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02 00:33:30
序論:在您撰寫城鎮文化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我國未來大規模的“城鎮化”,無疑是推動國家經濟持續發展的強大引擎;“城鎮化”的實現,將滿足上億農村居民多年的愿望,實現打破“城鄉差別”的偉大理想,建造一個更加平等、均富的社會。
“城鎮化”會帶來裨益,這一點毋庸諱言。但是,就像“現代化”在帶來巨大利益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負面的新問題一樣,在大規?!俺擎偦遍_始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對可能產生的負面問題有所認識,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避免。比如移動通訊的發展給當今社會的每個人都帶來了在十幾年前無法想象的便利,但是,人手一個手機,變萬里為咫尺的同時,也產生了人和人的疏離、封閉和冷漠!地鐵上,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一種現象:一排乘客每人一個手機在瀏覽、發短信,誰都不抬頭,誰都不關心周圍人的存在?。ó斎?,也就不再給老年人讓座,因為看不見!)這個本該促進人際溝通的“現代化”手段,卻把人際關系前所未有地劃分為兩類,讓你隨時隨地可以和你的熟人聯系,但也把所有沒有存進你手機通訊錄的人都拒之千里之外!這難道不值得深思嗎?
因此,在“城鎮化”開始規劃之前或進程當中,應該注意到:我們今天所謂的傳統文化絕大部分是農業文明的產物,而幾乎所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鄉土文化、草根文化、地域文化。在“城鎮化”過程中,那些興高采烈地慶幸自己成為“城鎮居民”的人們,在告別農村的同時,也將告別那片土地上生長出來的文化。沒有考慮到文化傳承的“城鎮化”,一定會出現和自己鄉土的斷裂,出現和自己的傳統文化、地域文化的斷裂。“城鎮化”不僅僅帶來農民身份的改變,也會切斷他們和鄉土文化的聯系,切斷今天與昨天的精神臍帶?,F在,大眾傳播媒介上已經出現了幾個率先實現文化“城鎮化”的“農民工”歌手,他們已經不再唱傳統的民歌和地方戲曲,他們引吭高歌的時候懷里抱著是吉他,唱的是搖滾,是現代城市的流行歌曲。如果簡單地把城市文化當成“先進”,把鄉土文化當成“落后”,讓農村來的所有新市民全盤接受城市流行文化,或者僅僅讓“鄉土”以“另類”的姿態成為城市文化的點綴和陪襯,那么所有產生于農業文明的傳統文化由誰來保護和繼承?
我想,在大規模“城鎮化”過程中,一定要避免和傳統文化的斷裂,從“硬件”到“軟件”都應該有“文化城鎮化”的意識。因此,我建議:
在“城鎮化”的規劃階段就要為“文化”預留出發展的空間,要規劃出市民文化生活的場地。在此過程中,要注意保護我們傳統建筑文化的地域特色?,F在,所有一線城市的城市面貌已經一模一樣了,全是“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假如“城鎮化”再不注意這個問題,就使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所有的城鎮都一模一樣了。失去了祖先給我們留下的千姿百態、充滿獨特美感的建筑文化,那絕對是一個悲劇。
更重要的是,要在“城鎮化”的過程中設法保護處于“斷根”之境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讓傳統文化能夠在新的環境里有繼續生存的可能。在這個過程中,一定也要注意維護“文化多樣性”,不能讓現在城市的同一性文化成為唯一的文化,不讓能全社會所有的人都唱著“同一首歌”,更不能把產生在農業文明里的傳統文化統統遺棄。我們豐富多彩的地方戲,產生在山野、田園、牧場的千姿百態的民歌,體現了中華民族天才與智慧的光輝燦爛的工藝美術和手工技藝,還要繼續傳承下去。
2012年10月,上海市最早期的石庫門樣板被,而在經濟欠發達的西南地區,問題同樣嚴重,以致云南省委書記秦光榮直言,在城市建設過程中,昆明大拆大建的方式拆除了許多積淀豐富人文信息的歷史文化街區,這對昆明歷史文化是毀滅性的打擊¨9J。隨著有形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的消失,附著其上、以其為土壤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逐漸變了味道,眾多披著非物質文化遺產外衣的項目逐漸退變為表演節目抑或博物館收藏,原本植根于廣大民眾日常生活中的無形要素漸漸被淡化。然而,與上述事實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隨著產業結構的轉型以及麗江、平遙等古城旅游開發經濟效益的凸顯,各地紛紛效仿,重視文化資源的挖掘與打造,開始了各種以恢復該地歷史上最輝煌的或最具代表的以文化為主題的建設活動,各種被重金打造的文化景觀紛紛見諸報端。山西省大同市從2008年開始,歷時五年,耗資百億再造大同古城;河南省開封市從2012年開始,預計在4年內花費千億打造北宋時期的“汴京”盛景¨;昆明市晉寧縣在2012年10月26日破土動工了投資220億元的“七彩云南古滇王國文化旅游城”,昆明市宣布要確保3年時間再造一個古滇國。在這些超大規模的文化復建背后隱藏的是堂而皇之的經濟發展目標,傳統文化被當成了生產資料,此時的經濟發展與文化建設倒不是二元對立的了,也體現出了現階段城鎮化進程中對待文化遺產的亂象,即在凝聚了歷史文化內涵的、具有較高歷史文化科學價值的文化遺產遭遇著不斷被破壞的命運的同時,各地政府卻忙不迭地耗巨資打造著“假古董”。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英國皇家建筑學會主席在考察完我國之后便警示到,世界范圍內的城鎮建設有趨同的傾向,希望中國在進行城鎮化建設時要尊重城市原有的特色,尊重中國傳統文化¨。30年問,我們經歷的是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鎮人口不斷增加,城市經濟突飛猛進,作為城市內涵的文化特色卻在逐漸消失,城市的歷史文脈被割裂。文化遺產在這場浩浩蕩蕩的城鎮再造中扮演的究竟是什么角色,究竟應該處在什么位置,與其大肆新建歷史文化城,那些真正意義上的文化遺產在城市的經濟、文化發展中又該發揮怎樣的作用?慣用的拆舊建新路線調整的合理性依據又是什么?這些都是需要深入思考并迫切解決的問題。
二、新型城鎮化下文化發展的內在要求
城鎮化是一個歷史命題,是我國走向工業化、現代化的必經之路。然而,近30年的城鎮化發展帶來了兩個極端的后果,即城鎮經濟的快速增長與城鎮面貌的快速趨同。工業的標準化被嫁接到城鎮發展的必然后果是千城一面,無論產業結構抑或建筑形態是什么,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長期以來,城鎮化過程中對于可以量化的物質形態的關注遠大于其賴以發展的內化靈魂——文化。美國政治學家羅納德•英格爾哈特通過多年對全球處于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跟蹤調查發現,隨著社會發展帶來的物質生產的極大豐富,人們的價值觀從“物質主義”價值觀向“后物質主義”價值觀轉移,這一價值觀轉移的過程是以同時代“老一輩”和“新生代”的不同價值取向呈現出來的,即“代際價值觀轉移”。相較于過于追求的“物質主義”價值觀,“后物質主義”價值觀更看中人的自我實現和情感歸屬。“中國尚未發展到其多數人口在成長過程中可以視生存為不成問題的階段”兒,也就意味著現階段我們在物質生產資料上過分追求的合理性,同時也為我們指明,當城鎮化發展到一定程度,現階段所奉行的價值觀是要被重估的。這就需要我們用一種更為長遠的眼光來看待城鎮化。當寬敞的住房、明亮的廠房、便捷的交通、現代的通訊等物質需求的滿足一應俱全時,代際價值觀的轉移是必然的結果,“后物質主義”時代我們最需要的是文化層面的心理滿足。這或許需要幾代人的共同努力,但并不妨礙我們用可持續的態度進行城鎮化,所謂可持續發展就是不能讓這一歷史時期努力追求的發展目標成為下一歷史時期強力革除的現實對象,發展的目標要有前瞻性及延續性。后城鎮時期,城市的發展動力來自于哪里,城市內居民的幸福感來自于哪里是現階段城鎮化過程中必須思考的問題。割裂傳統的大拆大建并不是城鎮化的必然選擇。最早進行工業革命的英國也是最早走上城鎮化道路的國家。工業革命的直接成就是推動了農業現代化后農民生產力的大大解放,與此同時,工業工廠的建設又進一步消化了農村的剩余勞動力,使得城市人口增加,在經歷了兩百年的發展之后,英國的城鎮化率已達到90%。在此過程中,英國的文化遺產并未經受破壞,相反,很多具有歷史價值的城鎮被完整保存,劍橋、牛津、約克、切斯特等城鎮各具特色,巴斯、索爾泰爾、愛丁堡甚至被列為世界遺產,這些歷史城鎮不僅保留了遺產的物質形態,更延續了傳統的生活,歷史藝術在這里交匯,文化傳統在這里延續,這些文化遺產成為后工業化時代英國經濟發展的動力,成為英國人新的驕傲。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全球性資源的再分配拉動和刺激了規??涨暗奈幕唐妨鲃雍臀幕螒B對撞,傳統意義上的文化傳承在全球化的語境下正越來越失去固定的空間,國家和民族文化邊界正在被消解”,各民族都在尋求自己的文化認同,試圖在文化上重新定位。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只有全民族、全地域的文化內涵與形態存續,中華文明的認同與發揚才會有根基與動力,因而,必須調整拆舊建新的城鎮化路徑。
三、城鎮化進程中文化遺產的價值效用分析
文化遺產,是由前人創造、今人繼承并傳之后世的具有歷史、科學、藝術、文化等價值的物質及非物質遺存。根據所反映和代表的地區范圍可分為地區、國家及世界級遺產。文化遺產的概念起源于西方,對于文化遺產的保護,從最初的注重建筑本體發展到歷史街區、城鎮再到城市歷史環境的保護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歷程。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出臺,明確了文化遺產的內涵和外延,為日后世界范圍內的文化遺產保護提供了綱領性的參考及標準認定,也正是從此開始,文化遺產的概念在世界范圍內被普遍采用與認可?,F階段,我國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沿襲的是固有的文物保護制度。138“文物”概念與“文化遺產”概念的對接始于198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巴ㄟ^世界文化遺產的申報等項工作,使文化遺產的概念逐漸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和普遍接受,并得到迅速普及。”l171¨2005年12月,國務院下發了《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第一次在紅頭文件的題目中用“文化遺產”一詞,取代了我國使用了幾十年的“文物”一詞,這個轉換具有深刻意義。從“文物”向“文化遺產”的轉變絕不能局限于文字表述,更深層次的是與國際保護理念的接軌、與國際保護原則的統一以及對國際保護措施的踐行。相較于“文物”,“文化遺產”所涵蓋的內容及范圍更加寬泛,從建筑、遺址等物質遺存到節慶、工藝等非物質遺存,從樓閣、廟宇等靜態遺產到運河、梯田等活態遺產,文化遺產保護運動前進的軌跡生動地詮釋了多樣的文化精粹所代表的不同文明形態對于全人類發展的重要意義。為了更好地保護并傳承中華文明,在城鎮化過程中不能以任何理由來破壞任何形態的文化遺產,文化遺產在城鎮化進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文化遺產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載體
