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5 21:04:37
序論:在您撰寫家長家庭教育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缺乏正確的兒童觀,兒童還不被作為獨立的個體
在傳統的教育觀念中,權威型家長和家長制的作風受到了推崇,在進行家庭教育的過程中,以父母或是家長的想法來對兒童進行教育,以此來達到高教育的目標,這也使孩子成為家長意愿的替代品、孩子體現的是家長的自身愿望、孩子教育的結構成為了家長強制出的產品,這也是最為傳統的親子觀。就現在而言,現代的家庭教育觀念中的和諧、民主、平等的親子觀念也逐漸形成。雖然傳統的家長制家庭教育觀念也逐漸的消失了,當先占據主導地位的是平等、和諧的親子觀念,但是很多幼兒家長的兒童觀尚不完善,認為兒童還不能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
(二)幼兒家長對有些問題的重要性認識不到
傳統的教育觀念中,普遍運用的教育方法是灌輸式、教育目標也不是子女的實際想法,教育的內容也重智輕德,對于這些來說,現代的教育觀將教育非萬能論作為基礎,對教育的有效性、教育的原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之間的作用更加的重視,在對教育方法、教育任務、教育目標進行設立的過程中,也更加的突出了以兒童為本、以兒童的健康發展為本這些理念。出了幼兒在教育觀形成的時期所能表現出積極的傾向之外,還沒有一個完善的教育觀,所以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三)幼兒家長對家庭教育觀念的全面性認識不深
兒童觀與兒童發展觀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彼此之間互為基礎。兒童觀必須要在對兒童的本質特點有全面的了解和認識的基礎上,對兒童身心的發展規律和特點進行分析,遵循以兒童為本的基本原則,堅持將對兒童的發展進行有效地促進為原則作為基礎來形成的。兒童發展觀要將兒童觀作為基礎,還必須要滿足三個要求:第一,對兒童的發展主體性尊重并且承認;第二,對兒童的發展潛能尊重并承認;第三,對兒童的發展差異性尊重并承認。在我國傳統家庭教育觀念中,受到一些錯誤兒童觀的影響,兒童發展觀就容易變為以家長的愿望為基礎,以家長的意愿為主體。
二、對我國當前幼兒家長的家庭教育觀念進行有效的改善
當前,對家長的教育觀念進行引導的主要力量并不是專業的機構,而是圖書出版商以及電視傳媒。必須要承認的是,與家庭教育有關的圖書以及電視節目對我國家長的教育觀念進行改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想要對家長的教育觀念進行正確的培養只依靠這兩種力量的作用是不可能完成的,主要的原因就是下面兩個方面,第一個原因就是家長在對圖書的選擇上以及收看電視節目上存在非常明顯的隨意性和隨機性,無法為家長提供系統、穩定的指導;第二個原因是因為家庭教育的圖書市場中出版商有較大的差異,雖然有一部分家庭教育的指導產品質量較高,但是仍然存在一部分不科學、觀點較為偏激的讀物,這些讀物具有一定的誤導性。所以說,相關的機構必須要進行恰當的引導。
(一)構建國家級的家庭教育指導機構
當前,我國對家庭教育進行指導的結構主要以婦聯組織以及部分專業的學會為中心,對各種資源并沒有進行有效的整合。政府需要對學術資源、行政力量以及資金資源進行有效的組織,進行協同同坐,構建一個中國的家庭教育指導的權威性機構,主要負責對全國的親子教育方案進行推行、研發、指導以及評估,以此來對親子教育的實踐工作進行引導。
(二)對圖書和電視等傳媒子單元進行規范和引導
當前,家長進行家庭教育知識學習的主要方式仍然還是要通過報紙、圖書以及電視。所以,政府可以采取一定的方式,使得傳統媒體對親子教育方面的內容的系統性和科學性進行有效的提高,對網絡等現代化的媒體進行充分的利用,以此來使親子教育的受眾面和覆蓋面都得到提升。
(三)鼓勵幼兒園開展親子教育課程
幼兒園是對家長培訓活動進行開展的另一個渠道。當前,幼兒園由于受到自身資源的限制,在開展家庭教育活動的時候對外部的資源過度的依賴,也就是對校外的專家依賴過大。幼兒園由于對一些專家教授進行邀請過于的重視,而進行家庭教育活動所講的主體也是由這些專家和教育隨意決定的,這也就導致了學校全部家長的教育內容隨意性較強,沒有自主性、計劃性以及系統性。為了使幼兒園的家庭教育指導的針對性和系統性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就必須要將幼兒園中具有實際經驗的教師作為教育的主體,將外部專家作為顧問進行指導,讓外部專家能夠給予主講教師一定幫助,讓教師能夠對教育的內容和形式不斷的進行完善,建設出親子教育的體系。
三、結語
