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01 01:48:25
序論:在您撰寫平面設計教案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熟悉PS軟件的界面及其簡單的操作,包括文件的基本操作、魔棒工具的使用、圖層面板相關參數的設置等。
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究制作一幅平面作品,學會自主分析平面作品,掌握部分PS學習技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體驗、分析平面作品所蘊含的文化內涵,感受、親歷技術應用對表達所產生的神奇效力,使學生在技術能力與人文素養的雙重建構中提升信息素養和藝術素養;激發學生學習技術來實現平面表達與交流的興趣,培養學生對平面作品的欣賞與評價能力。
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
1)教師語言導入:“我們習慣用文章表達自己的觀點或心情,其實也可以用圖片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可能從各個渠道收集和珍藏了許多的圖片資料,通過圖像處理軟件PS對這些圖片資料的處理,賦予圖片新的寓意、新的靈魂,讓圖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或心情?!?/p>
2)欣賞和分析作品(圖1),其他作品略。
3)設計意圖。通過欣賞和分析作品,體會創意在平面設計中的重要性。PS只是創作工具,如何將自己的創作意圖用PS表達出來才是平面設計制作的最終目的。學會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的創作思路。
4)作品分析。
師:每一幅平面作品背后都有著自己的故事,第一幅作品如果讓你來命名的話,你會賦予它什么的名字呢?為什么?
生:跨越,因為那個人是從畫中跨越出來。
師:外在的表現是跨越,延伸一下,他是從畫里走出來,畫是虛擬的世界,能否說明他從自己的個人內心世界走出來,是他個人內心成長的一個跨越?
生:兩者跨越的跨度可真不一樣。
師:每幅平面作品,它的背后都應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寓意,這樣的作品才是有生命力的作品。
5)學生欣賞其他作品。
6)總結。平面設計的難點不在于技術上達不到,而在于創意。
案例實現
1)操作技巧掌握。通過作品欣賞中的一幅“人和自然”環保平面作品實例(圖2)讓學生掌握魔棒工具、移動工具及圖層面板的使用。
2)操作步驟。新建800*600像素的“人和自然”文件:文件/新建。打開“葉子”:文件/打開。設疑:能否更快速打開多張圖片?演示:鼠標雙擊PS的灰色工作區域來完成打開“孩子”圖片。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PS的菜單命令操作可以使用其他方法快速完成,提高PS操作速度。
設疑:如何將“葉子”和“小孩”圖片的正確內容移動到新建的文件中。演示:使用魔棒工具正常選取“葉子”外的白色區域,通過反選,完成“葉子”的選取,通過移動工具將“葉子”移動到新建的文件中。使用魔棒工具無法完成“小孩”區域的選取,因為“小孩”圖片背景色彩不單一。
設疑:如何將“小孩”圖片正確的選取呢?演示:“魔棒工具”工具選項欄上的羽化值設置及添加、刪除選區等的操作。設計意圖:掌握“魔棒工具”“移動工具”使用,包括工具選項欄上參數的設置。
設疑:“葉子”和“小孩”圖片的自然融合、疊加效果如何實現呢?演示:將“葉子”圖層移動到“小孩”圖層上,將“葉子”圖層的圖層混合模式設置為“疊加”,結果看到小孩臉部出現葉子的紋路。
設疑:是什么原因造成和模仿的成品圖不一樣的呢?如何才能達到和作品一樣的效果呢?演示:將“小孩”圖層重新移動到“葉子”圖層下方,將“小孩”圖層的圖層混合模式設置為“疊加”,“葉子”圖層的圖層混合模式設置為“正常”,作品完成。設計意圖:掌握PS中圖層的概念及圖層相對應的一些簡單操作。
課堂練習基礎題:初次接觸PS的學生使用課內實例提供的圖片,完成課內實例的效果。提高題:計算機操作熟練的學生使用教師提供的新素材,進行模仿或創作合成圖片。要求學生將完成的作品以自己的姓名加作品名稱(學生擬定)以PSD格式提交。設計意圖:從學生實際出發,以教學大綱為準繩,根據教材的知識結構和學生的認知能力,布置基礎題和提高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選擇適合自己的平面制作練習。
案例小結使用思維導圖(圖3)進行課后總結。設計意圖:思維導圖是教師對知識理解過程的可視化,學生既能直觀地看到概念,又能了解到教師的思維過程。
課后反思
讓學生建立一個“超越技術”的基本理念。技術無疑是重要的,沒有精湛的技術,再好的思想情感都無法表達出來,但是,現實情況正如一位輔導教師說的“技術不是問題,問題是沒有創意”。故這堂課先通過教師引導學生欣賞平面作品,去體會每幅作品的寓意,讓學生的創作意識大大增強,善于從創意出發,深入思考,挖掘作品的內在意義。并讓學生利用最基礎的PS技術初次嘗試設計一幅平面作品,通過給作品起名學會提煉主題,讓平面作品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思維導圖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從基礎知識入手理清思路,明確知識要點,對課程內容進行分類總結。這堂課采用思維導圖來總結,是教師對知識理解過程的可視化,學生既能直觀地看到概念,又能了解教師的思維過程。
關鍵詞:平面設計;案例教學法;課堂教學
平面設計課程不但需要學生掌握大量的平面設計知識,還需要學生掌握計算機設計軟件,具有強有力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方法有很多,如采用企業實習等實踐教學方式,但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最為簡單的方法就是在課堂上使用案例教學法。教師可以把案例融入教學內容中,通過仔細的前期準備,在教學中使用恰當的案例,再輔以計算機設計軟件的實驗課程,讓學生快速地把設計知識變為設計能力,從而提高平面設計課程的教學質量。
1案例教學概述
