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06 18:23:28
序論:在您撰寫社科經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對傳統的透射電鏡實驗教學大綱進行了修訂,基本摒棄了電子衍射和高分辨分析的內容。
1)實驗目的。掌握透射電鏡的基本結構和原理;學習透射電鏡觀察形貌的基本操作;學習冷凍超薄切片技術;學習應用質厚襯度原理分析高分子材料圖片中襯度的形成;掌握高分子材料多晶衍射環的標定方法;掌握應用透射電鏡觀察共混、共聚、填充等高分子多相體系中各相結構及其分布的方法。
2)實驗內容及學時分配。實驗共4個學時,在時間安排上以典型高分子材料的形貌觀察為主要環節。
2觀察分析高分子材料典型樣品
實際操作和樣品演示相互結合,是實驗教學中最重要的環節,占據過半的實驗課時。對于不同學科,需要調整透射電鏡操作技術的側重點,并演示相應學科的典型樣品。這一點在以往的實驗教學中并不能實現。
1)最典型的樣品是超薄切片樣品,以硫化順丁橡膠樣品為例,觀察目的是30份N330在硫化順丁橡膠中的分布規律、粒徑、聚集態。首先,應在LowMag模式下仔細尋找大而薄的切片,越“透明”說明越薄,切片盡量連續。如果沒有合適的切片,后續的觀察意義不大。這一環節耗時長,很關鍵。其次,把選擇的切片進行放大,圖中小的分散顆粒是炭黑,背后灰白連續的區域是橡膠背底。背底越白,說明切片越薄。拍照時,注意選擇切片薄而均勻的區域,也就是背底盡量“白”而灰度均勻。
2)很多高分子樣品需要在較低放大倍數(如幾千倍)下觀察,例如,NBR/PLA共混材料,觀察分散相在基體相中的分布。這時,需要先調整電鏡束斑尺寸,在合適電子束強度下進行觀察并拍照。此外,觀察兩相共混結構時,有時需要染色處理,提高兩相襯度對比。
3)高分子材料樣品的透射電鏡圖片襯度較弱,例如,高分子乳液中的顆粒、高分子材料纖維,顆?;蚓€的輪廓不清晰,圖片整體襯度不強,這時,需要適當加大欠焦量,以圖片清晰而不出現明顯白邊為標準。
4)高分子結晶材料的多晶衍射環比較微弱,在觀察和拍照時需要增強束斑強度并采用擋針。
3與掃描電鏡結合,綜合分析材料的微觀組織
掃描電鏡與透射電鏡同屬于電子顯微學的范疇,都是用來觀察材料顯微組織與結構的重要工具。掃描電鏡圖片就如同對物體照相的照片,得到的是表面的立體三維圖像,只能看到表面,不能看見內部。而透射電鏡圖片是二維的圖像,沒有立體感,看到表面的同時也能看到內部,就像底片一樣。對于高分子學科,透射電鏡觀察形貌存在諸多不足,主要原因有如下三方面:
(1)圖片的襯度比較弱;
(2)超薄切片的成功率較低,限制了透射電鏡的觀察;
(3)切片的厚薄會直接影響樣品的分析結果,產生虛假信息。例如,對于橡膠切片,切片的厚薄將直接影響圖片中炭黑顆粒的多少與團聚程度,并不能完全真實、直觀地反映橡膠切片中炭黑顆粒的團聚度與分布。因此,建議與掃描電鏡結合,以全面反映樣品的微觀組織。應用掃描電鏡和透射電鏡都能觀察橡膠材料中炭黑顆粒的分布規律和聚集態。掃描電鏡觀察橡膠冷凍淬斷的斷面,制樣簡單。能反映樣品斷面上炭黑顆粒的分散,直觀清楚、立體感強。透射電鏡觀察橡膠的冷凍超薄切片,樣品制備較難,且受切片成功率與厚薄的限制。反映橡膠內部炭黑顆粒的分散,優點是顆粒邊界清晰,更容易觀察分布與團聚,計算顆粒尺寸更精確,直徑為20~50nm。兩者結合,能全面直觀地反映橡膠內炭黑分散情況和團聚程度,并準確計算粒徑。
4結束語
