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17 13:04:05
序論:在您撰寫家長學習材料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第一次參加家長會,幼兒園的老師說:“你的兒子有多動癥,在板凳上連三分鐘都坐不了,你最好帶他到醫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兒子問她,老師都說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點流下淚來。因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現最差;惟有他,老師表現不屑。然而,她還是告訴了她的兒子:“老師表揚你了,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鐘,現在能坐三分鐘了。其他的媽媽都非常羨慕媽媽,因為全班只有寶寶進步了?!?/p>
那天晚上,她兒子破開荒地吃了兩碗米飯,并且沒讓人喂。
兒子上小學了。家長會上,老師說:“全班50名同學,這次數學考試,你的兒子排第49名。我們懷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礙,你最好能帶他去醫院查一查?!?/p>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淚。然而,當回到家里,看到誠惶誠恐的兒子,她又突然想起第一次參加家長會的情景,便振作起精神,對坐在桌前的兒子說:“老師對你充滿信心。他說了,你并不是個笨孩子,只要能細心些,會超過你的同桌,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p>
說這話時,她發現,兒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滿了光,沮喪的臉也舒展開來。第二天上學時,兒子去得比平時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長會。她坐在兒子的座位上,等著老師點她兒子的名字,因為每次家長會,她兒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總是被點到。然而,這次卻出乎她的預料,直到結束,都沒聽到。她有些不習慣。臨別,去問老師,老師告訴她:“按你兒子現在的成績,考重點中學有點危險。”
她懷著驚喜的心情走出校門,此時她發現兒子在等她。路上她扶著兒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甜蜜,她告訴兒子:“班主任對你非常滿意,他說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點中學。”
高中畢業了。第一批大學通知書下達的日子。學校打電話讓他兒子到學校去一趟。她有一種預感,她兒子被清華錄取了,因為在報考時,她給兒子說過,她相信他能考取這所大學。
一、科學設計教學內容,增強教育的針對性
以前,家長學校上課我們只由教師獨自去備課,教學內容各教學班不同,缺乏系統性和針對性,對家長的教育發揮不了作用。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根據學校發展、兒童成長、家長教育等不同需要設計教學內容,增強了教育的針對性。
1、針對學校發展需要,設計教學內容
在學校教育中,很多人只關注學生的成績和成功,我們認為“關注成長才是教育的真諦?!背煽冴P注知識,成功關注事件,成長關注生命。成績只是一時,成功常在一事,成長才是一生。有了這一認識后,我們組織全區教師進行討論,積極建設學校成長文化。通過成長教育的開展,引領師生“關注成長”、“追求成長”,努力追尋自我“身體的發育”、“情感的豐富”、“智慧的生長”、“道德的提升”。目前,我校提出了以“成長”為主題的學校觀念文化——“成長文化”,以“讓我們一生幸福成長”作為學校使命,以“共享成長”作為辦學理念,把“做最好的自己”作為評價的最高準則,倡導“順應人的成長規律,促進師生健康發展”的教育理念。為贏得家長的理解、支持和融合,全區各學校利用家長學校向家長廣泛宣傳“成長文化”的內涵,幫助他們理解開展“成長教育”的意義。從而使家庭、學校共同關注成長,通過學習,家長明白了教育孩子不能片面追求學習成績,應著眼孩子的一生。目前,絕大部分家長已融入了學校教育之中,積極支持學校各項工作,全區絕大多數學校已步入了“成長文化”發展的軌道。
2、針對學生成長需要,設計教學內容
中小學生正處于人生成長的關鍵期,他們渴望長大,在成長過程中不希望家長過多的約束。學生是自主的,追求的是自己獨立學習、活動,學生是富有創造性的,他們在屬于自己的空間內創作性地學習和活動,利用自己的智慧,在實踐中磨練自己。為促進學生的自主成長,我區學校開展了“換一種方式成長”的素質教育新探索,把做事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生活的主人,在成長中彰顯生命的活力。針對學生需要,我們精心設計教學內容,讓家長了解學生的身體特點和心理特點,不去約束孩子,也不要整天拉著他們,還孩子自主生活的空間,自由發展的天地,自覺成長的土壤,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3、針對家長教育需要,設計教學內容
