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1 23:03:10
序論:在您撰寫農村電商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根據調查分析顯示:協同電子商務是農村在供應鏈中的協同。第一,協同電子商務通過與其它農村供應的協同,利用已經設置好的公共接口,促進了整條農村供應鏈順暢地執行,從而達到資源有效、圓滿和完全的利用;第二,農村和農民之間的內部協同。將農村內部農民之間有效的協同工作,將會降低農村生產成本,提高農村的生產效率為農村與城市之間的協同提供結實的根基;第三,農村與城市一些相關部門的協同。包括城市監督、國稅、統計等相關部門。
二、農村協同電子商務的結構構建
1.構建基于城鄉發展的協同電子商務模式
城鄉一體化協同電子商務依據的是全球互聯網,具有廣闊、全球和城鄉之間的商務活動。城鄉之間都有比較優勢的資源和產品,也相應的都存在各自的缺點,這就需要城鄉之間協同發展。城鄉一體化協同可以通過電子商務作為橋梁,共同帶動城鄉之間的信息、技術、資源等,形成各農村信息溝通,城鄉市場相互聯系,城鄉之間優勢共同補助,促進城鄉共同發展的新機制。將具有共同商業利益的農民和城市商人整合起來,通過對農村與城市之間的競爭優勢進行整合,共同創造和獲取最大的利益。
2.構建城鄉發展的協同電子商務、提供獲利能力
農村信息化建設的目的不僅是管理農村內部的資源,還需要建立城鄉之間的信息平臺,將農民、經銷商、消費者也納入農村信息化管理系統中,實行信息的高效共享和業務的共同連接。構建城鄉一體化協同電子商務平臺:首先,要在農村內部建立協同電子商務中心平臺;同時,結合農村內部的經濟狀況,在農業生產上,建立專業的信息平臺;此外,農村協同電子商務具有較強實力,信息化程度較高。農村建立農村級的電子商務平臺,促進了城鄉內電子商務技術的應用,加速了農村與城市間的商業流動,農村與城市的信息化流動,農村和城市間的貨物流動,以及農村和城市的資金流動,對農村經濟要素企業供應進行整合,形成城鄉之間的產業群,進而提高了農村資源配置效率,增強了農村的市場競爭力,促進了城市和農村經濟的共同發展。農村協同電子商務模式的優勢是基于農村協同電子商務模式,提供了解決電子商務發展中存在問題的一些方法,使得協同電子商務有了更好更快更健康的發展。農村協同電子商務模式,對資金問題的解決非常關鍵。大量的資金需要加大了城鄉一體化進程的負擔,如果只是投入很少的資金,只能夠建立簡單的信息展示平臺,根本沒有辦法達到協同電子商務的目的。尤其是城鄉之間的貨物流動和資金流動,沒有強大的資金流動根本無法讓農村協同電子商務得到實施。對城鄉之間建立起城域網的基礎上,進行城鄉之間的投資與建設,并沒有對協同電子商務系統的框架和結構做出改變。城鄉一體化能夠縮小農村和城市之間地域范圍,減少城鄉一體化的投入資金。因此,基于農村協同電子商務系統整合方案可以讓開發電子商務系統的費用減少。
3.構建適應農村協同電子商務模式的城鄉物流管理
農村協同電子商務在整個商務活動中物流配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果物流問題沒有得到解決,農村的銷售問題就沒有辦法通過協同電子商務得到解決,農村協同電子商務模式具有城市和農村之間電子商務模式互動的優點,物流配送的貨物比較多,但次數并不多,而且農村和城市之間的范圍比較集中。由于城鄉一體化進程中,農村和城市之間的運輸路程比較短。因此,在城市和農村之間進行配送的速度快,城市和農村之間的交通方便,大多使用汽車作為主要的運輸工具,而且都是農民作為賣家,然后直接運輸給買家,或者是第三方,具有運送靈活方便等特點。城市和農村之間的物流配送過程簡單,會讓配送成本得到降低。由于農村自身能力的限制,不能獨自把農村生產的農產品直接送到全國各地。而城鄉一體化的電子商務讓各個部門主要集中在城鄉之間,導致物流系統的投資降低。促進信息化的管理和投資,來配合農村系統電子商務的實施。
三、城鄉一體化進程中協同電子商務促進農村多元發展
1、東高莊電子商務發展模式
河北省邢臺市清河是這種模式的發源地。東高莊村高達75%的農戶自發利用市場網絡平臺從事羊絨紗線與制品電子商務,其中電子商務年銷售總額超過100萬元的多達20多家,電子商務年銷售總額最高的超過了1000萬元。這種電子商務模式的突出特點是:當農村當地的工業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能夠支撐起網絡銷售)的時候,利用市場網絡平臺將自己的產品推廣出去,并獲得經濟效益。
2、沙集電子商務發展模式
江蘇睢寧東風村是這種模式的發源地。農民用家具在淘寶網上打開了銷售渠道,在獲得經濟效益并不斷發展之后,利用網絡的裂變效應,拉動家具產業的發展,如:配件、加工制造、物流、原材料等,這些產業通力合作,形成新的產業芻議我國農村電子商務成敗評價的衡量標準文/劉娜群,并且網上年銷售額在3億以上。這種電子商務模式的突出特點是:網絡信息化的發展帶動農村當地的工業產業化,使得網絡銷售和實體工業相互融合,促進經濟全面發展。
3、堰下村電子商務發展模式
江蘇沭陽顏集鎮是這種模式的發源地。農民的花木網絡銷售占總銷售額的1/3以上,主要是通過淘寶平臺進行產品銷售。這種電子商務模式的突出特點是:農村當地的農副產品在原有生產結構改變不大的情況下,利用更加廣闊的網絡銷售平臺進行經濟利益的獲取。
4、青巖劉電子商務發展模式
浙江義烏是這種模式的發源地。一個1000多人的小村子憑借貨運市場的便利以及毗鄰義烏小商品市場的地理優勢,使得高達7000-8000的外地人前來當地落戶,開辦網店,銷售小商品。這種電子商務模式的突出特點是:優越的地理條件為電子商務的發展奠定基礎。這些自下而上的農村電子商務模式的有效發展,給農村經濟的基礎結構帶來實質性的改變:傳統的農村經濟基礎結構是“公司+農戶”,現在通過“網絡”銷售平臺的加入,使得農民可以足不出戶的進行產品銷售與市場對接,直接實現產品銷售的網絡化。農村的電子商務,無需第三方的插入,農民可以在網上直接與交易方進行溝通、協商、價格的談定等,這樣就能夠使得農民產品的銷售信息與交易方直接對接,避免了不必要的問題產生。因此,農村的電子商務可以直接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值得關注的是:農民在家中直接利用網絡平臺進行電子商務創業致富,其產生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影響巨大,且對我國整體的電子商務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在信息網絡時代,電子商務的發展為“三農”問題的解決提供了一個新的選擇,同時對于我國多年的城鄉社會問題的解決同樣提供了一個新選擇。
二、基于幾種發展較好的電子商務模式分析,闡述我國農村電子商務成敗評價的衡量標準
