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29 12:32:10
序論:在您撰寫循環農業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論文正文:
中國循環農業思考
一、我國循環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認識不足
由于我國農民的自身素質還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對循環農業經濟的意識淡薄,只注重投資項目本身的經濟效益,對農副產品廢棄物再利用所產生經濟效益的關注不夠,使本可以通過循環利用所得的經濟效益流失。
2.發展處于初級階段
我國成熟的循環農業生產技術比較少,發展規模小,在農業中的比重不大,未形成發展循環農業經濟的良好氛圍。
3.支持循環農業發展的資金不足
綜合利用農業廢棄物,提高資源利用率,需要有足夠資金的投入。目前由于經濟條件有限和認識不到位等原因,用于發展循環農業的資金投入還比較少。
二、我國發展循環農業的對策措施
1.加強宣傳,達成共識
要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的宣傳作用,使全社會充分認識發展循環農業對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培育全社會的參與意識,提高參與能力,深入宣傳發展循環農業的扶持政策,調動各方面發展循環農業的積極性。
2.科技先行,推進循環農業技術創新
循環農業實際上是一種技術模式,沼氣利用、秸稈氣化及發電、稻草還田機具、測土配方施肥等都需要有科技的投入,需要動員一大批科研工作者研究循環農業應用技術,技術上的可行性需要不斷地技術創新,以促進農業廢棄資源的循環再利用。
3.加強土壤、耕地資源的保護與利用
耕地可持續利用,實際上就是要求土地資源與人口之間取得平衡,勿使土地負擔過重,降低人的生活質量,又要求高效率地利用每一塊土地,使其發揮較大的效能,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減少耕地的浪費。
4.加強循環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建設
要加強對農技推廣服務體系的完善,建設鄉鎮、村級服務網絡,強化循環農業技術培訓和服務,使農民逐步掌握對農產品廢棄物的循環使用方法和操作規程,積極組織開展循環農業技術交流、技術推廣、技術服務和信息等活動,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
1.1生態農業與循環農業的內涵分析“生態農業”(ecologicalagriculture)一詞最初由美國土壤學家W.Albreche于1970年提出,英國農學家M,Worthington于1981年將生態農業明確定義為“生態上能自我維持、低輸入,經濟上有生命力,在環境、倫理和審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農業?!?981年,以生態學家馬世駿教授為代表的一批科學家將國外生態農業研究的成果與中國國情結合,首次提出了“中國生態農業”的概念?!把h經濟”一詞是美國經濟學家肯尼斯·鮑爾?。↘ennethEwertBoulding)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生態經濟時談到的,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杜邦公司提出了循環經濟3R原則。國內在國外“循環經濟”思想上提出了“循環農業(RecyclingAgricultural)”概念,該詞語首次見于陳德敏等于2002年發表的文章。從我國“生態農業”、“循環農業”概念提出后,學者們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如:生態學家葉謙吉(1988)、吳國凱等(1988)、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1991)、著名生態學家孫鴻良(1993)等對“生態農業”概念進行了完善與優化;郭鐵民等(2004)、宣亞南等(2005、熊瑤等(2005等對我國“循環農業”的概念進行各自優化定義。