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26 05:22:55
序論:在您撰寫探究式學習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探究式學習”的特點與流程
“探究式學習”的過程即為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相比較其他形式的學習模式,“探究式學習”的主要特點是將自主性、實踐性和過程性貫穿于活動始終。讓學習者真正的通過正確的引導積極的參與到活動過程中去,以自己的親身努力,將問題進行分析、規劃和完成的一個過程。并在此過程中將自身獲得的經驗和收貨自然而然的納入到自己的學習體系中,同時,也在“實踐”過程中,不經意的提高了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的將實踐活動與探究過程貫穿到學習過程的始終。
我們將“探究式學習”的主要流程劃分為以下幾個部分:提出問題、思考、分析、梳理與問題相關知識脈絡、設計動手探究實驗過程、改進及分析實驗結果、得出實驗結論以及完成最終對實驗的評價。
二、科技館引入“探究式學習”模式的必要性
科技館作為科普工作開展的重要主體。不但肩負著科普傳播的重要作用,也肩負著培養千萬青少年建立良好學習習慣和創新性學習能力的科普教育重要場所。但傳統的 “以展為教”科技館教育模式已顯然不能跟得上當前要求培養創新性教育人才的教育新主張,所以,引入“探究式教育”的教育模式,可以大大增進一些科技館的教育作用,使科技館的教育目的得到充分的發揮。
探究式教育模式,可以讓枯燥的科技展品擺脫固有的學習定位,通過對于人群年齡的情景設定、問題的提出、問題的解決以及實驗的環節,讓公眾切實的感受到科學知識與科技展品相輔相成的學習魅力。科技館運用“探究式學習”模式,大大的提高了公眾的學習興趣,激發了公眾的學習熱情,培養了公眾的“邏輯性”學習能力,也讓公眾真正的把自己當成了學習的主體。
三、在國內科技館開展“探究式學習”的探索和分析
我國科技館是在近幾年才開始大量的引入國外優秀的“探究式學習”教育理論和資源,這些資源的引入更快的幫助了我們形成符合我國科技館現狀的“探究式學習”理論,也在梳理“探究式學習”理論的模式當中起到了抓住關鍵點和提煉知識體系精髓的過程。
以黑龍江科技館開展的探究性活動為例,我們利用館內現有的展品進行拓展和重新的進行探究性學習構建,將每件獨立的展品,重新進行規劃和分析,把一件件固定的展品,變成一堂堂生動有趣的科學實驗課、科學探究課、動手實踐課以及科學實驗表演、科普劇和各種形式上的科普小講堂等。這些活動的開展,正是結合了探究式教育的活動開發流程和模式,根據不同公眾的年齡、興趣,通過不同的方式,帶給每一位公眾不一樣的科學體驗。同時,這樣的過程也把每一件展品將產生的科學教育作用發揮到極致,將科技館展廳中有限的展品資源無限延伸為科技館的教育資源,讓公眾每次參觀科技館都有不一樣的參觀體驗,提高了公眾參與科技館的積極性,潛意識的激發了公眾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的熱情。
四、如何開展科技館“探式究學習”新模式
第一、創造探究式學習氛圍。努力通過展品和教育內容為科技館探究式學習新模式營造良好的氛圍,逐漸轉變科技館在傳統意義上的看展覽學科學的舊思想。
第二、要注意運用科技手段,為展品以及展覽提供能夠給予“探究式學習”的良好條件和氛圍。有效的利用各種設備所帶來的科技現象增強公眾對于科學的感官刺激,加深公眾對于科學的理解和感悟,從而提高對展品所展示原理和內容的積極性。
第三、科技輔導教師隊伍人才的培養和建設。構建一支高學歷、高素質、高能力的科技輔導教師隊伍,可以對科技館的“探究式教育活動”開發和設計起到有力的能力資源保障。
第四、還要不斷的提高公眾的互動學習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互動性學習能力的能提高和激發公眾與科技館輔導教師之間的交流與探討,增強公眾與輔導教師之間的互動能力,讓公眾真正的參與到探究性科普學習中,主動去了解科學,探究科學。
第五、提供各種豐富的科普資料與活動學習單。學習單和學習資料可以在公眾進行“探究式學習”中幫助公眾更快、更好的了解的重要學習內容。同時也能成為公眾與科技館之間的重要學習扭帶,另外,可以作為今后進行“探究式學習”深入研究的重要Y料。也能保證科技館在各個時期進行學習與發展的豐富館藏資源。
結語
隨著科學的不斷的發展、科學教育不斷的改革和深化,科技館教育作為現代校外教育的重要科普基地,在社會的發展和科技建設上的職責也越來越艱巨、越來越重要?!疤骄渴綄W習”不但能從主觀上改變公眾對于傳統學習的觀念,也能真正的改變公眾對于所謂“真正學習”的傳統定義。同時,“探究性學習”能真正的滿足科普對于參觀者的具體需求,也能在正確的體驗過程中推進和提高公眾的科學素養。同時,“探究性學習”也能完成科技館對于科學知識傳播的具體教育理念及教育觀念的改變,真正的將我國未來科技館教育推上正確發展的重要方向。
參考文獻:
[1]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第5 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2]任長松.探究式學習――學生知識的自主建構[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
[3]謝俊翔.淺析科技館的探究式學習模式[J].城市建設理論研,2012(8).
