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04 04:30:52
序論:在您撰寫礦業工程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英文名稱:Mining Engineering
主管單位:
主辦單位:中國冶金建設集團鞍山冶金設計研究總院
出版周期:
出版地址:
語
種:
開
本:
國際刊號:1671-8550
國內刊號:21-1478/TD
郵發代號:8-38
發行范圍:
創刊時間:2003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中科雙效期刊
英文名稱:Mineral Angineering Research
主管單位:湖南省教育廳
主辦單位:湖南科技大學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湖南省湘潭市
語
種:中文
開
本:16開
國際刊號:1674-1493
國內刊號:43-1493/TD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0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2-4]1.行業因素采礦行業自從走出了20世紀90年代的低迷之后,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經濟所需采礦行業的支撐越來越大,再加上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礦石價格與國外接軌,從而帶動了國內采礦相關行業的發展。由于采礦行業在現階段所具有的高收益吸引了大批非本專業的學生,跨專業報考礦業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2.學生自身因素放棄本科學習了四年的專業,換到另一個不是很了解的專業,大部分學生做這個決定都是需要勇氣的。就學生自身來說的原因可能是:(1)對自己的本專業失去興趣。有些學生在升入大學時就不喜歡自己的專業,或者在本科時期沒有學好本專業,對自己原來所從事的專業失去信心,不感興趣,心理上希望能換個專業。(2)擔心就業率。由于礦業工程領域所需專業技術人才缺口較大,所以,相關的采礦、安全甚至選礦專業的就業率都能得到保證。然而,一些競爭比較激烈的工科專業,或者是就業率本身就不高的基礎學科專業或者文科類專業學生過分擔心自己本專業畢業后的就業問題,從而在考研時選擇了礦業工程專業。(3)家庭影響。礦業企業系統的子弟,為了畢業后能夠順利回家鄉工作,或者為了將來自己的事業能發展得更好,由于在高考時并沒有考慮那么長遠,就會在考研時選擇對他們將來發展更有利的專業。這部分人從小就對采礦行業耳濡目染,對這個行業也并不陌生。因此,對于他們來說放棄原有專業選擇礦業工程這個專業并不困難。學生自身因素是出現大量礦業工程跨專業碩士研究生的最重要原因,大部分學生除了受礦業工程專業的外在利好影響外,還都是基于自身的情況對于現實的一種選擇。3.學校因素受礦業工程領域畢業生畢業后的工作環境以及人們傳統觀念的影響,礦業工程相關專業對我國來說仍然是冷門專業。但是,這不妨礙原有的幾所煤炭部所屬院校在他們本校所擁有的報考熱度。這些院校大部分在煤炭資源儲量豐富的地區,并且這些學校的前身大部分都是礦院,礦業類相關專業在他們所在院校開設時間較長,技術力量雄厚。因此,礦業類專業一直受到他們所在院校師生的尊敬,考研時跨專業考取他們本校最好的專業也就不足為奇。由于這些院校報考礦業類相關專業的生源太多,本校所擁有的招生指標遠遠不能滿足考生要求,因此,這也就間接帶動了其他開設有礦業工程碩士點院校的招生工作。在一定時期內,學校因素導致學生熱衷于跨考礦業工程類碩士研究生,這個現象還會一直存在。其實,考生們放棄了自己原有的專業而報考有一定風險的礦業工程類專業,原因肯定不止以上幾點,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也是綜合的。
二、培養過程出現的問題
