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20 03:05:17
序論:在您撰寫教師音樂實習見習總結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實踐能力培養環節是音樂學專業學生從事音樂教育工作的初步嘗試。搞好實踐能力培養環節,對于地方本科院校音樂學專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鍛煉學生的工作能力起著關鍵性作用。根據地方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要求,在四年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要將眾多的實踐能力培養項目進行合理的、有序的安排,培養學生作為一個合格音樂教師的綜合實踐能力,服務地方基礎教育。對如何培養學生的“教師”綜合實踐能力,關鍵是要把握好“加強校內實踐苦練內功、開展校外實習見習縮短磨合”兩大實踐能力培養環節。
1加強校內實踐,苦練內功校內實踐環節包括“一賽三會五個一”三大模塊(見附表)。
一賽:該環節指每年一屆的“教學基本功”比賽。比賽分五項:聲樂演唱、鋼琴演奏、舞蹈作品表演、指揮、自彈自唱。面向全體音樂專業學生,要求1-3年級的學生每人至少參加3項。通過各單項的初賽、復賽、決賽的選拔來總結比賽和教學中的經驗和不足,全面提高教風、學風。該環節利于學生提高較為全面的專業技能和藝術表演能力。
三會:這一模塊指各類專題的教學匯報音樂會、校內重大晚會及校內慶典晚會。其中教學匯報音樂會、校內重大晚會的共同特點就是由系部統一組織,由專業老師具體指導的藝術實踐。教學匯報音樂會指以各教研室為單位舉行的聲樂、鋼琴、器樂、舞蹈等教學匯報演出;校內重大晚會主要指學校接待重要來賓、舉辦重大事件特別安排的演出活動;這“兩會”既可檢驗教師教學情況以及學生專業學習情況,又可突出學生的專業特點,在教師的具體指導下鍛煉學生音樂作品的表現力,積累舞臺經驗。
校內慶典晚會指學生自編自演各類節目參加學校節假日慶典、校園社團文化節、畢業晚會等活動的文藝演出。這類演出是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所有專業課程學習一個綜合型的藝術檢驗,從晚會的設計、排練、組織到演出,包括臺詞寫作、晚會氣氛營造等都由學生自己精心策劃、安排,其目的是使學生熟悉活動組織的所有程序、主題確定、內容安排,鍛煉學生音樂活動的策劃、組織能力,以提高學生理論知識實際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五個一”工程是畢業生離校參加工作前的一次重要校內實踐活動,包括“一首聲樂作品演唱”、“一曲鋼琴演奏”、“一個舞蹈作品表演”、“一段自我介紹”、“一堂課音樂課”五大實踐內容。該實踐項目在進入第六學期就開始布置,五項均設指導老師,每周定時安排指導時間,分階段驗收。該實踐項目實施有助于提高學生專業技能和表達能力,針對性地鞏固畢業生綜合能力,把好面試關,提高學生就業能力,為走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通過“一賽三會五個一”的鍛煉,培養了學生在“彈、唱、舞、教、講”等方面的操作技能,培養了學生綜合運用學科知識能力,駕馭課堂的能力,良好的舞臺心理狀態、節目創編能力及活動組織能力等全面的師范素質,為今后走向教育工作崗位打下基礎。
附表:校內實踐環節
2開展校外實習見習,縮短磨合美國許多高校教師在課堂上講授一次理論課,則往往“要安排2-3次見習課或實驗課,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把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去,提高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美國的許多高等學校還特別重視實習,強調大學生在企業、公司實習的時間累計不得少于6個月,讓學生真刀真槍地和企業職工一起工作。實習和見習是學生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階段,學生在這個實踐活動中真正了解社會的實際需要,熟悉基本的工作程序,提高動手能力。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在安排學生的實習和見習的時候,可以改革和完善原來的大學生見習、實習制度,和中小學校或社區培訓單位通力協作,密切配合,讓大學生定期在有關單位接受嚴格的磨練,增長他們的才干。我們可以實行“學期見習制”,安排大一、大一年級學生每學期能參加至少一次到中小學進行優質課觀摩見習以及課外活動開展的協助,了解和掌握基礎教育的最新動態,增加學生對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組織的感性認識。到大三、大四就可實行“學年實習制”,將原來的畢業前夕的教育實習(一次)改為每年舉行一次,即每學年都到中小學進行為期4-5周的教育實習,這樣,可以通過實習、檢驗、提高到再實習、再檢驗、再提高,從而使學生比較熟練地掌握駕馭課堂的能力,盡早進入教師角色。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現狀;對策
高職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的目標是培養綜合素質高的學前教師,近年來藝術教育作為一個獨立的領域被提出來,給學前教育賦予了新的理念,對教師的藝術專業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職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學必須與時俱進,進行教學改革實踐,才能在未來的教學活動中學以致用。
一、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現狀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育對象是面向普通高中招收的學生,不同于高等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招收的學生具有一定的音樂基礎,他們的音樂知識幾乎為零。而目前學前教育對幼師的音樂素質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求他們掌握基本的音樂理論知識和音樂常識,還要求他們能自主地設計幼兒園的音樂課程、編制具體的音樂教育方案,甚至要求他們在更高層次上開發學生的音樂潛力。因此,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課程面對的挑戰很大,然而在現階段的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中,音樂課堂教學往往只注重音樂知識的講解而忽視了音樂素質和音樂能力的培養;音樂實踐教學的課程設計少,忽視職業技能的培訓,片面強調理論教育導致理論與實踐的脫節;音樂教育以教師的講授為主而缺乏學生的自主學習與主動參與,忽視學生創新能力的發揮;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都缺乏必要的溝通與交流,導致音樂教育課堂氣氛單調乏味。
二、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實踐教學改革的對策
近年來,幼兒園對幼師的綜合素質要求的提高使得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實踐教學改革刻不容緩,高職院校應從實際出發,構建新的音樂實踐教學模式。
(一)音樂課程體系設置要體現幼兒園的實際需要
音樂課程的改革最終是要滿足學齡前兒童音樂教育的要求,促進教師音樂素質、專業技能的提高。因此,高職院校音樂教學課程要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高職院校教學大綱》為根本,通過持續深入的調查研究,了解目前我國學前教育中音樂教育的實際情況,并以此為依據調整教材的內容,教材內容不僅要滿足學前音樂教育的實際需要,更要做到與時俱進,不斷改進更新以體現新環境下學前音樂教育的要求。改變教學的手段方法,由學前教育專業理論教師與音樂、舞蹈教育的技能教師合作,制度科學的培養方案與考核方案,使各方面的教師能明確自己的教學任務,擔負起相應的責任,相互協調配合,共同努力培養高素質的幼師人才。
(二)音樂教育要把理論與技能結合
在實際的學前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舞蹈、鋼琴、聲樂的配合。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實踐教學改革就是要把理論教學的內容在技能教學中體現出來,讓理論目標的實現有具體可行的方法。例如,在學前的音樂教育中有教兒童學唱歌曲的環節,幼兒園教師不僅要會設計教學步驟,還要會彈鋼琴、跳舞、識譜,這樣才能吸引兒童的注意,完成教學任務。在音樂技能培養過程中,高職院校的理論與技能教師要經常溝通交流,學生應積極地參與實踐而不只限于紙上談兵,通過模擬幼兒園的教學課堂來鍛煉自己的技能,把理論所學與技能所學用到實處。
(三)音樂教育課程要因人而異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都來自普通高中、職業中學,雖然他們的音樂水平普遍較低,但是也不盡相同,因此,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應當設計不同的音樂教育課程。在教學中,首先要了解學生的音樂基礎,根據他們的水平分組,不以班級為單位把水平相近的學生分在一組,然后對不同組別的學生進行分級教學。音樂基礎最弱的組應當從最基本的音樂知識教育開始,由淺入深,不能操之過急;音樂基礎良好的組可省略一部分基礎知識的講解而更加注重實踐技能的培養,增加學習難度并鼓勵學生參加專業技能等級考試。
(四)通過模擬課堂、實習見習增加實踐經驗
高職院校在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音樂素質的培養上可以設計多種方式,例如讓幾個學生組成一組,模擬學前教育課堂授課,學生在扮演幼師的過程中盡量展示自己在課堂中所學到的舞蹈、聲樂、鋼琴等技能,模擬結束之后學生之間互相給予評價,找出各自的優點與不足之處,并對表現出色的學生給予獎勵。這樣方式不僅將理論與實踐結合,也能鍛煉學生之間的配合能力,讓學生提前了解上課的流程。但是這種模擬授課與真實授課還是有區別的,高等學院應當為學生提供多的到幼兒園實習見習的機會,在此期間,學生要認真對待自己每一次上臺講課的過程,最好充分的準備,把自己平時所學都展示出來,對于遇到的問題與疑惑要及時與有經驗的幼師交流,總結模擬課堂與真實課堂的不同之處,從而使所學的技能在實踐中得到錘煉,激發自己的創新熱情。
