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13 23:14:57
序論:在您撰寫廣播電視學專業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 廣播電視學 課程體系設計 實驗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課程體系是為實現一定的教育目的而選擇的課程的總和及其進程,制約著教育活動的質量,是目前我國高校教學改革的關鍵。廣播電視學專業的實驗實踐課程體系是為提高該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而選擇的課程的總和及其進程。
廣播電視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的方式有多種,如建立校外實踐基地、實現校企合作;充分利用校內平臺,如校新聞中心、校記者團、校報、校廣播站、校電視臺等;組建學生社團;組建學生創新創業團隊;申報大創項目;組織策劃、參與相關的活動和比賽,如微電影大賽、電視舞臺化演出。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各種方式中,最重要的是課程教學,課程教學是實現專業培養目標的主要載體。通過課程教學中的實驗實踐環節,培養學生基本的專業技能,是有效而快捷的,是學生進入以上的其他實踐平臺的基礎,是全面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基礎。
1我校廣電專業的實驗課程設置現狀分析
課程是培養方案的主要組成部分,查閱我校廣電專業的培養方案,其中教學進程計劃表詳細列出了學生在校的每個學期,在通識平臺、文理基礎平臺、專業平臺和實踐平臺上的必修課和選修課。目前,我校廣電專業學生在學習期間必須修滿培養方案規定的173學分方能畢業。其中,與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培養相關的實驗實踐課程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整個課程只有實驗環節,理論融入實踐操作的過程中;另一類是一門課程包含理論部分和實驗部分,實驗環節所占的學時比例,不同課程有所差別。
這些課程的設置從專業培養目標和培養要求出發,緊密結合社會、時代對廣電專業學生的需求,在強化基本知識和基礎理論教學的同時,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多方面的專業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說,是科學合理的,從教學效果看,大部分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礎技能,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特別是從就業單位反饋的意見表明,我們的學生基本能勝任相關的工作。但我們也發現一些問題,作為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的主要方式,我們的實驗實踐課程存在以下問題:
(1)廣播電視學專業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專業,在課程的開設上往往出現門數多、學時少的碎片化狀態,一個學期(除第7、8學期)學生需要同時學習6門左右的專業課,大部分專業課涉及到實驗實踐內容,需要完成不同的繁重的學習任務,從而學習效果很難保證;
(2)現有實驗實踐課程不成體系。課程體系是圍繞同一教學目標,不同性質的課程構成的課程關系網,或者簡單說,是課程序列。從教學進程計劃表看,我校廣電專業專業技能培養相關的實驗實踐課程,除有統一的專業必修課外,還開設有大量的專業選修課,滿足了學分制下課程設置的要求,甚至一門課程多位教師開課,給予學生充分的選擇資源。但這些課程,一方面,不夠全面,某些應該設置實驗實踐學時的課程沒有設置,比如新聞實務基礎、媒介融合以及一些新媒體相關的課程;另一方面,也沒有注意這些課程的內部結構及其相互間的先行關系,比如,在排課時沒有謹慎地考慮其先后順序,從而導致課程設置不夠科學;
(3)課程內容出現低水平重復的現象。廣播電視學專業的很多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出現交叉的情況,如《電視節目學》、《廣播電視節目制作》、《廣播電視編輯》等多門課程都涉及前期攝像技能和后期剪輯技能,因為各位教師都是依據自己的教學大綱以及自身對該門課程的理解,開展教育活動,從而出現教師們都會講解攝像部分和剪輯軟件的知識,設計相關的攝像和剪輯實驗,但由于課時等各方面原因,又都只講解其中最為基礎最為簡單的部分,學生從而多有抱怨,教師們講得都相同,都是最基礎的,想深入學,卻戛然而止;
(4)沒有很好地組織專業課程實習。學院設置有專門的課程實踐實習環節,但由于條件的限制,我校廣電專業目前的做法是帶領學生到電視臺參觀,此外還包括聽講座等形式,學生并沒有真正地參與創作過程。這樣做的結果是很多教師和學生都不重視專業課程實習,課程教學走不出課堂、走不出教室,與社會生產生活脫節,與時代脫節。
2廣電專業的實驗實踐課程體系設計
實驗實踐教學不是理論教學的附庸,它既與理論教學緊密聯系,又獨立成為一個完整的體系,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節。
2.1 廣電專業的實驗實踐課程體系目標
