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09 11:56:02
序論:在您撰寫圖案實訓總結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在現在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應該減少圖案課程編排中變形方面的比重,在題材的選擇和變現方式上更加傾向自由隨意的風格。
(1)在課程設計和安排上,應該盡量條理化和清晰化圖案設計的設計規律的講解,教師在課程中就應該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自己發現規律、自己總結規律,這種規律類似于學科知識,枯燥無味,過于枯燥晦澀的規律往往會限制住學生的跳躍性思維,尤其是處于思維極度發展的青少年,過于規律化的條理性規律會將學生局限在這些規律之中,使學生在思考問題時無法跳出來,遇見任何事情都習慣用這個規律去解決,從而導致作品生硬呆板,缺乏個性和創意,通過變形,我們可以讓學生自己去總結總結自己作品中表現出的規律,從而讓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圖案設計中所存在的規律。
(2)21世紀是一個青春非常,充滿個性的時代,較之前相比,每個人的審美理念和時尚觀念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已經進入了一個崇尚自由民主、思維跳躍的時代,而圖案設計作為美化生活的一個有力武器,就更應該靈活多變,體現當代人多變的性格。也就是這道理,我們不必再將自己局限在之前設定好的條條框框里,我們可以放開自己的思維。作為授課教師,不要談“變形”色變,而更應該緊跟現展的潮流,充分體現當代設計理念和潮流,不必再跟“幾何”等概念牽扯。新的時尚觀念也帶來了新的圖案理念,自由跳躍的畫風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培養學生的創新觀念,有利于學生設計潛力的發揮和培養。
(3)教師在授課中,要增強教學內容的連貫和互動。尤其是在實訓課中,要貼近藝術,滿足藝術設計課程的要求,把之前單獨設計的動物、植物、人物、景物等課程融會貫通起來,發展成為多種方面的多方面訓練。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進行選擇。同時教師要注意到不同學生所存在的不同的優勢,要有針對性的進行訓練,要單獨進行輔導,并且要強調在表現手法上不能在過于拘泥,可以把所學過的所有的表現手法進行歸納和選擇,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也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觀念和意識。
一、必須對中國傳統紋樣進行深入的記憶,以及熟悉外國傳統紋樣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中國越來越融入了世界的潮流,外國文化不斷涌入中國,使得中國傳統的文化難以得到繼承和發揮?,F在的學生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的缺乏已經成為大家公認的事實。在課堂中,由于各種教學工具的使用,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也缺乏重視和激情,在要展開設計時,往往面臨的就是沒有靈感沒有思維,在面對復雜難懂的紋樣圖案時,往往又表現出了不耐煩和缺乏耐心。為什么會產生這種情況?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學生缺乏對中國傳統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所以說,在傳統的圖案教學活動中,最主要的就是教會學生重視當今傳統的圖案紋樣,為自己鋪平設計之路。讓學生試圖自己總結傳統圖案設計的規律。如何能準備把我住傳統紋樣設計的精髓,我認為最主要的就是在學習中,把握住每個圖案的造型類型、色彩搭配、構圖方式等等,并對這些加以總結,只要將這些進行仔細的歸納和分析,我們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把握古人的設計理念和設計精髓。
二、結合傳統圖案設計理念進行創新
其實仔細研究便可發現,學生在對傳統紋樣設計進行學習之時,往往存在很多的學習誤區。比如:沒有靈感,照搬照抄源設計,要么就是對源設計進行簡單的修改,換湯不換藥,其所表現的作品枯燥乏味,沒有生動性。何為重塑,就是對傳統的作品進行回爐重造,重點體現創新觀念。在課堂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要讓學生根據當今流行的時尚設計理念,當今季度所流行的暢銷元素,對經典進行重新解釋和再造,體現自己的創新理念,表現自己的設計思維和理念。讓自己的作品更多的貼上時代的標簽。賦予它時代意義。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所做的這些,都是為了讓學生把握住圖案實訓課程的精髓所在,提高學生的設計水平。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對枯燥乏味的課程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實訓,讓學生體會到圖案與時代之間的密切關系,讓自己的作品更多的被賦予時代含義。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的學習和見解視野更加的開闊,就可以進一步的引導和激勵學生,使學生朝著正確的設計之路上順利前行。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采取更加有趣的方式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我們可以將學生已經設計完結的作品進行一些一些小小的改動,可以將這些作品移植在短袖、一次性紙杯、陶瓷杯等實物上,這樣的話,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動手參與的熱情,還可以增加實訓課程的樂趣,活躍課堂氛圍,以一種最直觀的方式將作品體現在實際生活當中,讓學生理解作品設計與單純的藝術構想方面的差別。自由這樣,學生才會想要動手,才會愿意動手。動手能力才會得到你最大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盤湘龍.《設計管理》課程教學改革與研究探討[J].文藝生活(藝術中國),2011,06.
[2]黃爾.模擬公司模式授課制在藝術設計專業的作用[J].資治文摘(管理版),2009,03.
[3]曾超.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初探[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03.
[4]楊頻.動靜相宜,教學相長——情景教學在《中醫護理》教學中的應用[A].甘肅省中醫藥學會2009年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9.
