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05 04:02:05
序論:在您撰寫文物建筑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鄭州開元寺塔建筑分析
鴻慶寺石窟調查的新收獲
鶴壁王家辿傳統村落研究
衛輝小店河傳統村落研究
博愛貴屯清代民居調查簡報
試析洛陽金谷園新莽墓的建筑特征
河南大學近代建筑群特征分析
從洛陽關林談祭祀關羽的建筑
??h云溪橋現狀調查與保護研究
試析日本古建筑的保護理念
土工試驗在土遺址保護中的應用
關于城墻遺址保護的思考
東北大學舊址理工大樓的保護
文物保護原則在保護規劃中的運用
萬里茶道汝州段文化遺存調查
淺談中原地區文廟建筑
濟源陽臺宮玉皇閣維修設計之收獲
焦作市區兩處清代民居遷建報告
淺議邢臺天寧寺前殿的斗栱
北朝至兩宋時期河南古塔研究
西安戶縣化羊廟獻殿研究
金剛寶座塔與曼陀羅文化初探
南陽地區仿木構墓葬建筑形制研究
略論河南佛教石窟的藝術特色
新密市老城重點歷史建筑調查
方頂村鄉土建筑保護管理探析
濟源市文物建筑的優勢和保護思路
濮陽市文物建筑現狀與保護
??h古城研究及其保護與發展構想
百家巖寺塔保護規劃評估內容與研究
連云港碉樓民居的調查與保護思考
焦作恩村玉帝廟、祖師廟調查簡報
臨海古城墻的建筑特點和保存狀況
張氏帥府——沈陽建筑近代化的歷史縮影
重慶木魚山區防御性民居建筑淺析
漢代畫像磚石墓地上建筑現象簡析
從薛村呂氏老宅談新安典型民居的特點
鶴壁五巖寺石窟化學保護材料選擇試驗
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研究——以黨家村為例
談日本駐鄭州領事館舊址的建筑與歷史
河南許昌襄城縣湛北鄉坡李村清代民居報告
鄭州紡織工業遺產芻議——以鄭州第三紡織廠為例
武陟嘉應觀中大殿歷史遺存彩畫的保護研究
河南省第五批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及其保護利用
廣州大學城(小谷圍島)歷史建筑的保護與利用
甘肅徽縣栗川白塔勘察及維修加固設計報告
河南內黃三楊莊漢代庭院建筑遺址的建造技術研究
英文名稱:
主管單位:
主辦單位:河南省古代建筑保護研究所
出版周期:
出版地址:河南省鄭州市
語
種:
開
本:
國際刊號:
國內刊號: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0000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關鍵字】文物建筑保護討論
中圖分類號: K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保護文物建筑的意義
文物建筑是歷史文化的遺留,具有歷史、文化、藝術、科學價值,是歷史信息的載體,是人類歷史發展的見證。它全面反映了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人與自然、人與人的關系。在我們今天看來,古代的文物建筑是激發愛國熱情和民族自信心的實物,能激發民族認同感和歸屬感;是研究歷史、科學、技術的見證;是新的建筑文物建筑的保護藝術的借鑒;是發展旅游的重要基礎;是人類生活多樣性的證明;對文物建筑的保護是對地球有限資源的保護。簡言之,文物建筑就是能激發我們去了解造就那個時代的建筑。同時文物建筑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被破壞,就再也無法恢復成原來的那個建筑了,依附在文物建筑身上的歷史信息也就永遠的丟失了,文物建筑也就失去了它的價值。⋯文物建筑屬于我們的后代,我們只是接受前人的東西,然后把它傳給后人。而沒有權利使用它。因此,我們必須對文物建筑加以保護,必須謹慎的對待文物建筑。但是,保護文物建筑不是保護建筑本身,而是保護留在它身上的全部的歷史信息——歷史價值。依附在文物建筑身上的歷史信息非常廣泛,它是除文獻外研究歷史的最有價值的資料。因而,文物建筑的歷史價值具有多重性,包括了一些代表性的內容。是社會的綜合反映,具有歷史的標志性。
對文物建筑的保護開始只是限于保護建筑實體或建筑群本身所具有的歷史信息,后來逐漸發展成保護建筑及其周圍環境,然后是發展成保護文物建筑所在的歷史地段、歷史街區或包含了某種特定文明、特定的民族文化的歷史地段或城市。對文物建筑保護的擴大化是上世紀60年代以來國際上興起的潮流,這種潮流反映在1964的《威尼斯>中:“文物古跡⋯⋯不僅包括單個建筑物,而且包括能夠從中找出一種獨特的文明、一種有意義的發展或一個歷史事件見證的城市或鄉村環境”在1987年的《華盛頓》的“序言與定義”中指出:“本涉及的歷史地區,不論大小,其中包括城市、城鎮以及歷史中心或居住區,及其自然、人工的環境,除了它們的歷史文獻作用之外,這些地區體現著傳統的城市文化的價值”??梢?,我們現在的文物建筑的保護是從建筑及其環境到城市范圍內的保護,而且保護的內容不僅包括物質實體,還包括建筑歷史文化和城市傳統文化。
二、文物建筑的保護的原則
在文物建筑的保護實踐中所要注意的最基本原則是:一切從保護文物建筑、保護依附于文物建筑的實體而存在的歷史信息的角度出發。具體來說,我國文物建筑保護主要堅持以下幾項原則:
保持歷史的原真性
文物建筑的真實性概念,強調了歷史進程所賦予文物建筑的持續發展,變化的方面,文物建筑的價值并不僅僅取決于它被創造出來的那個時期,而取決于在以后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由于各種歷史事件,人們需要的變化而在文物建筑上留下的各種印記和改變。建筑作為使用對象,由于建筑材料、施工質量、環境影響以及其他外力因素,不可能絕對保持建設初期的原貌。但是作為被選定保護的歷史建筑,在選定之初即已被公布為法定保護建筑之后的保護管理中,對要求保護的內容必須遵循建筑的歷史原真性。
保護建筑的完整性
保護建筑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建筑,具有與歷史原貌相符的完整的空間格局和形體特征。文物建筑中的局部或者某些構件,只能作為一種遺址、紀念物,而不能作為完整的歷史建筑保護。在制定具體的保護措施時,要有意識地把文物建筑及其周圍環境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力求不改變其原有風貌。
可逆性原則