所謂探究式學習,就是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與教師進行互動,這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都有重要的作用。這種學習方式有很多的優勢,比如它鼓勵學生之間進行探究式的溝通,而不是簡單的問答,允許學生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保留自己富有個性的語言。這些表達方式能夠規范化、邏輯化地傳遞信息、表情達意。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作用非常重要,教師要運用多種活動方式。例如角色交換、模擬活動、決策練習等,創造機會讓學生進行面對面地交談。這些溝通方式不是一個環節,而是在各個階段都有所體現。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只讓學生單獨進行學習,要花費很多的時間,而且效果還不理想。因此,教師要教給學生能夠一定的方式,克服漫無目的的學習方式。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充分運用個性化的思維方式和語言表達方式,最終形成獨立性、價值性較高的學習方式。在這里值得提醒的就是,給學生自由的發揮空間并不是說教師就可以毫無作為,那是不負責任的。教師應該隨時關注教學的過程,對教學的節奏要進行合理的控制,以保證學生的正常發展,如當學生運用專業語言時,他們應充分理解詞匯的涵義。
探究式學習的課堂主體是學生。教師應圍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選擇和組織教學內容,以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并想法解決問題。學生在學習和探究的過程中,不僅掌握了課本中的知識,還培養了創造力。在開放式的教學中,教師要把握主方向,要收放有度,引導學生多探討有價值、有意義的話題,做到“控而不死,放而不亂”,平時要培養他們養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行為習慣。在開展研究性學習中,必須注意精心設計探究性提問,開展探究性討論,不斷探索實施探究式學習的途徑。
在以往的教學中,老師往往是提問多,學生提問少,更有甚者有些老師也很少提問。教師應將教學內容激活并轉化為系列“問題”,精心設計,恰到好處地進行探究性提問,提出高水平的問題,激發學生進行高水平的思維活動。與一般課堂討論相比,探究性的問題具有開放性。開放性的問題會刺激學生萌發富有新意的聯想,激活學生的思維,從而促使其創造性思維及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課堂上要盡量使學生暢所欲言,自由討論,不斷質疑、不斷求證、不斷反思。
學生的積極探究,當然來源于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興趣是多方面的。如教學過程中的獎勵機制,老師的自身素質、人格魅力、親和力,學習后的愉悅感等,這都離不開教師的正確引導。教師要發掘學生的優勢,創設一個愉快的、吸引人的探究氛圍,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此外,同學之間的相互配合也是很重要的。他們之間以復雜的方式發生交互作用,這是課堂氣氛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之間相互對待、學習、交談、期望的方式不同,對探究式學習研究結果會產生難以預料的影響,對學習速度也有重大影響。因此,教師務必在講授中針對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的要求,精心設計問題,通過活動中帶出技能,通過技能帶出知識點,引導思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做到視聽結合、手腦并用,思維集中,印象深刻。精心設計問題,激活學生知識儲備明確目的,循序漸進,由淺入深。這樣各層次的學生都會學得興趣盎然,效果自然就顯現了。
當然,課堂上運用準確用語、簡潔生動,幽默風趣,有張有弛,抑揚頓挫,深入淺出的語言,不僅能把無聲無息的書本知識講得有綱有目,有理有情,有聲有色,給學生以脈絡清晰、涇渭分明之感,而且能給學生以“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的語言美的享受。因此,老師形象生動幽默風趣的語言,會使學生對眼前的客觀各種真實表象,不僅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也會使所學知識記憶牢固,久久難以忘懷,這種講授在探究式學習中,也應該是允許的。
在新課程教學的實踐和探索中,現談談以下幾方面的體會.
