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9 02:06:56
序論:在您撰寫博雅教育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摘要:早期清華大學(1926-1952)的外文系培養了大量的人文學科杰出人才,是西方博雅教育理念在中國現代教育史上的成功實踐。它將西方博雅教育理念與中國傳統教育思想相結合,旨在培養中西會通、全面發展的文化人,而非器物化的某一特定職業的從業人員。其重視基礎、文理兼修的課程體系致力于培養受教育者的中西文化素養和創新能力,并非語言技巧或職業技能訓練。早期清華大學外文系在培養目標與課程體系兩個層面對時下高等外語教育深具啟示意義,對中國高校樹立正確的價值追求,弘揚人文精神以及提升受教育者的創新能力均有史鑒價值。
關鍵詞:博雅教育;清華大學; 外文系;外語教育;高等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9.2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1610(2014)04-0041-06
收稿日期:2014-01-17
作者簡介:吳自選(1969-),男,山東臨沂人,天津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從事翻譯學、外語教育研究;天津,300384。黃忠廉( 1965-),男,湖北興山人,文學博士,黑龍江大學翻譯科學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翻譯學、漢譯語言研究;哈爾濱,150080。
一、引言
清華大學外文系始于1926年,初名“西洋文學系”,1928年易名為“外國語文學系”??箲鸨l后,1938年清華大學與北大、南開三校遷至昆明,建立“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遷回清華園復校,1952年院系調整,外文系建制撤銷。外文系除培養出錢鐘書、季羨林、等學貫中西的大師之外,尚有一大批外國語言文學教育家、戲劇家、詩人、作家、翻譯家等杰出人才,以畢業年份為序(含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時期):1927年朱湘;1928年陳嘉和陳詮;1928年楊業治和吳達元;1930年李健吾;1931年張駿祥;1936年吳景榮和劉世沐;1938年方鉅成;1939年許國璋、王佐良、楊周翰和李賦寧;1940年穆旦(即查良錚)、趙瑞蕻、周玨良、黎錦揚和楊苡(即楊靜如);1942年許淵沖;1943年巫寧坤、何兆武、林同端和鄭敏;1945年金隄、劉承沛和杜運燮;1946年袁可嘉和卞之琳;1947年黃愛(即黃雨石);1949年楊德豫;1950年英若誠、吳云森(即江楓)和文潔若 ;1951年資中筠和馮鐘璞(即宗璞)等 [1]。清華大學文科研究所外國文學部1935年共畢業四位研究生:趙蘿蕤、田德望、曹葆華及楊絳,后來均成為學術大家[2]。
本文論及的清華大學外文系,指1926年至1952年間(含西南聯大時期)以培養“博雅之士”,匯通中西之學為目標的早期清華大學外文系(以下簡稱“清華外文系”)。博雅教育是一個內涵豐富、多維度的教育理念,本文重點討論清華外文系博雅外語教育理念與相應的課程體系,兼論清華外文系博雅教育對時下外語教育及整體大學教育的史鑒價值。
二、外語教育的博雅理念
作為博雅教育的一個重要里程碑,1828年耶魯大學的《耶魯報告》指出:博雅教育是一種全面的教育,一種開啟全部心智的教育,或一種全面開啟心智的教育。[3]它要求開設廣博的課程,反對高等教育過早的職業化和專業化,要求以經典的和基礎的科目訓練學生的心智。“博雅教育是文化的教育或是以文化為依歸的教育。博雅教育的最終產品是文化人。”[4]
(一)培養博雅之士
1926年,吳宓參照美國哈佛大學和芝加哥大學比較文學系的培養方案,撰寫《外國語文學系概況》,開宗明義提出了清華外文系如下五個培養目標[5]201:
本系課程編制之目的為使學生:(甲)成為博雅之士;(乙)了解西洋文明之精神;(丙)熟讀西方文學之名著,諳悉西方思想之潮流, 因而在國內教授英、德、法各國語言文字及文學,足以勝任愉快;(丁)創造今日之中國文學;(戊)匯通東西之精神思想而互為介紹傳布。
吳宓提出的清華外文系培養目標,濃縮了清華外文系的教育思想,為清華外文系的人才培養確立了基調。其第一個目標即為培養博雅之士,而博雅之士既不是一種職業,更不是一種職業技能。“博”是指融匯中西語言文化的廣博,是提升人格境界、成就學問事業的基礎,是知識的廣度,而“雅”是在“博”的基礎上形成的高雅志趣和學術涵養,是知識的高度。吳宓先生的“博雅”之說,簡言之,是“希望學生能夠吸收東西方古往今來的優秀文化,成為全面發展的人”[6]19-20。吳宓提倡博雅之士的教育模式, 深受其母校哈佛大學以及導師白璧德(Irving Babbitt)的影響, 其目的是造就具有深厚中西語言修養、寬廣文化底蘊、具有批判性思維、“博而能約”、“圓通智慧”的中西文化、語言通才,其實質在于人格的塑造、文化的熏陶和精神的修養。
(二)西方理念與中國傳統的結合
博雅教育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其實質是培養“通人”或“全人”;在中國,類似的傳統可以追溯到先秦的“禮、樂、射、御、書、數”六藝教育和漢朝以后偏重人格和人文素質的儒家教育。“六藝”雖有實用功能,但其實質是將受教育者培養成“君子”,即有德行、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與高尚道德修養、全面發展的“人”。清華外文系培養的博雅之士,兼具中國文化傳統中“君子”的理想人格的與西方現代知識分子的自由思想、獨立人格與批判精神。作為人文學科的外國語文教育,其根本目的不是訓練某一個職業領域的從業人員,而是通過中西語言文化的熏陶與教育,涵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體系,幫助學生形成全面的、均衡的知識結構,開闊其視野,提高其在融會貫通中西文化基礎之上的創造力、適應力。吳宓認為,教育之理想,尤其是大學本科教育的理想,應是培養了解自然科學、人文和社會科學的全面發展之通才[7]24。
吳自選黃忠廉:論早期清華大學外文系的博雅教育
三、清華外文系博雅課程體系
清華外文系的課程體系體現文理兼修、通專兼顧、貫通文史哲的特點,是實現博雅教育理念的路徑,也是吳宓提出的培養目標的具體實踐。以清華外文系1936-1937學年度的課程設置為例[8]:
第一學年44或46學分:英文8,國文6,中國通史、西洋通史(擇一)8,邏輯、高級算學、微積分(擇一)6或8,物理、化學、地質、生物(擇一)8,選習一種第二外國語8;
第二學年36學分:英文6,西洋哲學史 6,西洋文學概要8,英國浪漫詩人(專集研究)4,西洋小說(專集研究二)4,選習一種第二外國語8;
第三學年32學分:英文、德法文(擇一)8,西洋文學分期研究:古代希臘羅馬;中世;文藝復興時代(每門4學分)12,英文文字學入門4,戲?。▽<芯咳?,文學批評(專集研究四)4;第四學年24學分:英文、德法文(擇一)8,西洋文學分期研究:18世紀;19世紀(每門4學分)8;現代西洋文學:詩;戲劇;小說(任擇二種)4,莎士比亞(專集研究五)4;
選修課:拉丁文8;第一二年日文8;第一二年俄文8;英語捷徑4;研究課程若干6。
具體分析,清華外文系的課程設置有以下特點:
(一)重視基礎,文理兼修
在清華外文系四個學年共136或138個學分中,語言類課程共44學分。清華外文系強調“本系教授語言文字之方法,注重熟練及勤習。讀書談話作文并重,使所學確能實用,足應世需”[5]199。學生通過“讀書談話作文”,訓練扎實的語言基本功。但在清華外文系課程設置中找不到“精讀”、“泛讀”、“口語”和“聽力”這樣的把作為整體的英語語言文學肢解得支離破碎的課程,而是主要通過文史哲等課程來提高語言基本功?!拔餮笳軐W史由賀麟先生講授。他指定學生閱讀西方哲學名著英譯本(例如柏拉圖《對話錄》等書), 并讓學生用英文寫讀書報告?!保?]3
早期清華大學貫徹梅貽琦校長提出的“通識為主,而專識為末”[10]的教育理念,要求學生在自然、人文、社會三個方面有綜合的、廣泛的知識,而“不貴乎有專技之長”[11]。由于全校一年級學生不分專業,清華外文系與其他各系學生所選課程為“共同必修課程”,涵蓋文、史、哲、理等多個領域,重點在“博”。李賦寧先生言:“我在清華園渡過的大學一年級和二年級……英文的聽、說、讀、寫有了很大進步,法文的根基打得很牢靠,西方文學、哲學和歷史也都有了一些入門知識?!保?]29
(二)以“文”為主,注重西方文化的整體性
如果不將大一的44學分計算在內,清華外文系的文學類課程占到其余三年總學分的61%。文學課程分文學史和文學體。文學史按時代進行分期研究, 即古代希臘羅馬、中世紀、文藝復興、18世紀和19世紀,分配于三年中?!拔膶W體則強調分體詳細研究,于三年的學習中全面涵蓋了各種文體, 即小說、詩、戲劇、文學專題研究和文學批評等?!保?2]174-175 西南聯大時期,外文系開設的56門選修課程中,文學類課程更為豐富,涵蓋國別文學史、斷代文學史、類型(或體裁)文學史和作品選讀、作家與作品研究及文學理論,共28門,占選修課總數的50%,其余為語言理論及“外語及其他”類課程。僅在“類型(或體裁)文學史和作品選讀”類選修課中,即開設12門課程 [13]131。文學是博雅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文學對學生品德、性情和境界的熏陶與提升起一定作用。早在20世紀30年代,吳宓就十分強調文學的教育功能,主張學生通過閱讀、理解和比較研究中外經典文學作品,提高自身的素養和道德情操。他歸納出文學在啟迪學生心智,涵養學生心性,增進學生人格塑造,了解西方文明流變乃至增強學生愛國心等十大功能[7]59-64。
吳宓視西方文學、文化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要求學生對其具有廣博和全面的知識。清華外文系將英語語言文學置于西方語文的大背景下,有德、法、俄、拉丁等多種課程供學生修讀,并配合以嚴格的教學制度,培養出一大批德、法、俄語言文學專家。西南聯大時期,“在外文系的56門選修課程中,法語語言文學類選修課程即達11門?!保?3]137這些課程覆蓋面很廣,“使學生的注意力不僅局限在某一種外語或某一國別文學上,而是把西方文學、哲學和文化看成一個整體,大大擴展了學生視野”[9]3。
(三)選課制與旁聽制,貫通文史哲
吳宓從創造中國新文學和中外文化交流的高度,強調清華外文系學生中國文學功力的重要性[5]201:
本系對學生選修他系之學科,特重中國文學系?!康脑谟冢海?)創造中國之新文學,以西洋文學為源泉為圭臬;或(2)編譯書籍,以西洋之文明精神及其文藝思想,介紹傳布于中國;又或(3)以西文著述,而傳布中國之文明精神及文藝于西洋,則中國文學史學之知識修養均不可不豐厚。故本系注重與中國文學系相輔以行者可也。
高度重視中國文學的清華外文系不僅造就了一大批學貫中西的學者、翻譯家、戲劇家,同時也是中國詩歌史上著名的“中國新詩派”的誕生地,著名詩人穆旦、鄭敏、杜運燮、袁可嘉、王佐良就是在清華外文系的培育下走向成熟的 [14]。
早期清華大學除了實行美國式的學分制,更以獨具特色的選課制度,實現其造就通才的目標?!皩W生于每學年開學時,參照各系規定的課程表自行選定課程,中途亦可增選或退選,但大一應修課程不得中途退選”[12]119。清華外文系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術興趣選修、旁聽其他學系的課程,特別是同屬文學院的中國文學系、歷史學系和哲學系的課程,學生可以一日橫跨文史哲三大學科門類:“聽了羅常培的語言學,入鄰室錢穆的中國史課,晚間有金岳霖講‘哲學中的時與空’,須早去占座”[15]。在清華外文系讀書四年的季羨林先生曾言,真正對他產生了重要影響的只有兩門課,就是陳寅恪先生的《佛經翻譯》和朱光潛先生的《文藝心理學》。這兩門課影響他的一生,而這兩門課恰好都不是清華外文系的專業課[16]。清華外文系的選課制度給予學生很大自主性,允許、鼓勵學生跨學科、跨專業自由選課,為學生以中西語言文化為根基,在人文學科領域的融會貫通以及個性化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環境。
四、清華外文系作為外語教育的歷史坐標
清華外文系作為博雅教育在中國的成功范例,至少在以下兩個層面給外語教育界以啟示:
(一)從外語教育的人文屬性出發,造就外國語言文化通才
“外語專業教育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起一直采用專才型培養模式,導致學生知識面偏窄,文化底蘊不深。”[17]20世紀80年代起,外語界開始進行外語與經貿、新聞、外交、法律乃至科技相結合的所謂“外語+X(培養方向或輔修專業)”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改革,然而外語教育職業化、訓練化、空洞化的趨勢沒有得到根本的遏止,其人文學科屬性日漸淡化[18]244-245,外語院系淪為“語言培訓中心”或“體制內的新東方”,時至今日其定性、定位問題仍未得解決。外語教育不能也不應簡單地等同于職業教育、技能訓練甚至是應試培訓;如是,高等外語教育已然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和必要。外語教育過于重視職業技能的訓練而忽視人文素質的培養,其價值取向將趨向功利主義;以單純的就業需求為導向,導致外語專業學生在思想的深度、知識的結構、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與其他文科專業產生較大差距[19]。
