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01 04:05:21
序論:在您撰寫金融系專業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總體目標以開放、質量、服務、特色為指導
以市場和企業需求為導向,以提高辦學質量為宗旨,以專業建設為核心,實現基于網絡、基于體系、高度開放、獨具特色,體質健全、機制靈活、運轉有序、覆蓋全省、學習支持服務功能強大的專業建設目標。通過教學改革與創新,進一步提高金融專業教學水平與教學質量,使本專業辦學特色更加鮮明,人才培養模式實現突破性創新,學生能力素質強,推進金融專業特色建設工程,進而成為培養金融人才終身教育和學習型社會建設的骨干力量。
(二)具體目標
1.在教育理念上我們應該始終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辦學方向,轉變目前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教學內容與生產實際相脫離、實踐與理論相脫離、教學模式滯后的狀況。以夠用、需要為原則進行課程體系改革,以工作任務為引領,按照崗位實際需要進行課程建設,構建以能力為本位、以金融實踐活動為主線、以學習者為中心、以項目課程為主體的模塊化會計課程體系。
2.在教學組織過程中,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技能興趣,并結合金融領域對人才需求的特點和變化,實行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模式,并根據金融人才市場的需求適時調整方案。
二、課程改革內容
(一)明確課程定位
為適應遼沈裝備制造業對金融專業人才的需求,金融專業課程應從以下三方面發揮作用:第一,使學生熟練掌握與裝備制造業崗位需求密切相關的金融知識與技能;第二,使學生正確理解金融現象、國家政策和金融動態;第三,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就業能力,增強其專業知識和為企業服務能力。
(二)優化課程設計
在課程設計上,應以崗位能力要求為標準設計課程能力目標,以崗位工作流程為依據設計課程項目,以典型崗位任務為載體設計教、學、做一體化活動,做到深入淺出,并與國內外經濟發展現狀和實例相結合。
(三)建設教學隊伍
為專業教師創造更多到裝備制造業頂崗實習的機會,積累實際工作經歷和教學素材,提高其實踐教學能力。聘請企業的專業人才到學校開辦講座或擔任兼職教師等。
(四)完善教學內容
在課程設置上,應針對裝備制造業不同崗位對于金融職業素質的要求進行設置。
(五)課程設置
1.以裝備制造業企業的典型企業金融職工工作過程為主體序化課程體系。通過對遼寧多家企業深入調研,進行行動領域分析,歸納崗位能力,形成典型工作任務,并以此為依據確定課程內容,在課程體系設計過程中注重專業框架課程與公共基礎課程的系統化銜接,建立專業橋梁課程,各個專業核心課程內容與崗位需求內容有效銜接。
2.建設金融實踐教學體系。為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達到培養目標,借助對各種金融交易環境的模擬,同時利用金融分析中的圖、表等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感性認識。
3.課程體系。本專業構建以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課程為中心的模塊化課程體系。公共基礎課程模塊具體包括:①計算機應用基礎,統設必修課,4學分;②英語,統設必修課,分二學期學習,共6學分;930西方經濟學,統設必修課,4學分;專業基礎課程模塊具體包括:①貨幣金融學,統設必修課,3學分;②財政與稅收,統設選修課,4學分;專業課模塊具體包括:①金融信托與租賃,非統設選修課,2學分;②資產評估,非統設選修課,4學分;③公司資本運營,統設必修課,3學分;④公司財務,統設必修課,2學分;⑤金融法規,統設必修課,2學分;⑥證券投資分析,統設必修課,4學分。通識課模塊課程包括:①經濟學與生活,非統設選修課,2學分;②終身學習與職業發展,非統設選修課,2學分;專業拓展課模塊包括:人力資源管理,統設選修課,2學分。綜合實踐課模塊包括:①畢業論文,統設必修課,6學分;②金融模擬交易,統設必修課,6學分。
三、總結
摘要:針對目前我院金融保險專業建設的現狀,結合金融保險專業人才培養特點和要求,分析了我系該專業建設取得的成就與存在問題,認為問題主要集中表現為:教學改革方面存在欠缺,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機制,對科研的不重視導致科研力量薄弱。針對問題提出要重點從構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課程體系及其內容,改革考試方法,建設第二課堂等方面完善新的專業體系建設。
關鍵詞:金融保險;實訓基地;培養模式
金融保險專業旨在培養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現代金融、保險、理財、證券等方面知識;能夠綜合運用各種金融工具,解決金融實務問題,并能夠從事銀行信貸管理、公司和個人理財、證券投資、銀行風險管理、保險業務等工作;能夠在保險公司、金融機構、企事業單位等從事金融、保險、財務管理的專門人才。在具體人才培養實施方案中,結合職業技術院校學生層次特點,本專業注重培養學生扎實的保險理論基礎和實務應用能力、金融基本理論和交易技巧,并注重培養學生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技能操作與應用能力。要求畢業生考取英語、計算機、保險人等相關資格證書;掌握保險知識現代金融知識和金融業務操作技能,具備風險意識;具有敬業精神和行業所需的綜合素質;了解國家有關經濟、保險、金融方面的政策法規;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操守和人文素養,能熟練處理業務。鑒于此,筆者認為應針對我校實際情況,進一步調整、完善金融保險專業的理論與實踐教學體系。
一、金融保險專業建設概況
金融保險專業自開設以來,學校對該專業建設與改革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使該專業的辦學條件得到良好發展,專業優勢明顯,特別是在基礎管理、師資隊伍、教學設施、等方面形成了一定優勢。
(一)形成較為系統的課程建設體系,并取得一批成果
我系金融保險專業教學堅持“適應發展、積極探索、適時改革、不斷進取”的原則,大力推進教學方法改革、教學課程改革,加強課程建設的整體性和綜合性,突出實際效果。主要措施有:在教學研究上狠抓基礎環節,積極開展教研活動,堅持每周都搞,每個人都搞,并形成階段性經驗積極進行推廣。重視理論教學中的實踐能力培養,堅持以課程建設為突破口,聘請校外專家參與教學改革與課程建設革新方案,把課程建設的與時具進性作為教學改革的重點。目前在金融保險專業中,遴選7門課程作為重點課程,即《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社會保險》、《人壽保險》、《商業銀行經營管理》、《證券投資學》、《保險概論》。經過幾年的努力,金融保險專業在教學大綱、多媒體課件、簡易網絡課程、試題庫、習題集建設方面取得了扎實有效的進展,同時在每學期的學生評教活動中,保險、證券、經濟法、金融方面的專職教師都得到學生高度認可與好評。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優化師資結構,實現了師資力量提升
