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18 02:01:12
序論:在您撰寫畜牧案例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中職;畜牧獸醫;課程改革;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4)08-0119-01
一、當前中職畜牧獸醫專業教學中的問題
1.現有的實驗教材需要不斷更新?,F有的實驗教材雖然經過多次更新,但實驗項目和內容還不能滿足當前畜牧業發展的需要。教材中介紹的一些實驗儀器設備在實驗課中逐步被淘汰,新的儀器設備在教材中又沒有介紹;有些實驗由于內容重復或實驗手段的更新近來已經不適宜開設;而社會有需求的,目前已經具有的新實驗方法,很多還沒有納入實驗指導書中。以上情況說明,為了適應課程的發展及培養高質量畜牧獸醫合格勞動者,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引進新的教材,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教學內容。
2.中職生對專業課的學習態度需要端正。雖然大多數中職生學習態度端正,重視專業教學,但仍有部分中職生上實踐課時表現出怕臟、怕累、怕辛苦,有的干脆不來上課;即使來上課,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不專心做實驗,得過目過,馬馬虎虎。還有的中職生在實踐過程中,不按照實驗指導教師的要求去做,而是按自己的主觀想象去做,結果配置的實驗藥品達不到要求,實驗所得的數據不準確、不完整。需要指出的是,部分中職生對實踐課不夠重視,是由于實踐課是附屬于本門理論課程的一個教學環節,實踐成績只是課程總成績的一部分,占的比例也不是最大的。
二、畜牧獸醫專業的理論教學改革
1.轉變“填鴨式”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技能。教師在開展理論教學的過程中,尤其是在講解新知識時,務必要明確“教學工作實際上是從質疑到解疑的過程”這一概念,在課前設置與本節課內容相關的問題,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了解。課堂教學主要介紹基本知識,為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啟發學生通過聽課、問答、討論、設計和實踐操作等方式來學習。以《豬生產學》為例,課堂講授占課程總學時25.7%、現場教學占31.4%、媒體演示占11.4%、討論分析占8.6%、作業訓練占5.7%、論文寫作占5.7%、專家報告占11.4%等。
2.推廣現代教學方法,試行網絡和或明天教學。科技水平的進步讓網絡互動系統、多媒體技術走進教學領域,并在短時間內得到了大范圍的普及應用。此種教學方式生動活潑、圖文并茂,學生也容易被此吸引,進而產生較高的學習熱情。目前《畜牧學各論》的品種介紹、設備觀摩、養殖場建設、人工授精、飼料配合、家畜、家禽的飼養管理等均可用多媒體或錄像教學,鮮活生動的畫面提高了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改革考試形式。以前各門課程均采用單一的閉卷形式考試,以百分制來進行成績的評定,影響了學生全面能力的提高。畜牧獸醫專業教學改革就是要改變畜牧獸醫專業考試的形式,按課程性質和特點,靈活運用筆試(開卷和閉卷)、口試、實際操作、寫小論文或小綜述等多種考核方式,鼓勵采取多種考核方式聯合運用的考試形式。
對專業主干課程和必修課程可實行嚴格的閉卷考試,選修課程和考查課程可采用開卷考試、口試、小論文或小綜述形式進行考核,按優秀、良好、中等、合格和不及格五檔記入成績,控制優秀比例,優秀生的評定在選修和考查課程合格的基礎上按主干課程的成績計算。促使學生把主要時間和精力放在主干課程上,同時切實減輕學生的負擔,給學生以更大的學習自由度,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條件。
三、畜牧獸醫專業的實踐教學改革
1.對所使用教材進行優化。中職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所使用的教材必須具備新、實、變的特點,其中,“新”指的是所使用教材必須緊跟時展步伐,及時糾正傳統教材中滯后性和理論驗證性問題,與生產第一線的最新技術保持高度同步,且應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識;“實”指的是教材不僅要針對學校教學工作的開展,還必須與企業、單位目前或將要使用的設備、技術相關聯,也要避免過分超前技能的出現;“變”指的是所使用教材應處于變化狀態,隨著技術、設備的進步而不斷更新,使學生所學技能有效滿足實際工作的需求。除此之外,校方也應責成專人做好教材的審查工作,避免因教材質量低下而影響本校的教學效果。
2.運用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是指在教師指導下,利用案例引起教學活動,組織學生學習討論的一種教學方法。它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有效方法。案例教學的引入,能使深奧、概念抽象的動物病理學知識與臨床診斷、治療技術聯系更緊密,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獲取知識從被動接受向主動吸收轉變,這樣能更好地適應現代職業教育的要求。例如,將一些常見的病理變化與臨床案例相結合,引導學生將以往所學動物解剖學、動物微生物學、動物臨床診斷學等相關知識進行縱向或橫向聯系,學會融會貫通、相互滲透、靈活運用。既鞏固已學知識,又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和解決臨床診斷等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通過真實案例的討論,親身感受臨床分析、思考、推理和判斷的全過程,充分體會到主動參與、探究發展、交流合作、樂觀向上的學習方法帶來的樂趣與幫助。
3.加強實訓教學環節。在課程設置上增加一些與專業和就業有關的課程,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和就業能力。技能培養是中等職業教育重要的教學環節。本專業強化技能訓練的具體措施包括:①將畜牧獸醫的必備技能單設畜牧獸醫技術課程,以保證足夠的課時安排實訓;②教學過程強調實踐性,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以實踐為主(實踐訓練課與理論課之比為7∶3),把重實踐、重技能作為教學的指導思想;③將單項技能或綜合技能引入學分制,學生達到規定學分才能畢業;④將實訓基地和實驗室設施標準化、規范化,確保實習順利進行;⑤學生參加職業技能鑒定,并記入學分。
4.增加學生到基地或生產單位實習操作的機會。過去上動物病例解剖實驗課時,通常是指導教師一邊解剖一邊講解,學生則在一旁觀看,這樣學生一是沒有動手的機會,二是由于實驗經費及實驗條件的限制,做大動物解剖的實驗次數不多,導致學生對這些實驗不太熟悉。要實現教學改革,可安排學生到校內寵物醫院或校外實習基地進行實習,多接觸病例,要求學生做好病歷記錄,解剖記錄、學習治療用藥?;匦:?,由教師組織大家進行病例回顧,分析討論病例中診斷、治療的原理、治療方法的合理性等。實習過程中,有時碰到新的典型病例,可讓學生采取病料回學校進行實驗室培養、分離、鏡檢之后確認。通過這種走出實驗室實習的方式,使學生接觸更多、更復雜的各種禽畜病例,與學生的共同分析討論、診斷和處理,可促使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馮炳強.中職畜牧獸醫專業中運用項目教學法[J].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1,(3).