我國農村電子商務成敗評價的衡量標準,必須要回歸到農村電子商務本質問題的研究,否則會導致我們對衡量標準的認知偏差。從目前我國發展較好的幾種電子商務模式的實質來看,我國農村電子商務成敗評價的衡量標準主要存在兩方面問題,即:農村電子商務的主體和農村電子商務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主體是幾億農民。農村產業化、公司化程度低,且擁有幾億農民,是我國電子商務發展面臨的最為現實的國情,這也是傳統的農村經濟基礎結構“公司+農戶”不能成為我國農村電子商務主體的原因。傳統的農村經濟基礎結構“公司+農戶”,雖然在建構意義上是服務農戶,但從多年的發展實踐可以看出,這種傳統的形式往往凌駕于農戶之上,農戶總是被這種脫離了實際的基礎結構牽著鼻子走,因此如果把“公司+農戶”這種傳統的農村經濟基礎結構作為農村電子商務的主體,那么,就會使得農民的切身利益受到損害,且不利于農村電子商務經濟的健康發展。當然,“公司+農戶”的農村經濟基礎結構能夠加入網絡這個現代化的元素,以億萬農民為電子商務的發展主體,牢牢樹立“以人為本”的發展觀念,切實保護好農民的經濟利益,帶動農村整體經濟的發展,以億萬農民是否積極參與進來并且獲得切身實惠作為我國農村電子商務成敗評價的衡量標準,才能客觀真實、全面具體的概括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成敗。另外,我國的農村電子商務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什么?顯而易見:幾億農民分散的產品生產、銷售如何與信息化、網絡化時代大市場全面接軌。我國農村實行的是,以家庭為單位的產品生產、制作、銷售,難以在現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占據有利地位,且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得所有產品的生產、銷售融合在一個整體的世界市場。面對這種全面的市場背景已經嚴峻的市場競爭,我國的產品銷售必須打開更為廣闊的市場,即將農村經濟的產品生產、銷售納入到網絡平臺,與世界交易市場接軌,才能使得我國的農村經濟得以復蘇、全面持續發展下去?,F在,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全面發展,將我國的農村經濟發展利用網絡平臺,進行了時空界限的劃破,農民可以直接與世界各地的交易人、交易商進行網絡交流,且可以根據網上的信息,制定自己產品的價格,使得農副產品直接面向世界大市場。另外,由于農村長期的閉塞,產品的信息獲取渠道有限,網絡平臺,即電子商務的開展,為廣大的農民提供了信息參考,自主進行產品交易,從而使得廣大農民獲得切身利益。改變了以往被牽著鼻子走的格局,農民獲得了訂單,價格等的主動話語權,從而獲得與世界大市場接軌的主動權,為我國整體的電子商務發展提供保障。
三、針對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持續發展,提出幾點發展戰略建議
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但是發展問題的關鍵所在是:政府該如何發揮作用以及在何時何處才能發揮作用。首先,政府正確的支持方式與政策,對于農村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有著關鍵性的指導作用。另外,政府在扶植原則上,應該做到“不缺位、不越位”,為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環境提供良好的因素,且不能越俎代庖,不能越過農民的意愿和市場的需要進行不必要的干涉。要相信農民和市場都具有自我調節的能力,凡是農民和市場能夠自我調整、自我解決的事情,政府不要強加干預,只要做好必要的預防即可,但是對于那些市場失靈,農民不能自主解決的問題,諸如:資金、土地、人才、網絡資源、網絡環境等,政府要嚴加干預,發揮政府職能,幫助農民解決問題,為我國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提供公共服務。政府能夠為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做出的努力包括兩個方面:“播神火”和“接地氣”?!安ド窕稹保赫畬σ酝鄬p視自下而上農村電子商務的偏頗進行調整,鼓勵和促進、大力傳播自下而上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模式,為我國的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政策環境,農民在電子商務過程中,難以克服的發展瓶頸政府要及時的進行幫助解決,讓自下而上的電子商務發展越來越紅火?!敖拥貧狻保簩⒄深A的電子商務發展體系與自下而上的農民自主開展電子商務的發展體系進行積極的結合探索,使得政府的輔助作用在農民自主實現電子商務發展中起到促進作用,將億萬農民的切身利益落實到實處。因此,政府要繼續完善我國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環境,縮小城鄉差距、全面普及完善農村網絡基礎設施的覆蓋、提高各種網絡交易終端的安全性以及穩定性、降低農民從業電子商務所需要的創業經費、加快農村的“三網合一”、開展相應的電子商務培訓等,為我國整體的電子商務事業的發展提供保障?;诖耍枰貏e強調以下幾點:
(1)政府要大力提倡自下而上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模式。
長期以來,由于我國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還是比較落后,導致農民對電子商務的認識存在一定的偏差,往往使得農民在從事電子商務的過程中出現許多問題,大多數農民不敢輕易嘗試,致使我國農村的電子商務發展相對滯后。然而,我國不缺乏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比較好的案例,如上文所說的四種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模式。因此,政府應該大力傳播優秀的、先進的、獲得成果的、成功的發展模式,鼓勵農民發展電子商務事業,糾正他們的認識偏差,使得農民可以借鑒成功的案例,端正自己的認識態度,從而可能幫助更多的農民走上農村電子商務創業致富之路。另外,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成功的案例,其成功的典型經驗和榜樣效應可以激發農民的電子商務創業熱情,且對他們的自我意識具有沖擊作用,政府可以重點鼓勵農村大學生或農民工等有上網經驗的人才進行電子商務的開展,并對其進行系統科學的培訓,鼓勵廣大農民掌握電子商務技術,幫助他們脫貧致富。
(2)電子商務市場化平臺需要農民充分利用,政府要對其進行鼓勵。
