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8 21:22:18
序論:在您撰寫零售會議記要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報告精髓
基本藥物“中標價”預留六成回扣空間
今年1~3月,中國社會科學院在浙江、福建等地實地調研時發現,各省基本藥物省級集中招標采購中,相當部分基本藥物“中標價”明顯高于此前基層醫院的實際采購價格。
報告結論稱,基本藥物“政府采購價”中,包含了40%~60%的“回扣”空間。零差率制度并未改變基層醫院賣藥賺錢的局面,只是將原來的公開盈利轉變為暗箱操作。
中國社會科學院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產業發展中心主任朱恒鵬表示,在推行基本藥物制度之前,衛生院不受15%加價率管制政策約束,可以在國家最高零售價以下自主確定零售價格。因此采購價越低,利潤也就越多。但由于衛生院也面臨與零售藥店和診所競爭,其零售價格也不可能定的太高。事實上推行基本藥物制度以前,同一藥品,二、三級醫院采購價(政府招標價)明顯高于衛生院采購價,這是業內公開的秘密。不過,由于二、三級醫院和衛生院實行不同的藥品購銷制度,兩者井水不犯河水。
基本藥物制度推行后,二、三級醫院藥品采購價即政府招標價的弊端蔓延至基層。按基本藥物政策要求,基層醫療機構和二、三級醫院按照統一的政府招標價采購藥品。如果藥企以此前衛生院的實際采購價中標,就意味著全國所有省份中標價都要維持這一較低的水平,藥企也就沒有足夠的利潤空間向醫院提供返點和回扣,就會失去二、三級醫院市場。藥商權衡市場和利潤之后,基層醫療機構也就拿到與目前三級醫院相同的返點和回扣。
?醫生反饋
社區門診量小 不受藥企關注
目前,社區醫療還處于建設初期,許多基層醫院職能不完善,醫務人員匱乏,診療水平相對有限,很難吸引居民前來就醫,致使我國醫療服務體系仍然呈現“大醫院人滿為患,小醫院門可羅雀”的局面。
而制藥企業看重的是藥品銷售帶來的利潤,目前大醫院每日門診幾乎是“海量”,藥品銷售的總量非常大,會給藥企帶來豐厚的利潤;反之,社區醫院門診量“小”,藥品銷量相對有限,并不受藥企關注,所以基層醫院的醫務人員幾乎收不到藥品“回扣”。
山東省東明縣臨河店鄉衛生院 陳正
醫生勞動價值要得到體現
在“零差率”之前國家允許基層醫院藥品加成15%銷售,多數基層醫院這部分藥品利潤也會用于醫務人員培訓和機構運營。藥品“零差率”制度實施后,我們按照國家的規定,藥品由相應部門統一采購、統一配送,并“零差率”賣出,不存在加成問題。但值得一提的是,在“零差率”實施前,政府承諾對“零差率”藥品實行差額補貼,但由于政府的財力有限,補貼遲遲不能到位,長此以往基層醫院很難運營,有些基層醫院連醫務人員的工資都快發不出來了。無論是15%的加成,還是“零差率”銷售,我們基層醫務人員只希望自己的勞動價值得到體現,不想背上拿“回扣”的罪名。
四川省安岳市周禮中心衛生院 李玉民
警惕藥企的“糖衣炮彈”
基層醫院實行基本藥物“零差率”后,最大的改變就是社區醫院的藥費比沒實行“零差率”的大醫院便宜許多。很多原有大醫院的患者,特別是慢性病患者、老年患者就被吸引到基層醫院。但基層醫院吸引患者轉移的初衷絕不僅僅是為了開藥獲取利潤,只是為了減輕大醫院就診的壓力。從患者選擇到基層醫院開藥的現狀來看,基層醫院的藥品仍低于大醫院,否則怎么會有這么多的患者來開藥呢?我擔心的是,隨著門診量的增大,藥品銷量也隨之增加,藥企也許會看中基層醫院的銷量,開始嘗試給基層醫院“回扣”,但現階段我還沒有發現藥企給基層醫院回扣的現象。
湖北恩施來鳳縣綠水鄉衛生院 韓曉麗
?專家觀點
應注意減少流通成本
引用這篇報告并不是認同報告的觀點,只是想提醒有關部門注意這個現象,警惕基層醫院也出現拿藥品回扣的問題。需要提示的是,大家不要把眼光只盯在取消15%的藥品加成上,關鍵是注意目前藥品流通環節的虛高成本。對于藥企給醫生的回扣,這項費用根本不應該算進藥品的成本,生產成本可以適當虛高,因為要研發,但現在是流通環節比生產成本貴好多倍,這是不合理的。政府部門核定價格時需注重該環節。
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 廖新波
“零差率”后政府補償一定要到位
目前,我國社區醫療還處于建設初期,門診量相對有限,僅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社區醫療相對完善,這些地區多數已經實施收支兩條線管理,醫務人員收受藥品“回扣”的機會相對較小,但有關部門一定要重視報告中涉及的內容。既然藥品監管有漏洞,招標價格存有大量的利潤空間,就要盡快解決。不能等到東窗事發,再做補救就來不及了。
競爭白熱化的中國零售行業,多元化步伐一直很匆忙。
2007年中國最大零售企業國美進軍手機專賣連鎖領域;而在2006年4月,零售商物美集團通過收購銀川新華百貨,涉足百貨業;與此同時,中國最大商業集團百聯繼續多元化擴張步伐,旗下已涵蓋幾乎所有的零售業態。
家樂福和沃爾瑪在中國的業務由多元化逐漸趨于專業化、王府井百貨和百聯集團進軍超市等實現多業態經營,而國美、蘇寧擴張到地產、家電生產等領域。這些零售商不同的多元策略選擇,都取決于一個因素:零售業態所處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不僅影響、刺激零售商的多元化沖勁,同時直接關系到零售商業態多元化的機會,所以對其多元化選擇有著重要影響。
如果將零售商現在所處的零售業態和其他零售業態都簡化為成長期和成熟期兩個發展階段,就可以得到四個象限,處于不同象限、不同業態的零售商有著不同的合理化多元擴張策略。
當零售商所處業態還位于成長期,而其他零售業態規模趨于飽和,比如尚處于規模積累階段的連鎖藥店和單體藥店,這時零售商多元化動機弱,應該采取專業化策略。
零售商應充分利用倉庫等硬件資源,最大化利用終端,可以根據消費市場“一站式”購物需求在同一終端銷售多類產品。連鎖藥店和單體藥店銷售藥品的同時也在銷售其他日用品,如廣州本土電器銷售商時尚電器在電器賣場銷售家居產品等。
當零售商現在的業態和待進入業態都處于成長期時,零售商可以利用零售在采購、物流和庫存管理上的可復制性,擴展到其他業態,這樣擴大規模的同時降低盈利波動風險。
例如1999年進入中國的歐尚超市,目前準備進入家電連鎖市場;蘇寧接管萬客隆所有的家電經營,預計未來將正式進軍超市業。
不過就百貨業來說,經歷1990-1995年的快速成長期后,已處于成熟期。近年來,百貨業平均利潤率低于2%并逐年下降,百貨店出現大面積虧損。2006年上半年,全國1000家重點流通企業零售額比上年同期增長16.3%。其中,大型綜合超市零售額增長17.6%,大型百貨店零售額增長僅1.7%。王府井百貨2006年利潤盡管同比增長6倍,但百貨業務利潤只增長0.02%。因此進入這個行業需要慎重。
很多超市看中百貨業高毛利潤率相繼進入百貨業,但必須在個性化定位和專業化、品牌化經營上尋得突破。已進入百貨業的蘇寧、物美、京客隆等需要改造形態,走專業定位道路。
