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23 05:01:31
序論:在您撰寫網上調查報告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隨著老百姓手中持有貨幣的增加,投資理財的“熱衷度”與日俱增;各金融機構也在不斷的增加各種理財服務,豐富理財產品種類吸引民間資本。
調查形式:
數字100市場研究有限公司與搜狐理財頻道合作,針對普通消費者,對銀行、保險、基金三種投資理財渠道進行了投資理財的網上調查。
調查目的:
為大眾投資者在挑選理財產品及理財服務機構提供依據;
為各金融機構理財服務和產品的改進與調整提供依據。
一、大眾投資理財意識強烈,但理財方式趨于保守
■大眾投資者表現出來的理財意識已經非常強烈(87.6%)。
■其中中青年群體:投資理財意識最為強烈,有一定的經濟基礎,風險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強,是各種投資理財服務的主要消費群體。
■老年群體:雖有較強的經濟實力但思想較傳統,低風險是這部分人群主要的理財方式。
■青少年群體:沒有穩定收入來源,理財意識較淡薄,是理財服務的潛在消費群體。
■目前大眾投資理財方式仍以傳統、穩健的方式為主,存銀行(78.4%)憑借其傳統的低風險優勢仍然是大眾投資者的首選。
二、銀行服務與產品
銀行普遍服務有差距
招商銀行(24.8%)在消費者心目中滿意率最高。
中國銀行的綜合表現最好。
根據用戶使用量統計得出的用戶相對滿意率(滿意率/使用率)排名前6名的是:招商銀行、中國民生銀行、中國銀行、深圳發展銀行、浦東發展銀行、中信實業銀行。
大眾對銀行卡的期望多失望大
消費者在銀行卡的選擇上會更多的考慮網點多少(16.5%),跨行手續費(11.3%),24小時自助服務(10.9%)等提高現金支取方便與效率的因素。
存提款網點有限(10.6%),查詢服務不到位(8.4%),提款機經常發生故障(7.9%)等低效率障礙在用戶不滿意因素中非常突出,而申請過程繁瑣(10.5%),職員服務態度惡劣,效率低(16.39%)等服務的低效率更加使銀行卡用戶感到失望。
本次銀行卡滿意率調查中招商銀行一卡通成為用戶評選的最滿意的銀行卡(23.7%),另外根據用戶使用量統計得出的用戶相對滿意率(滿意率/使用率)排名前六名的是:招商銀行一卡通、浦東發展銀行東方卡中國工商銀行牡丹卡、廣東發展銀行廣發卡、中國銀行長城卡、中國建設銀行龍卡。
三、保險業服務與產品
■大眾對投資型險種興趣低,保險業回歸本質。
■消費者在選擇保險產品時更多關注的是公司的實力(31.4%)和服務質量(30.6%)。
■用戶對保險公司的評價。
四、基金服務與產品
■基金產品品種繁多、缺乏有效營銷,投資者認知度低。
■通過調查發現大眾投資者認為最優秀的開放型基金排名中,所有基金的得票率都在16%以下,除排名前兩位易方達平穩增長(15.96%)和博時價值增長(11.89%)其余基金得票率均在10%以下。
同時在最優秀的基金公司的評選中除了南方基金管理公司得票率超過10%,其他基金公司的得票率均在10%以下。這也說明目前的基金市場群雄逐鹿缺乏領導性的品牌,而優秀品牌的建立還須經過業績與時間的考驗。
■最優秀的基金產品
■最優秀的基金公司
■基金銷售渠道待完善
■基金投資風險初顯,投資者回避風險
■最優秀的貨幣市場基金
五、目前大眾投資理財行為表現特征及問題
■首先,理財產品同質化嚴重,各機構的理財產品因差異化小而造成的投資者選擇疲勞,金融機構應該加強自身理財產品的創新。
■其次,大眾投資者對各種投資理財產品認知度不足,在競爭日趨激烈的金融市場中各金融機構應加強對自身理財產品的有效營銷。
■再有,大眾投資者的投資理財心理趨于平和,開始正視風險的存在,投資理財更加專業化、理性化。
思路提示:(1)舉行小型“高中學生上網情況調查與研究”的座談會;(2)問卷調查,設計一份“高中學生上網情況調查統計表”,了解學生上網的情況;(3)到圖書館、書吧或者上網查閱、搜集關于高中學生上網情況的資料,為開展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礎;(4)撰寫〈〈高中學生上網情況調查與研究〉〉的報告。(5)把這次活動的優秀調查報告在學校宣傳櫥窗內展出。(6)教師對本次活動進行小結。
目前關于此項研究內容的了解:
社會各界對高中學生上網利大還是弊大反映不一,眾說紛紜。各地曾經展開過辯論,許多媒體也都設過有關討論的論壇。但是,無論是辯詞,還是論壇上的留言,大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方人士并沒有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當然也也不可能從根本上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和辦法。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上網”在今天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人不分種族,地不分南北,無論男女老幼,俊丑與否,很多人議論上網,自己親自上網觸電。在龐大的網民群體中,高中學生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還在逐步增多。“今天你E了沒有?”已成為現代中學生的口頭禪,上網“沖浪”是他們的“新寵”。面對勢不可擋的中學生上網熱潮,如何對其進行正確引導和規范,已經成為需要學校、社會、家庭共同關注的重要問題。
我們想通過這次高中學生上網情況的調查和研究來了解目前我們學校的高中學生上網的情況,以客觀、公正的態度,審視當前高中學生上網這股浪潮,分析探討上網對我們高中學生健康成長的利與弊,探討如何對高中學生上網這股浪潮因勢利導,揚長避短,把它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期望我們的努力能給學校、家長以及廣大的高中學生朋友借鑒,并給上級部門的決策提供一點可資參考的意見。
研究方法:
在調查與研究過程中,我們采取了問卷調查、統計分析、座談討論、查閱文獻資料等多種方法。查閱的文獻資料包括網上、書報雜志中的有關資料等等。
