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9 20:14:13
序論:在您撰寫軟件測試項目總結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國產化平臺;信息系統;軟件測試
計算機軟硬件實現自主可控是國家重要的發展規劃,近年來國產化軟件平臺取得了長足發展,操作系統、數據庫、辦公軟件、中間件等均已出現不少商用國產化產品,為信息系統能夠采用國產化平臺進行研發奠定了基礎。軟件測試作為軟件研發領域中的重要一環,直接影響軟件產品質量,一直備受重視[1]。軟件測試與軟件開發緊密相連,軟件研發采用國產化平臺實現,這對軟件測試有著重要的影響,決定著軟件測試所需要的技術,因此研究國產化平臺下的軟件測試具有重要意義。相比于非國產化軟件平臺,國產化軟件平臺起步晚,發展時間短,其對應的軟件測試技術也比較欠缺,尤其是在配套的測試軟件方面。本文通過分析軟件測試關鍵活動,根據國產化軟件測試技術現狀,提出一種適應于國產化平臺信息系統軟件測試技術。
1信息系統軟件測試分析
信息系統軟件測試在不同研發模型中所分階段不同,而區別于不同的研發模型,整個軟件測試過程一般都需要經過測試策劃、測試設計、測試執行、測試總結四個基本活動。測試策劃活動主要進行需求分析,識別軟件測試項、測試所需軟硬件、人力資源等;測試設計活動主要根據識別的軟件測試項設計測試用例,包括手工測試用例、自動化測試用例等;測試執行活動通過手工、自動執行測試,發現軟件缺陷,進行軟件缺陷歸零驗證;測試總結活動對測試執行結果進行整理分析,編寫測試報告。同樣的,基于國產化平臺研發的信息系統軟件測試亦需要經過測試策劃、測試設計、測試執行、測試總結四個活動。1)測試策劃活動進行需求分析、識別軟件測試項依賴于軟件自身需求,其與研發平臺具有無關性,識別測試所需的軟硬件則取決于研發平臺。目前國產化平臺的測試工具也面臨著起步晚、發展時間短的問題,應用于國產化平臺的軟件測試工具種類遠沒有豐國產化平臺軟件測試工具豐富[2]。測試策劃過程中需要識別出可用于國產化平臺的測試軟件是其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一方面取決于已有的測試軟件,另一方面取決于信息系統的技術實現。2)測試設計活動所編寫的手工測試用例取決于被測信息系統軟件自身,而編寫自動化測試用例則取決于所使用的自動化測試平臺,不同的自動化測試平臺所適用的軟件類別不同?;趪a化的自動化測試平臺選擇范圍小,且成熟度相比于非國產化平臺并不高。因此測試設計階段所面臨的是被測信息系統軟件的可實現自動化測試的用例覆蓋程度問題。3)測試執行活動一方面是執行測試用例,另一方面還需要對軟件缺陷進行分析定位,對被測信息系統的內存、CPU、網絡、磁盤IO等指標進行監控,其對國產化平臺依賴性較高。國產化平臺的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乃至辦公軟件所提供的分析、監控工具直接影響著軟件測試的執行和軟件缺陷的分析定位。目前,國產計算機環境的應用面、規模相對較小,應對復雜環境時,兼容性、綜合性能、可靠性驗證不充分,缺乏有效的診斷分析工具和測試評估環境[1]。測試執行過程中面臨著如何充分利用國產化平臺所提供的分析和監控工具完成測試執行、如何通過第三方輔助軟件解決國產化平臺自身不具備的功能完成測試執行的問題。4)測試總結活動為測試過程的最后一個活動,對測試執行的結果進行整理分析。對于國產化平臺研發的信息系統,測試總結需要分析前幾項測試活動的結果形成測試報告,還需要對測試技術形成積累,為基于國產化平臺信息系統的軟件測試持續發展提供經驗。圖1為信息系統軟件測試活動圖以及基于國產化平臺進行軟件測試活動的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2軟件測試技術應用
2.1測試策劃
國產化平臺信息系統軟件測試策劃活動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識別測試所需軟件項,應用于項目,需要結合項目自身特點。每個項目的系統架構、軟件開發語言、運行環境等各不一樣,因此在識別時結合被測軟件,從三個方面解決測用所需軟件:開源軟件[3]、商用軟件、自研軟件。圖2所示在項目測試過程中開源軟件、商用軟件、自研軟件選擇比重,其中開源軟件選擇優先,其次可通過自研軟件、商用軟件覆蓋測試所需。1)開源軟件具有成本低、靈活性高、自由的優勢,國產化平臺信息系統識別測試所需軟件項可以優先從開源軟件中選擇,獲取滿足項目軟件功能測試、性能測試、接口測試、安全測試、可靠性測試等測試類型的開源軟件。2)開源軟件在支持方面、文檔方面、穩定性方面不如商業軟件,對于測試軟件要求高的項目可選擇商用軟件進行支撐。商用軟件具有支持度高、日常更新、技術難度低的優勢,采用商用軟件可以避免測試過程中的一些無法解決問題。3)商用軟件所提供的是適用于大多數用戶需求的接口,對于被測軟件,在不同的測試階段、不同測試類型中,存在商用軟件無法實現測試內容的場景,需要項目通過研發專用測試工具以實現測試覆蓋,解決測試軟件問題。
2.2測試設計
測試設計過程中可以通過編寫自動化測試用例代替手工測試的反復操作,自動化測試用例覆蓋率高可以有效地提高測試用例復用率和執行效率?;趪a化平臺信息系統軟件自動化測試在采用的自動化測試平臺上,可以通過不同維度的測試用例設計增加自動化測試用例覆蓋率,即分別從單元測試、接口測試、GUI測試分別設計自動化測試用例[4]。自動化軟件測試用例設計一般遵循圖3所示的三角形用例覆蓋率比例,單元測試與代碼直接相關,軟件代碼改動對單元自動化用例的影響較小,單元測試自動化用例覆蓋率最高,其次是接口測試自動化用例。GUI自動化測試用例實現難度高,且受代碼改動影響大,因此其自動化測試用例覆蓋率最低。國產化平臺信息系統軟件自動化測試平臺缺少QTP、Loadrunner等工具,目前只有少數自動化平臺支持國產化操作系統,如kylinTOP自動化測試工具,除此之外,還可以采用Selenium、Python等實現自動化測試。此類軟件對于GUI自動化測試與非國產化軟件類似,因此國產化平臺信息系統自動化測試用例亦需要遵循圖3的測試用例覆蓋率。
2.3測試執行
在測試執行過程中需要對信息系統軟件缺陷進行分析定位、對信息系統的指標進行監控。信息系統的缺陷分析和指標監控包括兩部分,一部分與依賴的國產化平臺相關,另一部分與信息系統軟件自身相關。與國產化平臺相關的缺陷分析和指標監控可以采用國產化平臺自持軟件,目前國產操作系統、國產數據庫軟件、國產中間件軟件等均具備滿足監控平臺自身指標的工具[5]?;趪a化平臺的第三方測試工具如WGCLOUD、PIGOSS、SugarNMS等可以實現多平臺、分布式監控。表1為這三款工具軟件可支持的國產化平臺以及可用于信息系統軟件測試的監控項。
