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學會對各門類藝術的賞析、考證并能深入研究,提高對藝術的研究能力與審美能力。通過訪問民間藝人、著名畫家、民俗專家,以畫速寫、做筆記、記錄影像等動態情景式學習方式獲取藝術資料,為各門美術專業課搜集素材。通過藝術考察的一系列活動,學會欣賞、感知、探究不同時代的藝術品,獲取優秀藝術經驗與豐富的藝術知識,培養學習者熱愛優秀的中國文化,開發學生的藝術創作思維,培養愛國主義精神。
3.教學重點與難點
了解不同地域的傳統文化、風土人情、民俗等,探究其與藝術的關系。提高學習者生動準確地感知考察對象藝術特征的能力,掌握快速記錄與把握藝術要領的能力。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習者舉一反三、實事求是、應目會心以及應物象形的藝術思維與實踐能力。
4.教學內容
根據教學內容,確定藝術考察對象如石窟、專題博物館、民居、名山大川等。先聘請專業導游或當地專家、學者講解其文化、藝術、歷史價值。教師作為學習者的首席與學習者共同學習。在聽完介紹之后教師與學習者討論、探究、訪問并進一步深入考察。在考察的真實情景中教師給學習者傳授搜集考察資料的方法。
(1)學習者根據考察的不同地域,自由選擇藝術考察的側重點,如游歷名山大川、名勝古跡,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蘊。
(2)學習者訪問民間藝人,欣賞民間藝術,感知民間藝術的表現形式與方法,獲取藝術靈感。
(3)參觀考察不同專題博物館,提高審美欣賞能力,提高藝術視野和藝術感知能力。
(4)學習者搜集自己感興趣的藝術素材,根據自己的特長,認真整理考察記錄。
5.考察延伸與藝術考察報告和撰寫考察學術論文
(1)學習者通過不同獲取信息的方法與方式如速寫、筆記、影像等,仔細分析并深入細致地整理自己獲取的信息資料。
(2)把藝術考察的對象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以及中國人傳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整合探究,深入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特征。
(3)教師講授考察報告、學術論文的撰寫方法與要求。
(4)藝術考察外出時間為15天,回校整理資料、圖書館查閱資料、完成考察報告和撰寫學術論文共15天。
6.考核方式
課堂教學包括教師講授考察報告及藝術考察學術論文的撰寫方法與要求。學生按照課程要求撰寫考察報告與學術論文,教師根據文章質量、課堂表現與考察態度情況,給予綜合評價,以百分計入成績。教師根據質性與過程性評價方式,把分數與學生的過程性成績客觀地填入下表。
三、為什么要在美院美教專業開設藝術考察課程
美術院校美術教育專業本科學生學習中國畫等專業基本功的同時,還應該學習中國傳統文化與美術史,加深對國學包括儒、釋、道文化的研究,培養研究型人才。美術包括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建筑等綜合概念。開設藝術考察課程主要是開闊學生藝術審美視野,感知不同地域風土人情,賞析經典藝術品,提高藝術審美能力。通過速寫、筆記、影像等記錄方式,為專業課收集素材。通過藝術考察活動培養學生以優秀的中國文化為底蘊,開拓創作思路。藝術考察課程中,教師以藝術考察活動式學習方式引導學習者參觀名勝古跡、洞窟壁畫等,培養學習者搜集資料、篩選信息和研究問題的能力,以及創作、互動、整合、展示的綜合性藝術和文化素養。教師引導學習者在社會生活或藝術環境中了解與國畫課程內容相關的知識與能力,鼓勵學習者接觸多樣的文藝形式,豐富文化素養,初步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并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發表見解。學習者在社會生活情境與藝術考察活動中提高體驗藝術的綜合能力,并形成學生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情感、態度等綜合人文素養。
美術教育專業學生更應該明白自己將來做中小學美術教師或藝術教師,要了解中國和世界的美術與藝術史與發展軌跡,這些具體的美術史與藝術史真正的存在方式是生態的存在于地面、地下與民間。所以給美術教育專業的學生開設藝術考察課程更顯重要。
結語
關鍵詞: 中職學校 中國經濟地理教學 校外考察 作用
校處考察是指教師通過組織地理調查或考察的方式,指導學生完成既定學習任務的方法,是一種重要的實踐方法。在中職學校會計專業學生使用的中國經濟地理教材(中等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配套教學用書)中,對學生的校外考察有明確的要求,因此,我在中國經濟地理教學中,多次組織學生到校外進行考察。
