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23 10:30:54
序論:在您撰寫管理技能培訓總結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 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作用具體操作
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是高級職業技術類院校的主要的教學工作之一,是培養技能型人才、實現培養目標的主要途徑。受2008年以來的全球金融危機給市場經濟帶來的影響,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本科生、碩士生身價一降再降,而掌握一定專業技能和實際應用能力的高職學生反而在這場沒有戰火的霄煙中勝出,越來越成為各企業重新洗牌時爭搶的對象。同時,江蘇省提出的“十一五發展目標”的實施需要大量的具有動手能力的應用型人才,而高職類院校無疑是承擔此項培養任務的主力軍。甚至有些知名高校的本科生畢業后到技校或職業學院進行職業技能的培訓,發出大學四年有點虛度,不如學一手技術的感慨。
然而,從大量企業單位的用人信息反饋來看,近幾年畢業的大多數高職類畢業生的動手能力并不強,許多高職畢業生在進入社會后需3―5年的過渡期,或者進行專門的崗前培訓才能勝任工作崗位,而現在大多數企事業單位的用工方式都是希望能招之即用,各個院校對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工作的開展則促進學生動手能力和專業水平的提高,從而增加高職學生的就業機會或縮短融入社會的適應期。
如何全面地對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過程進行科學評價,不斷完善和規范新形勢下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工作,滿足企事業單位的用人需要,是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的。
一、對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進行評價的作用
學生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的教學評價既是對高職學生技術素質評估的過程,又是對技能培訓的教學能力和效果進行評估的過程;既包括社會的外部組織、權威機構對技能培訓教學的檢查評價,又包括學校、專業老師和學生的自我檢查及評價;既重視技能培訓教學的總結性評價和對技能鑒定和確認,又重視對技能培訓教學過程進行實時監控,以便改進技能培訓教學,不斷完善和規范技能培訓教學和鑒定工作。
結合近十幾年的具體技能培訓教學和鑒定工作,同行們的經驗,以及已經作過的大量的教學評價工作,我們認為對技能培訓和鑒定進行評價的作用大致如下:
1.信息反饋作用。首先具體指導老師通過評價可以進一步了解學生,找出起點的基礎情況與不足,以便改進教學方法,做到適時因人施教,達到調整技能培訓教學工作、間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的目的,而學生也可以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相互學習。
2.鑒別作用。通過評價,學生可以了解老師的教學質量和水平,對老師進行考察鑒別,幫助老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技能操作與教學水平;還可以考察和鑒別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潛力,從而因材施教,加強分類指導和個別輔導,提高培訓質量。通過鑒別,一批年輕的指導教師在經驗豐富的年長的老師的帶動下,操作水平猛進,而且理論起點又高,對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方面更能與時俱進。
3.強化作用。實踐證明,公平公正的教學評價可以更好地調動老師教學工作的積極性,激發教師教學的潛能。而學生也可以在老師的表揚、肯定及技能提高的過程中激發學習的積極性,達到教與學共同進步的理想境界。
4.促進作用。通過評價,教師可以對培訓所用教材、教學方法等方面的經驗和教訓進行總結,不斷引進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和新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學習,對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起到促進作用。
二、對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評價的具體操作
在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的過程中,不同的時期有著不同的目標和要求,我們要把學生技能培訓和鑒定過程中的實際表現和既定的教學目標加以比較,從而確定效果,就必須采用過程中的診斷評價、形成評價和總結評價來逐一實施。
1.診斷評價。在一個專業培訓的開始階段,教師可以用診斷評價對參與培訓的學生的入門水平進行預測和預判。具體做法是:發一些練習圖紙和練習課件給學生,通過作業和提問學生,了解學生是否具有學習新技能所必需的相關知識和技能基礎情況,在教學過程中觀察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習慣;也可以通過快捷的多媒體播放教學,收集學生的反饋信息,摸清學生的現有基礎和對新技術、新技能的理解程度,及時調整和修正合適的教學計劃,做到因人施教、因班施教。
2.形成評價。在培訓和鑒定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形成評價的方法及時了解老師和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所出現的狀況,不斷調節和控制教學過程。具體做法是:采用教學管理部門和幾位參與培訓的老師分別對學生完成訓練的課題課件打分,掌握學生學習的第一手資料;也可根據每位老師在巡回指導中觀察到的實際操作情況,教學管理部門根據情況及時提醒老師改進教案或調整教學進度。指導老師要把巡回指導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用集中講解和現場示范的形式告知學生該如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督促學生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自我修正,真正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一、落實各項措施
