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6 19:32:58
序論:在您撰寫草原教案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同學們,我們曾隨著課文,一塊兒登上安徽黃山,欣賞黃山奇石;走進北國,感受小興安嶺四季的美麗;來到四川松潘,看到了神奇的五彩池;飛向寶島臺灣,見到了日月潭……大自然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畫家,它為我們描繪出一幅幅美麗壯觀神奇無比的畫卷。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草原上教學教案設計材料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閱讀。
草原上教學教案設計材料一
教學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草原》這篇散文記敘了老舍第一次訪問內蒙古大草原時的所見、所聞、所感,字里行間浸潤著濃郁的草原風情:一碧千里的草原風光,騎馬迎客、把酒聯歡、依依話別的動人情景,贊美了草原的美麗風光,表現了蒙古族同胞的純樸、熱情好客,以及蒙漢兩族人民團結互助的深情厚誼.
學情分析: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和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所以引導學生把握本課的主旨應該是比較容易的。但對于生長在北方小城鎮的孩子來說,草原即是遙遠的,又是陌生的,因此如何應用信息化教學資源,使學生感受到草原風光美、人情美,是上好本課的關鍵。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會讀寫“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飄帶舞、馬蹄、禮貌、拘束、羞澀、摔跤、偏西、天涯”等詞語。
2、有感情朗讀課文,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風光和風土人情,體會蒙漢的民族情深,激起學生了解西部,熱愛西部之情。
3、感受文章的語言特點,體會作者表達的方法,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含義。
4、背誦1、2自然段。
重點難點:感受蒙古的美好風光和風土人情,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感受作者對草原的熱愛和依戀之情。
教學準備:
1、課前要求同學們收集的有關草原的資料,以及作家老舍的有關情況。
2、有關美麗的草原的風光片和能抒發美麗遼闊草原歌曲。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二次備課
一、談話引入,創設情境
1、播放歌唱草原的歌曲,(如《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蒙古人》等能體現草原遼闊風光或民族特色的歌曲。)
2、同學們,聽了這首歌你的心情怎樣,是不是有一種置身于草原的感覺呢?課前你們收集了有關草原的資料,能談一談草原在你們心目中的印象嗎?
(學生盡情說一說,可以描繪草原的一碧千里,也可以描繪草原綠毯如氈,還可以說一說這里牛羊成群盛景、民族風俗等等。)
[運用情景把學生帶到美麗的大草原中,使他們對草原有個初步的認識,知道草原是遼闊美麗的,而且具有民族特色,這種初步的認知可以使很多的同學產生對草原的向往,也有利于進入文章的情景之中。]
3、作家老舍是一位人民藝術家,也是一位文學產量較高的作家,深受人們的愛戴,那么當我們的作家老舍第一次來到內蒙古大草原時,他看到的是一番怎樣的情景呢?現在我們就隨著老舍先生一起到美麗的草原看一看。(板書課題:草原。)
4、即將來到草原的你,見了這個題目,最想了解草原的什么?
預測:
(1)草原的景色如何?
(2)草原的人們怎么樣?
(3)作者第一次來到草原有何感受?
………
二初讀課文,自學本課生字。
1同學們想知道的問題很多,現在就讓我們帶著對草原的好奇,一起來到草原。邊讀邊想,課文描寫了草原的什么?
(學生自學課文內容,教師與個別學生交流)
2引導學生概括課文內容。
3學生自學課文生字,新詞。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學習,也可以和同座交流)
4檢查學生的自學結果:
(1)讀生字和詞語。
A認讀幾個容易讀錯的字和糾正幾個易寫錯字:
蒙的讀音是“měng”,“好客”中的“好”讀作.“hào”,“同行”中的“行”讀作“xíng”,“似乎”中的“似”讀作“s씓毯”的最后一筆為點,“吟”“貌”不要多一點“襟”“澀”不要少一點。
B理解以下幾個詞語:
境界:事物所達到的程度和表現的情況。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氣清新,一碧千里,翠滴的那種如詩如畫的情境。
灑脫:本指言談舉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遼闊平坦,在開車是可以隨心所欲,而不必擔心有什么危害。
迂回:回旋,盤繞。文中指河向帶子,彎彎曲曲的樣子。
拘束;過分約束自己,態度顯得不自然。
二再讀課文,理清行文線索。
1認真讀讀課文,看看作者是怎樣寫草原這篇文章的。讀書時,一定要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2和同學們交流一下,作者是怎樣安排這篇文章的行文線索的。
3匯報交流結果,教師及時引導,概括內容如下:
這篇文章作者按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來寫的。首先描述了一望無際的草原美景,使作者感到一種境界的美。(板書:風景之美)接著又展示了一幅人們歡迎遠方客人的隆重場面,最后把酒話別,直至用“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收束全文。
[形成文章的結構和線索,使同學們初步感知文章的寫作脈絡,以便于使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做到有物可尋,有章可遵。]
三、精讀細品,品味草原之美
1、作者老舍初到草原的感受是獨特的,你來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課文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寫了草原之美的?劃出你認為描寫優美的詞句,印象深的地方多讀幾遍。
2、學生自由讀課文,自學并批注。
3、匯報交流。
根據學生的匯報,教師歸納出草原的“可愛之美,自然之美,意境之美”。重點導讀并理解以下語句: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然。
A能不能說一說“一碧千里”在你腦海中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B“茫茫”是什么意思?同是寫草原,為什么有的說“天蒼蒼,野茫茫”老舍先生卻說“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
(2)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向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流,輕輕流入云際。
A翠色“欲”流,為什么后面又說“輕輕流入云際”,這不是很矛盾嗎?
B“翠”是什么顏色?那為什么不說綠色要說“翠色”呢?區別在哪里?學過國畫的同學能給我們解釋一下什么是“用綠色渲染”嗎?
G輕聲讀讀這句話,看看這“翠流,輕輕流入云際”在你眼前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3)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來吟一首奇麗的小詩。
A是什么使人驚嘆?是什么使人舒服?還能用別的詞語來形容這樣的境界嗎?
B“奇麗”是什么意思?如果要你來吟誦一首奇麗的小詩,你會吟誦什么呢?
(4)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A閉上眼睛想象一下這樣的情景。
B你認為有那些草原的樂趣?