瘦肉精、蘇丹紅、三聚氰胺等畜產品安全事件,一度引起社會極大關注,畜產品安全已成為重大的公共安全問題和社會問題。畜禽安全生產,特別是特色畜牧業安全養殖、畜產品藥殘、疫病等檢測直接影響到食品安全問題。因此,在動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特別加強誠信教育,務必引導學生構筑道德底線,提高畜牧業行業自律意識,做到誠信生產,為畜產品安全提供最基礎最有力的保障。動物科學學院應努力營造誠信育人的校園環境,加強學生道德素質教育,特別加強科研誠信教育,將科學道德教育納入學生階段的必修課,幫助學生領悟科學道德與科學職業的倫理精神,從而掌握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讓學生在課程學習、實踐、科研學習過程中受到感染,將科研誠信、學術誠信付諸于平時的學習及課題研究中,保證實驗態度端正,實驗數據真實,學術論文正當引用。更重要的是,動物科學類學生將來直接參與畜牧業養殖生產中,學生的德育素養,特別是科研、學術誠信尤為重要,這將直接影響到科研成果的真實性,進而涉及到動物健康養殖、食品安全等民生問題。
2加強動物科學類學生誠信教育的對策
2.1加強新生入學誠信教育,建立學生誠信檔案
重視新生入學誠信教育,并將誠信教育作為入學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新生手冊中增加學術誠信和科研誠信等條例,對考試作弊、論文抄襲等不誠實行為做出詳細的處罰規定。注重加強新生入學誠信思想教育,通過開展誠信教育宣講活動、畜牧業企業精英專題講座、觀看誠信教育紀錄片等多種活動在學生中大力宣揚誠信教育。南開大學在2013級研究生入學時,新生會領到一份研究生學術道德與學術規范的材料,新生閱讀后,要簽署一份學術誠信承諾書,針對不作假、不抄襲、遵守學術道德等多項道德規定做出承諾,這份承諾書將直接由學校永久保留。在新生入學時提出警示,學術誠信是嚴肅認真的事情,對學生將來參與企業發展、科學研究時起到鞭策作用。因此將誠信教育作為動物科學類新生入學教育的重點內容,不僅強調了學術道德方面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告誡學生要誠信生產,誠信做人。從入學開始建立學生誠信檔案,引起學生對誠信品質的高度重視。將學生不講誠信的行為,或是誠信楷模行為記錄在檔案里,進行相應的教育懲罰或表彰,鞭策并激勵學生堅守誠信。同時,學生誠信檔案直接作為學生評獎評優最直接的評價依據。學生誠信檔案也能激勵他們將誠信的優良品質從學校延伸到工作及生活中,讓學生因誠信而受益終身。
2.2思想政治、專業教育與誠信教育有機結合,多維度開展誠信教育
抓住現行大學生學習階段的特殊性,開展適合學生學習、科研和生活實際的思想道德教育,明確科學道德的定義、范疇,向學生普及畜牧安全生產、知識產權教育,提醒學生在學習、科研中如何做到堅守科研道德,并告知學生哪些行為屬于觸犯科學誠信的行為。動物科學類專業學生誠信思想教育,把理論與生產實踐相結合,并且加強實踐教學的環節,緊密聯系現實社會生活、企業安全生產,聯系學生對誠信的現實想法和生活實際,結合誠信履行中的難點、熱點問題開展教學,力爭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把道理講透,使學生理解。除此之外,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專業課的滲透作用和啟發效果開展學術誠信教育,使學術誠信教育與政治理論課、專業課相互交融,同時將誠信法制意識教育作為學生的選修科目,幫助學生建立誠信法律法規意識。充分利用“兩課”作為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增加和滲透誠信教育內容。既要使教育內容不失我國傳統誠信的優秀元素,還要代表時代特征,使誠信更加貼近學生學習、生活。在講授過程中,避免單純的知識灌輸,以召開講座、座談會的形式,通過明德楷模、案例警示等多種方式,結合誠信理論教學向學生系統灌輸誠信道德知識。重視學生誠信的引導,加大誠信宣傳,發揮輿論導向,通過校內媒體如校內電臺廣播、飯堂電視視頻宣傳、校園網絡、宣傳欄等方式多維度渲染誠信的教育氣氛,促使學生自覺做到誠實守信。
2.3將誠信作為學生評獎評優的重要考核標準
評獎評優是加強校園文明建設的重要手段,事關學生的切身利益。它與學生年度綜合素質測評緊密結合,既可以引導學生提高自身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也為學校、家長、社會提供評價學生在校發展和綜合素質發展現狀的一個重要參考依據。目前對學生的誠信考核缺乏規范化、程序化、可操作化的評價指標,評價往往會帶有濃厚的主觀意識。但也有部分高校嘗試制定專門的學生誠信考核評價制度,不過具體操作性、針對性不強,實施起來比較麻煩。評獎評優要對學生德育進行評分,進一步完善學院評獎評優的細則,取消把學術論文作為最重要的硬性指標,避免急功近利的功利主義,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素養尤為重要。動物科學學院2014年制定了《動物科學學院研究生學業獎學金評審暫行辦法》,針對誠實守信提出了要求,其中評選基本條件的第三條:誠實守信,品學兼優;并規定若經查實在研究生入學考試中隱瞞事實或有虛假內容的不予以申請。但是文件沒有針對誠實守信列出詳細的考核指標。是否將助學貸款信用記錄、學費繳納、獎懲情況、人際交往、日常生活、科研態度等方面直接納入誠信考核指標,再設計具體的評分細則。評獎評優將科研論文的發表作為最重要的衡量標準,優秀得獎等級最重要的是看論文點數。在評獎評優等優秀考核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制定有關加強學術誠信教育力度的相關管理規章制度。建立嚴格詳細的誠信獎懲機制,及時公開表揚、獎勵遵守誠信規范等誠信表現良好的學生;同時通過取消申請助學貸款的資格、撤銷干部職務、取消評獎評優資格等方式,公開公正批評、處罰違反誠信的學生,絕不姑息惡劣行為,督促學生堅守誠信。
2.4充分發揚學生導師的言傳身教、率先垂范作用
目前來看,動物科學學院學生群體都是80后、90后獨生子女,個人修養不成熟放松自身要求,一定程度上表現自我,個性化強,思想活躍。某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投機取巧,不尊重科學,肆意妄為。部分學生在實驗實習過程中,隨意改動實驗或調查數據,有學者調查顯示學生在遇到實驗結果與實驗預期有差別時,大部分學生會選擇重做實驗或分析數據錯誤原因,并反復做實驗。但是也有少部分學生由于懶惰不愿意費時費力進行重復實驗或多次調查,會選擇滿足實驗預期結果要求的數據,私自舍棄不符合要求的數據,甚至修改實驗數據。更有個別學生不愿費時費力搞調查,做實驗,為了能順利畢業,又限于畢業時間、經費和實驗條件的限制,只好選擇篡改或編造數據。動物科學類學生在培養過程中采用“導師制”。“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導師要發揮育人功能,在學生指導過程中,以身作則,對學生進行學術誠信道德教育。加強對導師學術道德的考核,建立學生問責制度,學生出現學術問題,導師負連帶責任。在導師遴選環節中,加入嚴格的學術誠信考核標準,要求導師必須思想道德、科研學術誠信素質優良。對于口碑不好,存在誠信問題的人,經費再多也不能評聘為導師。導師在學生培養過程中承擔育人的主體,導師要言傳身教、率先垂范,作為學生踐行誠信的榜樣。因此,建立學生導師問責制,通過導師的言傳身教、率先垂范,作為學生踐行誠信的榜樣。同時明確導師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職責,可以通過建立導師誠信育人的管理和監督機制。學生導師帶領學生進行認真誠實的科學研究的同時,開展多項實踐活動,將德育特別是誠信教育得到具體的塑造。導師幫助學生養成誠實的科學研究素養,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保持健康積極的就業心理狀態,有效地促進了優良教風和學風建設。除此之外,導師幫助學生養成誠實的科學研究素養,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保持健康積極的就業心理狀態。有利于幫助研究生端正自己的位置,客觀分析個人現實和職業現實,正確對待就業和擇業的區別,才能坦然的面對就業困難。
