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14 21:16:49
序論:在您撰寫中國茶文化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茶文化茶道茶道精神
我們知道,中國是茶的故鄉,世界各國的植茶、制茶、飲茶均直接或間接源于中國?!爸袊诓铇I上對人類的貢獻,主要在于最早發現并利用茶這種植物,并把它發展成為我國和東方乃至整個世界的一種燦爛獨特的茶文化?!辈璧琅c茶藝是茶文化的重要內容,其中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本文重在分析茶道概念的提出及茶道精神的創立,并且進而說明中國不僅是茶的故鄉,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創立茶道精神的國家。
何謂茶道,茶文化專家、北京社會科學院的王玲教授在其著的《中國茶文化》一書中對茶藝與茶道的關系作了精辟的論述,其中也包含著對茶道概念內涵的闡釋。王玲教授說:“茶藝與茶道精神,是中國茶文化的核心。我們這里所說的‘藝’,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藝茶之術;我們這里所說的‘道’,是指藝茶過程中所貫穿的精神。有道而無藝,那是空洞的理論;有藝而無道,藝則無精、無神?!杷?,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規律、本源與本質,它經常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你卻完全可以通過心靈去體會。茶藝與茶道結合,藝中有道,道中有藝,是物質與精神高度統一的結果。”
我們從王玲教授的論述中不僅明確了茶道與茶藝之間的關系,而且對茶道概念的內涵也有了正確的認識,即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藝茶過程中所貫穿的精神,茶道具有無形性和不可見性,需要通過心靈去體會。茶藝中如果缺少了茶道精神,茶藝便會無精、無神,就會失去茶藝的真正意義,行道是藝茶中必不可少的內容。
我國唐代著名的愛茶詩人盧仝更是以詩的形式生動且細致入微地描述了自身藝茶行道的體會,揭示茶道概念的內涵。盧仝在其著名的茶詩《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中寫道:“……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傊?,茶道就是在操作茶藝過程中所追求、所體現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風尚,經常是和人生哲學結合起來,成為茶人們的行為準則。正如已故浙江農業大學茶學專家陳香白教授所說:“中國茶道就是通過茶事過程引導個體走向完成品德修養以實現全人類和諧安樂之道。”
有人說,雖然中國是最早發現并利用茶葉的國家,但卻不是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創立茶道精神的國家。其實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中國不僅是最早發現并利用茶葉的國家,中國也是最早提出“茶道”概念和創立茶道精神的國家。
“茶道”概念的提出在中國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唐代著名的詩僧皎然在其著名的茶詩《飲茶歌誚崔石使君》的最后一句提到了“茶道”這一概念,使其不僅成為中國提出“茶道”概念的第一人,而且也成為世界提出“茶道”概念的第一人。該詩的全文是:
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飄沫香,何以諸仙瓊蕊漿。
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愁看畢卓甕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
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皎然雖然對“茶道”這一概念的內涵沒有具體解釋和說明,但在其詩中應該說已作了很好的詮釋,人們如果用心去細細品讀該詩不難體會其中的茶道精神。
繼詩僧皎然之后,唐時的封演在其編撰的筆記——《封氏聞見記》中再次提到“茶道”這一概念,封演在《封氏聞見記》中說:“楚人陸鴻漸為《茶論》,說茶之功效,并煎茶灸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統籠貯之,遠近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p>
我國明代張源在其著的《茶錄》中也講到“茶道”。他說:“造時精,藏時燥,泡時潔,精、燥、潔,茶道盡矣。”
我國不僅是“茶道”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而且也是最早創立茶道精神的國家。
唐代茶圣陸羽在其著的世界第一部茶書——《茶經》中將茶人精神規定為“精行儉德”。陸羽《茶經》中有:“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奔达嫴枵邞蔷哂袃€樸美德之人。在陸羽看來,喝茶已不再是單純地滿足解渴這一生理需要了,而是對飲茶者提出了品德要求。陸羽的茶人精神其實就是茶道精神,所以說陸羽是中國乃至世界茶道精神的最早創始者。
繼陸羽之后,唐末的劉貞亮在其《茶十德》中也對茶道精神有所表述。劉貞亮在《茶十德》中將茶道精神表述為:“以茶利仁禮,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
關鍵詞:中國茶文化人生價值觀
前言
茶文化是人們在對茶的認識、應用過程中有關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的形成和發展,一方面融匯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豐富知識,人們進一步認識了茶性,了解了自然;另一方面又融匯了儒、佛、道諸家深刻的哲理,人們通過飲茶,明心凈性,增強修養,提高審美情趣,完善人生價值取向,形成了高雅的精神文化。飲茶作為人的生理需要和生活方式轉化為生活情趣與精神追求,不僅體現出人與人、人與茶及人與自然的關系,而且也完美地展現了人的人生價值觀。
中國茶文化的人生價值觀,包括人生的目的,怎樣做人以及怎樣實現個人價值等方面的看法。這種價值觀,是人們通過茶事活動,在認識自然、了解社會的生產與生活中所形成的觀點和態度。它既反映出了人的本質,又揭示出了人與自然、與社會諸方面的關系。具體地說,包括了人與自我的關系,與他人的關系,與民族和國家的關系,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中國茶文化的人生價值觀的思想,與生產生活實踐相依托,與自然環境相結合,與人文和歷史相伴隨,貫穿于茶文化發展的歷程,形成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內涵,分析和研究中國茶文化關于人的人生價值的思想,對我們進一步了解茶文化的歷史,理解茶文化的精髓,發揚光大中國茶道精神,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國茶文化的人生價值觀與茶文化精神是一致的。就其要義來講,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重德——擺正人與自我關系的準則
