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03 09:36:03
序論:在您撰寫大學安全教育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從在校大學生的成長歷程來看,他們從接受幼兒教育開始至高中畢業,都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安全科學理論知識教育。從知識結構來看,缺乏系統的安全科學知識;從能力結構來看,缺乏解決各種復雜問題和矛盾的能力,社會閱歷淺,承受能力差,欠缺自我保護的能力和意識。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各行各業都有自身的安全需要,如果一個大學生不具備基本的安全意識、安全常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則將很難面對成長道路上的重重困難和考驗[4]。目前,我國高校安全科學教育僅僅局限在安全工程專業,且是大安全觀教育。實踐證明,各個專業的高校生,包括文科生都應學習一些有關安全科學的理論知識,懂得安全的原理和本質。因此,只有經過了系統案例科學知識教育的人,才能更好地深層次發現安全隱患,識別重大危險源。現在大學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加強大學生的安全科學教育,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知識和能力,使其真正成為高素質的合格人才,已經成為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
2.高校中安全科學的教學目標和原則
2.1教學目標。高校中安全科學的主要教學目標是介紹正確的安全思想,并使大學生能夠牢牢樹立正確的安全意識;用系統的安全科學理論知識武裝大學生頭腦;讓他們在現實生活、工作中能夠識別、解決安全問題。安全科學課程首先要培養大學生形成安全意識和觀念,根除他們錯誤的安全觀念和沒有安全的安全思想;將“生產必須安全”、“安全是投資而不是消耗”和“生產與安全雙贏”的正確觀念植入他們的心里。其次應引入國外先進的安全理念,介紹國外完備的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體系,使大學生在以后不同的生產生活過程中具有特定的安全觀念,產生不同的安全認知和態度,進而做好對安全的規劃、決策、管理和指揮。在具備了安全意識之后,學習一定的安全理論知識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理論上,要學習安全法律、法規,懂得事故為什么會發生,事故有哪些類型,針對不同的事故類型采取哪些預防措施,事故發生后應該做何處理,日常工作中如何識別危險源,等等。
2.2教學原則。安全科學理應看做是一門像法律基礎課一樣的基礎課或工具課,文理科專業都應開設,讓學生學會拿起這把工具在工作中保護自己、他人和國家的財產安全。安全科學作為大學教育中的一門工具課程,課時不宜太多,教學時間一般為一個學期。旨在讓學生形成安全概念、樹立安全意識,了解安全法律法規。具體的安全技術與管理還是由安全工程專業畢業的學生完成。大學教育中,如一些礦業、化工、建筑、石油、交通和冶金等子學科的專業,在講課過程中應該結合專業課的相關內容進行授課,課時可以適當多一些。安全科學課程的講授任務應該由高校專門配備安全專業畢業的專職老師進行,有些課程最好能夠和相關專業課老師一起講授。
3.高校中安全科學的教學內容
3.1首先,要讓學生了解目前對安全科學的研究是運用系統工程原理進行的,即對生產中的安全問題進行系統預測、系統分析及系統評價,并采取系統控制,所以應向學生介紹系統和系統工程的概念。其次必須讓學生掌握事故理論,了解生產中的危險性是怎樣變成事故的,要講授事故的涵義、分類及構成要素;事故的影響因素和原因;事故模式理論;事故的發展階段、特性、法則和預防原則。再次,讓學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夠對系統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了解、查明系統存在的危險性,估計事故發生的概率和可能產生的傷害及損失的嚴重程度,確定哪種危險能夠通過修改設計或改變控制系統運行程序加以預防,應向學生介紹常用的安全檢查表、事故樹、事件數、故障類型影響分析和因果分析圖法等系統安全分析方法。最后,要特別強調系統安全預測方法,這樣才可以在工作中有效地運用各種知識和科學手段,分析研究歷史資料,對安全生產發展的趨勢或可能發生的結果進行事先分析。
3.2介紹安全經濟和安全投入的辯證關系,明白現代社會對安全科學技術提出的要求,即用社會有限的投入實現人類盡可能高的安全水準,在人類可接受的安全水平上盡量節約社會的安全投入。
3.3介紹安全管理的相關知識,讓學生清楚我國安全工作的指導方針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了解我國從中央至地方各省、市,已基本制定了對各種行業及特殊性質工作的安全法規、規定、條例和辦法等;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到具體的《安全帽GB2811-2007》等法律法規,基本做到職工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有法可依。了解我國各方面的安全監察執法機構,并學會利用它,為自身的案例提供保障。了解我國企業安全目標管理的意義和內容,以及企業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建立、實施與認證等。
3.4介紹安全生產危險性評價和重大危險源的識別、評價,監控和安全管理制度,針對導致安全事故危險因素的系統管理。