在教育子女過程中,絕大部分家長喜歡用家長的想法教育孩子,認為孩子應該怎么樣,不應該怎么樣。孩子不愿意接受,家長不理解。針對這種現象,一方面,我們通過問卷對家長的困惑和需要進行調查了解;另一方面,我們對全區家長的年齡結構、知識狀況等情況進行調查。根據家長的需要和各自情況,整體設計教學內容:首先制定了家長學校教育綱要,然后根據綱要編寫家長學校講稿。為了保證教育內容具有連續性、階段性,我們區分中小學校,區分年級提出教育目標和內容。例如在小學區別年級提出教育目標中。一年級孩子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對小學常規不了解,我們重點是進行行為習慣和文明禮儀教育;二年級主要進行遵守紀律、珍惜他人勞動成果教育;三年級進行勤儉節約和艱苦樸素教育;四年級進行愛家鄉、愛祖國教育;五年級進行頑強意志和勤奮刻苦良好品質訓練,主要是幫助學生樹立崇高理想。為了使家長能有的放矢的對子女進行教育,我區家長學校側重各年級教育重點對家長進行培訓。為了解決教育的針對性,我們每個年級又按照家長自我需要和孩子性格、意志、品格、興趣等情況進行開班。目前,我們已經指導部分學校形成了家長學校的校本教材。
正是由于我們設計的教學內容具有針對性和科學性,內容貼近生活,貼近實際,通俗易懂,家長能學以致用,所以家長參加家長學校的熱情很高。通過家長學校的開辦,家庭、全區學校的教育活力已經形成,推進了學校素質教育的扎實開展,真正達到了教育兩代人的目的。
二、大力開展教育活動,提高教育的實效性
家長教育也和學生教育一樣,不能采取單一的講授形式。為了提高家長的興趣,提高辦學質量,我們不斷創新家長教育,建構切實有效的教育途徑,努力提高教育實效。
1.精心組織家長學校教學
家長學校的課堂是主渠道。每次家長學校上課,全區各學校都精心準備,確保收到教育實效。全區各學校緊緊圍繞教學計劃,以年級組為單位,針對學生情況和家長教育現狀進行集體備課。然后學校選擇熟悉教育學、心理學知識,了解當代家教理論與實踐,對授課主題有研究的教師擔任主講教師,使家長能坐得住,聽得進,有收獲。在教學上采用了集體教學、個別教學、網上教學相結合,不僅滿足了在家的家長,也方便了留守兒童的家長,部分家長即使在遠方打工,也能通過網上學習。授課前,學校還對任課教師進行培訓,讓他們熟知教學內容,針對學生個性,理論聯系實際地進行講解,要求教師做好教室布置、家長的接待與服務和個別交流溝通等工作,極大地提高了教師的素質,贏得了家長的信賴。每學期學校還對家長學校工作進行一次總結評比,表彰一批優秀教員和優秀學員。目前,我們全區各學校真正做到了普校、家校一起抓,達到了統一計劃、統一部署、統一授課、統一檢查、統一考核、統一總結,確保了家長學校工作的長效運行。
2、精心策劃家長學?;顒?/p>
在高質量抓好家長學校授課時,我們還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力求使家長學校工作形式多樣,提高學生家長參學積極性。
(1)專題教育活動:邀請資深家庭教育專家做講座,近兩年,我們——等專家來我校作報告,家長受益匪淺。
(2)親子共享活動:我們在學生和家長中開展了“同行一景”、“同做一事”、“同讀一書”、“同唱一歌”等活動,讓父母和孩子一起活動,共同成長,這一活動的開展極大地豐富了家長們的家庭文化生活。
(3)成果展覽活動:為豐富學生生活,提高學生素質,我們在全區學校中開展了“四個節”,即:英語節、藝體節、讀書節、創新節,四節的開展,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潛能得到了開發,素質得到了提升。目前,這“四個節”活動已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學?;顒游幕W校組織家長參觀成果展覽,觀看文娛匯演,享受孩子成長的樂趣?;顒拥拈_展,既展示了學校素質教育成果,又使家長了解了孩子,從而支持孩子參加活動,實現了教育觀念由“重智輕德”向“全面發展”的轉變。
(4)經驗交流活動:辦學過程中,我們十分注重家長間的相互教育,收集家長中的成功家教事例,召開家長經驗交流會,編發《家教簡報》,廣泛宣傳他們的教子經驗,讓學生家長互相借鑒,互相促進,互相提高。
3、精心引導家長自主學習
我們在各個學生家庭開展了讀書競賽活動,向家長提出共建“書香家庭”要求,倡導家長讀書,通過自己的學習,對孩子進行潛移默化的感染。讀書活動的開展,提高了家長的自身素質,提升了家長知識品味,對評出的“書香家庭”,我們為他們征訂了《家長雜志》、《家庭生活》、《關心下一代周報》等報刊。同時,我們還通過告家長書、出《家教簡報》等形式,定期登載家教策略,根據不同季節宣傳傳染病預防、防火、防電、防災及安全防范等知識,提高了家長的教育水平。
4、精心搭建溝通渠道
學習材料是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獲得數學知識、提高數學能力的基本載體,是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數學價值的重要資源。學習材料按其使用方式可分為書面材料和操作材料兩大類,其中書面材料包括主題情境圖、數學問題、數學習題等等。如果所用的學習材料的典型性、啟發性不夠,會直接影響學生知識的獲得和能力的發展。那么,就如何合理有效的選擇學習材料談談我的看法。
一、提供可操作的學習材料,讓學生自主感悟
《數學課程標準》提倡將“靜態的被動接受式學習”更多的轉向“動態的主動探究式學習”;提倡更多地將“關注學習結果”轉向“關注學習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要更多地考慮讓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中尋求各種能力的發展。如“三角形三邊關系”的教學我這樣設計:現在我有一根塑料管,將它任意剪成三段,將這三段首尾相連,猜一猜能圍成什么樣的圖形。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探究出什么樣的三根塑料管才能圍成三角形。
