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08 18:40:52
序論:在您撰寫食物中毒事故應急演練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演練的程序
2019年5月10日上午12時20分,食堂廚師長巡視食堂時,發現有2名員工在食堂吃午飯后出現嘔吐、頭昏、臉色蒼白、腹痛等癥狀,他馬上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懷疑可能是食物中毒造成,馬上組織員工采取救助措施,并第一時間撥打120、和向上級領導電話報告,立即啟動食物中毒應急處理預案,緊接著按照既定演練方案進行有條不紊的演練。
本次演練采取桌面演練的方式進行,演練內容是發生食物中毒事故時的應急響應和處理,包括發生事故撥打120、向上級報告、應急啟動、指揮協調、現場救助、現場控制、信息報送、協同急救人員將病人送達醫院救治,同時做好食物封存和取樣工作,點評等環節。此次應急演練接近尾聲時領導分別點評,公司領導對演練進行總結。整個演練歷時二十五分鐘,達到預期目的。
二、演練的效果
(1)領導高度重視。公司領導高度重視并參加本次演練,對整個應急演活動作出具體的安排部署,包括人員、物資、現場設置等方面都作了充分準備。
(2)模擬演練實戰性強。這次演練活動在事故發生起因、發生地點、處置方式等各個方面都非常貼近實際,準備到位,流程合理,演練現場很好地實現了突發事件的處置和現場指揮的互動配合。整個演練過程銜接到位,配合有序,有條不紊,處置比較得當,各項工作都嚴格按照工作程序和技術要求進行,做到了嚴謹、高效,實現了預案文本和實際運作的高度統一。
(3)演練效果明顯。此次應急演練是對應急預案較為真實的檢驗,收到實際教育培訓效果,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增強了應急處置能力,為實戰打下了良好基礎,為今后突發食物中毒事件應急處置提供了指導,達到了規范處置程序、鍛煉應急隊伍的目的。
幼兒園是人員集中的場所,有效地保證在園幼兒的安全和校園安全穩定,關系到廣大師生和千家萬戶的幸福及社會穩定。為最大限度地降低校園安全事故給師生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及時有效地組織搶救工作,根據區文教局和有關部門的要求,針對本園可能出現的校舍倒塌、火災、食物中毒、水災、爆炸等容易造成大面積傷亡和社會影響的事故,制定本預案。
一、組織領導機構及職責
(一)成立重、特大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
組 長:X
副組長:羅海燕
組員:各班班主任
(二)領導小組的職責
1.制定現場指揮緊急搶救措施,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
2.組織對傷員的搶救。
3.組織事故區域內的師生進行疏散和轉移。
4.組織處理各項善后工作。
5、發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時,封閉伙房保存一切食物物品的完好。
6.及時向上級報告情況。
二、應急救援程序和救援隊伍
(一)、應急救援程序
1.迅速報警。
2.立即組織搶救。
3.消除一般安全隱患。
4.做好善后工作。
(二)、應急救援隊伍和分工
1.重特大事故領導小組負責統一協調應急救援的有關事宜。
2.具體分工
通訊組:負責對外報警、上報信息。
搶救組:負責聯系醫院,并對傷者進行初步搶救。
保衛組:負責控制事故態勢,消除一般隱患事故,同時迅速疏散師生,離開事故現場。
后勤組:負責救援工作的車輛調動,物資、人員經費的投入。
每組安排后勤3-5名救援人員
三、值班、報告制度
(一)辦公室設在園辦室,實行24小時值班,領導帶班,值班電話X。
(二)明確事故搶救電話
醫療急救中心 120
火災事故
119
爆炸事故
110
交通事故
122
(三)安全信息上報制度
1.發生任何事故,要按上級規定(2小時以內)向園辦室報告,不得遲報、漏報和瞞報,違者必糾。
2.園辦室接到事故報告后,要立即通知園領導,并迅速通知有關處室人員,同時,按有關規定向區文教局等上級主管部門上報。
(四)突發事件逐層報告制度:
建立健全安全緊急情況報告制度,嚴格落實值班人員,確保安全緊急情況信息報送渠道暢通、運轉有序。
幼兒園發生安全緊急情況報告程序:值班人員—園長(110、120、119)—教育局防疫站疾控中心
上報時做到及時、準確、全面、不漏報、不虛報。
報告內容為: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單位、事故的簡要情況,死亡人數、受傷人數、估計直接經濟損失等。
四、應急救援的物資保證
確保必要的物資準備,并保證設備設施的完好性。
五、救援演練
1.定期進行演練。每學期不少于一次。
演練,為實戰做好準備
一來滬旅游團50多名游客在用餐后陸續出現嘔吐、口唇發紫、呼吸困難、腹痛等食物中毒癥狀,在一建筑工地食堂用餐的80多名工人也出現了類似的癥狀。在上海市衛生局開展病人救治工作的同時,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閻祖強按照《預案》要求,迅速成立應急指揮部,由相關部門人員組成醫療救治、事故調查、危害控制、新聞宣傳、專家咨詢等多個工作小組快速展開工作。各部門分工明確的同時又緊密配合,全面檢測食物中毒來源;了解和控制問題食品的生產銷售情況、市場流向,防止事態蔓延;及時事態進展以及做好后續調查工作。最終演練指揮部經研判,認為事故得到有效控制,應急響應終止。
以上是根據上海市常見食物中毒事件的特點模擬的一起Ⅲ級食品安全事故。整個演練分為7個階段:事故報告、先期處置、預案啟動、應急處置、事故評估、相應終止和總結,歷時3個小時。
“這是我市第一次由食品安全部門完成的演練。通過完整的模擬演習,能夠打通整套應急系統的脈絡,對今后處理突況具有借鑒意義?!?應急指揮部副總指揮鄭光輝評價。
網絡技術提供應急支持
在整個演練的7個階段中,基于3G網絡技術的視頻傳輸功能被大量應用,為應急處置過程提供聯絡的技術支持,成為這次模擬演練中的一大亮點。
在總指揮部辦公室,能夠從大屏幕看到各個分小組的現場情況,撥通現場負責人電話即可進行對話。其中一個場景顯示,工作人員正對事發的工地食堂進行現場調查。從畫面上可以看到,調查小組對可疑食品進行快速檢測,確定檢出違禁物品后,采樣送往上海市疾控中心檢驗,并封存其余問題食品;此外,還對該食堂的有效餐飲服務許可證、食品采購索證索票、現場加工環境和從業人員證件等進行全面盤查?,F場負責人向總指揮部進行報告后,指揮部人員進行下一步指示。
各小組現場處理的情況通過視頻傳輸的方式發回總指揮部,能夠更清晰、全面地了解現場情況,便于指揮部準確制定下一步應急方案;同時,通過電視、網絡等媒體的參與,將富有現場感和真實性的畫面呈現在市民面前。
這次應急演練充分檢驗了上海市食品安全應急處置機構的指揮協調能力、各個政府職能部門和新聞單位的配合能力。閻祖強主任指出,要通過演習認識到安全監管工作和事故應急工作的艱巨性,各個部門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保障市民的飲食健康安全。
小貼士:
2022消防安全演練的應急預案1