一、營造有利于探究式學習的氛圍
營造有利于探究式學習的氛圍就是指要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環境,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學生真正對課堂產生安全感和愉悅感,從而真實地表現自我,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首先,在課堂上,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支持學生在學習中的討論和爭論,允許學生向老師質疑、問難.教師要高度重視學生的新體會、新發現,并在充分肯定的基礎上給予幫助和指導.其次,教師要正確對待教學中的失誤,虛心接納學生的正確意見,建立一種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新型師生關系,否則,師生之間將會有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學生也就不可能進行主動思維.我在課堂中出現失誤,不管是我自己發現還是由學生指出,總是會及時地向學生致歉.有的老師可能會覺得這樣會貶低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可事實證明并非如此,相反,只有這樣才能重新博得學生的信任和尊敬.第三,恰當地運用幽默是啟迪學生思維、增強課堂吸引力的重要手段,它能引起學生注意,打破沉悶的課堂氣氛,融洽師生情感,引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知識,從而主動探究.第四,要適當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合作教學已成為當前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組織形式,其最大的優勢是生生之間信息交流迅速快捷,實現優勢互補.在課堂權益的保護下,學生可以自主地發表見解,可以跟老師和同學說“不”,也可以讓瞬間萌發的智慧火花得以展現.
二、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熱情
課堂應借助開放、互助的教學形式與方法、手段,激發學生探究數學的濃厚興趣.激趣的方式是靈活多變的:我在教“軸對稱圖形”的時候,讓學生展開小組比賽,看誰找的軸對稱圖形涉及種類多,看誰能出題難倒其他小組;教“可能與不可能”的時候,讓學生自己動手摸球、擲骰子……親身體驗可能與不可能;復習“一次函數的應用”時,讓各小組模擬公司的策劃部、經營部制訂收費方案,并用一次函數圖象來表示;我還時常將問題的條件或結論設計成開放式,如教矩形的時候,我先給出平行四邊形ABCD,對角線AC、BD相交于O,然后讓學生添加條件,使之成為矩形;遇到枯燥抽象的問題,我嘗試用幽默的語言來表述或是將之放到一個故事背景中……等等.
三、為探究式學習創設情境
小時候,曾在一個電視劇中看到這樣一個情景:一位母親在廚房里忙著燒菜,她讓三四歲的兒子幫她從冰箱里取一個雞蛋過來,雞蛋從小男孩手里滑落掉到地上破了.聞聲過來的奶奶趕緊拿抹布打算清理地面,這位母親卻阻止了奶奶,而是讓小男孩自己清理地面,并且讓他重新從冰箱里拿一個雞蛋過來.雖然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從這里折射出來的教育思想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母親給小男孩創設了一個探究式學習的情境,小男孩從第一次的雞蛋滑落摔破中意識到雞蛋比較光滑,拿的時候必須小心;雞蛋易破,不能受到較強烈的碰撞.因此當母親第二次讓他拿的時候,他會非常謹慎,使雞蛋安全送到母親手中.并且從第二次的嘗試中,他會感受到實踐成功的喜悅,不僅學到了知識,培養了探究意識,還增強了他的自信心.
在探究式學習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身心發展的規律以及數學活動自身的特點,精心創設和諧的學習情境與豐富多彩的活動;要善于把課本中的知識、問題設計成學生感興趣的情境,創設一些具有思考性、探索性、思想性、趣味性或能引起認知沖突的問題或作業;要善于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創設生動的教育教學情境,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體驗,激起求知欲望,要通過問題情境的設置,促使學生獨立、自主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四、鼓勵學生在探究式學習中張揚個性
人本思想的核心是個性化,個性的魅力就在于心靈的涌動,智慧的閃光,激情的飛揚以及生命力的呈現,自由意識的樹立.學生在自主選擇、探究、合作中,必然會獲得獨特的體驗,引發個性化生活感應,觸動個性化思維過程,產生個性化心靈震憾,濺起個性化聯想啟迪.