重德,是中國茶文化人生價值觀中最基本的內容。講究茶德,塑造高尚人格,完善自我,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是歷代茶人崇尚和追求的目標,也是茶文化的核心內涵。而茶德的樹立,既是茶的自然特性的顯現,又是茶人精神的流露,同時又是茶人所確立的道德標準和行為規范。
首先,茶性蘊含著茶德。茶品即人品。茶品是指人們在對茶的認識中提煉出來的象征性品貌,陸羽在《茶經》一之源開宗明義地指出:“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被稱為嘉木,是因為茶的生長、體型、特色和內質等具有剛強、質樸、清純和幽靜的本性。茶樹生長在山野的爛石、礫壤或黃土中,仍不失堅強、幽深;茶葉凝聚陽光雨露的精華,其“性潔不可污”;茶湯晶瑩清澈,清香怡人,給人以智慧和幽雅的韻致。茶性與茶品相聯系,無喧囂之形,也無激揚之態,茶性與茶品這些自然的本質特征滲透到人們生活領域,表現在人對生活的一種理解,一種靜觀,一種品鑒,一種回味;延伸到人們的精神世界里,則是一種境界,一種理念,一種智慧,一種品格。因此,重德觀念的形成,源于茶的自然本性。
其次,茶德是茶道的靈魂。在茶文化發展的歷史上,人們對茶德早已確認,并崇尚備至。陸羽在《茶經》提出的“精行儉德”,說明茶的美好品質應與品德美好之人相配,這是最早確立的茶德標準,也是中國茶道的精神所在。到了后來,唐代劉貞亮對茶德的闡述則更為具體:以茶散悶氣,以茶驅睡氣,以茶養生氣,以茶除癘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養身體,以茶可雅行,以茶可行道。在當代,王澤農,莊晚芳等茶學專家,對茶德都作了深刻的注解。王澤農先生認為,茶道的本質精髓應該是“德”,德是天地的屬性,天性、人性、茶性乃共性所在也。莊晚芳先生提出了“廉美和敬”為核心內容的茶德,他認為“廉儉”可以“育德”,以一杯清茶來推行清廉與勤儉,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由此可見,茶德的樹立和推崇,不僅為中國茶道形成奠定了基礎、豐富了內容,而且也為茶人實現自我人生價值明確了方向。
第三,茶道孕育了茶人精神。如前所述,中國茶道,很大程度上是在樹立茶德的基礎上創立的。盡管目前人們對茶道的論述,各執己見。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茶道講求的是精神內涵。中國茶文化繼承了儒、佛、道的精義,把飲茶等茶事活動融入哲理、倫理、道德,通過茶的品飲來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參禪悟道,達到精神上的洗禮和人格上的澡雪,這就是飲茶的最高境界——茶道。中國茶道孕育了茶人精神,茶人精神推動了茶道的發展。被人們尊為茶圣的陸羽,幼為棄兒,長于佛門,一生不仕,致力于茶事研究,他常腳著芒鞋,獨行野中,采茶覓泉,品茶鑒水,以自己的親身實踐和對理想的追求,寫下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學專著——《茶經》,為推動人類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作出了杰出的貢獻。而陸羽的一生,不羨官爵,不慕名利,甘愿荒餐野宿,櫛風沐雨,始終生活在人民大眾之中,他這種犧牲自我,造福人類的奉獻精神,以及勇于吃苦、善于創新的探索精神,既是茶人精神的充分體現,也是中國茶道關于人的人生價值思想的完美表達。
二、尚和——協調人與他人關系的宗旨
茶道中“和”的基本涵義包括和諧、和敬、和美、平和等等,其中主要是和諧。通過以“和”為本質的茶事活動,創造人與自然的和諧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茶文化關于“和”的內涵既包含儒、佛、道的哲學思想,又包括人們認識事物的態度和方法,同時也是評價人倫關系和人際行為的價值尺度。
第一,“和”是中國茶文化哲學思想的核心。茶道是在吸收儒、釋、道三教哲學思想的基礎上形成的。雖然三教對“和”的闡釋各不相同,但“和”則是三教共通的哲學思想理念。儒家推崇的是中庸之道,《中庸》說:“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大道也?!敝赋隽恕昂汀迸c“中”的關系,“和”包含中,“持中”就能“和”。因而儒家提倡在人與自我的關系上必須節制而不放縱;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表現為親和自然,保護自然;在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上倡導“禮之用、和為貴”。佛教中的“和”提倡“父子兄弟夫婦、家室內外親屬,當相敬愛,無相憎嫉”,并強調“言色相和”,這是一種舍棄根本的“和”。特別是在茶道中的“茶禪一味”強調,人如果要脫離苦海,就須六根清凈,明心見性。禪茶是僧侶們通過品茶品味人生,這是“和”的另一種表現形式。道家追求“天人合一”,“致清導和”“物我兩忘”的境界,這種“和”表達了人們崇尚自然、熱愛生命、追求真善美的理念。總之,儒、釋、道三家關于“和”的哲學思想貫穿于茶道之中,既是自然規律與人文精神的契合,也是茶的本性的體現,同時也是特定時代的文人雅士人生價值追求的目標,如儒家基于治世的機緣,佛家則是緣于淡泊出世的操節,道家又賴于尊人貴生的精神等。
第二,“和”是人們認識茶性、了解自然的態度和方法。茶,得天地之精華,鐘山川之靈秀,具有“清和”的本性,這一點,已被人們在長期的社會生產生活實踐中所認識。陸羽在《茶經》中關于煮茶風爐的制作所提出的“坎上巽下離于中”與“體均五行去百疾”,是依據“天人合一”、“陰陽調和”的哲學思想提出來的。陸羽把茶性與自然規律結合起來,表達了“和”的思想與方法。煮茶時,風爐置在地上,為土;爐內燃燒木炭,為木、為火;爐上安鍋,為金;鍋內有煮茶之水,為水。煮茶實際上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達到平衡的過程,煮出的茶湯有利于人的身體健康。另外陸羽還對采茶的時間、煮茶的火候、茶湯的濃淡、水質的優劣、茶具的精簡以及品茶環境的自然等論述,無一不體現出“和美”的自然法則。
第三,“和”是規范人倫關系和人際關系的價值尺度。中國茶文化對于“和”精神,主要表現在客來敬茶,以禮待人,和誠處世,互敬互重,互助互勉等。通過飲茶、敬茶,形成了茶禮、茶藝、茶會、茶宴、茶俗以及茶文學等多種茶的表現形式,而實質內容則是以茶示禮、以茶聯誼、以茶傳情,而達到的目的則是以茶健身,以茶養性,以茶表德。
客來敬茶,以茶示禮,既是一種風俗,也是一種禮節。人們通過敬茶、飲茶、溝通思想,交流感情,創造和諧氣氛,增進彼此之間的友情。這種習俗和禮節在人們生活中積淀,凝煉和闡發,成為中華民族獨特的處世觀念和行為規范。體現在人倫關系與人際行為上,就是以和諧、和睦、和平為基本原則,來達到社會秩序的穩定與平衡。如在人際關系的處理上,誠信、寬厚、仁愛待人是為了“和”;遇到矛盾時,求大同、存小異,這是一種“和”;在激烈的競爭中,堅持平等、公開、公正的原則,也是一種“和”;對待紛繁、浮躁的世俗生活,要求平心靜氣,則是另一種“和”。
總之,茶文化崇尚以“和”為目標的價值取向,對于建立團結和睦、和誠相處、和諧一致的人倫和人際關系,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崇儉——處理個人與民族及國家關系的基礎