為了切實加強公司消防安全管理,預防在生產經營、辦公場所及運輸過程中發生火災,規范消防應急處置程序,提高快速處置能力,使之有組織、有計劃、有程序、及時有效地實施應急處置措施,防止因火災引起的危害的擴大,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根據上級有關規定和要求,結合公司安全生產的實際,制訂《國鴻公司消防應急預案》。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建設“平安企業”、“平安汽車站”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在公司建立起統一、規范、科學、高效的消防安全應急處置指揮體系以及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常備不懈的保障體系,確保一旦發生火災事故,公司能以最快速度、最高效能實施應急救援處置,最大程度地減少人民群眾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公司生產經營秩序的穩定和社會安定。
(二)基本原則
堅持科學規劃、全面防范、快速反應、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協同應對、措施果斷、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的原則。
二、適用范圍和工作原則
(一)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各類火災事故,需要實施救援和處置。
(二)工作原則
1、以人為本,減少損失。
在處置火災事故時,堅持以人為本,把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
在上級部門和公司的統一領導下,公司各處室和各單位按照處置火災事故中的職責分工,分級負責,協調有序地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3、預防為主,常備不懈。
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應急救援與預防工作相結合,落實預防火災事故的各項措施,堅持科學規劃、全面防范。
4、快速反應,處置得當。
建立應對火災事故的快速反應機制,快速反應,快速得當處置。
5、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
征集、調用相關物資、車輛、人員時,各單位、部門應服從統一指揮,保障救援供給。
三、組織體系
(一)由公司安全生產應急領導小組指揮組織。
領導小組職責。統一領導公司火災事故應急救援有關工作。負責監督指導公司制定火災事故應急方案及預案演練,負責參加火災事故的應急處置,負責評估應急救援行動及應急預案的有效性,負責應急救援的其他事項。
(二)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公司安全稽查處,由安全稽查處負責人任主任。
辦公室是公司火災事故應對工作的日常工作部門,具體負責對預防火災事故的基礎管理工作、臺賬的建立、監督檢查,不安全因素的匯總、分析協調火災事故處置和救援預案實施。負責指導各單位消防應急預案的制定、執行和演練。
(三)現場處置機構。
火災事故后,根據火災嚴重程度、涉及范圍和應急救援行動的需要,設立現場應急指揮部,參與現場應急處置行動的小組和成員,在現場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實施現場應急救援和處置行動。
應急領導小組組長或指派其他成員帶領有關人員趕赴現場,參與現場指揮和處置工作。
(四)另設立三個處置小組,分別為:
1、旅客(員工)疏散組。
組長為公司相關單位安全分管領導,成員為公司(各單位)安全部門人員(客運站為綜管辦、安全部門人員、站務員);
職責是在接到疏散指令后,打開所有通道,穩定旅客(員工)情緒,引導組織旅客(員工)有序、迅速向安全地帶轉移。
2、車輛疏散組。
組長為各車輛單位負責人,成員為車隊長(值班長)、各車輛單位機動駕駛員;
職責是在接到疏散指令后,迅速打開各通道疏散車輛,有條件的應當先撤高檔車,后撤普通車。
3、滅火組。
組長為公司(各單位)安全部門負責人,成員為公司(各單位)義務消防員、安全部門人員(客運站為綜管辦、安保人員和義務消防員)。
職責是在疏散人員和車輛的同時,對火情實施撲救,在消防部門人員到達后,聽從專業消防員指揮,積極配合消防員進行撲救。
四、事故報告
(一)報告內容
1、火災、火警發生的時間、地點(場所);
2、發生火災的實際情況;
3、初步采取的預防、控制、處理等措施情況;
4、信息暢通保障情況;
5、火災應急的其他有關情況。
(二)報告程序及要求
各單位在接到有關火災報告后,應當在接到報告的第一時間內,向公司消防應急辦公室報告,并立即采取預防和控制措施。公司消防應急辦公室在接到報告后,立即向上級報告,同時向行業管理部門、消防部門等有關部門進行報告。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隱瞞、緩報、慌報或授意他人隱瞞、緩報、慌報有關火災情況。
五、啟動條件
當在公司、各單位經營場所、辦公場所或營運車輛上發生火災事故,由公司安全生產應急領導小組審核確認,啟動應急預案。
六、應急響應
(一)客運車輛營運途中發生火災應急處置:
1、當客運車輛在營運途中發生火災時,駕駛員應立即靠路邊停車,同時穩定旅客情緒;
2、駕駛員立即打開前后客車門,并立即切斷電源,隨車司乘人員立即通過車門有序疏散旅客(當車門不能打開時,駕駛員應立即用逃生應急錘或其他應急器件,擊碎車窗玻璃,疏散旅客);
3、當旅客全部撤離車廂后,駕駛員立即使用隨車配置的滅火器實施滅火;
4、在滅火的同時,向“119”火警報警,并立即向所在單位報告;
5、司乘人員將旅客疏散到安全地域,檢查旅客是否有受傷和財產損失情況,如有人員受傷,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及時搶救傷者,同時對受傷人員和財產損失情況進行登記;
6、駕駛員在應急處置結束后應立即在車后方設置車輛緊急停車警示標志,以防次生事故的發生;
7、在滅火過程中如消防人員到達火災現場,駕駛員應積極配合消防人員進行滅火。
(二)候車室、停車場等公共場所發生火災事故應急處置:
1、當候車室、停車場等場所發生火災時,客運站應立即向“119”火警報警,并立即向公司消防應急辦公室報告。同時利用廣播設施向旅客喊話,穩定旅客情緒,要求旅客服從車站管理人員指揮。由旅客疏散組人員立即打開所有通道,引導組織旅客和客運站工作人員迅速、有序向安全地帶轉移。
2、同時,車輛疏散組人員迅速打開消防通道,先撤高檔車,后撤普通車。當駕駛員不在時,可組織人員將車輛推到安全地帶。
3、如火勢已將汽車駕駛室燃燒,無法疏散時,要及時疏散該車周圍的汽車。
4、當疏散通道很窄,不能將車輛迅速疏散時,可駕駛汽車撞開障礙物,開辟疏散通道。
5、在人員、車輛撤離的同時,滅火組人員應立即實施撲救:
(1)當車站建筑物起火時,汽車尚未被引燃,應首先撲救建筑物火災,并同時將汽車疏散或轉移。
(2)當汽車發生火災,建筑物尚未著火,應將主要力量用于撲救汽車火災,用一部分力量保護建筑。
(3)汽車火災,當火勢處于初起階段時,用手提式或手推式(干粉)等滅火機將火撲滅;當火勢發展到猛烈階段,油箱還未爆炸時,應用消火栓滅火,同時還要冷卻燃油箱;
(4)當汽車與建筑物同時起火,應根據輕重緩急,決定主攻方向;
(5)當公安消防到達現場后,應積極服從和配合公安消防隊員實施救活,并保護好現場。
(三)辦公場所、生產車間等場所發生火災應急處置:
1、當辦公場所、生產車間等場所發生火災,事發單位應立即向“119”火警報警,并立即向公司消防應急辦公室報告。人員疏散組立即打開所有通道,引導辦公人員迅速、有序向安全地帶轉移。
2、在人員撤離的同時,滅火組人員應立即實施撲救,當公安消防到達現場后,應積極服從和配合公安消防隊員實施救火,并保護好現場。
3、注意事項:
(1)逃離時,要用濕毛巾掩住口鼻。燃燒中產生的熱空氣被人吸入,會嚴重灼傷呼吸系統,嚴重的也可導致人員死亡。所以,逃生時應把毛巾浸濕,疊起捂住口鼻。無水時,干毛巾也行,身邊沒有毛巾、餐巾布、口罩,衣服也可以替代,要多疊幾層。
