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30 10:07:25
序論:在您撰寫家庭教育學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聯系在于戀愛婚姻家庭教育包含著愛情教育、婚戀觀教育、性教育等教育內容;區別在于戀愛婚姻家庭教育不是愛情教育、婚戀觀教育、性教育等簡單相加,而是根據并整合哲學、女性學、倫理學、心理學、生理學、社會學、法學、教育學等相關基本理論和方法,對受教育者就戀愛、婚姻、家庭等方面內容進行更科學、更全面、更系統地引導和教育。戀愛婚姻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引導受教育者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婚姻觀和家庭觀,運用正確的觀念和恰當的方法處理戀愛、婚姻和家庭中的問題,從而為構建健康和諧的婚姻家庭生活以及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打下基礎。理論和實踐都雄辯地證明:婚姻家庭問題是諸多社會問題(如孩子教育問題、公民道德問題、青少年乃至成人犯罪問題)的根源所在。教育工作者能深切地體會到,一些學生在學校表現出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與學生生長其中的家庭環境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有的是根本性的聯系。然而這些卻沒有得到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正如陳一筠教授所言:“任何職業都有崗前培訓,而做夫妻、做父母沒有崗前和崗位培訓,欠缺經營婚姻家庭的基本技能,許多夫婦無法勝任各自的角色?!贝髮W生正在或即將面臨著戀愛婚姻家庭這一人生重大課題,對大學生實施戀愛婚姻家庭教育,有利于他們下一代的健康成長與社會的和諧發展。戀愛婚姻家庭教育與社會的和諧以及下一代的教育直接相關。蘇霍姆林斯基指出:要讓年輕人認識到,戀愛是做母親和父親的前奏,是一種巨大的責任。父母之間的情深意篤的愛情顯示的榜樣作用,以及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相互關系,都是巨大無比的教育力量。在一個家庭里,忠貞不渝的愛情氣氛是促進兒童形成心靈美的重要因素。父母之間互相尊重,彼此信任,相互關心,同甘共苦,這一切是任何東西也不能取代的道德力量。在這樣的家庭環境才能培養出未來的好丈夫、好妻子、好父親、好母親。反之,則導致家庭的不幸,而家庭的不幸將直接影響社會的和諧安定。
2是我國教育目的的本質要求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一定社會需要的人的總要求。它反映了一定社會對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最終目標,也是確定教育內容、選擇教育方法、檢查和評價教育效果的根據。課程設置必須依據教育目的來進行。我國的教育目的,在1995年頒布實施的《教育法》中是這樣表述的:“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蔽覈慕逃康氖且躁P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為根本指導思想的,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與社會全面發展相統一的。我國的教育最終目的是以人為本,培養個性全面和諧發展的且能幸福生活的人。實施大學生戀愛婚姻家庭教育對大學生的婚姻家庭生活的和諧幸福、為其下一代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和教育環境而使其下一代能健康成長,這是對社會的和諧穩定以及文明的進步都是百利無一害的事業。所以,實施大學生戀愛婚姻家庭教育是切實符合我國教育目的的本質要求的事業;實施大學生戀愛婚姻家庭教育是我國教育根本目的的應有之義,不可或缺。
3是大學生身心發展和婚戀觀現狀的迫切需要
從大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看,大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都期望得到戀愛婚姻家庭方面的指導和教育。從年齡上來說,大學生基本都是17-25歲的男女青年,他們的身體發育基本成熟,已達到追求愛情的時期;從心理上來說,因性心理基本成熟和情感更加豐富,他們渴望世界上最甜蜜的感情———愛情。但因現行教育存在著某些片面或缺失,大學生對于什么是真正的愛情、如何才能獲得幸福的愛情婚姻家庭生活、如何處理愛情與學業(或事業)的關系、如何對待戀愛婚姻家庭中的挫折和問題、如何才能做個好丈夫(或好妻子、好父親、好母親)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大多都是一知半解或是困惑不解,大學生們心中都在呼喚著戀愛婚姻家庭教育的到來。高等教育應是以人為本的“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的素質教育,所以,戀愛婚姻家庭教育也應是高校的課程設置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從當代大學生婚念觀現狀看,總體上還存在著許多誤區,主要有如下幾點:其一,當代大學生戀愛動機復雜化。其中,有為了填補寂寞空虛而戀愛的,有為了滿足好奇心而戀愛的,有滿足虛榮心而戀愛的,有為了“練愛”而戀愛的,也有為了滿足性心理和生理需求而戀愛的。其二,愛情婚姻脫節化。不少大學生把談戀愛視為大學生活中一項重要內容,戀愛不是為了尋找志同道合、相濡以沫的終身伴侶,而是為了畢業后回憶起大學時光不因未經歷過大學校園中浪漫愛情而遺憾的心態而戀愛,至于他們現在的表現是否影響未來的婚姻家庭生活的幸福,一概不論。其三,愛情地位之上化。有的大學生因缺乏遠大的人生目標,把愛情看得高于一切的人生追求,于是把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花在愛情的追求上,導致荒廢學業、淡化友情、耽誤前途。其四,擇偶標準功利化。不少大學生因受社會競爭環境、就業形勢和功利主義思想的影響,在追求愛情上也變得急功近利,把物質、金錢、權勢等作為選擇戀人的首要標準,至于年齡、性格、修養、學識等等都退居其次。其五,對待愛情挫折非理性化。大學生在追求愛情的道路上遭遇挫折是很正常的事,但因缺乏及時的發現、指導和幫助,一些大學生愛情遇到挫折后表現得很不理智,稍輕的郁郁寡歡、無心向學;嚴重的心理扭曲,對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健康構成威脅或造成傷害。所以,此類問題亟待教育工作者對其系統地研究和破解。
4是很多高校教育理論與實踐的盲區
小學家庭教育論文范文一:小學生家庭教育探析
摘要:家庭教育對人一生的發展具有巨大的影響,讓孩子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為他們一生發展奠定基礎,已成全社會的共識。但是,家庭教育主要包括哪些內容,怎樣實施家庭教育,卻有著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從而也產生了不同的教育效果。
關鍵詞:小學生;家庭教育;生活習慣
家庭教育對人一生的發展具有巨大的影響,讓孩子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為他們一生發展奠定基礎,已成全社會的共識。但是,家庭教育主要包括哪些內容,怎樣實施家庭教育,卻有著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從而也產生了不同的教育效果。
1.家庭教育的誤區
多數家長對孩子的成長十分關心,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也非常重視,但是,不少家長忽視了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使家庭教育走入了誤區,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
1.1 填鴨型家庭教育。許多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認為對孩子的教育項目越全越好,于是不顧孩子的喜好和感受,自覺或不自覺地給孩子施加壓力,強迫孩子學習外語、打字、繪畫、舞蹈、樂器等等,還美其名曰“全面發展”,造成許多孩子喪失了學習興趣。
1.2 放任自流型家庭教育。部分家長依據自己小時候父母很少管教的經歷,采取順其自然的家教方式,還有些家長認為自己沒有什么文化,教育不了孩子,干脆放手不管。孩子就是孩子,自覺性和辨別是非的能力比較欠缺,個性培養、學習態度及良好習慣的養成都需要家長的指導和幫助,放任自流的家教方式有可能導致孩子迷失正確的發展方向。
1.3 過度溺愛型家庭教育。德國教育家盧梭說:“你知道怎樣使得你的孩子備受折磨嗎?這個方法就是百依百順”。父母對孩子過度溺愛,一切圍著“小太陽”轉,對孩子有求必應,過度保護,使孩子處于家庭“核心”地位,必然影響獨立意識的形成,往往會造成孩子任性、自私、逆反心理。