3結語
《內蒙古日報》蒙文版(以下簡稱蒙文報)通過精心策劃、深入采訪和創作,于2015年12月8日以“1+4”(頭版的《“十二?五”成就 今日牧區綜述》欄目+4個整版的特刊)的形式,集中推出《今日牧區》大型系列報道。報道分內蒙古牧區畜牧業、文化旅游、教育、醫藥衛生、科技、法制和民生等4大系列篇, 至12月29日,共刊發9篇綜述,40個整版。該報道主題宏大、內容豐富、視角獨特、寫法新穎、形式特別,對內蒙古牧區發展進行了大全景式解讀和展示。
大視野 大策劃 大行動
在傳播新格局下,新興媒體的輿論環境復雜而多變,社會熱點層出不窮,受眾很多時候“霧里看花”,很難把握正確方向。在這種情況下,主流媒體應該主動承擔起社會責任,主動作為、善于作為,更好地提高傳播力和影響力。2014年,提出了中國經濟的新常態的概念。那么,內蒙古牧區的新常態是什么,怎么適應和引領新常態,這是內蒙古牧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邏輯,也是蒙文報宣傳報道的重大主題。
為了做好報道,蒙文報2015年5月份開始策劃,在總編輯的指導下,反復討論,研究制定了系列報道的方案,并制定了堅持以人為本,深入基層,貼近生活,事實準確、事跡典型、觀點正確的原則,明確了詳細內容、基本結構、采訪線路、采訪點、采訪人物、事件、故事,確保報道的順利完成。蒙文報成立了組織實施委員會和采訪組,副總編輯親自指揮,相關部門負責人參與報道。14名記者7月19日至9月30日,深入全區28個牧業旗,采訪70余天,行程2萬公里、深入300多個嘎查、1000多戶,從火熱的生產第一線抓回“活魚”。
深刻分析 深入挖掘
準確解讀牧區新常態,梳理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特點、新亮點、新方向,提供有價值的權威性報道是引導輿論、形成社會共識的關鍵所在。2015年12月8日,蒙文報《今日牧區》大型系列報道開篇,以“1+4”的形式,在一版開設《“十二?五”成就 今日牧區綜述》欄目,刊登了《發展壯大的四大支柱―― 我區畜牧業發展綜述(上)》的報道,9-12版開辟《今日牧區》特刊,刊發牧業篇上部的4篇特稿:《如何夯實發展基礎?》《如何提高防災能力?》《如何完善惠牧政策?》《如何加強支撐能力?》。11日,同樣以“1+4”的形式,一版刊登《發展做強的四大支柱―― 我區畜牧業發展綜述(下)》的報道,5-8版刊發牧業篇下部:《應該建立什么?》《如何提高組織水平?》《如何提高牧業產品的產量?》《如何調整結構?》。
畜牧業篇圍繞2012年自治區提出的保護草原生態,做大做強畜牧業的奮斗目標,怎么走現代畜牧業發展路子,提出8個方面的問題。以基層牧民的生活為切口,對我區畜牧業發展中的新特點、新亮點、新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和分析,提出草原建設、飼草料基地建設、牧業基本建設和惠牧政策是發展現代畜牧業四大支撐的建議;科技、結構調整、畜牧業產業化和新型經營主體是發展現代畜牧業四大支柱的判斷,并提出了畜牧業發展要從關注發展速度、規模轉變到關注質量效率的新發展觀。
民族文化保護、傳承和發展是民族繁榮發展和社會和諧發展的大事。其系列報道的文化旅游篇以“2+8”的形式,在頭版上刊發《百花爭艷的文化靚麗風景線――文化旅游工作綜述(上)》(2015.2.14日),《從文化大區到文化強區的跨越――文化旅游工作綜述(下)》(2015.2.16日)和《現代文明與傳統文化》《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之鄉》《文化下鄉到文化進城》《文化與旅游的深度融合》《扎根生活的文化遺產》《承載文化意識的祭敖包》《工藝精湛的蒙古族服飾》《綠色無污染的蒙古族飲食文化》等8個特刊,對我區文化大區建設、文化強區建設和文化繁榮的風景區建設工作做了全面剖析,努力探索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思路。
教育是一個民族繁榮昌盛的根基。我區民族教育是在黨的優先重點發展的民族教育政策的照耀下發展起來的。教育篇以頭版刊發的《通向未來的光明坦途――我區民族教育發展綜述》和相關4個整版的特別報道,全面解讀了民族教育發展狀況。報道用典型、故事、亮點和數字來展示民族教育在黨的優先重點發展方針政策照耀下取得的成就。
全局的綜述和故事的追蹤有機結合是這次大型系列報道的一個突出特點。9個綜述圍繞畜牧業、文化旅游、教育、醫藥衛生、科技、法制和民生,從全區的高度做了闡述,相關的特刊則增強了綜述的故事情節、典型案例、亮點描述,為有高度、深度的綜述提供有廣度、接地氣的追蹤采訪事例,達到了報道的“頂天”“立地”的目的。
新形式 新范式 新成就
新常態下,黨報要想擴大影響力必須在內容與形式上創新,改進傳播技巧。《今日牧區》大型系列報道是踐行“走轉改”的一次大行動?!督袢漳羺^》報道的36個特刊大處著眼、小處入手,都有一線視角、鮮活的人物、生動的故事和亮點來說明新成就、新動向、新問題,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精神,增強了吸引力和感染力。
結構新穎、版面活躍。系列報道的每個大篇是以言論、綜述、故事、現象、解析、問題、判斷和鏈接的新范式展開的。比如《文化旅游篇》由2個綜述、4個言論、8個深度報道、12個故事、5個相關鏈接組成的。其中,綜述文章把文化旅游成就全面闡述,深度報道則多角度觀察文化旅游,對成績、現象、問題等進行分析;言論文章做論證和判斷,提出新觀點和新思路。綜述和評論的結合,形成了聲勢,增強了報道的力度,故事、事件、亮點的呈現,給報道增添了血肉,記者的有價值的見解、思考判斷成了報道的“魂”。相關鏈接給報道提供依據、參考和補充。
版面編輯上力求新穎,注意報眉、標題、圖片的編排,內容的板塊化、全套彩等,用好版面語言,使整個版面賞心悅目。尤其每個大篇的4個特刊的主標題的精準表達,4個標題相互壓韻,給人以美的享受。
媒體融合時代,蒙文報人樹立“互聯網+”思維,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和手段,全媒體傳播。《今日牧區》系列報道在報紙刊登的時候,同時在中國蒙古語新聞網、內蒙古日報新聞客戶端、內蒙古日報手機報和公眾微信平臺上推出。根據網絡、新媒體特點和用戶的需求,在網上全文刊發,手機報上發短文,微信平臺上全文發綜述的同時,對相關4個特刊的內容做簡要介紹,提供線索和導讀。全媒體報道,大大增強了傳播力和影響力。
結束語
這是一次成功的“亮劍”,不僅檢驗了專業能力,而且還鍛煉了隊伍。蒙文報主動承擔起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社會責任,主動作為、善于作為,以氣勢如虹的大型系列報道,大全景式呈現內蒙古牧區的新常態,發揮主流媒體的功能,傳遞正能量,營造良好輿論氛圍,鼓舞了人心,提高了輿論引導力。
注釋:
關鍵詞:動物傳染病學 教學方法 多樣化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12(c)-0220-01