當然,多業態經營容易造成消費群和區域定位的內部沖突,需要進行有效的內部整合?,F在,除了百聯集團內華聯商廈和第一百貨整合不佳外,華聯超市與聯華超市整合也困難。
當現在所處業態已經處于成熟期,而其他業態還處于成長期時,零售商要通過多業態經營逐漸轉移業態重心、提高利潤,以適應業態周期變化。
2006年百貨零售商百盛購物中心宣布百盛超市開業;2004年,王府井百貨與日本伊藤洋華堂集團合資創立王府井洋華堂超市。
相對于百貨業來說,中國超市業處于高速成長期。行業缺乏龍頭企業,外資擴張迅速,規模經濟顯著。2005年前30家連鎖企業中,超市銷售額占30家企業總銷售額的45.2%。家樂福和沃爾瑪在中國的分店已分別超過100和60家,處于快速擴張期。2006年北京華聯表示在未來5年將放緩百貨發展,將全國超市數量翻一番。
不過進行業態轉移時,需要在進入的新業態中通過差異化經營,形成相對競爭優勢。在地理布局上,最開始進入時避免和已有業態領導者面對面的競爭。同時在消費者定位和零售產品選擇上,要通過差異化保持獨特的競爭優勢。
零售多個業態都處于或者接近成熟期時,零售企業可以選擇擴張到非零售的相關領域。由于百貨業競爭激烈,利潤低下,家電連鎖企業紛紛向其他零售相關領域拓展。
國美成立鵬潤進軍地產行業,在資金流上實現了和零售行業互補;同時,零售能為地產提供資金支撐,地產則為零售提供場地布局資源。蘇寧和美國飛達仕合資成立了飛達仕蘇寧空調有限公司,在南京建立工業園,發揮品牌價值進軍空調制造業,實現上游垂直整合。
需要注意的是,此階段的無關多元化要特別謹慎,對企業的資金實力和管理能力要求較高。過早跨階段的多元化,常常因缺乏相應的能力和資源而失敗。20世紀90年代,杭州百大仍處于快速成長期,卻相繼進軍旅游業、電子商務、地產等領域;在2003年宣布回歸零售,向大型超市和便利連鎖店邁進,但已錯過了多業態經營的最好機會;百聯集團依靠政府背景和強大資金實力涉足地產、投資、物流和醫藥等多個行業,但一直面臨著內部業務整合難題。
(中國三星經濟研究院特供)
中國零售商多元化的三種方式
第一種為零售業態多元化。比如上海百聯集團全國布局網點,囊括百貨、超市、便利店和賣場等多種業態;物美2006年4月收購新華百貨,涉足百貨業態。
通常意義上所說的醫藥零售主要指日常接觸的各種藥店,在醫藥行業全產業鏈中隸屬于醫藥流通。而根據經營內容的不同,醫藥流通行業分為醫藥零售、醫藥批發和醫藥物流。醫藥零售是指向終端消費者直接銷售藥品和醫療器械。醫藥連鎖經營作為醫藥零售企業一種經營形式,憑借規模化優勢,代表著醫藥零售的發展趨勢。
2011年5月5日,中國商務部正式對外了《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以下簡稱 “《規劃綱要》”)?!兑巹澗V要》明確了藥品流通行業發展“十二五”時期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加強行業布局規劃,健全準入退出制度;完善藥品流通體系;發展現代醫藥物流提高藥品流通效率;促進連鎖經營發展;健全行業管理制度;加強行業信用建設;統籌內外兩個市場形成開放競爭的市場格局;加強行業基礎建設。
《規劃綱要》特別強調到2015年藥品連鎖銷售百強企業銷售額占零售銷售總額60%以上,連鎖藥店門店占所有零售門店2/3以上,并鼓勵藥品零售企業開展藥妝、保健品、醫療器械和健康服務等多元化經營。
行業發展現狀
根據商務部2 011年的《規劃綱要》數據顯示,2009年全球醫藥市場實際銷售額為7730億美元,同比增速為7%,預計到2015年全球藥品銷售額將達到1.2萬億美元以上,年均增長8%左右,全球藥品流通行業集中度和流通效率將繼續提高。
新興藥品市場(亞洲、非洲、澳洲、拉丁美洲市場)增長最為強勁。根據Deloitte全球“零售業250強”報告,主營業務單一為藥店的企業,均進入全球前十位藥品零售企業。其中,來自美國和德國的各有三家,來自加拿大的有兩家,來自香港和英國的各有一家,而占據全球零售藥品企業前三強位置的企業皆來自美國。隨著新興藥品市場的發展,這一格局將發生改變。
由于美國醫藥零售行業發展成熟,其發展途徑和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據美國連鎖藥店協會(NACDS)公布的數據顯示,2009年美國藥品零售終端市場總規模為2688.79億美元。美國醫藥零售連鎖率達到40.5%,藥店(drugstores)作為美國藥品銷售體系中最重要的終端,由直營連鎖藥店(chain drugstores)和獨立藥店(含加盟連鎖, independentdrugstores)組成。直營連鎖藥店是美國藥品終端銷售體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美國加盟連鎖藥店在銷售規模、開店數量、整體化管理方面同直營連鎖藥店相比均有較大差距。2010年美國最大的加盟連鎖藥店edicine ShoppeInternational(美信公司)在美國本土擁有超過600家加盟店(海外400余家),藥品銷售收入14億美元,銷售收入排名第14,門店數量排名第15;同年,美國最大直營連鎖藥店Walgreen(沃爾格林)則擁有超過7000家直營門店,藥品銷售收入438億美元,銷售收入和門店數量均排名第一。
美國零售連鎖藥店的優越性
美國醫藥零售連鎖的發展證明,連鎖經營的本質是把現代化工業大生產的原理運用于商業,努力實現商業活動的標準化(商品、服務、店名、店貌)、專業化(采購、配送、銷售、管理等)、統一化(采購、配送、信息匯集、廣告宣傳和員工培訓等)、單純化(使各個環節、各個崗位的商業活動盡可能簡單和規范,減少經驗等因素對經營的影響),從而實現集約化、規模化經營的目的。
美國是一個藥品生產、銷售和使用大國,美國藥品零售業,尤其是藥品連鎖經營在規模化、規范化、集約化方面都具有相當高的水平。美國連鎖藥店的經營特點,可為中國藥品流通體制改革,發展藥品連鎖經營,提供可借鑒的經驗。
美國實行醫藥分開,醫院一般只設住院藥房不設門診藥房,門診病人在取得醫生處方后到藥店取藥。參加各種醫療保險的患者,在社會藥店可以獲得保險公司對處方的支付。這種制度的優越性十分突出,一方面使得醫藥消費市場更有秩序;另一方面使患者安全用藥獲得了雙重保險:避免因醫生與藥品處方存在利益關系而衍生大處方問題,造成用藥本身的不科學、不安全;患者拿處方到藥店購藥時,藥劑師會先對處方進行評估,一旦發現處方存在用藥不合理或安全隱患時,藥劑師會致電開處方的醫生,要求其對處方修改,形成對處方的監督機制。
相比美國市場,中國醫藥市場近幾年的發展速度也是突飛猛進。根據《21世紀藥店》報統計,截至2011年底,中國藥店總數達到42.3萬家,同2009年相比年均增長100%以上,其中零售百強整體規模年均復合增長14.8%,銷售總額747.8億元,近八年復合增長率19.65%,占零售總額39.05%,門店數量和銷售占比顯著提升。