主持人簡介:姚文放,男,揚州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系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家社科基金學科評議組評審專家、《文學評論》雜志編委。擔任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常務理事等。長期從事文藝學、美學研究與教學,發表論著600余萬字,出版專著《現代文藝社會學》、《當代審美文化批判》、《當代性與文學傳統的重建》、《泰州學派美學思想史》、《審美文化學導論》等,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近300篇。出版和發表的論著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和人大復印報刊資料等評述、轉載、摘要和復印近300篇次。獲教育部“第三屆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1次、“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7次。主持并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3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1項;目前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項。
主持人話語:關于“什么是文學經典”的問題,自從19世紀英國兩位著名詩人、批評家馬修·阿諾德和T.S.艾略特作出定義以后,似乎已成定論,前者認為文學經典就是“最好的東西”,而后者則用“成熟性”、“廣涵性”、“普遍性”等特性來界定文學經典。他們都是依據文學本身的特質來確認文學經典,而未曾考慮過還能有別的衡量標準。這一格局到20世紀70年代卻被徹底打破了,隨著文化研究的興起,人們開始發現,在誰能入典、誰不能入典的問題上體現著文化權力的博弈:以往的文學經典幾乎都是出自去世的、白色人種的、歐洲的、男性的作家之手,而活著的、有色人種的、非歐洲的、女性的作家則被一道無形的障壁阻擋在外。顯而易見,這一“經典壁壘”是建立在性別歧視、種族歧視、等級歧視、歐洲中心主義以及厚古薄今的偏見之上的,它體現著性別、種族、窮富、地緣等等之間文化權力的較量,帶有顯著的意識形態意味和政治色彩。由此看來,決定著文學經典的因素并不僅僅在于文學本身,更在于文學外部的意識形態和文化政治的力量。
這一案例說明,在固有的理論中往往存在著某種空白、沉默和缺失,它像病人所表現出的“癥候”,昭示著體內某種病患,從而讀者必須像醫生診斷和治療病患一樣,依據這種“癥候”去查找和解決這一理論中隱含的問題。阿爾都塞將這種閱讀方法稱為“癥候式閱讀”(symptomatic reading)。譬如馬克思在閱讀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的著作時,發現了他們在“勞動”問題的表述上存在的沉默、缺失和脫漏,導致了對勞動力買賣、剩余價值生產等實質性問題的遮蔽。馬克思在查驗和診斷古典政治經濟學這些“癥候”的基礎上提出了勞動力概念、剩余價值理論等,進而建立了的政治經濟學??梢姡鞍Y候式閱讀”將發現閱讀對象的空缺和疏漏作為把握和解決更大問題的契機,恰恰顯示了一種理論的生產性和建構性。文化研究興起以來對于馬修·阿諾德和T.S.艾略特等人的傳統的文學經典論采取的正是“癥候式閱讀”,發現了在其背后潛藏著一個被遮蔽的巨大理論空間,圍繞文學經典的重建推動了文學批評模式的更新、文學理論觀念的深化、文學概念范疇的和大學教學體系的改革,顯示了極強的生產性和建構性。
還值得注意的是,阿爾都塞不僅高度贊賞馬克思對古典經濟學所作的“癥候式閱讀”,而且指出對馬克思本人的著作也可作如是觀,認為只有這樣才能生產性、建構性地激發對于對象的反思,從而推動進一步的建構、創新、開拓。由此,我們是否可以對已經頗有時日的“文學經典之爭”再作一番“癥候式閱讀”呢?是否可以從根據文化權力來求解文學經典的流行見解中尋得某種沉默、空缺和脫漏,進而發現更大問題的入口和起點呢?如果說從憑借文學本身的特質轉向根據文化權力來確認文學經典顯示了一種“向外轉”的趨勢的話,那么,是否可以從這一趨勢對美學、詩學、細讀和批評的遮蔽而為文學經典找到向文學的家園“歸去來”的路徑呢?