如同生物學上的基因能夠保證物種的延續一樣,文化基因決定并確保了一種文化形態的發生、發展。文化基因是文化得以傳承的前提和基礎,是使一種文化歷經時間洗禮、歲月變遷仍能保持相對穩定特質的根本原因。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形態與氣質,而這些都是由文化基因決定的。作為一種文明形態的基本單元,城市從其建設之初就在不斷積聚著各種文化信息。不同時期的文化信息被記錄在建筑、語言、行為模式之中,朝代的更迭、產業的更替或許會改變城市的面貌,但其文化基因被嵌入到某種介質,“城市通過它的許多儲存設施,能夠把它復雜的文化一代一代往下傳”[161舳,而眾多儲存了城市文明信息、城市發展軌跡、城市歷史記憶的物質及非物質遺存便構成了文化遺產的最重要內容?!拔幕l展的過程是日積月累的,是一項累積的過程”l17l(P卯,切斷了歷史發展脈絡、損毀了文化基因延續的文化是偏頗與狹隘的。文化遺產是文化基因的重要載體,無論是有形的建筑、遺址、街區,還是無形的語言、民俗、節慶。隨著城市內一處處文化遺產的消失,凝聚著城市文明精粹的物證也隨之不存,逐漸地,無從尋覓的不僅是各個城市的文明,更是中華民族的文明。城鎮化建設不能以犧牲自己城市的文化基因為代價,發展不能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城市作為一個不斷發展、更新的有機整體,其現代化建設是建立在城市歷史發展基礎上的。文化遺產是城市歷史發展的見證,是城市記憶的載體,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失去了這些因素,城市未來的發展必將偏離故有的軌道?!肮I發展的歷史幾乎完全是向越來越復雜的方向發展的歷史,但另一方面,不受理性支配的人類行為所顯示的并不是一種類似的進化過程”[18](P.2o5),當越來越先進的技術使我們的城市表現出越來越發達的演化態勢時,不斷消失的文化傳統卻讓生活在其中的人們越來越彷徨與迷茫。盡管產值、GDP、城鎮化率等各項具有能見度的經濟指標節節攀升,但其帶來的卻是城市根本的喪失,而這恰恰是代際價值觀轉移的前提,是“后物質主義”價值觀發端的征兆。城鎮化并非“發生于拆舊建新的過程,而首先應該以尊重城市歷史、文化的科學方法確保城市文脈的連續性:在擁有集體記憶的‘舊城區’尋求城市和諧發展的軌跡,或許能讓我們的城市保持各自的文化特征?!眑193蘇州之為江南水鄉,在于其小橋流水人家的城市格局,在于其古典園林蘊含的風骨;南京之為六朝古都,在于其虎踞龍盤的形勝,在于“南朝四百八十寺”的追憶,在于烏衣秦淮的風雅,在于明之故宮城墻、民之府邸學堂的積淀;敦煌之為絲路明珠,在于莫高窟隱含的異域風情,彼時的春風不度,此時的朝圣所系;成都之為天府之國,在于其“水早從人,不知饑饉”的都江古堰之利;上海之海派風韻,在于外灘的萬國建筑博覽,在于石庫門內的吳依軟語,在于海納百川、兼容并蓄、中西交匯。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獨特的氣質與個性,所有這些都構成了中華文明的文化基因,是中華文化燦爛多樣、豐富多彩的根本。對于生物學上的基因突變我們有所畏懼,對于轉基因食品的危害我們有所忌憚,然而文化上的突變遠比生物學的突變更可怕,文化上的突變足以改變一個民族的屬性,足以摧毀一個民族的根基?!叭魏我粋€民族的文化只能理解為歷史的產物,其特性決定于各民族的社會環境和地理環境,也決定于這個民族如何發展自己的文化材料?!盵2oJ(P由此,對于承載著文化基因的文化遺產的珍視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文化遺產凝聚著城市發展的文脈,是城市發展演變的見證,是城市歷史悠久,內蘊豐富的象征。如果一座城市失去了文化遺產,失去了承載其文化基因的文物、建筑、遺址,從何而來到何處去的迷茫是必然的,而喪失了文化認同的民族又是可悲的。全球經濟一體化催生了文化趨同,“全世界各民族正Et益接受共同的價值、信仰、方向、實踐和體制,西方消費模式和大眾文化在全世界的傳播正在創造一個普世文明”【](•㈣。美國用“三片”(影片、薯片、芯片)征服了世界,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弗萊德曼高呼“世界是平的”,全球化的浪潮正抹平國與國之間的邊緣,世界正朝著扁平化的方向發展。作為文化基因載體的文化遺產,面對全球化的沖擊責任重大,對于防御文化的同質化與一元化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城鎮化進程中對待文化遺產的態度實質上反映的是一種價值觀取向,肆意的破壞必然使文化基因受損,使城市未來的發展趨同一致,而對于文化遺產的保護,則會對城市特色的保持與塑造產生根本的推動作用。保存城市文化遺產,保護歷史的連續性,是人類社會發展至今的基礎,也是未來發展的保證。城鎮化進程中對于文化遺產的破壞是對城市文脈的割裂,是城市文化基因突變的直接誘因,而加強城市文化遺產的保護則是文化基因得以傳承的防線,是中華文明綿延賡續的保障。
(二)文化遺產是調節城市文化生態平衡的關鍵要素
生態,即生存狀態,原是生物學上用以描述生物與其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的術語。人類在生態系統中的影響作用勢必要引入文化因素?;诖?,人類學家斯圖爾德提出了“文化生態”的概念以解釋“存在于不同的區域之間的特殊文化特質與模式”_22j(P。文化生態學為描述對環境的適應如何導致文化的變遷提供了方法論,認為文化的發展演變與人們生存的自然、地理、社會、經濟等環境密切相關,對于不斷變化的環境的適應必然導致文化的變遷。文化基因則使一種文明形態在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下保持其核心的相對穩定性,文化生態保證文化變遷的路徑有跡可循。城鎮化建設是對一定地域范圍內的地理空間、經濟結構、生產方式的再造,再造的過程即是環境變化的過程。依據文化生態學理論,外部環境的變化必然會引發文化生態的變遷。相對穩定的環境所引發的文化變遷是有限的,而大拆大建、面目全非的環境終將造成文化的迷失。這種文化迷失體現在兩個層面:在微觀層面,隨著大批文化遺產的損毀,城市內部原有的文化生境被全新的空間形態取代,劇變的外部環境對城市本身的文化生態造成沖擊;在宏觀層面,以趨同物質空間為單一導向的城鎮化模式必然推演出城市問的文化向單一的生態模式變遷,進而在更廣闊的范圍內呈現出一元化的文化生態圖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構成了中華文化的生態大系統,維持文化大系統的平衡則需要各個要素的協同。城市的發展過程是不同歷史時期文化信息匯集成文化遺產的過程,每一處文化遺產又是城市生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經過時間的累積與沉淀,文化遺產成了城市中獨特的文化景觀。區別于單一的、同質化的現代建設標準,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遺產與當代文化信息的和諧共存是城市文化生態平衡的根本要義。無論是從微觀還是宏觀看,“舊建筑是不能隨意取代的,這種價值是由時間形成的,這種多樣性需要的經濟必要條件對一個充滿活力的城市街區而言,只能繼承,并在日后的歲月里持續下去”,文化遺產在文化適應環境的變遷中對于文化生態平衡的維持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生物多樣性是自然生態平衡的重要表征。同樣,文化多樣性也是文化生態平衡的內在要求,“多樣的文化物種包含了豐富的信息,在生態結構協調發展的同時也塑造了完整的信息流通的管道,而信息傳遞和調節的能力,是保證生態系統穩定性的重要因素”。無論是生物多樣性還是文化多樣性,它們都是維持世界發展的根本動因。城市文化的多樣性是城市發展內、外兩個層面的需求。對內而言,文化多樣性的實質是對人們個體需求多樣化的滿足。多樣的文化可以滿足不同教育背景、知識層次及工作領域的市民的多樣化文化需求,是人的城鎮化在文化層面的直接表現。對外而言,每座城市都需要保持自己獨特的文化氣質,以確保有別于其他城市的重要標識,不同層面的文化多樣性需求便構成了文化生態系統平衡的實質表達。2001年11月2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了《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明確提出“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的共同遺產,應當從當代人和子孫后代的利益考慮予以承認和肯定”,“各種形式的文化遺產都應當作為人類的經歷和期望的見證得到保護、開發利用和代代相傳,以支持各種創作和建立各種文化之問的真正對話”。我國近30年城鎮化的快速發展使城市文化生態的多元化發展遭到了破壞,原本特色鮮明的城市文化景觀隨著成片文化遺產的消失、成片鋼筋水泥的崛起變得愈加趨同,相應地,全國范圍的文化生態也呈現出趨于單一的態勢。平衡的文化生態是一座城市最為寶貴的資源與財富,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動力與源泉。良好的文化生態物化表現為城市內不同時期文化遺產的并存,其常常被認為是城市的文脈之所系,保住了文化遺產,也就留住了城市的根。城市文化生態歸根到底是關于人的生存環境的理論。正如沙里寧所說:“讓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說出這個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什么。”城市的文化生態與生活在其中的人們是雙向互動的關系。人們的行為改變了文化生態,反過來,文化生態也在塑造著人。保護文化多樣性、保持城市文化生態的平衡發展是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合目的性的內在要求,這一目標的實現有賴于城市內文化遺產的健康發展。
(三)文化遺產是城市文化力量的根脈所系