3.5介紹應急救援預案的制訂與實施等內容,使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遇到重大安全生產事故不延誤救援工作,在第一時間內作出應該做的正確決重。同時,掌握必備的衛生急救技術。介紹安全文化的培養,讓學生知道安全文化建設,是通過營造良好的人文氛圍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對人的理念、意識、態度和行為等形成從無形到有形的影響,從而對人的不安全行為產生控制作用,以達到減少人為事故的目的。
4.高校中安全科學教育的輔助途徑
高校中除進行課程教學外,高等院校應結合全國的“安全月”、“消防日”等活動在校內開設一些諸如安全法律、法規、案例分析、職業病防治類的講座、報告和學習班等。大學校園中的學生會,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成立大學生安全社團或協會;在校園生活中,應各個季節時期和學習生活各個環節進行相應安全的宣傳。另外,對于交通、建筑、冶金等特殊行業,學校的專業教研室應根據情況在學生畢業期間進行一次專業安全培訓;在畢業論文答辯時,可以根據各個學生的論文提問一兩個有關安全的問題。
5.結語
當前,女大學生成為社會受害群體中最主要的群體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年齡結構、生活環境和文化背景因素。目前,獨生子女已經成為我國大學生的主體,這些大學生基本上是父母的細心呵護和老師的關懷下成長的,人生經歷大多是從學校到學校,對社會的復雜性知之甚少,一旦離開父母和老師,開始獨立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時,對可能發生的各種安全問題往往缺乏必要的重視和警惕,從而給違法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機。第二,缺乏安全防范意識。一些大學生安全防范意識淡薄,對可能發生的各種安全問題,缺乏必要的重視與警惕,留下了種種安全隱患。第三,缺乏對社會消極因素的抵抗能力。目的,我國正處于改革開放時代,西方資產階級腐朽思想和沒落的生活方式,以及一切向錢看的極端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對涉世不深的學生具有極大誘惑力。第四,缺乏社會經驗。由于當代大學生的生活環境,較少經受挫折,思想比較單純,對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和壞人壞事缺乏理性認識,自我防范能力比較弱等等。如前所述,中國傳統文化與大學生安全教育沒有沖突,我們還可以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一些優秀的文化思想來增強大學生自身安全防范意識。
1敏于事而慎于言———都是言行
在惹禍“敏于事而慎于言”出自《論語•學而》,意思是我們對事情要敏感,說話要謹慎。一方面,考慮問題要周全,做到“每事問”,對任何問題、任何事情都要問個為什么,不要輕信,不要盲從,寧可把事情想的復雜些,不可把問題簡單化。在做事情的時候,更要認真些,尤其是涉及安全的事情,要防止“大意失荊州”。在說話上,更要謹慎些“,三思而后行”,這樣,可以減少不安全事故的發生率。
2無功不受祿———小便宜貪不得“無功不受祿”
最早見于《呂氏春秋》中孔子所言“吾聞君子當功以受祿”。大家都知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上掉餡餅的事情是不可能的。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用知識和正義武裝自己的頭腦,而小恩小惠在短時間內,使我們心里得到了安慰,但時間長了,就會發生質的變化。占小便宜,不勞而獲,以自身的弱點或優勢取得別人的恩惠是不值得提倡的。大學生是時代的弄潮兒,應該賦予更多的責任感,正能量,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3授之以陰陽變化之事———性教育的必要性
中國歷史上,對性教育的正史記載始于漢朝。班固的《白虎通•辟雍》談到,貴族子弟從10歲開始就要寄宿于城內的“小學”,至15歲時進入郊外的“辟雍”,其中“授之道當極說明陰陽夫婦變化之事”,其實就是性教育。這是中國歷史上官方首次頒發性教育文件,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先生說:“德育實為完全人格之本。若無德,則雖體魄智力發達,適足助其為惡,無益也?!睂W校是培養完整人格,儲備各種知識的場所,也是開展性教育的理想場所。一方面,著實擴大性教育內容,重視性知識與性道德的同步教育;另一方面,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擴大性教育的途徑。如通過電視、廣播、電影、手機等電子產品有效地對青年學生,乃至成年人進行性教育,十分有必要。作為大學老師,改變傳統教學方式,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發揮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性教育的時效性。
4身體力行———高校防身術學習的重要性
“身體力行”主要出自《淮南子•氾論訓》:“圣人以身體之?!薄抖Y記•中庸》“:力行近乎仁。”意思是,要親自做事。我們不妨在這里解釋為,身體的好壞是力量決定的。力量的大小事衡量身體健康的重要指標。當前,在高校開展自衛防身訓練實有必要。一是,加強高校軍事訓練;二是開設形式多樣的自衛防身術課程,如散打、拳擊等。通過自衛防身術的學習,增強其體魄,提高身體反應的敏捷性等。
二時代召喚