【關鍵詞】轉變思想 引發興趣 培養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2-0051-02
根據多年來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實踐,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培養學生探究式學習方法:
一、轉變教學思想,更新教學理念
首先,教師角色需要重新定位。以往的“填鴨式”教學,知識似乎灌下去了,但一到檢測,學生碰到靈活性的題目,就無從下手,更不用說有什么發揮與創見了。什么原因?恐怕是老師包辦代替,而學生缺乏思索和認知所致。探究式學習使教師位置發生了改變,教師應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要采用靈活新穎的課型,讓學生的才情發揮到極致,讓學生參與面達到最大,讓學生的思維面達到最廣,要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營造寬松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這種氛圍中,培養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能力。
其次,學生學習習慣及學習方式需要轉變。學習方式是決定學習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偏重于機械記憶、淺層理解和簡單運用,被動地接受教師的知識傳輸,這種學習方式不利于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白灾?、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構建了一種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了一個多渠道獲取知識并將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應用于實踐的機會。學生通過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及表達交流等過程,可以有效地獲得知識、情感、態度的發展,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潛能,使學生有特色地可持續發展。
二、引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
“樂學”是學習的最高境界?!皹穼W”的核心就是激發學生的濃厚興趣和創造精神。讓學生愉快地學,愉快地思考,愉快地成長。怎樣使學生樂學呢?教師要為學生構建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真正燃起學生求知的渴望之火。如我在教學《鳥的天堂》時,和學生來了一個朗讀比賽。學生非常踴躍,很多人比老師都讀得好。然后,我放手讓學生談談對課文的理解。他們談了大榕樹的靜態美,談了鳥兒的動態美,談了這兩者之間的關系,他們理解得那樣透徹,是我沒有料到的。此種教學方法把學生置于一種開放、生動、多元的學習環境中。使他們多了一些思考活動的空間,多了一些自我表現和交流的機會,多了一些嘗試成功的體驗。學生自始至終積極參與教學的全過程,挖掘了自身的潛能。
三、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1.自主質疑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質疑有兩種情況,一是教師提出問題,激發和引導學生認真讀書、鉆研教材。這是教學過程的起始環節。同時也是引發學生求知欲,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起點。如教學《我的戰友》時我布置了預習題:(1)課文哪一個詞最能體現嚴守紀律?(2)當時有什么辦法能使獲救?(3)為什么能救而不救?讓學生帶著疑問有目的地感知課文內容,減輕課堂教學任務;質疑的另一種情況是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對于一些難度不大的自讀課文,預習時要求學生必須提出一個問題,問題可大可小。在教學之前,我將同學們的疑問加以分類匯總,并對提出有價值問題的學生加以表揚鼓勵。
2.合作討論
小組合作學習時應注意:
(1)明確小組討論的要求:要學會大膽發言,大膽創新;學會自由發言,清晰表達;學會仔細傾聽各種意見;學會堅持自己正確的看法和勇于修正自己與他人錯誤的意見。
(2)掌握小組討論的程序:教師集體引導,出示討論目標;圍繞討論題目,充分獨立思考;小組討論交流,突出發現規律;小組代表匯報,小組歸納共識。
(3)指導小組討論的方法:暢所欲言法,人人參與發言;思路開放法,從多角度尋找多種思路;選優法,突出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識點和學習方法;激勵法,實施以激勵為主的評價,保護同學的自尊心和積極性,以利于繼續探究。
討論的要求、程序、方法教給了學生,教師在平時的課堂里就要為學生提供機會,讓他們在鍛煉、在實踐中長見識,培養能力。
3.探究創新
探究創新就是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聯系社會實際,鼓勵學生積極進行探索。要引導學生動手動腦,自己提問題、找規律、概括特點等,自己探索思考,建立邏輯關系,提高動手能力,讓學生在追尋知識奧秘的過程中標新立異,培養其竟爭意識和頑強品質。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置“問題”讓學生進行探究。
(1)空白點探究
例如學習《小英雄雨來》,在“蘆花村的人們——有志不在年高”處想象當時河岸上的具體情境,表達蘆花村里的人對河的情感,以深化學生對雨來的英雄品質的認識。
(2)矛盾點探究
例如教學《窮人》這一課時,教師提出疑問:桑娜企盼丈夫歸來,為丈夫遲歸而“心驚肉跳”,但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后,為什么對丈夫的歸來又忐忑不安?僅僅怕自己挨揍嗎?她這樣做值得嗎?學生們議論紛紛,各抒己見。這樣,就開拓了學生的發散思維,使他們不斷地去求知,去發現,從而產生新的思想。
(3)求異點探究
例如學習《全神貫注》,對“好像跟誰在說悄悄話”進行探究,想象說什么悄悄話?探究“似乎在跟誰爭吵,好像喝醉了酒一樣,過了一個小時,羅丹才停下來,對著女像癡癡地傻笑,然后輕輕地吁了口氣”進行探究,在“好像”處發散,跟誰爭吵?感受羅丹的全神貫注。
(4)轉換點探究
例如學習《我要的是葫蘆》,首先讓學生用“細長的葫蘆藤”、“綠葉”、“雪白的小花”、“可愛的小葫蘆”等詞語連起來說一段話。然后,讓學生在葉子和葫蘆之間增加“蚜蟲吃”,在探究組句中使學生明白“葉子”和“葫蘆”之間的變化與作用。
(5)模糊點探究
例如學習《凡卡》,對其中“過了一個鐘頭,他懷著甜蜜的希望睡熟了”處探究,凡卡甜蜜的夢想是什么?醒來后的現實是什么?