對于中職學生來說,校外考察可供選擇的內容很多,教師在選擇考察內容時,要以教學目標為依據,以學生的認知水平為基礎,與中國經濟地理教學內容相結合,選擇離學校較近、便于成行的地點。如此可以幫助學生直觀地獲取知識、靈活運用知識,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學習中國經濟地理的實用性,提高學生學習中國經濟地理的興趣。其在中國經濟地理教學中的作用還是十分明顯的。
一、增強中國經濟地理教學的直觀性
通過校外考察,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變抽象的課本知識為生動、直觀的地理事物形象,從而加深對所學的中國經濟地理知識的直觀印象,如組織學生到學校附近的山上觀察本地土地資源的特點,登上山頂,縱目眺望,見遠處、近處多為低山、丘陵,平地少,耕地少,地塊狹小,耕地主要分布在山間河谷盆地中,這樣便能直觀地感受到教材介紹的我國是一個多山國家,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69,盆地和平原占31。山地多,平地少,尤其耕地較少是我國土地的一大特色的知識點的涵義。又如在山上放眼四望,觸目所及皆是郁郁蔥蔥的植被,近處、遠處的山上皆生長著茂密的森林,邵武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百分之七十以上,真不愧為“閩北林海、綠色海西”,置身林海,直觀地感受到教材所介紹的我國四大林區(東北林區、西南林區、南方林區、防護林區)之一的南方林區中的華南林區,可見邵武森林資源的豐富性。通過實地考察、直觀感受,達到教學直觀性的目的。
二、體會學習中國經濟地理的實用性
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和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知識,是時展的需要,也是“以學生發展為本”教育理念的充分體現。對于會計專業的中職生來說,通過校外考察掌握的一些中國經濟地理知識,對其今后的學習、工作、生活是有幫助的。如結合教材第二章《中國農業地理》第七節的《土特產》知識,組織學生到土特產店考察本地的土特產,諸如筍干、香菇、金坑紅菇、碎銅茶、油茶、松脂、中藥材、腳跟糍、包糍……讓學生體會家鄉土特產種類的繁多,再與教材中的土特產知識進行比對,就會了解哪些是本地沒有的,若要從事土特產貿易,應從什么地方進口何種土特產,本地的土特產應銷往何處,做好土特產的購、銷、調、存等業務,才能獲得最大的效益。這樣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可以體會到學習中國經濟地理的實用性。
三、培養中職學生學習中國經濟地理的興趣
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人們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總是力求探索它、認識它。對于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來說,學習中國經濟地理,與初中、高中生學習地理是有區別的,他們不需要參加結業考或會考、高考,沒有考試分數的壓力,如果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以課堂、課本和教師三者為一體的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上照本宣科,只會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提不起學習中國經濟地理的興趣,收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中國經濟地理教學中,教師應適當組織學生到校外考察,讓學生融入自然和社會中,不僅有助于開闊學生視野,增長見識,深化對課堂知識的理解,還會使學生對中國經濟地理知識已有的理解進入到一種嶄新的境界之中,給學生一種新奇的感覺,體會在校學習生活的豐富多彩,從而提高學習中國經濟地理的興趣,進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好中國經濟地理。
四、校外考察有助于學生完成中國經濟地理教材中布置的習題