[關鍵詞]三維一體;教學改革;教學模式
1.引言
對于經濟管理類的專業課程,傳統的由理論灌輸為主的方式單一死板,且不能結合企業業界的變化迅猛的趨勢和學界科研的動態前沿,會導致大學生和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類似,成為純應試教育的培養模式,當前經管類課程的改革大多局限于以理論教學為主輔之以案例教學為輔的固化思維,忽略了對于經濟管理類學生的科研能力以及企業化素養的全面培養,依然與完整的素質教育標準有一定的距離。三維一體教學方法力求在保證創新性的前提下,通過“邀約業界精英講座、學生演講討論以及閱讀指定該學科經典原著撰寫學期論文”的三維一體視角來達到錘煉學生業界意識,表達能力以及科研思維的培養和提高全方位的教學目標。
2.《社會保障》三維一體課程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
通過對傳統以理論加案例的教學模式進行革新,打破傳統的期末考試以純理論考試為載體的教學模式,以教師課堂理論講授,分期邀請業界專家進行講座,學生進行實體企業調研并對講座以及調研撰寫報告進行演講答辯,貫穿整個學期的經典原著的閱讀撰寫小型論文,期末成績由期末理論考試、演講答辯成績以及小型論文的撰寫三個考核部分組成,且以能力培養為本位,在一門專業課的學習中,提高理論知識水平,學會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提高表達能力并可進行基礎性的科研等三重架構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2.1倡導“請進來“模式的第一維度培養學生的業界意識
《社會保障》這一學科的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交互性決定了該學科需打破常規聯系業界具體情境進行教學,筆者在進行改革的一個學期以內,共邀請了三位在業界工作多年的人士進入課堂進行講授,分別來自于政府部門、外資企業和國內私營企業,通過對學生進行社會保障的核心架構的講解,讓學生從教材的理論知識中脫離出來生動的現實情景感受,對書中的重點和難點有了一個清晰的把握,并請這些社會保障的專業人士讓學生了解社會保障中的詳細業務在現實生活中和和形而上的教材內容的異同進行比較學習,可以縮短學生由校內和校外的心理距離,提前培養一種業界意識。
2.2要求以經典原著的閱讀的第二維度挖掘學生的學術潛力
在學生掌握社會保障基本的學科知識的同時,筆者意識到,傳統的本科教學在實際中都在抱怨學生學術功底的薄弱和不規范,因此,筆者在改革之初,就推薦學生以國內社會保障學科的經典《貝弗里奇報告》作為原著藍本,要求學生在一學期內閱讀完畢,并以“從《貝弗里奇報告》中的解讀出對某某國家未來社會保障發展的啟示”為論題進行學期論文的寫作,分月度對學生的論文寫作進行進度督查與指導。在論文寫作中格外重視學生論文的格式規范、框架的科學以及學術誠信度。筆者認為,在人文社科的學術精神培養的角度來看,從經典原著的閱讀并進行論文寫作來挖掘學生的學術潛力是最簡潔且有效的途徑之一。
2.3推崇學生分組團隊演講的第三維度鍛造學生的表達能力
筆者因為從前的教學經驗總結得知,囿于大學生課程設置的局限和義務教育與高等教育的銜接等機制問題導致較多的大學生缺乏基本的表達能力,因此筆者在該課程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將參加改革的受眾學生分為十個小組,將社會保障的教材核心知識以教材的體例分為十個版塊,每個小組指定一個組長,對小組成員進行職能分配,并以結果導向為思想對小組學生提出任務,每周一組學生以演講闡述的形式進行授課,筆者在學生四十五分鐘授課結束后予以提問答辯并對該組學生進行點評,這在改革中讓學生不知不覺中訓練自己面對公眾講話和表達的思維和能力。
3.《社會保障》三維一體的教學改革的效果
3.1傳統教學模式的顛覆
此次改革讓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課程《社會保障》的教學模式有創新性的改變。一改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讓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讓學生擁有主動學習的內驅力,在讓學生熟練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的前提下,提高溝通表達的能力,并能夠有基礎性的科研水平,達到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目的。
3.2創新教學模式的標桿
本次改革通過試點在《社會保障》學科進行應用型的研究,突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板結思維,通過一門學科將學生的理論知識、與業界的實體企業的雙向互動以及對于前沿原著的論文撰寫達到經濟管理類課程通識教育模式的初步構建,成為經濟管理類課程的通用模式,為人文社科的其他領域的課程起到借鑒和指引作用。
4.《社會保障》三維一體的教學改革的結論和展望
本次改革通過對于業界、學術、表達“三維一體教學模式“的探討,以《社會保障》學科為個案研究對象,對于與當代大學生息息相關的三重維度在經濟管理類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中可以起到全面的資源整合和優化,本次改革以學生期末三重維度的綜合檢測為考量載體,可對于學生常規的單向度的以純理論考試分數為高低作為學習目標有質性的革新,且可有效提高學生積極性和教學質量,本次改革的探索性的嘗試也可作為后面當代大學教學模式全面改革科研的一個新起點。
5.余論
本次教學改革作為一次探索性的創新嘗試,基本完成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和提升效果。但是經濟管理作為發展迅猛的學科大類,此次改革的成功并不能保證所能維持良好教學效果的持久度,因此教學的基本理念依然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長期過程。筆者也會根據學科和業界在未來的不斷發展和變遷,繼續動態的追蹤學生對于《社會保障》這門學科的學習效果,并結合企業及社會對于學生綜合素質不斷變化,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和優化現有的教學模式,從而讓學生的素質提高與良性成長與社會要求可以一致接軌,為培養更加優秀的大學生探索和嘗試。
參考文獻
[1]歐陽桃花.試論工商管理學科的案例研究方法[J].南開管理評論,2004.(04)
[2]冷淑君.關于項目教學法的探索與實踐[J].江西教育科研,2007.(07)
[3]周偉國.高??荚嚫母铮褐铝τ谒刭|教育的全面實施[J].高等農業教育,2003.(3)
作者簡介
林竹,男,職稱:助教,單位:成都信息工程學院銀杏酒店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系.