外語學科的基本要素是語言、文學和文化,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兼具人文性[20],因此,人文性是外語教育的一個根本屬性,培養全面發展的“文化人”是外語教育的應然目標。外語教育只有明確了自身的人文學科屬性,才能找到專業的學科定位,才能確立適當的培養目標,而“我國英語專業教學改革中持續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課題莫過于培養目標?!保?8]243 從清華外文系的成功經驗看,外語教育應注重與文學、歷史、哲學等相關學科融會貫通的外國語言文化通才。許國璋先生在談及外語院系培養目標時強調外語人才必須是文化人[21]。
(二)從博雅教育理念出發,改革課程體系
始自20世紀50年代蘇聯模式的外語教育課程體系偏重語言技能訓練, 按照培養譯員的“語言學?!蹦J介_展教學[22],強調語言技能、忽視文化熏陶,重視機械訓練、淡化文學教化,缺乏認識能力和思辨能力的系統培養。時至今日,外語專業基礎階段課程仍以語言技能訓練為軸心,以大量機械操練為途徑。以英語專業為例,依據《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英語專業基本上都以專業技能課“基礎英語”、“高級英語”、“聽力”、“口語”、“閱讀”、“寫作”、“翻譯”為主干課程。主干課程不但所占學時數多, 而且持續時間長, 一般達到總學時67%左右[23];這些專業技能課程“分裂語言與文化,語言與知識,使語言教學淪為空洞語言與空洞交際,使學習者既無法習得語言能力與語言交際能力,又無法學習到知識”[24]。以訓練學生語言能力為核心的課程體系,實際上并不能提高學生的說、寫、譯等語言產出能力。而在英語專業高年級所開設的“專業知識課”如語言學、詞匯學、語法學等課程,更是冷知識傳授多于文本研讀,只能給學生們帶來信息與知識壓迫[25]。這樣的課程體系無助于學生知識、技能的增長,更不能提升、陶冶其人格,因此不僅受教育者不能用外語獲取信息與知識、傳遞思想與情感,最終造成學生“缺乏分析綜合的能力,很少有自己的想法,很難有創新意識,出不了創造性的成果”[26]。
清華外文系課程內容寬泛, 涵蓋自然、社會和人文三大學科。大一英文也指導英文閱讀和練習英文寫作。但英文閱讀和寫作的任務還由其它課程來分擔。而在西南聯大時期,外文系課程表中“單純的英文課(相當于時下的精讀、泛讀、聽力、寫作等)只占學年總學分的15.8%-24.2%。語言水平的提高, 主要是通過學習其他課程來實現?!保?7] 從外語教育的人文屬性及其規律出發,須在課程設置上確立“語言”和“文化”平衡,以中西文史哲經典著作為主要教學內容,以助受教育者建立完整的知識架構,厚植其人文底蘊,提升其思想境界,在扎實的中西語言基礎之上,培養其會通、思辨、適應和創新的能力。
五、清華外文系作為中國大學的歷史鏡鑒
清華外文系是早期清華大學全面實施博雅教育的在一個系科具體的、成功的實現。實際上博雅教育對當今教育的啟示,不僅在外語教育,也在高等教育整體。博雅教育不應只是清華外文系追求,而應是高等教育系統整體之追求。吳宓認為,培養博而能約,圓通智慧的通才,不僅適用于文史哲學科,自然和社會學科亦如此[7]68。
(一)博雅教育是大學教育的本然追求
梅貽琦先生認為博雅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學生勿囿于一途, 而得旁涉他門, 以見知識之為物,原系綜合貫通的,然其在理想上相關聯相輔助之處,凡曾受大學教育者不可不知也”[28],以梅貽琦、、竺可楨等為代表的中國早期大學主事者主張的是博雅教育理念中人格教化和知識教育的結合,人文教育與專業教育的平衡。20世紀50年代以降,尤其是院系調整以后,專業教育成為高等教育主導思想。至今,過于狹窄的專業教育思想并沒有煙消云散, 仍然制約著中國大學的發展。簡言之,大學教育高度專業化、過分實用化乃至功利化取向弊端有二:首先,以職業為導向的高度功利化的大學教育造精神缺失,導致受教者人格缺陷。受教育者蛻變成缺乏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的“器物”。如果受教育者普遍存在的自私狹隘、庸俗功利、寡廉鮮恥等諸多人格缺失,無疑是高等教育的失敗,與大學的使命背道而馳。其次,造成學生日益被束縛于狹窄的學科劃分之中,在很大程度上抹殺了大學教育與職業教育的區別。大學長期局限于培養所謂“專業技術人才”,學生沒有足夠的知識寬度、學習能力和健全心智去適應未來職業發展的需求,造成受教育者創新動力不足。
狹隘專業教育顛倒大學教育的本然價值,難以完成“人之所以為人”的教育,相反,它是器物化、工具化的教育。而梅貽琦先生主校時期的清華外文系博雅教育關注“人”的全面發展,其重點在人格、修養、靈魂的教化和熏陶,其本質是人文教育,而“人文教育是一切大學的靈魂之所依”[29]?!安┭沤逃亩ㄐ耘c定位問題,更恰當地是則是大學教育的定性與定位問題”[30],也關乎大學教育的使命問題。從某種角度而言,清華外文系的成功源于它回歸了大學教育的本質,作為歷史鏡鑒可以考察時下價值追求錯亂、辦學方向迷失的大學。
(二)博雅教育是應對大學挑戰的必由路徑之一
博雅教育是應對人文精神缺失和創新能力不足中國大學兩大挑戰的必由路徑。其一,博雅教育是以與人類歷史上積累沉淀下來的文明與文化遺產進行“對話”為主要內容的一種大知識觀教育,目的是打破傳統學科領域的壁壘,通過對經典的深入研讀,讓學生領略人類優秀思想文化的魅力,籍此實現“人”的整體素質的提升。清華外文系的博雅之說,如果說“博”是一種學術追求,那么“雅”即是一種人文品質和人格境界,清華外文系的成功源于它“注重人格的全面發展,關注人的精神和道德的需要,重視人文教育”[31]??傊迦A外文系的博雅教育模式既是觀照整個大學教育人文精神缺失的歷史鏡鑒,更是弘揚大學人文精神的路徑。其二,創新型人才所必須具備的開闊的視野、豐富的想象力、強烈的使命感等素質,而博雅教育主張的文理兼通和跨學科綜合性的課程有助于學生拓展視野,強化對知識整體性把握,使學生在融會貫通中汲取智慧,培養“學生獨立思想和批判精神”[32],而這些正是創新的必要條件。清華外文系畢業生許淵沖稱他:把生命科學的優質基因克隆問題,應用到中西文學互譯的理論上來,提出了優化的創譯論,使中國文學翻譯理論走上了世界譯壇的前列”[33]。
六、結語
清華外文系的博雅教育是一個完整而復雜的教育思想體系,也是一種辦學風格。它將西方人文主義的博雅教育與中國教育傳統相結合,以培養博雅之士為目標,致力于文史哲的貫通,著力于學生人文素質的養成,培養了大量人文學科杰出人才,確立了外語教育的“清華學派”,也為21世紀中國外語教育提供了啟迪和借鑒。
進入21世紀,中國大學面臨的是與清華外文系迥異的社會、教育和制度環境。清華外文系的成功是多種因素交匯的產物,然而外語教育的清華學派既是精神遺產更是鏡鑒,值得從外語教育界同仁從多層次、多視角進行更深入的探究,包括外語教育乃至整個大學教育的本質、價值、過程與目標,等等。
參考文獻
[1]方惠堅,張思敬.清華大學志(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532-642.
[2]百年清華 百年外文(1926-2011)編委會.百年清華 百年外文:1926-2011:清華大學百年華誕暨外國語言文學建系85周年紀念文集[G].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349.
[3]Committee of the Corporation, and the Academical Faculty. Reports on the Course of Instruction in Yale College[R].New Haven: Hezekiah Howe,1928:7-9.
[4]Strauss, L.What Is Liberal Education?[J].Academic Questions,2003(Winter):31.
[5]吳宓.外國語文系學系概況[G]//徐葆耕.會通派如是說——吳宓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6]李賦寧.學習英語與從事英語工作的人生歷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7]吳宓.文學與人生[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3.
[8]吳宓.外國語文系學程一覽[G]//徐葆耕.會通派如是說——吳宓集.上海: 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199.
[9]李賦寧.三十年代中葉清華大學的基礎課教學[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4).
[10]梅貽琦.大學一解[J].清華學報,1941(1):7-8.
[11]梅貽琦.清華學校的教育方針[G]//梅貽琦.梅貽琦教育論著選.劉述禮,黃延復,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65.
[12]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清華大學史料選編第二卷(上冊)[G].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13]西南聯合大學北京校友會.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校史——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六年的北大、清華、南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
社,1996.
[14]王燕.西南聯大外文系的文化精神——外文系與聯大詩人群[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2004(3):81-85.
[15]許國璋.回憶學生時代[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2):77.
[16]季羨林.季羨林文集:第一卷[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1-2.
[17]楊忠.培養技能發展智能——外語教育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J].外語學刊,2007(6):134.
[18]胡文仲,孫有中.突出學科特點,加強人文教育——試論當前英語專業教學改革[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6(5).
[19]劉毅.關于高校外語專業課程設置的思考[J].外語界,2000(3):12-17.
[20]王守仁.加強本科英語專業“學科”建設——兼評《北大英語精讀》[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2):42-43.
[21]許國璋.論外語教學的方針和任務[J].外語教學與研究,1978(2):6-15.
[22]王守仁.關于全面加強中國英語教育的思考[J].外語教學,2002(2): 89-92.
[23]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組. 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S].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5.
[24]馮燕.空心課程論——中國高等教育外語教育批判[J].現代大學教育,2006(6):36.
[25]張少雄.壓迫與封鎖不可能達成創新品質[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0(5):35-37.
[26]黃源深.英語專業課程必須徹底改革——再談“思辨缺席”[J].外語界,2010(1):12.
[27]付克.中國外語教育史[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65.
[28]梅貽琦. 學習范圍務廣、不宜狹[N].國立清華大學校刊(第 412 號), 1932-06-01(01).
[29]張楚廷.人文科學與大學教育[J].現代大學教育,2011(2):35.
[30]金耀基.大學之理念[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144.
[31]王順曉.吳宓在清華大學的教育實踐研究(1925-1037)[D].保定:河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33.
[32]吳自選.通識教育與翻譯人才培養的關聯——以西南聯大外文系的課程設置為例[J].上海翻譯,2013(3):51.