對文物建筑所采取的任何保護措施都是基于今天對外部世界,包括對文物或文物建筑的理解和認識,是建立在今天所掌握的科學技術水平之上的。因此所采取的對文物保護的措施也許在今天看來是非常合理的,但在將來就并不一定十分恰當,甚至有可能是錯誤的,所以現在所采取的一切保護文物建筑的措施都應當是可逆的,以便后人在找尋到更為妥善的保護措施時能夠及時方便地替換現在所用的并不那么理想的保護方法。
就目前來說,我國文物建筑的保護工作所進行的深度參差不齊,這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各地對此項工作的重視程度不一、地域文化特色差異、各地文物建筑的破壞程度相差較多等多種因素都有關系。面對這種現狀,要本著抓問題的主要矛盾的哲學觀點,對那些破壞嚴重的,種類較少的,歷史、藝術等各方面價值高的文物建筑進行搶救和優先保護。使之盡快地脫離“危險期”。但這并不是說除此以外的文物建筑就可以置之不理,而是較之前述情況時間可以稍微緩和些,保護力度可以稍微輕一些,投入精力可以稍微少一些等,要做到有主有次,有先有后,具體問題具體對待。
三、文物建筑保護機制
以北海英國領事館舊址為例:
1、技術機制
(1)保護方案的確定和技術細節的深化對各種方案進行技術論證并最終選定利用整體平移技術為英國領事館保護方案定下了基調,這是一個前期論證的過程,其技術構思來自搬運重物先把重物設法支托在帶有滾軸的多板平面上,再用引力推動鋼板,使重物隨同鋼板一同運動,待達到新址后再使重物與鋼板脫離的原理。
(2)工程實施與監控
在廣西建研院和福建建研院為施工前所做的最后檢測中,發現全長47.65m的領事館建筑由兩部分組成。西段和東段間有明顯縫隙,彼此完全斷開,且兩部分墻體厚度、基礎深度相差甚大。經文獻考證,認定西段為真正的英國領事館,而東段在1922年英國人離開北海后,由法國天主教北海教區以2萬英鎊買下,于1924年把原英國領事館部分作為“圣德修道院”,并在舊址東面,按西段建筑風格加建20m作為教會禮拜堂。
經廣西建研院和福建建研院有關專家緊急磋商,認為結構不同的兩處建筑物同時平移,安全把握性不大。為此,提出了先拆除東段,平移到位后再復建的方案。
在實施過程中,有關專家制定了嚴格的技術標準和施工規范,包括技術指標、施工誤差、氣候條件、平移速度等。由于涉及到文物建筑的安全性,在確立斜托梁(即平移軌道,作者注)施工技術指標時提出了整條斜托梁,甚至9根斜托梁每兩點的誤差不超過±1mm的要求,遠遠超過國家及行業標準。嚴格的施工程序和技術標準保障了平移工程的順利進行。
(3)保護規劃的制定
對英國領事館舊址進行平移顯然不是文物建筑保護的最終目標,如何正確地修膳和維護,并將其重新融入城市新體系,繼續發揮其應有價值成為文物建筑保護的中心要旨。在進行平移論證的同時,北海市有關部門組織了平移后的保護規劃,并影響了英國領事館平移的最后選址。
平移后的英國領事館將和相鄰的同樣為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的主教府樓舊址以及原址重建的天主教堂組成解放路路口的公共活動中心,以城市廣場的形式成為城市開放空間體系的一部分。實際上,這個位于解放路與北部灣中路交叉處的城市廣場已經建成,而英國領事館舊址和主教府樓舊址作為城市歷史博物館也正在計劃當中。文物建筑保護的技術機制對計劃進行的保護活動作出技術可行性論證,對正在進行的保護活動進行技術的監控和管理,對將要進行的保護活動作出規劃和預測,從而全面建構文物建筑保護的動態管理,使文物建筑保護具有高度科學性。這也是建立技術機制對文物建筑保護的意義所在。
2、傳媒和大眾文化機制
在北海市英國領事館舊址遷移的全過程中,市民和傳媒自始至終保持了高度的興趣,這一方面源于城市建設與市民生活的息息相關,另一方面則表現為對城市歷史的關注。大眾媒體恰當地扮演了話題的制造者和傳播者,引發來自民眾的討論和共鳴。通過長篇連載式的話題重復,市民對城市歷史、保護意義和保護方法均有清晰的認識,文物建筑保護通過這樣一次公眾參與的城市活動而深人民心。雖然很難說傳媒的報道和市民的言論對決策者的保護決定有多大的影響,但至少有效地營造了文物建筑保護的歷史氛圍。
【參考文獻】
[1]黃躍昊. 淺析中西方文物建筑保護策略之異同[期刊論文]-甘肅科技2009,25(14)
[2]陳志華搶救文物建筑的豐富性系統性和全面性[期刊論文]-中國文物科學研究2006(1)
[3]郭黛姮. 肖金亮.賀艷圓明園九洲清晏景區歷史遺跡保護實踐[會議論 文]-2007
跨院在我國古典建筑群中廣泛分布,大到皇家宮殿,小到民居建筑,包括各種寺廟建筑中都很多見。我國古典建筑群中建筑布局大都是沿中軸線對稱分布,其中沿中軸線方向南北延伸布局的稱為“進院”,而與中軸線垂直在東西方向延伸布局的建筑就稱為“跨院”。因此跨院又多稱“東跨院”、“西跨院”。
1.1跨院的建筑功能
相比于政治、等級地位非常重要的中軸線建筑而言,跨院的主要特點和功能是:用于面積較大的建筑群,在中軸線建筑之外,拓展整體空間;作為家廟、祠堂等家庭祭祀地點;正房之外其他人口分宅居住、生活;來客居??;學館、庫房、廚房、花園等其他用途。[1]相比于中軸線建筑正規禮制性的用途,跨院更多用于生活和休閑娛樂,因此布局風格輕巧、親切,生態優美、園林小品意趣盎然,建筑沒有非常威嚴的禮制規范,體現和諧、交流和個性化的空間氛圍。
尤其在近現代建筑中,跨院的休閑娛樂和生態功能日益突出。在老北京的四合院建筑中,越高級的四合院院子越多,有前院、后院,還建有跨院。建筑大師張開濟說,跨院就是后花園,是家庭的多功能空間,發生過許多浪漫的生活故事![2]
1.2跨院的旅游開發定位
近年來,隨著大眾旅游的發展,古建筑作為文物旅游和遺產旅游中重要的吸引物一直受到旅游市場青睞,我國的觀光旅游市場上古典建筑群也一直是國內外游客爭相前往的熱點。古典建筑群在遺產價值之外,對其旅游價值的探討和開發更值得關注。
認識古典建筑群的旅游價值,就是改變已有的對于遺產價值認知的專家視角,而是從大眾游客的體驗視角出發,將建筑的文化、科學、社會價值充分的展現給每一位游客,尤其是發掘出文物建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將蘊含在古典建筑空間中的精神文化內涵傳達給游客,實現游客的深層次體驗。
但是由于我們對于遺產保護的人類學社會學責任,和我國文物保護的有關法律法規的限制,古建筑的旅游開發必須受到遺產保護的諸多約束,必須在保護的前提下進行旅游開發。因此,單純的觀光成為最主要的旅游產品,文物建筑旅游產品以靜態、觀光為主,氣氛沉悶、內容單調枯燥,或者深奧難懂,與當前游客休閑愉悅為主的旅游動機相悖,與當前參與型、活動體驗型的旅游市場發展趨勢脫節。