校外考察構建了一種開放、生動、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和補充,為學生提供了多渠道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機會,是溝通地理理論知識與實踐的橋梁。中國經濟地理教材中布置了一些需要通過參觀考察才能完成的作業,如第三章《中國工業地理》第一節《概述》課后的思考與練習題中就有這樣一道習題:“參觀和調查學校附近的一個工廠,了解它的主要原料來源、能源供應、產品銷售情況,以及交通、勞動力與技術、環境污染及治理狀況,并分析該廠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苯M織學生參觀考察化工企業有助于完成這一習題,在考察化工企業時,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化工企業的環境污染及治理狀況,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學生通過收集資料、實地考察、自主探究、合作討論,再加上教師的指導,會了解化工企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治理環境污染,實現環境效益:1.企業嚴格按照國家環保評價標準進行設計和組織生產。2.遵循“循環經濟”的理念,全面推行污染治理技術、廢物利用技術和清潔生產技術,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相互利用和再造利用,有效地控制了污染。再加上企業周邊有豐富的土地、森林、水資源,環境凈化能力強,有效地凈化了污染,取得了環境效益。在取得環保效益的同時,企業又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每年上繳大量稅收,為地方經濟增長作了貢獻,企業還招收了大批工人,使農民在當地就可解決就業問題,促進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化。可見,借助校外考察這一橋梁,學生能多渠道獲取知識,并有助于完成教材中布置的習題。
五、校外考察是學生溫習、識記、鞏固中國經濟地理知識的途徑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道:“從觀察中不僅可以汲取知識,而且知識在觀察中可以活躍起來,知識借助觀察而‘進入周轉’,像工具在勞動中得到應用一樣。如果說復習是學習之母,那么觀察就是思考和識記之母,教師如果善于幫助學生利用以前掌握的知識進行一次又一次新的觀察,就能使學生的舊知識變得愈加牢固?!苯M織學生到校外考察中國經濟地理教材中要求的一些內容,如地形地貌、土地資源、林業、工業、土特產等,在考察過程中,讓學生認真觀察、用心體會,不僅可以汲取新知識,而且學生學過的知識會得到應用,并對舊知識進行溫習、識記、鞏固。另外,針對要考察的內容,在考察前,教師讓學生溫習課本上相關的知識,讓學生在考察時把考察的內容與課本上的知識相對照,則能溫習、鞏固和識記課本知識。
六、有利于學生完成考察報告,提高綜合能力
完成考察報告也是中國經濟地理教材對學生要求的一部分,這要求教師必須帶領學生到校外實地考察某一課題,并且考察結束回校后,教師還要指導學生怎么寫考察報告。在學生完成考察報告的過程中,對于考察報告的結構與內容、所需數據、背景資料、統計資料、典型材料、文獻資料等,讓學生自己去圖書館或上網查找,選擇、摘錄、分析有用的信息、資料。這種搜集資料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對學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是很有幫助的。在完成考察報告中,逐漸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七、將中國經濟地理教學和社會實踐相結合
中職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中初級專門人才。要實現這一培養目標,增加學生的社會實踐機會便成為重要途徑。因此,中職教育明確要求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通過中國經濟地理教學中要求的校外參觀考察活動,將教學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可讓學生融入自然、接觸社會,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增強對工農業生產和管理活動的了解,了解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讓學生明白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為今后的就業提供幫助。
以上是我對校外考察對于中國經濟地理教學作用的一些看法。實踐證明,組織學生到校外考察是很受學生歡迎的,每次校外考察,學生的熱情都比較高,討論時發言都比較踴躍,對于考察后布置的作業、考察報告能認真完成,學習中國經濟地理的熱情更高,對提高中國經濟地理的教學質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韓進崢.中國經濟地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2010重?。?
[2]褚紹唐,孫大文.地理教學.華東師大出版社,1988.9.20.
[3]王小俊.談中職教育與社會實踐的結合.中國教育,2004(4).