廣電專業的實驗實踐課程體系的總體目標是提高該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實踐能力、協作能力、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這些技能和能力具體分為幾個層次,第一層次,基本的采寫編評;第二層次,攝影攝像和后期制作(含特效制作);第三層次,節目的策劃、制作、營銷到完成的能力;第四層次,企業管理與行業發展。我校廣電專業的實驗實踐課程體系在體現上述技能目標的同時,還應該考慮其民族特色。
2.2廣電專業的實驗實踐課程體系結構
課程體系的結構需從學習者、社會需要和知識本身三個角度來思考。圍繞課程體系目標,首先考察為了實現以上目標,需要開設哪些相關課程,課程名稱不一而論,重點是應該涵蓋的知識點。筆者認為應該開設的課程包括采訪、寫作、編輯、評論、攝影、攝像、后期制作(含圖片、音頻、視頻)、各種類型的節目制作、廣告創意與制作、欄目與頻道包裝、媒介經營與管理、文化產品開發、市場營銷、媒介融合。
其次,根據以上課程的相互關系組織各個課程在教學進程中的先后順序。結合我校廣電專業教學實際,筆者認為以上課程可按下列順序開出:
(1)基本的采寫評。具體課程有采訪、報道(現場報道)、播音主持、新聞寫作、電視腳本編寫、評論,這些課程應安排在第一、二學年,同一門課程通過設置基礎部分Ⅰ和高階部分Ⅱ,在多個學期開設,反復訓練,強化學生的以上基本技能,只有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能,才能在后期的綜合創作中制作出高水平的作品。
(2)熟悉現有實驗設備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不同學校廣電專業實驗室有不同的實驗設備,雖然同類設備的操作方式是相通,但對于從未接觸過廣電設備的學生來說,一切都是新鮮而陌生的,他們還不能做到舉一反三,所以熟悉本校專業實驗室的設備,掌握其使用方法,是后期學習的基礎。為此,需要開設相關的課程,建議由實驗室教師擔任此類課程的教學,且開設在第一學年。
(3)基本的攝影攝像技能。
(4)后期制作技能。具體課程有圖片處理、排版、音頻編輯、視頻剪輯、特效制作、新聞動畫、網絡編輯,涉及的相關軟件包括Photoshop、方正飛騰、Premiere、Audition、After Effect、Flash、Dreamweaver等,涉及的后期編輯平臺包括音頻工作站、特效切換工作站、非線性編輯工作站(大洋、索貝、蘋果)等,此類課程的教學以講解軟件操作為主。
(5)綜合技能訓練。具體課程有電視節目制作、視聽語言、紀錄片創作、廣告創意與制作、微電影創作、影視編導、政府公關與發言人制度、媒介英語、媒體副刊與文學藝術、新媒體、媒介融合。這些課程是以上基礎技能在特定領域的綜合運用,對于專業技能,是一個反復強化和綜合提高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建議教師在講解理論的同時,采取任務驅動、項目驅動和小組協同的方式,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協作能力、實際解決問題等多方面能力。
(6)其他技能。廣電領域新的發展對廣電專業學生的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實驗實踐課程體系應當體現這種變化,除了掌握專業內的知識和技能,還需掌握與專業相關的其他知識與技能,具體包括媒介經營與管理、文化產品開發、市場營銷。
(7)專業課程實習。充分利用專業實驗室模擬電視臺、學校電視臺、學校廣播站、學校新聞中心,特別是校外實踐基地,讓學生參與實際工作,在實際工作中磨練,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
(8)作為民族院校,體現專業辦學的民族特色,對于專業建設和學科發展有著特殊意義,這一點體現在實驗實踐課程體系的設置中,一方面,要求我們開設與之相關的一系列課程,具體包括地方文化產業與傳播、旅游文化與傳播、民族地區新聞傳播研究。這類課程建議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最好可以帶領學生做田野調查和社會實踐;另一方面,民族特色也可以貫穿于其他課程的實驗實踐環節之中,比如紀錄片創作、微電影創作等課程就可以選用民族相關題材為內容。
2.3 廣電專業實驗實踐課程體系的評價
課程體系的最終評價應在教學實施以后,通過測評數據,說明新的課程體系有沒有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筆者此處對新的課程體系的評價僅關注它有沒有解決現有課程體系中出現的問題。
新的實驗實踐課程體系運用系統方法,在全面考察各課程及其相互關系的基礎上,圍繞課程體系目標,在課程體系內部結構上,對應每一種技能培養目標,指出應該開設的相關課程,以及課程之間的先后順序,有效地改善了專業課程過多、課程開設不全、先行關系混亂、內容低水平重復的問題。當然,這些問題的最終解決有賴于一門門具體課程的落實,比如每門課程必須有公用的教學大綱,或教學進度計劃表,即課程內容在考慮個性化的同時,要有一個基本的統一的要求,規定這個課程應該囊括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理論部分與實驗實踐部分的比例關系,以及與其他課程的相互關系。
新的實驗實踐課程體系也要求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結合大創,結合學生社團和學生活動等,開展相關的實踐,依托專業實驗室平臺,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在創作中收獲快樂,在快樂中提升技能!