1.4 保姆型家庭教育。父母過于保護孩子,處處干涉、限制孩子的活動,不僅禁錮了孩子智力的發展,而且束縛了孩子個性的形成。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膽小、怕事、神經過敏,在當今充滿競爭的社會里很難立足。
1.5 智力中心型家庭教育。片面注重智力的開發培養,忽視了孩子的個性培養。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對幼兒智力開發愈來愈早,難度也愈來愈高,無視孩子心理發展特點和個體差異,盲目進行智力教育攀比,忽視孩子個性的培養。這種以犧牲孩子個性培養為代價的教育往往得不償失。
2.家庭教育的重點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既有相同部分,又各有側重,而且有些方面是學校教育難以奏效的,這就要求家庭教育要突出重點,把握關鍵環節。2.1 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孩子總要長大,總要踏入社會,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僅對于孩子的身心成長、個性形成和品質培養等等產生積極影響,甚至還能使其受益終身。第一,要培養孩子健康的起居習慣。規律性的起居、充足的睡眠,不僅有利于孩子的身體成長,還有利于孩子智力的發展;第二,要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挑食、營養均衡是孩子身體健康發育的基礎;再次,要培養孩子獨立人格,引導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方式會導致孩子生活能力差、依賴性強、心理承受國差,挫敗感較強;第三,還要培養孩子的勞動觀念。這是家庭教育最容易忽視的問題,許多初、高中生還不會做家務勞動,說明家長在小學階段就忽視了勞動觀念的培養。要讓孩子在勞動中學會自信、自強,培養他們的獨立生活能力,使他們能勤奮好學,自食其力。
2.2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小就要培養,家庭教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第一,要培養孩子良好的時間觀念。有些孩子學習習慣不好,邊學習邊玩,半個小時能做完的作業卻用了一個小時,效果不好,長大后做什么事都會拖拖拉拉。所以家長要讓孩子從小就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第二,培養孩子濃厚的學習興趣。有些孩子存在不熱愛學習,缺少求知欲,逃學、厭學的現象,這跟家長有很大關系。對待孩子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要耐心細致的回答,回答不了的可以帶她們去查閱有關資料,增強他們的求知欲,而不可用搪塞的辦法應付甚至直接訓斥。第三,培養孩子課外學習的習慣。家長要有的放矢地介紹一些課外讀物,指導孩子閱讀,養成課外學習的習慣,拓展孩子的知識面。第四,鼓勵孩子獨立完成作業和自我評價。完成作業,是學生最基本、最經常的學習實踐活動,是學生鞏固知識、形成技能的主要手段。要求孩子做到規范書寫、坐姿端正、獨立思考、認真審題、自我檢查,切不可嫌麻煩、圖省事而越俎代庖或放任不管。
3.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
棍棒不能出孝子,強迫學習同樣不能出才子,反而會導致孩子的逆反心理,家庭教育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
3.1 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孩子身心發展具有一定的順序性和階段性,是一個復雜的矛盾斗爭的過程,隨著年齡的增長,在不同的階段會存在很大差異。因此,在培養孩子良好行為習慣時,必須依據孩子的年齡特征,遵循由易到難逐步提高的順序,做到量力而行,循序漸進,決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長。
3.2 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孩子的年齡、個性發育程度不同,其生理和心理特征就有所不同,身心發展水平也存在差異。家長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不能不顧孩子的身心發展水平,只憑主觀臆斷,以主觀主義教育方法對待孩子,往往達不到教育效果,甚至事與愿違。
3.3 以身作則,持之以恒。家庭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過程中,家長的表率作用很重要,一定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出榜樣。同時,習慣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非反復練習不可,一定要按照設定的標準嚴格要求,長期堅持,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3.4 善于溝通,寓教于樂。家長要善于與孩子溝通,走近孩子的內心世界,隨時了解他們的心聲,成為他們最知心的朋友,有時間要多陪他玩和游戲,在玩的過程當中尋找教育機會,達到教育和培養的目的。
小學家庭教育論文范文二:談談中小學生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教育在子女成長成材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正在得到越來越多家長的重視。家長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素質的高低,家庭教育環境的優劣,教育方法是否得當,是影響家庭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實施好家庭教育首先要了解孩子,要有科學的成才觀念和因人因事制宜的方法,身教重于言教。
中小學生 家庭教育 方法
家庭教育,作為現代國民教育的三大組成部分之一,近年來得到廣泛的重視和發展。據北京市青年聯合會于近日完成的一項調查顯示:在家長們最關注的眾多的社會問題中,“子女教育”排在第一位。年輕的父母對自己子女的成長抱有更多的希望和給予更多的關注。80.3%家長認為“教育孩子,家長要承擔主要責任?!彼砻骷议L們雖然認同學校是進行教育的主要場所,但同時認為自己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良師益友。調查結果至少說明兩個問題:一是家庭教育的功能正在得到越來越多的人們的重視;二是中小學生在成長成材的過程中,家庭環境、家長素質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在社會、經濟、科學文化迅速發展的今天,在信息化的時代,互聯網等多媒體已經走進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每時每刻都在影響著、改變著我們,在全年有節假、雙休日115天的條件下,家長們怎樣更好地承擔起培養下一代的艱巨任務,如何科學、有效地搞好家庭教育,是值得探討的課題。
我國具有悠久的重視家庭教育的傳統,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孟子的母親均是實踐家庭教育的模范,三歲成孤的孔子后來成為中國歷史上的“圣人”?!懊夏溉w”、“斷機教子”是流傳至今的家庭教育的故事,被譽為唐宋家中的三家的蘇氏父子被后人推崇,作為蘇洵之妻、蘇軾、蘇轍之母的程氏夫人,其相夫教子的促成作用也是功不可沒的,直至現代,家教成功的例子不勝枚舉。
家長如何對子女實施家庭教育:
一是應該首先了解孩子。了解孩子是實施有效教育的先導。家長要知曉孩子各個年齡段心理和生理發展的不同特點,不做拔苗助長的事。近年來社會上屢屢發生的中學生棄學離家出走“闖天下”的事件。這些事件的發生不能完全歸咎是學校、家長管教不嚴的結果。由于營養的充足和信息媒介的發達,致使中學生心理和生理發育“早熟”,而中學生社會實踐渠道不通暢和家庭過度的呵護,造成中學生自理能力和自治能力差,心理的早熟和自治能力差的矛盾是初中學生的一個特點。了解這個特點并尋求教育方法的革新是家長們面臨的新課題。另外,家長還要了解孩子在校的活動內容、課程進度、交往等,與老師保持經常的聯系而不是坐等教師的家訪,要耐心聽孩子講話,及時幫助孩子解除學習和成長過程中的煩惱,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點制定和調整成長目標。
二是要有科學的成才觀念。所謂人才,是指那些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做出貢獻而被人們認可的人。在同一個年齡段的人群里,能考上大學的人畢竟是少數,那百分之七八十上不了大學的人就不能成才了嗎?衡量成才的標準不是他們職業的優劣,學位的高低,而是他們對社會的貢獻,有了貢獻而被人們認可,他就有了承擔更重要職務的實力與可能,也就為他進一步成才創造了條件。今后,好的職業也是要靠競爭才能獲得的,要競爭就要有真才實學。
人才的成長是一個過程,人才又是分層次的,各行各業都可能產生自己的優秀人才。對于處于人生起點的中小學生來說,在家是個好孩子,在校是個好學生,走向社會是個好公民則是最基本的成長目標。家長可以以自己良好的品行和豐富的人生經驗引導孩子,為孩子更多地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創造條件,為將來走向社會打下好基礎,克服“望子成龍心切,教子成才無方”的傾向。