據IMS Health統計,在過去幾年,中國是世界上醫藥行業發展最快的區域之一。同時,在未來也將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在2020年將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醫藥消費市場。
中國醫藥企業通過聯合重組、股份制改造等,加快了醫藥產業的組織結構調整,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大量醫藥企業在中國上海、深圳及海外上市,股份制經濟產值比重持續上升,國有經濟比重逐步下降,其他經濟成分進一步增加,涌現出一批銷售額超過50億元的大型醫藥企業集團,超過10億元的大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以及銷售額超過20億元的全國性醫藥零售連鎖企業。
全國七個區塊(東北、華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南、西北)各自利用其競爭優勢快速發展。華南、西南、華東依靠較高的行業集中度和規模經濟優勢處于領先位置,西北和華北相對處于劣勢,發展潛力仍待發掘。
中國醫藥流通發展趨勢
機關干部作為黨委和首長的參謀,無論是起草講話、擬制公文,還是完成首長交辦的事情,完整準確地理解、領會首長意圖是首要的問題。所謂首長意圖,是指首長在布置工作、下達任務、發出指令時的本意或精神實質,以及提出的工作意見、工作標準和工作目的。如果對首長的意圖理解不透,把握不準,體現不好,或者曲解了首長的意思,就很難按照首長指示完成任務,甚至出現“出力不討好”、落實結果與首長意圖南轅北轍的難堪局面。因此,正確理解領會和把握首長意圖,是機關干部的基本素質,也是發揮好參謀助手作用的重要前提。
機關干部在首長身邊工作,有的甚至很長時間跟隨首長,有條件也應該用心把握首長的思想、積累首長的思想。要“善聞其言”,注意收集領導經常講什么,從平時言談中捕捉首長思想。要“善觀其行”,首長意圖往往會通過行為表現出來,有心者應該從首長的點滴行為表現中發現其思想和主張,并細心觀察對比。要“善觀其文”,機關干部要悉心研究首長的批文批示,就能從中把握其思想本質,洞察其意圖。
機關干部要經常面對首長受領任務,領受任務的過程實際也是理解首長意圖的過程,這個關鍵點極其重要,有經驗的機關干部都會認真傾聽,主動詢問,對領導布置工作、下達任務、發出指令的本意,對工作的標準、要求和時限,做到吃透弄懂,心中有數。如果沒有弄清楚,或沒有完全理解,不要怕首長責怪和批評,一定要大膽主動詢問首長的考慮和想法,甚至可以與首長一起討論,在交流中深化對首長意圖的理解,在理解中進行綜合、整理、歸納、判斷,了解首長最關注什么、最想表達什么、最想用力抓什么,使自己始終圍繞首長意圖進行思考。
機關干部雖然職務不高,工作范圍有限,但要正確理解首長意圖,必須做到不在其位學謀其政,看問題的立足點同首長保持一致,站在同一高度、同一立場、同一方向,沿著同一思路、同一目標來思考問題,決不能只從自己分管業務工作的局部看問題,這樣難以準確理解首長意圖,甚至還會曲解。(作者:汪光鑫)
關鍵詞:過期藥品回收;政府;醫藥零售企業;博弈
中圖分類號:F224.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5192(2011)05-0054-05
Research on the Promotion of Recycling of Expired Drugs Based on the Game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harmaceutical Retail Enterprises
WANG Gao-ling, TANG Shao-liang, SHEN Ai-qin, NI Jie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210029,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present recycling situation of expired drugs and introduces the concepts of public education costs, health benefits and green benefits, building game model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harmaceutical retail enterprises. It also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strategies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expired drugs recycling process from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consumers angles.
Key words:recycling of expired drugs; government; pharmaceutical retail enterprises; game
1 引言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居民家庭藥箱的儲備品種和數量越來越多,權威調查顯示,我國約有78.6%的家庭存有備用藥品,82.8%的家庭沒有定期清理的習慣[1]。過期藥品數量日益增多,藥品流向自然成為公眾關注的問題,繼續服用過期藥品損害人體健康,隨意丟棄造成環境污染,非法收購威脅社會安定,銷售使用過期藥品影響企業形象。因此如何給過期藥品一個合法的消化渠道是有關部門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重大課題。
隨著新醫改的推進,良好的醫療保障體系使藥品需求絕對量增加,醫藥分離的逐漸實施使醫藥零售企業成為消費者就醫取藥的方便選擇。對于醫藥零售企業而言,過期藥品回收應是其履行社會責任的一項具體行為。本文旨在構建和分析“政府―醫藥零售企業”相互制衡的博弈模型,尋求高效的過期藥品回收機制,促進過期藥品回收的合法化、程序化和規范化。
2 過期藥品回收現狀分析
2.1 過期藥品回收的現狀
目前國內許多省市都開展了藥品回收活動,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
(1)生產企業在藥店對口回收
專門從事藥品回收的生產企業少之甚少,以廣藥集團最為突出,2005年,該集團全球首創“家庭過期藥品回收”服務機制,至今通過與全國各地3000余家藥店與社區醫療單位的合作,回收藥品超過800噸,受惠人群超過5億人次。但高額的回收費用使得僅有東北制藥集團等少量企業效仿實施,并未出現醫藥企業廣泛參與的規模效應。
