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01 10:50:05
序論:在您撰寫大學生實習崗位總結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教育教學工作方面
開學初期,來中學,學校就給予我們重任。中學六年級成績在縣一直名列前茅,并且現任班主任是一名剛畢業的大學生,學校領導考慮到我們都是大學生,有朝氣、有活力,就安排我們兩個共同管理六年級。在了解了班級情況的基礎上我和老師確定了教學進度以及教學計劃,接下來我和指導老師就開始了兩個人的聽評課活動,指導老師講課,我就認認真真聽課,而指導老師聽課時,我就認真備課,課下我們都開誠布公的談及對方的缺點和錯誤,共同探討教學。沒過多長時間學校就大張旗鼓的組織了全校的聽評課活動,我積極參加教研會議,我作為隊長在小組內也火熱開展了起來。經過那段時間的聽評,我在課堂導入、課堂提問、課堂互動、板書設計、課堂組織等技能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
還記得第一次登上講臺時,緊張之余還帶著些許激動,經過精心備課,完成了各項教學計劃,課堂上的講授得到了指導老師的好評,但同時也指出了我的不足,我就開始積累經驗,研究課程,改進教學方法,使得我的教學課堂盡量飽滿精煉,在自己努力和指導老師的幫助下,我的教學實習工作取得了圓滿成功,我也得到了蛻變。
在實習期間,學校分配給我的指導老師,他還兼任科學課程,所以我就義不容辭的接下了批改作業和判卷子的重任,這項工作雖然看起來容易,工作量小,但真正做好、做精,那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的,每次我都會認認真真的坐在辦公桌前好幾個小時來批改作業、試卷,之后我會及時分析試卷,找出學生的不足,從而把握教學的重點。
在張年實習期間,我還擔任了一段時間八年級(三)班的地理課。雖然我是一個理科生,對于地理研究不深,但是在教學工作中我沒有絲毫懈怠,反而我會花費大量時間來備課,在緊緊把握教學目標的基礎上,盡我最大努力把地理課上的活潑生動,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當中完成教學任務。
二、班主任工作方面
中學六年級的學生是第一次開始住宿,是第一次離開父母的庇護,在生活和學習等各個方面都還不成熟,作為副班主任,我深入了解了班級情況,幫助指導老師開展各項工作: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并對其進行作業指導,課下以大姐姐的身份來關心愛護他們,讓他們盡量感受到家人的溫暖。經過班主任實習,讓我學到了許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并且積累了寶貴的班級管理上的經驗,這為我以后走上定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教育調查與研究報告方面
當上副班主任后,在掌握班級現狀及個別學生特點的基礎上,我們三個頂剛實習生做了深入了解,并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展開了教育調研,此次報告的主題是“我們班某小學生學習困難成因及主要對策研究”。在短時間內,該名學生由學困生轉化為了中等生,我們很高興看到這樣的成果。
四、黨團活動方面
來到張莊后,我們三個實習生組織了臨時團支部,在實習學校團支部的帶領下我們開展了許多團日活動。這學期我們正好趕上縣實施推廣普通話政策,為了積極響應政策,也為了我們幾個大學生能夠很快融入學生們當中去,我們開展了“普通話大賽”活動?;顒又饕杂螒虻男问脚e行的,此活動深受學生們的歡迎。為了迎接縣金秋藝術節,我們組織學生表演了《祈禱》手語和《我的祖國》詩朗誦,而我則獨自帶領學生表演了手語,從這次活動中我的表演技能也得到了發揮與提高。
五、服務學校方面
我們來縣張莊實習正好趕上省學校評估,為了豐富校園文化,學校精心設計,而這里自然也少不了我們頂崗實習生的功勞,我們翻閱了大量的圖書資料,查看了不知多少篇網頁,搜索了不知多少幅校園文化圖片,我們為張莊校園文化出謀劃策。不僅如此,我們還擔任了美術室管理員、音樂室管理員,而我則擔任綜合實踐的管理任務。為了讓領導看到一個干凈整潔的校園,音樂室、美術室、生物室、理化實驗室,不知道打掃了多少遍。還有學校有些電子檔案不清楚,需要重新做,由于我們對電腦比較熟悉,我們理所當然的擔起了這份沉重的工作,加班加點一直做到晚上兩點多才做完,這所有的一切都不算什么,我們從中的收獲也不小。
以上級方面內容是我在實習期間的總結。
關鍵詞:學前教育;實習;崗位適應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27-0049-02
一、前言
學前教育專業的特殊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學前教育專業培養人才類型的特殊性,具體表現為該專業專門培養具備學前教育專業知識,能在托幼機構工作的教學和行政人才;(2)教學內容的特殊性,即該專業的大學生主要學習學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3)實踐內容的特殊性,該專業的主要實踐性內容包括到幼兒園見習、實習,到幼兒師范學校實習、進行社會調查等。其中,崗前實習是每個在校本??茖W前教育專業大學生都要經歷的過程。崗前實習對于學生工作實踐能力的提升是其他形式所無法取代的,具體表現為:(1)可以更好更快地適應學前教育崗位,成為專業人才;(2)可以發現自身的一些不足之處,能夠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和工作經驗,避免以后在工作崗位上走過多的彎路;(3)由學生角色向教師角色轉變的重要一環。