關鍵詞:教育與作品 文化視域與途徑 綜述與評析
語文教育是“以文化人”和“以人化文”的文化過程。王韶華在四十多年教育、教學過程中,著手于“化人”,即教書育人;又著書立說,乃謂“化文”。他出版了二百萬言探討文學、文化和教育理論的學術專著,以及表現生存的本土世界和心靈生活的作品集。
《文學形態論》是他的代表作,已經三次出版。著重于三個方面研究:其一,從作品文本入手,研究文學審美的蘊含和表達方式;其二,從創作主體出發,研究文學審美表現的個性和風格;其三,立足于欣賞者角度,研究文學審美接受的過程和效果。在文學理論討論中,提出“文學形態”命題,從文學生成過程、內在結構與表現形式方面,揭示文學的本質與特征;提出“文學言語生命嬗變”的命題,探討文學推衍變化中個人言說、“對話”的“語言藝術”,認知文學發展的基點和原動力是言語生命力;提出“當代文化范式可能性探求”的命題,分析文學流派、類型及藝術特色,以求得當代文學范式可能性的途徑;提出“建立‘召喚結構’的智慧詩學”的命題,在當代文化詩學背景下,激發自我智慧與創作精神,努力建立一種具有“活性效應”的闡釋過程與理論框架。
《文化智慧論》集中了近年來的研究成果,曾經以此命意的論文在《光明日報》接續發表,擬為甘肅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內容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以“國學”入手,探討文化精神,在文化自覺意識的理論探析中,著重從真、善、美三個角度予以解讀和詮釋;二是以“文化社會學”著眼,揭示“文化智慧”主旨,探討知與行的內在邏輯關系,使文化自覺找到了實現的路徑;三是以“地方文化”立足,分析歸納其文化成果,建構“崆峒文化學”。其感性、理性互見,產生相互推衍的文化作用力,認識觀和實踐觀向前邁進了一步。這是當代文化理論新的質點,是哲學思維中人文精神的高度喚醒,積極地尋找并運用人類思維、活動的智慧結晶,解讀歷史、服務當下現實、啟迪未來。
《行走教育論》是研究“治學”和“為學”立身之作,是一個教師知識積淀和個體經驗的開發“言傳”,與學生、世界和生活的“對話”,形成了獨特的教育觀。他描述極其生動的語文教育活動場景――一個心靈帶領一群心靈,行走于語言與意義的世界。突出“行走”這個關鍵詞,就在于強調主體的自主、能動性,突出學生知識、心理和思維能力諸方面的“生長”。借鑒中國“詩教”“成人”傳統和西方“博雅教育”理念,試圖通過人文通識教育,打造更廣泛的文化與審美結合一起的“詩意”學習空間,能夠 “造就具備遠大眼光、通識識見、博雅精神和優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層的文明教育和完備的人性教育”(帕卡德語),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自主性以及優秀人格,成為“完整的人”。
綜上所述,文學論、文化論、教育論可謂專著“三論”。他的語文教育充滿了文學藝術魅力與光彩。散文作品《頭上頂的黃土》另開生面,徜徉生于斯長于斯的黃土地,了解本土優美的山水景觀、深厚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風土人情,領悟其粗獷而本真,樸實而渾厚,平易而崇高的民族文化特征,理喻生活的真諦,認識生命的意義。《留住春天》就是“春天之詠”。它是春天的明徹、開朗和夢幻的真實映現,獲得那勃然的脈息和鮮活的意象,以詩的形式創造別樣的春天(可謂“第二自然”),集中地反映了對世界、生活的領悟和感受,以及對詩歌藝術的追求與表達。最后一卷《崆峒人》,力求寫一部隴上兒女的苦難史、奮斗故事以及有著蒼郁闊大氣氛的文化大書。其中充滿了愛與恨的抗衡,美善與丑惡的較量,人性與神性的扭結,文化與生活的演繹,彌漫人格魅力和人性的光芒,多側面地勾勒那不斷求索、改變人生命運的圖式,顯現以匍匐大地而敘述歷史的價值意義。
【關鍵詞】美國文理學院 通識教育 課程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6-0001-05
通識教育也被稱作“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19世紀初,美國博德學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將通識教育與大學教育聯系起來,之后此理念在英國發展為主張教育的唯一目的,是獲取知識和發展智慧本身。二戰前通識教育與自由教育幾乎是同義語。通識教育雖源于并涵蓋了自由教育,但不同于自由教育,同時也不等同于道德教育。
通識教育發展于美國,現今已發展得非常成熟。特別是以實施全面的通識教育為理念的美國文理學院,其通識課程更具特色。因此,研究和借鑒美國大學的通識教育發展歷程和成功經驗,尤其是其通識教育觀念的發展歷程,對我國通識教育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然而,中國大學和美國大學在通識教育發展歷程上所處的經濟、文化、政治條件不一樣,所遇到的具體問題也不同。所以,中國大學不能盲目地以美國大學為參照系改革自身的通識課程模式,而應立足客觀實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繼承本國傳統優秀教育觀念的同時,批判性地借鑒美國大學通識教育的觀念和課程模式,以正確的通識教育觀念指導通識課程模式的構建和改革。
因此,總結和學習美國優秀文理學院開展通識教育的經驗,結合本國實際情況取長避短,對我國大學通識課程體系的構建和調整都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從對比分析的角度出發,對當前美國文理學院的通識教育觀念和通識課程模式進行研究,希望為我國高校通識教育課程的改革提供借鑒和啟示,探索出一條把中國建設成為教育強國的道路。
一 研究背景
美國文理學院是一類具有美國特色的高等教育機構,是美國本科教育的重要力量之一。目前,美國共有4000多所高等院校,文理學院所占比例盡管不高,但卻有著十分特殊的地位。伯頓?克拉克認為美國文理學院是“與眾不同”的學院,他指出,“在巨型大學和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時代,這些小學院在美國社會中仍然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許多人心中占有一席之地。這些私立文理學院是美國教育系統中的浪漫元素?!?/p>
美國文理學院的雛形源于早期英國牛津和劍橋大學的學院模式。自1636年哈佛學院建立到19世紀末的200多年里,文理學院一直被視為美國高等教育的核心,在美國多樣化的高等教育結構初步建立后,文理學院在高等教育中的主體地位才逐漸被取代??▋然虒W促進會高等教育機構分類把文理學院的特點描述為:辦學重點在于學士學位課程,學士學位授予量占所有學位授予量的50%以上,文理學科領域所授出的學士學位占所有學科所授出學位的50%以上。據2005年卡內基教學促進會高等教育機構分類的統計,美國文理學院有287所,占所有高等教育機構的6.50%,入學人數527533人,占所有高等教育機構入學人數的3.00%。與綜合型大學相比,文理學院規模小,但辦學特色鮮明,而且以其高質量的本科教育在美國教育界占有一席之地,美國教育界歷來都很重視文理學院巨大的社會影響力。
盡管通識教育問題是我國高等教育領域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但通識教育課程的開展卻始終不甚理想。美國文理學院一直以本科教育為主,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與思維,其通識課程很具特色。帕斯卡瑞勒等人的研究指出,文理學院在本科教育方面有很多優秀的、獨特的做法,因此文理學院確實對學生的智力發展和個人成長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也是教育大國,在經濟上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然而,中國卻不是一個教育強國。如何實現中國教育強國之夢?本文通過對美國文理學院通識教育的系統研究指出,如果我們可以借鑒其通識教育的有益經驗,結合中國現實國情,在繼承本國傳統優秀教育觀念的同時,批判性地借鑒美國大學通識教育的觀念和課程模式,構建有中國特色的高校通識教育體系,不僅能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找到突破口,也能探索出一條實現中國教育強國之夢的道路。
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已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強化特色意識,重視特色建設,確立和實施學校特色化發展戰略,已成為高校生存和發展的必然選擇。因此,美國文理學院的有益經驗對我國高等教育實踐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在對通識教育相關文獻的查找中,筆者發現學者們所關注的基本上是研究型大學,具體地說是少數幾所著名大學的通識教育,而對實施全面通識教育的文理學院的關注有限。筆者在資料搜集中發現,我國對美國文理學院的研究主要是從2004年開始,目前已發表的相關論文數量不多,在這方面的理論研究相對薄弱,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本研究能夠豐富我國對美國文理學院的理論研究。目前,國內學者對于通識教育的研究視角表現出多樣化的趨勢,既有研究美國通識教育史、理念、本質的,也有探討我國通識教育發展困境的,總體來說,有針對性地分析通識教育課程模式的研究還相對較少。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許多學校還停留在一些表面的工作,并沒有從實質上去尋找通識教育的精髓,因此,通識課程在設置方面也存在不少問題。而美國文理學院的教育理念正是全面地實施通識教育,所以其通識教育課程極具特色,相信通過本文的研究能為我國普通高校的本科通識教育課程提供良好的借鑒。
教育觀念與課程模式之間既有直接聯系也有間接聯系,但由于理論和實踐是有距離的,所以,它們之間的關系更多地體現為間接聯系。本研究認為教育觀念產生的時代背景和社會背景是它們賴以維系的紐帶,而由于教育觀念具有社會屬性和時代屬性,教育觀念和課程模式之間不是完全的一一對應關系,主要表現為一對多或多對多。
在中美大學教育觀念和課程模式的對比研究中,不應只側重于單純的模式比較,因為模式只是外在形式,教育觀念才是內在本質,對模式的研究和比較有助于凸顯教育觀念的不同。而認識到教育觀念和課程模式之間的關系,可以使中國大學正確看待美國大學通識教育的觀念和模式,從而有選擇地借鑒,并根據中國國情和學校特色建立自己的教育觀念,創建與此觀念相呼應的課程模式。
二 概念解析
1.文理學院
本文研究的文理學院是指美國的文理學院?!督逃筠o典》第3卷對文理學院的定義為:(1)僅設文、理系科的高等學校,以實施博雅教育為主。有些亦提供某些專業性教育,如音樂、美術等。學制一般為四年,有權授予學士學位。少數學校在某些基礎學科領域亦可授予碩士學位。(2)設文、理系科的學院。芬斯特在《高等教育百科全書》中從功能的角度為文理學院下了定義,認為文理學院是指處于綜合性中學和大學的研究生課程之間的學校,它的基本功能是為學生打下自由教育或通識教育的基礎,但同時也可以設置專業性的課程。它一方面為學生進一步深造打下基礎,另一方面初步實現專業化,搭建中學和大學的高層次專業化課程之間的橋梁。
本文的主要研究對象是四年制文理學院,屬本科學院的第一類,主要招收18~24歲的全日制學生,且每年至少授予10%的藝術與科學類學士學位,涉及領域包括藝術、人文、語言、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授予不多于50個碩士學位、不多于20個博士學位的文理學院。
美國文理學院(也被稱為“自由學院”、“博雅學院”等)的特色就是注重全面的綜合教育,課程設置包括藝術、人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門類。最新的卡內基分類把目前美國高校中的125所學院劃入文理學院這一類。這125所文理學院都是歷史悠久的名校,在高等教育大眾化、市場化的今天,依然堅持教學型大學的辦學模式,秉承博雅教育的教學理念,以“小而精且獨立”聞名。
文理學院的英文原文是Liberal Arts College(LAC)。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arts不應簡單地理解成“藝術”,而應該是素質、能力和思想等因素的綜合“軟實力”。文理學院的目標不在于教會學生某些具體的謀生技能,而是從多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使其成為一個高素質、有教養的文化人。由于文理學院主要提供本科教育,因此教師能夠全身心投入教學,而不必花費大量的精力忙于科學實驗和。同時,文理學院的規模小,師生間互動密切,這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非常有幫助。
絕大多數文理學院只招收全日制學生,實施全面的本科教育,僅有29所學院是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并存的。在許多美國人心里,文理學院代表著經典的、高質量的本科教育,這使一流文理學院成為研究型大學本科生院不可忽視的競爭對手。美國最具權威和最有影響力的高校排名機構《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在每年的排名中會單列出文理學院一項,這也反映了美國社會對文理學院本科教育的重視。
2.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的英文表達為“General education”,國內也有人翻譯為通才教育、普通教育或是一般教育。通識教育這一譯法,最早為臺灣地區的學者所使用,20世紀90年代以后逐漸被我國大陸地區的學者所接受和認同。
與“General education”相對的是“Special education”(專業教育)。哈佛大學發表的《自由社會中的通識教育》中指出:“教育可被廣義地分為general和special兩個部分……這兩方面不能割裂或對立?!奔又荽髮W的萊文指出:Special education側重于學生所學知識的“深度”,而General education側重于知識的“寬度”。因此,“general”和“special”不是指教育目標和教育方法,而是與教育內容和教育模式等問題有關??梢?,對“通識”有兩種理解,即“可融會貫通的知識”和“適用于所有人的知識”,前一種理解側重于知識間的關聯性,指學科的融合與互相滲透;后一種理解強調知識的適用性,指沒有文化的阻隔。但無論是哪一種理解,都體現出對教育內容的重視。