崇儉,就是倡導勤儉、樸實、清廉的個人思想品德與社會道德風尚。以茶崇儉、以儉育德,既是中國茶道精神的精義,也是茶文化關于人的人生價值的重要思想內容。
茶在守操、養廉、雅志、勵節等方面的作用被歷代茶人所崇尚。陸羽在《茶經》中追述了自神農至唐代諸多有關飲茶的名人軼事,其中不乏以茶崇儉的例子。如齊國的宰相晏嬰以茶為廉,他吃的是糙米飯,除少量葷菜,只有茶而已。晉代的陸納以茶待客,反對鋪張,不讓他人沾污了自己儉樸的清名?;笢匾圆枋緝€,宴客只用七盤茶和果來招待。齊武帝在遺詔中說他死后,只要供上茶與餅果,而不用犧牲,并要求天下人無論貴賤,都按照這種方式去做。如果說這些以茶崇儉的例子只是對廉儉之風的追求,那么陸羽崇儉的思想,則更多地表達了自己匡時濟世的政治向往和憂國憂民的赤誠之心。
陸羽對煮茶的鍋,要求用生鐵制成,如果用瓷、石則不耐用,如果用銀制,則“涉于侈麗”,這種觀念仍然是崇儉。而他在風爐上鑄上“伊公羹、陸氏茶”和“圣唐滅胡明年鑄”的字樣,是陸羽用自己的茶比伊尹治理國家所調之羹,來說明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至于風爐的鑄造時間,標明是在唐代平息安史之亂第二年鑄造的,表明了陸羽對國家興亡的關注,同時也寄托了茶人積極入世,以身許國的高尚情懷。
陸羽一生勤奮好學,儉樸處世,他不求仕進,不成家,卻成就了《茶經》。他雖身為閑云野鶴的隱士,但卻處江湖之遠亦憂其民。在安史之亂時,他寫的《四悲詩》,就是對人民的痛苦有所感觸,用悲憤的淚水寫成的。
以茶崇儉,以儉育德,茶是人們寄托感情的媒介,也是歷代茶人愛國憂民的情結的載體?!班鄤钪荆矢蕡髧贝砹瞬枞艘詯蹏髁x為人生價值的崇高品格。
四、貴真——溝通人與自然關系的要求
貴真,就是講求人與自然的親和,追求真善美的統一。這既是中國茶道的核心內容,也是傳統茶文化的魅力所在,同時也是茶人對人生價值的最終追求。
真,是道家哲學思想的主要內容。莊子曾經說:“真者所以受于天,自然不可易,圣人法天貴真,不拘于俗”。解釋了真的本質,即“真”與“天”、“自然”是一致的,是不可改變的。所謂“天道自然”,“天人合一”,是古代先哲們解釋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基本觀念。中國傳統茶文化講究的真,包括了茶的自然本性之真、品茶的環境之真和人的性情之真。
第一,茶的自然本性之真。茶葉是天涵地載人育的靈芽,其天然性質為清純、淡雅、質樸。陸羽《茶經》指出,“茶之性儉”,“茶之為用,味至寒”。唐代裴汶在《茶述》中說:“其性精清,其味淡潔,其用滌煩,其功致和?!碧拼娙隧f應物在《喜園中茶生》的詩中寫下:“潔性不可污,為飲滌煩塵”的名句。由此可見,人們對茶的發現、利用和享受,既有感觀上的真香、真味,也有精神上的真性、真趣。茶,由最初的藥用到生活中的享用,由提神醒腦的天然功用到致清導和的精神作用,由自然的茶品到社會的人品,這種漸進的認識、升化過程,不僅表現出了人對自然的認識歷程,而且也反映出了人與自然高度契合、和諧統一的過程,同時也彰顯出人類對真善美的追求過程。
第二,品茶的環境之真。人們品茶,還須要有適宜的環境、氛圍和時間,“天趣悉備,可謂盡茶之真矣?!碧烊t是指自然天成的環境。《徐文長秘集》稱“品茶宜精舍、宜云林、宜永晝清談、宜寒宵兀坐、宜松月下、宜花鳥間、宜綠蘚蒼苔、宜素手汲泉、宜紅妝掃雪、宜船頭吹火、宜竹里飄煙”。表明了品茶需要野、幽、清、凈的自然環境。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提出了品茶的適宜時候:“心手閑適,披詠疲倦,意緒紛亂,聽歌拍曲。歌罷曲終,杜門避事。鼓琴看畫,夜深共話。明窗凈幾,佳客小姬。訪友初歸,風日晴和。輕陰微雨,小橋畫舫。茂林修竹,酒闌人散。兒輩齋館,清幽寺觀,名泉怪石”等,此外,歷代文人雅士選擇茶境時,離不開松、竹、梅、蘭與琴、棋、書、畫等,這些即是人與自然溝通時,對“真”的追求,也是人文精神與自然精神交相涵攝時,對美的感悟。:
據現代科學證實,茶葉中含有蛋白質、脂肪、茶多酚、咖啡堿、脂多糖和十多種維生素等各種成分多達350多種(一說400種以上),富有營養,能調節生理功能,具有多方面的保健作用和藥理作用。茶可謂具有“厚德載物”之秉性。道寓于器,道在器中,茶本身所具有的豐富內涵,使茶與道得到融合、升華,與“文以載道”,“茶以載道”得以成立,茶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枝奇葩。茶飲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靜心、靜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雜念、修練身心,這與提倡”清靜、恬?!钡臇|方哲學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內省修行”思想,因此我國歷代社會名流、文人騷客、商賈官吏、佛道人士都以崇茶為榮,特別喜好在品茗中,吟詩議事、調琴歌唱、弈棋作畫,以追求高雅的享受。
茶最早起源于中國。中國人在唐朝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將茶飲作為一種修身養性之道。秦漢時期的《神農食經》已記載:“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碧啤恫杞?一之源》:“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在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茶道是以修道、行道為宗旨的飲茶藝術,是飲茶之道和飲茶修道的統一。也可以說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把當時所倡導的道德和行為規范寓于飲茶的活動之中。在茶事活動中融入哲理、倫理、道德,“茶道”以茶為媒,通過沏茶、賞茶、飲茶來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增進友誼、學習禮法、品味人生、參禪悟道,達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完善,達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茶道所追求的是超越性與和諧性的有機統一。人的生存是現實的,也是超越的。處于現實中的人力求超越現實,克服現實的缺陷,擺脫現實的束縛,讓身心得到解放和自由,讓情感得到宣泄和升華。茶道首先追求在虛靜玄觀之中,通過直覺體悟達到對人生、對功利的精神上的超越。
中國茶道思想是融合儒、道、佛諸家精華而成?!耙簧鸀槟停瑤资雷鞑柘伞钡年懹鸾邮苋?、道、佛諸家影響,并能夠融合諸家思想于茶理之中。把諸家精華與唐代文化的特色結合起來,奠定了中國茶文化的基礎,首創中國茶道精神。在陸羽的筆下,飲茶決不像烹肉、熬粥一樣,為食而食,為生而食,而是把物性與人性融合在一起。飲茶不只是一個物質過程.更重要的是一個精神享受、精神陶冶、直覺體悟的過程,強調在茶事之中精行儉德,進行自我修養,陶冶情操,養成茶人品格。茶圣陸羽,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全力倡導和推行的茗飲方式,可令飲者能細心領略茶之天然特性;在茗飲中與清談、賞花、玩月、撫琴、吟詩、聯句相結合,旨在創造出一種清逸脫俗、高尚幽雅的品茗意境。宋徽宗趙佶是一個茶飲的愛好者,他認為茶芬芳品味,能使人閑和寧靜、趣味無窮:“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閑潔,韻高致靜......”