崗位實習對于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來說意義重大,然而,學前教育專業大學生在崗前實習過程中也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一個突出方面是崗位適應問題。所謂崗位適應就是指人、崗之間達到良好匹配。當不適應實習崗位時,大學生就表現出了身心方面的問題。從心理的角度來說,會表現出焦慮、恐懼、迷茫、抑郁等問題;從生理的角度來說,會表現出感冒、發燒、頭痛等生理癥狀,這些生理癥狀實質上是心理問題的軀體化表現。學前教育專業在崗實學生經常反映的問題就是,“不知道如何適應實習崗位,在崗位實習過程中顯得手足無措”。
對于以上崗位適應性問題,人們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1-3]。綜合關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本專科實習生崗前適應問題的一系列研究,筆者總結提出了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和解決途徑。
二、崗位適應問題的主要原因
(一)實習時間設置不合理
實習時間設置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實習時間點的選擇問題,第二個是實習時長的問題。一般來說,各高校安排各專業大學生的實習時間普遍為即將畢業的時候,學前教育專業也不例外。這個時間段是學生最忙的時候,大部分學生忙著尋找工作,一部分學生可能正在準備專升本、考研、出國,還有一部分學生正在準備沒有考完的證書,這些原因導致一部分學生無心實習,或者說應付實習,實習和其他事情發生了沖突,其他事情分散了本應放在實習崗位上的注意力,而且實習成了壓力。
實習時間長短和實習效果并不成絕對的正比關系,但是,足夠的實習時間是實習目標達成的重要保證。然而,當前各學校規定給學生的崗前實習時間普遍很短,只有兩個月或幾周(一般是4~6周)的時間,實習生要在短時間內了解班級情況,進行角色轉換,并在此基礎上做好幼兒教育工作,這往往導致學生難以適應。學生還沒有搞清楚學前教育崗位的職責是什么的時候,實習就已經結束了。
(二)實習基地較少
隨著我國居民素質的不斷提升,國人也越來越重視下一代的培養?,F在“80后”開始進入生育期和養育期,他們的思想與其父輩的思想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在教育下一代的態度上,“80后”更加注重對孩子的培養,加上國家對幼兒教育的重視,私立幼兒園因而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然而,私立幼兒園一般規模都不大,不足以成為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實習基地,而大型的公立幼兒園又很少,所以實習基地少。
(三)評價體系不完善
現行的教育實習評價管理制度往往以結果性的評價方式為主,從而忽略了形成性評價。所謂結果性評價就是以結果為評價標準,不看過程,即使過程做的非常好,過程中的成績很優異,但是結果沒有達到一些指標,這個人的成績也是不被認可的。形成性評價是以過程為評價標準,即使結果可能不理想,但是過程優異,這個人就可以被評為優秀。
(四)實習經費短缺
實習生在實習過程中是有實習費用的,這些費用主要用于交通費、餐費、補貼費、管理費等,然而,由于對實習生實習過程的不重視,導致對實習生在實習過程中所應投入的資金相當較少,多數學校學生在實習期間的交通費、餐費都是由學生自理,甚至有些學校的學前教育專業的實習生還要向實習單位繳納實習費用。為了節省開支,有些學校就會把教育實習的時間盡可能壓縮。這些現象和做法使得實習基地對學生不負責任、實習生對崗位實習不重視,導致實習形同虛設。
(五)缺乏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實習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具體體現,通過實習可以檢驗大學生理論掌握水平。由于缺乏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大學生在實習的過程中,無法將理論應用到實踐當中,導致理論和實踐相脫節,加上沒有受到良好的指導,大學生會不知所措,非常迷茫。
三、學前教育崗位適應性問題的解決策略
存在崗位適應問題是一個正常的現象,為了更好地工作,需要盡快適應崗位,崗位適應過程也是一個角色適應的過程。適應期有長短,在適應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比如,焦慮,抑郁,迷茫等。適應在實質上是一種角色轉變,需要適應一個新的模式,具體到學前教育崗位就是由學校模式轉變為職場模式、工作模式的過程。理論永遠無法窮盡實際情況,理論是固定的,可以控制的,而面對實際場景,理論和實際往往有些出入,實習生由于經驗匱乏就有可能變得手足無措。
1.轉變學生的實習觀念,明確實習目的。一些大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實習觀念出現了偏差,例如,一些大學生認為,大學期間的實習僅僅是走過場,實習結束的時候開個證明,蓋個章就可以了。這樣的想法實際上是逃避實習的表現,是逃避責任的表現。所以,高校應該在大學生參加實習前就有意地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實習觀念,在正確觀念的指導下進行實習。另外,還要讓學生明確實習目的,以免學生迷茫不知所措。有了目標,實習生就不會迷茫,而且一個個階段性目標的實現將會使大學生更加有信心,進而提高對實習感興趣。
2.建立完善的崗位實習指導教師的選拔考核制度。指導教師是參加崗前實學生的指路人,在學前教育崗位實習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指導教師的指導可以使實習生避免走不必要的彎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工作場景能夠盡快地融入,更恰當地做出與崗位相符合的行為。指導教師應來自兩個領域,即指導教師至少應有兩位,一位指導教師來自高校,一位來自幼兒園。來自兩方面的指導教師應具備較強的業務能力,且能做到相互溝通,對實習學生的思想、心理、業務進行全面指導,解決實習生的困惑和問題,激勵實習生克服困難、自主成長。
