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0 23:11:44
序論:在您撰寫英語專業精讀課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英語專業的精讀課(Intensive Reading / Close Reading)稱為綜合技能課,在英語專業本科生基礎段培養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該課程是所有基礎段課程中課時最多,學分最高的課程,英語專業精讀課程教學的效果直接決定了英語專業本科生對其他課程的掌握與理解的程度,因此受到了英語專業的學生及老師的重視。鑒于此,近年來,許多高校對非常重視英語專業精讀課課程的建設,也出現了許多相關的精品教材,像外研社出版的《現代大學英語》和《文化透視英語教程》,復旦大學外文學院編寫的《精讀英語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的《超越概念英語專業精讀》等。但僅有好的教材是遠遠不夠的,英語專業精讀課程的教學不應僅僅停留在對單詞、短語、語法、修辭和練習的講解上,更應重視該課程對英語專業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掌握英語語言的精華。
把文化意識的培養作為外語教育,尤其是英語專業精讀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有充分的理由的:一是從英語學習的角度看,和外國人交往不僅要精通他們的語言,還必須理解他們的文化、思維方式、價值觀和生活習慣;二是在一個多元化的社會里,跨文化意識對促進各國人民的相互尊重和合作有著積極的作用。這符合目前高校培養具有全球化視野人才的教學目標,并且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第二語言習得的過程是一個文化注入的過程。對學生的文化意識培養在我國中小學的外語教學中非常薄弱,這一問題在高校的英語教學實踐中得以延續,但近年來有所改觀。
文化意識的培養有助于學生克服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 Kalvero Oberg及所謂的二年級現象。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是1958年美國人類學家奧博格Kalvero Oberg提出來的一個概念,是指一個人進入到不熟悉的環境時,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會交流的符號和手段而產生的一種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懼的感覺。在英語教學中,文化休克表現為因為不熟悉英語國家文化而對英語學習產生疑惑、排斥、苦惱的感覺。這種現象在英語專業二年級表現尤為明顯,學生們由大一時的積極操練英語在轉變為大二時不愿開口說英語,甚至排斥英語。產生這種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對中西兩種文化進行對比,但由于中西文化差異過大,使學習者產生畏縮退卻的心理,因此在精讀課中輸入一定量的文化意識,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學生克服文化休克這一現象是非常必要的,使文化休克為提高學生的文化意識鋪路。
英語語言的兩大淵源:希臘羅馬神話和圣經,在英語專業精讀課有著不同程度的體現,如在《現代大學英語》第三冊中選取了與希臘羅馬神話有關的Diogenes and Alexander,該文章選文有趣,讓大部分學生第一次接觸到了希臘神話,從而了解到了弗洛伊德提出的戀母情結,對心理學和西方文化也有了一定的理解?!冬F代大學英語》第五冊的第一課“Where Do We Go from Here?”,作者馬丁路德金在該文中大量引用到圣經中的典故,讓學生們深深感到圣經對當代西方人生活的深刻影響,從而明白了圣經成為西方文化淵源之一的道理。當然,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和英語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英語語言的學習者,不僅要對前面提到的兩大文化淵源有所了解,還要了解一些非英語國家的文化,這樣才可讓學習者更具全球視野,這一問題在英語專業精讀課本中得以體現。如在《現代大學英語》第一冊中,第一課Half a Day 的作者就是埃及人,而第五課Message of the Land的作者是泰國人,他們都是把英語作為寫作語言而國籍并非英語國家的作家。這樣的選材無疑對英語學習者將來面對多元文化有著莫大的好處,更有助于學生成為具有全球視野的新世紀人才。當然,文化意識的學習不僅限于以上提到的范圍,西方文化中提倡的self—reliance,adventurism對當代大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而對這些理念意識的接受有效提高了中國英語學習者的英語寫作和口語表達的地道程度,能使學習者早日擺脫中式英語。
培養英語專業學生的文化意識這一任務對精讀課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意味著老師不僅僅要講解課本中出現詞匯、習語、語法現象及課后練習,更要不斷傳輸文化現象,幫助學生對中西文化進行對比,從而培養文化意識。目前大部分精讀課老師只是粗泛地講解一些課文出現的notes,不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作為精讀課教師,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培養英語專業學生的文化意識。
(1)作為對精讀課的補充,布置與文化意識相關的閱讀材料,讓學生在課后閱讀。圣經簡讀本,希臘羅馬神話簡讀本及亞瑟王與圓桌騎士等都可為非常理想的補充讀物,通過對故事概述,人物角色分析等課堂討論活動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英語學習者對一些英語典故,習語有更深入地理解。
(2)設定與價值觀、人生觀相關的話題供學生討論,對討論中形成的文化碰撞(Cultural Clashes)進行對比分析,以引導學生形成符合英語思維習慣的表達方式,進而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從而寫出和說出更地道的英語。
(3)通過多媒體及影視作品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如在學習完《現代大學英語》第五冊第二單元Two Kinds之后,可以根據該作品拍攝的電影《喜福會》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中西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和價值體系,加深學生對兩種文化的對比,從而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還可以通過英文原版的雜志,如《國家地理》和英文原版的影視作品如《圣經之謎》作為學生的課外賞析,來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文化及其淵源,培養其文化意識。
總之,英語專業的精讀課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專業基礎課,在英語專業基礎階段有著不課低估的作用,有助于英語專業學生在高年級的英美文學,文化及高級寫作等課程的學習,并對英語學習者在今后的外事交流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可以更有效地與英語國家的人進行溝通交流,避免引起文化方面的誤會。教師和學生都不應該忽視文化意識培養的重要性。英語專業精讀課的教師應努力改進傳統的精讀課授課方式,加強對文化知識的輸入,培養英語專業學生的意識,讓該課程的學習者最大限度地獲得其有效信息,培養學生對目的語文化興趣和理解力,進而使他們主動觀察、分析、對比、評價,并從深層文化中探討和研究西方文化之間存在的差異,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文化意識,使精讀課成為名副其實的綜合技能課。
參考文獻:
[1]楊立民.現代大學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2]鄧炎昌,劉潤青.語言與文化.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5.