目前,我國高等院?!秳游飩魅静W》課程教學的主要問題是教學容量大、教學時數少、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手段陳舊,對于要求掌握的知識學生大多死記硬背,理解、思考的少,對于實驗技能眼高手低,最后導致操作能力較差,缺乏實踐經驗。因此,如何優化《動物傳染病學》的教學方式,向社會輸入更多具備綜合技能的人才,已成為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在本??妻r業院校《動物傳染病學》課程教學中,精選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勢在必行。
1 課堂講授與啟發式等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
1.1 啟發式教學
教學活動的主體由老師與學生共同構成,老師作為指導者,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學習、思考、提出問題,與老師加強交流,協調發展。啟發式教學,對于教師的要求就是引導轉化,把知識轉化為學生的具體知識,再進一步把學生的具體知識轉化為能力。教師的主導作用就表現在這兩個轉化上。運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經歷問題的解決過程,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創新能力。
1.2 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以動物傳染病病例或事例為題材,在教學中要求學生針對病例或事例,運用所學知識,做出分析、綜合,并上升為理論認識。這是一個教學相長的教學過程。
教師以教學大綱的要求為核心,以學生知識水平為基礎,以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技術為手段,針對國內外近幾年流行的重大動物傳染病、人畜共患傳染病,配合相應的臨床病例,診斷及防制方法,作為課堂討論提綱?;趯W生假期的社會調查,將學生按照調查的疾病不同而劃分學習小組,針對假期社會調查結果,結合教材中相應的理論知識,查閱參考文獻,做好筆記,針對難點問題或者國內外最新研究進展提出新問題。教師將基礎知識、重要知識點一一詳解,然后以學生提問為基礎進行討論,創造出學生之間互相討論,學生與教師之間互相學習的氛圍。期間,教師主要起啟發思考和引導方向的作用,控制課堂討論的節奏,協調各組之間的關系。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加深學生對重點和難點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以達到鞏固掌握知識的目的。
1.3 開放式實驗教學
《動物傳染病學》課程對學生動手操作及實踐能力要求較高,因此我們采取開放式實驗室的管理制度為使學生做到學以致用。依托我院動物傳染病防治技術實驗室現有的條件,要求學生把在社會服務和實習階段遇到的臨床病例拿到實驗室,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實驗室診斷工作。理論教學使學生對疾病有一個理性認識,再通過教學實習獲得感性認識,通過查資料、討論剖析臨床實際教學病例,使課堂的理性認識得到再次升華。
1.4 網上教學法
這種教學法是運用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在課程內容合理整合的前提下,以大量的文字、圖片、動畫和實地錄像為基礎,制作《動物傳染病學》教學課件、動物傳染病病理變化圖片庫、電子教案、教學資源庫和習題集等,并在課堂教學的同時,通過校園網系統用于學生課后的自學和復習,使學生在觀賞中進行知識積累。
2 開設社會調查課,豐富專業知識
利用假期時間,開設動物傳染病社會實踐課,讓學生更多的接觸社會,了解學習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它在畜牧養殖行業中的地位。
針對近年來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危害嚴重的人畜共患傳染病,我們及時組織了專項調查,在指導教師的帶領下,分成若干小組,深入基層進行調查。同時,學生要對社會調查進行總結,通過檢索相關文獻、現場調查訪談、統計分析、撰寫論文等做出相應的報告。這樣即豐富了學生的專業知識,又培養了學生查閱資料、撰寫論文的能力。
開學后,可安排3~5次討論課,通過在課堂演講將自己的實踐體會,所學到的知識點與大家分享。由教師組織并指導學生對收集的資料進行綜合分析、推理、質疑和假設及判斷,在討論中教師要適時地進行啟發、提示,有意識、有目的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及經驗進行推理、反思、討論,提出診斷結果和綜合防治措施等,鼓勵學生充分發表個人觀點,大膽質疑,激發他們思維和討論的興趣,增強了實踐應用性和學生的參與熱情,培養了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這個階段檢驗了學生社會實踐的所學所長,以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最終對教學效果起到的一定的促進作用。
3 加強與生產廠(場)的聯系,走產、學一體化的發展之路
以該課程教學目的為基礎,為給畜禽養殖業輸入更多的專業人才,增強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必須要加強與生產廠(場)的聯系,走產、學一體化的發展之路。
動醫動科專業學生在大四年級參加生產實習,即派學生到教學實習基地從事專業相關的基層工作。例如,寵物醫院實習基地,讓學生在寵物醫院中接觸到更多的病例,學習門診的基本技能;在飼料或獸藥企業中,學生可以在生產崗位上較深入地了解飼料和化藥生產過程,進而將專業知識與實際工作結合起來;在銷售、技術崗位上,培養學生在實際工作中應用知識的能力和積累工作經驗。為使實踐教學更有針對性,我們通過與養殖場的密切聯系,組織學生深入現場,了解大型養殖場的經營管理方式,以及疾病預防情況等。對接觸到的典型病例進行案例分析,以鞏固和加深課堂教學效果。通過生產實習,使學生了解畜牧業生產中的常見疾病及急需技術,以此激發學生對本專業的熱情,明確學習方向,為日后走上工作崗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綜合上述內容,通過現代化教學理念,結合專業課程特點,優化教學方法,實現教學形式多樣化,取得了良好的課程教學效果。我們以臨床病例或事例為導具組織過程教學,增強了直觀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產學結合,工學交替,創新了教學過程;以動物醫院為窗口進行教學,培養了教師和學生的動手能力;以教師科研為紐帶,讓學生參與科研,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的能力。
參考文獻
摘要:基因工程學課程在生物技術專業培養目標中定位于專業必修課,是專業主干課程。該課程與生命科學密切相關,前后與其他學科的有機化學、基礎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等課程有密切聯系?;蚬こ虒W課程是一門承上啟下的高端課程,是連接于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間的紐帶課程。為適應現代高等農業院校生物技術專業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需要,基因工程類課程在理論教學、實驗教學以及實踐教學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創新,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果,為生物技術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農業院校;生物技術;基因工程;教學改革;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1-0133-02
