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26 00:26:37
序論:在您撰寫清明節演講稿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清明節將至,在這更引起了我們對往昔的追憶,對革命先烈們的緬懷,對未來的憧憬。 詳細內容請看下文清明節演講稿。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既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我們知道先烈們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了國旗,用寶貴的生命為共和國大廈奠基,先烈們的豐功佳績是不朽的,他們的精神是永存的,共和國不會忘記他們!人民不會忘記他們!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少年兒童更不忘記他們!
憶往昔,訴不盡我們對先烈們的無限懷念;看今朝,唱不完我們對明天無限的憧憬;展未來,我們信心百倍,壯志豪情。不管我們將來從事什么職業,我們祖國的兒女,肩負著先烈們沒有完成的事業,肩負著建設經濟發達、文明富強、巍然屹立于世界東方偉大祖國的歷史重任,讓我們以實際行動呼喚文明春風,告慰烈士忠魂!
(客家人義工團理事長梁詠方負責)
今天在大埔三河壩紀念碑隆重舉行清明“緬懷革命先烈,弘揚紅色志愿”活動。此時此刻,當我們站在紀念碑面前的時候,我們悼念,我們品讀,我們銘記。我們悼念無數為了中國人們解放和繁榮而英勇捐軀的英雄;品讀革命志士的信仰、堅貞,崇高和不朽;銘記源遠流長不屈的民族精神。
時間永是流逝,信念未曾更改。多少年來,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一直被人們傳誦。不管時代如何變遷,先烈們舍生忘死,前赴后繼、為他人謀幸福的高尚品德不應該被遺忘,他們的無謂和奉獻精神萬古長青。
面對這不眠的紀念碑!讓我們永遠記得去珍惜生命,珍惜親情,真愛生活中一切美好的東西,為他人帶來快樂,這才是志愿者學習英雄緬懷先烈的真諦!
各位志愿者,要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和國家前途和命運的高度,這就要求我們從志愿活動做起,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從確立遠大理想做起,樹立和培育正確的理想信念;從規范行為習慣做起,培養良好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從提高基本素質做起,促進我們自身的全面發展,我們舉行隆重的清明的清掃活動,就是希望各位志愿者在瞻仰烈士的同時,吸取革命先烈可親、可信、可敬、可學的感人事跡,從而使自己成長為具有高尚思想品質和良好道德修養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作一個優秀的志愿者,
踏踏實實地為自己積極而幸福的人生作準備,勇敢地為服務和奉獻社會蓄積力量,就是我們無悔的選擇。讓我們把愛國愛民族的高尚情懷融入到愛他人愛集體的具體行動中去吧,讓小事洗禮我們的靈魂,讓英烈見證我們的成長!
今天,我們站在革命烈士紀念碑前,緬懷革命烈士的豐功偉績;深知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是革命烈士用自己的鮮血換來的,作為一名青年志愿者,我們一定不辜負烈士們的遺愿,讓我們踏著烈士們的足跡奮勇向前!
現在請全體志愿者跟我一起舉起右手,握緊拳頭宣誓:
人民為先祖國至上
誠實勇敢自律自強
清明節演講稿范文一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嚴冬在春風中消退,歲月在奮斗中遠去,在春的懷抱中,不知不覺又是一年清明節。
清明節是人們緬懷親人、寄托哀思、慎終追遠、敦親睦族的傳統節日。也是為了緬懷革命先烈,發揚優良傳統,發憤學習,立志成才。
在這一天,我們來到烈士陵園拜謁那些長眠的英雄。遠逝的畫面已載入歷史,他們英雄的壯舉已化作一尊不朽的雕像!我們懷著崇敬而凝重的心緒齊聚烈士紀念碑前,陽光下紀念碑上那巍然屹立的戰士仿佛正引領著我們向遠方眺望。他是要提醒我們不要忘了中華民族過去不屈不撓的奮斗史?還是要讓我們展望中華民族的美好未來?
但是,在緬懷的同時,也不能忘了,隨著時代的變遷,中國各地正在大力倡導文明、環保、健康的祭奠方式,那些封建迷信的祭奠陋習正在逐漸消退,我們要以一種文明環保的方式,紀念那些革命烈士與親人。
大家可以同家長一起參加清明節祭祀祖先活動。清明節祭祀不是一種迷信活動,而是家人對已逝去祖先的懷念,緬懷他們對后人、家庭及社會所做的貢獻,激勵后輩向他們學習,努力去做更多有意義的事。國家為清明祭祀設定了法定假日,說明它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活動,值得我們提倡、參與、弘揚!