(2)濃煙中避難逃生,應盡量放低身體或用膝、肘著地匍匐前進,因為濃煙及毒氣比空氣輕,貼近地面的空氣一般比較清新且含氧量較多。煙霧較濃時,非上樓不可的情況下,必須屏住呼吸上樓。
(3)被大火圍困又沒有其他辦法自救時,可用手電筒、醒目物品不停地發出呼救信號,以便消防隊員及時發現組織營救。
(4)在高層辦公的人員,當發生火災、火警時,不得使用電梯進行逃生,應使用高層消防安全通道逃生。
七、現場恢復
(一)現場恢復
火災得到控制被撲滅后,事發單位進行現場清理等工作,視情逐步恢復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
(二)事件調查
公司安全部門和事發單位組成事件調查配合小組,配合公安消防部門開展火災事故調查工作。
八、預案演練
公司及各單位應定期組織應急處置、救援演練、專項演練。編制演練方案,明確演練的課題、隊伍、內容、范圍、組織、評估和總結。演練應從實戰角度出發,切實提高應急能力,深入發動和依靠職工,普及消防安全知識和火災逃生救援技能。
2022消防安全演練的應急預案2
一、防止食物中毒的措施
(一)健全食物中毒報告制度
餐廳要認真貫徹執行衛生部食品衛生以及關于《食物中毒調查報告辦法》的精神,以便及時采取防治措施。
(二)廣泛開展預防食物中毒宣傳教育
廣泛深入地開展預防食物中毒的宣傳,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黑板報,宣傳畫和實物標本等各種形式,宣傳普及有關的衛生知識,提高食物從業人員和廣大師生員工的衛生管理水平,減少食物中毒發生。
(三)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預防措施
(1)防止細菌對儀器的污染:食品工業和食品商業系統,以及集體食堂,應對食品加強衛生管理,特別是肉類,魚類和奶類等動物性食品,要防止在生產加工和供銷過程中的污染。須知到專車運輸,低溫貯藏,工具售貨,食品從業人員要重視個人衛生,定期進行身體檢查,發現有不適宜從事食品工作的病患者或帶病者,應及時調換工作。(2)控制細菌的污染,控制細菌生長繁殖措施,主要是低溫保藏。按照食品低溫保藏的衛生要求貯存食品,防止食品腐爛變質。(3)殺滅病原菌。殺滅病原菌的措施主要是高溫滅菌,當肉類食品深部溫度達80度時,經12分鐘可徹底殺死沙門氏菌。隔餐的熟食品和剩菜飯,在銷售或食用前必須充分加熱。
(四)化學性食物中毒的預防
(1)有些化學物質與食用的面堿、淀粉、食鹽等形狀相似,以常發生誤用,誤食而造成中毒。因此,對備有有毒化學物質的單位,要加強的管理,要嚴格執行保管和領取制度,嚴禁把有毒化學物質帶回家中使用。(2)加強農藥的管理和使用。農藥要專庫保管,不能與食品同倉存放,防止污染食品。并要嚴格遵守農藥使用的有關規定。(3)包裝或盛放有毒化學物質的容器,不得用來包裝或盛放食品。
(五)有毒動植物中毒的預防措施
有毒動植物往往與某些可食的食物相似,人們如不加以識別而誤采食用,就會引起中毒,如有毒的蕈類和野果等。因此,要加強宣傳,提高對有毒或無毒動植物的識別能力,防止誤采誤食,對不能識別的有毒動植物,須經有關部門鑒定,確認無毒才能食用。
二、食品衛生中毒事件應急措施
1、在酒店內發現任何人有中毒癥狀,無論是誤服或故意服毒,應立即報警,并向總經理匯報;
2、由大堂副理撥打急救中心電話“120”呼救,等待醫務人員求援;
3、經警方同意后查看中毒者證件等物品,由警方通知中毒者的單位或親友;
4、保護中毒者所在現場,不要讓任何人觸摸有毒或可疑有毒的物品(如:藥物、容器、飲品及食物、嘔吐物等);
5、將中毒者的私人物品登記、保管或按警方要求交給警方,并簽收;
6、將有關資料(警車、救護車車號;到達及離開的時間、警方負責人姓名等資料)登記備案;
7、發現投毒者或可疑人員時立即滯留,交警方處理;
8、屬在酒店用餐客人的,除做好以上工作外,還應把客人用餐的菜肴和餐具及殘渣封存,交由警方化驗、鑒定。
2022消防安全演練的應急預案3
為了貫徹黔江教委文件精神,以“全民消防,生命至上”為主題 ;以“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基本方針。為切實保障廣大師生的人生安全,提高師生在遭遇重大突發事件或自然災害時的應對能力,為使災害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點,故擬定舉行一次應急疏散演練,具體應急疏散預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預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災事故,特別是群死群傷惡性事故為目標,進一步強化管理,以學校法人代表(校長)為消防安全第一責任人,全面落實消防安全責任,確保學校的消防安全。
二、演練目的:
為了加強學校的消防安全,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危害,保護人、財、物的安全,加強學生消防安全知識,本著“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宗旨,切實做好防火、滅火工作,特制定消防安全應急預案。通過消防安全演練,讓學生學到有關的安全防護知識,做到有事不慌、積極應對、自我保護的目的。
三、災害預設:
當某樓的某室突然失火時,在火光、濃煙之中,學生會產生驚恐失措現象,或慌不擇路而跳樓,或縮成一團任火燒??赡馨l生學生被燒死、踩死、摔死、嗆死、擠死的惡性傷害事件。
四、組織機構:
總指揮:任明軍
副總指揮:任云芳
成員:全體管理人員、班主任 、學校保安
五、前期準備階段
1、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制訂《官渡中學學校消防安全應急演練預案》,通盤籌劃和指揮火災應急避險演練。
2、組建學校義務消防隊。由行政、后勤、班主任、課任教師等組成學校義務消防隊,學習消防器材使用方法,并組織校義務消防隊進行實戰演練。
3、落實相關安全措施。重點是安全疏散設施管理情況,消防設施、器材維護管理情況,以及火災隱患整改,用火、用電安全檢查,燃氣和電氣設備檢查等。
4、對學生進行消防安全教育。向學生宣傳開展消防安全教育的意義、應急自護辦法等,對學生開展消防知識、技能的宣傳教育。教育學生不玩火、不玩電,不觸摸有電源標志的器物、不撥弄公共場所開關,不擅自使用電器。教育學生在火災發生時嚴禁學生跳樓逃生,不提倡學生參加救火工作。
5、班主任網上下載有關防火、救火、救人資料,組織學生學習有關自我保護知識,開展消防滅火自救培訓。并進行以班級為單位的疏散練習,熟悉疏散線路,進行自救逃生練習。教育學生發生火災時,能夠做到:
①遇事不慌,頭腦冷清。
②判明情況,思考對策。
③積極自救,互幫互助。
④聽從指揮,有序疏散。
大忌:恐慌混亂,相互踩踏。
六、應急實戰演練。
應急疏散演練日期:20xx年9月2日下午第一節課。要求:
1、聽到報警鈴聲后,上述人員各就各位,履行好自己的崗位職責。
2、各班主任按學生疏散路線圖送學生有條不紊地向安全區(操場)疏散,同時要查清現場是否有遺漏人員。學生撤離時要求做到到排隊迅速、快速而有秩序的撤離,每人隨帶一條濕毛巾,以便用濕毛巾捂嘴
一、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建設情況
健全的組織體系是做好應急工作的組織保障。我所對衛生應急工作高度重視,將其列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提上了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強化了組織領導。組建了衛生應急領導小組,所長、黨總支書記親自擔任組長,分管副所長任副組長,組建了2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機動隊,下設流調組、醫療救治組、消毒組、檢測組、健康教育組和司機;配置了應急箱,準備了應急物質。為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鍛造了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應急隊。
