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03 21:31:32
序論:在您撰寫油畫教育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在我國的油畫教學體系當中,人物、石膏像和靜物都是油畫教學計劃中的主題內容,在平時的課程設置當中,主要注重基礎方面的教學,而忽視學生的創造能力的發展。從我們現在的教育理論來看,課程的設置體現了我們的主要教育目的和教育要求,注重以寫生為主的訓練教學模式,不應把寫生與創作相對立,應該既重視技能方面的訓練又能兼顧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在油畫教學當中通常把課程作品分為習作和學生創作兩個方面,在寫生課當中只注重收集材料和表現技法,在穩扎穩打的基礎之上才能有好的創作。這樣,也只有在創作課上才有創作材料和創作思維的表現,由于平時忽視創作思維的開發和創作材料的積累,對以后的油畫創作有很大的阻礙,只有在油畫教學中加強對創作課題進行想象思維能力的訓練,平時的習作當中強化表現意識和自我意識的表現,從單一的教學目標當中脫離出來,創造一個好的習作藝術氛圍,才能使我國的油畫教學與時代文化相接軌。
(2)在師范美術油畫教學當中教師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
在高等藝術教育日益深化的改革當中,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們除以經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嫻熟的技能以外,還要具備綜合的文化素質,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完成油畫的教學過程.在當前的師資隊伍當中,教師的素質參差不齊,教學觀念陳舊、手法單一,在新的形勢之下面臨著嚴峻的考驗。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師綜合素質參差不齊,水平不一。在國外的油畫教學中,他們對教師的學歷要求得比較高,從事藝術創作和技術專業方面的必須具有碩士以上的學歷,他們的高學歷反映了教師所需具備的基本的業務素質。反觀之我國油畫教師隊伍當中的學歷具有碩士學位的就比較少。二是教育觀念比較陳舊。教師對教育理念的認識程度決定了教育教學的實踐水平,教師在平時的教學當中往往根據自己的風格和經驗教授學生,把自己的個人意志強加于學生,從而極大的束縛了學生的創造和表現的欲望。三是在油畫教學當中教師的教學手法比較單一。教師在教學當中往往根據自己的經驗,自己的風格進行教學,忽視對油畫教學的宏觀的調控,僅滿足知識和技能的灌輸,隨著時代的進步發展,在藝術教育的多元化發展當中,單一的教學不利于學生的發展,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綜合文化素質,加強自身的修養順應時代潮流的發展。
2對師范油畫教學方面的幾點探討
(1)創設合理的油畫教學課程
師范美術教育的油畫教學有著特殊性,師范美術專業的學生都是未來油畫的傳播者和教育者。而當下的師范美術油畫教學沒能顧及這一特點。因此,如何在教學中合理、科學地安排和設置教學課程是油畫教學改革當中的重中之重,也是一項非常艱巨的工作,目前,在對課程的設置當中不僅考慮油畫教學的特殊性,更應該對課程內容制定和選擇要精心設計。在課程設置的安排當中,教師必須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則謹慎地確定課程的重要內容,靈活地進行安排??紤]如何合理的安排才能滿足學生們的需求,以達到教和學雙贏的效果。
(2)加強在油畫教學當中教師隊伍的建設
考慮到油畫教學所培養的油畫專業方面的學生不僅是油畫藝術作品的創作者,更代表著社會整體的油畫藝術水平,這就要求油畫專業教師不僅在藝術創作方面有較高的藝術造詣,而且還要擁有西方古典藝術的文化修養和對藝術的敏銳的洞察力,教師在教授學生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更應該引導學生借用他人的經驗融合自己的個性化理念,以此來提高自我的油畫專業理論水平和專業能力,學生在油畫創作當中所表現出來的思維方式、語言風格、精神價值取向都與油畫教師的教學和引導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3)加強人文素質教育