近兩年通過對外引進,補充了師資新力量,這些年輕老師通過努力,在教學一線取得了矚目的成績。此外,在已有師資基礎上深挖現有潛力,采取靈活的方式對教師實施能力提升和結構優化,建立與校外專家的定期討論和研討制度,不斷完善教學中的技能與技巧。鼓勵中青年教師進修深造,目前金融保險專業的專職教師中已有5名教師考上了研究生或研究生已畢業,大大提高了師資隊伍的整體專業素質和學歷水平。
(三)注重學生能力培養,專業教學成果豐碩
幾年以來我系金融保險專業教學質量穩步提高,這一成果得益于長期不懈地重視教學工作和學生能力培養。在日常教學中,每一位老師注重學生實際技能的培養,采用案例教學、技能培訓教學、實踐觀摩教學、多媒體教學等方法措施,積極培養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與主動性;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鼓勵并支持學生在課余時間參與和專業相關的社會實踐。不同學科或同一學科的老師在同一學期、不同學期間相互聽課,取長補短,以提高彼此的教學水平與技巧。通過這些努力和付出,培養的學生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04級金融保險專業畢業生55人,考取保險人資格證書的比率為98.1%,就業率達到100%。05級金融保險專業學生考取保險人資格證書的比率為100%,06級保險人資格考試一次通過率達到93.8%。此外,部分學生參與全國股票大賽,取得二等獎。本專業還制定了切合實際的科研規劃,鼓勵教師“以教學帶科研,以科研促教學”,近年來,共取得省市級科研成果3項,發表學術論文13篇,其中核心論文7篇。獲院級獎勵證書15件,市級獎勵證書3件。
(四)建立了實習實訓基地,形成了能力和素質并重的人才培養模式
經過努力,金融保險專業與大唐聯合保險公司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這為學生參與實踐提供了良好的實習機會。每一屆學生都可以根據開設專業的具體進展情況,分不同階段在實訓基地進行實習,具體內容由實訓基地人員進行統一安排。實踐活動結束后,學生針對實習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進行總結,以便于在隨后的學習中彌補不足。在三年培養中,注重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良好的綜合素質,包括創新能力、綜合能力、實踐能力、創業能力和合作能力,并將這一理念貫穿于學生實訓實踐中,與實訓基地人員共同打造學生成長的平臺。
二、專業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金融保險專業建設在取得一系列成績的同時,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在教學改革方面的欠缺
受制于實訓基地的支持不足(實訓基地太少)以及教師觀念、社會觀念等方面的因素,目前產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難以真正推行和取得實質性的突破,教育教學改革完善的同時沒有取得重大進展,難以形成有別于其他同類職業教育的鮮明特色。
(二)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機制
高職教育是面向生產、管理、經營、服務第一線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的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這就決定了高職教育必須走產學結合之路,專業建設也必須強化校企合作。然而到目前為止,我們專業尚未真正形成校企互贏的合作機制。雖然建立了實習基地,但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很多同學反映實習時間太短,無法掌握更多的業務流程。
(三)對科研的不重視導致科研力量薄弱
由于職業技術院校的教師在評職稱中對是否承擔或參與過科研項目并沒有明確的要求,導致很多老師不重視科研項目,只重視發表學術論文,同時限于學校層次與激勵不足問題,致使專門研究、專題研究比較少,老師們缺少內在動力,科研隊伍難以發展壯大。
三、對策建議
針對上述基本狀況與問題,為了進一步加快金融保險專業的發展,使之更適應社會對該專業的需求,筆者建議重點從以下幾方面完善教學體系。
(一)完善知識、能力和素質并重的人才培養模式
依據專業特點以及社會對金融保險人才的規格要求,在突出基本能力、崗位能力、應變能力等各種能力培養的同時,加強基礎理論教學和應用。如: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建立多處校外實訓實習基地,并拓寬實習實訓領域和增加時間,讓學生接受系統理論知識后,能夠有充足的機會得到鍛煉,而不僅僅單純追求一種形式。在目前已有模式上探索新的有效方案,突出實踐部分,注重實用性,與實踐單位形成有效的溝通機制,依據需要隨時調整培養方法和培養措施,使之具有針對性,讓學生做到學有所用,學有所長。
(二)改革課程體系及其內容,優化課程結構
針對職業崗位特點實施教學計劃,注重課程開發與教材建設的實用性和時效性,構建以綜合素質為基礎,以能力培養為重點,適應經濟建設、社會進步、個性發展需要的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課程體系。根據學生不同年級的不同需要,制定多個人才培養方案和就業導向的人才培養辦法。重點從基本素質、專業技能、專題講座三方面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在老師講授中,理論以“必需,夠用”為度,將一些不需用的課程內容加以削減;同時向學生傳授道德、禮儀、安全、健康、法律等基本素質和修養的有關內容,以此來培養學生綜合素質。針對我系職專層次的學生加強專業技能基本平臺建設,包括主干核心課程和專業實訓、實習等內容。在此基礎上,聘請校內外專家開展為加深或拓展專業方向為目標的專題講座,開拓學生視野。
(三)改革考試方法,建立創新的評價體系
從改革考試制度入手,繼續完善對學生學習效果檢驗的評價體系。我們可以嘗試如下做法:一是文化課抽查考核必須掌握的內容,專業課強化實踐考試;二是取消單純以考試成績為主的評價方式,改為考試與綜合測評、多元評價、多證考核相結合的評價方式;三是實行彈性學制,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或利用課余時間參與實踐,半工半讀;鼓勵學生選修其它專業課程,掌握多門技能,參加技能實踐。在新的評價體系中,應能夠充分調動各類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能根據自己個性特長,充分展露自己的才華。
(四)建設第二課堂,培養學生適應能力