如果說城鎮化建設是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建設的母題,那么世界經濟發展的母題則是全球化。全球化以經濟全球化為發端,通過生產資料在全球范圍內的分配與流動來實現,而通訊、交通的飛速發展則加速了全球化的進程。從表面看,它揭示的是全球不同種族、不同信仰、不同國別的人們日益密切的相互依存的狀態,實質上,它是全球文化一體化的物質基礎及決定要素。文化的全球化一方面體現為國際間文化交流的加強;另一方面,文化在國際事物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文化已上升至戰略地位成為國際競爭的著眼點。為了描述以文化為代表的新一輪競爭要素的重要性,約瑟夫•奈在1990年提出了“軟力量”(SoftPower)一詞,認為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不僅包括軍事、經濟等硬力量,還包括文化、政治價值觀以及外交政策等軟力量_(P。世界上正在發生硬力量的廣泛分散,主要國家已不能像過去那樣運用他們的傳統權力資源來達到其目的,如果一個國家的文化和意識形態具有吸引力,其在國際舞臺上將具有絕對的話語權,“文化在世界上的分布反映了權利的分布,貿易可能會、也可能不會跟著國旗走,但文化幾乎總是追隨著權力”。因而,提升文化力將占據未來國家戰略的首要地位。文化力量首先表現為文化生產力,直接體現就是文化產業的發展狀況。文化產業的發展是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型的選擇,是后工業時期乃至后城鎮化時期經濟發展的動力。世界范圍發展越是成熟的國家和地區其文化產業的發展水平越是處于世界先進水平。目前,世界范圍內文化產業最為發達的國家非美國莫屬,以好萊塢、迪斯尼為代表的現代文化產品充斥并主導著國際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向。作為一種產業形態,生產資料是決定其發展的根本因素。美國兩百年的建國史并不足以為其提供可以深入挖掘的歷史文化資源,現代高科技的發展卻為其提供了重要手段。美國文化產業發展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在產業形態及技術手段等方面均已相當完備,并掌握了世界范圍內的文化產業發展的主導權,我們需要認清自身優勢,揚長避短,激活文化生產力。當前,我國正處于城鎮化轉型的歷史時期,文化產業被確定為國民經濟發展的又一支柱產業。區別于傳統產業,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更多創新思維的支撐,但創新不是憑空的想象,而是傳承后的升華,是厚積薄發的靈感,是在深厚文化積淀基礎上生發出的火花,“傳統的信仰和傳說在決定思維方式上具有重大意義”,,只有豐富的傳統內蘊才能激發出點石成金的創意。良好的文化生態為城市文化的創新提供了源泉與動力,城市內的多樣文化遺產無疑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文化生產信息,進而激發創新思維。電影《花木蘭》《功夫熊貓》在全球的風靡進一步說明了中國文化的競爭力,但將這些文化要素推向世界的卻是美國,這不禁讓我們在片刻歡愉之后思考如何將自身資源打造成專屬優勢。
文化遺產資源是我國參與國際文化產業差異化競爭的重要支撐,是我國文化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文化資源安全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可以獲得持續、穩定、及時和精神地獲取它的存在與發展所需的文化資源的狀態和能力”,守護好不同城市的文化遺產,保證國家文化資源安全,才能使我國的文化產業在國際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文化遺產不僅是城市、國家發展的軟力量,更是發展的硬力量。文化遺產作為文化產業發展的生產資料,能夠直接創造經濟價值?!霸谌祟愃械膭趧雍蜕a活動的成果形態中,只有文化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具有價值”,這種時間的累積直接促成了文化遺產的不可再生性,進而使其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稀缺性生產要素。文化遺產獨特的資源優勢直接表現在其成為城鎮獨特的旅游吸引物,通過旅游開發,文化遺產對于促進城鎮的經濟社會發展有直接貢獻。烏鎮是有著上千年歷史的江南古鎮,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烏鎮并沒有大拆大建,摒棄自己傳統的民居建筑及民俗文化,而是著力將其打造成文化資源獨特的旅游城市,成功實現了經濟與文化的并行發展。烏鎮的經驗生動地詮釋了城鎮化過程中經濟與文化的關系產業成功轉型,人們安居樂業,文化得以傳承正是新型城鎮化所追求的目標。城市的文化力量還體現在文化影響力上。曾幾何時,萬邦朝圣,中華文明世所景仰。中華文明是四大文明中惟一沒有中斷的文明,華夏文化博大精深,歷經上下五千年的滄桑變遷至今繁盛,其強大的生命力及普適性為其他文明所不可比擬。凝聚了傳統文化精華及各族人民智慧及創造力的文化遺產被視為弘揚民族精神、傳播民族文化、提升文化影響力的重要資源。在保護文化遺產真實性及完整性的基礎上合理開發,讓更多的人接觸到不同城市、不同地域的文化傳統,不僅可以展現傳統文化的魅力,更重要的是通過與文化遺產的互動交流可以提高廣大民眾的科學文化素養,豐富其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幸福指數,通過文化對人的化育,讓外在的文化遺產內化為市民的文化素養,實現真正意義上以人為本的城鎮化。文化遺產保護的實質是對中華文明精粹的珍視與呵護,文化遺產所蘊含的中華民族的智慧、創造力、生命力是城市乃至國家文化力量得以提升的根脈所系,只有保護好各類文化遺產,提升各級文化生產力及影響力,才能使我國的文化神圣不可侵犯,進而保證我國在世界不同文明之間的碰撞中具有競爭力及吸引力。
四、結語
少數民族地區一般都極具民族文化特色,他們善于歌舞,民族節日、各類習俗眾多。隨著農田土地的急劇減少或消亡,城鎮化造成的經濟結構的改變,傳統文化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被破壞,一些民俗活動也跟著減少或消亡。比如:苗族中的“開秧門”,是插秧前的儀式活動,沒有了農田,自然不再插秧,“開秧門”民俗活動自然沒有舉行的必要。還有“種棉節”、“殺魚節”等,農民變居民,隨著他們原先擁有的田地消失,這些節日也失去了場所。同樣,苗族的一些活動比如小孩滿月后娘舅家里來人吃酒“跳板凳舞”,“打花貓臉”等習俗,由于現代民居多是樓層,那種原本在家門前跳舞的場地已經消失,加之居住到城鎮后苗族人在新的環境里怕羞,怕出丑等心理因素,這些活動都逐漸消失。隨著年輕人逐漸的融入城鎮、通過電視及網絡逐漸的改變自己的世界觀和道德規范,隨著老一輩苗侗老人的逐漸去世,傳統文化后繼無人,民族文化隨著網絡文化的大舉入侵,一些民族習俗被否定或逐漸消失。
另一方面,政府在民族文化開展與保護方面做出了一些成績。比如苗族的斗牛節、蘆笙節等近年來舉辦得風生水起,頗有特色。但是,這樣的活動受限于資金等限制,地方政府多為窮政府,窮政府實在是不能買單,很多事情口頭說的一套,落到實處的卻比較少。
二、城鎮化背景下的網絡文化與民族文化調適的重要性
任何一種文化都會有自己的價值體系,并因著這種價值傾向而獲得或喪失自己的生命力。一方面,由于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文化的平等性、開放性、共享性而引起的資源共享、學習、工作的方法方式發生較大變化使得民族地區在政府執法、辦公、經濟建設、民主法治建設、學習型社會的建設、信息傳播、新型人際關系的構建等方面的能力得到質的提升,少數民族那種曾經相對落后社會的狀況迅速改變。另一方面,網絡文化中非民族性的文化觀念特別是西方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的滲透,導致民族地區人們信仰和價值觀念的發生偏移;網絡文化的自由性,道德觀念淡化等導致民族地區的人們對漢文化產生錯誤理解。網絡文化包含著部分西方文化,并非嚴格意義上的漢文化,民族地區少數民族與漢民族社會因為歷史原因存在一些誤解在這里得到放大,社會道德倫理帶來了尷尬和無奈,部分城鎮化的居民厭惡、拒絕漢民族的交往。網絡泡沫文化的泛濫、網絡黃色文化、網絡暴力文化的肆虐造成民族地區青少年的人性危機,在西方的性解放、性自由思想的侵蝕下,形成不健康的性觀念和扭曲的心理,導致他們的個性趨于暴戾兇殘,加之民族地區監管乏力,部分留守兒童、青少年甚至喪失行為的自控能力,危害社會。民族文化在網絡文化的沖擊下迅速消失,離開原來土地的民族生活方式融入城市生活速度慢,不適應城市生活節奏、覺得生活不幸福等情況在眾多移居農民身上發生,這些情況不加以重視和解決,不僅不利于民族地區文化發展還導致為民族不和諧因素產生,影響社會團結。
三、對策與措施
少數民族是中華大家庭的一員,為構建和諧社會,加強民族團結,“被城鎮化”的民族地區、民族村寨更應該注意做好網絡文化與民族文化的融入、調適及發展問題。
(一)加強宣傳,在民族地區做好網絡文化、漢民族文化的區別和教育工作,增進民族團結。網絡文化并非實際生活中的漢文化,它是英語文化及信息技術背景下的一種新興文化,漢文化和少數民族文化一樣正在受到網絡文化的侵襲。民族地區在城鎮化背景下要加強宣傳和教育,給少數民族居民講清楚兩種文化的區別,同時要正確引導民族地區網絡文化的發展,及時糾正漢民族與少數民族的認識問題。
(二)地方政府部門要充分認識到民族文化在城鎮居民生活中的重要性,要有意識的強調和開展民族文化活動,推動民間文化產業的發展。以黔東南地區為例,現在每逢重要的節氣,民間會自發組織各種斗牛比賽活動、跳蘆笙活動,大大提高和豐富了人們的社會生活。但是由于經費不足、人們思想觀念保守,活動的形式不夠多樣。也有引進民營資本開展大型的斗?;顒拥那闆r,但是往往收費太高,不能真正滿足老百姓的要求。在這方面政府應該出面進行干預,加強管理,積極推進民間文化產業的發展,多渠道、多途徑、多形式、多領域的指導和開展民族民間文化活動,為民著想,真正以人為本,做到人的城鎮化。
(三)政府出臺強有力的政策,加強網絡文化督查與管理。要建立必要的法律法規,加強文化市場監管,嚴格審查面向未成年人的網絡游戲軟件,查處含有誘發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行為和恐怖、暴力等有害內容的網絡游戲產品,堅決查處傳播、兇殺、暴力、封建迷信和偽科學的網絡游戲產品。同時,對涉黃網吧機相關場所加大監管力度,一旦發現,政府、產業界、工商管理部門要堅決打擊取締。
(四)深入城鎮化居民區,加強創建文明網絡文化的宣傳。民族地區的農村由于大部分勞動力外出務工,留守兒童、老人自身對網絡約束力較弱,這就要求政府出面進行教育和指導。讓未接觸網絡和即將使用網絡的人能夠自覺遠離網絡上的不健康因素。
所謂歷史文化城鎮,就是許許多多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筑群體構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鎮街道景觀。例如,帶門樓的宅第,樹木繁茂的廟宇,高聳的城郭、寶塔,以及文明開化以后所產生的西洋建筑、橋梁、濠河……等的姿態。[1]每個建筑物和構筑物,都有其深遠的由來和歷史,如果能夠為來訪者提供詳細了解的資料,則必然會給人們很大教育;如果能將它們組成一定形體,創造出我們四周的“環境景觀”,那么就可以使平常完全生活在異地的人,擴大生活范圍,彌補生活體驗的不足。我們親生感受到,在我們生活的國土上,可以創造出多么豐富多彩的生活空間來。