鄒坤,男,職稱:助教,單位:成都信息工程學院銀杏酒店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系.
【關鍵詞】《中庸》 英譯 研究現狀
1. 引言
“四書”“五經”是著名的儒家經典著作,也是中華民族文化典籍的代表。其中“四書”包括《大學》《中庸》和《論語》《孟子》。一般認為《中庸》是出自孔子的孫子子思(前483—前402),后經過秦代儒者的修改。南宋時期,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并成為“四書”并分別作了集注?!吨杏埂返闹行乃枷爰词侨鍖W中的中庸之道,宋代程頤解釋為“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吨杏埂分鲝垈€人道德修養乃政治成敗的根本,依靠統治者的道的完善來實現國泰民安。
2. 《中庸》英譯本研究
目前經典的《中庸》的英譯本有《The Mean》( D.C.Lau),《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James Legge),《The Middle Use》(Arthur Waley),《The Universal Order, Or Conduct of Life》(Gu Hongming)和《The Doctrine of Mean》(Charles Muller),其中比較著名的譯本有兩部:一部是清末民初著名翻譯家辜鴻銘于1906年推出的譯著The Universal Order or Conduct of Life,另一部是出自于19世紀英國漢學家理雅各(James Legge 1815—1897)英譯的五卷本《中國經典》中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這是外國譯者《中庸》英譯的經典之作。
截至目前,國外關于中國儒家典籍的翻譯研究還沒有涉及。而國內關于《中庸》英譯的研究始于21世紀,《中庸》的英譯研究在近十年來才逐漸受到重視,主要表現在各種研究的期刊和碩博論文的涌現。為全面的了解《中庸》英譯的研究現狀,筆者共搜索到與《中庸》英譯研究的相關的不重復的論文共23篇:中國知網上17篇,萬方上8篇(除去與中國知網上面的重復的論文)。其中核心期刊的論文2篇,碩博論文8篇。這些論文的發表時間見下表:
從上表可以看出,國內學界對《中庸》英譯的研究始于21世紀之后,具體來說始于2004年以后。筆者將這25篇論文劃分為四類,分別是譯者及其翻譯思想研究、翻譯動機與策略研究、譯文對比研究、文化方面研究等,并對重點論文進行評述。
表二:
由上面可見,國內外對于《中庸》英譯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譯者及其翻譯思想研究、翻譯動機與策略文化方面研究和譯文對比研究這四大方面。
3. 結語
通過對搜集到的論文主要內容的研究,筆者發現雖然國內對于《中庸》等儒家典籍的譯本研究主要集中于上述這四大主要方面,但研究內容范圍和深度有待擴展。首先,在翻譯動機和策略研究的文章中,主要是從目的論,接受理論和異化歸化翻譯方法這幾個角度去分析。研究的范圍僅局限于這幾個方面,理論廣度和深度有很大的發掘空間。
其次,對于譯者及其翻譯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辜鴻銘這一個譯者和他的歸化翻譯方法,分析研究已經比較透徹。其他譯者的研究僅略有涉獵,分析評述較少,可以從理雅各,穆勒等譯者及其翻譯思想方面來擴展研究。
第三,文化研究方面以往的論文主要集中于從意識形態對翻譯的影響、東西方文化的相互影響和特定文化背景對翻譯的影響這幾個方面進行相應的論述,以往的研究僅淺嘗輒止到文化傳播和交流,筆者認為可以更深入的挖掘文化本質,如從翻譯的文化轉向,文化過濾機制等方面入手對比不同譯者翻譯時對文化方面的不同涉獵。
第四,在譯文對比研究方面,目前所有關于《中庸》英譯的論文中只有兩篇文章對比分析不同譯者的譯文,而且這兩篇文章出自同一作者,主要研究了兩種和三種不同譯文的語篇銜接機制和譯者風格。對比的角度狹窄,而且對比的主要在書面和字里行間,沒有觸及到內容深度層面。筆者認為可以從不同研究層面比較或者比較多個《中庸》英譯版本,對比其翻譯不同之處,有很多不同的研究層面,研究空間很廣。
【參考文獻】
[1]謝建平.文化翻譯與文化“傳真”[J].中國翻譯,2001.
[2]王東風. 翻譯文學的文化地位與譯者的文化態度[J]. 中國翻譯, 2000.
[3]錢桂榮,劉暢. 《中庸》兩種英譯本對比研究[J].語言研究,2010.
[4]張小波. 理雅各和辜鴻銘《論語》翻譯的對比研究[J].株洲工學院學報,2000(3).