追根溯源,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或Liberal arts education,也譯為“博雅教育”)始于古羅馬時代,1828年的《耶魯報告》肯定了其價值。不同歷史時期,人們對自由教育的理解會有差異,然而作為高等教育的一個基本理念,長期以來它一直受到西方教育界的肯定和推崇。今天,自由教育依然被當作美國高等教育的精髓。自由教育不強調專業教育和職業教育,強調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傳授單一學科的知識或職業技能,而在于通過提供廣泛的內容,使學生獲得廣博的知識,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通識教育起源于古典的博雅教育,是以培養“理智的自由人”為目標的,其教育對象以上層社會的“有閑階級”為主,以“七藝”,即文法、修辭、邏輯、幾何、算術、天文、音樂為主要教育內容。文藝復興時期所倡導的人文教育以及19世紀由紐曼提出并在歐洲產生重大影響的自由教育都是20世紀中葉以來不斷興起的通識教育思想的理論源泉。事實上,自19世紀通識教育被提出以來,對于通識教育的內涵,學者們觀點不一。我國學者李曼麗搜集和整理了對通識教育內涵的表述具有代表意義的著作。本文借鑒了我國學者李曼麗女士對通識教育的定義:就性質而言,通識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組成部分,是所有大學生都應該接受的非專業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識教育旨在培養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的、有社會責任感的、全面發展的社會的人和國家的公民;就其內容而言,通識教育是一種廣泛的、非專業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識、技能和態度的教育,是指對所有大學生普遍進行的有關共同內容的教育,包括基礎性科學知識的傳授,公民意識的培養,健全人性的熏陶以及一些非專業性的實際能力的培養。意在培養學生具備完整的人生知識,以使受教育者在人格與學問、理智與情感、身心等方面得到自由、和諧的發展。通識教育代表了西方的大學教育觀,這種教育觀貫穿于整個西方高等教育的發展歷程。無論是紐曼、赫欽斯還是布魯貝克、博耶都強調通識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可以說通識教育是西方大學的文化代表,它本身就是一種大學精神的體現。
通識教育的概念隨歷史的發展而演變,在不同的教育時空被賦予不同的含義。大體上包含兩層含義:(1)物質層面,通識教育告訴人們如何做事;(2)精神層面,人們通過創造性活動使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并超越人的存在本身,通識教育告訴人們怎樣做人,因此與職業教育、專門教育等傳統的教育目標存在很大差別。作為一種理想的教育和教育的理想,通識教育被許多人視為教育的最高階段和最高境界。
在大學教育大眾化和普及化的今天,存在教育過分強調專業化,重視學科專業的劃分,從而忽視知識的整合和融合的現象。這樣使剛剛跨出校門的大學生在面對快速發展的社會時感到難以適應,同時,過分重視專業化教育往往導致忽視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質的培養,結果是學生缺乏完整的知識結構,對自我、自然、社會之間的關系很難產生全面的認識,缺乏作為一個對社會負責任的人所需的道德、情感、智力、體力的全面發展。而通識教育是對大學生進行的有關普遍內容的教育,不僅包括基礎科學知識的傳授,公民意識的培養,健全人性的熏陶,還包括一些非專業性的實際能力的培養,其中主要是培養學生的人生知識,以使受教育者在人格與學問、理智與情感、身體與精神等方面得到自由、和諧的發展。
在美國,大多數文理學院實施純粹的自由教育,不強調專業教育或職業教育。雖有少量學院設置了職業教育或專業教育,但仍以自由教育為重。課程的設置通常涉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三大類,學生需要學習豐富而廣博的課程,如英語、文學、外語、生命科學、數學、哲學、宗教、物理科學、心理學、社會科學、視覺和表演藝術、地區種族和文化研究、多學科和跨學科研究等。學生在文理學院接受教育后,或邁向社會參加工作,或進入研究生院進一步深造,都相當受歡迎。文理學院通常的做法是采取必修課和選修課相結合的方法實施自由教育。如科比學院必修課要求學生按順序學課程。核心課程包括藝術、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四大學科的若干門課程。選修課則可以按順序選擇每一學科的任何課程。例如,在藝術里選修“創造性的表達”、在人文科學里選修“判斷力和信仰”、在自然科學里選修“探索的過程”、在社會科學里選修“社會分析”等。還有一些文理學院則沒有規定必修課程,幾乎完全實行選修制。例如,阿姆赫斯特學院的學生就是在33類學科和2個研討課中自由選修。33類學科主要包括了美國研究、人類學與社會學、藝術和藝術史、亞洲的語言和文明、天文學、生物學、黑人研究、化學、古典名著、計算機科學、寫作、經濟學、英語、環境研究等。33類學科下又開設了800多門課程,2個研討課下又開設了若干不同主題討論課,每個主題下又開設若干門討論課。此外,圣?約翰學院至今仍實施赫欽斯的名著經典課程。學生在讀期間要通讀文學、數學、哲學、神學、科學、政治學、音樂、歷史、經濟等學科的經典著作。因為圣?約翰學院的教育者們認為這些名著體現了永恒而普遍的價值,值得所有學生精讀熟記,反復背誦。圣?約翰學院的名著經典課程廣受好評,在2005年的《普林斯頓評論》“學術氣氛最好的本科院?!迸琶形痪忧傲小?/p>
根據調查發現,20世紀70年代以來,文理學院對通識教育在數量、結構、內容等方面進行了調整。通識教育數量有增加的趨勢,多數學院其通識教育的比例占到本科課程的1/3到1/2,優化了課程結構,而且增加了指定課程。在課程內容方面,更加強調寫作、口頭交流及數學課程等。為適應社會的發展,在通識教育中專門設有計算機課程。由于社會的多樣性和多元文化的發展趨勢已成為主流,因此,跨學科和課程的整合在文理學院中變得十分普遍。此外,目前大多數文理學院采用分布必修的課程模式,但分布的類型發生了變化。一些文理學院的通識教育還展現出獨特特征,如有的學院明確要求學生完成某種“體驗學習”;有的學院要求學生在完成規定課程外,還要參加某些政府部門或教會的服務;有的學院對參加社區服務的時間有明確規定;有的學院要求學生必須參加一定數量的校園文化活動(講座和藝術表演活動等);有的學院還規定,學生要對參加的活動作書面或口頭的報告;有的學院開設了全校范圍的“問題晚餐”,在此期間會邀請全國知名人物出席,學生和教師須就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展開討論。調查還發現,出于對各種因素的考慮,學院會經常性地修訂其通識教育課程。從廣義上來說,學院修訂通識教育課程是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包括競爭、評審、職業發展等因素;從狹義上來說,是為了滿足學院自身的發展,包括解決學院內部的學術和體制的問題。
總體來說,美國文理學院通識教育最顯著的特征有以下兩點:(1)教師與學生的密切交流。這可以解釋為什么美國最優秀的通識教育沒出自哈佛、耶魯,而是出自于以威廉姆斯為代表的小型學院。那里堅持小班授課,一門課有十個學生一起上課就已經算是大課了。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老師可以花大量的時間和學生一起閱讀書籍、討論問題以及合作研究。對比起來,通識教育的推行在中國高校中時常遭遇困難,其原因之一便是缺乏能長期深入地與學生進行真誠交流和分享的教師。(2)以生為本,學校為學生的成長創造最優良的條件。哈佛的本科生教育曾一度排名下滑,原因主要是學校過多地將精力放在商學院、法學院等職業教育上,而忽視了通識教育的發展,這也促使了哈佛的全面反省。實際上,在美國的自由人文教育中有三個部分是相互聯系的。首先是教學課程的安排,它強調文理交叉課程、核心課程、原典閱讀課程等;其次是獨特的宿舍文化,導師和舍監會在宿舍內跟學生就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進行密切而深入的交流,學生也會以宿舍為基礎組織各種活動和討論;再次是學生要組織并參與各種社團活動,參與社會實習,積極投身社會服務。這三類活動都會得到教授、管理部門乃至校友的大力支持。
在通識教育的操作層面,國內高校的具體操作方式以及教學環境與國外相比,還存在許多不同的地方。根據筆者對所在大學的研究,筆者認為在當前國內高校的通識教育中,以下幾點較為重要:首先,通識教育應注重對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良好的思考能力常體現為對他人觀點的理性思考,特別要有批判性的思考能力。但這種思考能力的培養不只限于原典閱讀,還需要大學生接觸現實世界并學會反思。其次,高校的通識教育應強調對審美觀的培養。為此,通識教育中應包含大量與美育有關的課程和活動,如參觀博物館、美術館、體驗館等,甚至還要學會親近大自然。此外,通識教育還應強調學生品德的培養。要讓學生學會尊重他人、學會傾聽和接受不同觀點、學會寬容,還要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社會角色以及對社會和家庭的責任,尤其是要讓他們學會了解和分析社會問題、有爭議的問題,并能嘗試著自己尋找改善現狀的途徑。因此,特別是在理工科大學中,通識教育還應注重“在做中學”以及全面而深入的田野調查,從而加深學生對本學科的理解,密切學生和社會的聯系。最后,通識教育應強調對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通識教育應重視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社會觀的形成,通過開展各種社團活動和創造社會實習的機會,讓學生了解并學習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方式和技巧,學會相互合作。
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在教學實踐中,通識教育的全面實施還有一定的難度,但可以采取在一定范圍內進行試點的做法。具體的做法可以是先招募一批有志于通識教育的教師,根據實際情況,以一定的比例配備相應的教師與學生來組建“試點班”。在“試點班”中應確保學生和教師的密切交流,在開展通識教育課程和經典名著研讀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參與他們感興趣的研究工作并學會在研究中學習,支持學生自行組織社團,鼓勵學生到社會各個部門去實習。通識教育的方式不必遵循某一固定模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保持本土特色及鼓勵創新,其成功的標志不在于通識教育課程的全面設立,而在于培養出全面發展同時又有責任感的人才,因為衡量一個好大學的標準之一便是它究竟能培育出多少棟梁之才。
3.課程模式
關于課程模式的含義,學者們有不同的理解。《教育大詞典》將課程模式解釋為課程類型,指出,課程類型 (Curriculum types or categories)也稱“課程模式”(Curriculum models)。也有學者認為:“課程模式是按照一定課程設計理論和一定學校的性質任務建立的、具有基本課程結構和特定育人功能的、用在特定條件下課程設置轉換的組織形式?!?/p>
筆者認為,要弄清課程模式的含義,首先應弄清楚什么是模式。其實,模式與模型是有關系的,但兩者有很大不同。模型可分為實物模型和非實物模型,前者指與原型有著相似結構、相似物理性質或相似過程的模型,后者多為抽象層面,如數學模型、思維模型等。而模式除有“?!钡暮x外,還包含“式”,即指樣式、形式。因此,模式的含義比模型更寬泛,它更側重于研究對象的典型性、概括性和代表性。
英國教育家斯賓塞在《什么知識最有價值》的論文中最早提出“curriculum(課程)”一詞,意為“教學內容的系統組織”。我國鐘啟泉教授認為:“課程是旨在遵照教育目的指導學生的學習活動,由學校有計劃、有組織地編制的教育內容?!睂τ谡n程模式,《教育大辭典》給出的相應解釋是:亦稱“課程類型”,指課程設計的不同種類或方式,由不同的設計思想產生。
綜合以上分析,筆者認為課程模式是一種課程范式,具有典型性和簡約性,這種課程范式具有特定的結構和功能,且適應于某類特定的教育條件。因此,課程模式既是一種結構模式,也是一種功能模式,它既要規定課程的基本構成又要設定其相互關系,同時這種范式的構建又是以特定的教學目標為指向的。
因此,從廣義來說,課程是指學生在學校環境中獲得的各種經驗;從狹義上來講,課程是學校為實現培養目標而開設的各種學科及其內容、范圍、活動、進程等的總和。綜上,本研究中的課程模式是指學校為實現教育目標而開設的課程內容、范圍及課程實施過程等組合而成的一個動態的框架。另外,對課程模式可以作形式性的分析,但從根本上看,課程模式是一種具體模式,如本文所討論的是通識教育課程模式。
參考文獻
[1]Schmidt G. P. The Liberal Arts College―A Chapter in American Cultural History[M]. New Jersey: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57
[2]Clark B. R. The Distinctive College[M]. New Brunswick:Transaction Publishers,1992(4)
[3]Forest J. JF、Kinser K.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An Encyclopedia[M]. Santa Barbara: ABC-CLIO,2002:109
[4]王春春.“與眾不同的學院”:美國文理學院的特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5)
[5]Ascarellae,etc. Liberal arts college and liberal arts education[R].ASHE Higher Education Report,2005(3):54
[6]顧明遠.教育大辭典(第3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62~63
[7]王春春.美國精英文理學院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
[8]王春春.以“學”為中心:美國精英文理學院教學特點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2)
[9]李曉路.美國通識教育的借鑒與思考[J].求索,2009(11)
[10]朱宏清.美國文理綜合本科學院及文理教育探微[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04(l)
[11]李曼麗、汪永銓.關于“通識教育”概念內涵的討論[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1999(1)
[12]苗相甫.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 做人與做事相統一[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5(8)
[13]陳小紅.通識課程與專業課程的博弈與一致性:美國的經驗[J].復旦教育論壇,2007(5)
[14]張鳳娟.“通識教育”在美國大學課程設置中的發展歷程[J].教育發展研究,2003(9)
[15]沈文欽.西方學者對博雅教育思想史的研究:1890-2005[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9(6)