關鍵詞:語言 文化 英語精讀課教學 文化滲透
語言是文化的反射體和載體。學習一種語言不僅是對其發音、詞匯和語法等方面的學習掌握,也一定要包含對其豐富內涵和知識背景的了解。否則,對這一語言的學習只是一知半解,或者存在很大的誤差。作為語言教學之一的英語教學,特別是基礎階段的精讀課教學也更是如此――離不開文化的滲透。
一、文化滲透在英語精讀課教學中的作用
語言是在一定民族文化、歷史背景下產生的記載人類社會發展歷史進程的符號,蘊涵著豐富的諸如這一國家的傳統習俗、文學藝術和價值觀念等文化內涵。若在語言教學中忽略文化的滲透,那么即使你掌握了地道的發音、豐富的詞匯、標準的語法,在單純的閱讀或實際的與外國人的交流中都會出現一些諸如理解誤差、鬧笑話甚至是傷及對方感情等問題。比如說我們中華民族自古把龍視為民族的象征,龍是吉祥、幸運和權威的代名詞。但是英語中與漢語龍對應的dragon一詞卻是邪惡、壞運氣的象征。所以才會有把“亞洲四小龍”翻譯成“Four Tigers of Asia”而不是“Four Dragons of Asia”的譯法。如果你不了解這一中英文化的差異,在交流或是學習的過程中產生誤解是無法避免的。中英語言文化內涵的差異是只有通過在語言學習的同時一起加以滲透來習得掌握的。所以費賴斯說:“講授有關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情況絕不是實用語言課的附加成分,不是與教學總目的全然無關的事情,不能因時間的有無或方便與否來決定取舍,它是語言學習的各個階段不可缺少的部分。”
大學英語精讀課是大學英語專業課教學的基礎部分,也是學生入學以來最早接觸的課程之一,所以在其教學中科學有效地進行文化滲透更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在英語精讀課上適時地進行文化滲透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如果對英語相關文化背景知識了解很多,就會加快理解速度、加深理解深度。比如精讀課上講到的Twelve Angry Men一課,如果不在課前介紹一下美國司法制度和陪審團制度運作規程及相關詞匯(因為其與中國司法制度存在的差異),學生們就會產生理解上的障礙。其次,對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幫助。因為只有了解了西方人的思維方式,才能和自己的劃清界限,從而寫出標準地道的英語文章來。再次就是對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提高有相當的幫助。只有了解了西方人的文化習俗和價值觀念等,才能培養出得體的交際禮儀。比如Good Manners in England一課只是介紹了與英國人交往的一些基本禮儀,我在實際的教學中又適當進行了擴充,這樣學生們對西方禮儀有了更多了解,在以后的交際中就會多加注意,交往起來也就更得心應手。最后,適當的文化滲透還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總之,只有越早下手,對學生產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就越深,取得的成效才會越顯著。
二、如何在英語精讀課教學中進行文化滲透
在最近幾年的英語精讀課教學中,我不斷摸索研究,總結了如下幾個文化滲透的方式:
(一)課堂滲透
課堂可以說是最直接進行文化滲透的地方,抓住這一環節進行自覺自然的滲透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詞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詞語的文化內涵包括詞的內涵意義、感彩、聯想意義以及某些成語、諺語、慣用語的文化背景等方面。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即使表面意思完全相同的詞匯也會有不同的聯想意義,在用法上也會有很大的差異。比如講到black sheep時,說“Tom is the black sheep in his family.” 讓同學們自己理解可能會存在誤差,這時候教師補充黑色和白色在英語里的意思及發展背景就會有助于他們正確的理解。所以在精讀課上講解詞語的時候,教師應該適時地擴充英語詞匯的外延意思,使學生能夠準確理解詞匯的語義并加以使用。
2. 篇章(全文)教學中的文化滲透在學習每篇新課文之前,對其文化及歷史背景知識進行介紹,以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主旨,并達到擴展這方面知識的目的。比如在講到Clearing in the Sky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先給學生們介紹了傳統的American values,學生們在了解了這些背景知識以后才對文中老父親執著一生在高山的林中開墾荒地的依賴自我、尊重艱苦勞作和頌揚農村生活方式等精神有所理解,進而增進了對文章主旨的深刻把握。