通過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和各項資格培訓,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職業適應能力。將學生活動與核心課程、潛在課程的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共同構成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整體課程體系。發動骨干學生力量,組建多種形式的第二課堂,以傳幫帶形式培養學生自適應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五)充分發揮各方力量,擴充實習實訓平臺
積極發揮老師、學校和畢業生力量,通過多種途徑和渠道建立有效的實踐基地,如證券、金融基地,給學生提供多種技能的操作與應用平臺。采購支持相關技能訓練的應用軟件,建立校內實驗室和實訓平臺。
摘要:針對目前我院金融保險專業建設的現狀,結合金融保險專業人才培養特點和要求,分析了我系該專業建設取得的成就與存在問題,認為問題主要集中表現為:教學改革方面存在欠缺,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機制,對科研的不重視導致科研力量薄弱。針對問題提出要重點從構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課程體系及其內容,改革考試方法,建設第二課堂等方面完善新的專業體系建設。
關鍵詞:金融保險;實訓基地;培養模式
金融保險專業旨在培養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現代金融、保險、理財、證券等方面知識;能夠綜合運用各種金融工具,解決金融實務問題,并能夠從事銀行信貸管理、公司和個人理財、證券投資、銀行風險管理、保險業務等工作;能夠在保險公司、金融機構、企事業單位等從事金融、保險、財務管理的專門人才。在具體人才培養實施方案中,結合職業技術院校學生層次特點,本專業注重培養學生扎實的保險理論基礎和實務應用能力、金融基本理論和交易技巧,并注重培養學生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技能操作與應用能力。要求畢業生考取英語、計算機、保險人等相關資格證書;掌握保險知識現代金融知識和金融業務操作技能,具備風險意識;具有敬業精神和行業所需的綜合素質;了解國家有關經濟、保險、金融方面的政策法規;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操守和人文素養,能熟練處理業務。鑒于此,筆者認為應針對我校實際情況,進一步調整、完善金融保險專業的理論與實踐教學體系。
一、金融保險專業建設概況
金融保險專業自開設以來,學校對該專業建設與改革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使該專業的辦學條件得到良好發展,專業優勢明顯,特別是在基礎管理、師資隊伍、教學設施、等方面形成了一定優勢。
(一)形成較為系統的課程建設體系,并取得一批成果
我系金融保險專業教學堅持“適應發展、積極探索、適時改革、不斷進取”的原則,大力推進教學方法改革、教學課程改革,加強課程建設的整體性和綜合性,突出實際效果。主要措施有:在教學研究上狠抓基礎環節,積極開展教研活動,堅持每周都搞,每個人都搞,并形成階段性經驗積極進行推廣。重視理論教學中的實踐能力培養,堅持以課程建設為突破口,聘請校外專家參與教學改革與課程建設革新方案,把課程建設的與時具進性作為教學改革的重點。目前在金融保險專業中,遴選7門課程作為重點課程,即《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社會保險》、《人壽保險》、《商業銀行經營管理》、《證券投資學》、《保險概論》。經過幾年的努力,金融保險專業在教學大綱、多媒體課件、簡易網絡課程、試題庫、習題集建設方面取得了扎實有效的進展,同時在每學期的學生評教活動中,保險、證券、經濟法、金融方面的專職教師都得到學生高度認可與好評。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優化師資結構,實現了師資力量提升
近兩年通過對外引進,補充了師資新力量,這些年輕老師通過努力,在教學一線取得了矚目的成績。此外,在已有師資基礎上深挖現有潛力,采取靈活的方式對教師實施能力提升和結構優化,建立與校外專家的定期討論和研討制度,不斷完善教學中的技能與技巧。鼓勵中青年教師進修深造,目前金融保險專業的專職教師中已有5名教師考上了研究生或研究生已畢業,大大提高了師資隊伍的整體專業素質和學歷水平。
(三)注重學生能力培養,專業教學成果豐碩
幾年以來我系金融保險專業教學質量穩步提高,這一成果得益于長期不懈地重視教學工作和學生能力培養。在日常教學中,每一位老師注重學生實際技能的培養,采用案例教學、技能培訓教學、實踐觀摩教學、多媒體教學等方法措施,積極培養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與主動性;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鼓勵并支持學生在課余時間參與和專業相關的社會實踐。不同學科或同一學科的老師在同一學期、不同學期間相互聽課,取長補短,以提高彼此的教學水平與技巧。通過這些努力和付出,培養的學生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04級金融保險專業畢業生55人,考取保險人資格證書的比率為98.1%,就業率達到100%。05級金融保險專業學生考取保險人資格證書的比率為100%,06級保險人資格考試一次通過率達到93.8%。此外,部分學生參與全國股票大賽,取得二等獎。本專業還制定了切合實際的科研規劃,鼓勵教師“以教學帶科研,以科研促教學”,近年來,共取得省市級科研成果3項,發表學術論文13篇,其中核心論文7篇。獲院級獎勵證書15件,市級獎勵證書3件。
(四)建立了實習實訓基地,形成了能力和素質并重的人才培養模式
經過努力,金融保險專業與大唐聯合保險公司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這為學生參與實踐提供了良好的實習機會。每一屆學生都可以根據開設專業的具體進展情況,分不同階段在實訓基地進行實習,具體內容由實訓基地人員進行統一安排。實踐活動結束后,學生針對實習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進行總結,以便于在隨后的學習中彌補不足。在三年培養中,注重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良好的綜合素質,包括創新能力、綜合能力、實踐能力、創業能力和合作能力,并將這一理念貫穿于學生實訓實踐中,與實訓基地人員共同打造學生成長的平臺。
二、專業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金融保險專業建設在取得一系列成績的同時,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在教學改革方面的欠缺
受制于實訓基地的支持不足(實訓基地太少)以及教師觀念、社會觀念等方面的因素,目前產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難以真正推行和取得實質性的突破,教育教學改革完善的同時沒有取得重大進展,難以形成有別于其他同類職業教育的鮮明特色。