地理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地理考察是地理學基本的研究方法之一,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和方法;通過組織學生開展地理考察活動,使學生認識各種自然地理現象和人文景觀,掌握各種地理技能,讓學生親近自然,樹立學生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觀念,從而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
地理考察就是以地理環境為對象的調查和觀測。地理考察方式多種多樣,例如氣象觀測、天文觀測、地震觀測、地形地貌觀察、游園、探險、露營、休閑游、登山觀光、定向越野、垂釣、漂流、野炊等等;中小學教師組織學生開展的地理考察,組織性、目的性都很強,是未成年人參與的團體活動,具有一定特殊性。
探索總結出地理考察活動的規律、原則,讓地理教師掌握地理考察的基本方法,不僅對教師組織開展地理考察活動具有現實指導意義,而且有助于增強地理教師組織開展地理考察活動的信心。
一、組織中小學生地理考察活動原則
第一,組織性原則。嚴格執行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有關組織學生外出活動的相關規定,辦理各種報批備案手續,爭取相關部門如教育行政部門、交通、公安消防等部門和學校領導的支持,將活動方案告知家長,以得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一般來說,規模較大(1個班以上)、外出時間較長(6小時以上)的應由學校牽頭組織,規模較?。?個班以下)、外出時間較短(6個小時以內)的可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組織。成立活動組織機構,機構一般由領隊(校領導、班主任)、后勤保障人員、安全衛生人員(校警、校醫)、考察管理指導教師等組成。為便于管理,將各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配備指導管理教師。明確細化每個成員的任務、職責;每個成員都要明白自己擔負著確保學生安全的重任,盡心盡力履行職責。制定考察活動紀律要求,印發給師生,人手一份,并組織他們開展學習,逐條弄清要求。嚴格的組織紀律是地理考察活動的根本保證。
第二,安全性原則。組織者要充分考慮到影響考察活動安全的各種因素:(1)目的地應選擇無地質災害,無危險動植物,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2)選用證照齊全合法、狀況良好的交通工具。(3)注意收集目的地天氣的預報,避開臺風、雷陣雨、大風雪、高溫酷暑、低溫冰凍等災害性天氣。(4)準備一些應急物品、用具,如干糧、飲用水,防暑、防凍、防蟲藥品,鐮刀繩索等,條件許可的每人配備一個安全應急包。(5)制訂應急預案,萬一出現險情或事故時,師生能夠得到及時、妥善、有效處置。嚴密細致的安全措施是地理考察活動順利進行的根本保障。
第三,循序漸進原則。(1)目標要求要與學生的心智相適應,學生只要作出努力便有所收獲,讓每個參與者都享受到活動成功的喜悅,為下一次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不宜對大多數學生要求進行深度的研究。(2)考察內容由淺入深,由表及里,要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連;先實踐課本中的地理方法,掌握基本的地理技能,印證課本知識,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再進一步過渡到掌握課外知識與能力的要求。(3)考察地點選取,由校內再到校外,由近到遠。例如有關地形方面的考察活動,先要求學生收集本校地形地貌資料,觀察、了解本校地形地貌,再到校外考察,了解本村鎮或本市的地形地貌。
二、一般地理考察活動的三個階段
第一,籌備階段。(1)組織者制定《考察活動工作方案》和《考察活動應急預案》。《考察活動工作方案》一般包括活動名稱,活動組織領導機構及其組成人員的職責與分工,考察時間、地點、形式,考察目標、項目、內容,實施步驟,預期成果等。(2)規模較大的考察活動,開動員會,讓學生及其家長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3)搜集考察地點地圖、自然人文地理數據資料,了解活動期間的天氣預報和交通狀況等。(4)組織者還應事先對考察點進行踏勘,做到心中有數,胸有成竹。(5)培訓學生,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地理技能,如攝影技術、標本制作技術、繪畫素描基本功、地理觀測方法與技巧等。(6)準備地理觀測專用設備,生活用品,攝影設備、筆記本設備,對講機、手機通訊設備,指南針、砍刀、繩索、應急包等。
關鍵詞:地理教師;如何組織;野外實踐;意義
一、地理教師如何有效組織野外考察實踐活動
野外調查實踐和操作能力的培養是我國基礎地理教學中比較薄弱的環節。而地理野外實踐活動是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以學生活動為主的教學活動,它改變了傳統的地理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地理教學中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等職能。地理學科是比較貼近生活的一門學科,學習地理我們就必須走進生活,貼近自然。新課程改革對地理野外實踐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并且專門增設活動設計、建議等內容。這說明新課程更加強調地理課程教學的實施要重視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地理教學中開展野外考察活動十分有必要。要做到這一點,地理教師就必須為學生創造寬松而又開放的學習環境,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野外考察實踐活動的展開,可以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那么,在課外教學實踐過程中地理教師應如何更好地組織地理野外考察活動呢?