本科畢業開題報告步驟/方法 論文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論文研究的目的:是指論文需要解決什么樣的問題,這些問題解決后帶來的成果是什么。理解了這個就能把我研究的方向,而不用做無謂的寫作。
論文研究的意義:分為理論指導意義和實踐指導意義。理論指導意義是對以往研究的拓展和深入,實踐研究意義是對當前工作開展的指導作用。
國內外文獻綜述
文獻綜述主要是簡要介紹別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并作出合理的評價。主要技巧有:
技巧一:瞄準主流。主流文獻,如該領域的核心期刊、經典著作、專職部門的研究報告、重要化合物的觀點和論述等,是做文獻綜述的必修課。而多數大眾媒體上的相關報道或言論,雖然多少有點價值,但時間精力所限,可以從簡。怎樣摸清該領域的主流呢?建議從以下幾條途徑入手:一是圖書館的中外學術期刊,找到一兩篇經典的文章后順藤摸瓜,留意它們的參考文獻。質量較高的學術文章,通常是不會忽略該領域的主流、經典文獻的。二是利用學校圖書館的中國期刊網、外文期刊數據庫檢索和外文過刊閱覽室,能夠查到一些較為早期的經典文獻。三是國家圖書館,有些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出版的社科圖書,學校圖書館往往沒有收藏,但是國圖卻是一本不少(國內出版的所有圖書都要送繳國家圖書館),不僅如此,國圖還收藏了很多研究中國政治和政府的外文書籍,從互聯網上可以輕松查詢到。
技巧二:隨時整理,如對文獻進行分類,記錄文獻信息和藏書地點。做博士論文的時間很長,有的文獻看過了當時不一定有用,事后想起來卻找不著了,所以有時記錄是很有必要的。羅仆人就積累有一份研究中國政策過程的書單,還特別記錄了圖書分類號碼和藏書地點。同時,對于特別重要的文獻,不妨做一個讀書筆記,摘錄其中的重要觀點和論述。這樣一步一個腳印,到真正開始寫論文時就積累了大量干貨,可以隨時享用。
技巧三:要按照問題來組織文獻綜述??催^一些文獻以后,我們有很強烈的愿望要把自己看到的東西都陳述出來,像竹筒倒豆子一樣,洋洋灑灑,蔚為壯觀。仿佛一定要向讀者證明自己勞苦功高。我寫過十多萬字的文獻綜述,后來發覺真正有意義的不過數千字。文獻綜述就像是在文獻的叢林中開辟道路,這條道路本來就是要指向我們所要解決的問題,當然是直線距離最短、最省事,但是一路上風景頗多,迷戀風景的人便往往繞行于迤邐的叢林中,反面亂花漸欲迷人眼,曲徑通幽不知所終了。因此,在做文獻綜述時,頭腦時刻要清醒:我要解決什么問題,人家是怎么解決問題的,說的有沒有道理,就行了。
研究的主要內容
提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觀點。具體的研究方向中要提出有創新價值的觀點。并且,初步提出整個論文的寫作大綱或內容結構。由此更能理解論文擬研究解決的問題不同于論文主要內容,而是論文的目的與核心。
論文采用的關鍵技術路線
關鍵技術路線是論文研究的方法。一般有文獻綜述法,調研法,實證法等。具體的內容需要你按照研究內容而定。
參考文獻
論文寫作前需要閱讀大量的參考文獻,在第二步的文獻綜述里,也會涉及到參考文獻的引用。在次列出所有的參考文獻,按照特定的格式整理。
整理開題報告的格式
開題報告有特殊的格式要求。舉例說明:
一、研究的目的及其意義
二、研究的主要內容
1、 2、 3、 4、 5、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1、2、3、4、
四、參考文獻
[1]、[2]、[3]、[4]
注意事項
【關鍵詞】學科經典;新聞經典
蔡尚偉教授和其學生劉銳著述的《“新聞經典”在中國的建構》ii首次從新聞學科的視角提出了“新聞經典”建構的問題。在文章中,作者討論了“新聞經典”構建的諸多問題。本文將站在學科經典的角度,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
一.學科經典的內在邏輯
蔡尚偉教授在《“新聞經典”在中國的建構》開頭就指出:“新聞經典”的建構對新聞學科的意義重大,是關系到新聞學科能否與其他學科展開平等對話的關鍵性問題。這樣的開篇的論證極具洞見,指出了討論“新聞經典”時的一個前提:那就是“新聞經典”應該是新聞學科里的經典,新聞學科是“新聞經典”存在的語境和背景。
其實不僅僅是“新聞經典”需要在學科的范疇里展開討論,任何經典都是存在于一定的語境的,都有其相對應的背景。具體到某一個學科的經典,則有某一個學科的經典成立的內在邏輯,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其符合該學科經典成立的內在邏輯。離開學科背景,經典就無從談起。這樣說來,幾乎不存在跨學科的普遍有效的經典。
因此,厘清某一個學科的學科經典的內在生成邏輯,是討論經典的必要前提。如果沒有這樣的前提,經典的問題無法討論清楚,即使是確定了某一個學科的經典,這些經典也無法給學科帶來正面的意義,因為沒有站在學科內部邏輯來討論出來經典無法幫助我們更準確地把握學科本身。
上面討論的結果認為,“新聞經典”必須符合新聞學科的經典產生邏輯。下面將從這個觀點出發審視蔡尚偉教授的“新聞經典論”。
首先,作者對“新聞經典”的歷時性考察是從“經典”一般的意義出發考察的。因此,過去學界使用“新聞經典”的概念等同于“優秀的新聞作品”,是最新聞作品品質高的習慣性稱呼,并未從學科的高度出發考察,是模糊的概念。這樣的“新聞經典”作品因未站在新聞學科的角度出發系統構建,不具有學科上的意義,也因此不會對新聞學科的地位和身份產生顯著影響。正因為這樣,建構“新聞經典”是新聞科學亟需解決的問題,具有重大意義。
其次,在新聞的經典的標準上面,作者認為除了經典所需具備的恒常性、原創性、開放性和跨學科影響性外,還包括新聞性。
這個標準的討論的核心問題。
先說新聞性。討論新聞性時,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新聞性是否新聞作品成為“新聞經典”的必要標準?