2.4測試總結
測試總結活動是對之前幾項測試活動的總結,在測試執行完成后對各項測試活動進行整理分析,形成測試報告?;趪a化平臺的信息系統軟件研發還未廣泛開展,對應的軟件測試技術也需要不斷的探索與研究,相比于非國產化平臺的軟件測試,國產化平臺信息系統的軟件測試不再僅限于單一項目,還需要與其他項目的測試策劃相關聯。因此測試總結活動還需要以資源池的形式進行技術積累,將整個測試過程中的軟件測試方法、測試工具、測試分析等進行技術儲備與傳播,為其他國產化平臺的軟件測試提供借鑒。同樣的,在其他項目的軟件測試策劃活動中,可以從資源池中的技術儲備選取用于支撐整個項目測試的技術。
關鍵詞:項目驅動法;軟件測試;教學方法
作者簡介:趙曉君(1979-),女,河南南陽人,鄭州輕工業學院軟件學院,講師;黃艷(1976-),女,河南信陽人,鄭州輕工業學院軟件學院,副教授。(河南 鄭州 450002)
基金項目:本文系鄭州輕工業學院校級青年教師教學改革項目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07-0101-02
隨著軟件產業的快速發展,軟件系統的規模越來越大,功能實現也越來越復雜,導致軟件中存在的缺陷數量大大增加,這些缺陷將會帶來各種損失,甚至出現災難性的后果。因此,如何保證軟件質量已成為所有使用軟件和開發軟件的人們關注的焦點。軟件測試作為軟件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目前用來驗證軟件是否能夠滿足用戶需求功能的唯一有效方法,是保證和提高軟件質量的重要環節。為適應軟件產業的發展趨勢和滿足軟件測試人才的大量需求,目前已經有許多大學在軟件工程專業添加軟件測試課程或者添加軟件測試專業方向。
軟件測試專業包含多門專業課程,有“軟件測試理論”、“軟件測試技術”和“軟件缺陷管理”等,其中,“軟件測試理論”課程重點為初學測試的同學講解測試的基礎理論知識,主要包括軟件測試基本理論、軟件測試方法和技術等,在多門專業課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一、“軟件測試理論”教學現狀
“軟件測試理論”課程重點介紹軟件測試的基本理論,因此整個課程主要以教師講授為主,在教學的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
1.教學內容理論性較強,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對于初學軟件測試的學生,首先要向其講授相關測試理論,使其建立系統的測試理念。
但是學測試的學生大都是理科生,喜歡操作性強的課程,“軟件測試理論”課程的理論性太強,需要背誦很多概念性的知識,這對于他們來說是比較困難,不能激發學習的主動性,教學效果不理想。
2.測試方法和技術案例實際應用價值不足,學生很迷茫
測試方法和技術是“軟件測試理論”課程學習的重點和難點,這部分內容僅靠老師的講解和書本上的案例很難讓學生深入理解掌握測試技術的內涵,學生在學習這部分知識時會產生迷茫:學習這些知識有什么用處,在具體的項目測試中,應該怎樣應用這些知識?沒有實際的項目案例做支撐,學生會失去繼續學習下去的興趣。
針對上面的問題,本文提出將項目驅動法應用于“軟件測試理論”課程的教學中,學生在進行項目實踐的同時,根據需要學習軟件測試相關理論知識,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有助于理論知識的牢固掌握,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術能力,改善該課程的教學效果。
二、項目驅動法
項目驅動法是目前中國教育領域中一種比較新的教育教學方法。
所謂項目驅動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它既是一種課程模式,又是一種教學方法。[1]這里的項目根據課程教學內容的不同所包含的涵義也不同。在“軟件測試理論”課程教學中,項目即指一個已經開發完成的軟件測試工作。通常,項目教學都是實踐導向的和任務驅動式的教學。
在項目驅動模式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和項目經驗選擇一個合適的項目,以項目實施為主線展開教學活動,把課程相關的知識點的講解融入項目操作的每個步驟中。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教師主要做組織和指導工作,學生在整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處于探索知識的情景中,充分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和創新精神,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最終達到有效地將所學知識系統化深入化的目的。
這種模式從根本上將傳統課堂中老師滿堂灌轉變為“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同時,學生通過一個具體項目的實踐,感受到了真實項目管理的思想和團隊協作的必要性,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項目實踐能力。擁有真實項目的實踐經驗使得學生在擇業時擁有很大競爭優勢。
將項目驅動法應用于“軟件測試理論”課程教學中,在課程理論教學中加入一個完整的項目測試實踐環節,通過項目實踐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經歷了一個“先做,遇到問題,再學,解決問題,再做,獲得經驗”的學習過程,最終完成一個完整的軟件測試實踐,同時也學到了“軟件測試理論”課程應該掌握的理論知識。這樣,既解決了軟件測試理論課程理論性太強的問題,又解決了測試方法和技術案例實際應用價值不足的問題;而且豐富了學生的實踐經驗,提高了軟件測試理論課程的教學效果。
三、“軟件測試理論”課程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
1.教學目標