(6)細節點探究
例如學習《第一場雪》,描寫松樹和柏樹上的雪球蓬松松、沉甸甸。探究毛茸茸的東西怎么會亮晶晶?蓬松松的東西怎么又會沉甸甸?
4.答疑解惑
教學中,總有一些疑難問題,需要教師創設情境,幫助答疑解惑,從而提高學生的辨別和修正能力。再以《我的戰友》為例,當學生提出:當時“我”趴在附近,為什么火只燒到而沒有燒到“我”?這是一個有深度、有難度的問題,需要從多角度、多方面去考慮,這就需要教師調動各種手段,學生通過探究后明白:從“我扭轉頭一看”說明當時處在“我”的左或右下方,而根據當時的情境,“火苗趁著風勢亂竄”,說明著火點應在“我”的下方,風勢從“我”這邊吹到那邊,所以火燒不到“我”,這樣的情節應該是真實可信、不容置疑的。
5.小結歸納,檢測評價
學生在自主和合作學習中雖經過自學互研、討論探索,但獲得的知識是感性、零散的,只是初步的結論。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把已學的分散知識進行歸納,上升為規律性認識。小結歸納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過程,使學生的自我歸納能力得以有效訓練的過程。
關鍵詞:教育理念;教學氛圍;教學評價;學習習慣
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在新的英語課程標準中,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加強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把探究式教學提到了新課程基本理念的高度?,F代培養的學生要具有實踐能力、交際能力和創新能力。信息激增和教育改革對傳統教育提出了挑戰,所以如何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成為當前教育的重點。教師只能是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或者只能是學生學習的后勤保障者,而不是主宰著學生的一切,包辦著學生的課堂。中學生思維活躍、樂于探索,就這個特點來說傳統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了,必須有所創新。素質教育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所以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促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二、自主選擇,培養自主探究能力
探究性學習是一種發現性的學習,它是一種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課堂氛圍。教師在課前精心設計有創造性的問題情境中,學生個體主動地去發現問題,并從不同的視角,通過不同的思維方式探求問題的解決方法。它最終表現為學生獨立地、創造性地探究解決問題,變教師的“指令性”為學生的“選擇性”,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師不僅要備好教法,還要備好學法。教師在指導他們英語學習方法時,必須對自己有充分的了解,針對他們的個性特點、已有學習知識能力的個體差異,啟發創新,讓學生學有所成。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老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以最優化的學習方式從事學習活動,確保學生學習任務順利、高質量地完成。在課堂中,多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理順他們的思維方式、思維過程。精心設計課堂提問,指導學生逐步地學會思考的方法和習慣。精心設計對學生理解和掌握有關知識起重要作用的問題,能夠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和聯想思維能力的發展,指導學生初步學習英語抽象概括的思維方法。只有這樣,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學習氛圍才會逐步養成,真正做到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堅持在活動中學習
活動課程是素質教育進程不可或缺的教育教學內容,是提高學生素質、改革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提高學生運用知識和創新能力。通過學生親自參與活動,在活動中把知識轉化成能力,為學生自主探索問題提供了濃厚的學習氛圍,開放的設計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探索空間。探究學習是重要的學習方式,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活動課著眼于行為養成和技能訓練,更是培養學生能力的良好途徑;忽視了活動課就談不上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
在活動課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學生在活動中看到自己的特長,樹立自尊、自信的觀念,確認自己的價值?;顒踊虒W中,學生是探究、發現的主體。老師的作用是引導,而不是幫助,更不是代替。把活動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這并不是不要教師的正確指導,而是要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誘導學生發揮更大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四、倡導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取長補短、互相促進
探究式學習不是唯一的學習方式,教師講、學生聽,也不是唯一的學習方式。兩者應該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為滿足學生精神和心靈的渴望,學生必須接受式地學量的人類文化遺產中的精華,以豐富他們的心智;而且,對于大多數學習內容來說,他們不可能自主發現式地進行探究。但這并不意味著間接知識的接受式學習就只能采取被動的、消極的聽講方式開展。實際上,學生圍繞一定情境或問題開展的主動搜集資料的過程,雖然是接受式學習,但卻是主動、積極地探究式學習過程的一部分。
五、給予支持,重視探究過程