礦業工程跨專業碩士研究生由于來自不同的專業,每個人的知識背景和文化結構也都不盡相同。導師在培養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也是復雜多樣的。[5-7]1.專業基礎良莠不齊對于跨考礦業工程的碩士研究生原有專業基礎不同,對于學習礦業工程所具備的專業基礎也有所差別。如有些學生在很早就準備跨考,本科的時候就注意到了對礦業工程相關知識的儲備;或者一些學生讀的是跟礦業工程相近的地質等專業,他們原本學習的內容就跟礦業工程的知識有所交叉;而有些礦業類院校則把一些礦業類基礎課程添加到部分工科基礎課程中。上述現象決定了學院和導師所面臨的學生專業基礎是參差不齊的,給基礎教學和培養方案造成困擾。2.學習過程過于浮躁跨專業的學生由于沒有完整的知識結構框架,在研究生的學習過程中還需要進一步夯實自己的礦業類基礎知識儲備。然而,很多學生對此不以為然,忽視基礎知識的學習,在自身沒有專業基礎的前提下就急于參與導師的科研項目,這樣往往使得學生不能將所學知識結合到科研活動中,造成對學生的事業長遠發展不利的局面。3.前途悲觀失望心理大部分學生作出跨專業的選擇都是根據自身情況深思熟慮后作出的選擇。但是,跟風報考現象依然存在,特別是在一些礦業工程專業熱門院校之中。由于在考試之前并沒有對這個專業進行充分的了解,只是為了逃避原有的本專業倉促作出的選擇。又因為礦業工程碩士研究生畢業以后大部分需要到艱苦行業、艱苦地方去工作,煤礦事故時有發生,無形之中會對他們的心理造成壓力,使他們不能安心學習,患得患失,過于擔心自己的事業和前途,而表現得憂心忡忡。實際上,由于每個學生情況的不同,可能出現的問題是多種多樣的。發現培養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還需要根據每個學生的觀察、交流才能作出判斷。并且在不同時期,遇到的問題也會是不同的。
三、跨專業培養措施
跨專業研究生在培養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雖不盡相同,只要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對跨專業的研究生培養還是很有幫助的。1.補充專業基礎知識研究生往往已經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導師可以根據學生選擇的研究方向和其自身的專業知識儲備情況,由導師和學生共同制定一個合理的學習方案。學生應定期向導師匯報學習情況的進展,在必要的情況下導師再加以指導。跨專業研究生補充專業基礎知識應遵循的原則應該是:首先要持之以恒,不怕麻煩;其次是要制定短期目標和長期計劃;最后是要想辦法提高學習效率。只有長期堅持這三項原則,擁有了堅實的專業基礎之后,研究生才能更順利地進行科研工作。2.充分發揮導師的指導作用跨專業研究生由于對行業動態不夠了解,選擇研究方向會不知所措。導師應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況提出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定期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能夠順利實現。研究生管理部門也要制訂相應的指導跨專業研究生導師須知,以確保研究生培養的落實。3.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工作研究生由于在本科時期很少接觸科學研究工作,而對礦業工程領域的基礎知識儲備不足,在科研上存在不小的差距。這方面就需要導師的耐心指導,循循善誘,也需要學生自己在基礎知識的儲備上勤奮努力??鐚I研究生開展科研工作,建議采取的原則是“從基礎工作做起,邊干邊學,將專業知識與科研實踐有機結合,努力培養科研思維能力,重在形成科研思路”。同時,鑒于礦業工程專業的特殊性,礦業工程研究生學習的知識不應該只停留在書本或者是實驗室,而應該在導師的帶領下多看看實踐現場是什么樣的,那樣才不至于紙上談兵,也能增長見識。在導師的帶領下,制訂正確的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依靠學生的自學能力,補充好應有的專業基礎知識,積極參加科研和實踐活動。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就會收到應有的效果,以期培養目標和培養計劃能夠實現。
四、結語