3結語
我校廣播電視學專業旨在為民族地區培養廣電專業人才,為了適應新形勢下人才培養的需求,我校已啟動新一輪培養方案的調整,作為第一批試點專業,我們的培養方案在全教研室老師同心協力的努力下已初具雛形,比如某些課程的增減、總學分控制在150學分之內。
廣播電視學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我校廣電專業歷來重視學生專業技能與實踐能力的培養,已取得一定的成績,如11級廣電專業學生安娜、胡察兩位同學創作的微電影《全力沖刺》獲2014年金雞百花微電影單元獎項。
實驗實踐課程體系設計是整個廣電專業課程體系設計、專業培養方案調整中重要的一環,是教學改革“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體現。本文有筆者的思考,更吸納了同事的建議和意見,我們期望我校廣播電視學專業,在注重技能的基礎上越辦越好,為廣電事業、為社會培養更多更合格的人才!
基金項目:西南民族大學2014年教育教學改革項目(2014QN08)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 賀新宇,任永波.新編教育學[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140.
[2] 崔小娟.淺談廣電專業課程實踐環節的改革與創新[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4(8):42-44.
關鍵詞:廣播電視學 現代漢語 教學改革
“現代漢語”課是我國高等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開設的一門基礎理論課。是一門“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系統的講授現代漢語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培養和提高學生理解、分析和運用現代漢語能力的基礎課程?!盵1]目前我國高等院校諸如新聞、編導、廣告等文科專業,為了使學生掌握現代漢語的基本理論及基本知識,具備良好的語言素養,提升語言表達能力,也開設現代漢語課。非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現代漢語課教學普遍存在著照搬漢語言文學專業現代漢語課的教學理念、教學思路、教學內容及方法等現象,導致該門課程教學存在諸多問題,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產生相應的教學效果。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 教學目標缺少與專業培養計劃的對接;
第二,教學內容缺少與專業知識的銜接融合,缺乏實用性;
第三,教學內容重理論,缺少應用及實踐環節的設計;
第四,教學內容缺少對當下語言現象的有效解讀,語言材料相對陳舊;
第五,教學方法以教師講授為主,缺少靈活多變性。
由于以上主要問題的存在,導致學生對現代漢語課不感興趣,認為學習現代漢語課是沒有必要的,對自身的語言表達及語言應用能力的提高,對自己專業技能的提升沒有幫助。針對現代漢語課在非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筆者以廣播電視學專業為例,探討現代漢語課教學改革的基本思路及內容。
一、根據專業培養計劃,準確進行課程定位,重新設置課程教學目標
廣播電視學專業培養的是“具備良好的政治素養、文化知識、專業技能,在廣播電視機構以及其他傳媒、企事業單位從事新聞采訪、攝錄、編輯等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該專業的畢業生除了需掌握相應的專業理論知識,具備相應的職業技能之外,還需要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現代漢語”課是廣播電視學專業培養計劃中為培養學生溝通及表達能力設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一般設置為30―45學時,2或3學分。根據《國家中長期語言文字事業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對我國語言文字工作“提高國民語言文字應用能力”任務的規定,按照現代漢語課在廣播電視學專業的課程定位要求,需要教師轉變教學思路,重新設定教學目標。即“散點式的選擇現代漢語的基本理論及基本知識,著重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理論知識理解、分析社會語言現象的能力”。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廣播電視學專業的畢業生在口頭語言及書面語言表達能力上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同時初步具有運用語言理論解讀社會語言現象的能力。
二、根據教學目標及要求,有針對性的擬定授課計劃
廣播電視學專業“現代漢語”課的教學目標要求“散點式”的選擇基本理論及基本知識?!昂螢椤Ⅻc式’;‘散點式’選擇理論知識的依據是什么;如何‘散點式選擇”是首先需要厘清的問題?!吧Ⅻc”是與系統相對而言的。我國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開設的現代漢語課要求系統的講授語言理論、知識及技能。而在其它專業培養計劃中,現代漢語課的課程性質、課程定位、課程功能、學時安排均決定系統講授漢語言理論知識是不具備條件的,是行不通的。因此,必須對原有的教學內容進行取舍,有目的、有針對性的選擇某些教學內容。選擇的依據首先是廣播電視學專業的培養目標及培養要求;其次是現代漢語課教學內容自身的實踐應用性;再次是該專業學生實踐能力提升的需要?;谝陨先c的考慮,現代漢語課應選擇實踐性、應用性較強的語言理論,選擇與社會生活聯系較緊密的語言知識,選擇對專業技能的提升有奠基及助推作用的理論知識。集中體現為如下幾方面:
第一,基于廣播電視學專業普通話課與現代漢語課“語音”部分教學內容的重復,割舍“現代漢語”課語音部分的教學內容。第二,基于與中學語文教學內容重復的考慮,刪減文字部分的筆畫、筆順、造字法等內容的教學。著重講授規避異體字、繁體字、錯別字等正確使用漢字等相關知識。第三,詞匯部分刪減掉與高中語文課重復的內容,重點講解同義詞辯詞,同音詞理論及基本詞匯與一般詞匯等知識。第四,語法部分講解低一級語法單位構成高一級語法單位的語法規則,病句常見類型及識別方法。第五,修辭部分著重講解不常用辭格的識別及運用。精簡后的現代漢語課教學內容實用性較強,與社會生活的聯系較為緊密或者具有向專業知識靠攏的空間及可能。易于課程教學內容的有效展開及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割舍掉的教學內容并不是不講授,而是做輪廓性的宏觀概述,讓學習者在掌握現代漢語的基本理論框架的基礎上,重點、詳細地學習精簡后的知識。
三、有效整合日常生活及傳播媒介中的新鮮語料,將其融入現代漢語課程理論教學
縱觀各種版本的現代漢語教材,教學舉例及語言材料陳舊是不爭的事實。語言課是一門兼具理論性與實踐性的課程。實踐教學、應用教學與理論教學緊密相連、密不可分。只有教學材料鮮活、真實、貼近生活與專業實踐,才能充分凸顯語言理論的有效性及實用性,調動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因此,現代漢語課應將日常生活與專業領域中鮮活、真實、積極、健康的語言材料補充進現代漢語課程教學中去。將大眾傳播媒介及當下典范的文學作品中的語言作為現代漢語課的語言材料及語言資源。
由于廣播電視學專業學生職業輸出方向是廣播電視機構及其他傳媒、企事業單位。因此,現代漢語課應以廣播、電視、報紙、雜志、廣告、微博、微信等媒介上的語言事實作為該門課程教學的首選語言材料,并對選擇的語言材料不斷更新。例如,在文字的正確使用、同義詞的辨析、新語詞的發展、語法錯例辨析、辭格的運用等理論知識的講解中都可以有針對性的選擇新聞媒介中的語料作為理論教學有利的論據,給予支撐。這需要教學者有意識地擴充知識儲備,擴大閱讀面,平時注意語言材料的搜集、積累,并對搜集來的語料不斷的研究、分析及推敲。最后,才能將其應用于具體的理論教學中去。
四、形成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融合,側重實踐及應用的“1+3”的教學模式
為了將日常生活及傳播媒介中的新鮮語料有機融入教學環節,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合滲透,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凸顯理論知識的應用性,加強課堂實踐環節設置比重,筆者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提出“1+3”的教學模式?!?”指的是一個現代漢語理論知識點。廣播電視學專業的現代漢語課打破系統講授的慣例,采取“散點式”的理論知識講解模式,雖然選擇的每個知識點是整個語言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但其在具體的授課中就是一個整體,具有獨立性及自身相對的完整性的。“3”指的是語言理論知識運用的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最基本的語言理論知識的識記練習。以常用的課堂練習題形式呈現。學生與教師對該呈現形式都較為熟悉,運用起來得心應手。該形式有利于測驗學習者理論知識的識記數量及掌握程度,有利于理論知識的強化記憶。第二個層面是分析社會語言現象的訓練。即選取與所講的一個理論知識點有關聯的最新社會語言現象,在教師的引導、幫助下,讓學生對語言內容及現象進行分析,得出結論,并進行課堂談論。此種訓練可以借助現代多媒體技術,使呈現的內容具象直觀,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主要傳達分析的思路及方法。該層面的語言理論知識運用有助于提升學習者用語言理論分析社會及專業中語言現象的能力,并間接感知課程內容與專業學習及日常生活的關聯度。第三個層面是運用現代漢語理論知識能力訓練。在對所學過的知識點進行識記及分析練習的基礎上,將學過的理論知識運用于口頭語言表達及書面語言表達中去,或者嘗試性的在專業寫作、新聞報道中有機地融入現代漢語理論知識。該層面的訓練,教師可進行靈活地課堂設計及教學組織。課后學生可與教師對使用效果及使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交流討論。該層面的訓練有助于提升學習者運用語言的能力,直接體會到語言知識的實用性。
五、創新課堂教學組織形式,靈活使用教學方法,形成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
“散點式”的教學理論知識安排,“1+3”的教學模式設計,要求廣播電視學專業現代漢語課創新課堂教學組織形式,采用班級授課、小組討論,課外實踐等相結合的教學組織形式。在課堂教學中采用講授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舉例加討論,示范加反饋,媒介語言實例辯論等教學方法。在語言知識積累,分析、運用語言能力提升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訓練學習者思維的靈活性及靈敏度,形成輕松活躍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
注釋:
[1]張先亮:《試論“現代漢語”課的定位、內容與方法》,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6期,第71―76頁。
參考文獻:
[1]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國家中長期語言文字事業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Z].2012.
[2]汪國勝.關于現代漢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1):81―85.
[3]張先亮.試論“現代漢語”課的定位、內容與方法[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6):71―76.
[4]韓書庚.高師“現代漢語”課程的教法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09,(132):88-90.