人文素質教育的學習其主要表面在兩個方面:一是加強人文知識的學習。一個人要想成材首先應該具備足夠的知識。因此,在油畫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對美術文化素質的培養,讓學生學習與美術相關的專業知識。例如,學習一些中外美術史。中外美學史等。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在課程教學中,鼓勵學生參加一些關于油畫的座談會,社團活動等,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表現能力。二是加強對個性化語言的培養。只有不斷地創新才能促進人類藝術的發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審美觀點和獨特的表現手法,引導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敢于想象和勤于思考,充分發揮自身的繪畫能力,使之能夠大膽的表現自己的想法??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體的差異,以此來培養每個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油畫學習中展現出最好的水平。
3結語
繪畫作品的美感除了表現在形成畫面的光色關系、空間關系、構圖傾向等外在形式,關鍵在于這些外在形式所構成的畫面氣“勢”,所謂“遠觀其勢,近觀其質”,藝術作品首先得需要營造出可觀之“勢”,方可吸引讀者近觀其“質”。勢乃繪畫領域重要的美學概念,它包括體勢、氣勢。體勢主要指藝術作品的結構、畫面構成。臨摹學習只有在洞見臨本的結構特點、構成態勢之后,才能剝繭抽絲獲得精華要義。對于臨摹而言,學習作品的體勢即畫面的構成并不十分困難,難的是如何把握作品呈現的“氣勢”。張伯偉教授在《全唐五代詩格匯考•詩格論》中說:“勢,就其來源而言,是與作者活生生的生命力,也就是‘氣’聯系在一起的,所以‘氣勢’連稱。在作品中,由作者之生命力所驅遣全篇的‘氣’就是‘勢’。”藝術作品所顯現的氣勢除了與表現對象之氣勢有關聯,更為重要的是體現藝術家本人對生活、對環境的理解,它融入了藝術家的學養、技法以及人生百態的情感,不同的藝術家筆下呈現不同的審美品格和藝術氣質,而這些都可以通過畫面的氣勢表現出來。氣勢并不具體實在,表現出抽象性,故臨摹繪畫作品的氣勢難度巨大。所以,臨摹藝術作品首先要分析藝術作品的體勢和氣勢,通過研究藝術作品的結構,關注藝術家本人的藝術特點、情趣愛好、學養修為等構成作品的要素,進而獲得把握藝術作品“勢”的關鍵,取得再現臨摹作品的精華。
二、察其色
色彩是油畫形式語言中能夠直接表達對象和作者情感的形式要素之一。色彩本身并不具備表現力,只有當它被藝術家的畫筆組織起來才能顯現它本身的魅力。亨利•馬蒂斯說:“大量的色彩本身是不會有表現力的,只有當它已經被組織好,它的強度符合于畫家的感情強度時,它才能獲得充分的表現力。”臨摹前充分了解藝術作品的用色特點,才能合理地表現藝術作品的色彩表現力。由于色彩組合的個性化特征,致使不同藝術家筆下的畫面所呈現的色彩是不同的。印象派大師莫奈筆下的色彩絢爛多姿。高更創作于1897年作品《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往何處去?》,其色彩則借助象征的手法,將觀眾帶向原始土著人的生活,畫面以神秘的黃藍對比,平面化的裝飾色彩語言,渲染出一種深沉而神秘的意境。與高更同時代的藝術大師梵高,他將色彩的情感表達用到極致。梵高筆下的色彩語言是從藝術家內心流淌出來的,所有的形式、韻律、節奏、色彩等形式語言澆鑄著藝術家內心的渴望,充滿著激越、緊張和波瀾壯闊的激情。色彩具有再現性、表現性、裝飾性、象征性和音樂性等特點,一張藝術作品雖不能囊括所有的色彩特點,但總是傾向于其中的某一方面。研究臨摹作品的色彩特點,體會臨本用色特征,是追隨創作者藝術腳步的捷徑。分析研究不同時代,不同藝術家畫面色彩特點是把握臨摹色彩學習的關鍵,只有充分認識臨本色彩語言特點才能重現作品色彩的魅力,同時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臨摹學習的目的。
三、辨其言
