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17 16:20:02
序論:在您撰寫新農村體育文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信息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和財富,信息資源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生產要素。農村信息服務與農村教育服務、農村醫療衛生服務、農村社會保障服務以及農村文化服務一樣,是農村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它在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加快農村公共事業發展、提高農民整體素質、加強農村民主政治建設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信息服務的戰略意義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又是一個弱質產業,需要信息服務的支持。農業經營場所分布在廣大農村的每一個角落,距離大市場遙遠,相對閉塞,需要信息的溝通。農業生產是以農戶為單元分散進行的,需要信息的連接。農業生產的手段還相當落后,需要信息系統傳播先進的技術。農村信息服務是我國信息服務的重要領域,是建設我國現代農業的必然選擇和十分重要的推動力量。
(一)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新變化,迫切要求加強農村信息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出現了一系列新的變化,農業發展對資本和技術的依賴性越來越強,農業對國內外市場依賴程度加深,農民經營農產品的風險意識逐步加強。這些變化激發了農業及農村領域對相關農村信息服務的強烈需求。表現為:第一,信息需求的范圍擴大,不僅需要反映農產品市場供求與銷售現狀的信息,更需要有前瞻性和預測性的信息。第二,農民對個性化的信息需求迅速增長,農產品在品種、質量、收獲時間、種植技術和條件方面的差別,以及相應的價格、地區、銷售渠道等方面的個哇化信息需求顯得重要。第三,農民需求逐步與當地資源優勢結合,符合農業區域性發展特點的農產品市場信息及其他實用性的公共信息,尤其是具有直接操作性和實踐指導性的信息需求強烈。
(二)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新發展,迫切需要建立農村信息服務供給體系。經過20余年的改革,中國農業已基本轉人市場經濟體制軌道。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無論是涉農企業還是分散農戶的生產與經營都必須面向市場。市場是動態的,千變萬化的,要在市場上立足并保持不敗,就必須通過現代信息傳輸渠道不斷了解各方面的有關信息。我國的農戶經營規模小、地域分散、文化水平低,自身缺乏收集、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通過合理有效的農村信息供給服務體系提供及時、可靠的農業和農村經濟信息,對農戶做正確決策尤為重要。
(三)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必然要求以健全的信息月及務體系為支撐。中國農業經過20多年的改革和發展,生產力水平大幅度提高,已實現了農產品供給長期短缺到總量基本平衡的歷史性轉變,農產品市場由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同時,隨著大多數城鄉居民的生活逐步改善,對食品消費更加注重品種和質量的提高,更加注重食品安全、優質、營養、方便。在這種形勢下,農民迫切需要了解市場行情,知道各種農產品的需求量、供應量,應當種什么、怎么種,養什么、如何養。因此,要引導農民根據市場變化調整農業結構,培育、推廣優良品種,提高產品質量,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都離不開為農民提供及時有效的農村信息供給服務。
二、農村信息服務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由于我國長期以來實行優先發展工業尤其是重工業的非均衡發展模式等歷史原因,形成了城鄉分割的二元經濟結構,從而導致了我國農村公共服務供給呈現出總體不足的狀況,直接制約了農村信息服務供給水平。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農村信息服務需求發生了新變化,這必然要求信息供給者及時調整信息服務內容和服務方式,以適應服務需求的變化。然而,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問題,當前,農村信息服務的供給與需求存在不少問題。
(--)服務產品總量偏少。農村信息服務的種類單調、信息產品單一、信息總量偏少。盡管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有了較大的發展,農民的生活也有了較大的改觀,農村信息服務供給取得了一些發展,如農村信息服務組織體系的逐步建立與完善、農村信息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備以及農村信息服務覆蓋面不斷擴大。但總體來看,我國農村信息服務整體水平還處于初級階段。隨著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民對有關農業和農村各方面的信息需求日益迫切,而公共部門向農村提供的信息服務大多與農業生產相關,而與農村教育、科學、
文化、衛身、醫療保障政策等生活相關的信息卻相對匾乏,農村信息服務總量不足,不能滿足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
(二)服務供求錯位。我國農村信息的供給不僅表現為總量不足,而且還表現為供需結構的失調。即供給過剩和部分需求短缺現象并存。盡管改革開放以來,農村信息服務有了較大的改觀,但仍然存在比較嚴重的錯位現象。一方面,政府及相關部門掌握著豐富的農業政策、科技與市場信息,但由于政府組織協調不利,大量信息處于部門內部所有、相對封閉的狀態。農民急需的生產性信息如市場信息、技術信息、政策信息、自然信息等供給嚴重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信息在分類分級、收集渠道和使用環境等方面尚未形成統一的標準體系,不同部門提供的信息在數據上往往差異較大,從而存在政府向農民提供低效、重復信息的現象,造成農村信息無效供給膨脹。加之我國農村信息服務實施的是自上而下的供給機制,農戶缺乏有效的信息需求表達機制,在信息產品的供給決策中無法體現農民真正的信息需求,信息供給與農民需求之間的互適性較差,往往不能為農民提供其迫切需要的信息,信息服務供需錯位問題嚴重,信息供給偏離需求,結構失衡。
伍陰及務方式陳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信息技術為信息服務的供給方式多樣化提供了可能。而廣大農村由于受前期國家基礎建設投資不足和對農民教育培訓不夠等條件的限制濃村的信息服務供給方式仍然是以傳統方式為主。目前大多數農民仍以報紙、電視、廣播等傳統方式作為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傳統方式傳播信息不但信息量小、傳播速度慢,而且具有很大的時滯吐,與信息社會的發展極不適應。而傳播方式較為現代化的手機短信和網絡信息在廣大的農村中所占比例很低。甚至,有的偏僻農村,由于資金問題,傳統的信息服務方式也未能得到保障,如有的農村廣播站的工作幾乎處于停滯狀態。
(四)服務效率低下。由于農村信息服務整體水平還較低,存在農村信息供給結構失調,服務供求錯位,服務供給方式滯后等現象。致使農村信息服務缺乏時效性和針對性,的信息多以生產性、實用性科技信息為主,市場信息尤其是農產品的供求信息偏少。加之信息提供方式滯后,信息傳遞方向單一,缺少互動,交流不足,因而所提供的信息難以滿足農民對信息服務的需求。目前我國農民主要通過廣播、電視和報紙獲取信息的形式,只能把信息傳遞到農民手中,卻無法把農民的需求反饋回來。農民很少通過另外的途徑如電話或信函等傳遞反饋信息、這種落后的信息交流方式和緩慢的信息傳遞速度使不少信息既喪失了信息的時效性,又缺少了信息的針對性,大大降低了信息服務的價值,信息服務效率低下。
三、保障新農村建設中信息服務供給的主要對策
信息服務屬于公共服務范疇,是政府服務職能的重要內容。政府必須高度重視、統籌規劃、加大投人、加快建設,在推進農村信息服務供給中發揮主導作用。為了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服務需求新變化,及時調整信息服務供給的內容、方式和手段。針對當前農村信息服務供給中存在的問題,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保障農村信息服務的有效供給:
(一)加大農村信息服務供給的公共投人。農村信息服務與農村教育服務、農村醫療衛生服務、農豐抖士會保障服務以及農村文不幼及務一樣,是農村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沒有充足的資金支持,有效供給信息服務顯然是不可能的。農民反映,中央的政策好,現在就是缺錢,如果有一系列好政策,但沒有資金或資金不到位,必然導致政策成為一堆好聽而不頂用的文字或空頭支票。用農民的話講,“新農村建設有錢好力事,”資金是保障。因此,要保障農村信息服務的有效供給,關鍵就是轉變投資型財政體制為公共財政體制,加沐漢寸農村信息服務的公共投人。