根據路局應急辦要求,及時將應急組織名單、預案、演練工作計劃及演練工作分析資料等報至路局應急辦,歸入路局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體系。
二、完善應急預案制定
我所原有12項應急預案,包括:《地震、地質災害應急預案》、《防洪應急處置預案》、《急性職業中毒應急預案》、《食物中毒應急預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危險化學品運輸事故應急預案》、《飲用水污染應急預案》、《重大傳染病疫情應急預案》、《火災事故應急預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新聞處置預案》、《網絡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群體性事件應急預案》; 2016年,根據路局《高鐵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我所新增《高鐵突發公共衛生事故應急預案》,進一步完善了相應工作規范。健全了各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處置程序、應急調查處理操作規范和技術方案,做到依法規范、科學有序、快速有效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三、加強專業人員培訓,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2017年我所根據新制定的應急預案,要求各相關科室根據各自的職責做出相應預案的實施細則,細化應急預案??剖腋鶕瓿跛贫ǖ膽毖菥氂媱潱鹨贿M行應急演練,做到有預案、有演練、有總結。全年完成8項預案演練:《地震、地質災害應急預案》、《防洪應急處置預案》、《急性職業中毒應急預案》、《食物中毒應急預案》、《危險化學品運輸事故應急預案》、《飲用水污染應急預案》、《重大傳染病疫情應急預案》、《火災事故應急預案》。
以所分管領導為主,成立演練領導小組,專業科室業務骨干精心準備,制定較為實用的演練方案,同時對各專業科室進行專業知識的筆試,以進一步鞏固加強我所職工應對突發自然災害事件的處置能力。
我所今年舉辦一期《突發事件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培訓班》,聘請福建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進行授課,全所衛生技術人員38人均參加培訓,較大提高了專業人員的理論水平。
四、加強節假日應急處置、防洪應急處置及疫情值班工作
我所在元旦、春節、五一、國慶等節假日期間,加強24小時疫情值班,強化防控措施,經過路局和我所的共同努力,開通了“福建省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省級權限,使我所能夠較全面掌握福建省鐵路轄區傳染病疫情動態,實行傳染病網絡直報及零報告制度,確保發生疫情后及時進行網絡監控,并及時上報;實現了傳染病報告的動態性、實時性和網絡化管理,建立和完善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評估、預警、反應機制,提高了傳染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的快速反應能力,為鐵路防控傳染病提供可靠數據。 5月份,福建省進入雨季,我所根據路局要求,加強應急值守,執行24小時值班,值班人員按要求做好值班記錄和交接班記錄,值班室配備電話和傳真機,開通疫情值班電話0441-55555,應急小分隊人員保持24小時信息暢通,做到一旦發生突發事件,能夠迅速趕赴現場,及時有效控制疫情。
五、2018年應急工作思路
1、根據鐵道部、路局新增應急預案,結合我所工作實際及時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
二、重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理按照“先控制,后處置,救人第一,減少損失”的原則,在穩妥可靠的前提下,果斷處置。
三、事故發生時,當事人要立即向幼兒園安全工作負責人及幼兒園行政領導報告。
四、幼兒園安全工作負責人及幼兒園行政領導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立即報告局安辦,同時通知有關人員迅速趕赴現場。
五、幼兒園領導接報要立即趕赴事故現場,保護好事故現場,協調組織應急救護工作。
六、發生火災、危險物品、交通事故、工程建設、特種設備、大型集會活動、外來暴力侵害、食物中毒以及自然災害等安全事故時,迅速疏散人員和貴重物資、有爆炸和有毒氣泄漏的場所應及時疏散周邊人員,力爭將損失降到最低程度,防止因盲目施救而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擴大。
1.1編制目的
為建立健全突發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機制,提高政府及相關部門應對食品安全事故的組織指揮和應急處置能力,最大限度地控制、減少和消除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維護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制定本預案。
1.2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國家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省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總體預案》、《省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市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總體預案》等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
1.3工作原則
(1)以人為本,減少危害。把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作為應急處置的首要任務,最大限度減少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健康損害。
(2)統一領導,分級負責。按照“統一領導、綜合協調、分類管理、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為主”的應急管理體制,建立快速反應、協同應對的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機制。
(3)科學評估,依法處置。有效使用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和預警等科學手段;充分發揮專業隊伍的作用,提高應對食品安全事故的水平和能力。