四、課件演示,再現草原之美
1、通過剛才的交流,同學們感受到的草原之美,那么真實的草原又是什么樣子的呢?你們想看一看嗎?(播放草原的有關錄像資料)
2、談一談,看完錄像的感受。
3指名再來讀讀課文,要求學生邊讀邊結合文中的語句,想象畫面的內容。
4試著把這一自然段背誦下來。
【借助感性的畫面內容直觀場境把學生帶入情景之中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五、升華情感,滯留問題。
1同學們都談出了真實的感受,老師也看出,你們對草原充滿無比熱愛之情,那么這篇課文,作者是怎樣用生動的筆觸表達情感的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2找一些描寫草原美景的文章,課后和同學們讀一讀。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進入美麗的草原。
1、復習有關詞語:教師出示: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飄帶舞、馬蹄、禮貌、拘束、摔跤、偏西、天涯。
學生正確朗讀。
2、指名背誦第一自然段。
3、初入草原,我們有一種強烈的心理感受,那就是草原的風景之美,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作者是抓住哪些方面來寫了草原的美景的?
【通過回顧,重溫遼闊草原美麗風景,激發學習興趣】
二、由景及人,感受草原的另一番景象。
我們已經感受了草原的美景,其實最讓人感動的不僅是草原的景美,這里的人們還非常的熱情,現在就讓我們再一次來到草原,感受那里的另一番景象。
自學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然后互相交流一下自己讀后的感受。
匯報:這兩自然段,主要寫了草原人民熱情迎接:
﹙學生匯報,教師點撥﹚
1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還是草原,。草原上行車很灑脫,只要方向不錯,怎么走都可以。
(抓住這句話感受草原的寬廣和草原行車的灑脫。)
2像一陣風吹來似的,男女老少穿著各色的衣服,群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來。
(身著盛裝是蒙古人民的一種熱情的待客方式,他們策馬疾馳而來,充分看出他們的熱情。)
3寂靜的草原熱鬧起來,歡呼聲、車聲、馬蹄聲,響成一片。也不知是誰的手,總是熱乎的握著,握住不散。握手在握手,笑了再笑等等。
(聲音的嘈雜,草原的熱鬧,手與手的握住不放,都可以看出草原人民的熱情。)
板書襟飄帶舞策馬疾馳握手不放笑了再笑
【合作交流,給予學生學習空間,培養自學交流能力】
4同學們這種熱情,真是讓人感動不已,你體會到了嗎?那么你能夠帶著蒙古人民的熱情來讀一讀嗎?
5指導背誦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以景激情用情品讀情景一致】
三、情感升華體會蒙漢情深
1、多么美麗的草原之景!多熱情的草原人民呀!下面我們繼續學習課文,感受他們把酒話別的激動場面。
2、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相互交流。
3、全班匯報,教師相機點撥。
點撥:
(1)主客見面時熱烈歡騰的場面。引導想象:如果你是其中一員,你會說什么,做什么?
(2)主人用富有草原特色的食物招待賓客。客人會怎樣感謝?
(3)干部和老翁這些有身份的人給客人敬酒。說說你的祝酒辭。
(4)鄂溫克姑娘給客人唱歌,小伙子表演_摔跤等。用自己的話去贊美他們。
(5)投影出示: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你怎樣理解這句話?你從這句話中又讀出了什么?
4、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場面。要求讀出自己的體驗和個性的理解。師生評議朗讀。
四品味全篇總結寫法
1直抒胸臆:
2精描細寫:
3寫實質樸不加雕琢:
五回顧情境置留作業
如果你就是隨從老舍先生一同進入蒙古草原的其中一位,那么,步入此情此景的你,當時會有怎樣的心情呢?拿出你心中的彩筆,盡情釋放,寫出你的感受,好嗎?請課后認真完成。
草原上教學教案設計材料二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一、二自然段。感受內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風光及風土人情,感受各民族之間的深情厚誼。
2.認識9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正確讀寫“一碧千里、渲染、明朗、柔美、拘束、羞澀、天涯”等詞語。
3.揣摩優美的語句,體會課文表達上的一些特點,學習作者抒感的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隨著作家的敘述,在頭腦中浮現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從而感受草原風光與人情的美好。
教學難點:
1.品味優美的語言,體會表達方法。
2.通過學習此文,引起認識西部,了解西部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我們曾隨著課文,一塊兒登上安徽黃山,欣賞黃山奇石;走進北國,感受小興安嶺四季的美麗;來到四川松潘,看到了神奇的五彩池;飛向寶島臺灣,見到了日月潭……大自然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畫家,它為我們描繪出一幅幅美麗壯觀神奇無比的畫卷。今天,我們將和老舍先生一起去欣賞大草原的美麗風光,感受那里獨特的民族風情。(板書:草原)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標畫自然段。
2.理清課文敘述順序:
再讀課文思考:草原給你留下什么印象?你能否用一個字,概括出草原給你、給作者留下的印象?──“美”。
草原的“美”體現在哪些方面?
根據學生回答,歸納并板書:
風光美
美│
人情美
二、美讀課文,品味佳句
1.自由朗讀課文,找一找草原的美麗表現在哪些地方?畫出有關的句子。
2.課堂交流,隨機指導。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到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流,輕輕流入云際。
①理解草原的“綠”。
說說“一碧千里”“翠流”的意思。
閉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想象“到處翠流,輕輕流入云際”,說說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出示草原風光圖片,看看一碧千里、翠流的草原。
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②想象草原上羊群奔跑的樣子,理解“走到哪里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
③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2)“這種境界,即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①“這種境界”是指什么?
②在這種境界里,作者為什么要驚嘆,為什么又想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
草原的美麗深深地打動了作者的'心
作者沉醉在草原的美景里了。
作者也許是第一次看到草原,感到很新奇。
……
③如果你當時也在這美麗的草原上,你會低吟一首怎樣的小詩?試著寫一首小詩。
4.此時此刻,老舍先生有什么樣的感受。
5.引導在多媒體欣賞中有感情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三、精讀領悟,感受情深
1.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而草原的民族風情,更是令人難忘。讓我們跟老舍一道,走近蒙古包,去會會蒙古同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
思考:如果要用一個詞概括草原人民對待客人的特點,你想用什么?(熱情好客)
3.草原人民的熱情好客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迎客待客聯歡話別
4.草原人民的熱情好客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用~~~勾畫出來。
(1)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遠處的小丘上出現了一群馬……車跟著馬飛過小丘,看見了幾座蒙古包。
①這段話描寫了一個什么場景?(迎接客人)
②哪些詞句特別能表現草原人民的熱情?