(一)抓組織、健全工作體系
鄉上成立了由鄉政府鄉長任組長,鄉政府分管科技副鄉長任副組長,相關站所工作人員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全鄉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日常工作。
(二)抓制度、規范工作機制
研究鄉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建立健全了臺帳管理制度、音像資料管理制度、領導小組定期督查制度等各項工作制度,并將勞動力技能培訓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責任書進行考核,在全鄉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確保了此項工作有人管事,有章理事。
(三)抓宣傳,營造濃厚氛圍
我鄉今年召開勞務座談會、動員會等各種會議20多場(次),發放勞務用工信息300余冊,宣傳材料20余份。及時總結歸納各村好的經驗和作法,挖掘典型事跡和人物。
二、培養兩支隊伍
(一)培養外出務工人員隊伍
充分發揮鄉勞動力技能培訓中心的職能作用,加強對外出務工人員的勞動技能培訓和政策法規培訓,促進勞務輸轉由體力型向技能型轉變,提高外出務工人員的就業創業本領和依法維權意識。截至日前,我鄉勞務輸出人員達到200人次。
(二)培養農村實用人才隊伍
把集中培訓與現場指導相結合,發放科技宣傳材料與觀看電教片相結合,專題培訓與組織傳幫帶相結合,本地培訓與現代遠程教育相結合,拓寬培訓渠道,創新培訓模式,增強了培訓的趣味性、導向性、針對性。使農民群眾學到了知識,掌握了技術,發展壯大了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有文化、懂科技、善經營、會管理的鄉土科技人才。至目前,全鄉新增掌握1-2門農業新技術的勞動力10余人。
三、培育特色產業
(寧夏職業技術學院,寧夏銀川750021)
[摘要]移民要想真正富裕,有一技之長,掌握生存技能尤為重要。文章介紹了寧夏生態移民新村農業養殖人員技能培訓從中標啟動、宣傳發動,組織實施、結業總結,督查鑒定、推薦就業,完善機制、健全檔案,以及評價反饋、應用推廣的流程。
[
關鍵詞 ]寧夏生態移民;技能培訓;流程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5.259
為落實寧夏黨委、政府提出的全力打好35萬貧困群眾生態移民安置工程的戰略決策,為保證移民能夠實現“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總體目標,[1]切實實施富民工程,加大對移民的培訓力度,解決好“三農”問題,以適應新農村經濟發展趨勢。[3]政府組織有關部門采取多項舉措,積極為移民打造文化、生活、交通、就業等良好環境。移民要想真正富裕,有一技之長,掌握生存技能尤為重要,職業技能培訓作為移民搬出來要穩住的一項重要工作,在政府指導下,充分利用培訓學校辦學資源,開展多形式、多渠道、分類別、分層次的移民技能培訓[2]。高職院校義不容辭地組織實施了大規模的移民技能培訓任務。筆者以學院開展家畜飼養人員技能培訓為例,淺談寧夏生態移民新村農業養殖人員技能培訓流程。
1中標啟動,宣傳發動
由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財政廳、扶貧辦等相關人員及專家組建評標委員會,面向社會公開招標,通過對投標機構投標書的評審及投標單位情況了解和問詢,進行綜合評分,確定中標培訓機構[3],網上公告異議后,中標單位組織培訓。我院投中“就業援助工程”,開展家畜飼養工培訓任務,首先在全區范圍內調研了解移民居住點的養殖情況,確定培訓地點,經過宣傳后確定培訓人員。并與對口市、縣人社部門簽訂就業援助工程培訓協議書,提出家畜飼養工技能培訓的開班申請及備案審核表,預備開班。
2組織實施,結業總結
按照移民點養殖情況、培訓計劃和職業能力標準,配備師資、組織實施方案、修訂教學大綱、安排職業工種課程表及與用人單位簽訂就業協議書等培訓實施過程。
(1)制訂培訓計劃。校方與用人單位簽訂就業協議,定向培養學員,共同就培訓方式、時間、內容及實施和管理等進行協商,修訂培訓大綱,安排課表,學校做好理論部分培訓,用人單位做好實訓操作場地提供及就業崗位的安排。
(2)實施培訓。根據職業技能培訓要求,選用培訓書籍。學校及用人單位根據企業需求可適當調整教學內容,突出實踐技能教學,確保培訓有針對性的實施。培訓包括理論和實操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學校教師進行理論教學,主要講授家畜飼養崗位必備的知識和技能要點,占培訓總學時的2/3。第二階段為實際操作,以分小組形式,按照家畜飼養崗位技能操作任務,在培訓教師和企業兼職教師的指導下,反復完成技能操作訓練,直至熟練掌握。
(3)組織結業考試。結業考試是衡量培訓院校教學成效的方法之一,也是學員完成培訓的見證。培訓教師根據移民學習情況,進行筆試和實操測試,合格者頒發結業證書。
(4)師資隊伍。師資由專兼職教師組成,專業教師發揮教學水平和提升服務社會的能力,兼職教師完成實操訓練的培訓任務,并“傳幫帶”專職教師提升技術能力。
(5)運行管理。政府為培訓提供資金支持,校企合作是培訓就業的保障,學校將授課移向社會,深化了職教改革,企業將技術搬到課堂,縮短了教育時間,移民直接掌握一技之長,大家都節省了成本。培訓的目的是讓移民就業后熟練崗位技能,直接勝任工作,要保證培訓的質量,培訓加大了技能操作訓練,培訓中發揮移民主觀能動性,調動移民的積極性,提高其對培訓的熱情和動力。培訓中政校企多溝通、多協商,發揮好自身優勢,學校將教學、企業將實操、政府將政策發揮好,順利完成培訓及就業任務。
3督查鑒定,推薦就業
培訓過程中政校企隨時進行常規檢查、不定期抽查、階段性核查等督促檢查,以確保培訓規范性。為加強就業崗位與勞動力的需求對接,增強移民就業的崗位穩定性,公共職業技能鑒定機構免費為生態移民提供職業技能鑒定服務,通過理論與實操考試,合格者頒發省級以上從業資格證書。鑒定結束后移民接受所在市、縣(區)提供的免費就業創業政策咨詢、職業指導和職業介紹等服務,[4]鼓勵有就業能力的移民到簽約企業直接就業,進工業或農業園區安排就業,或依托區外轉移就業,或落實政策鼓勵創業,總之多渠道實現移民就業。后續并協作用工單位與招收的生態移民簽訂勞動合同,為招收的生態移民繳納社會保險等勞動維權的跟蹤服務。
4完善機制,健全檔案
(1)組織保障。專門成立培訓工作小組,由學校和企業領導掛帥統籌安排工作,專人負責校企合作、技能培訓、管理運行等工作,直接將培訓過程安排到鄉鎮服務站、企業崗位。