大家可利用這次清明節祭祀活動,走進廣闊大自然,親切擁抱大自然,去仔細觀察、用心思考、勇于探索,一定會學到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同時,去用心感受陽光的柔媚、清風的拂面、溪水的歌唱、花草的芬芳,陶冶自己的情操,激發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的情感。
過清明節,也有一定的規矩,而我們又該如何過清明節呢?
首先可以追思過清明。我們可還記得,在西安這片土地,有多少英雄的靈魂在靜默,有多少先烈的英風在飄蕩。我們倡議,通過開展“唱紅歌、祭英烈”的方式,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重溫入黨、入團誓詞等抒壯志活動,頌揚先烈精神,陶冶情操,培育健康科學的節日生活方式。
再者是節儉過清明。送上一束鮮花,寄托哀思;栽上一棵綠樹,表達緬懷;點上一首歌曲,吐露真情;留下一段祭文,書寫思念……我們提倡老人在世時子女多盡孝,老人逝去時喪事簡單處理。
而主題是綠色過清明。清明節又名“踏青節”,除祭奠先人外,還有一些放風箏、蕩秋千、春游等習俗。在祭奠先人、外出踏青時,樹立生態環保的理念,減少鞭炮燃放、焚香燒紙,不拋撒冥幣,不隨地吐痰、亂扔垃圾,不采摘花草,共同保持清潔衛生,共同維護綠色生態的自然環境。
同學們,請把對國家的報效之情;對先人的報答之意;對親人的感激之心;用你們文明的行為表達出來吧!生活中一點一滴的文明行為都要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我們要共同營造一個文明的城市,創建一個綠色的家園吧!
謝謝大家!
清明節演講稿范文二
老師們、同學們大家上午好:
有一首詩想必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杜牧寫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首詩提到了我國一個很重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你們知道今年的清明節是幾月幾日嗎?(對,4月5日)清明,既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先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我們剛才所說的《清明》這首詩所描寫的就是古人對祭奠先人的傳統節日——清明節的寫照。
關于清明節的起源,有這樣一個傳說:
春秋時期,晉獻公的兒子重耳為了躲避迫害,逃亡國外。逃亡期間,他的臣子介子推一直忠心耿耿地跟隨他。有一天,重耳逃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地方,餓得連站起來的力氣都沒了。介子推見狀,跑到遠處,用匕首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了一塊肉,煮成肉湯,讓重耳喝了。重耳這才恢復了精神。19年后,重耳回晉國做了國君,史稱晉文公。他對曾經與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獎賞,卻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很傷心,于是背著老母親躲進了綿山。晉文公命令軍隊上山搜索,但是沒有找到人。于是有人建議: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介子推是孝子,為顧及母親安危,一定會走出來的。晉文公就下令放火燒山,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始終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死在一棵燒焦的大柳樹旁。晉文公見狀,對著介子推的尸體哭拜一陣。把母子倆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
第二年,晉文公與群臣去綿山祭奠??吹侥强美狭鴺鋸突盍?,晉文公走到樹前,折下柳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群臣見了,也都學著折柳插頭。祭掃后,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民間也就有了清明插柳的習俗。
到唐朝時,政府將清明節定為國家假日,每年的此時,宮廷就會放假,官府、學校就會休息。唐以后,宋元明清都將清明節定為假日。今年我國又恢復了這一傳統。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古代還有踏青、蕩秋千、打馬球、放風箏、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其中多數保留至今。
清明節至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每年的清明,人們都會從五湖四海紛紛趕到自己先人的陵墓前,獻上一束鮮花,灑下一壺熱酒,表達對先人的感激之情。
而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清明節這類產生于農耕文化下的傳統節日逐漸失去了產生時的文化背景,在現在的年輕人眼中可能只是一種形式而已。
其實,清明節在古時有眾多的傳說和活動。比如古時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相傳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饑”一事,后逐漸清明節寒食節合而為一。唐代掃墓日期一般在寒食節,宋代后才移到清明。清明節時的活動也有掃墓、踏青、蕩秋千、蹴鞠、植樹、放風箏等。尤其是放風箏,傳統清明節時期,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里的風箏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被稱為“神燈”。有些人還把風箏放上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
現代的清明節也頗有特色。在上海,每年3月份就開始了大規模的掃墓踏青活動并且將一直持續到4月份。上海清明節時有吃青團的風俗。蒸熟出籠的青團色澤鮮綠,香氣撲鼻,是本地清明節最有特色的節令食品。
清明是心頭的一縷煙,煙中飄蕩著無盡的思念;清明是心頭的一只船,船上滿載著濃濃的牽掛;清明是心頭的一杯酒,酒中盛滿了沉重的哀傷。清明節到了,愿逝者安息。共同閱讀清明節比賽演講稿2021,請您閱讀!