生物技術專業是在順應時代經濟科技發展的條件下建立起來的,學制四年,授予理學學位,培養具備較系統的生物技術專業及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實踐技能,能在有關高等學?;蚩蒲袉挝粡氖陆虒W或科學研究,能在生物產業、醫藥衛生、農、林、漁、環保、園林等行業從事與生物技術相關的基礎與應用研究、技術開發或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技術人才?;蚬こ虒W作為生物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在臨床醫學、農業生產等若干領域實際應用的一門學科,也是最具生命力和最引人注目的前沿學科之一。其任務主要是從分子水平闡明基因操作主要技術的基本原理、載體的構建與應用、基因的表達與調控等內容。目的是使學生掌握高等生物基因工程的研究目標、現狀與進展,以及基本實驗操作技能。
一、教學建設與改革
(一)教學內容與課程設計
基因工程學理論教學內容主要介紹基因工程的基本理論、基本實驗方法以及最新研究成果,闡明基因與基因工程操作的主要技術原理,基因克隆的酶學基礎及基因克隆的各種質粒載體,原核、真核基因的表達與調節,基因的分離與鑒定等內容?;蚬こ虒W實驗教學內容以大腸桿菌的感受態制備為基礎,進行質粒DNA轉化大腸桿菌感受態細胞,質粒DNA的提取、鑒定,以及質粒DNA的酶切與連接等實驗。目的是使學生全面、系統地了解和掌握基因工程學的基本理論、實驗技術及實踐技能。
(二)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改革
在教學方法上,改變傳統“填鴨式”教學方法,引入案例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法及討論式教學法。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課堂上利用案例引起教學活動,將在生產一線、基層培訓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和解決的實踐經驗帶入課堂,將參加全國各大學術會議中學習到的最新研究成果、最新學術前沿知識融入課堂,再把諾獎、院士、知名學者等名人事跡和科研成果引入課堂,進行案例式教學。對有爭議性問題,組織學生進行互動式研討,采取具有針對性、實踐性、啟發性、研究性和時效性的教學方式,進行互動式、討論式、啟發式教學。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提升學生素質。啟發學生思維,增強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最終達到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在教學手段上,采用教學效果更加形象和直觀的現代化多媒體與講授相互結合的手段進行教學,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三)教學管理改革
在各個教學環節中,對教學的每一過程都要求一絲不茍、精益求精、認真負責。對課程梯隊新任教師實行試講制度、聽課制度及進修制度,制定自我進修提高計劃,支持青年教師到外校進修或去國外攻讀學位。認真備課,疑難問題及時請教老教授。認真批改作業,詳細解答學生的疑問,做到當堂課問題當場解決。積極開展與本課程有關的第二課堂活動和課題組活動,充分利用實驗環節中的科研訓練項目,促進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和綜合能力。在課程考核中,課程理論考核占70%,實驗考核占30%。實驗考核根據實驗表現、操作能力及實驗報告綜合評定成績,成績分為A、B、C、D四個等級,即優秀為A、良好為B、一般為C、差者為D。另外,在實驗考核中,納入了科研訓練環節,獨立設計并完成試驗的學生給予實驗考核分數的適當傾斜。
二、教學效果
(一)學生學習效果
基因工程學課程使學生能夠全面系統的了解高等生物基因工程的研究內容、現狀與進展,以及在臨床醫學、農業生產、化學制劑等方面的應用;使學生掌握了基因工程學最基本的五大實驗技術,成為繼續深造讀研學生必備的基本技能。本課程學生考試成績合格率為100%,優秀率達85%以上;在學習本課程的基礎上,考研學生的錄取率達90%,入學研究生學校的反饋評價優秀率為100%。
(二)學生科研成果
近年來,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改革與創新,本專業學生根據基因工程學課程實驗和實踐教學中科研訓練項目的研究內容和試驗經驗,本科生申請立項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0余項,其中“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項,“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3項,“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18項;20余人本科生發表科研論文,其中本科生為第一作者發表科研論文10余篇,核心期刊論文8篇;本科生獲獎20余人次,其中獲得第十三屆、第十四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2項,獲得第十三屆、第十四屆“挑戰杯”吉林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2項,院校級學科競賽獎多項。在取得上述成果的基礎上,3名學生獲得本科生優秀畢業論文,6名學生保送碩士研究生,10余名學生順利考入南開大學等知名院校研究生。
總之,基因工程學課程作為生命科學領域的核心課程,在理論教學、實驗教學以及實踐教學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創新,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果。尤其在基因工程學實踐教學方面使學生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基本實驗操作技能,為學生繼續深造攻讀學位、完成畢業論文試驗做好了墊,也為生物技術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今后的教學中,對生物技術專業課程將繼續進行探索和創新,以期達到培養具有高科研素質創新人才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任桂萍,王文飛,尹杰超,等.分子生物學與基因工程實驗課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5,42(10).
[2]賈立軍,張守發.綜合性大學農學院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人才培養[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2,(8).