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和實踐,理解軟件測試理論與原則;掌握主流測試技術和方法,熟悉測試用例的編制、熟悉軟件測試的基本流程,熟悉軟件測試過程中各類技術文檔的編制規范,并能靈活運用測試技術解決實際問題。
對于一個具體項目軟件,每一個學生都能夠順利完成如下手工測試流程:根據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書撰寫測試計劃,設計測試用例、進行測試環境配置和測試數據準備工作、執行各種測試,撰寫缺陷報告、跟蹤并修復缺陷、進行測試評測,最后提交測試總結報告,達到軟件企業對測試專業人才的要求。
2.教學內容
“軟件測試理論”課程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軟件測試基本理論、軟件測試基本技術、軟件測試過程和軟件測試工具。[2]
軟件測試基本理論包括軟件測試、軟件缺陷和測試用例的基本概念,測試的目的、測試模型、測試分類和測試流程。
軟件測試基本技術包括白盒測試和黑盒測試;其中白盒測試包括靜態測試和動態測試,動態測試又包括程序插樁、邏輯覆蓋、基本路徑測試等;黑盒測試包括等價類劃分、邊界值分析、因果圖法、判定表法、場景法等。這些基本技術都是在進行測試用例設計時使用的。
軟件測試過程是指執行測試的過程,通常分為四個階段: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和驗收測試。
軟件測試工具有多種:功能測試工具、性能測試工具和測試管理工具等。
四、項目驅動法的應用方案
1.項目的設計
實施項目驅動法,首先需要設計項目。項目的設計與選取直接影響到該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及學生的學習興趣?!败浖y試理論”課程項目的選取與其他課程又有所不同,學生要進行的操作是對現有的或者已經開發完成的軟件的測試工作,因此在設計項目時應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第一,項目是現有的軟件或已經開發完成的軟件,軟件中有部分明顯錯誤,有部分隱藏錯誤;明顯錯誤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測試積極性,隱藏錯誤有助于啟發學生進行更深入的測試。
第二,項目具有典型性,代表大部分軟件的共性。通過該項目的測試,學生可以掌握大多數軟件的測試流程和測試方法。
第三,項目中有多種情景元素,符合使用多種測試技術和方法,有助于學生在進行項目測試的同時,學習使用多種測試技術設計測試用例的方法。
第四,項目大小和難易適中。每個項目組的人數控制在3~5個人,設計的項目能使學生通過努力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
根據以上原則,本課程目前選擇的項目是《企業薪酬管理系統》。
2.項目驅動法的實施
本課程通過讓學生進行企業薪酬管理系統完整的測試流程實踐的同時,講解測試需求編寫、測試計劃編寫、測試用例設計、測試環境配置、測試執行、缺陷跟蹤和管理、測試報告撰寫等內容。課程授課方式主要是分階段講解測試過程和測試要求,每一個階段開始,老師先講原理,選擇部分內容做例子進行講解,然后學生比照例子跟著做;階段內容完成時,學生提交完成的文檔,老師選擇典型的問題進行講評,然后進行下一個階段的內容,如此類推直至測試結束。
企業薪酬管理系統測試流程設計如圖1所示。
本課程課時為60學時,根據圖1系統測試流程圖安排,基于項目驅動法的“軟件測試理論”課程安排如表1所示。
在課程進行的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項目的測試流程進行,測試流程為:先獲取項目測試需求,撰寫測試計劃,設計測試用例,執行測試,提交缺陷報告并跟蹤修復缺陷,最后提交測試總結報告。課程結束,要求學生提交項目測試報告,測試報告包括多個文檔,整個流程中每個階段的工作必須有撰寫規范的文檔提交,如:測試計劃、測試用例、測試執行報告、缺陷報告和測試總結報告等等。
測試報告既體現了教師項目教學的結果,也體現了學生對測試知識技能的掌握水平。通過評價學生作品,找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薄弱環節,進一步改進項目驅動教學的教學安排,使其能夠發揮最大的教學效果。
五、結束語
本文針對軟件學院軟件工程專業的培養對象和教學特點,把真實項目引入“軟件測試理論”課程課堂教學中,采用項目驅動教學法,從項目的需求評審、測試計劃、測試用例設計、測試執行、缺陷報告、測試評測到測試總結一個完整的測試流程,交給學生組建測試團隊,按照流程進行任務分配和管理,最終完成整個項目的測試工作。通過一個完整項目測試流程的完成,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和實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使學生在掌握軟件測試的各種測試技術和基本流程的同時,積累了一定的項目測試經驗,為他們今后的就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關鍵詞】軟件測試 測試報告 測試流程
1 引言
軟件測試是軟件開發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用來確認一個產品的品質或性能是否符合開發之前所提出的要求。對軟件需求分析、設計規格說明和編碼的最終復審,某種程度上測試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了軟件產品的交付和用戶的滿意度。因此,如何做好測試工作,使測試在軟件工程中順利進行,輔助軟件開發工作是我們每個軟件人員應該考慮的問題。
2 軟件測試的目的
(1)確認軟件的質量,確認軟件做了你所期望的事情,確認軟件以正確的方式來做了這個事件。
(2)提供信息,比如提供給開發人員或程序經理的反饋信息,為風險評估所準備的信息。
(3)軟件測試不僅是在測試軟件產品的本身,而且還包括軟件開發的過程。軟件測試的第三個目的是保證整個軟件開發過程是高質量的。
3 軟件測試的對象
軟件測試并不等于程序測試。軟件測試應該貫穿整個軟件定義與開發整個期間。因此需求分析、概要設計、詳細設計以及程序編碼等各階段所得到的文檔,包括需求規格說明、概要設計規格說明、詳細設計規格說明以及源程序,都應該是軟件測試的對象。