大一學生已經成年,生理與心理已經漸趨成熟,為人處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與能力是相對較強的。在安全意識與安全教育這一方面,大學生自身也具備了良好安全意識、防范意識、辨別危險因素的能力與意識、一定的自救與他救意識與技能。但是,由于很大部分大學生缺少一定的演練,導致他們在遇到危險時,不能立即作出正確的判斷,或者行為反應過慢,不利于在第一時間排除危險因素。更為嚴重的是,大部分大學生,連最基本的安全設備的使用都沒有完全掌握,比如滅火器、安全錘的使用等。而面對問題時表現出來的靈敏、機智以及相關的技能,都是在課堂上無法用理論講授來讓學生完全掌握的,必須通過實實在在的演練才能熟練地掌握、正確運用。
2提高大學生安全教育課教學效果的建議
2.1以案例討論為主,理論講授為輔
在大學生安全課的教學過程中,使用案例討論法進行教學,是比較好的一種教學方式。[3]案例教學講究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案例的恰當的植入、分析,最終目的是啟發學生的思考。而案例恰當的植入,意味著不同的專題要采集不同的案例。案例的采集,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而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在案例采集過程中,必須注意案例的類型、層次與多樣性。案例的類型廣、層次多、才能盡可能地通過教師的講授,把現實生活中學生可能遇到的不同類型的安全隱患進行全面的歸結與講解,以讓學生在今后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更快速地作出正確的反應,脫離危險。案例法的使用,其中涉及到一塊很重要的內容,即學生針對案例進行的有序的討論。討論是學生將教師所授內容進行內化而必經的一個過程。在討論的過程中,能夠強化教師所授的關于安全方面的知識與技能,同時,通過學生本人的思考,把知識與自我的認識進行整理、歸納,形成學生自己全新的安全觀、技能觀。其實,這就是案例討論法在教學過程中促使學生將所學的理念進行內化而成為自身的理論、意識、行為規范的過程。
2.2以專題教學為主,完善、優化任課老師的專業結構
目前高校安全課課程教學任務從始到終都是由一位固定的教師來完成的,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一些問題。比如,有的教師善長國防安全教育,有的教師善長消防安全教育,有的教師善長食品安全教育,有的老師善長網絡安全教育等等。由于不同的教師善長的內容不同,導致有些教師在講授自己不熟悉、不善長的內容時,教學效果不佳,課堂氛圍不高。因此,最佳的方法便是在教學過程中,不同的教師擔任不同的專題教學任務、工作,促進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的提高。專題教學,就要求,在排課時,根據每個任課教師的特長或者專業,安排相關的教學任務。因此,對于優化高校安全教育課程任課教師的專業結構是非常有益處的。
2.3重視課堂互動,提高學生學習的氛圍
傳統的教學方式歷來都是教師在課堂不間斷地講授知識,學生不間斷地作筆記。但是,隨著教學方法改革的不斷推進,以及為了全面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現代課堂教學純理論講授的方式已經一去不復回了。這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與學生的互動。重視與學生的互動主要有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提起學生的互動意愿。就安全教育課來講,主要是多提對學生有意義的問題,有利于啟示學生的反思的互動例子,從而激起學生互動的意愿,刺激學生與教師互動的行為反應。另一方面,重視課堂互動,就必須讓學生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上課前,教師應該督促學生提前預習,交收集相關的信息,以便讓學生在課堂互動時使用。學生對自我的形象、包括外在形象、學習形象是非常重視的,如果學生課前準備不充分,害怕說錯話,那么,在課堂互動中就不積極、不主動,導致班級課堂互動受到影響。
2.4適當增加安全演練的次數,增強學生自救與互救的能力
一、把人身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加強用電防火安全的教育
學生在學校內要注意自身的安全,例如用電安全,防火預警。在宿舍內,學生本人要自覺做到不用大功率用電器,校方也應該起到監督職能,加強對學生用電的監管。另外,應該周期性的對學校的電器設備進行檢測維修,防止漏電現象。學生在用電正常的同時應該學習消防知識,學校應該聯系當地消防部進行消防演練,當出現火災時不至于驚慌失措。
二、注重“心理”安全教育,培養良好的愛情價值觀
愛情對于大學生而言是不可避免的話題,大學生基本上已經到了法定年齡,由于荷爾蒙分泌而對異性有好感是正常的而且應該被尊重的。但是,大學生,特別是女生應該對自身有一個安全措施的保護,學校要提供平臺,教授學生基本的知識。澳大利亞艾滋病防控機構為大學生發放安全套。中國人生性靦腆,對于“性”話題一直是支支吾吾,三緘其口。但是,女生要有保護自身的自覺性,有正確的愛情觀。大學生常常陷入愛情的苦惱中不可自拔,在愛情充斥著大學校園的時刻,剛剛步入成人行列的大學生表現出來的欣喜和好奇讓他們對于愛情有一種神圣的向往。但是當愛情破滅的時候又會因為自身抗壓能力不夠而出現一些極端現象。對此,必須要樹立正確的愛情觀,正視愛情只是大學生活的一部分,并不是主要的成分,當愛情出現危機或者愛情已經消亡的時候,和朋友、同學、老師交流,分擔自己內心的痛苦。
三、強調校外安全教育,用正確的觀念融入社會