清明節比賽演講稿14月5日清明到了,爸爸、媽媽要帶我和弟弟去山上給爺爺、奶奶掃墓。在去山上之前,媽媽準備了一些飯、菜和酒,爸爸帶上了鞭炮、蠟燭、香和墳標。
我們到來了爺爺、奶奶的墓前。媽媽把飯菜和酒拿出來,放在墓碑前面。爸爸先把墳標插好,再把蠟燭和香點燃。接著,爸爸把香分給我、媽媽和弟弟。我們一家人拿著香拜爺爺、奶奶。我一邊拜一邊對爺爺、奶奶說:“爺爺、奶奶保佑我考上大學。保佑爸爸、媽媽身體健康。保佑弟弟快快長大……”這時,我想起小時候,爺爺很疼愛我,有好東西他總是舍不得自己吃,總是要讓給我吃?,F在,爺爺去世了,我都還沒有孝順過他老人家呢。想到這里我難過地想哭了。
拜完爺爺、奶奶之后,爸爸、媽媽開始燒冥幣給爺爺、奶奶。冥幣有一百萬、一億、兩億面額的。爸爸一邊燒一邊嘴里說:“這里有很多的錢不要搶,人人都有?!蔽衣犃巳滩蛔⌒α?,說:“這么多錢,還用搶嗎?”
過了一會兒,爸爸開始放鞭炮了。我們在鞭炮聲中下山去了。
我想雖然爺爺、奶奶離開了我們。但是爺爺、奶奶依然是最愛我的人。因為我的身上有爺爺、奶奶給予我的血液。我一定要好好地學習,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爭光。我覺得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應該忘記自己的先輩。
清明節比賽演講稿2“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年到了這個節日,我都會在心里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寫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這天,我和全家人一起去無錫為外婆掃墓。到了外婆的墳以后,我們每個人拿起掃帚或抹布,為外婆的遺像和墓碑擦洗干凈。接著,我們放置了幾束鮮花,幾盤糕點及一些水果。最后我們再燒香,把折好的錫箔,紙錢和元寶燒給外婆,表達我們對外婆的思念與祝福,愿外婆在另一個世界里得到許多錢,幸福的生活。我希望外婆能保佑我有一個充滿了光明的未來。此時,我不禁想起曾經與外婆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我在很小的時候,外婆還沒有去世。那時的外婆雖然已經滿臉皺紋,頭發花白,但是很疼愛我,外婆那和藹的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墒侨缃?,外婆已經逝世了,可她那慈祥的面孔還留在我的腦海里。
遠處的景色映入了我的眼簾,鳥兒唱著動聽的曲子,遍地金黃色的油菜花,到處是一片生機勃勃、萬物復蘇的景象。清明時節,讓我們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里,我們在緬懷過去的同時,也要對未來充滿希望,珍惜生命,讓自己的生命活的更有意義,不要虛度了這樣一個美好的人生。讓自己的每一天都充充實實的,這樣才會不留下遺憾。
清明節比賽演講稿3外婆離開我們已經三年了,時時掛念的我們在清明節這一天決定回到老家去給外婆掃墓。
在鄉村田野的小道上幾經顛簸,我們來到了外婆的墳前。看著外婆墳前散發幽幽清香的,悲痛便在心中醞釀開來。忘不了三年前那個黑色的日子,肅穆莊嚴地靈棚支了起來,蒼涼凄厲的哭叫聲劃破了靜寂?;ㄈ?、挽聯,還有在寒風中搖擺的白色燈籠。滿眼重疊的人影,滿耳嗚咽的哭聲,幾十米長的白布被扯成條條塊塊,戴在脖子上,捆在腰間。燭光閃爍,還有那慘白的孝衣?;椟S的氛圍,大家已哭得泣不成聲,稀薄的空氣讓人窒息……
外婆一生從沒有與任何人吵過架、紅過臉,什么都是替別人著想,別人做錯了什么,她都幫別人找理由解釋口頭禪永遠是一個“好”字。是她那份偉大的愛,感染了身邊每一個人。哪家缺了油鹽醬醋時,會聽到外婆的聲音:“拿去用吧,沒關系!”哪家孩子生病了,家長會按外婆的“旨意”:“抱過來我看看,你們找醫生去!”鄰里的一些人常會找她談心,拉拉家常為她們疏通心中的煩惱。本來外婆的腰就經常疼,可當我去外婆家時,外婆總是忍著疼痛為我忙前忙后,還問我喜歡吃什么菜,要不要買什么東西。在外婆家里,總是我過得最開心最舒適的日子。媽媽讓外婆別太慣著我,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可外婆總是笑著說:“沒事!__難得來一趟,我心里高興!”晚上,外婆會為我們準備宵夜,捧著那一碗香噴噴的蛋炒飯,我們都樂到了心里。