1.1按照三違的職工職務分類,見(圖2)在圖中班隊長三違比例占24.5%,可見對班隊長更要加強管理和教育,班隊長三違不僅危害自己,甚至違章指揮,造成群死群傷的后果,更要加以禁止和杜絕。礦業公司班隊長素質參層不齊,且更換頻繁,在各個項目部選拔任用上要把好關口。公司將嚴格按照《關于進一步規范班隊長管理的實施辦法》的文件執行。1.2按照三違原因的分類,見(圖3)其中三違原因占前三名是耙矸機操作不規范、絞車使用不當和噴漿機使用不規范方面上,經過多年的管理,職工大多認識到迎頭的危險性,所以都比較重視,出事故率較少,反而在后面輔助工作的,在使用機電設備上漫不經心,隨意操作導致三違現象不斷,2012年集團公司因機電事故導致死亡4人,而我們公司也因電機車事故死亡1人,可見加強對機電設備的使用維護勢作規程和完好標準。
2三違心理分析
通過以上三違現象的分析,并通過談話了解到職工三違有以下幾種心理:僥幸心理:有一部分人在幾次違章未發生事故后,慢慢滋生了僥幸心理,混淆了幾次違章未發生事故的偶然性和長期違章遲早要發生事故的必然性。便捷心理:嫌麻煩、圖省事、追收益,總想以最小的代價換得最大的收效,有意無意地降低工作人員的安全性和運行設備的可靠性,尤其是在生產任務緊迫和眼前既得利益的誘惑下,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從眾心理:別人做了沒事,我福大命大造化大,肯定更沒事,不能被別人小看。尤其在安全秩序不好、管理混亂的場所,這種心理像瘟疫一樣,嚴重威脅企業的安全生產。逆反心理:在人與人關系緊張的時候,常常產生這種心理。把同事的善意提示置之腦后,把領導的管理要求當作廢話,氣大于理,頂風而上,置安全規程于不顧,以致釀成事故,追悔莫及。每種心理就是一起事故苗頭,每種苗頭都可能引發一些安全事故,一起安全事故都會給職工以及職工家庭帶來不同程度的傷害,而這些傷害通過我們積極努力是可以避免的。
3如何杜絕三違
1.1學生就業期望與勞動力市場不符,研究生自身定位和社會需求存在差距
研究生自身的定位是科研型人才,所以期望到研究所或大中專院校工作,但這兩種崗位的需求很小,大部分的研究生還是要去煤礦及其相關單位。
1.2師生交流不充分,研究生沒有充分發揮其科研人員的作用
由于之前說的師資力量不足等問題,研究生與導師見面次數少,導師直接指導的時間少是個普遍存在的問題。一年級研究生主要在學校的安排下學習課程,其他時間部分學生能夠參與導師科研項目,部分學生在校自己學習。研究生作為科研的預備軍,這部分人力資源顯然被閑置了。以上這些問題說明我們的研究生培養還存在很大改進的空間。本文以西安科技大學這所工科院校為例,試分析工科院校研究生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的辦法。
2.礦業類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革的方向
2.1研究生培養的目標,決定了培養單位的培養模式
目前普遍認同的觀點是,本科生培養的目標是了解知識,掌握知識。研究生則要進一步理解、掌握并運用知識,要知道知識從哪里來,怎么用。博士研究生則要掌握知識,創造知識。要知道知識的缺陷在哪里,怎么樣改造和創新。所以,碩士研究生培養的目標,就是要學生能夠掌握專業領域內的相關知識,并運用到實踐中,當然,每一所高校都有其獨特的辦學歷史,辦學特色。所以,學校又要發展其特色,學科特色要鮮明,這一點在其研究生培養中也有其要處處體現。尤其工科的研究生,其知識運用應該要很強,培養過程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踐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
2.2研究生的培養模式
目前,國內大部分的學校都是教學型,或者教學研究型大學,這些學校的教學的重心是本科教育。自1998年擴招以來,本科教育逐漸變成一種規模型的,流水線式的教育。從學生的課程教學,到實踐都是批量進行,有教務處這一組織機構來統一安排,二級學院及學校的其他部門都配合教務處的教學活動安排工作。這種培養模式適合批量產的本科生,但是并不適合強調個性化的研究生。但是大部分學校仍舊沿用本科的模式,成立研究生院(部)來行使類似本科教務處的職責,安排研究生的培養環節。為了統一管理的方便,學生都是按照學制的安排,三年畢業。實際上,中間可以壓縮的時間很多。從國外高校的管理經驗看,由二級學院負責學生的管理,學校則進行統一的考核,這種模式更加能夠體現各專業的特色且更加的靈活。學院內部,從我校的經驗看,相近研究方向的導師往往結合成科研團隊,研究生作為團隊中的一份子,其日常的培養進程、科研、學習也實行團隊統一管理。導師同時也要負責自己學生的學術進展等。這種方式較學校統一管理的模式更加的能夠體現學科的特色,同時增加了管理層級,管理幅度更加合理,效率也更高。同時在這種模式下,研究生作為基層研究人員,也能更加快速的融入團隊的科研工作中去,對增加研究生的實踐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2.3課程教學改革