針對這一市場現狀,旅游學界的專家提出對文物旅游的“活化”戰略,就是通過多種旅游開發手段,將靜態、物化的文物中蘊含的活態文化挖掘展示出來,或者以活態的方式展示給游客。活化戰略是文物旅游開發的新思路,在旅游產品開發的具體運用中關鍵是活化方式和手段的創新。
從旅游開發視角,運用活化戰略,將跨院定位為文物建筑旅游中的重要活化空間的規劃思路,不但基于跨院本身在古典建筑群中的休閑娛樂區的建筑功能,跨院建筑與生態景觀的緊密聯系,而且突出體現了對于旅游市場需求的關注,對于游客體驗的關注,是文物旅游作為遺產文化傳承利用的一種重要方式的規劃創新。
2洛陽關林東西跨院的規劃設計
洛陽關林是武圣關公含元之所,是中國最早的關廟和中國封建級別最高的關廟。作為海內外三大關廟之一的關林,既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4A級旅游景區,多年來與洛陽龍門石窟、白馬寺并稱洛陽三大人文景觀,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一直是國內外游客來洛陽旅游的必到景點之一。
2.1 關林景區規劃現狀及主要不足
關林景區目前占地200余畝,院落四進,殿宇廊廡150余間,主要建筑均在中軸線上,依次為舞樓、大門、儀門、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坊、八角亭,最后為關冢。2006年,關林作為明至清時期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本世紀以來,國內外大眾旅游市場需求的發展變化,以及洛陽在建設“山水城市”進程中城市旅游產品的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關林景區的現狀已經不能適應市場變化和競爭形勢。
目前的關林景區旅游規劃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2.1.1景區游覽空間狹小,生態環境欠佳。
關林景區的有效游覽空間僅僅集中在中軸線上,長度不足500米,寬度不足百米,游客的足跡范圍和視閾空間都比較狹小。
作為拜祭型古建筑群,景區的主要綠化以側柏為主,樹木八百余株。與孔林10萬余株樹木、孟林近萬株樹木的規模相比,相差太遠,難以形成濃厚的拜祭空間的場所感,也與大眾旅游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求不符。
2.1.2旅游產品以靜態觀光為主,體驗欠缺。
目前關林的旅游產品,基本是觀光型,欣賞古建筑、文物,游覽殿堂院落和墓冢,參與性的活動只有自發祭拜祁福。一年一度的關林朝圣大典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是在其他旅游時段內游客是無法欣賞和參與體驗這樣的文化活動的。
2.1.3游覽氛圍沉悶,文化展示不足。
游客目前所有的游覽活動都在中軸線上進行,并且是圍繞祭拜主題進行參觀活動,因此中軸線景觀肅穆威嚴的氛圍貫穿在游客游覽活動的始終,使得旅游活動壓抑、沉悶,與大眾旅游休閑愉悅的市場需求脫節。
景區現有文化展示手段和方式主要是依靠講解員講解、殿堂塑像、壁畫、碑刻,過于靜態和藝術抽象,缺乏具象、生動、活態的展示手段。文化展示內容也是故事、情節,甚至傳說,并且依靠導游口口相傳,或者購書籍,缺乏系統、科學、生動和場所性的文化體驗。
2.1.4線路單一,游時過短。
目前的景區游覽線路就是中軸線的不足500米的單一路線,從舞樓、大門一直直線延伸至墓冢,游覽時間在半個小時。而且墓冢游覽結束后,游客原路自由返回大門的線路,浪費了一半的游程。
2.2 關林東西跨院的規劃思路和原則
著眼于關林旅游進一步發展的需要,關林管理處提出東西跨院開發利用要緊緊圍繞三國暨關公文化主題,依據洛陽關林的地位與特點,在不改變現有建筑格局的基礎上,結合東西長廊的改造與展示內容,以及整個景區的環境特色,立足長遠,立足發展,將東西跨院開發成為東西對稱、服務設施健全、旅游休閑功能完備的以園林小品為主的吸引游客駐足的文化休閑園區。
綜合考慮關林現有的不足和管理方的開發思路,在關林東西跨院規劃中,我們創新性的以“活化”戰略為指導,將東西跨院定位為“游客體驗的活化空間”,激發出古建筑跨院旅游規劃的新思路。在關林東西跨院規劃設計中注重活化手段和方法的創新,確立了生態活化、文物展示活化和參與性文化活動活化的基本思路,并具體化為規劃設計中的四項原則:
2.2.1 生態性原則
關林景區的生態建設規劃以樹和水為主,將之融合在古建筑園林中。
樹,尤其是柏樹,一直是我國寺廟、祭拜類景區的重要綠化植被,能夠很好的烘托肅穆莊嚴的氣氛。目前關林的樹木八百余株,與孔林孟林的樹木規模相比遠遠不足,景區提倡見縫插針種樹,也要在跨院中集中種植有紀念朝圣意義的樹林,打造今日的生態綠蔭明天的古樹名木。
跨院中水景的加入,一是為活化景區沉悶的氛圍,營造更加輕松親切的環境氣氛,更好的實現生態活化;二是從文化內涵上,關公是民間的財神,水在民俗文化中代表財源茂盛,求財的活動安排在水景園林中強化關公財神的體驗。由于跨院空間限制和在建筑群中烘托地位的限制,水景園林不宜采用體量過大的設計,以小巧的水池、環繞的清渠為宜。
2.2.2 市場性原則
跨院規劃設計的市場性原則體現在關注游客的消費點。在東西跨院南部設計不同功能的服務休閑設施,東跨院規劃為古典藝術茶座,主要供境外團隊游客休閑,主要內容是關公文化的評書、皮影戲,背景音樂選擇播放古典樂曲。西跨院南部規劃旅游紀念品超市和小型電影院,主要針對大眾游客市場,出售具有關林特色的旅游紀念品,如關公春秋大刀的系列復仿制品,關公像等。小型電影院播放一部關公故事和文化的影片,出售影碟和書籍。規劃的這兩處服務休閑設施,既能延長游客的停留時間至兩小時,相應增加景區內的旅游消費;又能將游客留在關林廟門口的鎮上吃午餐,解決現有線路中游客午餐問題,增強關林景區的關聯帶動效應。
2.2.3 場所協調性原則
東西跨院規劃既要考慮與景區現有的文物建筑協調,保持古建筑群的中軸線格局,保護中軸線祭拜區莊嚴肅穆的氛圍;又要著眼于長遠,與規劃中的民俗展覽館連接呼應。因此,在建筑設計、園林景致、活動場所等規劃設計上秉持古樸、清凈,尤其是亭、臺、雕塑等建筑設計采用古典建筑,并且與現有主建筑群呼應協調,保持與景區其他場所的整體和諧。
2.2.4 體驗性原則