兩者的概念與內涵,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進步、環境條件的不斷變化及人們認識的不斷深化隨之得到擴充和發展,其相關理論體系也在不斷完善。分析生態農業與循環農業的代表性概念,結合我國目前農產品比較豐富,注重產品質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背景,將生態農業基本內涵概括為:生態良性循環、產品優質安全、三大效益協調、科技管理支撐、產業復合設計、系統優選調控,另外包含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間接內涵。將循環農業基本內涵概括為:物質循環利用、環境和諧友好、產業網狀依存、科技管理創新、三大效益同步、農業永續發展。通過生態農業與循環農業的內涵分析發現,其共性是二者都兼顧生態、社會、經濟三大效益,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或途徑,其共同目標都是為了實現可持續農業的發展;其次,二者都需要現代科學技術、科學管理的支撐;另外,二者都注重多產業復合的復合設計。主要區別在于:
(1)雖然二種農業模式都兼顧生態、社會、經濟三大效益,但生態農業更加重視生態效益,而對經濟效益比較弱化,而循環農業更加注重經濟效益的提高與環境改善的融合。
(2)生態農業追求的最終目標雖然是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但在滿足人類社會持續對農產品的需求方面沒有具體措施,因此,生態農業更是可持續農業的基礎。
(3)生態農業主要側重于產品生產環節的環保、綠色,而循環農業按照循環經濟3R原則更重視生產環節、生產鏈和消費領域的物質循環利用,減少自然環境的破壞與資源的消耗。
(4)生態農業注重產品的自然安全,而循環農業在注重經濟效益下對產品的安全比較弱化。我國生態農業的提出與發展比循環農業早20年,在發展過程中,隨著人們認識的深化、科技與社會的進步,生態農業與循環農業的概念與內涵皆不斷更新完善,至今,生態農業與循環農業兩者在內涵上已呈現交叉重疊現象,兩者都以生態學、生態經濟學原理為指導,除各有側重點外,直接或間接目標一致。但對生態農業而言,其發展依賴于農村環境,而農村環境又與農村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社會經濟發展到目前,隨著農村生產資料、消費商品的豐富,在生產各環節及人們生活過程中,農業生產系統中非自然物質的輸入不可避免,而這些物質按照生態學原理,依靠自然生態系統的食物鏈轉化很困難或歷時很長,從而直接影響生態系統穩定與良性發展,造成農業生產環境惡化,因此,在農業物能循環中必然涉及到非自然性物質的人為循環利用問題,而這個問題是需要用循環經濟的理論來解決的。因此,為了減少概念的重復,取長補短,形成符合現代生態文明、物質文明、社會文明建設要求的系統化現代農業概念,將生態農業與循環農業的概念融合,稱之為“循環型生態農業”。
1.2循環型生態農業的概念界定結合生態農業與循環農業的現狀與發展,我們認為:循環型生態農業是在系統學、生態學、生態經濟學和生態技術學理論指導下,把循環經濟理論應用于農業生產過程,實現“投入品-產出物-廢棄物”的循環綜合利用,達到資源低消耗與高利用、投入清潔、產品安全、廢棄物低排放,從而實現生態良性循環、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人居環境優美、公民身體健康的現代農業系統。循環型生態農業的目標可以概括為:“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高安全、美環境、美人文”,即兩低兩高兩美目標。
2循環型生態農業的內涵
從循環型生態農業的概念出發,明確其內涵本質是應用設計與實踐運行的基礎。其主要內涵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生態良性循環。生態良好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按照生態學原理,將農業生態建設和綠色消費融合,實現農業生產環境的改善和農田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提倡農業的產業化經營,實現低開采、高利用、低污染等,生產過程用養結合,注重生物資源的自然回歸利用,最大程度實現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能量自給,嚴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質的投入、農業廢棄物的產生與非生態化處理,最大程度地維持農業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
