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23 09:19:02
序論:在您撰寫開放教育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從現實情況來看,遠程開放教育的入學教育進行的參差不齊,收效甚微。歸根結底是對入學教育的認識不夠,沒有引起電大系統和學校層面的足夠重視?,F如今,入學教育的任務往往由負責學生工作的部門或各學院自行組織完成,有的甚至把入學教育工作直接推給班主任。即使在進行入學教育時,也只是要求學生“盡量”參加,時間一般為兩課時左右,導致學生參加入學教育的出勤率不高,積極性不強,難以達到入學教育的目的。
1.入學教育重視不夠,缺乏系統組織統籌目前電大的入學教育工作主要由學生工作處或是各學院負責,認識水平和重視程度有限。有的地方或是個別學院認為新生第一學期會開設《開放教育學習指南》這門課程,沒有必要再進行入學教育;有的地方或學院開展了入學教育,但多為“走過場”。入學教育沒有引起電大系統領導和校級領導的足夠重視,缺乏從中央電大到下面電大和各學校層面的系統組織統籌,這樣造成入學教育工作分散、時間短、不深入、不全面,缺乏全局性。
2.入學教育缺乏嚴肅性入學教育的重要性決定了它應該具有嚴肅性,甚至強制性。電大的入學教育應要求學生必須參加,這直接決定了學生今后的學習態度。而在現實中,我們往往要求學生“盡量”參加入學教育,從主觀上就沒有把入學教育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上,從而導致學生從一開始就形成了遠程開放教育的一切教育活動“盡量”參加的習慣,遠程開放教育或是電大給學生以松散、無規矩的第一印象,這不僅會影響學生以后在電大學習中的態度或學習習慣,更會使學生形成隨便、自由散漫的生活習慣和人生態度。
3.入學教育內容缺乏與本學校具體實際的聯系從現在入學教育的情況來看,入學教育內容多數是介紹廣播電視大學和遠程教育的歷史、電大系統、什么是開放教育、學習資源、開放教育的考試與畢業、開放教育網上學習環境等,這些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這些沒有與實際相聯系,更為具體的、和學生學習過程息息相關的內容我們多數情況下忽略了。入學教育應該更具體和更具實操性,比如新生入學教育的內容除了理論知識講座外,應該安排學生上機操作,熟悉中央電大和省級電大網上平臺,讓學生學會如何利用網上資源進行學習,如何選課,如何完成網上形成性考核作業,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困難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及時得到解決等,以及安排學生參觀校園和認識相關處室的位置等等。
4.入學教育時間過于倉促電大的入學教育多為兩課時的時間,據了解普通高校的入學教育短則兩三日、長則一兩周,普通高等教育作為以傳統面授為主的教育形式,入學教育時間反而比我們從來未曾接觸過的電大的入學教育時間長的多,這實在令人費解。試想電大的入學教育在如此短暫的時間里能把學生在兩年半學習中將會遇到的問題一一解答嗎?再加上電大的學生將會面臨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通過兩課時的時間能夠讓學生理解、接受和適應這種學習方式嗎?這顯然遠遠不夠。因此,電大的入學教育只能比普通高校的入學教育長,決不能比之短。
二、措施
1.入學教育應納入學校層面乃至電大系統層面高度重視、系統統籌入學教育應該受到電大系統、校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到入學教育在廣播電視大學遠程開放教育中的特殊意義。改變以往由學生工作處或各學院臨時、倉促開展入學教育工作的現況,把入學教育工作納入整個電大系統和整個學校層面進行系統統籌。從入學教育的前期準備到后期實施,從入學教育的時間安排到內容編排,從入學教育的方法手段到教育形式等等,這些都要一一經過精心設計,做到全面性、科學性和系統性。入學教育要提前一學期做準備工作,計劃安排要充分詳實;入學教育內容要豐富多樣、全面系統,應涵蓋思想政治、心理健康、環境適應、遠程開放教育理念、學習方法、制定學習計劃、規劃職業生涯等;入學教育形式應以面授為主,逐步引導學生適應“無面授”的自主學習的遠程開放教育形式;入學教育的方法手段應該靈活、多樣,通過專職教師講授、專家講座、與優秀畢業生座談、參觀校園文化和網上校園文化等,使學生了解遠程開放教育,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入學教育要注重實效性,班主任或負責學生工作的老師通過多種渠道加強與學生的聯系溝通,對學生在入學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時解答或建立解答渠道進行解答,及時向學校反饋入學教育情況。
2.制作針對本學校的具有指導性的《學生手冊》入學教育內容應該包括具有指導性的《學生手冊》,但首要的問題是先編制針對本學校的指導性的《學生手冊》。《學生手冊》不要簡單重復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開放教育學習指南》中的內容,《開放教育學習指南》針對的是全國遠程開放教育學生,而《學生手冊》應該注重針對本地區、本學校的實際情況,兩者可以同時成為入學教育的內容,互為補充?!秾W生手冊》的內容應該包括:校園各個與學生有關系的部門的平面圖,如學院、教務處、學生處、圖書館、財務處等,使學生了解學校相關部門的職能和布局情況,方便學生就讀期間與相關部門的聯系;作為遠程開放教育學生應該做好哪些準備和遵守哪些行為準則;學生入學后學費應該分幾次繳納,每一次交多少,在哪交;每學期考試的時間是幾月份,關于考試紀律及違規作弊是怎么規定的,開卷、半開卷、閉卷的區別,考試時需要帶些什么,考試地點在學校的什么位置等;形成性考核作業在遠程開放教育中的作用及重要性,紙質形成性考核作業和網上形成性考核作業的區別及注意事項;遠程開放教育的學習方法等等。學生通過《學生手冊》可以了解本學校的具體情況和相關規定,可以盡快熟悉遠程開放教育的教育方式和學習流程,可以增強學生的歸屬感。
3.確保入學教育的時間性、實效性和嚴肅性電大的入學教育往往只有兩課時的時間,這么短時間的入學教育遠遠不能滿足遠程開放教育學習需求,我認為電大的入學教育應該開設一學期的時間,系統安排入學教育的具體時間和內容。入學教育應該以面授的形式開始,逐漸過渡為入學教育“無面授”輔導的形式,面授為主,輔導為輔。開始的面授一是為了使學生完成從以往的“純面授”到現在的“無面授”的過渡,二是是為了教學生今后如何在“無面授”的遠程開放教育形式下更好的學習。所以面授為主的入學教育既是學習方式的過渡又是遠程開放教育學習方法的傳授。入學教育還應該要求學生必須參加,而非是現在所要求的“盡量”參加,學生必須參加入學教育,確保了入學教育的嚴肅性,乃至電大教育的嚴肅性。