研究時間:
主要利用課外活動時間和寒假時間進行調查和研究。問卷調查情況:
問卷調查的對象是我校高三、高二、高一年級共8個班級的學生,被調查的班級是隨抽的,所在班級的全體同學都參與了答卷。發放問卷500份,收回480分。收回問卷中有380位同學上過網,其中,男生306名,女生74名。統計結果顯示——
(1)上網地點:比例最高的是在公共網吧,占63%(以寄宿生為主,少數走讀生);其次、家里占30%(以城區走讀生為主,占95%;絕大多數寄宿生家里沒有上網條件);第三、學校網吧占7%(學校開設微機課上)。這說明現在上網的地點仍還是在公共網吧里,很多中學生上網并不被家長或者學校老師所知道的。
(2)上網目的:被調查的學生上網的主要目的還是聊天(42%)、玩游戲(38%)和看電影新聞(12%)。只有8%的同學上網是為了找資料,而查找資料的同學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查找影視明星和歌星的相關資料。在座談會調查討論中得知很多同學都有自己的QQ號碼。
(3)上網時間:在調查每周平均花多少時間上網時,我們發現380位同學中有160多位同學超過了2個小時以上。個別同學甚至超過了5小時。
(4)上不良網站:調查沒有發現同學經常接觸到同學登陸不良網站,如黃色或者暴力等網站。
(5)上網計劃:座談討論發現,除了少數同學是為了學習查找一些學習資料而上網外,絕大多數同學都無計劃,隨意性大,任意作為,盲目上網。相當多的同學隨大流,有人邀請就盲目隨從。
(6)上網對身體和學習的影響:在身體方面,380位同學當中有126位同學反映自己曾經上網導致眼睛視力下降、體力差、心情郁悶、反應遲鈍、惡心頭暈等癥狀;在學習方面,59%的同學反映上網導致自己學習成績下降,26%的同學認為上網對自己的學習沒有影響,只有15%的同學認為上網使自己的學習成績提高了。
(7)了解計算機技術知識與信息網絡技術知識:調查對象絕大多數同學都已經上過網,但是80%以上的同學對計算機技術知識和網絡知識都了解得微乎其微,知之甚少。甚至有45%的同學對網絡知識不感興趣,只是對上網的聊天、玩游戲感興趣。我校高二年級580多位同學參加信息技術考核,一次性通過率不到60%,竟然有260多位同學考核不合格。就是很好的例證。
(8)家長和學校對待高中學生上網的態度:調查中發現有380位同學除了部分班主任和微機老師給同學介紹過一點上網的注意事項之外,幾乎沒有受過其他人的什么正確引導——沒有受過網絡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引。60%以上的家長對中學生上網持否定態度,學校教師也認為高中學生上網弊大于利,所以相當多的老師是明令禁止學生上網。
調查結果表明:網絡已經對當代中學生產生了巨大作用,影響了了高中學生的道德準則、價值觀念、思想意識以及行為方式。但是,我們這些高中學生沒有明確上網目的,上網缺乏計劃,很少人把網絡作為吸取學習手段和工具。一些教師、家長對高中學生上網持否定與反對的態度,而事實是有的中學生對上網入迷上癮。無奈的事實卻是我們必須正視的,是無法逃避的。
鑒于此,我們有必要對造成高中學生迷戀網吧的原因、高中學生上網的益處、上網存在的弊端、弊端產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應對這些弊端做深刻的分析和闡述。下面我們就圍繞這些問題展開論述。
造成高中學生迷戀網吧的原因
通過調查和了解,目前形成中小學生迷戀網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1、中小學生的自制能力差,經不住誘惑。目前,中小學生需學習的課程較多,作業較多,因而面臨的壓力也較大。如果不認真聽講,就很難適應緊張的環境。面對大量的作業,又感到壓力巨大,因而畏本文來自轉載請保留此標記。難、畏學情緒加大,同時造成心理壓力加大。而網吧內的電子游戲正好為他們釋放壓抑的情感提供了“適合”的場所。中小學生好玩的天性,使他們很快在網吧內找到了樂趣,并且一發不可收拾。就連上課時間也沉浸在刺激的場面中。因而放學不回家平常不想學習的現象就在情理之中,同時,為上網要錢的招數變多也就不足為怪了。
2、家長的管理不嚴。有的家長認為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學會學不會與老師有關。還有的家長認為只要給孩子存上一筆錢,就算對得起孩子,學好學不好無關緊要,因而家長拼命掙錢,而對學生疏于管理。有的家長自己整日在麻將場、撲克場、酒場上轉,哪管孩子的學業和業余生活。對孩子放任自流,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原因。
3、網吧老板的利益驅動。盡管目前針對網吧,政府有各種各樣的規定,但網吧老板經濟效益的驅使,對各種規定不屑一顧。如“不準18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上網”,可是,你隨便到網吧去看看,上網的大都是十八歲以下的中小學生;“不準十二點以后再營業”,可通宵營業的網吧比比皆是。有的老板甚至鼓勵中小學生從家中偷錢娛樂,有的老板看見學生上黃站也不聞不問。要知道,每多上網一分鐘,老板就可多獲得一分的利益。
4、社會的約束力不強。執法單位不能嚴格按國家的法令辦事,對網吧管理不嚴。有時甚至“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有的只是罰點款完事。還有的只要網吧繳上管理費,就可以大搖大擺地肆意經營了。
由此看來,要治理好這個問題,必須通過社會、家庭、學校等幾個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高中學生上網的益處
網絡信息化時代是一個全新的時代,它促進中學生的思想觀念的更新,如學習觀念、效率觀念、全球意識等。網絡使中學生不斷接觸大量新事物、新技術,接受新觀念的挑戰。著名心理學家楊中芳教授認為:互聯網除非法黃色和暴力網站可能對孩子造成傷害外,帶給孩子正面的東西遠遠要比負面的多得多。并且,對當代中學生而言,網絡是不可回避的東西。無論我們喜不喜歡,注定成為我們當代中學生生活不可或缺的東西,禁止中學生上網,反而對他們的成長不利。那么中學生上網到底有什么益處呢?