(2)醫藥零售企業多樣化回收
湖南老百姓、廣東金康、北京天天好等100余家大藥房紛紛推出了不同形式的家庭過期藥品回收活動,醫藥零售企業通過深入社區宣傳過期藥品危害、家庭藥品儲存技巧等,引導居民積極參與,并采取以舊換新、購藥讓利優惠、贈送紀念品等形式,推進回收工作持續開展。
(3)藥監部門設點無償回收
作為回收模式的探索,藥品監督管理局試圖聯合社會企業和單位舉辦過期藥無償回收活動,如上海普陀區和盧灣區藥監分局在2003年曾開展“清理家庭小藥箱”活動[2];作為北京市藥監系統試點的朝陽區2006年在下屬的十個社區設立了首批藥品回收箱,并組織人員定期到居民家中開展家庭藥箱清理活動,回收藥品在藥監部門監督下進行無害化環保銷毀。
此外,根據回收地點不同,多數群眾認可的主要有藥店、社區衛生服務站和社區居委會。
目前社區定點回收主體仍然是醫藥零售企業和藥監部門,并且高密度的回收箱設置點增加了相關人員額外的日常管理工作,而醫藥零售企業鋪點面廣、回收產品豐富及回收方式多樣靈活。因此,本文認為過期藥品回收若由生產企業統一支付兌價,藥監部門監督,政府補償,由醫藥零售企業實施回收更具操作性。
2.2 影響醫藥零售企業過期藥品回收效果的制約因素分析
目前醫藥零售企業開展過期藥品回收帶有自發、零散、多樣的特點,僅是限于自身單位力所能及的范圍,沒有形成一定的影響力和號召力,究其原因,筆者總結如下:
(1)缺乏相關法規和制度的約束。一是藥品管理法規對于過期藥品回收存在空白點,國家還沒有具體法規規范企業或公民處理過期藥品的行為。二是醫藥零售企業承擔藥品回收責任的法律規范過于分散和零亂,系統性不強,規范不具體。三是盈虧問題作為衡量醫藥零售企業經營業績的唯一指標,加上缺乏制度的約束,使得醫藥零售企業不會主動、積極地承擔相應的藥品回收責任。
(2)缺乏補償機制。大多數老百姓指望通過上繳過期藥得到一定的補償,而目前藥監部門承擔不起這筆費用,獨立開展藥品回收的醫藥零售企業面對回收過期藥之后的儲存、銷毀費用,如果沒有政府和企業的資助也無力承擔有償回收,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追求利潤最大化的醫藥零售企業規避問題,藥品回收的積極性下降。
(3)缺乏可持續的長效機制。購藥讓利優惠等回收方式可能會讓居民覺得有促銷的嫌疑,生產廠家的對口回收換藥,都會影響百姓正常渠道換藥的積極性。已投放的回收箱位置不醒目,甚至管理人員把過期藥品回收箱放在辦公室,宣傳工作不夠深入致使百姓認知程度不夠[3]。政府對于實施過期藥品回收的醫藥零售企業的褒揚措施不夠具體,這都導致醫藥零售企業過期藥品回收不能走向長遠。
3 過期藥品回收過程中政府和醫藥零售企業的博弈分析
建立有效的過期藥品回收機制,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在進行過期藥品回收的過程中,醫藥零售企業在進行投入決策,政府在決定是否監管及監管力度的大小時,都會權衡成本與潛在收益,鑒于醫藥零售企業與政府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和理性決策的博弈,本文通過醫藥零售企業和政府之間的博弈分析,揭示企業沒有開展藥品回收行為的深層次原因,尋找加強政府監管的理論依據。
3.1 基本假設
(1)藥品回收存在兩個局中人:回收的管制方即政府,回收的處理方即醫藥零售企業。
(2)作為有限理性的經濟人,雙方博弈順序如下:①政府決策,選擇對于過期藥品回收行為監管或不監管;②醫藥零售企業在得知政府決策后決定是否履行對過期藥品的回收;③醫藥零售企業為了追求當期利益最大化,存在回收努力水平不足或不回收的傾向;④由于過期藥品回收的道德性,政府不會對不實行回收的企業懲罰,但對于積極回收的企業實施獎勵。
(3)假設醫藥零售企業初始收益為0,以比較不同策略下收益的相對值,過期藥品回收率為r,0≤r≤1,企業回收努力水平的一維變量是α,獲得的收益為M=nα+β,其中n表示努力程度轉化為醫藥企業實際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等)的轉換系數,該系數由專家評定或者歷史經驗數據得出,β是均值為零,方差為σ2的正態分布隨機變量,代表不受政府和醫藥零售企業控制的外生的不確定變量,如消費者的返還意愿等?;厥章逝c回收努力水平α呈線性相關,r=α+β,E(r)=E(α+β)=α,Var(r)=σ2。
(4)實施藥品回收不管政府監管與否,仍存在回收、儲存、銷毀費用,總計為I,考慮到回收數量有限,I=br2(b為藥品回收的難度系數)。同時存在努力成本Cα=12μα2,μ表示醫藥零售企業的努力規避參數。政府獎勵企業的函數為L=k(r-r0),r0為政府規定醫藥零售企業的最低回收率,k為政府的單位獎勵因子。
(5)政府部門在藥品回收的監管中的成本支出主要有:①管理成本C。其中C1、C2分別表示醫藥零售企業回收和不回收過期藥品時政府的監管成本,考慮到政府日常工作的穩定性,假設C為不變量。②宣傳成本D。由于大眾對藥品回收的認知程度低,政府需定期地協同醫藥零售企業開展宣傳教育工作,由此本文首次提出過期藥品回收過程中存在宣傳教育成本為D,宣傳成本與回收率線性正相關。
(6)政府通過監管過期藥品回收獲得的社會綜合效益為Y,主要包括:①健康收益H。區別于政府其他收益,本文中首次提出由于不再服用過期藥品或者避免非法收購藥品的市場流通,病人避免了誤服過期藥品而獲得的病情保障和身體健康的收益。②綠色收益G。政府通過監督醫藥零售企業回收過期藥品避免了隨意丟棄造成污染而帶來的環境改善和社會良性發展收益,政府的健康收益和綠色收益也與回收率正相關。假設政府不進行監管,其支付是Y,表示社會給予負面評價所帶來的負效應。
根據以上假設我們可以得到醫藥零售企業實施過期藥品回收行為與政府監管的博弈收益圖,如圖1所示。
3.2 模型分析
假設醫藥零售企業與政府之間只進行一次博弈,當Y-C1-D≥-Y即Y≥(C1+D)/2時,即政府通過監管使醫藥零售企業實施回收行為的收益大于不監管的負面效應,此時達到納什均衡點(監管,回收)。這表明當政府的管理和宣傳成本與收益相比足夠小時,政府樂于監管,而當監管作用足夠大時,醫藥零售企業就會開展過期藥品回收工作。
當-C2-D≤-Y時,政府監管但醫藥零售企業不回收過期藥品的收益小于不監管的負面效應,此時達到納什均衡點(不監管,不回收)。政府發現監管成本太大以至于收益無法彌補監管和教育成本時,博弈結果必然是政府不監管,醫藥零售企業很難自覺回收過期藥品。只要Y取值足夠大,政府都會選擇監管。同時,當醫藥零售企業開展藥品回收的成本小于獲得的收益時,醫藥零售企業就會選擇實施藥品回收,并進行回收努力程度的選擇。
3.3 模型優化
假設政府采取監管的概率是p,醫藥零售企業開展過期藥品回收活動的概率是q,政府的期望支付函數為Up,醫藥零售企業的期望支付函數為Uq。本文試圖通過混合策略博弈分析,比較政府和醫藥零售企業在不同概率情況下的期望支付,以決定是否履行相應的社會責任,回收過期藥品,據以上分析可得