上述材料的使用,更多地注重生成。學生通過剪塑料管得到的,是原始的、鮮活的學習材料,它所呈現的形式更具有多元性。這樣的材料更容易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使得探究的情景更具有真實性、可靠性。
二、提供典型的學習材料,讓學生自主探究
提供全面、典型的學習材料,可以為學生的大膽猜想、小組討論提供思維的憑借,為學生展開自我評價提供有力的例證,使運用科學的探究方法進行探究學習成為可能。
“能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數的特征”是一節典型的探究分數規律的課,如何引領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發現能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數的特征既是這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在教學中我們往往由于學習材料的局限性,使學生的探究活動陷入困境。在對教材和這個規律的實質進行反復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特點,我在課始提供了這樣一組學習材料:出示12個分數:、、、、、、、、、、、。這些分數中,有分子相同的、有分母是2或5的倍數的、有分母是3的倍數的、分母是7的倍數的等,讓學生通過探究,在交流與匯報中掌握能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數的特征。
這些材料全面、典型,在后面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憑借這些分數逐步摒棄了非本質的屬性,自主概括出了能化成有限小數的分數的特征。
三、提供選擇性的學習材料,讓學生個性張揚
教學應該促使學生主體參與,體現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教師應盡可能地創造機會和條件,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給予學生自己選擇甚至自己提供學習材料的權利,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張揚學生的個性,讓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能夠以自己可以接受的學習方式展開學習,體現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個體差異。如教學“按比例分配”時,結合學校即將舉行的家長會活動引入新課。我們學校就要舉辦家長會,如果你是班主任,要用300元錢布置教室和購買禮品,你將怎樣分配這300元呢?學生在討論中提出了多種分配方案。
這里的學習材料完全是學生根據自己的個性特點,用自己喜歡的方案、解決自己設計的問題,他們始終能夠感到學習就是做自己的事情,是在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這樣就使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夠運用不同的學習策略,去解決不同層次的問題,從而張揚學生的個性,體現“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數學”的大眾數學教學觀。
四、提供開放性的學習材料,讓學生思維創新
一、 開放學習材料,促生更多知識生長點
在課堂實踐中,教師要努力從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和認知基礎出發,引入學生所熟識、熟記的學習材料,拉近學生與學習內容之間的距離;同時,教師要發揮學生在組織學習材料中的能動性和參與性,鼓勵和引導學生走進生活、感受現實,從他們的周邊去尋找知識的生長點,從而讓學習材料由固定、單一轉變為生動、多樣,為學生后續探究提供思維空間。
如在教學一年級《分一分》一課時,教師可以布置學生課前在家長的陪同下參觀超市、商城等場所,觀察里面的物品是怎樣擺放的,有條件的孩子還可以在家長的指導下用手機錄下這一過程,在課堂上進行播放。經過教師的剪輯與拼接,隨著鏡頭的轉換,學習材料也變得更為豐富多樣,學生理解并接受了同類物品擺放在一起這一知識。這樣用學生身邊的現象和行為作為參照,知識的生成顯得自然而又密切,為日后知識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感性基礎。
二、 開放學習方式,激活更多思維興奮區
注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就要以人為本,使他們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只有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他們的主體地位,才能激活他們的思維熱情,讓學生徹底投入到課堂學習過程中來。
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一課時,教師并沒有依照傳統的方式,讓學生按照教師的指令完成探究,而是通過一個練習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探究:
1. 用下面這三個圖形,你能拼出哪些不同的圖形?