漸漸地,我的思緒又回到了前,淚水已模糊雙眼,我在心底默默地祈禱:外婆,您在天堂一定要比我們過得好……
清明節比賽演講稿4“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節這一天,細雨綿綿下個不停。渲染了迷蒙黯然的氣氛,給人帶來憂愁和悲傷。我和老爸老媽因為思念家鄉,便一起到美麗的鄉村踏青。
一路上,春景明朗絢麗,生機盎然。讓我們倍受感染,我不禁低吟:“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弊嗟纳酱?,千里大地花紅柳綠,鶯歌燕舞,郁郁蔥蔥的樹林綠遍了山陵和原野稻田里的水色映著天空的光輝,呈現出一片白色。山間到處鳴響著鳥兒歡快清脆的叫聲,蒙蒙的細雨如煙似云,輕輕地飄灑著,這真是“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啊!我們欣賞著美景,興致勃勃地前進著。這時,兩個天真爛漫的孩子映入了我們的眼簾,他們在路邊追逐打鬧,在和煦的東風中放起了風箏?!皟和W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蔽乙髡b詩句,這兩個活潑的孩子給美好的春天平添了幾分生機。“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p>
我們走進農家的花園,美麗的景色讓我們驚嘆。小路兩旁開滿了鮮花,壓得花枝都彎下了腰。游戲的蝴蝶在花叢中時來時往,盤旋飛舞,依戀著不愿離去。自由自在的黃鶯在樹上發出嬌柔的鳴叫,聲音是那么和諧動聽,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我們又來到田野,真是“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田野上長得茂盛的野草,每年一度枯榮,又一度繁榮,春風吹來,它們生機勃勃地生長著,充滿了生氣?!疤焐n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田野無邊無際,一陣清風吹過,草兒低伏下去,顯現出成群的牛羊,給靜寂的田野增添了無限樂趣!今天,清明踏青讓我體會到了農村簡樸而富有樂趣的生活,農村是多么的美好,四月的鄉村,到處呈現著別樣的風景。
清明節比賽演講稿5清明,在遙遠的周代已經流行。古人很重視這個節日,歷代的詩人詞家都有關于清明盛況的描寫,自古以來人們在清明節留下了很多習俗。
清明掃墓,追祀祖先,由來已久,相沿成習。掃墓,又叫墓祭、祭掃、上墳。清明掃墓是因為驚蟄、春分已過,冰消雪化,草木萌生,人們想到了自己的祖先墳瑩,有沒有狐兔穿穴打洞,會不會因雨季來臨而塌陷,所以到墳上一方面清除雜草,整修樹枝,給墳上添幾锨土;另一方面準備一些祭品,燒幾張紙錢,給樹枝上掛些紙條,舉行個簡單的祭掃儀式,以表示對死者的懷念。
關于清明節祭祀演講稿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晚唐詩人杜牧這首膾炙人口的《清明》,訴說著思念與哀傷。清明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掃墓和祭奠、追思已故親人的日子。
清明節前后流傳著很多傳統的風俗活動。如寒食賜火、清明掃墓、踏青郊游、放風箏、蕩秋千、斗雞、拔河等,這些習俗隨著歲月交替和社會變遷,有些已經逐漸被遺忘,連一絲記憶都不復存在,有些仍遺留至今并賦予了新的內涵。