“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來的真快,表現了草原人民迎接遠方的客人急切心情。
“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來”──為什么用“彩虹”來比喻?(一是因為穿著各色的衣服,而是比喻一種熱情。)
“立刻撥轉馬頭,歡呼著,飛馳著……”──想象當時車與馬相遇的情景,說說如果你在場,你會有什么感受?(熱鬧、熱烈、熱情)
③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以下內容由收錄,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幫助
1.學會14個生字,會認4個字,能正確讀寫勾勒、駿馬、無限、鞭子、疾馳、馬蹄、禮貌、拘束、摔跤、襟飄帶舞等詞語。背誦課文一、二自然段。
2.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意思。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和諧的教育。
3.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培養美感。初步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展開豐富的想象,在腦海中再現課文中描述的精彩情景,體會句中所含的意思。
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意思及表達上的作用。
突破重難點的方法
1.帶著想象結合生活實際展開有層次的朗讀,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和體會。
2.運用音樂的情感引導作用體會文中美景及表達的情感。
教學課時: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音樂鋪墊、孕育情感
1.播放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讓學生說說歌曲中描繪的是哪里的景色。聽著歌曲,在你頭腦中呈現了怎樣的景象?出示課題。
2.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及見聞說說草原的美麗景象,與實踐閱歷相結合,縮短文本與生活的距離,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今天我們將在老舍先生優美文字的引導下走進那美麗的草原。
二、自讀感悟、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
找出生字、詞語,注意讀準字音。
學生自由結成旅行伙伴,去游覽草原的美景,在美景中細細觀賞。
2.匯報交流,共同感悟。
課文中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勾畫出來,有感情地讀一讀,說說你有怎樣的感受?請把你的收獲和大家一起分享。
3.內容歸納,整體感知
引導學生說說作者老舍從哪些方面向我們介紹了草原?分別根據學生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得出介紹了草原的自然景色和蒙古人民的熱情好客及民族間的團結友愛。(引導學生明確課文內容。)
三、分層朗讀,感悟美景
1.找出描寫草原美麗的自然風光的段落,自己有感情地朗讀,把你喜歡的詞句勾畫下來,細細品讀。
2.引導學生說說草原的自然風光給作者留下了怎樣的感慨?
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
3.是怎樣的一種景象讓作者有了如此的感慨呢?以此引導學生說說草原的天、地的景色各有什么樣的特點?找出相應的句子讀一讀。
4.找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寫天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讀,說說天的特點。在這樣的天空下你會有怎樣的感受?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讀出作者的感受。
5.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描寫羊群和小丘的句子,說說給自己在頭腦中留下的印象。讀中評價,體味美感。
6.在這樣的境界里你會有怎樣的感受,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一自然段。
7.齊讀感悟、練習背誦。
四、品味練筆
通過老舍先生優美的語言描寫,讓草原美麗的自然風光深深地打動了我們。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寫出一兩句描繪草原美景的句子或小詩。也可以用你手中神奇的畫筆畫出草原的美景。
交流展示。
五、鞏固練習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回顧美景、導入新課
引導學生回憶草原自然風光,今天讓我們接著走進草原,繼續我們的草原之旅。
二、朗讀理解
1.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第2自然段,說說你又看到了什么?
2.行車在草原上所見到的景象、蒙古人民騎馬幾十里歡迎遠到而來的我們的情景。
3.請同學找出來有感情地讀一讀,讀中評議。
看到這樣的場面你有何感想呢?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
4.交流感受,齊讀第二自然段。
三、讀中體會
1、請同學們自讀課文3.4.5自然段,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記號。
2、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說出自己的感受,抓住課文片段進行理解體會。
(1)主客見面時那真摯的感情。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用--線標出、交流。引導學生從詞句中體會(如: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中的兩個再??偸菬岷鹾醯匚罩械目偸?,人很多,都是從幾十里外乘馬或坐車來看我們的中的很多都是體會到主客雙方的感情熱烈、深厚。)
(2)自由讀思考,好客的主人是怎樣款待客人的?把你體會最深的一點講給同學們聽。找學生朗讀,同學們邊聽邊想象畫面??吹竭@樣的情景,你有什么樣的感受,你有什么話要說,你又會做些什么呢?引導學生聯系課文內容體驗。
(3)學習第五段:
齊讀最后一段,說說你對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理解。
四、總結感悟
1.總結全文談談你的感受。本文通過寫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蒙古草原看到的美麗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表現了民族團結的精神。
2.齊唱《愛我中華》。
教學目標
1.探究學習課文,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增強熱愛草原和草原人民的感情。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導入新課
1.檢查,指名學生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2.談話導入新課: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自然段,領略了大草原的美麗風光。這節課,我們將繼續跟隨老舍先生走進蒙古族人民的蒙古包,去感受一下蒙古族人民的熱情與友好。
二、“初入草原”,感受“灑脫”
【出示課件8】“汽車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達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還是草原。草原上行車十分灑脫,只要方向不錯,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聽不見一點兒聲音,也看不見什么東西,除了一些忽飛忽落的小鳥。
”
指名讀,說說你從這句話中讀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重點理解“灑脫”:
(1)“灑脫”這個詞結合上下文來看可換成什么詞?(自由、無拘無束……)
(2)從哪些語句看出“草原上行車十分灑脫”?(只要方向不錯,怎么走都可以。)
(3)教師描述,學生感受:“灑脫”就是沒有紅燈綠燈的障礙,沒有行人車輛的擁堵,卻有一路翠流,盡收眼底,卻有那忽飛忽落的小鳥相伴,這是令多少人向往的呀!
(4)指導朗讀,表現“灑脫”:看誰能讀出這種灑脫的感覺,大家來比一比,賽一賽。
三、深讀感悟,體會熱情
1.導入: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車的灑脫,令人向往;而草原的民族風情,更是令人難忘。讓我們跟老舍先生一道,走近蒙古包,去會會蒙古族同胞。
2.自由讀課文2-5自然段,思考:如果要用一個詞概括草原人民的特點,你想用什么?(熱情好客)
3.草原人民的熱情好客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學生回答,教師指導糾正。
4.請同學們試試看,在這些詞語的前面加上一些用“情”字組成的詞,是不是會讓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草原人民那滾燙的心呢?(板書:人情美)
【出示課件9】
迎接、
相見、
款待、
聯歡、
話別
(1)現在請同學們認真讀讀課文,讀完后,與小組的同學一起想想,把這些詞語加在哪個詞的前面最合適。
(2)學生自由發言填詞,教師點撥指導。在課件上完成填空,依次填上:熱情
激情
盛情
盡情
深情
(3)交流小結:
熱情迎接
激情相見
盛情款待
盡情聯歡
深情話別
(板書:熱情迎接
盛情款待
深情話別)
5.我們按照老舍先生訪問草原的順序,來一步一步地感受草原人的深情?