[16]陳向明.從北大元培計劃看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關系
[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6(3)
[17]陳秀平、劉拓.我國高校通識教育現狀比較分析[J].中國電力教育,2003(2)
[18]教育大辭典編纂委員會.教育大辭典(第1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19]〔美〕威廉 F.派納等.理解課程(張華等譯)[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20]張華等.課程流派研究[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
[21]鐘啟泉.現代課程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177
[22]肖溫雅.課程模式與學生的主體性發展[J].教育探索,2006(3)
[23]潘懋元.新編高等教育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
[24]劉海峰.可持續發展與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7(3)
關鍵詞 高職院校;港臺高校;通識教育;課程設置
中圖分類號 G718.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3219(2014)32-0025-04
通識教育最早產生于美國,1882年美國耶魯大學的耶魯報告中首次提出“generaleducation”,1945年美國哈佛大學的《自由社會中的通識教育》報告中首次呈現了其完整的意義。通識教育的中文用語由臺灣學者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翻譯借鑒而來,目前港臺通用的名稱有通識教育、博雅教育、全人教育等,大陸從本世紀初開始熱衷于通識教育的研究。但無論是通識教育還是博雅教育,都面臨課程的開發和設置問題。在通識理念下,課程的設置更能體現教育模式的內涵,因為通識教育不像專業教育那樣有明確的教學科目,通識教育體現區分大類的原則,所以港臺高校專門設有“通識教育中心”來研究課程發展,而在大陸除復旦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名校在此方面嘗試較多外,其他高校的通識教育尚處在起步階段。因而,清晰明確的課程設置是通識教育的核心和靈魂,體現了“通識”的真正理念所在。
一、高職院校通識教育課程設置的必要性
從本質來說,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只是教育理念的不同,但其目標都是培養適應社會的完整的人,專業教育重在教的層面,而通識教育則重在育人;通識教育最大的特點是沒有硬性的專業劃分,這使得學生有多樣化的選擇,接受知識的視野更為寬廣。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多在行業一線,看重的是人才的專業技能和操作技巧,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也有意識向實訓傾斜,追求的結果是在專業領域內有一定的功底。盡管如此,高職院校在課程設置方面應該有通識教育理念的滲入,這不僅是職業教育對全方位人才培養的要求,同時也是高職院校走向國際化的必然選擇。
知識經濟時代的主要特征是知識密集和技術密集。而經濟的增長與發展主要依靠知識技術創新,這就需要一大批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這些創新人才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更要具備廣博、扎實的通識素養[1]。從創新的角度而言,通識教育在課程規劃方面涉及多學科知識,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思考問題的能力,而非局限于專業知識。
當前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和課程劃分過于精細化,其弊端也日益凸顯:一是過于注重專業,而不廣泛涉獵,培養了更多的“匠人”;二是專業劃分過于精細,知識體系被割裂成不相關聯的條塊,破壞了學科之間的聯系性,不利于學生進一步深造;三是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過分強調系統性和完整性。這些問題導致人才培養中缺乏通識性,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無法協調,培養出的人才適應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創造力不足。臺灣地區于1984年開始全面實施通識教育課程選修制度,各高校也陸續實施通識教育,從最初課程設置的琳瑯滿目、五花八門,到整體上的統一,最終呈現出清晰的輪廓,大體上有七個方面的主題:人文教育;社會科學教育;自然科學教育;生命教育;公民的資質教育;管理科學教育;環境教育。這些課程主題基本上概括了學生在大學期間應該有的基本知識素養,致力于培養一個能夠適應社會的完整的人。而稍后開始重視通識教育的香港也在不斷的發展中形成了幾個相對集中的主題,如個人成長與人際關系、現代中國、全球化、公共衛生、能源與環境等。因而,大陸高職院校要打破固有觀念,大膽開設富有綜合知識結構的通識教育課程,這不僅有利于增強學科的聯系性,完善高職院校整體的課程規劃和設計,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理性、情感、意志和興趣。
二、高職院校通識教育課程設置模式分析
港臺通識教育的實施比大陸早,目前各大高校均成立了通識教育中心,在香港的部分大學還成立了通識教育協會,在課程設置模式方面既有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并存的模式,也有通識教育優先模式和以通識教育為核心的模式。2005年,復旦大學正式成立復旦學院,率先實質性地推進通識教育改革,入學的學生首先接受通識教育課程學習,再進入專業課程學習。通識教育課程設置包含六大模塊:文史經典與文化傳承、哲學智慧與批判性思維、文明對話與世界視野、科學精神與科學探索、生態環境與生命關懷、藝術創作與審美體驗。復旦大學校長王生洪認為,通識教育是大學應對時代和社會變遷的一種反應[2]。這種反應體現在課程中就是要解決人文精神和創新動力不足的問題。綜觀通識教育課程設置模式,大體上分為三類。
(一)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并存模式
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并不矛盾,如果說二者之間有爭議的話,主要是如何更好地實現融合的問題。實際上,大陸高職院校所開設的通識教育課程大部分屬于此類,是通過主修專業課程以外的職業延展課、職業選修課和全校公選課來完成。但從通識教育的本意來看,大部分高職院校所謂的通識教育課程與其宗旨并不相符,主要是出于對學生完成學業學分的要求。以香港科技大學為例,其通識教育的理念貫穿于學生整個的學習生涯中。香港科技大學的通識教育分為兩大塊:一部分是由四大學院提供的4個范疇的通識課程,涵蓋人文社會科學、工商管理、工學、科學,通識課需要修滿6門課18學分;另一部分是教學促進中心開設的通識教育課程,包含有效學習與思考方法、網絡應用中的多媒體技術、團隊與領導能力、職業規劃等。這類課程主要以討論、實踐操作、小組項目等形式進行,訓練個人多方面的技能[3]。人文社會科學類目總計開設100多門通識課程。臺灣屏東科技大學采用了通識均衡選修模式,學生除接受專業訓練外,還廣泛接觸科技、人文、社會知識,達成全人教育的理想。為實現這個目標,該校的通識教育課程由人文學科、社會科學、自然與生命科學、數理與應用科學四大部分組成??傮w而言,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并存模式下,通識教育的課程設置處于輔助地位,目標是實現全人教育,但這種模式的通識教育如果融合度不夠,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
(二)通識教育優先于專業教育模式
通識教育優先于專業教育模式最為典型的情形是學生入學后不分學科專業,先進行通識課程的學習,后兩年再回歸各學院、各系部進行專業課程的學習。這種模式的優勢是通過通識教育,在各種能力有所提升的前提下,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方向。復旦大學率先進行了嘗試,新入學的學生先到四大書院(志德書院、騰飛書院、克卿書院和任重書院)進行學習,學習結束后才開始專業課的學習,這種方式接近了通識教育的本質,在推行和改革方面是值得肯定的。而在臺灣地區,云林科技大學也選取“誠、敬、恒、新”的校訓作為通識教育的課程體系,讓每一位云林科技大學的學生都具有“重人文、敬倫理、肯做事、能創新”的涵養,該校要求學生科技能力和人文素質兼備,不斷提升整合知識結構的能力,而非只會某一個專業領域。從云林科技大學的課程設計來看,“誠”類課程主要是文學與藝術;“敬”類課程主要是社會與文化;“恒”類課程主要是哲學和宗教、生命教育等;“新”類課程是綜合。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通識課程優先于專業課程開設和學習,體現了通識教育的基礎,這對學生完成后面的學業大有助益。
(三)通識教育為核心均衡專業教育模式
此種模式被稱為通識教育的最佳模式,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很難實現,這需要打破一些常規,尤其是要在克服通識教育弊端上下足功夫。在專業教育占據主導地位的當下,以通識教育為核心意味著在課程設置上通識教育的內容占據了大部分。如何才能兼顧學生在綜合素養提升的前提下,還能獲得很高的專業知識技能,這是實施此種模式的學校所要解決的難題。臺灣高雄應用科技大學的做法值得思考。該校的通識教育分為四個維度,共培養學生的12項基本能力:一是從宏觀視野維度,主要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宏觀視野能力和語文表達能力;二是從專業知識維度,主要培養學生思考研究能力、科技素養能力等;三是從敬業態度維度,主要培育學生溝通協調能力、敬業工作能力和創意思考能力;四是從健全人格維度,主要培育學生主動學習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和道德關懷能力[4]。從分類來說,卻只有三種課程:核心通識課程、潛在通識課程和公共基礎課程,很顯然通識教育在學校的教學中占據了主導地位。以通識教育為核心的教育模式在大陸推廣尚需時日,需要教育規模和能力發展到一定高度才有可能實現。
通識教育課程設置的各種模式均有利弊,在不影響人才培養質量的前提下,穩妥推進通識教育的實施是目前大陸高職院校的必然選擇。當然,培養人才是一個復雜的工程,通識教育是一種教育的理念,采用何種課程設置模式來推進,要根據不同學校的實際情況,普通高校和職業院校的通識教育自然是不同的。
三、高職院校通識教育課程設置的反思
(一)通識教育課程設置布局不合理
總體看,人文社科類課程較多,工科、建筑、醫藥類的課程較少,每一個大類目下多則幾十門,少的只有幾門,課程設置不均導致通識教育效果偏差,學生為修滿相應的學分往往選擇其中最容易的類目。在人文素養方面,尤其要突出中國傳統文化的“育人”功能,應多設置一些優秀傳統文化的課程,這是加強人文素養的基本要求。同時,也不要排斥西方文化,通過中西方文化的對比探究,提煉出高職學生應該具有的氣質和形象。例如,通過開設“四書五經”了解基本的為人準則;開設西方文化史可以拓寬國際視野,吸收一切積極的文化因子;開設“生命科學”相關課程,使學生熱愛生命、認知自我;開設“環境科學”則可以讓學生感知自然界的奇特現象,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傊呗氃盒Ry籌安排,及時收集通識課程的資源信息,不斷完善通識教育的類目資源建設。
(二)通識教育課程分類界定不明確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的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職業延展課等與通識教育課程混在一起,無法區分其通識教育的內容,就沒辦法提高通識教育的水平。解決策略是,在社會科學素養通識教育課程設置方面,大類的經濟、法律、管理和教育類課程的教學中要強調知識的前沿性與交叉性,可以開設為綜合性的通識課程,因為這類課程強調內容的創新,與現實聯系密切。而對于具體的《產業經濟學》《統計學》《刑法學》等專業課程則應該設置為專業的基礎課程,而非通識教育的直接范疇。
(三)盲目追求通識教育課程數量
部分高職院校為了體現通識教育的發展速度,追求好的社會效應,盲目降低門檻,肆意擴大通識課程的數量,導致通識教育教學質量下滑。通識課程的任課教師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其道德修養和學術水準應該較一般教師更勝一籌,如復旦大學所聘請的通識教育課程教師均是學術界有名的教授。一些高職院校教師為了完成教學工作量,只要申請就可以開設,這違背了通識教育教師資源優質化的要求。在盲目追求數量的過程中忽視了質量提升。值得注意的是,通識教育課程要充分重視教育學的理論學習,也應在心理學方面給予側重,前者幫助學生發揮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后者則幫助學生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通識教育課程考核過于松散
高職院校的通識教育課程考核過于單一化,有些高校沒有統一的考核評價體系,通識教育沒有引起師生足夠的重視。在課程評估考核體系中,通識教育應強調學習的過程性,并對每項活動都作出精細評估。這個過程由教師根據課程特點自主設計完成。目前,高職院校通識教育常見的做法是學生提交課程的作業,教師結合學生平時成績給出總成績,作為一門通識課程,其考核應該采用多種方式,如學生可提交調研報告、撰寫課程論文、完成實驗設計等。這樣有利于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全面評估,使得學生在評估活動中學會自我評估,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5]。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最大的不同點是,通識教育視教學為過程,而不僅僅是結果,師生在通識教育中都處于主體的地位。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學生也在通識課程的學習中增長知識和能力。
綜上所述,通識教育是兼知中、西、文、理的教學過程,其育人目標包含了傳統文化的因子,以及西方科技的前沿。高職院校的通識教育要走出一條特色化的路子,真正體現通識教育育人的內涵所在。
參考文獻:
[1]李曉軍.核心素養:技術本科院校通識教育的新走向[J].教育發展研究,2014(17):65-70.