油畫語言是藝術家說話的工具,涉及的面比較廣,主要包括點、線、面的不同組合,厚薄肌理處理,色彩形式,筆觸特點,形狀與空間等內容。音樂以旋律、節拍訴說著音樂家的情感世界;舞蹈家以自身的身體動作來傳達思想感情;繪畫藝術則以線條、色彩、筆觸、肌理、形狀等藝術語言建構藝術形象。丁亞平說“:正是語言賦予藝術以文化的意義和價值,正是語言把藝術帶入流動和開放狀態,正是語言給藝術作品以豐厚蘊藉、幻化無窮的詩性與品質和富于生命自身的神韻與美感。”語言因藝術家的個性和修養不同而呈現不同的面貌,幻化不同的藝術魅力,反映不同的情感訴求。拉斐爾筆下的圣母形象,以柔和的色彩,細致入微的幾乎不顯露筆觸的藝術手段,譜寫了藝術家對人生、宗教和生活的理解。莫奈用近乎寫意的筆觸,躍動的色彩抓住了“日出”瞬間“印象”。語言既反映藝術家的藝術風格,又體現藝術家的性格特點,既折射藝術家所處時代的審美需求,又表現藝術作品的藝術價值。者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取其法
技法問題是藝術家無法回避的問題。技法通??梢酝ㄟ^時間的堆積不斷積累。油畫技法表現因藝術家性格、學養、價值觀、藝術觀的不同呈現不同的技法特點。油畫技法表現猶如烹飪做菜,煎、炸、燴、燜、炒、焗、煮等手法不一,廚師會根據食材的材料特點以及對材料的理解,采用不同烹飪方法。油畫表現也一樣,技法多樣,藝術家會根據不同的主題選擇不同的表現手段。油畫技法涉及材料技法、色彩表現、厚薄、干濕、直接畫法、罩染等等,藝術家在表現中或選用一種技法貫穿其中,或選擇多種技法交替使用,因此在臨摹過程中要充分分析作品特點,了解藝術作品的技法特點,選擇相應的技法表現才能充分地表現出臨摹范本所呈現的視覺效果。技法學習雖然只是油畫學習的基礎,但對于把握油畫的本體語言十分關鍵。技法的學習對于臨本的選擇非常重要。有的作品技法可學,作畫步驟和處理手法可見,而有的作品卻很難把控,以梵高作品為例。梵高的油畫是充滿感情的,一筆一劃處處體現他個人的內心情緒,用筆和造型獨特,但實際我們在學習中會發現,我們很難領會梵高作品的精神實質,即便我們可以臨摹出梵高作品其形,但根本無法臨摹其神,因為他的所有作品都帶有強烈的情緒。由于情感具有形而上的抽象特點,使得在臨摹學習中很難獲得創作者本人的情感體驗。再以印象派作品為例,如果一開始就選擇印象派代表人物莫奈的畫作來臨摹學習,我們很難認識到莫奈筆下色彩是怎樣產生的,因為實際生活中,我們肉眼很難捕捉到莫奈筆下的豐富色彩,而如果我們先研究印象派開創人物馬奈作品,我們可以發現理解印象派作品越來越容易,因為馬奈作品相對莫奈的畫作來說,易讀易懂,操作性很強,而且關鍵是后來的其他印象派大師都是馬奈的徒子徒孫,他們的畫風多少都受到馬奈的影響。因此,技法學了技法語言學習重要,臨本的選擇對于技法的學習也十分重要。
五、用其質
前面我們談到臨摹需要取其法,但技法并不是臨摹的最終目的。技法學習是臨摹學習的基礎,是最表面的內容之一。臨摹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要獲得要義和精華,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精神本質。明代唐志契撰寫的《繪事微言》中說,臨摹:遂為畫家捷徑,蓋臨摹最易,神氣難傳,師其意而不師其跡,乃真臨摹也??喙虾蜕幸舱f:師古人之跡,而不師古人之心,宜不能出一頭地也,冤哉!唐志契和苦瓜和尚都強調臨摹學習要師古人之心,實則強調要領悟作品的精神實質,別被表面的技法語言所干擾。臨摹的最終目的是能夠通過學習,將他人的技術技巧轉換成自己的語言,衍生出既不同于臨摹作者作品特點,又具學習者本人藝術個性的作品。正如陳洪綬在兒時學習繪畫一樣,將臨本化為己用。據史料記載:“章侯(陳洪綬)兒時學畫,便不規矩形似,渡江拓得杭州府學李尤眠七十二賢時刻,閉戶摹十日,盡得之。出示人曰:何若?曰:似矣!則喜。又摹十日,出示人曰:何若?曰:勿似也!則更喜。蓋數摹而變其法,易圓以方,易整修散,人勿得辨也。”陳洪綬的這段臨摹經歷除了告訴后人臨摹學習要熟練臨本,反復琢磨,更要不落窠臼,勇于創新,即藝術大家李可染先生所說的對待古人,要用最大的力氣打進去,要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打進去是為了學習,打出來是為了創造屬于自己的藝術作品。
六、結束語
首先,當代油畫創作更加注重“形式化”,這是通過絡繹不絕的美學藝術前輩進行探索與發現,后人將其不同時期的不同形式加以,衍生為今天更能詮釋當代油畫藝術靈魂的一種思想。無論是油畫美學中的具體派還是抽象派,對“形式化”所能帶來的不俗效果無不青睞。“形式化”的主旨可以解讀為當代油畫本體語言上趨近于多維度的繪畫表現、繪畫技巧,其所顯露的效果在具體派和抽象派兩者之間各有所長。具體派中運用“形式化”手法對作品進行演繹,所呈現出的效果往往會突破過去過于保守的繪畫風格所描繪出的效果,透過對空間進行平面化,對色彩進行單純化,使得其表征的事物更加清晰透徹。在油畫美學中,具體派對這種新穎的表現手法大膽嘗試,使得不少業界精英大為贊嘆。張揚、前衛而有不失清晰、層次,“形式化”所帶來的震撼,在具體派中得到了近乎完美的詮釋。對于抽象派的油畫創作人士來言,“形式化”無疑是一個抓人眼球的獨特繪畫手法。透過作品,即使是未經美學藝術熏陶的觀賞者,亦能體會到美之緣由?!靶问交睂⒊橄笈傻漠嬛惺挛锉砺兜母悠交?,將油畫創作中最獨特的可塑性巧妙的融入到作品當中,讓朦朧中又多了幾分迷離的意味。這是可以被輕松解讀出來并被理解的,打破了傳統的抽象油畫創作中極綿而又難以理解的畫質。因此“形式化”是可以對油畫創作效果有不凡的提升。