學校教育離不開家長的配合,要想讓家長配合學校的教育工作,就得讓家長了解學校的教學理念和教育形式。為了促進學校各項教育工作的開展,就要邀請家長積極參與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學校在學期開始,可以通過各班主任把學校的有關規定、班級教學計劃及學校的活動安排通過網絡或書面材料與家長進行交流溝通,征求家長的意見,這樣不僅可以使家長對學校的教育活動有所了解,還可以抽出時間協助和參與學校的教育工作。學校邀請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時,可以采取多種形式:如召開家長會、主題教育活動、親子活動,也可定期組織家長參加學校、班級組織的各項活動,參與學生特長展示評比活動等。這樣不僅使家長進一步了解自己的孩子,還可以使家長們互相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感受家校教育的協作力量,多數家長都會樂于參加。通過這種教育活動,家長們會認識到,孩子的成長是學校、家庭、教師、家長共同的責任,只有在思想觀念上與學校保持一致,在行動上支持和配合學校開展各項教育活動,孩子才會有全面的發展。
二、建立家長學校,形成正確的育人觀念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的好壞直接影響了孩子的成長;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在孩子的一生中具有重要的影響。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也會通過書籍、網絡學習一些家庭教育理論。因此,學校可以建立家長學校,請專家來指導家長進行家庭教育,幫助家長更新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形成正確的育人觀念。
(一)營造和諧的家庭關系
要有好的家庭教育,就要營造和諧融洽的家庭氛圍。一個完美的家庭,一種和睦的家庭氣氛是孩子健康成長不可缺少的條件。父母之間互相關心、互相尊重,對孩子要有思想上和生活上的關懷,每天抽出時間與孩子進行交流,有利于父母與孩子的關系。如家長和孩子可以像朋友一樣將自己的工作趣事和學習經驗與孩子交流,加以正確引導,可以達到激勵的目的;同時也可以引導孩子談談自己在學習上的成功和困惑,相互鼓勵,得到孩子的理解、信任與配合,讓他們感到心理上的滿足,從而使他們健康成長。社會生活需要新一代人具有民主平等、自立自強的意識,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也是如此。
(二)要有良好的家庭環境
家庭環境是家庭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作為家長既要為孩子提供生活必需的物質條件,為孩子創造良好家庭環境,又得為孩子提供豐富的精神養料。如有的家長熱情好客,興趣廣泛,經常請朋友在家中小聚,但為了孩子,應適量為孩子著想,安排次數不應太密或換一個場所,時間不宜過久,特別是有的家長經常和朋友聚在家中打牌、打麻將,對孩子的學習影響特別大,此類家長應注意留給孩子一些學習、休息的時間和空間。再有父母是孩子最為依賴、最為信任的人,如果父母之間經常吵架不和,勢必會給孩子造成心理負擔和影響;和諧的家庭氛圍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
(三)把握正確的教育觀點和策略
(一)自信不自卑
聽障兒童的語言缺陷,往往給他們的學習、生活帶來各種各樣的困難,他們比健聽兒童容易受挫折,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家長在這方面對孩子應多給予信任和關懷,培養孩子自信心,多找孩子身上閃光點和長處并加以鼓勵和贊揚。要讓孩子了解,在父母的心目中他們同其他孩子一樣聰明可愛,一樣有志氣、有能力,從而使他們克服自卑心理,逐漸增強自信心。
(二)自強不自棄
聽障兒童與健聽兒童在同樣的社會環境中成長,他們除了聽覺受損之外,其他方面發育是正常的。他們也有一般青少年兒童所具有的特點———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社會經驗少、分辨是非能力差等等。當他們遇到困難時,父母往往認為不過是殘疾所致,不加分析與指導,使他們的感受得不到應有的重視,甚至遭到歧視。這樣的情況,最容易造成聽障生心理上的自暴自棄,而對于有健康兄弟姐妹的殘疾兒童尤其不利———因為他們會將自己的遭遇與兄弟姐妹進行比較。因此,聽障生家長應了解聽障兒童的特殊心理,碰到問題不要簡單處理。平時要多帶聽障兒童參加各種社會活動,鼓勵他們參與健聽兒童的各種學習和游戲,使孩子開闊眼界,多見世面;教會他們撇開殘疾的表面因素,發現自身價值和才能,懂得與健全人平等相處的道理。要教會他們熱愛生活,不畏艱難,不要趨樂避苦。讓他們知道,雖然必須付出比健聽人更大的代價,但只要自強不息,不拋棄生活,生活也不會拋棄他們。
(三)自立不自私