4.入學教育要結合遠程開放教育學生自身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電大的入學教育不能脫離遠程開放教育背景,更不能脫離遠程開放教育學生的特點。我們的入學教育對象既不是普通高等學校的學生,也不是某種職業學校的學生,而是遠程開放教育學生。遠程開放教育學生有其特點:學生大多為成人,雖然有工學矛盾、學習的信心不足、學習基礎差等劣勢,但成人學生一般有較強的學習目的,在學習中往往能保持較強的學習動力和學習興趣,具有堅韌的學習毅力,學習效果也比較好;成人學生大多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生活經驗和社會經驗,這些豐富的經驗正是學習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最好的基礎。通過入學教育對遠程開放教育學生自身特點的分析、講解,使遠程開放教育學生清醒地認識到自身面對學習的劣勢和優勢,從而在今后的學習中揚長避短,克服困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8世紀末期,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興起,科學技術突飛猛進,英國經濟迅速發展,對高技術人才的需求也隨之急劇增長。當時高校原有的人才培養方式已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在這種背景下,遠程開放教育應運而生。19世紀中葉,英國倫敦大學通過各種函授學院,為校外學員提供函授學習輔導,成績合格者被授予校外學位制度,這是高校遠程教育的開始。20世紀70年代,隨著遠程教育的快速發展,采用函授、廣播、電視等教學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機構開始出現。經英國政府批準,1971年英國開放大學正式成立并擁有學位授予權,這是全球第一所通過遠程教育方式授予學位的大學。這種大學采用遠程教學方式,運用多媒體、網絡、電視、廣播等現代教學手段,逐步發展成為獨具特色的高等教育機構。英國高校遠程教育兼顧各種不同的社會群體,不論性別、學歷和地位,凡符合條件的英國公民均可接受教育。英國高校遠程教育堅持開放辦學理念,采用形式多樣的遠程教學方式,通過函授、廣播、電視、網絡、計算機等各種技術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培養了大量的人才,辦學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形成了特色鮮明的以英國開放大學為代表的遠程高等教育體系。英國開放大學成為英國辦學規模最大、辦學質量最高、最富遠程教育特色的成人教育高等學府,引起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
2、英國高校遠程開放教育的主要特點
英國是世界上最早開展高校遠程教育的國家,經過多年的探索、發展和實踐,在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課程設計、質量保障等方面,逐步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以學生為中心,堅持開放辦學理念英國遠程教育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建立了完善的學習支持服務體系,能夠為每位學員提供優質的個性化服務。從教學大綱到課程設計,從教學環境到多媒體運用,從虛擬平臺到網絡服務,都充分考慮了各層次人員的學習需要。此外,還考慮到學生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編制了各種教學設施設備的使用指南等,也可以根據學生的需要,提供各類課程教學輔導和相關建議。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和問題時,可以隨時找電話或發送電子郵件,都會得到及時的幫助和回復。在遠程教育學校,關于各類學習支持服務的指南隨處可取,學校專業介紹、學習服務支持、教學資源介紹,內容齊全,十分方便。學校也設有計算機終端,學生可以隨時查詢想了解的信息。全方位的服務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形成了高質量的教學和支持服務體系,使遠程教育在英國高等教育中獨樹一幟。重視教學研究,注重聯系實際英國高校遠程教育十分注重學術研究,堅持教學和科研并重,這也是英國高校遠程教育能夠躋身世界一流水平的重要因素。和傳統大學一樣,英國高校遠程教育非常重視科學研究,始終把握技術前沿,研究領域也覆蓋了全部學科,從而不斷開發設計出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保證課程體系和教材內容及時得到更新,為教學活動提供支持。在教學研究上,如何有效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也是英國遠程教育關注的研究課題。學習環境的構建、教學媒體的運用、網絡情景的設置等諸多細節,都得到充分關注。學校也隨時關注學習情況和教學效果的反饋,及時進行調整和完善。每一門課程的開發設計,都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旨在幫助學生盡快掌握所學知識。學生也可以通過電話或網絡直接與老師進行溝通、討論,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從而保證了教學質量。教學形式多種多樣,注重新媒體應用為了滿足不同對象、不同地區、不同環境、不同層次的學員,英國遠程教育注重將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有機結合,精心設計和開發制作多種多樣的媒體教學資源,包括廣播、電影、網站、器材、軟件等,既齊全又實用,功能也非常強大,向學員提供各種教學信息。有相當一部分課程是在網絡虛擬學習環境下進行的,為了達到效果,模擬了學習討論過程,引導學生參與,啟發學生主動提出問題,主動思考問題,保證達到最佳學習效果。質量保障體系完善,教育質量一流英國高校遠程教育質量保證體系十分完善。英國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教學模式、教學手段、教學資源、課程設計、資金支持等,同時開展遠程教育研究,在多個大學都建有遠程教學研究基地,開展遠程教育考核評估研究,為提高遠程教學質量提供咨詢和服務。同時,遠程教育大學開展教學網上反饋調查,加強對教學質量的監控,根據學員的意見和建議,不斷調整和完善教學活動。此外,英國遠程教育高校每年都定期開展全校性的評教活動,對教學管理、教學過程、教學設施和教學服務進行綜合考核評價,并對結果進行分析對比,及時發現和解決教學中的問題,不斷完善和改進教學方法。每所大學也都根據自身的特點,建立了相應的質量保障體系,從教學科研的全過程進行質量控制、質量保證和質量提高,從而確保高校遠程教育質量。