【關鍵詞】檢察文化;檢察文化建設;法治建設
檢察文化建設負載了厚重的歷史文化,其重要性除了從歷史角度來窺視,亦可著眼當前我國的檢察事業中。恩格斯認為,“思維著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麗的花朵”。我國檢察文化建設的意義之重是不言而喻的,同樣需要創新。某種程度上,其發展進步能夠推動法律文化的整體進步,其先進程度也能夠影響法律文化的全局。從這一角度來分析,研究當代中國的檢察文化著實是法學理論界和檢察實務者值得重視的一個課題。
一、當代中國檢察文化概述
檢察文化的核心是檢察權的設置、運作與行使,它的價值屬性對檢察文化的建設有著重要意義,使得檢察文化區別于其它的法律文化。目前通說觀點認為檢察權是監督權,“每個有權力的人都趨于濫用權力,而且還趨于把權力用至極限,這是一條萬古不易的經驗。”E.博登海默如是說。檢察權既是一種權利,自然會涉及到權利與利益之間的沖突,在這種博弈中,檢察文化建設受到怎樣的影響?積極的?抑或是消極的?在程序法中最能表現出來。
(一)刑事法律監督和檢察文化
刑事法律監督是一個泛化的概念,具體到我國的刑事制度,主要包括偵查監督、審判監督、免于制度、勞動改造、勞動教養等。檢察文化建設的蓬勃發展一定意義上取決于檢察機關即人民檢察院能否正確地行使檢察權。檢察權是靈活的,刑法的權威性決定了刑事檢察權的威懾力是其他法律監督無法企及的,所以,檢察權的落實保持適當地張力,才能與檢察文化真正融為一體。比如,我國現階段大力鼓勵刑事和解制度的建構,對老弱、懷孕婦女的體恤等等。
(二)民事法律監督和檢察文化
民事法律監督是人民檢察院代表國家干預民事訴訟,依照法律對人民法院的民事審判活動進行檢察監督的活動。民事法律監督的行使,體現了人民檢察院檢察權的完整性和全面性。有人認為,人民檢察院干涉民事訴訟,使得訴訟主體間地位不平等,違背了私法自治原則,損害了審判獨立,德國學者耶林在《法律的目的》一書中提到,所有權行使的目的,不應獨為個人的利益,同時也為社會的利益。根據利益均衡原理,民事檢察權的存在有其合理性。民事檢察權的效力主要表現在:檢察機關對民事審判活動的監督,人民法院作出的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否法律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充分、法律關系認定無誤、適用法律正確,民事審判活動是否符合法定程序,審判人員在審判活動中有無貪贓枉法、的行為等。所以,我們說,檢察權在民事訴訟中占據一席之地是有理論支撐的,檢察文化包含此項內容,正說明了建設檢察文化始終貫徹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三)行政法律監督和檢察文化
檢察事業的發展得益于檢察文化作后盾,檢察文化簡單來說,是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質文化的總和。那么,行政檢察是否也被包含于此呢?答案是肯定的。行政法律法律監督反映了限制公權、保障私權的終極觀?!靶姓嗖豢赡茏孕羞\轉,而掌權者總要受外界、道德界限的誘惑和基于權力欲的驅動。愛好權力,猶如好色,是一種強烈的動機,對于大多數人的行為所發生的影響往往超過他們自己的想象”。我國一直奉行民主主義,法治國家保障人權,個體的利益得到實現,有利于公共利益的實現,緩解公權與私權之間的矛盾。檢察權作為一種綜合性的權力,僅僅是檢察文化中的一粒米。定位于檢察文化豐富、獨特的內容,檢察文化有著頑強的生命力。
二、當代中國檢察文化的發展現狀
人民檢察從建設,歷經的洗禮,走過艱難曲折的路程,直到2007年9月,人民檢察博物館成立,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始終貫穿“傳承檢察文化,弘揚檢察精神,緬懷先輩功績,教育檢察后人”的檢察理念。2010年12月,最高人民檢察院下發了《關于加強檢察文化建設的意見》。2011年6月22日,中國檢察官文學藝術聯合會在北京成立,我國檢察文化建設朝著良好的方向不斷發展。同時,也存在明顯的不足,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檢察制度執行力落實得不充分,致使環境文化氛圍不夠濃厚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所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不同的民族甚至同一民族由于地域不同也會有不同的風俗習慣。這種現象是客觀存在的,民族意識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政策的落實,再加上資金不足,難以搭建好的理論學習平臺,進而導致有些地方消息閉塞,不能夠聽到國家層的聲音,更談不上依照正常的程序來實現司法檢察公正和普及檢察文化理念。另外,特殊的國情決定了我國法律的繁多,立法機關制定了眾多的、較為完備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等。制度執行力的不足造成了很多法條僵化,成為了紙面上的法。基層法本來就案件多,很多案件堆積,變成死案。司法檢察人員工作中出現了問題,當然有自身業務水平不過關的因素,筆者認為,透過現象看本質,根本上是由于檢察文化體制不規范造成的。
(二)檢察人員創新學習意識能力不足,檢察隊伍整體職業素質有待提高
我國的檢察人員主要包括檢察官和法警。一項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檢察機關檢察人員有近20萬。然傳統的師徒相承的辦案模式還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復合創新型檢察人才較為匱乏。在具體的辦案工作中往往忽略了實質和形式的辯證統一,影響著我國檢察文化建設事業的前進腳步。
(三)檢察媒體的作用沒有充分發揮
檢察文化具有引導、協調、凝聚、激勵作用,要求檢察媒體承載溝通政治與法律橋梁的重任,我國的檢察媒體顯然沒有做到這個層次上。報紙、電視,網絡,所有可以獲得信息的途徑能夠看到的更多的是“陽光”的政府。法律是政治的晚禮服沒錯。檢察媒體淪為政府統治人民的工具,實在是弊大于利?!敖^對的權利導致絕對的腐敗?!闭螜嗬^多的妨礙了媒體的話語權利,只會導致公權力的泛濫,使得人民與政府對立。這與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民主主義是相違背的。
三、當代中國檢察文化的發展路徑選擇
(一)堅持三位一體的創新檢察文化建設
新時期的檢察文化堅持精神、行為、物質三位一體。法律學者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在傳統的理論教育中注入新的血液,如此,我國的檢察建設呈現出一番欣欣向榮的趨勢。創新文化建設可通過多方面的方式來實現,例如,創新體制、創新組織、具體到創新人才等等。出現新情況,新問題的時候,相關部門能夠及時做出正確的指引。研究法治框架下的檢察文化構建,在多元文化的大視野中,促進檢察人員的全面發展,讓更多人關注檢察文化建設,實為檢察文化建設創新的基點。
(二)堅持走公益訴訟之路
美國正義聯盟的創建人南艾倫將公益訴訟的結果分為四種:執行法律、適用和解釋法律、改革公共機構、激發社會和改革變革。公益訴訟是用新的訴訟方式來滿足新的社會要求,把社會總的爭議通過司法解決,實現司法能動主義,掌控檢察文化的前行方向。下面僅以行政公訴為例來說明。理想的政府,其權力來源于人民。但是政府作為一個“經濟人”,公共選擇學派、古典政治學家的理論均表明,政府并不是完全的利他主義者,從這個角度來說,檢察機關作為完全獨立的第三方,站出來評判是非,是有其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的。檢察機關的文化建設有其特殊性,定位于人民檢察的本質,檢察文化理應貼近群眾,又司法工作要求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和公信力。隨著公益訴訟制度的不斷完善,檢察文化建設因其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必有著頑強的生命力。
(三)堅持公平正義、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之路
檢察機關作為我國的法律監督機關,承擔了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重任,所以,檢察文化追求的核心價值“公平正義”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本質一脈相承。除了公平正義外,以人為本是我們建設和諧檢察事業要堅持的另一先進理念,也是我們探索檢察隊伍建設機制的落腳點。堅持公平正義、以人為本,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高:合理配置檢察官名額,完善檢察官任職標準,加強檢察官上下級間的交流,提升檢察官的工資、福利待遇等。其中,最關鍵的是檢察主體要處理好法理與情理的關系。在物欲橫流的金錢、權利、女色等誘惑面前,確保檢察工作的高效公正運行,不僅要求檢察官要有過硬的法律水平,在公共場合注重檢察官形象,畢竟檢察官的職業,除了受黨紀國法的約束外,也有著其自身的特殊性,區別于一般公民的職業,還要求檢察官有良好的道德操守,比如說有正義情感,以法人的心態對待所有的當事人,用公平的意識觀處理案件,把為人民服務的理念貫穿于自己的工作中。法理和情理從這個意義上說是一致的。隨著法理的不斷完善,法理和情理的沖突逐漸體現出來,“法不容情”說的就是出現沖突的時候,一方面,“檢察官是法律世界的國王,除了法律沒有別的上司”,必然要嚴格遵守法律。另一方面,必須考慮到民意,法律社會學家N.S.蒂瑪謝夫把法律看做是“道德和命令的協調”,在任何切實可行的法律體系中,為了確保有效地實現一定的行為模式,有組織的權力必須與群體信念相結合。只有在法理與情理之間尋找到一個支點,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公平正義。
四、結語
當然,當代中國的檢察文化建設還處于摸索階段,立足于制度變遷的潮流勢不可擋,堅持建設檢察文化建設的美好信條,我們亟需采取行動去縮小社會需要與法律之間“梅因缺口”,從而實現整個社會經濟的良好運行。
參考文獻
[1] 俞靜堯.檢察權的利益分析[M].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7:261.
[2] [英]伯特蘭.羅素.權力論——新社會分析[M].商務印書館,1991:189.
[3] 佟志強.民事行政檢察事務與探索[M].學林出版社, 2005:18.