建立農村信息服務的公共財政支撐體系具體來說就要加大對農村地區、欠發達鄉鎮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建立以各級政府公共財政為基礎,鄉鎮、村集體經濟為依托,村民自籌為補充的公共財政體系。另外,在以政府投人為主的引導下,制定相關的政策和機制,積極吸引社會各界尤其是企業的投資力度,努力建成“政府搭臺、企業唱戲、農民受益”的新模式、新思路。積極引導非政府機構、私人組織參與農村公共信息服務。公共產品不一定全部要由政府提供,政府通過補貼、稅收等手段刺激。引導非政府部門、私人企業提供公共信息產品。只有這樣才能從最大量地生產信息服務產品,信息服務產品的數量直接關系到服務需求的滿足程度與滿足范圍。加大農村信息服務的公共財政投人,是農村信息服務產品數量增長的基礎和保障。
(二)優化農村信急服務供給的制度安排。農村信急供給制度建設是農村公共事業管理中的一個環節,是系統工程的一個部分,由若干子系統組成。首先建立良好的農村信息供給制度。第一,準確定位政府職能,充分發揮政府在農村信息服務供給中的應有作用。政府在農村公共信息服務供給中起主導地位,發揮關鍵作用。政府相關部門、科研院校與新聞喇本要建立良好的農村公共信息制度,對純公共信息,政府負有直接投資和發展的責任,應由政府向泛扮久無償提供;對具有.準公共物品特性的信息,市場機制可發揮一定作用,但因農村公共信息具有.基礎性和效益外溢等特征,政府應發揮主導作用,從體制、機制等角度將其推向市場,鼓勵科研、推廣、教育等機構以及中介組織、農民經紀人、種養大戶等,按市場規則提供相應信急服務。
第二,積極培育農村信息服務市場環境。雖然政府在農村公共信息服務供給中起主導地位,發揮關鍵作用,但不是唯一的主體。因此,政府作為農村公共服務供給主體的同時,還應加強農村信息服務市場的立法,規范信息服務市場行為,積極培育有利于農村信息月及務的市場環境。充分培育和發揮農村經濟合作組織、農村傳統自治組織等民間組織的積極作用。由于與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務的方式、范圍上存在差別,各類民間組織一定程度上可以彌}h}村公共信息服務領域的某些空白。
第三,改變自上而下的決策機制。農村公共信息供給機制的內在缺陷是引起的農村公共信息供需錯位的主要原因。因此,應通過制度安排,改變自上而下的決策機制。在農村公共信息的決策過程中,讓農民參與決策,以達到農村公共信息的供給與農民的生產、生活的需求相適應。可以通過多種征求的方式,如政府送信息下鄉活動、農村調研等方式,來了解農民所需求的公共信息,然后,在確定農村公共信息供給的原則、方式等,保證農村公共信息的供給有效。
(三)完善農村信,:.,服務的供給體系。在充分了解農民對公共信息的需求的基礎上,政府必須建立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特點和農民需要的信息網絡支持系統,完善省級信息網絡,加強縣級信息平臺和鄉鎮信息服務站的建設,使信息網絡向鄉村和農民延伸,促進公共信息進村人戶,讓農民及時、便捷地獲取有用的信息。首先、完善農村信息服務基礎設施i}。按照“集中、統一、規范、效能”的原則整合統一兼容、資源共享、高效適用的各級網絡中樞平臺環境形成全國統一、規范、暢通的信息網絡體系。
其次,培養和建立高素質的農村信息服務隊伍。要強化各級農業信息管理和服務人員的培訓,提高他們組織開展農村信息體系建設的能力和自身的服務水平。通過培訓考核和資格認證,建立農村信息員隊伍,及時收集傳播信息,發揮好政府與廣大農民之間的信息“二傳手”作用,有效解決信息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要通過各種方式鼓勵和推動各類事業單位和民間組織等多元化信息主體的發展,立足造就一批有影響,高水平的農業信息服務產業的“龍頭企業”。
關鍵詞:社會主義新農村 農村金融 現狀 對策
當前,我國農村發展和改革己進入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新階段,統籌城鄉發展,加大對農村發展的支持力度,理所當然。加快建立健全適應“三農”特點的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村金融體系,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試對陜西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過程中的農村金融問題予以探討。
一、農村金融支持陜西省新農村建設的現狀
1.金融產品和服務手段不斷拓展。為了推動新農村建設,促進新農村發展,陜西省農村金融機構積極研究推廣農村信貸,探索多種形式的抵押、質押和聯保貸款的辦法,切實解決農業、農民貸款難問題,為陜西省農民提供全方位、多功能、多層次的服務,為楊凌農村金融市場提供多層次、差異化、精準化的金融服務產品,擴允服務功能,發揮對農村經濟強有力的拉動作用。
2.融資渠道不斷拓寬。陜西省金融機構開辦了個人、企業委托貸款業務,通過金融手段引導民間資本有序流動。陜西省政府鼓勵和積極培育農村小額信貸組織,大力發展非政府專業小額貸款機構,拓展了商業銀行的資金回流制,增加了農村使用的資金量。郵政儲蓄銀行楊凌在積極辦好儲蓄定期存單小額質押貸款業務的同時,也不失時機地開拓信貸服務品種,努力為陜西省農村發展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務。
3.農村金融文化建設得到加強。通過適時開展金融知識普及活動,為金融業務開展奠定了群眾性基礎,營造了社會氛圍,也培養了農村金融專業人才。農村金融機構及時地構建農村金融政策和金融信息的傳導交流體系,增強了金融工作的透明度。通過制定自己的企業文化并進行宣傳教育,使企業明確自己的社會道德,使企業的每個員工都樹立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為新農村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4.產業投資基金在農村得到發展。為緩解新農村建設資金緊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可以以招標的形式交由公司利用產業投資基金興建。這樣做,一方面給公司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創造更多的GDP;另一方面,有利于促進儲蓄向投資轉化,配介國家投資改變我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的局而,推動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改善農村產業結構,促進新農村發展。
二、農村金融支持陜西省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金融機構而向農村的業務萎縮。目前,農村金融機構從農村吸收的資金只有部分被用于新農村的建設。工商銀行從本世紀伊始就大規模從農村撤離,農業發展銀行基于而臨市場化改革,小愿意在農村開展過多的業務,農業銀行的涉農貸款僅占全部貸款的30%,而郵政儲蓄銀行更是只存小貸,大量抽走農村資金,使得農村融資難、貸款難問題得不到根本解決。
2.農村金融生態環境欠佳。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的優劣直接決定金融支持新農村建設的績效的高低。當前,楊凌農村誠信教育和宣傳工作不足,信用文化缺失,農戶和農村企業的誠信意識淡薄,導致逃廢金融債務現象屢有發生,再加上適用于農村信貸的抵押物缺乏,貸款安全難以保證,從而影響了陜西省農村金融機構對新農村建設投入的積極性。
3.農村保險市場發展滯后。目前,陜西省農業保險的發展規模小,數量較少,供求結構失衡,農民的購買力較低,賠付率居高不下。陜西省只有人保公司于2008年開展農業保險業務,主要是豬、牛等養殖業保險,品種單一。陜西省農村小額人身保險試點工作剛剛展開。目前的現狀是陜西省農村保險市場發展的滯后,難以滿足新農村建設的需要。
4.農村金融體制改革落后。目前農村金融體制呈現出二元結構特征,即由農業發展銀行、農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組成的主導型制度與由地下錢莊、高借貸等組成的民間金融并存,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使農村長期存在嚴重的金融抑制。
三、農村金融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對策
(一)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存在模糊認識
在農村,相比學生的身體健康來說,教師和家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的認識是相當模糊。一般來說,如果學生出現身體健康問題,教師和家長都能迅速帶學生到醫院進行治療;然而,學生一旦出現心理方面的問題及由此引起的負面現象時,教師、家長卻不懂得結合學生所處的自然及人文環境從心理方面分析和處理。有關“心理健康”、“心理咨詢”等一些關于心理方面的知識還了解甚少。對“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不知從何入手,不能認清“心理健康課”與其他課程的關系。