4 軟件測試流程
軟件測試工作并不是在軟件代碼開發完畢后才開始的,這一點是很多軟件人員的誤區,需要明確一下,它其實是在項目進入軟件實現階段就開始了,項目進入軟件實現階段的時候,就應該啟動軟件測試工作了。
下面根據筆者的測試經驗,詳細闡述一下軟件測試的流程、每個階段需要做的工作及整個測試過程產生的文檔。
4.1 計劃與設計階段
4.1.1 召開測試啟動會議
當項目進入軟件實現階段(編碼),測試經理召集項目經理、開發經理開會確定測試交接時間,開發團隊與測試團隊交接測試內容,對測試目標達成一致,商討測試計劃的可行性,統一項目組的目標和測試的工作重點。進行規模預估并成立測試團隊,完成《測試計劃》和《測試方案》。
4.1.2 設計測試用例
明確了測試需求和測試計劃,在需求分析文檔確立基線以后,測試組需要針對測試需求編寫全部測試用例,在實際的測試中,測試用例將是唯一實施標準。
4.2 實施測試階段
4.2.1 實施測試用例
實施測試用例將花費測試組絕大部分時間,這些工作都是建立在前期很多計劃工作的基礎上。當測試用例全部編寫完成后,測試工程師根據測試計劃中分配給自己的測試任務,實施相應的測試用例,并記錄測試結果。
4.2.2 填寫測試記錄
測試人員在進行具體的測試工作時,需要將測試內容填寫在測試記錄表中,直到所有的測試執行工作結束。
4.2.3 提交BUG清單
在具體的測試過程中,測試人員發現BUG后,需要將BUG記錄在清單里,并及時提交給測試經理。
4.2.4 提交測試報告
在約定的測試周期完成之后,測試工程師需要總結此測試的結果,編寫測試報告。測試工程師根據此輪測試的結果,編寫測試報告,主要應包含以下內容:
(1)測試報告的版本。
(2)測試的人員和時間。
(3)測試所覆蓋的缺陷――測試組在這輪測試中所有處理的缺陷, 不僅要寫出覆蓋缺陷的總數,還要寫明這些缺陷的去向。
(4)上一版本活動缺陷的數量。
(5)經過此輪測試,所有活動缺陷的數量及其狀態分類。
(6)測試評估――寫明在這一版本中,哪些功能被實現了,哪些還沒有實現,這里只需寫明和上一版本不同之處即可。
(7)急待解決的問題――寫明當前項目組中面臨的最優先的問題,可以重復提出。
在每輪測試結束之后應盡快將符合標準的測試報告發給測試經理。
4.3 總結階段
測試工作結束或即將結束時,測試組就要開始著手準備進行總結的工作。
4.3.1 編寫測試總結報告
在測試結束之后,測試經理編寫測試報告,對測試進行總結,并且提交給項目經理,為產品的后續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測試經理根據測試的結果及測試工程師提交的測試報告編寫測試總結報告,測試總結報告必須包含以下重要內容:
(1)測試資源概述―多少人、多長時間。
(2)測試結果摘要―分別描述各個測試需求的測試結果,產品實 現了哪些功能點,哪些還沒有實現。
(3)缺陷分析―按照缺陷的屬性分類進行分析。
(4)測試需求覆蓋率―原先列舉的測試需求的測試覆蓋率,可能 一部分測試需求因為資源和優先級的因素沒有進行測試,那么 在這里要進行說明。
(5)測試評估―從總體對項目質量進行評估。
(6)測試組建議―從測試組的角度為項目組提出工作建議。
4.3.2 測試驗收
測試驗收工作是在以上工作全部結束后,測試經理對測試的過程、效果進行驗收,簽發測試驗收報告,宣布測試結束。由測試經理進行測試驗收,驗收內容包括:
(1)測試效果驗收―測試是否達到預期目的。
(2)測試文檔驗收―測試過程文檔是否齊全,符合標準。
(3)測試評估―從總體對測試的質量進行評估。
(4)測試建議―對本次測試工作指出不足,需要在以后工作中改 進的地方。
(5)宣布測試結束―測試組成員簽字宣布本次測試結束。
4.3.3 測試歸檔
測試歸檔是在測試驗收結束宣布測試有效,結束測試后,對測試過程中涉及到各種標準文檔進行歸檔,主要包括測試計劃、測試用例、測試報告、驗收報告等。這些文檔的編寫保障了測試的順利進行,同時作為整個測試項目的痕跡,被保留下來,供查閱。
參考文獻
[1]佟偉光.軟件測試[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2008.
[2]Rex Black.測試流程管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3]Robert V.Binder著,華慶一等譯.面向對象系統的測試[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1.
[4]Mark Fewster, Dorothy Graham著,舒智勇等譯.軟件測試自動化技術與實例詳解[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0.
[5]Karl E.Wiegers著,陸麗娜,王忠民,王志敏譯.軟件需求[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
關鍵詞:軟件測試;軟件工程;認識誤區;持續改進
中圖分類號:TP3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34)-1997-02
1 引言
隨著市場對軟件質量的不斷提高和國內軟件測試行業的逐漸發展,軟件測試不斷受到重視,有越來越多的軟件企業更加重視軟件測試,并已經形成了一套基本的軟件測試流程。然而,認識誤區的存在需要我們進一步改進軟件測試過程。
2 軟件測試概述
軟件測試就是在軟件投入運行前,對軟件需求分析、設計規格說明書和編碼的最終復審,是軟件質量保證的關鍵步驟。一般按四個步驟進行,即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確認測試和系統測試及發版測試。隨著軟件危機的頻頻出現,人們已經開始認識到測試開始的時間越早,測試執行的越頻繁,所帶來的整個軟件開發成本的下降就會越多。所以,軟件測試在軟件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3 軟件測試過程中的認識誤區
3.1 軟件開發完成后進行軟件測試
人們一般認為,軟件項目要經過以下幾個階段:需求分析,概要設計,詳細設計,軟件編碼,軟件測試,軟件。據此,認為軟件測試只是軟件編碼后的一個過程,這是不了解軟件測試周期的錯誤認識。軟件測試是一個系列過程活動,包括軟件測試需求分析,測試計劃設計,測試用例設計,執行測試。因此,軟件測試貫穿于軟件項目的整個生命過程。在軟件項目的每一個階段都要進行不同目的和內容的測試活動,以保證各個階段的正確性。軟件開發與軟件測試應該是交互進行的,否則,測試的時間將會很短,測試的覆蓋面將很不全面,測試的效果也將大打折扣。