聽障兒童和普通兒童一樣,將來要進入社會大集體中,與大家平等勞動和生活,所以培養其自立尤為重要。有些家長認為聽障生“喊又聽不到,講又講不清”,平時很少關注他們如何去參加生活和勞動。這樣很容易養成他們懶惰和自私自利的習慣。加上聽障生對社會的了解多數依賴視覺,有些事往往只看到表面現象而不知就里,因而難辨善惡是非,甚至養成不少陋習。如少數聾生有小偷小摸的壞習慣,但他們自己根本不知道這是可恥的事,只認為不過是自己想要這個東西,而拿了別人的,不知道“拿”與“偷”的界限。這就需要家長多加以教育和引導,讓孩子多勞動和參與社會實踐。家長要在日常生活中引導他們多關心和幫助別人,從而讓他們了解并分辨出“正”與“邪”、“是”和“非”的界限,善辨是非,懂得享受幫助他人的樂趣,進而克服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等陋習,從小養成自立不自私的良好品格。
二、良好的情操與情商
美好的道德情操、處世和待人接物的良好心態與技巧,在人生中非常重要,關系到一個人的成長、成功和幸福。如果注重對此培養,將使每個孩子終身受益。而這方面最初的啟蒙,即源自家庭教育。對聽障兒童來說更是如此。
(一)德行教育
在這個方面,父母是子女的直接榜樣和導師。對于聽障兒童來說,由于他們與家庭之外的人接觸較少,父母的以身作則和榜樣作用尤顯重要。這首先要求父母樹立良好的社會公德和社會責任心,誠實待人。父母應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讓孩子去感受、領會和學習,與此同時父母還要注意正確引導,不僅表現在大問題、大原則上灌輸思想觀念,而且日常生活小事和細節上也不可忽略。如:兒童在家中任性隨意,做事不負責任,父母就要及時予以糾正,培養他們的責任心。
(二)性情培育
聽障兒童性格上往往比健聽兒童孤僻、自閉、自卑,與他人難以相處。所以性情培育也是家庭教育中的一個重點。對于任何兒童來說性情培育都可以幫助他們發展情商,即了解他人需要的能力。國內外心理學家研究認為:情商對提高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協調能力和促進社會競爭能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中要讓孩子待人接物親切有禮,要讓他們知道這和在學校學習的成績以及與老師、同學的相處一樣重要。要讓他們學會與同學以及同齡健聽孩子交往的技巧,要懂得謙讓和善意待人,絕不能認為殘疾孩子不好管而任其發展、放任自流。
三、明辨是非的能力
教育另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教會孩子判斷。只有掌握了辨別是非的能力,才能使孩子懂得如何面對現實,如何學習知識和改正自身錯誤,從而懂得如何把握自己,真正做到自強自立。聽障兒童由于聽力損傷,視覺起著重要的代償作用。由于聽不到各種信息,缺乏語言傳遞和表達,因此視覺表象較多,往往對事物的內涵了解不夠深入,與健聽兒童相比,辨別是非能力有時更差。有些事情,他們雖然見過、甚至經歷過,但往往難知對錯。這就需要父母花更多的精力對其指導和幫助。對孩子的認識錯誤,父母不要簡單地批評或指責,而應耐心分析現象,幫其了解不良的后果。切不可孩子無知、父母無為。為實現上述教育目標,還需要通過一些具體的方法來改善和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筆者通過初步摸索,總結出主要方法有:
(一)與孩子交朋友,營造輕松的家庭環境
父母認為工作忙碌,往往只重“要事”,如日常的管教、指導作業等??墒蔷o張的學習和生活中,兒童更盼望與父母一起分享歡樂,在親情和家庭的融洽氣氛中成長。對于聽障兒童,家長絕不能因其殘疾而歧視,或認為難以溝通而不管不問,使其感受孤獨。
(二)循循善誘,把握批評與贊揚的尺度
首先,父母對殘疾孩子要有信心,不要因其殘疾而放棄或對其失去耐心;其次要知道受到贊美和鼓勵對孩子經常起到奇妙的作用,父母不要只認為“聽話”、“乖”才是好孩子,孩子天性好動、貪玩,聽障兒童有時更甚,不可隨意批評責罵這些孩子。要了解孩子,在批評和贊揚上要盡量少抨擊、多贊揚。如孩子在外玩了一身泥,回家后自己洗手或清洗衣服,父母不要責怪他,而可以對其自己動手清潔表示贊許。這樣慢慢養成衛生習慣。
(三)設立短期目標
智障兒童養成行為的進行是離不開語言相伴的,因此對行為和語言全時段觀察記錄很重要。通常觀察時段被平分為短小的時段,然后觀察在每個短小的時段內行為是否發生。智障兒童一般言語表達能力很差,父母對其訓練要從細微人手,首先通過面部表情,讓他們模仿嘴的形狀,逐步教他們發聲、吐字、稱呼、說句子、與人對話、唱兒歌、講故事等,每一步驟都要反復講解,重復動作,通過多于常態兒童上百遍的訓練,使他們能夠基本正確地通過語言表達思想。針對弱智兒童的身心逐步形成完整的知識或能力系統等,智力障礙兒童思維大多停留在具體的形象思維階段,對事物的認識不能縱深,理解出現斷層。所以在對智障兒童養成行為的教育中要對其應用行為進行分析,即將問題行為的發生看成行為的前因、行為的后果以及相關的個人特征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所以,對智障兒童行為的干預和改變也是重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智障兒童對所要完成行為的興趣。對智障兒童的主要興趣傾向要有一個比較準確的把握,要找準切入點。