[2]王生洪.追求大學教育的本然價值:復旦大學通識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復旦教育論壇,2006(5):5-10.
[3]龐海芍,王瑞珍.通識教育在香港[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S1):164-169.
【關鍵詞】通識教育;行政文秘;專業課程;改革思路;實施途徑
通識教育即自由教育,是對心靈的自由滋養,其核心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責任、遠大的志向。一般而言,通識教育也稱“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與專業化教育相比較,通識教育重在“育”而非“教”,其重在開發、挖掘出不同個體身上的潛質與精神氣質,要“孕育”出真正的“人”而非“產品”,即學生們通過多樣化的選擇,得到了自由的、順其自然的成長。可以說,通識教育是一種人文教育,它超越了專業教育的功利性與實用性。
一、行政文秘專業實施通識教育的必要性
(一)行政文秘職業的特殊性要求實施通識教育改革。秘書職業是一種滲透于一切行業之中的職業,無論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教各個戰線的領導機關,農村、醫院、學校都需要或多或少、或專職或兼職的秘書人員來支持和輔助領導及領導部門的工作。同時,由于秘書工作的綜合性特點,它與行政管理、經濟貿易、財務工作、人力資源管理等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性,其主要工作內容是協助領導處理行政事務,輔助領導決策。綜合概括為輔助決策、溝通協調、信息處理、督促檢查、調查研究,以及辦文、辦事、辦會等行政事務處理工作。可見,行政秘書是一個綜合性、服務性、文化性很強的職業。行政秘書不僅要具備職業崗位所要求的最基本的知識和豐富的文化內涵,還需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文素養。因此,單純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教育與培養對學生發展是不利的,通過通識教育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人文素養。
(二)當前行政文秘專業教育現狀迫切需要推行通識教育改革。專業化教育模式是我國高等教育在特定時期、特定社會背景中的選擇,其缺陷也是十分明顯的。它過分強調專業劃分,把學生的學習限制在一個狹窄知識領域,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隨著社會生產發展的日新月異,新工作崗位不斷出現,“專業對口”已不再是唯一目標了。因此,某些專業綜合性較強的專業,其專業化做得越好,學生就越難適應變換了的工作。行政文秘就是一個綜合性較強的交叉學科,從其傳統專業建設而言,也同樣存在諸多問題。如文秘專業課程設置不夠合理,僅僅圍繞行政和秘書崗位核心工作,且過于偏重黨政機關政務管理,政治性較強;專業課程教材內容相對滯后,內容陳舊,不能與時俱進,與實際需求嚴重脫節等等問題,結果導致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一直處于矛盾的狀態――社會市場人才需求十分廣泛,而專業人才又不能很好地符合市場需求。應對工作崗位的變化,培養學生一般能力往往比專業化更為有效。因此,在行政文秘專業推行通識教育課程改革迫在眉睫。
二、行政文秘專業課程實施通識教育改革的途徑
(一)行政文秘專業課程實施通識教育改革的原則。一是要遵循“博學與精專相統一的個性化”原則。通識教育實際上是素質教育最有效的實現方式。通常它把通識教育分解成哲學社會科學素養、人文素養、自然科學與技術素養、美學藝術素養、實踐能力素養模塊,要求并鼓勵學生結合自己實際跨學科、跨專業自由選課,充分發展個性,博學多識;鼓勵學生從難、從嚴、從自己實際出發自主選課,從而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全面提高素質。二是要遵循課程、環境和活動三者之間協調發展的原則。課程、環境和活動之間是既相互聯系又相互獨立的關系,要使專業核心課程與通識類課程之間存在拓展、銜接、引申等關系,引導學生從自身知識體系以及專業需要的角度出發進行選擇,使通識教育課程體系更加有利于學生專業水平及綜合素養的提升。三是要遵循“民主、科學、真理、正義、自由、寬容”的大學精神原則。通識教育也是“大學精神”的課程實現方式。通識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力圖把學生培養成崇尚科學和民主,追求真理和正義,尊重他人、善于溝通,具備創新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以及終身學習能力的人才。四是要遵循既有中國特色,又全面改革開放面向世界的原則。通識教育是現代教育理念中國化的實踐過程。無論是國外的博雅教育、全人教育、自由教育、能力拓展訓練等教育方式;還是中國的素質教育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育;以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以及培養一專多能、德才兼備的人才教育;乃至弘揚傳統文化教育等等,都能涵蓋在通識教育的范疇之中。因此,中國的通識教育既應突出中國特色,又應改革開放面向世界,整合國內外多樣性的現代教育理念和模式,既體現時代性,又保持民族性,把現代科學技術與中國傳統的文化典籍結合起來,把現代信息文明與中華優秀文化歷史統一起來。
(二)行政文秘專業課程實施通識教育改革的途徑。一是專業核心課程改革的主要途徑。在行政文秘專業核心課程設置改革方面,綜合考慮當前乃至今后行政文秘人才特殊培養的需求,同時結合就業、升學、公務員考試等多種需求,在專業核心課程上,以“理論夠用,強化專業素養,突出專業技能”為主線,圍繞管理學、行政學、政治和法學、經濟學、秘書學、文學六大學科模塊分別開設相應課程。在具體課程設置上,圍繞管理學學科可以開設人力資源管理、組織行為學、領導學等課程;圍繞行政學學科可以開設行政管理、企業公共行政學等;圍繞政治和法學學科可以開設政治學、法理學、經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等;圍繞經濟學學科可以開設宏觀、微觀經濟學、會計基礎等;圍繞秘書學學科可以開設秘書理論與實務、檔案學、寫作學、公共關系學、商務談判等;圍繞文學學科可以開設現代漢語、中國文化、中外文學、新聞與傳播學等等,使學生具備較強的行政管理和文秘崗位專業知識、技能,同時又能夠適應經濟、管理、法律等相應崗位的需求。學生未來無論是考研、讀雙學位、就業乃至職業提升和轉換都有更大的自由空間。在專業技能性核心課程的設置上,可適當開設技能性實踐課,比如行政事務綜合實訓、文書寫作與檔案管理實訓、電子政務實訓等,提高學生的專業核心技能。二是專業通識教育課程改革的主要途徑。在行政文秘專業通識教育課程設置改革方面,除了全校公共課例如思政、馬列、中國近代史、外語、體育、計算機、軍事理論與軍訓、高等數學、大學語文外,專業特色化的通識教育課程可以嘗試按照以下思路設置:首先,設置文化學科課程――例如中國文明文化史和西方文明文化史、中外歷史經典研讀、文學名作與寫作訓練等。旨在讓學生對中西文明的發展歷程有整體的理解;使學生學會用歷史的方法、以歷史的眼光認識事物;從而較深入地了解人類文明的歷史演變和文明多元發展、沖突、整合及其在當代的意義,同時提高解讀文本和寫作能力。其次,設置社會科學課程――例如財務管理、投資理財等、營銷學、管理心理學、危機管理等課程,使學生熟悉社會科學的一些主要概念和方法,以加強對當代人類行為的理解,正確認識和處理現代社會面臨的問題。教學方法上,則借助于某個學科的某些片斷,通過短暫的學術探索,讓學生接觸到這個學科的研究方法,而不是讓學生學習經過簡化的、較為完整的學科概論或常識。第三,設置數學和邏輯學課程――通過基礎高等數學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數學發展中的重大時間及數學家的創見和發明,了解數學的文化功能和思想價值,以及對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的意義,尤其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邏輯學課程則是讓學生學會如何正確地進行推理和論證,并能夠識別和反駁錯誤的推理和論證,提高思辨能力。第四,設置藝術創作與審美體驗課程,如音樂、戲曲表演、繪畫賞析、影視欣賞、書法、社交禮儀、演講口才、攝影攝像等。培養學生對文學藝術作品的理解能力和審美情趣;提升學生的藝術鑒賞力、想象力、表現力,提升人際溝通和交流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綜合素質。第五,設置拓展性訓練課程――創新創業訓練以及社會實踐類課程、校園文化活動以及各類講座等,拓展學生的崗位適應范圍以及社會適應能力。以上五個模塊的通識教育課程設置旨在向學生展示人類的基礎性學問與精神實踐領域中的問題及其思考和探索之路,展示人類社會文明歷史進程中的重大演變和人類當代狀況的基本性質,提高學生的人文修養,拓寬其思想視野,提高其精神感悟能力,并引導學生形成天下關懷、文化自覺與學術探討之精神。
總之,在通識教育背景下推行行政文秘專業課程的改革與實踐,可以彌補當前國內對該專業進行通識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研究的不足,有效推進行政文秘專業內涵建設、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使學生在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能的基礎上,培養完善的人格和職業氣質,提高道德品質和心理素質,自由發揮個人潛質,增強社會適應性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其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注:本論文是我?!扒嗄杲處焺撔禄稹保椖烤幪?014JXC15)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劉立賓.通識教育視域下大學課程設置探析.雞西大學學報,2012(06).
[2]張艷艷.高校文秘專業教育的課程定位策略.教育與職業,第20期.