(二)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機制
高職教育是面向生產、管理、經營、服務第一線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的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這就決定了高職教育必須走產學結合之路,專業建設也必須強化校企合作。然而到目前為止,我們專業尚未真正形成校企互贏的合作機制。雖然建立了實習基地,但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很多同學反映實習時間太短,無法掌握更多的業務流程。
(三)對科研的不重視導致科研力量薄弱
由于職業技術院校的教師在評職稱中對是否承擔或參與過科研項目并沒有明確的要求,導致很多老師不重視科研項目,只重視發表學術論文,同時限于學校層次與激勵不足問題,致使專門研究、專題研究比較少,老師們缺少內在動力,科研隊伍難以發展壯大。
三、對策建議
針對上述基本狀況與問題,為了進一步加快金融保險專業的發展,使之更適應社會對該專業的需求,筆者建議重點從以下幾方面完善教學體系。
(一)完善知識、能力和素質并重的人才培養模式
依據專業特點以及社會對金融保險人才的規格要求,在突出基本能力、崗位能力、應變能力等各種能力培養的同時,加強基礎理論教學和應用。如: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建立多處校外實訓實習基地,并拓寬實習實訓領域和增加時間,讓學生接受系統理論知識后,能夠有充足的機會得到鍛煉,而不僅僅單純追求一種形式。在目前已有模式上探索新的有效方案,突出實踐部分,注重實用性,與實踐單位形成有效的溝通機制,依據需要隨時調整培養方法和培養措施,使之具有針對性,讓學生做到學有所用,學有所長。
(二)改革課程體系及其內容,優化課程結構
針對職業崗位特點實施教學計劃,注重課程開發與教材建設的實用性和時效性,構建以綜合素質為基礎,以能力培養為重點,適應經濟建設、社會進步、個性發展需要的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課程體系。根據學生不同年級的不同需要,制定多個人才培養方案和就業導向的人才培養辦法。重點從基本素質、專業技能、專題講座三方面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在老師講授中,理論以“必需,夠用”為度,將一些不需用的課程內容加以削減;同時向學生傳授道德、禮儀、安全、健康、法律等基本素質和修養的有關內容,以此來培養學生綜合素質。針對我系職專層次的學生加強專業技能基本平臺建設,包括主干核心課程和專業實訓、實習等內容。在此基礎上,聘請校內外專家開展為加深或拓展專業方向為目標的專題講座,開拓學生視野。
(三)改革考試方法,建立創新的評價體系
從改革考試制度入手,繼續完善對學生學習效果檢驗的評價體系。我們可以嘗試如下做法:一是文化課抽查考核必須掌握的內容,專業課強化實踐考試;二是取消單純以考試成績為主的評價方式,改為考試與綜合測評、多元評價、多證考核相結合的評價方式;三是實行彈性學制,鼓勵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或利用課余時間參與實踐,半工半讀;鼓勵學生選修其它專業課程,掌握多門技能,參加技能實踐。在新的評價體系中,應能夠充分調動各類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能根據自己個性特長,充分展露自己的才華。
(四)建設第二課堂,培養學生適應能力
通過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和各項資格培訓,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職業適應能力。將學生活動與核心課程、潛在課程的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共同構成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和職業教育的整體課程體系。發動骨干學生力量,組建多種形式的第二課堂,以傳幫帶形式培養學生自適應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五)充分發揮各方力量,擴充實習實訓平臺
積極發揮老師、學校和畢業生力量,通過多種途徑和渠道建立有效的實踐基地,如證券、金融基地,給學生提供多種技能的操作與應用平臺。采購支持相關技能訓練的應用軟件,建立校內實驗室和實訓平臺。
(六)重視科研,推行有效激勵機制
鼓勵老師在授課之余從事科研項目的研究,建立報酬機制,出臺評聘結合辦法,深入發掘和調動教師參與科研的積極性,獎勵優秀成果。
參考文獻:
[1]LagendijkA.CornfordJ.Regionalinstitutionsandknowledgetrackingnewformsofregionaldevelopmentpolicy[J].Geoforum,2000.
[2]Leeuwis,municationforInnovationinAgricultureandRuralResourceManagement.BuildingontheTraditionalofAgriculturalExtensionOxford:BlackwellScience.2003
論文摘要:專業設置的適時調整是提高職業教育質量和增進職業教育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當前正在發生的金融危機對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同時也對職業院校專業的設置帶來了極大沖擊,必然要求職業院校的專業設置做出適應性調整。本文首先分析了當前金融危機下職業教育發展給職業院校專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然后從國際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的經驗得到啟發,認為專業設置必須在滿足社會發展需求、企業發展需求和人的發展需求三結合的基礎上進行適應性調整,并在此基礎上提出適應性調整的原則和思路。
職業教育服務于經濟、制約于經濟和反作用于經濟,職業院校專業的設置是實現職業教育功能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當經濟體發生變化甚至發生危機時,職業教育的功能及其實現手段應該做出相應的調整。當前由美國從2007年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對我國的經濟生活正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其中一個突出的表現就是我國自金融危機以來出口型企業受到了極大的打擊,導致失業率的日益上升。在此新的形勢下,職業教育應該如何尋求突變,如何適應并滿足新的經濟發展要求,是一個緊迫而實際的課題。
一金融危機下職業教育專業設置面臨的機