3、英國高校遠程開放教育對我國的啟示
(一)教學過程中的質量保證
通過對我國近十年的開放教育的質量研究我們可以發現,研究的重點一直集中在教學的過程,最常見的研究大多數是對教學過程的研究,詞頻甚至達到了46.徐皓在對我國的教學過程進行研究之后發現,我國開放性教育在本體性上實現了很大的轉變,開放性教育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教育方式出現了“超體量”的趨勢,在嚴冰的研究中指出,開放性的教育體系對教學過程的研究不斷加深,數量的不斷擴張開始向著質量的提高發展,教育的本源性開始出現回歸趨勢,開放性的教育更多的將目光集中在教學的過程上來,所以當前我國的開放性教育不在是單純的靜態教育模式,而是開始轉向動態模式發展,教學質量不斷得到提升,在實際的教學體系中得到了廣泛的體現。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保證教學過程的質量問題,在很大程度上為我國教育體制改革、教學模式的轉變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指導意義。轉型期的質量保證,必須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要根據自身的特色制定相應的方針政策,保證自身教育的質量問題。隨著教學體系的不斷深化,為了提高辦學質量,手段是非常多的,體現出多元化趨勢。當前“人才培養模式”的頻次是5,“開放教育試點”的頻次為2,這都顯示出我國在轉型期進行質量保證已經開始進入到國家開放性的大學階段。
(二)質量的本體性研究
在研究包括“質量”因子詞項的70個關鍵詞之后,發現9為“質量”詞頻,在質量本體性研究占據的比例為12.86%,和開放教育存在和進步相比占據了份額很大,葛道凱(2004)著重認為“提高質量”非常重要,2為它的詞頻,在該范疇研究中占據的比例為2.22%,從另一方面得出2004年之前過多的強調質量,而對質量保證的關注度持續降低,“質量觀”促進了開放教育的實踐,直接左右了質量標準的建立??墒菍|量觀的重視并沒加大,詞頻6,比例為詞頻6,“質量保證”和“質量管理”相比,詞頻13,兩者相差無幾。“質量管理”屬于質量干預,“質量保證”屬于內發性和自動性的效能意識。兩者旗鼓相當,這就代表了轉型期開放教育的質量保證開始了舍棄了被動管理,轉為主動維護,辦學質量也開始不自覺的發生了變化,內部主動保障代替了被動的監督管理。
(三)剩余維度
通過上述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教學過程的質量保證和大學的轉型期質量保證將教育體系的本體性完全顯示出來,一共包含了13個維度。但是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維度一般是21個,所以還有8個維度沒有納入研究陣容,這些都被歸為剩余維度,其中包括了以下幾方面的內容:王赫和藍斌對于如何構建教學過程的保證體系進行了探討,戴國良和陸海云對于教育資源的質量保證進行深入分析,對于一些現實性的問題進行探討;時錦雯從我國當前的開放性教育實際情況出發,對質量體系的構建進行了分析,對于一些延伸性的問題進行了更深層次的探討,對于如何構建開放性的質量體系和評估方法進行了實證性的研究;陳信、鄧幸濤、王正東等對于國內外的開放性教育體系建設進行對比分析,為我國開放大學質量的相關問題提供了良好的指導依據。
二、討論和思考
開放教育考試采用的是集中式考試,隨著社會對勞動者學歷要求的提高,成人教育的招生數量一直維持在較高的水平,在校生數量的大增,勢必造成期末考試時考場數量多,需要的監考教師也多。以湖州電大為例,每次期末考試涉及的工作人員多達130余人。一般而言,電大的師資力量配備有限,與全日制高校不可同日而語,導致對監考教師挑選不夠嚴格,有種挑到筐里就是菜的感覺。有些基層電大由于人手不夠,經常會到中小學或其他學校去借監考教師,從而造成部分監考教師業務不熟悉、責任心不強,嚴重影響監考質量。雖然考前各電大管理部門都會對監考人員進行培訓,但培訓到位度仍顯欠缺,監考人員流動性也較大,造成很多監考人員經驗不足,當在考場遇到較為復雜的問題和善于作弊的考生時,臨場處置溝通能力欠佳,極可能引發突發事件。如試卷發放的時間會由于個別教師的隨意而被破壞,過早、過晚,都是對考生的不公平。另外,由于電大考試專業多、考生多,每次考試不免出現混合試場,這些試場的監考教師如果不夠認真仔細、不夠熟悉監考流程,很容易發生錯發、漏發試卷的現象,在回收時也易發生試卷錯裝袋子的極端錯誤,給后續閱卷、登分工作造成嚴重后果,更有甚者會發生試卷缺失的錯誤。而隨著考試形式的改革,網絡考試、無紙化考試等方式需要監考教師掌握較好的計算機技術,而這樣的教師目前來說是不足的,這也會影響考試的順利進行。顯然隊伍建設的不足對電大考試質量的影響是明顯的。
二、解決開放教育考試問題的方法
(一)加強考試工作人員職業道德、法制觀念的教育
考試管理工作是一個全面系統的過程,在整個考試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員素質的提高與考試管理工作的質量密不可分。首先應從強化管理人員教育入手。在人類社會眾多的考評中,考試被認為是相對最公平、公正的,這就要求考務管理人員具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品德素質。作為每次考試工作的組織者和執法者,考試管理人員必須做到執法公正,必須制止考試中一切不良作弊行為,以保證考試成績的真實性和公平性,保證電大教育的聲譽??荚嚬芾砉ぷ鞯母鱾€環節不允許出現任何差錯,要避免出現報考、訂卷的遺漏,避免因試卷保管不嚴而失密或丟失等??荚嚨拿總€環節一旦出現錯誤,后果往往難以挽回,因而要求考務管理人員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而廣大監考教師作為每場考試的具體實施者,他們的職業道德更為重要,只有在良好職業道德的引領下,監考教師才能在考場中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不懈怠,不會因為擔心與學生起沖突而明哲保身,對考試違紀現象睜一眼閉一眼。