(2)制度保障。以技能培訓順利就業為目標,培訓注重技能操作的培養,結合培訓者的學習水平,調整、修訂培訓大綱。選擇生產經驗豐富的教師擔任教學、實操,教師培訓期間居住在培訓地點,規范教學流程。對培訓者在培訓期間試行考勤制,督促按時完成學習任務。培訓期間政府、學校、企業、鄉鎮各級領導隨機督導、檢查培訓工作。
(3)環境保障。按照政府關于生態移民培訓管理辦法,為保證培訓工作順利完成,培訓者順利就業,經過相關部門驗收后,按人頭發放國家補助,以滿足培訓過程中產生的各項費用,這為培訓提供資金保障;[5]通過培訓工作小組,將政校企和鄉鎮緊密聯系在一起,形成了以工作小組為“橋頭堡”、鄉鎮為理論知識培訓“主陣地”、企業為實操“主陣地”、學校為“供應站”、政府為“大后方”的共同育人良好培訓環境。
工作小組在培訓進行過程中,協調各方事務,解決突發問題,組織培訓人員,整理檔案。通過采集培訓人員信息、收集校企合作(就業)信息、協調培訓教師授課、建立培訓人員花名冊、培訓人員登記表、組織結業考試、申報職業工種技能鑒定、安排就業、統計就業去向及穩定就業等任務,并及時歸整培訓檔案,向政府部門提交檔案。
5評價反饋,應用推廣
由政府、培訓院校、合作企業及協助的鄉鎮等單位和培訓移民、社會群眾對技能培訓結果進行評價,培訓院校分析評價結果,及時總結經驗,抓典型,宣傳、推廣先進經驗及典型,以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2]并及時組織下一輪技能培訓工作。
總之,在開展生態移民職業技能培訓工作中,政府移民辦、扶貧辦、培訓院校、就業企業、鄉鎮等各個部門都要認真履行職責,分工協作,做好移民培訓的宣傳發動、培訓規劃、計劃實施、督查管理、健全檔案等環節的工作。
參考文獻:
[1]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寧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區生態移民教育培訓實施方案的通知(寧移辦〔2011〕34號)[Z].2011.
[2]倪建林.做好少數民族地區移民培訓工作[J].甘肅農業,2014(15):34-35.
[3]楊文龍.再談農民培訓的模式[J].學園,2014(35).
[4]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財政廳、農牧廳、科技廳、移民局、扶貧辦和自治區婦聯.關于認真做好2013年全區創業培訓城鄉勞動力職業培訓工作的通知(寧人社發〔2013〕56號[Z].2013.
[5]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做好生態移民就業培訓和社會保障工作的通知(寧政辦發〔2011〕89號)[Z].2011.
安全技能培訓工作實施方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安徽省應急管理廳 教育廳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市場監督管理局 能源局關于加強全省高危行業領域安全技能培訓工作的通知》(皖應急〔2020〕30號)、《銅陵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銅陵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辦〔2019〕57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工作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精神,以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為契機,以危險化學品、非煤礦山、金屬冶煉、煙花爆竹、特種設備、建筑施工等高危行業領域企業(以下簡稱“高危企業”)為重點,實施安全技能提升行動計劃,廣泛開展各類安全技能培訓,全面落實培訓補貼政策,補齊高危行業從業人員安全技能不足的重大短板,大幅度推動提升從業人員安全技能水平,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實的安全生產人才保障。
二、工作目標
到2021年底,重點在危險化學品、非煤礦山、金屬冶煉、煙花爆竹、特種設備、建筑施工等高危行業領域企業實施安全技能提升行動計劃,推動從業人員安全技能水平大幅度提升,具體目標如下:
1、高危企業在崗和新招錄的特種作業人員(含建筑施工下同)、特種設備作業人員100%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危險化學品、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金屬冶煉、建筑施工、特種設備從業人員中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比例達到30%以上。
2、努力建設功能相對齊全的銅陵市安全技能培訓實訓基地。培育1-2個以上具有輻射全市的安全技能實訓和特種作業人員實操考試基地;依托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大型骨干企業(集團)、社會培訓機構、特種作業和特種設備實操考試點等,進一步夯實安全生產和安全技能培訓基礎,提升培訓供給能力和質量。
3、安全技能培訓制度機制更加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各類機構積極參與、職工踴躍參加、部門協調配合、政府激勵推動的安全技能培訓格局。
三、重點任務
各級、各有關部門按照職能職責督促高危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推進實施安全技能提升行動計劃。
(一)加強高危企業安全生產一線人員從業資格培訓
以新錄用員工(含勞務派遣人員、外包施工隊伍人員)、轉崗職工為重點,支持高危企業面向擬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含建筑施工下同)、特種設備作業的人員開展從業資格培訓,具備培訓條件的企業可以自主實施,或委托具備條件的職業院校、技工院校、社會培訓機構等(以下簡稱“培訓機構”)組織實施。對職工培訓結業后,經行業主管部門組織考核取得相應從業人員資格證書,證件取得區間為 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 月31日的,按 300元/人標準給予企業培訓補貼,同一職業同一工種不得重復享受補貼,補貼對象具體由行業主管部門結合實際確定。從業資格培訓不得少于3天(24學時),每學時45分鐘,其中實際技能操作訓練原則不低于總課時 60%。其中危險化學品、非煤礦山、金屬冶煉、煙花爆竹等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符合《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大綱和考核標準》)要求的規定學時。企業或其委托的培訓機構在培訓開班前,須將加蓋公章的《培訓計劃》,按照組織開展培訓班的類型,報送至對口管理的有關主管部門備案,報備內容包括:培訓組織實施單位、培訓對象、項目類別、培訓課時、課程安排、師資安排、教學地點等。