一、拓寬視野因特網是一部信息極其豐富的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網絡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強,實現了全球信息資源共享。學生通過因特網以最快的速度隨意獲得自己的需要的信息,可以在網上瀏覽世界,認識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聞信息以及科學技術發展的態勢等等,極大地開闊了中學生的視野,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給學習、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和樂趣。
二、加強對外交流網絡號稱“虛擬世界”“虛擬天地”。首先,在虛擬世界里,每一名成員可以超越時空的制約,十分方便地與相識或不相識的人進行自由聯系和交流,討論共同感興趣的話題。網絡交流的“虛擬”性,避免了人們面對面直接交流時可能產生的摩擦與傷害,中學生上網可以進一步擴展對外交流的時空領域,實現交流、交友的自由化。其次,現代家庭都是“四二一”結構(祖輩外公外婆爺爺奶奶四人,父母二人、孫輩一人),獨生子女為多,生活經歷不同,孩子與長輩往往存在著“代溝”,不易溝通,在家中比較孤獨,從心理上說是最渴望能與人交往的。網絡則給了他們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臺和相對寬松、平等的環境。
三、促進中學生個性化發展因特網提供了這個無限多樣的發展機會的環境。中學生可以在網上找到自己發展方向,也可以得到發展的資源和動力。利用因特網就可以學習、研究乃至創新,這樣的學習是最有效率的學習。網上可供學習的知識浩如煙海,這給中學生進行大跨度的聯想和想象提供了十分廣闊的領域,為創造性思維不斷地輸送養料,一些電腦游戲在一定程度上能強化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四、拓展當今中學生受教育的空間我們的問卷調查中有15%的人上網而提高了學習成績,這也是我們上網值得驕傲的一點。因特網上的資源可以幫助中學生找到合適的學習材料,甚至是合適的學校和教師,這一點已經開始成為現實,如一些著名的網校。這里值得提出的是,有許多學習困難的學生,學電腦和做網頁卻一點也不叫苦,可見,他們的落后主要是其個性類型和能力傾向不適從某種教學模式??梢哉f,因特網為這些“差生”提供了一個發揮聰明才智的廣闊天地。
科技發展史不斷證明,科學技術像一把雙刃劍,既有有益于人類發展的一面,也有危害人類利益的一面。網絡作為信息社會的技術新生兒,也毫無例外地具有這種雙面特征。同時中學生身心發展的不成熟性、網絡的特殊性和網絡發展的不完善性,我們在看到電腦網絡對中學生有利一面的同時,更應該看到它的消極影響,并引起足夠重視。
高中學生上網的弊端
一、網絡信息的豐富性易對中學生造成“信息污染”。
二、網絡信息傳播的任意性容易弱化中學生的道德意識。
三、網絡的虛擬性造成中學生社會化的“不足”。
四、網絡的誘惑性造成中學生“網絡上癮”、“網絡孤獨”等癥狀。
產生高中學生上網弊端的根源
一、中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原因
二、互聯網本身原因
三、家長和學校原因
四、社會原因
高中學生上網應該注意的事項
未來的世界是網絡世界,中小學生作為21世紀的主人,掌握相關的網絡知識十分必要。然而,網絡又是個繁雜的“社會”,中小學生上網要防止不良傾向的侵害。
(一)防止上網綜合癥
(二)警惕“黃色”污染
(三)加強道德自律
家庭社會學校以及國家應正確對待高中生上網
一、家長要積極主動關心孩子,正確引導上網。
二、學校要以理想信念教育為重點,加強中學生全面素質教育。
三、建立適合中學生的綠色網站,占領網絡前沿。
四、國家和地方要加大網絡管理力度,規范互聯網及相關事業的有序發展。
2012年7月19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3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2年6月底,中國網民數量達到5.38億,互聯網普及率為39.9%。在普及率達到約四成的同時,中國網民增長速度延續了自2011年以來放緩的趨勢,隨著互聯網的逐漸普及,中國18歲以下的網民數量已經超過了2億,家長在網上看新聞、玩游戲的日常習慣也正在逐漸影響著孩子們,他們也開始通過上網搜索資訊來充實生活、了解社會。網民職業中,學生占比為28.6%,遠遠高于其他群體。
不僅在大城市,中小城市的家庭和學校也購買計算機供孩子學習電腦知識,隨著互聯網不斷在國內蔓延,越來越多中小城市的孩子有機會上網,在計算機和互聯網的使用上有了較大的變化,從撥號上網到寬帶上網,從簡單的收發郵件到制作網頁,中小城市的青少年不僅開始使用互聯網,而且在使用互聯網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這種經驗是否會影響到青少年的學習、生活、人際交流等,為此,《臨洮二中和明德初中中學生上網情況調查問卷》設計的目的為研究中學生上網對其身心發展和行為變化的影響。
二、樣本:
以明德初中初一5班49名學生(男生26人,女生23人),初二5班52名學生(男生28人,女生24人),初三5班58名學生(男生30人,女生28人),高一5班60名學生(男生33人,女生27人),高二5班64名學生(男生30人,女生34人)為樣本,發放問卷283份,回收283份,其中有效答卷269份。
三、調查問卷的基本情況:
此調查作為"中學生上網成癮心理分析與教育對策研究"課題研究的基礎之一,問卷將為課題組收集信息,提供依據和提出建議研究方向。問卷從以下7部分內容展開調查:①基本信息,②上網條件,③上網行為,④迷戀程度,⑤上網對人際關系的影響,⑥上網對學生學習生活的影響,⑦上網對價值觀的影響。
具體內容分析如下:
1、 基本信息:了解被試人的性別、年齡、教育程度等信息、被試人接觸網絡的時間長短,研究基本信息與"迷戀程度"、"人際關系"、"學習生活"、"價值觀"的相關關系。
2、 上網條件:從調查被試家庭擁有電腦的情況、上網的形式、費用等了解獲取信息的來源、被試人上網的主要渠道和方式,分析網絡在被試人獲取信息時所占的比例,研究網絡與被試人身心發展的因果關系。
3、 上網行為:通過調查被試人掌握的上網技能、上網時最常做的事情、上網時的感覺等,了解被試人上網時的一般行為、心理狀態、生理狀態。