總結:在學前教育蓬勃發展的今天,具有綜合素質的幼兒教師才能滿足時代的需要。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對于培養實用性、綜合性的幼師人才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高職院校要加快學前教育音樂課程的整合,為學前教育的發展貢獻力量。(作者單位:湖北省咸寧職業技術學院人文旅游系)
參考文獻:
[1]柳瀟.新形勢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大眾文藝,2012(11);
[2]趙洪,王珊珊.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課程探析,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2);
百年概覽
一百年前,繼清政府頒布癸卯學制,從大理縣公立女子師范學堂在大理古城永豐坊應運而生,到后來的大理府師范傳習所、省立大理師范、省立大理女子師范、國立大理師范,在建國前近五十年里,學校艱難曲折地經歷了清末和民國兩個時期。學校多次更名,校址幾度搬遷,與兄弟學校時分時合,但是,從建校的那一天起,它就一直以“至誠”為校訓,把忠信、正直、尊重客觀、崇尚真理作為求學之本,讓五十多個班級的學生在大理這塊古老的土地上接受了全新的師范教育,讓眾多學子成為滇西乃至全省傳遞新思想、新文化的新學師資。在抗戰和中,不少學子投身抗日救國和民族解放運動,戎馬疆場,成為抗日志士、民族英烈,更多的畢業生則獻身小學教育,還有人成為著名的專家學者。歷史不會忘記,早期的大理師范學校曾為大理地區和云南省的社會發展作出過重大的貢獻。
解放后,大理師范獲得了新生,1950年,大理人民中學設立了師范部,秋季招收中師第一班,此后年年招生。1953年3月1日,師范部從大理人民中學分離出來,一所以培養小學教育師資為主要任務的中等專業學校――大理師范學校正式誕生,揭開了大理師范學校發展史上的新紀元。改革開放以后的20多年來,大理師范學校更是生機煥發,成績顯著,進入了學校發展史上最輝煌的時期。為適應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學校規模不斷擴大,從解放初期的兩三個班發展到30個班1500多名在校生的規模。除普通中師、初師外,還先后辦過藝師、幼師、體師、英語、文史、數理、計算機等專業班,另有民族師范班、民師班、民辦代課教師進修、干部輪訓、教師輪訓等各種培訓班,此外,還通過舉辦中師函授、組織中師自學考試、小學幼兒園教師專業合格證考試等多種形式,為培養培訓基礎教育需要的各類師資服務。
改革開放新時期,在各級黨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關懷和支持下,大理師范學校辦學條件不斷得到改善,教學樓、圖書樓、音樂樓、電教館、學生宿舍,一幢幢嶄新的樓房完全取代了上個世紀50年代的建筑,逐漸成為一所環境優美,宜教宜學的美麗學校。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援助項目和世界銀行貸款項目提供的電教設備、圖書資料和音樂器材極大地改善了學校的辦學條件。學校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建立起一支思想好、能力強、素質高的教職工隊伍。在各級政府的領導下,大理師范學校沒有辜負黨和人民的希望,繼承和發揚了優良的傳統,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不斷深化改革。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學校制定了“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校訓和“文明求真,勤奮奉獻”的校風,辦學水平不斷提高。成為我省首批一級中等師范學校、省級德育先進單位、國家推廣普通話和文字規范化先進單位、中央教科所德育先進實驗學校,被國家教委列為全國辦得好的115所中等師范學校之一,受到國家教委的表彰。
大理師范學校是一所具有光榮傳統的學校,一所創造了輝煌業績的學校。解放后,學校共培養了兩萬多名中師畢業生和二千三百余名中師函授生以及數千名各類培訓班學員。學子遍布白州和滇西各條戰線,為滇西乃至全省的基礎教育、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在云南省的教育史上書寫了極為璀璨的篇章。在歷屆畢業生中,有卓有建樹的專家學者,有政績斐然的黨政干部,有德藝雙馨的藝術人才,而更多的人則默默耕耘在我州基礎教育的園地里。從喧鬧的城鎮到邊遠的山村,處處留下大理師范畢業生的身影,處處留下百年老校莘莘學子發展邊疆教育的步履。
風景追憶
八、九十年代,下關南郊原大理農校校址上占地九十畝的大理師范學校校園在今天看來不算大,校舍大都只是解放初期兩層的磚木結構瓦頂房,但校園中的每一道風景已在這所百年名校中工作和學習過的師生心目中定格,成了永恒的憶戀。
八十年代,師范開的是東大門,門前長長的通道正對著文化路上段的沙河埂。
走進東大門,南邊是一幢四層的紅磚樓,是學校辦公所在地,一樓有個小賣鋪,那是學生最愛去的地方,小賣鋪里除了學生日常用品外,還賣學校食堂烤做的面包,非常好吃,到放假時,學生都要用節省下的菜票買鮮面包帶給家人嘗,供不應求。辦公樓前有花臺,春天桃花李花開得很熱鬧。樓的北面有一個宣傳欄,學生課間時都擠在那里看。
東大門是當年最熱鬧的地方,九月開學,多少新生滿懷喜悅,拿著大理師范的錄取通知書,在父母的引領下帶著行李在這里注冊報到。三年結束,畢業生在這里登上總務處安排好的大班車,揮淚向老師和同學作別,回縣奔赴工作崗位,那激動人心的情景永遠使師生難忘。
那時,校園里梨樹最多,從東大門進來,由東至西的主干道和通往食堂通道的兩側,各幢宿舍樓前后,常青園的,圖書館前邊,教學樓后面,足球場和籃球場的南邊,到處都是一排排梨樹。
春天,開學不久,正是梨樹放花之時,校園里處處是潔白的梨花,春風乍起,行走在校園中,潔凈淡雅的芳香撲鼻而來,飄蕩的花瓣似銀蝶蹁躚,如瑞雪飛舞,飄飄忽忽,鉆進脖頸,歇在發梢。若是一陣如絲的春雨過后,校園里空氣非常清新,陽光格外燦爛,梨樹上,嫩綠的新葉映襯著潔白的花朵,風中柳絮飛揚,花間好鳥啼唱,水泥道上偶積的一潭潭雨水上面飄著潔白的梨花瓣,在春陽下閃著亮光,煞是抒情。到了秋天,滿園的梨樹掛滿了沉甸甸的果實,這些梨樹都不太高,過往行人伸手可得,但沒有一個同學去采摘。為此,外地來學校參觀的人看到此情此景,無不驚嘆大理師范良好的校風。這些梨大都是雪梨,是當年大理農校培育的優良品種,個大皮薄,肉細味美,滿樹的梨兒一直到中秋節時,才由學校組織學生統一采摘,分送給全校的師生員工。后來,梨樹逐漸減少,干道兩旁才栽上了兩排柏樹。
幾十年晃眼過去了,但每當迎著朝陽,在熟悉的校園小路上散步時,當年“初升的太陽照在臉上,也照著身旁這棵小樹”的歌聲又仿佛在耳邊回響。
大理師范校園里,常青園是最好的去處。園中有沖天柏、夜合歡、銀槐、圣誕樹等許多樹木,都長得遮天蔽日,樹蔭下還點綴了些許石桌石凳,鋪著幾條鵝卵石曲徑,鳥語花香,環境非常幽靜。園中還有一個梅花形的小水池,池中有假山噴泉,更有詩意的是,池邊正好有棵一人合抱的古柳,斜枝伸到池面上,春風來時,修長柔嫩的柳條一排兒疏疏朗朗地垂著,遮住大半個池子,微風過處,疏密有致的柳條如綠簾般悠悠飄拂,偶有乳燕在園中翻飛,柳絮飛揚,另有一番情趣。園中一年四季都有花開,初春,芍藥牡丹齊放,杜鵑花開得如霞似火;盛夏,丁香含笑,圍欄上淡雅的素馨和嬌美的薔薇清香四溢;中秋,綻放,挺拔的銀槐樹滿樹黃花;嚴冬,玉蘭俏麗,冷艷的山茶報送著春的信息。
常青園也是師范生看書和休閑的好地方,那時,學校的主教學樓剛好在常青園南邊,因此,課余時間,師生常常到園中看書、小憩,去欣賞滿園的詩情畫意。到梨樹下偷看尾巴掀得高高的小松鼠,在夏夜迷人的月光下感受紫羅蘭的香味,到圣誕樹下開班委會。園中的古柏、合歡、圣誕以及春末夏初開得如同紫色瀑布一般的紫藤架,還有畢業時各班從河中撿回的鵝卵石在園中鋪成的小路,在所有的師范生心目中留下美好的回憶,多少校友畢業后回校都要到此一走。然而遺憾的是,這個幾十年營造的大理師范學校校園風景竟然一夜間夷為平地,其間花木蕩然無存!
電教樓的原址是學校教職工的菜園地,各家有一小塊,里面栽了小蔥大蒜和瓜豆白菜,每到傍晚,教職工愛在自家的菜地里拔草澆水,別有情趣。
園中有一棵梧桐樹,兩干并長,稱之為合雙梧桐。園地北邊有一條通往教工宿舍的路,兩邊長滿挺拔的白楊樹,一到秋天,樹葉經霜變紅,也是一道景致。1986年,大理師范學校成為中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加強小學師資培訓項目學校,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援助電教設備、省州投資,在菜園地的南邊和西邊蓋起了框架結構的電教樓,其中設有階梯教室、多媒體教室、語音室、實驗室和演播室等。電教樓是當時學校里最富有標志性的建筑,也是全州設備先進、功能齊全的多功能綜合大樓,除了本校師生在里面開會、做實驗外,全州的有些教育活動都到這里進行。特別是每天下午課外活動時間,各種興趣小組都集中到這里活動,非常熱鬧。
電教樓的東北角有一棵從當年教工院地震預測室前移出來的大青樹,如同一把大綠傘,和下面一高一矮的蘑菇亭相映成趣。門口一棵銀杏,秋天霜葉如火,很有詩意,正對著銀杏是一排三角梅,夏天滿樹花開燦爛,用它那夸張的三片彩葉吸引無數蜂蝶來為自己授粉。電教樓和常青園原先有欄桿圍著各自成園,中間有一條通往教學區的路,兩邊栽了成排的垂絲海棠,春天枝繁花盛,很好看,后來欄桿拆除,海棠被砍,栽了幾排泣血的杜鵑。
師范禮堂在校園南端的食堂前,是五十年代磚木結構的一層大瓦房。朝北開著的兩扇大門前有個小花園,里面栽著齊腰高的白蠟樹,一排排修剪得整整齊齊,是學生看書休息的好去處。
禮堂很簡陋,里面有一個木板鋪成的臺子,座位原先用木板和鐵架做成的條椅,90年代初期改造成有梯度的單人靠椅,舞臺也添置了些布景和燈光,每逢節慶或大型文藝表演、開大會、看電影,全校師生都集中到這里。由于是瓦屋面和臨近食堂,加上周圍樹木多,禮堂周圍有許多麻雀。閑暇時,師生常曾端著茶杯,來這里坐在小石凳上,看這些可愛的鳥兒在寬廣的屋頂上嬉戲,聽它們在樹枝上啁啾,很有趣味。
正對著禮堂的北邊是學生的幾幢宿舍,全是五十年代磚木內廊式結構的兩層紅磚瓦頂房。雖然簡陋和陳舊,但每幢中間都栽有成排的梨樹,春天花開如雪、夏天綠樹成蔭、秋天碩果墜枝,花果搖窗,倒也很美。1998年12月,下關發生4.7級地震,幾幢宿舍鑒定為危房被拆,于1999年在原址上建成男、女生新宿舍樓各一幢。住宿條件是比前好多了,但禮堂也于2004年拆除,校園中已不見當年的梨樹,那些可愛的鳥兒也因失去了屋檐下瓦縫中溫暖的家,不知飛到何處去了!