(二)廣泛開展高危企業職工崗位技能培訓
1、開展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以危險化學品“兩重點一重大”裝置操作、礦山井下作業、油氣管道帶壓開孔、金屬冶煉煤氣作業、壓力容器作業等風險偏高的技能操作型崗位為重點,支持高危企業對與其簽訂12個月及以上勞動合同的新錄用人員,在合同簽訂之日起12個月以內實施崗前技能培訓,根據培訓合格人數,按不低于人均800元標準給予企業補貼。符合規定的勞務派遣人員在派遣期限截止前參加用工企業組織的崗前技能培訓的,按不低于人均800元標準給予企業補貼。高危企業新錄用人員培訓不得少于72學時,每學時45分鐘,其中技術理論知識與綜合素質理論知識(安全生產、工傷預防等)的培訓課時不低于總課時的30%。高危企業與培訓機構聯合對符合條件的新錄用人員(不含勞務派遣人員)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的,按每人每年不低于4000元標準給予企業培訓補貼,培訓時長為1—3年。
2、開展在職職工崗位技能提升培訓。以在高危企業工作12個月以上且已取得特種作業、特種設備作業資格證的在職職工(含勞務派遣人員)為重點,支持企業開展職工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對職工培訓后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按中級工1500元/人、高級工2000元/人、技師3500元/人、高級技師5000元/人標準給予企業培訓補貼。符合條件的職工取得初、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可按初級工1000元/人、中級工1500元/人、高級工2000元/人標準申領失業保險技能提升補貼。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認定為重點企業(困難企業)的高危企業,可結合安全生產需要,組織開展職工轉崗轉業培訓,即新培訓的工種(項目)與職工目前所從事的崗位工種(項目)不隸屬于同一個職業分類之下,具有實質性轉崗轉業特征的,根據培訓合格人數,按不低于人均1200元標準給予企業培訓補貼。
各地在開展“崗前技能”、“技能提升”培訓課程中,要安排必要的安全技能知識,增強職工安全意識和技能,不可以崗位技能培訓替代安全生產一線人員從業資格培訓。
2019年各高危行業企業已開展并取得的各類技能等級證書的補貼可與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聯系申報各項補貼。
(三)強化高危企業職業技能培訓考核管理
建立應急管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住房城鄉建設、市場監管、能源管理(發展改革)等分別負責的高危企業職業技能培訓考核管理機制。高危企業安全生產一線人員從業資格培訓由企業所在地行業行政主管部門(依據省級行業行政主管部門統一確定的管理規程)負責監督管理;高危企業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職工崗位技能提升培訓由企業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會同本級相關行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監督管理,具體管理規程依照《關于印發安徽省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政策釋義的通知》(皖人社秘〔2019〕278號)等有關文件執行。
切實加強培訓后的考核評價工作,高危企業安全生產一線人員從業資格考試,由行業主管部門按照要求組織實施。啟動實施特種作業、特種設備作業實操考試點提升創優計劃,堅持“以用為本、能力至上”原則,取消以問答代替實際操作的考試考核方式,強化對職工安全生產技能應用的測評。
(四)加強培訓考評機構的監管服務。進一步規范高危行業領域職業技能培訓機構管理,按照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等部門對培訓機構設置的標準條件,履行好聯合實地核查職責,建立健全安全生產技能培訓機構目錄清單、動態管理和退出機制,并向社會公示公開有關服務信息事項。各級教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會同相關行業行政主管部門指導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加強安全生產領域專業建設、師資培養和教材開發,要在相關專業教學標準中增加安全生產知識作為必修內容,著力打造安全生產技能人才培養培訓的主陣地。嚴格落實國家對安全技能培訓教學場所、設施設備等的基礎要求,不具備實際操作條件的機構不得承擔培訓任務。統籌推進企業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職業院校“1+X”證書制度試點、技工院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試點工作,加強工作質量督導,充分發揮技能等級認定的“指揮棒”作用,推動企業建立職工憑技能得到使用、憑貢獻提高待遇的評用結合機制。
(五)推進安全生產公共培訓平臺建設。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應急管理、教體、住房城鄉建設、市場監管、發展改革等部門要聯合遴選公布1—2家以上安全技能提升培訓能力較強的示范職業院校、大型企業(集團),輻射全市高危行業安全技能培訓供給,支持申報省級安全生產和技能實訓基地和獎補資金。鼓勵有能力的企業設立職工培訓中心、編制課程體系、建立考核標準和題庫,自主實施安全技能提升培訓工作。積極支持高危企業與職業院校建立產教融合聯盟,支持高危企業依托職業院校設置職工培訓機構、實訓基地,共建一批安全生產特色職業院校。