摘要: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盛行茶文化的國家,茶作為中國一種典型的文化符號,已深深地打上了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烙印與民族烙印。而作為東亞文化圈的核心,中國的茶文化也在韓國、日本等國家被廣泛傳播。中國茶文化在韓國的跨文化傳播過程當中,不僅傳播了茶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禮儀和風俗習慣,更傳播了蘊含在茶文化中的中國獨特的儒、釋、道相融合的思想精神。
關鍵詞:茶文化;跨文化傳播;儒釋道精神;傳播影響
中圖分類號:G1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CN61-1487-(2016)08-2-0055-03
中國是茶的故鄉,不僅是茶文化的發源地,也是世界上最早盛行茶文化的國家。中國茶文化是中國制茶、飲茶的文化。作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一,飲茶在古代中國是非常普遍的。中華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質文化層面,還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層面的內容。唐代茶圣陸羽所著《茶經》吹響了關注、研究與拓展中華茶文化的號角,從此茶文化開始滲透到宮廷和社會,深入到中國的詩詞、繪畫、書法、宗教、醫學。幾千年來中國不但積累了大量關于茶葉種植、生產的物質文化,更積累了有關茶的豐富的精神文化,這就是中國特有的茶文化。中國茶文化始于神農,興盛于宋,盛行于明清,傳承至今,并將繼續作為中國文化的象征標志之一而延續下去。中國與韓國很早就有了友好交往,茶作為中國特有的一種文化符號,也傳播到韓國,茶文化也隨之在韓國盛行。
一、茶文化以及茶文化所代表的精神內涵
茶文化由茶“物質”和茶“精神”兩個方面構成。茶文化不僅包含了與茶相關的生產勞動,比如種茶、采茶、炒茶等,也包括與茶相關的藝術創造、觀念意識和習俗方式等。茶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說:“廣義的茶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過程中所創造的有關茶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茶文化是指人類創造的有關茶的‘精神財富’部分”。[1]
(一)豐富多彩的茶物質產品
從茶作為物質財富的角度來說,我們從直觀的角度了解到豐富多彩的茶葉種類和別具特色的精美茶具,較為隱型的是各種茶類獨特的種植方法、采摘手段及飲用方法。中國的茶種類繁多,包括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和黑茶。茶具種類龐雜,涵蓋了許多方面,包含采茶工具、蒸茶工具、干燥工具、沖飲工具等。不僅如此,種類不同的茶也有不同的生長環境和與之相配套的采摘手段與配制方法。茶文化在中國完全上升到了“藝”與“道”的層面。
(二)茶文化所蘊含的精神內涵
中國茶是中國文化的典型象征標志之一,在精神方面融合儒、釋、道三家思想于一體。中國茶文化的核心是由茶藝引申出來的茶道,茶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以儒家的“德”為中心,注重人的思想、品德和修養。茶文化就其精神內涵來看,既包含儒家的內省、尊敬、倫理、凝聚,又包含佛家的寧靜致遠、空靈、禪學,同時又包含道家的自然、養生與清靜無為。沖泡茶的過程,能夠舒緩人的心情,在品茗的審美意境當中消除人的煩惱,反省自身,達到精神的寧靜與平和,讓人體會到茶中的“道”的精神。
(三)體現中國文化的茶藝、茶禮
中國的茶藝通過表演茶藝的器具和茶藝表演過程本身體現出來,茶藝在演變和發展完善過程中逐漸演變成一種“道”,達到一種空靈的、超脫凡俗的美學意境。茶藝和茶禮當中敬讓賓客的行為體現了儒家的謙讓、尊重、倫理與和諧統一的特點。在茶的沖泡和品嘗的過程當中,表現了佛家“悟”的精神,并延伸出“茶禪一道”的哲理。在茶的炒制和種植過程中,體現出道家的“道法自然”的思想內涵。在茶藝的欣賞過程當中,人能夠得到精神上的升華,達到心靈上的寧靜與反省,體現了中華民族所倡導的和諧自然的處世哲學。
二、中國茶文化在韓國的跨文化傳播
“文化的產生與發展、變遷與轉型、差異與沖突、整合與創新、生產與再生產,都與文化傳播緊密關聯?!盵2]
中國很早就向東亞各國傳播文化,并形成了以中國為核心的東亞文化圈。而“東亞文化圈實際上是一個有層次、分先后的時空結構:中國本土文明是其主干,朝鮮、韓國、越南文化為其兩翼,日本文化在其邊線,而東南亞華人社會則成為它伸向外部的觸須”。[3]韓國,位于亞州東北部的朝鮮半島,地理位置與中國接近,并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中國與韓國進行友好交往的歷史由來已久,自遠古舊石器時代以來,朝鮮半島就與中國大陸有著密切聯系??梢赃@樣說,中國在遠古時期就與韓國有了跨文化的傳播與交流。而茶文化,也在中國與韓國的跨文化交流過程中,從中國傳播到了韓國,并形成了獨具韓國特色的茶文化。
“跨文化傳播滲透于人類社會的一切活動之中,推動了社會的變遷和發展。沒有跨越文化的傳播活動,就沒有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更沒有人類的進化和文明?!盵4]中國茶文化在韓國進行跨文化傳播,韓國在本民族文化認知的基礎上對茶文化進行了理性的選擇與解讀,并最終形成了具有韓國特色的茶文化。這不僅促進了中韓兩國的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更有助于雙方文化的傳播和進步,在文化傳播的進程當中,茶文化更加廣泛的流傳開來。
茶文化在韓國發展大致經過了這樣一個歷程:在韓國興德王三年,即唐文宗太和二年,韓國就已經從中國引進了茶種,并開始種茶、飲茶。韓國的茶文化就此萌芽?!吧褶r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因此,中國與韓國便把炎帝神農氏稱為“茶圣”。韓國接受中國茶文化并進行本土化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時期:孕育茶文化的三國時期,飲茶之風盛行的高麗時代,茶文化衰微與復興的朝鮮時代,韓國茶文化在日治時期、南北韓時代的自主與發展時代。在三國時代,朝鮮半島分為新羅、高句麗和百濟,中國與朝鮮半島諸國進行茶葉貿易,僧侶和貴族也開始產生飲茶這一習俗,茶道思想開始孕育,茶文化在韓國誕生。在高麗時代,由于茶樹種植面積的增加,各地開始設置茶所,以便征收茶葉,茶園、茶藝以及青瓷等文化有了極大發展。高麗的青瓷藝術繼承宋朝越州秘色窯的生產技術,并加以改進,形成了“象嵌青瓷”的獨特藝術;高麗時代的茶禮也比較完備,在宮廷之別設有茶房,用來專門管理宮中茶湯和藥湯的供應,并設有行爐軍士和茶擔軍士,行爐軍士帶著香爐、茶風爐、提爐等,茶擔軍士則擔著皇上御用的茶。不僅如此,在高麗的春之燃燈和冬之關會這兩大傳統祝祭活動之中,都會舉行以茶為主的茶禮,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茶文化的傳播與發展。朝鮮時代時期,佛教影響力日益衰弱,茶也被當做是喪志的東西而被丟棄,茶園也因缺乏管理而逐漸荒蕪,茶文化也隨之衰落。后來,茶文化在草衣禪師和丁若鏞等人的極力倡導下再次蓬勃發展。1910年,日本入侵朝鮮之后,由于日本政治上的威脅、經濟上的封鎖和文化上的強制入侵,韓國茶文化受到日本茶文化的極大壓制,日本式的茶室遍布韓國。1945年,韓國獨立之后,日本茶道作為生活化應用的形式基本消失,日本式的茶室也改為韓國式,但日本茶文化還是在韓國產生了影響。如今,韓國現代茶文化與茶道效仿古禮,尋求高麗時代的茶文化習慣。