音樂樓正對著電教樓,于1992年蓋成,集大小琴房、音樂教室和舞蹈室為一體,造型獨特。音樂樓的過道墻體上有一棵爬山虎,茁壯的藤蔓長得很旺,布滿了整個墻面。每年夏天,網狀的藤蔓上抽出無數的葉子,在燦爛的陽光下閃著油油的亮光,樓梯口和過道上藤蘿披拂,別有情致。過道后面有一片空地,里面栽有鳳尾竹,已長得高出二樓,婀娜的秀竹映襯著音樂樓,麗日藍天、竹影搖曳,畫意詩情。
音樂樓前的干道兩旁還栽著兩排日本櫻花,一到春天就燦然怒放。宿雨初晴的早晨,行走在開滿櫻花的干道上,遠遠望去,彩霞萬重、飛焰橫天,情不自禁,常常駐足舉目細看,但見日麗天藍,櫻花含露,燦爛的朝陽下乳燕翻飛,聳立的水塔旁古柳吐綠,不覺輕吟“櫻花紅陌上,柳葉綠池邊,燕子聲聲里,相思又一年”,心情格外舒暢。不過,最有福氣的是在音樂樓上課的師生,每當課間休息時,師生在教室外二樓的陽臺上欣賞著眼前燦爛的櫻花,享受著暖暖的春陽,有說有笑,開心極了。放學時,充滿青春活力的師范生有說有笑,三三兩兩在花下面經過,人面鮮花相映紅。蜂聲嚶嚶,蝶影翩翩,高樓上傳來悅耳的歌聲和琴聲,頓覺神清氣爽。
課外活動時間,舞蹈隊的同學在排練室里練功,管樂隊的隊員在花臺前吹號,音樂樓前時時歡歌笑語,處處朝氣蓬勃。
教學區是由原來的小蘋果園、圖書室和音樂教室所在的舊址擴建而成。八十年代,學校招有高中生、初中生,有大民師(民辦教師)、小民師(山區師資)、但不論是什么層次,大家學習都自覺刻苦,空余時很少有人去逛街,每天吃完晚飯,學生總是習慣地到校外去看書。那時,學校大部分都是田野,蘋果園的西北角正好有一道小后門,白天都開著,從這里出去就可以到了南郊,每天晚上吃過飯,學生總是三三兩兩結伴到校外的田野上看書。田野的傍晚一年四季都很美,小溪邊長著油油的水草,田埂上開滿斑斕的碎花,加上田間的曲徑、暮歸的牛羊、澆水的菜農、村落上的炊煙,處處蟲唱蛙鳴,一切都充滿詩意。
但是,最令人欣慰的是:在這樣優美的環境中,隨處可見晚讀的師范生。大家從后門出來后,總各自選好地點,有的看書,有的背誦,有的沉思,誰也不影響誰。看書累了,吸一口晚風中送來的花香味,看一眼夕陽下起伏的稻浪,采一把田埂上的野花,逗一下洞口邊的小蟹,頓覺倦意全消。直到聽見校園里傳來晚自習的預備鈴聲,大家才互相呼喚,一起有說有笑地從小后門回到學校。
教學區里,最早建的教室是1986年在最南邊蓋的一幢三層12間教室的一號教學樓,一樓前的花臺上種著九心十八瓣、大瑪瑙、恨天高等許多大理名品茶花,從冬開到春,可惜后來死活不知去向。1990年,為適應擴大招生的需要,又于區內的北邊蓋了一幢四層20間教室框架結構的2號教學樓,三樓的外廊墻體上有鮮紅的“明日教師、今日做起”幾個大字,激勵學生博學多思、慎取篤行,做合格的師范生。兩幢教學樓前還有月季園,各種顏色的月季四季都在開放,蜂飛蝶舞,芳氣襲人。
教學區東邊入口的兩側各有一個長廊,上面爬滿了紫藤,一到春三月,紫藤花開滿架,一串串花如一道道紫色的瀑布從頂端直瀉而下。長廊的入口處還有一棵一人合抱的老杏樹,三月開學,老杏枝頭繁花似錦,春意盎然,幾場春雨過后,老杏花褪殘紅,碧葉間滿枝青杏,引得過往女生望杏駐足。民間常說:桃三李四杏八年,校園中有這樣一棵幾十年的老杏多不容易啊,“紅杏枝頭春意鬧”,師生常在老杏著花時拍照??上У氖?,校園中這樣一株難得的老杏卻沒人關注,后來被新引進的“名花異卉”活活纏死!
教學區的西邊緊鄰籽種站,從南至北近50米長的墻體全建成黑板報,每班一塊,一個星期出一次,還要打分評比。黑板報前的小路旁栽了一排紫薇,一到學生畢業前,不同顏色的紫薇相繼開放,學生還把它稱為“畢業花”。紫薇下面又是成片的波斯菊,一到十月就開,在秋天的陽光下開得很燦爛。
教學區的正中間還有一個水池,池中央的花臺上栽著一棵曲彎有致的松樹,旁邊立一塊巨石,上面刻著全國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為學校題寫的“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校訓,左前方不遠處還有一方六邊形的洗硯池,相互呼應,很有文化韻味。
學校最早的圖書樓在小蘋果園的東邊,兩層磚混瓦房,雖然簡陋,但北排緊挨常青園,臨窗可以觀賞常青園中的景致,西排面對小蘋果園,可時見蘋果樹花開葉落,也可遠眺南郊田園的美景。
到了2000年,學校建成新的圖書樓,兩側有兩排杜鵑花,一到春天,花朵怒放,五彩繽紛,特別是春雨過后,更是嬌艷無比,美術班的同學常在花前寫生。圖書樓前的草坪原址是當年的常青園,起先東西還各留有一棵古柏,襯著圖書樓也是難得的校園風景,還可借古柏對常春園時作懷想,但后來不知為何,西邊一人合抱的那棵古柏突然鋸倒,古柏何罪之有?后來,東邊一棵柏樹也被砍去樹梢,也許是怕它長成參天大樹,遮掩了新引進的名花異草。
所幸的是,當年常青園東南方的那棵老梅還在,盡管處在現代高樓的背面不顯眼處,也極少有人關注,但一到冬天,銅干鐵骨上梅花怒放、寒香襲人,群芳雖妒,瀟灑不羈之風骨猶在。如今,每當這株老梅凌寒獨放時,總引人到此駐足觀看,拍攝留影,懷想當年雪后約伴月夜踏雪尋梅,在花下領略暗香疏影的情景。
運動場在主干道的北邊,正對著常青園。以正中間的林蔭道為界,西邊是足球場。足球場的跑道是用煤渣填鋪的,南北各有一道射門,場上長著天然的小草,夏天有雨時,師生還在上面冒雨踢足球,秋冬季節小草枯萎,學生躺在軟軟的草皮上曬太陽、看書,自由自在,不受管束。場地四周長著許多樹木,上體育課休息時在樹下乘涼,空氣清新,沒有橡膠和柏油味,非常舒服。
足球場西邊還有一幢兩層的水泥平頂房,1990年前作為教學樓用,后來教學區蓋了教學樓,這幢樓又變成學校勤工儉學的“高正公司”,其中有文印室、住宿部等。
東邊是有四對球架的籃球場,南邊長著許多梨樹。一到課外活動時間,學生總愛在場上比賽打籃球,累了便到旁邊的水龍頭上洗把臉、沖沖腳,每天過得很開心。每年運動會的拔河都在這里進行,運動會前的一個星期,每到下午第二節課后,球場上總是傳出“加油!加油”的拉拉隊呼聲,氣氛緊張又熱烈。足球場和籃球場中間林蔭下的空地上是跳遠的沙坑,爬桿順著立在大樹上,雖然條件差,不合乎規范,但自然天成,樹蔭蔽日,照樣完成了所有的體育課程。
運動場是師生最喜歡去的地方,除了課外活動外,星期一早上升旗,每年冬季運動會都是要在這里舉行。禮堂里沒有座位時,每到周末的晚上,學校放映員在足球場西邊教學樓的走廊上拴上銀幕,全校師生便抬著小凳子坐在足球場上看露天廣場電影。每年的元旦,學校都要組織在足球場上開篝火晚會,師生圍著熊熊篝火又唱又跳,直到午夜新年的鐘聲敲響,全校師生才依依散去。
1992年前,大理師范一直開的是東大門,1992年后,教工宿舍內蓋起了幾幢房子,外面的人民南路也已修通,為方便師生,學校在西邊修建了西大門。
西大門門頭有字母“SF”的裝飾,以示“師范”之意,左上方有一個鮮紅的太陽標志,喻教師“托起明天的太陽”。一到節日或學校慶典迎賓的時候,門頭上彩旗飄飄,暖意洋洋。那幾年,為了管理方便,學校封閉了東大門,全校師生同走西大門,所以師生常在此相遇。當時的師范注重能力和素質教育,師范生愛說愛笑、熱情大方、愛學習、懂禮貌、充滿青春活力,綜合素質高,與老師相處很好,師生見面總是熱情地打招呼,那種師生相處融融洽洽的感覺真好。進門處的落地花壇上還栽了一排報春花,一到冬天,金色的花朵凌寒開放,給人暖暖的春意。
在大理,壩子里下雪是難得的奇景。1983年冬天,下關下了一場罕見的大雪。雪是夜間下的,那晚上很好睡,第二天清早起來,雪霽風停,整個校園銀裝素裹,一片銀色世界,校園的房屋上和樹枝上都覆蓋著厚厚的積雪,藍天底下,玉樹瓊枝,分外妖嬈。校園里的積雪厚達過膝深,伙食堂里的130生活車也無法出校,食堂唯一的菜就是腌菜湯,同學們用雪洗臉,極有意思。因為雪下得大,也較難得,那天全校放假,校園里熱鬧極了,師生在校園里堆雪人、滾雪球、打雪仗、一個個樂得前仰后合。
因為下雪,校園里平日喧鬧的麻雀無處落腳,一排排緊縮著雙翅緊貼著禮堂的窗沿和舞臺的房梁上,看到這些冷得發抖的小生靈,有的學生便把飯粒撒在禮堂的地面上,讓那些鳥兒飛下來啄食。
2005年3月4日,下關地區又突然下起了20年未見的一場春雪。雪下得很大,從3日夜間一直下到4日下午,校園中積雪有一尺多深,又正值音樂樓前櫻花綻放,瑞雪紛飛,紅白相間,雪綻霞鋪,校園里出現難得一見的景觀。電教園入口處,白族民居短墻的瓦沿上全是一溝溝潔白的積雪,和花空里的書畫相映成趣。師生紛紛在校園里賞花玩雪,拍照留念。
精彩留連
大理師范學校倡導素質教育,注重師范生的全面發展,給予學生充分選擇的機會和發展空間,所以,除了學習文化知識外,還常開展各種有益的文體活動。幾十年彈指一揮間,但萬千學子常由那些豐富多彩的活動想起在大理師范度過的如歌歲月。
在大理師范學校,一年一度的冬季田徑運動會是規模最大的全校性師生體育盛會,自1980年元旦舉行了“”以后的第11屆冬季田徑運動會后,自此每年一屆,到2005年已到了第36屆。