但是文化城鎮并不只是給外來者賞心悅目。文化城鎮猶如地方文化的面孔,在這里反映著人們的實際體驗,這是無法代替和置換的,他們將視它為自己的故土故鄉。
所以,歷史文化城鎮的保護就是在保存歷史文化城鎮物質遺產的同時,如民居、街道、橋梁,保護城鎮建筑群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蘊,歷史性環境。
歷史文化城鎮的保護的意義
早在1972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第17次全會制定的“文化遺產及自然遺產保護的國際建議”的前言中說:“在生活條件迅速變化的社會中,能保持自然和祖輩留下來的歷史遺跡密切接觸,才是適合于人類生活的環境,對這種環境的保護,是人類生活均衡發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因此,在各個地區的社會中,充分發揮文化及自然遺產的積極作用,同時把具有歷史價值和自然景觀的現代東西都包括在統一的綜合政策之中,才是最合適的?!?/p>
科教文組織的第19次全會,提出了“歷史性地區的保全及其在現代的作用”的國際建議,其中有:“所謂歷史性地區,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反映了歷史的客觀存在。為適應多樣性的社會生活必須有相應的多樣性生活背景,據此,提高歷史性地區的價值,將對人們的新生活產生重要意義”。[2]
可見,歷史文化城鎮的保護對我們了解歷史,傳承傳統文化,豐富現代生活,促進社會多樣性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保護歷史文化城鎮是人類生活均衡發展的一種需要,更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歷史文化城鎮保護的現狀
目前,我國對古城鎮的保護處于一個越來越重視的階段?!吨腥A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就有關于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的規定,歷史文化城鎮自然也在保護之列。而在2007年7月,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將《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全文公布,征求社會各界意見。該條例于2008年7月1日起施行。通過單獨制定法規對歷史文化城鎮保護進行規范,國家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各級地方政府也有相應歷史文化城鎮保護法規的出臺。例如,2004年制定的《四川省閬中古城保護條例》、2006年開始施行的《云南省麗江古城保護條例》。中國社會正將更多關注的目光投放到這個我們過去不曾注意的焦點上。
但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城鎮保護現狀令人堪憂。最主要是對歷史文化城鎮開發與保護的關系沒有處理好,對于文化保存造成很大阻礙。
歷史文化城鎮的保護面臨的問題
當前,歷史文化城鎮的保護所面臨的問題,主要是追逐經濟利益與保護當地傳統文化之間的沖突。隨著物質生活的逐漸豐富,現代人對傳統生活環境、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捧,使得越來越多的地方認識到歷史文化城鎮鎮潛在的巨大利益,利用古老的資源,發展旅游業,推動地方經濟、提高當地人民的生活質量。這本無可厚非,但是一味地旅游開發,使得歷史文化城鎮不斷商業化。許多地方只是關注眼前的經濟利益,忽視了古城鎮本身深厚的文化、藝術底蘊,更忽略了對歷史文化城鎮的持久保護。歷史文化城鎮保護與旅游開發的矛盾已經日趨嚴重,并直接影響著古城鎮的“生存”。因為,于歷史文化城鎮而言,其巨大的價值不僅體現在城鎮建筑,布局結構的合理和藝術,更在于生活在那些土地上的人所形成的歷史,文化氛圍,民族風俗習慣,。商業化的開發使得歷史文化城鎮離它的價值越來越遠。
以云南麗江為例:十多年前,1997年12月4日,麗江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與雅典、羅馬、威尼斯等偉大城市比肩;十多年后,2008年1月中旬,古城被指責過度商業化、原住民流失,聯合國派出檢查組,麗江面臨亮“黃牌”之憂。十年僅是歷史的一瞬,然而這十年麗江的變化幾乎超過了過去800年的總和。如今,涌入麗江的不是蒙古戰車和鐵騎,而是源源不斷的游客和老板,他們帶來麗江的不是馬刀與盔甲,而是快速增長的旅游收入和巨額資本。
雕梁畫棟、小橋流水的古城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搖搖欲墜,詩人、專家、學者們感嘆:在酒吧街的燈紅酒綠中,在小販的叫賣聲中,古樸一點點褪去,麗江古城正變成一具沒有內容的空殼。
07年6月,在新西蘭舉行的第3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麗江古城、故宮、長城、圓明園、布達拉宮和云南三江并流6項中國世界遺產被要求在大會上就管理上出現的問題作解釋。
麗江古城能申遺成功,既靠有形的建筑群落,更是靠存在于街頭巷尾間的納西市井生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是看中它是“保存濃郁的地方民族特色與自然美妙結合的典型”,才授予其桂冠。
但目前古城核心區域都商鋪客棧林立,原住民紛紛將房院騰出給外來商人獲取一年十幾萬的租金,并用這筆錢在新城購置洋房,他們搬走家當的同時還搬走了在城中存活了近千年的民俗文化。
更令人擔憂的是,有些官員認為古城本就是為商業而建,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是。甚至有人認為即使聯合國真亮“黃牌”也無妨,因為麗江已經具備了足夠的知名度。這樣出自官方的想法給古鎮的保護,尤其是非物質文化的保護造成了很大阻礙和不利影響。[3]
當地居民是保護事業的動力
由麗江古鎮一例,我們不難看出,目前,我國歷史文化城鎮的物質遺產,基本得到了較好的保護。但是,非物質性的歷史性環境,仍在遭受著肆意破壞。可以說,這是歷史文化城鎮保護的核心問題和難點。一旦人們意識到歷史性環境保護的重要,并著手進行保護,實際上也就解決了古城鎮物質遺產保護的問題。因為歷史性環境保護較之物質遺產保護,程度更深,也是歷史文化城鎮保護的本質。
日本作為我們的鄰國,地理位置和文化傳統都與我們相似。早在上世紀60、70年代,日本就開始致力于歷史文化城鎮的保護,尤其是歷史性環境的保護,并且獲得了較好的成效,對我們極具借鑒價值。比照日本的做法和成功經驗,我認為激發當地居民保護的意識和積極性,才是解決此問題的關鍵。
在日本,歷史環境的保護也如同公害處理,自然環境保護一樣,首先是由當地居民中產生。各地方政府著手采取相應對策,公布具體條例,等到這種條例在全國許多地方都制定之后,國家才作為最高行政管理,著手進行法律制度的完善工作。文化城鎮文物保護法的修訂也經過了這樣一個順序而進行。以“日本全國歷史文化風土保護聯盟”為中心,由各地居民發動的保護運動,其偉大功績就在于促進各自治體頒布有關條例,并將其吸收到文物保護法內作為修訂的內容之一。
可見,民眾的支持和擁護是歷史環境保護的基礎和動力。而日本民眾對歷史文化城鎮保護的關注,歸根結底源于他們“環境觀”的變化。日本曾經爆發過嚴重的公害問題,世無旁例的水俁病和四日市氣喘病,使得公害成為社會矚目的焦點。深受公害之苦的居民們敏銳地感到了生活環境中的種種問題,發現了自然環境破壞劇烈。要求保護自然的群眾運動在全國各地興起,群眾環境觀不斷發展擴大。
最終,人們把歷史環境的破壞看作為現代環境問題的主要課題。認識到歷史環境是當地居民精神團結的象征,其消滅將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嚴重的后果。換言之,公害是直接危及人們生命、健康的犯罪行為,而歷史環境的破壞,恰是對居民精神生活的挑戰。一旦失去歷史環境給居民所造成的失落感,對于曾經以此為自豪的當地人來說,簡直不可容忍。這樣一來,人們在重視環境的物質方面的因素之外,也開始注意到了文化方面的精神價值。[4]
日本的這種“居民——地方政府——國家”的保護模式被事實證明是可行且有效的。那么如何調動我們國人的保護意識,樹立“環境觀”,這是緊接著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參照日本的做法,朝日新聞社于1972年2月14日出版的早報上,動員了該社所有通訊員,以“必須保存,復原的歷史性文化城鎮”為題,列舉了全日本169處城鎮加以介紹。接著又以“充滿歷史氣息的文化城鎮”為題,公布了全日本200多處城鎮的所在地圖及概況一覽表。而財團法人環境研究所在它編輯的雜志中,出版了“環境文化”特輯,將與歷史文化城鎮的有關資料全部收集在一起,以前兩次的朝日新聞報載為基礎,加上和全國各地方政府討論的結果,收錄和確認了400余處歷史文化城鎮。這些城鎮都是當地居民認為應該保護,由他們進行申報,并最終由國家登記注冊的。
日本的歷史文化城鎮保護始于上世紀60、70年代,主要的宣傳工具就是報刊雜志。在大眾傳媒如此發達的今天,網絡、書籍、電視等各種媒介都可以成為我們宣傳歷史文化城鎮的保護的手段。并且我們可以把主動權交給居民,以自下而上的方式發現、確定、保護歷史文化城鎮。這樣更能調動居民的保護意識和積極性、主動性。
歷史文化城鎮的保護與居住環境的改善
歷史文化城鎮的保護固然非常重要,但決不能限制地方居民生活的發展和提高。居民生活環境的改善和文化城鎮的保護,猛一看起來似乎是矛盾的,其實并非如此。新的東西,是真正新的東西,而不是為新而新、虛有其表的拙劣設計的冒牌貨,就真正意義上的創新而言,它必然是和舊有的優秀傳統相調和的。文化城鎮的保護,必須與熱愛保護地區文物的人們生活和環境的改善、提高結合在一起,這是文化城鎮保護的基本理論。
在西歐社會中,保存、創造“理所當然的東西,存在于理所當然的場所中”的思想,使得歷史文化城鎮保存的相當完美,當地居民以此為豪的現象,隨處可見。這正是以居住環境的適宜性思想為指導,由當地人用雙手親自創造出來的。[5]
在我國,也有比較成功了例子。江南古鎮紹興,在舊城改造中將改建和保護相結合,讓居民繼續居住在歷史建筑中,作為延伸歷史文脈的手段,這就是紹興保護古城的高明之處。
老城區以保護、旅游、居住為主,陸續遷出工廠、企業,保證原始街區的完整性;對生活在老街老巷的居民,在不改變外部立面的前提下,允許他們改造內部結構,以更適宜居??;新建房屋采用江南特色的外部裝飾,與城市風貌相協調;新建居民樓多用灰墻黑瓦,體現江南民居風格。對這些歷史街區,紹興的做法是除了外觀的修繕,直接目的就是改善居民的生活,包括電網整治、排污管道全面接通、管道煤氣入戶等。修繕后的街區,既讓居民生活便利,也使游客接踵而至。