4、 迷戀程度:通過上網時間和頻率的調查、被試人對上網依戀程度的自評和家長或監護人的態度,了解被試人對網絡的迷戀程度。
5、 人際關系:通過調查生活中朋友的數量和關系、上網后網友的情況等,了解被試人學會上網后人際關系的發展。
6、 上網對學習生活的影響:通過被試人關于上網對學習的影響的自評,了解被試人上網對學習生活的影響。
7、 上網對價值觀的影響:通過調查被試人對一些網絡現象的看法,了解被試人對互聯網的看法和態度。
四、數據統計:
明德初中及臨洮二中中學生上網情況調查
五、數據分析:
1、基本信息
12歲以前第一次上網的比例按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以下簡稱初一至高二)的順序為:76%,74%,55.3%,46.7%,45.8%。放映出年齡越小,開始上網的時間越早。這一規律與社會和科技的發展相對應,說明青少年開始接觸社會的時間越來越早。同時,引導和教育未成年人正確使用網絡,遵守法律和道德規范、培養文明上網習慣的工作也勢在必行。
2、上網條件
在選擇誰作為第一信息來源時,各年級差異不大,40.1%的學生選擇網絡作為第一信息來源,59.86%的學生選擇傳統媒體(廣播、電視、報紙雜志等)作為第一信息來源。作為第一信息來源,網絡與傳統媒體的比例接近,說明互聯網在中學生生活中已經占據了比較重要的地位。
在"家中有一臺電腦"的選項中,再次顯示出與年齡的關聯:從初一至高二比例逐漸增加,分別為39%、32%、44.7%、51%、73%。(若考慮"家里有一臺以上電腦"該比例為47.7%、44%、51.1%、64.3%、77.2%)。這一規律與"家里電腦已經聯網"的規律相似,即:45.7%、54%、57.5%、69%、75%。根據能夠在家上網=家里有一臺電腦×家里電腦已經聯網,可得初一至高二能夠在家上網的比例分別為;21.79%、23.76%、29.38%、44.37%、57.90%??梢?,年齡越小,在家庭之外的地方上網的比例越高。所以,當學生無法在家里上網時,學校和家長應當考慮如何做好引導工作并提供適當的條件。同時,結合"在網吧上網"的平均比例為23.8%,學校和家長更應該引起重視。
3、上網行為
在選擇"上網時主要……"時,結果如下:
由以上結果分析:
⑴中學生上網通常是"多任務同時進行",即在上網時往往會兼顧多種動作,在后續研究中應該考慮某些中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控能力較差和持久性較差等情況是否與此有關聯。
⑵發電子郵件需要在一定的時間內將要表達的意思或情感寫清楚,對寫作能力有較高的要求,選擇收發電子郵件的比例不到10%,后續研究中可以考慮是否與寫作能力有關。
⑶近半數的中學生在上網時會玩網絡游戲,同時在上網時玩游戲的中學生中,67.06%的人選擇最喜歡玩網絡游戲,因而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是學校和家長需要關注的問題。
52.34%的中學生"覺得上網是很好的休閑方式",調查結果提
示需要進一步研究傳統的休閑方式如,閱讀課外書、體育活動、學習音樂、小制作、集郵、寫作等的地位和作用。
4、迷戀程度
全體被試的14.30%自評"對上網迷戀",其中初一學生所占比例最大,達初一人數的26%。針對此情況,可以進一步開展"中學生沉迷網絡情況的調查"。
全體被試的9.16%表示"天天上網",其中高二年級學生比例最大,占高二人數的16.70%。高二的學生面臨畢業會考和高考的學習壓力,如何處理好上網和學習的關系,是高二學生關注的問題,同時也是學校和家長值得研究的問題。
在每次上網時間的調查中,全體被試中57.92%的人選擇"不一定,是具體情況而定",說明半數以上的中學生學會約束或者控制自己的上網時間,隨意性較大。同時也反映,在中學生將上網作為一種休閑方式的情況下,家長或老師還沒有從勞逸結合、適度的角度教育孩子合理的使用網絡。結合全體被試中5.96%的人承認因為上網有過逃課經歷的結果(其中高一年級有11%的人和高二年級有10.4%的人),帶來了一個值得關注和研究的重要問題,在長期帶著隨意性質上網的影響下,是否會引起中學生沉迷網絡。
對于上網對學習的影響,認為"有幫助"、"有不好影響"和"沒有影響"的各占1/3。結果表明,全體被試只有1/3的學生認為上網對學習有幫助??梢?,中學生并不認為網絡的主要目的在于學習。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如前所述,依然有14.30%的被試承認自己迷戀網絡。哪怕對學習沒有太大的幫助,但很多中學生仍喜歡上網,這個問題就值得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了。
11.26%的被試反映"家長堅決反對孩子上網",間接的說明了至少10%的中學生因為不當上網而遭到家長的堅決反對。同時80.08%的被試反映"家長要求正確使用網絡,避免不健康東西"。表明大多數的家長對于孩子上網持有正確的態度,當對孩子上網的引導和教育是否得當仍需進一步調查研究。
5、上網對學習生活的影響
在因為上網而使……減少的選擇中,得到如下結果:
可見,上網使中學生正常的學習生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合理使用網絡,再次成為本次調查反映出來的問題。
六、總結:
本次調查針對中學生上網情況七個方面的調查,旨在從調查結果中找出隱藏在表象之下關于中學生發展和上網的關聯。
結果表明:
1、互聯網在中學生生活中已經占據了比較重要的地位。未成年人接觸網絡的時間日益提前,而且年紀越小,在家庭之外上網的幾率可能越高。正確使用網絡、樹立網絡道德、遵守法律法規的教育勢在必行。
2、多數中學生視上網為最好的休閑方式,而網絡作為工具的作用沒有顯現出來。上網也使中學生的學習生活收到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響。中學生沉迷網絡的現象不容忽視。
調查問卷帶給我們的思考,
1、如何有效的開展正確使用網絡的教育
2、上網行為給中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帶來怎樣的影響
為了更好地了解互聯網對少年兒童的學習、生活的影響、迷戀網絡的原因,我們于***年**月,對學校四--六年級的學生上網情況作抽樣調查問卷,測查結果見表1、表2、表3。表1四年級學生上網情況抽樣調查統計表性別人數比率上網主要地點上網主要目的網吧校電腦房其他打游戲聊天交友資料查詢男生26%17%16.