3.2 測試過程不夠完善
在軟件開發領域,確實存在一些東西看起來要比另外一些東西難測試一些,但是遠非無法測試。只不過這種不可測試性不是由于被測試的軟件內部的過緊耦合造成的,而是和外部某些很難測試的部分耦合過緊,從而表現出被測試的軟件本身很難測試。這些很難測試的部分比較常見的有:圖形界面、硬件、數據庫等。
3.3 強調測試用例設計得越詳細越好
在確定測試用例設計目標時,一些項目管理人員強調測試用例“越詳細越好”。這種做法和觀點最大的危害就是耗費了很多的測試用例設計時間和資源,可能等到測試用例設計、評審完成后,留給實際執行測試的時間所剩無幾了。因為當前軟件公司的項目團隊在規劃測試階段,分配給測試的時間和人力資源是有限的,而軟件項目的成功要堅持“質量、時間、成本”的最佳平衡,沒有足夠多的測試執行時間,就無法發現更多的軟件缺陷,測試質量更無從談起了。
3.4 追求測試用例設計“一步到位”
現在軟件公司都意識到了測試用例設計的重要性了,但是一些人認為設計測試用例是一次性投入,測試用例設計一次就“萬事大吉”了,片面追求測試設計的“一步到位”。這種認識造成的危害性使設計出的測試用例缺乏實用性,或者誤導測試用例執行人員,誤報很多不是軟件缺陷的“Bug”,這樣的測試用例在測試執行過程中“形同虛設”,難免淪為“垃圾文檔”的地步。
4 軟件測試過程的持續改進
4.1 計劃與風險
項目計劃對項目過程的實施有著直接的指導作用,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對于軟件測試來說,測試計劃也是指導后續測試工作的基礎,只有對過程中各任務進行更詳細的計劃,才有利于在測試過程中對項目進度的把握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同時,風險策略的制定,也有利于對及早對測試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做出分析,以便在問題出現時能夠盡可能的減少規避風險的成本。
4.2 評審
在測試過程中的每個階段結束前,都會輸出一些資源,文檔、用例等等,這些資源往往是下一個測試階段或軟件開發的下一個環節執行的依據。評和審是結合在一起的,每個角色根據自己對項目的了解,從各自角度來審核測試報告的充分性,對質量風險發表各種見解。最終,對報告的規范性也要進行考察。另外,也最好根據實際情況組織會議評審來對一定規模的問題統一評審。
4.3 文檔
文檔的編寫對于測試人員來說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深入的、充分的投入測試的測試人員能寫出高質量的測試文檔。所以,測試文檔的質量,往往反映了測試人員執行測試的廣度和深度。而在文檔的編寫方面,首先必須形成統一規范;另外,針對不同項目的測試,可以適當對文檔標題、內容進行簡化??傊?,文檔模板一旦形成,必須嚴格遵守。
4.4 方法與策略
測試方法和測試策略,測試的重中之重。測試的策略一般要求從全局方面對測試的階段、每個階段的測試類型進行考慮、定義。而測試的方法更多是體現在一個具體的測試中,采取怎樣的測試思路。另外,在測試過程中,對資源的協調也非常關鍵,需要能保證測試資源充分利用,每個測試人員都有適度并且相當的工作量。
4.5 總結測試經驗
在測試的過程中,測試人員應該及時總結發現的錯誤并歸類,標明經常容易出錯的地方,將意見提交項目經理,審核后,制定出一份統一標準并提供給開發人員,這樣就可以提前避免錯誤、避免重復錯誤和重復測試,提高測試效率。不僅如此,項目結束后的各項總結報告將是項目的后期維護或二次開發的寶貴參考資料。
4.6 缺陷分析、度量
對測試活動過程中發現的缺陷進行分析、度量,尋找軟件開發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持續改進開發過程,提高質量。缺陷的分析、度量從時間上分為兩個方面,首先是在軟件開發過程中發現的缺陷進行分析、度量;然后就是,對軟件產品后,對用戶提出缺陷進行統計、分析。
5 結論
測試是用來保證軟件開發過程的高效性,以及保證開發出來的軟件產品的高質量和可用性的。軟件開發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這也決定了有效的測試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我們要加強對軟件測試的關注,使大家對于測試首先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避免誤區的存在,并積極探索測試方法的持續改進問題,真正使軟件測試真正起到它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鄭人杰.計算機軟件測試技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2.
[2] Fewster M,Graham D.軟件測試自動化技術[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2000.
軟件質量重于泰山
軟件質量重于泰山,軟件質量是核心競爭力之一。現在和未來軟件企業的競爭力不僅體現在產品類型的多樣性,產品功能的先進性,更多的體現在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可靠性。軟件應用的領域不斷深入,設計的復雜程度逐步增加,開發的周期不斷縮短,質量的要求水漲船高,軟件企業面臨著巨大挑戰。
用戶對軟件產品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促使軟件企業把提高軟件質量作為增強競爭力的策略。提高軟件質量要素在哪里?可以通過采用軟件設計技術,加強軟件過程管理,實施軟件測試等方法。從提高軟件質量的顯著程度、投資回報率和可實施性等方面比較,實施有效的軟件測試,提高軟件測試的效率,是保證軟件質量的顯著方法。
軟件測試是通過技術、流程、工具、人員以及管理手段,檢測軟件文檔、軟件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查找和報告軟件缺陷、錯誤以及隱患的專業技術。通過跟蹤缺陷、錯誤及隱患的修正過程,確保軟件產品、中間產品和文檔符合軟件工程過程需求和用戶的最終需求。