政府行為則可以從醫藥零售企業的行為策略分析,當M大于I+Cα時,隨著醫藥零售企業回收過期藥品的收益逐漸凸顯,成本不斷減小,企業自覺地回收過期藥品,政府監管的概率加大。同時,政府監管概率與獎勵函數呈負相關,可見,獎勵費用成為了阻礙政府監督醫藥零售企業回收過期藥品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過純策略模型和混合策略模型可得出:政府缺乏監管,醫藥零售企業傾向于選擇不回收過期藥品,而當政府加大監督力度時,企業回收的概率也大大增加。此外,政府監管的概率與獎勵成本、醫藥零售企業的成本和效益密切相關,企業回收的概率與政府的監管成本息息相關,因而建立“政府―醫藥零售企業”相互制衡的系統化機制,對于促進過期藥品回收起著重要的作用。
4 基于政府和醫藥零售企業博弈的促進過期藥品回收的策略分析
4.1 政府層面
以上分析表明,當Y-C1-D≥-Y時,達到納什均衡點(監管,回收),醫藥零售企業的回收概率q*與C1、C2、D相關,C2+D值越小,醫藥零售企業的回收概率越大,即政府監管成本越小,越易實現納什均衡。此外,政府監管的概率p*與獎勵成本支出-L負相關,與醫藥零售企業回收收益M-I-Cα正相關。因此,本文認為政府應從降低監管成本、完善獎勵機制、促進回收收益的最大化三方面促進過期藥品回收,實現納什均衡。
4.1.1 降低監管成本
(1)政府應通過法律和行政手段降低監督的行政成本,立法規范過期藥品回收的主體、明確經營主體的準入資格;規范回收流程和銷毀渠道,并在銷毀環節出臺相關配套措施,如銷毀主體和地點、銷毀費用,從而避免不必要的行政成本支出。如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將生產者責任制度引入過期藥品回收管理中,通過立法明確規定生產者和銷售者有限度地承擔過期藥品回收的工作和費用。
(2)政府應從多種不同渠道彌補成本,一方面通過稅收等公共財政支付部分費用,公共預算時設立專項款用于醫療廢物處理設施的建造和處理技術的研發;另一方面,政府應加強與社會團體合作,如與醫藥協會、醫藥企業、熱心人士等組成“過期藥品回收基金會”,以捐助等形式彌補部分成本。
(3)政府應聯合企業、社區建立藥品知識傳播的聯動機制,定期宣傳普及日常藥品使用和保管常識,引導居民建立藥品回收習慣,動員街道辦事處、居委會等單位力量,通過設立宣傳板報、社區醫生下訪等,開展一些寓教于樂的宣傳活動,以此減輕政府的宣傳教育負擔。
4.1.2 完善獎勵機制
政府應設立嚴格的回收標準和獎勵制度,給予積極開展過期藥品回收的企業稅收優惠和優惠信貸政策,實現稅收減征或免征,反之則實施嚴格的信貸政策[5],此外,政府還可通過給予經濟獎勵、費用補貼、政府貼息等形式來補償醫藥企業的回收成本,激勵醫藥零售企業自主回收過期藥品。
4.1.3 促進回收收益的最大化
政府應致力于研究過期藥品銷毀的成本最小化和效益最大化。過期藥品一般通過焚燒和掩埋來處理,而焚燒產生的煙霧和掩埋產生的臭氣都會污染環境。政府可通過自然科學基金、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鼓勵企業開展回收藥品的科研攻關,加強其回收提煉,避免環境污染,依靠科技進步,實現綠色收益最大化[6]。
4.2 企業層面
當回收率r越大時,醫藥零售企業的努力成本或回收費用越大,并且政府監管概率p*隨著醫藥零售企業回收收益M-I-Cα的增大而增大,醫藥企業回收概率q*與Y-C2-D正相關,由此可見,當政府監管過期藥品回收成本過大,并且獲得收益不足以補償成本時,政府部門監管頻率和力度變小,甚至長期之內不愿意監管,醫藥企業回收過期藥品的概率隨之變小??紤]到藥品的特殊性,本文認為應從生產源頭和回收終端入手,分析醫藥生產企業和醫藥零售企業在降低成本C、D、I、Cα和凸顯效益Y、M兩方面的具體策略。
對于醫藥生產企業而言,(1)完善藥品包裝制度,減少浪費。生產企業應根據居民用藥的實際情況,創新性地推出藥品小包裝及拆零包裝,避免過量購藥,減少不必要的浪費。此外,生產企業應組織化學、毒理、環保評價等方面的專家建立藥品評估體系,根據不同藥品成份確立廢棄藥品處理方法,如中成藥自然降解更快或可以作為有機肥料,而OTC比如維生素則可作為獸藥或新藥研究基礎,經相關部門審批后,將過期藥品處理方法標示于藥品外包裝上,既有利于提高過期藥品回收的效率,降低成本,也是減少過期藥品產生污染,保護環境的方式之一。(2)加強對過期藥品回收的過程管理。醫藥生產企業應加大信息系統的投入,通過精準的市場預測、供應商庫存管理等方式減少過度生產,從出廠就避免過期藥品產生的可能性。其次,建立和完善藥品逆向物流系統,制定寬松的藥品回收、退回等售后制度,加強結點管理,合理管理退回的藥品,避免因管理不善導致過期藥品再次流到環境中,最大程度保障成本投入后效益的實現。
對于醫藥零售企業而言,(1)完善執業藥師制度,規范藥品促銷行為[7]。出于安全用藥角度的考慮,完善藥店的執業藥師制度,在開展會員日特價、開發貼牌商品等終端促銷活動的同時,要求藥師及店員利用自身專業知識熟悉每種藥品包裝量,審核處方中的藥物使用量,正確引導顧客購藥,避免重復開藥。(2)提供藥品拆零出售的服務。不僅包括處方藥和非處方藥,甚至是一些液體劑型的藥物也可用小瓶分裝,從而減少消費者手中剩余藥品的數量,從源頭上防止居民對藥品的盲目浪費。(3)積極開發多種合理用藥的傳播渠道。如安裝觸摸式電腦查詢系統,使消費者能夠查詢到藥品的商品名、通用名、劑型甚至是包裝圖案等多方面信息,從而與家庭儲備藥進行詳細比較,避免重復購買。通過和醫藥生產企業合作,開展以非經濟性獎勵為主的有獎回收,避免傳統的“以藥換藥”、“以藥換券”等方式,以免間接刺激進一步藥品囤積,建議改為發放合理用藥小冊子、保健宣傳冊、分裝藥盒等。
4.3 消費者層面
在政府和醫藥零售企業博弈過程中,消費者作為藥品的消費者和廢舊藥品的產生者,應積極配合政府和企業落實過期藥品回收活動,降低醫藥企業的努力成本Cα及政府宣傳教育成本D,以實際行動促進健康收益和綠色收益的最大化。消費者應提高安全用藥意識和環保意識,通過電視、報紙、宣傳冊等多種途徑了解過期藥品回收的必要性和作用,學習過期藥品回收的種類和方法,定期清理家庭藥箱,杜絕服用、隨意丟棄或非法販賣過期藥品,自覺積極地參與到過期藥品回收活動中去。
近幾年,陸續出現醫藥企業開展過期藥品回收活動,但總體上,我國回收工作缺乏持續性和普及性,過期藥品回收作為義務性的社會責任往往沒能實質性地履行,資金問題成為其順利落實的障礙因素之一,過期藥品回收工作需要在相關法律制度的保障下,多部門密切配合,從而保證回收權責分明,資金充足,程序規范,監管嚴格,并加強宣傳教育,提高社會參與熱情,促進回收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和常態化,促進長效機制的實現。
參 考 文 獻:
[1]張春華.問題藥品拷問醫藥企業社會責任[J].經濟導刊,2009,73(8):30-33.