來源:范文大全
7%65%33%25%26%女生11%0%22.2%76%11%11%37%表2五年級學生上網情況抽樣調查統計表性別人數比率上網主要地點上網主要目的網吧校電腦房其他打游戲聊天交友資料查詢男生72%44%35%20%50%38.7%27%女生60%1.2%50.5%48%12%55%22%表3六年級學生上網情況抽樣調查統計表性別人數比率上網主要地點上網主要目的網吧校電腦房其他打游戲聊天交友資料查詢男生87%57%36.7%25.7%53.3%35%23%女生67%3.2%34.2%66%12.1%27.1%21.8%從抽樣調查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1、對于上網,學生隨著年級的升高,基本上都會上網,熟練上網的比率也越來越高,且男生多于女生。2、上網的目的,主要是玩游戲、交朋友、聊天,其次才是閱讀或查資料,高年級一部分學生也有意或無意地進入過黃色網站。3、在網絡中迷戀的、家庭氛圍過于壓抑的那些學生大多選擇去網吧上網。4、學生上網時間,一般選擇在雙休日、放學回家時,平均每星期上網時間為2-3小時,做到有節制與適度;但有15%的學生癡迷于網絡之中,難以自拔,每星期上網時間至少7小時,幾乎是天天想去。5、對于上網的感覺,有85%的學生覺得開心、舒暢、爽、刺激。6、上網的經濟來源,65%的是來自于父母給的零用錢或壓歲錢,2.5%的是向同學借的,還有32.5%選擇其它,不愿細說。7、父母懂得網絡知識的只有38%;對于孩子上網,持支持、理解態度的不多,僅僅為20.6%,大多家長是見網色變,禁止孩子上網。
二、對策(一)從學校方面出發1、加強思想教育網絡帶給了少年兒童巨大而無行的積極因素,也給他們帶來了很多嚴重的消極影響。小學生由于年齡少,辨別能力差,自制力、意志力都有待于進一步增強。作為教育者,應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同時進行意志力、控制力、責任心的培養,加強自律與他律,使他們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辨別能力。自律,就是讓學生從內部向自己施加準則與控制。著名教育家朱智賢教授指出:離開了兒童心理發展的內因或內部矛盾,教育這個外因或外部矛盾是無法起作用的。蘇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只有激起學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教育。因此,在矯治學生癡迷網絡的行為時,讓他們自我教育,進行自律是很重要的。但是,要真正讓癡迷于網絡中的學生自拔卻不是一件易事,除了對學生加強自律,進行自我教育外,還必須讓他們進行他律,對他們的外部施加準則與控制。2、把電腦作為研究性學習的工具對于學生的思想教育,除了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還要以活動訓練為載體,讓學生通過對人物采訪、辯論會、資料查詢等活動,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創造性。他們在活動中說說、看看、查查、寫寫,從而達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由于活動中學生是以主體活動者的角色出現,而不是旁觀者,他們始終參與活動進程。因此,學生有了獨特的親身感受,才會不知不覺中明白了網絡所帶給他們的精彩,也清楚了上網應有所選擇與控制,進而達到自我克制的目的。在學校的網站向全體同學發出倡議書,倡議全體少先隊員:①不進網吧玩游戲;②進網吧上網必須征得家長同意;③上網要上健康網。3、以愛感染學生
學校是塑造學生人格的場所,無論孩子在家庭中有多么特殊,在學校里他們都是平等的,一視同仁的。特別是對于離異家庭的孩子,教師首先應了解他們的現狀,擬定教育方案,加強愛的教育,發揮班集體的作用,在生活、學習、同學交往上給他們多加關心和照顧。對于弱勢群體,我們組織活動小組,在他們的生日開展祝賀活動,贈送生日禮物;做好家訪工作,促進家庭和睦氣氛的形成。召開家長會,提高家長素質,科學教育自己的孩子,給孩子多一點兒精神上的愛。因為父母的思想品德、情操性格、文化素養和生活方式等,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4、轉換教師角色據調查研究,部分學生因為上網影響了學業,根本原因并不在于網絡,而是學生的現實生活中、學習中出了問題。網絡對人的影響是因人而異的:那些學習上不成功,受老師訓斥比較多或缺少朋友的學生,他們很容易沉迷于虛擬的網絡世界中;而對生活、學習成功的學生則不會有太大影響。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云曉說:讓孩子在生活中獲得成功,是抵制不良信息的關鍵。因此,我們開設了木小論壇,提供學生與教師的交流平臺,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學習的引路人,正確了解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特征,努力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5、轉變學習方式進入新世紀,信息化時代沖擊著教育,以前相對簡單的講和答的課堂教學模式日趨失去其主導地位。利用網絡,優化了學生的學,課堂教學不再是枯燥無味的人灌或人機灌,而是可以自由且自主的尋找與課堂教學相關的資料,并在此基礎上發揮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學生通過網絡可以更深入地認識世界
手機上網已經成為大學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手機上網對于大學生來講是一把雙刃劍,在帶來便利的同時還伴隨著危害,為了促進大學生手機上網的健康發展,本文就以南航金城學院在校大學生及附近大學城的高校學生為主要調研對象進行了問卷調查,總有效問卷數為800份,樣本構成為男性占53%,女性占47%。理工類大學生占57%,文科類大學生占43%。
一、大學生手機上網使用情況
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大學生使用手機上網的情況進行調研分析,調查結果如下:
(一)大學生接觸手機互聯網程度
調查顯示,大學生作為一個模仿性強,易接受新事物的群體。而手機以其便捷,時尚性吸引著這個群體。調查顯示,超過98%的人使用手機上網,并且超過80%的人經常使用手機上網。
(二)大學生手機上網時長及流量花費
手機上網時長及流量花費情況反映大學生對手機上網的依賴程度及粘性,時間越長,花費越高,依賴性就會越強。調查所示,當今社會大學生每天的手機上網時間1-2小時,而消費流量則集中在60-100兆。結果表明:大學生手機上網漸成習慣,超過九成的大學生每天都會手機上網,并且超過八成的人手機上網在1小時以上。八成大學生上網耗用流量在30M以上,費用約5元,且五成學生會存在流量不夠用,因超流量而擔負超額手機話費。而對于流量的消耗則與自身的具體情況而異,但這也同時反映出手機上網的時間長短。對于時間的合理安排與手機上網消費的合理運用則更加應該得到同學們的關注與重視。
(三)大學生手機上網時間段
大學生手機上網的時間段,可以間接反映大學生上網的目的和地點,便于對大學生管理和控制。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都會在無聊之時使用手機上網,成為了普遍現象。由于對于手機的依賴,導致大學生上課手機上網,則對于教學管理,調動同學們上課的積極性,上課效率和自身的學業發展都帶來了不利的挑戰。大學生豐富的業余生活、大學課堂的講授缺乏吸引力、相對自由的個人行為、學校機構的管理不善等也是造成大學生過度依賴手機的原因,當然手機對于同學們的積極因素也是不容忽視的,但是對于大學來說,為了更好的幫助學生完善學業,提升自我,實現自身的價值,改善高校大學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帶來難得的機遇,充分利用手機上網的優勢,這才是大學體制應該重視的。
(四)大學生手機上網使用的服務
調查顯示,大學生手機上網主要是以娛樂和了解新聞資訊為主,由此可以得出大學生對于時事新聞的關注,對于課外知識面的求知欲程度都有一定的積極性。而大學生使用手機上網聊天可以說是大學生手機上網的第一目的,從這一面可以反映出大學生之間的交流的頻繁,渴望與外界不斷進行交流,豐富自身的人際交往面;但是從另一面可以揭示出大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缺乏交流,對于傾訴對象的難覓。虛擬空間的頻繁交流會一定程度的影響到真實生活之間的交往,同時也會帶來諸多不利的因素,甚至會導致交流障礙與語言障礙。
二、大學生對手機上網的認識
對于大學生對于使用手機上網的認識方面,調查結果如下:
(一)大學生使用手機上網的目的
調查顯示,娛樂是大學生手機上網的第一目的,QQ、微博、微信、人人等即時通信的出現興起和迅速發展,其本身的娛樂和便捷性影響著當代大學生。大學期間,時間較為寬裕,娛樂成為大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次是了解新聞咨詢,大學生伴隨著知識和年齡的增長,對時事政治要求也比較高,豐富和填充大學生知識。
(二)大學生上課手機上網的原因
調查顯示,40.8%的學生認為老師上課沒有吸引力是上課時手機上網的普遍原因,36%和35.6%的學生認為無聊空虛,消磨時間及課程無關緊要是其上課手機上網的重要原因。不難看出,老師上課效率和課程實用性直接影響學生課堂手機上網,由于此原因,大學生認為大學生活空虛寂寞,只能用上網的形式擺脫空虛。
(三)大學生手機上網的影響
調查顯示,67.6%的大學生認為手機上網開拓了視野,拓展了知識面,緩解了心理壓力,結識了許多朋友,但是仍然有12%的大學生手機上網已經嚴重影響到其學習和生活,甚至無法自拔。
(四)大學生對手機上網的依賴性
調查顯示,大學生對于手機上網存在嚴重依賴,近三成的人將無法忍受無法上網的時間。他們的日常生活已離不開手機。大學生活習慣、自身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等自身因素成為大學生普遍手機上網的重要原因。手機上網的影響主要分為對于學習,網絡行為,心理,自身的認知幾方面,如何調整自身與外界的聯系與共同進步,則需大學生自身的自我認識。
三、大學生手機上網對大學生的影響
通過對大學生手機上網使用情況、手機上網的認識以及影響手機上網的因素進行研究分析,我們發現手機上網給大學生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造成了大學生一系列的問題。
(一)積極方面
1.手機的通話功能擴大了大學生的交往空間:通過手機這一媒介,人和人之間相隔千里也可以交流,是擴大了的人際傳播。大學生過的是一種集體生活,他們從祖國各地匯聚到學校里學習,遠離親人朋友,通過手機上網可以告知他們生活情況,近期生活中的麻煩尋求幫助。與人交往是每個社會人的實際需求。交往空間的擴大使得大學生社會性特征顯現出來,從而排除孤獨感等不良心理情緒。
2.手機的上網功能可以滿足大學生的信息需求:報紙、廣播、電視媒體每天報道大量的時事新聞,大學生可以通過手機上網了解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情,能夠消除人們信息的不確定性。同時,可以使大學生享受上網帶來的其他功能。
3.手機上網功能自身存在的優勢及為大學生提供的便捷:手機上網,將信息整合使人們隨身攜帶的手機成了互聯網的終端機,手機與電腦相比,具有體積小、便于攜帶、價格便宜等優點,而且手機上網與電腦上網相比有著移動性的優勢,這些優勢使得使用手機上網的人越來越多。手機信息載體比報紙、廣播、電視信息載體在信息傳遞上更方便、直接。尤其是3G手機,其強大的上網功能相當于一臺移動的智能化電腦。
(二)消極方面
1.精神層面:過度地沉迷虛擬世界而脫離現實是手機網癮給大學生帶來的最大危害,長期將自身感情寄托于網絡,精神空虛,導致其漸漸疏離現實,加劇其冷落現實人際交往。
2.社會層面:由于大學生沉迷于手機上網,導致自身交際范圍狹窄、溝通交流能力差,以及價值觀不正確,不僅影響自身學習,而且對社會也造成不好的影響,其教育理念受到質疑。
3.健康層面:由于大學生過度沉迷于手機上網,其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大學生封閉心門,孤獨抑郁,甚至還導致手機上網綜合癥等現象的日益嚴重。