冬季田徑運動會一般安排在元旦前后舉行。運動會最有氣勢的是開幕式。開幕式一般在下午舉行,州體委、州教育局及下關各兄弟學校都派代表前來參加。那天,校園張燈結彩,到處懸掛著出自于美術班師生手中的運動畫像。入場式時,在激昂的運動員進行曲音樂聲中,身穿白族服裝的六名女生手持著會旗走在最前面,六名體師班的男生扛著會徽跟著,在50名由藝師班組成的鮮花隊和50名由體師班組成的彩旗隊的簇擁下率先進入運動場。然后,身著運動服的各班學生按順序進入指定位置,運動員全部進場后,全場靜立升會旗。等領導和來賓講話結束,全校30個班級、1500多名運動員才退場。
整個冬運會持續一個星期,有時早上下雪,學生早早起來清掃跑道上的積雪,中午跑道上有灰,各班同學又爭著在跑道上灑水。每天舉行項目時,參加項目的同學在場地上進行,其余各班同學在指定地點觀看,為運動員吶喊加油,忙著寫廣播稿。本著“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精神,運動場上大家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同學們爭著端茶送水,攙扶從場上跑下來的隊員,還爭先恐后地做好事,爭當“道德風尚獎”。
學校的冬季運動會不僅檢閱和提高了學校師生的體育運動水平,培養了學生組織體育活動的能力,同時還有力地促進學校精神文明建設。
為了使師范生保持勞動人民的本色,養成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學校結合德育教育建立了勞動周制度,全校各年級每個班每學期都有一周的時間停課參加建校勞動。
各班在勞動周時分考核組、保衛組、衛生組、綠化組等,參與學校的清潔衛生、美化綠化、各班早晚自習和課間操的考勤、打飯時的秩序維持,并參與門衛值勤、巡夜以及到政教處、圖書館、閱覽室、食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那時學校沒有校工,學校的綠化衛生都由學生完成,勞動周里,綠化組的同學修剪學校的草地,給果木噴藥,為花草施肥,在植物園里學移花接木的技能,體驗栽花種草的樂趣,有說有笑,其樂融融。衛生組的同學打掃學校環境衛生,沖洗廁所,卷衣抹袖,精神可嘉。勞動周結束,學校政教處根據表現給各組打分,最后記入先進班級評比分數。
勞動周雖然有點累,但由于這些學子大部分來自農村,都愛勞動,干起活來從不叫苦,雖說各組分工,但又相互合作,男女同學有說有笑,十分開心。特別是春夏時節,植物園里薔薇臥曉枝、芍藥含春露,翠竹發新篁、紫藤瀉花瀑,更是成了學生的樂園。勞動周培養了學生不怕臟、不怕累的精神,增進了同學之間的友誼和感情,學到綠化美化環境的知識和技能,使中師生成為一專多能的合格人才。
為活躍校園文化生活,推進素質教育,結合“八會”集中展示音樂、語言、文學、美術、書法、舞蹈等方面的教學成果,大理師范學校于1998年6月舉行首屆文化藝術節,此后到2005年每年一屆不斷。
文化藝術節都安排在上學期,時間三天,活動前學校各學科組和各班需作認真準備。和冬運會一樣,大理師范學校的文化藝術節非常隆重,很有特色。開幕式仍然在足球場上舉行,開幕式上,除藝師班表演精彩節目外,全校各班出一個代表性節目,還專門邀請大理州市領導和文藝團體及兄弟學校的代表前來觀看。文化藝術節主要以學校的語文組、音樂組和美術組為主,內容為三筆(毛筆、鋼筆、粉筆)字比賽,詩朗誦、作文、演講、手抄報競賽,三獨(獨唱、獨奏、獨舞)、大合唱、集體表演比賽,此外還有美術、手工、楹聯、攝影作品展覽,有文藝晚會、電影晚會和游園活動等。
學校的文化藝術節突出師范性和美育功能,起到使全校師生培養審美素質、領略藝術魅力、提高鑒賞水平的作用,展示了師生團結友愛、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促進了良好校風、班風、學風的形成和鞏固。
1984年,為適應小學教育教學的需要,大理師范學校向在校的師范生提出“八會”基本功的要求,即:會說普遍話,會寫三筆字,會唱歌,會彈琴,會跳兒童舞,會畫畫,會帶操,會教學。為了扎實開展“八會”基本功的訓練,每星期一、三、五晚自習前20分鐘練習普通話,二、四、六唱歌,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一般都在下午四點上完課后,每天一到這個時候,學校廣播室傳來各興趣小組活動的通知。運動場上,足球隊在踢足球、籃球隊在友誼賽,哨音和歡呼聲響成一片;音樂樓里,舞蹈室排練舞蹈、琴房里琴聲歌聲,特別是女子管樂隊,陣容大、氣勢足、非常引人注目;階梯教室中,書法、繪畫、攝影等講座座無虛席;電教樓里語言、演講、節目主持人訓練分組進行。此外還有:合唱團、記者站、書印社、文學社,豐富多彩,應有盡有。
除了這些每天的固定活動外,各興趣小組還在周末開展活動,學校還組織學生在每年的元旦、五一、五四、六一、國慶等節日開展各種活動,和師范附小舉行游園活動和文藝聯歡,舉行“12.9”歌詠比賽,電影周、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加迎接香港、知識競賽,參加州慶、天龍八部影視城落成典禮暨《天龍八部》開機儀式及中國昆明國際旅游節、中國漾濞核桃節等大型文藝演出。學校各學科組還定期開展與學科相關的各種活動,讓師范生愉快充實地度過每一天。
此外,教育教學見習和實習是師范生在校學習期間兩次重要的實踐活動,成績記入學生的學籍檔案。
八十年代初期,師范生招收人數不多,見習一般都安排在師范附小進行。見習分為一年級時一日常規見習和二年級時的一周見習,一日見習的時間安排在一年級的上學期,從早讀到下午的課外活動,學生分小組跟班進行,主要是隨堂聽課、觀摩班會課和課外活動,做班主任工作。一周習見安排在二年級上學期,為了使每個師范生都能對各年級的課程和小學教育教學有了解,一周見習采用一天一輪班級的方法。見習時學生認真聽課記筆記,晚自習時,各班在班主任和科任老師的指導下對當天的見習進行總結交流。后來師范招生班級擴大,附小無法容納那么多的師范生來聽課,九十年代開始,見習又安排到下關市區內的各個小學進行。那時市內沒有公交車,每天見習時不管有多冷,見習師生總是按時步行到達習見學校,非常認真。
教育教學實習是師范生繼一、二年級一日見習和一周見習后一次極為重要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時間為一個月,一般安排在三年級下學期開學時。
八十年代初期,實習采取各班由班主任和一個科任老師帶隊,以班為單位到全州各縣的實習學校進行。實習學校大多數是縣城小學,但也有部分實習點設在鄉鎮上,生活和交通條件較差,下縣實習師生都要自帶行李用具,統一吃住在實習學校,實習生在帶隊老師的指導下自辦伙食,除請一個炊事員外,買菜幫廚均由實習生輪流完成。那時生活標準低,幾天才能吃一次肉,多數情況下都是睡地鋪,學生分為3―5人為一個實習小組,由小組長負責,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輪流負責所在班級各學科的教學和班主任工作,除了認真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組織課外活動、處理突發事情外,還要進行家訪,許多實習生常常工作到深夜。盡管如此,實習師生都滿懷激情、認真踏實,不叫苦叫累,在實習學校的支持配合下認真搞好教育教學實習,還開展一些有益的活動,深得實習學校和當地政府及群眾的好評,實習結束時雙方都難分難舍。
到了九十年代,為了便于管理,實習由原來的以班為單位改成以縣為單位回本縣實習。后來又由原來的集體實習改為學生各自回本縣聯系分散實習。
實習活動不僅使師范生對小學教育教學有初步的了解,為畢業后的教學打下一定的基礎,同時在各方面都得到鍛煉和提高,也是學生三年師范生活中最精彩的一頁,實習師生總是難以忘懷。
慶典抒懷
百年名校創輝煌,萬千學子報春暉。2005年,大理師范建校一百周年,學校定于4月16日舉行百年慶典活動。那天,天高氣爽、風和日麗,雪后的蒼山洱海更加妖嬈,大理師范校園里張燈結彩、喜氣洋洋,八方學子云集母校,共祝母校百年輝煌。
慶祝會上,省人大、省教育廳、省師范處和大理州委、州政府、教育局有關領導出席慶祝大會并分別作熱情洋溢的講話,大理師范首屆藝師班舉辦了畫展,在校學生和已畢業的校友聯合舉辦“百年輝煌”文藝演出。在優美明快的旋律中,萬千學子高歌:
帶著山的囑托,帶著海的希望,跨進教師的搖籃。啊,大理師范,根植文獻名邦,沐浴時代風雨,我們在你的懷抱中成長。
帶著秋的成熟,帶著春的溫暖,踏上神圣的講壇。啊,人民教師,傳遞文明火炬,播撒智慧種子,讓萬千幼苗長成棟梁。
追求真理,全面發展,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忠誠教育是我們的志向,振興中華是我們的理想。
大理師范百年慶典熱烈隆重,令所有的新老學子興奮激動。然而,改弦易轍,蹣跚學步,慶典也宣告了百年師范的消亡!