(二)缺乏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教師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在農村還是一個相對較新的學科,沒有專業的人才,心理健康教師大多是由教輔人員或老師兼任,他們一是在本學科教學經驗不豐富,二是沒有新知識、新理念,不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不能與學生打成一片,對癥下藥,形成共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師責無旁貸,班主任更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學生的思想動態,學生的所作所為班主任是最有發言權的,那么班主任老師如何發現學生的心理疾病、如何判斷學生有心理疾病,在農村學校中具備這樣素質的班主任教師還是不多見的。
(三)教師家長、學校教育方法不當,造成學生心理障礙
據調查農村大部分學生流失,并非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是因為對學習不感興趣,最終導致對家長產生不理解的情緒。厭學只是作為一種現象外在的表現出來。個別學生因壓力過大,而走上了離家出走的道路。有的學生專門與老師作對,不服教導,這些表現都是心理出現種種問題。而教師對這些現象不了解,甚至輕率地給學生下評語、扣帽子、做結論,甚至認為學生品質有問題,學生及家長對此事實上也缺乏清醒的認識,學生自暴自棄;家長們漠不關心,久而久之,便生成了品學不優的學生。因此,一定要呼吁全社會要大興心理健康教育之風,讓全社會都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四)心理健康教育資金投入不足
錯把心理健康教育與校醫、德育工作混在一起等現象在農村中小學普遍存在,因此,在資金投入上沒有設立專項資金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資金不能滿足目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二、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問題的原因
許多農村教育行政管理部門、中小學的領導和教師沒有樹立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觀念,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認識不夠。相比城市中小學的教育工作者,他們承受的升學壓力更大,許多家庭以讓孩子考上大學、走出農村作為培養孩子的最終目標,教育行政部門也把升學率看成是衡量學校好壞的唯一標準,因此,他們具有更加強烈的應試教育動機和思維傾向。
在這種動機和思維傾向的支配,心理健康教育變成了一項尷尬的工作,他們經常把心理健康教育掛在嘴上、寫在墻上,但就是不落實到行動上。另外,由于許多農村中小學的教師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觀念陳舊,心理學知識儲備太少,因此嚴重制約著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和普及,也嚴重影響著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學性和實效性,這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障礙。
三、如何開展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一)轉變觀念,正確看待心理健康教育
原教育部長陳至立指出:“更新教育觀念是素質教育的先導?!边@要求我們要樹立全新的心理素質教育觀念,以適應新世紀高素質人才發展的需要。
多年的教育發展及教學實踐證明:在農村若能樹立起鮮明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是教育改革在更深層次上的突破與延伸,必須對現行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進行反思和再認識,全體總動員,清理教育實踐中的認識誤區及行為偏差。教師也要充分認識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是學生全面發展的標準之一,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加強對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培訓
搞好教師培訓,既可以提高教師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是順利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基礎?,F階段的農村中小學擁有專職心理健康輔導老師,是不太現實的。這就要求任課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這樣,心理健康教育貫穿于整個日常的教學和管理過程。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培訓工作:首先,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開展教師培訓。派出老師到心理健康教育開展較好的發達農村地區學習、考察、培訓與研討,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開闊教師的視野,豐富教師的教育心理學知識和教育科研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師的理論水平和研究能力;其次,接受培訓與自學相結合。把外出學習培訓和自學緊密結合起來,購買一些與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書籍,為老師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再次,通過學習與實踐相結合開展教師培訓。通過校本培訓等形式定期安排心理健康教育有關的內容,使教師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教研能力得到提升。
(三)全員參與、構建心理健康教育網絡
要取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需要依靠學校、社會和家庭三方的密切配合。一方面要在學校營造心理健康教育的環境氛圍,學校對每個教師都應提出重視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使教師樹立關心學生心理健康的意識。要利用現行課程,進行學科滲透,讓每一位老師都參與心理健康教育,這不僅有利于在學校中營造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環境氛圍,而且有助于學生提高課堂學習活動中的認知、情感和行為水平。另外,健康的校園文化可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在活潑上進的氣氛中,學生能保持較高的學習熱情,樂與人相處,正確對待挫折,主動調適情緒。另一方面,也應當看到家庭、社會對學生人格的影響,因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觀念、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同時,中小學生已經形成的良好心理品質也會受一些不良社會因素的影響而出現傾斜,這樣,學校教育的結果易被家庭、社會的負面作用抵消。因此,學校應針對農村家長們的心理特點成立家長委員會,舉辦家長學校,向家長們傳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幫助他們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和正確的教養觀。
論文摘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要創建與之適應的新農村教育,就難以回避新農村教育改革的三大問題。功能“定位”。是新農村教育改革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結構“調整”問題,是新農村教育改革的核心問題;個性“演化”,是新農村教育改革的根本問題。
農村教育是提高農村人口素質、推動農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先導性的基礎工程,是關系作為“后發展”的農村社會能否可持續發展、步人現代化歷程的根基所在:而要建設與社會主義新農村相適應的新農村教育,就必須解決好以下三大問題。
一、功能“定位”是首要問題
直面農村教育“脫離”農村社會發展需要的傳統格局,探討農村教育應該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學理依據,使區域農村教育的功能“定位”回歸到引領并支撐農村社會發展的現實軌道上來,這是新農村教育建設必須關注的首要問題。