(2)物質循環利用。按照循環經濟3R(Reduce,Reuse,Recycle)原則,通過優化農產品生產至消費整個產業鏈的結構,實現物質能量的多級循環使用。綜合設計“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最佳配合方案,尤其是要加強生產、加工、消費環節非自然生態系統廢棄物回收利用,使物質與能量的得以順暢循環流動,達到自然資源低消耗、生產過程低污染、物質高利用、廢棄物低(零)排放,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的同時,減少廢棄物污染,從而將提高經濟效益與促進自然生態系統的良性發展、經濟可持續發展相融合。
(3)產品安全優質。將改善與維持良好的農業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利用與健康的動植物生產緊密融合,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中、用潔凈的生產方式(盡量采用生物肥料、生物農藥等綠色物質輸入)生產安全優質的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在現代管理體系下加工銷售食品,倡導綠色消費,促進人們生活習慣的轉變,不斷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
(4)系統網狀復合。在環境保護和產品安全的總旨下,用生態經濟學原則和系統科學原理設計并不斷優化人工農業生產系統,將種植業、林業、漁業、畜牧業及其延伸的農產品加工業、農產品貿易與服務業、農產品消費領域等產業進行合理組配,建立高效循環的產業鏈。各產業之間通過中間產品和廢棄物的相互交換而互相銜接,形成一個比較完整和閉合的物質利用網絡,使資源得到最佳配置、廢棄物得到有效利用、環境影響減少到最低水平。
(5)科技管理支撐。農業系統實現物能循環、環境友好、產業發展并舉,在吸收傳統農業生產技術精華的同時,更需要生產、消費環節大量的科技創新、管理創新支撐。需要現代微生物工程技術、水資源高效利用技術、生物肥料技術、化工材料技術、食品加工技術、生物育種技術、信息工程技術、廢棄物的重利用和處理技術等的有效結合,同時需要完善農業生產與產品加工各環節標準,建立科學的社會規范體系。
1沼渣做飼料添加劑或輔料
沼渣中含有的粗蛋白、粗纖維、粗脂肪等成分,較全面的養分可作為動物飼料添加劑。用作畜禽飼料養豬,養牛等,畜禽可平均增重15%以上,飼養周期縮短20-30天;用作魚餌料養魚,能促進水中浮游生物的繁殖生長,豐富濾食性魚類的餌料,減少餌料的投放,節約養殖成本,魚塘生態環境得到改善,魚的產量平均增加17.5%以上,同時魚的病蟲害減少。用沼渣養黃鱔、養蚯蚓、養泥鰍、都是可行的。
2沼渣做栽培
食用菌原料沼渣原料來源廣、生物效率高,富含速效養分,沼渣與基料堆漚用于栽培蘑菇、平菇、草菇、靈芝、木耳等食用菌的原料,無病菌,周期短,出菇快,食用菌質量好,產值高,產量可提高30%以上,增產效果十分明顯,優于傳統栽培。
二沼渣具有速效、遲效兩種功能
沼渣中部分未腐熟的原料和新生的微生物菌體,施入農田會繼續發酵,釋放養分,這也是沼渣肥速緩兼備的原因,因此,沼渣具有速效、遲效兩種功能,肥效優于漚制有機肥,是一種優質無菌有機肥,其養分含量高,肥效好,氮、磷、鉀含量分別比露天糞坑和堆漚肥高出60%、50%、90%,既可做基肥又可做追肥,特別適宜做莖肥。沼氣發酵不僅是一個生產沼氣能源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一個造肥的過程。沼渣營養全面,重金屬含量低,在施用時,可減少化肥、農藥的施用量,施用沼渣種植糧食、瓜果、蔬菜,肥效被作物吸收率比露天糞坑和堆漚肥高出20%。生產出的產品品質優良,口感好,耐貯藏。有數據表明長期施用沼肥農作物產量可提高10%—30%,農產品質量提高1-2個檔次,每斤增收0.2-1元。沼渣的應用既降低了作物成本,又有效地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沼渣作為優質肥料非常適宜生產無公害農產品,也是無公害農產品生產不可或缺的首選有機肥料,被稱為理想的綠色肥料。