4.學習層面:由于大學生對手機上網的依賴性,導致大學課堂互動性變差。以至于大學教師在要求大學生提出看法或觀點時,大學生不能去獨立思考,漸漸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對老師與學生都帶來了壞處,同時大學生課堂手機上網具有隱蔽性,無論課前還是課中,瀏覽網絡信息,玩網絡游戲,防不勝防。加大了課堂及學校管理的難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質量。
四、改善大學生手機上網的措施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手機上網帶來了便利,但是造成的問題是不可估量的,影響嚴重且極容易擴散和傳播,我們提出了如下建議:
1.對于各高等院校,要盡快轉變教育理念。大學生要正確認識手機的各種功能,發揮它的正面作用。通過它與親人朋友交流,通過它獲取信息知識,不斷充實自己的大學生活,從而打造一個擁有全面的綜合素質的合格人才。作為高等學校的教育工作者,要盡快轉變教育理念,正確把握手機上網給大學生教育帶來的新機遇,主動迎接新挑戰,提高教學質量,通過網絡與課堂相互結合方式,優化教學模式。無論學生在上課還是課外,都能看到老師課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將網絡的積極效應發揮最大。
2.端正大學生的手機上網的態度,在于疏導,而非阻止。大學生作為一個有獨立意識的成人個體,有自己獨特的價值觀。將大學生手機上網的利弊向大學生展示,讓他們自我思考,明確自己的選擇和價值觀。端正心態,積極提高自己。
3.建設和發展大學生職業規劃和心理咨詢部門,重視大學生生活的每個細節,使大學生在生活中出現問題能夠得到幫助,重視和解決。很多大學生因沒有明確人生目標而自甘墮落,大學教育應該加大職業規劃課程課時量和質量。并且成立大學生心理服務中心,每個系,每個班都應該有心理觀察員,任何學生問題積極上報,再由老師進行調查研究,尋求解決措施,并對問題嚴重學生進行咨詢了解,在源頭進行預防和解決。
4.大學生在提及課堂手機上網原因時,第一位的是老師上課質量差和課程無意義,無聊。所以,大學選擇課程很重要,應以學校學生未來發展為中心,做到經世致用,不能讓課程空口而談。對于教學老師,應該得到足夠重視。教師站在第一位向學生展示學校形象,發掘老師的潛力。將教師上課質量提高到最好,解決學生上課無聊問題。
5.積極開展大學生校園文化活動,使大學生提高自我素質的同時,充實自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將手機作為一種學習的工具。使大學生有事可做,有事可想,有目標可以規劃。只有這樣,大學生才會更加珍惜大學生活,好好去利用大學時間。
6.隨著網絡的日益普及,對于網聯網的監控與管理已經日益得到重視,對于手機網絡安全,廣告服務商的制度化與法制化應該日益完善,建立一個健康、健全、和諧的網絡環境。
五、結論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手機上網給大學生帶來了巨大的便利,無論是在大學生學習方面,還是生活中,大學生已經無法離開手機互聯網。通過調查研究分析,大學生網民基數比例大,增長快,并且依賴性強,手機上網也給大學生帶來了日益嚴峻的問題,特別課堂上網更是嚴重影響到大學生學習和學校教學的開展。在此基礎上,我們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這些建議能夠給手機上網的大學生一些啟示。
【參考文獻】
[1]王元花.手機流媒蔓延校園之憂[J].人民論壇,2006(07):
56-57.
[2]王萌.淺析手機短信對大學生的影響[J].理論探索,2005
(6):140-145.
[3]鞏曉麗.手機短信傳播與新型人際交往關系建構—基于中國社會的分析研究[D].陜西:西北大學,2009.
[4]黃明,閆淑楠.淺談手機上網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J].科技信息,2009,(14):51.
[5]王莉.qq傳播的負外部性及社會控制[J].中國校外教育,2007,(5):1-2.
[6]曹丹,楊清.大學生與手機互聯網[J].東南傳播,2009(1):
填寫指南和調查報告撰寫參考提綱
2011年秋開放教育??菩姓芾韺I社會調查,中央電大安排了“農村青年學習需求調查”和“農民工學習需求調查”等2個專題,重慶電大建議采用“農村青年學習需求調查”和“農民工學習需求調查”以及“重慶市戶籍制度改革實施情況調查”等3個專題。每個專題包括紙質問卷和網絡問卷兩個部分。按照中央電大調查實施方案的要求,由參加調查的學生通過調查對象先完成紙質問卷填寫,紙質問卷經調查小組老師審核無誤后,再由電大學生(調查人員)或有關人員,將其錄入網上調查問卷。具體操作如下:
一、紙質問卷
1、下載方式
登陸中國遠程教育研究網(.cn),在公告欄中,點擊“關于開展開放教育??菩姓芾韺I社會調查工作的通知及調查問卷”中的附件鏈接,進行下載,也可登陸重慶電大導學中心在線學習平臺公告欄里點擊“農村青年學習需求調查問卷”,下載即可。
2、問卷編碼
農村青年學習需求調查和農民工學習需求調查問卷編碼共13位,前8位填寫《電大教育統計年鑒》中省級電大及各分校名稱簡碼,后5位填寫調查學生的順序編碼。
重慶市戶籍制度改革實施情況調查問卷編碼按照分校、工作站拼音首字母加調查學生編碼的方式填寫。例:九龍坡區電大分校為(jlp+學生編碼)
3、填寫方法
由調查對象按照紙質問卷提供的調查題目,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并在選中項目編碼上打“√”或填上必要的文字或數字。
二、網上問卷填寫方式
1. 農村青年學習需求調查和農民工學習需求調查問卷網上問卷填寫方式:
登陸:jpkc.cqtbi.edu.cn/dc1/后,出現下面界面:
用戶ID:
密碼:
驗證碼:
用戶ID是 Chongqing,密碼是Chongqing,驗證碼按提供數字填寫后登陸進入填報系統, 1
然后按問卷調查項目逐一填寫。填完后可直接查看結果,并據此撰寫調查報告。
2.重慶市戶籍制度改革實施情況調查問卷的網上填寫方式如下:
登陸/113439-185694.aspx后,請直接將紙質答卷的答案逐一填寫,另外必須正確填寫問卷編號(網上問卷最后一題),否則將無法完成提交。填完后可直接查看結果,并據此撰寫調查報告,調查報告的形式與農村青年學習需求調查和農民工學習需求一致。
三、調查報告撰寫參考提綱
如:農村青年學習需求和農民工學習需求調查報告撰寫參考提綱如下:
一、引言
1、調查目的和意義
2、調查對象
3、調查方法
二、調查結果
1、樣本分布及特征