現在,韓國定型茶禮的基本精神內涵為“和、敬、儉、真”,傳承了中國茶文化的價值觀念,并繼承了儒釋道的基本精神?!昂汀贝碇椭C自然,主張人與人相處和睦,互幫互助,人與人之間和諧,人與自然之間和諧,體現了儒家“仁”的觀點和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熬础辈粌H代表著尊敬他人,更代表著敬天地與鬼神,融合了儒家倫理觀念?!皟€”,即儉樸廉政,倡導節約,體現道家和佛教思想?!罢妗奔慈说谋拘模瑸槿苏鄙屏?,做事不違本心,待人真情實意注重內省,體現了佛教“悟”的思想和儒家自省的觀點??梢哉f,中國茶文化在韓國的跨文化傳播不僅傳播了茶文化本身,更傳播了以儒家文化為根本,與道家、佛教相融合的中國精神。
三、中國茶文化在韓國跨文化傳播的影響
中國進行跨文化傳播活動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中國歷史上的周穆王西征、徐福東渡、張騫出使西域、甘英出使大秦等等,是跨文化傳播的重大事件;繁盛一時的絲綢之路、川流不息的遣唐使,堪稱人類歷史中跨文化傳播的典型范例。距今六百年前,鄭和船隊七次跨越南中國海和印度洋,遠達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海岸,拉開了人類走上世界往舞臺的序幕。將視線轉移到西方,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里,西方偉大的探險家迪亞士、達?伽瑪、哥倫布等人的足跡從歐洲延伸到世界各地,開啟了地理大發現的輝煌時代,伴隨而來的海外貿易與殖民活動促進了世界范圍的交往,人類的跨文化傳播活動也開始了新的篇章。在中國的跨文化傳播過程中,不同的群體、種族、民族不僅進行了器物和技術的交流,也進行了思想與文化的跨文化交流。器物與技術往往是看得見的,易被人感知的文化因素,而器物與技術之下隱含的思想、觀念和意識也在潛移默化的進行著交流與融合。
中國茶文化在韓國的跨文化傳播中不僅給韓國傳授了茶禮、茶具以及關于茶的種植、培養的各種知識,也傳播了茶文化所蘊含的儒釋道的精神和觀點,并由此對韓國產生了一系列影響。就政治領域來說,茶文化已經成為韓國政府接待外賓、進行政治對話的必備之物,敬茶和請人飲茶不僅成為向他人傳遞友好、表達友誼、促進談話順利進行的禮儀,而且也成為政治上與他人斡旋的一種手段。從經濟領域來說,茶文化盛行必然帶動茶葉產銷量的增加以及與茶相關的整個產業鏈條的發展,從而調整經濟結構,促進經濟的多樣化發展。從文化方面來說,茶文化給人帶來思想的寧靜,陶冶人的身心,促進精神世界的構建。不僅如此,茶文化還促進了文學的繁榮,相關詩文層出不窮,為作家帶來新的靈感。從飲食與健康角度來講,茶具有保健的功能,飲茶能止渴生津、明目健腦、消食祛毒、清喉去痰,還有防癌抗癌的作用。茶文化的傳播促進韓國整體風貌的改進,促進整個民族精神與文化的提升。
四、結語
“哪兒有人類交往哪兒就有交流,交流是人們生存與社交以及保護自身文化的必由之路”。[5]在歷史當中,中國和韓國不斷進行文化交流,但就茶文化來說,中國對韓國進行的是單方面的跨文化傳播,在這一綿延不斷地傳播過程當中,中國將茶禮、茶具等知識傳播到韓國,韓國在這些知識的基礎上進行了民族性的改造,使韓國民眾適應和接受中國茶文化,并產生了適合韓國自身的茶文化。韓國雖然改變了中國茶文化當中的一些禮儀習俗,但深深植根于中國茶文化當中的儒釋道的中國民族思想卻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韓國人的茶文化及韓國人的思想精神,從而對韓國產生了物質和精神多層方面的影響。
參考文獻:
[1]檀亞芳,劉學芬.茶文化與茶藝[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2]周宏鐸.文化傳播學通論[M].中國紡織出版社,2005.
[3]孫英春.跨文化傳播學導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關 鍵 詞:民族性 表現 意境 透視
中國畫與西畫的本質區別在于其民族性的不同,進而衍生出藝術自身表現方式和技術特點的各異。所謂藝術的民族性,就是指由民族歷史的思想文化所決定并體現的區別于其他民族同類要素的特質,它是藝術自身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和內因。同時,藝術的發展是建立在歷經千年而不衰的民族思想文化、審美觀念和審美理想基礎之上的。中國畫,特別是由于中國文人的參與,逐步把這門藝術同中國古代的宇宙觀和認識論結合起來,把藝術表現同人與自然的關系結合起來,形成了一整套獨特的藝術體系,也構筑了中國畫藝術與世界其他民族藝術的本質區別。
中國人的宇宙觀其實是受道家、玄學思想影響而形成的。道家思想在某種意義上貫穿了中國傳統繪畫的始終。而西畫則更加崇尚自然、科學和理性。中國繪畫的藝術個性主要表現在意象和氣韻兩個大的方面,用氣韻來表達神采。由于氣韻是以人的個性情調為主要內容,所以在繪畫中個性風格同樣是指一種個性化的精神特征,中國繪畫的這種側重于內在精神氣質方面的特征,與西方側重于外在形式語匯差異的個性表現特征明顯不同。具體表現在:
一、表現語言的差異
“空”的意境與“有”的實相
中國哲學中長期存在著“有”與“無”、“虛”與“實”的論爭,中國藝術精神的出發點便是“無”,所謂道的境界就是“無”的境界,“無”生“有”,“有”生萬物。WWW.133229.COM“無”之所以生“有”,在于“無”中充盈著創造動能的“氣”。宇宙大氣流行,衍生萬物,所以中國藝術以氣為本,中國繪畫是一個“氣”的世界。在這個氣韻流貫的世界中,有音樂式起伏流動的旋律和舞蹈式回旋變化的節奏,以氣為根本的中國畫的構成,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而是把時間和空間結合在一起,用一種流動的眼光、移動的立場攝取世界。流動的眼光、變換的視覺,也就是中國畫中所談的散點透視的方法,這早在山水畫之前的人物畫中就已形成了。因為情節中存在明確的流動時間,畫家需要把不同時間、地點、情節表現在同一時間、空間和構圖之中。
從“無”出發,以氣為本,決定了中國畫尚虛、尚空的意境。在空寂處見靈動,在靈動中見精神。強調人與宇宙、自然的情感交流。能空能虛是實現中國畫意境的重要前提;虛實相生相變,虛實對立統一,是中國意境構成的辯證法。在中國畫中,有形亦可以虛,無形亦可以實,如云、水、煙、霞,繪畫時不用筆墨便化為虛像,畫中的空白在實物的對照下,又顯示出云、水、煙、霞的實景。
這種以氣為根本的中國畫,落實在“意象”的塑造上,便是通過筆法和墨法追尋物象的骨氣,賦予自然物象以生命感、運動感、靈動感。因而中國畫要求筆墨不被物象的表面形式、表面形象所拘束,筆墨的點、線、皴、擦必須從實體中解放出來,這樣就導致對逼真的光影體感表現的遺棄。由于受西洋雕塑、實感、體面的影響,出現了暈染法,但最后暈染只深藏在淺的節奏中,對體面只做出一種暗示。中國畫的主要語匯始終是線,因為線是時間和空間、情感和理性相融匯的語言,線的韻律是大氣流行和變化的具體形象。