(1)熱情迎接:
①你從哪些語句感受到這份熱情?
“像被一陣風吹來似的”——來得真快,表現了草原人民迎接遠方的客人的急切心情。
“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為什么用“彩虹”來比喻?——不僅是因為穿著各色的衣服,更重要的還是比喻一種熱情。
“立刻撥轉馬頭,歡呼著,飛馳著……”想象當時車和馬相遇的情景,如果你在場,會有什么感受?
②草原人民撲面而來的熱情令人感動,你能否讀出草原人民的熱情?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2)激情相見:
①你能否想象當時的相見是怎樣的情形──學生即興表演,教師隨機采訪:剛才你們說了些什么?你聽得懂蒙古族語嗎?如果你聽不懂,你認為他們在說什么?
②有感情地朗讀,讀出激動、興奮之情。
(3)盛情款待:
①主人們拿出些什么款待遠方的來客?
②除了吃的、喝的,還不忘以歌助興,賓主無拘無束,其樂融融。
③有感情地朗讀。
(4)盡情聯歡:
①聯歡的項目有什么呢?
②說明:這些都是蒙古人最喜愛的傳統項目,是能騎善射、能歌善舞的蒙古人力與美的展示。
(5)深情話別:
①出示課件:【出示課件10】“背景為夕陽西下的草原,難舍難分的離別音樂(蒙語演唱的《蒙古人》)”響起。
②教師導引:夕陽西下,賓主雙方站在蒙古包外,望著那一望無際的草原,就要分別了。耳邊,悠揚的馬頭琴聲、質樸高亢的蒙古民歌還在回響;嘴里,噴香的奶茶、鮮美的羊肉,回味無窮;腦海中,那雄健有力、明快強烈的蒙古舞蹈依然歷歷在目。手握著手,那樣熱乎乎地握著,握住不散
……那可真是──依依不舍,難舍難分(引導學生說出表示舍不得離別的成語)。
③這正是──【出示課件11】“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太陽已經偏西,誰也不肯走。這句話表達了怎么的感情?(這句話表達了蒙古族人民和漢族人民的深厚情誼和依依惜別的感情。)
讓我們帶著依依惜別之情集體朗讀這句話。
四、課堂總結,布置作業
1.課文具體寫了作者見到的草原美景和蒙古族人民熱情好客、遠道迎客、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草原的風光美和蒙古族人民迎客待客的人情美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草原上的美麗風光讓我們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熱情好客更使我們深受感動。民族團結互助是大家共同的心愿。同學們,讓我們為中華民族團結大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2.作業
(1)抄寫課文中優美的句子。
(2)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自己認為成功之處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借助媒體,進入美的意境
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化理性為感性,化靜止抽象為生動形象、富有表現力的特殊功能,可一下子把“草原風情”——草原上的精華景點場面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從視覺和聽覺上感受草原的美。使學生很快陶醉在大自然的景色美和音樂美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理解,關注學生獨特的感悟與體會
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堅持鼓勵學生對文本進行個性化、開放性閱讀理解,而不是想著怎樣將學生的認識以及對文本的理解統一到自己的教學設計之中。比如在草原人民迎接遠客部分,我問學生:為什么把前來迎接的草原人民比作彩虹,學生的回答就多種多樣,只要是合理的我都予以了肯定,并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踴躍發言。接下來的問題是:蒙古族人民見到原來的客人,為什么不下馬交談,而是立刻撥轉馬頭?學生們同樣給出了五花八門的答案,我與學生共同評價,教學生設身處地地去想象,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求異思維和發散思維,學生想象的內容豐富了,語言表達也更切合內心實際了。
但教學永遠是有缺憾的,在本課時的教學中,我認為還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主要存在于以下兩個方面:
1.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沒有發揮好。老師在二至五段的學習中放手不夠,使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質疑、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的鍛煉。
小學高段年級的學生,是小學階段掌握知識日益增多,生活經驗日益豐富的時期,學生的情感體驗較小學低中段時更趨深刻,思想言行也更趨成熟。在音樂學習中,也較之前更具鑒賞力和判斷力。興趣是學生學習一切知識的內在驅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的前提。把握好音樂主線,讓學生跟著感覺走,始終保持對音樂課的濃厚興趣。適當的師生互動,把理性的音樂欣賞和非音樂因素的“趣味”結合起來,表現了師生在共同的活動中感受和提高教學的新理念。
教學分析:
針對學生對蒙古音樂了解較少,在教學設計上,運用了聽、看、議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強化學生的審美體驗,激起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和熱愛,奠定學生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發展音樂能力的堅實基礎。
教學年級:六年級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內容:
聆聽《萬馬奔騰》
表演《銀杯》
編創與活動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由蒙古族特有樂器馬頭琴演奏的樂曲和演唱蒙古民歌,激發學生對蒙古音樂的興趣和熱愛,樂于主動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歡蒙古族音樂。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銀杯》并進行表演,使學生在欣賞、表現等方面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感受和走進蒙古音樂。
教學重、難點:
聆聽馬頭琴演奏的樂曲《萬馬奔騰》。
有感情地演唱、表演歌曲《銀杯》。
氣息的把握、唱準前倚音、下滑音、連音。
教學準備:
課件一套多媒體教學平臺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畫面播放蒙古風光MTV,學生聽音樂進教室(學生自我感受)。
2、提問:同學們知道剛才聽到、看到的音樂畫面是哪里嗎?(指生回答課前了解的蒙古)
3、欣賞一段蒙古民間風俗場景。
(1)播放一段蒙古民間風俗場景,讓學生們談感受。
(2)看了剛才畫面,同學們,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音樂悠長,舞蹈的動作熱情奔放,賽馬摔跤的場面扣人心弦)
二、走進蒙古音樂
(一)馬頭琴
1、播放《萬馬奔騰》,設問:從這段音樂中, 感受到什么?(樂器音色很特別,想到在大草原上很多匹馬在奔馳的場面)。
2、介紹馬頭琴:(課件)
(1)馬頭琴是中國少數民族——蒙古族拉弦樂器,因琴桿上端雕有馬頭而得名。
(2)音色深沉、粗獷、激昂。常用于獨奏、民歌說唱的伴奏。
(3)演奏姿勢:坐姿、音箱夾于兩腿中間,琴桿偏向左側。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馬尾弓,在弦外拉奏。
3、簡單介紹馬頭琴的故事。
4、再次聆聽《萬馬奔騰》,邊聆聽邊表演音樂。
(1)觀察課本上的旋律線圖譜。
(2)同學們聆聽《萬馬奔騰》,用自己喜愛的方式參與到音樂中來,可以做騎馬的動作,可以做演奏馬頭琴的動作。
5、討論:從剛才的參與音樂表演中,你體會到什么?(蒙古民族的生產、生活和草原風格)
(二)、蒙古舞蹈
1、導入:馬頭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樂器,體現蒙古民族的生產、生活和草原風格。而舞蹈在蒙古人的生活中也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請欣賞這段蒙古舞蹈《歡樂草原》。
2、介紹蒙古舞特點:節奏明快、舞步輕捷、舞姿多遵循“手在舞,腰在扭,眼跟手,腳步穩”的特色。舞姿風格熱情奔放、樸實剛健、自娛性很強。
3、學跳簡單的舞蹈動作,如硬肩、跟步等。
4、談體會及小結。剛才我們欣賞了蒙古族的拉弦樂器——馬頭琴和蒙古族的舞蹈,你能談談蒙古族音樂、舞蹈給你的印象嗎?(學生自由發言,老師再做補充小結)
(三)、歌曲:
1、過渡: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唱一首蒙古族民歌。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體驗。
2、聆聽歌曲《銀杯》,體會蒙古族民歌的特色。
(1)學生聆聽歌曲《銀杯》。
(2)設問:
A你聆聽歌曲后有什么感受?