關鍵詞:幼兒教師;專業能力培養;體系構建;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6124(2013)02-0103-04
教育部《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以下簡稱《專業標準》)已經頒布,這為教育行政部門、幼兒園及相關幼兒教師培養的培訓機構提供了評定、選拔和培養、培訓幼兒教師的重要依據。該標準在強調專業道德、專業理念與專業知識的同時,對幼兒教師專業能力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如“環境的創設與利用”、“一日生活的組織與保育”、“游戲活動的支持與引導”、“教育活動的計劃與實施”、對兒童的“激勵與評價”、與他人的“溝通與合作”、自我“反思與發展”等 [1 ]。相關高師院校應參照該標準,根據學前教育專業的特點,重視專業能力和技能訓練、社會實踐和教育實習,著力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
一、幼兒教師專業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 專業能力訓練與專業知識難以有效融合
專業能力特別是創新能力的實現要以專業知識為基礎。幼兒教師要成為行家里手,就應該有能力將專業知識轉化為實際的教育教學能力。而現實中的有些幼兒教師,要么“低知低能”,由于沒有過硬的專業知識,無法根據幼兒發展中容易出現的問題采取相應對策,也難以根據不同類型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采取有差別的教育策略與方法;要么“高知低能”,雖然有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但是卻不能運用這些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不能把科學的原理、方法運用到實際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去,不能因材施教,課堂不夠生動靈活,沒有教學個性,不能培養幼兒的健全個性。
出現這些問題,其主要原因在于:高師院校特別是本科院校偏重專業知識教學,能力轉化訓練偏少;部分高師院校特別是??茖W校實踐能力訓練與專業知識常常脫節,及時性訓練無法完全落實;相關課程評價多以卷面分數檢驗,實踐能力提升往往得不到學生重視;大部分院校實踐教學課時有限,缺少穩固的優質幼兒園實習基地和兼職教師,專業教師缺乏幼兒園經歷,實踐指導要么缺位嚴重,要么力不從心;加之學生規模龐大且基礎能力不夠,缺乏有效指導和長期訓練的學生畢業后難以創造性地組織幼兒園的生活活動、游戲活動、教學活動。
2. 游戲實踐教學能力訓練未能強化
掌握幼兒游戲的特點,運用游戲活動的方式組織引導幼兒學習與生活,使其身體、認知、社會性等方面和諧發展,是幼兒教師必須具備的基礎能力。幼兒教師如果缺乏游戲實踐能力,就很難設計與組織幼兒游戲活動,更談不上寓教于游戲之中。筆者在所在城市調查發現,多數幼兒園游戲活動選材沒有突出趣味性,類型單一,幼兒覺得“不好玩”;幼兒教師設計游戲活動不能針對幼兒實際水平,只會模仿現成的教案,不能創新;游戲準備工作達不到要求,隨意性大;游戲活動組織能力欠缺導致現場混亂,應變能力差;有的游戲活動不完整,沒有通過總結評價幫助幼兒提升經驗,達不到“玩中學”的效果。
反思幼兒教師培養,我們不難發現,高師院校或者過分偏重藝術技能訓練,幼兒游戲課程學時不夠,或者游戲實踐教學條件跟不上教學要求,缺乏專職游戲課教師。有些學生學習游戲課程只是覺得好玩,不反思如何提高組織游戲活動的能力。作為幼兒教師實踐能力培養基地的幼兒園在教育觀念上不重視游戲活動的開展,小學化傾向嚴重,對幼兒教師游戲組織能力并不鼓勵,能提供游戲指導的師資力量也不夠,如有的園內或班級內沒有任何游戲區域的創設,或者游戲材料、玩具缺乏或無更新,學生實習時難以設計、組織和指導像樣的游戲活動。
3. 保教綜合能力培養沒有有效開展
幼兒教師面對的是不能完全生活自理的幼兒,每天的工作不僅僅是簡單的教學,而是科學組織一日生活并不間斷地實施保教活動的各個環節。要成為合格的幼兒教師,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專業能力就是保教綜合能力,也就是說,幼兒教師應該是全科教師。但在實際工作中幼兒教師與同事難以充分合作,與家長往往溝通不暢;在組織和實施教育活動時,不能創設有效環境合理開發教學資源;班級管理主導性太強,組織教學的形式單一,隨機教育能力差,不能以幼兒為本實施差別教育。要么只能組織藝術活動,要么只能實施簡單保育活動,要么只能進行小學化的教學,綜合實踐能力強的教師很少。
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是:首先,幼兒園招聘教師過分看重音樂、美術、英語等專長,對幼師生產生誤導,也使得高師院校課程設置偏離培養目標。作為實習基地的大部分幼兒園難以提供保教綜合能力鍛煉的理想平臺,實習學生只得參與“幼兒英語”和“中華文化”等課程教學,五大領域教學的全面實習無法展開,也得不到有經驗教師的全面指導。其次,保教實踐能力培養需要通過學校——幼兒園——學校流程中的反復見習實習,通過幼兒園教師與學校教師的多重指導才能提高,但更多的高師院校只是在最后一個學期的1~2個月提供總實習機會,返校即畢業,學生沒有太多時間進行能力的綜合。再次,從幼師生自身來看,高招生在校時間只有三、四年,藝術技能基礎差,短時間內難以得到提高。有的幼師生認為畢業后理所當然是帶班、當老師,所以對保育實習不重視,也不能理解在幼兒園工作都是先從保育員干起。
4. 終身學習能力養成教育欠缺
學前教育置身于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與教育環境,其服務對象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保教模式也將不斷創新。幼兒教師只有具備自身發展能力,才能與時俱進,才能從初級教師到成熟的教師,最終才有可能成為專家型教師。調查中我們發現,部分幼兒教師缺乏自我發展的意識或能力,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反思研究能力差,無法及時總結幼兒教育工作的規律,導致工作很多年仍然停留在“教書匠”的水平,對教育行為沒有改進和提高。還有的幼兒教師沒有職業生涯規劃,發展動力嚴重不足。
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在于很多高師院校將幼兒教師專業能力培養理解為技能培養,忽視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研究性學習得不到拓展,文化基礎課一再壓縮,致使學生被限制在傳統的保教技能訓練之中;不重視學生自主學習和反思能力的培養,課程安排過滿,學生自我成長的時空有限。同時,學前專業主體上是大專生,多屬于學習主動性較差、依賴性強的學生,專業認知不強,缺乏終身學習的基本態度與信念,其專業領域各項能力難以得到持續成長。
二、基于《專業標準》構建幼兒教師專業能力的培養體系
1. 培養目標應進行科學設計
社會特別是家長對優質學前教育的需求不斷提高,幼兒園要更加重視和關注幼兒健康、快樂并按照其身心發展規律成長。學前教育機構類型越來越豐富,其服務領域與標準也越來越多元化,對幼兒教師專業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精細。幼兒教師是越來越專業化的職業,專業能力是其職業活動最基本的支撐。現代幼兒教師的專業能力包含目前從事學前教育工作的全部能力以及能夠謀求繼續從事幼兒教師工作的專業發展能力。高師院校要依據《專業標準》,順應學前教育改革要求,針對幼兒園保教實際,聯合學前教育機構與專業人員,科學設計幼兒教師專業能力培養目標,促進在校生專業能力訓練 [2 ],在培養學生具備學前教育專業知識、熟知學前教育的基本工作規范和方法的基礎上,更要著重培養學生掌握幼兒園保教相關技能 [3 ]和綜合能力。各省市要根據本省學前教育發展規劃,依據《專業標準》組織高師院校聯合制訂相應的幼兒教師能力培養標準,為設計人才培養方案和組織教育教學活動提供指導。
2. 課程設置要強化實踐取向
教育的實踐性決定了教師教育課程的實踐品質 [4 ]。專業技能既是幼兒教師的立職之本,也是幼兒園最感興趣的求職“名片”。高師院校培養幼兒教師專業能力,需要在課程教學中得到體現。其學前教育專業要根據社會需求,以培養專業能力為核心,實現課程教學與《專業標準》的融合;專業課程力求擺脫濃厚的理論色彩,加大實踐課程在總體課程結構中的比例,增加教育實踐課程的課時;專業能力訓練要從“模仿”、“累積”到“探究”、“生成”,切實增強學生解決保教活動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5 ]。要根據《專業標準》開設相應的實踐課程,培養如游戲設計與指導、教育活動的計劃與實施、溝通與合作等具體的實踐能力,確保學生能創設與利用不同環境擴展幼兒學習范圍,確保優化的課程體系能夠培養學生與其將來所從事的保教工作相適應的能力、方法與技巧。如長沙師范??茖W校學前教育系新開設的《幼兒學習與發展》,就是具有實踐指向非常具體的課程。
3. 教學過程要實現教學做合一
為有效達到《專業標準》,實現幼兒教師專業能力培養目標,高師院校應強化實踐教學方法改革,優化實踐教學模式,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合,突出情境教學,探索教學做合一,構建完整有效的專業能力訓練體系,積極推廣案例教學、現場教學、模擬教學、診斷式教學,拓展網絡演習教學、情景再現教學等,確保實踐教學各環節能有機銜接。項目教學可以讓學生在真實的或模擬的幼兒園環境中,通過多種方式參與幼兒園教學過程并完成典型的保教任務,在與指導老師、同伴相互交流的過程中,提升專業能力。同時,高師院校應分階段分層次組織教育實習見習活動,力求集中實習與分散實習相結合,綜合實習與分領域實習相結合,隨機穿插與頂崗實習相結合。鼓勵學生積極收集學前教育的活動案例和優秀方案,自行設計幼兒園保教場景;鼓勵學生深入社會、家庭和幼兒園進行調查研究并協助開展保教活動。高師院校應選擇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幼兒教師做兼職導師,以確保實習見習的質量 [4 ]。不論是理論課還是技能課,都可以采用“研究性學習”、“發現式學習”,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如小組式的“課前漫談”,整個過程類似于一次短期的小型論文寫作過程,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反思能力、合作能力和表達能力等綜合能力。
4. 質量評價要促進專業能力提升
高師院校必須建立有效的幼兒教師培養質量評價體系,把訓練學生的專業能力特別是保教綜合能力作為評價教學工作的重點內容。其人才培養目標、專業與課程建設、教學方法改革等項目考核指標都要圍繞優化專業能力培養的理念來設計。在幼兒教師培養評價中,應依據《專業標準》和幼兒園保教崗位的能力標準制訂一套與之相適應的評價標準,最好與幼兒教師資格證書制度接軌,確保教學工作始終貼近社會要求與幼兒園保教工作實際,著重評價學生的教學方案編寫能力、制作與選擇教具能力、組織教學活動的能力、游戲設計與組織能力、師幼互動能力特別是自學能力。盡量選擇多種角度、采用多種方法,把課堂教學評價與實踐訓練評價結合起來,理論知識評價與實際操作評價結合起來,長期考察與集中評價結合起來,教師評價與自我評價結合起來 [5 ]。
三、幼兒教師專業能力培養的實施策略
1. 優化教學管理