三是注意子女非智力因素的培養?,F在許多父母特別重視子女的智力發育,認為孩子只要學習好,能考上大學,就一好百好,前途就會一片光明。然而,事情往往并不象父母期望的那樣,有的原本挺聰明的孩子學習成績越來越糟,有的孩子對學習一點也沒有興趣,有的甚至產生了嚴重的心理問題,無法再學習下去,為此,不少父母感到苦惱不安,困惑不解。問題就出在這些父母望子成龍,只注重培養孩子的智力能力,忽視了培養孩子非智力的心理品質。
在心理學上,我們把那些直接參與認知過程的心理因素稱為智力因素,主要指記憶、思維、感知和想象等,而把不直接參與認知過程的心理因素稱之為非智力因素,它包括意志、情感、性格、興趣、心理健康水平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兩者相輔相成,缺了那一方面人都難以正常發展。
筆者一個朋友的女兒是個三好生,但從上初二時表現出了性格孤傲,學習上的“光環效應”使她失去了許多昔日的好伙伴,開始關注起“歌星”、“影星”來。越來越講究穿戴,我的朋友注意到了女兒的這些變化,時常以古今中外優秀人才成長的故事引導女兒走全面發展之路,并書寫了“秀才不怕衣衫破,只怕肚里沒有貨”的條幅掛在女兒床頭,現在這個女孩在家長的正確引導下,心理素質穩定發展,由于品學兼優,被推薦為一所完全中學的學生會干部。
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人的心理活動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智力發展與個性品質的好壞是密切相關的,就一般人而言,他們的智力差別并不十分巨大,他們之間成就大小的區別,以及他們能否適應現實社會,主要取決于他們是否有著優良的非智力心理素質,如自信、意志堅強、富于責任心與合作能力、心胸豁達、勇敢執著,“志不強者智不達”,假如我們把智力比喻為一粒種子,而把非智力因素比喻為土壤的話,那么智慧的花朵只能開放在具有優秀的個性特征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這樣的“土壤”上。
四是培養興趣,加強學習指導。培養中小學生廣泛的興趣,加強學習指導,提高學習效率,不僅一直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是提倡素質教育的應有之義,也是家庭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現在的中學生是二十一世紀建設者,二十一世紀需要什么樣的人才,也就是今天我們培養的目標,家長有責任發現和培養孩子的興趣,因為只有家長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事實上,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興趣,比如對動、植物的興趣,對體育、藝術、天文、文學、無線電、機械等都可能產生興趣,都是孩子智慧和理想的閃光,如果能被家長及時發現,愛護和尊重,就完全可以把這種興趣遷移到學習方面來。所以,讓孩子自覺學習的關鍵之一,便是培養孩子形成有效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將自己的興趣與未來的理想相聯系,則是推動人們尋求知識和從事活動的一種精神力量。
學習指導從內容上看,不僅是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還有對學習動力的激發,學習習慣的培養,學習成果的檢測等,而它的最大功能是有利于提高學習質量,減輕學習負擔,使孩子心情舒暢,生動活潑地學習,保持對學習的濃厚的興趣,養成自覺學習的習慣。指導孩子學習,要求家長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質,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和靈活有效的措施。但是,雖然家長的文化水平不高,而培養出了優秀子女的例子也屢見不鮮,原因是這些家長具有很好的個人品質、有良好的行為習慣,思維清晰,做事有條理,身教重于言教,給子女作出了榜樣。
五是要適當利用網絡媒體知識優化孩子的智力結構?,F在的網校、網絡課件、名師課堂等多的令人眼花繚亂,家長的任務是給孩子當好指導老師。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結構、課程進度、學業趨向精心選擇“課外學習內容”,使課外補充課內,而不能本末倒置,更不是“課外學習內容”越多越好。要在孩子學有余力的前提下,逐步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形成對藝術、文藝、體育等的特長。
六是要不使孩子的物欲飽和。在物質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提高的今天,父母們對子女的要求幾乎有求必應,從教育效果看,這種做法并不是最佳的。成功的父母懂得適量刺激,節制物欲,少給他們一些不必要的物質,給孩子留下一些主動獲取的天地。對子女的愛與管教,都要有分寸,無愛,不可能教育好孩子;愛的過分,則意味著寵壞他們;管教不利,放任自流,孩子必然放縱成性;過于嚴苛,事事干預,又會使孩子驚恐不安,扼殺個性。應寬則寬,當嚴則嚴,態度和方法要因人因事而異,在這點上,父母雙方應達成共識巧妙配合,互補互利,在孩子面前樹立起一個慈祥而威嚴的形象。
家庭教育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希望有眾多的家庭來學習它,研究它,實踐它。有一百個家庭就會有一百個家庭教育的行為模式,盡管不一定絕對地說重視了家庭教育,孩子就一定有作為,但成功的家庭教育至少是子女成才的一個良好基礎,全國幾億個家庭若都重視了對子女的家庭教育,中華民族的下一代一定是人才輩出的一代。
單親家庭是指跟隨父親或母親一方生活的家庭。近年來由于受社會風氣影響,離婚率居高不下,造就了大量的單親家庭。單親家庭的孩子,他們的生活環境都出現了巨大的變化,本來幸福快樂、無憂無慮的日子受到了沖擊,他們還不成熟的心理由于家庭的變故而受到了傷害,他們的心理創傷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愈合的。單親家庭的學生主要有以下心理特征:第一,內向自卑。父母是孩子心目中的驕傲。處在一個缺少父親或母親的家庭里,孩子就缺少了這份優越感。離婚家庭的父母由于彼此的感情不和而對子女產生負面影響,使孩子產生了強烈的自卑心理而缺乏自信的重要原因。第二,抑郁冷漠,充滿憎恨。有的學生對失去父親或母親十分痛苦,加上父親母親的不負責任,心靈受到極大傷害。當看到其他同學在父母面前撒嬌或父母對他們的寵愛,心里就會十分難受,于是自我封閉,我行我素。第三,暴躁易怒。有些學生,由于家庭的缺陷,使自己郁悶的心情無處宣泄,于是表現為性情暴躁,遇事易沖動、好斗。
二、存在的不良教育方法
不管是留守家庭還是單親家庭(包括一些完整的家庭),導致學生成為問題學生的主要原因是教育方法不佳,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教育缺失留守家庭由于父母常年在外,而祖父母、外祖父母或是由于精力不足,或是自身的教育水平有限,除了管好孩子的日常起居,提供必要的生活資料以外,無法提供學業上、心理上的支持。學生在學校以外的教育就無法得到保證,平時的生活基本上處于失控狀態,這種缺失的教育無法給學生提供良好的精神支柱。2.溺愛教育溺愛教育在留守家庭和單親家庭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在被調查的家庭中,這種教育占51.3%。不管是留守家庭還是單親家庭,父母為彌補對孩子造成的不足或創傷,把全部的情感都施加在孩子身上,對他們的疼愛和關懷更是無微不至,只要能做到,各方面都無條件滿足。2011屆機械班有個童姓男生,父母在外地開了一個香榧加工廠,他就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從小學開始,爺爺奶奶就對他百依百順,是屬于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那種溺愛,什么要求都能滿足他。初中畢業后,他到遠離家鄉的市區來讀書,經常逃課去網吧,弄得奶奶焦頭爛額。3.“放羊式”教育在這兩類家庭中,這類教育也不在少數,在所調查的問題學生中占26.8%。有的留守學生寄養在親戚中,除了父母定時給學生提供生活費外,其他時間都不予以管理;而在離異家庭中,由于父母雙方都各自重組家庭,孩子成了“兩不管”,孩子在平時都處在失管狀態,有時候老師找家長也各自推脫。4.暴力教育暴力教育現象在家庭教育中也時有發生,占問題學生家庭教育的15.3%。在家庭教育中,有的家長奉行“棒頭出孝子”的傳統思想,認為不打不成器;有的家長由于愛子心切,對達不到他的要求的子女嚴加管教,實行打罵;還有少部分家長因為生活的不如意,就拿孩子出氣。生活在這種環境中的學生,往往具有恐懼感、自卑感,脾氣暴躁,意志消沉,自控力差。還有其他的家庭教育誤區,作為父母必須具有科學的教育理念,避免陷入種種誤區,進而才能很好地教育孩子,引導孩子走健康發展的道路。
三、改進家庭教育以防止問題學生的出現
(一)家庭教育誤區
目前學期兒童家庭教育的現狀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誤區:
1、兒童觀落后