1沼渣作基肥
沼渣常用于種糧、育秧、苗木和大田作物的基肥,它是蔬菜作物很好的底肥。沼渣單獨作基肥施用時,施于水田,最好是耕田時直接施用,使泥、肥結合;施于旱地,在翻耕時撒入,視作物及品種不同也可在移栽前采用條施或穴施,最好覆蓋一層100毫米左右的土,這樣做有利于沼肥入土,以減少速效養分揮發。如果與磷肥、氮肥配合施用,互相補充,增產增收效果會更明顯。作基肥一般每畝施用沼渣1500~3000公斤。
2沼渣作追肥
沼渣做追肥時,可隨時作為各種蔬菜作物生產追肥,追肥多采用直接在作物旁邊開溝或挖穴澆灌在作物根部的周圍,施肥后覆土封窩以提高肥效。用沼渣作追肥,應深施,深施6厘米~10厘米時效果最好。追肥一般每畝用量是1500公斤左右。
3沼渣與化肥混合施
一是加快建立綠色經濟核算制度,推動循環經濟快速發展。現行的國民經濟核算方法沒有計算資源的機會成本和環境污染的損失,與發展循環經濟的要求不相適應,制約著循環經濟的發展。因此,建議互助縣有關部門要加快研究制定綠色經濟核算制度,盡快在全國范圍率先內付諸實施。二是完善和實行綠色GDP考核體系。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的可持續發展、生產與消費意識,增強發展循環經濟的自覺性。把循環經濟和環保指標納入干部政績考核指標體系。各級領導要切實轉變農牧業經濟發展的傳統理念,在農牧業生產中注重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的統一。
二、加強政策引導
1.政策支持
循環農業經濟是政府導向經濟,而不是市場導向經濟,為此政府要倡導和推動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則向著有利于循環農業經濟的方向發展。強化政府政策引導有利于建立起良好的制度環境。產業政策應強調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環境保護,促進農牧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以有利于循環農業經濟體系的形成和發展。一是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循環農業經濟的發展需要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主要包括:
(1)農業投入政策
政府要安排并落實農業和農村的預算支出,嚴格執行預算,建立健全財政支農資金的穩定增長機制。對一些發展循環農業經濟必需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直接投資或給予一定的資金補貼支持。
(2)土地承包政策
土地承包政策應繼續穩定,依法保障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長期穩定,保護農民對承包土地的使用權,這是發展循環農業經濟的基礎。
(3)社會保障政策
不斷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保障農民的生產生活,為互助縣農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后盾。二是建立政府激勵機制。政府要加大激勵和懲罰力度,建立激勵機制,引導循環農業經濟發展。通過制定相關的政策形成有效的激勵機制,使得農牧業循環利用資源和保護環境有利可圖,使農牧民對環境保護得到更多的效益,引導循環農業經濟健康快速地發展。二要設立各種獎勵政策,對于進行農牧業廢棄物資源化的企業或者個人,給予一定的政策優惠或獎金鼓勵,對超標施用化肥或者農藥等相關農牧業生產資料征收相關費用或稅收,從而達到防止過度使用的目的,減少系統內的物質投入,誘導農牧民發展循環經濟。三要設立稅收優惠政策和貸款優惠政策,以鼓勵農牧戶、企業使用環保設備和再生資源。四要制定各種收費政策,以實現資源使用的減量化,如廢舊物資商品化收費、居民水費中污水治理收費等。五要制定對使用再生材料的產品實行政府優先購買的相關政策或法規,以引導社會綠色消費行為,各級政府要使得有再生成分的產品在政府采購中占據優先地位。
2.法律支撐