B這首歌曲在音樂上有什么特點(比如節奏、音高、旋律線的疏密)?
C這首歌曲表達了什么內容(可以從歌詞方面進行思考)。
(3)學生討論后回答:旋律悠長、音高起伏較大,情緒比較歡快、熱烈。蒙古人在請客時唱的歌曲。
3、教師總結:
《銀杯》是流傳在鄂爾多斯草原的一首風俗性宴歌。每當節日集會、招待賓客的時候,主人家 便會在飲宴的過程中高唱宴歌,載歌載舞以示對賓客的盛情。歌詞內容多為珍重友誼、尊老愛幼、提倡團結的格言警句。 這首歌曲旋律悠揚、音高起伏較大,中速,在音樂上帶有歡快、熱烈的情緒特征。
4、體會歌曲感情,學唱《銀杯》。
(1)教師表演歌曲,讓學生在心里默唱。
(2)解釋蒙古族同胞唱酒歌時的風俗習慣。在敬酒、唱酒歌時,要把酒杯舉至頭頂;客人要恭敬地接過酒杯并把酒喝干。
教師彈唱,學生放聲跟唱(兩遍,要求學生唱準音高、節奏)
教師指導、練習歌唱時的呼吸、前倚音、下滑音、連音。
(5)教師伴奏,學生齊唱,(兩遍,要求學生唱出歡快、熱情的音樂特點)。
(6)學生分成兩組,配合敬酒、喝酒動作唱歌。
三、體驗蒙古音樂
1、學習蒙族問候語:你好嗎?你好。
2、分組創作表演,模擬在蒙古包中宴請親朋。
要求:按照蒙古族人民的風俗和禮節,相互問候并唱酒歌《銀杯》。
3、小組表演。(在小組表演之后,先由學生相互評價優點和不足,再由教師總結評論。)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欣賞了蒙古族代表樂器馬頭琴演奏的樂曲和演唱了《銀杯》這首風俗性宴歌,對蒙古族音樂有了一些了解。比如,它特有的音樂風格和舞蹈動作等等,從而使其綜合性、多角度地表現了蒙古族音樂的魅力。我國有五十六個民族,今天學習的只是祖國眾多民族音樂中的一種,只要我們不斷學習,就能欣賞到各民族的優秀音樂文化,體會到各民族音樂的精神。
五、課程結束:學生在《銀杯》的音樂聲中下課。
教學反思:
本教案試圖從蒙古音樂入手,探討與感受蒙古音樂中有本民族特色的弦樂、舞蹈、歌曲以及它們的藝術魅力。讓學生通過課前查找有關“蒙古”的資料,使其知道除了課堂以外,還可以從多渠道獲取自己需要的知識和材料,使之形成自我尋找答案、自我構建知識的意識;繼而在課堂上不斷地為學生創設參與體驗、主動探索、積極實踐的條件,使學生在欣賞、想象、表達、模仿、交流等一系列活動中獲得經驗、獲得能力。本課例力圖激發學生對“蒙古音樂”的興趣以及進一步了解蒙古音樂文化的愿望,給學生的學習生活帶來了樂趣和回味,符合教學的可持續發展目標。這節課設計了三個教學領域。
感受與鑒賞。從課前熱身的蒙古音樂到蒙古文化的
了解都是基于學生自身對蒙古的印象,目的是讓課的序幕在一種學生純自然感受上拉開的,而并非老師強加上去的,老師的角色只是個引導者。
第二,體驗與表現。音樂源自于生活,課的開始借用影像片段將同學們的視線、聽覺逐漸拉向傳統的蒙古音樂。課的主線是蒙古弦樂、舞蹈和歌曲,通過學生欣賞、模仿、表演等來完成,讓他們覺得原來遙不可及的音樂與自己的距離如此貼近。
小學音樂。
二、課例名稱
《草原》。
三、執教教師
吉林市吉化第一實驗小學校滕征。
四、課型
音樂綜合課。
五、年級
小學三年級。
六、教材版本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音版)。
七、教學設計
(一)學生和內容分析
《草原》安排在人音版三年級音樂上冊第二課。本課以“草原”為主題,讓學生體會我國蒙古族民間音樂,初步感受這一地區音樂的民族風格。
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帶有濃厚草原風格的兒歌,旋律流暢自然,朗朗上口;情緒熱烈、歡快;節奏跳躍性強,具有舞蹈的律動感,表達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時喜悅自豪的心情。
在歌曲演唱方面,教材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引導學生在演唱時注意把握好速度,啟發學生唱出自豪、歡快的情緒。對于三年級學生而言,隨著音樂唱好歌曲已不是難點。在歌曲的情感表達方面,要以啟發為主,多聽、多體會,真正讓學生的情感從內心中流淌出來。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聽、唱、舞等音樂實踐活動,感受和體驗蒙古族的音樂和舞蹈,使學生在參與中能夠喜歡蒙古族音樂。
2.引導學生用自豪、歡快的情緒,活潑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3.分別用甜美、活潑的聲音演唱《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表現兩首歌曲的不同風格。
(三)教學重點
在聽、唱、舞等音樂實踐活動中感受和體驗蒙古族民間音樂的風格特點。
(四)教學難點
感受、體驗八分音符與四分音符的時值。
(五)課時安排
1課時。
(六)教學方法
將視覺、聽覺、動作與想象有機結合,在互動中享受、在體驗中發展。
(七)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鋼琴。
八、教學流程
(一)唱草原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草原上》。
(二)賞草原
問:你們對草原都有哪些了解?