西畫藝術的出發點是“有”的概念
西畫是從實體出發,實體是主動的,占據空間的,并在空間中流動、生存、伸展。表現在西畫藝術上,就是采用幾何學的透視法,把人的視覺幾何化。通過光影透視表現遠近、明暗層次,把人的視覺物理化??傊?,西畫借用科學的合理而真實的空間感表現著自己實有的空間意識。西畫同古希臘的雕塑有著淵源關系,在二度空間表現三度空間,使繪畫真實再現,物體仿佛可以撫摸。這種有節奏的明暗和光影,加強了對物體結構塊面的理解,由此而來,線在光影中消失了,只有面和體積的存在。所以西畫(現代派之前)大都否認了線的存在,不過在作畫時又難以完全逃避線條,因此就從純科學的角度去解釋線條,認為線只是面的壓
縮。
二、色彩上的差異
中國畫的色彩,在傳統繪畫理論中有南齊謝赫《六法論》中的“隨類賦彩”一說,它比較尊重物象的固有顏色,但是并不是機械的“自然主義”,而是敢于突破物象本身的色彩特點,代之以從情感中醞釀的色彩。畫家的色彩感不同,從而導致作品的色調也不一樣,如齊白石晚年的花卉用色艷麗,而吳昌碩的色調含蓄而雅致。
所謂“色彩感”是畫家對自然界色彩進行抽象而產生的一種情緒,山水畫尤其注重這一點。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說:“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靜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這是畫家在一年四季中,經過觀察而得出的感覺。中國畫的色彩具有濃烈的裝飾性,顏色單純而不失凝重,更趨于非理性。傳統的水墨畫,強調墨即色,墨分五色,這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的水墨畫是開了“抽象”的先河,比西畫的抽象要早很久。
在西畫中,對色彩的規律的研究已系統化、科學化。色彩本來就是光線的具體化,物體的顏色是千變萬化的,光線的變化而導致物體色彩的變化,物體的色彩是固有顏色和環境顏色的綜合體。這種色彩的時間和空間的變化在印象派(馬奈、莫奈、德加、雷諾阿等)和后期印象派(凡·高、高更等)中被發揮得淋漓盡致。
因為色彩是最容易被我們感受到的,在現實世界中自然物象的色彩不論是明快還是暗淡,是強烈還是柔和,都會直接地影響人們的精神。所以,色彩不僅是西洋繪畫的重要的造型手段,也是西洋畫家表現感情的重要手段,這一點上,西畫和中國畫可謂是異曲同工,殊途同歸。
三、觀察方法的差異
西畫十分強調觀察方式的必要和重要,注重通過寫生來仔細觀察、研究物體,直到它變成心中的“第二自然”。所以模仿的方法和數學邏輯,構成了西畫中科學再現客觀世界的基礎。這種理性的形式分析方法,始終是西方藝術觀察、理解世界的主要方法。在中世紀,人們認為“一切藝術和科學都是以數為基礎”,認為美是適當的比例和鮮明的旋律。文藝復興時期則把藝術上的形式主義拉到科學的懷抱。達·芬奇在一個圓形里分析了人體的比例數及其整體上的圓滿,運用幾何的方法對人體作了既精確又理想的歌頌。事實上,諸多的藝術家又是著名的數學家、建筑師。在整個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都陶醉在幾何、透視、解剖等形式的分析中,而在以后的各個時期的作品中,很難找到文藝復興大師們那些具有理性的精確和結實的素描。這里所說的其實也是西畫寫生的一大特點,即真實地再現對象,也就是形象的再現。
而中國畫的傳統觀念與這種觀念完全是大相徑庭。中國畫強調的是“意象”,是畫者情感化的物象。強調“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游于山水間”,通過對物象進行默記、整理,用高度概括、凝練的語言表現物象,撇開一切能左右物象形態的瑣碎的東西,使物象更加集中而具有表現力。這樣一來也就忽略了時空對物象的約束,可以更好地表現物象的精神氣質,如山水畫里面“畫山不看山,畫樹不看樹”的理念就是講的這個道理。
四、構圖中的處理方式不盡相同
中國畫家對于構圖不是從形式上看待,而是從觀念上把握。這種觀念的把握不是靠理性分析去認識,而是靠身心去體悟。中國畫家對構圖的體認,使得中國畫家對于形式和內容的統一有著天生的自覺,甚至在他們心目中,諸如虛實變化、疏密變化、開合起伏、平衡和諧等等形式因素本身亦是“道”的體現,故而不遺余力地開掘其意義,將其提升。正是這種有意無意地將形式湮沒在內容中的事實,使得中國畫家們一直未能對形式,諸如構圖作一番單獨的、翔實的、綜合的研究。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畫構圖的迷失,相反造就了一系列獨特的構圖觀。如因為強調天地同觀,因而產生了咫在千里的“映遠法”和散點透視,產生了“天地位”;強調陰陽關系,因而注重虛實、疏密、接勢、回勢之說;強調時空一體,便有了長卷式構圖……
中國畫的構圖其實就是經營位置,其主要的構圖規律就是運動透視(散點透視)的具體運用,可以把不同時間、不同空間的物象相互聯系在一起,這是西畫所不能的。再就是經營黑白,所謂計白當黑,知白守黑,注意畫面黑白的安排處理及虛實相生的變化。
而西畫則比較尊重科學,采用合理的焦點透視來表現事物的變化規律,采取科學的切割方法(包括黃金分割的方法),在不同的視點和視角中表現不同的物體,更趨于科學和理性。發展到現代,不論是中國畫或西畫,在構圖上都傾向于構圖的標志性:把自然的空間進行更有序的組合,打破常理,使之更規范,更具藝術感染力。
另外,這兩個大的畫種的工具材料和作品的形式也不一樣,中國畫的工具材料決定了其技術特征:“三礬九染”,作品的結構形式豐富多彩,強調詩書畫印合一。而西畫則充滿著理性的光芒,畫面厚重,色彩豐富,有很強的表現力。
當然,中國畫和西畫在發展中相互不斷地影響著。國畫在其自身的發展過程中,也不斷地吸取西畫的一些長處,比如透視、解剖、寫生以及光色的研究。這期間老一輩畫家如徐悲鴻、林風眠都做了不朽的貢獻。林風眠在《東西藝術之前途》中總結說:西方藝術是以模仿自然為中心,結果傾向于寫實一面,東方藝術是以描寫印象為主,結果傾向于寫意的一面。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畫的寫實性有了前所未有的突破。而這一點又是與院體風格的西化分不開的。
19世紀中葉以后,歐洲出現了東方美術熱,西方現代繪畫中流動著東方的血液,閃爍著東方的神采。表現在繪畫方面,正如魯迅先生所說:“中國及日本畫入歐洲,被人采用,便發生了‘印象派’……”馬帝斯為中國的線描藝術所折服,其作品“單線平涂”的裝飾性和克里姆特對中國藝術的研究與借鑒,在他們的許多作品中都打上了中國畫風格的烙印,還有如凡·高等許多畫家都受中國畫很大的影響。但不管怎樣,藝術只有根植在民族的土壤中,才會保持自己獨特的發展和個性的魅力。中國畫也好,西畫也好,不管如何發展或融合,但評定其藝術價值的最重要的標準——藝術作品從內容到形式的高度統一和完美,這一點是不會變的。
參考文獻:
[1]《繪畫,東西方文化的沖撞》,王慶生 著,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11月
[2]《中西美術比較》,孔新苗、張萍 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2年1月