(二)提高考試工作人員綜合素質,適應開放教育考試新趨勢
開放教育考試工作由領導負責,考務人員具體組織安排考試,監考人員實施每場考試具體過程??紕杖藛T是指負責考試報名、組織安排學生考試的教師。為提高綜合素質,應依據工作重點的不同,對這兩類人員采用不同的培訓辦法。如考務人員在熟悉教務系統的同時應側重其對教學計劃的熟悉、課程性質的分類、考試方式的準確分類等方面加強業務培訓和實踐,負責機考的考務人員還必須對報名系統、考試系統的操作流程與要求做到全面了解,能妥善、及時地解決機考中的突況。而對于廣大監考教師,也要分兩類不同的情況有針對性地培訓:一是紙質考試考場的監考工作,要強調的是監考工作的流程步驟、考生信息的核對和查證、試卷分發的時間點、門類的核對、人數的清點、缺考統計、試卷的安全回收等項目;二是針對采用計算機進行機考的課程,除常規的考生信息核查外,還要求監考教師必須善于處理計算機及考試系統的一般故障,以解決機考中出現的死機、系統錯誤、電腦故障等現象,保證考生正常完成考試。
(三)根據成人學生特點,改革考試方式和題型
有研究表明,15歲以前是一生中記憶力最好的階段,15~25歲是想象力最豐富的階段,25歲以后是思維力最佳的階段。參加開放教育學習的對象都是成人,已過了記憶的黃金年齡。對湖州電大2013秋和2014春的1631名學生入學年齡的統計顯示:小于25周歲的650人,25~30周歲的473人,31~40周歲的400人,大于40周歲的108人,處于記憶力較好年齡的僅占39.8%。成人學生的年齡決定了他們記憶力日漸下降,而且他們還需要面對社會、工作、家庭等各種壓力,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必然無法用大量的時間記憶所學知識,但他們有著較好的理解運用能力,又有一定的社會閱歷及實際工作經驗,為適應成人學生的這些特點,開放教育不僅在開設課程上要與時俱進,偏重實用型,更應在考試方式和考試題型方面進行有效改革,適應學生需求。
1.增加開卷考試數量。開卷考試形式是最適合成人考試的一種,增加開卷考試的比例,增加主觀題量的比例,可以減少學生作弊現象,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2.升級半開卷考試形式。半開卷考試形式經過幾年的實踐得到多數學生的支持,但相對來說這種方式能提供的信息量還是不夠的,如果能從一張A4紙變成幾張,對學生來說整理半開卷紙的過程蘊含了更多復習知識的意義。
3.適當采取研討論文形式作為課程評估手段,所有的學習都是為了更好地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何加強學與用的結合,是值得思考的問題,結合課程特色、加強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設計一些有創造性和挑戰性的題目,允許和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用調研報告及論文形式作為考試形式。
4.加大機考和網絡考試形式的力度。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搭建更完善的遠距離教育平臺已成為成人教育的熱點,教育手段實現網絡化的同時對于適宜網絡考試的課程,應建立完善的試題庫管理系統和考試系統,全面實現考試的無紙化和網絡化。
(四)建設一支結構合理、高素質的監考教師隊伍
近年來,電大的考試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從傳統單一的書面考試,根據不同課程的特點陸續推出了無紙化考試、基于網絡考試;為適應成人教育自學能力強、記憶力相對較差的特點,推出開卷、半開卷、100%形考等多種形式;對于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采取實踐報告、小論文等多種開放的形式。隨著電大招生規模的日益擴大,學生人數增加明顯,就湖州電大來說,近年來,在校生人數達4500余人,每學期各種考試考次達三萬余人次,每次考試工作人員多達130余人。隨著考試方式的多樣化、考生對象的多元化和個性化,成人教育考試管理工作也呈現出了時代的特點,學員年齡相差較大,從事工作行業復雜,思想社會化、復雜化,要處理工學矛盾,等等,勢必影響到電大開放教育在教學、考試方面的管理。其中監考工作也面臨著層出不窮的新問題、新事物。組建一支穩定性好、責任心強、業務素質全面的監考教師隊伍,很有必要。在監考教師隊伍的建設上,建議采用老、中、青相結合的原則,隊伍年齡結構宜保持在2∶5∶3的比例,男女比例保持在1∶1,以便在監考安排時做到一男一女、一老一少的搭配,更好地實施監考過程中的各項工作。湖州電大近年來對監考教師的遴選就努力遵循這一原則,除了對教師基本素質的要求外,還結合學校實際對參加期末監考的教師作了如下規定:具備本科以上學歷,在本校工作時間一年以上;有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力,有較好的親和力和處事能力;身體健康,能保證期末考試期間4~5天的監考工作時間等。對湖州電大2013年秋100名和2014年春94名參加期末考試工作的監考教師年齡統計分析顯示:30歲以下分別是19和24人、30~40歲的有53和44人、40歲以上的有28和26人;年齡比例2013年秋約為2∶5∶3,2014春為2.5∶4.7∶2.8。其中,男女比例分別是49∶51和49∶45,基本能實現考場人員配置合理化。由于我校與高職院合署共建,師資隊伍充裕,學歷層次也較高,參加考試工作的人員中僅3人是??茖W歷,且年齡在50歲以上。其中79人均參加了二次監考,穩定率在84%。此舉較好地消除了人員頻繁變動對電大監考工作帶來的隱患;對于新加入人員在安排上采取以老帶新的模式,更好地避免了監考過程可能發生的問題。
三、結語
1.1教學模式單一,課堂氣氛枯燥