2. 你能拼出一個長方形或者一個平行四邊形嗎?拼出的這兩個圖形之間有什么聯系?
在學生的合作探究過程中,教師通過巡視與個別指導,及時了解學生之間的思維差別,組織進行集體交流和互動評議,實現了學習方式的多樣性和學習成果的最優化兩者的平衡。
三、 開放學習環境,增強更多課堂“卷入”感
開放性的學習環境,是使學生民主、愉悅地經歷數學學習過程的重要保障。開放性學習環境的營造是一個系統的、多方位的工程,除了要努力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得師生雙方能順暢地、充分地進行交流,尊重和信任每一個學生;還要在數學課堂組織形式上求新、求變,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現自我的機會,盡可能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望,鍛煉他們的表達能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收獲感,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程經歷中體會到個體的價值,完全沉浸到課堂學習中。
如在學習《認識小數》一課時,教師根據教學的需要,設置了馬蹄形的座位布局,讓學生讀并了解小數的歷史,講解小數點的來歷,展示了在生活中所見到的小數等,讓原本由教師“唱主角”的課堂變成了學生的舞臺,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四、 開放評價體系,引發更多認知驅動力
來自他人的認可和積極肯定,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必要動力。開放評價體系,打造立體化、多元化的課堂評價,充分發揮評價的引導和激勵作用,是每一個教師都要仔細琢磨并認真實踐的重要課題?!皠照妗焙汀皠諏崱笔怯行гu價的關鍵,無論是來自老師、同伴或者家長的評價,都要貼合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只有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心理共鳴;這同時也是指引學生準確進行自評、互評的前提,讓學生不但在他人認同中得到鼓舞,更在自我認同中強化心理體驗。
【關鍵詞】數學材料 教育 幼兒園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200
曾經看到一則名叫“太難了”的網絡視頻,視頻內容是:一個看上去像是幼兒園大班的小女孩在奶奶的“指導”下背誦乘法口訣,“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三十五……”,一旁的奶奶厲聲呵斥小女孩,反復練習“三五一十五”10次,小女孩磕磕絆絆都說對了??山酉聛硇∨念^開始背,一背到“三五”時就會出錯。最后小女孩哭著說:我一點都記不住這“三五”,這“三五太難了,太難了,一點都不簡單”。
看到這則視頻,我為這個小女孩難過,更為現在的幼兒數學教育難過,孩子這是在學數學么?這樣的“學習”有意義么?這難道就是所謂的“幼小銜接”么?從這個案例至少可以看出兩個問題:第一個,學習內容“小學化”。乘法口訣應該在小學2年級才會接觸到,在幼兒園大班階段來學習不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第二個,學習方法“小學化”。沒有實物或圖片來輔助,沒有學習情境,沒有方法引導,完全是在成人高壓下的死記硬背,學習過程不符合幼兒認知發展規律。
《指南》指出:成人應該“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學習,如果沒有學習材料,不能通過生活和游戲情境來構建這些知識,而是一味地要求幼兒通過機械識記得方法“記住”這些知識,很可能會摧毀幼兒對數學的學習興趣,甚至可能會導致幼兒對數學學習產生恐懼乃至厭惡、憎恨的負性情緒??涩F實中,有很多幼兒在成人“贏在起跑線上”錯誤思維的指導下,正經歷著視頻中小女孩的遭遇,正接受著這樣的數學教育。除了家庭因素影響,社會輿論、社區、幼兒園、小學等因素相互關聯、錯綜復雜,也是造成幼兒數學教育“小學化”的因素。幼兒園作為幼兒教育的重要機構,在預防和糾正幼兒數學教育“小學化”方面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操作活動是幼兒園數學教育的重要形式,學習材料是幼兒操作活動的載體,是幼兒數學學習的重要媒介。幼兒正是在與數學材料的互動過程中獲得了相應的體驗,構建起了相應的數學概念。在這里,我主要從材料的選擇和使用方面來談一談幼兒園數學教育如何避免“小學化”。