作為已經是成年人的大學生,希望盡快的融入社會的積極心態是可以理解的。大學生外出做兼職,找寒暑假工表面上看一件輕松平常的事情,卻成為高校安全教育中的一個容易被忽略的盲點。為了減輕家庭的負擔,許多學生都會出去找工作,開源節流。但是在外出過程中要謹防受騙上當。新聞中經常能夠聽到大學生由于外出工作被傳銷,被克扣工資等現象,這就需要大學生外出時要謹記“防人之心不可無”,不要有不切實際想要賺大錢的想法,只要不存貪財之心,就不會被別人有可趁之機。當大學生被克扣工資的時候,或者當自身的合法權利受到侵害的時候,應該要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在平時生活學習中要努力學習法律知識,關心新聞媒體報道的事情,做好防范工作。
四、雙管齊下,加強交通安全和出行安全教育
近年來,部分高校發生了性質嚴重的安全慘劇,如武漢某高校“一雙臭襪子引發的血案”、河北某高?!案欢_豪車撞人案”、上海某知名高?!巴瑢嬍沂矣淹抖練⑷税浮保约皶r常在高校會發生的宿舍火災、交通事故、自殺自殘等事件,使大學生的安全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安全教育管理作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系統性、復雜性、技巧性和藝術性都非常強的工作。學校安全教育與管理的核心即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安全穩定的環境,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各種安全保障和服務。高校的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如果僅靠硬性的“教”與“管”,而不運用柔性的“以情感人”,學生多半會口服心不服,安全教育管理應得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因此,作為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在日常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工作中要特別注意情感關切、情緒管理、情誼感染、情份聯接的運用。[1]
二、高校學生安全教育管理的內容與意義
(一)高校學生安全教育管理的內容
有學者認為,我國高校校園內的安全事故主要有七類:一是安全措施不完備的學習設施和危險建筑所導致的安全事故;二是集中在樓道、通道、臺階、校門等處發生的擁堵擠壓造成的意外傷害;三是火災事故、爆炸、食物中毒、煤氣中毒等意外傷害;四是與教職員工有關的學生傷害事故;五是在文體活動中的意外傷害事故;六是與學生本身有關的傷害事故及學生違紀行為所導致的人身傷害;七是校內外交通事故等等。[2]一般認為,高校大學生所面臨的安全事故與隱患包括以下幾類:政治安全、學業安全、住宿安全、人身安全、心理健康安全。就高?,F實狀況而言,學校安全事故具體發生形式有:政治安全如,蠱惑、非法集會、恐怖事件、泄密等;學業安全如,安全事故,如無故出走、無故退學、失蹤失聯、考試作弊等;住宿安全事故如,入室盜竊、入室搶劫、詐騙、火災、打架斗毆、晚歸不歸等;人身安全如,如食物中毒、校內外交通事故、自然災害、各類糾紛、涉入犯罪等;心理安全事故如,自殘、自殺、傷人、報復社會、自閉、與家庭親友和周邊人際關系緊張等。高校安全教育與管理內容應與高校易發易生的各類安全事故相對應,有針對性地完善教育和管理措施。
(二)加強高校安全教育的意義
1.加強高校安全教育管理,可以提高學生自我防護能力
近些年來,我國部分高校校園內學生意外傷害事件時有發生,造成這些傷害的原因雖各不相同,但它們的一個共同點就是大部分當事人在事故發生時,沒有任何心理準備、自我保護意識極其淡薄,對一些不懷好意之人、社會缺乏理性認識,易被一些不法分子欺騙或者利用。他們都缺乏安全防范的意識,給安全事故的發生埋下了許多隱患。由此可見,開展和加強高校安全教育可以增強學生安全防范意識,提高自我防范和保護能力,從而預防犯罪和傷害事故的發生,減輕學生家長的擔心,減少對學生順利成長成才的威脅。[4]
2.加強高校安全教育管理,可以優化校園“軟”環境
當今大學辦學形式多樣化、管理方式社會化、校園規劃開放化、學生結構復雜化等新的特征,使大學校園的治安形勢也變得更加復雜、嚴峻。因此,開展和加強高校安全教育有利于形成“全員”安全意識,強化高校防護管理措施和能力,優化高校軟環境,為平安校園、和諧校園建設提供輿論支持和人文氛圍。
3.加強高校安全教育管理,可以提高學生國家安全保衛意識
當前我國面臨的安全環境復雜多變,不容樂觀。幾十年的和平環境使大學生放松了對國內外敵對勢力的警覺,大部分青年學生對國家安全的認識不全面、不透徹。全面準確地認識國家安全形勢,更有助于增強大學生的國家安全責任感。因此,加強大學生的安全教育,培養國家安全意識是國家賦予大學生的新的使命和任務。
三、“情感關切法”在大學生安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及應用
(一)“情感關切法”的內涵
情緒、情感是人精神生活的核心成分,它們在人的心理活動中起著動力和組織作用,支配和組織著個體的思想和行為。情感關切為一個系統性的名詞,包括情感表達、情緒管理、情誼感染、情份聯接四個方面?!扒楦嘘P切法”就是管理者以真摯的感情、誠摯的心情、溫和的語氣、親切的關懷,運用情感共鳴、情緒感染、情誼聯接、情緒引導的方法,不斷加強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情感聯系、思想溝通、心靈交流、行為互動,滿足被管理者的心理需要,從而提高管理效果,實現組織目標的方式。情感關切法是對國內外先進教育管理理念、人本思想和“需求層次理論”的借鑒與延伸。“情感關切法”是現代高校開展學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手段之一。“情感關切法”避免了傳統管理的肅性與非人格化,轉以一種親和力、人情味來管理教育學生,強調自律,運用情感的手段來約束人的行為,用“內在”的影響引導學生健康發展。因為“師生交往的本質就是教師的人格精神與學生的人格精神在教育情景中的相遇。[5]使被學生心甘情愿的服從規范,接受管理教育,從而增強對他們的凝聚力與向心力。