(4)居安思危,預防為主。堅持預防與應急相結合,常態與非常態相結合,做好應急準備,落實各項防范措施。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制度,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和預警;加強宣教培訓,提高公眾自我防范和應對食品安全事故的意識和能力。
1.4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行政區域內各類食品安全事故的預防和應急處置。
2組織體系與職責
2.1組織體系
食品安全事故應急組織機構由應急領導機構、應急工作組、專家組、鄉鎮人民政府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領導機構組成。
2.2應急領導機構
2.2.1縣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及職責
縣人民政府成立縣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以下簡稱縣指揮部),總指揮由分管食品安全工作的副縣長擔任;副總指揮由縣政府辦公室、縣衛生局局長、縣農委主任、縣畜牧獸醫中心主任、縣質監局局長、縣工商局局長、縣食藥局局長擔任。
縣公安、監察、經信、新聞、發改、農委、衛生、質監、工商、食藥、財政、教育、住建、環保、水利、畜牧、糧食、鹽業等單位以及相關行業協會組織為縣指揮部成員單位。
縣指揮部主要職責:負責統一領導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研究重大應急決策和部署;審議批準縣指揮部辦公室提交的應急處置工作報告;決定啟動應急響應;或者授權事故信息。
2.2.2縣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及職責
縣指揮部辦公室設在縣衛生局,辦公室主任由縣衛生局局長擔任。主要職責為:
(1)承擔縣指揮部日常工作,組織落實縣指揮部的各項工作部署,建立事故應急處置發文、會商、信息和專家組管理、工作督查等工作制度。
(2)檢查督促相關鄉鎮和部門做好各項應急處置工作,及時有效控制事故,防止事態蔓延擴大。
(3)收集匯總分析各相關部門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信息,及時向縣指揮部及其成員單位報告、通報事故應急處置的工作情況。
(4)組織協調全縣食品安全事故的預防、預警和應急處置工作,組織食品安全事故應急相關宣傳培訓和演練。
(5)在上級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和縣政府的領導下,參與和組織調查特別重大、重大及較大食品安全事故,指揮一般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
(6)組織修訂縣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7)組織建立和管理縣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專家組。
(8)完成縣指揮部交辦的其他任務。
2.2.3縣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職責
縣指揮部成員單位依據法律法規及縣政府“三定”方案賦予的職責,做好食品安全日常監管和預防預警工作。食品安全事故發生時,根據下面職責分工分別承擔相應的工作任務。
縣新聞部門:負責開展應急新聞報道,做好媒體記者的組織、管理和引導工作。
縣發改局:負責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所需物資的儲備與調撥工作。
縣經信局:按照現行醫藥儲備體系負責醫藥用品的調撥供應。負責對食品安全事故應急狀態下生活必需品市場運行和供應情況的監測,協調組織生活必需品的市場供應;參與畜禽屠宰加工環節以及流通領域中食品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負責酒類產品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
縣監察局:負責對國家公務員和國家行政機關任命的其他人員在造成食品安全事故以及應急處理工作中,有失職、瀆職等違紀行為的調查,并做出監察決定或者提出監察建議。
縣公安局:負責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地事故現場的保護、治安維護工作及涉嫌犯罪案件的偵查、鑒定工作。
縣財政局:負責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救援資金保障及管理。
縣衛生局:負責縣指揮部辦公室日常工作;組織協調開展應急救援和醫療救治工作;負責對食品安全事故引發的食源性疾病進行調查處理和相關技術鑒定等工作;負責及時收集信息、分析動態。
縣農委:負責對農產品生產環節造成的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進行調查處理和相關技木鑒定等工作。
縣畜牧獸醫中心:負責對畜禽產品造成的食品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和相關技術鑒定等工作。
縣質監局:負責對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食品安全事故進行調查處理和相關技術鑒定等工作。
縣工商局:負責對食品流通環節發生的食品安全事故進行調查處理和相關技術鑒定等工作。
縣食藥局:負責對餐飲服務食品和保健食品安全事故進行調查處理和相關技術鑒定等工作。
縣教育局:負責協助縣食藥局等有關部門對學校食堂、學生在校營養餐造成的食品安全事故原因進行調查以及組織應急處置工作。
縣住建局:負責指導做好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工地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
縣環保局:負責因環境污染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違法行為調查及環境監測工作,指導事發地快速妥善處置環境污染,對污染環境的違法行為提出處理意見和建議。
縣水利局:負責對水產品養殖生產環節造成的水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和相關技術鑒定等工作。
縣糧食中心:負責糧食收購、銷售、儲存、加工、運輸等環節原糧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和相關技術鑒定等工作。
縣鹽業公司:負責由鹽及鹽產品引發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
2.3應急工作組
縣指揮部設事故調查組、危害控制組、醫療救治組、應急保障組、宣傳報道組等應急工作組,組織實施應急處置工作。
(1)事故調查組
牽頭單位:縣衛生局
成員單位:縣監察局、縣公安局、縣農委、縣畜牧獸醫中心、縣質監局、縣工商局、縣食藥局、縣經信局、縣水利局等部門。
職責:負責調查事故發生原因,評估事故影響,盡快開展流病學調查工作,查明致病原因,做出調查結論,提出事故防范意見;對涉嫌犯罪的,由縣公安局負責督促、指導涉案地公安機關立案偵辦,查清事實,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監管部門及其他機關工作人員的失職、瀆職等行為由縣監察局負責。根據需要,事故調查組可以設置在事故發生地或派出部分人員赴現場開展事故調查(簡稱前方工作組)。