跨院規劃中對游客體驗興奮點的設計主要表現在對關公“忠義仁勇”的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展示。規劃在深入研究關公其人及歷史文化意義的基礎上,將關公文化精華概括為“忠義仁勇”,即以忠報國、以義友朋、以仁立身、義勇建功。在規劃設計上,落實在東西跨院的“忠”、“義”、“仁”、“勇”四個景觀點上,并且結合東西兩個長廊進行文化展示。其中,東長廊按時間線展示東漢、宋、元、明、清等朝代對關公的由公侯、到關帝上升至神、圣的步步加封歷史;西長廊展示關公封金掛印、過五關斬六將、義釋曹操、單刀赴會、刮骨療毒等經歷典故。東西長廊展示系統的關公文化,而“忠、義、仁、勇”四個景觀點展示的是關公文化的精華,并且配合有游客參與性活動的設計,達到情景交融的高度體驗效果。
2.3 關林東西跨院的規劃創意
2.3.1 空間策劃和功能區的劃分
關林東西跨院是沿景區中軸線對稱分布,規劃根據《周禮》東文西武的禮制,將東西跨院分為四大功能區,即休閑區、服務區、東西長廊文化展示區、“忠義仁勇”文化景觀區。設計東跨院布局“忠”、“義”兩個景觀點和針對高端境外團隊客人的休閑區,園林特色以庭院水景、桃樹、牡丹、竹子營造清靜、富足安寧,含有文化深意的環境。西跨院布局“仁”、“勇”兩個景觀點和針對大眾旅游市場的服務區,園林特色以側柏等樹木,配合圓雕、春秋臺營造樸直、大氣、陽剛的氛圍。
2.3.2 東跨院的規劃設計
東跨院北部與墓冢區相連,向北開圓洞門。由北向南布局為“忠”、“義”兩個景觀點,南部設立休閑區,規劃為主要針對境外團隊游客的音樂茶座,休閑區開西門與文物核心區和景區入口相連。
北部“忠”景觀點設計關像的磚雕門樓,正面為關像,隱喻洛陽關林埋葬的是關公首級;背面是關公著名的“風雨竹”,畫中竹中藏詩,表現關羽忠的氣節。周圍種植竹子,烘托人物操守氣節。周邊設石質座椅,供游人捫思。
“忠”景觀點向南是“義”的景觀點。這一景觀點的核心是三個小型水景池環繞的“結義亭”,周邊種植桃樹,隱喻“桃園三結義”的以義友朋。游客可以在此與親朋結義,可以以關林管理處的名義頒發結義證書和結義紀念品。蓮葉田田的水池中養殖錦鯉,象征富貴求財。
東跨院南部是休閑區,設計為主要面向境外團隊游客市場的音樂茶座。音樂茶座為古典建筑,外有外廊,可以臨窗看到結義亭及水景,周圍種植洛陽牡丹,象征富貴。茶座內部為古典裝修,彈奏古琴,游客可以根據興趣點唱關公評書、觀看關公皮影。
東跨院的園林特色以庭院水景、桃樹、牡丹、竹子營造清靜、富足安寧,含有文化深意的環境。
2.3.3 西跨院的規劃設計
西跨院北部與墓冢區相連,開北向圓洞門。由北向南布局為“勇”“仁”兩個景觀點,西圍墻保留原有的柏樹,東部的西長廊作為展示關公經歷典故的文化展示區,南部設立服務區,布局關林特色旅游紀念品超市和展示關公文化的電影院,服務區開東門與文物核心區和景區入口相通。
北部“勇”景觀點設計關公騎赤兔馬圓雕一尊,周圍側柏環繞,命名“朝圣林”,選擇歷屆朝圣祭拜活動中的名人手植簽名的紀念樹,以名人效應烘托對關公神勇的崇拜。在朝圣林中可以開展游客參與活動,“過五關斬六將”,林間小道設計成軍陣,輔以籬笆,撲朔迷離,敵軍將領和統帥由工作人員扮演,游客手持木質青龍偃月刀,點到為止,擒住敵軍統帥者贈送紀念品。
“勇”景觀點向南是“仁”景觀點。“仁”景觀點主要通過“春秋臺”表現。《春秋》是關公最喜歡的著作,“關公夜讀春秋”是流傳很廣的經典故事。春秋臺是古典建筑格局,臺四周木柱上鐫刻有春秋名句。臺中放置青龍偃月刀的復制品,鼓勵游客搬搬,有興趣的游客可以在工作人員指導下學習套路舞大刀。春秋臺還可作為民間關公戲的小型表演舞臺,可以定時表演。
西跨院南部服務區是體量較小的古典建筑,用于旅游紀念品銷售和關公電影的放映廳。主要針對大眾旅游市場,出售的旅游紀念品以關林特色商品為主,例如關公像、春秋名句掛件、青龍偃月刀復仿制品等。關公電影設計為關林管理處專門投資拍攝,在放映廳循環放映,同時出售影碟。
西跨院的園林植被以側柏為主,因空間面積有限,保留西圍墻原有的樹木,在各景觀點見縫插針式種植樹木,增加生態綠化,營造出樸直、陽剛的武院氛圍。
關鍵詞:文物建筑;價值觀;原則
中圖分類號:TU-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6)10-0085-02
對文物建筑的保護不僅要從技術層面加以著手,還要能夠從理論觀念,實際情況和遵循相關法規的基礎上正確的樹立價值觀,大力宣傳文物建筑保護工作,這樣才能為文物建筑保護起到積極地推動作用。并且有助于文物建筑的價值提升,促進悠久歷史文化傳承。
一、文物建筑價值評估和保護原則的分析
(一)文物建筑價值及評估
關于文物的價值判斷早在1996年起草的《中國文物古跡保護準則》中就已經提出,當時參與起草的中外專家經過認真討論認為歷史價值、藝術價值以及科學價值是對文物價值的根本體現,并達成共識[1],在這幾方面的基礎上我國還建立了文物保護法律體系,加大文物建筑的保護工作并且大力提倡文明旅游、綠色出行,保護現有文化遺產,使文物保護工作得到有效實施。因此對文物建筑價值評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從歷史角度出發,古代建筑是見證歷史的鐵證,還原歷史本來面目,為判斷歷史的真實性補充記載缺失提供了重要的實物鐵證,并讓人們在游覽文物古跡的過程中能夠身臨其境的感受到歷史變遷,欣賞古代建筑的時光變換,實現文化傳承。地球上自從有了人類以來,所有的活動都是社會活動,任何歷史痕跡和文物都成為一定歷史時期人類社會生產生活的產物。文物建筑本身也凸顯了當時所處的歷史背景下人們創造的燦爛文化,反映了當時社會生產生活中的政治、經濟、軍事、科學技術、文化藝術、、民族風情等,形成了探索人類歷史的重要內容。
其次從文物建筑的藝術方面也彰顯了文物建筑的藝術價值,文物建筑藝術是綜合藝術的表現,涉及到方方面面。從遠古時期人類便開始了創造藝術的時代,發揮著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建設人類家園。1982年全國文物普查時在赤峰市敖漢旗寶國吐鄉興隆洼村發現了我國最早,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新石器時代原始“聚落”遺址-興隆洼遺址,距今有8000多年的歷史,被考古界贊譽為“中華遠古第一村”。遺址中清理出房址達到170余座,排列井然有序,布局嚴密,體現了原始建筑規劃和原始建筑空間藝術。隨著時間的變遷,人們對居住空間變換和日常生活需求逐漸提高。從起初的便于起居到后來刻意運用藝術表現來裝飾修建各類建筑,反映了不同時期的人類文明,文化特色和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讓后人欣賞到不同時代的藝術之美,領悟文物建筑的藝術價值。