3. 細節教學中的文化滲透這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不放過教學過程中可以向學生傳授英語文化知識的每一個細節。比如在講到Darken your Graying Hair, and Hide your Fright一課時,遇到了這樣一句話:“One is a sphinx, one seems almost removed, and one sees it all. ”我發現其中sphinx是一個很有講頭的細節:當sphinx寫成Sphinx時,是希臘神話中獅身人面的怪獸;他問路人的Riddle of the Sphinx(“斯芬克司之謎”);以Oedipus成功猜謎而后引發的一系列故事為由來的Oedipus Complex(戀母情節)等。這樣不但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有助于他們理解,更提高了教學的趣味性。二是對所學文章進行深入的語言風格、寫作手法、修辭手法等方面的分析,并與漢語中的這些技巧進行對比,提高英語專業學生的文學欣賞和語言應用能力。比如在講到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一課,我就介紹了fairy tale這一文體以及相應的寫作風格和特點。還有Button,Button這一課的fantasy的文體等等。三是利用生活中遇到的每一個西方的節日,給學生講授與之相關的來歷、風俗和習慣。比如Easter,Halloween和 Christmas等。
(二)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寓教于樂
除了課堂講解的文化滲透,教師還可以通過引導學生收看一些電影、各種記錄片片段,或者收聽一些英文原聲聽力材料使他們了解英美國家的風土人情,學到與英語文化有關的交際方法和手段。比如還是Twelve Angry Men一課,除了可以在課前介紹美國司法詞匯,還可以給學生們播放《律政俏佳人(Legally Blond)》這類的涉及美國司法制度的電影片段,加深學生們對美國司法制度和陪審團制度的理解,從而有助于他們對課文內容的把握。
但是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的就是教師在運用這些輔助直觀教具的時候不能只單純地讓學生自由觀賞和收聽,因為大多數時間學生在沒有老師的指導下會不自覺地轉移注意重心,獲得的信息也會受到限制,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在這個時候要給予必要的解釋說明和指導。
(三)豐富的課外活動
學習和掌握外國文化僅僅靠有限的課堂時間是不夠的,學生還必須充分利用課外時間擴大自己的語言文化知識。教師要經常鼓勵和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閱讀英美文學作品和英語報刊,并提醒他們在閱讀時留心積累有關文化背景和社會習俗等方面的知識,并隨后組織一些知識競賽等。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此外,教師還要多組織一些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在真實語言環境中體會和運用英語。比如英語角、英語周、英語晚會、英語戲劇大賽等等。還可以適時地邀請一些外籍教師參與進來,比如一起舉行萬圣節化妝晚會。通過與外籍教師的接觸,學生往往能學到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生動的文化背景知識。
三、結語
人的語言受本民族文化長期熏陶,所以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歷史形態也會通過語言反映出來。要想達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間的成功和諧的交際,必須要了解深知目標語文化。大學英語精讀課正是為大學英語專業學生實現跨文化交際打基礎的課程,所以我們更應該有意識地從跨文化交際的角度多向學生介紹英語國家文化,并分析比較漢語文化與英語國家文化的差異,從而提高他們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培養他們的語用能力,這樣他們在與外國人打交道時才能減少語用失誤,使交際得以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杜瑞清.英語教學與英美文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7.9.
[2]何廣鏗.英語教學法基礎[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6.
[3]胡文仲,高一虹.外語教學與文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2-5.