案例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中恰當地使用案例材料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習的內容,案例能夠使學生進入學習內容的情境中,更好地體驗知識的內容和實際運用,提高了學生在面對類似問題時的解決能力。案例教學的核心內容是改變教學方法,利用設置情景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平面設計課程的理論知識,還可以通過課堂討論等方式來發散學生的思維,達到課堂內良好的互動效果。因此,案例教學方法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它的優點是能夠啟發學生的創造力,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縮短課堂上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差距,對于學生掌握理論有著良好的助力。案例教學因為其能夠模擬工作環境,老師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和課堂內容可以對于案例進行設計,具體做法有:一是精心選擇案例。案例的難度要適宜,還必須要與課程內容共通,緊密貼和課堂、課程內容。二是教師通過仔細備課對案例有總體了解,在課堂上介紹案例時,語言要生動,內容要詳略得當。三是案例要將理論內容和現實問題相結合,學生課上的討論和互動,教師要積極地引導不能夠偏離課堂的主題內容。四是注重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通過教師對于案例的詳解,可以讓學生在軟件操作中嘗試解決類似的問題。
2平面設計課程教學的規劃
平面設計課程很有難度,因為一方面需要美術、美學的知識;另一方面還需要計算機知識,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平衡設計知識和計算機知識,使學生所學內容具有實用性。平面設計課程目前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點:第一,平面設計課程存在的時間僅十多年左右,很多院校的此類課程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有些院校偏重于美術教學,有些院校偏重于計算機設計軟件課程,國內沒有統一的課程內容定論。第二,平面設計類課程課堂內容隨意性較大,很多院校經常根據教學效果改動人才培養方案,缺乏對學生連貫性的教育,使老師有些無法適從。平面設計課程的人才培養方案的設置應該以社會的人才需求為導向,讓學生在學習中與實際設計工作相聯系,更好地進行設計實踐,這樣學生畢業以后,才能夠更快的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方向。學校對于學生的培養應該在課程內容教授時,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教育,而不是僅僅借鑒美術專業的相關內容。這樣一方面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從而提升了設計能力;另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在未來工作中更好地適應設計工作的內容。
3案例教學法在平面設計教學中的應用
(1)案例教學法在平面設計教學中應用的優點。第一,案例教學方法能夠引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對于該門課程更加認真和上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喜歡上平面設計課程時,就會更加鉆研這門課程,并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平面設計課程是需要設計理念和靈感的課程,如果只講述枯燥的理論和計算機軟件操作的知識,課程的趣味性不高,容易引發學生的厭學情緒。此外,平面設計的靈感來源需要多方面的知識,老師也可以列舉多方面的靈感例子,并對案例的設計方案、技術原理進行講解,為學生解惑。第二,案例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平面設計知識。教師在進行平面設計課程講授時,可以通過案例來解讀計算機軟件的功能,然后在互動階段與學生進行互動式教學,讓學生更加了解這個案例的設計方案,并形成自己的觀點,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單個案例教學中,可以在實訓室利用計算機的屏廣功能在學生的計算機演示案例中的設計步驟,讓學生能更加仔細地觀察,之后可以讓學生動手操作,進一步檢驗自己的學習效果,加強記憶。第三,案例教學能夠為學生提供網絡學習的環境。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來向學生講解案例,也可以在計算機實訓室通過屏廣功能來演示步驟,這些技術極大地方便了學生學習平面設計。此外,通過計算機演示的案例教學能夠為學生提供了網絡學習環境,這個一方面指的是互聯網的學習環境;另一方面指的是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通過案例教學也形成了小型網絡,從而在平面設計課程中實現案例教學的效果,還可以一定程度上達到互動式教學的效果。第四,案例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師在課程講授時,一個優秀的案例可以引發學生動手實踐的欲望,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案例的素材,讓學生在實訓室中自己動手做一個同樣的,甚至是改良的平面設計,以此看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和動手能力。任何的創作都是從模仿借鑒開始,之后才能夠超越,故案例教學能夠讓學生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這對于平面設計課程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2)案例教學法在平面設計教學中應用的方法。教師在平面設計教學中進行案例教學的應用,應該根據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在課程開始前就要做出規劃,研究出什么內容適合什么樣的案例,并通過課題組進行仔細的研究才能夠事半功倍。具體如下:第一,進行總體規劃。任何一門課程都有自身的特點,也都是為人才培養方案來服務的,故應該按照人才培養方案對于該門課程進行總體規劃,在開學開課之前就應該準備好充分的案例,才能夠在教學中一以貫之地進行案例的學習。這樣學生在一學期的學習中至少能夠具有充分的實踐經驗解決一類問題,通過思維擴展便能夠解決更多類似的問題。第二,材料的選擇要符合學生的能力。在課程講授前選擇的材料,教師要在平面設計課程的講授過程中不斷地修正,使材料和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更加符合,并根據案例的難易程度由淺入深地傳授給學生用來學習。第三,教師的引導。平面設計課程必須要使用計算機軟件作為輔助,大量的平面設計軟件為設計者提供了很好的助力,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學會了軟件都能夠進行設計。所以培養出的學生要更加突出,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更多其他方面的知識,用案例來讓學生獲得設計靈感和藝術美感,從而設計出個性化的作品。