觀賞草原風光的視頻。
(三)綜合表現
1.問:看到這些畫面,你都有哪些感受?
2.教師范唱歌曲。
問:這首歌曲好聽嗎?小牧民放牧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3.節奏練習。
(1)跺腳模仿馬兒跑的聲音。
(2)按要求拍擊節奏。
■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 |
拍手 跺腳
(3)隨音樂拍擊節奏。
4.再次聆聽歌曲。
師: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一首草原上的歌曲(學生齊讀歌曲名字)。這是一首以蒙古族民歌音調為素材創作的歌曲,表現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時的喜悅心情。請同學們再次欣賞歌曲,體會歌曲在情緒和速度上有什么特點。
5.隨著音樂用“Lu”來演唱歌曲的旋律。
6.朗讀歌詞。
7.輕聲隨音樂填唱歌詞。
8.教唱八分休止符和四分附點音符。
9.慢速隨琴演唱歌曲。
10.隨伴奏演唱歌曲。
11.歌曲處理。
問:通過演唱歌曲,你認為歌曲中的哪一句最能體現小牧民喜悅的心情?
用什么方法與其他的樂句區分?
12.隨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感悟體驗
1.問:《我是草原小牧民》和《草原上》都是表現“草原”這一主題的歌曲,這兩首歌曲的速度和情緒一樣嗎?
2.問:對于不同速度、情緒的歌曲,演唱的聲音是否一樣呢?
3.分組填寫答題卡,為兩首歌曲選擇正確的演唱聲音和情緒。
4.運用不同的聲音演唱兩首歌曲。
(五)拓展升華
學習蒙古族舞蹈動作并進行表演。
(六)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欣賞了草原上美麗的風光、演唱了草原上的歌曲、表演了草原上的舞蹈??梢哉f豐富多彩的蒙古族音樂不僅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而且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的快樂。最后,讓我們在愉快的歌聲中結束今天的音樂課。
九、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以“草原”為主題,首先運用多媒體課件制作了精美的草原風光視頻,讓學生在視覺與聽覺上感受到大草原的美麗,了解蒙古族的風土人情。歌曲的演唱與舞蹈的表演又讓學生用歌聲與肢體語言表現了蒙古族人民開朗豁達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氣質,真正讓學生的情感從內心中流淌出來。通過《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兩首歌曲的對比演唱,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力,表達對蒙古族音樂的喜愛之情。把聽覺、視覺、記憶與情感融為一體,擴大信息量,提高學生的興奮點。
在教學中,我把著重點放在了培養學生的節奏感以及舞蹈的律動感上,同時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一些簡單的蒙古族舞蹈的常用動作。所以在課前我讓學生簡單做了一些準備,查閱了一些蒙古族風土人情的資料。整節課進行得比較順利,學生的熱情也很高,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教學要求和教學目標,但仍存在幾點不足:
1.在舞蹈動作的學習中,對學生的組織沒有做好,整個程序的進行有些倉促,不夠細致。應該讓學生互相交流一下,把動作做得再整齊規范一些。
2.課前曾計劃把座位擺放得更加合理、更能適合于本節課的分組表演,但是由于客觀原因沒有實現,準備工作做得不夠充分。
寂靜的草原熱鬧起來,歡呼聲、車聲、馬蹄聲,響成一片。也不知是誰的手,總是熱乎的握著,握住不散。握手在握手,笑了再笑等等。以下是為大家整理語文草原教師備課案例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閱讀。
語文草原教師備課案例一
教學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草原》這篇散文記敘了老舍第一次訪問內蒙古大草原時的所見、所聞、所感,字里行間浸潤著濃郁的草原風情:一碧千里的草原風光,騎馬迎客、把酒聯歡、依依話別的動人情景,贊美了草原的美麗風光,表現了蒙古族同胞的純樸、熱情好客,以及蒙漢兩族人民團結互助的深情厚誼.
學情分析: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和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所以引導學生把握本課的主旨應該是比較容易的。但對于生長在北方小城鎮的孩子來說,草原即是遙遠的,又是陌生的,因此如何應用信息化教學資源,使學生感受到草原風光美、人情美,是上好本課的關鍵。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會讀寫“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飄帶舞、馬蹄、禮貌、拘束、羞澀、摔跤、偏西、天涯”等詞語。
2、有感情朗讀課文,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風光和風土人情,體會蒙漢的民族情深,激起學生了解西部,熱愛西部之情。
3、感受文章的語言特點,體會作者表達的方法,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的含義。
4、背誦1、2自然段。
重點難點:感受蒙古的美好風光和風土人情,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感受作者對草原的熱愛和依戀之情。
教學準備:
1、課前要求同學們收集的有關草原的資料,以及作家老舍的有關情況。
2、有關美麗的草原的風光片和能抒發美麗遼闊草原歌曲。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二次備課
一、談話引入,創設情境
1、播放歌唱草原的歌曲,(如《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蒙古人》等能體現草原遼闊風光或民族特色的歌曲。)
2、同學們,聽了這首歌你的心情怎樣,是不是有一種置身于草原的感覺呢?課前你們收集了有關草原的資料,能談一談草原在你們心目中的印象嗎?
(學生盡情說一說,可以描繪草原的一碧千里,也可以描繪草原綠毯如氈,還可以說一說這里牛羊成群盛景、民族風俗等等。)
[運用情景把學生帶到美麗的大草原中,使他們對草原有個初步的認識,知道草原是遼闊美麗的,而且具有民族特色,這種初步的認知可以使很多的同學產生對草原的向往,也有利于進入文章的情景之中。]
3、作家老舍是一位人民藝術家,也是一位文學產量較高的作家,深受人們的愛戴,那么當我們的作家老舍第一次來到內蒙古大草原時,他看到的是一番怎樣的情景呢?現在我們就隨著老舍先生一起到美麗的草原看一看。(板書課題:草原。)
4、即將來到草原的你,見了這個題目,最想了解草原的什么?