。如許多父母對孩子的身心發展缺乏了解、教育科學知識不足、孩子是附屬品、個人愿望強加于孩子、天才教育大力宣傳,而出現拔苗助長現象。
2、教育目標失衡。如家長過高的文化期望、職業期望、心理預期;重智力第一,加上早期教育思潮,忽視兒童心理發展過程,入校后厭學、逃學現象時有發生;輕能力,認為孩子太小啥也不懂,生活自理能力差;重身體,一味滿足吃穿;輕心理健康,這么小,認為他們不需要或漠視忽略了。
3、教育方式不科學。不恰當的教養態度,如認為孩子小或是自己忙,造成教養分離;極端的教育方式,如對孩子過分親昵、照顧、縱容、包辦、甚至不適當的滿足一切需要,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會起適得其反作用。
4、與托幼機構教育相脫節。如家長讓孩子死記硬背,而老師則支持在游戲中學習;父母從自己愿望出發,讓孩子上各種特長班,而老師則孩子自由發展。教育內容偏差,導致教育力衰弱。
(二)家庭教育的發展趨勢
縱觀以上,學前兒童的家庭教育現狀不容樂觀,教育中存在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也要看到隨著社會政治經濟急劇變革,家庭結構、父母價值觀等發生了明顯變化,也出現了新的發展趨勢:
1、大教育觀——由狹義的家庭教育向廣義的家庭教育發展。以往人們把家庭教育單純的理解為關心孩子的學習,現在更多的家庭關注孩子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交往等,注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從單向的家長向孩子實施教育走向雙向的家長和孩子相互教育;關注家庭結構、父母婚姻關系、家庭人際關系等家庭生態因素對孩子成長帶來的潛在影響;從社會學、倫理學、心理學、生態學等多種角度來考察兒童家庭教育等等,學前兒童的家庭教育逐漸豐富起來。
2、重視對家庭教育的主要實施者——家長的教育。家長是家庭教育中的關鍵因素。許多家庭教育工作者呼吁,家庭教育的中心不是研究孩子的教育,而是研究家長的教育,他們發現家庭教育的成敗主要取決于家長。近年來,家長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日益提高,家長學校的興起、家長刊物的創辦、家教經驗的交流等為家長的學習與成長提高了平臺。
3、走向學習型家庭。建設學習化社會,是21世紀人類社會的主旋律,創建學習型家庭是每個家庭開啟21世紀大門的鑰匙。學習型家庭是一種較理想的家庭教育模式。在學習型家庭中,兒童和家長都可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每個學期兒童都是家庭的活躍因素,他們與家長共同學習、共同成長,相互分享,促使家庭持續地、生態地發展。
二、學前兒童的家庭教育特點
學前兒童家庭教育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1、啟蒙性。教給孩子的東西,必須是他們周圍生活中能接觸到的、具體的、形象的、初步的、淺顯的。
2、復雜性。家長不但要撫養孩子,還要促其德、智體、美、諸方面和諧發展,注意他們的身體健康,并促其社會適應。
3、親情性。家庭的感染作用,受到父母與子女之間感情親密度的制約,孩子越小感染越大,效果越顯著。
4、生活性。由于思維幼兒的直接行動性和具體形象性。決定他們是從生活中的父母和家人身上學習的,必須關注自身的形象。
5、細致性。大事因小事,家長應給予孩子細致的照顧和教育,切不可粗心大意。
6、權威性。由于處于學前期的兒童,需依附與家長,家長在家庭中這種獨特的作用決定崇高威信。
7、個性性。每個人都具有不同的個性特征,需給予幼兒相適應的、有針對性的教育,即因材施教。
三、學前兒童的家庭教育須知
(一)了解學前兒童的心理發展特點
學前兒童是指三歲至六七歲這一時期,因為是兒童正式進入學校以前的時期。又因為這是兒童進入幼兒園時期所以又叫幼兒期。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神經系統方面。腦重量的增加,3歲兒童的腦重約1011克,相當于成人的75%,7歲兒童的腦重約1280克,基本已接近于成人的腦重量(成人平均為1400克);大腦皮層結構日趨復雜化;腦電波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展,5~6歲左右是腦電發展的第一個明顯加速時期;約4歲起由于神經系統結構的發展,內抑制開始蓬勃發展起來;清醒時間相對延長,3歲兒童睡眠時間為12~13小時,5~7歲只需11~12小時。
2、幼兒的游戲方面。游戲是學前期兒童的主導活動,游戲主要有:創造性游戲、教學游戲和活動性游戲。創造性游戲,是由兒童自己想出來的游戲,目的是發展兒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學游戲是結合一定的教育目的而編制的游戲;活動性游戲是發展兒童體力的一種游戲,如爬、跳等。
3、言語的發展方面。幼兒期是一種一生中詞匯數量增加最快的時期,其3~4歲詞匯數量的年增長率最快,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詞匯內容豐富和深化,詞類范圍先掌握實詞后掌握虛詞,積極詞匯較嬰兒期大大增長;語法的掌握從簡單句到復合句、從陳述句到多種形式的句子、從無修飾句到修飾句。
4、認知的發展方面。隨著言語的發展,記憶在不斷的發展,與嬰兒期相比,幼兒的信息儲存容量相對增長,對信息的接受和編碼也在不斷的改進,記憶的策略和元記憶初步形成;思維的抽象邏輯性開始萌芽,言語在幼兒思維中的作用日益增強,最初實物、數和類的掌握,抽象邏輯思維的初步發展。
5、個性的初步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方面。個性的初步形成是從幼兒期開始,社會性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此中自尊感穩定與學年初期,應著重培養。自我意識發展總趨勢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思維發展成為兒童社會化的核心內容,傾犯行為和社會行為最早出現在此期,在兒童社會化的過程中,由于社會的要求,兒童逐步學會控制侵犯行為和發展親社會行為的同伴關系,并促進其社會性發展。
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特點總概括為:第一,游戲是學前期兒童的主導活動,是促進幼兒心理發展的主要形式;第二,腦重量已接近成人水平;第三,是口頭言語熟練掌握的關鍵時期;第四,認知是兒童發展的中心課題;第五,同伴關系尤在個性和社會性發展過程中起著成人無法取代的獨特作用;第六,品德發展成為兒童社會化的核心內容;第七,自尊感穩定于學前期。
(二)了解家庭氛圍中影響兒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1、家庭居住條件。居住條件的好壞,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和休息的質量,也影響著身心的發展。如隨著城
市獨門獨戶的增加,給孩子的同伴交往帶來減少問題應引起注意。
2、家庭物質條件。為孩子提供物質條件,家長不會吝惜,但應注意理智。
3、家庭結構。父母應盡量給孩子提供好的家庭教育理念,也要保持完整的家庭,有益于孩
子的心理健康發展。
4、家庭氛圍。氛圍是一種精神環境。家庭氛圍是衡量教育質量的指標。父母要為孩子營造健康的家庭氛
圍:營造和諧、平等、開放、快樂的家庭氣氛。
四、家庭教育的影響
(一)正影響例子
一個男孩子懂得“一個有良心的孩子都要回報養育之恩”的道理后,過生日時,不在吵著向父母要好吃好玩的,而是去問媽媽:“我是怎樣長大的?”媽媽告訴他:“你小時候我的工作很忙,是姥姥把你養大的?!蹦泻⒑芨袆?,當他聽說姥姥60歲生日快到了,便利用課余時間悄悄地折了60只紙鶴。姥姥生日那天,待全家人的生日禮物都送完后,他把紙鶴竄起的花環戴到姥姥的脖頸上,并輕吻了姥姥。姥姥感動得哭了,她說,這是她今天得到的最好的禮物。
(二)負影響例子
六歲女孩被祖母關進雞籠致手腳退化,并失語。她未被關進雞籠時,會說話,活蹦亂跳;他在竹塊編制的雞籠里生活了一年多,春夏秋冬沒衣服穿,餓哭時靠鄰居丟點土豆或紅薯進雞籠充饑,且雞籠里沒碗;他的媽媽已死,爸爸出門打工去了。他的祖母63歲,他說:“我不但靠不住竹子(指女孩父親),更想不到筍子(指女孩)的福?!彼淖婺赣捎诎閭H已死去在和別人談戀愛、她只關心她會自己不會坐牢、她還嫌給女孩洗衣服麻煩。
無論從家庭結構、家庭氛圍、健康方面來選擇,什么樣的家庭教育讓我們覺得舒心,無疑是正面影響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潛移默化、是潤物細無聲,更需要實際行動。讓我們相信,播種愛,收獲愛。
五、學前兒童的家庭教育策略
(一)堅持家庭教育的原則
1、一致性原則。指對孩子進行教育時,家庭、社會、學校之間要協調一致,密切配合,協調一致,前后連貫,決不能各行其是、唱對臺戲,或是前后矛盾、出爾反爾。
2、兩不原則。指再窮不能窮孩子,再富不能富孩子。
3、三為主原則。一是以正面教育為主。父母要鼓勵孩子,給他正面積極的教育,切忌給孩子頭目中灌輸恐怖、迷信之類的東西。二是以賞識教育為主。對孩子的獎勵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教育方法,本質在于善待生命、尊重生命。采用賞識教育,如給孩子一個擁抱,親親孩子的臉。當然不是容忍每一個錯誤,也不是溺愛,而是發現他們的長處,挖出他們的潛能,引導他們走向成功。三是以細節教育為主。要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特別是在學習和游戲過程中,善于捕捉具有教育意義的細節,及時對孩子進行生動形象具有啟發性、說理性的教育。讓孩子在玩和學習過程中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教育,快樂地收獲了知識。