[3]梅輝,韋琴,張軍林,等.微課在本科院校實驗教學中的應用――以“基因工程實驗”為例[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6,(7).
[4]陳桂敏.基因工程實驗教學改革與探索[J].課程教學研究,2015,(6).
[5]王小敏,葉曉霞.綜合性實驗在基因工程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4,25(6).
[6]賈立軍,張守發,魯承,等.邊疆高校獸醫學科創新人才培養與實踐[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6,(2).
收稿日期:2016-12-10
關鍵詞:新生入學教育,誠信教育,畜牧業安全生產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03-04-160-03
社會大環境帶來的一系列不良影響,如功利主義、金錢至上思想普遍,導致不良風氣盛行,學生的不守誠信現象越來越多,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生活、就業等諸多方面。目前我國大多數高校都很重視學生誠信教育。根據中央16號文件的要求,教育部在所有高校均開設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基本課程,統一使用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程,作為必修課《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直接設置誠信教育內容作為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抓手[1]。將誠信看成是大學生樹立理想信念的基礎。但現實中,誠信教育難以落到實處,誠信危機在學生群體中表現日益突出。在現行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政治教育內容過于單一,缺乏吸引力,授課方法簡單,舉例的負面教材居多,缺乏積極優秀的正面宣傳材料。在學術、科研誠信方面,學生缺乏對學術規范、學術誠信的了解,思想上認識不足,不誠實利用他人成果、一稿多投、篡改和偽造實驗統計數據等,沒有獨立的理論觀點和創新意識[2]。在學生就業方面,某些學生由于就業理念有偏差,用逃避的心態保護自己;加上功利主義對學生價值觀的沖擊,使其產生逃避職業深層價值,一切向“錢”看,向“厚”賺的就業心理使學生在擇業時只考慮目前的現實利益。誠信教育作為一種養成教育、一種細節教育、需要通過長期實踐的積累才能有效養成。因此教育過程中采用“棍棒”、“恐嚇”等“北風”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應實行溫情教育,多點“人情味”式積極教育,培養學生自覺向上,才能達到“南風效應”。
1 動物科學類人才的誠信教育將直接影響畜牧業行業的發展
瘦肉精、蘇丹紅、三聚氰胺等畜產品安全事件,一度引起社會極大關注,畜產品安全已成為重大的公共安全問題和社會問題。畜禽安全生產,特別是特色畜牧業安全養殖、畜產品藥殘、疫病等檢測直接影響到食品安全問題。因此,在動物科學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特別加強誠信教育,務必引導學生構筑道德底線,提高畜牧業行業自律意識,做到誠信生產,為畜產品安全提供最基礎最有力的保障。
動物科學學院應努力營造誠信育人的校園環境,加強學生道德素質教育,特別加強科研誠信教育,將科學道德教育納入學生階段的必修課,幫助學生領悟科學道德與科學職業的倫理精神,從而掌握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讓學生在課程學習、實踐、科研學習過程中受到感染,將科研誠信、學術誠信付諸于平時的學習及課題研究中,保證實驗態度端正,實驗數據真實,學術論文正當引用。更重要的是,動物科學類學生將來直接參與畜牧業養殖生產中,學生的德育素養,特別是科研、學術誠信尤為重要,這將直接影響到科研成果的真實性,進而涉及到動物健康養殖、食品安全等民生問題。
2 加強動物科學類學生誠信教育的對策
2.1 加強新生入學誠信教育,建立學生誠信檔案 重視新生入學誠信教育,并將誠信教育作為入學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新生手冊中增加學術誠信和科研誠信等條例,對考試作弊、論文抄襲等不誠實行為做出詳細的處罰規定。注重加強新生入學誠信思想教育,通過開展誠信教育宣講活動、畜牧業企業精英專題講座、觀看誠信教育紀錄片等多種活動在學生中大力宣揚誠信教育。南開大學在2013級研究生入學時,新生會領到一份研究生學術道德與學術規范的材料,新生閱讀后,要簽署一份學術誠信承諾書,針對不作假、不抄襲、遵守學術道德等多項道德規定做出承諾,這份承諾書將直接由學校永久保留。在新生入學時提出警示,學術誠信是嚴肅認真的事情,對學生將來參與企業發展、科學研究時起到鞭策作用。因此將誠信教育作為動物科學類新生入學教育的重點內容,不僅強調了學術道德方面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告誡學生要誠信生產,誠信做人。
從入學開始建立學生誠信檔案,引起學生對誠信品質的高度重視。將學生不講誠信的行為,或是誠信楷模行為記錄在檔案里,進行相應的教育懲罰或表彰,鞭策并激勵學生堅守誠信。同時,學生誠信檔案直接作為學生評獎評優最直接的評價依據。學生誠信檔案也能激勵他們將誠信的優良品質從學校延伸到工作及生活中,讓學生因誠信而受益終身。
2.2 思想政治、專業教育與誠信教育有機結合,多維度開展誠信教育 抓住現行大學生學習階段的特殊性,開展適合學生學習、科研和生活實際的思想道德教育,明確科學道德的定義、范疇,向學生普及畜牧安全生產、知識產權教育,提醒學生在學習、科研中如何做到堅守科研道德,并告知學生哪些行為屬于觸犯科學誠信的行為。動物科學類專業學生誠信思想教育,把理論與生產實踐相結合,并且加強實踐教學的環節,緊密聯系現實社會生活、企業安全生產,聯系學生對誠信的現實想法和生活實際,結合誠信履行中的難點、熱點問題開展教學,力爭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把道理講透,使學生理解[3]。除此之外,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專業課的滲透作用和啟發效果開展學術誠信教育,使學術誠信教育與政治理論課、專業課相互交融,同時將誠信法制意識教育作為學生的選修科目,幫助學生建立誠信法律法規意識。
充分利用“兩課”作為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增加和滲透誠信教育內容。既要使教育內容不失我國傳統誠信的優秀元素,還要代表時代特征,使誠信更加貼近學生學習、生活。在講授過程中,避免單純的知識灌輸,以召開講座、座談會的形式,通過明德楷模、案例警示等多種方式,結合誠信理論教學向學生系統灌輸誠信道德知識。重視學生誠信的引導,加大誠信宣傳,發揮輿論導向,通過校內媒體如校內電臺廣播、飯堂電視視頻宣傳、校園網絡、宣傳欄等方式多維度渲染誠信的教育氣氛,促使學生自覺做到誠實守信。
2.3 將誠信作為學生評獎評優的重要考核標準 評獎評優是加強校園文明建設的重要手段,事關學生的切身利益。它與學生年度綜合素質測評緊密結合,既可以引導學生提高自身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也為學校、家長、社會提供評價學生在校發展和綜合素質發展現狀的一個重要參考依據。目前對學生的誠信考核缺乏規范化、程序化、可操作化的評價指標,評價往往會帶有濃厚的主觀意識。但也有部分高校嘗試制定專門的學生誠信考核評價制度,不過具體操作性、針對性不強,實施起來比較麻煩[2]。
評獎評優要對學生德育進行評分,進一步完善學院評獎評優的細則,取消把學術論文作為最重要的硬性指標,避免急功近利的功利主義,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素養尤為重要。動物科學學院2014年制定了《動物科學學院研究生學業獎學金評審暫行辦法》,針對誠實守信提出了要求,其中評選基本條件的第三條:誠實守信,品學兼優;并規定若經查實在研究生入學考試中隱瞞事實或有虛假內容的不予以申請。但是文件沒有針對誠實守信列出詳細的考核指標。是否將助學貸款信用記錄、學費繳納、獎懲情況、人際交往、日常生活、科研態度等方面直接納入誠信考核指標,再設計具體的評分細則。評獎評優將科研論文的發表作為最重要的衡量標準,優秀得獎等級最重要的是看論文點數。在評獎評優等優秀考核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制定有關加強學術誠信教育力度的相關管理規章制度。建立嚴格詳細的誠信獎懲機制,及時公開表揚、獎勵遵守誠信規范等誠信表現良好的學生;同時通過取消申請助學貸款的資格、撤銷干部職務、取消評獎評優資格等方式,公開公正批評、處罰違反誠信的學生,絕不姑息惡劣行為,督促學生堅守誠信。