相對科學價值來說科技進步反應了時代進步和生產力的進步。文物古建筑本身也反應了每個歷史時期的科技和生產力水平?!兑?系辭》曰:“上古穴居而野處”?!俄n非子?五蠹》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圣人作,構木為巢,以避群害。”穴、巢是當時用作住所的普遍方式。生產力的提高,科技的發展使人類逐漸從穴、巢發展到被地面建筑所取代。建筑格局、建筑構造和建筑材料不斷創新,原始的土、石、木到磚、石、木、瓦、的運用直到今天的高科技建筑材料的使用,即體現了人類智慧,也體現了科學技術和生產力在人類建筑史中的重要價值。
我國的文物建筑擁有獨特的歷史背景、藝術價值和科學的創造力。在歷史進程的推動下對文物價值的評估,能夠使研究的視野得到有效拓展,并且有助于倡導文物建筑保護工作。從這些價值體現的情況來看,文物建筑價值的評估能夠開拓文物建筑保護的思路,同時對文物建筑的保護工作得以完善實施都起到積極的作用[2]。
(二)文物建筑保護的原則分析
文物建筑的保護工作具有系統性和專業性。在具體的保護過程中,要遵循原則,才能有效保證文物建筑的原有歷史面貌和完整性?!吨袊奈锕袍E保護準則》2015年修訂版提出了文物古跡保護的十條原則,包括:必須原址保護.盡可能減少干預,定期實施日常保養,保護現存實物原狀與歷史信息,按保護要求使用保護技術,正確把握審美標準,必須保護文物環境,不應重建已不存在的建筑,考古工作注意保護實物遺存,預防災害侵襲等[3]。只有遵循原則,文物建筑的保護工作才能真正體現出文物價值的內涵。文物古跡的不可再生性也決定了對它干預的任何錯誤,都是不可換回的。前一步的工作失誤,必然給后面的工作造成損害,直至危害全部保護工作。因此必須分步驟按程序進行工作。《準則》中還提出文物保護的六部程序,依次為文物調查、評估、確定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制定保護規劃、實施保護規劃、定期檢查規劃[3]。由于文物建筑有著歷史原貌和特定的文化符號等特征,所以在具體的保護工作實施中,就要注重這些規范,只有如此才能使文物建筑的保護價值得到真正的體現。
再者,歷史賦予了文物建筑特殊的文化承載,在時間的推移過程中,文物建筑保護工作的實施,不但要遵循原則,尊重歷史,力求原貌,運用現代化科技手段加以維護,還要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2015年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是為了加強對文物的保護,繼承中華民族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促進科學研究工作,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根據憲法,制定的本法[4]。在文物建筑保護過程中只有有效的遵守相關原則和法律法規才能更好的保護歷史文物,使歷史文物古為今用,提高整個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激起人民群眾振興中華民族的斗志。
二、文物建筑保護的價值觀問題探究
文物建筑的保護要注重深化認識價值觀,明確文物價值的內涵。文物建筑并不局限于古建筑,在人類發展階段的各個層面有著重要意義的建筑物都涵蓋其中。因此要充分認識文物建筑的價值,將其滲透到情感價值以及文化價值和使用價值的層面上去[5]。
隨著文化保護宣傳工作的思路和理念逐漸成熟,采取的具體措施也日趨理性和合理。從精神文明建設出發大力宣傳文物建筑的保護工作。提高全民文物建筑的保護意識至關重要,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游事業大力發展,人們通過游覽名勝古跡來放松心情,親近歷史,與此同時也給文物建筑帶來不可避免甚至是刻意的人為損害,在游覽文物古跡過程中,有的人會故意在古跡墻面或是明顯的地方刻上自己的名字,更有人會直接刻上“XXX到此一游”,自認為“良好”殊不知是對文物古跡的嚴重破壞,已經到了違法的地步,而從道德層面來說這種無知行為即讓自己蒙羞也有損國家形象,大力宣傳教育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使人民群眾能夠真正的從思想上意識到文物保護的重要性,大力發展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傳承中華民族悠久歷史。
文物建筑承載著不同時期的歷史進程,是某個特定時期的文化縮影,反映了不同歷史背景下當時社會中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科技等各層面的發展歷程。文物建筑的使用要進行全面的研究分析。近年來旅游事業蓬勃發展,文物古跡游覽成為旅游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各地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來源之一。對文物建筑的使用更要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制定文物建筑的管理制度,完善運營程序,嚴格控制參觀人員數量,認真做好每日參觀人員數量記錄備案,避免超負荷運轉,對文物建筑造成損害,加強文物建筑環境的保護。做到長期維護保養,促使各方面有效運轉。正確認識保護對象,保護原則,保護策略與合理,科學利用及管理問題是處理文化遺產保護與旅游開發建設關系的核心。
文物建筑的保護從技術層面來看要有專業的技術團隊來維護和修繕,1935年1月“舊都文物整理委員會”及其執行機構北平文物整理實施事務處(簡稱“文整會”)成立。以朱啟鈐、梁思成、劉敦楨等先生創辦。這個機構就是目前國家文物局直屬單位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的前身。至此中國近代以來從事古代建筑修繕保護工程的專門機構正式成立。成為20世紀前半頁中國建筑遺產保護實踐的核心機構。隨著歷史進程,中西方科技文化的交流,文物建筑保護技術不斷提高,促使現階段保護工作得到有效發展,運用現代化科學技術手段還原歷史,創造價值