就目前而言,開放教育英語教學還只是一個剛起步的階段,很多英語教師只是停留在理論講解的階段而忽略了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和聽說能力的培養。在這種靜態教學模式下,教師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只注重對學生的語法教學,令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反而降低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繼而導致不夠理想的教學效果。
1.2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
第一,可以看出很多學生學習動機不夠明確,而且開放教育下教師的教學方式也發生了改變,這使得很多學生學習模式變得松散,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的英語能力也得不到相應的提高,難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第二,有很多學生以前英語底子較差,對英語學習根本無從下手,尤其是在開放式教育模式下,對教師講授的知識難以消化和理解,很多學生心有余而力不足,英語教學現狀不容樂觀。
1.3英語教材銜接差,教學實效性不強
目前開放教育英語教學內容性較強,對知識的運用存在一定的缺陷。英語教材銜接不夠好,很多教材不單獨分專業,只是一味地進行文章的分析,學生根本學不到實用的知識,使得學生難以適應。就某個專業而言,學生學習英語課程的目的無非在于了解自身專業的相關專業英語資料,須具備一定的實際應用的能力,但在課堂上,教師忽略了知識與實際的關聯性,導致很多學生只是單純的應付考試,工作后難以熟練地使用英語交流。
1.4教師團隊建設薄弱
開放教育隨著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學生人數也在不斷增加,但是現有的教師團隊卻難以勝任目前的英語教學任務。很多開放大學的師資隊伍不夠穩定,師資力量不足,多數英語教師從事英語教師的時間較短,教學經驗缺乏,這都使得授課的質量和水平難以得到保證。
二、開放教育英語教師團隊建設對策
2.1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層次
要加強開放大學英語教師團隊的建設就應該先提高教師的學歷層次,從基礎層面優化教師團隊的年齡及職稱結構,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專業素質和政治素質;教師團隊建設應該實行人性化管理,將師德建設放在建設的首位。
2.2加強團隊學習和教學交流
開放大學英語教師應該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要能夠熟練運用網絡進行教學,同時能夠運用網絡平臺、多媒體進行開放教育,不斷進行網絡技術與技能的培訓來提高遠程教學的能力,為有效完成專業教學打好基礎;教師還應該應該努力創造各種學習條件,定期進行高水平的教學講座、教學經驗交流研討會,開放教育技術培訓,等等;教師應該對前沿科學知識進行更多的了解,以便獲得更多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經驗,不斷促進英語教師團隊建設更好的發展。
2.3改進教學模式提升教學效率
開放大學英語教師應該在開放教學模式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盡量與學生多進行互動與交流;適當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創造英語學習的環境,利用學生的業余時間,積極開展各種活動,在實際中鍛煉學生的應用能力,更好地培養出高水平的技術人才。
2.4完善團隊教學評估監督機制
開放大學應該進行以骨干教師為重點的自主培養,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不斷完善不同水平人才的培養機制,全面提升教師團隊的學術競爭力以及整體素質,使得教師團隊建設可以走上一個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開放教育英語教學在不斷改革的趨勢下也必將進行不斷的改革與完善。英語教師應該清楚地意識到,英語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只有學生的主體作用與教師的引導能夠很好地統一,才能不斷培養出高水平的實用型人才。
三、總結
(一)言言指面授課教師語言。教師語言是教師在面授課教學中,通過具體的教學活動,為開放教育課程教學目標服務的外在行動。教師所使用的語言是根據學生的具體特點和教學內容的需要,以傳授知識、介紹學習經驗、交流感情、導學、助學、答疑、解惑為目的的一種工作語言。數學語言可分為抽象性數學語言和直觀性數學語言,包括數學概念、術語、符號、公式、圖形等。數學語言又可歸結為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圖形語言三類。開放教育數學教師選擇什么樣的語言進行面授教學?是數學語言?還是通俗語言?“數學教學也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毫無疑問,應當選擇數學語言,但開放教育大部分學生聽不懂數學語言,失去了面授教學意義;用通俗語言教學,“學生準確靈活地掌握了數學語言,就等于掌握了進行數學思維、數學表達和交流的工具”,沒有數學語言的教學達不到應該達到的教學目的。數學課教學應該用通俗化的學生樂意接受的數學語言,也就是開放教育數學課課堂語言,簡稱課堂語言。課堂語言滿足兩方面的基本要求,通俗性和精確性。教師要對教材、學情、教法、遠程教育教學理論做深入研究,準確理解課堂語言通俗性。一方面,靈活把握通俗的范圍,教材哪些內容需要通俗,哪些不需要通俗,密切關注“學情”,做到適時適地調整;另一方面,精準掌握通俗尺度,上課時,尺度“拿捏”是關鍵,原則上通俗到學生可以理解接受的程度。通俗得過淺過易,學生會感到老生常談,很“乏味”,過深過難,學生又會感到如聽天書,很“晦澀”,只有深淺適宜、難易恰當,學生才會感到入情入理,很“精彩”,才會產生“又上一層樓”的成就感。語言的精確性主要體現在內容的表達和表達的方式兩方面。在內容表達上,要使傳授的知識準確無誤,要做到釋義準確,正確地劃定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揭示數學命題的意義、特征和本質,解說“解題”的邏輯過程,通過適量的計算題和應用題的舉例,深化教學內容,固化知識點。在表達的方式上,用語貼切,句法正確,語義準確,絕不能用想象和猜測代替數學推導,更不能用不規范、不嚴謹和跳躍的語言,代替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嚴謹數學推理。