1.1重模仿輕應用《圖案設計》作為一門應用型課程,在教學中首先要考慮學生的學情,學生的專業定位以及畢業后的求職與發展。對于高職院校來說,學生專業底子較薄,在校時間相對較短,學生畢業后從事的是與藝術設計與制作相關的職業,因此在《圖案設計》教學中不應采用本科院校的教學模式,而應當注重學生對市場、對行業的調研與了解,在此基礎上強化學生圖案實際應用能力;其次,不要落入傳統教學模式的怪圈,除了模仿就是寫生,學生只會紙上談兵。現代教育革新需要《圖案設計》課堂在項目化教學的情節中以任務驅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實際應用的能力。1.2教學滯后于行業發展需求《圖案設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它的教學具有其自身的科學性和藝術規律,通過實訓教學使學生熟悉相應的圖案規律與形式法則,把自己的設計理念轉化成實際圖案,在有形的感受與無形的體會中拓寬設計思路。同時,通過實訓教學,學生可以了解市場、了解消費群體的心理、熟悉設計流程和環節;此外,通過實訓教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專業表現技能和創新能力。但是,目前高職院校中的《圖案設計》教學還停留在模仿、寫生階段,學生對于市場圖案流行趨勢、顧客對圖案的喜好等信息來源于有限的網絡與教材,因而這樣的教學沒有達到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反而遠遠滯后于行業的發展需求。
2應用型理念下《圖案設計》教學的革新
隨著社會發展和信息傳播的加速,以傳統教學模式為主的《圖案設計》課程必須要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以跟上時展的步伐,迎合現代設計教育對人才培養的要求。根據高職院校學生自身學習特點與現有的水平,《圖案設計》教學應從學生搜集圖案素材、圖案模仿訓練、圖案提煉變化等傳統教學模式中走出,更注重培養學生對于各種圖案在實際應用中的訓練,從而使其在日后的職場生涯中很快適應環境,并成為創新、創業型人才。2.1尊重傳統,加強基礎知識學習《圖案設計》課程在教學中既要注重傳統知識的繼承,又要注重現代圖案設計理念的灌輸。對于高職院校來說,由于學情的限制,學生更多注重圖案設計的實踐訓練而背棄圖案理論的接受。但對于《圖案設計》課程來說,傳統的圖案元素、民間的圖案符號以及本土的圖案是最為有價值的借鑒資料,在教學中首先需要進行中外傳統經典圖案的介紹,讓學生在賞析中感受前人圖案美的創造,與此同時觀察圖案形式美的構成與色彩的搭配。其次,在圖案基礎訓練中,需要學生掌握的是形成圖案的基本元素:點、線、面、體、色彩和肌理等的構成關系。在圖案組織中這些元素被某一形式法則統一在某一特定的關系內,因此,學生就要對這些基本元素的性質、造型規律及構成方法有所認識和理解,再針對典型案例進行臨摹并從中得以啟發。最后,在臨摹前人經驗之后進入圖像寫生與圖案概括、抽象的階段。前人的經驗固然重要,但圖案原型更多來自于自然萬物,因此,對于自然的寫生是圖案設計課程不可逾越的階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植物、動物、人物等實物寫生,然后對寫生的對象進行抽象、整合、解構,甚至夸張變形從而最終凝練出具有個人特色的創意圖案?!秷D案設計》教學不只是掌握前人總結的規律和法則,更多的則是對傳統圖案的藝術美感、文化淵源、設計理念的繼承與發揚。同時,我們還要在繼承的基礎上敢于實踐和創新,將傳統藝術與現代觀念相結合,從而創造出更具時代特色的作品[1]。2.2拓寬教學模式,注重實踐應用《圖案設計》課程在基礎知識學習與模擬階段沿襲的是傳統授課路線,在圖案設計實踐應用階段則有了許多革新的空間,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加強培養學生的圖案創新意識。教師以主導者的身份為學生設立實際應用性課題,這些課題應當貼近生活以增強設計的可操作性。學生借鑒傳統圖案元素,并結合自身生活的體驗以團隊為單位完成課題設計。高職院校的藝術教育強調與實際相結合,與項目結合,讓每一個學生能夠完全參與到實際項目中去?!秷D案設計》課程可以展開若干虛擬項目,比如為某公司設計手提袋,手提袋是商業廣告活動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廣告宣傳方式,一個好的手提袋設計作品是對文字、圖案、色彩、構圖的合理設計;手提袋圖案元素的創意體現了設計者對于特定人群消費需求和審美心理的準確把握。模擬該項目的時候要求班級同學分成若干團隊,首先,對于手提袋市場進行調研,尋找自己團隊所需的圖案,并收集、歸納、整理;其次,展開消費人群的調研,了解顧客所喜歡與接受的圖案元素;第三,策劃某一主題,并針對主題進行相關圖案設計;第四,手繪或者計算機輔助設計圖案草圖,并最終將草圖描繪于手提袋上。最后,團隊之間模擬客戶與制作方對手提袋圖案設計進行評價,并接受評價意見做最終修改。模擬項目教學或者引入真實項目于圖案教學中,學生通過規范設計流程,調研市場收集資料、制定項目設計計劃、討論并完善設計方案,最后以設計說明書形式體現項目設計,這一系列實戰過程培養了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市場敏感度和團隊協作能力。學生在整個項目活動中以積極的姿態投入,他們的創意思維得到充分展示,實踐應用教學環節使得學生既有基礎知識和技巧的訓練,又得到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以及創新思維方式的培養[2]。教師作為主導者,密切注意學生的每個實訓環節,盡量以旁觀者身份作好記錄而不去更多干涉學生的設計,但是在最終評價環節教師應給予學生綜合性建議。2.3結合“創意市集”,激發學生創意思維“創意市集”是指在特定場地展示、售賣個人原創手工作品和收藏品的文化藝術活動,其主要特點是:作品的原創性和多樣性,創意作品的可交易性?!