中國傳媒大學創建于1959年,是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的重點建設大學。學校堅持“結構合理、層次分明,重點突出、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相互支撐”的學科建設思路,充分發揮傳媒領域學科特色和綜合優勢,形成了多學科協調發展,相互交叉滲透的學科體系。
電視與新聞學院作為國內歷史最久、聲譽的專業教育學院,始終引領著我國電視新聞教育的發展。五十多年來,電視與新聞學院建立了科學完善的教育體系,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近年來,電視與新聞學院培養出了大批具有綜合素質的、從事電視新聞采集與制作、電視紀錄片專題片編導、頻道與電視欄目策劃以及電視新聞類節目的編導專業人才,畢業生大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新穎的電視觀念、扎實的電視基本理論知識,同時能夠熟練運用電視節目制作的藝術技術技巧技能,能在大型演播室及完備的采編播設施上進行操作。
【開設方向】電視策劃與創作方向、廣播電視編導方向
【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廣播電視新聞學基本理論和寬廣的文化科學知識,能在媒體部門,從事編輯、采訪、節目主持、策劃與管理等工作的新聞傳播學高級專門人才。
【課程設置】
(一) 學位課
新聞傳播理論 (含新聞學理論、傳播學理論)
新聞傳播史 (含中國新聞傳播史、外國新聞傳播史)
新聞傳播業務 (含新聞采訪與寫作、新聞編輯、新聞評論、廣播電視新聞)
廣告與公共關系(含廣告學、公共關系學)
(二)專業必修課
01、電視影像語言 02、電視藝術理論 03、電視紀實語言 04、電視節目策劃 05、電視采訪 06、電視寫作 07、電視編導 08、紀錄片創作 09、電視新聞節目研究 10、歐美影視文化 11、電視文化學 12、電視畫面編輯 13、非線性編輯 14、 中外電視節目比較研究 15、影視精品賞析(觀摩優秀作品并贈送部分獲獎節目音像資料) 16、workshop(包括選題、采訪、攝制、編輯各環節的指導和講評) 17、電視名人系列講座
注:每年按最新培養方向,及時調整課程。
【培養方式】
1、學制兩年,利用周末及公眾節假日上課;
2、北京周末班:利用周六或者周日上課;
3、全國假期班:利用公眾假期面授。
【入學條件】
1、遵紀守法、品行端正的在職人員;
2、大學??疲ê┘耙陨蠈W歷;
【報名手續】
1、填寫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高級課程進修班報名登記表》。
2、提供4張1寸同底免冠彩照。
3、本人身份證、學歷證書和學位證書復印件各1份。
4、報名費200元,學費22000元、教材資料1200元(兩年)。
【證書授予】
1、完成該課程學習,經考試合格者,頒發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高級課程進修班證書;
2、符合條件可申請在職碩士。
【聯系電話】 010-51656177 010-51651981
【免費直撥】 4000,716,617
【關鍵詞】新建本科院校;課堂教學;創新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5)10-0221-01
近幾年,在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一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應運而生,并紛紛設立廣播電視學專業。由于超常規的快速發展,招生人數猛增,造成了辦學中的浮躁和粗放,使教學環節難以保證,教學計劃難以落實,培養目標難以實現,出現了只重數量、不顧質量的情況,學生就業率逐年下滑。廣播電視學專業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基本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重要環節,尋找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途徑和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選擇適宜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突出自身的優勢和特色,進而摸索出行之有效的辦學方法和辦學思路,體現新建本科院校廣播電視學專業建設的創新性和特色。由此可見,課堂教學的手段和方法有必要進行調整和創新。
一、體驗式教學模式
傳統的理論課堂教學以灌輸理論知識為主,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盡管案例教學法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單一的理論授課,但教材中的經典案例僅僅是對歷史上組織行為經驗與方法的總結與回顧,如果照搬,和我國現實實踐也有一定的差距,對于現在90后學生來說,他們理解方式的碎片化、短暫性,讓他們在學習中無法領悟理論要點,對學習不敢興趣,認為這是和自己沒有太大關系的事,使得教學效果不好。而體驗式教學的重心在于關注學生學習中的體驗,并圍繞這一重心進行教學設計。因此,轉變教學模式,學生的體驗、問題的發現與解決、實踐參與以及實踐性思維成為體驗式教學模式構建的“關鍵詞”。
體驗式教學過程需要教師設計具體的情境與實踐性問題,讓學生在對這些情境的理解與問題的解決中實現學習體驗,進而生成新的知識,提升實踐性思維能力。課前布置任務,讓學生搜集資料,課堂教學中把握好時機,針對教學重點、難點合理地設計問題,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并主動參與課堂討論,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
二、開放式教學理念
理論課堂的教學方式應該是開放的,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要在課堂上開放,還要注重課下交流,是教學內容、教學時間和教學空間的全方位開放。網絡時代的到來,使學生更多地依賴互聯網學習,以網絡為平臺,以多媒體技術為輔助,最大限度地利用網絡資源,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改變傳統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被動接受的地位,給學生更多的選擇權和控制權。在傳授每個知識點之前教師布置任務,學生通過專門的網絡教學平臺搜集資料完成自主學習部分,課堂上教師結合多媒體課件和板書講授重要知識點,由學生結合搜集的材料分析完成知識點的內化,課后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的討論區進行互動交流。學生可以在網絡平臺上查看課程內容、下載課件、提交作業等,通過網絡教學平臺的使用,教師可以有效地對學生進行管理評價。
三、多媒體加實物展示的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是課堂教學的輔手段,也是現代化教育發展的需求。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代教學媒體,與傳統手段有機結合,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以求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F在幾乎所有高校的廣電專業都在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但教學中往往是學生對著PPT課件空想,無法聯系實際,因此需要在理論課程中加入視頻案例和實物案例,如《藝術概論課》中可把具體的作品帶入課堂,用實物幫助學生理解枯燥的理論,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當今媒介技術快速發展、媒介形態發生重大變化的背景下,廣播電視對人才的需求也發生變化,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不斷變化的行業需求,通過課堂教學創新法的研究,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探索出人才培養新模式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提高就業率,培養出合格的具備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楊曉茹.網絡時代《傳播學》課程教學方法探析[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1(5).