當然,適當的反面教育、計劃教育和批評教育,對孩子的成長也是必要的。
4、四尊重原則。一是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把握好規律,遵守好這些規律,實現教育能取得佳效。二是尊重孩子的權利。要相信自己的色孩子是獨一無二的,有自己的小天地,不能把孩子當成自己的財產,孩子有平等交流、玩等的權利。三是尊重家庭成員的意見。溫馨和睦的家庭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在教育孩子方面,要尊重每一位家庭成員的意見,形成教育孩子的孩子的合力。
一些重要問題上,可事先達成一致,避免當孩子的面唱反臺戲。四是尊重家庭教育的特點。要取得家庭教育的成功,必須了解和掌握家庭教育的特點,采取適用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5、全面發展原則。指在培養孩子的德、智、體、美和勞動技能這五方面全面發展,不可偏廢。德育在兒童個性和諧發展中應居首位;美育是教孩子從周圍世界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摯,并以此為基礎確立自身的美;體育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來選擇;勞育是培養孩子正確的勞動觀念和態度、良好的勞動習慣和艱苦奮斗的作風,使兒童獲得工農業生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智育必須全面發展,防止偏科。個性的全面發展,是各方面都達到基本素質,并能相互促進,在此基礎上充分發揮個人的優勢。
(二)家庭教育切記誤區
1、心理誤區。由于我們未完成的夢想或由于社會壓力逐漸加大,我們希望從孩子身上得到補償,希望越大,那么我們的孩子壓力越大。壓力超出負荷,造成的后果不僅是身體,還有心理和社會的不適。我們不
可以把自己的興趣愛好強加給孩子。
2、教育誤區。知心姐姐盧勤把溺愛歸納為三種類型:代替型、看管型、滿足型,即雞媽媽似的溺愛。愛,不能只是看管、代替和滿足,我們的孩子還需要放開,如果說孩子是風箏的話,父母應是那根風箏線,起著引導、鼓勵、再鼓勵,并把握好度的作用。讓他們去實踐,有一天他們會創造比我們更強的未來。
3、形象誤區。言教也要身教,父母的形象本身就是孩子的榜樣。要想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我們要做好自己。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播撒一粒種子,生長出來的的確還是瓜和豆,關鍵在于他們有什么作用。
4、行為誤區。耳濡目染,定型思維,驅之不去。父母的行為,每天都影響著孩子的感受,影響著他的思維意識、價值觀念、習俗好惡、道德品質和社會公德的形成及其心理健康。父母要以身作則,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培養他們成為明天社會所需要的一代。
5、語言誤區。家庭教育是靠家庭語言來完成的,父母的語言是孩子成長的營養,愛的語言多了,有一天會有愛的成果收獲??隙ǖ恼Z言,是孩子成長的信息,讓他們相信自己,才會有邁出前腳的一步。
(三)家長要提高自身素質并丟掉不健康心態
1、父母要提高自身的人格素質。一是提高自身的人格的修養,要自尊自愛自強,充滿自信心和責任心。
二是要提高自身的家庭教育素養。父母家庭教育需要一定的人際關系、心理學、知識等和不斷學習。如歸因方面,父母對孩子應有正確的歸因,避免歸因偏見,例如行為中心偏見在知覺他人時,是因為“他就是這樣的人”,而不是認為許多情景因素在影響他的行為;自我暴露方面,可適當向孩子暴露一些父母也有的不足之處,也需不斷學習,讓我們的孩子和我們是同伴是朋友。合作方面,要想孩子和父母合作,平常注意做到和孩子溝通,做到榜樣效應,讓孩子知道回報;學習方面,沒有天生做父母的父母,只有學去做怎樣做父母的父母。
2、丟掉不健康心態。一是丟掉補償心。目的在于找回平常心,有平常心的父母往往創造出平常中的不平常。有了平常心,多幾分理智多幾分愛,畢竟目前我們知曉的一代圣君朱元璋,一代偉人如等,他們的成長經過或長或短的歷練。他們的父母也是平常人,奉獻的是一顆平常心,擁有的是一個不平常的孩子。當然,英才豪杰畢竟也只是少數的少數,不可以把昨天自己未實現的愿望加給孩子,因為孩子他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給他愛。二是丟掉反常心。父母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比較,俗話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比總是沒有盡頭的,用一顆平常心去培養孩子,相信有一天,他一定會找到自己的歸屬,也許還會讓你大吃一驚。因為比畢竟是有害的,花時間去吹捧,還不如花時間去賞識孩子的長處,讓他得到應有的發展。三是丟掉虛榮心。孩子考試好了,到處炫耀,好似在自己臉上貼了金。反之,則拳打腳踢、冷眼相待,把缺點看成是孩子的恥辱,把特長當成孩子的搖錢樹……虛榮,跨進了門檻,你意識到了嗎?作為父母,只是一個領路人,陪伴者,只是一段路陪孩子走而已,不能追尋他們一生,虛榮會害了孩子,也會害了自己。四是丟掉懼怕心。生個女孩怕受欺,生個男孩怕學壞。父母要培養女孩勇敢面對的精神,遇事不慌不亂,授予她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培養男孩的責任心,告訴他的責任是什么,如在家保護家園,長大保衛祖國等。懼怕并不會解決什么,關鍵在于怎么樣才是保護。
(四)家庭教育中的健康關注
1、衣與健康。如新衣服上有大量病菌,新買時,應先洗后穿,且孩子的衣服單獨洗滌護理,衣服注意儲存,出現霉斑會傷害到孩子;服裝原料為棉、麻等,種植中使用殺蟲劑、化肥和草劑等,導致農藥殘留于纖維中,傷害寶寶的皮膚;儲存面料時使用的防腐劑,會導致過敏,呼吸道疾病。
2、食與健康。合理膳食應遵循三條基本原則:即全面供給、平衡供給、合理烹調。
3、住與健康。如噪聲影響身心健康,一般認為強度在55~65分貝以上的對人體會造成傷害的聲音便是噪聲。如水受到污染,人體的健康首當其沖受到傷害,有可能導致某XI疾病的發生和傳播。作為父母,我們要盡量避免噪聲。孩子的生存空間不外乎三個:家居空間、社區空間、學??臻g。家居空間中,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態度影響是第一位的;居住環境,孩子的玩伴應是父母選擇住房的一個重要因數;優美的校園景觀、奮發向上的同學、愛業敬業的老師構成整個學??臻g。
4、行與健康。人的行為是健康狀態的反映。對于處于學前期的兒童著重在于培養行為,以促其社會適應。需要從同伴交往能力、抗挫能力、移情能力、自主決策能力能力等方面來培養。
(五)手拉手——反饋檢驗
1、幫孩子開啟“我能行”大門。盧勤把“我能行”歸為六種力量:一是賞識的力量——相信你能行。成人賞識的目光,能使孩子創造出奇跡;二是信任的力量——你很重要。在信任中長大的孩子充滿自信;三是發現的力量——你是奇跡。學會用發現的力量,金子就在你身邊;四是評價的力量——你真棒。評價是一種力量,適當的評價能生發出一種能力;五是合作的力量——朋友需要你。學會與人合作市成功的開始。六是創新的力量――你能做得更好。成功只留給那些具有我能做得更好的心態人。
2、幼兒心理健康標準檢驗。有正常的智力活動,能表現出與其年齡相符的行為和能力;樂于同人交往,如樂于交朋友、待人熱情;情緒飽滿愉快,如對事物能夠表現出情緒安定、愉快、樂觀向上;性格開朗活潑,如心情開闊、天真、樂觀、積極向上、心地善良;能夠悅納自己,如自信心強,能努力地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有良好的適應性,如能主動地參加各種活動,生活自理能力較強,面對困難勇敢克服;有正常的行為方式,表現為:行為舉止與年齡相一致、行為方式與社會角色相一致、反應強度與刺激強度相一致、行為總體一致,不是忽冷忽熱喜怒無常。
3、家長的角色。家庭環境中家長應扮演什么角色?孩子的朋友、孩子的領導、孩子的兼職教師、孩子的保健醫生、孩子的榜樣和導游。家長要尊重和信任孩子,與孩子平等交流、做孩子的朋友;平時做孩子的朋友,關鍵時做孩子的領導,在一些原則問題和重大事項上必須由家長做最終的決策,而不能遷就孩子的任性;做孩子的兼職教師,講應盡量少,而引導他們發現的應該盡量多;身教比言教更有效,更重要,每一位家長都應給孩子樹立榜樣,帶著孩子去做;開明的家長不做“轎夫”,而當“導游”,引導孩子在人生旅途中前行憑借自己的知識和閱歷,向孩子介紹“旅行”路線;還要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
[1]林崇德.發展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95-269.[/M]
[2]吳增強等.現代學校心理輔導[M].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8(05).a,411-412.b,422.[/M]
[3]張瑞芳.縱觀我國學前兒童家教的歷史和現狀[EB/OL].