(六)落實企業安全技能培訓主體責任。高危企業是安全技能培訓的責任主體,企業主要負責人要組織制定并推動實施安全技能提升培訓計劃(含企業職工、被派遣勞動者、外包施工隊伍人員),建立特種作業人員、特種設備作業管理臺賬,新錄用特種作業的人員、特種設備作業的人員要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取得相應資格,方可上崗作業。危險化學品安全作業的特種作業人員,須具備高中階段及以上文化程度。企業安全培訓工作委托其他社會培訓機構進行培訓的,保證安全培訓的責任仍由本單位負責,要落實好培訓到位的責任。高危企業要依法足額提取職工教育培訓經費和安全生產費用,并在經費預算中配套安排安全技能培訓資金,確保60%以上用于一線職工培訓。
(七)規范補貼申請撥付程序。安全生產一線人員從業資格培訓補貼實行分類申請撥付。從業資格證書核發之日即可申請補貼,統一由企業向所在地行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確定培訓補貼。
申請時須登錄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權限下的安徽職業培訓信息管理系統(以下簡稱“管理系統”),錄入從業資格培訓合格人員信息,內容包括:職工姓名、性別、身份證號、手機號碼、證書編號、作業(準操)項目類別、所在企業的規范全稱、企業或承訓單位在金融機構設立的基本賬戶(開戶行規范全稱、賬號)。同時上傳以下申請材料掃描件一份:
(一)安全生產從業資格培訓補貼資金申請表(見附件);
(二)承訓機構向委托企業依法開具的培訓收費發票復印件(僅采取委托培訓方式時提供)。
所在地行業行政主管部門應及時登錄管理系統審核申請材料,審核通過的,提交至同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審核未通過的,應說明理由并退回申請單位。同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會同財政部門根據實錄培訓合格人數,于20個工作日內將補貼資金撥入申請單位在金融機構設立的基本賬戶。
企業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在崗職工技能提升、轉崗轉業培訓的監督管理和資金撥付等,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現行規定執行。各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健全補貼資金實名制撥付制度,推動信息共享,嚴防虛假培訓套取、騙取補貼資金等違規行為發生,不斷提高補貼資金的安全績效。
(八)明確補貼經費來源渠道。高危企業安全生產一線人員從業資格培訓、新錄用人員崗前技能培訓、職工崗位技能提升培訓補貼資金從各地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項資金中列支,安全生產任務較重的地區可在現行標準基礎上適當提高補貼標準。符合條件的職工申領失業保險技能提升補貼,按現行有關規定辦理,從失業保險基金中列支。申請省級安全生產和技能實訓基地獲批的,其補助資金,由批準的省相關行政主管部門認定補助并從省級補助資金中列支。通過現有渠道安排資金,對安全技能實訓基地建設、培訓教材開發、師資培訓、數字資源建設等給予支持。
四、時間安排
實施方案分為動員部署、示范推進、組織實施、總結評估四個階段,具體時間安排如下:
(一)動員部署階段。2020年6月10日前,各縣區應急管理局、經開區安環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本轄區提升計劃實施方案,并將方案宣傳至轄區所有高危行業企業(單位)。2020年6月底以前,各高危行業企業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單位培訓計劃并實施。
(二)示范推進階段。到2020年底前,支持有條件的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大型企業(集團)等新建或提升改造安全生產和技能實訓基地,組織學習先進典型經驗;聯合公布一批安全技能提升培訓能力和意愿較強的示范職業院校;推動一批高危企業依托職業院校設置職工培訓機構、實訓基地。全面推動高危企業實施安全技能培訓。
(三)組織實施階段。2021年10月底以前,各高危企業和有關單位全面實施并扎實推進提升高危企業從業人員安全技能工作。
(四)總結評估階段。2020年11月底以前,各級各單位總結提升行動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形成相關工作總結,并用于指導實際工作,建立保障提升從業人員安全技能水平的長效機制。
五、強化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市應急管理部門牽頭,市教體、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住房城鄉建設、市場監督管理、發展改革等部門密切配合的部門聯動機制,將各地提升高危企業從業人員安全技能計劃實施情況納入政府安全生產和消防綜合考核內容,各高危企業的落實情況作為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評審基本條件。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統籌協調,建立工作抽查評估和情況通報機制,細化落實措施,抓好貫徹落實。
(二)落實安全技能培訓補貼資金來源等相關政策。將高危行業領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動計劃中相關內容納入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高危企業要在職工教育培訓經費和安全生產費用預算中配套安排安全技能培訓資金,要落實企業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的相關政策。各地區要將統籌的地區上年度工傷保險基金,按規定比例用于工傷預防的宣傳培訓。各安全生產責任保險機構要按照《安全生產責任保險事故預防技術服務規范》(AQ 9010-2019),對參保生產經營單位提供日常培訓和專項培訓。
1.1研究對象
以上饒職業技術學院20名體育教師為對象,展開主題為“教學技能培訓現狀”的調查。受訪教師的基本情況為:年齡在20-30歲的8人,30-40歲的10人,40歲以上的2人;學歷為本科的15人,為碩士研究生的5人;職稱為助教的6人,為講師的12人,為副教授的2人。
1.2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問卷法、訪談法兩種方式展開調查,其中,編訂《高職院校體育教師教學技能培訓問卷》20份,利用課間或課后時間發放給20位受訪教師,最終回收有效問卷2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100%。此外,對所有受訪教師展開了一對一的訪談,收集他們關于教學技能培訓的看法和建議。