[2]劉光英.地方高校廣播電視學專業校內實踐領域的探索[J].理論觀察,2014(7).
作者簡介:
于勝男(1982-),講師,碩士,黑河學院人文傳媒學院新聞傳媒系,研究方向:廣播電視理論;
朱紅巖,副教授,黑河學院人文傳媒學院新聞傳媒系,研究方向:新聞學理論;
關鍵詞:廣播電視學 影視創作小學期 討論式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J6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8(c)-0172-03
The Research of Operation Mode of Discussion Didactics in Radio & Television Short-term Practice of the University
Ma Xiaoliang
(School of Art and Literature, Shihezi Univercity, Shihezi Xinjiang, 832000, China)
Abstract:Short-term practice of film production is the important link of the practice instruction. The use of discussion didactics is the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degree and to promote their works, it’s also the needs of realizing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improving teaching efficiency. This paper respectively discusses the way and the key of using discussion method by analyzing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requirements of three steps: choosing subject, production and post-production.
Key Words:Radio & television; Short-term practice of film production; Discussion didactics
論式教學法,是指在教師的認真指導下,學生針對某一問題開展討論、進行相互學習與啟發的教學活動,一般分為設計主題、討論準備、組織討論及總結4個環節[1]。在討論前,由教師精心設計討論主題,提出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并提前安排學生做好討論準備、搜集整理資料,撰寫發言提綱;在討論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并在發言結束前進行總結,在討論結束后,教師應對討論的整體情況進行總結,指出其錯誤和以后需要改進的地方,歸納學生的意見。
采用討論式教學法的優勢在于能夠有效地改變教學模式和講授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更重要的是,采用這種方式,能夠培養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和創新意識。
影視創作小學期是高等院校廣播電視學專業普遍采用的一種實踐教學形式,該環節設置在影視類課程教學完成之后,時間一般為2周以上,通常采用分組教學模式,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以組為單位,以拍攝紀實類或創作類短片為訓練內容,檢驗其影視創作知識、技能的學習效果。
影視創作小學期通常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以選題策劃為主要任務,要求學生以個人為單位提交選題和詳細策劃案,并通過組內學生討論提交該組的最終選題和策劃;第二階段以拍攝、粗剪為主要任務,要求學生以組為單位,分工合作,形成初片;第三階段以包裝、成片為主要任務,要求學生以組為單位,完成影片制作的精剪、包裝工作并提交最終作品。
1 分組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分析
分組教學模式是根據教師的數量對學生平均分組,由一名教師指導一個小組的教學模式,在高校廣播電視學影視創作小學期的分組教學模式中,教師的指導主要貫穿于影視創作的選題策劃、拍攝剪輯兩個主要階段,在選題階段,由學生討論選題,上報給教師,審核通過后進行拍攝,若審核不通過則繼續討論上報直至通過;在拍攝剪輯階段,教師不定期地關注并檢查學生的操作與進度,若出現困難,學生提出,教師予以指導;作品完成后,交由教師評定成績。
在分組教學模式中,一名教師通常指導3~5名學生,人數不多,有利于教師的投入精力,學生積極參與,但從該模式多年的運作結果來看,學生作品的效果并不理想,通常存有選題范圍普遍偏窄,作品立意較淺,對知識和技巧的運用存在常識性錯誤等問題,鮮有優秀作品出現。這些問題的產生說明分組指導的教學模式存在不足,需要改進。