4結束語
平面設計課程相對于其他課程來說具有特殊性,既需要學生具有美術方面的知識,也需要學生能夠熟練掌握計算機知識,可謂是要求頗高。案例教學對于平面設計課程來說是十分適合的,其能夠創造出情景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愛好,并且能夠促進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互動,達到了互動式教學的效果。本文在案例教學的概念和平面設計規劃下,研究了案例教學對于平面設計課程的促進作用和應用方法,希望能夠為案例教學在平面設計課程的使用上提供淺顯的建議。
參考文獻:
關鍵詞:數方格法。平行四邊形
【中圖分類號】G40-03 【文獻標識碼】 【文章編號】
[教學內容]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冊)第12-13頁例1、例2、例3。
[教材簡析]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共分兩課時教學。第一課時主要是引導學生探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第二課時主要是應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本設計是第一課時。教材安排了三道例題。例1從比較方格紙上每組中的兩個圖形面積是否相等入手,引導學生把少復雜的圖形轉化成相對簡單的熟悉的圖形,讓學生初步感受轉化方法在圖形面積計算中的作用,并為進一步的探索活動提供基本思路。例2引導學生通過平移把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教材一方面突出了平移在轉化過程中的應用,另一方面也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實現轉化的目的。例3的重點則放在探索平行四邊形與轉化成的長方形之間的聯系上。
[教學目標]
1、懂得用轉化的方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探索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并能應用公式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理解圖形之間的內在聯系,體驗探究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過程。
3、培養學生的操作、比較、抽象、概括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能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探究推導過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進行了《面積是多少》的動手操作實踐活動。你們還記得求不規則圖形面積的方法嗎?(學生回顧并交流了上節課學習的“四種”不規則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這節課,我們就運用這些方法來探究“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這個問題。板書課題: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
二、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例1插圖。判斷每組中的兩個圖形面積是否相等。
(1)觀察每組的兩個圖形說一說自己判斷的方法。
生1:我是通過數方格的方法知道每組的兩個圖形面積相等的。
生2:我是通過平移的方法知道每組的兩個圖形面積相等的。
根據學生的回答師板書:
方法一:數方格法。
方法二:平移法。
(2)師問:比較上面兩種方法你們認為哪種方法比較簡便呢?學生經過比較和交流,一致認為方法二比較簡便。
(3)師小結:把每組左邊的圖形經過分割平移,就轉化成了和右邊一樣的圖形。轉化法是我們以后經常要用到的方法。教師利用課件演示。
2、課件出示例2插圖。你能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嗎?
(1)師問:怎樣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呢?(以小組為單位,拿出課前準備的方格紙、直尺和剪刀動手操作)。
(2)組織學生匯報。
①從平行四邊形左邊(或右邊)剪下一個直角三角形,然后向右(或向左)平移,可以拼成一個長方形。
②將平行四邊形沿高剪下,然后向右平移,也可以拼成一個長方形。
設計說明:學生可能想出很多方法,分割平移轉化成長方形,讓學生體驗各種方法的合理性,并對各種方法進行比較,掌握簡單、易于操作的方法,并且在頭腦中形成表象
3、課件出示例3。
(1) 要求學生從教材第127頁上剪下一個平行四邊形。學生動手操作。
(2)組織學生把它轉化成長方形,求出面積。完成例3中的表格(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填表)。
(3)指導討論:(課件出示討論提綱)
① 轉化成的長方形與平行四邊形面積相等嗎?
②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
③根據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怎樣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呢?