其次,不難發現,當代油畫創作者在精神方面的提高與油畫作品質量的提高有著不可置否的關聯性?!八囆g源于生活”,這是給予藝術最客觀的評價,當然,美學藝術亦囊括其中。的確,脫離了生活,脫離了本質,是無法與任何人取得共鳴的?,F在越來越多的油畫創作者通過生活的領悟,提高精神層次進而提升作品的質量,使畫面具有極強的張力與說服力。一雙充滿可讀性的眼眸,一雙寫滿故事的手,透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不同理解,可以多角度的對其進行定義,這也正是繪畫精神提高所帶來的對作品多義性的解讀。抽象派的熱衷人士其實是更加青睞描繪精神層次的事物,因為這很符合抽象派油畫創作技巧,也更容易與品鑒者想法打成一致,產生共鳴。這種借助現實描繪抽象而又深層次的事物再通過抽象而又深層次的事物去反觀現實的創作手法,是完全可以滿足于創作者身心的愉悅,令其樂此不疲,這也正是油畫獨特魅力所給予人們暢快的享受。
通過上述對當代油畫創作特點的分析,不難看出,它是可以帶給美術教育一定啟示的。在美學當中,無論每門繪畫藝術彼此之間亦或是繪畫語言本體,都存在著重要且必然的聯系,這一點毋庸置疑。他們彼此的關鍵連接點,可以更加有效地促進學者理解,使其能夠深入感觸該門甚至是多門藝術的獨特之處。就如同“形式化”手法一樣,是當代油畫抽象派與具體派一個重要的連接點,掌握了其精髓的所在,無論是品讀哪一類作品,都能夠發掘出其最根本的美感與意圖。再有,可以在美術教育中融入豐富的情感色彩。充沛的情感如若投入到美學藝術的創作當中,猶如將作品賦以魂魄。筆者始終堅信,情感的投入可以直接決定繪畫的質量,因為人們喜歡挖掘表象背后作者的情感。就如同提高精神層次去突破傳統思維的局限性,將直觀性與多義性捧送品讀者,讓他們享受個中帶來的樂趣。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比如“形式化”的創作手法對中國當代油畫創作者而言,其影響力與深遠度是不及方興未艾的裝置藝術及影像藝術。因此,當代油畫不可能獨立的去承擔當代視覺審美的需求,只能作為所有當代藝術門類中的一條支脈而存在。但這并不代表當代油畫的形式探索已經走向極限,而是當代藝術的過度“形式化”趨向使它無法逃離其形而上學本質。因此,如何避免當代油畫思想深度的跌落,還需要從當代藝術創作的觀念方式入手。藝術形式固然重要,畫什么、表達什么似乎更是藝術發展中、美術教育中更為重要的一個問題。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程整合
隨著計算機和網絡應用的日益普及,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內容越來越不具有單一學科性,而是越來越多的具有綜合實踐課程和研究型課程的特點。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現代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必然趨勢,多媒體教學作為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實踐科學結合的一種新的教學形態,不僅從手段和形式上改變了傳統教學,更從觀念、過程、方法以及師生角色等諸多深層面賦予教學以新的含義。
1多媒體技術在課程整合中的優勢
多媒體計算機的交互性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
1.1多媒體計算機的交互性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計算機進一步把電視機所具有的視聽合一功能與計算機的交互功能結合在一起,將文字、數據、圖形、圖像、聲音、動畫等信息有機地結合,交互地傳遞,使學生大腦各區交替處于興奮狀態,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樣一種交互方式對于教學過程具有重要意義,它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給學生提出新的問題,他們會不自覺利用多媒體的手段去解決每一個問題。