發展循環農業經濟、實現節約型農業是一個新的領域,政府除了在政策、財政上給予支持外,還要在法律、法規、規章制度上給予保障。目前,我國己頒布實施了《清潔生產促進法》《節約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等包含發展循環經濟內容的法律,各地也有一些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立法實踐和探索?;ブh也應該研究出臺發展循環經濟相關規劃、法規、政策和標準,為各領域、各行業開展發展循環經濟的工作提供具體的法規依據。
3.健全社會中介機構
依靠農村各類專業合作社(協會),促進循環農業經濟發展。農牧區專業協會是按農牧民自主、自愿為原則,是以自組織機制構建的“中介組織”,具有“信息咨詢與傳播、技術指導與培訓、為農服務”的多種功能。其組織成員來源于農牧民,服務貼近于農牧民,與農牧民具有良好的溝通機制和組織化優勢,所以發動農牧民發展循環農業經濟,依靠農村牧區專業協會可以得到有效組織化推進。
三、發揮經濟手段在構建循環農業經濟中的作用
1.構建農牧業自然資源價格調控機制
幾乎所有農牧業資源包括環境資源都變得越來越稀缺。因此,各類農牧業資源的定價問題就顯得越來越重要,只有合理的價格機制才是保護資源、降低監督成本的重要手段。首先,進一步明晰農村牧區土地產權。包括土地承包經營權、租賃權收益、財產抵押權等。尤其是針對目前仍然十分霸道的土地征用制度,要切實提高征用補償費用、真正落實失地農牧民保障、培訓等,真實反映農村牧區土地價值,有效地防止農牧業重要生產資源的非正常減少;第二,合理確定水資源價格和用水價格。任何淡水資源開發都應支付相應的水資源價格;任何用水價格都應當包括水資源價格+水工程價格+污水排放價格,而目前僅支付了水工程價格。同時還要進一步落實水資源保護的補償機制,加大補償力度,鼓勵區域間水使用權轉讓,充分運用“無形之手”保護和合理利用水資源;第三,著手評估自然環境價值和實施環境使用付費制度。一般地講,自然環境的價格等于環境能容納的最大排污量。因此,任何企業、農牧戶、政府、自然人使用自然環境都必然付費,如果其行為對環境可能產生“負效應”,應采取事前評估、達標排放、污染付費等措施,環環控制,實現資源、環境的源頭治理。
2.積極推進農牧業產業化經營
發展農牧業產業化經營。農牧業產業化以農牧業經營活動的市場化、集約化為主要內容,是實現互助縣循環農業經濟的現實途徑。不斷優化農牧業產業結構,在農牧業內部要不斷調整產業結構,要根據“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產”的原則,優化農牧業產業結構,形成立體種養加工一體化以及農林牧副漁各業互補的產業發展全鏈條,以實現全面、多層次利用自然生態資源、清潔生產以及人類經濟、生態、社會和諧發展的綜合目標。從實際情況出發,有利于從總體上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做到“靠山養山、靠地養地、靠水養水”,抓好農副產品生產基地的建設,實現資源的永續利用,使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有機地結合起來;要選擇具有資源優勢、市場前景好、技術含量高、產業關聯度強、帶動作用大的農產品加工業,積極培育扶植,發展綠色農牧業,使其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要突出區域特色,把培育主導產業與區域經濟開發結合起來,既能形成特色鮮明的區域經濟格局,也能從總體上有利于產業結構的優化。要促進循環農業經濟形成工農商、產學研、生產、流通、消費和還原融通的整個社會的產業大循環,實現農牧業和農村牧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加大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資機制
發展循環農牧業經濟,要立足本地,實行個人、集體、國家三結合,多層次、多渠道籌集資金,增加投入。一是繼續增加財政農業業和農村牧區發展的投入。政府要依法安排并落實農業和農村牧區的預算支出,建立健全財政支農資金的穩定增長機制。適當安排生態農牧業建設專項資金,用于開展生態農牧業建設規劃、技術培訓、經驗交流和試驗示范活動的補助。對規劃建設的項目,國家和地方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及銀行應在資金上有選擇地給予支持。二是加快農牧業金融制度創新,拓展融資渠道。如鼓勵金融機構對技術含量較高和發展前景較好的循環農牧業科技項目提供專項貸款、設立政府發展循環農牧業專項擔?;鸬?。三是創造條件,降低風險,吸引工商資本和私人資本投資發展循環農牧業。