遇和挑戰由消費需求的下降引發的企業產能剩余、生產不足,企業退出市場,造成員工失業,這是金融危機的一個表象,從中不難發現多余的產能主要是科技含量不高、工藝落后的產品,失業的員工主體是缺乏技能培訓,不能適應新的崗位、個人轉換崗位的能力不強的勞動者。金融危機必然帶來產業的升級換代,產業的升級換代需要大批掌握新技術、崗位適應性更強的新型技能型工人,而技能型工人的培養歷史性地落到了職業教育翻。
顯然,職業院校專業設置必須做出新的調整,才能滿足職業教育在金融危機新背景下的發展,促使它更貼切的服務于經濟。要做好職業院校專業設置的適應性調整,需要解決很多問題。哪些專業課程應該增加、哪些應該減掉,哪些專業課程需要整合,所設的課程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就業上崗的能力有何影響等等。
課程設置是實現專業目標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國職業院校在專業課程設置方面普遍存在著專業理論課程過多、專業課程與實訓課程又互相分割、學科課程中心等傾向。盡管近幾年國內一些職業院校引入了國外職業教育的一些新理念,如能力本位、行動體系、任務導向、模塊化專業課程開發等,對現行專業課程的開發產生了一定影響,但學科中心專業課程觀仍主導著職業教育的課程,難以突破,課程設置難以體現職業教育特色,嚴重阻礙了專業目標的實現。
因此,金融危機一方面看似乎由于企業對用工的絕對數量的減少,給職業教育發展帶來了一定的阻礙,但從另一方面看,也是職業教育走向內涵發展的大好機遇。
二經濟危機中國際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的經驗和啟示
歷史上曾經發生數起由金融危機引發的全球性經濟危機。每次危機過后世界經濟都有一次快速的發展,世界上發達國家、新興工業國家,都是利用危機帶來的經濟蕭條期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這樣在下一輪經濟發展中占得先機,率先贏得發展。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經濟大蕭條后,特別是二戰以后美、德、日的率先經濟崛起,得益于科學發展、技術進步、教育的發展;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機引發產業轉移、新技術革命帶動新興工業國家發展f3]??梢?,每一次危機的發生都給世界經濟以及不同國家的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機遇。經濟興起與發展需要技術和人才的支撐,產業升級換代需要大批新型應用型技能人才,職業教育成了這些人才的最主要培育手段。從美、德、日等經濟大國戰后經濟發展軌跡來看,這些國家有一條共同的成功經驗就是注重職業教育,注重產業工人的培養,為經濟發展儲備了充沛的優質人力資源。因此,這些國家在經濟危機中如何重視職業教育特別是探索職業院校專業設置的規律等方面為我國提供了探索性的經驗。
(一)美國的社區學院模式下的專業設置
在經濟結構的調整中,美國的社區學院模式下的專業設置調整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美國職業教育專業設置比較注重職業性與普通教育專業的交叉滲透,靈活多樣,與人才市場需求聯系緊密。二是職業性專業在專業設置結構中的比重大,且隨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不斷調整,加強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課程設置的銜接與滲透,全面提高人才素質。三是專業設置講究科學性、針對性??茖W性即重視社會對人才需求狀況的預測,不斷調整專業,既保證專業的相對延續性、穩定性,又要使專業具有適應性和超前性。針對性是指專業設置適應社會產業結構、就業結構,不沿襲普通高等教育根據學科劃分專業的習慣,而是把技術崗位群作為專業劃分依據。
(二)德國的“雙元制”模式下的專業設置
德國非常重視在傳統工業技術基礎上開拓新技術領域,而職業院校創造性的采取了學校教育與企業培訓緊密結合,以企業培訓為主的“雙元制”職業教育新方式,為德國戰后經濟的崛起起到了強大的推動作用。德國職業教育呈現出了靈活和實用的特點,其專業設置遵循了三個原則:一是根據市場設置專業。德國職業教育的各類專業是根據勞動力市場對各類人才的需求而設置的。德國將職業崗位設置為380多個,將各類崗位劃分為18個領域。設置專業時,各專業再從各領域中劃分出來,在社會有關方面和行業的參與下,根據市場需求設置專業,為地方區域經濟發展服務。二是校企合作設置專業。德國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十分明確,即培養應用型人才。為達到這一培養目標,學校的專業建設工作都是由企業直接參與、校企合作共同完成的。每個專業都成立專業委員會,成員主要由企業和學校的代表構成,負責本專業教學計劃的制訂、實施、檢查和調整。三是結合高新技術的發展與應用,設置社會急需專業。德國在發展職業教育過程中,充分認識到高新技術轉移到職業技術教育層面是現代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的新特點。
(三)日本短期大學的專業設置
日本職業教育中的短期大學是戰后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產物,但其基本職能是實施高等職業教育,辦學特點類似于美國的社區學院。短期大學以高中畢業生及具有同等資格的人為對象,修業年限2—3年。專業課程設置靈活多樣,并且職業針對性強,因而畢業生就業率很高,為日本經濟發展提供了大批實用型人才I61。專業設置突出了三個方面特點:一是專業設置突出體現實踐性人才培養。該專業課程設置中,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比例大體在1:1,且一些重要的理論課都要相應地配置實踐課,二者的比例基本為1:1或1:2,足見實踐課在整個職教體系中的重要地位。這種結構既適應了社會對實踐型人才的需求,又保證了培養學生各項技能目標的實現。二是重視學生的人格培養和文化教育,開設必修專業課的同時,開設了大量的選修課,這為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問,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課程,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三是為適應時展的要求,專業設置要及時更新,抓住學科發展的動態,使學生學到最前沿的知識和技術。
三我國職業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適應性調整原則和思路