我國成功的自下而上的農村電子商務模式都是在充分利用網絡市場化平臺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農民自發在淘寶、拍拍等市場化的交易平臺進行產品交易。這些網絡化的市場平臺與實際的市場相比更加具有開放性,任何人都可以在這種市場交易平臺上開店,進行銷售、交易等,且不受時空的限制,另外,這種網絡市場平臺具有豐富多彩的功能,基本上消費者的所有需要,這個平臺都能夠滿足,且從機制上很好的解決了信用問題,交易雙方都需遵守支付安全體系并有安全支付綁定。更重要的是,網絡市場化平臺產生了空前的人氣凝聚,交易雙方、服務等都歸納在一個龐大的人氣團里,農民可以根據人氣指數調整產品的銷售方式和銷售價格,從而促進交易額的上升,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且這種方式實現了農民獲得產品銷售價格的話語權,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國的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向成功,同時為我國“三農”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參考。(3)政府要對農村電子商務的績效評價進行嚴格的標準控制。目前,我國的農村電子商務的績效評價體系還是比較缺乏規范性和制度性,農民在電子商務的應用上存在嚴重的資源浪費、重復建設等問題,因此,政府要根據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績效評價體系的建立和完善。通過嚴格的績效監督,從而推動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接地氣”。
四、結語
目前,電子商務在農業發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已經被人們廣泛認可。在我國很多農村地區,電子商務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經歷著快速的發展。但總體來看,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遠遠滯后于全國電子商務的發展,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我們可以從政治、經濟、文化和技術四個方面對農村發展電子商務的條件進行分析,從而更好地理解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規律。
1.政治方面
我國政府一直對“三農問題”高度關注,“十二五”計劃中明確提出要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前各級政府對于農村發展電子商務是持鼓勵態度的。很多地方政府都在積極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將農村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信息資源開發等工作納入“村村通工程”。隨著農業信息化建設和農村互聯網工程建設的完善,電子商務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有著非常廣闊的前景和市場。
2.經濟方面
我國經濟雖然處于平穩增長的時期,但城鄉差距擴大已是不爭的事實。農村建設投資遠落后于城市建設投資,從而導致農村基礎設施落后。目前我國很多地區的農村經濟基礎依然較差,其現有的網絡通信設施很難滿足日新月異的電子商務發展要求,加上農村地區本身對于人才的吸引力小,因此缺乏大量的專業技術人員參與到電子商務的建設和日常運作中。另外,農業生產的周期一般較長,與其他商品的流通周期相比較低,因此更需要一定的資金去支持日常的生產運作。這些因素在某些方面正制約著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
3.文化方面
我國有著深厚的農業文明背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模式長期支配著農民的生產和生活,傳統觀念的束縛導致農民不容易改變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特別是有些基層農村干部對于電子商務的認識較為落后,這就直接影響到這一事業在基層地區的發展。加上長期以來,農村地區的教育水平較落后,農民的科學文化水平較低,他們對于網絡、電子商務這些新興事物接觸得晚且機會較少。這些“先天不足”就使得電子商務在農村的發展有了一定的障礙。
4.技術方面
正是由于我國農村地區落后的教育水平導致農民文化水平較低,所以掌握基本網絡技術的農民相對較少。農村地區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也一直不到位,開展電子商務所要求的基本技術在我國很多農村地區都不具備。相較于城市地區各類發達的互聯網公司和物流公司,農村地區在這些方面存在著很大的缺陷。另外,我國目前雖然已經建立了大量的農村電子商務網站,但是這些網站的技術性和專業性較低,實用性就大打折扣。每年大量的IT人才流入各大商品銷售平臺,而進入農村電子商務平臺的人才卻只有很少一部分,這也十分不利于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綜上我們可以看出,目前我國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大環境還是較為寬松的,政府也在努力加大對農村的投資力度。但是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在我國農村要開展好電子商務這一事業,需要綜合各方面因素,統籌兼顧,才能走出符合我國農村自身特點的電子商務道路。
二、社會學視角下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
從社會學角度看,在農村發展電子商務這一行為既是農民自己作出的選擇,又是整個社會對于農業生產方式轉變的期待。因此,我們可以用社會選擇這一理論來對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進行進一步的分析。社會選擇理論指的是將社會成員的偏好集結成為群(社會)的偏好。例如,投票選舉、市場機制等。從形式上看,社會選擇是典型的群決策問題,但從更深的層次分析,社會選擇理論研究的是“個人價值與社會選擇之間的沖突與一致性的條件”。正是由于在農村地區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關注到電子商務這一新興事物,使得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獲得了全社會的關注。也正是由于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電子商務事業中,才使得互聯網經濟極大地增長,從而獲得了人們的關注。