" 論文關鍵詞:英語專業精讀課 教師話語 話語效度 行動研究
論文摘 要:教師話語對課堂教學的組織和學生語言習得至關重要,英語專業精讀課是語言教學中重要的基礎課程,因此英語專業精讀課堂上的教師話語更不容忽視。此行動研究通過問卷調查、訪談和課堂觀察探究精讀課堂教師話語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方法以提高教師的話語效度。結果表明,通過從教師話語的數量和形式、教師話語的構成比例、教師提問的問題類型、教師反饋用語及教師糾錯的類型五個方面實施課堂話語效度改進方案,確實提高了精讀課上教師的話語效度,促進了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和教師的自我完善。
教師話語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傳授知識、組織教學所進行的一切語言活動,它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包括講解、提問、反饋、糾錯等。教師課堂話語—直是語言學、教育學和心理學研究的重點課題之一,其研究結果不僅證實了教師話語的重要性,而且對教師如何使用話語策略,提高課堂話語質量提供了有效的理論指導。不同的教師話語可以產生不同的學生課堂參與程度和認知行為,因而產生不同的學習效果。英語專業精讀課是英語專業語言教學中重要的基礎課程,根據《全國高等學校英語專業基礎階段教學大綱》的要求,英語專業基礎階段的精讀課旨在為學生打好堅實的語言基礎的同時,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精讀課上的教師話語是學生語言輸入的重要來源,發揮著目的語的示范作用。教學內容只有通過完美的教師話語的組織和傳授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鑒于教師話語在英語專業教學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也為了提高教學效率,筆者通過行動研究精讀課堂上的教師話語,旨在提高英語專業精讀課堂上教師話語的效度以促進英語教學,為學生打好語言基礎,培養其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一、行動研究設計
研究對象是運城學院英語本科一年級的學生,兩個班共60人(每班30人)。研究方法為問卷、訪談和課堂觀察。經過參照相關的教師話語研究文獻,結合英語專業精讀課的教學設計調查問卷。在實驗前、后及過程中進行問卷調查,訪談并認真地進行課堂教學觀察。研究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前測:在實施行動研究前向受試學生發放問卷,進行訪談,對問卷及訪談結果進行分析,結合課堂觀察探究目前的精讀課中教師話語的特點及學生期望的精讀課教師話語。第二階段為提高話語效度的行動方案實施階段:結合英語專業精讀課的特點和前測中發現的問題,根據相關
關鍵詞: 大學英語專業 精讀課 說明文教學
一、引言
2000年新頒布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附錄I對基礎英語教學(即本文中精讀課教學)的要求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本課程主要通過語言基礎訓練與篇章講解分析,使學生逐步提高語篇閱讀能力,了解英語各種文體的表達方式和特點”。而通過長期的大學英語專業精讀課教學的實踐,筆者發現,很多時候課堂教學還停留在字、詞、句的理解與運用上,而很少有人從宏觀上系統地把握文章的脈絡,包括文章的主題、結構、作者創作的意向,以及不同體裁的表達方式、特點等,這樣帶來的結果往往是學生在語篇分析能力和綜合運用語言能力方面相對欠缺。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筆者在精讀課教學中引進了體裁的概念,從語篇分析的高度對說明文課文進行宏觀與微觀分析,在說明文教學上進行了一些探索,通過實踐,筆者發現,這樣的教學方式在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大學英語專業精讀課說明文教學的整體水平。
二、大學英語專業精讀課課文所涉及的體裁及說明文語篇模式
John M.Swales在其名著Genre Analysis中認為:1.體裁是交際行為的形式,有其交際功能;2.交際目的是確定體裁的重要因素;3.交際目的、話題制約著語篇形式、內容及語言難度(胡倩,2002)。按照Swales的體系,大學英語專業精讀課教材《現代大學英語》(楊立民,2006)所涉及的體裁有:narration(記敘文),essay(散文),exposition(說明文)和argumentation(議論文)。
說明文是描述某一事物,事由或過程的文章。它用于說明客觀事物的特點和性能,或介紹某種操作程序,或解釋某種抽象概念,或闡明某種科學原理,或探究某些自然現象及社會現象等,完全是就事論事的描述,所以也稱事實性或技術性的描寫文。把握所說明的事物的特征和本質是理解說明文的關鍵。詞典、論文、實驗報告、產品說明、廣告都屬于這類體裁。說明文是學生、科學家、專業人員常用的一種體裁。說明文按照邏輯推理的方法闡述事物的發展過程和展示事物的關系。
語篇模式就是語篇內在的修辭結構(rhetorical structure)。它與文章的體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體裁結構在語篇結構層面上對語篇的形成具有制約作用,那么語篇的組織模式必然也要受到體裁的制約(Yang Xuemei,2006)。
說明文語篇模式宏觀結構上常采用“問題—解決型”、“一般—特殊型”、“匹配比較型”語篇分析模式。第一種思維模式的程序是:首先說明情況,然后出現問題,隨后作出反應,采取的反應可能解決了問題,也可能沒有或沒有完全解決問題,最后對此作出相應的評價。而第二種思維模式則通常表現為兩種形式:一種是先概括后舉例,另一種是先講整體輪廓,后說諸多細節。第三種思維模式通常是以英語為母語的民族用來比較兩個事物的相同之處或對比不同之處所使用的一種思維模式,這種語篇模式常用來比較事物異同。比較事物相似之處稱為“匹配相容”(matching compatibility),比較事物差異則稱為“匹配對比”(matching contrast)。人們常用這種思維模式來比較兩個事物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先提出論點,再進行論證。這種語篇形式一般存在于較長的語篇中,常與一般特殊型組成復雜的思維模式。其表現形式為:重復法、詞匯關聯法和排比法三種(Yang Xuemei,2006)。
根據說明文的定義及說明文的語篇分析模式,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注意說明文的三個方面。