探究性教學中,教師只是起引導、啟發誘導作用,學生是探究者。所以,我們要一直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教師要努力創造有利于學生探究的各種條件,讓學生對學習充滿無限激情、拓寬思路,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要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確定豐富多彩的探究方式,引導他們去發現問題,誘導他們運用探究的方法學習知識。在學生探究過程中,教師要適時、必要、有效地進行指導,確保探究過程井然有序地開展,不能讓學生處于無管束狀態,感到漫無目的、手足無措。應該讓學生目標明確,在探究中有所收獲。在此過程中,要努力做到:
1.在探究過程中,讓學生學會交流,在交流中思維相互碰撞,才會不斷地有所創新
教師要給予適當引導,合作學習,探究質疑、解疑,為學生充分表現、合作、競爭搭建舞臺。知識在探究中獲得,思維在探究中發展,素質在探究中提高。
2.指導學生學會歸納、總結評價
一個單元學完后,應指導學生進行歸納和總結單元應知應會的知識點、重難點和考點。
評價是自主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教育學生認識自我評價對學習能力發展的重要意義,在評價活動中,學生都應積極參與并密切配合,通過評價使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認識自我,建立自信;通過評價使學生學會分析自己的成績與不足,不斷地調控自己的學習策略,從而體驗進步與成功。因此,指導學生自我評價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又一個重要手段。
教學的實質是教學生會學,這才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的精神。只有抓住了這個實質,學生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成果展示,享受探究的喜悅
探究式學習把學生置于一種開放的、和諧的、互動的、多元的、綜合的學習環境中,突出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學生可能會產生不同的感受和體驗,對問題也會出現獨特的理解,這樣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教師應該認真傾聽學生的理解,或相互交流探究的結果,讓學生充分享受探究帶來的樂趣,以更大的激情投入探究。
總之,教師應提高教學手段和方法,正確引導學生,充分挖掘其在英語學習方面的潛力,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自覺性,將英語教學改革工作提到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蔣樹業.包天仁與四位一體教學法.國際文化出版社,2003-08.
【關鍵詞】探究式;地理;學習方式;改變
1 探究式學習的本質
“探究式學習”是在20世紀50年代美國掀起的“教育現代化運動”中由美國著名科學家、芝加哥大學教授施瓦布倡導提出的。他認為學生學習的過程與科學家的研究過程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因此,學生應像“小科學家”一樣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在探究的過程中獲取知識、發展技能、培養能力,特別是創造能力,同時受到科學價值觀、科學方法等的教育,并發展自己的個性?!疤骄繉W習”強調科學概念、科學方法、科學態度三者的綜合和對科學研究過程的理解。它所具有的這些特點,使其成為美國教育改革中較有影響的教學方式。在美國的科學教育改革中,強調科學探究是其最重要的特征。
探究式學習雖然是在科學領域里首先提出來,實際上,它的基本思想是讓學生在“重新發現”和“重新組合”知識過程中進行學習,它是一種強調學生自主積極投身其中的學習方式。與接受式學習相比,它更強調的是:
(1)參與和過程:探究學習要求所有學生都參與學習過程,把學生視為“小科學家”,讓他們通過一系列的探索活動去發現結論,而不是將現成的結論直接告訴學生。
(2)平等與合作:探究學習中,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取得成功,學習的成果是學生合作的結果。同時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平等的,教師是學生的朋友、伙伴。因此,探究學習是一個合作的過程,而不是競爭和對立的過程。
(3)鼓勵創新:在探究學習中,教師鼓勵學生自由想象,提出各種假設和預見,充分尊重他們的思想觀點,使學生敢想敢干,富有創新精神。
探究式學習所具有的這些特點,正是目前我國新課程改革大力提倡的,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
2 探究式教學與學習方式的轉變
人才培養方式的不同,關系到國家、民族的未來。面對新世紀以科技創新和人才競爭為核心的更加激烈的國際競爭,為使我國新一代國民具有適應新世紀社會、科技、經濟發展的高素質要求,必須改變以往人才的培養模式,努力實現學習方式的根本轉變,以促進人的全面和諧發展,提高國民素質,迎接未來的挑戰。
中學生學習方式是中學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習方式不同于具體的學習方法或學習策略,而是指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過程時基本的行為、態度、意識、習慣品質和認知的取向,是學生在學習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學習方式與學習方法的關系,好比是戰略與戰術的關系。因此,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戰略性的意義。
實施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基本的指導思想是要以學生發展為本,因而一個重要的著眼點是要呼喚改變教師以傳授知識為主的教學方式和學生以單純地被動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換句話說就是改變學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學條件下所形成的那種偏重于記憶和理解、立足于接受教師知識傳輸的學習方式。