(一)“姓城不姓農”的傳統格局
傳統農村教育的最大特點是其功能定位“游離”于農村社會的發展之外。由于國家一統性的傳統定位機制的影響,使得農村教育的功能“異化”為向城市教育輸送“半成品”的教育“材料”。農村教育的最大目標變成了讓自己最優秀的子弟離開農村,為城市服務;農民的最大愿望是一家人省吃儉用,讓自己的孩子跳出“農門”進入城市社會。這樣農村教育與農村社會發展需要之間的功能性聯系被,使得農村社會難以獲得發展壯大自己所必需的教育營養。
中國教育的傳統是“學而優則仕”,農民已經習慣了教育遠離自己的生活實際。在如此歷史傳承中造成的最大問題是:教育逐漸喪失了與當地農村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溝通、對話、互動的功能,農村教育的本體地位日漸消融,獨立自主能力不斷萎縮。形成的最大障礙是:其歷史慣性在現實中仍有巨大張力,農村教育脫離農村社會發展需要的傳統格局,至今仍未徹底改變。農村教育培養出不為農村社會服務的人,對農村教育而言這是最大的浪費。
(二)“應然定位”的學理依據
“農村教育為農村社會發展服務”的論題,整體而言應該具有公理特性即不證自明性,具體而言則主要具有以下學理依據:
“區域性”發展理論告訴我們,要盡力避免傳統區域開發過分城市中心化傾向,確立農村社會獨立自主的本體地位;要盡力避免農村教育的城市化傾向,確立農村教育適應農村社會發展的需要應然功能定位。農村教育在農村社會這個系統的發展序列上應該姓“農”。
“后發性”發展理論告訴我們,早發式的地區(如城市),在發展中占據了先手之利,使后發者(如農村)無法重復其先走過的路。這就使得農村教育既要跟蹤社會——教育發展的潮流、主流(不能閉門造車):更要研究他們所以如此的內在機制和外部條件,特別是在本地區特有條件、狀況下,如何達標的特有機制與具體條件(不能照抄照搬)。農村教育在自我發展形式上必須姓“農”?!翱沙掷m性”發展理論要求我們,不要厚此薄彼,要走共同富裕、發展的道路,以求得區域間發展的公平性。作為體現社會整體意志的國家和上級政府,必須加大調控力度,加大向落后地區扶持和政策傾斜力度,以縮小區域性差異;地方政府更要加大力度,以縮小城鄉、工農差異,從而實現農村教育的可持續發展,以支撐農村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農村教育受道德與政策的扶助而可持續姓“農”。
“互動性”發展理論告訴我們,有什么樣的農村社會,農村社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就會有什么樣的農村教育,農村教育也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農村社會要確立農村教育優先發展的地位,不僅僅是立足現有條件辦教育,而是創造條件立足未來發展教育。農村教育在“社會——教育”互動層面上被規定姓“農”。
(三)“回歸本位”的現實態勢
作為革命老區的臨沂農村社會,具有典型的“后發展式”特點,要想跨越式地步人現代化、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因沒有高經濟價值的物質資源去開發且人均量太低,無法選擇類似“石油輸出、西氣東運”以帶動經濟騰飛的模式;又因缺乏工業化的雄厚基礎和小城鎮化迅速發展的有力拉動,缺乏組織管理農業面向大市場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有效管理資源,也無法靠貸款和大量引進外資以高投入贏得高速度,所以只有走大力開發人力資源以彌補以上不足的道路。然人力資源的現狀是人口多而素質差。如此,歷史留給區域農村社會惟一可行的發展之路,就是農村社會必須依靠農村教育、教育必須優先發展,建立起主動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大農村教育體系。
中國是農業大國,更是農民大國。自八十年代農民從農村舊體制的枷鎖中解脫出來,便開始走向自我解放、發展的道路。他們強烈呼喚能夠重塑現代意義上的新型農民,解除套在自己頭上的素質低的精神枷鎖:能夠以自身的高素質贏得農業的高效益,以自我的現代化達成農村社會的現代化,以個人的可持續發展實現整個區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他們渴望改變不成體系、弱小而又相互隔離的農村“職教”和“成教”,以及于己無益卻要給予巨大投入的農村“基教”。
農村兒童是農村教育的主體,他們中的絕大部分將是未來農村社會的新型農民。所以,農村兒童接受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希望自己既是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又是現代農村社會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既為城鎮發展服務,更為農村發展服務;最后,以自身未來新型農民的現代化素質,去實現農村社會的現代化。這大概是農村教育(特別是農村“基教”)最根本的教育目的和辦學方向,更是農村兒童扎根農村、建功立業的必然要求。
二、結構“調整”是核心問題
有什么樣的應然功能定位,就需要相適應的內在結構來實現這種功能。農村教育回歸到了“主動適應農村社會發展需要”的功能定位,必然需要我們在反思批判既有農村教育結構的基礎上,創建農村教育和諧融通的新“三元結構”,這是關系新農村教育體系建設的核心問題。
(一)反思失衡封閉的傳統結構
我國農村教育是由“基教、職成、成教”三要素構成的“三元”結構,而傳統的農村“三教”結構要素本身存在著不平衡性,要素之間存在著封閉性。
“基教”是農村教育“三元”結構中的基礎要素,由于它的特殊地位和中國的特殊國情,它得到了超常規的、甚至是畸形的發展,歷史地成為農村教育中的主體、主角和主導方面?!奥毥獭背袚蛟旌吞嵘r村教育為區域農村社會(特別是經濟)發展的歷史使命,它應該是農村教育“三元”結構中的主體要素:但由于我國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整體水平較低,特別是產業化、城鎮化水平低,農村勞動力人才市場還在發育之中,它現實地成為農村教育中發展水平最低的要素?!俺山獭奔缲撝囵B農民新素質與打造農民新形象的現實職責,它應該是農村教育“三元”結構中的關鍵要素,但由于我國農村“基教”與“職教”的整體水平不高,更缺乏一個建立在“立足農村人可持續發展、農民生活終身幸福”范疇之上的規范有效的發展機制,它只能成為農村教育結構中的薄弱要素。如此,我國區域農村教育的三要素存在明顯的發育不良,造成其“三元”結構的失衡傾向,難以形成“三足鼎立”的整合優勢。
從橫向結構聯系看,三要素相互封閉,缺乏開放溝通以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空間上存在明顯的人為界限,影響了農村教育結構的優化與整體效能的發揮。由于“基教”的基本功能定位是跳出農村而非為了農村,所以現實農村教育中占絕對優勢的“基教”呈現相對封閉的大一統趨勢,與“職教、成教”是道不同不相為謀。職教、成教雖有一定程度的交叉、互動,多屬于“定位”不當、歷史欠帳、相互補償等因素造成的無序行為,不是恪守本分、各盡其職基礎上的自覺的合作、互助、共享、共建。如此,農村“三教”三駕馬車各行其道,不能在共同定位于為農村社會發展服務這個總目標的前提下分工合作。
從縱向序列角度看,三要素在立足人的終身教育,服務于發展變化的農村社會,打通在時間上的界限,構建前后銜接過渡、傳承接力的縱向教育系統上。存在相互割離的間斷性現象。對農村教育而言,“基教”是基礎,以此為出發點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后(即初中畢業后),相當部分需要回農村就業、創業的農村學生,因缺乏連續的初中后職業教育,他們只能在沒有崗前培訓、職前教育的情況下,直接上崗就業;升入高中的那部分學生畢業后,除少數接受高等教育的以外,相當一部分也是由于缺乏連續的高中后職業教育,而在缺乏應有職業技能和準備的情況下,直接到農村就業、創業。在這里。“基教”和“職教”出現脫節與間斷現象。與“基教”連接的“職教”在一定意義上又是“成教”的基礎,然而因為缺乏這個環節,使得農村“成教”成為“職教”的補償教育,成了位置后移了的職教,而不能實施自身意義的繼續教育,更不能行使自己終身教育的應然功能。同時由于成教的“成人性”特點。也難以真正落實作為職前教育的職教目標,出現一定程度的“雙難”、“雙誤”現象。
(二)創建和諧融通的新型結構
事物的發展是質變基礎上的“揚棄”,它必須具有自我發展的新形態與容納舊我的新格局。農村教育的新發展,同樣需要創造出自己的新結構形態,并在新格局里“推陳出新”。
在“區域農村教育為區域農村社會發展服務”這個總的應然性本體功能定位的規定下,我們確立的農村“三教”各自獨特的價值取向和功能定位是:其一,農村基礎教育,它應是既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又為當地農村現代化建設服務的基礎性、綜合型的教育;是以學術性學力養成為主、職業性資格準備為輔的基礎性、綜合型的教育。其人才培養規格的價值取向是:既要把農家子弟培養成作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現代型人才,又要把他們培養成作為新農村社會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現代型農民。其二,農村職業教育,它應是直接為農村現代化建設和人力資源開發服務的職業資格教育和專業技術教育;是以職業資格準備、專業技術訓練為主,以學術性學力養成為輔的TVET。其人才培養規格的價值取向是:把廣大的農民(特別是未來的農民)培養成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具有開發創業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其三,農村成人教育,它應是直接服務于農村工作者的實際需要的繼續性、回歸性的教育。是以提高農村勞動者的崗位適應、致富能力為核心的綜合實用性教育,也是促進其自我完善與生活幸福為目的的終身教育。其人才培養規格的價值取向是:把廣大的農村工作者(特別是農民)培養成有文化、能致富、會生活的發展型人才。