(2)危害控制組
牽頭單位:由事故發生環節的具體監管部門負責
成員單位:縣農委、縣畜牧獸醫中心、縣質監局、縣工商局、縣食藥局、縣經信局、縣水利局、縣監察局、縣公安局、縣環保局、縣教育局、縣住建局、縣糧食局、縣鹽業公司。
職責:監督、指導事故發生地政府職能部門召回、下架、封存有關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及食品相關產品,嚴格控制流通渠道,防止危害蔓延擴大。
(3)醫療救治組
牽頭單位:縣衛生局
成員單位:縣經信局、縣食藥局。
職責:負責組派醫療衛生救援專家與應急隊伍,調集救治藥品、醫械,開展食物中毒人員醫療救治工作,協助有關部門對事故現場進行衛生處理。
(4)應急保障組
牽頭單位:縣發改局
成員單位:縣財政局、縣經信局、縣民政局、縣公安局。
職責:提供應急救援資金及交通工具,負責協調組織調運應急救援設施,對中毒人員進行安撫,對受影響人群進行相應安置處理,保障應急現場安全和救援秩序,加強治安管理、維護社會穩定。
(5)宣傳報道組
牽頭單位:縣新聞部門
成員單位:縣衛生局、縣農委、縣質監局、縣工商局、縣食藥局、縣經信局、縣水利局。
職責:負責食品安全事故及應急處置信息宣傳報道的組織工作,負責新聞和記者接待,加強輿情收集分析,正確引導輿論,并配合相關部門做好信息工作。
2.4專家組
縣指揮部聘請有關科研機構和部門專家組成,主要涉及應急管理、衛生、農業、畜牧獸醫、質監、工商、食藥、商務、環境保護、水利等部門,負責對事故進行分析評估,為縣指揮部和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的決策提供技術支持,必要時參與應急處置。
2.5應急指揮部職責
鄉鎮人民政府成立相應的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領導機構,成員單位和職責比照縣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領導機構確定。
3預防與預警機制
3.1預防工作
(1)開展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衛生部門會同農業、畜牧獸醫、質監、工商、食藥、商務等有關部門對初級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餐飲環節及其他領域食品安全進行風險監測,加強關注和防范,提出相應的對策和意見。
(2)衛生部門開展對食物中毒信息的監測、報告和分析工作;
(3)加強食品安全綜合監管。經信、水利、農業、工商、質監、食藥等有關部門加強對食品安全重點品種、重點區域和熱點問題的監管,做好節假日、重大活動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減少食品安全事故帶來的損失和影響。
(4)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體系。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有關部門及企事業單位結合實際,制訂完善本鄉鎮、本部門、本單位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提高預案針對性、可操作性和實用性。
(5)縣指揮部有關成員單位加強食品安全信息綜合利用和資源共享,構建各部門間信息溝通平臺。
3.2預警
3.2.1預警分級
按照食品安全事故波及的范圍、發展態勢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和四級,分別用紅色、橙色、黃色、藍色標識,一級為最高級別。根據事態的發展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預警級別可升級、降級。省人民政府統一對特別重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進行預警及預警公告,市人民政府根據省政府要求積極做好特別重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預警相關工作。市人民政府負責對較大食品安全事故進行預警,向全市或事發地預警公告。
縣人民政府負責一般食品安全事故的預警。縣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相關部門密切監測食品安全狀況,及時預警。對跨縣級行政區劃的較大和一般食品安全事故的預警,須經市人民政府授權的部門批準。
3.2.2預警行動
進入預警狀態后,事發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相關部門要采取以下措施:
(1)指令各應急工作組進入應急狀態,綜合協調組要隨時掌握并報告事態進展情況。
(2)針對引起食品安全事故的可疑食品,采取控制、封存、追回、銷毀等措施,中止可能導致危害擴大的行為和活動。
(3)根據事態發展,及時調集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理所需人員、物資和設備,確保應急保障工作。
(4)及時按照有關規定向社會事件信息,公布咨詢電話。
(5)有事實證明不可能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或者隱患已經排除的,警報的人民政府應當立即宣布解除警報,終止預警狀態,并解除已經采取的有關措施。
3.2.3預警支持系統
(1)建立食品安全預警系統。衛生部門開展食源性疾?。òㄊ澄镏卸荆⒁伤剖吃葱援惓2±惓=】凳录O測工作。農業、畜牧獸醫、商務、工商、質監、食藥等部門分別在各自監管領域內開展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預警工作,加強部門間和部門上下的信息溝通和協調聯動。
(2)建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信息數據庫。衛生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健全食品污染物、食品中有害因素和食源性致病菌監測信息數據庫。
4應急響應
4.1事件分級
食品安全事故按照性質、危害程度、涉及范圍和發展趨勢,為特別重大(I級)、重大(Ⅱ級)、較大(Ⅲ級)和一般(Ⅳ級)四級。
4.1.1特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級)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特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1)受污染食品流入2個以上省份或國(境)外(含港澳臺地區),造成特別嚴重健康損害后果的;或經評估認為事故危害特別嚴重的;
(2)國務院認定的其他特別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4.1.2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Ⅱ級)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1)受污染食品流入2個以上設區市,造成或評估認為可能造成對社會公眾健康產生嚴重損害的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病的;
(2)發生在我國首次出現的新的污染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造成嚴重健康損害后果,并有擴散趨勢的;