3.建立多層次、多角度的實習體系。根據系統論的原理建立實習體系,此體系包括組織學生到幼兒園進行日常見習、階段性實習,最后進行畢業實習。
高校應綜合分析大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大學生所在的年級,學生自身的能力特點、知識架構、所達到的專業水平等在本??拼髮W生四年或三年的學習期間分階段、分層次接受相應的實習。根據建構理論,使學生在不同的年級建構不同的實習經驗,從而形成相互聯結、互相滲透的經驗鏈,為即將畢業時的崗位實習奠定基礎,減輕實習壓力。
4.建立與實習相配套的實踐性系列課程體系。在崗實習過程中,實習生常常因缺乏相應的管理技能、教學技能、教學規劃技能而感到手足無措,也常常因為缺乏與指導教師、幼兒的交流能力、溝通能力、協調能力而使教學陷于被動的處境。針對以上情況,高校在日常課程設置中應強化與實習相關的實踐性課程,目的在于提升實習生的教育教學實踐能力,豐富實踐經驗和技巧。
5.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高校應充分聯系校外的幼兒園,與幼兒園建立穩步的關系,對幼兒園的業務進行指導和支持,同時將大學生送去幼兒園進行實踐,接觸幼兒和教師,與有豐富經驗的幼兒園教師結成對子,“一對一,一幫一”,這樣能夠盡快地提升實習生的實踐能力,使實習生由“新手”轉變為“專家”。
6.建立崗位實習績效考核機制。對于學前教育本??拼髮W生崗位實習成績的考核應制訂配套的規范,建議采用多個主體參與、量化與質化并重、過程與結果相互補充的方式進行。
7.加強心理輔導工作。實習生崗位適應問題屬于心理問題的范疇,適應問題的心理表現通常為焦慮、緊張、憂郁、煩躁等,因此在大學生實習過程中,指導老師應及時發現和預防大學生的心理問題,當發現問題時應及時提供。作為實習生,在實習過程中,應主動積極地應對各種壓力,積極調適身心。
四、結論
崗位適應是所有在崗實學生都要經歷的階段,學前教育本??茖嵙暽趯嵙曔^程中同樣也要經歷崗位適應這一環節。在崗位適應過程中,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崗位適應問題,導致這些問題的因素既有個人因素,也有家庭、學校、社會因素。解決這個問題的途徑有很多,例如轉變實習觀念,確定實習目的;建立崗位實習績效考核機制;加強心理輔導和心理咨詢工作等。
參考文獻:
[1]王香平,李學翠.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實習生角色特點與適應過程分析[J].幼兒教育(教育科學),2009,457(11):28-30.
實施大學生帶薪實習中出現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重要性認識不充分,舉措少經費不足部分高校長期以來“重課堂輕課外”、“重理論輕實踐”,未能從“充實、完善高校教育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不可或缺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角度看待大學生帶薪實習,在學校的教育教學設施、圖書資源等直接與教育教學過程相關的領域舍得投資,而在大學生社會實踐方面則堅持能省則省的原則;愿在改革課堂教學效果方面下大力氣,不愿在培養學生社會實踐能力方面多動腦筋。由于觀念落后,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部分高校沒有出臺推進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有效舉措,有的高校甚至認為大學生帶薪實習無需學校投入,帶薪實習就是社會和學生自己的事情。從用人單位來看,很多部門沒有從“履行社會責任、為本部門培養后備人才”的角度看待大學生的帶薪實習,不少部門都將其看成是一種社會包袱,不愿承接這種“麻煩”。即使因為政府部門的政策性要求而不得不接受大學生的帶薪實習,也多是以“討價還價”的方式盡量少接受學生實習;即使接受了學生實習,也是將學生安排在一些無關緊要的崗位,基本不安排或象征性地安排一個或幾個指導教師。
(二)職位少需求大,基本只能供應本地學生為不影響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高校的帶薪實習多安排在暑假或寒假;高校聯系的實習單位,多為高校附近區縣的企事業部門,且大多不提供住宿。從安全角度考慮,高校通常會安排家庭居住地在實習單位附近的同學參與帶薪實習。距離學校較近的可每天公交往返,遠的需要學生自行解決住宿。因崗位數量有限,每次只有50%左右報名參加的學生能夠獲得實習崗位,高校通常安排大二大三的同學參加。完整的實習期一般要求在崗30天以上,非高校所在地的大學生一般都要在假期回家與父母團聚,這就導致帶薪實習基本上只能滿足高校所在地的當地大學生,對非高校所在地的大學生而言,獲得帶薪實習的機會比較小,這就在事實上造成了實習機會分配上極大的不平衡。尤其是部分來自外地的貧困家庭的同學,因缺少帶薪實習的機會,只能通過兼職打工等方式來提升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受眾群體的不平衡,使得這種社會實踐活動的積極意義大打折扣。