2.4 充分發揚學生導師的言傳身教、率先垂范作用 目前來看,動物科學學院學生群體都是80后、90后獨生子女,個人修養不成熟放松自身要求,一定程度上表現自我,個性化強,思想活躍。某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投機取巧,不尊重科學,肆意妄為。部分學生在實驗實習過程中,隨意改動實驗或調查數據,有學者調查顯示學生在遇到實驗結果與實驗預期有差別時,大部分學生會選擇重做實驗或分析數據錯誤原因,并反復做實驗。但是也有少部分學生由于懶惰不愿意費時費力進行重復實驗或多次調查,會選擇滿足實驗預期結果要求的數據,私自舍棄不符合要求的數據,甚至修改實驗數據。更有個別學生不愿費時費力搞調查,做實驗,為了能順利畢業,又限于畢業時間、經費和實驗條件的限制,只好選擇篡改或編造數據。
動物科學類學生在培養過程中采用“導師制”?!皩W高為師,身正為范”。導師要發揮育人功能,在學生指導過程中,以身作則,對學生進行學術誠信道德教育。加強對導師學術道德的考核,建立學生問責制度,學生出現學術問題,導師負連帶責任。在導師遴選環節中,加入嚴格的學術誠信考核標準,要求導師必須思想道德、科研學術誠信素質優良。對于口碑不好,存在誠信問題的人,經費再多也不能評聘為導師。導師在學生培養過程中承擔育人的主體,導師要言傳身教、率先垂范,作為學生踐行誠信的榜樣。因此,建立學生導師問責制,通過導師的言傳身教、率先垂范,作為學生踐行誠信的榜樣。同時明確導師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職責,可以通過建立導師誠信育人的管理和監督機制。學生導師帶領學生進行認真誠實的科學研究的同時,開展多項實踐活動,將德育特別是誠信教育得到具體的塑造。導師幫助學生養成誠實的科學研究素養,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保持健康積極的就業心理狀態,有效地促進了優良教風和學風建設。除此之外,導師幫助學生養成誠實的科學研究素養,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保持健康積極的就業心理狀態。有利于幫助研究生端正自己的位置,客觀分析個人現實和職業現實,正確對待就業和擇業的區別,才能坦然的面對就業困難。
3 結語
學生本身具有良好的素質和較強的自我約束、管理的能力,學生的誠信教育可以把理念教育與學生自覺行動結合起來。通過明德楷模、案例警示教育相結合的教育方式,讓誠信立足于學生學習、科學研究的實際活動中,開展更多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多親身體驗社會和企業的服務活動、提供學生深入企業調研實習的機會,在實踐中樹立起誠實守信的思想觀念和道德準則。
參考文獻
[1]夏道玉.論當代大學生誠信教育的重要性[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4,32(1):81-84.
一、中職豬病防治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一)基于職業崗位能力分析,構建專業課程體系
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反映了學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其構建應符合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大部分中職生是由于中考成績不理想而就讀中職學校,他們進入中職學校后,難以適應新的環境,缺乏學習主動性,如果學校仍按照傳統教學模式組織教學,就不利于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因此,將學科體系中適度夠用的知識與工作過程相結合,構建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體系是課程改革的關鍵。按照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體系要求,我們深入養殖企業,對職業崗位進行調研分析。針對畜牧獸醫專業相關的職業崗位與行業專家共同研討,分析職業崗位的意義,確定職業崗位中應具有結構完整的典型工作過程,從而確定工作任務,并將其歸類為8個行動領域、22個學習領域,形成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體系為綜合素質課、技能平臺課、技術課和拓展課。其中,豬病防治是技術課的核心學習領域之一,是由動物科學、動物傳染病學、動物寄生蟲病學、動物外產科學和中毒學等傳統學科有關豬疾病部分內容進行改革和整合后形成的一門全新的學習領域課程。該課程按照養豬生產過程中必須掌握的豬病防治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來設計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法,強化實踐教學,完善課程成績評價。學生通過豬病防治課程的學習,不斷提高其職業素養,如豬病預防、診斷、治療、保健等職業崗位能力,為我國養豬業保駕護航。
(二)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設計教學內容
課程教學內容體系是實現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基礎。豬病防治課程改革應以崗位需求為導向,以各種規模豬場、動物醫院和獸藥技術服務等工作崗位的能力培養為重點,根據豬病防治崗位的工作過程、技術要求和職業資格標準來設計豬病防治課程學科體系內容,按照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設計教學內容,確定學習任務,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第一,深入養豬企業,對崗位人才需求進行廣泛調研,并在此基礎上由養豬企業的豬病專家、管理人員與教師共同研討,最后確定課程教學內容的設計方案,按照生產流程科學,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第二,以崗位需求為導向,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完成崗位工作任務所需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為依據,根據相關專業的職業資格標準來確定具體的學習任務、關健技術和綜合技能,將豬病防治課程教學內容歸納為5個項目(豬場預防保健技術、哺乳仔豬疾病防控技術、保育豬疾病防控技術、育肥豬疾病防控技術、種豬生產疾病防控技術)和14個能力目標。
第三,從學生長遠發展來看,教師應拓展教學內容,及時將豬病防治的新知識、新技術補充到課堂教學中,使教學內容更具有針對性、操作性、實用性和創新性。
第四,根據職業崗位需求,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內容緊密結合,改變傳統的以知識傳授為主的人才培養理念,樹立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的理念,把能力培養貫穿于教學全過程,注重學生豬病防治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不斷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創建“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實訓環境,強化實踐教學
根據“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的要求,將豬病防治課程教學實訓場所,如豬病診療實訓室、動物醫院、校內實場和校外養豬企業等場所建成“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實訓環境,強化實踐教學,實現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學做合一的培養目標,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綜合素養。
第一,豬病診療實訓室,包括豬病診斷室和豬病治療室。豬病診療實訓室內病理標本充足,診斷儀器先進、治療設施完善,能完成常見病毒性、細菌性等豬病的實驗診斷,能滿足豬病防治課程實驗實習的需要,還對校外養豬企業開展常見豬病病原的檢測與診斷。