如果站在“新聞經典”和其他學科經典的比較上看,新聞性是“新聞經典”獨特標準,但是如果要問,新聞性是否新聞作品成為“新聞經典”的必要標準,我們認為,新聞性只是新聞的基本屬性,不能作為評判“新聞經典”的標準?!靶侣劷浀洹笔切侣剬W科領域里的經典,當我們進入新聞學科領域討論新聞經典時,必然是對具有新聞性的作品展開討論――如果新聞作品不包括新聞學著作的話――這樣,新聞性就是和新聞學科一樣隱退的背景,而不需要單獨進行討論。
因此,我們可以下這樣的結論:新聞性是“新聞經典”的基本屬性,任何“新聞經典”必然具備新聞性,但因為新聞作品都具備新聞性,其不能成為評判新聞作品是否為“新聞經典”的標準。
“新聞經典”是否只是指新聞作品而不是新聞學著作呢?
作者在文章中指出:“事實上,新聞作品成為經典的可能性大于新聞學著作。新聞作品的內容與社會同構,新聞作品在社會上的影響有目共睹,從而更容易跨越學科藩籬,產生跨學科的影響力。因此“新聞經典”的最大可能是新聞經典作品?!眎ii
新聞學著作是對新聞作品及新聞運作規律的研究,新聞作品則是對客觀事實報道產生的文本,要判斷到底新聞作品還是新聞學著作是“新聞經典”,或者兩者都是,關鍵是要看新聞學學科的內在邏輯集中體現在哪種文本上,實際上是,新聞作品以實際的文本內在地體現了新聞學的內在邏輯和發展規律,而新聞學著作則是站在外部邏輯上,對新聞學的內在邏輯和發展規律進行研究和描述。它們的對象和內容都不一樣。比較而言,新聞作品是新聞學核心構成部分,更可能是新聞學的經典,而新聞學著作的經典則是有關新聞學規律揭示的優秀作品,是新聞學的次要組成部分。在文學里,四大名著作為文本,是小說文體創作的高峰作品,是文學經典,而研究四大名著的著述也有優秀作品,但一般不會認為是文學的經典,因為它們不符合文學經典的內在邏輯。
另一個問題是“新聞經典”的標準的問題。
文章中指出,“新聞經典”應該符合經典的基本要素,即恒常性、原創性、開放性和跨學科影響力。
正如上文討論的結果那樣,“新聞經典”是關于新聞學的經典,其標準應該是從新聞學的內在邏輯里尋找。舉個形象的例子,學科發展如一條鏈條,經典是鏈子的各個節點,由于具有這些經典,各個鏈子單元從能連接在一起,形成鏈條。只要站在整根鏈條上,才能確定各個關節,因此,要確定經典,必須先尋找學科的發展脈絡。這是評估經典的首要步驟,也是最核心的步驟。就如文學,之所有會有四大名著,那是因為在文學的河流中,四大名著是古典小說的最高水平,是古典小說鏈條上的“節點”,同樣的原理,唐詩中許多作品成為經典是因為它們體現了古典詩歌的最高水平。
回到“新聞經典”,“新聞經典”的內在標準不在于新聞性或者恒常性、原創性、開放性和跨學科影響力,而在于其學科經典生成的內在邏輯,而要理清學科經典生成的內在邏輯,又必須確定學科發展的脈絡??梢哉f,只有先厘清新聞學本身發展的脈絡,才能確定新聞的經典,而根據這樣的邏輯構建的“新聞經典”,能夠清晰映射新聞學發展的內在規律,進而推動新聞學學科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蔡尚偉教授在其論文《“新聞經典”在中國的建構》中討論了新聞經典建構的重要性、問題、范圍等諸多問題,本文將這些問題統稱為其“新聞經典論”
[2]該在《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8/07總第203期
關鍵詞:經典閱讀 引導路徑 通識教育
人類文明存在于經典之中,文藝作品中的經典成為人類確證自身的價值所在。正是從這個角度說,閱讀經典,亦即觀照人類自身;審視作品的藝術生命亦即審視人類的思想意向與生命所向。引導大學生閱讀文學經典,對審美心理的愉悅、欣賞水平的提高、文學修養的豐贍、生命價值的認知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文學經典閱讀危機的現象解讀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當下大學生的閱讀能力非常低下,原因就在于學生們沒有形成閱讀慣性,日常的閱讀量也不夠。他們置身于當下的文化場域之中,將讀圖與刷屏作為慣常消費,反而將文學經典束之高閣。這種反常的根源在于當下的高等教育的教學培養模式。