在舊時的青島,清明節也被看作是一個大節氣。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每家都要斷火,吃冷食。冬至后105天謂之寒食,從前的這一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煙節”。人們在清明前兩天就開時斷火,即天不亮就把飯做好,直到落日后再燒火,以示對親人的懷念,由于人們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逐漸將寒食與清明合二為一。
在清明節掃墓的風俗比較盛行,掃墓俗稱“上墳”。這一天要去祖墳上填土整墳,掃除沙塵雜草,上香、燒紙,舉行祭禮。有的人家要利用這一機會修整墳墓,大多數是象征性地給墳頭上添添土,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別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后人,所以說,無論家里多窮,清明節都是要去上墳的。人們祭祀完畢,都要進行野餐,將上供的食品吃掉,也就是吃福根,以向先人表示節儉之意。
許多人家都要吃大蔥和蛋餅,寓意聰明伶俐,這個習俗一直延續至今。有的人家還要捏面花,稱作“蒸小燕”,吃白面小雞和雞蛋。寓意小燕子來了,真正的春天到來了。清明這天早晨全家人一定要吃雞蛋和小雞,心明眼亮不得病,很多學生要帶雞蛋給老師以表敬仰。另外,清明節時將印有蝎子圖案的紙貼在家里,家中不招蝎子、蜈蚣,尤其是在農村特別盛行。
“清明前后,種瓜點豆”,這是一句流傳廣泛的民間諺語。清末民初,農村一帶開始合理安排農時,清明節這天,好多農家給牲口吃高粱米飯,俗語:“打一千,罵一萬,不忘清明節一頓高粱米飯。”吃高糧米粥、麥子粥、玉米粥,表示日子步步高,這一天用粥要讓牛、驢等飽餐一頓,以犒賞它們一年的辛勞。
關于清明節祭祀演講稿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祭祀是必不可少的。
祭祀包括掃墓和祭祖。掃墓俗稱上墳,就是清掃逝者墳前的雜草等,祭祖就是祭拜逝去的祖先們。
準備好各種祭祀品,如“墳飄”,鞭炮,香等等,便踏上祭祀之路了。
“清明時節雨紛紛”,在清明這天果然下起了蒙蒙小雨,林間飄起了薄薄的霧,地上濕漉漉的。時隔365天,盡管這條路已經走的很熟悉,但再次踏上這條路,心中還是感慨萬千。一同前行的人邊走邊尋找著合適的木頭掛“墳飄”。找到了便折下它待著一同行走。
走了大約半個小時,終于到達目的地,望著這滿山遍地的墳墓,心中一股莊嚴之情油然而生。找到我們需要祭拜的墳墓,我先站著看了一會兒,然后開始清除雜草。這么長的時間沒打掃,雜草已經長滿了墳墓,用工具一下一下的,鏟除一根一根雜草,墳墓漸漸有了該有的樣子,身體開始暖熱,額頭也已經冒出細細的汗珠。終于除完了。
這是便開始開始祭祖了,把“墳飄”掛在木頭上,插在墳前。“墳飄”是白色的,一串一串的,在微風中輕飄著。透著這純白色的“墳飄”,我仿佛看到了我的祖先正在極樂世界望著我們,臉上浮起了仁慈的笑容。
然后是燒錢紙。錢紙是黃色的,大概臉一樣大小,上面印有一個個半圓圈。燒錢紙可不是直接把它點燃就完事了的,而是要先把粘合在一起錢紙一張一張撕下來后再點燃。等它有了火苗后,把它放在墳前,再把剩余的錢紙一張一張的放入火里。接著點燃香,把它插在墳前。
接下來便是祭拜祖先。雙手躺平合攏在一起,雙眼閉著,嘴里輕輕的說著一些話,再鞠三次躬,這便算是祭拜完成。當然,如果有必要的話,還需要跪在地上祭拜。
最后一項是放鞭炮,把長長的鞭炮平鋪在墳的兩旁,站在距離墳不遠處,留一個膽大的人點鞭炮。其他人就靜靜的注視著。鞭炮啪啦啪啦的響著,濃煙漸漸包圍住了墳墓,我忍不住地想:棺材里的人會不會嫌我們動靜太大,打擾到他睡覺了?可是不會,因為她們睡得太熟了……他們正在做一個夢:他們夢見自己的子女們來看望他們了……
祭祀這便就結束了。我們返回家的路途中,能看見許多其他人拎著大包小包,也是來祭祀的;能看見其他墳墓的祭祀品;能聽見遠處傳來的鞭炮聲……
清明節不僅是個節日,也是祭祀的一種活動。在中國人心中,清明祭祀很重要。祭祖是和孝道綁定在一起的。如果不去祭祀是不孝道的。所以清明祭祀一定要去哦!