四、加強科技創新,為循環農業經濟提供技術支撐
1.循環農業經濟是對傳統農牧業生產方式的根本變革
現代化的循環農業經濟已不僅是建設幾個沼氣池、增施有機肥、提倡秸稈還田等簡單的技術創新,還應充分考慮到在農牧業規?;?、企業化、產業化發展趨勢中出現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問題,以及經濟效益的提高和農牧業精品名牌的創新等問題。提高循環農業經濟的科技水平,一是加大科研資金投入,大力建設一批先進的綠色技術科研基地,努力培養農牧業科技人才,積極建立農牧業清潔生產、廢棄物資源化、生態產業鏈等綠色循環技術體系。把政府、生產、高校、科研部門的力量聚合起來,搞好技術研發,逐步建立和完善支撐循環農業經濟發展的綠色技術體系,形成投入———開發———應用———增值———回收———再投入———再增值的良性循環體系。二是創新農技推廣體制,大力發展農村牧區專業合作組織為主的多元化農技服務組織,優化農技推廣隊伍結構,形成一套完整的農牧業技術研究、推廣和普及的網絡體系,并建立一套激勵機制,激勵技術人員創新,激勵農牧民采用生態農牧業技術。鼓勵、引導各類科研單位、大專院校、農牧民專業合作組織以多種形式開展農牧業技術推廣服務。充分發揮科技示范園區、科技示范村(戶)的帶動作用,加快農牧業科技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步伐,全面提高農牧民科技文化素質。
2.現代科學技術是發展循環農業經濟的有力支撐
循環農業經濟發展的關鍵是以現代科學技術作支撐。有了先進可行的農牧業技術才能使循環農業經濟模式得以創建和發展,因此,我們要發展相關的農牧業技術體系,支撐循環經濟的發展。一是發展滴灌技術。在引進滴灌技術的基礎上,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進行改造,例如采用膜下滴灌技術。這種技術把地膜栽培技術與滴灌技術結合起來,通過可控管道系統供水,把與肥融合后的灌溉水滴滴均勻、定時、定量地輸入到作物根系。二是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保護性耕作技術的主要內容是保證地表殘茬覆蓋,盡量減少不必要的田間作業程序,比如可以使用“免耕直播”法、免耕和少耕相結合的方法等。通過合理輪作、科學施肥等綜合措施,為作物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保護性耕作的實質是改善土壤結構,減少風蝕、水蝕和養分流失,保護土壤性狀;減少勞動力、機械設備和能源的投入,提高勞動生產率,達到節本、增收的目的。具體措施有以下幾點:
(1)相關部門組織創建示范區,強化技術推廣;
(2)狠抓配套物資服務;
(3)推進農牧業標準化建設,建立節約型農牧業技術推廣的長效機制;
該模式的發展歷程
武山縣農業技術人員牢固樹立變被動抗旱為主動適應旱情,發展農業生產新理念,堅持調整優化農業種植結構,避短就長,充分利用優勢時段自然資源,以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為切入點,經過反復篩選,于2000年在淺山半干旱區試驗成功了麥后復種地膜菜瓜技術,以這一技術為平臺,使該區7、8、9三個月的優勢時段豐富的光、熱、水、土資源得到充分整合利用,創造性地為該區農民增收找到了一條增收新途徑。2001年在原郭槐鄉西梁山區示范500畝,平均畝產值888.4元,畝純收入736.4元,通過示范種植,農民從中嘗到了甜頭,并在此后迅速向四周地區輻射。到2011年,全縣在15個鄉鎮種植麥后復種地膜菜瓜3.01萬畝。在推廣麥后復種地膜菜瓜的同時,為了進一步擴大農民增收途徑,通過試驗示范相結合的辦法,武山縣農技站技術人員于2003年安排了油菜地復種地膜豆角試驗,畝產值達到2300元以上,2004年在四門鎮咀兒村示范種植10畝,平均畝產豆角1994.4千克,畝純收入2038.3元,成為淺山半干旱區繼麥后復種地膜菜瓜之后又一項頗具發展前途的農業增收新技術。目前種植區域已達四門、溫泉、洛門、城關、咀頭、山丹、鴛鴦、高樓等8個鄉鎮,2011年種植面積1.96萬畝。為了優化該區農業結構,挖掘該區農業生產潛力,解決白色污染問題,降低生產成本,減輕農民勞動強度,最大限度地利用原膜,武山縣農業技術人員又試驗種植了麥后復種地膜菜瓜原膜二次利用點播冬油菜試驗,試驗在2001年8月26日種植,畝產高達203千克,比露地種植增產13.2%。2002年種植復種菜瓜1700畝,當年點播油菜589畝,占復種菜瓜的35%,2011年,全縣麥后復種地膜菜瓜原膜二次利用點播油菜面積達到2.8萬畝。