經驗和諸多研究都表明,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需求是青少年學生普遍的特性。在符合他們身心特點和發展水平的探究活動中,學生往往都興趣盎然,動機強烈,情緒高漲,接受知識和綜合運用知識的效率也特別高。但是,單純的行為參與方式并不能促進學生高層次思維能力的發展,只有以積極的情感體驗和深層次的認知參與為核心的學習方式,才能促進學生包括高層次思維在內的全面素質的提高。而探究式學習恰恰能在很大程度上實現這些要求。
多年來,我國在借鑒國外關于探究式學習理論和經驗的基礎上,使探究式教學的理論和實踐經驗與時俱進,不斷豐富,具有鮮明的時代色彩。教師的教學方式與學生的學習方式兩者是相互對應、相輔相成的,教師的教學方式服務于學生的學習方式。學是教的出發點,要求學生改變學習方式,必然要求教師改變教學方式。而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正是倡導探究式教學的雙重目的。探究式教學作為教學與學習方式的雙重變革,在我國教育界,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并在教育教學中加以推行。
3 地理教學與探究式學習
地理教育在自然科學教育和社會科學教育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地理科學素養兼有自然科學素養和人文科學素養。全面提高每一個中學生的地理科學素養是中學地理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而科學的核心是探究,提高中學生的地理科學素養離不開探究式教學。地理知識傳播只是地理教學的一個方面,地理教學是地理教師指導學生參與探究地球與人類社會之間關系的一個過程?!兜乩斫逃龂H》強調“鼓勵學生采用質疑或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
地理學科具有區域性和綜合性的特點,對學生來說又是個很有趣、很實用、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但由于種種原因,特別是由于地理教學中主要采用灌輸-接受式的教學方式,學生很少有實踐和探索的機會,使得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學習成了純粹被動地接受、記憶地理知識及結論的過程。這種學習方式壓抑了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因而使一些學生失去了對地理學科的學習興趣,當然也談不上培養他們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精神了。探究式學習的特點十分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主動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地理實踐能力。所以,地理教學改革,除了地理教學內容及其呈現方式等要發生變化以外,學生學習地理的方式也必然發生重大變化,有必要把學生主動參與的探究式學習方式引入到地理教學過程之中,改變學生被動接受、記憶的狀態,引導學生運用探究的方法,聯系身邊的生產和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發現地理問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蛘哒f使學生具備親自獲取和應用地理知識的學習能力,為其終身學習和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所以在目前的情況下,要實現教師教學行為方式的重大轉變,進而指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還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也因此,我們認為在地理教學任務、教學時間、教學內容、教學評價變化不大的情況下,提倡教師們在教學活動中從地理教學實際出發,積極的適當的選用這種學習方式,以便充分發揮和利用它所固有的優越性。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教學目標要求,通過提出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啟發性問題,將學生引入教學情境之中,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出問題與疑問是探究式教學的起點。例如,講授“物體的浮沉條件”時,可先做演示實驗:在盛有鹽水的燒杯中,放進一木塊,木塊會漂浮在水面上;放進一石子,石子會下沉;放進一個雞蛋,雞蛋則會懸浮。再將此蛋放進純水里,則下沉;放進濃度大些的鹽水里,則漂浮在水面上。接著提出問題:為什么同一種液體里放進不同的物體,浮沉情況不相同?為什么同一個物體放進不同的液體里,浮沉情況也不相同?物體的浮沉條件究竟是什么呢?通過實驗觀察,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所以創設問題情境是探究式課堂教學的開端。
二、循序漸進,學會探究
在學生的探究過程中,教師應把探究的方法介紹給學生,使
學生了解探究的過程。并遵循由淺入深、由易而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先引導學生進行不完全的探究活動,接著讓學生完整地探究一些簡單的問題,使學生熟悉探究的過程,逐步學會科學探究的方法,不要“一步到位”,應經歷由簡單到復雜、逐步深入的過程。
三、指導探究方法
科學的探究能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要研究的問題,把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要探索的內容聯系在一起,引導學生主動應用知識,探究出新的結論??茖W探究包括“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搜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合作與交流”七個要素。下面是我在教學
“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時,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的過