1.語篇模式
在《現代大學英語》教材1—3冊已學過的文章中有三篇說明文文章,涉及“一般—特殊型”和“問題—解決型”兩種語篇模式。
2.組織結構
說明文一般包括三部分:引言、正文和結論。
關鍵詞: 大學英語專業 精讀課 說明文教學
一、引言
2000年新頒布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附錄I對基礎英語教學(即本文中精讀課教學)的要求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本課程主要通過語言基礎訓練與篇章講解分析,使學生逐步提高語篇閱讀能力,了解英語各種文體的表達方式和特點”。而通過長期的大學英語專業精讀課教學的實踐,筆者發現,很多時候課堂教學還停留在字、詞、句的理解與運用上,而很少有人從宏觀上系統地把握文章的脈絡,包括文章的主題、結構、作者創作的意向,以及不同體裁的表達方式、特點等,這樣帶來的結果往往是學生在語篇分析能力和綜合運用語言能力方面相對欠缺。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筆者在精讀課教學中引進了體裁的概念,從語篇分析的高度對說明文課文進行宏觀與微觀分析,在說明文教學上進行了一些探索,通過實踐,筆者發現,這樣的教學方式在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大學英語專業精讀課說明文教學的整體水平。
二、大學英語專業精讀課課文所涉及的體裁及說明文語篇模式
John M.Swales在其名著Genre Analysis中認為:1.體裁是交際行為的形式,有其交際功能;2.交際目的是確定體裁的重要因素;3.交際目的、話題制約著語篇形式、內容及語言難度(胡倩,2002)。按照Swales的體系,大學英語專業精讀課教材《現代大學英語》(楊立民,2006)所涉及的體裁有:narration(記敘文),essay(散文),exposition(說明文)和argumentation(議論文)。
說明文是描述某一事物,事由或過程的文章。它用于說明客觀事物的特點和性能,或介紹某種操作程序,或解釋某種抽象概念,或闡明某種科學原理,或探究某些自然現象及社會現象等,完全是就事論事的描述,所以也稱事實性或技術性的描寫文。把握所說明的事物的特征和本質是理解說明文的關鍵。詞典、論文、實驗報告、產品說明、廣告都屬于這類體裁。說明文是學生、科學家、專業人員常用的一種體裁。說明文按照邏輯推理的方法闡述事物的發展過程和展示事物的關系。
語篇模式就是語篇內在的修辭結構(rhetorical structure)。它與文章的體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體裁結構在語篇結構層面上對語篇的形成具有制約作用,那么語篇的組織模式必然也要受到體裁的制約(Yang Xuemei,2006)。
說明文語篇模式宏觀結構上常采用“問題—解決型”、“一般—特殊型”、“匹配比較型”語篇分析模式。第一種思維模式的程序是:首先說明情況,然后出現問題,隨后作出反應,采取的反應可能解決了問題,也可能沒有或沒有完全解決問題,最后對此作出相應的評價。而第二種思維模式則通常表現為兩種形式:一種是先概括后舉例,另一種是先講整體輪廓,后說諸多細節。第三種思維模式通常是以英語為母語的民族用來比較兩個事物的相同之處或對比不同之處所使用的一種思維模式,這種語篇模式常用來比較事物異同。比較事物相似之處稱為“匹配相容”(matching compatibility),比較事物差異則稱為“匹配對比”(matching contrast)。人們常用這種思維模式來比較兩個事物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先提出論點,再進行論證。這種語篇形式一般存在于較長的語篇中,常與一般特殊型組成復雜的思維模式。其表現形式為:重復法、詞匯關聯法和排比法三種(Yang Xuemei,2006)。
根據說明文的定義及說明文的語篇分析模式,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注意說明文的三個方面。
1.語篇模式
在《現代大學英語》教材1—3冊已學過的文章中有三篇說明文文章,涉及“一般—特殊型”和“問題—解決型”兩種語篇模式。
2.組織結構
說明文一般包括三部分:引言、正文和結論。
關鍵詞 ESA模式;英語精讀課;人文素質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6)24-0101-03
Practice of ESA Model in English Intensive Reading Class and Humanistic Quality Training//DONG Yan, MENG Qingliang
Abstract By discussing the use of ESA teaching program designed
by Jeremy Harmer in intensive reading class, the most comprehen-sive course, this paper will point out its major role in greatly enhan-cing the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Key words ESA model; English intensive reading class; humanistic quality
1 英語精讀教學中的人文素質培養
2015年新制訂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指出: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應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廣博的文化知識并能在外事、教育等各部門熟練地運用英語從事工作的復合型英語人才。面對21世紀市場化、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高等學校教育者們的教育目標有了新的變化:英語專業本科生不僅應具有扎實的英語語言基本功和牢固的英語專業知識,還應拓寬人文學科知識和科技知識,并具有獲取知識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創新的能力,同時提高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和心理素質。顯而易見,這個教育目標事實上對英語專業本科學生的人文知識的充實和人文素質的培養提出了更高、更具體的新要求。