皠撘馐屑睂嵺`教學模式是一個開放性的課題,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為目的,學生不僅僅通過具體的課堂工作任務制作創意產品,并且可以將原創作品變為商品出售,這既改變了傳統藝術設計實踐教學的空泛,使得實踐教學切實與市場需求接軌,而學生也鍛煉了動手能力。傳統《圖案設計》課程注重圖案的臨摹與寫生,“創意市集”實踐教學模式引入圖案教學課堂中,通過項目化與任務驅動的設置,將圖案課程與藝術設計的其他學科知識融合起來[4],如以設計個性T恤為任務的單元,要求學生在避免任何圖案直接引用的前提下,以形式美法則變形、夸張、挪用、重構進行T恤圖案再創作。圖案的創作手法也不再局限于完全手工繪制,可嘗試采用其他綜合材料創作出不同的圖案效果。每個單元任務結束時,學生的作業都以原創成品的形式呈現,并可以拿到“創意市集”上售賣,以接受市場的檢驗[5]。這樣的教學任務與創新理念無疑能夠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并獲得一定的成就感,會促使學生主動調研市場,關注客戶需求,讓圖案的選取與設計具有創新、創意性,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實訓教學目的。2.4重視教學評價,評價方式多元化有效的教學評價不僅是對課程學習最終取得的成果給予評價,也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表現作為一種鼓勵方式給予評價。傳統的《圖案設計》教學評價體系呈現為一元化,教師對學生作品進行一定的分數量化,整個評價過程中既沒有形成師生之間的互動,也沒有其他方面建議的介入,只有教師個人的觀念與意見?,F代教學評價既注重設計最終結果的評價,也注重設計過程的評價,因為在學校的教學環節中學生是來學習設計創意或者設計表現過程的,設計的最終結果對于尚在學習階段的學生而言并不是唯一的[6]。因此,《圖案設計》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以指導者的身份,關注創意設計過程中學生的獨特想法和思路,結合學生設計過程的表現以及最終設計作品給予合理的評價?!秷D案設計》教學評價除了上述以教師作為評價主體之外,還有可以嘗試其他交互評價模式。例如:(一)學生團隊之間互相評價:學生在圖案的設計過程中積累了一定的知識與經驗,相互間的評價將會更為貼切與直觀;(二)團隊內部個人與個人之間的評價:這類評價關注的是團隊協作中每個人在分工及合作中的表現與完成的效果。(三)進行“創意市集”客戶問卷調查:顧客對設計的成品給予評價,這個評價意見走出了教室與校園,更加貼近市場的需求與流行走勢,也更加貼近民意。
3結語
關鍵詞 立體裁剪 多維空間 設計思維 實訓練習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人類生存的大千世界是一個色彩斑斕、千姿百態、變化無窮、萬千造型并存的世界,多維空間造型的物質形態數不勝數。服裝設計專業教學中的《立體裁剪》多維空間造型設計思維與實訓練習,主要探索如何在《立體裁剪》課程教學中運用多維空間設計思維對學生進行實訓練習。
1《立體裁剪》課程與教學現況
“立體裁剪”是服裝設計制作的一種技術手段,是以人體作為獨立“物體”,而服裝則是這個“物體空間”的外包裝,類似于我們生活中物品的包裝(如:糖果、茶葉、玩具等等物品的包裝)。
立體裁剪服裝作品與物品包裝類比示意圖
“立體裁剪”也可以說是人體外包裝的立體構成,采用手法是運用面料覆蓋在人體或人臺上,并通過分割、折疊、加量、減量、褶皺、編織、造型、縫合等多種技術手段制作成的人體多維空間包裝――服裝。
《立體裁剪》課程在我國服裝專業教學中一般分為兩大實訓模塊,即基礎實訓模塊與創意實訓模塊,“多維空間造型法”則是創意實訓模塊中的拓展衍生部分,它不同于以往的禮服設計制作,而是以多個多維立體構成空間為源點設計制作服裝,重點訓練學生運用“多維立體構成空間”設計制作服裝的設計思維方式和能力。
在《立體裁剪》課程創意實訓模塊教學中,運用“多維立體構成空間”法進行實訓是一種較為先進的教學方式,重點訓練學生采用“多維空間造型法”為服裝設計思維源點進行服裝設計與制作。流程大致為:先以多維立體構成源點進行服裝款式設計或草圖設計(其中包括:主題思路、造型設計、面料再造、面料選擇,色彩確定等等);再采用紙張或胚布在人臺上進行款式造型;款式造型完成后,取下紙張或胚布,進行平面款式衣片的修改完善;接著對正式面料(包括再造后形成的新型面料)進行裁剪;完成后回到人臺進行最后的拼接與調整;最后一步就是進行縫制完成成衣。學生在整個作業過程中重點提升以“多維空間造型法”為基礎的綜合設計制作能力。
2什么是立體裁剪“多維空間造型法”教學
在《立體裁剪》課程創意實訓模塊的教學中,指導學生提高服裝設計的造型創作和制作能力,培養適應現時代實用創新型人才是我們的教學主方針,也是我們教學改革急需要探索的方向所在。
綜合我們四年的教學培養計劃來看,在大力提高學生畢業后就業率與創業率的同時,我們也要結合中國的經濟快速發展的趨勢,培養能與國際接軌的高端人才,運用“多維空間造型法”進行《立體裁剪》課程創意實訓模塊的教學,就是這方面的教學探索與改革。
立體裁剪的“多維空間造型法”也可以稱為 “立體構成”在服裝立體裁剪中的運用,它是服裝裁剪中二維(傳統平面打版裁剪)與多維(立體形態在裁剪的應用)的結合教學方式,其中又以多維立體構成形態為主要實訓目標,比如:以A字型服裝造型為例,我們把A字型服裝想象為一個三椎體,那么我們在這個三椎體上就可以進行任意的切割、展開與錯縫而形成大相徑庭的立裁服裝款式,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在立體裁剪課程學習時設計思維的趣味性、活躍性和動手積極性。
“多維立體空間”是指多個立體造型組合成的空間,具體應用至服裝設計中,采用傳統平面裁剪法是很難達到的效果,而運用到《立體裁剪》課程的創意模塊教學中,學生能很容易利用直接、直觀、簡易的手法達到意想不到的造型效果。
如:當二個大小不等或相等的正方體,其中一個正方體以人臺為中心固定不動,另一個正方體則進行水平推移、上下推移或穿透移動,每移動到不同方位就會形成不同的新空間,或者是變形的空間造型,如果再在位移空間的基礎上加以其他變化,如:曲線、面料再造、三角體、柱體、面料分割、錯縫等技術手段,學生就可以創意出無窮盡的服裝款式,重點是教會學生通過“多維立體空間”技法,掌握《立體裁剪》課程創意模塊中的學習設計思維方和制作方式,是“授之與魚不如授之與漁”的教學理念。