1.要設計制訂完備的野外考察實踐活動方案
野外考察活動選擇的地點是脫離校園和家庭環境陌生的環境。因為其具有較強的開放性,如果地理教師事前沒有制訂完備的方案,很可能會直接影響到考察結果,甚至出現安全事故。設計和制訂完備的野外考察實踐活動方案極其重要。所以,組織野外考察實踐活動首先必須制訂完備的計劃,設想可能出現的意外事件和達到的預期效果。
2.野外考察實踐要特別注重學生的安全
以人為本,生命至上,這是當前我國教育所提倡的基本理念。從學生性格以及生活習慣來看,并不是每一個孩子都適合參加野外考察實踐活動。地理教師在組織學生外出考察時,身體條件和生活習慣較差的同學一般不適宜參加。地理教師組織野外考察活動時還應尊重學生家長的意見,并在活動展開之前輔導幫助學生了解一些常見的緊急避險和急救措施,以免安全事故不可避免地發生時,學生和老師束手無策。
3.地理教師要注重開展野外考察實踐活動的有效性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野外考察活動長期以來被許多學生和家長誤認為是旅游,所以,地理教師在展開野外實踐活動時,必須明確活動的教學目標。相對而言,西方發達國家課外教學活動發展水平很高,這些國家課外教學活動目標明確,學生基本技能掌握牢固,考察工具齊全,時間準備充分,對如何采集樣本或數據比較熟悉。要使野外考察實踐活動效果更突出,地理教師必須讓學生和家長明白考察的重要作用,并對學生進行一系列考察技能的培訓,準備必要的考察工具,同時還應合理分配人員,從而提高考察活動的效果。
4.要注重野外實踐活動結束后的總結工作
野外考察實踐活動過程中,地理教師應根據活動目標,指導或幫助學生收集材料(如巖石標本)或數據,做好考察記錄,為考察報告撰寫做準備??疾旖Y束后,教師可以根據考察活動具體情況,要求以個人或小組的形式完成考察報告。中學生一般對考察報告寫作方式陌生,因此地理教師要對考察報告的題目擬定、考察目的、方法、內容以及原始資料提供一定的指導意見,以便學生得出考察結論。最后,教師還應該邀請專家或家長參與學生考察成果交流與展覽總結會議,以便為以后更好地組織野外考察實踐活動總結經驗教訓。
二、野外考察實踐活動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1.野外考察實踐活動有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在中學地理教學過程中,野外考察實踐活動為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了重要條件,因為,野外實踐活動是地理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它是課內教學的補充和延續,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形式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地理野外考察活動相對課堂教學而言是更富有吸引力的大課堂,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可以使創新能力能得到充分的培養。地理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強,覆蓋面極廣的學科,地理教師的課堂教學受時空限制而不可能使學生在課堂上完全理解相關基礎知識。所以,教師有必要組織野外考察、社會調查等課外活動,使學生更容易理解融匯課本知識,并能培養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探索精神,開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潛能。
2.野外考察實踐活動有利于提高學生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
許多地理知識都是時空交錯的現象,是極其復雜和抽象的。學生對課堂教學知識大多難以理解,但地理教師如果組織適當的野外實踐等課外活動,使學生真實地接觸自然去觀察、思考,則會更好地開闊視野,豐富地理知識,加深教材知識與實踐關系的認識。所以說,如果拋開學習成績這一評價機制,野外考察實踐活動對學生全面發展具有比課堂教學更好的效果。可以說,地理野外實踐活動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知識。
3.地理野外實踐活動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地理野外實踐活動使學生走出教室,直接面向社會和自然,學生可以親身體驗社會的發展和自然的變化,這樣可以改變傳統教學過程中課堂氣氛枯燥的局面,從而激發學生地理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同時,野外考察實踐活動屬于集體活動,在活動中,同學和師生之間可以互相幫助,增進友情,所以野外實踐活動的展開還可以培養學生樂于助人的良好品德。
4.野外考察實踐活動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體現