提高英語專業學生的人文素養這一要求,必須主要依托于英語專業課程來實現。英語精讀課是英語專業本科學生一、二年級開設的最重要、綜合性最強的學科基礎課,時間為四學期,總共累計達432課時之多。所選教材內容通常以講授各種文體的課文為主,大多生動有趣,飽含人生哲理,便于教師靈活地組織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最佳載體。如何一方面最大效率地進行學生的業務素質教育,另一方面多層次多渠道地開展人文素質教育?筆者認為應該在精讀課程安排上注意兩者的合理配置,使它們有機、和諧地融為一體,二者不可偏廢。
英語精讀課的教學方法直接關系到英語專業本科學生的人文素質培養與提升。在課堂教學中要在加強基礎訓練的同時,采用啟發式、討論式等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大限度地讓他們參與課堂學習的全過程。除此之外,教師應積極探索更多新的、多樣性的教學方法,加速實施精讀課堂教學改革。筆者有著多年的精讀課教學經驗,嘗試過各式各樣的教學方法,最終發現:相對于語法翻譯法(Grammar-translation)、三P法(Presentation, Practice and Production)、交際法(Communicative Lan-
guage Teaching)等教學法,把ESA教學模式投入英語精讀課堂教學中,能大力提高英語專業學生的人文素養。
2 ESA教學模式與英語精讀教學的有機結合
在國際上久負盛名的英國英語教育專家杰里米?哈默(Jeremy Harmer)在其力作《怎樣教英語》(How to Teach
English)中提出ESA教學模式,其中的教學三要素分別是E(Engage,投入)、S(Study,學習)和A(Activate,活用)。通過三個要素的順序變換和不同組合,可以設計出三種不同的課型:直線型(Straight Arrows Sequence)、反彈型
(Boomerang Sequence)和雜拼型(Satchwork Sequence)。
ESA這一教學模式頗具新穎性,遺憾的是歷來常為研究者所忽視。事實上,相對于任務型教學、傳統的翻譯法教學,靈活多變的ESA教學模式與語言教學相當契合,能以最積極的“投入”和最多樣的“活用”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語言的熱情和自主性,從而創造最佳的外語學習語境。在探討將ESA應用于英語課堂教學實踐的為數不多的論文中,劉芝寧的《ESA理論及其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與應用》與蘇勇的《談ESA程序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頗具啟示意義。此類相關論文大概都分解了三個階段的教學步驟,以例證的方式論述ESA教學模式的具體操作過程,及其對某一課程課堂教學的促進作用。
然而,筆者在應用這一理論進行教學時發現,ESA對于課堂教學的最大裨益不在于教學效果的直接產出,而在于對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的潛移默化之影響。人文素質培養是塑造民族靈魂的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同時,加強大學生的人文素養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決不能一蹴而就,必在課堂上進行長期不懈的滲透。
本文將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綜合英語教程Ⅳ》為藍本,以“投入”“學習”“活用”三個階段為不同的側重點,轉變傳統教學模式,建構以ESA為核心的英語精讀教學新模式,并著重探討這一模式對英語專業本科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的深遠作用。
3 ESA教學模式與提高學生多元人文素養的高度契合
此部分將ESA教學模式運用到第四冊第一課《我孤獨地漫游,像一朵云》(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的教學實踐中,以探討它的每個元素對英語專業學生人文素質提升的重大作用。
投入(Engage):激發最佳的學習熱情與想象力 哈默認為,學生之所以對所學知識掌握得不牢固,是因為他們沒有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之中,而一堂非常有趣感人或具啟發性和挑戰性的課,往往會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掌握得較好[1]。因此,在投入階段,教師應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盡可能多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之最為有效地投入。教師可要求學生自己查閱地圖,搞清英國湖區的地理特征;通過播放音頻,讓學生感受英國浪漫主義詩人華茲華斯(Wordsworth)所創作的《我孤獨地漫游,像一朵云》(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這首名詩,欣賞詩中的音韻美和意象美;通過觀圖片、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展開想象力,猜測英國的湖區會給世界留下什么樣的歷史文化遺產等。
投入最重要的意圖就是啟發學生對所學語言材料的興趣,促使他們每一個人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之中。這一階段正是以各種方式刺激學生自覺主動汲取人文知識的大好時機,更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思維能力發展和成熟的過程。這一階段應在教師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活動應面對全體學生,提倡人人參與。
學習(Study):促進汲取人文知識 在學習階段,“精讀課教師要求學生掌握語音、語法、詞匯等語言知識,并將重點放在語言點及語言的構成上”[2],同時注重動詞時態p特殊句式和修辭方法的使用。以下同樣以第一課為例,闡釋學習階段的主要授課過程。
首先,應該鼓勵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以最終總結出課文每一部分的小標題及其主題句。如前三段課文中,作者是在討論英國湖區的地理特征,因此,最后學生可以用“湖區的地理特征”(the geographical features of the Lake