首先,我國在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過程中應該采取政府主導的模式。這是由我國的政治體制和經濟體制決定的。只有明確了政府的領導,才能統籌各部門和各種有利條件進行有機地結合。政府要加大對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扶持力度,從資金、人才、政策等各方面給予支持。其次,加強農村電子商務的宣傳力度,在基層設立一定的獎勵政策,鼓勵更多的農民尤其是對電子商務缺乏了解的農民嘗試。另外,要加大對于基層領導干部的培訓,讓他們成為農村電子商務事業建設的“排頭兵”。再次,政府應予以一定的優惠政策鼓勵互聯網公司和物流公司將業務范圍更多地拓展到農村。這樣既方便農業產品的運輸和流通,也為這些公司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同時,地方政府可以與一些互聯網公司合作,加強對農民電商技術的培訓和指導,讓他們從根本上掌握電子商務的相關技術和理念,使得他們在實踐中由被動發展變成主動投資。最后,要完善農村電子商務的相關法律和政策。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特點,制定出符合實際情況的具體細則。只有在完善的法律體系和良好的政策氛圍里,農村電子商務才能順利健康地發展。
三、結束語
關鍵詞: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必要性分析;可行性分析
一引言
目前,從對中國互聯網認識和使用的群體來看,絕大部分都集中于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雖然其中會有分布于農業行業的部分,但從總體看來,所占比率很低。而且,就真正農業用戶而言,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用戶的真實需求被大大地打了一個折扣。正是這種外部環境的局限,使得眾多的IT精英們面對農業這個中國最大的產業只能望而卻步,尤其是互聯網的應用,不論是從建立商業模式的角度,還是考慮操作規程的實施而言,似乎都要比其它的產業的推廣應用難得多。
二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
2.1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的基本概述
2.1.1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站點有了顯著的發展。
1994年以來,中國農業信息網和中國農業科技信息網的相繼開通運行,標志著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開始邁入快速發展階段。目前,信息技術農業應用研究與推廣取得了一些成果,建起了一批農業綜合數據庫和各類應用系統,其中以糧棉油為主的信息技術成果約占1/3。農業部利用網絡協議信息與查詢等技術,建成的專業面涵蓋較寬,信息存儲、處理及能力較強,信息資源豐富和更新量較大的中國農業信息網,現聯網用戶已發展到了3000多家。據農業部信息中心檢索,到2002年初,中國大陸農業網站數量已達3000多家,超過了法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如果加上臺灣和香港的農業網站,中國農業網站數量可排在世界前10名以內
2.1.2中國農業信息化建設也已經開始起步。
目前,農業信息體系建設有了良好開端,32個省(區、市)均建立了農業信息網站,多數省份成立了農業信息中心,有1/3的省份具備了較好的基礎。據統計,廣東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相當迅速,在全國居領先地位,為農業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2.2中國農村電子商務存在的問題
2.2.1全國上網用戶比例很低,農民上網更少。
據有關方面統計,在全國將近7800多萬網民中,從事與農業相關職業的網民所占比例不足1%,而且絕大部分是農業管理與技術人員。且高度集中于經濟發達的北京、上海和廣東、浙江、江蘇等地區,真正上網的農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其中網絡成本較高,大多數農民買不起計算機,是中國農民上網的主要阻礙?,F在平均每臺計算機的價格約為3000元至4000元;農村電話上網費用3.6元/小時,在加上各種培訓費用,普遍農民難以支付如此高的費用。
2.2.2農業網站不多,網站分布不均衡,且利用程度低。
根據CNNIC的調查結果表明:互聯網的用戶分布與農業網站的地區分布相似,集中在大城市和東部發達地區,中部和西部地區的用戶很少,而這些地區經濟發展落后,技術水平更低,對信息和技術的需求更加重要。同時,以農業信息為主要內容的網站在全國所占的比例也不高,并且利用程度低。在所有的網站中,基本上可以分成下列類型:①由中央部委建立的網站和各級政府建立的網站;②高等農業院校和科研單位建立的綜合性和專業性網站;③各行業建立的專業性網站;④少部分個人的網站;⑤非農業信息網站中的農業信息專欄。
2.2.3基礎工作水平低,缺乏大型實用數據庫。
由于農業生產的特性,所涉及的信息關系到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我國幅員遼闊,地區差異很大,原有的基礎工作比較薄弱,大型數據庫的建立也是近幾年的比較正規進行。盡管各個單位都有數據庫,但真正可以投入運行的并不多。即使為數不多的數據庫,農業科技人員和農民要使用它們,也是困難重重。制作單位利益和數據保密問題,使得這些數據不能充分發揮作用,造成很大的浪費。2.2.4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網站較多,但缺乏專業性和實用性。
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網站風起云涌,形式和內容雷同,缺少特色,專業性和實用性不強,農業信息服務體系還沒有形成,電子商務給農產品銷售帶來的作用尚未發揮。目前,除了幾個有影響的國家級網站外,一些地方性的網站建設水平還不夠高,一家有的內容多家都有,甚至導航欄的設置也都大同小異。在內容上以宣傳本地農業、為領導服務的信息較多,而指導農民生產、真正適用于農民的信息較少,直觀反映的信息較多,有分析、協助決策層和農民生產決策的信息較少,缺乏宏觀的指導性的農業信息,信息服務尚未形成。同時,我國大部分的農村電子商務網站,設有農產品行情和供需信息,但很少各個網站對市場需求的評價或預測,更沒有各地種植情況的信息,市場信息分析專家的作用沒有形成,而農業生產真正需要的這種具有指導意義信息。
2.2.5網上信息不夠開放,有價值的信息不能實現資源共享。
一些網站設有內外網兩個部分,外網公開的信息,一般性的信息多,有價值的信息少。內網上有用的信息相對比較多,又實行會員制,相對封閉起來。這樣網絡間的互相封閉,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農業信息的發展,也失去了設網建站的目的。