經濟效益
為了掌握這種模式的產量、產值情況,分別在咀頭、溫泉、洛門、四門、高樓等鄉鎮選擇了20戶農戶,對該模式效益情況進行了跟蹤調查,調查結果為:從2009年11月小麥種結束起,到2011年10月止,經過2年時間的跟蹤調查,20戶農戶共種植面積27.2畝,小麥平均畝產213.5千克,產值363.0元;麥后復種地膜菜瓜平均畝產1628.3千克,產值814.2元;原膜點播冬油菜平均畝產172.7千克,產值690.8元;油菜地復種地膜豆角平均畝產1771.3千克,產值2479.8元。兩年時間收獲四茬作物,畝總產值4347.8元,年平均畝產值達到2173.9元,經濟效益十分顯著。隨著豆角、菜瓜等價格不斷上漲,經濟效益還在加大。
生態效益
麥后復種菜瓜和油菜地復種豆角及原膜二次利用等技術的推廣應用,不但可以增加農民收入,而且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了地膜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率,延長了地膜覆蓋時間,從而減輕了地膜對環境的污染。同時由于地膜覆蓋時間加長,可有效地減少田間水土流失。
蟹苗選購與放養
(1)蟹苗選購。選用長江水系親蟹在土池生態環境繁育的蟹苗(也稱大眼幼體),親蟹要求雌蟹100g/只~125g/只、雄蟹150g/只以上。蟹苗具體要求:淡化6日齡以上,體色呈淡姜黃色,群體無雜色苗,出池時水的鹽度在4‰以下,群體大小一致,規格整齊,每千克14萬~16萬只,育苗階段水溫20℃~24℃,幼體未經26℃以上的高溫影響?;顒幽芰?,蟹苗在苗箱中能自行迅速散開。育苗階段幼體未經抗菌素反復處理。(2)蟹苗運輸。適宜干法運輸,用一種特制的木制蟹苗箱,長40cm~60cm,寬30cm~40cm,高8cm~12cm,箱框四周各挖一窗孔,用以通風。箱框和底部都有網紗,防止蟹苗逃逸,5個~10個箱為一疊,每箱可裝蟹苗0.5kg~1kg。蟹苗箱內應先放入水草,箱內用水花生莖撐住箱框兩端,然后放一層綠萍,使箱內保持一定的濕度,也防止蟹苗在一側堆積,并保證了蟹苗層的通氣。運輸途中,盡量避免陽光直曬或風直吹,以防止蟹苗鰓部水分蒸發而死亡。(3)蟹苗放養。放養時間一般在5月中旬前。蟹苗先在環溝中培育1個月左右,放養量一般每公頃稻田22.5kg~30kg,蟹苗運到田邊后,先將蟹苗箱放入環溝水中1分鐘~2分鐘,再提起,如此反復2次~3次,以使蟹苗適應水溫和水質。
蟹苗~Ⅲ期仔蟹培育
(1)餌料投喂。因為河蟹在蟹苗種各階段其習性不同,必須有的放矢地采取不同投餌培育措施,才能提高其成活率。蟹苗養成Ⅲ期仔蟹投餌模式詳見附表:人工餌料可采用新鮮野雜魚,加少量食鹽,燒熟后攪拌成魚糜,再用麥粉拌勻,制成團狀顆粒,直接投喂。其混合比例為:雜魚0.8kg加麥粉1kg,餌料一部分投在淺水區,另一部分散投于水生植物密集區。(2)分期注水。蟹苗剛下塘時,水深保持20cm~30cm,蛻殼變態為Ⅰ期仔蟹后,加水10cm,變態為Ⅱ期仔蟹后加水15cm,變態為Ⅲ期仔蟹后,再加水20cm~25cm,達到最高水位(70cm~80cm)。分期注水,可迫使在水線下挖穴的仔蟹棄洞尋食,防止產生懶蟹。進水時,應用密眼網片過濾,以防止敵害生物進入培育池,如培育過程中遇大暴雨,應適當加深水位,防止水溫和水質突變,否則,容易死苗。(3)日常管理。一是及時檢查防逃設施,發現破損及時修復,如有敵害生物進入池內,必須及時加以殺滅。二是每日巡塘3次,做到“三查、三勤”。即:清晨查仔蟹吃食,勤殺滅敵害生物;午后查仔蟹生長活動情況,勤維修防逃設備;傍晚查水質,勤作記錄。三是池內要保持一定數量的漂浮植物,一般占水面的1/2左右,如不足要逐步補充。
大田蟹種飼養管理