(4)、教師啟發性小結:我們用割拼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什么發生了變化?,從什么變成了什么?,什么沒有變?。再想一想,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長方形的什么?,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什么?,長方形的面積=長×寬,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呢?板書:(略)。
如果用S.a.b分別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和高。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可以寫成S=ab
(5)教學“試一試”(先獨立完成,集體反饋時指名說一說所應用的面積公式。)
設計說明:學生經過動手操作、轉化、計算、填表、比較等一系列實驗活動,溝通了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探究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三、鞏固練習
1、選擇題、(把正確答案前的編號填在括號里)
右圖的面積是( )
①15m ②15m2 ③15cm2
2、操作練習:(先畫一個平行四邊形,測量出有關數據,再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設計說明:練習為了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應用公式計算面積的能力。
四、全課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同桌交流自己的體會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資料鏈接]《新課標》九年義務教育學段的“空間與圖形”部分,和平行四邊形有關的知識有:
1、平行四邊形定義: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2、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
3、平行四邊形性質:(1)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2)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3)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
關鍵詞:平面交叉、交通安全、規劃設計、措施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 A
就公路安全的角度而言,平面交叉可以說是公路網中最關鍵的因素。據統計,發生在交叉口的交通事故約占道路事故總數的1/3,如英國24%、日本41%,我國為50%,而在城市中這一比例高達60%以上。由于相交公路上的各種車輛在交叉口匯合、轉向、穿行,互相干擾或發生沖突,不僅使車輛減速,引發交通堵塞并容易導致交通事故。
事實上,我國高等級公路在平面交叉處成為事故多發點這一現象與我國目前的公路建設理念中僅重視建設項目主體本身如選線、路基、路面、橋涵的設計等,而對于關系到公路使用者以及受公路影響的“人”關心不夠不無關系。設計與管理部門均未對路線平面交叉給予足夠的重視,在設計文件對平面交叉路段一般僅采用一覽表的形式,而未進行詳細規劃設計。因此,充分考慮交叉口的通行和駕駛特性,改善其規劃和設計,將對提高交叉口車輛運行的安全暢通,減少交通事故發生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提高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保障交通安全,應對大型平交進行渠化以及注重對行人、自行車交通的處理。下面是筆者結合設計實踐的一些體會。
1、渠化和行人、自行車交通的處理原則
1.1渠化的處理原則
渠化是通過導流島與路面標線相結合的方式,以分隔或控制沖突的車流,使之進入一定的路線,從而滿足平面交叉的基本要求。其目的是通過渠化來減少沖突或明確分開沖突,以控制交通流,調整沖突角度,減少不必要的路面鋪裝。經過渠化設計的平面交叉在時間、空間上得到了充分地利用,提高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并增加其安全性。設計合理、適用的渠化交叉比同樣面積的非渠化交叉,在通行能力上將有著明顯的差異性。然而,在渠化交叉時,往往會因設計不當而造成一些事與愿違的事情發生,這就要求在渠化設計時應遵循一定的原則?!豆仿肪€設計規范》(JTG D20-2006)對渠化設計有著明確的規定:⑴渠化的行駛路線應簡單明了,過于復雜的設計容易使車輛誤行,反而降低其使用效果;⑵應避免交通流的分流、合流集中于一點;⑶導流車道的寬度應適當,過寬會引起車輛并行,容易發生碰撞事故;⑷駕駛者駛近導流設施前應能醒目地覺察到導流設施的存在。以上4點為平交口的渠化提供了設計的依據,也是設計中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
1.2行人及自行車交通的處理原則
在交叉口設計中,道路的構造和交通管制的實施,都是以汽車交通為主要服務對象,而將行人和自行車作為道路交通干擾因素給予考慮。但在我國,尤其在城市中,由于行人和自行車交通的大量存在,在平面交叉設計中如何處理好行人和自行車交通問題往往成為主要矛盾和難點。
行人和自行車交通,在道路區間,通過設置專用的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極易與汽車交通分離,從而排除其對汽車交通的干擾。但在交叉口處,大部分情況是汽車與自行車和過街行人混在一起,給交叉口處的交通處理帶來極大困難,這往往是交叉通混亂和通行能力極端下降的主要原因。為此,在平面交叉設計中應對其給予充分的考慮。
在交叉口設計中,對行人和自行車的處理,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⑴在交通條件安排上,應優先考慮給行人以較好的通過條件,如路徑要直捷,受其它干擾要小。
⑵自行車在進入交叉口后如無分離條件,應與汽車交通一起考慮,行駛路徑在汽車交通右側。
⑶在有交通信號控制的交叉口,信號顯示應充分考慮行人及自行車交通需要,應優先考慮解決行人和自行車對主交通流的干擾,黃燈時間安排應以保證行人安全通過交叉為控制條件,并要使汽車對行人交通威脅最小。