三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的必要性分析
3.1發展中國農村電子商務,可以解決農業信息暢通問題。
綜合我國農業結構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信息問題、技術問題和產品管理、配送問題上,而信息問題是最重要的,后兩個都可能從信息問題中得解決。大力發展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為工農業等物質能源產業的信息化改革服務,更好地促進它沿時代的方向發展,從而形成信息商務化、數字化??梢詫⑥r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諸環節有機地結合到一起,解決農業生產與市場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可以幫助領導科學決策,指導生產者進行合理的安排生產,可以有效避免盲目發展帶來的對農業農村的不良影響。目前,農業經濟增長對物質投入的依賴趨于減少,而越來越依靠信息勞動,依靠人的智力和知識的投入。
3.2發展中國農村電子商務,可以解決制約農業發展的農產品流通問題。
目前,我國農產品流通體系不僅在實現正常的產品流通上尚有問題,而且功能也不完善,更不能起到有效引導和組織生產的作用。農民雖然在多方面已經努力地去適應市場的需要,但在銷售方面顯然與市場經濟的要求相去甚遠,不能主動地選擇最有利的市場去銷售,而是被動地等待市場的選擇。電子商務的發展無疑為解決農業發展中農產品的流通問題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利用電子商務技術改造傳統經濟下的流通過程,形成由信息流、資金流、物流、商流組成的并以信息流為核心全新的流通流程,推動中國農村的新發展。
四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的可行性分析
關鍵詞: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必要性分析;可行性分析
一引言
目前,從對中國互聯網認識和使用的群體來看,絕大部分都集中于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雖然其中會有分布于農業行業的部分,但從總體看來,所占比率很低。而且,就真正農業用戶而言,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用戶的真實需求被大大地打了一個折扣。正是這種外部環境的局限,使得眾多的IT精英們面對農業這個中國最大的產業只能望而卻步,尤其是互聯網的應用,不論是從建立商業模式的角度,還是考慮操作規程的實施而言,似乎都要比其它的產業的推廣應用難得多。
二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
2.1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的基本概述
2.1.1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站點有了顯著的發展。
1994年以來,中國農業信息網和中國農業科技信息網的相繼開通運行,標志著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開始邁入快速發展階段。目前,信息技術農業應用研究與推廣取得了一些成果,建起了一批農業綜合數據庫和各類應用系統,其中以糧棉油為主的信息技術成果約占1/3。農業部利用網絡協議信息與查詢等技術,建成的專業面涵蓋較寬,信息存儲、處理及能力較強,信息資源豐富和更新量較大的中國農業信息網,現聯網用戶已發展到了3000多家。據農業部信息中心檢索,到2002年初,中國大陸農業網站數量已達3000多家,超過了法國、加拿大等發達國家,如果加上臺灣和香港的農業網站,中國農業網站數量可排在世界前10名以內
2.1.2中國農業信息化建設也已經開始起步。
目前,農業信息體系建設有了良好開端,32個省(區、市)均建立了農業信息網站,多數省份成立了農業信息中心,有1/3的省份具備了較好的基礎。據統計,廣東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相當迅速,在全國居領先地位,為農業信息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2.2中國農村電子商務存在的問題
2.2.1全國上網用戶比例很低,農民上網更少。
據有關方面統計,在全國將近7800多萬網民中,從事與農業相關職業的網民所占比例不足1%,而且絕大部分是農業管理與技術人員。且高度集中于經濟發達的北京、上海和廣東、浙江、江蘇等地區,真正上網的農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其中網絡成本較高,大多數農民買不起計算機,是中國農民上網的主要阻礙?,F在平均每臺計算機的價格約為3000元至4000元;農村電話上網費用3.6元/小時,在加上各種培訓費用,普遍農民難以支付如此高的費用。
2.2.2農業網站不多,網站分布不均衡,且利用程度低。
根據CNNIC的調查結果表明:互聯網的用戶分布與農業網站的地區分布相似,集中在大城市和東部發達地區,中部和西部地區的用戶很少,而這些地區經濟發展落后,技術水平更低,對信息和技術的需求更加重要。同時,以農業信息為主要內容的網站在全國所占的比例也不高,并且利用程度低。在所有的網站中,基本上可以分成下列類型:①由中央部委建立的網站和各級政府建立的網站;②高等農業院校和科研單位建立的綜合性和專業性網站;③各行業建立的專業性網站;④少部分個人的網站;⑤非農業信息網站中的農業信息專欄。
2.2.3基礎工作水平低,缺乏大型實用數據庫。
由于農業生產的特性,所涉及的信息關系到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我國幅員遼闊,地區差異很大,原有的基礎工作比較薄弱,大型數據庫的建立也是近幾年的比較正規進行。盡管各個單位都有數據庫,但真正可以投入運行的并不多。即使為數不多的數據庫,農業科技人員和農民要使用它們,也是困難重重。制作單位利益和數據保密問題,使得這些數據不能充分發揮作用,造成很大的浪費。2.2.4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網站較多,但缺乏專業性和實用性。