2研究過程與結果
2.1教師教學技能培訓渠道
調查顯示,近年來上饒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師開展教學技能培訓的渠道呈現多樣化發展的趨勢,主要的形式包含:參加進修學校學習、進入體育學院進修、訪問學者交流、內部講座、省市級教育教研競賽等。其中,以內部講座和進入體育學院進修這兩種形式人數居多,分別占比為35%和40%,這表明現階段上饒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師更加注重教學技能培訓的系統性和權威性,不再滿足進修學校學習、教研競賽等短期、零散的教學技能培訓形式。
2.2教師教學技能培訓方式
在教學技能培訓方式的選擇上,現階段上饒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師主要采用不脫產進高職院校體育教師教學技能培訓現狀分析文/鄭淑華盛振華高職院校體育教師的教學技能素養,決定了他們日常教學的質量,因此,加強對教師體育教學技能的培訓顯得至關重要。本文以上饒職業技術學院為例,采用調查法、統計法對學院20名體育教師的教學技能培訓現狀進行了調查,在此基礎上總結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優化建議。摘要修、半脫產進修和脫產進修三種方式。其中主張脫產進修的老師居多,占57%,半脫產和不脫產進修的比例分別為36%和7%,這表明上饒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師更加注重教學技能培訓的質量,而不是僅僅講求形式化的培訓。在教學技能培訓時間的選擇上,有47%的教師主張平時培訓學習,23%的教師主張利用寒假或暑假的時間培訓學習,另有30%的教師主張將兩種學習時間方式組合起來,采用綜合選擇的方式進行學習。筆者認為,若一味選擇平時學習則會對日常的體育教學造成負面影響,若僅利用寒暑假時間組織學習,則可能會使教學技能培訓課時、質量無法得到保證,而選用綜合方式進行學習,勢必又要對教學方式、教學內容及教學時間的安排做進一步規劃。
2.3教師教學技能培訓主要困難
教學技能培訓是對在職教師綜合素質進行提升的過程,受學歷水平、認知能力、外界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上饒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師在進行教學技能培訓的過程中所面臨的困難也不盡相同。根據筆者的調查,教育針對性差、教育激勵體系不完善、經費缺乏分別位列現階段上饒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師教學技能培訓面臨困難的前三甲。此外,教師工作負擔重、交通不便、信息閉塞也成為了影響他們進行教學技能培訓的主要因素。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通過上述調查,筆者將現階段上饒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師教學技能培訓中存在的問題總結如下:
3.1.1上饒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師總體結構合理,存在教學技能培訓的必要
通過調查可知,現階段上饒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師的年齡結構趨于年輕化、學歷結構以本科為主、職稱結構以初中級為主,此種結構表明上饒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師中年輕教師占有很大的比例,為了幫助他們進一步提升教育教學水平,開展教學技能培訓很有必要。
3.1.2上饒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師的教學技能培訓存在些許困難
現階段,影響學院體育教師教學技能培訓的負面因素很多,具體來說,主要有時間不合理、形式較單一、激勵機制不完善、經費缺乏等。上述因素如得不到改善,將會成為制約上饒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師教學技能培訓的桎梏。
3.1.3教師對教學技能培訓的態度呈現多樣化局面
現階段,上饒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師對教學技能培訓所持的態度不盡相同,其中以提升職稱和學歷為主,甚至有的教師將教學技能培訓當成職稱提升和學歷提升的“跳板”,帶有很強的目的性。此外,受平時教學壓力、教學時間等客觀因素的影響,有的教師對教學技能培訓持積極態度,有的教師則持消極的態度。
3.2建議
3.2.1建立教學技能培訓績效管理制度,激發體育教師參培積極性。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上饒職院教學管理部門應出臺相應的優惠政策,鼓勵教師尤其是年輕體育教師積極投入教學技能培訓活動。例如,對積極參與培訓的教師給予一定的課時優惠政策,對培訓成績優異的教師優先考慮其骨干教師、優秀教師的評選等。
3.2.2多元化拓展培訓資金籌集渠道,為體育教師提升教學素養提供保障。在具體的實踐中,必須建立起體育教師教學技能培訓基金,可由學院教學管理部門出面,向學院管理層發出提議:建議每年從學院預算中撥出專項資金用于體育教師教學技能培訓基金的建設,以“積小流,匯江海”的模式不斷將基金的規模做大做強。同時,學院應設立專門的行政監督部門,保障基金賬戶中的資金只能用于體育教師教學技能培訓的開支,保證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提升資金的使用效率。
3.2.3強化培訓學習的宣傳力度,構建人性化的培訓模式。為使學習培訓能夠在體育教師中獲得廣泛共識,學院應通過更多的方式,不斷強化體育教師教學培訓的宣傳執行力度,讓每一位體育教師了解到提升自我教學技能的必要性、緊迫性,使他們真正認識到自我教學技能的提升,與自身的實際利益緊密相連。在具體的執行中,學院可采用多元的方式,例如,借用新媒體的力量,通過微博、微信等渠道,大力宣傳教師教學技能培訓的思路、方法;或通過定期的講座、學習活動等方式,讓體育教師了解到學院教學技能培訓課程的內容、考核標準等,逐步構建起人性化的培訓模式,讓體育教師能夠通過學習培訓不斷提升自我。
作者:鄭淑華 盛振華 單位:上饒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朱永新.關于教師教學技能培訓的政策建議[J].教育研究,2003(04).