2、受教育情況
3、工作情況
4、學習情況
(1)學習意識的轉變
(2)學習費用
(3)學習內容
(4)學習時間及方式
網上調查最早出現于美國,剛開始的調查內容多是訪問者的背景和訪問動機、對該網站有何建議和看法、上網情況以及使用、購買計算機產品等問題。隨著網絡規模的迅速擴大,網上調查開始被廣泛運用,調查方式多種多樣,調查內容也迅速擴展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
網上調查是針對公眾比較關心的熱點新聞、重大事件,或者就某篇新聞報道進行的網上主動瀏覽式的調查,以了解公眾對這些事件的意見和態度,把握公眾輿論的流向。網民可以在網上直接查看調查的最新結果,個人的意見也會在結果中即時得到反映。
從反映輿情到引導輿論
與傳統媒體相比,網絡由于其強大的互動功能,在反映輿情方面具備了許多傳統媒體所沒有的優勢。新浪網等大型綜合網站在每條新聞之后,網友都可點擊“發表評論”鏈接,而進入這一事件主題的論壇,這已經改變了一般的BBS議題分散的狀態。以“中性傳播平臺”面貌出現的這些網站,在提供公眾言論空間方面采取的這一方式,已在許多新聞事件上集中反映了民意和社會輿論。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許多新聞網站不僅注意到了反映輿情的重要性,而且開始想方設法來更有效地引導輿論。要很好地引導輿論,自然需要媒體綜合運用好各種發言方式,包括評論等直接的形式,當然更需要有許多巧妙的隱性方式。充分發揮網絡的互動優勢,來更好地為新聞網站“發言”,更有效地引導輿論,是現在許多網絡主流媒體思考的問題,并且已經有了很好的嘗試。
與傳統的調查方式相比,網上調查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現在很多新聞網站在專題的新聞欄目中都配合設置了輿論調查,但這些調查往往都還停留在反映輿情的階段,尚缺乏以此來引導輿論的意識。從調查的題目來看,大量的是關于體育、娛樂方面的,缺乏有深度和理性思辯的題目。即便是為數不多的關于時事熱點問題的調查,對調查結果的處理也比較隨意,大多只是用條形或餅形圖等一畫了之,沒有對結果的合理性說明與分析,而在有了更適于開展調查的網絡之后,進一步運用網上調查來引導輿論將變得越發重要。
在引導輿論中
的優勢
網民互動參與,緩解情緒,引發思考,產生“議程設置”作用。當然,媒體的議題設定,并非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夠左右人們的認識和行為選擇,網上調查有時候可能會得到與設計者預想相反的結果,這時候對調查結果的不恰當報道不但無法取得引導輿論的良好效果,甚至會事與愿違,引起不必要的混亂。
在這種情況下,通過調查了解了公眾的想法,對媒體進行有效的引導輿論就比較有利了。一方面可以配合其他更為顯性的媒體發言方式,對調查結果給予合理的分析評價,另一方面可以對調查題目進行必要的修改,引導社會輿論轉向正軌,而對轉變了的調查結果報道更能起到以事實說話的效果。
調查結果標準化程度高,客觀性強,隱性引導輿論,避免公眾反感。當網絡的平等精神融入社會文化范疇之后,似乎每個人都變得那么有個性,哪容得別人的指手畫腳。因此,媒體的發言方式也似乎越來越隱性了,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網上調查統計數據準確,標準化程度高,結果的方式直觀、易懂,是一種相對客觀公正的體現。如果在議題的設計與結果的分析方面做好文章,恰當地利用人們的從眾心理,能夠取得很好的隱性引導作用。
設計方便、靈活,反饋速度快,不受時空、地域的限制,成本低,周期短。網上調查的提問設計方便、靈活,回答內容可多可少,許多調查只有一個問題??梢葬槍Ξ斍盁狳c問題,迅速設計網上調查,在第一時間得到網民的反饋信息,在分析調查結果的基礎上還可以迅速修改或提出新的調查題目,利用其反饋速度快的優勢來進一步形成互動,引導輿論。
在訪問量較高的網頁上進行調查,往往一兩天之內,就可以獲得大量的反饋,調查結果的統計也可以即時進行。在數據的收集、整理上有明顯的優勢,不僅快速,而且完整、準確,而且還不受時空、地域的限制,這些都是傳統的調查方式所無法比擬的。
此外,網上調查最大的優點是降低了調查實施的附加成本與接觸成本,縮短了調查周期。傳統的調查方式是不可能只為了取得人們對一兩個個別問題的看法而專門進行一次調查的,這樣的相對成本就太高了,而從設計問卷到發放再到最后的結果統計與分析,更是有一個比較長的周期,這些不足網上調查卻都可以克服。
為新聞網站“發言”
選擇合適的題目,注重對調查結果的分析說明。由于網上信息交流的平等和自由氛圍,使網上調查的回答者從一開始就是一群志愿者?!白栽柑顚憽?、“自愿回答”,這本身就意味著這些人不是科學隨機抽取的樣本代表,雖然人數眾多,但也無法據此推斷總體。從目前的實際上網情況來看,這一群體有較明顯的特征,比如城市化、學歷較高的這個群體,他們的意見很難具有人口意義上的真正的代表性,而傳統調查中的抽樣調查,能保證以小部分人的意見代替指目標群體的意見,理論假設就是這小部分人在群體中是隨機產生的,具有數理上的科學性。
因此,在網上調查題目的設計上就尤其要注意,不要過多地選擇對樣本隨機性要求很高的,例如人均收入之類的題目。最好在每個調查上都標明“僅供參考”的字樣,這樣更能給人一種客觀、正式的感覺。此外對調查結果也應進行科學地分析說明,哪怕只是在最后的一句話點評,也能產生很好的引導輿論的作用,而有時候一兩句詼諧幽默的結語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增強調查數據的準確性,提高公眾對網上調查的信任度。網上調查是在不可見的情況下進行的,因此回答的結果也較難以保證它的真實性。但這并非說網上調查就不能做到方法科學,結果準確、可靠。而要使網上調查這一媒體發言的新方式盡早成熟,就需要現在付出更大的努力,給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其中第一步就是提高調查數據的準確性,依靠其在公眾中的信任度為引導輿論打下基礎。
制作網絡調查新聞,擴大網上調查的傳播效果??赡苡胁簧偃瞬灰欢〞⒁獾骄W上調查,或者沒有興趣去點擊查看結果,因此,適當地將網上調查結果制作成新聞形式編發,可以進一步擴大網上調查的傳播效果,吸引人們參加到調查中來,而只有讓更多的人參加進來,其結果才越可能接近真實情形,并且更好地引導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