(3)1起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數在100人以上并出現死亡病例;或出現10人以上死亡的;
(4)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認定的其他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4.1.3較大食品安全事故(Ⅲ級)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較大食品安全事故:
(1)受污染食品流入2個以上縣(市、區),已造成嚴重健康損害后果的;
(2)1起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數在100人以上并出現死亡病例;或出現死亡病例的;
(3)市級以上人民政府認定的其他較大食品安全事故。
4.1.4一般食品安全事故(Ⅳ級)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一般食品安全事故:
(1)存在健康損害的污染食品,已造成嚴重健康損害后果的;
(2)1起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數在99人以下,且未出現死亡病例的;
(3)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認定的其他一般食品安全事故。
4.2分級響應
4.2.1I級、Ⅱ級、Ⅲ級響應
發生特別重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省指揮部啟動I級、Ⅱ級應急響應后,縣政府根據國家、省、市有關規定,做好應急處置相關工作。
發生較大食品安全事故,由縣指揮部啟動Ⅲ級應急響應,縣指揮部辦公室按下列程序和內容響應:
(1)加強與事故所在縣級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指揮機構的通信聯系,隨時掌握進展情況,指導督促當地政府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2)立即向縣指揮部成員單位通報情況,成員單位根據指揮部的指令在規定的時間內到達指定位置,根據職責部署本部門開展協同應急處置工作。
(3)組織召開專家咨詢會,分析情況、提出處置建議,派遣相關救援力量和專家趕赴現場,參與、指導現場應急處置工作。
(4)按規定向省、市人民政府、省、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縣政府和縣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報告事故情況和應急處置情況。
必要時請求市人民政府和市有關部門支援。
4.2.2Ⅳ級響應
發生一般食品安全事故,由縣人民政府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啟動Ⅳ級應急響應,應急響應程序可比照Ⅲ級響應程序。Ⅳ級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后,事發地人民政府立即組織先期處置,當發生30人以上食物中毒或在必要時,啟動Ⅳ級響應進行處置。必要時市人民政府或市食品安全應急指揮部派出工作組指導、協助事故應急處置工作。
食源性疾病中涉及傳染病疫情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等相關規定開展疫情防控和應急處置。
4.2.3響應級別的升降
在食品安全事故處置過程中,要遵循事故發生發展的客觀規律,結合實際情況和防控工作需要,根據評估結果及時調整應急響應級別。
(1)級別提升。當事故進一步加重,影響和危害擴大,并有蔓延趨勢,情況復雜難以控制時,應當及時提升響應級別。當學校或托幼機構、全縣性重要活動期間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時,可相應提高響應級別,加大應急處置力度,確保迅速、有效控制食品安全事故,維護社會穩定。
(2)級別降低。事故危害得到有效控制,且經研判認為事故危害降低到原級別評估標準以下或無進一步擴散趨勢的,可降低應急響應級別。
4.3信息報送與處理
4.3.1信息來源
(1)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單位與引發食品安全事故食品的生產經營單位報告的信息;
(2)醫療機構報告的信息;
(3)食品安全相關技術機構監測和分析結果;
(4)經核實的公眾舉報信息;
(5)經核實的媒體披露與報道信息;
(6)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機構、其他國家、地區和上級有關部門通報的信息。
4.3.2報告主體
食品生產經營者發現其生產經營的食品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眾健康損害的情況,發生可能與食品有關的急性群體性健康損害的單位,接收食品安全事故病人治療的單位,食品安全相關技術機構、有關社會團體及個人發現食品安全事故相關情況,有關監管部門發現食品安全事故或接到食品安全事故報告或舉報,應當向所在地縣衛生行政部門和有關監管部門報告。
4.3.3報告時限和程序
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后,事故責任單位及責任人應當于1小時內向事發地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報告;事發地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在接到報告后,要立即向上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報告;逐級上報時間不得超過2小時。對于特別重大、重大、較大食品安全事故,事發地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在獲知事故發生信息1小時內直接向縣政府報告,并同時報告上一級人民政府。
4.3.4報告內容與方式
食品安全事故的報告分為初報、續報和處理結果報告三類。
初報在事故發生后l小時內上報;續報在查清有關基本情況后隨時上報;處理結果報告在事故處理完畢后立即上報。
初報可用電話口頭報告,主要內容包括:食品安全事故發生時間、地點、中毒和死亡人數、主要癥狀、初步原因、受污染或可疑食品和其他人員受影響程度等情況。
續報采用書面報告形式,主要內容包括:在初報的基礎上報告有關確切數據及對初報情況進行補充和修正,以及事故發生的原因、進展情況及采取的應急措施、防治效果等基本情況。
處理急處置的措施、過程和結果,事故潛在或直接的危害、社會影響、處理后的遺留問題,參加處置工作的有關部門和工作內容,出具有關鑒定報告等詳細情況。
4.4應急處置
4.4.1現場應急處置原則
(l)按照“先控制、后處理”的原則,迅速實施先期處置,優先控制受污染或可疑食品,防止危害進一步擴大。
(2)盡可能控制、追回已流出的污染食品,把食品安全事故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3)采取科學有效的救治措施,盡量避免和減少人員傷亡,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4.4.2先期處置
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后,事發地人民政府和責任單位要進行先期處置,采取措施控制事態發展。