[2]趙振宇,紀曄.過期藥品處置的制度設計[J].中國藥事,2011,25(1):12-15.
[3]王晨.藥監難解之題――藥品回收、召回與非法收購[J].首都醫藥,2008,(12):8-9.
[4]肖條軍.博弈論及其應用[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4.
[5]肖純,雪蓮.我國藥品逆向物流發展的障礙及對策分析[J].物流技術,2006,(10):7-9.
姚煒:三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7.8%,比二季度回升0.3個百分點,沒有延續去年四季度以來的下行趨勢,出現了一個比較強勁的復蘇。但是對于我國經濟的總體情況,我認為未來短期內的增長率很難一直延續上升勢頭。
當前我國經濟的下行風險很大程度在于,受2008年經濟刺激政策影響,我國實體經濟的杠桿率增長較快,債務率處于較高水平,因此今后一段時期將不得不面臨去杠桿的過程,這會放慢經濟增長的步伐。而由于產能過剩、資產泡沫等因素,去杠桿過程中也蘊藏著一定的風險。
《債券》:您評判我國實體經濟杠桿率增長較快的依據是什么?針對這種情況,您認為有哪些解決方案?
姚煒:依據人民銀行等機構的數據,我們研究團隊估算了中國非金融企業債務占GDP的比值,其中將地方政府平臺債務也歸于企業債。債務形式包括了銀行貸款、債券融資以及其他形式的信貸負擔,如信托貸款、委托貸款、銀行承兌匯票、境外融資和民間借貸等。我們發現,這一比值已經從2008年的150%提高到了現在的210%。雖然美國、歐洲等發達經濟體這一數據可以達到300%,相比而言中國的數據并不算高,但可以看出債務增速是比較快的。
從債務質量來看,銀監會在全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工作會議上公布,2013年上半年中國銀行業不良貸款率為0.96%。我認為,如考慮到產能過剩、中小城市房地產泡沫等因素的負面影響,潛在不良貸款率高于這一數據。
為了解決規模增長較快的債務問題,我們觀察到當前正在采取三組齊頭并進的策略:一是采取措施放慢信貸增長,讓債務風險的累積速度放慢;二是使用新的金融工具,將不良資產中風險較低的部分進行展期,幫助銀行轉移壓力;三是撇除風險較高的不良資產,為新的借貸釋放空間。
放慢信貸增長,意味著去杠桿。要在信貸增速下降的同時把經濟增速提上去是非常困難的,這不僅需要提高經濟效益,同時還需要很多結構性的改革。
再來看撇除不良資產。1999年,我國成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來剝離處理四大國有銀行的不良資產。但未來隨著資產管理公司逐漸進行海外上市,銀行的壞賬處理將很難延續以往的方式,勢必需要更多的折價。同時,伴隨利率市場化進程的推進,以往銀行獲得壟斷性高額利潤的時代一去不返,銀行賺錢會比以前更難,因此依靠銀行盈利來消化不良資產的可能性也在減弱。這也許會讓資產證券化等金融市場改革步伐加速,從而減輕銀行業獨立承擔的壓力。但對于宏觀經濟而言,很難做到處理不良資產和保持經濟增速兩者兼顧。
《債券》:在當前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中,伴隨著利率市場化的進程,您認為我國金融市場面臨的主要挑戰是什么?
姚煒:中國的金融市場所面臨的一個相當大的問題,就是資產價格應該怎么評估。到目前為止,中國金融市場沒有出現任何違約事件,諸多發債企業受到政府的隱性擔保。在這種情況下,資產價格很可能是高估的。中國整體的金融改革方向是使得風險得到更合理的評估,資產由市場價格決定。在這個過程中,由當前受到政府信用隱性擔保這樣一種貌似沒有風險的狀態,將發展到連存款都不是百分之百安全的狀態,這是一種質的轉變。
我國個人預計,在未來的12個月可能會出現債券市場的違約;未來由地方政府做擔保以平息債券違約的情況,也將越來越少。對于投資者而言,這一過程蘊藏著較大風險。
《債券》:總理曾多次指出,“改革是最大的紅利”,您對未來改革的進程與步驟是如何預期的?
姚煒:未來經濟發展的著力點在于改革。預計金融改革將是最快的,其次是服務業改革,再次是財政改革、和戶籍制度改革。
中國私人企業融資成本較高,而國有企業因為具有政府的隱性擔保,能夠相對輕松地獲得貸款。如果企業能否獲得貸款取決于其盈利能力,那么金融市場配置的效益就會提升。金融改革的方向就是建立顯性的擔保機制,而非由政府提供的隱性擔保機制,比如有望推出的存款保險制度,就是向這方面發展的一個具體措施。
服務業的開放和國有企業改革釋放很多積極信號,未來服務業的開放將按照行業和產業逐步開放,而國有企業改革也需要降低行業進入壁壘。如銀行業,未來民營企業有望成立銀行,民營企業還可能進入電信行業等領域。
財政改革的難度比較大,問題是“財政收入怎么支配,財政支出由誰來負擔?”預計或將限制在局部進行試點,這是對地方政府財政有較大影響的改革。而戶籍制度改革只是一個框架,背后需要解決的兩大問題是土地和財政,如果土地和財政問題解決了,戶籍制度改革自然就水到渠成,戶籍對中國經濟最大的限制是當一個農民工進入到城市,他能否得到同樣的社會保障,這對于城鎮化十分重要。
《債券》:能否請您對今年及明年宏觀經濟的重要指標做一個分析和預測?
姚煒:預計2014年GDP增速將放緩至7%左右,去杠桿和結構調整是主要原因。影子銀行去杠桿,地方債務增速受到限制,以及政府加快清理過剩產能,將導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逐季度減速。而這樣的減速,其實有益于經濟長期穩定的發展。通脹方面,預計2014年CPI增速維持在3%左右,今年較快的貨幣增速將對明年通脹水平構成一定上行壓力;2014年PPI則會因上游產業產能過剩、利潤收窄繼續負增長,但跌幅較今年有所收窄。
總體而言,中國經濟增長將呈現結構性下行,但硬著陸風險仍然可控。
甲方(出租方)
乙方(承租方)
一。交易及定價原則
1.雙方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企業會計準則》關聯方交易規定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為確保雙方關聯交易行為的合法、公平、公正、公開,在保障各關聯方的合法權益的原則下,以甲、乙雙協商一致達成。
2.本協議項下加油站租賃服務的定價,在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下,由雙方協議約定價格。
二。租賃物
1.本合同項下租賃物,是目前甲方所擁有加油站的相關資產以及相應的房屋、場地的使用權,具體如下:
①加油站現名稱: 加油站座落地址為: ②加油站相關資產:設備、生產工具
(A)加油機,品名: ,型號 ,臺數 ; (B)油罐,地埋罐 立方,共 座; (C)自備發電機,品名: ,型號 ,臺數 .