關于清明節祭祀演講稿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祀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最佳活動季節。
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歷史,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公歷4月5日前后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
清明節前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時節萬物“吐故納新”,無論是大自然中的植被,還是與自然共處的人體,都在此時換去冬天的污濁,迎來春天的氣息,實現由陰到陽的轉化。
說到清明,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有一戶人家為已入土一年的老人操為遷墳儀式。老人的兒女大擺宴席,還請來了道公辦法事,場面很“熱鬧”,但是村里的人都知道,這位故去的老人生前“享受”的卻是另一種生活,已喪失勞動能力的老人被子女們當“足球”踢來踢去,各自成家的兒女對老人的生活基本上不聞不問,寡居多年的老人過著孤單,難熬的日子。
聽到這里,我再也聽不下去了,老人的兒女不但不把老人看在眼里,而且還把老人當“足球” 踢來踢去,真可惡!要是叫我遇見他們,我一定要臭罵他們這些不孝之子,讓他們在老人面前好好跪拜謝罪。
又到了清明節,又到了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的日子了,我們一定要繼承祖先“百善孝為先”的優良傳統,尊敬長輩,孝敬老人,把清明上墳踏青的活動開展好,把中國傳統節日發揚光大。
關于清明節祭祀演講稿
一年一度的清明即將到來,今天老師帶著我們去峙山公園掃墓,一到那,九個大字映入眼簾“慈溪革命烈士紀念館”。
我們拾級而上,走到烈士紀念碑已經氣喘吁吁了,過了一會兒,老師讓大家集合,之后就是我和許磊發言,只聽“春風送花表哀思,青松滴翠寄深情。”我跟了上去“無限哀思無限情,英雄墓前祭英雄。”這是祭念革命先烈的詩句,烈士碑就像一位位革命先烈,烈士碑旁邊的一棵棵松柏像一個個士兵守護著他們,岑禹葳精神抖擻地走到烈士碑旁出旗,之后每人一枝花,大家恭恭敬敬地放在烈士碑前,接下來大家默哀一分鐘,在那時我想到了許多革命烈士戰死沙場,有些甚至沒有留下名字。下面是代表發言,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是代表對烈士們的保證,我要向保證的那樣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下面就是我們的宣誓:讓我們記住這莊嚴的時刻,讓我們記住這鄭重的承諾,我們要讓先烈們用鮮血旗幟,永遠飄揚在祖國的藍天。最后是繞場一周后就下山了。
這些革命先烈們真是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關于清明節祭祀演講稿
今天是清明節,是踏青掃墓的日子。我們全家人帶了水果和鮮花去給奶奶掃墓。我們還沒見過奶奶呢?因為奶奶在爸爸13歲的時候就死了。
清明節祭祖習俗演講稿
清明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 ,在我的 記憶 里,清明節充斥著擾人的鞭炮,紛飛的紙灰,天地間仿佛混混濁濁、充滿著不見天日的戾氣。今年的清明節也不例外。
一陣擾人的鞭炮聲把我從睡夢中驚醒,我皺著眉頭,舉目遠眺窗外,才知道今天是清明節。我迅速洗漱完畢,帶著紙錢、香燭、鞭炮,領著妻小一起去祭祖。一路上,我看見人們或興高采烈,或嬉笑打鬧,或神色匆匆,就是沒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的愁緒。我覺得他們更像是在過 春節 ,如此的畫面我仿佛已感到有些異樣。不過,偶爾會有一兩個神色憂郁的人路過,讓人多少有些欣慰:裊裊的青煙孤獨而又彷徨的在天地間飛翔,雨很給面子的下了起來,倉皇失措的路人忙著找避雨所。我們一行四人在雨住之后來到墓地也照例燒紙錢,放鞭炮,點香燭。
一路上,我睹物釋懷,不禁浮想聯翩。都已經是21世紀了,還用得著這樣嗎?現在不是提倡 低碳生活 嗎?我們的清明節非這樣過不可嗎?清明節不該是一個清清凈凈,懷戀先祖的日子嗎?我們可以過得不那么喧鬧嗎?
其實,我們每次不用那么大肆張揚,我們只要懷著 感恩 的心,踏著泥濘的小路走到祖墳前,輕輕的向他們傾訴自己心中的哀思。或采上一兩朵美麗又帶有芳香的鮮花放在墳前,讓芳香的鮮花陪伴長眠地下的3逝者,那不會費太多的金錢,也留給逝者一個干凈清爽的環境。我們完全可以過得如此綠色。
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我知道:
一、噪音擾民。清明節放鞭炮,鞭炮聲不絕于耳。年紀大的老人,或心臟病患者或膽小的孩子,可能會被嚇著,那可真是罪過,罪過。
二、污染空氣。燃放的紙錢中帶有二氧化碳,點燃的鞭炮中有硫磺等這些都是污染環境的罪魁禍首,本來嘛,我們環境已經夠壞的了,如果再這樣,這不是促進環境的惡化嘛。
三、影響不好。在我們看來是祭祖,可更像是在搞迷信活動,你瞧嘛,給死人燒紙錢。死人能收到,能用嗎?這不是迷信的心理嗎?
四、浪費金錢。太浪費金錢了,不是嗎?雖然是小小的幾塊,幾十塊,更甚者是幾百塊。你加起來算算,一年三次(還有一次陰歷十月一和一次過年嘛)一次就算你五十嘛,一年就一百五;兩年就三百,五十年就將近一萬塊,一萬塊,可以買好多東西了,并且每個 家庭 的費用加起來,可以促成一個億萬富翁了。
真不知什么時候才能既緬懷先烈,又不污染環境。兩全其美呀!