素質教育要求面向全體,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地理野外考察實踐活動不再受課堂教學的束縛,教學方法變得靈活多樣,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習變得輕松、愉快。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通過活動學生真正實現動口、動手、動腦的全方位發散思維,達到知識、能力、智力的全面發展。
一、強化職能,做好服務工作。
我堅持從小事做起,從大事著眼,努力提高服務水平。一是圍繞中心,為領導服務突出超前性。牢固樹立為領導服務的超前意識,全面把握領導的思想脈搏,正確貫徹領導的意圖,當好參謀和助手。今年,我先后撰寫了《關于在我區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調查報告》、《關于社區建設工作考察報告》、《關于加強社區建設,做好我區扶貧解困工作的調查報告》等3篇調研文章。在陪同領導到牡丹江市社區建設先進區考察后,將先進區的經驗寫入調查報告,并結合我區實際分析社區建設工作,民政局根據考察報告中先進社區創新精神在我區廣泛開展社區建設創新大賽,調動了社區工作者創新工作的積極性。東光街道上林社區根據考察報告開展了樓道文化,在全市計生、城管、愛衛大檢查中都被做典型的文化陣地進行宣傳。二是搞好配合,為科室服務突出主動性。在開展重要工作中,我經常與科室領導互通情況,以求統一認識,步調一致,排除干擾,共同圍繞中心工作搞好服務、當好參謀,變部門行為為政府整體行為,形成合力,提高整體工作水平。在防治非典型期間,我和衛生局領導加班加點、協同作戰,在召開大型會議或上級領導來訪等工作上,我都能夠及時掌握信息,提前運作,盡可能為基層減輕負擔。三是體察民情,為群眾服務突出積極性。認真接待群眾來信來訪,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及時登記,歸口轉辦處理,使每次反映的問題都能得到圓滿答復。在今年解決臥里屯地區噪聲擾民、排水不暢等事宜時,我每天早晨先到XXX地區察看工程進展情況,傾聽群眾呼聲,并及時向領導反映情況,得到市建設二公司群眾的好評。
一年來的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思想解放程度還不夠,服務上還不夠,和有經驗的老秘書比還有一定差距,材料上還在基本格式上徘徊,內容上缺少縱深挖掘的延伸,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認真總結經驗,克服不足,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一是發揚吃苦耐勞精神。面對秘書事務雜、任務重的工作性質,不怕吃苦,勇挑重擔,主動找事干,做到眼勤、嘴勤、手勤、腿勤,積極適應各種艱苦環境,在繁重的工作中磨煉意志,增長才干。
設計考察課程是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實踐類必修課程之一,是在大三學生掌握一定專業設計后,為了增加學生對視覺傳達設計行業的認識、開闊其視野、增強其社會活動能力而設立的。文章根據課程特點,結合教學實踐,探討設計考察課程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
視覺傳達設計;設計考察;教學方法
視覺傳達設計是一個創意無限、瞬息萬變的行業。對于大三的學生來說,之前獲得的知識和技能大多源自教師的傳授,學生對視覺傳達設計行業的認識比較片面。設計考察課程是在大三學生掌握一定專業知識和技能后,讓他們通過親身體驗感受專業設計、開闊視野、提高自身設計素養的社會實踐活動。它的意義在于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融合在一起,并為學生日后的設計積累大量素材。
一、課程目的和考察點的選擇
設計考察是近年來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經過教學改革新增設的一門課程,時間為兩周,一般安排在大三,在學生學習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后開課。該課程的目的是增強學生對本專業的了解,開闊其視野,使其積累人生閱歷,對將來從事的行業有一個理性認識,同時與畢業設計和專業實習更緊密地銜接起來。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專業性比較強,學生上大學前接觸到的行業信息一般比較少。通過設計考察,學生可以近距離地接觸設計行業信息和設計資源,這對于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拓展學生的設計思路有很大幫助。廣州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有著“千年商都”的美譽。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廣州的經濟、文化得到巨大發展,中國第一家成功為企業導入CI設計的廣告公司就誕生于此。近年來,廣州聚集了數十家4A廣告公司,廣告設計行業發達,從設計、制作到有著完整、成熟的產業鏈。此外,廣州市區還有多家美術館、博物館、畫廊、文化創意產業園和設計院校。深厚的設計產業背景和眾多的文化機構,使廣州成為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考察的理想目的地。