首先從課程的設置,目前工科院校碩士研究生公共課尤其英語課的學分過多。以西安科技大學為例,研究生要求課程學分28,其中英語課占6,政治課占8,這極大的擠占了專業課的課時。因此,本文認為碩士研究生階段,英語主要用于閱讀外文文獻和撰寫外文論文,沒有必要占用如此多的學分。其次,從課程的講授方式看,公共課學校統一安排,專業課則由學生所在學院統一安排。從國外學校的教學經驗看,例如牛津大學,研究生課程有三種,包括公共課,類似國內的專業基礎課,以講座的形式進行,每周兩課時。這種課堂教學主要是交流問題,而不是講授課本。第二種課為小班課,以小班討論為主。第三種課為導師課,上課人數只有1-3人,每周2次,學生每周要寫兩篇論文,在導師課上進行討論。從促進學生科研能力和導師科研能力的角度,這種課程設置顯然更加合理一些,我國的高校應該適當的改進現有的課程設置和課程教學方式,課程教學要更加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研究生的教育占用的教育資源很大,但這也是研究生教育的特點和特色,如果批量生產研究生,那么研究生的質量勢必下降,學校的人才培養也將逐漸失去其特色。
3.結論
高校專業實驗室的改革可以從實驗室建設理念、管理機制、管理手段與激勵機制等多種途徑進行。
1.1實驗室建設理念
實驗室建設理念是對實驗室功能與作用的總體定位,是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的指導思想。高校專業實驗室的建設必須以專業為依托,發揮學科優勢、培養專業人才、鼓勵科學研究、服務社會需求,進而促進學科的繁榮。由此可看出專業實驗室的建設是以專業為前提、以服務社會為宗旨、以實現實驗室與學科相互促進為目的的。因此,高校專業實驗室必須根據學科特點以及學校特色找準自身定位,明確建設理念,從而指導自身改革與發展。
1.2實驗室開放
前文提到高校專業實驗室普遍存在一些問題,制約了自身的發展,其中部分是由傳統的管理機制造成的。在過去一段時間中,國內高校普遍重視理論教學而輕視實驗教學,這造成實驗教學投入不足、創新機制缺失、管理僵化,實驗室每況愈下。2000年前后,國內高校逐漸意識到這一問題,開始進行改革的探索與嘗試,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其中實驗室開放是一種經過實踐證明了的有效、合理的實驗室管理機制。實驗室開放,是指高校實驗室在時間、空間、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對學生全面開放,由學生自主選擇并進行實驗學習與研究的教學方式,能為學生的主動學習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同時開放實驗室可以通過整合教學實驗資源,向全校、社會提供教學、實驗以及科學研究服務,為學生提供參與科學研究與實踐的途徑。目前,實驗室開放已成為業內人士的共識,是各高校專業實驗室改革的方向。實驗室開放有多種模式,根據開放程度將實驗室開放分為全方位開放、預約開放、定時開放、階段性開放,根據開放內容將實驗室開放分為基礎實驗項目開放、綜合設計性實驗項目開放、自選實驗項目開放、科研項目開放,根據開放對象實驗室開放還可分為面向指定專業開放、面向全校開放、面向行業開放和面向社會開放。
1.3管理手段
高校專業實驗室作為重要的教學、科研基地,承擔著實驗教學、人員培訓、科研訓練、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多重功能,特別是隨著設備投入、場地規模、學生人數的不斷增大,實驗室的管理難度愈來愈大,傳統的管理手段因其效率低下已很難適應,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管理方式應運而生。通過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管理平臺,不但可以實現人、財、物的有效管理,還可以保障實驗室的不間斷開放,從而將實驗室人員從繁重的事務性勞動中解脫出來,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實驗教學研究和科學研究中。