(二)果果指面授課教學效果。以什么樣的標準評價面授課教學,參照高校評價“課堂教學”模式,“拿來”高校評價標準,用高等教育的“尺”來測量開放教育面授課堂,顯然不合理。以學生期末課程考試成績作為考核標準之一,也不合理,因為,學生通過“多媒體”多途徑實現課程“自主化學習”,面授教學不是提升學生課程考試成績的主要或唯一途徑。學習效果依賴于教學效果,因此,教學效果評價主要觀察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習效果應從三個方面觀察。
(1)以開放教育教學模式為坐標系考察學習效果。開放教育試點以來,教學模式探索一直沒有停止過,安徽電大在試點之初提出“四學”宏觀模式和“訓導———自主”中觀模式。十余年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中央電大已經探索出了具有遠程特色的“學導結合”教學模式。教師要處理好“導”和“學”關系?!皩А睘橐龑?、指導、輔導、教導、督導、誘導和疏導,“導”為方法、措施和過程,“學”和“導”有機結合是主體,“學”是目標也是靈魂。開放教育數學課,國家開放大學和省電大提供了豐富課程資源,包括文字材料、網絡課件、視頻課件、課程網頁等。但這些資源需要學生具有高中起點的數學知識。一般來說,開放教育學生基礎差,學習困難多,難度大,因此,面授輔導課安排也較多,一個學期一般安排10次左右。教師通過面授課引導學生與學習媒體建立有機聯系,實現“學導結合”。其一,學前輔導,引其入門。開放教育學生??粕吹乃刭|在不斷下降,這是數學學習最大的障礙。教師可安排初中和高中與課程相關的數學知識,通過面授和課程網頁予以輔導,為后續數學課程的學習鋪墊。其二,“導”媒體,引其入網。數學資源的多樣性難免讓學生感覺無所適從,教師一般采用“分層教學”,將經教師選擇后對學生有幫助的資源推薦給最需要的學生。其三,“導”方法,引其學習得法。學習方法引導貫穿于課程學習的全過程。首先,面授教師對課程內容、大綱要求、各章重點等進行總體介紹,讓學生對該門課程有一個總體認識和基本了解,便于學生自主和個別化學習;其次,根據課程性質和特點,教師提出學習方法建議,如:指導學生如何看書、如何找出要點、如何獲取學習支持服務、如何進行備考和考試等;再者,針對課程具體內容進行輔導,讓學生掌握課程內容的學習方法。其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點燃學習熱情?!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興趣的良好場所。課程導入自然,知識介紹流暢,數學推理絲絲入扣,數學應用出神入化,會逐步將學生引入數學的“佳境”,數學的“三聲”課堂不是夢。其五,注重重點、難點與疑點輔導,讓學生克服學習障礙。數學課程邏輯性強,教師應簡明講解重點難點所需要的預備知識,為新知搭好“腳手架”,降低學習難度。講解新知時,提供多角度、多方法、多層次、多途徑剖析,讓學生選擇自己可以理解的方式消化吸收新知?!翱傆幸豢钸m合你”。
(2)以課程一體化設計為視角,定位“兩個課堂”,系統分析課堂教學效果。所謂課程一體化設計,指的是在教學組織過程中,結合學科特點,綜合應用各種教學資源和教學方式,形成既定教學設計。包括導學與學生自學設計、多種教學資源優化設計、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設計、教學內容設計、教學進度設計等。一體化設計應充分考慮網上教學與面授教學關系,促進面授輔導與網上教學有效結合、互相滲透、相得益彰。
(3)走進數學課堂,分析“教學”基本功能?!皞鞯?、授業、解惑”是教師永恒的主題,也是面授輔導的主要職能。開放教育數學課既有傳統“課堂教學”基本屬性,又有開放教育“學導結合”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課堂語言教學要求。在導學過程中,教師借助課堂語言呈現教材內容,闡明知識的相互聯系,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其二,課堂教學材料要求。教師詳細指定學生將要學習什么,向學生提供學習材料,分析和講解學習材料,并力圖使這些材料在講解速度和學習內容上適合于每一個學生。其三,課堂教學教法設計要求。對處于不同層次且擁有不同學習愿望的學生,開展分層教學,注重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在各自的“最近發展區”獲得更大的提高并順利進入下一個發展區。分層教學包括教學目標分層、教學資源分層、課程知識講授分層、作業分層四個方面。其四,“解題”基本要求。采用“詳解———對照練習———自我練習”三段式安排,使學生逐步消化、吸收所學知識,達到教學目標規定的基本要求。
二、開放教育數學面授輔導課評價的三個層次
(一)基于“教”與“學”的關系,突出“教”的評價“只有在師生積極的相互作用下,才能產生作為一個完整現象的教學教程。割裂教與學的聯系就會破壞這一過程的完整性,使其喪失存在的基本特征和條件”。教學過程中,只有把“教”與“學”有機結合起來,落實“以學論教”,貫徹“學導結合”教學模式,才能有效提升面授課輔導教學質量。突出“教”的評價,也就是“以教論學”和“以教論教”的評價,主要表現在:教師教的行為、學生學的行為、教學內容和評價內容四個方面。其一,以“教”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敖獭迸c“學”良性互動的教學活動變成了:我講,你聽;我教,你練;我問,你答;我寫,你抄。課堂上“教”替代了“學”,學生是被“教”會的,不是自己“學”會的,更談不上會“學”了。以“教”為基礎,先“教”后“學”,“教”了再“學”,“教”多少,“學”多少,沒有“教”,就不會“學”,“教”了不一定“學”。其二,開放教育學生總是希望面授教師將教學內容講得越細越透越形象越好,他們理解新知越輕松越簡單越好,考試容易通過更好。數學教師以內容講得很細很通俗的方法促進學生的認知理解,學生沒有通過主動思考、積極思維和靈活應用就能輕而易舉接受課程知識,這樣的課堂教師講得多,講得透,學生學得少,思得少,理論聯系實際更少?;谶@些因素,學生對能講會講的教師評價就高,對課程理論性強、學習困難多和考試難以通過的教師評價就低。這也是對“教”的評價。其三,數學課程在教學內容安排上體現了“分層”,有關定義、定理、性質等概念分為“知道、了解、理解”三個層次;有關計算、解法、公式和法則等分為“會、掌握、熟練掌握”三個層次?!袄斫狻焙汀笆炀氄莆铡笔墙虒W的重點和難點,也是面授課重點輔導的內容,教師往往采用“教師交代知識要點+講解例題+反復練習+模擬試卷”這樣一種灌輸式的教學形式,既“實用”又“有效”。其四,教學效果評價分為同行評價和學生評價。在評價指標中,諸如,“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治學嚴謹,責任心強?!薄皞湔n充分,教學用具準備充分,課堂內容充實?!薄鞍鍟逦?,結構合理,語言生動,語速適中,語調合適,課堂感染力強?!薄敖虒W內容熟悉,講授系統性、邏輯性強,語言表達能力強。”“講課重點突出,思路清晰,理論嚴謹,概念準確?!睙o不體現“教”的主要成分。