將高中階段的機械教條式的教學模式塑造的僵化思維延續到大學,學生們因此習慣于被填鴨,習慣于被思考,已經喪失了學習和閱讀的自主能力。進入大學以后,尤其是已然摒棄精英教育從而倡導大眾化高等教育的大學,百人班型普遍化,學生們無法通過討論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難有觀點交流。而這種討論恰恰是以大量閱讀為基礎的。討論的缺席,造成學生參與教學的活動只剩下聽講,不需要課后讀書也可以完成作業的后果。
再者,當下的高等教育,受制于學時,大多數課程使用的教材都是概論性導論性的拼湊方法編寫而成,碎片化和無意義消解盛行。很多有形與無形的東西都一閃而過,人們對以往的經典無暇駐足、留神。在這場拆解中學生們被迫遠離經典。更有甚者,在大學中的課業考核與評價機制更加簡單粗暴:統一命題、閉卷考試、標準答案、流水閱卷。這種看似公正量化的機制實則恰恰扼殺了學生們僅存的求知欲和創新意識。大學本應具有和倡導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完全歸于標準答案。在這場閱讀經典與考核機制的博弈中,學生們無疑只能無聲地選擇教材思維。正如陶東風先生所說,似乎學貫中西、雄辯滔滔,實則一知半解,滿腦子名人名言。
課堂的面貌大抵如此。課后的閱讀進而被功利性閱讀占據。學生們受制于就業和升學的壓力,因而更加注重效率與回報。實用性與功利性的快餐式閱讀成為導向。應試書、考級書、外語書取代經典引領課后閱讀。在這樣的文化和現實場域中,我們引領大學生回到文學經典閱讀具有重要意義。
二、通識教育的核心理念解讀
通識教育是實現啟蒙智識計劃和政治計劃的共同選擇,它的目的是使學生逐漸告別專業教育的機械聯合和神圣的、封閉絕緣的、排他性的定例與慣性,成為趨向平等的、流動的、分工和文明的人類社會的通用階層成員,即成為能參與動態社會的有機聯合,能合格履行其職業所派定角色的受薪階層成員。這種教育的目標首先是為了實現最大范圍的文化同質性,即建構一個全新的體制以滿足因分工而派生的隨機、短暫,但又極端重要的人際交往需要――現代社會存在著比以前多得多的抽象的、復雜的、精確的、非個人的、擺脫情境約束的信息需要傳遞;其次,通識教育還要實現文化疆界內全部人口的可雇用性,提供雖非最深邃但必須是最廣泛的知識、溝通技能以及職業的專業化訓練,以使個體能夠在這個不得不投身于其中的龐大福利事業及其分工網絡中獲得名分,占有一席之地――使男人和女人們盡可能精確地適合他們的職位,或使他們適合一些功能上相似但有著等級從屬與支配關系的職位。這些目標決定了現代高等教育在形式上必須用壟斷合法教育的社會化機構(如學校和專職教師階層)所實施的集中的再生產取代以往次生群體(如親屬集團和鄰里)所完成的自我的再生產;在內容上則必須用一種經過選擇予以認同的文化取代以往那些用來鍛造個人的傳統和自在的習慣。這種經過審慎選擇予以認同的文化通過重組前現代高級或低級(民間)文化中有政治前途的單元,發明了一種對于想象所有大于家庭的政治共同體――首先但并不限于民族/國家的政治共同體――來說至關重要的傳統。這個傳統更多地承載于現代大學的通識教育理念中。嚴格來說,當下的現代教育有兩個取向:一是高級文化取向,走向最大限度的個體自由和自我完善的通識教育;一是大眾文化取向,走向維護文化同質性秩序和分工結構的準專業化和專業化教育。兩種取向有矛盾,但都不可或缺。如今,人本主義教育思潮壓倒了過去功利主義的教育理念,這也意味著通識教育的呼聲開始壓倒狹隘專業教育的呼聲。事實上,片面專業化的后果使社會變成了黑格爾所謂的精神動物王國。動物在某一方面專業化,并且不能做任何別的事情。但與動物相反,人作為一個精神的存在從本質上說是通才,是絕對精神的媒介。文化趣味、良好的判斷力、創造力、美感、道德感、科學精神等都來自于那些以往被錯誤地視為無用的通識教育科目,諸如哲學、文學、歷史、詩歌、音樂、藝術、宗教等。這些科目長久以來被忽視,或者出于無知,或者出于狹隘意識形態立場,其后果是異化的加劇和文明的衰微。單純技術進步并沒有導向同步的人類理性進步,而是導向了新的野蠻化。西方晚期現代性的文化危機和當下轉型中國的社會矛盾都給了我們一定啟示,大學教育應回歸高級文化,回歸通識理念,回歸經典閱讀。高校人文社科類通識課可以說是探索解決之道的一種重要嘗試。