(三)崗位類別單一,難以有效提升學生社會實踐能力據各高校指導教師統計,帶薪實習崗位中,從事辦公室工作的約占80%,其中包括:資料錄入及傳送、檔案分類與整理、資料審核(查看文件材料是否齊全,是否蓋章有效)、填寫調查記錄、寫輿情或者會議紀要、接聽電話、咨詢服務、接待服務、張貼票據等。工作量較輕,且工作任務大多一成不變,無太多技術含量。對于一名合格的大學生而言,認真學習3天至一個星期便可熟練掌握工作,之后的實習期便一直在重復勞作。只有少數同學可以到企業頂崗實習,參與的工作主要包括:車間工作(與正常上班工人同工)、設備日常檢查、協助維護電子商務平臺、參與方案制定等。調查發現,90后大學生普遍愿意參與從未接觸過的工作,希望嘗試新鮮事物,勇于在基層鍛煉能力。90后大學生并不像一些媒體報道的那樣眼高手低,積極參與實習的同學一般都具備一定的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能力,在用人單位懂得起碼的文明禮儀,不會挑三揀四。從有關高校的統計來看,盡管工作可能枯燥乏味,但中途無故退出的學生是極少數的,證明當代的優秀大學生具備做好基層工作的能力。帶薪實習不同于兼職打工,這是一項以提高大學生社會生存能力為主要目的的社會實踐活動,不以獲得酬勞為主要目的,崗位設置應該優先考慮大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升,給予他們在新環境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完善自我的機會。從國外的經驗來看,帶薪實習是企業發現和培養員工能力的途徑之一,用人單位通常會拿出不同層次崗位供實習人員頂崗實習,并從中培養和選拔自己需要的人才。但從目前國內各高校開展的帶薪實習來看,用人單位只愿提供少量的、簡單性工作崗位供大學生實習,這就難以有效提升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
(四)過程管理缺位,學生在崗實習缺乏有效指導從大學生帶薪實習的一般要求看,高校和用人單位都要配備一定數量的指導教師對學生進行管理和指導,以保障大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能得到有效的鍛煉和培養,這也是大學生帶薪實習與一般員工崗位工作的根本區別。從實際工作看,校內指導教師的工作主要在于實習開始前與實習單位的接洽。當把全部學生按時送到單位后,指導教師的工作也就基本完成了,后續就剩下實習結束時的材料總結。少數會在實習期間探望學生,探望的重點也主要是查看學生在用人單位的工作狀況,處理無故缺勤、安全事故等問題,很少會去指導學生在實習中遇到的工作問題,包括崗位適應、人際交往等問題。據有關高校反映的情況綜合分析,在帶薪實習中,不少貧困生存在自卑心理,認為自己技不如人,在實習期間很難以平和心態正常接受批評,變通能力較弱,處理不好和實習領導關系的時候容易導致較大的心理落差,草率認為自己不適合從事某方面的工作,從而草率改變自己的就業意向;有的甚至會對自己的專業產生不正確的認識,對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價值觀產生負面影響;也有的會因此悲觀消極、產生抑郁癥。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校內指導教師與學生實習單位的指導教師進行有效溝通,了解學生的實習狀態,及時化解學生實習時遇到的困難和問題。[2]
解決大學生帶薪實習問題的建議
(一)提高認識,加強投入,保障帶薪實習的有效開展各高校要從充實完善教育教學環節、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角度高度重視大學生的帶薪實習,盡快研究并出臺促進大學生帶薪實習的有效措施;設立專項經費,為參加帶薪實習的大學生提供一定的住宿和交通補助,為校內和用人單位的指導教師提供一定的指導費用,以切實保障大學生帶薪實習的有效開展。
(二)創新舉措,增加更多的崗位接納帶薪實習的學生要真正做好帶薪實習社會實踐活動,就必須要提供更多的實習崗位。崗位缺乏是制約本項活動發展最大的瓶頸,尤其是要重點吸引更多的企業參與到大學生帶薪實習中去。從政府層面來說,政府牽頭,相關部門組織協調,制定與大學生帶薪實習項目相關的激勵政策[3],協調國資委下屬企業適當增加實習崗位。通過適當的補貼或者政府財政撥款,鼓勵企業對前來實習的大學生提供住宿、住宿補貼或者交通補貼,減輕外地大學生和貧困生參與實習的難度。從學校層面來說,在前期組織選拔階段,注重安排“一幫一”互助小組,讓外地大學生與其較熟悉的本地同學一起參與位于區縣的企事業單位實習,通過借住在當地同學家中的方式解決部分外地大學生的住宿問題,進而改善他們缺乏實習崗位的現狀。從用人單位層面來說,希望可以更多地幫助參與實習的大學生解決住宿問題,增加住宿補貼或交通補貼的力度,可以讓部分離校較近的同學通過公交車上下班,在校解決住宿問題。用人單位和學校也可以加強溝通,由學校提供貧困生證明,針對這部分同學增加生活補貼。希望通過創新舉措,各部門群策群力,幫助來自外地的大學生提供一個與當地企業相互了解的機會。在提升外地大學生工作經驗、能力的同時,也為他們在高校所在地就業提供機會。
(三)政府部門統籌實習崗位,加強學校與用人單位的有效溝通根據用人單位提供的崗位,政府相關部門統籌,在各高校各專業中進行實習崗位名額的協調,讓學有所長的大學生可以到能較好發揮其個人才能的崗位。對用人單位而言,通過這樣的活動一方面加強與院校的交流,擴大自身在高校的知名度;另一方面能夠及時了解當前各高校相關專業培養的人才的特色與素質,提前掌握不同院校不同專業畢業生質量差異,以便以后更好地選拔人才。學校與用人單位的有效溝通,是保障大學生帶薪實習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通過雙方的溝通、合作,可為大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實習環境,也可促進雙方的共同發展。在大學生帶薪實習的前期、中期和終期,各高校與用人單位通過座談會、訪談等形式,從用人單位那里了解用人需求,了解學生在實習期間的表現、普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促進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4],為學校及時調整專業方向、修訂適應社會和企業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提供依據。
大家晚上好!