實施農村“三教”綜合改革。創建和諧融通的新農村教育“三元”結構,是一個系統的社會工程。其一,在社會實控層面上,建立有效的社會保障體制。教育是社會的教育,必然通過一整套社會保障體制來實施對教育改革的有效控制。譬如,通過“教育立法”體制,改變“三教”綜合改革中“無法可依、施控不力”的現象;通過“教育督導”制度,解決“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其二,在教育回應層面上,建立有效的對話溝通機制。通過教育督導室的“督政”功能,體現教育的權利和意志:通過建立專業性的社會中介組織。為改革提供科學公正的有效信息:通過建立高效靈敏的反饋機制,及時獲得教育產品是否適應社會需求的信息。其三,在教育結構層面上,建立系統的內部整改機制。通過“教育規劃”,使農村教育要享有和區域城市教育對等的地位、平等的發展權:通過“教育結構”改革,建立起不是“脫離、偏離、被動、滯后”,而是“融通、對話、主動適應、自覺服務”的新農村教育體系。其四,在教育配套改革層面上。建立相應體制系統。通過改革“辦學體制”,鼓勵社會辦學和個人辦學,使教育投入主體多元化,并建立“聯辦、共建、交流、合作”的統籌機制:通過改革“經營管理體制”,引進競爭機制,講求產出效益,提高辦學效益。通過改革“學校內部管理體制”,可試行校長選舉制和教師招聘制,并形成雙向制約機制等。
三、個性“演化”是根本問題
在區域農村社會系統中發展著的農村教育,在與區域農村社會協調互動中發展著自己的主體力量,張揚著自我的創造個性;并以此自覺主動而又超前性地順應和改造社會,書寫自己的“性情”人生。這是農村教育“合規律性與合目性”的自然顯現,也是涉及農村教育可持續發展與建設和諧農村社會的根本問題。
(一),‘雙層級”協調互動
區域農村教育與區域農村社會的“協調互動”,包括宏觀的“社會與教育”和微觀的“功能與結構”雙層級互動形式。
社會本身是個發展著的系統,教育是這個系統中的基礎性、先導性的要素,不同的社會歷史階段上,教育與社會結成不同的結構關系,教育首先被社會歷史性所規定。社會存在與發展的需要,決定教育的應然“定位”,教育功能定位又決定自身要具備的相應結構;豐十會發展變化了,由其決定的教育功能定位也要發生變化與之適應,教育結構也要相應調整而與功能變化適應。問題的另一方面是,現代社會越來越“依靠”教育來發展自己,教育由社會的邊緣逐步變成核心,由跟在后面被動適應,轉為走在前面主動適應。兩者關系越來越密切,相互作用越來越大。這就要求教育功能定位的立足點,不僅是社會現實的需要,而且更應該是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不是被動進行結構性調整,而是主動變革以發揮其功能。同時社會要確立教育優先發展的地位,不僅儀是立足現有條件辦教育,而是創造條件立足未來發展教育。如此,教育與社會結成協調互動的發展關系。
由教育與社會協調互動所規定的是教育應然性的功能定位和應然性的結構調整,它與教育現實的結構和由之決定的現實的教育功能之間存在差距,有時差距很大。這便要求我們進入教育系統內部,考察其現實的教育結構如何,由其決定的教育功能水平怎樣;又要跳出圈外,分析應然定位如何引起已有功能定位變化,以此帶來舊有教育結構的調整,逐步建立起與應然功能定位相適應的新的教育結構,從而又引起教育功能的改變。如此,由社會需要決定的應然定位,通過已有功能定位、已有教育結構的中介變化,便與應然結構定位、應然教育功能之間,成功實現了協調互動。
(二)“兩特性”自我表現
“協調互動”關系中教育的自主性問題,則涉及“教育存在的自主規定性”與“教育發展的主動適應性”兩大教育特性。
從系統論的觀點看,雖然農村教育的“生成”來自其“上位”系統的需要,它的繼續存在和發展也不能脫離“條塊”網絡系統和自身生態系統的制約和幫助,但它一經存在就具有了天然的本體性地位,它要重新自我規定其應在的位置,主動承擔其應負的職責,并有效地作用于所屬系統。它體現為教育克服了依附性而“不等、不靠、不要”,具有了獨立意志和自主能力。它自我規定自己姓“農”。為區域農村社會服務,而不再籠統的姓“圍”、無奈的姓“城”,游離于農村社會的發展之外。
所謂主動適應性是說具有獨立自主能力的教育,不但具有以“教育市場”為中介自動糾偏的反饋機制,而且具有根據變化了的社會需求去有效適應的能動糾偏的“前饋”回路,以保證在社會需求和社會供給之間實現動態平衡。教育作為培養人的過程,周期長而滯后特點明顯,隨著社會發展節奏變得越來越快,相應的社會需求便處于不斷變化中,這就使得普通的反饋機制糾偏的作用和時效大受影響。因此我們引入“前饋”(feedforward)的概念,為了保證前饋效果,需要在農村社會發展需要和應然定位之間加上“外前饋”機制。以不斷檢與矯正功能定位因需要變化而產生的滯后性偏差;在應然定位和應然教育結構之間設置“內前饋”機制,以保證結構主動適應功能定位的變化。進一步,還需將前饋職能“實體化”,以充分發揮農村教育適應農村社會發展的主體能動性。
(三)“五維度”個性演化
社會教育“協調互動”歷史進程中的教育個性的演化,蘊涵著“本體、主體、中介、意識、實踐”五個層面的合和融通,它是雙邊互動中教育個性的具體張揚。:
1、本體層面。農村教育與農村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生態因子互動契合的程度。這是標志教育生態系統狀態和進化水平的層面,也是考察教育生態狀況的本真視角。農村教育與農村社會諸因子互動的契合度,決定教育系統生態的和諧性,而和諧性的教育生態正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2、主體層面。政府、社會、個人強化自身發展并參與、支持教育發展的力度,與教育加強自身改革與發展并主動服務于社會發展的力度。這是標志教育生態系統由自在狀態轉為自為狀態的層面。“力度”表明社會主體具有的自主發展的程度。具體而言,指政府、社會、個人加強自身發展并參與支持教育的發展,這說明社會進化到(人們也意識到)開始依靠教育發展自身,社會教育化亦即“學習化社會”將要降臨的階段:而教育加強自身改革與發展并主動服務于社會,則說明教育已發展到超前為未來社會培養人才,教育中心化的時代即將來臨。兩趨勢的融通、兩力度的融合將重塑本體層面新型的“教育——社會”結構。
3、中介層面。作為教育與社會協調互動中介的農村教育市場發育的程度。這是標志作為教育生態系統進化限制因子的市場調控機制形成的層面。只有農村教育市場充分而健全的發育,才能在社會對教育的需求與教育對社會的供給之間,建立起有效的中介機制,而使之在對立統一中進入協同進化的軌道。
論文摘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要創建與之適應的新農村教育,就難以回避新農村教育改革的三大問題。功能“定位”。是新農村教育改革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結構“調整”問題,是新農村教育改革的核心問題;個性“演化”,是新農村教育改革的根本問題。
農村教育是提高農村人口素質、推動農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先導性的基礎工程,是關系作為“后發展”的農村社會能否可持續發展、步人現代化歷程的根基所在:而要建設與社會主義新農村相適應的新農村教育,就必須解決好以下三大問題。
一、功能“定位”是首要問題
直面農村教育“脫離”農村社會發展需要的傳統格局,探討農村教育應該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學理依據,使區域農村教育的功能“定位”回歸到引領并支撐農村社會發展的現實軌道上來,這是新農村教育建設必須關注的首要問題。
(一)“姓城不姓農”的傳統格局
傳統農村教育的最大特點是其功能定位“游離”于農村社會的發展之外。由于國家一統性的傳統定位機制的影響,使得農村教育的功能“異化”為向城市教育輸送“半成品”的教育“材料”。農村教育的最大目標變成了讓自己最優秀的子弟離開農村,為城市服務;農民的最大愿望是一家人省吃儉用,讓自己的孩子跳出“農門”進入城市社會。這樣農村教育與農村社會發展需要之間的功能性聯系被,使得農村社會難以獲得發展壯大自己所必需的教育營養。
中國教育的傳統是“學而優則仕”,農民已經習慣了教育遠離自己的生活實際。在如此歷史傳承中造成的最大問題是:教育逐漸喪失了與當地農村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溝通、對話、互動的功能,農村教育的本體地位日漸消融,獨立自主能力不斷萎縮。形成的最大障礙是:其歷史慣性在現實中仍有巨大張力,農村教育脫離農村社會發展需要的傳統格局,至今仍未徹底改變。農村教育培養出不為農村社會服務的人,對農村教育而言這是最大的浪費。
(二)“應然定位”的學理依據
“農村教育為農村社會發展服務”的論題,整體而言應該具有公理特性即不證自明性,具體而言則主要具有以下學理依據:
“區域性”發展理論告訴我們,要盡力避免傳統區域開發過分城市中心化傾向,確立農村社會獨立自主的本體地位;要盡力避免農村教育的城市化傾向,確立農村教育適應農村社會發展的需要應然功能定位。農村教育在農村社會這個系統的發展序列上應該姓“農”。