關鍵詞:工商管理 大學畢業生 就業技能培訓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1)01-135-02
近年來,普通高等院校大規模的擴招,大學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加之受經濟發展減緩及新勞動法頒布實施的影響,用人單位招聘大學應屆畢業生的意愿明顯下降,這使得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更加尖銳,畢業學生、高等院校及學生家庭多方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大學生就業問題成為社會上關注的焦點。一方面大學畢業生找不到適合的企業或者找到企業通過試用后不被留用再度退回人才市場, 另一方面企業抱怨大學畢業生不具備基本的職業素質及技能,對大學畢業生報以失望的態度,歸結其原因之一是在畢業生和企業之間缺少有效的溝通,企業的用人標準、企業人才的選擇條件沒有在有效的時間內傳遞給大學生,同時學校按照傳統講授理論所培養出來的大學生缺少了企業希望他們具備的技能,大學生的培養缺乏市場導向。
通過調查研究,工商管理類專業學生就業競爭力普遍不強,主要存在著以下兩方面的問題。其一,工商管理類學生的職業技能和素養達不到工作崗位的要求。其二,工商管理類學生缺乏核心競爭力,受到有技術背景并有一定管理經驗的其他專業畢業生的有力沖擊。為了解決以上問題,加強工商管理類學生就業技能培訓是眾多提高就業率方案中一個可操作性極強且效果良好的辦法。該職業技能培訓可以緩解工商管理類畢業學生與社會企業供求雙方脫軌的矛盾,通過對學生就業技能、職業技能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提高畢業生就業率,同時可以推動工商管理學科教育教學培養模式的改革。
一、工商管理學生就業技能培訓實施的現實意義
1.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韭殬I技能、應聘技能及職場適應技能通過專業的培養和訓練是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被掌握和提高的。從長期看可以通過校企溝通令學校培養的學生與社會企業的需要結合得更加緊密,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人才培養鏈條;從短期看,通過對學生在校期間相關職業技能、應聘技能及職場適應技能的專業訓練,以提高學生在就業市場的競爭力,提前做好學生擇業就職的心理準備,使學生一畢業就能較快地找到較適應的工作,同時更快地適應工作環境,較快達到崗位相關要求,降低就業后再次失業的失業率。
2.充分利用高校人力資源。高校有大量從事教學及科研工作的教師,有多年從事學生心理輔導、就業輔導等工作經驗豐富的輔導員,可以充分利用他們的優勢,了解學生的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
3.完善教育培養模式。通過就業技能實訓可以在教學改革中做出新的嘗試,改變學校只做理論研究和專業知識傳播的單一教學模式,培養綜合素質強,適應社會的應用型人才。
4.培養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通過就業技能培訓實踐,加強教師隊伍的培養,使教師的注意力不僅僅停留在教學、科研方面,更應該關注教研科研內容與社會的銜接,相關實用職業技能的培養等方面,從而培養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
5.增加學校社會影響力和美譽度。通過就業技能培訓實踐,創造廣泛與企業接觸的機會,了解企業需求,達到校企聯合的目的,使學生畢業后就能適應社會,滿足企業要求,上崗就業,實現學校提高就業率、學生找到適合工作、企業找到合適員工的多重目的,進而增加學校的社會影響力和美譽度。
6.推行職業規劃思想。在校期間進行職業規劃的學習及自我設計,令學生及早的通過自我認知,明確個人發展的方向,及早著手進入職場的準備。
二、就業技能培訓的任務
1.通過調查明確工商管理類學生的需求。
2.通過外聯調查明確社會上企業對工商管理類學生的需求及素質要求。
3.通過高仿真模擬招聘演練,辦公設備實際操作,辦公公文實際撰寫等實踐活動,增強工商管理類畢業生的求職技能。
4.通過外聯搭建校企聯合的橋梁,為畢業生創建更多的實習基地及實習崗位,進而建立畢業生輸送渠道。
5.培養與社會緊密聯系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三、就業技能培訓的實施
就業技能培訓共分為六個階段加以實施,如下表:
1.第一階段:調查階段。此階段是培訓實施的基礎階段,此階段的正確實施是保證以下階段順利有效實施的關鍵。主要是通過問卷調查,明確工商管理類學生就業方面的需求,就業困惑。
2.第二階段:職業規劃階段。(1)認識自我。運用相關測評技術及測評軟件,用科學的方法測試學生的性格和職業興趣。通過一系列的自我性格測試、自我職業興趣測試讓學生認清自我,明確自身大致的擇業方向和發展方向。學生測評后要完成《自我測試報告》,報告內容包括――個人性格、職業興趣、今后的擇業方向、擬求職的崗位,大體規劃個人的近期目標。。(2)認識職場。采用頭腦風暴法列舉出適合工商管理類學生就業的主要行業的名稱、相關崗位、工作內容、任職要求等。明確企業看中、關注員工的哪些素質、這些素質所占的權重。
要求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職業、崗位,通過調查、討論,形成《目標職業調查報告》。比較自己目前所具備的素質、技能與目標素質、技能的差距,找出彌補差距的具體方法并進行可行性分析。
3.第三階段:就業指導階段。(1)就業信息的獲取。主要介紹國家及地方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政策;介紹就業信息的搜集、(下轉第137頁)(上接第135頁)查詢辦法;教授解讀就業信息中的內涵;主要大城市的就業渠道;就業當年人力資源需求多的行業、城市等。(2)簡歷制作。主要介紹簡歷的格式、內容以及送達方式。(3)面試。主要介紹面試前的準備、面試禮儀、面試應答等;通過高仿真模擬招聘,進行情景演練,提高學生應聘心理素質及語言應答技能。
4.第四階段:職場基本技能實訓階段。(1)現代化辦公設備操作。通過實際操作,要求學生會使用打印機、復印機、傳真機、掃描儀等辦公設備,會運用電腦辦公軟件進行Word文檔的排版、Excel文檔的使用、PPT的制作。(2)基本公文寫作。學習通知、請示、報告、會議紀要、工作計劃、工作總結等基本公文的寫作。以學生親自寫作練習為主。(3)商務專項文件起草能力培訓。主要包括標書的撰寫(主要是商務標部分的寫作)、商業策劃書寫作、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的寫作、商業合同的起草與簽訂。此環節要求學生掌握商務專項文件的格式、內容,并根據案例要求進行相關文件的起草練習。