目前多數高師院校對培養幼兒教師專業能力未能重視,有的學校教務處只有一名管理人員協調實習實訓工作,有的學校未能根據幼兒教師專業能力培養要求優化人才培養方案。高師院校要根據《專業標準》要求,重視與支持幼兒教師專業能力培養,不斷創新教學管理模式,優化實踐教學的組織與管理。有條件的學??蓪iT成立實習實訓機構,統籌教學過程中各年級和專業的實習實訓工作,積極建立與附屬幼教機構及校外基地的聯系,指導學生的實訓、實習和實踐工作。教務部門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時要突出專業能力培養,完善實習實訓計劃,保障實踐能力培養課時,提高實訓教學課時津貼,鼓勵老師到外地幼教機構指導實習工作。學校教學管理權限要有所下放,放手讓學前教育相關專業根據本專業要求與學生職業方向設計人才培養方案,進而有針對性地強化專業能力培養。
2. 建設實踐教學基地
為保障專業能力培養,高師院校要依托附屬幼兒園成立幼教集團并參股多家股份制幼兒園,依托幼教集團建立教學實踐基地,滿足學生見習、觀摩、頂崗實習與保教技能訓練,促進人才培養回歸到保教實際情景中。同時,要嚴格挑選實習基地并加以建設,確保其真正成為學生保教綜合實踐能力的訓練平臺。要成立專門機構協調基地的實訓實習活動,有效運用基地提供的各種教學與課程資源,鼓勵專業教師與幼兒園教師建立伙伴關系共同指導學生實踐。當前,高師院??蛇m當延長實習時間,鼓勵與支持學生選擇教師相對缺乏的農村幼兒園或到邊遠山區支教,從而能獨當一面獲得大量的實踐鍛煉,能較快當上帶班老師 [5 ]。有條件的院校可建設“學前教育課程實驗中心”,促進實驗實訓活動的常態化和有效性。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會同下級教育行政部門加強高師院校學生實習的組織與管理,確保實踐教學基地的穩定與發展。
3. 加強雙師隊伍建設
為適應幼兒教師專業能力培養的要求,高師院校應大力建設雙師型教學隊伍,促進高品質雙師教師的涌現。高師院校雙師教學隊伍必須注重成員間知識和技能的同步提升,來自幼兒園的兼職教師人數比例應達到25%以上,實際授課時數應達到總課時數的20%以上。專業負責人、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雙師素質教師構成要合理,專業帶頭人須具備突出的教學能力、卓越的實踐水平,且勤于和善于帶動本專業的改革發展,并要有幼兒園工作的經歷。為優化隊伍結構,提高團隊工作效率,高師院校要加大教師培訓力度,采取校本培訓、校外培訓與園校合作培訓相結合,鼓勵教師到幼兒園兼職或下園工作 [6 ]。高師院校要優化內部管理機制,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與良好的服務機制,建立有利于教師參與專業實踐的教學制度、人事制度以及職稱評聘制度。
4. 保障優質生源
幼兒教師社會地位與各項待遇相比中小學教師明顯偏低,考生報考積極性不高,特別是缺乏專業能力基礎考核,導致高師學前專業招生困難且生源質量不高。由于有些高招學生專業能力基礎過于薄弱,即使加大比重進行強化訓練,很多分數較高的高考學生依然難以達到幼兒教師相關專業要求。從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出發,必須改革現有的招生方式,如積極擴大免費師范生比例,擴大初中起點5年制專科招生計劃,擴大對口招生比例,加大面試環節并注重專業能力。在取得省音樂、美術專業聯考合格證的考生中,可采取自愿報名的方式,根據高考文化成績單獨畫線,按照文化分數由高到低錄取的新方式進行招生 [7 ]。特別是要提高學前教育地位,提高幼兒教師待遇,通過提高職業地位來吸引優質生源報考學前教育專業 [8 ]。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N].中國教育報,2011-12-12(3).
[2]徐躍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目標研究[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10,(5):80-83.
[3]張麗莉.高師院校本科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目標的思考[J].宿州學院學報,2010,(5):83-85.
[4]史麗君.就業導向下的本科學前教育課程體系改革[J].中州大學學報,2008,(4):101-102.
[5]師遠賢.本科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試析[J].教育導刊(下半月),2009,(12):7-9.
[6]高 健,藺艷娥.幼兒教師網上學習資源管理策略調查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2012,(3):65-72.
一、品德素質培養
音樂教育是通過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創作音樂為主的審美活動,可以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培養學生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樂觀的生活態度。高師音樂專業的學生是未來音樂的教育者,承擔著傳播人類音樂文化、培養人類高尚情操的神圣職責,因此,高師院校必須格外注重音樂專業學生的思想品德的培養,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1.加強政治理論學習;2.做好學生心理素質教育;3.加強師德、師風教育。
二、文化素質培養
高師音樂教育專業的教學目標是培養未來的音樂教師,因此,高師音樂專業的學生除了具有一定的音樂專業能力外,還應有全面的文科知識結構。人文素質的高低會影響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和理解、創造的能力。文化素質也是音樂教育的基礎,高師音樂專業的學生不僅要學好音樂的基礎理論,還要學習其他的文化課程,學會應用一些新式的教育教學方法,學習借鑒先進的教學體系。人文素質教育是一項長期的教育,是推動國家、民族、社會發展的基礎。教育要發展,必須不斷創新、改革。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不能主要落在幾門公共必修課上,而必須想方設法,有效進行改進和提高。通過在專業教育中融入人文素質教育,發掘教材中自然科學的人文內涵,可以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人文素質。
三、專業素質培養
專業素質的教育和培養是大學教育的主題,一方面要提高音樂學科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另一方面要必須提高基礎理論和技術的素質。要重視合唱指揮課、器樂課、樂隊編制知識以及形體舞蹈課,這些課程雖然都已開設,但不被學生重視,事實上這些課程是對中小學教學是很有幫助的。再一個就是必須提高學生的藝術實踐能力。音樂藝術是一種直接的經驗,應該注重學生的參與過程,形成音樂審美能力,這是提高綜合素質的主要手段。語言表述能力是教師上講臺“傳道、授業、解惑”最主要的手段。學會講課,善于講課,這是對合格教師的基本要求。音樂教師的口頭語言應發音標準、清晰、語調適中、表達規范,而且要充滿感彩,富于感染力。高師學生應努力提高語言表述能力,這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環節。在教學中,不論教師怎么系統地傳授聲樂的科學理論和進行正確、科學的技能訓練,學生對正確聲音概念的形成、聲音位置的感覺、歌唱動作的體驗,總要借助模仿來領會和理解。要求高師學生不僅要具備扎實的音樂基礎理論,以及和聲學、曲式學知識和良好的鋼琴彈奏能力,更要培養對歌曲伴奏的反應能力,包括對歌曲伴奏和聲的設計、伴奏型的安排以及歌曲風格的理解與表現等。
四、設置藝術實踐
藝術實踐活動對培養復合型音樂人才起著重要的作用,音樂學生的市場競爭現狀主要表現在缺乏實踐動手能力,這成為音樂教育畢業生就業的最大障礙。因此,加強藝術實踐環節才是拓展學生就業渠道的有效途徑。藝術實踐活動的展開有利于教師和教師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相互交流教學和學習經驗。藝術實踐應圍繞校園藝術活動、藝術觀摩活動和藝術采風活動三大內容,從藝術實踐教學的組織主體和活動主體出發,在教育實習見習、音樂會、音樂觀摩、社會演出、音樂欣賞、藝術采風等實踐形式方面積極探索,將音樂教育藝術實踐由課堂教學向課外延伸,形成教學互動、學練相融的動態模式。通過藝術實踐課的實踐活動,可使學生在專業學習上,在合奏、合唱方面形成良性循環,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社會對學生的動手能力要求不斷加大,進一步加強藝術實踐課的力度,使學生能夠理論聯系實際,是提高學生就業競爭力的有效手段。在藝術實踐中貫穿人文素質教育,這是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有效途徑。藝術實踐不僅是提高學生專業技能的平臺,同時也是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平臺。在藝術實踐中結合重大節慶日、紀念日,開展主題文藝演出活動,可以達到雙重的效果。在社會實踐中貫穿人文素質教育,這是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必由之路。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有計劃、有目的的組織學生到工廠、農村、市場、人文景點、博物館等參觀考察,提高學生自身的人文素養。也可以讓學生深入到貧困中小學組織教學實踐,把所學的師范技能真正運用到講臺上,讓實踐檢驗專業技能和人文素養的高低。還可以通過開展社會調查,促使學生深入社會,了解現實,認識自我,鍛煉自我。在實踐中多開展紅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活動,提高道德修養,樹立理想目標。
五、提高師德素質
事業心屬于人對現實態度的性格特征,它在創造性智慧活動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教師的責任感表現在他們對教育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辦事嚴肅認真,一絲不茍。責任感可以說是辦好一切事情的基本前提。教師的教育勞動過程,實際上也是一個不斷自我完善的過程。教師的自我完善有著非常豐富的內涵,包括理想信念、道德品質、知識智慧、技能技巧、審美能力、身心發展等諸多方面,而修養是教師自我完善的必經之路。音樂教師的修養是音樂教師在政治思想、道德、個性、音樂藝術等方面所進行的學習和鍛煉,以及由此所獲得的能力和品質。師德修養是指教師個人為了培養教師職業道德品質所進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鍛煉、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的過程。教師要成為學生的表率和楷模,最主要的是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優良的思想品質,促進他們健康地成長。
六、應具備較強的教學研究能力
(一)認識小學教師、小學生、小學教育
小學教育專業要培養合格的小學教師,就必須循序漸進地開設教育專業課程之學科課程。而這類課程的邏輯起點是認識小學教師、小學生和小學教育。為了實現這一課程目標,小學教育專業可以開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小學生心理發展、小學教育概論等課程。通過開設這三門課程引導師范生掌握小學教師專業成長與發展的基本規律,特別是掌握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階段及其特點,學習國內外教育家獻身教育事業的敬業精神和先進的教育思想;引導師范生掌握小學生心理發展的基本規律,特別是掌握小學生心理發展的年齡階段特征,了解小學生成長與發展的基本需要;引導師范生理解小學教育的實質和意義,小學教育的目標與制度,小學教師與小學生的關系,小學教育的政策與法規,掌握小學教育的基本規律和特點,為他們參加小學教育見習、實習,成長為一個合格的小學教師打下理論基礎。