District)類似的表述對此進行概括,考查學生對于課文是否有較好的理解。還要設置合理的問題對學生進行提問,如:“為什么作者說華茲華斯和波特賦予了湖區獨特的魅力?”(Why does the author say that Wordsworth and Potter give the unique charm to the Lakes?)學生在總結小標題和思索問題答案的過程中,思維能力得到極大鍛煉。
接著,教師開始講授每一部分的重要詞匯和句式,但不一定要采用傳統的逐句講的方法,而是進行靈活處理。如鼓勵學生挑出本文中用于修飾山谷(valley)的形容詞lush、extraordinary、glacial、green;修飾高山(moun-
tain)的形容詞high、craggy;修飾風景(landscape)的形容詞spectacular、compact、crumpled;修飾湖泊(lake)
的形容詞deep、idyllic;修飾山峰(peak)的形容詞im-
posing、craggy;修飾小山(hill/fell)的形容詞rolling;
修飾山坡(slope)的形容詞grassy。這種歸類講述法能增強學生記憶單詞的效率,使他們意識到能用多種表達去描述一個特定的事物,從而避免單一重復的描述。
在學習階段,通過教師啟發提問與討論式教學為主的方法,不僅使學生的英語語言基本功和專業知識得以極好的鞏固,而且他們的分析與綜合、抽象與概括、多角度分析問題等多種思維能力得到提升。
活用(Activate):最大限度地提高多元人文素質 活用是英語精讀課堂教學中最重要的環節,也是ESA模式中最能培養學生人文素質的一個元素?;钣镁毩暡粌H能促使學生更好地、更牢固地使用語言知識,而且能鍛煉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或寫作能力?!罢n堂教學中的活用方式分為讀前活用活動和讀后活用活動。讀前活用活動有語義分析活動、句子分析活動、體裁分析活動等。讀后活用活動有扮演角色、討論等?!盵3]
哈默認為,本階段重點在于使學生在一個特定的話題中或情境下盡可能自由地、有效地、“交際地”運用所學語言。相對于讀前活用活動,讀后活用活動更為重要,主要包括戲劇表演、演講辯論、讀書報告會、故事或詩歌寫作甚至拍攝微電影等。具體到本課,筆者設計如下讀后活用活動。
1)讓學生對I Wondered Lonely as A Cloud這首著名的抒情詩進行聲情并茂的朗誦表演,并動手制作視頻。這一活動不僅使學生了解到英語詩歌的基本結構與押韻情況,在背誦表演的過程中還能陶冶情操,大大增添美的感受。
2)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選取山東省某個著名景點進行介紹,需運用學習階段所涉及的部分單詞及句式,并想象一個外國游客在這個景點旅游時發生的故事,面向大家用英語進行講述。
最終,活動進行得頗為成功,學生或陶醉在深情優美的朗誦中,或開心爆笑于旅游故事中,從而使想象力、組織能力、交際能力和創新能力均得以極大提升。同時,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得以加強,對中西文化差異的處理有了更大的敏感性、寬容性和靈活性。
4 結語
哈默的ESA教學模式操作時靈活多變,對于確保英語專業學生在精讀課上的主體地位發揮著得天獨厚的優蕁W魑ESA教學模式的三個重要元素,投入、學習和活用三者的有機結合與合理配置,能使學生最大化地汲取人文知識、提高人文素養,因此應堅持在英語精讀教學中持之以恒地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田貴森.How to Teach English[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25.
論文關鍵詞: 精讀課 非語言因素 語言交際能力
論文摘 要: 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是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尤其在精讀課教學中,注重非語言因素的培養與語言交際能力的提高顯得尤為重要。本文指出影響學生對精讀課理解水平高低的非語言因素及采取的對策,論述了非語言因素的培養旨在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一、引言
英語專業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組成部分,其人才培養應該而且能夠兼顧國家與社會和學生個人的長遠發展和當前發展需要。英語口語流利性是英語學習者的口語水平的重要標志,因此,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成了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英語課程教學不僅要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而且要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訓練。英語專業精讀課作為英語專業學生的一門專業必修課,旨在培養英語專業的學生綜合性運用英語的能力,以及在多個方面幫助學生提高英語水平。英語專業學生對精讀課的學習和掌握,一方面受到語音、語調、單詞、語法等語言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則受到一些非語言因素的影響。
二、影響學生對精讀課理解水平高低的非語言因素
1.文化背景知識。所謂文化背景知識就是對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的社會、歷史、文化等方面的了解程度。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特定的文化背景產生了各具特色的語言。中西方文化的迥異形成了語言運用的不同、生活方式的差異、行為準則和價值觀的不同。學生如果對英語文化背景知識沒有一定了解,勢必會導致在課文理解時的晦澀難懂。以《現代大學英語·精讀》課本的第三冊和第四冊為例:在精讀第三冊中的Highland Fling(蘇格蘭高地舞),the Volga(伏爾加河),Thanksgiving(感恩節),Aristotle(亞里士多德)等;在第四冊中的Communion(圣餐),the World Bank(世界銀行),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界貿易組織),Zimmerman Note(齊默曼函電),the League of Nations(國際聯盟)等。以美國大片經典之作True Lies為例,如果學生對特定的文化背景缺乏相關的了解,在正常的播放速度下是很難完全弄懂影片的內容的。因此,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適當地引入英語網絡資源,營造真實的語言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高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水平。例如在多媒體環境下加大有聲資料的使用來培養學生的各項語言技能,從而提高他們的英語語言交際能力;在背景知識介紹的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適當地加入一些與文章相關的英語網絡資源知識介紹,營造真實的語言環境,在多個方面幫助學生提高英語水平和課堂教學效率。