3“多維空間造型法”教學實例
3.1教學實例
(1)新舊上海(暫命名),2012級學生,分組實訓。
(2)主題思路:采用上海上世紀3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件(如老留聲機等)、廣告畫、服飾等,與現代上海的標志物圖案對比,主題思路來源于她們的上海專業考察。
(3)款式造型手段:楊桃型結合風琴折疊型為主體,配以球體和柱體表面不規則分割和穿行款式設計,旗袍局部與現代服裝造型相結合。
(4)面料、色彩和圖案:面料―銀色光澤面料、黑色皮革或仿皮,深灰色針織面料;圖案―30年代懷舊色圖案與現代上海標志物彩色圖案相結合,圖案技術采用面料數碼印刷并拼貼制作。
(5)作業過程:設計思路―設計草圖―人臺紙張或胚布造型―球、柱體紙張或胚布分割造型―平面打版―成衣面料裁剪―縫制成衣―圖案拼貼―調整完成。
(6)作業過程圖片:
設計草圖 制作過程花絮
(7)最后的作品
3.2其他教學實例
(1)課堂作業,2012級學生,個人實訓。
(2)款式造型手段:各款采用的造型手法均不同,有采用曲線加不規則立方體;有采用三椎體造型的;有采用不規則曲面錯縫技法的;有采用編織法加圓凹旋轉造型的。
(3)面料、色彩和圖案:根據各款式選擇面料、色彩多樣。
(4)作業過程:設計思路―設計草圖―人臺紙張或胚布造型―球、柱體紙張或胚布分割造型―ELV材料切割造型―平面打版―成衣面料裁剪―縫制成衣―調整完成。
(5)作業圖片:
4教學體會和總結
通過48課時理論與實訓相結合的的教學,學生們運用掌握的理論知識,在立裁創意服裝設計制作實訓中,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由平面擴展(服裝原型)―三維空間元素(基本廓型)―多維空間元素(復雜廓型)―回到平面(復雜廓型的平面版型)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們系統掌握了多維空間元素與人體結構、服裝結構關系的基本原理,特別是在利用多維空間元素創意服裝設計與制作上,既拓展了原創設計思維又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們對特異造型服裝制作的動手能力,學生們的創新能力在本課程中得到突飛猛進。
烹飪工藝美術主要以造型及色彩表達烹飪的內容、形式,無論從烹飪技術層面考量,還是從烹飪工藝美術設計方面看,都具有鮮明的特征。烹飪工藝美術特點在這里指的是在烹飪美術設計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一些主要特點。
1.個人能力外在的綜合性體現
廚師的綜合能力包括其學識、修養、性格、專業技能、審美意識等。廚師借助食材的可塑性,運用烹飪技術獨特的語言和藝術表現手法表達內容豐富、題材多樣的飲食方式,在激起人食欲的同時,讓飲食的過程平添無限的快樂。因此,烹飪工藝美術作品的設計和制作體現了廚師高超的技藝。
2.個人內在素養的提高廚師在制作烹飪工藝美術作品的過程中,付出了體力和腦力兩方面的勞動。廚師的廚藝不但指烹飪技術,還指藝術創
作的內容,二者相得益彰。廚師所塑造的形象和題材必須是人們喜聞樂見的事物或者表達人們美好的意愿。因此,廚師需要在平時學習和積累源于生活的藝術、文學、民俗、宗教等多方面的知識,提高個人內在素養,才能在烹飪中如虎添翼,制作出讓人垂涎欲滴的美味佳肴。由此可見,烹飪藝術修養的深淺與廚師廚藝進步的快慢有著密切聯系,廚師通過烹飪工藝美術的學習,提高審美素養,進而遵循審美規律進行美食創造。
二、中職烹飪專業學生烹飪工
藝美術能力的生成與培養廚師是餐飲業發展的主力軍,是企業的窗口。廚師廚藝的高低直接影響企業的利益,也影響到廚師自身的發展。從事中職烹飪美術教學的教師,在教學環節及學生的實踐環節中,應該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使其能夠運用美學規律創造美食。
1.教學內容與專業對接
雖然與繪畫有著密切的聯系,但受食材及飲食衛生的制約,烹飪工藝美術有自己獨特的語言表達方式。因此,烹飪工藝美術的教學內容必須結合烹飪專業要求,表現的形象要簡化、概括,色彩搭配簡潔,并且以圖案的表現形式為主。具體教學中,重點教學內容是烹飪圖案、烹飪色彩、傳統吉祥圖形等。
2.課程設置結合學生特點
中職生往往在理解能力、文化基礎、實踐能力、學習習慣、審美意識、創意設計等方面存在不足。筆者在幾年的烹飪工藝美術教學工作中,發現一些中職生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一些學生初中時重視文化課的學習,而忽視了美育,繪畫基礎較差。二是一些學生對目前流行的動漫比較感興趣,而對傳統繪畫和相關藝術如傳統圖案、民族民間藝術了解不多。三是一些學生文化素質不高,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專業知識理解不透徹,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四是學生在課后練習中鞏固課堂知識有待加強。如,食品雕刻中經常出現鳥類造型,但學生每周只有兩節課,課堂訓練的時間較短,如果課后不加強訓練,學生對鳥的基本特征、動態、比例就不能很好地把握,在運用食材造型時較為困難。五是從企業反饋的學生頂崗實習的情況看,一些學生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比較單一,實踐能力較弱,融入工作崗位比較慢。由此可見,在烹飪工藝美術的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專業和學生的興趣愛好加以引導。如,以學生感興趣的動漫卡通造型及傳統的龍鳳圖形為切入點,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學習方向和方法,使其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感受樂趣。