一、數學材料來源于生活,符合幼兒認知經驗
幼兒園數學教育“小學化”的表現之一便是讓幼兒學習那些遠離自己生活,在生活中很少有機會運用的知識,正如那個小女孩背誦乘法口訣。幼兒生活在數學的世界里,數學教學活動如果來源于生活,或者以生活情景為素材,對幼兒的學習就會更加有意義。比如大班數學活動:小老鼠買米。教師將空的可樂瓶和礦泉水瓶修剪成大號和中號的“米罐”,把一次性紙杯當成最小的“米罐”。這些簡單而且幼兒熟悉的學習材料與“小老鼠買米”這個生活情景結合起來,能幫助幼兒將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建立聯系,從而在操作過程中感悟數學知識的現實意義。
二、數學材料要有層次性和變通性
強調材料的層次性,主要是因為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存在個體差異。這種差異在數學活動別明顯,面對同樣的材料,有的幼兒輕松完成,完成后無所事事;有的幼兒感到困難,遲遲完成不了。因此,教師在提供數學類材料時應盡量體現層次性,在難易程度、操作規則等方面多一些變化,以滿足不同幼兒的學習需要。如,提供同一結構不同層次的材料,實物、實物圖片、點子符號、數字等不同層次的材料可以適合不同層次的幼兒,又能適應幼兒從直觀行動思維到具體形象思維再到抽象邏輯思維發展的趨勢。還可以提供同一概念多種變式的材料,比如提供多種多樣的三角形,讓幼兒充分觀察之后歸納三角形的本質特征。
強調材料的變通性,主要是指充分挖掘材料的價值,做到“一物多用”。比如對于幼兒收集的瓶子,可以讓幼兒點數總數;可以讓有按高矮排序;可以讓幼兒找出第N個瓶子,發展序數概念;還可以玩分類游戲――按材質分類,按瓶子的功用分類,若為瓶子穿上不同顏色衣服,還可以按顏色分類……這樣,通過目標和規則的變換,同一組材料可以支持幼兒多項學習活動。
三、數學材料要有適度的開放性和結構性
幼兒在與數學材料的互動過程中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如果材料的結構性過高,就容易限制幼兒的想象和操作,幼兒的操作學習過程往往呈現出高結構、高控制的特征。例如,在學習數的組成與分解時,常見的材料是實物或圖片,常見的教學過程是幼兒先觀察教師演示實物或操作圖片,得出數的組成的規律,然后進行操作驗證并口述結果。操作材料結構性過高,幼兒雖然可能學到了數的組成與分解的知識,但并不能體現出建構數學關系的思維過程,不利于數學思維的發展和數學能力的形成。
如果材料過于開放,材料之間缺少必然的聯系,就容易使操作流于形式,不易達成學習目標。教師可能會提供一些材料讓幼兒自由探究,至于材料中是否包含特定的數學關系,幼兒可能從中獲得什么樣的數學關系,幼兒獲取這些數學關系可能需要的關鍵性經驗和途徑是什么,教師心里根本沒底。這樣的操作活動就變成了幼兒的自由玩耍,這種情況在集體操作、小組操作中均存在,在數學區角活動中出現的更多??梢哉f,在這樣的活動中,僅有“兒童在先”,沒有“教師在后”。
我們中班年級組12位教師經過了一年的相處和磨合,大家都是比較的熟悉,有很強的凝聚力。其中原有的一位教師因個人原因離職,從而進來了一位新教師。我們的教師隊伍中有一位園級骨干教師、五位中年教師、六位新崗教師。教師的性格都是比較外向活潑,因此,我們年級組是一個年輕活動青春的團隊。
上學期,小班年級組以常規培養為基準,班級的一日生活常規有了一定的進步。幼兒園以美術為園本特色,加強幼兒繪畫活動的指導與觀察,針對不同層級的教師的備課進行了統整和研討,教師基本的素質得到了提高。但是個別教師由于缺少扎實的理論基礎,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存在一定的隨意性,教師語言還不夠規范和嚴謹,在教研活動中缺少主人翁意識,依賴性強,因此加強教師的理論學習,規范教師教學方式,提高教師教育教研水平至關重要。
二、指導思想
加強學習和研究《3—6學習發展指南》,不斷更新教育理念,轉變教育行為,提升教師專業素質,規范教研組活動。以幼兒園的實踐研究為指引,不斷提高教師教育教學中的反思能力,改進教育實踐。加強日常教育工作管理,提高教師隊伍素質,提高幼兒園教育質量。
三、具體工作及措施
(一)扎實教研,一日生活常態化。