國際上職業教育專業設置成功的經驗,對我國職業院校專業設置如何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進行適應性調整有較好的啟示。職業院校專業課程設置的調整是否“適應”,要看是否滿足三個方面的發展需求:一是社會、產業、科技等方面發展的需求,即要根據社會發展的新趨勢、產業升級換代新要求和科技進步等方面來設置合適的專業。二是企業發展的需求,因為企業在金融危機下,企業外部環境的惡化加劇了企業對內部資源包括人力資源的整合,因此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比危機前的要求更高;三是學生的多元化發展需求。在當前金融危機下,學生發展的需求更加趨向多元化,不僅僅體現在為就業、創業、再就業、再創業等方面儲備更多的知識和技能,而且更多的在職業素養、危機教育、心里品質、終生學習能力等多個方面提出了全方位的需求。職業教育如何在金融危機中化“危機”為“機遇”,化瓶頸為坦途,職業教育的專業調整和課程設置將起到關鍵的作用。
(一)我國職業教育專業設置的適應性調整遵循的原則
1專業設置目標上的社會發展和市場需求導向原則
專業設置必須與社會經濟發展情況和科技水平相適應,必須以社會發展和市場需求為導向。在做出專業課程設置之前,要把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把人才培養與就業緊密結合起來,根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及時調整相關專業,優化職校專業結構,通過更新、調整及增加必要的專業技術課程和實訓實習項目,有針對性地靈活調整專業設置,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和適應能力。
2專業設置方式上的綜合和多元性原則
職業教育專業課程目標是由培養目標所決定的。隨著社會、經濟、科技的發展,職業教育的課程目標必須符合未來復合型人才的培養要求。因此,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目標必須是綜合性的,既要體現社會發展的變化需求,又要滿足不同個體發展所需的多樣化要求;既要保證專業的實用性,又要體現專業的創新性;既要反映專業的穩定性,又要體現專業的多元化。
3專業設置操作上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原則
確定正確的專業方向后,必須研究實施的可行性,不能為了創新而創新。專業課程設置,要便于操作,要通過對師資力量安排、學生生源、企業用人決策、發展前景等諸方面進行可行性論證,確保專業課程設置可行有效。
(二)我國職業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適應性調整思路
在上述原則下,職業院校應當針對當前和未來社會職業崗位的各種需要來設置、調整和構架專業體系。
1專業竣置——基于產業結構發展的適應性調整
一個國家職業院校專業的設置,必須要與該國的產業結構相一致,才能使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相協調。要做到這一點,就得對產業結構的現狀有一個清楚的了解,對科技進步引起的產業結構變化以及人才流動等情況能做出科學的預測,進而對職業院校的專業設置及時做出合理的調整。當前金融危機下,職業院校應該盡可能進行市場調研,分析不同行業和企業在金融危機中的抗危機能力,分析不同行業和企業在金融危機中對專業設置和課程提出的新要求,預測金融危機后經濟發展的趨勢,即有可能需要出現的崗位,具有前瞻性的進行專業設置。
2專業設置——基于區域特色經濟的適應性調整
每個地區的經濟都有一定的差異性,我國不同地區的工業、農業、林業、漁業、服務業分布情況差異特別大,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適宜根據地區特點合理規劃和布局,從而體現地域特色。但是目前職業院校的專業設置地方特色并不突出,專業設置千校一面,比較普遍。金融危機對不同地區的經濟的影響程度是不一樣的,但是為什么對職業院校的沖擊卻大同小異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有的職業院校沒有根據自身的條件和服務地區的實際設置專業,因此,職業院校的專業需要必要的調整,如果職業院校的專業設置能突顯地方經濟特色,我們就可以有效抵御金融危機對職業教育產生的消極影響。
在專業設置和規劃上,需要政府和有關專門機構的支持才能更加有效。一個地區的職業教育規劃不完全是職業教育的學校能做到的,還需要政府和有關專門機構及時為職業院校提供該地區的產業發展計劃、人才規劃、職業培訓等計劃。這樣職業學校設置就能更加貼切地挖掘和發現真正需要的專業是什么,能有效服務地域特色的專業課程是什么。在突出地域特色基礎上,還可以考慮專項跨地域特色的專業,即構建多層次跨地區的辦學特色,比如根據城鄉結合、中西部結合、東西部結合定點聯姻辦學模式等設置專業。特別是在當前國家大力發展內需,激活國內經濟的形勢下,區域經濟的產業結構決定了就業的結構,也為職業教育專業課程設置提供了決策依據。總之,職業教育內部的專業比例必須由客觀的需要決定,在制定發展規劃時切不可主觀臆斷,必須對國民經濟各部門人員的需求情況作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對科技發展引起的產業結構的發展變化動態做出科學預測,職業院校要根據這些合理規劃,立足本地實際,開設地域特色的專業,同時兼顧開設跨地區的特色專業,做到有的放矢而非盲目。
3專業設置——基于企業變革的適應性調整
國際上成功的職業教育經驗證明,職業教育的發展必須注重學校與企業的聯系。職業院校與企業之間的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主要途徑,生產一線是職業院校學生的最佳實習課堂。但目前校企合作往往是職業學校的一廂情愿,已進行的校企合作多數也是淺層次的,合作不深入。并且職業院校與企業的合作多數停留在“采購式”,或者說“提前預訂”式的合作階段,停留在實習、聘請兼職教師等表面上,企業等用人部門沒有真正參與職業院校教育教學全過程,沒有深入到課程開發和教學過程中,從而導致專業設置缺乏針對性和實用性。所以在金融危機形勢下,職業院校要積極調整專業方向,緊密聯系社會,深度了解各行各業對專業設置提出新的要求和新的高度。職業院??梢耘c企業一起參與崗位設置、專業設置、課程設置等過程,對不符合企業發展需求的專業予以適當調整。
4專業設置——基于人的關鍵技能和多元化發展需要的適應性調整
1.1金融專業畢業實習方式
從東方科技學院金融學專業的招生情況看,2002-2013年金融學專業每年的招生人數都在200人左右,近幾年隨著金融專業的持續熱門,東方科技學院金融專業的招生規模持續增長,因招生規模較大,學院雖然可為部分學生推薦畢業實習單位,但無法為全部畢業生安排畢業實習單位。因此,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從2002年招生開始就采用畢業生“自擇實習崗位”的實習模式。
1.2金融專業畢業實習效果
總體來說,東方科技學院金融專業畢業生的畢業實習效果不錯,為將來就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一些同學還將畢業實習中的一些知識與其畢業論文寫作相結合起來,較好地將理論聯系實際。但從畢業生所寫的畢業實習報告可看出,畢業實習效果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從畢業實習報告中主要反映出以下一些現象:
第一,畢業實習報告抄襲現象普遍。