三、通識教育引導文學經典閱讀的路徑分析
現代社會的運行從根本上說是建立在其公眾的文明素質之上的。就大學而言,學生作為被充分啟蒙的、被理性化塑造的公民,其素質除了一般學識、美感、道德感應在眾人之上,還表現在專注的精神品質。專注也可以歸納為理查德桑內特所謂的匠人精神,它指的是將某件事情做到真正精通的態度。在現代社會,專注仍然是一個人為取得真正成功而必需的精神品質,雖然它需要封閉,不太講效率,會迫使人放棄各種機會,因為只關注一件事情。專注的人也許會變得落伍,但從總的得失看,只有專注的人才有機會領略深奧的事理,有機會成為不可替代的人,并取得堅實的成功,相比之下,膚淺所取得的勝利經常是搖搖欲墜的,它導致了無用的靈魂。為了培養學生專注的個性,教學設置上首先應建構師生間高密度的學術互動機制,比如制度化的時間與空間,包括能讓討論深入下去的虛擬空間(網絡平臺)等。其他如專題講座、講壇、讀書會,班導師組織的小組討論等形式,彌補了有限課時的不足,在培養學生專注于文學經典的品質和調動主動閱讀精神方面,也都優于傳統的課堂講授。
在實踐中我們選取了一些面向全校開設的人文社科類通識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將課程內容與形式做了很大程度的改進,探索在有限學時中盡可能完整精當地與學生討論各種流派、思潮和各時代核心問題的方法,而把知識的擴充留付于其自學精神已被充分調動起來的學生們。這意味著,課程內容不能封閉于任何教材,不能清單式地糾纏于知識點的羅列,而是要精講經典文本。以講座的形式上每一個學時的課,在授課中同時布置大量的背景閱讀書目,并利用網絡平臺指導學生在閱讀、撰寫報告、小論文和陳述報告之后的小組討論。采用這種講授與指導相結合的形式授課,效果明顯優于傳統的講解教材和檢驗機械記憶力的考試。由于課程的成敗是建立在學生主動閱讀而非教師備課的基礎上,教師角色的指導性和調動性因而凸顯,其工作量不是減輕而是加重,在此,教師們更應率先垂范地大量閱讀經典。事實上,這種課程深受學生喜愛,他們的收獲也數倍于那些即學即忘的考試課,因為它真正與經典文本相銜接,能夠切實訓練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對于真理的信念。
四、結語
通識教育不是將高等教育視為職業教育、專業教育,而是專注于人的教育,倡導的是人的整體性的精神世界,給予學生合理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因此,通識教育要對學生提出比較高的要求,是在人類基本知識方面下比較大的功夫,尤其是人文社科方面的經典文本要求比較多,這就必然要有相當的閱讀量。通識教育就是要回到經典閱讀,應成為高校引導學生文學經典閱讀的路徑之一。當然,越來越開放的跨學科通識課也能為這種文學經典閱讀奠定認知基礎。
總之,文學經典閱讀的真正實現有賴于通識教育的真正實現。通識教育的真正實現需要進一步探索、設計合理的教改方案與實踐途徑,兼顧課程的共性與個性,找到每個學科、每門課內容與形式的最佳契合點。這將是今后研究和思考的焦點。
參考文獻:
[1] 甘陽.通識教育:美國與中國[J].復旦教育論壇,2007(5).
[2] 張筠.經典閱讀現狀的應對路徑:回歸原典[J].圖書情報工作,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