由于歷史文化城鎮的老建筑大多年代久遠,房內的設施老舊,與現代化的城市生活相比,古城鎮的居民生活條件差。居民為了改善條件,移居城市的情況也就不可避免。而如同古城麗江,沒有了原住民的古城鎮,不過是喪失了靈魂的空殼城鎮。所以,只有切實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才可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歷史文化城鎮保護?!敖B興模式”[6]確實值得其他地區借鑒。
保護事業費用的負擔和經費的籌措
歷史文化城鎮的保護事業的特色在于其多樣性。從地區的歷史、現在的功能、經濟的基礎等不同角度來看,有各種各樣的保護形態,在同一個歷史文化城鎮保護事業中,各種事業的保護也是不一樣的。例如,居住房屋的保護、自然景觀的保護、公共事業便民設施的整頓等。這種事業的多樣性就決定了不應該采取統一的經費負擔。經費負擔、籌措的方式,應該根據各地區不同保護事業的實際情況,決定合理的方式。
例如,作為居民住房的老宅的保護與修繕,如果完全由政府支付費用,那么國家財政的負擔就可能過重。因此,可以由居民承擔自家的保護、修繕費用,地方政府給予一定的補助金。但在一些極度貧困的古城鎮,就可以由國家承擔民居保護的全部費用。
對于公共設施的保護,則可以政府出資為主,鼓勵民間組織、企業、個人出資為輔。而地方博物館、名人故居等管理整頓費用,可以通過征收入場費的方式負擔一部分或全部,不足部分由政府補足。
關于經費的籌措,在日本,歷史文化城鎮保護事業的經費來源,是以補助費、貸款和公共事業為中心的。公共事業不是直接的財源,但是在編制預算措施時,從補充完善保護事業的觀點加以考慮是有益的。貸款是有償的資金,但在資金數量和使用對象上可有靈活性。
另外,曾有學者提出發行“歷史文化城鎮保護獎券”[7],利用發行獎券的方法所得的收益費,作為歷史文化城鎮保護的經費?!皻v史文化城鎮保護獎券”或“文物保護獎券”均是以充當歷史文化城鎮保護事業的費用為目的的,每年可發行二次(如春、秋適宜旅游的季節),向全國發行,其收益由地方政府、文化廳、歷史文化城鎮保護團體的協議下,作為歷史文化城鎮保護事業的財源而靈活運用,這將是非常有效的經費籌措辦法。
對于我國,除了大力發展旅游業以獲取收益,作為古城鎮保護的經費外,發行“歷史文化城鎮保護獎券”是一條值得我們考慮的新思路。
參考文獻:
[1]西山卯三.歷史文化城鎮保護.路秉杰.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1.1.
[2]劉紅嬰/王建民.世界遺產概論.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3.240-250.
[3]盧斌.麗江“評遺”十年遭黃牌古城靈魂正在離開./news,2008-01-28.
[4]西山卯三.歷史文化城鎮保護.路秉杰.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1.3-5.
[5]西山卯三.歷史文化城鎮保護.路秉杰.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1.6-7.
[6]顧春.城市CT:古城保護且看“紹興模式”.人民日報-華東新聞,2006-05-31(03)
[7]西山卯三.歷史文化城鎮保護.路秉杰.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1.251論文關鍵詞:歷史文化城鎮保護意義現狀問題保護的動力保護的基本原則經費的負擔和籌措
(一)新型城鎮化的理論內涵
新型城鎮化是伴隨著黨的十六大“新型工業化”戰略方針提出的,新型城鎮化是新時期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核心策略,我國城鄉發展方向是要走一條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新型城鎮化的核心在于城市與鄉村的統籌協調發展,以人為本,實現歷史文化的傳承,實現鄉鎮發展與生態環境相協調,實現城鎮的可持續發展和科學穩定發展。新型城鎮化的發展要堅持以下基本原則,一是以人為本、公平共享原則;二是四化同步、統籌城鄉原則;三是優化布局、集約高效的原則;四是生態文明、綠色低碳的原則;五是文化傳承、彰顯特色的原則;六是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原則;七是統籌規劃、分類指導原則。新型城鎮化的目標主要有:一是實現城鎮化水平和質量穩步提高;二是確保城市發展模式科學合理;三是促進城市生活和諧宜人;四是不斷完善城鎮化機制體制。
(二)走新型城鎮化道路的意義
第一,新型城鎮化道路要求城鄉協調發展,要求綠色、低碳,它是城鄉統籌協調的城鎮化,更是生態文明貫穿全過程的城鎮化,要求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消費模式等方面的轉變,要求加大生態文明建設的力度,推動城鎮化向集約型、環境友好型發展,有助于我國城鄉的可持續發展。
第二,新型城鎮化道路以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為發展目標,它要求實現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因此,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有利于我國鄉鎮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促進鄉鎮服務業的發展,尤其是旅游業的發展,帶動鄉鎮的就業,提升鄉鎮居民的收入水平,促進新興產業的發展。
第三,新型城鎮化道路是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的道路,走這樣的道路有助于實現城市發展帶動鄉鎮建設,隨著城鎮經濟的繁榮,城鎮功能完善,公共服務水平和生態環境質量的提升,人們的物質文化水平更加殷實,精神生活更加豐富,這些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消除社會風險隱患,有助于實現社會的全面進步和社會的和諧。
二、文化旅游古鎮新型城鎮化道路的經驗借鑒
在世界各國城鎮發展的歷史來看,我們可以對當前世界范圍內的城鎮發展做一個相應的判斷和分類,一般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就是典型的歐洲城鎮化發展模式,通過政府部門對其進行一個控制。第二種是美國采取的自由模式,這個發展模式取決于市場經濟發展的程度。第三種就是非洲的某些國家城鎮化的方式,這種模式發展依賴于當地經濟和人文發展的特色。國外在城鎮化發展中的相關經驗也值得我們參考,在20世紀20年代,英國新的公共干預政策相繼推出,新型的政策是為了應對英國小城鎮經濟落后的問題。在城市的進一步發展中,為了進行有效地解決該問題,他們大力的扶持北部相關地方的發展,這樣就可以將整體的發展提上去,而不是只是僅僅針對南部進行發展。工業的快速發展,使英國形成郊區的現象,該政府加大了綠化的建設,并且推出了一個新的城市化進程,使得一些自然的風景得到很好地保護。此外,湘西鳳凰縣歷史悠久,人文氣息濃厚,旅游資源豐富,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鳳凰縣也有著自己獨特的戰略步驟:首先,在制定旅游資源的開發與管理總體規劃時,充分考慮到當地旅游景區的生態保護和環境容量限度,禁止大搞“人工化”造景,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監測的力度,通過實時監測和及時反饋,盡可能的保護好湘西鳳凰古城原有自然景觀和民俗風情,讓旅游陶醉其中,流連忘返。保障鳳凰古鎮旅游資源可持續發展,實現良性循環的“經濟鏈”;其次,及時修訂和完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將湘西鳳凰古鎮旅游資源的開發、保護及治理等一系列事務納入到法制化,規范化的管理軌道,爭取把湘西鳳凰打造成國家級生態旅游建設示范區;再次,目前湘西鳳凰鎮仍然處于國家級貧苦縣,古鎮旅游業在尋求國家西部大開發政策扶持的同時,通過組建旅游股份公司,利用上市公司股權融資的優勢,推動鳳凰古鎮旅游業向更高一層次發展,將鳳凰古鎮旅游業打造成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支柱型服務行業。此外,將旅游業收入中提取一部分作為旅游發展基金,加強鳳凰古鎮旅游景區基礎設施和配套設備的建設,推動古鎮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旅游文化古鎮的全面保護與修復
(一)影響旅游文化古鎮新建的原因探索
1.自身因素分析。在現代社會大力提倡工農一體化,旅游城鎮相互結合,統籌發展,解決三農問題的背景下,旅游文化古鎮的全新建設有利于提高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速度。對旅游文化古鎮重新進行建設,對整個城鎮化的建設有很大的幫助,能夠建立一個系統化城鎮系統,為城鎮化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要建立一套評價旅游文化古鎮建設進程的整體機制,該機制就是吸引力,生命力,承載力三位一體的發展模式。從古到今,不論是什么樣的建設都是以這三個目標為基礎的。旅游文化古鎮通過提高自身的質量,促使其有更強的生命力。我們必須在保存古鎮風采的前提下進行城鎮化建設。
2.宏觀環境分析。進入現代化,古鎮建設必須使用不同的發展模式才能滿足時展的要求,可以充分利用政府以及政企等方面提供的規劃方案以及相關政策,提高古鎮的發展能力。
(二)城鎮化建設中古鎮新建的總體規劃
重建就是一個城市進入復活狀態,其實就是從各個方面和角度使城市的相關問題得以有效的解決,不論是經濟程度,物質水平,社會或者是生態環境等都要做到充分的考慮。旅游文化古鎮的復興是在某種程度下的城市復活過程。旅游文化古鎮要復興,首先就是要對有形和無形的文化遺產進行保護,這是最為關鍵的一點。
(三)城鎮化建設中旅游文化古鎮新建的具體方案
考慮到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要保護旅游文化古鎮的文化遺產,必須要制定合理的保護制度,采取相關的措施,逐步完成保護工作。整個保護和復興工作都要以人為本,使文化更加富有意義。使旅游文化古鎮的人們不僅能感覺到悠久的古鎮歷史文化,同時還能生活的更加文明。
1.組織和管理一體化。在旅游文化古鎮旅游業經營的過程中,當地的居民要有主人公意識,積極配合投入新型城鎮化建設和文化保護工作中。這樣游客到這些旅游文化古鎮旅游時,才會體會到古鎮當地居民的文化素養,以及生活習慣等一些具有景觀特色的部分,所以他們要時刻配合古鎮的現代化發展。第一,要保證居民的公平性,使他們切實感受到益處。第二,要適當對當地居民進行相關的旅游業知識的普及。第三,積極鼓勵居民開展一些農家樂等旅游業務,表演一些民間藝術,提供具有特色的餐飲等,使居民能真正融入到旅游經營中來。
2.公共服務一體化。重新修建公共設施,發揚一些民間的藝術。諸多文化旅游古鎮不論是在宗教,建筑,服飾還是習俗方面都體現出了當地的文化內涵。應該深入理解文化旅游古鎮的習俗文化,了解其核心含義,進而進行有效的保護。營造傳統的文化氣氛,加強治理,使文化旅游古鎮的旅游質量得以提高。公共空間的擴大,公共服務模式的創新可以促使旅游業更加多姿多彩,又可以有效改變環境,在游覽了景觀和放松了心情的同時,還能參加一些休閑項目。以前居住以及交往的地方,現在增加了一些戶外的活動和體驗,這樣對當地文化傳承和發揚都是十分有利的。