對于文物建筑保護過程中的價值觀問題要充分重視,從多方面的措施實施加以有效保護文物建筑的完整性,要能防止破壞,對文物建筑以及環境等方面要加強保護。只有保障了文物建筑保護措施合理實施,才能將其歷史信息的真實性和價值得以保護[6]。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對文物建筑的保護過程中,還會涉及到諸多問題,這就要從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和技術手段出發才能針對性的解決問題。文物建筑保護工作的有效實施,既還原了歷史的真實性也更加凸顯了文物建筑的自身價值。加強重視本民族的文物建筑保護,大力發展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有利于歷史文化信息的進一步傳播,讓世界能夠看到中國的文化魅力所在。此次主要從文化建筑保護價值評估以及原則方面進行了分析,并結合實際探究了文物建筑保護的價值觀相關問題,希望有助于對文物保護工作進一步深化認識。
參考文獻:
〔1〕晉宏逵.文物建筑的價值評估與有效保護[J].中國文化遺產,2015,(3).
〔2〕梁松.文物建筑及其周邊環境保護的實施思路探尋[J].江西建材,2016,(03).
〔3〕中國文物古跡保護準則.2015?ICOMOS CHINA.
〔4〕《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2015修正)第一章:總則:第一條.
關鍵詞:文物建筑非正常死亡保育
中圖分類號:K87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文物建筑的概況
文物建筑,是指作為文物保護的建筑物,包括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建筑、近現代建筑、革命舊址和紀念性建筑物?!吨腥A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第二條有對文物建筑定義。文物古跡、古建筑、近現代代表性建筑,形象地記載著中華民族形成發展的進程,不但是認識歷史的證據,也是增強民族凝聚力,促進民族文化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所有留存至今的建筑古跡飽含著過去歲月的信息,是古老歷史的活的見證。它不僅是我國文化遺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人類共同的珍貴文化遺產。
文物建筑的“死亡”
2.1文物建筑的“正常死亡”
一些古建筑年代久遠,經歷風吹雨打,年久失修,構件老損,最終崩塌而消亡。
2.2文物建筑的“非正常死亡”
2.2.1不可抗力的影響
不可抗拒自然災害主要指水災、特大暴雨、地震、雷擊等情況。文物建筑有可能會因遭受不可抗力而全毀。文物建筑絕大多數是以木材為主要材料,由柱、梁、屋頂等構件組成。廣東地區文物建筑以磚木結構為主。木質古建筑耐火等級低。從古至今,古建筑不乏有因雷擊起火導致焚毀。
2.2.2人為的影響
我國文物建筑保護實踐工作始于民國,至今仍有許多有價值的古建筑未來得及認定為文物保護單位,得不到有效地保護。有的古建筑被不當地使用,隨意對建筑進行改造,或被頻繁的重修、重建,喪失了原有的風采,變成了現代建的仿古建筑。改變文物建筑原狀的做法都是對古建筑的損壞。
城市建筑的步伐在加快,在城市中的古建筑時常在取舍博弈中失敗,為現代工程讓道,遭到人為的故意破壞,被強行拆除,出現“非正常的死亡”。目前我們所聞的古建筑的消失更多的是由于人為的破壞。人為拆除有價值的古建筑例子很多,有的還來不及去搜集它的資料,就已經被宣告死亡。就連對中國建筑史及文物保護作出重要貢獻的梁思成、林徽因的“梁林故居”在2009年也遭遇了拆除。
文物建筑的“生存”
3.1生存能力
有許多的文物建筑在經歷千百年風吹雨打,仍然屹立于新世紀。文物建筑的正常壽命是多少?中國的傳統建筑與西方不同,西方的建筑,多以磚石等自然災害的情況下,可以保持數百年,甚至更長。中國古建多為有機的木材結構,其且輔以油彩、紙張等有機材料,有學者說中國古建是一種有生命的建筑,生命有機體。既然有生命就會有“生老病死”的現象,就需要不斷地保護性地修繕。這種中國古建的修繕在歷朝歷代盡有,且都有相應的規制。古建筑能屹立不倒,生生不息,歸功于適時適當得保護修繕。
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是世界上地震活動水平最高、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現代建筑難能躲避地震的摧毀。然而,我國許多古代建筑都成功地經受過大地震的考驗,如天津薊縣獨樂寺觀音閣、山西應縣木塔等建筑,千百年來均經歷過多次地震仍然傲然屹立。在剛過去的2013年4月發生的雅安地震中,蘆山縣龍門鄉古城村“張家大院” 地震后幾乎完好無損。古建筑的抗震能力比現代建筑更能經歷實踐的考驗,隱藏著科學的抗震原理,這些實體模型值得人們深入研究。
3.2“醫治”
“文物保護工程分為:保養維護工程、搶險加固工程、修繕工程、保護性設施建設工程、遷移工程等?!盵 詳見《文物保護工程管理辦法》第五條]根據文物建筑各自的“病癥”做出相應的“醫治”。 在保護下,文物建筑能得以延續下去。
文物建筑保育
“文物建筑保育”的概念是從香港文物保護理念借鑒而來。保護是第一步。如何在保護下來之后發展?通過活化后繼續欣賞、繼續利用,所以就衍生了‘育’這個概念。建筑物保護下來后,雖然用途和原來的不太一樣,但建筑物可以繼續發揮效用,其中很有價值的元素可以保護下來,在公眾參觀時也會通過這些元素知道建筑物原來的歷史。因此,這是實現發展與保育之間平衡的合適做法。
我國的文物建筑保護通常是靜態的保護,文物建筑保育強調的是動態的保護,使得文物建筑活起來,有新的功能但不損壞建筑的原狀,又能促進公眾的參與。根據我國文物建筑的特點,應以靜態保護為主,有的文物建筑容易受損,價值比較高的不適于進行活化利用。但是有許多有價值的歷史建筑值得保護的,可以進行這種活化利用,只是這類歷史建筑卻又不能受到國家文物法進行保護,存在一個空缺。文物建筑的保護,是否有更多的方法,不光是單純的靜態保護呢?有些近現代的文物建筑是否能嘗試做一些不損害文物建筑原真性的保育?