1.隨機進班,加強個別化指導能力。通過隨時隨地的老教師進班聽課形式,逐步提高教師的日常游戲活動、戶外體育鍛煉的指導能力以及教學實踐能力,努力提高教師的日常觀察指導能力是本學期的重點,立足于教師的的日常常規帶班能力,特別是個別化學習的指導能力。加強日常工作檢查,將工作做到細致化。
2、定期教研,提高教師教研主動性。召開年級組教研活動,每周兩次小教研活動,由兩個教研組長輪流組織,在年級組中形成交流分享,互動反思的良好氛圍。遇到日常帶班中出現的任何的問題大家一起討論,共同尋找解決的辦法;一起交流分享各自班級工作所取得經驗和成績;互相觀摩平行班的常規,幫助帶課的教師反思教學活動中的得與失。
(二)互動學習,游戲活動個性化
1、繼續深化以游戲教學為主,讓孩子在游戲中學習。根據班級環境的改進,加強活動的游戲化形式,不限定孩子的發展。
2、重視班級的戶外體育活動,滿足每日幼兒的戶外體育鍛煉時間,重視幼兒體育鍛煉,增強幼兒體質。加強球操的練習,培養幼兒的節奏感和手眼協調能力。
(三)海洋之旅,美工創意獨特化
1、海洋之旅主題課程的嘗試開展。根據中班年齡特點,我們首次開展園本課程“海洋之旅”,以班級為單位,各班凸顯個性。在每次主題結束了各班進行交流總結,能夠真正做好主題活動內容。
2、加強家園互助,推進家園合作。以“家長會”“秋游”活動為平臺,調動家長的積極性,努力讓家長參與到幼兒園活動中。
3、做好美工區自主化。園本課程在藝術領域中體現就是創作和表現,各班做好美工區的創意,根據班級的“海洋之旅”做好美工區活動。美工區材料自主化,和幼兒一起做好美工區材料的分類,自主拿取,不斷做好自主化。
五、各月份具體內容安排
月份
周
教研內容
教研形式
負責人
9月
第一周
新學期工作安排
各班環境創設
集體備課
互動研討
觀摩學習
教研組長
第二周
球操研討
教師節獻花環活動安排
互動研討、
經驗分享
教研組長
第三周
一日生活活動流程、
自助餐
一日生活的開放性
互動研討、
經驗分享
教研組長
第四周
“能干的我“主題活動小結”
“海洋之旅”主題活動前期準備
互動研討、
經驗分享
教研組長
10月
第一周
國慶放假
第二周
海洋之旅主題活動的制定、個別化學習材料投放
自主學習、
經驗分享
教研組長
第三周
集體備課
各班主題的制定
互動研討、
經驗分享
教研組長
第四周
重陽節方案制定
主題案例的研討
匯操的流程
互動研討、
經驗分享
教研組長
11月
第一周
《海洋之旅》主題延伸
教師研討活動內容
互動研討 、案例分析
教研組長
第二周
戶外大型健體活動
游戲課程觀摩交流
互動研討、
經驗分享
教研組長
第三周
《海洋之旅》主題延伸活動、個別化學習材料投放
互動研討 、案例分析
教研組長
第四周
集體備課,計劃內容研討、個別化學習材料投放
互動研討、
經驗分享
教研組長
12月
第一周
《迎新年》主題學習
教師研討活動內容
互動研討 、案例分析
教研組長
第二周
主題案例資料交流分享
迎新年家園同樂會活動安排研討
互動研討、
經驗分享
教研組長
第三周
環境創設分享
個別化學習材料投放
經驗分享、
互動研討
教研組長
第四周
集體備課,計劃內容研討、個別化學習材料投放
互動研討、
一、立足物理教材,挖掘有效資源
教材是學生學習的第一手材料,也是學習的最好資源,尤其是新課程教材,充分體現編寫者的教學思想。教師應依照學生的基礎和接受能力,有效整合課程資源,提高教材的使用效率。
例如,筆者在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知識與技能后,引導學生學習諸如“探究實驗” “閱讀材料” “生活?物理?社會”“想想議議做做”之類的內容,這些學習內容圖文并茂,生動鮮活,趣味性很強,非常適合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新能力,教師應進行合理的整合利用。對于教材提供的“閱讀材料”,可以進行因勢利導,組織學生閱讀討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拓展知識視野。新教材提供的各種演示實驗、隨堂實驗以及課外小實驗,教師也應引導學生積極嘗試,幫助學生更好地感知概念,提高整合資源的使用效率。
二、選擇合適的課外學習資料,整合課堂學習內容
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圖書館,學生可以去圖書室借閱各種物理書籍,根據自己的興趣也會訂閱一定的報紙和期刊。增加課外讀物既是新課改的要求,也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資源,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教師一定要做好試題的整編,讓學生精選精練。對于隨堂練習,教師應根據教材和學生已有的教輔材料,做好篩選和整合,拓展學習內容,提高使用效率。