⑷在條件允許時,應對各類交通實行分離,各行其道,或以過街橋、過街地道解決行人和自行車交通問題。
2、平面交叉的設計實例分析
2.1G206線揭陽市東山環形平面交叉設計(圖1)
圖1
該平交為G206線與S236線交叉處,設計采用了環形交叉形式。環形島的采用是消除沖突點十分有效的方式。所有車輛均繞中心島環行,由切線方向駛入,也從切線方向駛出,形成環流,且在環道上行駛方向一致,有利于連續通行;車輛能順利完成左轉或直行,保證行車安全,避免了大角度的交叉沖突點;交通主流方向即G206線汕頭至豐順方向線形指標較高,交通順暢;
該平交自建成投入使用以來,未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據筆者自駕車感受各行車方向均較順暢,現場多次觀察,車流也較井然有序,通行能力適用現況。
2.2揭西縣京棉公路入口平交(圖2)
圖2
該平交為T型渠化交叉,為S335(該路段為一級)與京棉公路(一級公路)相交處。根據交通流及交通量的特點,在平交口增設左轉彎車道,使得S335在平交范圍成為雙向六車道的斷面,同時揭陽方向往棉湖方向有2個車道。在斷面劃分時,將公路的硬路肩設置為城市道路的非機動車道,以方便城鎮非機動車輛的行駛。平交口可設置人行橫道,以方便行人及非機動車輛穿越。在該平交口的渠化設計中,首先將交叉公路的非機動車輛分離出去,又輔設1條非機動車道,這樣就使非機動車輛在未進入交叉口前就被分離出去,減少了交叉口的交通量,同時緩解了交叉口的交通壓力。S335線將原有的路面寬度適當加寬的方法,在滿足了車輛行駛所需要的行車道寬度的情況下,適當地留出非機動車道的寬度,這樣就減少了非機動車輛與機動車輛之間的相互干擾。針對交通流的具體情況,采用了分隔式斷面,限制了行車方向,縮小沖突區,減少沖突點,并消除沖突點;約束行車路線,使車輛減速轉彎,組織渠化交通,保證行車安全,提高了通行能力,且此方案布置較為緊湊,占地面積小,涉及拆遷建筑物少,修建費用較環形交叉要低。
3、渠化和行人、自行車的安全處理措施:
3.1渠化的安全處理措施
⑴分流島的設計應能引導車輛駛入的曲線順適,分流島形成的側向限制和漏斗形收縮有利于車輛駛近進入點時降低車速。分流島、中心島和路面外緣,應設置半可越式路緣石,以改善輪廓標示和防止“啃角”。
⑵適當偏移正在進入環形交叉的車輛的運行路徑是保證安全營運最重要的因素。采用以下一種或多種方式調整入口車行道的幾何設計和保證“直行”車輛的跡線作較大偏移就能達到上述目的:
a.設計好入口車行道的線形和定好引道分流島的形狀、大小和位置;
b.設置大小和位置適當的中心島;
c.在出、入口之間采用錯列或不平行線形。
⑶安全交叉口停車視距應符合規范規定。
⑷分隔式公路所有平面交叉都應設置左、右轉輔助車道,以保證安全。
3.2行人、自行車交通安全處理措施
⑴條件可能,設置行人、自行車過街天橋;
⑵在交叉口的各出入口處設置人行橫道,人行橫道距交叉口距離要適當,過近或過遠都對交通安全十分不利;
⑶利用分隔帶、分流島為行人提供過街安全島,提高行人的安全保證條件和過街通行能力,并減少其對行車的干擾。
4、結語
公路平面交叉作為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直接影響公路的使用功能、通行能力和安全程度。這就要求在平面交叉選型時,應根據交叉口現狀、交通量、交通組成、行人和自行車、地形、用地條件和工程造價等因素調查分析,做出不同方案加以比較,選擇符合行車、行人安全的類型。當各交匯公路進入路口的交通量接近且較大,或用于城市的邊緣聯結公路與城市道路分散入城的車流,交叉公路為十字型時可參考G206線東山環形平交。當交通量大、轉彎車輛多且車速快、車輛類型復雜、交通主流方向明顯或行人多的情況下,采用類似揭西京棉公路出入口平交類型可保證交通安全,提高通行能力。考慮行人、自行車的交通安全,可通過增設非機動車道、人行道予以分隔,這樣就減少了非機動車輛與機動車輛之間的相互干擾;平交口設置人行橫道,以方便行人及非機動車輛穿越,另外,可增設為城市道路的非機動車道,在行人、非機動車未進入平交前即被分離,這樣可同時保證行人、非機動車的交通安全和車輛暢通。
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是科學探究的要素,是培養學生設計實驗方案能力的重要環節。提高教師指導學生如何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的水平是教研部門的職責。2012年3月,訥河市召開了教育學會物理分會第一屆年會。與會的5位教師,對“平面鏡成像”探究課以制訂計劃和設計實驗能力的培養為視角,從教學設計、說課、課堂實錄、教學反思、作業講評等多個側面進行了展示。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了解平面鏡成虛像,了解虛像是怎樣形成的;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鏡成像的現象;初步了解凹面鏡對光的會聚作用、凸面鏡對光的發散作用,以及了解它們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經歷“平面鏡成像特點”探究,學習對實驗過程中信息記錄;觀察實驗現象,感知虛像的含義;通過觀察感知球面鏡對光線的作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中,領略物理現象的美妙與和諧,獲得“發現”成功的喜悅;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通過對平面鏡、球面鏡的應用的了解,初步認識科學技術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難點:虛像概念。
三、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創設情境:投入到箱子中的硬幣怎么不見了?讓學生在疑問中,留有懸念。
[設計意圖:教師表演魔術,學生觀察并感到驚奇,從而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有利于直接引入課題。]
(二)深入展開,體驗過程
提出問題、引導猜想:
師:現在大家觀察我手中的平面鏡,針對鏡子中的像和你本人這個物做為研究對象,通過觀察你能提出與平面鏡有關的問題嗎?并對提出的問題進行猜想。預計可能的問題及猜想:(1)平面鏡成的像和物本身的大小有什么關系?(2)像和物到鏡面的距離是否相等?(3)像的大小是否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有關?(4)物在平面鏡中成的像是實像還是虛像?