很高興能作為公司代表參加今天這個培訓總結會,受領導的委托,下面由我代表公司作本次銷售公司大學生培訓總結報告。
本次共有231位大學生參加了工廠實習培訓。在三個月的培訓時間里,一方面,我們根據事先制訂的培訓計劃,安排了理論課程7門,培訓的內容涉及到公司運作流程、制造流程以及專業知識三個方面的內容。另一方面,我們根據公司人力資源本部、銷售公司人力資源部以及制造中心人力資源部的要求,結合各工廠的實際生產的情況,將所有的大學生分成了彩電一廠、彩電二廠以及lcd工廠三個培訓點進行了工廠實習,每一位學員在不同的階段都安排了具體的工位,讓大家親身體驗。培訓的過程中,我們非常高興地看到,絕大多數的大學生都非常積極地配合我們的整體的培訓計劃,你們的表現受到了車間領導的高度贊賞!
實習之余,部分的大學生還協助廠辦及其他部門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在合理化建議方面,我們共收到銷售公司大學生提交的合理化建議228份,其中有73份被工廠采納,53份被工廠留用。在這里,需要特別感謝的是××*、××*、××*等幾位同學,你們給工廠提交了相當數量的有價值的合理化建議,為我們的工廠改善工作作出了貢獻!其次,在宣傳方面,我們1車間的銷司大學生自發組織了編輯小組,制作了一版高質量的大學生實習版報,為工廠的宣傳添設了亮點,在此,要特別感謝主編××*同學,以及參與了投稿的所有的大學生們!
8-9月份的兩個月正值我廠的生產旺季,在你們當中,大多數的成員自始至終都同我們的一線員工戰斗在一起,卻沒有怨言,有一首老歌在唱:“軍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在此,我謹代表公司所有的車間和部門向你們表示衷心的感謝(鞠躬)。
過完本周,我們的大學生培訓就要告一段落了,接下來大家要面對將會是具體的工作崗位,具體的工作任務。相信在座的各位都已經分好了部門,找好了歸屬。不管分在哪一個部門,建議各位一定要端正好心態,初到一個崗位,在一個時期可能是很長的一個時期內,大家可能都會“打雜”,因為我們需要一個適應期,在這段時期里,建議各位不要急躁,在崗位中要虛心地向老員工請教、學習,作到不恥下問,盡快掌握好獨立上崗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能。同時,要根據自己所從事的崗位合理地調整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我們讀書的時候是希望愛一行干一行,但是,現在的就業形式以及社會的發展需要我們干一行愛一行。這幾年,我們看到很多的大學生由于對自己的定位及目標不清楚,頻繁地更換工作崗位,結果一晃幾年過去了,到頭來是一事無成,白白耗費了光陰,而能腳踏實地地工作的大學生,在短短幾年內成為經理人的案例并不鮮見。
一、必要性
1.職業教育理念發展的要求
目前,高等教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辦校規模越來越大,招生數量也與日俱增,每年畢業的大學生也數以萬計的增加,大學生面臨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嚴峻。各種專業與崗位不匹配的現象日益突出,導致大學生過剩。鑒于此,教育部提出發展職業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大學生的職業能力,注重培養管理、生產、服務等方面的應用型人才。這對大學生以后的就業和發展無疑是有利的。因此,職業教育理念得到廣泛認可,實習實訓就成為大學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環節。
2.社會人才需求轉變
在當前經濟發展模式下,知識型人才逐漸被能力型人才取代。在當前社會發展中,不僅僅要求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更重要的還要具備實踐能力,培養的大學生人才要適應現代社會和技術發展的需要。而加強對大學生的實習實訓教育,建立大學生實習實訓有效機制,建立與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相適應的大學新教育體系,確保大學生職業教育的持續發展,是當前高校教育發展中需要解決的重要任務。
3.實習實訓有利于大學生發展
大學生長期在學校接受書本知識的學習,而對社會和職業發展知之甚少,這樣通過實習實訓教學實踐,能為大學生提供接觸社會的機會。在大學生參與的實習實訓中,不僅打開了大學生的眼界和視野,重新審視和觀察世界;還積累了職業經驗,對提高職業實踐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對大學生以后的職業生涯十分有利。另外,通過實習實訓,還能幫助大學生盡快適應社會和職業崗位,為以后的職業積累寶貴經驗。
二、實施建議與策略
1.樹立重視實習實訓觀念
在傳統的教育中,實習實訓觀念并沒有受到足夠重視,大部分學生并沒有認真對待,對實習實訓抱有應付心理,導致實習實訓效果不佳。因此,對學生進行實習實訓觀教育十分必要。在學生入學后就開設實習實訓相關就業指導課程,使學生認識到實習實訓的重要性,盡早樹立起實習實訓觀念。在實習實訓開始前,還要對學生加強崗前培訓,使學生清楚認識學習環境和工作環境的不同之處,從而通過實習實訓擺正自己的位置,不斷提升、完善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更好地適應社會。在實習實訓結束后,要求大學生總結實習實訓報告,探討實習實訓心得和體會,對實習實訓工作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和感悟。
2.建設規范化的實習實訓基地