1.2多媒體計算機的交互性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師主宰,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教學步驟甚至學生做的練習都是教師事先安排好的,學生只能被動地參與這個過程。而在多媒體計算機這樣的交互式學習環境中學生則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來選擇所要學習的內容和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在優秀的多媒體課件中,連教學策略也可以選擇,比如,可以用個別化教學策略,也可以用協商討論的策略。這就是說,學生在這樣的交互式教學環境中有了主動參與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聽從教師擺布,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必須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才能獲得有效的認知。多媒體計算機的交互性所提供的多種主動參與活動為學生主動性、積極性的發揮創造了良好條件,從而使學生能真正體現出學習主體的作用。
因此,多媒體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出現和應用給教師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使學生的學習擺脫了以往教學中以教師、教材、課堂為主要渠道接受知識的模式,他們在多元化的學習環境中獲得更有用的、更富有個性的知識。而且通過多媒體技術可以擴展學生之間的交流方式,并使其學到傳統課堂里學不到的知識。所以隨著信息量的增加,視野的擴大,學生也將逐步增加對知識的掌握,對世界的了解,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需要和興趣進行學習,使學習向自主化、個性化發展,學生的注意力將大大集中,隨之學生的綜合素質就會提高。
2多媒體技術在課程整合中的作用
多媒體環境下的信息資源永遠是開放的,這就是網絡最大的特點:通信和資源共享。傳播媒介是多向交流的,傳遞系統是多媒體的,知識是跨越時空限制的,所以多媒體技術在課程整合中最主要的作用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2.1多媒體技術為學生的學科學習提供了廣闊的資源環境
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整合涉及到語、數、外、史、地、生、音、體、美等眾多學科。
2.2多媒體技術為學生營造了開放的學習環境
互聯網為課堂學習提供了多樣化的交互形式(如電子郵件、在線交談等),使處于不同協作位置的協作成員可以方便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會話與協作,比傳統面授中的交流更方便、更靈活、更廣泛。
2.3多媒體技術強調了學習的個性化
個性化學習是多媒體網絡環境下學習的一個特點,最能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實現學生自主學習的意愿。其特點是:學習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選擇學習內容,可以按照適合自己的特點選擇學習方法,可以按照自己的時間安排學習的進度,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選擇學習內容的深度,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選擇完成作業的方式。
因此,這些特點決定了多媒體環境下的信息技術課程整合教學過程是:開放性與全球化、學習過程的交互性、學習內容選擇的自主性和個性化、內容形式的多媒體化的有機組合。
3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課程整合的教學系統設計
3.1創設情境
通過多媒體可創設新穎有趣的動畫情境,融直觀性、多變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為學生營造一個圖文并茂、動靜相融的教學場景,促使學生多種感觀同時接受刺激,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從而達到“課伊始,趣亦生”的境界。