2.信息的掌握程度及知識的廣博程度。所謂信息的掌握程度及知識的廣博程度,即對一般知識和各類學科知識的基本了解。這些知識涉及政治、經濟、歷史、地理、體育等,這些知識本身就是一種非語言因素,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理解能力。一個不了解The Beatles的人就不會去研究Rock and Roll的歷史;還有像Oscar,Grammy及其相關的名作,以及一些國際性的組織UN,WTO,WHO,IMF等。當各種信息通過多種方式(課本、磁帶、錄像等)傳到學生那里,有時會出現學生由于缺乏相關知識而使作為載體的語言被曲解或者完全聽不懂的情況,這就直接影響到了學生對精讀課文的理解與掌握。
三、采取的對策
在英語專業精讀課教學中,注重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等語言因素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忽略了非語言因素的影響,則會對精讀課教學產生很大的限制,也會從很大程度上阻礙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發展。加強在精讀課教學中對學生的非語言因素的開發與培養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更好地實施語言教育與文化教育。
1.要注意文化背景知識的教學,跨越由于文化差異而產生的文化障礙。在精讀課教學中,教師要有意介紹英美文化乃至整個西方文化,我們現在使用的教材為我們提供了較為豐富的文化背景知識,但僅有課本上的知識還是不夠的。作為精讀課老師,我們應在介紹語言技巧進行語言能力訓練的同時,穿插一些額外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識的介紹。要注重對學生非語言因素的開發,其實學生對課本內容的掌握或非語言因素應用程度的高低,不僅取決于學生的語言因素,而且取決于教師對學生非語言因素指導開發的程度。例如,在講WTO(世界貿易組織)時,也可引導學生關注一些常用術語:NAFTA(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北美自由貿易協定),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國際貨幣基金組織),GATT(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and Tariff:關稅貿易總協定)等[1]。
2.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GDP(國內生產總值),down payment(預付款;定金),bad debt(呆賬),NASA(國家航空航天局),bioeconomy(生物經濟),CPI(消費者物價指數)等名詞的使用已越來越廣泛。但是,由于學生的專業所限,當他們遇到信息量大、專業性強的語言材料時,往往摸不著頭腦、有的甚至不懂裝懂。在摸不著頭腦或不懂裝懂的狀態下,學生很難調動自己的積極性與興趣,更別說針對話題進行英語語言交際了。要想提高語言交際能力,這就要求學生們一方面具備扎實的語言知識功底,另一方面要求學生們多留意當代社會在各個方面取得的進步,尤其要熟悉一些專業術語。當然這對精讀課教師的知識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斷“充電”,師生共同配合才能更快、更好地增強精讀課教學的效果,使學生在聽、說、讀、寫、譯等方面取得較大進步。
四、非語言因素的培養旨在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交際能力的培養最后還必須在課堂教學中實現,精讀課教學中非語言因素的培養旨在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社會語言學針對Chomsky的語言應用和語言應用能力,提出交際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2]。交際能力是一個復雜的知識和技能體系。交際能力包含了Chomsky的language competence,包含了語言的知識和語言的應用。正如上文所述,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使他們對曾經感到陌生的話題由無話可說變成有話可說,進一步表現為能較好地運用英語的知識針對某一話題暢所欲言,進而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為了從多個方面調動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活動,從而有效地促成他們用英語進行語言交際,教師應摒棄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較好地融合語言因素與非語言因素,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語言交際活動[3]。在精讀課堂中,詞匯學習、文中涉及的語法知識及課后練習等內容可以由學生自行在課下完成,最重要的部分是課堂活動,教師應該使課堂活動成為學生對精讀課教學中最感興趣的部分。而在課堂活動中教師可以結合非語言因素與課文內容,擴大學生的信息量,采取將全班分組的形式,讓學生主動進行同伴教學(peer teaching)、參與自我評價,共同探討與課文相關且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4],最終提高學生運用英語進行語言交際的能力。
五、結語
從上文中,我們清楚地認識到教師在英語專業精讀課堂教學活動中,可在夯實學生的語言基本功的同時,加大非語言因素的培養,進而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汪福祥,伏力.英美文化與英漢翻譯[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2.10.
[2]胡壯麟.語言學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