軟件測試創新之道
軟件測試在國內仍處于起步階段,各種軟件測試的方法、技術和標準都還在探索階段。國內軟件行業規模普遍偏小,缺乏大型軟件產品經驗,開發過程不夠規范,這決定了國內軟件質量和測試行業,必須根據國內行業現狀,確定軟件質量目標和測試策略方法,而不是照搬照抄國外成熟軟件企業的測試方法。
觀念創新
提高軟件質量的決定因素不是軟件測試技術,而是對軟件質量和測試的思想觀念。只有把提高軟件質量上升到企業戰略發展的高度,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長期以來,國內軟件行業對軟件質量重視程度不足,對于軟件測試的作用認識不夠,造成項目因質量問題造成進度推遲甚至失敗。
為了徹底改變這種被動現象,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必須從管理思想、資源支持等方面為軟件質量和測試部門提供全力支持。軟件項目經理必須堅持軟件開發和軟件測試并行處理并且互相協調。軟件開發人員重視和配合軟件測試人員。
觀念創新不要僅停留在口頭上,而要落實在具體行動上,通過軟件質量和測試的有效流程進行推動,通過過程改進進行提高。通過有效組織管理,形成“以重視軟件質量為榮,以輕視軟件質量為恥”的工作氛圍。
流程創新
測試流程決定軟件質量。軟件測試如同軟件開發一樣,需要經過收集測試需求、確定測試策略、設計測試、執行測試、分析測試等流程。軟件測試不是軟件開發的最后階段,而是貫穿于軟件項目的整個生命周期。
軟件測試流程既不是僵化的生搬硬套,也不是隨機的增添取舍。軟件企業的質量管理部門和項目開發團隊需要根據公司技術、資源現狀,針對項目的特點和客戶需求,從保證軟件質量、項目進度和測試成本等方面,進行優化設計并且不斷改進流程管理。對于項目周期長、應用領域廣、對質量要求高的軟件,必須制定和遵守嚴格的測試流程。
測試流程創新的目標是在公司內部制定和執行完善的項目質量管理體系。優化項目生產方式,跟蹤和度量生產過程和產品,使得生產過程和各階段產品處于可控制和可度量狀態,保證產品符合客戶的功能和進度需求。
技術創新
軟件測試是一項軟件工程領域的專業技術,而不是簡單的把軟件測試認為隨便找個人運行幾次軟件,就可以發現全部的軟件問題。前文已經提到,軟件測試需求和測試設計是決定軟件測試效果的關鍵因素,因此,加強測試技術創新的重點是在測試需求和設計設計的創新。
在軟件測試技術創新方面,要避免陷入過度追求自動化測試技術的誤區。自動化測試確實可以在某些方面顯著提高測試效率和準確性,但是自動化測試只適合測試軟件的某些方面的質量,80%左右的軟件缺陷是靠測試人員手工測試發現的。
對于某些特別需要自動化測試的軟件特性,需要加強開發軟件測試工具,而不是全部依賴市場上的現有測試工具。這是因為商業工具功能繁多,價格昂貴,培訓和學習周期很長,選擇不當就會造成巨大浪費。
管理創新
軟件測試管理的目標是實現軟件質量、進度、成本之間的最佳平衡。有效的測試管理需要企業管理層、軟件開發團隊、質量保證與測試團隊通力合作,采用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等手段,組建高效團隊,制定完善的測試流程,做好測試設計,有效執行測試,加強過程跟蹤,從而順利完成質量保證和測試任務。
測試管理創新的核心是軟件質量和測試的團隊建設,軟件質量和測試是技術密集型活動,團隊的知識結構、創造力和凝聚力是保證測試流程、測試技術充分實施的基礎。質量和測試團隊建設的重點是設置和培養各類技術和管理人才,進行有效交流,形成良好的評估和促進機制。
測試管理創新的另一個重點是測試管理平臺建設。包括構建測試項目管理的集成系統,實現公司產品和項目數據信息的有效管理和順序控制,使項目數據透明化,技術知識有效傳承,項目質量和進度數據化、圖形化。可以根據公司的現狀,購買軟件測試管理的商業工具,也可以內部開發軟件測試管理工具。
軟件測試技術路線圖
如果把軟件測試之道成為測試戰略,要發揮測試戰略的現實意義,需要把測試戰略轉化為測試戰術。測試的“道”與“術”的無縫集成,才能顯著地、持續地、逐步地提高軟件產品質量。實施軟件測試的戰術是一系列過程的組合,涉及測試團隊建設、流程設計、測試平臺、測試管理等多個方面。
測試團隊建設
測試團隊可以是測試部,也可以是測試組。公司規模決定了測試團隊的大小和組織形式。測試團隊建設需要執行兩個原則:第一,測試團隊必須獨立于開發團隊,而不是附屬于開發團隊,實現測試的獨立性和公正性;第二,測試團隊必須具有明確的工作目標,即發現和報告軟件缺陷,推動和確認缺陷修正,協助軟件開發的過程改進,提高軟件整體質量。
軟件測試團隊根據規模可以設置多個職位,每個職位具有明確的崗位職責。例如,測試部門經理、測試項目經理、測試組長、測試架構師、高級測試工程師、測試工程師等。對于剛剛成立的測試團隊,可以一個人兼任多個職位,完成多項測試任務。測試人員的總數應該與開發人員相適應,最好在1:1到1:2之間。
流程設計
測試流程設計必須與軟件設計流程相對應,基本測試流程包括測試需求分析、測試計劃設計、測試用例設計、測試執行、測試評價、測試總結等。
根據軟件需求和軟件設計規格說明進行測試需求分析,測試需求分析的目的是明確需要測試的對象、特征、范圍和方法,從而制定測試計劃,確定測試策略。
測試計劃設計是為了有效配置測試過程、人員和工具,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按照項目計劃進度,組織有效的測試。測試計劃設計的輸出結果是測試計劃文檔,它是指導軟件測試活動的綱領性文檔。
測試用例設計是指導具體測試內容和方法的關鍵內容,如果需要執行自動化測試,還需要依靠測試用例設計生成對應的測試腳本。測試用例設計的輸出結果是不同類型的測試用例,這些測試用例必須以標準、一致的形式設計、評審、存儲、更新。
測試執行是報告軟件缺陷的階段,根據軟件計劃的進度,分配測試內容,構建測試環境,依靠測試用例運行測試程序和程序文檔。測試執行的輸出結果是缺陷報告、測試進度報告等。
測試評價是度量軟件測試執行效率和有效性的過程。測試評價的輸入是測試用例的執行情況,軟件缺陷的報告數據。測試評價的輸出包括測試用例的有效性分析,軟件缺陷的類型和有效性分析等,測試進度和有效性分析等。
測試總結包括測試過程每天或者每周的過程總結,也包括測試項目結束后的測試項目總結。測試總結的輸出是測試總結報告,總體評價軟件質量,指出測試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的方法和進程,總計測試的有效經驗。