1.4實驗隊伍建設
國內高校專業實驗室人員主要包括實驗教師、科研教師、實驗技術人員以及相應的管理人員,其中實驗教師、科研教師多由專業教師兼任,其工作重點不在實驗室,因此實驗室對他們的管理約束有限。實驗室的運轉主要依靠專職的實驗技術人員及實驗室管理人員。但實驗技術人員、實驗管理人員在各高校中多處境尷尬。一方面學校重視程度不夠,實驗隊伍話語權有限,因此難以爭取到有利于自身發展的機會;另一方面高校聘用人員學歷門檻高,而實驗隊伍待遇差,新引進人員多以實驗室為跳板,這造成實驗隊伍極不穩定,人員數量日漸縮減,年齡結構整體偏大,學歷層次不高,這又加劇了學校對實驗系列的不滿,這兩者的相互作用造成了現今實驗室的亂象。因此,高校專業實驗室的改革必須解決人的問題,要能夠引進人才、留住人才、發展人才,使人才帶動實驗室的發展。要解決人的問題,首先要解決人員待遇和發展空間問題,在這方面專業實驗室相較基礎實驗室更有優勢。專業實驗室的優勢在于“專業”,通過實驗室開放與實驗資源有償使用,爭取更多的科研項目與社會服務項目,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勵機制,激發實驗人員工作熱情,提高實驗室人員待遇,為實驗人員發展提供空間,進而穩定實驗隊伍,吸引更多人才全身心地投入到實驗室教學、科研和建設中來。
二、專業實驗室改革實踐
中國礦業大學礦業工程實驗教學中心是面向礦業工程領域建立的專業實驗室,其前身可追述到1953年北京礦業學院的采礦模型室。中心發展至今已歷60余年,期間也經歷了多種困難,也面臨了以上的各種問題,2000年前后中心開始進行改革,經過10多年的探索與實踐取得了一些成績與經驗。
2.1中心建設理念
礦業工程實驗教學中心依托中國礦業大學礦業工程學科下屬的采礦工程、礦物加工工程和安全工程等國家特色專業與江蘇省品牌專業,根據國家和行業對人才的需求,順應學科不斷交叉融合的發展趨勢,提出了“立足煤炭工業,以礦山開采、安全保障、加工利用等高素質創新人才一體化培養為目標,整合多個專業實驗教學資源,保障資源優化利用與共享,實現實驗教學與科研互動?!钡慕ㄔO理念。這一建設理念明確了中心自身定位,指明了中心的建設與發展方向。在這一理念指引下,經多年建設中心取得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成績:(1)基本建立了適應礦業大類一體化培養的“演示與驗證實驗、綜合與設計實驗、創新與前沿實驗”三個層次,“理論教學、工程訓練、創新活動”三大模塊相互交叉、融合滲透的創新實驗教學體系,為煤炭工業培養了大批卓越工程師。(2)中心充分發揮礦業工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的引導和帶動作用,實現實驗教學與科研互動,及時轉化科研成果,建成了一批優質教學資源。(3)校企聯合,創建了井下“實景”實驗室、虛擬實驗室、常規實驗室一體化實驗教學平臺,提高了課堂效率和實驗教學效果。
2.2實驗室開放制度
中國礦業大學礦業工程實驗教學中心根據自身特點、行業地位及影響力制定了一套完善的開放制度。在實驗教學方面,中心以學生專業培養為重點、以行業服務為己任,實現了本專業學生全方位開放、外專業學生基礎實驗開放的分級開放模式;在科學研究方面,中心全方位開放實驗資源,要求教師以實驗室為依托承擔科研項目,鼓勵學生參與科研任務,并組織、激勵學生以實驗室為依托參與各類實踐大賽與學科競賽;在開放時間方面,中心制定了科學研究實驗、創新實驗、綜合實驗的全天候開放,演示實驗、驗證實驗的定時開放制度。通過實驗室開放,中心每年面向全校10個學院17個專業,3630名全日制本科生開設礦業工程類實驗課程,年實驗人時數達34.8萬,開出實驗項目313項,實驗開出率100%。近三年來,中心承擔近百項科研項目,新增實驗項目73項,自制教學儀器設備37臺套,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360余篇,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43項,國家級獎勵11項;先后有17個國家級、15個江蘇省級、33個校級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在中心實施,有5000余名學生接受科研訓練,學生參加全國、省級各類科技競賽和創業活動,獲特等獎1項、一等獎7項、二等獎22項,其他獎勵89項,江蘇省優秀畢業設計(論文)12篇,學生330篇、申請專利407項。