3.強化實訓,實現教學與實踐的零距離對接
用我國民諺“動手有功”概括烹飪專業學生能力培養再恰當不過了。學生只有勤于動手,才能在實踐中不斷積累和總結技藝經驗,感知“動手”對于“成人”的生命成長意義。正如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先生所說:“審美活動本身不只是一種直觀活動,而主要地是一種實踐活動;生產勞動就是一種改變世界實現自我的藝術活動和‘人對世界的藝術掌握’?!迸腼児に嚸佬g實踐教學注重材質,注重技藝,實際上是以一種“超越物質和技術的自覺文化意識去看待并增進這種既強調物質性又強調技術性的藝術實踐或藝術形式的人文價值”。因此,教師應強化實訓,提高學生的技藝,使學生通過在校學習滿足企業對人才基本素質的要求,畢業后很快適應崗位的需求。實訓內容一:潛移默化,臨摹學習。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崩L畫臨摹也如此。臨摹學習能讓學生借鑒優秀作品的審美規律和處理畫面的方法。在臨摹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分析優秀作品的意境、構思、構圖、主題思想、表現手法,通過一系列潛移默化的過程,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審美意識。臨摹的過程宜先易后難,先簡后繁,先局部后整體。臨摹的方法分為摹寫、對臨、背臨三種。值得一提的是,摹寫是最簡單的訓練方法,適合初學者,但是不利于長期訓練,過多地摹寫可能會影響造型能力的鍛煉。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摹寫,具備一定的繪畫基礎后,必須過渡到對臨、背臨的訓練,鍛煉造型和構圖的能力。特別是背臨訓練,能加強學生的記憶力和理解能力,為其將來的創作打下基礎。實施方法:第一,讓學生制訂練習計劃,養成每天堅持臨摹的好習慣。教師每周定期檢查臨摹作業,提出修改建議。第二,根據學生能力,每堂課選擇一個內容讓其臨摹,力求達到訓練要求。
如,以線條為訓練內容,要求學生學習和體會不同線條組成畫面黑、白、灰的效果和空間感。實訓內容二:師外造化,寫生訓練。一切造型藝術源于生活,烹飪工藝美術也如此。寫生課在于讓學生研究自然規律、形態特征、神態的變化,鍛煉學生觀察對象、發現美和表現對象的能力。寫生不是簡單的描寫對象的過程,而是為設計搜集素材的階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必須帶著創作目的和要求進行寫生,還要將臨摹和寫生結合起來,使臨摹學到的經驗通過寫生得以消化。實施方法:第一,以烹飪時裝盤點綴使用的花卉為寫生對象,教會學生如何觀察花卉的生長規律和造型特征。第二,教師以理論結合示范教學,講解寫生步驟和方法。第三,寫生造型從簡到繁,從單體葉片寫生入手,到花頭的寫生,再到折枝花和組花的描繪。第四,引導學生借鑒臨摹學到的技法刻畫對象,發揮學生的個性表現。實訓內容三:注重實踐,烹飪圖案的設計與制作。其一,圖案設計訓練,其目的是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美學基礎、造型能力、創作能力,提升自身審美意識,為將來的工作做好鋪墊。實施方法:學生以寫生為基礎,進行圖案寫生變化、結構和組織形式規律、圖案創作、圖案裝飾色彩的練習,掌握圖案設計的原則。其二,烹飪圖案的制作,這是專業知識在實踐中的體現,也是職業教育教學與企業工作崗位相結合的需求。以往的烹飪美術教學以繪畫形式為主,為了讓學生學以致用,筆者做了教學嘗試,強化任務驅動,以“做中學”為教學理念,在繪畫訓練的基礎上,采用食材進行烹飪圖案的設計與制作,加強對學生動手能力的訓練。實施方法:第一,以婚宴和生日宴為主題進行菜點圖案設計(包括素材收集、構思、構圖、材料選擇等過程)。第二,用食材塑造菜點造型。第三,課堂展示與評價,讓學生展開討論,互相學習。
三、結語
烹飪工藝美術主要以造型及色彩表達烹飪的內容、形式,無論從烹飪技術層面考量,還是從烹飪工藝美術設計方面看,都具有鮮明的特征。烹飪工藝美術特點在這里指的是在烹飪美術設計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一些主要特點。
1.個人能力外在的綜合性體現廚師的綜合能力
包括其學識、修養、性格、專業技能、審美意識等。廚師借助食材的可塑性,運用烹飪技術獨特的語言和藝術表現手法表達內容豐富、題材多樣的飲食方式,在激起人食欲的同時,讓飲食的過程平添無限的快樂。因此,烹飪工藝美術作品的設計和制作體現了廚師高超的技藝。
2.個人內在素養的提高
廚師在制作烹飪工藝美術作品的過程中,付出了體力和腦力兩方面的勞動。廚師的廚藝不但指烹飪技術,還指藝術創作的內容,二者相得益彰。廚師所塑造的形象和題材必須是人們喜聞樂見的事物或者表達人們美好的意愿。因此,廚師需要在平時學習和積累源于生活的藝術、文學、民俗、宗教等多方面的知識,提高個人內在素養,才能在烹飪中如虎添翼,制作出讓人垂涎欲滴的美味佳肴。由此可見,烹飪藝術修養的深淺與廚師廚藝進步的快慢有著密切聯系,廚師通過烹飪工藝美術的學習,提高審美素養,進而遵循審美規律進行美食創造。
二、中職烹飪專業學生烹飪工藝美術
能力的生成與培養廚師是餐飲業發展的主力軍,是企業的窗口。廚師廚藝的高低直接影響企業的利益,也影響到廚師自身的發展。從事中職烹飪美術教學的教師,在教學環節及學生的實踐環節中,應該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使其能夠運用美學規律創造美食。
1.教學內容與專業對接
雖然與繪畫有著密切的聯系,但受食材及飲食衛生的制約,烹飪工藝美術有自己獨特的語言表達方式。因此,烹飪工藝美術的教學內容必須結合烹飪專業要求,表現的形象要簡化、概括,色彩搭配簡潔,并且以圖案的表現形式為主。具體教學中,重點教學內容是烹飪圖案、烹飪色彩、傳統吉祥圖形等。
2.課程設置結合學生特點