預測:
(1)草原的景色如何?
(2)草原的人們怎么樣?
(3)作者第一次來到草原有何感受?
………
二初讀課文,自學本課生字。
1同學們想知道的問題很多,現在就讓我們帶著對草原的好奇,一起來到草原。邊讀邊想,課文描寫了草原的什么?
(學生自學課文內容,教師與個別學生交流)
2引導學生概括課文內容。
3學生自學課文生字,新詞。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學習,也可以和同座交流)
4檢查學生的自學結果:
(1)讀生字和詞語。
A認讀幾個容易讀錯的字和糾正幾個易寫錯字:
蒙的讀音是“měng”,“好客”中的“好”讀作.“hào”,“同行”中的“行”讀作“xíng”,“似乎”中的“似”讀作“s씓毯”的最后一筆為點,“吟”“貌”不要多一點“襟”“澀”不要少一點。
B理解以下幾個詞語:
境界:事物所達到的程度和表現的情況。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氣清新,一碧千里,翠滴的那種如詩如畫的情境。
灑脫:本指言談舉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遼闊平坦,在開車是可以隨心所欲,而不必擔心有什么危害。
迂回:回旋,盤繞。文中指河向帶子,彎彎曲曲的樣子。
拘束;過分約束自己,態度顯得不自然。
二再讀課文,理清行文線索。
1認真讀讀課文,看看作者是怎樣寫草原這篇文章的。讀書時,一定要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2和同學們交流一下,作者是怎樣安排這篇文章的行文線索的。
3匯報交流結果,教師及時引導,概括內容如下:
這篇文章作者按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來寫的。首先描述了一望無際的草原美景,使作者感到一種境界的美。(板書:風景之美)接著又展示了一幅人們歡迎遠方客人的隆重場面,最后把酒話別,直至用“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收束全文。
[形成文章的結構和線索,使同學們初步感知文章的寫作脈絡,以便于使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做到有物可尋,有章可遵。]
三、精讀細品,品味草原之美
1、作者老舍初到草原的感受是獨特的,你來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課文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寫了草原之美的?劃出你認為描寫優美的詞句,印象深的地方多讀幾遍。
2、學生自由讀課文,自學并批注。
3、匯報交流。
根據學生的匯報,教師歸納出草原的“可愛之美,自然之美,意境之美”。重點導讀并理解以下語句: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然。
A能不能說一說“一碧千里”在你腦海中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B“茫茫”是什么意思?同是寫草原,為什么有的說“天蒼蒼,野茫茫”老舍先生卻說“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
(2)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向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流,輕輕流入云際。
A翠色“欲”流,為什么后面又說“輕輕流入云際”,這不是很矛盾嗎?
B“翠”是什么顏色?那為什么不說綠色要說“翠色”呢?區別在哪里?學過國畫的同學能給我們解釋一下什么是“用綠色渲染”嗎?
G輕聲讀讀這句話,看看這“翠流,輕輕流入云際”在你眼前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3)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來吟一首奇麗的小詩。
A是什么使人驚嘆?是什么使人舒服?還能用別的詞語來形容這樣的境界嗎?
B“奇麗”是什么意思?如果要你來吟誦一首奇麗的小詩,你會吟誦什么呢?
(4)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A閉上眼睛想象一下這樣的情景。
B你認為有那些草原的樂趣?
四、課件演示,再現草原之美
1、通過剛才的交流,同學們感受到的草原之美,那么真實的草原又是什么樣子的呢?你們想看一看嗎?(播放草原的有關錄像資料)
2、談一談,看完錄像的感受。
3指名再來讀讀課文,要求學生邊讀邊結合文中的語句,想象畫面的內容。
4試著把這一自然段背誦下來。
【借助感性的畫面內容直觀場境把學生帶入情景之中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五、升華情感,滯留問題。
1同學們都談出了真實的感受,老師也看出,你們對草原充滿無比熱愛之情,那么這篇課文,作者是怎樣用生動的筆觸表達情感的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2找一些描寫草原美景的文章,課后和同學們讀一讀。
語文草原教師備課案例二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進入美麗的草原。
1、復習有關詞語:教師出示: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飄帶舞、馬蹄、禮貌、拘束、摔跤、偏西、天涯。
學生正確朗讀。
2、指名背誦第一自然段。
3、初入草原,我們有一種強烈的心理感受,那就是草原的風景之美,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作者是抓住哪些方面來寫了草原的美景的?
【通過回顧,重溫遼闊草原美麗風景,激發學習興趣】
二、由景及人,感受草原的另一番景象。
我們已經感受了草原的美景,其實最讓人感動的不僅是草原的景美,這里的人們還非常的熱情,現在就讓我們再一次來到草原,感受那里的另一番景象。
自學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然后互相交流一下自己讀后的感受。
匯報:這兩自然段,主要寫了草原人民熱情迎接:
﹙學生匯報,教師點撥﹚
1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還是草原,。草原上行車很灑脫,只要方向不錯,怎么走都可以。
(抓住這句話感受草原的寬廣和草原行車的灑脫。)
2像一陣風吹來似的,男女老少穿著各色的衣服,群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來。
(身著盛裝是蒙古人民的一種熱情的待客方式,他們策馬疾馳而來,充分看出他們的熱情。)
3寂靜的草原熱鬧起來,歡呼聲、車聲、馬蹄聲,響成一片。也不知是誰的手,總是熱乎的握著,握住不散。握手在握手,笑了再笑等等。
(聲音的嘈雜,草原的熱鬧,手與手的握住不放,都可以看出草原人民的熱情。)
板書襟飄帶舞策馬疾馳握手不放笑了再笑
【合作交流,給予學生學習空間,培養自學交流能力】
4同學們這種熱情,真是讓人感動不已,你體會到了嗎?那么你能夠帶著蒙古人民的熱情來讀一讀嗎?
5指導背誦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以景激情用情品讀情景一致】
三、情感升華體會蒙漢情深
1、多么美麗的草原之景!多熱情的草原人民呀!下面我們繼續學習課文,感受他們把酒話別的激動場面。
2、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相互交流。
3、全班匯報,教師相機點撥。
點撥:
(1)主客見面時熱烈歡騰的場面。引導想象:如果你是其中一員,你會說什么,做什么?
(2)主人用富有草原特色的食物招待賓客??腿藭鯓痈兄x?