【關鍵詞】南方 北方 南北差異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說道:“外界自然條件在經濟上可分為兩大類:生活資料的自然富源,勞動資料的自然富源。在文化初期,第一類富源具有決定性意義,在較高的發展階段,第二類富源具有決定性意義。”我國大部分地區處于北半球中緯度地帶,生活資料的空間配置和組合十分優越,因此世界上最古老的幾大文明之國都出現在這一代。地理環境?,是指能夠為人類提供文化生活的物質資源和活動場所的系統。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同時也是人類意識或精神產生的基礎。幾千年來中國形成了相對穩定的地理環境?,它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產生具有廣泛的影響。如果單純的從地理上劃分中國的南方和北方,一般都是以秦嶺――淮河為界。秦嶺淮河以南被稱之為南方,以北則稱之為北方。然而文化上的南方和北方的劃分一般則是以長江為界,長江以南稱之為南方文化,以北稱之為北方文化。羅家倫先生曾在《歷史的先見》中寫到:“中國的氣候是溫帶性的,它的文化始自黃河大平原,然后至于長江流域。溫帶的氣候,沒有酷熱嚴寒,因此養成趨向中和的民族性,中和的思想便容易發達?!彼哉f,中庸思想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所在,然而在幅員遼闊的中國南方和北方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兩種文化,這兩種文化共同構成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南北文化上的差異總的來說表現在性格差異、飲食差異、藝術差異、方言差異以及建筑差異等方面。
首先是南方人和北方人性格上的差異。北方的自然條件相對惡劣,造成北方人的生活條件較差,人們的心思大多會被用于和自然斗爭,和生存斗爭。因此北方人的思想比較單一,直率,質樸,甚至可以說是純真的傻,在思維上善于走直線,不喜歡拐彎抹角。因為在強大的大自然面前,人們顯得非常渺小,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于是北方人習慣于過這種簡單的思維和艱苦的生活,他們身材高大,粗獷彪悍,性格暴躁好斗,思想上則比較保守,進步雖遲卻得寸守寸,敗之不易。相比較北方南方則生活條件良好,人們的心思在滿足生活所需的同時還會有大量的剩余,他們就可以對自身和大自然進行冥思,于是文學,藝術,人際關系,社會關系在南方就得到了迅速發展,他們逐漸養成了曲線思維的習慣,做事比較含蓄委婉,在考慮自己的情況同時還會考慮別人怎么想,因此處事靈活,頭腦發達。相對北方人的好斗直爽,南方人則習慣于安逸委婉,勤于休養,身體柔脆退化,性格溫婉喜和,比較開放,但感官敏銳,害怕死亡。
其次北方人與南方人性格上的迥異造就出南北方飲食文化差異。北方人愛吃面,南方人喜吃米;北方人喜歡大塊吃肉,南方人則要把肉切得細細的,煨的爛爛的,炒的嫩嫩的;北人喜歡大碗喝酒,甚至在冰冷的冬天也喝冰啤酒,南方人則喜歡把酒燙的溫溫的,甚至是煮出來的“黃酒”;南人喜歡吃青葉子菜,幾天不吃就不能如廁,北人就無所謂,即使只吃肉也不影響;北方人愛吃餃子,尤其是過年或者團圓的時候最不能缺的就是餃子,在北方人看來餃子意味著團圓。南方人喜歡吃混沌,北方的餃子用醋蘸蘸就吃了,一口一個,而餛燉則要湯碗、調料齊全,一口只咬半個,這也就體現了北方人的豪爽南方人的考究;在調味料方面:南方人喜歡吃蔥,北方人喜歡吃蒜,南人喜歡吃泡菜,而北方人愛吃咸菜;由于南北方地理環境的差異,南方人吃辣椒是為了祛濕,北方人吃辣椒則是為了驅寒,南方人是咸辣、麻辣、油辣、甜辣,北方人則多是干辣、酸辣;北方人把吃讀成“癡”,癡癡地只管吃,不包括其他,南方人喜歡把吃叫做“七”,叫“恰”,叫“食”,叫“噎”,叫“夾”,叫“塞”,南方人喝茶也叫吃茶,南人喜歡吃各種各樣的茶,細細品味每一種茶的味道。北方人大多只喝花茶就夠了,他們覺得花茶既香且濃,卻不知那是花香而非茶香,北方人不懂品賞真正的茶中精品,比如龍井、碧螺春,因為這些茶大多味道太淡,所以要細細品慢慢嚼才有那么點味,不適合牛飲,這正如南北方人的性格,北方人直爽而南方人則感情細膩。
此外南北方的差異還表現在藝術的差異上:比如北方唱戲熱鬧喧天,甚至有些劇種干脆就是“吼”出來的,如秦腔。而南方唱戲則抑揚頓挫、一唱三嘆,許多劇種近似于民間的小調,如黃梅戲、花鼓戲。北方劇講究的是真功夫,適合演帝王將相,演繹歷史劇。南方劇則是玩弄小情調,更適合才子佳人,民間傳奇。北方劇藝術的代表就是京劇,其特點是男人妝扮女人。南方劇藝術的代表則是越劇,其特點是女人妝扮男人。北方的女人唱京韻大鼓,也能夠唱出一股子英雄豪氣。南方的男人唱評彈,咿咿呀呀的仿佛是小鳥依人,所謂北方人比南方人更具有男子氣概,除了吃出來,還有很大一部分程度都是唱出來的。北方人唱歌是燕趙悲歌,悲壯、蒼涼、激越、凝重、悠遠,南方人唱歌則是輕快、婉轉、玲瓏、親切、凄涼。中國人可以根據不同的情緒來分量唱南戲或北戲,唱南歌或北歌,哼南方調或北方調。
另外,南北文化的差異在語言方面則表現在方言上,比如罵人,南方人喜歡罵人是癟三,沖子,十三點,二百五,一般事從經濟收入題,原因是南方人多少受到徽商文化的影響,因為窮人受教育程度不如富人高,而且罵得很委婉,充分表達了對你的蔑視,很符合南方人的思維習慣;北方人罵人罵得很干脆直接,比如下三濫,彪等,一般是從道德品質入題,這主要是受了北方晉商文化的影響,就事論事,從不指桑罵槐。在稱謂上,北方男人稱朋友父母為咱爸咱媽,偏重于自己與朋友的關系;南方男人則稱朋友的父母為張叔李姨,偏重于雙方父母的關系。北方女人稱公公為爸爸,是順著丈夫叫,南方女人稱公公為爺爺,是順著兒子叫。
最后南北文化的差異還表現在建筑風格上:南北方在建筑上風格明顯,各成系統,一提起南方的建筑,很多人立刻就會想到那小橋流水的美麗畫卷,江南的一些舊式的保留著原始氣味的小鎮,比如烏鎮,它們大多是一條小河流過,兩岸都是青灰色的小房子,一順的馬頭墻,青灰瓦,安安靜靜的。由于南方緯度低氣溫高,多陰雨潮濕,所以南方的建筑屋頂大多是高而尖,且建筑的窗戶較大,這樣是為了利于通風散熱,及時排水。北方維度較高,氣溫低陰雨少,所以北方的建筑屋頂大多數是平的,建筑的窗戶較小,這樣利于太陽直射取暖,且可以收集雨水,增加資源的利用,緩解干旱。在園林的設計上南北方也各自不同。南方園林輕巧纖細,玲瓏剔透,內外空間連貫且層次分明典型代表就是蘇州園林;北方園林建筑的設計大多平緩嚴謹,粗壯質樸,內外空間界限嚴格分明,典型代表就是皇家園林。中國著名的園林學家陳從周總結中國園林特點:南方為相間,多敞口,北方為窩多封閉。
總的說來中國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南北差異的特點,我們要充分利用南北文化的特點來實現南北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共同創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使中華民族幾千的文化更加輝煌燦。
參考文獻:
[1]張九辰.中國近代對地理與文化關系的討論及其影響[J].自然辯證法通訊,1999,(6).
[2]李中華.中國文化概論[M],北京:華文出版社,1994.
[3]王坤紅.原始之鏡:怒江大峽谷筆記[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