二、根據課程定位安排考察內容、明確考察目的
設計考察課程是視覺傳達設計的延展內容,涉及范圍比較廣,是專業必修課程之一。本課程的教學思想和目標強調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設計能力的提高,主張多元化的設計教學和開放式的實踐教學模式,讓課程成為學校與企業、學生與設計師之間的橋梁,為學生后繼的畢業設計和專業實習打下良好的基礎。設計考察課程總學時只有兩周,學時少,考察內容多、范圍廣。課程教學要求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介紹行業特點、專業特色、企業的運轉流程和行業運作規律等知識,引導學生在考察過程中深化所學知識、拓展思維,加強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視覺傳達設計行業是一個競爭激烈、信息變化大的行業,要求從業人員對時展需求有準確的領悟,既要關心商家的訴求,又要關注消費者的需求。該行業的主要特征表現為設計、制作和應用等三個環節的相互銜接。為了讓學生對視覺傳達設計行業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本課程由行業概況、參觀交流、視覺觀察和資料收集等四部分教學內容構成,其中參觀交流和視覺觀察是本課程的重點。
1.行業概況教師通過PPT教學的方式向學生介紹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涉及的行業,特別是行業的特點、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等,重點介紹在大時代背景下廣州視覺傳達設計行業的特色、資源、優勢以及市場分布情況。
2.參觀交流第一,參觀廣告公司。教師選擇一到兩家實力較強的4A廣告公司進行參觀交流,通過觀摩和座談會的形式,讓學生對廣告公司的運作模式、公司與客戶的交流方式以及如何設計策劃方案等方面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第二,參觀文化創意產業園。廣州紅專廠創意藝術區是藝術文化交流機構、國際畫廊、藝術家工作室、私人博物館、私人美術館、設計公司、創意產品商店的聚集地。學生可以自由參觀體驗,觀摩最新的國際創意設計、展示設計和創意產品,了解最前沿的設計資訊。第三,參觀博物館、美術館。博物館、美術館分別陳列著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和視覺藝術品,是學生進行文化藝術研究、提高自身文化藝術修養的理想場所。教師可以選擇幾家廣州市區的大型博物館、美術館讓學生參觀,了解廣東的歷史、文化和藝術,重點思考藝術的發展和變遷,并收集相關設計元素為以后的設計創作積累素材,如廣東省博物館、廣州博物館、廣東美術館、西漢南越王博物館等。第四,美術院校交流。選擇廣州的一家美術院校進行參觀交流,包括參觀實訓室、設計工作室,聽學術講座,與本專業師生交流互動等,相互交流教學方法、學習方式和設計思想。
3.視覺觀察第一,觀察城市視覺導向系統。城市交通視覺導向系統、商業視覺導向系統以及文化視覺導向系統等城市視覺導向系統,能有效地將復雜的城市空間層次化、條理化,極大地提高城市的現代化管理水平。不同的城市、地域和文化影響了城市視覺導向系統的設計。對城市視覺導向的觀察,主要是對廣州市不同類型的導向系統及其關系進行觀察研究。第二,觀察城市公共空間廣告。城市建筑物、道路、廣場、市政公共設施等的公共空間廣告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構成要素。在出行的過程中,教師可要求學生有意識地對廣州市公共空間中的戶外廣告、燈箱廣告、多媒體的電子LED廣告等進行觀察,重點分析廣告的創意、訴求點、受眾及其影響力。第三,觀察商業賣場視覺營銷設計。城市大型商業賣場中的展示空間設計、照明設計、道具設計、商品陳列設計和視覺傳達設計等視覺營銷設計,有利于建立品牌形象,促進銷售,是現代商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教師可選擇廣州市的一到兩家大型商業賣場,讓學生針對其視覺營銷設計進行觀察,思考賣場是如何通過合理地展示和營造視覺沖擊力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4.資料收集第一,宣傳冊、廣告單。博物館、美術館、商業賣場等場所免費發放的宣傳冊和廣告單是很好的視覺設計研究資料。在參觀的過程中,學生要有意識地收集設計宣傳資料,為以后的設計創作提供實物參考。第二,照片。設計考察內容多,時間緊。學生在參觀過程中,發現新穎的設計或者有啟發的設計,可以用相機把它們記錄下來,作為以后創作的參考素材。