2.3信息化管理平臺
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中心建設了高效、便捷的實驗教學信息化管理平臺。信息化管理平臺包含:網絡化教學資源共享平臺,虛擬、模擬實驗操作平臺,網絡化的實驗教學管理系統(包括實驗教學排課、學生分組、考勤、網絡答疑、實驗成果提交與審閱、實驗資源管理等),實驗室開放管理系統等。該信息化管理平臺具有以下特點:
(1)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網絡教學資源主要包括課程大綱、電子教案、多媒體課件、習題、網上虛擬實驗、網上提問、網上答疑、網上論壇、網上提交作業和報告、視頻錄像、資料下載、相關鏈接等。實驗課程網頁中的虛擬實驗平臺,使學生可隨時隨地完成實驗。中心省級以上精品課程全部上網,訪問者可方便地訪問網頁,下載學習資源。
(2)先進的實驗教學手段。引入煤礦三維模型、現場錄像、煤礦井下工藝過程和生產系統的虛擬動畫、礦井虛擬現實系統等教學資源。解決了過去模型課程教學手段單一、課堂教學和模型教學分離、教學時間緊張、學生分組不合理、教學效果不理想等方面的問題。
(3)實驗資源的高效利用。網絡化的實驗教學管理系統與實驗室開放管理系統優化了中心實驗資源的配置與利用,保障了實驗室開放制度的實施,實現了中心面向多專業、跨行業、多功能的分級開放,確保了實驗資源不閑置、不浪費,充分發揮了其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實驗教學信息化管理平臺的建成,實現了中心的信息化管理,使中心自身優勢得以充分發揮,有力的保障了實驗教學,合理的調配了實驗資源,為實驗室開放創造了條件。
2.4隊伍建設成果
高校實驗隊伍普遍存在年齡結構偏大、學歷層次不高、人才流失嚴重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中心一方面多方位籌措資金改善實驗資源與環境,促進實驗室建設與發展,提升自身地位與知名度;一方面靠優質的實驗資源、寬松的學術氛圍吸引高層次人才;一方面爭取政策設立了包含正高、副高、中級職稱的專職實驗教師崗位,為人員發展提供空間;一方面靠優質的實驗資源、高層次的實驗隊伍吸引科研項目、籌集科研經費并提供社會服務,利用科研與服務收入反補實驗教學與實驗室建設,增加實驗隊伍收入,達到穩定隊伍的目的。由此形成一套完善的人才引進、培養、發展與穩定的良性運行機制,使實驗室建設與人才培養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經過多年建設中心形成了以工程院院士和國家教學名師為核心、省部級以上人才為骨干,教學科研經驗豐富、骨干力量穩定的高水平實驗隊伍?,F今中心共有人員69人,其中兼職13人。在專職56人中,擁有正高級職稱27人、副高級職稱20人,具有博士學歷的人員達43人,人員平均年齡41.3歲。近三年,中心又新增具有博士學歷的青年教師5人,5人晉升正高級職稱、8人晉升副高級職稱。中國礦業大學礦業工程實驗教學中心的改革探索了10多年,取得了一些經驗與成績,這些成績得到了多方面的認可。在2009年中心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2012通過了教育部組織的驗收,驗收專家組評價優秀。
三、結語
關鍵詞:礦業工程;實驗課程;改革;計算機技術;實踐創新;
作者簡介:王少勇(1983—),男,山東煙臺人,博士,工程師,主要從事采礦工程實驗教學與管理。
隨著我國礦產資源開發的不斷發展,高校內部的礦業工程實驗室也需要緊隨礦業發展的新趨勢,加大對專業性人才的培養力度。高等學校的專業實驗室是實驗教學、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其教學內容更貼近專業領域、緊跟學科發展[1]。相應的實驗課程內容的改革在礦業工程方面也如火如荼,隨著近年來以計算機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不斷引發行業的創新發展,新型技術的介紹與推廣將有助于采礦專業本科生更好地了解礦業發展新形勢,有利于專業人才的培養[2]。北京科技大學近年來關注礦業發展的最新動向,在礦業工程實驗課程中引入更多的技術熱點,在實踐中取得了一些改革的寶貴經驗。
1礦業工程實驗課設置