(3)干部和老翁這些有身份的人給客人敬酒。說說你的祝酒辭。
(4)鄂溫克姑娘給客人唱歌,小伙子表演摔跤等。用自己的話去贊美他們。
(5)投影出示: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你怎樣理解這句話?你從這句話中又讀出了什么?
4、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場面。要求讀出自己的體驗和個性的理解。師生評議朗讀。
四品味全篇總結寫法
1直抒胸臆:
2精描細寫:
3寫實質樸不加雕琢:
五回顧情境置留作業
如果你就是隨從老舍先生一同進入蒙古草原的其中一位,那么,步入此情此景的你,當時會有怎樣的心情呢?拿出你心中的彩筆,盡情釋放,寫出你的感受,好嗎?請課后認真完成。
語文草原教師備課案例三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劃出含義深刻的句子。
3、讀懂課文,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感染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
4、品味、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劃出含義深刻的句子。學會本科10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
教學難點:
品味、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
教具準備 :
教師準備
課件、課文朗誦磁帶。
學生準備
收集有關草原風光和民俗風情的圖片、文字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草原的美麗讓我們流連忘返;這節課,我們將近一步了解生活在草原上得人們。
二、自主讀書
1、今天的草原,以美麗的自然風光與獨特得民族風情吸引這越來越多的游客。如果你是一名導游,該怎樣向游客們作介紹呢?
2、請同學們認真讀第2-5自然段,可以列列提綱,或摘記一些詞語。
三、小組交流
小組內一人扮演導游,其他人扮演游客,到陳巴爾虎旗去游覽。導游要主動熱情的向游客作介紹,回答游客感興趣的問題。
四、集體交流
1、那位同學愿當小導游,帶領大家到陳巴爾虎旗去游覽?老師希望你在介紹時盡量用上課文中的詞語。還可以結合你在課外收集到的資料。當游客的同學,遇到自己感興趣的地方一定要請教導游啊。
2、在導游的帶領下去感受草原獨特到的民族風情和草原人民熱情和好客。
五、體會情感
1、在這位小導游的帶領下,我們結識了新朋友,蒙古族老鄉給人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學生自由暢談:熱情好客、淳樸、親切大方等。)
2、蒙漢兩族人民盡管語言不同,但心心相通,大家用握手、微笑表達著親熱;用音樂、舞蹈傳遞著真情。請同學們找出最能體現蒙漢兩族人民情深意重的段落讀給大家聽。
3、知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第2——5自然段。
4、教師小結:老舍先生和我們一樣,留戀草原上的景,草原上的情,草原上得人,所以他動情的寫下了“是呀!盟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板書),結合你對全文的理解,試說一下這兩句話得意思。(蒙古族人民和漢族人民情意深厚,怎么能夠舍得馬上分別呢?雖然已夕陽西下,仍在草地上依依道別。)
5、全班有感情的其讀課文。指導學生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六、隨文練筆
1、對中草藥產生興趣。
2、認識幾種常見的中草藥,知道它們可以治病。
3、知道中草藥最早是中國人發現并使用的,增強幼兒的民族自豪感。
4、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5、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家長與幼兒一起收集些常見的中草藥實物,并知道其名稱與作用。
2、課件(1):中草藥的由來與采制。課件(2):可以用作中草藥的各種動植物及礦物質等。課件(3):李時珍及《本草綱目》。
3、準備一些常見的中草藥
活動流程:
一、導入部分
師:前幾天,老師讓你們和爸爸媽媽一起收集些中草藥,這幾天小朋友帶來了這么多的中草藥,你在哪兒找到這些中草藥的呢?你還在什么地方見過中草藥?引導幼兒聯系已有的生活經驗想一想,說一說,從而激發幼兒探究中草藥的愿望。
二、展開部分
1、引導幼兒認識一些常見的中草藥名稱及作用
師:老師把大家收集到的中草藥布置成了一個小小的藥店?,F在,老師想請小朋友們來仔細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這些藥材,看看你認識多少種呢?它們叫什么名字?都有什么作用?是植物類的還是動物類的呢?一會兒老師請你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幼兒自由觀看)
(1)提問個別幼兒,介紹自己認識的藥材的名稱及其功效。
(2)教師介紹名貴藥材——靈芝
師:老師也認識一種藥材,它是生長在山林中的一種植物,是一種非常名貴的藥材,你們知道是什么嗎?它叫靈芝,可以治很多病,還可以增強抵抗力,延長壽命呢。據說千年靈芝還可以讓快要死去的人活過來呢,神奇吧!
小結:原來,植物做成的藥材是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幫助的,有些還可以治病呢!
2、了解中藥的由來與采制
師:小小的植物也能治病,是哪個國家的人這么聰明發現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課件你就會找到答案的。播放課件(1)。
師:現在大家知道了嗎?對!就是我們的祖先發現的,是我們中國人最早發現植物可以治病的,所以我們稱這些藥物為中藥。你覺得我們祖先聰明嗎?他們的確非常聰明,不僅發現了有些植物可以治病,而且還發現了許多動物和礦物質也可以做成藥材用來治病呢!那么,哪些地方可以找到這些做成藥材的動植物和礦物質呢?
播放課件(2)
師:原來,大自然中到處都可以找到用來制成中藥的動植物和礦物質呢,又方便又便宜,而且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還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我們離不開大自然,我們要保護好大自然。
3、介紹中藥名醫李時珍及其著作《本草綱目》播放課件(3)
師:在明朝,有個非常有名的大夫,叫李時珍,為了給老百姓尋找治病的藥材,不怕苦,不怕累,帶著徒弟走遍了千山萬水,親自嘗盡各種奇花異草,最后終于編寫了著名的醫藥用書《本草綱目》,這本書里面記載了一萬多種中草藥的作用,是我國醫藥寶庫中的珍貴產物。因為中藥的副作用特別小,所以很多外國人十分佩服我們中國的中醫藥,也來學習我們用中藥來給病人治病。李時珍爺爺真是一個了不起的中國人呀!
三、結束部分
師: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很多關于中草藥的知識,誰能告訴大家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關于中草藥的知識?個別幼兒發言,教師總結(如:靈芝是名貴藥材,中草藥是中國人發現的,李時珍是一位名醫等等)。
拓展延伸:
組織幼兒參觀附近的中藥店,增加對中草藥的親身體驗。沒有條件參觀中藥店的幼兒園,教師可以創設一個區域,請幼兒進行中藥店的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