三、合理安排,科學組織考察
設計考察課程有學時短、考察內容多、信息量大、考察點分布廣、實踐性強、學生人數多等特點。怎樣合理組織安排學生開展考察,是教師需要考慮的問題。鑒于此,可以根據考察點和考察內容,采用不同的組織形式。
1.集中考察,統一行動對于學生獲得信息量是相同的考察點,可以通過集體組織的形式統一考察。如,企業參觀以座談會和觀摩為主,采取統一行動,比較方便開展考察;院校交流主要是學術講座、參觀和互動交流的形式,強調團體間的溝通和互動,也適合集體行動。
2.分組考察,先集中后分散部分公共場所的場地空間有限,考察信息點分布廣,采用統一行動的形式顯然難以組織開展,有時還會因為考察點同時涌入大量人員造成擁堵,人為地制造障礙,導致考察效率低下。這樣的考察點比較適合分組考察,采用先集中后分散的形式,由教師統一帶隊到考察點,明確當天的考察重點,然后分組進行考察。分組時,教師可根據學生數量將學生分成若干組,一般5~6人一組為宜,每組推選一名組長負責組織本組活動。如,廣州紅專廠創意藝術區總占地16萬平方米,園區內的私人美術館、藝術家工作室、創意產品商店等空間容量有限且分布廣泛,教師可將學生統一帶隊到園區,然后根據園區地圖,擬定多條考察路線,讓學生按小組分路線進行考察。此外,每天外出考察前,教師要讓學生制訂當天的考察計劃、明確考察內容和目標,擬定交通線路和考察時間,鍛煉學生計劃和組織的能力。在考察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多和行業從業者溝通交流,獲取最新的行業信息,樹立自信心,增強社會活動能力。每天考察結束后,教師可在晚上組織學生進行集體討論,交流考察方法、考察心得,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思考、分析和總結的能力。
四、整理資料,舉辦考察匯報展
設計考察實踐課程結束后,學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收獲。教師應及時整理與總結考察成果,方便以后的學習與研究使用,這是設計考察實踐活動重要的后續工作,也是考察成果的體現。
1.整理考察資料和存檔教師應對考察、參觀過程中收集的圖片、實物、影像等原始資料進行分類整理歸檔,方便以后研究和調用??梢愿鶕Y料類型進行分類,如地域文化素材、現代設計元素、商業廣告、櫥窗設計、創意產品等分類歸檔。此外,教師應要求學生找一兩件自己特別感興趣的設計作品進行分析,研究作品的創意、表現、制作以及優缺點等,然后整理出一份文件材料存檔,鍛煉學生分析、總結的能力。
2.撰寫考察報告撰寫考察報告是考察實踐活動重要的后續任務,學生應在整理考察資料的基礎上,對考察的總項目或者子項目進行深入的探討、總結,形成考察報告??疾靾蟾婵梢詮目疾旄艣r、考察內容、考察分析和考察收獲等四個方面進行撰寫,要求觀點明確、材料客觀、語言平實、敘述合理。
3.舉辦考察匯報展將整理后的考察資料、報告以及主題設計作品以匯報展的形式向全校師生展示,這是檢驗學生考察成果的良好方式。一方面,讓學生在組織展覽的過程中回顧考察活動的過程,加深對設計的感悟,鍛煉學生的設計、組織和協調能力;另一方面,擴大設計考察成果的受益范圍,讓更多人通過展覽享受考察成果,激勵學生在設計道路上不斷前進。為了從多方面檢驗學生的考察成果,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把匯報展分成若干個主題板塊進行展示,如分成主題海報設計、設計分析、考察報告、實物資料、照片素材等五個主題板塊。主題海報設計板塊以考察的城市為主題,用收集的素材進行城市形象海報創作,檢驗學生考察后的創作水平,如,以“印象廣州”為主題,要求學生創作一幅廣州城市形象海報;設計分析板塊,則將前面整理的作品分析文檔以圖文并茂的展板展出;考察報告板塊,把考察報告設計成可展示的折頁;實物資料板塊,將收集的宣傳冊、宣傳單、海報等實物資料精選部分展示;照片素材板塊,精選一部分設計作品照片,輔以文字說明進行展示,檢驗學生的設計審美水平,如,以“設計新發現”為主題,要求學生精選十張新穎的設計作品照片,輔以文字解說,以照片墻的形式展出??傊?,通過多元化主題的匯報展,可以多角度地檢驗學生設計考察的收獲,同時讓未參與考察的師生感受視覺傳達設計的魅力。
五、結語
設計考察課程是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生走出校門、接觸行業的社會實踐活動。雖然學時短,考察內容多,但它對拓展學生的視野、轉變設計觀念、培養團隊精神、增強自身設計素養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對于設計考察課程的教學,不僅要明確教學目的、合理選擇教學內容,還要多關注行業新動態,靈活地調整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陳嘉健.服裝專業設計考察課程教學初探.裝飾,2013(3).
[2]陳家友.開闊藝術視野傳承民族文化——談高校音樂專業學生田野采風.大舞臺,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