在分組教學模式中,教師占有主導地位,他們直接決定了學生選題的通過與否,同時也間接影響著學生的創作思路與創作方式,在選題階段,雖然小組中的學生也進行討論,但這種討論缺乏教師的指導和掌控,學生所掌握的信息量較少,選題視野不夠開闊,這就導致作品缺乏內涵,立意較淺。在學生選題屢次不被通過的情況下,教師通常會提供給學生選題,但師生雙方在知識、視野、技術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學生往往難以把握這一類選題,且經過屢次選題失敗后,學生會急于開始創作,以趕上其他小組的進度,常不加考慮就接受教師的選題,這就造成了創作中困難重重和學生的淺嘗輒止。在拍攝和剪輯階段,教師指導學生的方式是觀察學生創作和解答學生問題,在這個階段,教師仍占有主導地位,教師提出的解決方案,學生都會不假思索的采納,這就造成了學生在創作中缺乏思考。教師的主導地位雖然能夠保證教師的意見得到貫徹,但不利于充分調動學生思考、創作的熱情和積極性,容易造成學生懶于思考、作品缺乏創意、缺少亮點。
在分組教學中模式中,一名教師帶一個小組,指導教師只為自己組的學生提供指導,不同組之間、不同教師之間沒有交流,缺少各組之間的交流,學生無法分享到其他組的經驗和教訓,局限了思路;教師也無法及時探討、解決小學期中的問題,不利于實踐教學方法的改進。
2 使用討論式教學法的優勢
采用討論式教學法符合廣播電視學專業影視創作小學期的需要。首先,從影視創作的要求來看,其選題需要多樣化,其創作思維、方式需要多元化。因此,教師不應禁錮學生的思維,而需要通過學生觀察、分析、總結后找到適合的選題。選擇正確可行的創作方式,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策劃,這就必須打破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的形式,利用討論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形成爭論,帶動思考與反思,形成學生自己的創作理念。其次,影視創作小學期是在學生完成影視類課程的學習之后進行的,此時,學生只掌握了影視創作的理論知識,實踐經驗很少,沒有完整地完成過一部較長的作品,必然在創作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對此,教師既不能包攬學生的任務,也不能放任不管,因而,討論式教學法是一種符合該環節實踐教學需要的方式,既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又能夠實現教師的有效指導。
采用討論式教學法能夠提高影視創作小學期的運作效率。小學期要求學生在較短時間內完成從選題到拍攝剪輯,再到包裝成片的整個影視制作過程,時間相對較緊,如果學生在選題階段耽誤時間,就會嚴重影響創作的總體效率,只能在拍攝、剪輯、包裝中降低標準來趕工,這就會導致作品質量的降低,如果在選題過程中采用討論式教學法,由教師組織、引導學生討論,就能調動全組學生的積極性,還能提高該環節的運作效率。
采用討論式教學法能夠有效地實現影視創作小學期的教學目的。小學期要求學生通過訓練,掌握影視創作的基本方法、技巧,提高創作能力,如果每個組與其他組沒有交流,就不能了解其他組在創作中的問題、經驗和教訓,在創作中期進行討論,可以使學生了解更多問題,思考更多問題,這樣能夠最大程度地獲取經驗,在創作結束后進行討論,能有效地總結經驗、教訓,并能對創作過程進行思考、提出問題,有利于鞏固知識、提高能力。
3 討論式教學法的具體運用
在廣播電視學專業影視創作小學期的實踐教學中采用討論式教學法,需要以該實踐環節中各階段的不同特點為依據,調整每個階段的討論重點、范圍和方式。
第一次討論適宜安排在小學期開始后的2~3天內,這次討論應著力解決選題策劃中存在的問題。指導教師在學生接到任務、完成分組后,便應該安排其開始選題,此時,學生有較長的時間進行觀察、思考。討論前,教師須要求該組每位學生提交選題和詳細策劃方案,經過對學生選題和策劃案的審閱,教師總結問題、設計討論思路和重點。在討論中,先由學生分別陳述選題和策劃,再與其他學生相互點評,教師做補充和指導。在討論結束后,由學生與教師共同商討并最終確定選題。
此次討論以小組為單位,目的在于教師能夠有效地控制討論,保證學生的發言時間,對教師來說,在這次討論中,“平等”是手段,“引導”是目的,在討論中,教師要將自己作為討論者中的一員,傾聽學生的陳述并平等地參與討論,“平等”的意義在于不過分干預學生的判斷,如果教師在選題策劃的討論中過于強勢,就容易左右學生的判斷與選擇,不利于調動組內全體學生的思維與積極性,討論式教學法是雙向教育法,在教學過程中要求老師與全體學生共同討論,各抒己見,共同完成任務,把“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師生共同探索”[2]?!耙龑А钡囊饬x在于保證討論的質量、拓寬討論的廣度、延伸討論的深度,教師通過審閱策劃歸納問題,在討論中就要引導學生思考并解決問題,同時教師要通過啟發、引導,讓每個學生都有話說,力求創造一種較為寬松的討論環境,并要時刻關注每一個小組的討論進展情況,一旦發現有僵局或離題現象時應積極引導,以保證討論的實效[3]。
在討論中通過的選題,學生可以開始拍攝,在討論中沒有通過的選題,教師要與學生商討并提出修改意見,促使其經過修改后通過。
第二次討論適宜于安排在小學期的中后期,即小學期時段的2/3處,這次討論應著力解決拍攝、剪輯中遇到的問題,在這個時間,小組一般都能完成影片的粗剪工作。討論前,教師應以組為單位安排學生梳理、總結并提交拍攝、剪輯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各組教師在一起進行研討,針對所提出的問題,提出最佳解決方案。在討論中,首先由各組學生陳述問題,學生可借助片段和畫面來闡述,再由其他組的學生提出解決方案,最后由教師總結并提出最佳方案。討論結束后,由教師整理并匯編該次討論中學生提出的典型問題,作為調整和改進影視類課程教W內容和方法的依據。