4.思考文物建筑的“死與生”
4.1文物建筑死亡的影響
雖說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地大物博,但是流傳至今的文物建筑已經在大量地減少。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能夠留傳于世的文物建筑還會越來越少。文物建筑一旦損壞,就永遠不能復原。文物建筑具有不可復制性,唯一性,摧毀了再重建的已經變成了復制品,不是原物。文物建筑的死亡是不可逆轉的。沒有眾多的文物古跡,文明古國也就名存實亡,失去其傳統的風采和內涵。京都和奈良是日本的兩大古都,這兩座城市擁有許多具有唐代風格的古建筑,藝術價值極高。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它們能幸免于二戰時的轟炸,要歸功于我國著名的建筑學家——梁思成。日本還保存著許多唐代風格的古建筑,但是我們本國卻很少,甚至曾有日本學者斷言,中國已經不存在唐朝以前的木結構建筑,要看唐朝的建筑,唯有去日本京都、奈良了。但建筑學者梁思成卻堅信在國內的某個偏僻角落,一定還有唐代建筑物,1937年他與妻子林微因,長途跋涉,千辛萬苦終于在五臺山發現了唐代建筑佛光寺,這也是唯一國內留有唐代建筑的孤證。試想,若我們真沒有唐代建筑了,還真要去鄰國看了。文物建筑的死亡就意味著一段歷史的見證物的終結。
4.2文物建筑生存的意義
由于文物建筑是歷史先民創造的物質的精華,它具有著悠長歷史、藝術、科技價值的珍貴物質,而且它不僅能幫助現代人了解科技發展歷史、人類文明文化進程及歷史演變過程,并且文物建筑也成為了現代文化教育的一部分,給現代學生帶來學習愛國精神、革命精神等教育的極好“教科書”,有利于保護歷史文化,能給后人留下寶貴的文化財富?!靶录悠乱巹澲浮眲⑻裾f道:“每個城市都有他的紫禁城”。每個城市都有它的歷史印記。標新立異的新建筑容易被另一個標新立異的新建筑取代,因為它們只是建筑。但是文物建筑是不可復制,唯一的,見證了歷史的變遷,是傳承歷史文化的載體,是不可取代的真地標,具有重要的保護意義。
文物建筑的生存和死亡更多地在于人類如何對待它們。文物建筑應該被完好地保存下來,在城市建設的道路上,不能一昧地通過拆除來解決之間的矛盾。世界如此之大,仍可借他山之石,尋求一條平衡發展的方法,讓新舊建筑共同組成我們美好的城市。
參考文獻:
1.網絡資料, 李松戰,文物保育 活化建筑——從兩個關鍵詞看香港文物保護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清代;避暑山莊;芳園居;修繕;古建工藝;建筑形制
承德避暑山莊自興建距今已有300余年歷史,從避暑山莊正宮區沿玉鱗坡北行,在如意湖亭之北,西山東側有一組依山傍水建筑――芳園居。清帝駐蹕山莊期間,這里是“上用庫”,是山莊內規模最大、貯量最多的皇家倉庫,內貯白銀、銀牌、銀錁、瓷器、綢緞、香扇、荷包、手帕以及珠寶等各種物資;此外宮廷還在此開辦買賣街,供皇帝及隨從人員領略購物的樂趣。
芳園居坐北朝南,是一組由數個四合院構成的院落。中軸線上自南向北依次為門殿、二門(垂花門)、前殿、大殿及后殿,東西兩側分別為東轉角圍房、東三間殿、東五間殿和西轉角圍房,東面建有五座店面式木制牌坊,分別有“洋漆鋪”、“茶酒鋪”、“紙筆鋪”、“香扇鋪”、“瓷器鋪”等字樣。
芳園居作為避暑山莊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歷經風雨漂泊,曾一度損毀。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起,國家撥款對芳園居進行搶險整修,雖然受歷史遺存信息不全、資金短缺等條件限制,芳園居整體的歷史風貌仍被較完整的保存了下來。但仍有部分建筑如前殿、大殿、后殿等已全部損毀,現遺址柱頂石全部缺失,其位置與尺寸規格需要揭開墁地磚,按照其磉墩位置和尺寸確定。至于中軸線上損毀的建筑,均未留下老照片等直截的歷史信息,其建筑形制已不可考。
在整理檔案資料的過程中,找到了清代匠師修繕芳園居時的大量記錄作為修繕的依據。如在《清宮熱河檔案》記載中描述 乾隆二十五年歲修 芳園居殿宇房間游廊支窗、坎窗、橫楣、坐凳、欄桿有掉花牙子處粘補歸加膠背屑歸隴拿翹 中可知芳園居各建筑裝修有支窗、檻窗、橫楣、坐凳、欄桿,在乾隆二十五年,修繕芳園居時對裝修芯屜、岔角牙子缺失的修繕做法為按照原來樣式制作、安裝,并用膠粘接。又在《清宮熱河檔案》記載中描述 乾隆五十年歲修 芳園居房間游廊亭子溝滴有掉壞處找補安瓦。芳園居殿座亭子臺幫云步虎皮石找補勾抿青灰梗。可知芳園居的瓦件主要樣式為筒瓦、板瓦、勾頭、滴水;芳園居建筑各臺幫砌筑材料為毛石(虎皮石),毛石間用青灰梗(也就是現代所稱的青麻刀灰蕎麥棱縫,其形制、工藝、材料與香遠益清東側宮墻上的勾縫相同)勾縫。