3.新舊建設一體化。文化旅游古鎮的復興是古鎮建設中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必須根據不同的功能,促使古城帶動新興地區的發展,新興地區為古城發展提供物質基礎。不論是新城還是古鎮的建設都應體現出當地的文化風格,使其能繼續傳承下去。對古鎮的重新修建要研究原本建筑的材料,風格,構造以及裝飾等方面的特色,在了解了古風建筑的每個細節后,在還原時盡量使其風格特色與原來的保持一致。這樣,在城鎮化建設中才能既保護了古鎮的原始風采,才能促進現代城鎮化的發展。
4.古新功能一體化。在復興時,不一定要完全按照原本的模式發展,也要考慮到游客的不同需求,為了滿足需求也可以增加一些新功能。將文化旅游古鎮和新城建設結合起來,實現古新充分結合,同時也要展現出各自在經濟發展中的優勢,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在必要時,對街巷等一些建筑的構造進行修改,更加符合人們的需求。實現古鎮帶動新城經濟的發展,古新結合的同時,還要滿足建筑風格的統一,外觀看起來不能是大相徑庭的,盡量實現一體化設計格局。
5.基礎設施一體化。排水設施,輸電線路,消防設備以及生態節能等一些基礎的設施,對于房屋的建設都是必不可少的,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在對這些文化旅游古鎮的基礎設施進行重新修建時,應該要結合先進的技術手段,在原來的設施上進行改進和更新。但是在古鎮基礎設施修建的過程中,原始風格的體現是非常關鍵的一點,施工過程中不能改變原有的建筑風格,構造,以及裝飾品味等,一切都要體現出歷史的味道,在實現新功能的基礎上,還要保存原來的古風古味,盡量避免現代化的氣息。
6.生態環境一體化。加強古鎮生態環境建設,使當地居民具備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維護這些文化旅游古鎮的自然環境。保護好一些古樹的同時在不影響整體協調和風格的情況下,可以增加綠地的開發,避免現代化氣息過重。充分將人類,房屋和綠化相互結合起來,創建系統的生態環境,展現出原有的歷史化氣息。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建設新型的公共設施,做好綠化工作,保護水資源和土壤資源,使生態環境時刻都保持在最好的狀態。
四、總結
關鍵詞:文化消費;文化產業;相關性分析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growth of income level and constant changes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urban residents′ cultural consumption shows some new characteristics. The paper begins from the analysis of China′s urban residents′ status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in the past five years, then uses statistical method to identify the significant factors that may impact cultural consumption based on second hand data we collected. Finally, the paper provides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ultural industry.
Key words:cultural consumption; cultural industry; correlation analysis
作為文化產業鏈上的最終環節和促進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重要力量,文化消費對于拉動文化生產、提高國民素質和推動我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其中文化消費是指“對精神文化類產品及精神文化性勞務的占有、欣賞、享受和使用等”①。一般可以按照消費品的表現形態、消費階層、消費性質和消費方式等不同標準對文化消費進行分類,本文所說的文化消費涉及居民在健身娛樂、教育、圖書、電影、廣播電視、文學藝術等多方面的消費。借鑒有關學者的觀點,本文主要依據消費目的和性質把文化消費劃分為文化娛樂消費和教育消費。
一、我國城鎮居民文化消費的現狀
隨著宏觀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城鎮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迅速提升。與此相應,居民的消費范圍也不斷擴大,消費水平和消費結構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提升傳統物質消費層次和改善物質生活質量的同時,文化消費在城鎮居民消費結構中所占的比例正迅速增加。
(一) 文化消費的總量分析
近年來,我國城鎮居民對旅游、教育、娛樂休閑等文化消費的需求顯著增長。國家統計局的有關數據顯示,從2000年到2005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6 280元上升到10 493元②,而恩格爾系數卻由0.394下降到了0.367,伴隨而來的是:城鎮居民消費領域的持續擴大與消費熱點的不斷更迭。結果,大部分城鎮居民已開始由傳統的、以實物消費為主導向“實物消費與服務消費(特別是文化消費)并重”轉變。從城鎮居民主要消費支出數據來看,盡管各類消費性支出都呈現出增長趨勢,但在居住、交通通信、醫療保健和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方面的支出增長卻更為明顯。例如,從教育文化娛樂支出的增長來看,在2005年,城鎮居民的教育文化娛樂服務的支出已經是1995年的3.5倍,增長速度僅次于醫療保健和交通通信,明顯高于居民在食品、衣著、家庭設備用品與服務以及居住方面的支出增長。同時,文化消費在城鎮居民消費性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也已經從1995年的8.8%增長到2005年的13.8%(在2002年曾到達15.0%),已經超過“衣著”而上升到僅次于食品的第二位。
(二) 文化消費的結構分析
按照不同的消費目的和性質,可以把文化消費區分為趨于“休閑”傾向的文化娛樂消費和趨于“學習”傾向的教育消費。其中,前者主要包含文化娛樂用品及文化娛樂服務方面的支出;后者則主要包括學雜費、教材和托幼費等項目。在文化消費整體快速增長的趨勢下,這兩部分文化消費卻呈現出不同的發展特點,這主要表現在:
1.教育消費依然是文化消費的主體。近年來,我國的家庭教育需求出現了三大轉型,即從義務型轉向自主型、從標準化轉向個性化以及從單一性轉向多元性③,并由此引發了教育支出的大幅度增長。但盡管教育支出的絕對值依然在逐年增加,但其增長速度已逐年趨緩,并且在文化消費中所占的比重已經呈現出下降的趨勢。這表明:我國城鎮居民的教育消費將逐漸趨于理性。在經歷了盲目、非理性的擴張之后,我國城鎮居民教育支出的負擔率已經很高。而與此同時,高校擴招、社會對大量專業技術人員的需求以及我國人才消費及評價的理性回歸,使得高學歷與就業機會之間的相關性有所降低,高額的教育消費支出并沒有完全滿足人們的效用預期。因此,合理定位的、與自身承受能力相適應的教育消費,正日益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認同。
2.文化娛樂消費穩步上升。城鎮居民的文化娛樂消費不但在絕對值上逐年增長,而且在文化消費中所占的比重也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而且與教育消費之間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隨著多媒體、互聯網和數字技術的興起,文化產品傳播方式發生了新的變化,并進而引發了文化消費方式的變革,從而大大刺激了城鎮居民對手機、MP3、PSP和數碼相機等文化娛樂用品的需求。同時,伴隨互聯網的發展與手機功能的換代升級,通信運營商與SP和CP提供的彩鈴、圖片、報刊雜志訂閱等無線增值服務與網絡游戲以及網絡視頻音樂下載服務等,也大大拓展了文化消費的內容范圍。此外,近年來,我國大部分省市都將進一步完善城市的文化功能納入到城市發展的規劃之中,加大了文化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新建了一大批圖書館、博物館、藝術表演場所、文化館和藝術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從而拓展了城鎮居民文化娛樂消費的渠道和途徑。
二、文化消費的關鍵影響因素剖析
實際上,文化消費產生影響的因素有許多,有學者研究表明消費者收入對文化消費的影響最強(雷五明,1993);還有學者認為,在既定的經濟條件下, 文化消費主要取決于消費者的素質、文化生產的狀況、社會時尚和宏觀消費環境等(李金蓉,2001)。下面將重點對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與總體生活水平、收入的相關彈性和其他消費熱點以及文化產品供給和消費環境等因素對文化消費的影響進行分析。
(一)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及總體生活水平
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是其文化消費能力的主要支持性因素。首先,在一般情況下,可支配收入的水平越高,文化消費的能力也就越強,文化消費量也就越大;其次,文化消費從屬于與物質消費相對應的精神消費領域,與居民的總體生活水平和消費層次也存在著很大的關系。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們只有在滿足了低層次的基本生理需求后,才能產生社會、情感、尊重和自我實現等更高層次的需要。因此,也只有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較高,其收入滿足了低層次的物質需要之后,才會更多地投向滿足精神需要的消費領域。
1.文化消費與可支配收入及恩格爾系數的相關性分析。我們收集了2000年到2005年有關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和人均年文化消費的數據。恩格爾系數代表了城鎮居民的生活水平。為了探索它們之間的關系,我們對所收集的數據進行了相關分析,結果可知,城鎮居民文化消費水平與可支配收入之間存在著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而與恩格爾系數存在著顯著的負相關關系。這在某種程度上驗證了前文所強調的文化消費與可支配收入和生活水平之間的關系。這意味著,文化消費的增長必須以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續增長和低層次的物質需要的滿足為前提。