中職生往往在理解能力、文化基礎、實踐能力、學習習慣、審美意識、創意設計等方面存在不足。筆者在幾年的烹飪工藝美術教學工作中,發現一些中職生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一些學生初中時重視文化課的學習,而忽視了美育,繪畫基礎較差。二是一些學生對目前流行的動漫比較感興趣,而對傳統繪畫和相關藝術如傳統圖案、民族民間藝術了解不多。三是一些學生文化素質不高,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專業知識理解不透徹,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四是學生在課后練習中鞏固課堂知識有待加強。如,食品雕刻中經常出現鳥類造型,但學生每周只有兩節課,課堂訓練的時間較短,如果課后不加強訓練,學生對鳥的基本特征、動態、比例就不能很好地把握,在運用食材造型時較為困難。五是從企業反饋的學生頂崗實習的情況看,一些學生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比較單一,實踐能力較弱,融入工作崗位比較慢。由此可見,在烹飪工藝美術的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專業和學生的興趣愛好加以引導。如,以學生感興趣的動漫卡通造型及傳統的龍鳳圖形為切入點,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學習方向和方法,使其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感受樂趣。
3.強化實訓,實現教學與實踐的零距離對接
用我國民諺“動手有功”概括烹飪專業學生能力培養再恰當不過了。學生只有勤于動手,才能在實踐中不斷積累和總結技藝經驗,感知“動手”對于“成人”的生命成長意義。正如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先生所說:“審美活動本身不只是一種直觀活動,而主要地是一種實踐活動;生產勞動就是一種改變世界實現自我的藝術活動和‘人對世界的藝術掌握’。”烹飪工藝美術實踐教學注重材質,注重技藝,實際上是以一種“超越物質和技術的自覺文化意識去看待并增進這種既強調物質性又強調技術性的藝術實踐或藝術形式的人文價值”。因此,教師應強化實訓,提高學生的技藝,使學生通過在校學習滿足企業對人才基本素質的要求,畢業后很快適應崗位的需求。
實訓內容一:潛移默化,臨摹學習。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繪畫臨摹也如此。臨摹學習能讓學生借鑒優秀作品的審美規律和處理畫面的方法。在臨摹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分析優秀作品的意境、構思、構圖、主題思想、表現手法,通過一系列潛移默化的過程,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審美意識。臨摹的過程宜先易后難,先簡后繁,先局部后整體。臨摹的方法分為摹寫、對臨、背臨三種。值得一提的是,摹寫是最簡單的訓練方法,適合初學者,但是不利于長期訓練,過多地摹寫可能會影響造型能力的鍛煉。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摹寫,具備一定的繪畫基礎后,必須過渡到對臨、背臨的訓練,鍛煉造型和構圖的能力。特別是背臨訓練,能加強學生的記憶力和理解能力,為其將來的創作打下基礎。實施方法:第一,讓學生制訂練習計劃,養成每天堅持臨摹的好習慣。教師每周定期檢查臨摹作業,提出修改建議。第二,根據學生能力,每堂課選擇一個內容讓其臨摹,力求達到訓練要求。如,以線條為訓練內容,要求學生學習和體會不同線條組成畫面黑、白、灰的效果和空間感。
實訓內容二:師外造化,寫生訓練。一切造型藝術源于生活,烹飪工藝美術也如此。寫生課在于讓學生研究自然規律、形態特征、神態的變化,鍛煉學生觀察對象、發現美和表現對象的能力。寫生不是簡單的描寫對象的過程,而是為設計搜集素材的階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必須帶著創作目的和要求進行寫生,還要將臨摹和寫生結合起來,使臨摹學到的經驗通過寫生得以消化。實施方法:第一,以烹飪時裝盤點綴使用的花卉為寫生對象,教會學生如何觀察花卉的生長規律和造型特征。第二,教師以理論結合示范教學,講解寫生步驟和方法。第三,寫生造型從簡到繁,從單體葉片寫生入手,到花頭的寫生,再到折枝花和組花的描繪。第四,引導學生借鑒臨摹學到的技法刻畫對象,發揮學生的個性表現。
實訓內容三:注重實踐,烹飪圖案的設計與制作。其一,圖案設計訓練,其目的是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美學基礎、造型能力、創作能力,提升自身審美意識,為將來的工作做好鋪墊。實施方法:學生以寫生為基礎,進行圖案寫生變化、結構和組織形式規律、圖案創作、圖案裝飾色彩的練習,掌握圖案設計的原則。其二,烹飪圖案的制作,這是專業知識在實踐中的體現,也是職業教育教學與企業工作崗位相結合的需求。以往的烹飪美術教學以繪畫形式為主,為了讓學生學以致用,筆者做了教學嘗試,強化任務驅動,以“做中學”為教學理念,在繪畫訓練的基礎上,采用食材進行烹飪圖案的設計與制作,加強對學生動手能力的訓練。實施方法:第一,以婚宴和生日宴為主題進行菜點圖案設計(包括素材收集、構思、構圖、材料選擇等過程)。第二,用食材塑造菜點造型。第三,課堂展示與評價,讓學生展開討論,互相學習。
三、結語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6C-0162-02
廣西具有豐厚的民族手工藝資源,民族手工技藝十分發達。尤其是少數民族傳統手工技藝十分突出。壯錦、繡球、銅鼓、畫扇、貝雕、坭興陶、牛角雕、紅木雕、人工寶石、服飾銀飾、奇石盆景、編織制品、竹木根藝等手工藝生產逐步發展成為專門產業。這些手工藝術民族風格鮮明,地方特色突出,富有實用性、觀賞性和藝術性。然而,隨著時展,這種手工技藝因為社會大環境影響,營銷不力,設計創新不足,市場不看好,產業凋零,后繼乏人。民族手工藝產業或已經衰落,或瀕臨危機,發展陷入困境。如何挽救民族手工技藝,促進產業再生和后繼人才培養,是政府、社會、教育、產業等多方共同努力的大問題。作為培養地方性技術人才的高職院校藝術設計院系,應該擔負這份重任。具體來說,要實現廣西民族手工技藝在高職設計教學中的傳承與創新,可從以下四個方面采取對策。