(二)理解小學教育教學過程
在引導師范生認識小學教師、小學生和小學教育的基礎上,小學教育專業還需要引導他們理解小學教育教學過程。為此,小學教育專業可以開設小學教學論、小學課程論、小學德育與班隊工作、小學學科課程與教學論等課程。通過開設小學教學論課程,可以引導師范生了解小學教學的基本環節和階段,認識小學教學的實質、任務和內容,理解小學教學的規律、原則,掌握小學教學的方法、組織形式、小學教學媒體、小學教學評價、小學教學管理等;通過開設小學課程論課程,可以引導師范生了解小學課程現象、形式,理解小學課程的實質、結構與特點、目的與內容、課程理論流派與學說,掌握課程設計、實施、評價、管理的理論與技術;通過開設小學德育與班隊工作課程,可以引導師范生了解小學德育現象,認識小學德育的實質與特點、規律與原則、德育理論流派與學說,理解小學德育的目的、內容、途徑與形式,掌握小學德育的方法;通過開設小學學科課程與教學論(如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課程,可以引導師范生了解相應的小學學科課程與教學發展的歷史,理解其目的與內容、規律與特點,領會其課程標準與理念,掌握其開發、設計、實施、評價、管理的知識與策略。
(三)學會研究小學教育
在引導師范生認識小學教師、小學生、小學教育,理解小學教育教學過程的基礎上,小學教育專業還應該進一步引導他們學會思考和研究小學教育的問題。研究小學教育是小學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必然要求。為了給師范生終身專業成長與發展打下基礎,小學教育專業可以開設小學教育科研方法、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比較初等教育、小學教育改革等課程,為他們成長為專家型小學教師奠定基礎。通過開設小學教育科研方法課程,可以引導師范生了解小學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理解教育科研的實質與特點,掌握小學教育科研的步驟和基本技能,形成初步的教育科研意識;通過開設中國教育史課程,可以引導師范生了解中國教育發展的基本過程和歷史事實,理解本民族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及其發展脈絡,領會我國不同時代教育制度的特點及其歷史意義,把握我國教育歷史發展的基本趨勢,形成熱愛祖國教育歷史文化的情感;通過開設外國教育史課程,可以引導師范生了解世界教育歷史發展的基本過程和歷史事實,理解世界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領會主要發達國家不同時代教育制度的特點及其歷史意義,把握世界教育歷史發展的基本趨勢;通過開設比較初等教育課程,可以引導師范生認識開展初等教育比較研究的意義,理解比較初等教育研究的基本內容,把握世界主要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小學教育的特點,認識我國初等教育的優勢與不足,領悟世界初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趨勢;通過開設小學教育改革課程,可以引導師范生了解小學教育改革的基本內容,理解小學教育改革的實質、意義與任務,領會小學教育改革的模式與未來走向。這一部分課程內容豐富、結構復雜,在開設過程中要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靈活地設置課程,有的以必修課程形式開設,有的以選修課程形式開設,否則,可能會因為教育專業課程比例的增加,擠占了學科專業課程或通識課程的課時。筆者建議將小學教育科研方法、小學教育改革設置為必修課程,其他設置為選修課程。
二、教育專業課程之活動課程的邏輯
學科課程系統性強,有助于提高單位時間的教育專業課程的教育質量和效率。但是由于它過分強調系統的學科理論和書本知識的學習,難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要以及探究創新和實踐活動能力的發展要求。在小學教育專業之教育專業課程體系中,還需要開設一定比例的活動課程,以彌補學科課程的不足,完善教育專業課程系統。因為“實踐性課程的拓展與開發,是教育教學能力培養的重要課程支撐”。
(一)感知小學教育
小學教育專業要培養合格的小學教師,就必須循序漸進地開設教育專業課程之活動課程。而這類課程的邏輯起點是感知小學教育,了解小學教師、小學生和小學。為了實現這一課程目標,小學教育專業可以開設小學教育見習課程。通過開設小學教育見習課程,可以引導學生了解小學教師、小學生和小學,感悟小學教師職業特點和工作特點、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及小學教育機構的特點,培養初步的小學教育工作職業情感。在實施小學教育見習課程的過程中,師范院校教師與小學教師要加強聯系,密切配合,給師范生創造良好的感知小學教育的條件,督促師范生寫好見習日記,引導他們對自己的所見所聞進行認真分析、思考和研究,鼓勵他們就自己感到困惑的問題向指導老師請教,與同學討論交流,加深自己對小學教育的認識和感悟。
(二)實踐小學教育
在引導師范生感知小學教育的基礎上,小學教育專業還需要引導他們親自參與小學教育教學過程的實踐。為此,小學教育專業可以開設形式多樣的小學教育實習課程(如頂崗實習、畢業實習等)。通過開設小學教育實習課程,可以引導師范生親身經歷小學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全面參與教研、備課、授課、輔導答疑、批改作業、考核評價、思想品德教育、課外活動指導、班級管理、少先隊工作等教育教學活動,體驗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的特點,感悟小學教育工作的意義和價值。在實施小學教育實習課程的過程中,師范院校教師與小學教師要加強交流,密切合作,相互支持,為師范生創造良好的實踐小學教育理論的條件,督促師范生寫好實習日記和實結,引導他們對自己的實習見聞、體會進行認真記錄、分析思考、總結和研究,為他們畢業論文選題和研究奠定基礎,加深他們對已學專業知識和理論的認識和理解,增強從事小學教育工作的職業情感。
(三)研究小學教育
在引導師范生感知小學教育,實踐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上,小學教育專業還應該進一步引導他們去思考和研究小學教育的問題。研究小學教育是小學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他們成長為專家型小學教師的必要條件。為了給師范學生終身專業成長與發展打下基礎,小學教育專業可以開設小學教育專業學年論文/學年設計、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等實踐課程,引導他們在完成這些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學習教育研究、實踐教育研究、體驗教育研究,為他們將來成長為專家型小學教師奠定寶貴的科研基礎。當然研究小學教育的課程也可以與實踐小學教育的課程適當結合,相互促進,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教育專業課程之技能課程的邏輯
小學教育專業是培養小學師資的師范教育專業。按照它的培養目標,小學教育專業之教育專業課程應該培養學生哪些教師職業技能,有各種不同的學術觀點。但總體來看,小學教育專業教育專業課程之技能課程主要包括兩大部分,即公共職業技能和學科職業技能。
(一)全面掌握小學教師公共職業技能
從小學教育專業的性質和特點來看,師范教育專業是一個服務于小學教育、小學教師、小學生的專業。因此,它有自己的專業個性特點,突出的特點有師范性、基礎性、啟蒙性、綜合性、活動性等特點。這些特點要求小學教師必須時刻注重自身的教師形象,為人師表,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技能、書法技能、文藝活動技能、科技活動技能、體育活動技能等。除了日常教學教育工作技能外,還要有班主任工作技能、課外活動指導技能、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等。1994年國家教育委員會頒發的《高等師范學校學生的教師職業技能訓練大綱(試行)》規定,高等師范學校學生的教師職業基本技能訓練內容包括普通話和口語表達技能、書寫規范漢字和書面表達技能、教學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四大部分技能。這一大綱的規定對師范生的基本教師職業技能提出了一般的要求,具有普適性。但也有不夠全面完整之處,主要是沒有考慮專業方向性的要求,如它只強調了規范漢字的書寫,沒有對外文書寫提出基本要求。顯然對一個外語教師來講,書寫規范的外文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技能。根據教育部的有關文件、學者們的有關調查與研究的成果以及時代的要求,筆者認為,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應該掌握如下幾大基本技能,即德育技能、教學技能、社會工作技能、教育研究技能。這些技能是所有教師都應該全面掌握的基本技能,即公共職業技能。
(二)熟練掌握小學教師學科職業技能
在小學教育教學實踐中,由于小學教師任教課程的不同和工作崗位的差異,小學教師在掌握好教師公共職業技能的同時,還必須熟練掌握學科職業技能。即不同任課教師應該具備熟練的個性化的教師職業技能。這類職業技能由于任課教師工作任務的差異,其學科技能有自己的個性。如實驗設計技能、實驗操作技能、計算技能、視圖技能、朗誦技能、演講技能、寫作技能、音樂示范技能、美術示范技能、體育示范技能等。
四、結語
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ry, questionnaire, teaching experiment and expert interview, this study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inadequate present teaching plan and content of physical therapy practice, put forward that the new teaching content of physical therapy practice must be compil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that the teaching material of practice is too easy and learning separates from clinic practice. Instead of confining in the traditional therapy practice, the subject should enlarge its contents, increase the new equipment knowledge and clinic practice periods, students' master of physical therapy theory and practices will be the good base for future's career of sport team doctor, researcher, P.E recovery doctor, and school health education.