[4]楊浩然.家庭教育的金鑰匙[M].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7(09).a,7-23.b,31—44.[/M]
[5]盧勤.好父母好孩子[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04).a,6-20.b,139-151.c,201-219.[/M]
[6]宋寧等.班級心理教育手冊:幼兒版[M].太原:希望出版社,2009(05).4-6.[/M]
[7]鄭曉邊.心理變態與健康[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6.[/M]
[8]李丹.學校心理衛生學[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08).252-271.[/M]
[9]樂茗.身邊的危險之劣質童裝[J].家庭教育.2008(1):26.
1、調查的目的: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之間不能割裂開來,缺少那一個環節,都會對孩子產生不良的影響。因此,
我們想通過調查,研究有關家庭教育的一些問題,以便更有針對性指導家庭教育,使我們的下一代健康成長。
2、調查的對象:
此次調查的對象為小學四年級,共發放調查問卷176份,回收有效問卷113份。調查對象中,離婚、喪偶、再婚及其他家庭占8.8%。被調查的家庭成員中,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有固定工作的約占62.83%,從事個體經營、務農及工人的約占69.91%。
3、調查的方法:
采取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采取封閉式問答方式。家長問卷以封閉式問答為主,在關于對學校教育有的意見建議方面,采用開放式征詢。
二、調查結果分析:
(一)家庭的一般情況:
1、從家庭的經濟收入來看:
由于各種原因,部分家庭收入仍然不容樂觀。以接受調查的105個核心家庭為例,家庭月每人平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者占其總數的0.8%;在1000~3000元之間的占其總數的26.5%;在500~1000元之間的占其總數的30.9%;在300~500元之間的占其總數的17.69%;在200~300元者占其總數的12.38%;在200元以下的占總數的5%。
總的看,兵房鎮地理位置相對比較偏僻,交通不那么發達,工業發展也較慢,經濟發展受其制約,就業機會少。為此,絕大多數家長非常重視其子女的教育,以便將來能“飛上枝頭”“魚躍龍門”。而兵房鎮在如東縣屬最差之列,兵小隸屬于兵房鎮,家庭的這種經濟收入,加上99%的家長認為學校指導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為家長開展家教提供了一定的物質基礎。
2、從家長的學歷及職業來看:
父母親的文化水平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家庭教育的思想與方法。而父母親的學歷層次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水平的高低狀況。調查表明,我校四年級學生父母親的學歷情況是:父母親是大專文化以上學歷的約占其總數28.31%;父母親是初中以下文化學歷的約占其總數45.13%。
父母親的職業概況也是家庭環境的一個基本要素。結果表明,父母親是工人、農民或個體勞動者的比例約占其學生父母親總數的63.27%;其次是一般職員,是其父母親總數的14.6%;而機關干部及企業管理人員占5.4%。這個比例大致同上述父母親的學歷層次一致,說明了父母親的學歷同其職業相對應。
由于家長一般都在本鎮范圍內上班,不用花費很多上下班的時間,且,有95.58%的孩子以單獨居住和同父母居住為主,因此說:家長是有能力、有時間進行家庭教育的。
(二)家庭教育觀念:
從現狀調查中我們發現:
目前絕大多數家長對子女的學業期望值很高,“望子成龍”,希望孩子盡快成才仍然是當今家庭教育的主旋律。調查結果顯示,希望子女將來做學有專長的知識分子的占48.67%,“當國家公務員”的占10.62%,“參軍或當警察”的占9.7%,“當技術工人或做當代農民”的0%,“聽其自然”的占22.12%。
以家庭智力投資為例,盡管多數的家庭經濟收入并不十分富裕,但是對于智力投資并沒有手軟。調查表明,約8.1%左右的家庭每月為孩子進行有意識的智力投資500元以上,每月300~500元的占27.43%,每月200~300元的占20.35%,這些數字表明,家長們為了孩子的家庭教育,已經在盡自己的可能。家庭智力投資的主要內容是利用雙休日對孩子進行輔導的各類興趣班(包括語、數、英及繪畫和樂器類)、還有購置書籍磁帶,以及家庭電腦等等。
在家長對子女的學業期望上,絕大多數家長表示,管好孩子學習,是家庭教育的第一位職責,至于其他教育則是其次。這些家長認為,只有孩子好好學習,將來考上大學,才能獲得一定的社會地位和利益。
在家庭教育內容上,71.68%的家長只重視智力教育,他們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子女的學習上,而只有6.6%的家長認為應重視孩子的良好個性的培養,7.5%的家長認為應重視孩子的法制教育,也只有7.9%的家長平時能注意與孩子一起玩。有的家長溺愛孩子,把孩子當成小皇帝、小公主,孩子在家里47.8%的自我服務性勞動是被動的,有52.2%的家務勞動是被動的。
調查中發現,在家庭教育類型中,95.57%的家長認為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是“表揚鼓勵、耐心說理”。在這些家庭中,家長雖然懂得教育子女的方法,但卻有55.75%的家長認為當孩子犯了錯誤的有效方法是“打一頓、全家人不理他、罰站、關在家里不許出去、增加作業量”等。這說明,有半數多的家長教育孩子的理論水平與實際操作不成正比。
此外,雖有99%的家長重視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但是他們的表現卻是:每天即使有一段相當長的業余時間,但把它用在孩子身上的很少,或者即使在一起也沒有多加引導,家長平時大部分業余時間都用在了做家務、看電視報刊、參加文體娛樂等活動上,占95%,對孩子采取放任自流的態度。
(三)母親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角色:
我們已經知道,絕大多數的家長都十分重視對自己孩子的教育。然而,調查情況表明,在家庭中經常管教孩子的是孩子的媽媽,約占其家庭總數的61.43%,其次才是孩子的爸爸,約占30.97%。這可能與父母親的工作和生活特點以及孩子的年齡有著直接的關系。由于生活的關系,孩子在家里與媽媽的關系較為親密。調查表明,有56.63%的孩子樂意接受母親的教育,有31.85%的孩子樂于接受父親的教育。且,參加家長會或學校要求家長參加的活動,也都是母親是主要參加者。這都說明家庭教育孩子目前主要還是依托于孩子的母親。作為孩子母親的教育方法和思想,更大程度影響了孩子的品質,決定了家庭教育的質量。但是應該清楚的是,在現代社會的家庭教育中,父親的作用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父親對孩子的性別角色、性格的形成、智慧的培養、能力的形成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響。
(四)家庭業余生活內容有待豐富:
在緊張忙碌的節奏中,豐富活躍家庭業余文化生活,是提高家庭現代生活質量的必然要求,也是傳播文明理念的有效途徑。調查中,98.18%的家庭通過看書讀報、看電視、做家務來打發業余生活,僅有11.06%的家庭選擇參加文體、娛樂活動。調查結果還反映了家長投資讓孩子課余時間學習的占絕大多數,且,一個孩子課余學三、四種的占相當高的比例。這說明家長對培養孩子特長非常重視,但有意思的是,孩子們被動學習的占大多數。
(五)家長與學校之間的溝通有待進一步加增:
孩子除了與父母生活的時間最長外,與老師接觸的時間最多,因此,老師也是比較了解孩子的人。但是,調查顯示,有63.72%的父母親是通過家長會了解孩子,有55.75%的父母親是通過老師與家長的聯系單進行了解,主動與老師聯系交流孩子的教育問題的僅14.15%,有7.9%是通過老師家訪了解孩子在校情況。
由上面的結果分析表明:現階段的家校聯系工作主要是由學校,老師承擔;家長主動參與的意識薄弱,只是處于被動的狀態;而且現階段的家校聯系工作由于種種原因,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協調不夠,效果還不夠理想。
由此可見,加強家校聯系,提高認識,增強家長主動參與的意識,贏得家長的配合,對于把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結合起來,提高育人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結論和建議:
(一)家長要更新教育觀念:
正確的教育觀,是每個家長具有全面而長遠的素質教育意識,特別注意孩子的品德和能力的培養。很多家庭充分認識到品德和能力的培養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然而,一旦當它與孩子的學業發生矛盾時,這個重心又發生了位移。
調查表明,每個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盡快成才,但是這種成才觀念經常帶有一定的片面性。在許多家長看來,人才就是掌握高深學問的專家學者,從而忽視了在各行各業中數以億計的有道德、有一技之長的勞動者。
許多家庭對孩子的智力投資,還是忽視精神軟件方面。一些家長舍得給孩子買鋼琴和電腦,但卻不愿花錢學習教育的方法和思想,以加強對孩子的素質教育。因為,家長必須先懂得教育孩子的基本原理,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質,才能教育好孩子。
如:要學習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目前呈上升趨勢的青少年違法犯罪的原因,許多是家長采取簡單粗暴的教育方法,致使孩子失去對家庭的信任感,流落社會,造成失足。因此,家長應通過學習,參加培訓,了解少年兒童心理發育特點和教育規律,與孩子建立平等、和諧、民主的家庭關系,努力與孩子一起成長。
(二)家長尤其是母親要不斷充電:
周末、假日,街頭經常能看到望子成龍的父母們不辭勞苦地伴送孩子去參加各種輔導班,使孩子們能夠從校園之外多渠道獲取知識,助他們一臂之力。但是,有的家長整天督促孩子念書答題,自己卻不讀書不看報;有的家長一邊要求孩子努力學習,不斷進步,自己卻安于現狀,不思進取,沒有想到自己也需要進修、充電。事實上,家長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不僅要在為人處事方面給予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學無止境的漫長道路上照樣有為孩子傳道、授業、解惑的義務,而且這種教育遠比課堂教育來得重要。
家長自身不斷加壓充電是十分必要的。作為家長,學習的過程是再社會化的過程,是自我充實、完善的過程,是溝通、影響、感染孩子的過程。作為孩子,在家長的學習推動下,更加倍于自身的學習。母親對家庭、對子女的影響尤為重要,但作為母親在認識上往往只關注孩子的成長,忽視母親自身的需要和發展,把孩子作為生活的全部或生命的延續,從而造成自身的發展和興趣愛好受到制約,情感體驗遭忽視,視野變狹窄。調查情況表明,在家庭中經常管教孩子的是孩子的母親,且,孩子在家里與母親的關系較為親密,孩子樂意接受母親的教育,因此,母親要不斷學習,充實自己,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三)給孩子成長的空間:
許多家長利用雙休日為孩子請家教、報補習班,讓孩子在這兩天內大補特補功課,使孩子比平時更忙、更累。專家建議,每周為學習差的孩子補上兩小時的功課,使其對薄弱的學科不致掉隊是有必要的,但大部分時間還是要讓孩子自行安排。如果家長自覺不自覺地將孩子禁錮于文化學習的小天地里,在一定程度上就抑制了孩子的全面發展。
(四)加強家校之間的溝通:
從學校教育看,其劣勢一是時間、空間、內容、形式的限制,二是由于過分強調統一性與集體性,因而又導致了針對性差,不利個別教育;家庭教育的劣勢是因家長的政治、文化、道德素質的差別和家庭經濟狀況、成員結構之不同,給家教的有效性造成了較大麻煩,這是近幾年家教存在問題的主要方面,二是家教方法的相對簡單化、單一化,直接影響了家教效果。
為此,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揚長補短,整體互補:
1、學校教育要通過參觀訪問、“榜樣”報告、游覽山河、實踐操作等方式和充分聯系實際,豐富學生社會知識。
2、建立典型后進生的個別教育檔案,實行全方位的有效監控。
一、營造寬容和諧的家庭氛圍。
“寬容是一種愛?!敝挥性趯捜莺椭C的氛圍里孩子才能健康樂觀地生長。這一點,家長們在平靜時都十分清楚。但一旦在子女犯錯時,這種平靜往往被沖動所代替,從而說出或做出一些傷害子女自尊心的話與事。家長經常教育孩子對人要寬容,但孩子卻從家長的“不寬容”中學會了不寬容,覺得家長的教育是虛偽的,教條的。
確實,凡事對孩子不寬容,又怎能教會孩子寬容呢?看來孩子是把父母的實際表現來做為榜樣的。沖動的父母對孩子的過失采取的是“熱處理”方式,而理智的父母所采取的是“冷處理”的方法。兩者比較而言,其教育效果是大相徑庭的。因此,當孩子出現以下某些狀況時,家長一定要理智對待,切勿簡單化處理:
(1)子女考試成績不理想時。(2)當子女出現“早戀”苗頭時。(3)當子女情緒不穩定時。(4)當子女與人發生爭執時。(5)當子女有厭學情緒時。(6)當子女提出過分要求時(7)當子女自私自利時。(8)當子女說謊時。等等。作為家長要及時與子女溝通。溝通的方式可以是平等的對話,也可以是朋友式的談話。如散步式談心、書信式談心均不失為心靈溝通的有效途徑。把孩子看作是自己最真誠的朋友,推心置腹而不至高無上,相信子女能體會到父母的一片摯愛之心,從而建立起良好的家庭人際關系。調查發現,大多從平等、寬容的家庭出來的孩子往往能與人和諧相處,自信而不自傲;而來自缺少尊重和平等家庭的孩子則往往自私、粗魯,自傲而不自信。“種豆得豆,種瓜得瓜?!敝傅木褪侨绻覀円押⒆优囵B成具有怎樣品質與修養的人,是可以通過家長們自身的率先垂范來努力實現的。如果說智力因素是與生俱來的,那么非智力因素是后天塑造的。而促使非智力因素如何發展的是教育者與家長共同的責任。
二、構建“學習型”的家庭模式。
曾經有人說過:“去過上海的人不想住杭州;而去過杭州的人不想住紹興?!边@并非說這些地方風景如何,而是想告訴人們一個城市信息化的程度有多大。我們的國家已進入到了一個信息化的時代。所以,只有全社會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才能適應飛速發展的時代需要。于是,各種在職進修班、培訓班、老年大學等都為成年人的繼續深造提供了機會和舞臺?!皩W習型家庭”的組建是社會進步的一個標志,是家庭文明化程度的一種具體體現。讀書型的家庭并非要求父母雙方必須是有高學歷、高地位的。但是基本的一點是家長要以自己的行動來證明讀書是有用的,是終生的,是快樂的,是自覺的。讀書型的家庭大都具備下列特點:(1)家里至少訂閱1-2種書刊,及時了解國內外時政信息。(2)收看電視新聞,不孤陋寡聞。(3)家里設有1-2個書柜,并擁有相關知識的書籍和刊物等。(4)有獨立的學習空間,如書房或臥室兼書房、客廳一角等。(5)經常與子女一起討論有關學習的話題。(6)了解子女的學習情況,常向子女談自己的學習感受。(7)外出購物時常去書店購書或了解新書動態。(8)父母與子女比學趕幫超,共同進步。