第二,動物醫院為周邊養殖場開展常見豬病和疑難雜癥的診斷、治療業務,并充分利用門診豬病病例開展現場教學活動,為學生學病的診斷、檢測和治療等知識技能提供了與獸醫診療機構一樣的工作環境,有效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職業技能水平。
第三,校內實場為豬病防治課程的豬場消毒、豬疫苗免疫接種、豬藥物保健預防及驅蟲實訓實習提供了真實的場所,使學生在真實的實訓實習情景中培養其職業素質和專業技能。
第四,校外養豬企業,即進行校企合作,共建實踐教學基地。校外養豬企業基本滿足了學生參觀實習和頂崗實習的需求。學校先后與廣西畜牧研究所豬場等10多個養豬場簽訂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協議,協議規定學生在豬場頂崗實習的過程中,由豬場和學校共同管理,學生可以將豬病防治理論知識及時轉化為專業技能。在服務于養豬企業的同時,學生的豬病防治技能也得到迅速提高,使學生的學習過程與企業生產過程有機融合。
(四)創新教學模式,不斷優化教學方法
豬病防治課程是中職學校畜牧獸醫專業的核心課程,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難以適應當前職業教育發展和豬病防治課程教學的需要,教師必須創新和優化該課程的教學方法。
一是案例教學法。它是指在豬病防治課堂教學的基礎上,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應用,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法包括病例導入式教學法和案例分析式教學法。病例導入式教學法是根據課程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需要,以典型的病例為先導,提出問題,先讓學生在具體的病例情境中主動參與分析、討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讓學生提出初步的診斷意見、診查思路和防治措施,最后,教師進行常規講解。案例分析式教學法就是在一個豬病講授結束后,有針對性地設計相關的豬病臨床案例,首先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析討論得出初步 診斷結論,分析診斷依據以及所須的進一步檢查,然后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最后由教師點評和總結。
二是現場病例教學法。它是充分利用動物醫院或豬病診療實訓室接診病例,根椐臨診情況把接觸到的典型病例進行現場教學。首先,組織學生對病例展開討論,并針對疾病發病原因、癥狀表現、病理變化、診斷依據和防治措施等問題發表個人觀點,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的原則,要讓學生成為現場病例教學的主角。然后,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點評,達到復習鞏固、加深理解的目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是多媒體教學法。它是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綜合文本、圖片、視頻、聲音等素材于一體的教學手段。教師可以把平時拍攝的豬病癥狀和病變彩色圖片、視頻,結合教學內容和目標制作成直觀、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課件,在課堂教學中進行講解和歸納,以加強學生對豬病癥狀的理解度和接受度,增加了單位時間內的知識信息量,適應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學習。
(五)完善學生課程成績評價制度
學生課程成績評價是整個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制定合理的課程考核辦法也是豬病防治課程改革內容之一。學校教學改革前,學生的課程成績評價主要分布是期末理論知識考試占60%;平時成績占40%,即考勤占10%、實驗占10%、課堂提問占10%、作業占10%,這種課程成績評價存在著諸多弊端,不利于中職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豬病防治是一門應用型和實踐型的課程,實施教學改革后,學校建立以能力為本位的課程成績評價體系,重視學生職業素質和豬病診療能力的培養,強調學生知識技能應用能力的評價。因此,教學改革后的課程成績評價分布是期末理論知識考試占40%,包括選擇題、判斷題、填空題和簡答題;學習過程考核占30%,包括課堂考勤、課堂提問、平時作業、實驗報告、病例分析報告;職業能力考核占30%,這項考核根據現場教學過程、實驗實習操作過程和豬病例診療過程中學生表現及團隊合作情況等進行綜合評分。實踐證明,新的課程成績評價制度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學習效果明顯,既能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又培養了學生專業技能和職業能力。
二、豬病防治課程改革實施的成效
由以上對豬病防治課程教學改革進行的研究與實踐分析可知,課程改革后,在教師和學生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第一,課程改革使教師的教學目的更明確,課程教學資源更充足、教師的教學方法更靈活多樣,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綜合素養得到很大提高,對學生考核方法更趨合理化。課程改革主持人主編并出版了《中職畜牧獸醫職業技能訓練教程》和《中職畜牧獸醫專業課程習題集》,發表了《病例導入式教學法在“豬病防治”教學中的應用》等3篇論文。
第二,課程改革制訂的豬病防治課程標準、教學方法、課程成績評價制度等在畜牧獸醫專業試驗班學生中試用,調查結果發現,學生的學習目的更明確,學習主動性明顯提高,學生對豬病防治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滿意率為93.2%。通過豬病防治課程的教學改革,學生的豬病診斷和防治技能有了明顯提高,有效提升了學生綜合素質和職業技能水平。學生參加中級動物疫病防治員、動物檢疫檢驗員等職業資格考試的合格率達95.2%,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好評。
第三,豬病防治的課程改革后,最終集成了中職豬病防治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實訓指導書、習題集、授課教案、授課計劃、多媒體課件等教學資源;創建了豬病防治課程“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真正把學生的學習過程與企業生產過程有機結合,其教學研究成果具有較高的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對同類專業課程建設起到借鑒作用。
總之,課程改革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也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廣西水產畜牧學校豬病防治課程經過近四年的改革與實踐,在課程體系的構建、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學實訓環境的創建、教學方法的改革以及學生課程成績評價制度的完善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細致的研究與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隨著中職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和豬病防治人才素質要求的不斷提高,豬病防治課程教學改革仍存在許多問題,如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不夠緊密,“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場所建設滯后等問題都有待今后在課程建設與改革中進一步探討與完善。
【參考文獻】
[1]胡在鉅.關于中職畜牧獸醫專業示范性建設的思考[J].廣西教育,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