一、將傳統民族民間藝術元素融入基礎教學
將民族手工藝術元素融入設計基礎教學,是我國很多藝術院系的做法。廣西手工民族技藝內容廣泛,技藝精湛,文脈深厚。壯錦、民族服飾、苗族銀飾、玉石雕刻、銅鼓、刺繡、傳統陶藝、編織等手工技藝中的裝飾圖案與造型語言也十分豐富,可以歸納整理成一個龐大的學習資源庫,成為學生的設計素材和可以吸收利用的藝術元素。以壯錦為例,圖案來源于生活,生動活潑,反映壯鄉生活與文化。圖案有:蝴蝶戀花、鴛鴦戲水、寶鴨穿蓮、團龍飛風、獅子滾球、四寶圍蘭、雙鳳朝陽,以及大小五彩花、大小、茶花、五福捧壽、福祿壽喜、馬鹿穿山、鯉魚跳龍門等傳統花樣,反映了壯族淳樸健康的審美情趣,地方特色濃郁。壯族色彩多喜重彩,以紅、黃、藍、綠為基本色,配點其他色澤,形成鮮明的強烈對比?!凹t配綠,看不俗”,是織錦藝人配色俗語與鄉土藝術特征,“簡練中見多彩,粗獷中見細密,純樸中見真切,素雅中見艷麗,對比鮮明強烈”,顯示了壯族人民熱情、爽朗、勇敢、樸實的性格。壯錦圖案紋飾都可以成為《圖案》《設計色彩》等基礎課程內容。同樣道理,苗族蠟染色彩單純、素樸,以藍色為主,圖案嚴謹精細,純而不膩,純凈素雅,是大家一貫喜愛的色彩而紋飾,也是典型的民間藝術代表。蠟染圖案和配色方法用于基礎教學,早就是很多國內藝術設計院系的做法。苗族扎染的手工技藝也令很多藝術家、設計師著迷。抽象、隨意的扎染效果是藝術院系師生永遠樂于探索的命題。此外,廣西“繡球”,小巧玲瓏、精致艷麗,有獨特的堆繡技藝與花瓣造型,惹人喜愛;銅鼓見證了廣西文明起源,銅鼓上面鐫刻的鹿紋、船紋、羽人紋、獸紋,還有各種幾何紋樣如云雷紋、方格紋、水波紋、圓圈紋、櫛紋、菱紋、凹紋、錢紋、席紋等,是廣西代表性的原發圖案之一。它們都可以成為教學資源,完善基礎教學內容。可以說,民族工藝是地方設計院?;A教學用之不竭的資源庫。
二、將傳統手工民族技藝融入專業教學
廣西民族技藝后繼乏人,大學生人才更是鳳毛麟角。在設計專業中融入民族手工技藝教育尤為必要。這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參與民族技藝,還能夠啟發民間工匠的創意思維。常采用措施為:在產品設計專業融入民族產品造型和圖案元素,裝飾設計專業融入民族工藝圖案與造型,建筑裝飾設計融入傳統民族建筑符號及其裝飾技藝,包裝設計融入本土文化和民族色彩民族圖案,在服裝設計裝也中融入民族服飾文化與元素等。廣西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系產品造型和裝飾專業,長期探索民間藝術與專業課程結合,不僅開發了國家級民族陶藝精品課程,還創辦了大型的民族技藝實訓中心。學校將欽州坭興陶的制作技藝引入以上產品設計和民族裝飾專業,采用課堂教學與實習實訓等方式,有效地將民族技藝傳授給學生,在多次國家級行業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一批畢業生進入坭興行業,為坭興陶界培養了可用之才。廣西地方高校賀州學院、桂林理工大學、廣西民族大學、廣西藝術學院的藝術院系也都紛紛挖掘民間藝術,將民族服飾、民族陶藝、苗族銀飾等用于專業教學,取得良好效果。學校正日益成為非遺文化傳承的一個平臺。
三、加快民族技藝實訓基地和藝術匠師工作室建設
實訓基地建設是開展民族技藝教育的便捷途徑。由于民族技藝保護政策的加強與高職教育經濟投入的加大,民族技藝實訓基地建設成為可能。校企聯動,匠師協作,合作研發是實訓基地采用的教學模式。具體來說,實訓基地建設采用教學模式為:建立民族技藝工作室、聘請民間工藝大師入校、建設生產性實訓基地形式。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建設了專門的民族裝飾工藝實訓中心。中心聘請了3位工藝美術大師,設立坭興陶藝、貝雕、壯錦3個國家大師工作室。工作室擔負培訓師生,合作研發新產品,從事民族技藝創新與傳承重任。實訓中心采取產品研發、參與競賽、課堂教學、專家講座等多種形式開展教學,還承擔了國家陶藝師資培訓。實訓基地配置有專業制圖室、陶藝制作實訓室、雕刻制作實訓室、民族織錦實訓室、圖形工作站、產品陳列室、生產性實訓基地等。其中陶藝實訓基地有電窯爐、拉坯機、工作臺、展示臺等設備,將制陶流程中的造型設計、雕刻技藝、燒制技藝引進教學,開展實訓活動,使學生獲得更為便利的實訓條件。該中心被評選為首批國家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示范專業點。學校實訓基地雖不比工廠中的生產車間,但也可以實現部分流程的陶藝實訓生產。開發陶藝課程不僅可以作為設計專業的特權,還作為公選課成為全校同學與陶藝體驗者的樂園,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傳承與創新手工民族技藝作用。匠師工作室是比較理想的學習民間民族技藝教學模式,可以由工藝美術大師、工匠以及經過培訓的教師擔任。柳州城市職業學院梁顯飛老師的蠟染工作室,將苗族蠟染工藝應用于室內設計專業,開發設計出一系列具有民族文化氣息的軟裝布藝與飾品,如苗族蠟染室內軟裝配飾作品,風格獨特,既時尚又民族,深受歡迎。他創作的蠟染作品《手工蠟染――時鐘》《苗族餐桌布藝》《蠟染抱枕被》分別獲得2014、2015、2016年中國工藝美術作品展“金鳳凰”創新大賽優秀獎。更有甚者,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的劉子龍的蠟染藝術工作室,在2013年12月舉辦了“劉子龍蠟染藝術工作室師生作品匯報展”,展出一百余幅蠟染繪畫作品,受到學術界高度重視,并召開了相當高層級專題學術研討會。與會專家對基于以傳承為目的而建立的劉子龍工作室及其已取得的成果給予了高度肯定。此外,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構筑鳳巢,引進54位國家級、省級、市級工藝美術大師進校園,建立起玉雕、牙雕、木雕、骨雕、欖雕、蛋雕、廣彩、廣繡、陶塑、剪紙、宮燈、掌畫15個大師工作室。同樣采用了大師工作室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四、構建實訓基地教學模式