(二)智障兒童對行為的語言表達能力。智障兒童往往語言模糊,表達不清。家長應該要求智障兒童完成行為前和行為后都要用語言進行表達,明確問題指向。
(三)智障兒童對家庭語言的理解。家長在訓練學生參與行為的時候,一定要用完整的語言,前后連貫性要強,否則智障兒童很難理解,難于進行動作行為的嘗試。
二、在對智障兒童的養成教育中家長要走出誤區
周末,一位年輕的母親從幼兒園里接她的孩子,發現孩子的臉上有輕微的傷痕,問:“是不是幼兒園的小朋友抓傷的?”孩子點點頭,母親火了:“為什么不抓他?這星期不給你剪指甲,星期一你去狠狠抓他?!?/p>
無獨有偶。一位小學生做錯事,遭到同學的嘲笑,其父聽說后,氣沖沖地趕到學校:“打他,打傷了我出醫藥費!”說完,掏出幾張人民幣重重的摔在課桌上。
真是可悲??!在這種近乎病態的教育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能養成良好的品德嗎?能適應社會的要求嗎?作為家長必須清醒的認識到:你們傷害了孩子的心靈,干擾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一位家長說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想使孩子有良好的品德,就必須從小好好培養。當孩子上幼兒園時,我就要求他把大水果給別的小朋友,自己吃小的,把自己最喜歡的玩具拿出來與小朋友一起玩。上小學后,又教育他要關心、幫助他人,不要事事處處總考慮自己的利益等。并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時刻注意我們父母自身的一言一行,久而久之,我發現孩子的自私心慢慢地少了。”
家長大多是普普通通的,不會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來感染或教育孩子。這位家長的教育方法雖然不是最科學的,但是他注重從小培養孩子,正確引導、鼓勵孩子做人、做事、成材、成長——這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
要知道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所以,作為家長必須重視榜樣的作用,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小事做起,通過日常生活影響和教育孩子。
二、努力創建“學習型家庭”,讓孩子以學為樂
現在,全社會都提倡“創建學習型家庭”,所謂“學習型家庭”指的是在家庭中有濃厚的學習氛圍,讓學習成為家庭生活的重要活動;在家中有較為豐富的學習材料,并不斷充實、更新;有固定的學習場所等。要創建“學習型家庭”,必須有“三優先”:為孩子創造安靜的學習環境優先;創造濃厚的學習氣氛優先;增加教育投資優先。
調查表明,如何創建“學習型家庭”,每個家庭都有獨特的見解,但有幾點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有固定的學習場所,(場所最好是書房,條件差的也可以是客廳或是各自的臥室),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第二,有固定的學習時間。這一點非常重要,在固定的學習時間內,家長要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交流。
第三、有必要的讀物和學習資料。家長要積極創設條件,添置書籍,同時可以引導孩子少買玩具,多買書。
第四、家長要成為家庭學習的主體?!把詡魃斫獭笔侵袊鴰浊甑膫鹘y教育的永恒命題。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實際上都是在以身示范,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鬃诱f“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备改覆粌H要帶頭學習,成為孩子的表率,還要和孩子一起學習、相互學習,與孩子共同成長。
三、尊重、信任孩子,促進孩子主動發展
在面對一次又一次的親子悲劇后,在無數次的從孩子臉上讀出壓抑、自卑后,我們漸漸明白:愛孩子,就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
尊重、信任是現代教育的第一原則。它意味著愛護孩子純潔的心靈、支持孩子的決定、放棄權力和優越感;也意味著一種涵養和寬容待人的高尚品格。