程:首先用多媒體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主動提出問題:電阻的大小是由什么因素決定的?接著引導學生猜想:電阻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接著引導學生驗證自己的猜想,再讓學生通過做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后面的一系列探究活動,學生也很快完成,得出了結論,達到了探究式教學的目的。
四、探究式學習講究合作
合作學習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合作精
神,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在探究式學習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間的合作。每個學生由于已有的知識技能不同和發展的不平衡性,對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和認識,這種認知程度上的差異,是學生間可以進行交往與合作學習的前提。教師應在科學探究的教學活動中,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模式,讓學生在合作探究學習中,彼此相互交流、相互啟發、相互爭論、相互補充、相互促進。讓學生在合作探究學習中交流彼此的知識、經驗和技能,交換彼此的情感和理念,教師要創造良好的“合作交流”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學生分組實驗時,有很多實驗要通過小組合作才能完成。比如,在探究“影響壓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中,小組中的學生分工不同,有動手操作的,有記錄的、有觀察現象的、有收集材料的等。在小組實驗探究中,教師要巧妙點撥,及時引導,促進探究式學習順利進行。
五、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熟練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將
一些自然現象、實驗現象清晰地呈現給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從而通過現象歸納出本質和規律。
在指導學生開展探究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互聯網上獲取知識,學生可以從互聯網上尋找資料為探究服務,可以運用計算機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概括,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這樣的嘗試,有利于促進學生都投身于探究式學習中,實現了學生由被動的學習模式向積極主動而富有個性學習模式的轉變。
六、重視探究中學生的體驗
新課程要求學生不僅要獲得豐富的知識和技能,而且要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進一步陶冶情操,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探究過程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誤、成功和失敗,是其他人無法代替的親身感受,是人生的寶貴財富。用他們自己的話說:“原來科學研究這么難,科學家真偉大?。 薄翱茖W的道路太不平坦了,只有那些不畏艱險、勇于攀登、堅韌不拔的人,才能征服最高的山峰。通過這次探究活動,我才真正有了初步的感受和體驗。”
七、開展探究式教學,教師要注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待舊的問題都需要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碧骄渴綄W習關注的重點不是問題的結果,而是關注學生主動探究的過程,關注學生的合作意識,關注學生的創新能力,特別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方法和途徑。因此,在探究活動中,教師要巧妙點撥、適時引導、及時指正,所有問題的提出都應考慮到能否啟迪學生充分思考、給予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把探究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如,在進行“牛頓第一定律”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展開討論、“放手”讓學生自主思考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首先,教師通過多媒體片段展示:人用力推小車,小車就運動;人停止用力后,小車運動一段距離,自然停了下來。提出“力與運動之間存在某種關系”,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分析討論得出力與運動到底是什么關系,并結合實驗或實例來說明自己的觀點。學生在分析過程中會有多種多樣的答案。有的學生認為“力是物體產生運動的原因”,例證是:原本靜止不動的小車,經人用力一推就動了,所以說力產生運動。此時,教師不要加以否定,而應對他有自己的創造性思考成果予以表揚。還有學生認為“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例證是:人推動的小車,當人不再用力推它時,沒有了力的“維持”,小車就會停止。當然也有同學認為“力在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例證是:用力可以使靜止的物體運動,就像靜止的小車一推就動了;用力也能使運動的物體靜止,就像運動的小車不推之后由于受到地面阻力而靜止。此時正確的結論已經呼之欲出。于是教師繼續引導:小車受阻力要停下來,若阻力完全消失呢?學生通過實驗與猜想結合得出結論――小車會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將學生分析出的結論與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實驗得出的“牛頓第一定律”比較,使學生體會成功后的喜悅。
探究式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可以培養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初
中物理探究式教學,應根據學科特點和教學內容,努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