礦業工程實驗室依托采礦工程國家重點學科,是“金屬礦山高效開采與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自由開放的學術氛圍和國內領先的研究方向。我校礦業工程除了在傳統領域保持進步外,近年來也在膏體充填、溶浸采礦等領域持續投入。實驗教學相比于理論教學讓學生更主動地參與實驗當中[3],有助于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實驗課程內容涵蓋了我校優勢專業,保證了學生全面發展的可能性,確保了學習內容的系統化、多樣化。
1.1通風實驗
本實驗目的在于讓學生掌握作業環境有害因素、通風風流流速、通風除塵系統運行檢測方法、原理、儀器使用操作。具體實驗內容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1.1風流點壓力及壓差的測定
了解壓差計、皮托管的構造原理,熟悉使用皮托管、壓差計測定實驗風筒內風流的靜壓、動壓、全壓及壓差的方法。全面理解抽出式、壓入式通風過程中靜壓、動壓及全壓三種壓力之間的關系。
1.1.2風流速度和速度場系數的測定
用風表測定點速、巷道內平均風速、實驗風筒內風流某斷面上速度場系數。
1.1.3通風機性能測定實驗
通風系統使用一臺離心式小型通風機,其進風口連接風筒,采用抽出式通風,即在風筒入口附近特定斷面I上測出風流的相對靜壓,用此值換算風速和風機進口的動壓,在風筒斷面II上測出風速的相對靜壓,用以求算通風機的有效靜壓。
1.2特殊采礦技術實驗
通過此實驗幫助學生了解溶浸采礦新技術、新工藝,對溶浸采礦技術的基本方法、原理、工藝流程、設備、設施。實驗內容共分為兩個部分:首先進行堆浸滲透性實驗,了解堆浸工藝流程,學會測試礦堆的滲透性,了解浸出率、酸耗的測試方法。其次進行攪拌浸出實驗,熟悉溶浸采礦實驗室攪拌浸出實驗的全過程,包括礦樣處理和制備、天平的使用、溶浸液的配置、浸出液的分離、pH和En計的觀察和使用等。
1.3金屬礦產資源與開發技術實驗
金屬礦產資源與開發技術實驗有助于新生了解礦業發展的新技術、新進展,初步掌握金屬礦產資源開采的基礎理論和技術手段。實驗包括以下兩方面。
1.3.1膏體充填實驗系統認識
觀察與描述膏體充填系統各組成部分,親自制作膏體料漿,感受膏體的形態,并測試膏體的流動性指標。
1.3.2無軌運輸設備模擬培訓系統認識
認識無軌運輸設備模擬培訓系統構成,并上機操作無軌運輸設備模擬培訓系統。
1.4礦山地質學
通過礦床地質學、各類礦床主要特征、礦床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礦產勘查與礦山地質工作等內容的系統學習,使學生初步掌握各類礦床的地質特征、成礦條件以及開發中的工程特征;掌握地下水基本知識和礦坑地下水的預測與防治方法;掌握地質勘查和礦山地質基本工作方法;能夠讀懂各種地質圖件。
1.5散體動力學與放礦實驗
通過實驗教學,使學生能了解松散礦巖體介質的物理力學特性,掌握礦石回收指標與采場結構參數之間的關系,熟悉離散元顆粒流數值模擬軟件建模和分析過程,從而能對崩落礦巖運動機理和規律有一個基本的了解。
2實驗課程體系實踐與完善
近年來,為了響應國家智能化采礦的戰略需要,在實驗課程中增加了很多計算機模擬課程,我校礦業工程在以下方面開設計算機模擬課程,具體包括:
2.1數字礦山技術實驗
通過應用礦山專業軟件,將采礦學基本理論與計算機相結合,使學生掌握先進的礦山設計方法和設計理念。使用Surpac、3DMine軟件進行露天、地下礦的設計,學會并掌握地質數據庫、地質模型、統計與地質統計、品位模型、露天采礦和地下采礦設計等內容。
2.2礦山安全技術及工程實驗
本實驗通過實驗教學使學生了解井下人員定位系統的組成,掌握井下人員定位系統的工作原理,熟悉尾礦庫在線安全監測系統的組成及工作原理,從而能對礦山安全技術工程有一個基本的了解。主要包括以下實驗內容。
2.2.1井下人員定位系統教學實驗
開展井下人員定位系統的實地演練,分別模擬下井人員與地面控制人員,操作軟件查看“井下人員”定位信息、下井考勤信息等。
2.2.2尾礦庫監測數字化教學實驗
了解尾礦庫在線安全監測系統各組成部分,學會操作尾礦庫在線安全監測系統,分析位移、浸潤線隨降雨量的變化規律。
2.3礦山運輸與提升實驗
本實驗主要包括井下機車“信集閉”運輸系統各組成部分的參觀、觀察與描述;井下機車“信集閉”運輸系統的上機操作演練;上機操作卡車gps調度系統,熟悉軟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