5.第五階段:培訓考核階段。(1)校外社會實踐考核。要求學生參加校外招聘會,以報告的形式描述招聘會的參與過程,說明相關信息,總結自身應聘過程中的優缺點。(2)培訓總結。要求學生撰寫培訓總結報告,分析自己在培訓各個環節的所感所獲,分析自己的優劣勢,診斷出自身的問題,明確解決方案。提出對培訓的反饋意見和建議,以便通過不斷改進完善培訓。
6.第六階段:個人咨詢階段。這個環節是始終貫穿于整個培訓過程中的一個環節,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對擇業、就業等方面所持的困惑或遇到的問題向指導教師提出個體咨詢,咨詢過程中老師將單獨為學社生進行解答或問題疏導。
四、培訓效果總結
1.通過對受訓學生的調查問卷,分析培訓的效果。其中認為培訓使自己增加了對自己的了解的學生占80%,認為通過培訓更多地了解了行業和職業的占90%,增加面試信心的學生占91%,能夠掌握現代辦公設備運用的達到95%,學會基本公文寫作的占65%,學會商務專項文件起草的占30%,希望增加模擬面試次數和時間的學生占80%,希望增加個人咨詢的學生占70%,認為培訓對自己幫助不大的僅占3%。當然,培訓的實際效果還有待學生走向職場時,社會的真正考驗。
2.在就業技能培訓過程中,通過外聯工作,加強了高校與企業的聯系,對創建實習基地奠定了基礎。
3.通過就業技能培養工作的展開,大大提高了教學工作與社會實踐的接合,對培養雙師型教師,提供了實踐機會,有利于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
4.通過就業職業技能培訓的設計、實施、總結,對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總之,工商管理類本科學生的就業技能培訓實踐,在充分利用學校現有資源的條件下,對現有教學模式進行了有效的補充,有利于教學創新改革的實踐,培訓不僅使學生在走出校園前對社會行業,相應工作崗位有了較充分的了解,掌握了應聘擇業技能技巧,提高就業自信及就業競爭力,從而提高學生就業率,學校的影響力及美譽度都有所增加,同時也培養了雙師型教師人才,并在此基礎上形成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王海棠.大學生就業指導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2.蔣天穎,程聰.高校工商管理類專業學生就業競爭力的現狀與對策建議[EB/OL].省略,2009.1.23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加大建設新農村服務新農民的工作力度,大力提高我地區農村勞動者的科技文化素質,提升農業發展整體水平,進一步強化科教興農、人才強農的工作力度,促進我地區農業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保證,特制訂20__年農村勞動力轉移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具有意愿向非農產業轉移和已向非農產業轉移需要提高技能的農村勞動力為培訓對象,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技能培訓、轉移就業為核心,以承接陽光工程項目,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城鎮就業技能培訓及其他企業急需工種為抓手,以提高勞動者素質,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認真貫徹自治區、地區農業工作會議精神,爭取黨政重視,尋求多方支持,整合科技教育資源,聯合社會力量,切實有效地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工作,為服務“三農”,促進我地區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做出貢獻。
二、目標任務
總體任務:建立健全20__年農村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工作體系,配置完善培訓基地、設施、手段、師資、教材、信息、臺帳、檔案等基礎條件,加強系統內培訓工作管理,申請陽光工程培訓、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城鎮就業職業技能培訓及其他培訓,努力形成上下聯動,橫向協作,運作優良,優質高效的工作格局。
20__年全地區開展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10000人次,任務分配情況如下:略
三、基本措施
1、積極爭取重視和支持。各縣(市)農廣校及其他培訓機構要將農村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的政策要求、目標任務、實施措施、需要解決的困難和問題等認真向當地黨委、政府做好匯報工作,主動向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財政局、教育局、工商局、稅務局、農業局、陽光工程辦公室、扶貧辦等有關部門搞好協調和配合工作,以取得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有關部門的支持,將農村勞動力轉移職業技能培訓納入項目培訓工作中去。
2、虛心接受主管部門的領導。各縣(市)農廣校及培訓機構要根據實際情況,加強內部培訓工作管理,虛心接受主管部門的支持和領導,以保證培訓工作有序進行。
3、整合教育培訓資源,提高培訓效率。在充分發揮現有教育培訓資源作用的基礎上,改造和完善培訓機構,加強基地建設,完善教學培訓條件,培訓建立一批能起示范帶頭作用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基地,增加培訓項目,擴大培訓規模,提高培訓的質量和效率。
4、強化培訓機構工作力度。各培訓機構在工作中加大管理,強化工作環節連續制度,在農村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的師資、教材、市場信息、培訓資質認定、就業推薦、建檔立卡、跟蹤服務工作等具體工作中都要加大管理,落到實處。
5、完善培訓基礎條件
各培訓機構要采取自建、聯建、加盟和利用科技園培訓陣地等多種行之有效地方式建立農村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基地,并根據市場需求設置培訓內容和專業,根據培訓專業配備教學設施和篩選實習基地,落實培訓教材和師資隊伍,以保證培訓質量,增強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6、落實建章立制。要制定培訓工作的教學、實習、財務、信息、就業、檔案臺帳、跟蹤服務等完備的規章制度,加大規范管理力度,保障培訓工作有序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