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網站風起云涌,形式和內容雷同,缺少特色,專業性和實用性不強,農業信息服務體系還沒有形成,電子商務給農產品銷售帶來的作用尚未發揮。目前,除了幾個有影響的國家級網站外,一些地方性的網站建設水平還不夠高,一家有的內容多家都有,甚至導航欄的設置也都大同小異。在內容上以宣傳本地農業、為領導服務的信息較多,而指導農民生產、真正適用于農民的信息較少,直觀反映的信息較多,有分析、協助決策層和農民生產決策的信息較少,缺乏宏觀的指導性的農業信息,信息服務尚未形成。同時,我國大部分的農村電子商務網站,設有農產品行情和供需信息,但很少各個網站對市場需求的評價或預測,更沒有各地種植情況的信息,市場信息分析專家的作用沒有形成,而農業生產真正需要的這種具有指導意義信息。
2.2.5網上信息不夠開放,有價值的信息不能實現資源共享。
一些網站設有內外網兩個部分,外網公開的信息,一般性的信息多,有價值的信息少。內網上有用的信息相對比較多,又實行會員制,相對封閉起來。這樣網絡間的互相封閉,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農業信息的發展,也失去了設網建站的目的。
三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的必要性分析
3.1發展中國農村電子商務,可以解決農業信息暢通問題。
綜合我國農業結構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信息問題、技術問題和產品管理、配送問題上,而信息問題是最重要的,后兩個都可能從信息問題中得解決。大力發展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為工農業等物質能源產業的信息化改革服務,更好地促進它沿時代的方向發展,從而形成信息商務化、數字化??梢詫⑥r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諸環節有機地結合到一起,解決農業生產與市場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可以幫助領導科學決策,指導生產者進行合理的安排生產,可以有效避免盲目發展帶來的對農業農村的不良影響。目前,農業經濟增長對物質投入的依賴趨于減少,而越來越依靠信息勞動,依靠人的智力和知識的投入。
3.2發展中國農村電子商務,可以解決制約農業發展的農產品流通問題。
目前,我國農產品流通體系不僅在實現正常的產品流通上尚有問題,而且功能也不完善,更不能起到有效引導和組織生產的作用。農民雖然在多方面已經努力地去適應市場的需要,但在銷售方面顯然與市場經濟的要求相去甚遠,不能主動地選擇最有利的市場去銷售,而是被動地等待市場的選擇。電子商務的發展無疑為解決農業發展中農產品的流通問題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利用電子商務技術改造傳統經濟下的流通過程,形成由信息流、資金流、物流、商流組成的并以信息流為核心全新的流通流程,推動中國農村的新發展。
四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的可行性分析
1基礎設施薄弱松陽縣地處
浙江西南山區,隸屬麗水市,以丘陵地帶為主,四面環山,中部是盆地,全縣總面積140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占76%。雖然這幾年鐵路、高速公路、省道、縣鄉公路,通村公路等都在全面建設中,但就公路的通達度和路況來說,整個城鄉交通運輸網絡仍需完善。網絡基礎設施也是制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盡管近年來松陽縣政府對信息化產業非常重視,但受財政能力所限,網絡設施投入遠不能滿足發展需求,全縣網絡基礎設施仍不完善,農村網絡寬帶仍然較低,該縣農村網民數量和網絡覆蓋率較低。
2文化素質偏低
大東壩鎮一些農村網商的成功案例,使得其它地區農民也對網絡銷售農產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往往由于其文化素質偏低,特別是有些農民缺乏基本的電腦常識和上網操作技能,再加上沒有專業人員技術上的指導和支撐,根本無法網上開店和網上支付,最終導致他們只能放棄“網上做買賣”的想法。因此,這就需要縣地方政府對農民在政策面和資金面上予以扶持,定期開展農民電商技能的培訓班,以培養和提高農民的電子商務專業技能。
3農業電商人才緊缺農業電商人才緊缺是制約
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也是當前許多地區發展農村電商普遍存在的一個現象。農產品電商人才既要了解農業、農產品知識,又要掌握電商技能。松陽縣的農民對農產品雖有充分的了解,但卻缺乏產品攝影、網店美工、信息采集與處理、在線客服、營銷數據分析、營銷推廣、促銷活動策劃等電商操作技能,而擁有電商技能的專業人才對農業和農產品的認知卻又嚴重匱乏,而且受地域的經濟水平、企業文化、人文環境、工作待遇等因素的影響,多數電商人才普遍不愿意去農村發展。據調查統計,有70%的中小農產品電商企業反映招聘和留用電商專業人才都非常困難,人才供需矛盾特別突出。
4物流體系待健全電商“最后一公里”問題的重要性
日益突出,已成為電商企業未來的核心競爭力。由于農產品具有季節性、品種多、級差大、保鮮難、易腐性等特點,對物流過程中的包裝、裝卸、運輸、倉儲都有特殊的要求,物流經營難度大、成本高。一方面,受成本因素限制,快遞行業在農村的網點還不夠普及,物流大多還不能到村一級,部分邊遠地區甚至沒有網點;另一方面,部分農村道路狀況不理想,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容易損耗和毀壞。截至目前,松陽縣已在19個鄉鎮(街道)建立農村物流網絡服務站139個,鄉鎮(街道)物流服務的覆蓋率達到100%。但縱觀松陽縣整個物流體系,還有許多方面需要健全,例如農村物流網點數量、物流企業資源的有效整合、農產品冷鏈物流配送等方面都存在短板效應。
二、基于區域經濟特色的農村電子商務模式的構建
1政府加大網絡基礎設施的投入
農村信息化的發展,有利于消除城鄉之間信息占有和利用的差別,縮短城鄉之間的數字鴻溝。每年松陽縣財政都要安排一定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專項資金,用于該縣農村電商的扶持、獎勵、培訓以及相關的服務支撐體系建設。同時,各網絡運營商也要積極支持農村電子商務企業的發展,在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在基本網絡建設、資費等方面給予一定的優惠。加快推進全縣農村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擴大農業信息網絡覆蓋范圍,努力實現“網絡村村通”、“網站鄉鄉有”,爭取全縣農村寬帶開通率達到100%,農村上網速度也得到大幅度提升,并顯著提高農村整體的信息化程度。
2農村電商人才培養
培養農村電商人才,提高農民整體素質,是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內容。松陽縣政府每年在農村電子商務引導資金中安排培訓經費,用于培養農村電子商務創業人才和電子商務應用技術人才。為此,可以采用分集中培訓與訂單式培養兩種方式來進行。