“后發性”發展理論告訴我們,早發式的地區(如城市),在發展中占據了先手之利,使后發者(如農村)無法重復其先走過的路。這就使得農村教育既要跟蹤社會——教育發展的潮流、主流(不能閉門造車):更要研究他們所以如此的內在機制和外部條件,特別是在本地區特有條件、狀況下,如何達標的特有機制與具體條件(不能照抄照搬)。農村教育在自我發展形式上必須姓“農”?!翱沙掷m性”發展理論要求我們,不要厚此薄彼,要走共同富裕、發展的道路,以求得區域間發展的公平性。作為體現社會整體意志的國家和上級政府,必須加大調控力度,加大向落后地區扶持和政策傾斜力度,以縮小區域性差異;地方政府更要加大力度,以縮小城鄉、工農差異,從而實現農村教育的可持續發展,以支撐農村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農村教育受道德與政策的扶助而可持續姓“農”。
“互動性”發展理論告訴我們,有什么樣的農村社會,農村社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就會有什么樣的農村教育,農村教育也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農村社會要確立農村教育優先發展的地位,不僅僅是立足現有條件辦教育,而是創造條件立足未來發展教育。農村教育在“社會——教育”互動層面上被規定姓“農”。
(三)“回歸本位”的現實態勢
作為革命老區的臨沂農村社會,具有典型的“后發展式”特點,要想跨越式地步人現代化、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因沒有高經濟價值的物質資源去開發且人均量太低,無法選擇類似“石油輸出、西氣東運”以帶動經濟騰飛的模式;又因缺乏工業化的雄厚基礎和小城鎮化迅速發展的有力拉動,缺乏組織管理農業面向大市場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有效管理資源,也無法靠貸款和大量引進外資以高投入贏得高速度,所以只有走大力開發人力資源以彌補以上不足的道路。然人力資源的現狀是人口多而素質差。如此,歷史留給區域農村社會惟一可行的發展之路,就是農村社會必須依靠農村教育、教育必須優先發展,建立起主動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大農村教育體系。
中國是農業大國,更是農民大國。自八十年代農民從農村舊體制的枷鎖中解脫出來,便開始走向自我解放、發展的道路。他們強烈呼喚能夠重塑現代意義上的新型農民,解除套在自己頭上的素質低的精神枷鎖:能夠以自身的高素質贏得農業的高效益,以自我的現代化達成農村社會的現代化,以個人的可持續發展實現整個區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他們渴望改變不成體系、弱小而又相互隔離的農村“職教”和“成教”,以及于己無益卻要給予巨大投入的農村“基教”。
農村兒童是農村教育的主體,他們中的絕大部分將是未來農村社會的新型農民。所以,農村兒童接受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希望自己既是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又是現代農村社會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既為城鎮發展服務,更為農村發展服務;最后,以自身未來新型農民的現代化素質,去實現農村社會的現代化。這大概是農村教育(特別是農村“基教”)最根本的教育目的和辦學方向,更是農村兒童扎根農村、建功立業的必然要求。
二、結構“調整”是核心問題
有什么樣的應然功能定位,就需要相適應的內在結構來實現這種功能。農村教育回歸到了“主動適應農村社會發展需要”的功能定位,必然需要我們在反思批判既有農村教育結構的基礎上,創建農村教育和諧融通的新“三元結構”,這是關系新農村教育體系建設的核心問題。
(一)反思失衡封閉的傳統結構
我國農村教育是由“基教、職成、成教”三要素構成的“三元”結構,而傳統的農村“三教”結構要素本身存在著不平衡性,要素之間存在著封閉性。
“基教”是農村教育“三元”結構中的基礎要素,由于它的特殊地位和中國的特殊國情,它得到了超常規的、甚至是畸形的發展,歷史地成為農村教育中的主體、主角和主導方面?!奥毥獭背袚蛟旌吞嵘r村教育為區域農村社會(特別是經濟)發展的歷史使命,它應該是農村教育“三元”結構中的主體要素:但由于我國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整體水平較低,特別是產業化、城鎮化水平低,農村勞動力人才市場還在發育之中,它現實地成為農村教育中發展水平最低的要素?!俺山獭奔缲撝囵B農民新素質與打造農民新形象的現實職責,它應該是農村教育“三元”結構中的關鍵要素,但由于我國農村“基教”與“職教”的整體水平不高,更缺乏一個建立在“立足農村人可持續發展、農民生活終身幸?!狈懂犞系囊幏队行У陌l展機制,它只能成為農村教育結構中的薄弱要素。如此,我國區域農村教育的三要素存在明顯的發育不良,造成其“三元”結構的失衡傾向,難以形成“三足鼎立”的整合優勢。
從橫向結構聯系看,三要素相互封閉,缺乏開放溝通以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空間上存在明顯的人為界限,影響了農村教育結構的優化與整體效能的發揮。由于“基教”的基本功能定位是跳出農村而非為了農村,所以現實農村教育中占絕對優勢的“基教”呈現相對封閉的大一統趨勢,與“職教、成教”是道不同不相為謀。職教、成教雖有一定程度的交叉、互動,多屬于“定位”不當、歷史欠帳、相互補償等因素造成的無序行為,不是恪守本分、各盡其職基礎上的自覺的合作、互助、共享、共建。如此,農村“三教”三駕馬車各行其道,不能在共同定位于為農村社會發展服務這個總目標的前提下分工合作。
從縱向序列角度看,三要素在立足人的終身教育,服務于發展變化的農村社會,打通在時間上的界限,構建前后銜接過渡、傳承接力的縱向教育系統上。存在相互割離的間斷性現象。對農村教育而言,“基教”是基礎,以此為出發點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后(即初中畢業后),相當部分需要回農村就業、創業的農村學生,因缺乏連續的初中后職業教育,他們只能在沒有崗前培訓、職前教育的情況下,直接上崗就業;升入高中的那部分學生畢業后,除少數接受高等教育的以外,相當一部分也是由于缺乏連續的高中后職業教育,而在缺乏應有職業技能和準備的情況下,直接到農村就業、創業。在這里。“基教”和“職教”出現脫節與間斷現象。與“基教”連接的“職教”在一定意義上又是“成教”的基礎,然而因為缺乏這個環節,使得農村“成教”成為“職教”的補償教育,成了位置后移了的職教,而不能實施自身意義的繼續教育,更不能行使自己終身教育的應然功能。同時由于成教的“成人性”特點。也難以真正落實作為職前教育的職教目標,出現一定程度的“雙難”、“雙誤”現象。
(二)創建和諧融通的新型結構
事物的發展是質變基礎上的“揚棄”,它必須具有自我發展的新形態與容納舊我的新格局。農村教育的新發展,同樣需要創造出自己的新結構形態,并在新格局里“推陳出新”。
在“區域農村教育為區域農村社會發展服務”這個總的應然性本體功能定位的規定下,我們確立的農村“三教”各自獨特的價值取向和功能定位是:其一,農村基礎教育,它應是既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又為當地農村現代化建設服務的基礎性、綜合型的教育;是以學術性學力養成為主、職業性資格準備為輔的基礎性、綜合型的教育。其人才培養規格的價值取向是:既要把農家子弟培養成作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現代型人才,又要把他們培養成作為新農村社會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現代型農民。其二,農村職業教育,它應是直接為農村現代化建設和人力資源開發服務的職業資格教育和專業技術教育;是以職業資格準備、專業技術訓練為主,以學術性學力養成為輔的TVET。其人才培養規格的價值取向是:把廣大的農民(特別是未來的農民)培養成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具有開發創業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其三,農村成人教育,它應是直接服務于農村工作者的實際需要的繼續性、回歸性的教育。是以提高農村勞動者的崗位適應、致富能力為核心的綜合實用性教育,也是促進其自我完善與生活幸福為目的的終身教育。其人才培養規格的價值取向是:把廣大的農村工作者(特別是農民)培養成有文化、能致富、會生活的發展型人才。
實施農村“三教”綜合改革。創建和諧融通的新農村教育“三元”結構,是一個系統的社會工程。其一,在社會實控層面上,建立有效的社會保障體制。教育是社會的教育,必然通過一整套社會保障體制來實施對教育改革的有效控制。譬如,通過“教育立法”體制,改變“三教”綜合改革中“無法可依、施控不力”的現象;通過“教育督導”制度,解決“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其二,在教育回應層面上,建立有效的對話溝通機制。通過教育督導室的“督政”功能,體現教育的權利和意志:通過建立專業性的社會中介組織。為改革提供科學公正的有效信息:通過建立高效靈敏的反饋機制,及時獲得教育產品是否適應社會需求的信息。其三,在教育結構層面上,建立系統的內部整改機制。通過“教育規劃”,使農村教育要享有和區域城市教育對等的地位、平等的發展權:通過“教育結構”改革,建立起不是“脫離、偏離、被動、滯后”,而是“融通、對話、主動適應、自覺服務”的新農村教育體系。其四,在教育配套改革層面上。建立相應體制系統。通過改革“辦學體制”,鼓勵社會辦學和個人辦學,使教育投入主體多元化,并建立“聯辦、共建、交流、合作”的統籌機制:通過改革“經營管理體制”,引進競爭機制,講求產出效益,提高辦學效益。通過改革“學校內部管理體制”,可試行校長選舉制和教師招聘制,并形成雙向制約機制等。