關鍵詞:原則;課程結構;課程內容;重構
中圖分類號:G40-059.3 文獻標識碼:A
當前,我國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教師職前教育課程的結構和內容應該緊密跟隨基礎教育課程的改革而變化。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教師教育課程的結構和內容設置是完備的。長期以來,我國教師教育的課程設置屬于一種學科本位的模式,強調學術性,輕實踐,課程體系呈現單一學科縱深發展的特點,專業特征沒有得到有力的凸顯。如何重新建構有特色的教師職前教育課程體系是值得我們深思的課題。
一、教師職前教育課程重構的目標
教師作為一種職業,必須具有一定的專業素養。默雷和波特(Frank B.Murray and Andrew Porter) 在《教師教育手冊――建立職前教師的知識基礎》一書中認為教師教育專業課程需要考慮五個方面的問題:學科內容、普通和人文知識、教育學科內容、多元文化和國際方面的知識、教師在教學科知識過程中的決策問題。葛斯曼(P.L.Grossman)在《教學和教師教育百科全書》中指出教師知識結構體系可以包括以下內容:(1)學科專業知識;(2)有關學習者和學習的知識;(3)普通教育學知識;(4)課程理論知識;(5)教學情景知識;(6)關于自身的知識。概括起來需要具有三個方面,即普通的文化知識、學科專業知識以及教育與心理學學科知識和六個方面的技能[1](學科教學技能、綜合教育能力、教師基本功和職業技能、班級組織與管理能力、專業反思與交流、終身學習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以及高尚的職業情操。
二、教師職前教育課程重構的原則
1.開放性原則
縱觀世界范圍內部分國家和地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情況,在課程目標、人才培養方式等方面,各國普遍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作為增強綜合國力的戰略措施??偟膩碚f,世界課程改革有三大發展趨勢:一是調整目標,使新一代國民具有適應21世紀社會、科技、經濟發展所必備的素質;二是改變人才培養模式,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使現在的學生成為未來社會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公民;三是課程內容進一步關注學生經驗,反映社會、科技評價在促進學生潛能、個性、創造性等方面發展的作用,使每個學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續發展的能力。[2]
從教育的功能來看,教育的社會化功能要求開放式的學校課程模式。首先是課程目標的開放性,課程目標應把促進全社會參與終身學習作為重要目標來追求。其次是課程內容的開放性,課程內容應關注社會問題、以社會問題為中心組織學習內容。從知識發展的角度來看,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對師范生核心能力的要求也需要不斷調整。首先,了解世界信息,掌握主要知識、技術,這些都涉及到課程內容的開放性;其次,增大選修課學分比例,建設開放式選修課程序涉及到課程管理的開放性;再次,課程的多樣化、個性化都涉及到課程結構的開放性。也就是說,從課程的內容、課程的管理、課程的結構均需開放。
2.未來性原則
當今時代信息大爆炸,技術半衰期急劇縮短,教師教育的未來性尤其重要。因此,預測性、前瞻性的課程設置成為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課程設置力求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反映當代社會經濟、文化科技發展的趨勢,貼近國際教師教育改革的前沿,反映當代教育科學發展的成就和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要求,體現現代教師教育理念。為適應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發展,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合格人才的需要,適應教師教育專業化發展的要求,我國教師職前教育的課程門類與內容的改革構思必須適應教育全球化與基礎教育發展對教師自身素質的要求,培養未來社會所需的新型教師。教師職前教育課程的改革必須著眼于當前國際及未來教育的改革和發展,著眼于提高民族素質的素質教育,面向全體教師,建立開放的課程系統。
3.多元文化原則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都有千年的歷史文化,都有各自的、各自的民俗民風、風士人情及文化特點。教師職前教育課程中應包涵多元文化元素,將多民族多元文化的觀念滲透到課程的設置中。結合各民族的實際情況,將民族教育內容有力的融合到課程里,應該考慮到少數民族學生學習的特點。這種多元文化的課程應該有助于學生全面地理解少數民族的文化和民族特征、尊重其民族;課程應該有利于學生形成民族多元化的價值觀、態度和行為;多元化教育課程應該培養學生跨民族交往的知識和能力;多文化課程應該綜合地、系統地整合到學校全部課程之中;多元文化課程內容和設計要體現出多學科滲透的特點,特別是邊緣學科和交叉學科的涉入;課程應該幫助學生解釋和評價不同民族群體的觀念及其在歷史上的沖突。這種課程設置的最終目標要通過教育的方式能實現多民族的融合,各民族的和諧發展,能影響并解決民族分歧和民族沖突,促進多民族的和平共處與發展。
4.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受中國傳統教育的影響,傳統師范教育重學術,輕實踐,教育與實踐嚴重脫節。傳統的教育忽視了教育的實踐性這一重要原則。我國目前的師范畢業生存在的最突出問題就是缺乏從事教學的實踐能力。雖然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實踐性課程十分薄弱是其重要原因。我國的教育實踐課程從形式上來分主要有兩種:一是教育見習,主要是讓師范生到中小學聽課;二是教育實習,由學校統一安排或者學生自主聯系到中小學實習上課。從教育實踐課程的時間安排來看,與美國相比,相差甚遠,只有短短的八周左右,并且是集中在學科專業課程和教育理論課程完成之后進行,不利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樣培養出來的教師,一旦進入真實的課堂,面對真實的教育情境,往往無法適應[3]。因此教師職前教育課程的設置必須遵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從課程的設置上重視教育實踐的重要性。
三、教師職前教育課程體系的重構
在師范教育課程體系的設計上,通常有五種取向:學科取向、實用取向、技術取向、個人取向及社會批判取向。[4]我國傳統的教師職前教育課程多以學科為取向,把課程目標設定為獲取系統完整的學科專業知識,其課時比例占到了80%多。而教育理論課程的基本結構主要是教育、心理學理論,學科教材教法,教育見習、實習,一般在大學的最后兩年開設,約占師范院校總課時的10%-15%左右。華南師范大學教務處曾在1999年對該校本科畢業生進行跟蹤調查。[5]其中一項關于課程設置,調查結果顯示:在課程結構方面,有65%的畢業生認為教師職業技能課太少,75%的人認為理論性課程多,實踐性課程少;在最應該增設的課程調查中,選基礎課的人為6%,選專業課的人為18%,而選職業技能課的人高達80%;關于課程內容,98%的畢業生認為“課程內容陳舊,不適應中等教育改革的需要”。該調查最后得出結論是“當務之急是樹立前瞻性辦學思想,突出師范特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真正做到為基礎教育服務”。我國傳統的教師職前教育課程體系已經不再適應時展的要求,時代呼喚高師院校課程改革。課程設置建構主要應從課程模式、結構、內容上思考。
1.課程模式的重構
目前在學術界提出的教師教育課程模式有“4+2”“4+1”“3+1”“2+2”等?!?+2”模式將本科生四年學歷與碩士學歷打通,即不分師范專業還是非師范專業,學生在經過四年學習獲專業學士學位后,經篩選直接進入教育專業碩士階段學習2年,獲教育專業碩士學位,用六年時間完成兩個學位所需要的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前四年在所在院系學習不同專業的課程,以達到普通大學本科生的專業水準并獲得相應專業學士學位。后兩年集中到教育學院學習教育類課程,參加教育實踐,完成以教育現實問題為主要取向的課題研究并撰寫相應論文。學習期滿,且論文合格者可獲得教育學碩士學位。“4+1”模式與“4+2”模式類似,“3+1”“2+2”理論是相似的,用二年或是三年的時間學習學科專業知識,再用剩下的二年或一年的時間學教育類課程,完成學業獲得學士學位。無論哪一類的課程模式都意在加強教師教育理論和教育能力的培養,其目的是一致的,也是比較理想的教師職前教育模式。但因我國的特殊國情,在現有師范院校和綜合大學都不太可能實現,其可操作性幾乎為零。應從我國高師院校的實際情況出發,將學科知識與教育理論進行整合,不必機械地安排前二年或三年學習專業知識,后二年或一年學習理論。在將教育理論學習與教育實踐貫穿整個大學四年,比如大學一年級師范必須參加教育見習、試講。二、三年級開始教育實習,并收集教學科研素材。在大學四年級作教育研討和相關的學術論文。這樣不改變學制的基礎上大力整合課程,同時也在時間上保障了教育理論的學習和實踐。
2.課程結構的重構
從改革開放至今,我國師范院校的課程經歷了多次的改革。1995年國家教委頒布了《高等師范??平逃?、三年制教學方案》(試行),要求各試點學校根據要求,自行制定教學計劃。從現實看,這三類課程所占總課時的比重有三種:普通教育課占總課時的21%,學科專業課程占70%,教育專業課程占9%。[6]而美國的本科水平的教師教育課程一般包括三類:普通教育課程,為師范生提供廣泛的通識教育;教育專業課程,為師范生提供教育教學領域的專業知識;學科專業課程,為師范生提供對將來的教學科目加深學習的機會,一般與中小學開設的學科課程相對應。[7]這三類課程的比例是各占三分之一。
借鑒美國的課程結構的比例,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教師職前教育課程的設置應將專業學科課程的比重從70%下降到35%左右,將普通基礎課程的比例從20%左右提高到35%左右,教育專業課程比例提高到30%左右。并且應將教育專業課程納入到專業課的層面進行管理,而不是將教育專業課程看作為一般公共課,不是學生認為的邊緣學科,不重要的學科。在教育專業課程中加大教育實踐課程的比重。整體上還應注重選修課程開設,一方面要提高選修課程的比例,條件允許的學校可以將選修課程比例提高到50%;另一方面要求選修課程的選擇要能滿足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改變傳統的非此即彼的選擇。學生可以跨專業選擇,甚至文理專業可以交叉選擇。這樣才能從課程層面滿足培養目標所提出的寬基礎、強學科,突出師范專業特點的要求。
3.課程內容的重構
我國傳統的高師院校的課程內容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嚴重脫離社會生活實際,與中小學校教育脫鉤,不能應對終身教育,更不能應對教師的專業發展。因此,要求重構教師職前教育的課程內容。
第一,增加普通基礎課程,拓寬文理科基礎知識。借鑒美國博雅教育特點,強調寬厚的基礎知識,開設更多、更全面的社會、自然、人文、歷史文化、民族、道德、藝術等多方面的課程,以提高師范生的基本素質。
第二,強調教育專業課程。不僅開設普通心理學、教育學、學科教材教法,還應開設兒童、青少年心理學。同時加強教學技能的培養,強調教學技能的培養,掌握現代教育技術,還應提高教育實踐能力,豐富教育實踐內容,提高學生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能力。
第三,課程內容中應增加培養學生學術研討和教育科研能力的課程。如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等。這是目前教師職前教育課程內容中嚴重缺乏的內容,傳統的課程設置僅是為學生提供一些聽教師、專家的學術講座的機會,并沒有設置專門的課程來培養這一能力。為適應終身教育的需要和教師專業化發展,迫切需要普遍開設這方面的課程,以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郭燕燕.教師專業化與教師教育課程改革[J].太原教育學院學報,2005(6)
[2]馬曉燕.教師教育論[M].濟南:濟南出版社,2005:127
[3]饒武.美國教師教育課程演進及其對我國的啟示[D].江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2004.
[4]萬明綱.教師教育課程體系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05(7)
[5]華南師范大學教務處.我校1990年以來本科畢業生跟蹤調查情況及分析[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5):113-115
[6]吳文侃,楊漢清.比較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7]吳文侃,楊漢青.比較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349, 526.