測試平臺設計
測試平臺設計包括測試技術平臺設計和測試管理平臺設計。測試技術平臺包括設計測試環境,設計或設置測試工具等。測試管理平臺設計包括測試文檔系統設計、測試版本配置管理、缺陷數據庫設計、測試進度和質量分析系統設計。
測試技術平臺設計需要根據測試計劃的測試內容和測試環境要求,組織軟件、硬件、數據庫和網絡等,這經常是一項較為耗時的工作,同時它影響著測試的正確性,必須盡快在測試開始階段完成,最好采用有效的方法把搭建的測試環境進行備份保存,以便今后可以快速恢復,重復利用。
測試管理平臺設計,影響測試管理的復雜度,好的測試管理平臺可以使測試管理人員,方便地跟蹤、查詢、分析測試進度,評估測試人員的工作績效,評價測試的總體質量。對于測試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方便的尋找測試對象和測試文檔,報告和輸出測試結果,共享測試數據,提高測試效率。
測試管理
測試管理關注人員、過程、產品三要素的互動與變化,測試管理包含項目計劃和組織結構管理,測試階段管理,時間、資源和質量管理,文檔管理和團隊管理等。測試部門經理、測試項目經理和測試組長是測試管理的主要執行者,需要與測試團隊成員、開發人員、公司管理人員密切配合。
為了加強測試管理,需要確保測試數據信息流通暢,使測試團隊、開發團隊、質量保證團隊之間有效交流。測試管理的其他內容包括團隊成員參與各種培訓,客觀積極的績效評估,識別項目測試風險,實現人盡其才,信息共享,進度可控,規避風險,降低成本,提高質量。
隨著計算機軟件技術的高速發展,軟件測試在軟件開發過程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軟件測試是保證軟件質量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軟件測試人才需求猛增,軟件測試已經成為計算機專業的重點專業課程。傳統的軟件測試教學模式,測試理論和測試實踐嚴重脫節,不能很好的滿足軟件企業對測試人才的要求。依托廣東東軟學院的特色教學實踐1321教學模式,進行以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為導向的課程綜合實踐探索,深化教學改革,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貼近現實的工作場景中學習,了解在軟件開發過程中測試崗位的工作過程和知識要點,培養學生軟件測試應用技能型人才培養為目標。
二、軟件測試課程實踐構建的主要思路
軟件綜合實踐安排在大三課程開始之前的實踐學期進行,為期4個星期,每天4學時的實踐教學指導,軟件測試專業的學生已經學過專業基礎課《Java程序設計》、《計算機文化基礎》、《網頁設計》、《數據庫設計》、《軟件開發過程實踐》,專業課《軟件測試概論》、《功能測試》,學生初步具備了參與綜合實踐的專業素質能力。在綜合實踐開發團隊中,將軟件開發專業、網站規劃與設計專業、數據庫管理專業、軟件測試專業和網絡技術的同學,以3:1:1:1:1這樣的比例進行團隊建設,從中選出一位同學兼職項目經理,實現學生自主管理,配備具有雙師素質的專業老師,一位教師負責指導5-7個團隊的項目開發,當需要進行專業指導時,臨時進行專業化實踐指導,全方位分階段、分崗位進行進行全程交叉技術指導,同時邀請合作單位的軟件工程師,同步進行項目過程的跟蹤,給予學生崗位最精準的實踐指導。采用項目驅動的方法開展實踐教學,通過開發真實的軟件項目,以軟件工程開發過程為導向,制定軟件綜合實踐——軟件測試方向的實踐方案,分階段進行實踐,選擇有較強的實踐性和創新性的項目給學生選題,選題要貼合實際項目,需求相對容易獲取,具有一定的創新性,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需求的調研,需求的評審,編寫測試計劃,設計測試用例,測試執行,測試記錄的跟蹤和測試總結報告,對每個測試階段進行教學設計,不斷的將所涉及到的知識點融入到實踐中,增強學生職業崗位素養能力,團隊合作的意識,同時探索以學生管理學生的模式進行實踐探索。
三、軟件綜合實踐測試崗位的工作過程與方法
在軟件綜合開發實踐過程中,對軟件測試崗位的同學依據軟件工程的理論進行指導,結合企業的工作流程,采用分組的教學模式,采用軟件測試常用的W模型,進行教學指導,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溝通能力,實踐能力。測試崗位的工作主要分成兩個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需求的調研和評審,測試計劃中測試策略的選擇、任務的時間安排和測試用例的設計;第二部分主要是測試執行,安裝測試工具,部署測試環境,按照測試所設計的測試用例進行手動功能測試,嘗試利用自動化測試工具QTP進行自動化測試,運用所學過的黑盒測試方法,進行web測試,兼容性測試等方法的測試工作,將所發現的問題記錄到測試管理平臺(QC)的缺陷缺陷跟蹤表中,修復后,進行驗證性測試,第三部分就是測試總結報告。
四、軟件綜合實踐的考核
1.答辯委員會的組成。立體化全方位的考核方式,采用學生團隊答辯的方式進行最終的考核,答辯委員會成員由軟件開發方向教師、網站規劃與開發教師、數據庫管理方向教師、軟件測試技術方向教師和企業工程師共同組成。2.軟件測試崗位的知識點的考核。每個專業都設計了一套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從三個部分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全方位評。第一部分IT職業素養能,占總成績比例的30%,考勤、項目管理能力、文檔編寫能力、團隊合作與溝通能力、演講與答辯能力;第二部分團隊實踐成果,占總成績比例的30%測試環境部署、測試工具軟件的安裝、測試執行中缺陷報告的跟蹤、測試總結報告的編寫;第三部分崗位技能成果,占總成績比例的40%,軟件開發過程文檔:需求評審報告、測試計劃報告、測試用例報告。
五、軟件綜合實踐教學實踐的意義
1.軟件綜合實踐項目分組教學的意義2.軟件測試崗位同學的收獲3.綜合實踐教學的后續影響4.軟件綜合實踐教學的改革未來方向
作者:張彤宇 李晶 姚庚梅 單位:廣東東軟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參考文獻:
[1]羅先錄.IT類專業實踐教學的三個層次[J].計算機教育,2007(18):14-15.