[設計意圖:學生根據生活經驗或利用課桌上的平面鏡自我觀察,并提出與平面鏡有關的問題。鼓勵學生根據生活中的切身實際大膽進行猜想,說出猜想的依據,并把猜想的內容寫在黑板上。這樣的鼓勵、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和進行猜想的能力就會有很大提高。]
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思路見課堂實錄。)
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
內容:
(1)選擇并組裝儀器。
(2)畫數據記錄的表格。
(3)分組實驗。
(4)記錄并分析數據。
[設計意圖:教師巡視指導,進一步提出:“怎樣研究像距與物距的關系?”學生實驗探究,強調分工合作,相互交流。重點指導能力較弱的小組,體現教師對學生的人文關懷。]
分析論證:
小組內、小組間學生展示交流探究結果。然后師生共同整理探究結果,得出平面鏡成像特點。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交流實驗結果、分析實驗數據、總結概括實驗結論。根據教師板書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內容加深記憶理解。]
評估:
教師在指導學生評估環節中要重點考慮下面幾個問題:(1)實驗過程是否合理;(2)結論的可信度;(3)改進探究的方案。
[設計意圖:各組之間交流在實驗中遇到的困難,解決的方法,提供自己的成功經驗,找出實驗的不足。培養學生在探究各個環節中進行評估的能力,養成評估的習慣。]
交流合作:
教師組織交流,學生按組匯報。各小組將自己的探究過程,收集到的證據和作出的總結向全班報告。教師進行質疑與答辯。
[設計意圖:交流匯報自己的探究過程、思路、方法、步驟、結果等,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與合作意識。]
(三)總結提高,突破難點
1. 引入“猴子撈月”的故事。
2. 演示“水中蠟燭”。
3. 利用多媒體,從理論上分析平面鏡成虛像。
教師演示實驗:“用白紙承接多媒體投影的像”。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虛像,突破教學難點,符合從感性到理性的認識規律。]
(四)課堂訓練,學以致用
1. 生物顯微鏡的鏡筒下面有一個小鏡子,用來增加進入鏡筒的光強。如果小鏡子的鏡面可以選擇,在生物課上使用時,效果最好的是:(?。?。
A.凹型鏡面 B.凸型鏡面
C.平面鏡面 D.乳白平面
2. 小明從平面鏡里看到鏡子對面電子鐘所成的像如下圖所示,這時電子鐘指示的真實時刻應是( )。
A.21∶10 B.10∶21
C.10∶05 D.12∶01
[設計意圖:第1題主要糾正“物體距平面鏡越近,像越大”的錯誤觀念,是本人設計的原創題;第2題考查學生對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際應用。]
(五)布置作業,體現拓展(略)
四、板書設計
平面鏡成像
一、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
關鍵詞:公路;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改善;設計
中圖分類號: X7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引言
據統計,我國發生在平面交叉口的交通事故占城市交通事故的30%左右,由此可知,平面交叉口對整個道路交通系統的安全水平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只有通過對現有交叉口的安全改善設計,可顯著提高平面交叉口的安全水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已建平面交叉口的安全問題
1、交叉口選位不當
平交路口選位( 位置選擇) 的合理性將直接影響到該平交路口的交通安全性。一個平交路口必須與鄰近的平交路口或任何一個交通接入點保持一定的距離,以便交通流能平穩到達,降低車輛之間的速度差( 速度差是產生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時又能確保駕駛員有足夠的時間準備進入該平交路口;公路平交路口垂直和水平( 縱向和橫向) 的幾何特征( 線形) 也會對平交路口的交通安全性產生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對駕駛員的安全視距和安全行車有顯著影響。
2、相交角度不合適
兩條道路相交時,其交角應該大于45°,過小的交角不僅在行車時容易造成對向沖突,而且司機也不容易判斷被交道路的距離和交通狀況。
3、交叉口面積過大,缺少必要的渠化
交叉口面積過大,導致車輛行車軌跡混亂,沖突增多,因此容易發生事故。另外交叉口清空時間過長,造成相位間隔時間的浪費,使行人過街困難。這種類型的交叉口應該進一步深入渠化,可以考慮做交通島、導流島,并規范進口道的車道寬度和行車軌跡。
4、畸型多路交叉
畸型多路交叉往往會給交通組織帶來麻煩,一般情況下采用環形交叉來解決。但是當相交道路的角度、間距、等級組合不當時也會帶來很大的問題,需要通過合理的交通組織和渠化來進行改善。
5、視距不良
在交叉口視距三角形內如果存在障礙物,會造成一定的盲區,司機駕車時不僅沒有安全感,而且很容易與被交道路的車輛發生沖突,致使駕駛員遇緊急情況時來不及反應,采取應急措施不當而造成事故。這種類型的交叉口在支路與主線相交時特別容易出現。在不可能移除障礙物的情況下,應該在支路上設置停車讓行標志。
6、行人過街安全保障不夠
很多地方的交叉口普遍缺少行人過街等待區域,道路較寬時,弱勢群體( 老人和兒童) 過街就比較困難。另外即使在綠燈期間通過,行人仍有可能同右轉車流甚至左轉車流沖突,使得行人過街時缺少安全感。這樣就造成一種心里暗示: 既然綠燈、紅燈都不安全,那么就不一定非得等綠燈了,于是闖紅燈現象就屢見不群了,造成交通狀況更加混亂。
二、公路平面交叉通安全技術設計分析
交通安全技術按應用的方式主要可以劃分為三類:交通安全診斷技術、交通安全改善技術、交通安全評價技術。這三類技術之間相互緊密聯系,共同構成公路交叉通安全技術體系。
交通安全診斷技術是利用非事故預測、通過現場調查方法判斷交通事故產生的可能原因,然后根據實踐經驗和理論經驗分析科學評價交叉口的安全隱患,提高交通安全的預防性方法,為交叉通全改善措施的提出指明方向。