2.文化消費與收入的相關彈性分析。利用相關數據,計算出2001-2005年間我國城鎮居民各類消費的收入彈性以及文化消費結構中兩類文化消費的收入彈性。通過相互比較,我們發現:(1)對于城鎮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而言,文化消費是富有彈性的。這意味著,城鎮居民文化消費的年均增長率超過了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漲幅,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人均可支配收入對居民文化消費的促進作用;(2)醫療保健與交通通信消費的收入彈性,要高于文化消費的收入彈性,即由于可支配收入的增長所引發的前兩項消費的增長,要大于文化消費的增長。這意味著,在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量中,用于醫療保健和交通通信這兩項消費的比例要高于文化消費,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居民可支配收入對文化消費的貢獻率;(3)在文化消費結構方面,文化娛樂消費的收入彈性僅小于交通通信的收入彈性,遠大于食品、衣著、居住、醫療保健,特別是教育消費的收入彈性,而且大于1。這說明:近年來,娛樂休閑類文化消費日益成為一種時尚,受到城鎮居民的青睞,并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與此相對,城鎮居民的教育消費則進入了一個相對平穩的發展階段,其收入彈性僅為0.91,年均增長率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漲幅,這與前面有關教育消費日趨平穩和理性的判斷也是一致的。
(二)其他消費熱點對文化消費的影響
目前,住房、醫療和汽車等消費熱點持續升溫,必然導致城鎮居民的消費支出向這些領域轉移。例如,在2005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住房消費占總支出的比重由1993年的6.6%增長到10.2%;而1993年至2005年的12年間,城鎮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支出年均增幅則高達21.7%,比同期城鎮居民人均收入的增幅高9.3個百分點④。這樣,下面就選擇醫療和住房兩項主要消費作為代表,來考察熱點消費對文化消費的影響。為此,我們收集了從2000年到2005年城鎮居民的居住消費、醫療保健消費和人均年文化消費的數據,然后對其進行了相關性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城鎮居民文化消費與醫療保健消費和居住消費呈現出顯著的正相關關系。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是因為:第一,在某種程度上,醫療保健消費與文化消費可能代表著類似的消費意愿與消費傾向,即對于個人身心健康發展的追求。例如,在文化消費中的旅游與運動類娛樂休閑同日常保健類消費,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居民對于身體健康的關注與追求;其次,居住消費、醫療消費與文化消費也代表著類似的消費層次,一般較為富裕的家庭可能會注重追求更高的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因而愿意在改善這類生活條件方面投入得更多;最后,為了遏制醫療保健和居住支出的增加所帶來的沉重負擔,某些城鎮居民家庭可能會有意識地增加日常文體娛樂活動,從而擴大了家庭在這一方面的支出。
(三)文化產品供給及消費環境
文化消費的繁榮一方面取決于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另一方面則取決于文化產品的供給。(1)文化產品的供給主要依賴于文化產業的產出。2004年,我國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3440億元,占GDP的2.15%。而當年,日本和美國的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則分別達到了21%和28.5%⑤。由此可見,我國文化產業的規模和其他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2)文化產品供給的增加將有效的促進文化消費的增長。2005年,我國故事片產量達到歷史最高的260部,比2004年增加了48部;與此相應的,2005年,全國城市影院票房收入達到20億元,比2004年的15億元增長了33%⑥。(3)我國的文化市場目前還處于成長階段,市場化程度低,再加上我國文化產業的立法相對滯后,導致目前的市場環境中存在諸多不利于文化消費的因素。尤其在價格這一影響消費的重要因素方面,市場形成價格的機制尚不健全,許多文化產品,如電影、文藝演出等票價的定價方式死板且往往偏高,超出了普通消費者的承受能力。同時,對于新媒體、新文化業態,如,手機短信、網絡音樂影視下載、移動無限增值服務等的立法空白點較多,使得公民在文化消費中的權利和利益不能得到有效保護。諸如垃圾短信、短信欺詐、網絡增值服務的收費陷阱等都對消費者的利益造成了直接的損害,從而影響居民文化消費的積極性。
三、 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性啟示
(一) 確定正確的文化產業發展戰略以滿足居民多層次的文化消費需求
從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文化消費與城鎮居民的收入水平及消費結構存在著密切地聯系。鑒于目前我國城鎮居民收入上的差異性,文化產業的發展必須確立多元化與多層次性的發展戰略,提供從高端精品到低端普及型的系列文化產品,以適合不同收入階層對文化消費的個性化需求。同時,政府應考慮城鎮高收入階層與低收入階層之間消費能力的差異性,引入宏觀調控手段,利用財政、稅收等政策合理調節、引導文化產品的生產及價格,采取差別定價,票價補貼等多種方式,降低城鎮居民文化消費的成本,促進文化產品的消費均衡。
與此相適應的,文化產業的發展必須繼續推進以市場為取向的體制改革,使市場機制在文化資源合理調節與配置、文化產業結構調整上的基礎性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在積極改造傳統產業領域的同時,適時抓住機遇,開發尚未得到有效利用的文化資源,積極發展新興文化業態,提供更加豐富的文化產品。
(二)政府應著力為文化產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1.建立和完善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體系。(1)政府應努力完善文化產業的宏觀管理政策,保證文化產業快速、健康、協調發展。(2)文化企業的發展往往需要雄厚的資金依托,因此,政府應積極籌措國家文化產業發展基金,鼓勵民間資本進入文化產業。同時,調整相關的稅收政策,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3)為了擴大城鎮居民家庭的文化消費,形成生產與消費之間的良性互動循環,政府部門應進一步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控制城鎮房地產價格,減輕居民的醫療負擔,從而降低消費熱點對文化消費的擠出效應。
2.完善與文化產業及文化市場相關的法律法規及制度體系。(1)文化產業是為大眾提供文化產品及服務的重要力量,發展文化產業是實現廣大人民群眾文化利益的重要途徑。幾年來,我國先后頒布了一些涉及娛樂場所、音像出版業及演出市場管理的法律法規,這對于維護市場秩序,打擊犯罪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由于文化市場的特殊性和復雜性,文化產品、服務的內容與形式不斷更新,新的消費載體不斷涌現,現有的法律法規有必要進一步完善。在消費知識化條件下,某些消費者權益受損造成的危害可能比在單純物質消費條件下所造成的危害更大,因此,文化產業立法應積極保護居民享有的文化服務和文化消費的權利。(2)文化產業是以創意為核心的產業,這使得文化消費的對象具有特殊性,這其中就必然涉及到文化產品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我國雖已制定了以《著作權法》為代表的一系列法律、法規和規章,并對文化產品維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隨著經濟發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尤其是近年來許多新興媒體的出現,引發了諸如網絡下載、卡拉OK中涉及的侵權問題等,因此必須注意提高這些法律法規對現實的適應性并及時填補實踐中出現的立法空白。
3.加強文化消費市場的制度建設,建立文化產業的市場化運作機制。(1)應建立健全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維權機構,加強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維權力度。(2)應提高信息透明度,降低文化消費的交易成本。(3)應當建立針對自主知識產權的交易平臺并完善產權交易體系,為企業投融資和產權交易提供高效、便捷和規范的服務。
四、 結語
文化消費與文化產業,作為相互影響與相互促進的兩個方面,已經成為今天人民生活的和社會經濟的重要內容。文化消費內容的變化與載體的拓展必將帶動文化產業的發展升級,并最終引發居民文化消費的新熱點與新趨勢。在這一過程中,政府應從宏觀上扮演指導者的角色,為文化產業和企業的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注釋:
① 徐淳厚.關于文化消費的幾個問題[J].北京商學院學報,1997(4):45.
② 中國統計年鑒——2006[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③ 李向南.2004年七大熱點市場展望(5):教育需求三大轉型[N].經濟日報,2004-02-13.
④ 數據來源:stats.gov.cn/tjshujia/zggqgl/t20061101_402365447.htm[EB/OL].
⑤ finance.sina.com.cn/roll/20070914/07341666429.shtml;china.com.cn/chinese/jingji/1215153.htm[EB/OL].
⑥ 《中國統計年鑒——2006》;2007-2008年中國影視產業分析及投資咨詢報告,中國投資咨詢網.