規范化的實習實訓基地無疑對大學生的職業技能發展具有突出意義。建設規范化的實習實訓基地,首先要發揮學校的作用,學校應加強與實習部門的合作協商,建立合作契約關系,為學生提供規范化的實習實訓基地。其次,學校和實習基地雙方之間,均挑選專業的實習實訓輔導人員,成立專門的實習實訓輔導小組,指導大學生實習實訓工作順利進行,同時對大學生實習實訓過程中發生的意外情況和問題及時處理,確保大學生實習實訓工作有序開展。同時,高職院校還要成立一個專門的實習實訓指導委員會,對實習實訓的人才培養目標更加清晰,完善教學計劃,并與實習實訓基地達成協議,切實推進大學生實習實訓工作的實施。
3.培養理論和實踐目標下的“雙師型”人才
在實習實訓教學過程中,通過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不僅能鞏固學生的專業知識,還能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是培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人才目標的重要途徑。理論知識是專業學習的基礎,實踐是專業知識的延伸,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加強實習實訓實踐,是鞏固學生理論知識和鍛煉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方面。因此,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在實習實訓實踐教學中加強對大學生的指導,傳授自身的經驗和知識,切實解決大學生實習實訓中遇到的棘手問題和困惑。高校在重視課堂專業知識教學的同時,把實踐培養能力融入到實習實訓指導中,努力構建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相結合的“雙師型”人才,切實促進實習實訓成效充分發揮。
三、結語
一邊是創下歷史新高的畢業生規模――來自教育部新近公布的數字稱:2013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達699萬人,比2012年增加19萬,刷新紀錄。一邊是計劃招聘崗位數的下降――據年初對近500家用人單位的統計,今年計劃招聘崗位數同比平均降幅約為15%……嚴峻的就業形勢像霧霾一樣,成為人們無奈卻無法回避的話題,以至于有人稱今年可能是“最難就業年”。
這種局面緣于多種因素的疊加。經濟增速的放緩,產業結構的調整,導致部分行業就業需求下降。加上畢業生總量增加,高校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間的結構性矛盾問題長期存在,造成了今年就業壓力增大。
“最難就業年”也讓不少畢業生改變了就業觀念,在沒找到心儀工作之前,選擇先在見習崗位上鍛煉自己。同時,更多的在校大學生放棄了原有的暑期計劃,開始積極尋找實習崗位,提前為自身求職增加砝碼。大學生實習,成為伴隨就業難而來的一大教育課題。
顯然,大學生就業離不開政府的主導以及高校、企業的配合與支援。6月底,廣東省政府一口氣推出29條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政策措施,大力拓展就業崗位。緊接著7月4日,團省委聯合省人社廳、省教育廳等10個單位,共同舉辦“展翅計劃”廣東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提升行動,一次性向在讀大學生、應屆畢業生和離校未就業大學生提供近8萬個實習、見習崗位。
據悉,由政府部門主導的如此大規模的大學生實習在全國尚屬首次。如此大規模實習潮來臨之際,相關部門、高校要如何引導學生做好實習,才能促進其就業呢?
【各方觀點】
實習推廣工作不夠成熟
蘇登光 智聯網校園招聘顧問
目前國內的學生實習、見習推廣工作還不夠成熟。一方面,學生尋找社會實踐和實習機會的途徑并不太多,學校推薦、個人尋找占了很大的比例;另一方面,仍有部分家長和學子認為學生的主要工作是學習,在校期間把功課做好就行,參加實習有耽誤時間之嫌。
據了解,除了一些跨國公司和國內名企,鮮有公司有相應的實習計劃和人才儲備計劃。知名度不夠響亮的國內企業雖然曾在學校內和網站上過假期招聘實習生的消息,但由于自身的知名度有限,往往應者寥寥。同時,不乏有的企業還會給人以招募廉價勞動力、招收臨時工的印象,這也容易導致實習、見習計劃的擱淺。
一些企業雖然提供實習或見習崗位,但并沒有在此方面花費精力進行精心安排。不少學生還沒有意識到實習、見習的重要性,過程中不認真對待工作機會。與此同時,學校在實習、見習環節也沒有安排人力進行組織協調。
盡管每年假期,各級相關部門都會先后推出一系列面向在校學生或畢業生的實習、見習計劃,但所能提供實習崗位數量相當有限,相對龐大的大學生求職群體而言,無異于杯水車薪。
面對實習、見習推廣計劃,由于信息不對稱、資源整合不到位等原因,企業、院校、學生之間缺乏一種將三者黏合聚攏的力量,這一力量應來源于政府。
政府應做好大學生實習、就業服務
劉悅 共青團廣東省委學校部副部長
今年下半年,全省又將有數十萬高校畢業生踏上求職征途。秋季招聘是各大企業最為看重的人力擴張節點。對于下半年即將走上求職道路的應屆畢業生來說,政府部門暑期通過推出“展翅計劃”,讓學生提高個人社會工作能力、豐富經驗增加就業籌碼、進一步清晰就業訴求和職業規劃,就更加具有現實意義。
學生在大一大二忙學習,大三憋論文,大四開始著急找工作,可是這時找工作的壓力太大了。我們想讓學生從大一開始養成職業規劃的習慣,從現在開始就考慮將來要做的事?!罢钩嵊媱潯钡某踔?,就是希望引導更多大學生參與實習,通過實習和體驗對自己的人生有個科學合理的規劃。
如果不做好大學生前就業服務,即使在經濟好轉的年代,就業問題也依然是嚴峻的。我們在策劃過程中也跟很多單位、企業進行過溝通,一方面就業難,一方面企業出現用工荒。很多大學生不愿意去粵東西北,對自己的職業預判沒有清楚的定位,這種信息的不通、對行業的不了解,都會造成人員和崗位的緊俏。