孩子的內心世界很豐富,要了解孩子,只能用心換心,用信任贏得信任;更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培養自信,促進孩子主動發展。
四、注意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引導孩子和諧發展
每個家庭不是獨立存在的,它既有普遍性,又有社會性。家庭是多個親情關系的組合,家庭教育也不是單獨存在于哪一個人的身上。因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具有積極的作用。
作為家長,在對待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要達成一致,必須多溝通、交流、互相支持,千萬不能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鬧,把分歧暴露給孩子,其實有分歧沒有關系,關鍵是我們要正確面對,達成一致,這樣才能給孩子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五、強調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激發孩子的潛能
人的成績的優劣或成就的大小,主要依賴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聰明才智和學習能力的強弱,即我們稱之的智力因素;二是實踐中是否具備了正確的動機、濃厚的興趣、飽滿的情緒、堅強的毅力及良好的個性,即我們稱之的非智力因素。
對于孩子的智力發展,家長們都很重視,但對于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特別是興趣與自信的培養,則很容易被忽視。
這個群體中獨生子女占了相當大的比重,對于獨生子女來說,獨立生活、學習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比較差,這也就導致了他們無論是在心理、精神還是現實生活中,普遍對家長有很強的依賴性。家長的意見決定了他們處理事情的態度和方法,有些甚至是家長在處理問題,家長怎樣引導是關鍵。由此可以看出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擔任著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至關重要。
二、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中不可忽視的環節
1.大學生家庭教育逐漸被忽視的原因
人自出生之日起最先接受的就是家庭教育,父母則是孩子的啟蒙教師,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對象,引導著孩子性格、價值觀的形成。在早期教育過程中,家長十分重視孩子的學習、生活等方方面面,重視家庭教育,但是到了大學階段,難免就出現了放松。一方面是覺得孩子已經是大學生了應該學會獨自處理問題,要給他們一些自由的空間;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大部分是在外地學習,離父母較遠,不可能再像之前那樣隨時看到,在電話或是視頻的溝通過程中孩子又是報喜不報憂,使得家長對孩子的在校情況較為模糊。往往家長了解到的是樂觀的一面,也就更加放松了教育和督導,這就導致了大學生家庭教育逐漸被忽視,甚至是缺失。
2.家庭教育應伴隨大學生成長的整個過程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成才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應伴隨著大學生成長的整個過程。當今高校教育發展的過程中,提倡注重素質教育,但是往往學生在校期間是否參加活動和成績好壞成為了反映一個學生是否素質合格的主要參照標準,這樣不免有些過于片面,容易忽略了學生其他方面的發展,尤其是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F在90后大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情況越來越多,有一些剛入學就積極表現或是競選班干的學生,力求在大學努力的表現自己,但是參加活動或是對于成績的過高要求反而無形中增加了其心理負擔。隨著年級的增高,壓力的不斷增加,心理問題也隨之暴露出來,如果不能及時紓解,最后的結果甚至影響其順利完成學業。這種情況的發生,除了環境因素以外其自身原因占據了很大的比例,且與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系。通過深入的接觸發現這類學生的心理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很多是由于家庭關系的不和諧,使其更加希望在遠離家庭的大學校園中獲得認可,甚至有些學生與家長存在著溝通障礙,還有些家長對學生持一種放棄的態度,在家庭教育的環節出現了問題。在大學生學校教育開展的過程中,家庭教育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方面,一定程度上對學校教育的開展有影響,應該一直伴隨著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過程中。