(1)大田放養。一般在水稻秧苗栽插活棵后進行,此時可測定環溝中仔蟹的規格和數量,如果數量正好適宜大田養殖,即可撥去培育池的圍攔,讓幼蟹自行爬入大田,如果數量不足或多余要進行調劑。(2)飼料投喂。仔蟹進入大田后,除利用稻田中天然餌料外,可適當投喂水草、小麥、玉米、豆餅和螺、蜆、蚌肉等餌料,采取定點投喂與適當撒灑相結合,保證所有的蟹都能吃到飼料。飼養期間根據幼蟹生長情況,采取促、控措施,防止幼蟹個體過大或過小,控制在收獲時每千克在160只~240只之間。(3)水質調控。育蟹種稻田由于水位較淺,特別是炎熱的夏季,要保持稻田水質清新,溶氧充足。水位過淺時,要及時加水;水質過濃時,則應及時更換新水。換水時進水速度不要過快過急,可采取邊排邊灌的方法,以保持水位相對穩定。(4)日常管理。要堅持早晚各巡田一次,檢查水質狀況、蟹種攝食情況、水草附著物和天然餌料的數量及防逃設施的完好程度,大風大雨天氣要隨時檢查,嚴防蟹種逃逸。尤其要防范老鼠、青蛙、鳥類等敵害侵襲。生長期間每15天~20天潑灑1次生石灰水,每公頃用生石灰75kg。(5)病害防治。一齡幼蟹培育過程中病害防治要突出一個“防”字。首先是投放的大眼幼體要健康,不能帶病,沒有寄生蟲。二是餌料投喂要優質合理,霉爛變質飼料不能用,餌料要新鮮適口,顆粒飼料蛋白質含量要高,以保證幼蟹吃好、吃飽、體質健壯。三是水質調控要科學,要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加大宣傳力度,樹立循環農業發展理念
一方面,要樹立和強化發展循環農業經濟的理念,針對目前許多農民對循環農業概念不太了解,對發展循環農業的認識還不夠到位的狀況,加大宣傳教育,充分利用現代的宣傳、教育和培訓網絡,分層次、多形式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宣傳循環經濟的先進典型、試點經驗和實際效果,組織開展典型經驗交流和表彰先進活動。另一方面,要在全社會營造發展循環農業經濟的良好氛圍,倡導可持續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提高全社會的資源憂患意識和節約意識,讓節能、節水、節材、節糧、垃圾分類回收、減少一次性產品使用等發展循環經濟活動,逐步成為全體公民的自覺行動。
加強政府引導,建立健全市場推進機制
一是在政策措施上實行有利于循環農業經濟發展的政策取向,把發展循環農業列入各級政府的長期發展規劃,建立循環農業評價指標體系及相關統計制度,確定循環農業建設的戰略目標,分段實施重點建設項目與任務。二是建立綠色GDP核算體系和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評估指標(指數)體系,將農業環境成本和農業環境效益納入領導干部的政績考核體系[5]。三是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多元投資機制,以政策性投資項目為引導,積極吸引社會、企業和農民投資農業循環經濟,大力推進農業生態環境的有償使用制度,建立政策補償機制,保證循環農業持續健康發展。
選擇有效載體,加大循環農業培植力度
一是搞好農產品加工園區建設,以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為基礎平臺,通過實施政策支持和項目帶動戰略,大力培育農業循環經濟園區建設項目,將農副產品加工企業集中到加工園區,形成若干特色農產品和優勢農產品的集中產區,逐步構筑循環農業的主導產業集群,形成綠色企業群,實現有害污染物在園區閉路循環。二是加快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建設,用現代工業、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組織制度武裝和改造傳統農業,將農業園區的自然生態、人工生態聯結成一個互動、互優的聯動整體,實現土地、技術、資源等方面的價值體現。三是加快規模化畜牧養殖小區建設,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完善配套服務、規范管理制度、提高生產技術,實現養殖模式的專業化、規模化、標準化、生態化發展。
加大政策扶持,優化循環農業發展環境
一是營造有利于循環農業發展的外部條件,通過積極協調,對進入發展循環農業經濟的工商企業,在信貸、稅收、土地使用等方面給予更為優惠的扶持政策,積極引導工商企業和農民投資發展循環農業項目。二是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打破條塊分割和部門壁壘,組織全社會各方面力量支持循環農業經濟發展[6]。三是通過適當的保障措施,建立完善種植業的保險制度,降低經營風險,逐步提高循環農業的比較效益,提升投資主體對循環農業項目投資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