如果學生有更好的職業體驗,能在就業前對行業加深了解,提升自身的就業能力,即使在經濟不景氣或行業結構調整的情況下,學生也能懂得合理定位自己,進行人生規劃,從而在面臨緊張的環境時,也能較為順利地就業。
高校應正確引導學生實習
傅特 愛德曼國際公關(中國)有限公司中國區人才招聘及發展總監
我認為,大學老師應該告訴學生,實習要出成果,切忌打醬油。要讓學生明白,我們每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是要以事情的結果來評判個人能力的。有時候不是我們的偏見,而是市場導向的必然結果。如果你把實習只是當成一次打醬油,那么你會在整個實習結束之后,失去更多機會。如果你將一次短短的實習,當成是你第一份工作來認真對待,你會發現,你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溝通技巧、產品知識和行業發展趨勢。
要告訴學生,在業余時間,不要和寢室的同學打牌、聊天,抽出一兩個小時,了解一下公司的發展史、行業的動態,相信你很快會受到公司的重視。而實習中養成的習慣和積累的學習方法,都會在日后的職業生涯和發展中起到指引的作用。一個好的企業,教會的不僅僅是技能,更多是職場的生存法則。只有深刻了解職場,大學生在職業發展的道路才會越走越寬。
至于企業哪些崗位需要實習生,這要看企業的規模。其實,企業的各個崗位都需要實習生,最需要實習生的可能就是經濟利潤產出比較多的崗位。像我們公關公司,公共關系的這些部門需要的人就比較多;像機械型、化工型企業,可能科研部門需要的人比較多;快銷行業就是銷售人員需要的比較多。大學生在實習過程中主要學習的首先是實踐經驗,這點特別重要。其次要知道該如何與人打交道,很多大學生還是比較天真可愛的,如何與人交流和溝通需要磨煉。再次就是社會經驗,一旦他們開始實習了,半只腳就已經跨到校園外面了,要明白自己以后的職業發展生涯中自己將要扮演一個什么樣角色。我認為能出來實習的學生一般要比待在家里或在學校里學習的學生要走得更快些、更遠些。雖然在實習期會有各種不順,有些事情做不好,受到一些挫折,但是既然是來實習就要知道自己為什么來實習,要端正自己的態度,要思考今后自己想做什么工作,一定要懂得如何為自己的未來去做規劃。
多嘗試、早嘗試,大學實習兩大階段目標各不同
韋平偉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師
大學實習可以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大一、大二,甚至包括大三上半學期;第二個階段則為余下的一年半時間,這兩個實習階段有著很大差別。
在第一階段,大學生的實習目的并不明確,對自己的專業認同、自我定位甚至未來發展目標都很模糊。其實,這個階段說白了就是讓學生“試挫”的過程。建議畢業后不打算考研繼續深造的同學最好從大一開始實習。找實習可以從不同角度出發,比如興趣、特長、小時候的理想以及國家經濟發展趨勢等。我一直鼓勵學生利用好大一、大二的寒暑假,在每個假期到完全不同類型的企業實習。只有做了各種嘗試之后,才能在這兩年半的時間里發現或是培養出擅長的東西,甚至有些學生會發現自己喜歡的職業與所學專業無關。
建議學生進入第二個階段時就應該有一個比較明晰的職業規劃了,清楚自己想從事何種職業。這一階段學生需要做的就是根據個人職業定位找實習,帶著極強的目的性在實習中注意學習以后工作中用得到的技能,而且最好到有職位空缺的單位實習。
學生應把實習當作正式工作看待
湯夢娟 陜西師范大學教師
找實習崗位要像正式找工作那樣應對,實習時應該積極主動去學習,通過實習了解自己擅長的領域和公司的需求,為高峰期找工作做準備。
近年來部分企業對實習生數量的需求有所減少,但總體上看,企業對實習生的需求一直比較大。大企業給予的實習崗位的職責和工作內容更為規范,如果去中小型企業實習,將其中的經驗總結一下,也是很好的收獲。
實習生轉正為正式員工,這是用人單位求才、大學生求職的最好捷徑,因此倍感求職壓力的大學生應該珍惜好的實習機會。實習有用嗎?答案很簡單,用心的實習有用,體驗也罷,學習也罷,不是企業給的,而在于實習生是否自覺自愿,否則實習不會是通往工作的階梯。
鏈接
大學生實習現狀
近日,人人校招網了《2013大學生實習反饋調研報告》。報告顯示,近六成大學生在校期間沒有實習經歷,就業前景令人擔憂;而隨著一線城市人才的飽和,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不再將一線城市作為實習的首選。
調查發現,截至2013年4月,只有40.5%的大學生在校期間參與過實習求職,近六成大學生將會以“零工作經歷”的狀態加入到求職大軍中。在未參與實習求職的大學生中,近七成大學生表示離畢業還早,尚未到實習階段。眾所周知,秋季招聘往往是各大企業最為看重的人力擴張節點,而擁有實習經驗的求職者將會受到更多企業的青睞。根據調查數據顯示,通過實習轉正是當下大學生獲取工作機會的渠道之一,超五成大學生可通過實習轉正。
隨著一線城市工作、生活壓力的增大,大學生更傾向在家鄉省會或家鄉城市尋找實習機會,明確希望到一線城市尋求實習機會的大學生不足兩成。本次調研發現,大學生對于實習目的有著清醒的認識。86.4%的大學生將“提高個人社會工作能力”作為參加實習的首要目的;“豐富經歷、為就業增加籌碼”緊隨其后,占80.4%。
關鍵詞:產教結合;實習;現狀分析
高校堅持產教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意在通過訂單培養、專業共建、應用項目研發等多種形式擴大校企合作范圍,將單純的項目實訓、綜合實訓、畢業實習等延伸至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學組織等人才培養全過程。然而,基于這種產教結合模式的實習狀況不容樂觀,本文就從大學生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原因分析及改善對策等方面進行研究和探討。