(二)“情感關切法”在高校學生安全教育管理中的作用
1.高校安全教育管理運用“情感關切法”更能適應大學生的心理需要
就高校學生的心理需求而言,“愛”和“信任”需求是他們在本年齡段最渴望的成長營養元素。如果學生管理者能以發自內心的愛和信任對待學生,那么學生就會把你作為知心朋友,有什么心事就會向你訴說,讓你幫他出主意、想辦法,你也會從中了解他們的性格特點以及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興趣、愛好等,從而尋找出最佳的教育方法。在高校安全教育中,學生管理人員運用“情感關切法”,以親友、長者的態度和胸懷,用情感感染、情感傳遞的方式更能夠贏得學生的信任與認同,使學生真正認識到樹立安全憂患意識、加強安全防范措施、增強自身防護能力是對自身負責、對家庭負責、對社會負責的要求,也是當代大學生應具有的素質,只有讓學生自身認識到了安全的重要意義,他們才會信賴學生管理人員,才會把學生管理人員當作朋友,才會主動配合學生管理人員做好自身及校園的安全防護工作,從而提升安全教育的效果。
2.“情感關切法”與“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相互融通
當代大學生有他們自己的心理特點和規律,作為學生教育管理工作者,應該遵循“以生為本”,對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采取符合人的心理行為規律的管理措施,這樣才能實現有效教育管理。當代的大學生群體是正在感受我國高校教育與管理體制改革的一代,他們在接受新的管理模式的同時必然出現了一定的情感脫節。由于過去習慣于“他律”,學生被動地接受命令和要求,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得不到充分發揮,勢必影響到學生管理工作的效果。因此,要在制度管理的基礎上強化情感教育。[5]
(三)“情感關切法”在高校學生安全教育中的應用
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都是圍繞著培養人、塑造人、發展人的目標展開的。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除了建章立制,還要保證教育管理者和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通過以談話、談心、關懷、關心等方式,實現情感表達、情緒管理、情誼感染、情份聯接的目的。所以,情感管理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的應用歸根到底是要做到制度管理與情感管理的辯證統一。
1.堅持“以人為本”,用情感與學生建立互信關系
高校應本著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把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擺在重要的位置。“情感關切法”強調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通過理智的溝通和行動消除誤會和疑慮。在高校學生安全教育中,學生管理人員(主管學生工作的副書記、輔導員)首先應把學生置于平等地位,尊重學生的個性,熟悉學生的家庭背景,才能讓學生對學生管理人員的安全教育理念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師生才能建立安全“命運共同體”。對于學業安全,學生管理人員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效果,在每學期期初、期中、期末的時候對重點學生進行開導談話和心理激勵;對于政治安全,應把握重要節點,保持頭腦清醒,提前做好介入式宣傳和警示教育;對于住宿安全,應經常深入學生寢室,調查了解學生在宿舍的生活狀況,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和住宿環境、宿舍設施安全狀況,以便為學生解決實際困難;對于人身安全,學生管理人員應以一個家人親友的胸懷,耐心細致,通過各種警示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對于心理健康安全,應深入了解學生性格、家庭特點,對重點學生應重點關注,給予正能量的關懷和跟進指導,促進這些學生心理狀態轉好。
2.堅持“重點預防”,強化高校安全教育的有效度
學校安全教育是一項長期、艱巨、系統的工作,它事關學生的發展與成長,事關學校的聲譽與影響。高校必須堅持“預防為主、群防群治”的原則,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安全教育工作。高校安全教育有重點時期,即新生入學、老生開學、寒暑假放假前、法定節假日、災害易發期。具體說來就是:新生入學后向學生派發安全提示,組織安全教育和警示講座,向學生介紹安全防范知識;開學前后,重點向學生宣傳防盜防騙知識;法定假日、寒暑假,重點做好學生暑期社會實踐、交通安全、宿舍防盜、防人身傷害方面的教育引導工作;災害發生季節,重點加強防雷、防汛、防地質災害方面的宣傳和教育。高校安全教育有重點對象,即新生、畢業生以及心理異常學生。剛進入大學校園的新生,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意識較為薄弱,因此要加大對他們的教育和宣傳;即將畢業的學生,由于就業壓力,容易被犯罪分子詐騙和誤入傳銷組織,需要提醒他們注意謹防詐騙;心理異常學生,學校要對他們進行定期追蹤式輔導,幫助學生克服問題,防范事件發生。高校教育應重點關注圖書館、實驗樓、學生宿舍、飯堂、校園周邊商鋪等場所,應定期組織宿舍檢查和消防演習疏散演練;要通過廣播、宣傳橫幅、網站宣傳等方式提醒學生在這些場所警惕偷竊行為。[6]