關鍵詞:嵌入式軟件;GJB2725A;軟件測試;過程模型
0 引言
隨著信息化軍事技術的不斷深入,嵌入式軟件已在航空武器裝備軟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相應的,對其進行軟件測試的要求也越來越重要。目前,大部分軟件測試項目主要由事件驅動完成,存在流程不清晰、被動性高、效率低下等問題,影響了測試質量,其嚴重后果就是沒有及時發現軟件產品缺陷,導致產品失效。
總裝備部于2001年了GJB2725A《測試實驗室和校準實驗室通用要求》[1],其目的就是為了指導軟件測試活動,提高軟件測試過程管控能力。因此提出了一種嵌入式軟件測試過程模型,該模型能夠依據軍標,以流程驅動的方式對軟件測試進行全過程管控,具有很好的工程應用價值,提高了研制效率。
1 嵌入式軟件測試過程模型
在型號軟件研制中,測試是一項復雜而繁瑣的工作,是一門綜合性學科,涉及技術、方法、資源以及管理等諸多方面[2],現有流行軟件測試模型,如V模型、W模型和H模型[3],并不能完全適用于實際測試工作,而應由研制單位牽頭,建立本地化的軟件測試過程模型。
根據工程經驗,將嵌入式軟件測試過程劃分為5個階段,即測試需求分析、測試策劃、測試設計與實現、測試執行和測試總結,每個階段實現不同的測試活動,前一個階段是后一個階段的輸入,后一個階段是前一個階段的驗證,以流程為驅動力,逐步實現所有活動,通過不斷地對流程再優化,實現模型的持續改進[4],逐步趨近實際工程應用。
1.1 測試需求分析
該階段的輸入為軟件測評合同或軟件研制任務書,以明確被測項目的范圍、目標、約束及要求。
同時,確定需要完成的測試類型,如功能測試、性能測試、邊界測試、接口測試、可靠性測試等,并明確每一個測試類型的具體要求,例如:
1)功能測試:每一個軟件測試項輸入的每一個正常等價類和異常等價類都至少被一個用例覆蓋;
2)性能測試:對軟件的精度、時間和適應性進行測試,以確認是否符合規定的性能要求;
3)接口測試:測試所有外部接口,每一個外部輸入/輸出接口應進行正常和異常情況測試。
確定測試類型后,可制定測試策略,包括白盒和黑盒測試,并對具有特殊要求的被測項進行具體描述。同時,確定測試充分性和終止要求,避免項目無法結束。
測試需求分析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依據軟件設計文檔,確定測試的顯性需求和隱形需求,并分解為測試項,為后續測試用例提供設計依據,本階段的輸出為《軟件測試需求規格說明》。
1.2 測試策劃
本階段在測試需求分析的基礎上,完成如下工作:
1)確定測試技術,如等價類劃分法、邊界值分析法和猜錯法等;
2)明確定性評價準則,包括文檔、設計和實現等方面;
3)數據采集要求,主要指被測軟件、用例、缺陷和管理數據等;
4)制定軟件測試環境,包括軟/硬件環境,確保測試順利開展;
5)明確測試人員的角色與職責,合理分工,確保進度;
6)根據要求進行風險分析,如技術、人員和資源風險,并制定措施。
本階段的輸出為《軟件測試計劃》。
1.3 測試設計與實現
本階段的主要內容就是依據測試需求,設計測試用例,單元、部件測試采用“先功能后邏輯”的測試策略,即先滿足基于功能的測試(功能測試覆蓋100%),再滿足基于邏輯的測試(語句、分支、調用覆蓋率100%),配置項、系統測試采用基于功能的測試策略,測試用例主要包括名稱、標識、初始化、前提和約束、輸入、預期輸出、通過準則、追蹤關系、終止條件、用例類型和設計人員等信息,本階段的輸出為《軟件測試說明》。
1.4 測試執行
本階段的主要內容就是在實際測試環境下執行測試用例,記錄測試結果,將期望結果與實測結果進行比對,如不一致,則進行深入分析,確認為軟件缺陷,則填寫軟件問題報告單,本階段的輸出為《軟件測試記錄》和《軟件問題報告單》。
1.5 測試總結
本階段的主要內容就是依據測試結果,統計與分析測試數據,包括用例執行率、用例通過率、代碼缺陷率、功能覆蓋率等指標,進而對被測軟件產品做出客觀、公正、獨立的評價,為改進軟件產品質量提供支撐,本階段的輸出為《軟件測試報告》。
2 模型應用
被測軟件為某型嵌入式軟件,要求完成軟件測試,出具測試報告。
2.1 測試需求分析
根據測試要求,定義被測項目的范圍、目標、約束及要求。
范圍:單元、部件和配置項測試。
目標:單元測試完成語句、分支100%覆蓋,部件測試完成調用100%覆蓋,配置測試完成需求100%覆蓋。
策略:單元、部件測試采用白盒測試,配置項測試采用黑盒測試。
測試需求:經分析,單元測試共有272個測試需求,部件測試共有36個測試需求,配置項測試共有16個測試需求,27個測試項。
2.2 測試策劃
軟件測試主要采用等價類劃分法和邊界值分析法進行測試。
2.3 測試設計與實現
依據軟件設計文件設計測試用例,單元測試共設計1869個測試用例,部件測試共設計266個測試用例,配置項測試共設計168個測試用例。
2.4 測試執行
經測試,并對測試結果進行分析、確認,共計發現56個軟件問題,提交設計進行優化改進。
2.5 測試總結
測試結果總結如表4所示。
測試用例均能100%覆蓋測試需求,配置項測試的用例執行率為95%,其原因是有些硬件環境不能滿足測試要求,如破壞性測試,單元和配置項測試的用例通過率均不到100%,說明這兩種測試是發現軟件缺陷的重要手段,通過對56個問題的歸零處理,軟件問題得到解決,提高了軟件產品的質量。
3 總結
采用流程驅動式的嵌入式軟件測試過程模型能夠很好的解決測試工程化問題,通過實際運用,提高了測試管控能力,確保了測試充分性,發現了軟件問題,提高了軟件的質量和可靠性。
參考文獻:
[1] 閆宇華,李誼,黃寧等.GJB 2725A-2001,測試實驗室和校準實驗室通用要求[S].北京:中國人民總裝備部,2001.
[2] 金先仲,任宏光,李建軍等.空空導彈研制系統工程管理[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