關鍵詞:《理療學》;實踐課;教學計劃
Key words: Physical Therapy;practice;teaching plan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36-0266-02
0引言
“理療學”作為現代醫學科學中重要的學科,對于促進醫學的發展,以及人體科學、衛生保健和康復醫學的基本理論知識的普及起著重要的作用。從事臨床醫學與運動醫學的實際應用、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的專門人才逐年增多。針對體育類院校的運動人體科學專業學生理療學教學人員所承擔的教學任務能否按過去的教學模式進行?能否沿用過去的經驗安排?答案是否定的。醫學院?;蜥t院理療科培養實習生,雖然課程都是理療學,但所學專業不同、學生基礎不同、培養目標不同,原有統一陳舊的教學模式必須進行改革,以適應培養高質量學生。
1研究目的
“理療學”是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重要課程,主要研究各種物理因子對人體的作用原理及治療作用等,常見的理療方法包括各種電療、光療、超聲波及磁療、蠟療、水療、肌電生物反饋療法等。目前,我國體育院校理療學實踐教學內容基本沿襲著20世紀70年代的教學模式,受客觀因素的制約實驗類型簡單,學生多以機械被動地參與程序化操作為主,而對臨床物理治療性實踐涉之較少。為了改變這一現狀,許多專家、學者對體育院校的理療學實踐教學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意見?!袄懑煂W”是運動人體科學專業學生的一門必修課,運動人體科學專業學生的專業方向是運動康復,對本科生的臨床理療技術實踐操作技能就提出很高的要求,只有達到一定要求才能拓寬就業面,所以改革理療學實踐課教學內容就成為必然趨勢。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為西安體育學院運動人體科學系2005級、2006級、2007級本科學生 共計64人作為問卷調查對象。共發放問卷64份,回收64份,問卷回收率100%。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查閱了國內大量有關理療學實踐課教學大綱、運動人體科學專業培養計劃及其相關實驗課教學內容改革方面文獻資料,為理療學實踐課教學內容改革提供理論依據和參考資料。
2.2.2 專家訪談法。為了準確的了解各體育院校以及醫學院人體運動科學專業理療學實踐課教學計劃、內容及存在的問題,對從事多年理療學教學的10名專家、教授(北京體育大學、成都體育學院、南京體育學院、上海體育學院、南京醫科大學、南京鼓樓醫院、陜西省人民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運動醫學研究所)進行理療學實踐課教學內容改革必要性、可行性等方面問題的面訪、會議走訪、電話咨詢及電子郵件聯系。
2.2.3 問卷調查法。對西安體育學院2005級、2006級、2007級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本科生對理療學實踐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習積極性、教材和多媒體教學以及學生對學習理療學對自己動手能力的培養和期望等方面進行了問卷調查。
2.2.4 數理統計法。數據資料使用SPSS10.0、Excel 2003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處理。
2.2.5 項目教學法。突出實踐能力目標的實現,理療學教學內容上從“以知識的邏輯線索為依據”轉變成“以臨床治療的工作過程”為依據,將原有的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和程序化。在教學內容整合和程序化的基礎設計了電療、超聲治療、光療、熱療、磁療等八個綜合項目。每個綜合項目分為若干個子項目。如電療作為一個綜合項目,又分成低頻治療、中頻電療、高頻電療三個子項目,而各個子項目的學習過程中,既引導學生學習專業技能,又使學生在臨床參觀學實習中盡早熟悉實際的理療情境和場景,強化學生對理療治療模式的認同,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提高動手能力。
如電療模塊的教學,原有的傳授模式是以知識的邏輯線索為依據,依次介紹直流電療法、低頻電療法、中頻電療法、高頻電療法各單項技術,學生學習后雖然各單項技術掌握的較好,但對所學的單項技術何時、何病應用仍感茫然,既無法將單項技術,臨床治療有機地結合起來。為解決此問題,我們在教學中“以臨床治療的工作過程”為依據,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組織安排,第一次教學設計為臨床參觀,到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和陜西省人民醫院的康復理療科進行4學時的實際情境參觀體驗,授課教師通過實際病例引導學生認識各種電療儀、針對各種疾病開具理療處方,制定理療方案、這樣就把理療治療操作中涉及到的單項技術,和臨床疾病治療聯系起來,授課教師講解示范、學生在“做中學”,教、學、練相結合完成項目教學。
這樣學生將所學知識技能應用于解決復雜臨床實際問題,培養了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既可達到職業能力目標的要求,又可在完成綜合項目的過程中訓練學生綜合實踐能力。
2.2.6 教學實驗法。2006級運動人體科學專業學生采用原有的理療學學實驗課教學計劃,2007級采用改良后的實驗課教學計劃,兩個自然班均由同一教師進行實驗課的教授,兩級學生的入學分數,年齡,生源均相似,經統計學檢驗無顯著性差異。
兩個班實驗授課課時相同均為24學時,其中2006級學生使用舊的實驗計劃教學內容授課,實驗單一而且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機會不多,實踐內容多以簡單理療儀器和火罐、按摩為主,2006級學生因為已經開設了體育康復學和運動保健學以及傷科與按摩,很多物理治療實驗重復所以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基本上學完后對所學知識應用比較差。而2007級學生使用新的實驗課教學計劃,雖然課時一樣,但是增加了音樂療法,生物反饋療法等多個實驗內容以及PT師的工作內容介紹等使學生參與到具體的理療治療方案和操作中去,教學反應效果非常不錯。在醫院見習期間,學生系統學習了閱讀理療醫囑及處方、執行醫囑、調整治療劑量、記錄治療結果等程序,學習與康復治療的患者交流溝通,將患者現存的所有理療治療問題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全面思考,確定合理的理療方案,并使PT學生明確在患者所有的物理治療方法中理療的獨特治療作用及理療的最佳適應癥。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整體結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的關鍵。教學中,由于實驗學時數按大綱的要求不變,而內容增加,因此在教法的選擇與運用上,我們根據不同的章節,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既有傳統的觀摩實驗法,又有改革創新的多媒體教法,如有的章節以作業形式完成,有的章節提出問題設計情景進行分析討論,同時結合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通過不同教法的綜合運用,不但節省時間,增加了內容,更主要的是培養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如分析、判斷、診斷、操作以及運用知識的能力,大大地提高了理療學實踐課教學的效果和教學的質量。
3研究結果
3.1 專家訪談結果。通過課題組對10名從事理療學教學的專家進行訪談,認為原有的理療學實踐課計劃不合理有8人,占80%;認為學生運用物理治療實踐能力與理論結合差的有9人,占總人數90%;大部分專家都認為理療學實踐課教學內容需要改革,專家認為應該結合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實踐課教學,通過不同教法的綜合運用,不但節省時間,增加了內容,更主要的是培養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如分析、制定計劃、操作以及熟練運用物理治療設備的能力。
3.2 學生理療學考試操作考核情況。考核學生的學業成績是教學效果的反饋環節,考核方法是否科學合理,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影響教學效果的正確評價和教學質量的提高。我們是課題實施過程中通過對人體系2006級和2007級學生的理療學的實踐考核發現由表1顯示,兩個班在不同教學計劃實施下其他基本相同的條件下人體系本科生2006級和2007級期末理療學實踐考核成績有顯著性差異(p
3.3 問卷調查結果分析。從調查中我們了解到各學校在制訂理療學教學進度和大綱時,基本上是按教材的順序制訂的,我們認為教學進度的制訂與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興趣有很大的關系。興趣是推動人們去尋求知識,從事某種活動的精神力量,學生對某個知識點能否產生興趣,教學的內容起著主要作用,理療學所采用的教材前后內容聯系不大,可根據學生的興趣,合理地安排實驗課教學內容,讓學生剛接觸這門課時就對本學科發生強烈的興趣,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于今后的學習。以實際操作在先、理論講解在后,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改善提高了學習效果。比如在講授“電腦中頻治療儀”時,我們設計了幾個符合教學要求的,真實的典型的病例,在上課前把典型病例和“電腦中頻治療儀”的操作說明書發給學生,學生分組討論,設計理療方案、開具理療處方。
課上由教師引導,小組代表分先后講解、示范小組成員的學習討論結果,再由教師進行正確的電腦中頻治療儀的操作演示。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要求教師思維活躍、知識全面,善于組織和引導,善于總結和歸納,教學相長,促進了教學活動的良性循環。
3.4 加強理療學實踐課多媒體教學。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改進教學方法,對理療學中重點、難點問題,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如圖片、視頻資料等充實教學課件,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教師的導向功能,變單向灌輸為雙向互動。部分章節可采取PBL(PBL教學法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自我指導學習和小組討論為教學形式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式討論,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并加深對授課知識的理解。
4結論
4.1 結合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理療學實踐課教學,通過不同教法的綜合運用,不但節省課時,還增加了臨床醫學內容,更主要的是培養了學生動手能力。
4.2 理療學實踐課教學計劃的重新修訂把一些前面開設的教學內容重復的知識進行了刪減(要對照學生培養計劃中有無重復課程內容或交叉內容),根據各個院校理療儀器設備的不同條件,因地制宜的開展實驗課教學工作。
4.3 實踐課以電、光、聲、磁、蠟、水療的治療技術和方法、操作注意事項等為重點,在每節理論課之后安排相應內容的實踐,通過在實際治療場景下教師集中講解演示和學生分組操作練習,使學生系統熟悉和掌握各項操作技能,并加深對理論課教學內容的理解。
4.4 體育類院??梢宰寣W生到醫院的理療科進行實習或見習,學習與康復治療的患者交流溝通,將患者現存的所有康復問題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全面思考,確定合理的理療方案,使學生不僅學習到了理療學的理論和技術,還能通過實際情景下的臨床參觀實踐,邊學邊做、融“教、學、做”為一體更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專業技能、專業態度、專業情感、和專業素質。
4.5 通過教學改革打破了原來的理療學實踐課教學常規,原來的自然班的教學可以根據課的教學內容不同進行自然班教學和分組實驗教學。提高了學生操作理療儀器設備的機會。
參考文獻:
[1]叢芳,朱迎九,侯勇倫.新建康復治療專業理療學課程教學實施的探討[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8,11:1096-1097.
[2]柯紅.高職理療學的教學體會[J].現代企業教育,2008,12:23.
[3]鐘玲,等.高校實驗室管理體制改革與實驗技術隊伍建設探索[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01,3(4):328-329.
[4]歐陽燕.體育學院運動人體科學專業醫學教學若干問題的思考[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0,17(3):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