例如,學習“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有關知識后,筆者首先深入圖書館,篩選幾期《中學物理》《中學物理教學》等雜志,結合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有關內容,給學生提供幾篇研究分析透徹或者富有拓展性的學習材料,引導學生閱讀研究。對于那些物理學習興趣濃厚、學習熱情強烈,并且有著很強的探索能力的學生,則為他們提供更多的閱讀和學習材料,提供更為廣闊的學習平臺。對于學生手中的教輔材料,尤其是習題材料進行整編訓練,依照學生的基礎層次,進行有效分層設計,提供基礎題與能力題,這樣大大豐富了學生的學習資源。
三、充分整合物理實驗,創新實驗方式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實踐性學科。只有引導學生把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結合起來,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知識感悟能力,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科學素養。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實驗器材,開放實驗室,為學生的科學探究創設條件,同時整合物理實驗,創新實驗方式。
例如,學習“動能定理”時,筆者組織學生根據教學內容,結合我校實驗室的有關器材,自行設計驗證動能定理的實驗方案,學生積極性非常高,他們結合教材中的實驗設計原理、步驟,及根據筆者提供的實驗器材,通過小組討論、合作研究得出一套較好的實驗方案。
這樣,不僅讓學生掌握了基本的物理知識,而且通過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方案,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增強了學生對知識的感悟能力,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四、整合社會資源,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時代是最好的學校,社會是最好的圖書館,生活就是最好的課堂,高中物理教學要做到課程資源的有效整合和高效利用,必須引導學生走向生活、緊跟時代,走近社會,有效挖掘各種社會資源,引導學生合作交流、調查研究,提高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筆者在組織學生學好教材的同時,組織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走向社會。引導學生根據生活經驗或者發現,研究生活的各種物理現象,用高中物理的知識解讀生活常識。比如,本班里有的學生家長是電工或者在工地負責水電工作,他們技術非常過硬,但是,很多家長沒有經過專業學習,筆者請幾個學生家長在方便的時候走進課堂,講解自己的工作流程,引導學生分析研究有關電學原理在家長工作中的應用。學生家長的工作操作既豐富又緊跟社會發展,能夠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學習資源與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探究。
這樣,不僅能夠做到家校合作,而且為學生提供最為現實的學習材料和資源,引導學生把物理知識學習與現實問題結合起來,學以致用,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總之,高中物理教學一定要立足于學生的學習基礎和發展潛力,對教學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豐富和高效利用,為學生提供充足而又高效的學習資源,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