參考文獻
[1] 馮義濤,鄒曉東.上海市民收入變化對文化消費發展的影響[J].上海經濟研究,2000(11):22-27.
[2] 鄒曉,蘇永軍.上海文化消費相關因素的實證分析[J].世界經濟文匯,2000(3):67-71
[3] 李金蓉.關于我國文化消費領域主要問題的分析及宏觀引導的思路[J].消費經濟,2001(3):39-42.
西北地區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區,應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建設,科學規劃民族文化遺產的保護,突出本土文化,展示民族風情,形成具有絲綢之路文化符號的歷史文化之城,構建以城市文明建設為核心,民族旅游文化特色為內涵的城鎮化發展模式。
關鍵詞:
城鎮化;民族文化遺產;保護
1中國關于城鎮化建設與民族文化遺產保護的相關論述
中國城鎮化建設經過改革開放以來幾十年的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是當前面臨諸多新的問題和矛盾,特別是西北地區城鎮化進程中少數民族文化遺產保護問題的研究,有關學者就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探討,施維達《民族文化學》著作中論及民族文化的內涵和特征[1]。王耀?!睹褡逦幕z產數字化》著作中論述民族文化遺產的概念范疇及其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與促進作用,側重于數字化保護研究[2]。單霽翔《城鎮化進程中的文化遺產保護》認為城市發展和文化遺產保護的矛盾無疑是異常尖銳和復雜的,有責任在城市建設和文化遺產保護之間開展溝通,架設橋梁,使這兩個方面能加深相互間的理解和學科融合。城市規劃的方向與文化遺產保護方向融合相互促進,這是中國在新時期文化遺產保護的一個新的特點。他提出文化遺產的保護與舉措,要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探索:一是健全文化遺產及其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體系;二是加強文化遺產保護規劃的研究編制;三是努力創造條件,確保城市大遺址等重大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的實施[3]。梅聯華《對城市化進程中文化遺產保護的思考》,認為中國歷史文化遺產面臨城市建設的挑戰,形勢不容樂觀,要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思路,從保護理念、原則、策略、手段、保障措施等層面構建保護體系和防御網絡[4]。盧守亭《論城市化進程中民族文化的機遇、困境與出路》認為只有在文化自覺基礎上,大膽揚棄、積極創新、加快發展,才能實現民族文化的振興與繁榮[5]。高永久《中國城市化進程中少數民族文化權利保護的法律體系設計》則通過法律體系的構建來保護少數民族文化權利[6]。鄒德慈的觀點是保護歷史文化遺產要“整舊如舊”,不要“返老還童”。以上研究觀點較少關注西北地區少數民族文化遺產的保護問題,缺乏對西北少數民族文化遺產保護的深入研究。筆者擬從城鎮化建設與文化遺產保護相契合的關系來研究,并進一步探討西北城鎮化建設對少數民族文化遺產保護的影響與作用,從而提出一些新的觀點認識及其保護措施與建議。
2國內外關于城市建設與文化遺產保護的一些措施要求
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員國倡導并締結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公約鑒定的遺產種類有文化遺產、自然遺產和文化、自然雙重遺產;公約中對文化遺產的定義有文物、建筑群、遺址三條[7]。歐盟1999年通過《歐洲空間發展展望》文件,其中之一就是對文化和自然遺產的慎重管理與保護[8]。2003年美國開展“保護美國”活動,旨在支持相關部門保護文化與自然遺產,傳播美國歷史,增強民族自豪感。美國簡.雅各布斯(janejacobs)的觀點對“災難投資”所闡述的,開發或保護性的投資有可能會事與愿違地破壞我們所想要保護的社區與環境。所以,開發必須順應當地居民基本的所想與所知,意即要共同開發、受益與承擔責任。意大利歷史中心區法律規定必須保持古城的原有格局和風貌,不準以任何名義進行任何形式的破壞。法國城市規劃法規定歷史文化遺產的整體性保護原則,倡導建筑藝術與文化研究加強溝通。日、韓都制定了文化財產保護法,為保護文化遺產起到了積極作用[9]。然而,各國關于文化遺產保護與城鎮化建設相契合的研究探討不多,有些經驗不太適合我國國情,借鑒參考的價值意義有限。文化遺產在現代漢語詞典里指歷史遺留下來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總和。民族文化遺產是生活于一定地域的民族成員共同創造的精神和物質財富,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多樣性,內容包括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10]。城鎮化是各國實現社會現代化的客觀要求,我國西北地區城鎮化建設關乎西部大開發戰略主要任務的實施。2013年12月15日,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明確指出要注重中西部地區城鎮化建設,要提高歷史文物保護水平,要傳承文化,發展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民族特點的美麗城鎮,要融入現代元素,更要保護和弘揚傳統優秀文化,延續城市歷史文脈,在城鎮化建設模式上要多聽群眾意見,尊重專家學者意見,堅持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城鎮化發展模式。
3西北地區城鎮化進程中必然伴隨著少數民族文化遺產保護的問題
西北地區城鎮化進程與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存在差別,西北地區經濟基礎落后,地理環境復雜,城鎮化起步晚于東部地區,然而,西北地區城鎮化發展有其獨特資源優勢,西北地區三省二區(陜、甘、寧、青、新)少數民族眾多,歷史文化遺產豐厚,民俗風情特色顯著,為城鎮化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文化資源和寶貴財富。隨著西北地區城鎮化進程不斷加速,對保護當地各個少數民族文化遺產的問題日益突出,實際上,城鎮化發展面臨的民族文化遺產保護的機遇與挑戰并存,一方面,城鎮化進程加快了西北少數民族文化的弱化,建設性破壞,開發性破壞,規劃性破壞使民族文化遺產生成與保持的環境受到破壞,造成民族文化形態發展的不穩定因素,文化沖突形成民族文化意識的扭曲喪失,不利于保持民族文化的原生性、獨特性。另一方面,城鎮化進程加快了各民族文化之間的傳播與接觸,從而加快了民族文化的變遷與重構,創造出新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遺產保護的過程就是民族文化傳承創新的過程。城鎮化建設為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及創新發展提供了新的平臺,同時,民族文化遺產保護增強了城鎮化發展的潛力與能力,深化了城鎮化發展的路徑。西北地區民族文化的發展是該地區城鎮化進程的內在驅動力,西北地區民族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實質是完美地實現城鎮化的現代化進程??傊?,未來西北地區城鎮化進程必然伴隨著少數民族文化遺產保護問題,應該促進各民族文化與城市文化的相融共和,和諧發展的關系,只有積極拓展創新民族傳統文化,才能推動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繁榮發展和健康的城鎮化發展。
4構建以城市文明建設為核心,民族旅游文化特色為內涵的西北城鎮化發展模式
當前,我國城鎮化進程對民族文化遺產的保護產生了積極有益的推進作用,城鎮化進程帶來的文化變遷促進了民族文化發展,民族文化遺產保護提升了城鎮化建設的質量[11]。但是,西北地區城鎮化進程中民族文化遺產保護的形勢嚴峻,在城鎮化建設實際進程中,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經濟效益和土地開發,強拆亂建,對民族文化遺產造成不可逆轉,無法再生的破壞,民族文化遺產消失的例證俯拾皆是,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群眾保護意識淡漠,政府保護行為滯后,亟需全民參與和政府支持保護以及宣傳教育。所以,本文一個新的著力點是建設與保護相契合問題的研究,立足于“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的觀點,筆者認為要把西北城鎮化建設與少數民族文化遺產保護相結合,兩者相互促進,和諧發展,以保護為主,適度開發,綜合規劃利用,建立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創新機制,要正確處理民族文化遺產保護與城鎮化建設的關系,尊重民族文化感情和民族,維護民族文化利益與民族團結,創建體現民族文化風情的和諧文明西北美麗城鎮,探尋西北城鎮化建設與少數民族文化遺產保護的新措施與手段,通過保護民族文化遺產,挖掘蘊藏其中的豐富文化內涵,傳承弘揚民族文化精神,營造積極和諧的城市文化氛圍,實現經濟文化發展的良性循環。故而,倡導西北城鎮化進程中少數民族文化遺產保護新的措施建議:區域分類分層保護;個性多元化保護;動態原生保護;科技數字化保護;法律法規建設保護與管理規劃機制保護;學習借鑒典范型城鎮成功經驗和國內外先進的文保技術手段;探索適合西北地區民族風情,宗俗習慣的行之有效的少數民族文化遺產保護框架體系;構建以城市文明建設為核心,民族旅游文化特色為內涵的西北城鎮化發展模式。
5結語
西北地區歷史人文資源與民族文化遺產豐厚,少數民族文化特色鮮明,西北少數民族集居地的城鎮化建設與開發,應當依托本地豐富獨特的民族文化資源,走本土開發和特色發展之路。西北城鎮化進程必須堅持科學建設,有機更新的發展宗旨,梳理好建設與保護的關系,既保持民族文化遺產原有的歷史風貌,又賦予其新時代城市文化、城市文明的特征。構建新型的具有西北民族文化風情的特色城鎮化發展模式,為區域經濟文化建設和城鎮化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作者:馮碩 單位:甘肅政法學院
參考文獻
[1]施維達.民族文化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10.
[2]王耀希.民族文化遺產數字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
[3]單霽翔.城鎮化進程中的文化遺產保護.人民網,2006.7.26.
[4]梅聯華.對城市化進程中文化遺產保護的思考[J].山東社會科學,2011.4.
[5]盧守亭.論城市化進程中民族文化的機遇、困境與出路[J].黑龍江民族叢刊,2012.3.
[6]高永久,張小蕾.中國城市化進程中少數民族文化權利保護的法律體系設計[J].甘肅社會科學,2007.6.
[7]鄭巨欣,陳峰.文化遺產保護的數字化展示與傳播[M].北京:學苑出版社2011.5.
[8]張杰,呂舟.世界文化遺產保護與城鎮經濟發展[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6.6.1.
[9]威廉.穆爾塔夫著,謝靖譯.時光永駐:美國遺產保護的歷史和原理[M].外文書名:KeepingTime:theHistoryandTheoryofPreservationinAmerica,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