因畢業實習安排在第八學期,造成畢業實習與考研學生復試的時間沖突,使得這部分學生不能很好地進行實習,但為了交畢業實習報告,在沒有認真實習或根本沒實習的情況下,隨便到網上摘抄一些畢業實習報告,提交上來的畢業實習報告甚至出現一模一樣的報告,只改了個名字或實習地點。
第二,畢業實習內容與專業完全沒關系。
當前,金融學專業實習生往往較難找到與自己所學專業完全一致的實習崗位,再加上我國金融機構數量有限,并且大多數金融機構比如銀行等,由于自身行業特性的限制,一般不會安排實習生進入核心部門實習。因此,一些畢業生找不到金融機構實習,就隨便找一些單位或公司實習,甚至有學生到養殖企業去實習,與其專業完全不相關。
第三,畢業實習流于形式。
因各種原因,一些學生甚至沒有到金融機構實習,往往是學生自己有親戚或朋友在相關金融機構,就由其幫忙寫個實習評語,蓋個金融機構公章,畢業實習也就往往流于形式,無益于促進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提高。
2金融專業畢業實習存在的問題
2.1畢業實習方式單一
現行東方科技學院金融學專業畢業生實習方式主要是“自擇實習崗位”的方式,而“校外集中實習”、“委托承包”實習等方式較少。這就造成一些畢業生家里有資源的就可以較為容易找到相關金融機構實習,而一些沒有資源的畢業生則比較難找到相關金融機構實習,隨便找家單位實習,或根本就不參加實習,從而造成畢業實習效果低下。
2.2畢業實習期限安排不合理
如前所述,本科畢業實習期間多數存在實習與上課、考研、考公務員及找工作相沖突的現象。許多學生在畢業實習期間離校找工作,或者把大部分精力用在考研、考公務員等事情上。有的學生雖然參與了實習,但看到其他沒有實習的同學,也慢慢產生了消極情緒,經常會找借口不去參加實習,最終導致畢業實習流于形式。另外,由于畢業實習安排在最后一個學期,學生提交實習報告也是應付老師,老師礙于學生要畢業,有時不管其實習報告質量如何(嚴重抄襲除外),都給“及格”以上的成績,對一些認真實習并提交優質實習報告的學生不公平。
2.3畢業實習管理考核機制存在缺陷
學校對學生實習目標和任務的管理比較模糊,對實習內容的考核缺乏嚴格的標準。雖然在畢業實習管理辦法中對老師和學生在實習期間應履行的職責都做了相關規定,但這些規定往往流于形式,沒有具體的、量化的指標,對學生沒有約束力。目前對畢業實習的考核首要標準是實習鑒定表是否有實習單位的公章和學生所提交的實習報告,對學生形成綜合成績。而對學生的日常實習表現沒有體現在實習成績中,這樣給一些根本沒有參加實習的學生提供了造假的可能。有的學生隨便找個單位蓋上公章、拼湊實習報告,最后形成一種不公平的現象:造假學生比那些踏踏實實實習的學生的成績高。
3提高金融專業畢業實習效果的對策
3.1畢業實習方式多元化
金融專業畢業實習方式除了“自擇實習崗位”方式外,還應增加“校外集中實習”、“委托承包”等方式。其中“校外集中實習”方式可以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進行。學院可以鼓勵學生跟導師進行課題研究,在老師的帶領下從事一些企業橫向課題研究,讓學生從一開始學生就對企業有所了解,并在學習專業課時,金融專業拿出2~3門課程進行改革,直接針對金融機構運營所需的知識進行講授,甚至可以考慮請相關金融機構具有較高資質的人員走進課堂給學生上課,這樣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生大學三年級時,學院組織學生到金融機構進行短期的畢業實習,使學生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這個階段也是金融機構對學生進行初步考察階段,有了前面的鋪墊,學生畢業實習就不再困難。金融機構為了能從學生中發現人才,縮短由學生變成員工的周期和成本,往往會派專人對學生畢業實習進行指導、培訓。畢業實習結束后,根據雙向選擇的原則,實習單位對學生擇優錄用,沒被實習單位錄用的學生,由于經過了較嚴格的實習鍛煉,具有一定的生產實踐經驗,找工作也相對容易一些。
3.2畢業實習期可考慮前移
基于前述畢業實習期限安排不合理的問題,筆者建議可考慮將畢業實習前移,特別是在畢業實習時間安排上要進行重新設定。但是時間的安排并非易事??煽紤]在畢業實習時機的選擇上有所改變,找一個專業學習開始后的時段,既能夠將所學的課堂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也可以幫助學生認知、檢驗所學,激發學生專業學習興趣,提升專業學習信心,從而提高學生專業素質;既能夠解決學生將來能做什么的迷茫,又可以幫助學生完善職業能力,從中發現自己欠缺什么、需要彌補什么,進而提升學生未來就業的競爭力。具體來看,畢業實習前移落實的最佳時期應是整個寒暑假期,時間不夠則可以運用彈性的學分制優勢適當延長參加實習年級的開學時間,名稱可以改為“綜合實習”。實習的最佳時段、時機應當選在專業基礎課開始至最后一學期之前的“大三期間的寒假和大三結束后的暑假”2個假期。因為,只有專業課程開始了,才會促使學生有目的地思考自己將來往何處去,研究專業的哪個方向更適合自己,自己適合繼續深造還是就業等問題。
3.3完善畢業實習管理考核機制
昨天關注到雄安板塊分化,高位品種資金有所撤出,今天就借勢砸盤來了,市場調整。短線投資者吃面的一天。
看指數的意義已經不大,雄安綁架了市場人氣和趨勢。我們更需要密切關注雄安品種的動向。
恒通科技2日跌停大面,如果是昨天打板介入,基本上不會給你逃脫的機會。
渤海股份大面,昨日漲停砸板倒灌,今天率先悶跌停,還有下跌趨勢。
韓建河山昨日最先砸盤倒灌振幅10%,今天率先下殺跌停。明日還有慣性下殺空間。
青龍管業、數字政通高位盤整砸跌停,總體還在箱體中,關注明天是否破箱體。先河環保同上。
恒泰艾普是個坑貨,昨天大宗今日必然是砸盤出局,明天不考慮接飛刀。
前人氣總龍頭冀東裝備,目前還在36缺口上方,密切關注明日動向。
總的來說砸盤的標的都是高位品種,有很大的獲利盤和套牢盤,早盤有慣性下殺的可能。注意風險。
另外太空板業的下砸,也不利于市場人氣。明日需密切關注今日砸盤梯隊動向。沒有止跌就不考慮操作抄底。重點關注冀東裝備和太空板業、博深工具。
次新股銀行也是殺跌主力,補跌是少不了的,A股總是一視同仁,只有先后的區別。次新股總體還沒有緩過勁,砸盤受傷的總有他,觀望。
【今日操作】
漢鐘精機反包失敗,早盤按照8條交易原則出局,后面有天大的利潤也只能交給勇士去了。
凱發電氣今日獲利了解,封板被砸回落,大環境不妙就先止盈了。
雄安是短線風浪搏擊者的樂園,如果你能夠承擔高風險,可以去搏擊,不能承擔5%以上的虧損,請遠離他。
如果你選擇承擔2%的風險品種,那么可能獲得2%的收益。
如果你選擇承擔5%的風險品種,那么可能獲得5%的收益。
一、民族院校金融學本科畢業論文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學生選題大而空泛,與實踐嚴重脫節
好的畢業論文選題,是論文成功的一半。不少學生缺乏正確的選題方法,選題隨意,選題范圍重理論輕實踐,或好高騖遠、求大輕小。例如,金融專業的同學前幾年喜歡選諸如“加入WTO對我國金融業的影響”、“我國銀行不良資產處置研究”等,去年甚至有同學選“美國次貸危機對中國的影響”。還有些同學選題猶豫不決、隨意換題,不少老師都抱怨學生選題不和導師商量,當導師不同意時甚至隨意從網上直接下載論文,結果不但影響了選題的質量,又不利于導師指導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創新與分析問題能力不足