事發地人民政府要指揮和派遣相關部門應急隊伍趕赴現場,采取應急處置措施,防治食品安全事故擴大和蔓延。
4.4.3應急行動
應急行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事故發生后,根據事故性質、特點和危害程度,立即組織有關部門,依照有關規定采取下列應急處置措施,以最大限度減輕事故。
危害:
(1)緊急調用、協調應急救援所需的人員、藥品、醫械、物資、結果報告采用書面形式,在初報和續報的基礎上,報告應設施、資金等,立即對食物中毒人員進行救治,確保應急所需及時到位、救治及時有效。
(2)根據食品安全事故性質、波及范圍、受影響人員分布、應急人力與物力等情況,組織專家制訂科學的現場應急處置方案。
(3)衛生行政部門及時組織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流行病學調查與檢測,相關部門及時組織檢驗機構開展抽樣檢驗,收集事故現場的第一手資料,進行現場調查、咨詢,對事故性質和危害程度做出恰當的研判。盡快查找食品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對涉嫌犯罪的,公安機關及時介入,開展相關違法犯罪行為偵破工作。
(4)農委、畜牧、質監、工商、食藥、商務、水利、糧食等有關部門應當依法強制性就地或異地封存事故相關食品及原料和被污染的食品用工具及用具,待衛生行政部門查明導致食品安全事故的原因后,責令食品生產經營者徹底清洗消毒被污染的食品用工具及用具,消除污染。
(5)對確認受到有毒有害物質污染的相關食品及原料,農委、畜牧、質監、工商、食藥、水利、糧食等有關監管部門應當依法責令生產經營者召回、停止經營及進出口并銷毀。檢驗后確認未被污染的應當予以解封。
(6)核實現場情況,收集、整理現場信息,保證信息傳遞及時、準確與暢通,及時向事發地政府和上級有關部門報告,向社會通報應急處置情況。
4.5信息
需要縣指揮部的,由縣指揮部或其辦公室統一組織,采取召開新聞會、新聞通稿等多種形式向社會,做好宣傳報道和輿論引導。事故的發生應當及時、準確、客觀,利于維護社會穩定和人心安定。對于較為復雜的事故,可分階段,先簡要基本事實。當發生跨省食品安全事故時,要及時通報應急處置信息,并按權限。
4.6應急響應終止
4.6.1應急響應終止的條件
當食品安全事故得到控制,并達到以下兩項要求,經分析評估認為可解除響應的,應當及時終止響應:
(1)食品安全事故傷病員全部得到救治,原患者病情穩定24小時以上,且無新的急性病癥患者出現,食源性感染性疾病在末例患者后經過最長潛伏期無新病例出現;
(2)現場、受污染食品得以有效控制,食品與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清理并符合相關標準,次生、衍生事故隱患消除。
4.6.2應急響應終止的程序
(1)應急響應結束遵循“誰啟動、誰負責”的原則,由宣布啟動應急響應的指揮部宣布應急響應結束,解除應急狀態。
(2)應急響應結束后,有關部門要根據實際情況,繼續進行監測和評價工作,直至其他補救措施無需繼續,轉入常態管理為止。
5后期處置
5.1善后處置
特別重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結束后,縣人民政府應按照市政府和市食品安全應急指揮部的善后處理意見和相關要求,認真執行落實,做好善后處理工作。
較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結束后,縣指揮部根據食品安全事故危害程度及造成的損失,提出善后處理意見,并報市人民政府同意后,由相關部門及事發地人民政府執行落實,做好善后工作。
一般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結束后,事發地人民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依法做好恢復生產經營秩序、妥善安置受影響人員善后工作,確保社會穩定。
5.2總結
應急處置結束后,宣布啟動應急響應的鄉鎮指揮部要在一周內做出客觀、全面的調查評估報告,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內容:
(1)食品安全事故的基本情況;
(2)事故原因分析及主要依據;
(3)事故結論;
(4)應急預案實施效果評估情況;
(5)經驗、教訓和應急預案的改進建議;
(6)必要的附件。
6應急保障
6.1通信與信息保障
鄉鎮食品安全指揮部、各成員單位暢通信息交流溝通渠道,保障各部門之間信息資源共享;建立健全應急處置通訊設施系統,確保事故發生時通信暢通。
6.2隊伍保障
鄉鎮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加強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防治與醫療救援隊伍建設,積極開展專業培訓工作。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負責組織相關部門人員、專家參加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
6.3技術保障
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時,負責現場處置的監管部門要立即進行采樣,并委托有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技術鑒定,為食品安全事故定性提供科學依據。
6.4經費保障
縣指揮部及各成員單位根據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需要,提出食品安全事故應急經費預算,報縣財政局或縣發展改革委審批后執行。
縣指揮部辦公室針對特別重大、重大和較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能力、交通工具和應急指揮平臺等裝備建設和培訓、演練需求,提出經費預算報縣財政局或縣發展改革委審批后執行。
鄉鎮人民政府要在年度經費預算中安排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經費,確保經費及時撥付到位。事發地人民政府應急處置經費不足,根據事發地實際情況和請求,經縣人民政府同意后由縣財政予以支持。
6.5物資保障
發展改革部門要保障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所需應急物資的儲備和調撥。
6.6社會動員保障
根據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的需要,動員和組織社會力量協助參與應急處置,必要時依法調用企業及個人物資。在動用社會力量或企業、個人物資進行應急處置后,應當及時歸還或給予補償。
6.7宣教培訓
鄉鎮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加強對食品安全專業人員、食品生產經營者及廣大消費者的食品安全知識宣傳、教育與培訓,促進專業人員掌握食品安全相關工作技能,增強食品生產經營者的責任意識,提高消費者的風險意識和防范能力。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培訓工作采取分級負責的原則,由相關部門負責組織實施。
6.8演習演練
根據本鄉鎮實際情況和工作需要,結合應急預案,每年至少組織一次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演習演練。有關部門要根據自身特點,定期或不定期組織本單位的應急救援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