3.2人機交互
每一學科的知識、思想和方法必須經過學生在現實的學習實踐活動中去理解和掌握,在新課程標準中也多次強調“學習必須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交互性是信息技術較傳統的教學手段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優勢,它具有文字、圖片、動畫、聲音、音像等直觀媒體信息可同步的優點,可以變抽象為直觀、變靜態為動態,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知、表象,使難以覺察的事物能清晰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不失為學生參加“實踐”的好方法。
3.3拓展延伸
1.拓展、豐富幼兒的活動空間幼兒園內孩子的活動環境一般包括教室和室外活動環境兩個部分。一般幼兒教育理念只重視室外活動環境的建設,而忽略了室內環境這一重要因素。教室作為孩子園內學習與活動的主要場所,教師應加強室內環境建設,以溫馨和舒適為宜,制作家庭溫馨墻、寶寶風采展示墻、童話故事書角等。而室外活動環境的建設,則以游戲和自然為主題,既要有多個活動設備供孩子們游樂玩耍,也要提供自然的綠化環境,讓孩子在大自然環境的陶冶中獲得身心愉悅。很多幼兒園由于場地限制,不能提供孩子完整、豐富的室外活動場所,因此結合社會活動環境,挖掘室外活動資源也是幼兒園發展的重要主題。比如組織春游活動,讓孩子走進大自然,接受自然的教育;還有公園、游樂場所等場地的利用,既可以用來組織親子活動,也可以用來開發節日慶典活動,使孩子們在豐富的環境中獲得足夠新鮮的刺激,促進心智的健全發展與思維的開闊。
2.優化教育資源活動幼兒園的教育實施按年齡劃分教育階段、分班的教育制度,目前幼兒教育大致分為小班、中班、大班三個教育段,每個教育段又具體分為不同的班級。由于上課、室外活動全部是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的,因此各個班級的小朋友之間相互并沒有交集。隨著全球化、國際化進程的加快,兒童也將面臨更加豐富開放、競爭激烈、人際關系更趨多元化的社會,如何在幼兒階段培養孩子的開闊性思維、開放的視野、寬廣的心胸與一定的人際交往能力,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主題。因此幼兒園教育應避免分班教學對孩子發展的限制,通過實行混班制的活動為小朋友打開交際圈,讓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都能在一起交往與活動。
比如在晨間活動、室外活動、藝術特長教學等方面,都可以把不同班級的小朋友集中在一起,實行混班制的活動或教學。加強城鄉幼兒園之間的合作、交流。城市與農村之間在生活方式、生活環境、優化教育資源與理念間存在差別,這種差別一方面不利于農村教育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是城市教育的另一潛在資源。通過加強城市與農村之間教育的合作與交流,使城鄉之間的孩子互相交往、互相進入彼此的生活與學習環境,這對孩子是另一豐富、新鮮的信息刺激,使孩子認識到社會的豐富多彩,認識到自己成長的環境外還另有天地。比如開展“城鄉娃娃手拉手”的交流活動,邀請農村的孩子來城市幼兒園做客,讓小朋友模擬社會待客的方式培養孩子社會性能力的發展;而農村的孩子則通過帶來自己家鄉的照片、禮物,講述自己在農村生活的見聞等,豐富城市孩子的視野,還可以通過農村孩子邀請城市孩子去做客的方式,增加城市孩子的見聞,豐富孩子的視野。城鄉幼兒園的合作、交流不僅能促進孩子視野的開闊與社會性的發展,對幼兒園的優化教育資源與管理理念的更新也大有好處,通過借鑒不同幼兒園的管理與教育理念,促進自己園內教育理念的更新與發展。
二、結語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活動中一種自覺、能動的心理狀態,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探索知識的內在動力。怎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實踐表明:能牽動情感的事往往能引起興趣。而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在課堂教學中,恰當地使用電教手段是創設情境的最佳途徑。