(二)基于“導”與“學”的關系,突出“導”的評價在開放教育條件下,落實“學導結合”模式,教師的“導”貫穿于面授教學的全過程,滲透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各個方面。教師“導”的效果如何,直接關系到學生課程學習的效果和質量。因此,教師要充分認識自己的“導”在課程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潛心研究“導”的理論,“導”的方法,“導”的策略,提高“導”的能力,“導”的水平,彰顯“導”的藝術。面授課“導”學,教師依據課程知識和學情合理有效設計“導”學,適時適地實施“導”學,還要整合現代多種媒體技術、教育學、心理學、美學和傳播學等相關知識,使“導”學的作用得以“淋漓盡致”地發揮?!皩А迸c“學”相互依存,互為發展,“導”是“學”的前提和條件,“學”是“導”的目標和歸宿。為了“導”而“導”,夸大或低估“導”的作用都是片面的。一節課從頭“導”到尾,涵蓋學習目標指導、學習內容指導、學習方法指導和學習資源引導等等,讓學生“目不暇接”,像電影“蒙太奇”,更像“導游”。這是“導”的誤區。如何評價面授課“導”學功能,如何評價其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從“導”學設計評價、“導”學過程評價、“學”和“導”結合評價三個方面加以描述。其一,“導”學設計評價。從課程一體化方案、教學實施方案和面授教案分析研判,考察設計合理性和科學性。設計是否充分考慮學情,“導”學是否符合課程特點,是否符合學生認知特點,是否將“導”的思想滲透到教學整個過程。“導”學方法設計是否科學,“導”學內容設計是否科學,“導”學環節設計是否有序等。其二,“導”學過程評價。一方面,教師成長需要過程,不是單看一節課和幾節課的優劣,而是看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教學。“導”學設計是否逐步完善,達到合情合理的程度;輔導內容是否逐步優化,達到精煉準確的程度;教案是否每年更新,達到部分學生自學的程度。另一方面,一個學期分為三個階段,學前、學中和期末。學前主要“導”媒體和“導”方法,學中為重點難點輔導,期末為復結。疏導、督導、指導和幫助學生貫徹整個課程教學過程。每個階段“導”內容、方法和策略各不相同,評價的內容也應不同。其三,“學”“導”結合評價。教師在面授教學時,將“導”融入學生有效學習過程之中,化“導”為學生學習行為。
開放教育作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項目,其提倡學生利用多種媒體進行自主學習的理念有別于傳統教育模式,而不完全排斥面授輔導課的操作方式又有別于其它的遠程教育模式,因此,面授輔導課就成了開放教育的一大特色。首先,開放教育的面授課課時較少,不要求教師作系統講授,只提倡教師講重點和難點,這是對傳統面授輔導課的一種改革;其次,完全的遠程學習,學生會產生孤獨感、無助感,體驗不到學校的文化氛圍,而開放教育的面授輔導課正好彌補了其它遠程教育的這一缺憾。課堂教學中的師生關系,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體驗開放教育理念,對學校產生更強的歸屬感。正因為課堂教學中的師生關系既體現了開放教育特色,又影響到開放教育理念的落實,教師在面授輔導過程中就要尤其注意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和溝通。
2“親近—期待—信任”:開放教育課堂中的師生關系
歷經近十五年的摸索,開放教育的面授輔導課基本上可定位為三種類型:導學課、輔導課和復習課。導學課主要是教師從總體上就課程的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媒體等方面給學生提供信息服務,同時給學生提供相應的自主學習建議,這個課型基本上是在一門新課的起始階段,也是師生之間建立關系的階段;輔導課主要是教師就課程的重點、難點以及作業等進行具體講解,是學生與教師深化關系的階段;復習課是教師就課程的復習范圍和復習要求進行具體布置,因為開放教育秉承中央電大的“五統一”,教考分離,所以復習課也是大多數學生最為重視的課型,是師生關系的升華階段。從師生關系的角度去構建開放教育課堂教學的模式,應該就是“親近—期待—信任”三個階段。
2.1導學課:巧用“首因效應”,奠定師生關系親近的基調
心理學中關于人際交往有一個著名的“首因效應”: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并占據著主導地位的效應。也就是俗稱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作用最強,持續的時間也長,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對于事物整個印象產生的作用更強。在建立師生關系的導學課上,教師就要善于利用“首因效應”,在第一時間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這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簡單來說,導學課最主要的教學任務有兩大方面:一是師生之間互相認識;二是介紹課程學習的相關信息。教師一般只注重第二項內容,而忽視第一項內容,殊不知,這才是建立師生關系的關鍵環節。學生往往是先看上課的教師是什么樣的,然后再決定以什么樣的態度來學習這門課程,而教師的自我介紹形式就足以讓學生對這個教師形成“首因效應”。開放教育學生大多為成人學生,他們的閱歷不可謂不豐富,因此,教師的自我介紹必須要有足夠的新意才能讓學生產生新奇感,進而形成親近感。教師自我介紹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開門見山式。