交通安全改善技術主要包括交叉口幾何設計技術、交叉口接入管理技術和交叉通控制技術,它們分別通過改善公路交叉口的幾何特征、支路接入和交通運行條件而改善公路交叉口的道路交通安全,是交叉口更好地服務于道路使用者的安全要求,減少交通沖突的數量,降低交通沖突的嚴重程度,從而達到提高公路交叉通安全的目的。公路交叉通安全改善技術以交通安全改善措施為基礎,與交叉口安全診斷技術有著直接的聯系,針對每一個交通安全問題,交通安全改善措施都有一個或多個改善措施與之相對應,也即針對公路平交通安全診斷技術的分析結果,交通安全改善技術就可以提出與之相匹配的交通安全改善措施,交通安全改善技術并對各項改善措施的效果進行分析,確定改善措施的效益和成本,為公路交叉通安全改善方案的制定提供支持。
公路交叉通安全評價技術可分為交通事故評價技術和交通沖突評價技術。交通事故評價技術以交通事故的統計數據為分析的基礎,意義明確可靠,是廣為接受的評價方法,但由于交通事故數據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其應用范圍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交通沖突評價技術通過觀測人員對公路平交通沖突發生的頻率和嚴重程度進行觀測而實現對其交通安全狀況的評價。交叉口評價技術必須根據交叉通安全診斷技術和改善技術的實際需要開展研究。
交通安全診斷技術和改善技術提出各種可能的公路交叉通安全問題和改善措施,交通安全評價技術則根據要求分析和界定交通安全問題的嚴重程度,獲取、積累和分析交叉通安全改善措施的改善效果;交叉通安全改善技術的研究也必須和交叉通安全診斷技術的研究有機地融合起來,對于診斷技術所提出的每一交通安全問題,改善技術都要有相應的改善措施。通過交通安全技術之間的緊密銜接,不同技術有機地聯系起來,成為一個完整的、緊密聯系的技術體系。
三、平面交叉口的安全改善設計
1、渠化設計
(1)明確分隔交通流,分離交通沖突區域,明確定義所有沖突的交通流,盡可能的把有沖突的交通流分隔開來,主要是從時間和空間上對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進行分流。時間上主要采用信號燈周期的不同相位進行分隔??臻g上主要是物理分隔,采用各種渠化交通措施 ——路面標線、設置分隔帶和交通島(導流島)等措施,將對向車流、直行和左右轉車流、機動車和非機動車流、車流和人流等分隔開,使之各行其道,互不干擾,確保了主要交通流的優先通行權,避免了不同交通流之間的一些不必要沖突,使車輛、行人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2)對主要交通流應給予優先通行權,并允許它們形成一隊自由行駛的車流。在進行改善設計時,小型交通流應該與明顯或高速交通流區別開來,并設立交通標志或對其進行速度控制。
(3)避免相向行駛側流小角度相交,通過改變相向行駛車流的夾角,從而縮小沖突面積,降低事故風險。
(4)設置轉向車道,設置轉向車道能夠使轉向車輛提早與直行車輛分離,并為轉向車輛提供一段緩沖空間以等待合適的轉向機會,這樣就能減少轉向車輛與兩個方向直行車輛之間交通沖突的數量和嚴重程度。可通過拓寬交叉口、擠壓出口道或增加中央分隔帶來實現。左轉、直行、右轉進口車道數設置應與相應方向的交通量相協調,并與出口通行能力相匹配。在左轉或右轉車輛多時,可在鄰近交叉口的路段內分別增設左轉或右轉專用車道,以保證直行車道的通行能力。
2、保護交叉口的功能區
交叉口的功能區是車輛進出交叉口的區域,駕駛員需要在這里進行加減速、更換車道、轉彎等機動動作。公路接入點與功能區距離太近會導致嚴重的交通沖突,交叉口選位不當會造成交叉口的功能區范圍內交通沖突嚴重,引發交通事故。故在交叉口功能區范圍內道路兩側不設置任何形式的開口,尤其是機動車輛的開口。
3、行人過街安全設計
(1)在設有行人通道的交叉路口,渠化交通應與行人交通安全結合起來,尤其是設置位置恰當、形狀合理的導流島、中央隔離帶,不僅能對渠化交通起到關鍵作用,而且能對行人的安全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
(2)人行道長度超過20m時,應設置行人安全島。行人穿越時間過長,與機動車流發生沖突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雖然有時設置行人安全島意味著占用一定的空間,但是合理的設計可以給車輛和行人帶來雙重的便利。
(3)信號燈相位保證。如果有較多行人穿越,應設置行人過街信號燈,提供安全的通道。對左右轉交通較大的路口,應設行人過街專用相位,即單獨的與車輛沒有沖突的相位,以完全避免與機動車流沖突,確保行人過街安全。
4、交通控制設施
對于一些已建交叉口,存在交通隱患但又無法對其進行土建改造時,采用交通控制設施對其進行改造可以非常有效的達到預告、警示、限速、減速等目的。面對多個交通沖突時,駕駛員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和動作,從而造成交通事故。通過交通控制設施,給駕駛員一個相對簡單的公路環境,能夠大大降低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高速運行道路上的交叉口可能會使駕駛人員產生“突然變化”的感覺,在這種情況下,應采取必要的措施迫使駕駛人員注意到交叉口的存在,提高安全意識,從而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
結束語
我國現在交叉通安全改善設計,對我國交通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必須要合理解決各方向交通流的相互干擾和沖突問題,以保障交叉口的交通安全和暢通。
參考文獻:
[1]韓鳳春,曹金璇.平面交叉口的安全設計[J].公安大學學報,2012(07)
關鍵詞:平面設計;案例教學法;實踐思考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綜合性的教學方法,它以教學案例為對象,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先對案例進行分析和解構,然后通過學生探討和思考,最終達到掌握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效果,案例教學法符合學生教學活動的認知發展規律,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平面設計中運用案例教學法是平面設計業發展的需要。
一、目前平面設計教學存在的問題
1、部分高校對于平面設計專業教育不夠重視
一些大學重視其他專業教學,忽視平面設計專業的教育,因為平面設計是近些年才產生的新興行業,也屬于我們常說的冷門,在就業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所很多院校更重視本校重點專業人才的培訓和教育,在平面設計專業投入的資金和政策不夠,導致平面設計專業軟硬件皆不足,課程設置不科學,課時設計較短,教師專業水平有限。