1)分區域集中培訓
由松陽縣政府牽頭,農村電商協會組織,通過遠程教育、舉辦電子商務專業論壇、電子商務培訓班等形式,對農村青年進行分區域分批次的集中培訓,提高他們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養他們的電子商務操作技能。針對農村的實際情況,電子商務培訓班直接開進村里,借鑒一些農村網商的成功案例,進一步激發農村青年網絡創業的激情,并聘請電子商務專業人士對他們進行農村電子商務的實踐指導。據統計,2013年1-9月,松陽團縣委聯合有關部門組織農村青年網絡創業培訓6期,擇優挑選敢創業、能創業、創大業并擁有一定的電子商務基礎且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優秀農村青年作為培訓對象,共免費培訓網絡創業骨干312人。免費精英培訓一般每期4天,培訓內容涉及網店推廣、美工、客服三大方向,邀請淘寶大學知名講師從各個維度深入授課,同時通過沙龍、店鋪診斷等形式進行互動交流。同時,設立大學生村官創業專項基金,面向全縣范圍內的所有大學生村官每年定期進行免費的農村電子商務技能培訓,從而發展了一批從事電子商務的精英。在他們的示范帶頭作用下,涌現出一撥撥農村青年網絡創業熱潮,進一步促進了松陽縣農村電子商務的普及應用。
2)訂單式培養
松陽縣政府可以積極與麗水市內的職業中專、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合作,開設適合松陽縣農村電商發展需求的電子商務訂單班,采用訂單班培養模式,定向培養出一批適合該縣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電商專業人才。這樣,從可以長期在源頭上解決了農村人才緊缺問題。麗水市目前有:麗水市職業中專、麗水學院、麗水職業技術學院、青田職技校、遂昌職業中專、縉云職業中專、松陽縣職業中專等20多所職業學校。其中,遂昌職業中專的電子商務專業被評為省級示范專業。
3打造農民+協會+合作社+平臺模式
一個農民,他作為個體的議價能力和市場完全不對等,只有先把規模做大,代表一個團隊議價才有優勢。只有充分發揮松陽縣的區域和資源優勢,建設規模化、優質化、標準化的農業生產基地,構建農業產業化優勢帶和特色產業區,才能形成產業集群優勢。為此,可以打造一個農民+協會+合作社+平臺模式,在區域上由點到面到片,業態上由單一信息到綜合協作運營,最終形成產業優勢,促進松陽縣區域經濟發展。
1)農村網商(電商)協會
2011年8月,由縣政府牽頭,多家農產品電子商務企業聯合發起,松陽縣網商協會成立。目前,協會已有會員120多名,該協會密切聯系會員定期舉辦各類沙龍、聯誼活動,如舉辦縣網商協會“助力創業”活動暨2013年會,吸引了大量回鄉過春節的在外網絡創業青年參加。2013年8月,松陽縣電子商務協會在古市成立。2013年底,該協會與松陽縣廣播電視大學共同推出“淘寶網”網絡創業課程培訓,旨在提升農村網絡創業者的創業與就業能力,系統、高效地培養優秀的網絡創業人才?!熬W絡創業”課程培訓以網絡零售流程為主線,注重實戰與分享,通過課堂傳授、平臺操作、實訓分享等提升學員零售平臺和店鋪運營的實訓能力。通過農村網商協會和電商協會平臺,加強了松陽縣農業電商企業和人才的凝聚,有利于社會資源的有效整合與共享,促進電商企業抱團發展,同時也可以號召農民網上創業,積極開展農村青年的電商技能培訓學習,進一步推動松陽縣農村電商事業的健康發展。
2)農業合作社
農業合作社是由同類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者或者同類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聯合、民主管理的互經濟組織。在松陽縣各鎮都可以分別成立多家農業合作社,吸引當地農民加入合作社,采用公司化管理,由合作社為成員提供生產資料的購買,農業生產技術與信息咨詢服務,并統一農產品的銷售、加工、運輸、貯藏等環節。農業合作社可以利用區域優勢和規模效應,逐漸樹立起農產品的區域品牌,這對提高農產品的綜合競爭力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同時,農業合作社還要充分利用網絡等新媒體有效形式,對接農村電子商務,推動傳統農業轉型升級。
3)農產品電商平臺
由松陽縣政府牽頭,鼓勵各骨干企業積極參與松陽本地產業電子商務專業服務平臺建設,共同開發一個農產品的電子商務網站。該平臺充分利用現有的信息資源,對松陽縣農產品進行收集整理,建立全方位的商貿網站信息系統,按照Web0標準構架“松陽特色農產品網”,做到標準化、流程化,實現商品管理、信息管理、交易管理、會員管理、權限管理等功能,該網站既是交易平臺也是信息交流平臺。通過該平臺的運營與推廣將松陽縣特色農產品推向一個新的層次。
4規范物流體系建設
1)建設“三位一體”的低碳農村物流網絡松
陽縣繼續建設以“物流企業為龍頭、農村客貨運站場為載體、鄉村物流服務站點為節點”的縣、鄉、村三位一體的低碳農村物流網絡。以原有的19個農村客貨運一體站作為農村物流網絡建設的樞紐站,以農村集貿市場、中心村為節點,繼續建立農村物流網絡站,并鼓勵農村各類小超市、代銷店以委托模式從事農村物流,并將店老板聘為農村物流服務寄遞員。據不完全統計,自農村物流配送網絡建設以來,到目前為止累計配送和寄遞物品960多萬件,發送量達310余萬噸,為農民節約成本4500余萬元。
2)實現內外物流資源有效整合
浙江路路發物流有限公司和松陽縣友誼配送中心是松陽縣的兩家農村物流配送龍頭企業,他們改變單打獨斗的區域農產品物流方式,在遵循自愿原則的前提下,他們與中通、匯通、全際通、速通、快捷、全峰等物流企業建立了小件快運聯盟,還與永康的浙江順天物流有限公司、任氏物流有限公司以及溫州鹿富物流有限公司等物流企業建立了大件物流合作聯盟,實現車輛和站點的共享,線路和結算的統一,大大減少物流運營成本,提高運作效率,實現了縣內外物流資源的有效整合,最終使松陽縣農村物流網絡真正實現了城鄉間、區域間的無縫對接。
3)加快培育農產品第三方冷鏈物流
關鍵詞:中國農村電子商務;優勢;必要性;可行性
電子商務是利用信息技術完成交易活動的一種新型商務模式,具有直接、快捷、低成本、打破時間和空間壁壘等特點,發展農村電子商務,能夠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從對中國互聯網認識和使用的群體來看,絕大部分都集中于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雖然其中會有分布于農業行業的部分,但從總體看來,所占比率很低。而且,就真正農業用戶而言,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用戶的真實需求被大大地打了一個折扣。正是這種外部環境的局限,使得眾多的IT精英們面對農業這個中國最大的產業只能望而卻步,尤其是互聯網的應用,不論是從建立商業模式的角度,還是考慮操作規程的實施而言,似乎都要比其它的產業的推廣應用難得多。