3.堅持“內外結合”,加大學生心理安全預防力度
互聯網絡的確是一個信息寶庫,但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網絡中除了學術信息、娛樂信息、經濟信息外,各種各樣的黃色、暴力、迷信等不良信息以及虛假信息也充斥著網絡。這些不良信息會給大學生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傷害。更重要的是,互聯網中擁有很多陷阱,也有很多木馬、蠕蟲、病毒等惡意軟件,如果不加強重視,會導致嚴重的不良后果。譬如大家人所共知的熊貓燒香等病毒全球大面積感染事件、趨勢科技等數千網站被掛馬的黑客事件,今年破獲的境外網上銀行詐騙案等事件以及網絡博客釣魚事件等令人深思的案例為我們敲響了警鐘,那就是一個不可爭辯的事實:網絡世界充滿著信息安全威脅。然而,另外一個重要的事實是:目前高校大學生的信息安全意識普遍非常薄弱,即使是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也毫不例外。當下的互聯網正在改變和影響著當代大學生的學習、思維和生活模式、道德風貌和價值取向。在這樣的背景下,加強大學生信息安全教育顯得尤為重要。搞好大學生信息安全教育,提高大學生自我保護能力,最大限度地保證大學生免受不良信息的侵害,避免大學生本身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已經成為培養具有高素質合格人才的最基本的條件。了解大學生信息安全教育現狀、研究信息安全教育措施業已成為高校安全教育的一項重要課題。
二、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現狀
1.信息安全意識淡薄。以我們對唐山所在高校大學生的調查為例,有28.6%的學生由于計算機安全方面的事件對自己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損失,造成網絡安全事件發生的主要原因有37.5%的學生選擇不清楚,由于未防范軟件漏洞導致發生安全事件的占總數的45.2%,登錄密碼過于簡單或未修改密碼導致發生安全事件的占35.1%,足見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之薄弱。盡管如今眾多專家學者已經認識到高校屬于信息安全高危環境,但只有少數高校進行這方面意識的培養,也很少有高校能夠達到指導教工和學生清楚地認識到信息系統安全在現有科技和新興科技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一些學校中開展的尚不健全且目的不明確的教學研究項目可以反映出當前信息安全意識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很低。與此相反,信息技術的進步卻不斷要求學生具備更多信息安全的知識。顯然,這兩方面已經成為了一對尖銳的矛盾,學術界的相關研究也常常陷入孤軍奮戰的尷尬境地。多數研究局限于信息安全對于軍事的價值和意義,工業、商業、社會生活等方面的用途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和投入。這種全民信息安全意識的缺乏將造成一個惡性循環,高校的大學生走向社會必將成為未來企業中的中流砥柱,由于網絡安全意識的缺乏,可能在毫無察覺的情況下將重要的商業信息暴露于危險之中,或者在遇到這種不利的處境時束手無措,而給公司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2.網絡信息安全教育明顯滯后。也以我們對唐山高校的調查為例,發現學校網絡信息安全教育滯后。滯后的情況有以下幾種:第一是對學生信息安全教育滯后于形勢的發展。學校沒有充分認識到快速發展的網絡已經延伸到了校園的各個角落。搞好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教育,不但可以保證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也是培養優質人才的需要。第二是高校加強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教育與培養健康、理性的高素質合格人才的關系處理不當。搞好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教育,不但能提高大學生自我防御、免受不良信息的侵害的能力,同時也避免大學生本身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也是高校保證其“產品”高質量、高出品率的至關重要的因素。第三是未能處理好安全教育課程與其他專業課程設置的關系。不少高校片面認為大學生安全信息教育不是學校教學內容可有可無,因而大學生的安全信息教育也就不能列入學校的教學日程。在接受調查的大學生中有36.5%的同學表示,學校的信息安全教育不系統。
3.對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教育缺乏重視程度。學校的重視程度如何,直接影響大學生的信息安全意識的水平。通過我們的調查,發現在各個高校有不同程度的欠缺:第一是領導機制不健全。大多數學校沒有專門的信息安全領導或管理機構。大學生信息安全教育采取什么樣的運行機制,以什么形式納入學校教學內容,沒有明確的規定和安排,有的學校把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教育放在各院系辦公室,有的放在學生處,教務處,有的放在保衛處等等,從管理體制上沒有形成自上而下的統一。第二是沒有把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教育作為學校教學工作的一部分。信息安全教育方面的專門課程、專業教師和教科書寥寥無幾。對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教育一般也只是以報告、宣傳等方式零敲碎打,致使大學生獲取網絡信息安全教育渠道不暢通信息不全面系統。第三是沒有把大學生安全教育納入教學計劃。調查顯示,大多數學校沒有信息安全教育課程的教學計劃,信息安全教育的時間、內容、教材、教師、教學效果等,都沒有統一的規劃。因此說,大學生信息安全教育在學校教學工作中一直沒有應有的位置。