2、師資力量薄弱,部分教師專業性較低
部分院校教師隊伍不夠完善,一些教師專業水平較低,學校對于平面設計教師缺乏專業的培訓,一些教師缺乏實踐經驗,甚至個別教師是由其他專業轉變而來,教師的專業水準決定了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師資力量薄弱是影響平面設計發展的一大重要因素,教師的自主學習意識有待加強。
3、教學形式單一,教學手段缺乏,案例教學法應用收效甚微
一些學校平面設計專業教學手法陳舊,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用一臺電腦簡單的重復一些基礎平面設計軟件技巧,這是不能達到網絡時代對于平面設計人才的需求的,多媒體教學手段應用不夠廣泛,案例教學法運用不夠深入,不能夠有效加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二、案例教學法的特征分析
1、師生互動性強,教學過程開放
案例教學法的一個特點是師生互動,平面設計教師在運用案例教學法時,首先要向學生講解案例并加以解構,使學生對案例有一種明確認知,第二個環節是學生分組討論,針對案例中的平面設計方案與技巧進行分析和研究,與教師加強有效互動,有利于快速掌握知識和深入理解知識點,教學過程的開放性決定了教學效果的深刻性。
2、學生自主性發揮明顯
案例教學法另一個特征是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案例分析時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指出案例中可以借鑒的平面設計知識,如果自己擔任該案例平面設計師,自己會從那些角度出發進行方案設計,案例設計的優缺點,學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有不同意見的同學可以直接反駁,有利于學生共同提高和進步。
3、理論探究與實踐相結合
案例教學法是從實際出發,將現實生活中的平面設計案例真實、形象的展現在學生面前,它強調的是平面設計基礎知識的應用,案例教學法從問題入手,學生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探索,學生將所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分析方法應用于案例解構,這也是實踐的一種途徑,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案例教學法在平面設計中的有效實踐
1、教師對于案例的選擇要慎重,案例要有針對性和實用性
教師選擇案例要有針對性,指的是學生是受教育的主體,教師作為教育的實施者,要時時刻刻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對于案例的針對性要把握好,以學生現階段的知識水平和情感需要為依據進行案例教學,案例要貼近學生生活,不能脫離生活。案例還要有實用性,主要指案例教學方法的應用要能夠使學生提升設計能力,將案例中提取的知識和技巧應用到自己的設計中,在未來的設計方案中加入一些自己在案例教學中學到的元素。
2、合理的課程設置與有效的案例教學相結合
當前部分院校平面設計專業教學水平還很有限,造成這種情況的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平面設計課程設置不合理、不科學,課時設置較少,解決這一問題學校首先要加大對平面設計專業教育的重視程度,加強設備投入,完善課程設置,有效的增加課時,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完善的課程設置與案例教學法相結合,能夠提升課堂教育的效果,教師要根據時代要求,合理組織教材學習,但不能完全依照教材順序學習,要自己組織好學習內容,做好課堂教學設計,講案例教學法充分運用,那些重點知識更適合用案例教學法去展示,那些不適合,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這對于學生平面設計知識的掌握與吸收是有利的。
3、積極組織案例討論,調動學生積極性
組織案例討論的目的在于加強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教師要引導學生去掉案例中不重要的細節,將那些重點信息集合起來,發現案例中的知識與所學的平面設計知識之間的聯系,啟發學生將專業知識與案例內容相結合,創設輕松自由的討論環境,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在宏觀上把握學生討論的大方向,允許不同的聲音與見解的存在,讓學生獨立思考,大膽的交流,使學生在輕松地環境中得到知識的鞏固,例如做一些優秀廣告設計的展示,學生討論設計方案的利弊,進而提高自己的設計綜合能力。4、加強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案例教學法要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才會煥發突出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將案例設計通過圖案、聲音、視頻等形式形象生動的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切身體驗到平面設計的魅力,增加學習熱情和積極性,提高自身的設計能力與綜合素質。
四、結語
在飛速發展的下知識經濟時代,社會對于平面設計人才的需求只增不減,案例教學法作為一種高效的教學方法,在平面設計教學中的應用不可或缺,這有賴于學校有效監督和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案例教學法的有效應用可以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與手段、專業知識、文化修養和創新能力,通過案例教學的方法,學生可以有效將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掌握實際問題的分析解決能力,為將來的就業奠定基礎。
作者:李翠翠 單位:河南省輕工業學校
參考文獻:
[1]肖煜輝.案例教學法在coreldraw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5(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