例如:教學《筍芽兒》一課。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在了解竹筍的生長過程中,學習筍芽兒沖破一切阻力茁壯成長的精神。上課開始,我首先播放一段竹林景觀的錄像。先將青翠欲滴的竹亮。再將鏡頭逐漸聚在竹筍上,使學生感知竹筍的形、色。此時及時提問:筍芽兒是怎樣成長為竹子的?需要哪些生長條件?來誘導學生思考,拉開了學習的序幕。接下來教師可邊講故事,邊放“雨聲”、“雷聲”的錄音,邊投影各種情景:如筍芽兒扭動、向上鉆、脫殼、成長、小草搖動以及雨景、桃紅柳綠,太陽出來等等,這樣,學生如同置身于大自然中,隨著文中各種人物的出現,輕松愉快饒有興致地學習了課文。
二、激發思維,釋疑解難
每篇課文都有突出中心和可以用來體現訓練重點的詞、句、段,也有意思比較深或內容離學生實際比較遠的詞、句、段。在課堂上,當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學生“啟而不發”時,當教材中的重點難點或關鍵處需要學生理解掌握,而學生難以掌握時,教師可使用電教手段。因為電教煤體具有對事物與現象過程的時間因素和空間因素進行擴大與縮小的表現力。它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再現了教學內容的全貌,從而激發興趣,啟發思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學《趙州橋》一課,本課的難點是理解為什么趙州橋的設計是建橋史上的創舉。要想解決這個難點,必須使學生懂得趙州橋結構的獨特作用。由于建筑學方面的知識對于學生比較陌生而且有一定的難度,我準備了一幅趙州橋的剖面投影片向學生講解:這個拱形的大橋洞不是普通的半圓形,而是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的弓形,每一道拱圈都能獨立支撐上面的重量,一道壞了,其它道不受影響,所以,趙州橋雖然沒有一座橋墩,橋身卻仍然很堅固。這樣將抽象的語言文字轉化為形象的內心圖象,而且不需冗長的解說,學生就輕松地理解了趙州橋結構的獨特。然后讓學生小組討論這種設計的作用是什么,再出示趙州橋的投影片,請學生到前面指圖講解,這樣可以加深印像,使理解更加深刻。此時,再讓學生解釋“創舉”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趙州橋的設計是建橋史上的創舉,難點自然而解。
三、激起情感共鳴,陶冶思想情操
語文教材中,許多文學作品是中外名家的名篇,如何讓學生在閱讀這些作品時,通過不同的藝術形象的感染,受到美的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呢?這就要運用電教手段,激發學生的情感,并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因為從審美心理來說,情感是最活躍的因素,它既廣泛地滲透在其它心理因素之中,又是感知與想象、理解的中介,即審美的感知由于情感的推動而進入想像,趨向理解。簡單地說,感情對人的認識和行動起著刺激作用,而電教媒體對于提供具體的形象和激發學生的情感有著顯著作用。
例如:教學《采蒲臺的葦》其中一句:“遠處的炮聲還不斷傳來,人民的創傷并沒有完全平復”,涉及到歷史背景。但是,由于當時的年代距現在較遠,而且學生缺乏生活經歷,如果只靠語言的中介,是很難認識其特定環境的。所以,我播放了一段精心選制的錄像,讓學生邊欣賞一望無際的葦海及冀中人民為了保衛美麗的家鄉而英勇戰斗的情景,邊聽著老師的講解,“時期,冀中是遭受日寇蹂躪最厲害的地區之一,但是這里的人民群眾充分利用水鄉的自然條件,出沒于蘆葦叢中,戰斗在煙波之上,沉重地打擊著侵略者,勇敢地守衛著祖國美麗的水鄉,最終取得了勝利,課文中寫的人民的創傷并沒有完全平復就是指戰爭給人民造成的損害還沒有完全恢復過來?!边@樣聲畫并茂,視聽結合,學生理解了當時的背景,體會到了冀中人民勤勞、機智、勇敢和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并且為理解下文作了準備。
四、加強信息傳遞,強化有意識記
設計CAI課件,一是要突出現代教育思想、理論和觀念;二是要把握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的關系;三是要激發學生個體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另外,課堂CAI教學還要方便教師更好地教,學生更好地學,有助于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