清明節祭祖習俗演講稿
清明,我國農歷二十四節期之一,約在公歷的四月五日前后,具體的說清明是在冬至后的第108天。到了這個時候,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是草木蔥綠、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凈、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改變了冬季寒冷、枯黃、銀裝素裹、凄涼的景象。農業生產也多忙于春耕、春播了。江南諺語:“清明谷雨兩相連、浸種耕田莫遲延”。就是在寒冷的北大荒,為了不違農時,清明節前后也搶著播種小麥了,并有“清明忙種麥”的諺語。
清明的習俗是豐富多彩而極其有趣的,除了禁煙火、吃冷食、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放風箏、插柳……
清明節在山東省膠東地區人們普遍叫“過寒食”。寒食節在魯膠東地區人們的心目中僅次于春節和正月十五元宵節燈節,都要慶賀三天。孩子們都要脫去穿了一冬的舊棉衣,換上新做的單衣。民間有傳說:“清明不穿棉,穿棉死后變兔子”。民間還有傳說:“老牛老馬也要過個寒食節”。這三天也要給牛、馬一些好草、好飼料,并休耕三天。
記得兒時,每逢寒食節學校都要放假三天,老師帶領學生到效外踏青、郊游。山東呂劇中有一段唱詞:“清明佳節三月三,老師踏青去游玩……”充分說明清明節老師與學生們的踏青、郊游是清明節的一項很有意義的健身活動。
清明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祀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去的先人的一種活動。每到清明節,家長都要帶上供品、香、紙、扛著鐵鍬、舉著掃帚,領著孩子們去自家的祖墳祭掃墳墓,將供品擺放在死去的先人墓碑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柳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供品回家。
記得兒時寒食節玩得最有興趣的當數放風箏,蕩秋千了。蕩秋千不僅可以增進身體健康,而且還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人們特別是兒童最喜愛蕩秋千。放風箏是兒童最喜歡的一項活動,牽著高高飛翔的風箏的牽線,仰望著風箏悠哉,悠哉飛翔的形態,踏著綠毯似的小草,吸著春天郊外的新鮮空氣,仿佛進入了仙境,別說有多高興了。
清明不僅是祭祖的祭日,同時又是兒童們踏青、郊游、放風箏、蕩秋千玩耍的好時光。
清明節祭祖習俗演講稿
有這么一首古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首詩句就是描寫清明的。
我記得每年的清明我都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上墳。今年也不例外,我早早地起了床,等待著爸爸媽媽。我又仔細的看了一下要帶去上墳的東西,那么多的紙錢,還有手機、麻將、各種各樣現代高科技,甚至還有搖錢樹,我不由的嘆了口氣。
我國自古就有祭祖的習俗,是為了紀念我們的祖先,我們的親人,讓我們永遠不要忘記他們。我們雖然沒有見過他們,但是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是他們給了我們的今天,難道我們不應該去祭拜他們嗎?
我每一次清明節上墳時,總有一個奇怪的問題,那就是我們燒的紙錢,上的香,他們能收到、能看見嗎?我們當然會說,肯定不會啊!可我們為什么要這樣做呢?如果是紀念祖先的一種方式的話,那么我們是不是迷信了呢?
清明節祭祖習俗演講稿
四月,清明,幾分陰冷,像是儲蓄了好久,一瞬間,涌了上來。
家鄉的清明,是淡淡的綠,不似洛陽城的金紅一片。門前,有點發蔫的墨綠色柳枝散發著輕輕的香氣,枕邊的艾草露出了嫩綠的臉頰,蔚藍的天空里,游離于白云之間的風箏,似乎也是那樣的綠。
于是,在這淡淡的飄動著的,亦或是搖曳著的綠里,和著細細的雨絲,清明,悄然而至,一切都靜了下來。
雨,剛剛下過,泥土變得濕潤而有些粘稠。一家人,一前一后,在這泥濘的小丘上走著,終于來到了墳頭。爺爺拿出兩張又白又長的紙條,用磚壓在墳頭上。接著,奶奶把紙祭品拆開,分給她的三個兒子,還叮囑著哪些東西應該放在哪里燒。
然后,把香遞給小孩子和幾個兒媳。香一枝接著一枝被點著,頓時,小山丘上煙霧繚繞。緊接著,奶奶開始請求祖先保佑大家一年里順順利利,大家都閉上眼睛,手里緊緊地握著一捆香,或是蠟燭。那些平時調皮的小孩,也分外安靜,學著大家的樣子。
上過香,燒過紙,請祖宗吃過飯,放過鞭炮后,就結束了。山上,縈繞著無盡的思念。
回到家,奶奶把燒豬,切成一塊一塊 的分給大家,曰:“太公分豬肉。”原本死氣沉沉,大家都靜默著,沒有一絲聲響?,F在,又回歸熱鬧。小孩子們推推拉拉,爭先恐后地搶燒豬肉,大人們則在一邊拉拉家常。清明,一家人又聚在了一起。
柳枝還像以往一樣,緊緊地貼著門,艾草的香氣溢滿了整間屋子。屋外,不知何時又下起了雨,一切景物,又變得模糊。
四月,春,雨,柳,家鄉的清明。
清明節祭祖習俗演講稿
各位宗親,各位來賓,大家好!