作者簡介:
一、通識教育簡析
目前一般認為通識教育源于古希臘的自由教育或博雅教育,強調學生在整個教育過程中作為人的教育?,F代真正意義上的通識教育起源于美國,尤其是兩次經濟衰退的危機引起西方對教育的深刻反思并豎起通識教育的大旗,為后來近半個世紀西方經濟的恢復與發展輸送了大量的精英人才,其影響至今更為顯著。中國通識教育就其內容、方式而言,從孔子開啟教育之后,經幾百年發展其實已經有較為完備的通識教育體系。歷經各朝的變遷,中國通識教育在民國時期獲得較為長足的發展,并培養出了一大批綜合性的大師與大學者。古代教育的主要特點是人文氛圍濃厚,重文輕實,并且強調重義輕利的價值觀。當代著名教育學者李曼麗博士綜合國內外學者對通識教育的表述,從性質、目的和內容三個角度對通識教育的概念內涵做了初步構建。中西通識教育相同點集中在源起和早期,比如中國早期教育的六藝和西方早期通識教育提倡的七藝有諸多的相同點,并且中西通識教育的目標均定位為全人教育,以人文素質課程為主體。就中國實際情況而言,大學語文是人文課程中最基礎的一門課,也是居于人文素質類首位的課程。目前正值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然而無論是在世界高等教育領域還是亞洲高等教育領域,我國高校排名情況都不甚理想。著名的錢學森之問實際上道出了幾千萬中國高等教育師生的心聲。大師與大學之“大”歷來眾說紛紜,但毫無疑問又都殊途同歸地承認“大”之底蘊是文化體系,或者說是知識體系的問題。哈佛的學生能夠站在世界的前沿俯瞰世界,是基于對本國和外國古今文化精華的系統性把握,進而有了精準的判斷和引領,便是得益于該校近三十年的通識教育。民國時期我國的教育出現了第一次繁榮,在那個戰亂的年代竟然也人才輩出,學術精神令人振奮,究其根本得益于當時母語教育的重視和對通識教育的推崇。在改革開放的近四十年時間里,中國文化遭受的打擊和摧殘人所共見,當下無論是文學還是文化都呈現荒漠或泡沫狀態。曾經民國時期的中國是靠母語教育為民眾打開了啟智的大門,也是靠語文打開了人才的精神大652017.04教門,而在當今再次面臨的精神荒漠階段,我們能找到的工具依然只有母語教育,高等教育能找到的工具依然只有大學語文這樣的綜合性人文課程。在中國知識分子集中的高校,能否用通識教育來豎起呼喚民族文化崛起、呼喚民族文學覺醒的大旗,其精神基礎與社會號召力實在堪憂。這在眾多高校呈現的大學語文教學現狀和母語教育中可見一斑。雖然眾多的高校都在試圖構建通識教育體系,但中國化的通識教育體系首先不是考慮“人”的問題,而考慮的是課程數量和學習的時間搭配,只有極少數高校在通識教育的實施中對學生和教師進行了基本知識的檢測并分類施教。由此可見,我國通識教育處于嘗試階段,而利用成熟的大學語文課程的輻射性與開放性特征,立足于大學語文這個核心來拓展通識教育體系則是科學可行的途徑。
二、大學語文定位為通識教育核心課程的依據
首先,大學語文作為人文素質課程能適應學生不同層次文化需求,其融匯性特征足以作為通識教育核心課程。教育部《大學語文教學大綱》強調:在全日制高校設置大學語文課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基礎性特點,適應當代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日益交叉滲透的發展趨勢,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具有全面素質的高質量人才??梢姶髮W語文可以進一步拓寬學習者的視野與思維空間,樹立積極健康的人文精神。另外如何針對不同層次的高校進行不同的通識教育探索,如何滿足學生對大學語文的素質需求也是各位教師不斷探究的課題,二者其實是高等教育界存在的共性問題。目前國內所有學習西方的通識教育思維,所有引進的西方通識教育的模式,幾乎都忽略了或者說在掩蓋一個不爭的事實,教育的層次性或者說人才培養的層次性問題。美國和歐洲最尖端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是否適應中國所有的教育土壤,這個問題要先弄清楚。不可否認,哈佛、麻省的通識教育效果與經驗的確讓人欽佩,也的確造就了大量的世界頂尖人才。中國的高等教育明顯分為幾個不同的層次,不論是本科、???,還是俗稱的一本、二本、高專,這樣的現實建立在學生高考之后的自動分層。這種分層不僅是學識,更多的是能力、素質和態度等綜合能力的分界。大學語文課程具有古今中外文學與文化知識的融匯性特點,完全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大學生的人文與素質需求,藉此也可以部分地實現通識教育的目標。其次,傳承優秀文化傳統是大學語文課程設置的重要目標之一,其豐厚的文化蘊含足以成為通識教育的核心課程。文化背景的差異也導致大學語文在中國高等院校舉步維艱,各類高校的通識教育也因雷同于素質教育而陷入困境。中國地域廣闊,所帶來的地域文化背景差異必然導致大學生的知識結構、思想觀念甚至生存哲學等方面的極大差異。西方尤其是美國歷史相對較短,地域之間的文化差異復雜,但沒有中國幾千年的根深蒂固以及縱橫交錯,西方思想上的開放也令通識教育的各類知識易于相互貫通與接受。在中國高等教育中,連基本的日常語言幾乎都需要重新學習的大學生,能否在短短的三到四年里塑造為能接受古今中外的各種思想、理念和精神的人,這是不能持樂觀態度的。因此中國的高等教育中,尤其是地方性高校是否都必須走西方通識教育中高大上的精英之路,能否結合當地地域文化背景走自己的特色之路,能否利用現成的大學語文的平臺塑造通識教育的實用性構建,這些問題都值得深思。加之在中國的中小學教育中語文的內容、層次、結構,已經為大學語文奠定了良好的知識底子,也為大學語文打下了厚實的文化精神基礎,足以讓其擔負起通識教育提升人格精神的重任。最后,大學語文有助于突破思維定勢,這也令其具有通識教育中人格健全的效能。當今教育界,無論是借助網絡平臺,還是借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都大部分違背了通識教育的初衷。在通識教育理念中,第一目的是為了讓人學會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個精神健全的人。最早的中西通識教育的核心觀念都是兩個字:全人。而學做人的基本途徑無外乎中國名言所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人需要各種親身體驗,如情感、誦讀、演說、寫作、心理等。當現代化的教育手段阻隔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人文的本質受到挑戰,教育中大量的教育過程被省略、或是被篡改,通識教育的效果必然被弱化被遮蔽,人們自然會失去對通識教育所謂的塑人的信心和等待的耐心。仔細研讀有關西方的通識教育經驗介紹和教育過程,筆者發現西方通識教育往往采用的是最原始的教育方式。比如大量的原著精讀與研習,教師基本上不講課,多是以學生自學和助教輔導為主。這種原始的教學方式最早用在中國的孔子時代,也是中國教育的啟蒙時代?,F在的中國高校在語文教學的方式上呼喚返璞歸真,做到用簡單的方式去挖掘深層的文化和文學精髓,在回歸傳統中不隨波逐流,保持自已得精神追求和文化操守。尤其是關于人性與人類基本問題的思考有助于學生突破常規思維定勢,進行人格完善和創新思維培養,這也是大學語文可定位為通識教育核心課程的可行性要素。
三、大學語文定位為通識教育核心課程的教學實踐
臺灣著名通識教育家黃俊杰先生曾對儒家的教育理念有這樣的理解:“儒家式的‘全人教育’更企求提升人的境界,使人能夠在有限的生命中創造無限的意義。儒家定義的‘整全的人’,在多層次、多面向之間完成人的連續體,它既是‘身心連續體’,又是‘個人社會連續體’,更是‘天人同構之連續體’。儒家教育理念中的‘整全的人’,是一個有本源而與宇宙大化之流在精神上相往來的人?!庇纱丝梢?,黃教授在基于對儒家傳統精神研究的基礎上又整合現代教育的趨勢,深刻領會到當前的通識教育不僅要借用西方的教育觀念,同時也需要復振儒家的“全人教育”理念。臺灣的國學教育及其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效果世所矚目,通俗地說臺灣的國學教育在形式上基本等同于大陸的語文教育。臺灣十分重視語文學科的奠基、關聯、輻射等功能,其國學教育有一個統一的哲學基礎,那就是以儒家思想為主干。這個經過幾千年實踐證明適合中國人生活的哲學已經成為臺灣學人的共同信仰。在這個統一的哲學基礎上,臺灣的國學才能幫助學生形成一個比較統一的世界觀與價值觀,道德、倫理與人格的教育也有了落腳點。就目前大學語文的教學而言,若作為通識教育的核心課程,其教學形式與教材內容和涵括的精神內質與哲學思想,都必須進行適合當代社會發展的重新整合,結合傳統文化的精神稟賦進行與當今社會人文素質需求相吻合的調整。為此,筆者所在學校進行了基于生活化的大學語文專題式教學改革探索。首先,大學生的學情現狀簡析。大學語文課程本身與中小學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目標已經有了根本性的改變,而大學生也有以下兩個方面的根本變化:一是身份社會化。從中學到大學,是大學生真正社會化生活的開始。雖然大學仍然是學校,但已經是半個社會,大學生已經具有了切實的社會化身份。他們開始扮演不同的社會角色,而且角色選擇極少受到家長、師長的干涉,甚至激烈的社會競爭也會反映在他們的生活中。有的甚至由于崗位的有限性,迫使其由被動競爭轉變為大學的主動競爭,致使很多學生出現典型的社會消怠情緒。二是生活獨立化。目前許多高中在畢業前夕會舉辦成人禮,讓學生通過成人禮感知自己的成長。但是真正意義上的獨立是從大學開始的。離開父母,離開家庭,大多數甚至離開家鄉,大學求學的日子從思想上、生活上真正啟動了獨立的模式。在脫離依賴的初期,大學生的心理會出現一個明顯的茫然期。大多表現為失去目標、生活失序、沉迷玩樂、心理空虛等情形。其次,大學語文作為通識教育核心課程的教學探索。據上述分析加上目前絕大部分高校課程安排遵循一個一致的程序:公共課程在先,專業課程在后。這樣固化排課的后果是,大學一年級、二年級基本上是思政課泛濫,外語課扎堆,大學語文課跟風。對那些剛剛從高考過來的大學生而言,這些課絕大多數都具備了良好的知識基礎,因而首先就造成一種重復的感覺,難以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究熱情?;谖倚4髮W語文公共必修課的地位和本科生普開的現狀,教師們進行了基于生活的專題式教學改革探索,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和后期的影響效應?;谏畹膶n}式教學模式主要依據大學語文的性質及其在通識課程體系中的核心地位,將大學語文課程大致分為四大塊:導言——審美教育——愛的教育——結課討論。課程將不遵從教材的編訂次序和文學史的歷程,而是從大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探討一些語文與生活結合緊密的問題,以期達到語文教學的實用性效果,真正做到學有所獲、學有所得。在審美教育和愛的教育板塊中實行專題式教學,審美教育分為日常生活之美、自然之美、行旅之美、體悟之美、創造之美5個專題,愛的教育大致分成愛家、愛國、自愛、愛侶、愛人等5個專題。這些板塊與專題都應用通識教育的思維與理念,一方面側重人格的健全。如愛人教育將從愛的哲學及愛人的正確方式導入有關經典文學作品的剖析,引導學生將愛建立在尊重與生命的基礎上,將施愛與受愛置于正確的三觀指引之下。另一方面是大量利用融匯思想,將學生的知識儲備調動起來進行創新梳理與組合,形成創造性的思維訓練教學嘗試。如在體悟之美的專題中精心選用悲、歡、苦、樂四種情緒,分別以音樂、畫面、文字、講述等形式體驗情感的觸動。在這些情感體驗中回憶或結合文學篇目進行共鳴情感感受,爾后輔之以經典閱讀,幫助學生尋求智力與精神的樂趣,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品閱與思考。這些教學的方式均受到學生的熱烈歡迎。學生們積極探究,深入鉆研,在自己感興趣的文學方向上得到知識與精神的雙重收獲,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文學是人學,追求美,追求藝術境界,追求精神愉悅。大學語文以其文學性、思想性、文化性、情感性兼備的特點,在通識教育中居于核心課程的地位,其知識性與感悟性的融合特征,彰顯了它與其他人文社會學科的根本性差異,也鑄就了其在全面提升學生素質、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提升學生思維創新水平及營造良好文化氛圍等方面的諸多效能。這些效能正是通識教育的目標所在。在培養一個完整人、一個健全人的目標中,人文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均是極為重要的內容,因此大學語文教學是通識教育中的核心環節。重視并不斷提高大學語文教學水平,應該成為我國通識教育乃至高等教育未來一段長時期內的重要和緊迫任務。
作者:李婷 單位:武漢商學院人文教研室
參考文獻:
[1]張紅霞.高等教育課程國際化的文化思考[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7,(2):91-96.
[2]陳琦.臺灣高校通識教育課程體系的模式與特點[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2014,(10):156.
[3]李曼麗,汪永銼.關于通識教育概念內涵的討論[J].清華大學教育究,1999,(1):96-101.
[4]張亞群,王毓.論高等教育的專業性與通識性[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2016,(7):142-148.
[5]劉剛.論通識教育中的大學語文教學[J].文學教育,2010,(1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