③附屬設施
(A)消防設施: ;
(B)給排水: ;
(C)供電隸屬情況: .
④房屋
房屋建筑面積 平方米,結構為 ,其中營業房 平方米。
以上房屋系甲方自建,房屋有產權登記,登記的產權所有人為: .
⑤加油棚面積 平方米,結構為 . ⑥場地加油站總占用場地為 平方米,其中硬化地面面積為 平方米。
⑦其它: .
2.本合同項下加油站的目前的權屬為甲方獨立所有,甲方對加油站相關的資產、權利享有相應的所有權、使用權及能夠依本合同行使的處分權。
3.本合同雙方制作《租賃資產明細表》(其中應注明資產的新舊程度和剩余使用年限)《加油站房屋、場地、設施平面分布圖》(其中應標明房屋占地、場地邊界、尺寸、四至),作為本合同的附件,附件的內容作為本合同中記載的明確和補充。
三。租賃用途
1.甲方同意乙方將本合同項下租賃物用于由乙方獨立經營的成品油零售及相關業務。
2.甲方許可乙方在租賃期間因辦公和經營需要將本合同項下租賃物全部或部分自行進行轉租,或將租賃物的承租使用權作為投資內容進行合資經營或入股經營。
四。租賃期限
1.本合同雙方約定的租賃期限為20年,甲方將租賃物完全交付乙方,向乙方移交與加油站、加油站資產有關的全部手續。
2.甲方在租賃期限內要求提前收回租賃物的,應當提前六個月書面通知乙方進行協商。
3.本合同租賃期限屆滿終止或提前終止時,除非本合同雙方就繼續租賃訂立新的書面合同,雙方應在三十日內辦理租賃物的移交返還。
五。租金及支付方式
1.租賃期內,本合同項下租賃物的每年租金為人民幣壹拾萬元(小寫:100000.00),前10年租金不變,后10年可根據雙方協商上調,但上調幅度不超過原租金的20%.其中包含應向房屋、土地的登記權利人支付的房屋租金、土地租金或承包金。
2.租金的支付方式為每5年支付一次,乙方應于本合同所約定的租賃期限起算日后10個工作日內付清首期租金伍拾萬元(小寫:500000.00),以后租金于租賃期每滿1個月之前支付。
3.租賃期間,若因道路施工(包括道路新建、改擴建以及道路下溝渠、管線的施工等)造成乙方方以本合同項下租賃物經營的加油站停業或不能正常營業,持續時間超過30天的,則停業期間的租金應當免除,可由甲方退還乙方方相應租金或由乙方在支付以后租金時予以扣除。
4.租金以銀行轉帳方式支付,甲方在此指定以下銀行帳戶作為其收款帳戶:戶名 ,開戶行 ,帳號 .甲方變更收款帳戶應提前10日書面通知乙方。
六。租賃期間的稅金及相關費用 1.甲方負擔以下稅金及相關費用:
①租賃期間,租賃房屋和土地的產權稅以及因本合同項下租賃依法應由甲方承擔的稅費,由甲方負擔和支付;
②租賃期間,如果發生政府有關部門征收本合同中未列出項目但與本合同項下租賃物有關的費用,以及與房屋、土地有關的罰款、地方攤派,由甲方負擔和支付。
2.乙方負擔以下稅金及相關費用:
①租賃期間,因乙方自行轉租、售讓租賃物發生的依法應由乙方負擔的政府規定稅費,由乙方負擔和支付;
②租賃期間,乙方承租租賃物開展經營所發生的一切稅、費,如正常經營稅費及水、電、電話費用等,由乙方負擔和支付。
3.甲方和乙方各自承擔其未足額及時繳納稅款而產生的全部責任,任一方不因簽署和履行本合同而導致連帶承擔另一方的稅務責任,如果因此而導致一方的損失,責任方應當予以賠償。
七。租賃物的交付、有關手續移交及辦證事宜
1.在本合同簽署后10個工作日內,甲方應當將本合同項下租賃物完全交付乙方。
①租賃物的完全交付包括將本合同項下租賃物中動產和不動產交付給乙方。
②本合同項下交付的租賃物應符合國家有關汽車加油站設計規范的要求。對存在的安全隱患或不符合供電負荷、排水排污、城建環保等相關要求之處,乙方有權要求乙方在交付前整改至合格,并由甲方負擔相關費用。
③租賃物交付完成時,房屋、土地登記和約定的房屋、土地用途應與乙方繼續經營加油站的需要相一致。
2.在以上約定的完成交付租賃物的期限內,甲方在移交資產實物之外還應向乙方移交以下內容的與加油站、加油站資產有關的手續:
①甲方向乙方移交加油站的成品油零售經營許可證、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符合消防安全的消防驗收意見書或其它消防許可文件,并將與資產和權利有關的憑證和票據交付乙方,法律、法規規定應當辦理變更、過戶或甲方需要辦理變更、過戶、備案的,還應當由甲方負責辦理變更、過戶、備案手續。
②甲方向乙方移交加油站的立項批復、規劃和建設手續、竣工圖紙(含隱蔽工程記錄)工程質量驗收合格證明、防雷防靜電檢測合格證書、加油機檢定證書和計量合格證等與加油站有關的證件、文件和資料。
3.在以上約定的完成交付租賃物的期限內,甲方應當負責和配合乙方辦妥經營加油站所必須的手續。
經營加油站所必須的手續,包括但不限于成品油零售經營許可證、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消防許可等證照,證照的持證人名稱應為承租人。甲方負責和配合乙方辦妥經營加油站所必須的手續的方式包括負責補辦證照、負責將原有證照變更至乙方名下和配合乙方新辦證照。
4.甲方應當嚴格按照以上約定履行租賃物的交付和有關移交、負責和配合事項,并由合同雙方授權代表共同書面確認交接,全部事項的完成應經過本合同雙方的共同書面確認。
八。租賃物的使用、管理、裝修與修繕
1.甲方應保證交付乙方使用的租賃物中設備和生產工具、附屬設施、房屋等符合國家有關汽車加油站設計和施工規范的要求、質量合格,能在合理的使用期內正常使用不存在安全隱患,租賃物中的房屋和附屬設施的合理使用期應當能夠滿足本合同項下租賃期間;但對租賃期內乙方自行改建、重建的房屋和附屬設施,以及對乙方更新的設備、附屬設施,甲方不負擔質量和安全責任。
2.在租賃期內,乙方不得以本合同項下租賃物為自己或他人提供任何形式的擔保。
3.在租賃期內,乙方為辦公和經營需要,可在不破壞租賃物中房屋整體主體結構、不影響房屋安全性的前提下自行決定并進行房屋的改建、內外部裝修、裝飾和附屬設施的改建、更新。
4.在租賃期內,租賃物的日常養護和修繕由乙方負責,乙方有權自行決定并進行設備和生產工具的更新,養護、修繕和更新的費用由乙方負擔。乙方對其更新、更換的設備和生產工具享有所有權。經甲方書面同意的,乙方在更新加油站設備、設施的情況下將租賃物中的棄用設備、設施由乙方自行售讓,售讓收益依合同雙方的書面協議確定歸屬。
九。安全責任
1.租賃期內,因本合同項下加油站(包括但不限于管線、油管)設計、施工不合格或不符合消防安全規范,以及設施、設備瑕疵造成的責任事故由甲方負擔全部責任,甲方應當負擔一切行政責任和損失,賠償乙方和第三方因此遭受的經濟損失。
2.租賃期內,因乙方經營管理原因造成的>,!