清風習習催秧綠,明月悠悠映麥黃。在這個花紅柳綠、風清雨潤的時節,我們吳氏家族吳崗支系匯聚在xx縣xx鎮,隆重祭奠我們的吳氏祖先,追思先人的豐功偉業,聯誼今人的親情友情,共謀吳氏家族的發展大業。我們感到無比的自豪和榮幸。
吳姓在百家姓中擺第六位。吳氏是黃帝軒轅氏的直系后裔。以吳姓為國號,又以國號為吳姓。千百年來,吳氏宗族至賢讓德,勵志修行,齊家治國,名揚四海。今天,我們站在先人吳復的墓前,又看到了吳復當年橫刀立馬、馳騁疆場的英姿,感受到吳復位列公侯,神采威毅的氣度。悠悠六七百年,吳氏子孫,家興族旺,遍及華夏。在政界、商界、科學界、藝術界……所有行業的功德榜上,無不有我們吳姓的名字。這是先祖功德的庇佑,這是后世子孫自強不息、拼搏奮進的見證。
今天,我們懷著一顆虔敬至誠的心,來祭奠我們的先祖,就是要緬懷先祖的英德,就是要感激先祖的教誨。古人有云,國之大事,唯祀與戎。祭祀大地,報天地覆載之德;祭祀祖先,報先輩養育庇佑之恩。我想,這是我們今天祭祖的意義之一。
斯人已乘黃鶴去,輝煌前程待后人。今天站在這里的我們吳氏后人,當弘揚先祖美德,積極促進和加深宗族聯誼,念血脈相通之情,思同宗共祖之誼。我輩當以全族利益為重,不分南北,不分支系,明禮誠信,精誠團結,互通有無,族親融合,互幫互助,共謀發展。我想,這是我們今天站在先祖前,祭奠先祖的又一更重要的意義。
孔子說,慎終追遠,明德歸厚矣。不忘先人,追念先人,是為了后人更加騰達,是為了宗族更加輝煌。
古代的時候,人們就認為,清明節即起始于節氣。漢代劉安所著《淮南子》稱:“春分后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后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清明節是因它所處的時令,在光照、氣溫、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后來,皇帝為了紀念忠臣介子,把這天叫做寒食節(也就是今天的清明節).久而久之,清明節就成為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清明節我家也不例外,掃墓和拜祭祖先是今天很重要的任務,一大早,在外公外婆的號召下,我們向縣城的東南方向進發,我騎著自行車,飛快的到達目的地,鎖好車后,我們開始上山,大概由于剛下過雨,再加上山路是土鋪成的,所以格外濕滑,十分難走,一路上我的名牌運動鞋可遭殃了,被搞的"全身上下"都是泥土,但是,山上的景色還是不錯的,放眼望去,可以看到連綿起伏的群山,還可以聽到潺潺的流水聲和清脆的鳥叫聲......經過了一段艱難的路途,我們來到了外公家的祖墓前,只見墓前有雜草叢生,不是去年剛剛清理過了嗎?此時,我腦海里突然浮現出一句詩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草的生命力那么強,僅一年的工夫就把整個大墓都遮蔽起來了,看來割草的任務很艱巨,于是我拿出優秀范文版權所有鐮刀去割草.我拿起鐮刀,就往野草用力的砍去,可是野草不但沒有被砍掉,反而我的手還被割出血來.爸爸看到這情景急忙過來教我割草,爸爸對我說:"割草先得把草摟緊,然后用力把草往下壓,然后再用鐮刀用力割,這樣才能把草割掉.于是,我按照爸爸教的方法去做,果然許多草都被我割掉了.在我和爸爸等人的努力下,終于把草割光了.我還幫助媽媽掃地,我們打掃了地,恭恭敬敬的擺上鮮花,然后打道回府.
編輯老師為大家整理了清明節的演講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