三、個性“演化”是根本問題
在區域農村社會系統中發展著的農村教育,在與區域農村社會協調互動中發展著自己的主體力量,張揚著自我的創造個性;并以此自覺主動而又超前性地順應和改造社會,書寫自己的“性情”人生。這是農村教育“合規律性與合目性”的自然顯現,也是涉及農村教育可持續發展與建設和諧農村社會的根本問題。
(一),‘雙層級”協調互動
區域農村教育與區域農村社會的“協調互動”,包括宏觀的“社會與教育”和微觀的“功能與結構”雙層級互動形式。
社會本身是個發展著的系統,教育是這個系統中的基礎性、先導性的要素,不同的社會歷史階段上,教育與社會結成不同的結構關系,教育首先被社會歷史性所規定。社會存在與發展的需要,決定教育的應然“定位”,教育功能定位又決定自身要具備的相應結構;豐十會發展變化了,由其決定的教育功能定位也要發生變化與之適應,教育結構也要相應調整而與功能變化適應。問題的另一方面是,現代社會越來越“依靠”教育來發展自己,教育由社會的邊緣逐步變成核心,由跟在后面被動適應,轉為走在前面主動適應。兩者關系越來越密切,相互作用越來越大。這就要求教育功能定位的立足點,不僅是社會現實的需要,而且更應該是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不是被動進行結構性調整,而是主動變革以發揮其功能。同時社會要確立教育優先發展的地位,不僅儀是立足現有條件辦教育,而是創造條件立足未來發展教育。如此,教育與社會結成協調互動的發展關系。
由教育與社會協調互動所規定的是教育應然性的功能定位和應然性的結構調整,它與教育現實的結構和由之決定的現實的教育功能之間存在差距,有時差距很大。這便要求我們進入教育系統內部,考察其現實的教育結構如何,由其決定的教育功能水平怎樣;又要跳出圈外,分析應然定位如何引起已有功能定位變化,以此帶來舊有教育結構的調整,逐步建立起與應然功能定位相適應的新的教育結構,從而又引起教育功能的改變。如此,由社會需要決定的應然定位,通過已有功能定位、已有教育結構的中介變化,便與應然結構定位、應然教育功能之間,成功實現了協調互動。
(二)“兩特性”自我表現
“協調互動”關系中教育的自主性問題,則涉及“教育存在的自主規定性”與“教育發展的主動適應性”兩大教育特性。
從系統論的觀點看,雖然農村教育的“生成”來自其“上位”系統的需要,它的繼續存在和發展也不能脫離“條塊”網絡系統和自身生態系統的制約和幫助,但它一經存在就具有了天然的本體性地位,它要重新自我規定其應在的位置,主動承擔其應負的職責,并有效地作用于所屬系統。它體現為教育克服了依附性而“不等、不靠、不要”,具有了獨立意志和自主能力。它自我規定自己姓“農”。為區域農村社會服務,而不再籠統的姓“圍”、無奈的姓“城”,游離于農村社會的發展之外。
所謂主動適應性是說具有獨立自主能力的教育,不但具有以“教育市場”為中介自動糾偏的反饋機制,而且具有根據變化了的社會需求去有效適應的能動糾偏的“前饋”回路,以保證在社會需求和社會供給之間實現動態平衡。教育作為培養人的過程,周期長而滯后特點明顯,隨著社會發展節奏變得越來越快,相應的社會需求便處于不斷變化中,這就使得普通的反饋機制糾偏的作用和時效大受影響。因此我們引入“前饋”(feedforward)的概念,為了保證前饋效果,需要在農村社會發展需要和應然定位之間加上“外前饋”機制。以不斷檢與矯正功能定位因需要變化而產生的滯后性偏差;在應然定位和應然教育結構之間設置“內前饋”機制,以保證結構主動適應功能定位的變化。進一步,還需將前饋職能“實體化”,以充分發揮農村教育適應農村社會發展的主體能動性。
(三)“五維度”個性演化
社會教育“協調互動”歷史進程中的教育個性的演化,蘊涵著“本體、主體、中介、意識、實踐”五個層面的合和融通,它是雙邊互動中教育個性的具體張揚。:
1、本體層面。農村教育與農村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生態因子互動契合的程度。這是標志教育生態系統狀態和進化水平的層面,也是考察教育生態狀況的本真視角。農村教育與農村社會諸因子互動的契合度,決定教育系統生態的和諧性,而和諧性的教育生態正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2、主體層面。政府、社會、個人強化自身發展并參與、支持教育發展的力度,與教育加強自身改革與發展并主動服務于社會發展的力度。這是標志教育生態系統由自在狀態轉為自為狀態的層面?!傲Χ取北砻魃鐣黧w具有的自主發展的程度。具體而言,指政府、社會、個人加強自身發展并參與支持教育的發展,這說明社會進化到(人們也意識到)開始依靠教育發展自身,社會教育化亦即“學習化社會”將要降臨的階段:而教育加強自身改革與發展并主動服務于社會,則說明教育已發展到超前為未來社會培養人才,教育中心化的時代即將來臨。兩趨勢的融通、兩力度的融合將重塑本體層面新型的“教育——社會”結構。
3、中介層面。作為教育與社會協調互動中介的農村教育市場發育的程度。這是標志作為教育生態系統進化限制因子的市場調控機制形成的層面。只有農村教育市場充分而健全的發育,才能在社會對教育的需求與教育對社會的供給之間,建立起有效的中介機制,而使之在對立統一中進入協同進化的軌道。
農村體育文化是農村體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內涵包括所有農村群眾所共同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是在實踐的過程中產生和積累的思維模式、價值觀、態度、人生追求、認知風格等等的生活方式和心理上的深層次的結構,它可以表達出一個農民的性格特征、文明程度和精神境界。陳建兵在社會主義新農村體育文化建設研究中,對體育文化的四個層次進行具體界定,即:物態文化層,指的是農民群眾所使用的體育運動場地設施器材狀況;制度文化層,是由在農村地區體育活動中集中的各種體育行為規范構成;行為文化層的基本特征是農民群眾在參與體育運動顯現的;心態文化層指的是農民群眾對于體育的態度與認知情況和參與體育鍛煉的動機與意識等等”
2.小康社會新農村建設中農村體育文化建設發揮的重要意義
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基礎在農村,農村體育是在體育工作中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生動體現,在滿足農村人民群眾強健體魄的需求上有著直接而積極的作用。新時期的農村體育具有新的內涵,在建設社會主義小康中其意義是非凡的。
2.1實現小康社會需要從建設農村體育文化下手
黨的十六大會議上,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會議指出,小康社會是社會、自然、環境和人協調而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重點和難點在農村,那么同時,新時代里,農村也將作為重點和難點在體育領域中出現,沒有農村體育的小康也就是沒有全國體育事業的全面小康社會,是不完善的。近年來,黨和國家在三農經濟發展上的努力是卓有成就的,但人們的精神需求并沒有隨著物質的分別豐厚而有明顯的改善,作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文化建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其實是越發明顯的。
2.2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離不開農村體育文化
進行小康社會新農村建設的工作里,當群眾的思想意識、價值取向和觀念等思維模式上產生差異的時候,文化就顯得十分重要,起著不可小覷的作用。作為一種社會文化,體育運動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可以增強一個團體乃至一個民族的向心力,促進團體內部個體的團結和整合。這樣的文化,是一種較高層次的文化,可以形成一種十分高尚的道德,在提高人的素質,磨煉人的意志,修繕人們的精神起著深淵影響。由于健身活動所形成的組織形式更加輕松,人際情感更加融洽,因此,體育文化建設對改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提升道德價值觀等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在排除不健康的文化,以及摒棄農村落后的觀念,促進社會環境的優化和建設新農村精神文明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2.3提高農村廣大人民群眾的素質離不開體育文化建設
經常參加體育活動可以給人以健康的機體,這是大家所共識的,同時,良好的精神面貌能使人們在日常學習工作以及家庭生活中保持充沛的體力、旺盛的精力和堅強的承受能力。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的比重占了絕大部分,那么農村人口的素質也就制約著中國人口的整體素質。作為建設小康社會新農村的主體,廣大群眾的健康狀況也就直接決定著新農村建設的進程。另一方面,加強體育文化建設不僅可以提升廣大農民群眾的健康狀況,也是有效地強化農村民俗和民風建設的途徑,對于樹立健康的生活理念,提高群眾素質方面具有不可忽視的效力。