突出現代教育思想、理論和觀念,就是要體現新型的教學模式,實現教學過程中的四個因素的轉變:即教師角色的轉變;學生地位的轉變;媒體作用的轉變;教學過程的轉變。教學要從原來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講解者”的角色轉變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及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學生要從原來單純聽講,接受灌輸的被動地位轉化為有機會主動參與、發現、探索的教學主體,媒體要由教師的講解工具轉化為學生的認知工具,教學過程要由傳統的講解、傳授知識的過程轉化為學生通過意義構建形成自己的認知結構從而獲得知識、掌握知識的過程。
把握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的關系,就是要由重視傳統的邏輯分析、邏輯綜合、講解說明的教學過程轉變為重視學生自己通過參與教學活動,激發個體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創新意識,是所有CAI課件的共性。課堂教學CAI要在這方面應該有更大的突破。良好的CAI課件應是趣味性、科學性融為一體,使學生喜聞樂見,自然接受知識。在教學中使用各種各樣的CAI課件,使課堂教學更加直觀、形象、生動、有趣,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有力地促進了課堂教學的靈活性和高效。
一、運用CAI課件,幫助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
運用CAI課件教學,可利用圖象、動畫、色彩等手段來特別引起學生的注意,引導他們向目標方向思考,幫助學生掌握重點、突破難點?!对鹿馇愤@篇課文,貝多芬即興創作《月光曲》的意境和表現他內心的思想感情的聯系是理解這篇課文的難點,如果制作這樣的CAI課件:清幽的月光灑進茅屋,貝多芬看著這對相依為命、相互體貼的窮兄妹倆,心里久久不能平靜,于是他按下琴鍵,訴說自己內心的情感。在大海水天相接處,月亮升起來了,海面上灑滿了銀色的月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風,卷起了巨浪,雪亮的浪花一個接一個超著岸邊涌來……CAI課件逼真的畫面再配以這種意境的音樂,很快使學生也進入這種情境。在耳聞目睹和心靈感應中學生終于悟到貝多芬此時內心的情感,正是他通過音樂所表現出的意境,從而使學生準確地把握了課文的中心。再如教學《詹天佑》這篇課文時,引導學生理解詹天佑根據不同地形設計的兩種鑿井法和“人字形”線路,是這篇課文必須突破的難點,學生就會認識到詹天佑“杰出的才能”,也是從實質上理解了本文中心句的涵義,如果從課文內容的實際出發,采用CAI課件教學,將會獲得最佳教學效果。以“人字形”線路為例,先在屏幕上出現整個地形圖像,伴隨著一陣汽笛長鳴,動態畫面出現:一陣火車下山時前拉后推,上山時后拉前推駛向遠方的情景。這時學生會被有趣的動畫所吸引,非常直觀地認識了“人字形”線路,并能體會到“人字形”線路的設計是多么巧妙。這樣的CAI課件。視聽結合,聲像并茂,新穎有趣,使學生在較長時間里興趣盎然地參與語文學習中去。
二、運用CAI課件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我思考問題時不只用語言進行思考,而是以活動的跳躍的形象進行思考。當這種思考完成之后,我要花費很大力氣把它們轉換成語言?!边@表明在人們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離不開想象和驗證的機會。利用CAI課件創設情境,它是實現啟迪思維、激感、豐富想象的最佳方式。教學《觀潮》一課,恰當地運用CAI課件,將滾動的濤聲,萬馬奔騰似的巨浪,漫天卷地的余波等潮起潮落的畫面形象和自然音響表現地淋漓盡致,把文字作品變成了可視形象,使學生親眼目睹了“錢塘江”的雄偉壯觀,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悟,擴大了生活視野,豐富了想象力,提高了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
三、運用CAI課件增加課堂信息的密度,擴大教學的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