教師直接介紹自己的姓名、聯系方式等,雖簡潔明了,但沒有新意,難以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第二,幽默登場式。這是教師花心思自我介紹時最容易想到的方式,就自己的姓名或者經歷等幽上一默,可以瞬間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取得良好的溝通效果。但這對有些無法在自己姓名或者經歷上做文章的教師來說適用性不強。第三,提問回答式。其實對大多數開放教育學生來說,他們可以通過學校的課表安排或者網絡資源很輕松地知道任課教師的姓名和聯系方式,教師在課堂上是否重復意義并不太大。如果教師在課前給學生一點時間,就教師的相關情況進行提問,教師來一個“答記者問”,學生的積極性可能會比較高。在一問一答的過程中,師生距離很快縮短學生可以得到很多教師的“隱私信息”,人際關系理論中,有一種說法“最好的朋友是知道你最多秘密的人”,當學生感覺自己已經充分了解教師的時候,在心理上就更能接受教師。而教師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了解學生的思維活躍度和發言積極性,為以后的課程設計提供方向。當然,這種自我介紹方式對教師的應變能力和幽默感都有一定要求,教師要善于把整個提問—回答的基調控制在輕松、活潑的狀態。
2.2輔導課:細節著手,讓學生期待上課
開放教育學生面授輔導課到課率普遍偏低已是公開的秘密,這固然有各種各樣主客觀原因,但教師如果善于在細節處進行設計,讓學生期待教師的面授課也并非不可能的。
2.2.1課前有驚喜雖說開放教育學生有意注意的能力已經相當強,但是他們上課的紀律性卻明顯偏弱,能夠做到準時上課的并不多,因此教師要善于在課前為他們精心準備一些“開胃菜”,一來可以通過這段時間等候學生陸續到課,二來可以利用“開胃菜”的“美味”吸引學生早點到課。這就有點類似于傳統課堂中的導入環節,但教師在設計時要更多考慮到成人的心理特點并要緊密結合課程內容,具體可以有以下一些形式:第一,結合專業特點,進行相關新聞熱點探討。比如幼兒園集體喂藥事件、房價調控、烏克蘭局勢等,這些社會熱點新聞在學生的生活中都會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各個專業也都可以從各自的專業角度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如果能夠在課堂上和教師、同學一起探討這些問題,學生會深刻感受到專業知識和實際生活的密切關系,從而激發學習興趣。第二,結合課程內容,提供相關案例分析。有些專業的學生可能對社會熱點的敏感度不是很高,教師就可考慮在課前準備一些既有啟發性又能結合課程知識點的案例(或者故事、題目等),通過分析案例、題目或共享一些故事,讓學生進行“課前熱身”,可以更好更快地進入課堂學習狀態。第三,結合學生需求,講解相關作業題目。無可否認,開放教育學生中很大一部分是抱著很強的功利心理的,完成作業、通過考試是他們最直接的目的,而開放教育的作業往往綜合性比較強,如果學生集中在某一段時間完成量也比較大,如果教師能在每次課前留出一部分時間給學生講解作業的相關內容,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鞏固相關知識點,另一方面也減輕了學生在課余時間的作業壓力,可謂一舉兩得。
2.2.2課中有興奮點開放教育面授輔導課的時間安排通常比較集中,大多是在晚上或者雙休日本該是休息的時間,學生經過了一天或者一周的工作之后,上課的精神狀態可能并不飽滿,而且由于課時緊張,成人學生也難免會有精神不集中的時候,因此,教師要張弛有度,善于控制整個課堂的節奏,避免為了趕進度而“唱獨角戲”,要多與學生互動,適時制造一些興奮點。第一,提問。在長時間的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一直用平鋪直敘的方式教學,學生極易產生疲勞感,但對于開放教育的成人學生,教師又不可能經常采用學生朗讀、上臺演練等方式,因此,最簡單的調控課堂節奏的方法可能就是在陳述一段內容之后,以學生感興趣的或者生活中常見的點提問。不一定非得要求學生回答出多標準的答案,關鍵是要通過提問-思考-回答的過程,讓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所以,這樣的提問最好在學生精神疲勞的時候,而且問題最好有一定的趣味性或者啟發性,這樣會讓學生有精神為之一振的感覺。第二,討論。成人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已經很好,對于教師課堂中的很多觀點都會有他們自己的看法,而且也很希望能和大家一起交流,因此,開放教育的課堂教學中最忌諱教師高高在上滔滔不絕,而不給學生任何表達自己的機會。教師可課前設計討論題,也可根據學生在課堂中生成的問題,適時組織討論,可以是發散式的,由學生自由發揮;也可以是教師主導式的,由教師層層深入提出問題。在組織討論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時間和方向,以免影響整個教學進度或者偏離主題。第三,游戲。雖然開放教育學生大多是成人學生,但每個人都會有一些童心,好玩、好奇、好勝的心態在他們身上也會或多或少存在,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果能組織一些既和教學內容有關、又有一定趣味性的思維游戲或者室內小游戲,在學生精神懈怠的時候適時活躍一下氣氛,也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一個興奮點。
2.2.3課后有懸念開放教育的辦學模式決定了每門課程的面授輔導課時間都是相當有限的,教師和學生可能只有兩到三次的見面時間,而且這些時間可能相隔較久,如何使學生在一次課后還能期待著與教師的第二次相見,每次面授輔導課結束的時候教師就要給學生留有一定懸念。比如,在提問環節不直接告訴學生答案,留待下次課再揭曉;在討論環節,隱藏教師自己的觀點,等下次課再公布;在游戲環節,同樣可以留一些解決方案或者啟示性的內容放到下次課再共享。在開放教育課堂教學中,由于辦學模式的原因,也由于學生的年齡原因,教師更習慣于“一言堂”,但這得不到學生的積極響應,并不利于提高教學效率,教師要善于在課前、課中和課后設計上花點心思,這樣學生才會期待面授輔導課。
2.3復習課:深化關系,在相互信任中迎接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