一、中國農村電子商務存在的問題
1、全國上網用戶比例很低,農民上網更少。據有關方面統計,在全國將近7800多萬網民中,從事與農業相關職業的網民所占比例不足1%,而且絕大部分是農業管理與技術人員。且高度集中于經濟發達的北京、上海和廣東、浙江、江蘇等地區,真正上網的農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其中網絡成本較高,大多數農民買不起計算機,是中國農民上網的主要阻礙?,F在平均每臺計算機的價格約為3000元至4000元;農村電話上網費用3.6元/小時,在加上各種培訓費用,普遍農民難以支付如此高的費用。
2、農業網站不多,網站分布不均衡,且利用程度低。根據CNNIC的調查結果表明:互聯網的用戶分布與農業網站的地區分布相似,集中在大城市和東部發達地區,中部和西部地區的用戶很少,而這些地區經濟發展落后,技術水平更低,對信息和技術的需求更加重要。同時,以農業信息為主要內容的網站在全國所占的比例也不高,并且利用程度低。在所有的網站中,基本上可以分成下列類型:①由中央部委建立的網站和各級政府建立的網站;②高等農業院校和科研單位建立的綜合性和專業性網站;③各行業建立的專業性網站;④少部分個人的網站;⑤非農業信息網站中的農業信息專欄。
3、基礎工作水平低,缺乏大型實用數據庫。由于農業生產的特性,所涉及的信息關系到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發展。我國幅員遼闊,地區差異很大,原有的基礎工作比較薄弱,大型數據庫的建立也是近幾年的比較正規進行。盡管各個單位都有數據庫,但真正可以投入運行的并不多。即使為數不多的數據庫,農業科技人員和農民要使用它們,也是困難重重。制作單位利益和數據保密問題,使得這些數據不能充分發揮作用,造成很大的浪費。
4、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網站較多,但缺乏專業性和實用性。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網站風起云涌,形式和內容雷同,缺少特色,專業性和實用性不強,農業信息服務體系還沒有形成,電子商務給農產品銷售帶來的作用尚未發揮。目前,除了幾個有影響的國家級網站外,一些地方性的網站建設水平還不夠高,一家有的內容多家都有,甚至導航欄的設置也都大同小異。在內容上以宣傳本地農業、為領導服務的信息較多,而指導農民生產、真正適用于農民的信息較少,直觀反映的信息較多,有分析、協助決策層和農民生產決策的信息較少,缺乏宏觀的指導性的農業信息,信息服務尚未形成。同時,我國大部分的農村電子商務網站,設有農產品行情和供需信息,但很少各個網站對市場需求的評價或預測,更沒有各地種植情況的信息,市場信息分析專家的作用沒有形成,而農業生產真正需要的這種具有指導意義信息。
5、網上信息不夠開放,有價值的信息不能實現資源共享。一些網站設有內外網兩個部分,外網公開的信息,一般性的信息多,有價值的信息少。內網上有用的信息相對比較多,又實行會員制,相對封閉起來。這樣網絡間的互相封閉,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農業信息的發展,也失去了設網建站的目的。
二、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優勢
1、經營成本低
零售企業開店投入的資金中,相當一部分花在地皮上。在大城市,寸土寸金,一些繁華地帶的地租動輒每平方米上萬元,這樣的高成本投入,使得我國零售企業在與“狼”共舞中很難擁有價格優勢。而農村市場開發程度低,地價也大大低于城市,大大節約了企業的資金,降低了經營成本。
另一方面,農村地區勞動力成本也大大低于城市。大城市人口密度大,消費水平高,勞動力工資水平自然也水漲船高,平均工資多在千元以上;中小城市、農村地區,收入水平與大城市整體相差懸殊。2、競爭阻力小
相對于大城市你死我活的慘烈商戰,中小城市和農村存在著明顯的競爭不足。目前,占據這些地區商業領域的主要是一些地方的中小型商業企業以及為數眾多的零散經營個體零售業者,普遍存在著規模小、布局混亂、組織化程度低、商品質量差等諸多問題。因此,我國商業零售企業正可充分利用自身在品牌、資金、管理等方面的優勢輕松占領市場。除了直接投資開店之外,還可通過收購、兼并、嫁接、加盟等形式的資產重組吸納那些當地不景氣的商場、市場,實現低成本、大規模的擴張。
3、市場潛力大
中國是一個農村人口占絕大多數的國家,13億人口中70%以上分布在農村地區,從這個意義上說,只有占領了農村市場才是真正占領了中國市場。盡管現在農民的購買力相對比較低,但農村豐富的人口資源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購買力的不足。從長遠來看,我國要建設小康社會,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收入的提高是關鍵,因此農民購買力的提高是一個必然趨勢,農村市場的潛力是無限的。隨著中國加入WTO,國際零售巨頭加快了進入中國的步伐,大城市市場競爭空間日益狹小,外資零售企業進軍我國農村市場是遲早的事。
三、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必要性
1、發展中國農村電子商務,可以解決農業信息暢通問題。綜合我國農業結構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信息問題、技術問題和產品管理、配送問題上,而信息問題是最重要的,后兩個都可能從信息問題中得解決。大力發展中國農村電子商務,為工農業等物質能源產業的信息化改革服務,更好地促進它沿時代的方向發展,從而形成信息商務化、數字化??梢詫⑥r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諸環節有機地結合到一起,解決農業生產與市場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可以幫助領導科學決策,指導生產者進行合理的安排生產,可以有效避免盲目發展帶來的對農業農村的不良影響。目前,農業經濟增長對物質投入的依賴趨于減少,而越來越依靠信息勞動,依靠人的智力和知識的投入。
2、發展中國農村電子商務,可以解決制約農業發展的農產品流通問題。目前,我國農產品流通體系不僅在實現正常的產品流通上尚有問題,而且功能也不完善,更不能起到有效引導和組織生產的作用。農民雖然在多方面已經努力地去適應市場的需要,但在銷售方面顯然與市場經濟的要求相去甚遠,不能主動地選擇最有利的市場去銷售,而是被動地等待市場的選擇。電子商務的發展無疑為解決農業發展中農產品的流通問題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利用電子商務技術改造傳統經濟下的流通過程,形成由信息流、資金流、物流、商流組成的并以信息流為核心全新的流通流程,推動中國農村的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