一、大學生實習中存在的問題
(一)實習崗位偏少,專業吻合度較低
目前,大多數高校都在推行校企合作、產教結合辦學模式,然而專業與企業的結合一般都安排在最后一個學年度,而且每個專業群所對應的行業數有限,知名企業更是少之又少。校企合作單位推薦的實習崗位數量有限,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實習,而且很大一部分的崗位跟學生的專業不相吻合。
(二)實習單位更換頻繁,學生實習狀態無法及時掌握
學生一般是以班級為單位參加實習,不能自主選擇實習單位和崗位,導致部分學生對實習單位不滿意,頻繁更換實習單位的事情時有發生,指導教師不能第一時間掌握學生的實習狀態,無法及時進行專業技能、工作方法與溝通等方面的指導。嚴重影響了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
(三)實習效果不佳,質量不高
許多大學生實習工作都無專業技術含量,一般都是在打雜,例如打印資料、整理文件,甚至是無事可做。由于大多數企業在錄用實習生后未經過嚴格培訓就上崗,專業技術含量較高的崗位,很多大學生難以應對。曾有媒體這樣報道,大學生實習現狀不容樂觀,實習效果不顯著,專業技能提升不大的問題逐漸顯現,有待高校、政府和社會急需解決。
二、大學生實習不佳的原因分析
(一)學校原因
1.實習實訓導師嚴重缺乏,學生是“放羊”式管理。實習實訓指導教師的數量和素質直接影響著學生實習的質量。經初步調研,大多數高校普遍缺乏專職的實訓指導教師,實習的指導任務只能落在專業授課教師身上,他們既要完成學校常規的授課任務,還要分出精力和時間對分散在不同實習地點的學生進行指導和考核,工作任務重,內容瑣碎,回報少。許多教師存在畏難情緒,寧愿在學校上課也不愿意對學生進行實習指導。
2.管理力度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高校沒有專管大學生實習實訓的部門,相應的實踐教學制度不健全,無匹配的考核機制,導致大學生實習處于“危險邊緣”狀態。然而學校與實習單位的合作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協同參與管理的層面和力度不大。大部分學校的實習管理體制和監督反饋機制不健全,對規章制度的完善和管理模式的探索需要通過不斷實踐總結和提煉。
(二)學生個人原因
1.大學生實習態度不端正。大多數學生對實習的認識不到位,重視度不夠,絕大多數學生藐視具體的實習崗位,只看重實習單位。一些學生認為實習就是為了以后能留在這個企業,在尋找實習機會過程中,好高騖遠,目光鎖定在世界五百強等知名企業。在實習過程中,部分實習生對要承擔的工作掉三撿四,只要發現不能留在企業,便開始敷衍了事,不愿花心思和精力做好本職工作,而是放棄實習去尋找其他就業機會。有的實習生以單純追求經濟利益為目的,看重眼前利益,而不在乎專業是否對口、對今后的職業規劃是否有利。上述種種做法導致了用人單位對實習生的印象不好,不再愿意接受實習生。
2.大學生缺乏學習自覺性。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大學生在學校里掌握的知識不能直接跟著會接軌。這需要大學生在業余時間進行自我充電,不斷學習和接納新知識,并在實習期間主動向前輩們請教學習。然而,有些大學生高于自信,好高騖遠,認為自己的專業技能勝任實習工作,不肯主動學習,便造成了用人單位對大學生們好吃懶做、工作效果低下等不良評價。
(三)政府或企業原因
1.實習的法規法律尚不健全。重慶市暫無出臺大學生實習相關法律法規及工傷保險制度,導致學生實習的權力和義務存在盲區。實習生是處于社會人和畢業生間的一類弱勢群體,在企業實習崗位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一旦用人單位不與實習生簽訂勞動合同,實習生也無可奈何,實習生的權益無法得到保障。
2.實習待遇低,處于公司最底層。培訓一名實習生需要在時間、精力方面投入大量成本,而實習生又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企業的付出將存在很大的風險。所以只能分配實習生簡單的工作,例如復印資料。所以,待遇就是公司最底層的。
3.實習生難以管理,影響企業正常運作。由于用人單位的實習計劃可能與實習生所在高校的教學安排相沖突。如遇到學校大型活動或各類考試,實習生有時便不能按時上班,導致企業工作滯后。此外,個別企業怕為大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可能會帶來一些麻煩,如實習生遭遇工傷的賠償問題、公司機密泄密問題、實習生無組織無紀律等問題,這些均加大了對大學實習生管理的難度,阻礙了用人單位的正常秩序。
三、如何改善大學生實習現狀
(一)政府加強對大學生實習的扶持力度
政府首先應制定有關實習法律法規,并加大對實習的監管力度,嚴懲某些企業把學生當作廉價勞動力或超時高壓工作等行為,保障實習生的合法權益。其次是加大對大學生實習的投資力度,為大學生購買實習所需各類保險,確保實習生的人身安全。
(二)高校應建立智能化實踐教學實時管理平臺
高校應不斷加強實踐教學的過程性管理,搭建智能化信息化實踐教學平臺,實時掌握學生實習動態,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實習導師的教學復雜度和工作量,使實習實訓工作的過程化管理更加方便快捷。
參考文獻:
[1]劉延翠.高職院校“實理一體”教學模式的構建研究[D].河北科技范學院,2014.
[2]馬建梅.對高師院校師范生實習實踐的幾點思考[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4(02).
[3]童三紅,王偉.教師教育實習實踐制度的困境與重構[J].中國成人教育,2014(03).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