金融學專業的本科畢業論文也應遵循社會科學研究的一般思路,即沿著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展開。實踐中,不少學生只為交差過關了事,不僅相關文獻閱讀十分有限,如有的參考文獻幾乎都是網上轉載的各類文章甚至博客文章等,筆者甚至發現有個別同學的參考文獻竟然是學院自己辦的內部雜志上的文章,既不權威又不準確,有的參考文獻幾乎都是幾年前出版的教材等,對于文獻調查等基本收集資料的方法不會運用。同時,論文寫作過程中又缺少相關的調查和實證分析,要達到深入分析,甚至要有所創新自然就是相當困難的事情。
(三) 論文結構不合理、語言表述欠規范,極個別少數民族學生漢語表達能力有限
按照我國大學本科畢業論文的相關要求,筆者所在高校也制定了畢業論文管理的相關規定,但不少學生卻達不到這些要求。例如,筆者所在學校在論文評閱環節要求:(1)內容:立論正確,方案設計、論證、計算正確;內容完整充實,論文結構合理;結論正確;工作量足、難度適當。(2)水平:有獨特的見解與創新,或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對所學專業知識有較好地運用;取得階段性成果,具有一定的學術或應用價值。(3)格式:全文格式、中英文摘要、參考文獻完整且符合要求;語句通順、條理清楚、邏輯嚴密;數據、圖表完整,圖紙規范。而不少學生在論文寫作中,或者出現頭重腳輕,即前面的概念、發展歷程、問題現狀等羅列較多,而后面的原因分析和相應的對策部分十分簡略;或者是另一極端,前面的分析介紹簡短,而后面列出的建議對策動輒十幾條,甚至有的問題分析和后面的建議幾乎沒有直接關系,論文質量堪憂。筆者還遇到過極個別的少數民族學生,漢語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比較有限,完成規范的畢業論文有相當的難度。
二、影響民族院校金融學畢業論文質量的主要原因分析
造成民族院校金融學專業畢業論文質量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學生對畢業論文不夠重視,論文寫作中投入精力十分有限
隨著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壓力的增大,又遇上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從四年級上學期開始直到畢業,除了考研的同學外,大部分學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找一個理想的工作上面。而一般畢業論文撰寫正好是這段時間。而根據以往的經驗,學生都知道,畢業論文成績對找工作并沒有直接的影響。所以,大部分學生對論文并不重視,投入的時間十分有限,甚至個別學生在答辯前兩三周才與指導老師聯系,論文寫作的質量自然無法保證與提高。筆者每年指導的學生中,總有個別同學忙于實習或各地找工作,要等到最后才與老師聯系,考慮到就業的壓力等老師往往無法嚴格要求學生。筆者所在學院的老師還發現,對畢業論文投入較多精力的學生,往往是那些工作落實得較早的學生,自然畢業論文也寫得比較規范;那些工作一直沒有落實或落實較晚的學生,很難把主要精力和時間花在畢業設論文撰寫上,論文選題和質量自然存在不少問題。這在二本院校中應該不是個別現象,尤其是民族類高校。
(二)指導教師對畢業論文指導投入不夠
影響大學生畢業論文質量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指導教師投入精力的多少。畢業論文指導一般從學生選題、擬訂論文提綱、收集資料到規范寫作、反復修改等過程中都要給予必要的、有針對性的指導。而現在高校教師本身也存在攻讀學位、繁重的教學和科研任務等壓力,再加上論文指導的報酬通常都不太高,因而面臨指導動輒10來個學生的畢業論文,實際分攤到每個學生身上指導論文的時間、精力必然相當有限。如筆者所在的學院,老師平均指導的學生通常在10個左右,甚至有些學院的個別教研室老師指導學生有時多達15個以上,教師的指導任務相當繁重。盡管畢業論文早就布置下去,但學生往往集中在最后時間才聯系導師,這時在正常的教學、生活之外,導師的指導工作量突然增加。所以,包括筆者在內的不少老師也是希望論文只要過得去就行,論文質量的提高缺少相應的激勵機制。
(三)學校對畢業論文答辯等管理流于形式
與國外高校的“寬進嚴出”不同,國內高校多年來普遍實行“嚴進寬出”原則,只要學習成績、學分修夠了,很少有高校在學生臨近畢業之際在畢業論文環節嚴格要求學生,學生對論文自然采取東拼西湊的態度,畢業論文答辯也就只能流于形式。尤其是現在學生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反過來使學校在論文質量把關和就業率壓力之間偏重就業率的提高,自然就會更加放松論文答辯及其管理環節。因為高校每年都面臨一次就業率的排名,甚至第二年招生指標、招生計劃等的變化都與就業率直接相關,論文質量的提高也就被忽略了。如筆者所在的高校,畢業論文成績=評閱成績(60%)+答辯成績(40%),且答辯成績不能低于60分,但在答辯中,即便對極個別答辯學生想給低分,考慮到就業形勢以及民族類學生的口語表達和文化基礎等綜合因素,最后往往也是手下留情。
三、完善民族院校本科畢業論文管理的一些建議
在面臨持續的嚴峻就業形勢下,民族類高校畢業生質量的提高需要各方的努力。
(一)學校要加強論文質量的全過程管理
民族類高校要根據自身的培養模式和辦學條件,努力探索切實有效的畢業論文質量管理途徑,確保畢業論文的質量提高。如保證一定的經費投入,適當提高導師指導畢業論文的報酬,努力提高教師積極指導論文的積極性;又如,近年各省(市)教育廳(局)對畢業論文工作進行不定期檢查、抽查和評優等,在職稱評聘、教學工作量計算等方面向畢業論文工作有所傾斜;再如,進一步落實畢業設論文寫作與實踐的聯系, 加強民族高校與民族地區生產部門、企業之間開展協調工作,為學生論文選題、寫作等創造良好的實踐環境。另外,民族類高校有些漢語水平確實較差的學生,可否采取其民族語言寫作和答辯,至少不要和其他高校一樣搞一刀切,真正發揮論文寫作環節對學生的能力考察和提升功能。
(二)畢業論文的指導與寫作應早作準備
針對目前就業與論文寫作的沖突,畢業論文的指導與寫作也應宜早不宜遲。如果前面幾年的學習中沒有思想準備和材料積累,僅在幾個月乃至最后一學期或一年的時間里,要完成從選題、研究到寫作的全過程,確實很難指導或寫出高質量的畢業論文。如在專業課學習階段,就應先學習一些指導論文寫作的有關論著,提高文字修養;還要選讀一些本專業的優秀論文,從中學習寫作經驗和了解學術動態;掌握做簡單的文獻綜述的方法和基本格式等;對本學科領域中自己感興趣的某些專題或方面,有意識地積累資料,為論文寫作進行各方面的準備,還可適當緩解導師集中指導的繁重任務。
(三)學生要正確認識論文寫作與就業之間的沖突
客觀地看,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學生沒有就業壓力,可專心致志做畢業論文;而在目前的市場經濟體制下,學生應聘時若已具備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則工作會落實得較早、較容易。而畢業論文的寫作,正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一個有效途徑和基本要求。所以,學生應正確看待二者之間的關系,否則對其就業、畢業論文完成都將產生不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