3.大學生家庭教育對學校教育有重要影響
在大學生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容易忽略了家庭教育的作用和重要地位。實際上,不是只有小學、初高中教育才需要家長的參與,大學教育中家庭教育同樣有著重要的影響力,影響著學校教育的開展。學校應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聯系,使家長能夠了解到學生在校的真實情況,例如學習、生活等方方面面,同時也需要通過家長的反饋從不同的角度更深層次地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發掘出學生更多的潛力。
三、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需互相配合
一、基本情況
本年度我校大多數家庭都重視家庭教育;重視孩子的身心健康,關心孩子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有部分家長文化素質不夠高,而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主要成績
1、把家長學校工作列入重要議事目標,努力提高家長的全面素質。
2、端正了學生家長的一些錯誤觀念,如:“易子不教”、“不打不成鋼”樹立民主、和諧、平等的家教思想。
3、定期召開各類學生家長座談會,如一年級新生、畢業生、中下生等家長會議,通過家長制會,使家長掌握了一定的教育藝術。
4 、讓家長撰寫家教論文,本年度編輯出版了二期《家庭教育論文》,發給家長人手一份,讓家長與家長之間交流宣傳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和成功的家庭教育經驗系統宣傳家庭教育的理論知識,要求家長樹立“為國教子,培育成才”的思想。特別是六(3)班朱偉燁家長朱沛娟同志撰寫的家教論文《讓孩子有德,讓孩子奮發,讓孩子有能》,由縣婦聯評選推薦到清遠市參加優秀家教論文評選。
三、具體做法:
(一)加強對家長學校的指導,提高家庭教育的認識
為辦好家長學校,我校成立家長學校領導機構,制定各項規章制度,認真與家長上好家教課,努力提高家長政治文化學習,提高他們的文化教育素質、思想素質,讓他們認識家庭教育的作用,提高他們對子女的責任感,讓他們正視家庭教育。
1、定期組織家長的學習。當前,由于社會不良風氣影響孩子在思想上甚至行動上或多或少都會有些效仿,那么怎樣引導孩子,教育孩子呢?我校不但對教育十分重視,而且重視做家長思想工作,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家長真正認識到自己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懂得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是孩子們的第一所學校,增強了他們的責任感,從而使他們自覺履行職責。
2、定期組織家長分期分批分類型認真學習上級有關的家庭教育文件,學習先進的家庭教育經驗,提高家長的家教水平。
(二)積極動員家長參加豐富家教知識的學習。
提高家長各方面素質,這項工作也是學校的一個重要工作內容。
1、認真上好家教課。為了有效提高家長的各方面素質,我校認真組織家長上好家教課,還開展家長座談會,在日常生活中探討各種不同的家教方法,虛心向經驗豐富的家長請教,取長補短。
2、加強家庭教育宣傳工作,積極參加《走進孩子心靈》的專題報告會。為了更有效提高家長的家教知識,我校利用家教專欄定期有效針對性向家長宣傳正確的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統一起來,聯成一個強而有力的整體。
3、定期向家長匯報學校教育教學情況。
(三)密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認真做好家訪工作。
我校建立三結合教育網絡,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聯系起來,動員教師認真做好家訪工作,要求每學期普訪一次,個別多次,通過家訪,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及家教情況。尋找最佳途徑,共同教育學生,使學生健康成長。
四、經驗與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