如今芳園居保護狀況較好,未出現基礎下沉、承重構件變形等嚴重問題,只有局部出現一定的殘損情況。在對芳園居的現狀勘察中發現,出現這些殘損問題的主要原因包括自然因素與人為因素兩方面。自然因素如:由于長期日曬能夠導致木構件含水率下降而出現順向開裂;地仗層的龜裂、油飾彩畫層的褪色脫落;風吹、雨淋可以導致石構件與墻面的風化酥堿;風吹、日曬導致瓦件間的夾壟灰與捉節灰脫落,瓦面松動,導致瓦面滲漏,以及由瓦面滲漏導致的椽飛、望板糟朽,油飾彩畫上的水漬等。人為因素則主要是:修繕時的錯誤做法與游人對建筑本體的傷害。
在歷史遺留信息中本身有著對原始做法的沿用,如果在修繕時存在工藝上的漏失或不到位,操作時將就應付使用錯誤的工具及非原材料則會出現修繕后的文物出現質量問題與文物修繕后的形制與原樣不符。例如芳園居各建筑普遍存在的問題:后期修繕文物時使用水泥磚代替青磚鋪墁地面;現代材料水泥砂漿取代油灰嵌花石子散水;水泥砂漿取代白灰膏砌筑墻體;臺幫、墻面用水泥砂漿取代青灰勾縫等等,大量的現代水泥材料取代原始傳統材料。這些現代水泥材料與原始材料的顏色質感極為不符,雖然后期使用一些調色劑攙和補救,例如青灰梗的材料是一定比例的潑好白灰、麻、青灰等,而青灰刷漿的作用除上色外還有一個重要作用是增加強度,氧化鐵黑其性能上沒有增加強度的作用,這樣無形中就降低了青灰梗的強度,由此可見這些補救方法在工程質量要求方面有不可取之處。又如開裂墻體灌漿應使用白灰漿或桃花漿,而現代修繕時常用水泥砂漿代替,這也是不科學的。因為白灰漿、桃花漿與水泥砂漿的使用原理截然不同,白灰漿與桃花漿干后發漲有粘結作用,能將裂縫充實并將兩皮墻粘實,而水泥砂漿內的水分蒸發時產生水化熱造成自身的收縮,而且水泥砂漿與帶土的墻體不能很好地粘合,而有些結構整體性不好的墻體是不能用水沖洗的,這樣一來裂縫依舊存在,并未將問題就地解決。
對古建筑進行修繕,需嚴格按照《文物保護法》中規定:“修舊如舊,最小干預、不改變文物原貌”。例如:芳園居建筑組群各建筑修繕做法當中 “清除后期補配的水泥方磚墁地,尺二方磚細墁”的工序及做法是:首先拆除水泥方磚與水泥沙漿結合層至原三合土墊層并用水沖凈,找平掛線,在臺明舊三合土墊層上鋪30mm厚的摻灰泥結合層,用各面經過加工后、凈尺寸為360×360×60mm的“細磚”(尺二方磚)進行試擺,“細磚”四面如果不能嚴絲合縫則需要再次打磨,試擺成功后在結合層上澆粘稠的白灰漿,并正式墁磚,細墁方磚要求縫寬小于3mm,為防止磚縫滲漏及磚與磚之間的,“細磚”四棱要裹上油灰并用砂灰掃縫;為防止“細磚”表面風化、凍脹,磚表面要用生桐油鉆生。每步工藝都對應著解決相應的自然或人為殘損問題,因此每步工藝都不能拉,而且操作工具也按照清代傳統工藝使用工具有明確的規定,如:掛油灰要使用 “木寶劍”,鋪墁時找平方磚四邊要使用 “膠皮錘”等等。
2013年1月,由河北省古代建筑保護研究所和承德市文物局聯合編制的《承德避暑山莊芳園居、松鶴清越及風泉清聽建筑組群保護修繕方案》,現已上報河北省文物局,方案內容包括了對芳園居這組建筑的整體修繕。在此期待芳園居能在整體修繕后煥然一新,接受市民與游客的欣賞。也借此機會呼吁了解芳園居的廣大群眾能積極與有關部門溝通交流,對芳園居的圓滿呈現盡一份寶貴的力量。
附:芳園居各建筑近代歷史修繕情況和形制簡介
東轉角圍房:1981-1983年落架大修,東側第一座建筑,山墻與門殿和東三間殿山墻相連。建筑為單檐硬山布瓦頂,過壟脊,六檁抬梁式梁架結構,面闊十三間,轉角東側進深兩間,西側進深三間,建筑面積240.06平方米。
門殿:1982-1983年落架大修,坐北朝南,中軸線上的第一座建筑,兩側山墻分別與西轉角圍房和東轉角圍房山墻相連。單檐懸山布瓦頂,過壟脊,六檁抬梁式梁架結構,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建筑面積63.40平方米。
西轉角圍房:基址清整復建1985年,西側第一座建筑,東山墻與門殿山墻相連。單檐布瓦頂,過壟脊,六檁抬梁式梁架結構,面闊十八間,西側進深兩間,東側三間,建筑面積402.7平方米。
東三間殿:1982-1983年落架大修,東側第二座建筑,坐西朝東,兩側山墻分別與東轉角圍房和東五間殿山墻相連。單檐硬山布瓦頂,過壟脊,五檁硬山式梁架結構,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建筑面積53.65平方米。
東五間殿:1985年落架大修,東側第三座建筑,坐西朝東,山墻與東三間殿相連。單檐硬山布瓦頂,過壟脊,五檁硬山式梁架結構,面闊五間,進深一間。建筑面積84.76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