家庭就是組成社會的一個細胞。因此,學習型的家庭,其意義是社會化的。古人云:“淡薄以明志,寧靜以致遠。”讀書可以讓人們驅除浮躁與貪婪。如果我們每個家庭都能樂學上進,那么我們的市民素質就會有更大的提高,我們的社會就會更祥和、更文明。
三、對攀比、奢侈說“不”。
隨著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青少年一代中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在逐步被淡忘。講究吃穿、擺闊氣、講排場成為了部分學生中的一種時尚。因此,對孩子進行節儉教育,刻不容緩。而崇尚節約,不講排場首先應該從家長做起。不少家長在不經意之間為子女做了反榜樣。如請客、送禮、謝師宴、生日宴、團圓宴等等讓子女覺得這些很正常,反正父母有的是錢。有識之士曾在報紙上大聲吶喊“有錢買點少年窮。”旨在于讓家長們醒悟今天的孩子缺少的不是生活所需,而是精神貧乏。國外某家報紙公然叫囂:“今天如再來一場中日之戰,那么中國的青年絕對被我們的青年打跨,…”,某國中情局也在精心策劃如何搞跨中國青少年一代的精神品質。如果我們的家長一味地滿足孩子物質上的需求而缺乏意志品質的培育,那么我們國家的未來將是令人擔心的?!皟€以養德”是良訓。應該教育子女從小養成節儉的習慣,努力做到:(1)家庭支出計劃化,不鋪張浪費,不與人攀比。(2)父母穿戴得體,不夸張,不過分追求時尚。(3)不賭博、不參與違法犯罪活動。(4)不收受不義之財,不搞職務犯罪。(5)不浪費糧食和生活用品。(6)外出購物以需要為準,不過分消費。(7)走訪貧困地區,感受清貧生活。(8)節約水電資源,隨手關燈關籠頭。等等。
有句話說得好:“滿腹史書氣自華。”我們的青少年一旦擁有了淵博的知識和豐富的思想內涵,那么就會讓人感覺到那種熠熠閃爍的精神之光。新頒布的中學生《新守則》、《新規范》就是要全社會都來弘揚和培育偉大的民族精神,關心我們青少年一代的思想道德建設。作為一名家長,更應該以身作則,成為子女生活中的第一位導師。以自己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去影響和帶動孩子,成為社會健康道德的培育者和宣傳者。
四、“國家興旺,你的責任”。
我們曾經所說的“國家興旺,匹夫有責?!卑褜业那巴久\之責推向了“一部分人”的身上。所以家長應該對自己的孩子說:“國家興旺,你的責任?!睆男∨囵B孩子愛家庭、愛學校、愛家鄉、愛國家的情操,講述歷史上的志士仁人的愛國故事,讓孩子從小就有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就紹興來講愛國名人志士不勝枚舉。鑒湖女俠秋饉、一代文圣魯迅、數學家陳建功等等,都是曾留學海外而滿懷報國情懷的愛國典范。秋饉出身名門而不圖富貴,魯迅棄醫從文而拯救麻木的心靈,陳建功“我出國不是為了我自己,而是為了我的祖國?!敝两窕仨懚叀<议L應教育自己的孩子國家是我們的大家,而家庭就是小家。當兩者利益發生矛盾時,我們應該服從國家的利益。狹義地講,當學校、班級與你個人利益發生矛盾時,要努力服從集體的利益;而當父母的利益與所在單位有所沖突時,家長應該服從單位集體的利益。這是最好也是最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因為對于一名普通公民來講,愛國決非要轟轟烈烈,而是要踏踏實實,把愛國體現于自己的本職工作中,體現在崗位建功立業上。從而以平實行動來教育感召孩子“國家興旺,你的責任?!?/p>
五、培養受挫能力,迎接生活挑戰。
前些日經常聽說某某學生輕生了,跳樓了。追問為何,卻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引起的。一與父母發生爭執,就負氣出走;考試成績一落千丈,就跳樓自盡;連自己的明星偶像去世了,自己也不想活了,等等。青少年的心理受挫能力之弱令人震驚。他們過慣了“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什么事都有父母擋著。因為,在父母眼里,為孩子做所有一切是應該的,無怨無悔的。但正是由于長期的呵護有加、使得我們的孩子缺少了自己承受挫折、應對困難的能力。
1.城鎮化進程中家長沒有成為孩子的表率
即使是牧區,城鎮化速度也在不斷加快,對于搬入城鎮的家長產生了新問題,他們也缺乏足夠的思想準備。他們當中有些家長自己跟不上變革,不能給孩子做出表率。家長在社區環境里亂扔垃圾,隨地吐痰,行為粗魯,孩子受到潛移默化的負面影響。
2.只關心孩子的成績和排名
一些家長眼里,分數仍然是檢驗學業的唯一標準,他們給孩子買的課外讀物仍然是各種各樣的教輔,有的家長給老師反映,孩子愛看“閑書”,不重視學業。對于學校組織開展的一些社會實踐活動,有的家長認為把時間用在學習以外的活動上是浪費,因而不積極配合。
3.教育方法落后
讓孩子無原則地服從家長,實行家長主義、命令主義,個別家長甚至把一些封建迷信思想強加給孩子,嚴重沖擊了學校教育的效果。收入高了,有的家長認為要讓孩子享受,給錢很大方,動輒數百元,孩子覺得錢來得容易,自然不會珍惜。有的家長管教孩子無方,當孩子做了錯事或成績沒考好就采用暴力手段,嚴重傷害了孩子的身體和心靈。對孩子獨立人格的認識不足,不會與孩子平等交流等。
二、牧區學生家庭教育的對策
1.發揮環境育人功能培養學生的交往能力
宿舍內讓學生互相幫助、互相關愛、互相學習,把洗衣服、整理內務這些簡單勞動做得富有情趣。抓好宿舍文化建設,根據共同的愛好或情趣設計布置宿舍,通過這些活動增進舍友感情,建立友好和睦的宿舍集體。班級內開展一些健康向上,情趣高雅的文藝活動、讀書活動、演講比賽等。建立合作學習小組,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的集體活動,號召學生為班集體爭榮譽,提高學生的成就感。學校加強人文關懷,為每一個學生提供溫馨舒適的學習條件和生活環境,這些做法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交往能力,淡化學生的想家情結,鍛煉提高學生的生存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引導學生和家長共同參加文明社區創建活動
引導學生和家長共同踐行文明行為,以積極主動的態度適應新的環境。講究公共衛生,遵守公共秩序,正確使用公共設施。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區組織的公益活動和全民健身活動,在創建文明社區進程中與家長共同進步。學校通過關注了解學生在社區的表現,豐富教育資源,收集信息,制定解決共性問題的方案,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指導活動。
3.指導家長理性看待成績
學校嚴格執行教育法律法規,不給學生成績排名,不給班級排名,不分尖子班和普通班。著力引導家長正確、客觀、理性地看待孩子的學業成績,把成績看作孩子成長的一個參照。成績提高,要進行分析,總結經驗,進一步改進學習方法。如果下滑,要尋找原因,對癥下藥,制定提高的策略。讓家長認識到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創造條件讓孩子參加各類社會實踐活動,要從孩子的素質是否全面發展這一角度來看待孩子的發展,使家庭教育適應素質教育。
4.指導家長改進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