安全教育對高校安全穩定和大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具有積極意義,2004年4月,教育部下發通知“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強化師生安全意識”,2006年北京市教委提出:在首都高校開展大學生安全教育“進課堂、進教材、落實學分”(簡稱“三進”)的工作,2008年上海頒布了全國首個地方性《大學生安全教育大綱》,規定該市大學生安全教育的目標、內容和方式。以此為契機許多省市和高校逐漸重視大學生安全教育,而安全知識課程教學也作為安全教育的主要形式取得了積極的發展。不過就全國而言,大學生安全教育課程教學的整體情況卻不能令人滿意,2012年通過對17所高校: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上海大學、上海戲劇學院、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湖北大學、中山大學、江蘇大學、南開大學、揚州大學、云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吉林大學、山東大學、重慶大學“三進”情況的調查發現,實現安全教育“進課堂”的不到60%,“進教材”的不到40%,“進學分”的只有10%左右。如今對于全國大多數高校而言,大學生安全教育依然僅處于宣傳階段,實踐教學遠未達到有計劃、有目標、規范的層次。同時,對于積極開展大學生安全教育的高校,“教育效果不明顯”的問題讓人困惑,在校大學生因安全意識差而被搶、被盜、被騙、被害的案件及火災、交通事故等仍屢有發生,大學生參與違法犯罪仍呈增多趨勢,安全教育到底有沒有用?還要不要繼續?這樣的追問令人疑惑,更令人深思。
二、大學生安全教育現狀之原因分析
國內大學生安全教育的現狀,是經濟社會深刻轉型,特別是信息科技變革帶來的安全教育“教”“學”雙方觀念需求沖突的結果,其原因可歸納為:
(一)教育體制滯后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和人們思維觀念的更新,“安全”一詞的內涵已擴展了許多,非傳統安全、可持續發展等問題先后進入安全視野,但一直沿用的大學生安全教育體制模式卻沒有對此及時做出調整。教育規劃上,國內卻至今沒有統一、權威、可操作的政策條例來落實大學生安全教育,大學生安全教育教學開展缺乏強制力,知識內容缺乏深度廣度和系統性,帶來了諸如教學隨意、目標模糊、主體不清、評價缺失等等一系列問題。
(二)內心認同缺失
當代大學生中許多是獨生子女,不少人生活自理能力較差、人際關系處理不好、安全防范意識淡薄、心理素質脆弱,一方面普遍對自身的安全期望很高,總強調別人的責任,另一方面又對自己的安全防范、身邊的安全隱患視而不見,對學校的安全教育不當回事;教育主管部門和高校對安全教育多為發生問題后非常重視,但具體落實卻是重管理輕教育,重形式輕內容,重事后輕預防;高校職能部門地位尷尬,落實空間和能力有限;具體從事安全教育教學的同志,對安全教育的前途發展方向迷茫、信心不足。對安全教育缺乏內心認同的普世心態,導致安全教育的思想根基脆弱,難有作為。
(三)教學創新乏力
當前,校園和社會安全形勢正發生著深刻的變化,特別是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互聯網、手機等各種現代信息媒介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帶來了安全概念、安全情勢、犯罪形態、教育手段等諸多領域的深刻變化。在新生活方式沖擊下,大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明顯,他們追新求異,對知識表現出鮮明的個性化需求,在對安全知識的興趣上:新穎的形式、輕松的課堂、互動的模式、感興趣的知識點、社會熱點安全問題等,才是他們更愿意看到,并能留得下深刻印象的安全教育。這些變化,沒有被教育、管理和研究人員及時捕捉、重視和研判,安全教育缺乏思考和創新已經越來越難以滿足大學生對安全知識的需求,也讓高校在持續、深入推進安全教育方面力不從心。
三、創新大學生安全教育教學體系
破解大學生安全教育發展困局,需要社會和教育主管部門的重視,需要高校安全教育保守思想的轉變,更需要從教育教學體系構建上銳意創新、尋求突破。
(一)完善體制“要重視安全教育……”、“加強師生安全教育和學校安全管理……”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第2章第4條和第22章第70條的規定,雖然其再次重申了安全教育的重要,但缺乏配套細則,可操作性不強,難以有效落實。而翻看《普通高等學校安全教育管理若干規定》《高等教育法》《高等學校學生行動準則(試行)》《高等學校校園秩序管理若干規定》等政策法規,也存在類似“落實難”的問題。因此,必須制定一份專門針對大學生安全教育的統一、權威的規范性條例或文件,以強制力和導向性解決大學生安全教育“落實難”的體制障礙。文件應由教育主管部門為主負責起草,根據當前安全情勢和大學生特點,將大學生安全教育的體制、目標、內容、形式、時間安排一一規定,明確高校在大學生安全教育方面的主體地位和責任,指導各項安全教育教學工作的落實開展。
(二)科學規劃
1.明確教學形式