3.阻礙我國新農村體育文化建設的因素
在經濟高速運轉的當下,特別是在《全民健身計劃綱要》頒布實施以后,農村體育文化建設取得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但從總體上來看,我國農村體育還是低水平的體育,處于不全面、不平衡的狀態,還不能夠滿足廣大農村居民的體育文化需求。分析其原因,制約因素有如下幾點:
3.1農村體育文化的資源投入不足
首先,農村體育文化建設在物質上存在短板。全國第五次體育場館普查結果顯示,我國現有各類的體育場地約850080個,但是,占全國總人口一半的鄉鎮人口,只擁有體育場館69537個,僅僅占了總數的8.18%。很難想象,有許多農村孩子是未見過單杠和足球的。經費投入不足直接導致基礎設施的缺乏,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農民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體育人才的不足導致了體育文化建設在引導上的欠科學性。很多地方,由于學校條件艱苦,造成了農村體育師資力量長期缺乏,這讓大部分的學生在形成正確的體育價值觀的重要時期,不能夠得到科學的指導。除此之外,我國體育事業和體育產業中的一個重要的人才類型———社會體育指導員,一直以來是數目珍貴的。2003年,在我國的9億多人口的農村地區,社會體育指導員只有18000名,平均5萬名農村人口只有1名。這些都使國家在開展農村體育文化建設的問題上受到了一定的阻礙。
3.2農村體育文化的組織機構不完善
政府管理系統和社會體育管理系統組成了我國的農村體育管理機構。長期以來,人們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對體育行政部門有很大的依賴性,同時,社會體育管理系統的作用就未能得到充分發揮。調查顯示,體育協會幫助組成的活動點的增長量所占比重仍然很小。體育協會在群眾體育方面的工作引導還有于增強,體育協會自身管理職能更有待于加強,基層體育組織的作用還需要繼續大規模地挖掘。
3.3農村體育文化的意識缺失
研究表明,目前我國農民對體育是缺乏了解的,對體育的價值、功能的認識仍然較為膚淺和保守。時至今日仍深深沉淀在農民頭腦中的還是類似“勞動就是身體鍛煉”,“無病就是健康”的錯誤觀念。農民群體對體育活動缺乏正確的認識了解,沒有形成正確的體育價值觀,是制約我國農村體育深入發展的一個無法忽視的因素。從客觀到主觀,除了上述狀況阻礙小康社會農村體育文化建設發展外,還有很多細枝末節的狀況因為未能受到重視而會在未來變成社會進步的絆腳石,像有限的農村體育場地資源存在著閑置與浪費的現象等等,都是現在需要重視起來的地方。
4.構建農村體育文化建設的科學對策
4.1加大農村體育事業的多方面投入力度
首先,加強資金投入,加大對建設農村體育設施的支持力度,實踐體育場地建設資金投入的多元化,以政府投入為主,同時建立由社會、集體和個人等多方面投入的多元化的投資體制和開放型的運作風格。這樣可以有效克服因為國家投入不足而導致的體育場地建設跟不上的狀況。其次,人力資源方面,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健全全民健身組織網絡體系。各級體育部門要加大對農村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的力度,組織體育教師、教練員、體育院校學生等多技能型社會體育指導員,不斷擴大全民健身的志愿者隊伍。
4.2強化組織領導
完善農村體育管理工作縣、鄉鎮政府要充分發揮政府服務和帶動功能,加強對農民健身工作的領導,把農民健身作為政府重點工作之一??梢猿闪Ⅲw育工作小組,加強體育服務意識建設;定期舉辦體育知識培訓班,經常舉辦以鄉鎮為參賽單位的體育比賽和體育活動等等,總之,任何有利于發展發動農民群眾健康體育的方法途徑都可以積極運用,有效發揮。除此之外,農村體育要充分發揮農民體協、文化站等的體育組織機構和愛好者協會等的社會體育管理部門的作用,建立健全的農村體育組織網絡,與政府行政機關相互配合,自下而上地進行民間體育文化的開展,形成和諧的互動氛圍。
4.3加大體育活動宣傳力度
促進農村體育生活化、社會化可以利用現代大眾媒體的傳播作用,宣傳體育文化。各級體育組織部門應該充分利用報紙、電視臺、網絡等新聞媒體,全面普及健身知識,形成崇尚健康科學的良好輿論環境。充分利用傳統節日、法定假日和農閑季節,組織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突出健身性、參與性、趣味性,努力打造喜聞樂見、感召力強、影響力大的活動品牌,倡導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宣傳的內容可以從三方面入手:第一,宣傳體育健身理論知識,如健身方法、運動技術、健身常識等;第二,宣傳體育文化,如體育新聞、逸聞趣事、體育賽事等;第三,宣傳新的生活觀念,如體育休閑觀念、積極人生觀等。通過參與這些內容豐富的社區體育,農村居民得以更深層次的接觸體育,培養觀念。
4.4因地制宜搞農村體育文化的特色建設
長期以來,城市文化所代表的時代文化是我們所強調的,更多的宣揚城市對農村的表率與導向作用,同時卻忽視了對農村特有的文化的整理挖掘。我們常在在理論上承認農村文化的重要性,卻“一刀切”地規劃成了毫無特色的模樣。其實,我國民間的體育活動是有很廣闊的開發潛力的。如舞龍燈、賽龍舟等在內的許多的體育項目是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歷史傳統的,;至于在少數民族農村里,其絢麗多彩的體育項目就更加奪目了,包括射箭、摔跤等在內的少數民族體育項目就多大977種。由此可見,如果我們能夠從各地農村的實際情況出發,目光投向各地在發展進程中創造和成長起來的傳統民俗體育活動,不拘泥于現代體育的書本化指導,而去充分挖掘這些傳統民俗體育文化,或許能夠在不斷地融入新的內容的同時,開辟出一片農村體育發展的新天地。
5.總結
1.1加強新農村社區體育文化基礎設施建設
體育場館等基礎設施和體育器材的缺失嚴重制約著新農村社區體育文化的發展建設。農村中,運動場地往往只存在于學校,有的農村學校甚至都沒有滿足自身體育教學需求的場地設施。為了給廣大農民提供進一步運動健身的基本保障,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體育設施資源,政府部門應在新農村社區中應先建設一些基礎性的,能基本滿足農民健身需要的健身設施,然后逐年逐步地增加體育運動場地場館等硬件設施的建設力度,從而滿足農民體育健身的需要,促進體育文化氛圍的形成。
1.2結合農村本地特色文化形成新農村社區體育文化發展的新途徑
河南省是一個擁有農民數量眾多的農業大省。在基層農村中,經過多年的發展,也逐步形成了適合本地自身條件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傳統體育項目能夠反映本地區的歷史文化特點,將農村自然地理等優勢展現出來,符合當地農村生產勞動的特點。例如豫南地區依山傍水,擁有豐富的水資源,賽龍舟成為當地比較盛行的體育鍛煉項目,政府可以對比賽進行全面的包裝,合理規劃比賽,使賽龍舟成為當地的一個品牌。不僅可以達到吸引游客觀光,又能夠使農民達到健身運動的目的。豫西北等地多以山地為主,當地的農民喜歡以登山的形式進行體育鍛煉。政府部門可以根據老百姓的興趣愛好,組織好以登山運動為主題的運動健身項目,比如舉辦“登山節”或有獎登山比賽等形式的活動,積極促進農民參與體育鍛煉。
1.3通過媒體進行輿論宣傳,提高農民體育鍛煉的意識
隨著農村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農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農村社區的居民也開始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表現出強烈的需求愿望,也希望通過科學有效的方法進行體育鍛煉從而達到身體健康的目的,同時也對體育文化有了新的更深刻的認識。政府部門要通過各種宣傳方式提高農村社區居民體育鍛煉的意識,鼓勵農村居民更主動的參與各式各樣的體育運動中來。不僅可以通過傳統的媒介如電視、廣播、村內喇叭等對體育文化健身知識進行科學地宣傳,也可以通過短信、彩信、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進行網絡宣傳,吸引年輕的農村社區居民產生對體育運動健身的興趣,達到全面宣傳鞏固體育文化的效果。
1.4做好村官大學生的體育文化教育和培訓工作,是新農村體育文化建設的重要路徑選擇
村官是一個影響著村民參與體育鍛煉活動積極性的一個重要角,村官對體育的喜好程度對本村體育文化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村官對某個體育項目的個人情感也決定著村落體育發展的具體內容。在他們的支持、指導、示范和積極主動的帶動下,更好地促進整個村落體育文化建設的發展。新農村社區體育文化的發展需要政府部門、高等學校更新教育觀念,培養出更多的創新型、復合型的村官。大學生村官只有在掌握科學的體育鍛煉方法與手段,獲取指導體育鍛煉的技能與技巧,擁有豐富的體育文化知識的前提條件下,才能有效指導村落體育文化的開展。用科學的手段指導村官鍛煉,使之成為村落體育的指導者,村落體育文化的建設者。
2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