無論是生產性實訓基地,還是大師工作室,總結其引進企業工藝流程,開展教學實訓方法有三種:半工藝流程引入、全工藝流程引入和校企合作完成流程。例如,廣西職業技術學院的坭興陶實訓基地,引入坭興陶產業中的半工藝流程,而非全套引進。學校實訓舍棄了采泥、練泥、灌漿、注漿等工藝流程,只保留了雕塑、設計、雕刻、燒制等部分流程。全工藝流程引進,也是可行的,但并不是所有民間技藝適用。一般來說造價不高,工藝不復雜比較好。如蠟染、扎染、刺繡等實訓工作室教學。由學校方面采購一套蠟染、扎染、刺繡等制作設備,在校獨立完成設計與制作產品。這種模式的優點是:可以比較全面地掌握該項民族技藝,達到基本掌握民族技藝的目的。民族技術的完全掌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學生在校兩三年,很難像民間工匠那樣熟練掌握全套技能技巧。為了快出產品和出高質量產品,也可以采用第三種方式,校企合作完成的方式。學校師生與苗族蠟染原產地的工藝作坊或企業相結合,將設計圖稿通過電子郵件發往產地,由民間工藝作坊工匠制作更快速簡便。這就是“學校創意+企業技藝”相結合的方式,切實易行,缺點是對民間技藝掌握欠佳,是校企結合的初級層次。但也可以產生一定效果。由于藝術院系的師生參與設計,創新意識比較強,理念與時代接軌,容易受到大眾喜愛。而民族技藝工匠技藝熟練,制作效率遠高于大學生,二者結合,可以互補。
一、融入“做中學”的理論教學
原有的專業課程教學方式是以學科教學為主導思想,教材以理論為主,課堂以講授為主,給學生實際操作的機會很少。中職學生年齡較小,還處于比較感性的階段,理解和掌握會比較困難,容易陷入死記硬背的境地。學生到企業以后并不能迅速上手,企業對學生的評價是“科班出身的白面書生”,學生自己也覺得學了沒用,學習主動性、積極性都很差。
本人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中職學生具體情況,改變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采取理論和實際操作相結合的教學手段。從學生身邊的絲網印刷產品入手,如:T恤衫、水杯的絲印圖案。帶領學生一邊做一邊講授絲網印刷的概念、原理、工藝流程。針對學生感性的理解,由淺入深,從絲網手工制版到感光制版;從絲網手工印刷到半自動絲印機印刷;使學生自然地對概念、原理、工藝流程有了親近感,對絲印理論不再是生硬的接受。學生通過實際操作接受基礎理論以后,再順接提升,賦予專業的相關知識,如:承印物的選擇、油墨的選擇、合適的印刷壓力、印刷速度等。理論教學融入動手實訓中去,采用學生自主探究、相互交流、相互展示的形式,創建高效、開放、有趣、快樂、互動的課堂環境。從“要我學” 變為“我要學” “我愿學” “我樂學”。
二、建立分層次的實訓教學
中職學生乃初中畢業生,基礎較差,好奇心強,結合學生和印刷專業的特點,設置了不同深度、不同要求的三個實訓教學層次,即:認知實訓、技能實訓、創新實訓。
1.初級認知實訓
讓學生從感性上認識絲網印刷的設備,會使用簡單工具,了解絲網印刷的工藝流程。在做中學,體會基礎理論,理解印刷原理,培養專業興趣。
認知實訓主要內容是:認識網框識別網布手工、機械繃網認識絲印油墨認識絲印承印材料使用調墨刀、刮墨刀操作手動絲網印刷臺等。
2.中級技能實訓
加強絲網印刷的基本功的訓練,要求學生的操作能力達到職業工種初中級工水平。在實訓中進一步提高綜合職業能力,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小組討論,分工合作,制定印刷施工單并實施。教師巡回指導,強調安全文明操作,引導學生完成繃網、制版、印刷的工藝流程,獲得包裝盒、橫幅、手提袋等合格的印刷品。操作過程中各道工序以記時、保證質量、少出次品為前提,開展小組比賽、質量互評,實施過程考核。達到學生團結協作、相互促進、齊頭并進、精益求精的目的。
技能實訓主要內容是:反復訓練繃網、曬版、絲印的基本的操作,學生分小組(每組4―5人),由任課老師逐一輔導操作,要求每位學生掌握手工繃網、機械繃網切刻制版、感光制版調色、調墨手工絲印、半自動絲印機印刷操作的全過程。
3.自主創新實訓
在前兩階段實訓的基礎上,學生以個人為單位,獨立完成絲印作品。創新實訓充分調動每位學生的主動性、創新性,給學生最大的自主權,可以充分的發揮自己的創意,積極思考,與教師雙向交流,同學之間相互交流。在實際操作中,比較不同圖案、不同承印物的印刷效果,更加深入的體會理論的指導性、印刷適應性,增強了學生學習的靈活性和創造性。最后組織全體學生對絲網作品進行講評,分析造成絲網印刷產品質量各異的原因:例如:油墨的粘度過大;墨層表面晶化;印刷壓力過大、過??;刮板圓鈍或硬度過大等等,提高實訓課程教學質量,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制作流程任選其一:
制作流程一:設計圖案老師審核打印硫酸紙選網、選框繃網(手工或機械)涂布感光膠曬版顯影修版調配油墨選擇承印材料印刷干燥成品檢查印刷品。
制作流程二:設計圖案老師審核手繪圖案選網、選框繃網(手工或機械)切刻模版手工粘貼模版調配油墨選擇承印材料印刷干燥成品檢查印刷品。
三、理實一體化教學,培養專業興趣
美國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樂趣,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痹趯W習中,興趣能使學生的大腦及各種感官處于最活躍狀態,促進學生集中注意力,全神貫注,并能使學生抑制疲勞,產生愉快的體驗。所以說,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動機中最活躍、最現實并帶有強烈情感色彩的因素,是推動學生學習最實際的內部動力,《絲網印刷》“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方式,恰好調動的是學生積極的心態、快樂的情緒、主動的投入,學習的行為才能夠高效地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