教學形式是教學性質在教學開展中的具體表現,分為選修課與必修課,不同的教學形式因其教育定位、教學投入、師生重視度、考評的不同而教學效果大相徑庭。當前,大學生安全教育應明確為高校大學生的必修課,因為只有從制度上規定安全教育“進教材、進課堂、落實學分”,才能給高校領導、職能部門及學生帶來約束和壓力,有效保證安全教育質量和效果,在課時學分設置上,建議不少于32學時/2學分,并在大一首學期開設。同時,應積極發揮選修課的作用。相對選修課,雖然必修課效果更好,但開設難度較大,不僅需要部省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文件,而且教學資源也不是每個學校都具備。而選修課則不同,一般具備中級職稱的高校教師或專技人員就可以申請開設,在落實安全教育教學方面更靈活及時,可以成為安全教育必修課教學的有益補充或過渡形式。
2.化解師資困擾
任何教育最終都需通過人來落實,教師就是其中實現知識傳承的紐帶,當前大學生安全教育面臨師資方面的多重困擾。首先,高校內部長期存在對安全教育權責劃分不明晰的問題,學院認為安全教育是保衛部門的工作,保衛部門則認為安全教育主要是學院領導和學工處的責任。對此,從職能歸口和專業性角度出發,保衛部門是校園安全歸口職能部門,熟悉校園與周邊治安狀況,安全教育能有的放矢,牽頭安全教育名正言順,是最為合適的施教主體,能有效主導教學和指導各院系、學工部門共同落實安全教育工作職責。其次,專業安全教育師資匱乏。安全教育沒有對口的學科設置和專業師范生,也無專業培訓機構,師資來源和素質一直是落實安全教育教學開展的瓶頸,因此必須著力拓寬師資途徑。對此,可以在高校開設安全教育學科來培養科班師范生,也可由教育主管部門或社會機構成立專業培訓機構,組織高校教師或保衛干部等進行安全教育崗位技能培訓,解決教師數量和質量上的困擾。最后,還需優化安全教育師資環境,著力解決高校保衛、學工、思政部門中從事安全教育工作人員的崗位、職稱、待遇、科研課題、交流培訓等,為其創造良好的職業發展空間,促其不斷提升教學能力和水平。
3.豐富教學內容
安全教育不僅包括行為安全、防護技能、心理健康,還包括思想安全、非傳統安全等諸多方面,因此教學內容上,一方面要力求豐富,不僅要包括傳統的法制教育、防盜搶騙、火災交通、避險逃生、急救護理等,還應將非傳統的食品安全、網絡信息安全、環保生態等知識一并涉及,并注意顧及學生對熱點安全問題的關注、對感興趣安全知識的需求,結合各校實際情況教育學生建立系統全面的安全觀。另一方面還要注意知識的層次,既要有感性層次的講解——具體意識形態、法律、防護技能、心理常識等技能知識的學習和社會閱歷的開闊積累;也要有理性層次的引導——在具體知識技能學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建立從安全角度看問題、想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思考能力,培養學生更新擴展自身安全知識的學習能力。在此,需要強調的是:所有教學內容的安排都需圍繞核心——安全意識的培養,因為安全的最高境界不是事發和事后的處置,而是事前的防微杜漸,能做到這一點的根本就是學生自覺樹立牢固的安全意識。
(三)創新引領
1.興趣引領,創新教學手段
興趣能激發學習動力,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特別是對于像安全教育這樣的課程,首先,大學生大多認為安全教育就是訓導說教、索然無味,而實際中也確實普遍存在忽視對學生興趣激發與引導的情況,因此急需創新理念,努力激發學習興趣以提高教學效果。激發興趣要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特別是借助當前網絡信息技術發力。一方面要提高教師的課堂把握力,把安全知識用精彩的形式講授,如充分發揮視頻教學、案例評析、情景模擬、分組辯論、團體討論等教學方法手段的效果,配合師生互動,營造愉悅氣氛,讓學生對安全知識留下清晰深刻印象;另一方面要重視PPT課件的作用,制作內容精煉、簡單易懂、形象生動、要點突出的PPT課件,從書籍、網絡、新聞等渠道選取素材,插入相關案例照片、現場圖片、漫畫、falsh、游戲測驗等,配以頁面動畫、音效將枯燥的安全知識點新穎豐滿地展現在學生面前。
2.借助網絡,放大教學資源
網絡在當前信息傳播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已經成為最大的信息傳播渠道,青年大學生群體恰是網絡信息傳播的忠實受眾,占領網絡信息陣地對大學生安全教育的未來至關重要。為此,既可通過與安全教育教學開展成熟、經驗豐富的高校聯系,開展遠程視頻教學,共享兄弟高校的優質教學資源。也可將精彩的安全教育教學課堂攝像刻錄下來,或制作短小精煉的“微課”視頻,掛到校園網專門的安全教育視頻教學專區,學生想了解什么方面的安全知識,點擊學習即可。還可以通過網絡將最新的社會熱點安全問題、安全提示、防范經驗視頻下載下來,通過校園安全教育網站平臺把安全資訊及時,給學生多樣的安全知識學習了解途徑。
3.多途多法,重視教學評價
對安全教育教學效果的評價有三方面,第一是老師給學生的評分,它有助于學生客觀了解自己的學習效果,明白不足之處,增強安全自信心;第二是學生對教學的評價,它有助于老師真實掌握課堂狀況,改進教學、提高水平;第三是安全教育對校園整體安防體系建設的貢獻評價,它有助于校園安防體系的完善和安全管理政策措施的改進。但現實中注意收集分析這些評價,并重視利用這些評價的不多,甚至不乏對安全教育不評價和亂評價的情況。對此必須轉變觀念,重視評價,并創新評價方法——多途徑、多方法綜合評價安全教育的效果,比如:將學生答問、作業、互動參與等課堂的表現計入對學生的期評成績,考試試題的設計著重考察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與拓展學習的能力,注重收集學生對教師教學效果的意見和建議,將校園發案情況與安全教育掛鉤,整體評價教育效果等。
四、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