十。租賃物的轉租、轉讓和續租
1.乙方在租賃期間可自行將租賃物部分或全部進行轉租,所得收益歸乙方所有。
2.租賃期間,甲方欲出售租賃房屋、轉讓土地使用權或將房屋、土地抵押給第三方的,甲方應提前六個月書面形式通知乙方,在同等條件下,乙方享有優先購買權。如乙方放棄優先購買權,則甲方保證以受讓方或抵押權人書面同意本合同對受讓方繼續有效和受讓方應繼續承擔本合同項下甲方的一切義務為轉讓、抵押生效的前提,否則甲方上述轉讓、抵押行為無效,甲方須賠償乙方因此受到的一切損失。
3.租賃期屆滿前,乙方如要求續租,應在租賃期屆滿前六 個月之前書面通知甲方,經甲方同意后,重新簽訂租賃合同。
4.如甲方在租賃期屆滿后仍要出租本合同項下租賃物的,在同等條件下,乙方享有優先承租權。
十一。甲方的主要權利義務
1.按本合同約定向乙方履行并完成租賃物的交付和有關移交、負責和配合事項,并承擔有關的稅、費。
2.接收乙方交付的履約定金和支付的租金,承擔與租賃、租賃物有關的稅、費。
3.在完成租賃物的交付和有關移交、負責和配合事項并經合同雙方書面簽署確認前,甲方有義務維護租賃物的完好和完整。
4.在租賃期間,甲方負責協調承租人與房屋、土地權利人的關系及承租人所經營加油站與四鄰周邊的關系,維護加油站的正常經營秩序和經營所需水、電供應及進出交通等保持正常,保障乙方的經營不受此類因素的影響。
5.甲方依據資產管理相關規定召開相關會議,對加油站租賃一事形成會議記要,并在相關管理部門備案。
6.甲方負責協調管理權下的相關部門或公司的車輛在乙方經營的加油站加油。
7.依合同約定承擔違約責任。
十二.乙方的主要權利義務
1.按本合同約定使用租賃物并承擔與經營有關的稅、費。
2.按本合同約定向甲方交付履約定金并支付租金。
3.審核查驗并接收甲方交付的租賃物,以及審核查驗、確認甲方有關移交、負責和配合事項的完成。
4.依合同約定,行使中止、終止、解除合同的權利或要求調整租金,以及要求甲方承擔違約責任或定金處罰。
5.依合同約定承擔違約責任。
十三。合同的成立、生效及權利義務的承繼
1.本合同經甲方、乙方雙方共同簽署后成立,并同時生效。本合同生效后,合同效力不因合同一方或雙方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股東、合伙人的變更而變化或喪失,任何一方不得以以上變更事項為由要求中止、終止、解除本合同或變更合同條款。
2.本合同生效后,如果本合同一方與第三方合并組成新的企業,則該新企業自動替代合并的一方成為本合同的當事人,承繼合并的一方在本合同中的權利和義務。
3.本合同生效后,如果本合同一方被第三方兼并,則該兼并方自動替代被兼并方成為本合同的當事人,承繼被兼并方在本合同中的權利和義務。
十四.合同的終止、補充、變更、中止、解除
1.本合同生效后經合同雙方履行完畢后終止。
2.經本合同雙方共同協商一致并訂立書面協議的,可以補充、變更、中止、提前終止或解除本合同。未經雙方協商一致并訂立書面協議的,任何一方不得單方變更合同內容。
3.租賃期內,如乙方獲得本合同項下租賃物所有權(其中包括通過實現抵押權取得、從
乙方或第三方處受讓取得等)的,本合同提前終止。
4.租賃期間,因國家或地方政策、政府規劃,本合同項下乙方經營的加油站被要求關停、拆除的,本合同提前終止,且乙方依法獲得相關政策的經營損失賠償。乙方應付租金按照實際租賃使用時間計算,不足整月的按天數計算,甲方應退還乙方于實際租賃期外多支付的租金。
5.乙方沒有法定或約定的正當理由連續拖欠租金達六個月以上的,甲方可以終止合同、提前收回租賃物。
6.本合同提前終止、解除的,合同雙方應按乙方實際的租賃使用時間,即時結清租金及其它各項費用,甲方應退還乙方于實際租賃使用時間外多支付的租金。
7.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而不能履行合同或延遲履行合同的一方可視不可抗力的實際影響免除部分或全部違約責任。
十五。違約責任
1.本合同雙方應共同遵守合同約定、嚴格履約,任何一方違反合同,應承擔違約責任。
2.甲方、乙方違反本合同約定中任一條款,違約方依約承擔違約責任及向對方賠償損失的違約責任。
3.本合同經雙方共同協商提前終止或解除的,并不免除違約方依本合同應承擔的違約責任。
4.單方中止履行、單方終止、單方解除合同應以書面通知形式送達對方,并賠償對方經濟損失。經濟賠償金額計算方式是:經甲乙雙方認可的第三方審計單位對乙方加油站營業額進行審計,以乙方當年(合同終止前12個月)實際獲得利潤額乘以未履行租賃期限的年數計算賠付對方。
十六。公告及保密
1.本合同的條款內容,雙方應及時上報各自總部進行備案,由總部按照《公司法》、《企業會計準則》等相關制度要求統一進行有關內容的披露,合同各方及其知悉信息的人員均不得直接或間接地以任何方式提供或披露給任何第三方。
2.如相關政府部門或監管機構要求本合同一方披露合同內容的,接受方可在該政府部門或機構要求的范圍內做出披露而無需承擔本合同項下的責任,但應努力確保該等被披露的信息獲得有關政府機關或機構的保密待遇。
3.在任何情形下(其中包括本合同終止、解除的情形),本條所規定的保密義務應永久持續有效。
十七。爭議的解決、管轄
雙方在履行合同時發生爭議,應及時通過友好協商解決,協商解決不成的,應提交仲裁委員會或法院。
十八。優先權
甲方轉讓合同項下資產時,乙方有優先購買的權利。
十九。附則
1.本合同未盡事項,由甲、乙雙方另行議定并簽訂補充協議。補充協議與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談判過程中形成的資料、意向與本合同不一致的一律以合同為準。
2.本合同經雙方簽字蓋章后生效。
3.本合同正本一式四份,甲乙方各持兩份;合同雙方可根據實際需要制作相應份數的合同副本,合同正本與合同副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蓋章)
乙方(蓋章)
法定代表人(授權人)
法定代表人(授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