此次討論全體學生應共同參與,目的在于使學生能夠廣泛地聽取其他小組的問題,而不是局限于自己小組之內。對于教師來說,在這次討論中,“交流”是手段,“解答”是目的,在討論中,教師要善于協調和掌控討論的局面,引導學生對其他組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同時,教師也要善于選擇“解答”方式,要引導學生思考自己的解決方案與最佳解決方案之間存在差別的原因。
經過這次討論,各組的問題都會得到有效解決,每個組有足夠時間進行鏡頭的補拍和精剪作品,這樣能很大程度地提升創作效率和作品的質量。
第三次討論適宜安排在小學期結束后的3天之內,此時學生還對實踐經歷和作品存在較強記憶,這次討論著力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討論前,教師應組織觀看和研討學生的作品,提出問題并綜合意見。在討論中,教師安排學生相互觀摩影片,鼓勵學生找出問題、分析原因并提供解決方案,作品觀摩完畢后,教師應組織學生針對此次小學期的運作過程提出意見和建議。討論結束后,教師應匯總學生的意見和建議,作為改進小學期實踐教學方法的參考依據。
此次討論以全體學生為單位,目的在于強化和提升學生影視創作的綜合能力,學生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所得經驗。對教師來說,在這次討論中,“鼓勵”是手段,“提高”是目的,要鼓勵學生敢于運用知識分析問題,在學生分析問題的時候,要提醒、引導學生使用正確的知識和方法,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經過這次討論,能鞏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也給教師提供了教學改革的思路和資料。
4 結語
采用討論式教學法,符合廣播電視學專業影視創作小學期自身的需要,也是提高小學期實踐教學水平、促進教學相長的需要,討論式教學法的運用需要結合小學期每個階段的特點、要求,確定討論內容、范圍、方式并合理安排指導教師在不同階段討論中的角色和任務,這樣才能有效彌補分組教學模式的不足,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達到教學目的,提高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 馬丹.討論式教學法的組織與實踐[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4(18):59-60.
要找準問題、堅定信心。總的看,構建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體系有較好基礎,已形成了一個基本輪廓和雛形,目前主要的短板還是農廣校建設沒有跟上,各地發展不平衡。一是辦學體系不夠健全。全國還有40個地(市)和近500個有農業的縣(市、區)沒有農廣校;地(市)級校非獨立辦學的有79所,縣級校非獨立辦學的有468所,分別占總數的四分之一和五分之一。有的省全省基層農廣校始終建不起來,還有的省地(市)撤并農廣校問題比較嚴重等等。農廣校的不健全和削弱,必然影響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體系的有效構建。二是條件建設滯后。全國縣級農廣校辦學水平評估顯示,條件相對比較好的1400多所A級校和B級校,也不同程度存在設施設備不足和老化陳舊問題;400多所C級校和D級校,基本是沒有辦學場地、缺設備。三是辦學隊伍能力亟待提升。專職教師數量不足、結構不合理、“雙師型”教師短缺,基層校長隊伍的開拓創新能力、管理水平與事業發展要求不相適應,兼職教師隊伍建設也需要進一步加強等。
為解決這些問題,2013年7月,農業部專門印發農科教發〔2013〕7號文件,提出了明確要求,各地采取了一些積極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一些地方在貫徹落實中還存在思想認識不到位、溝通協調不到位、具體措施不到位等問題,沒有從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和發展現代農業的高度和全局上,充分認識加強農廣校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有的地方覺得農廣校條件差、人員力量弱,建設難度大,信心不足;有的地方認為沒必要建設農廣校,可以直接利用其他資源。對此,我們必須要提高認識、統一思想。我們一定要看到,在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和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中,國家和各級都在加大投入力度,加強農廣校建設正當其時,構建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體系勢在必行。
要明確目標、突出重點。農業部7號文件明確提出,要以增強教育培訓服務能力為核心加強各級農廣校建設,這是農廣校性質和承擔的任務所決定的。農廣校建設的目標是,力爭在5年內實現全國所有地(市)和農牧業縣(市、區)農廣?;蜣r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全覆蓋;積極爭取各級專項支持,農廣??罩姓n堂、固定課堂、流動課堂和田間課堂一體化建設基本配套,全面改善縣級校設施條件;加大實訓基地建設力度,縣級校(中心)實訓基地覆蓋率達到100%;專兼職教師隊伍擴大到10萬人以上,“雙師型”教師比例達到80%以上;各級校長(主任)和辦學人員隊伍實現全員培訓,辦學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為此,加強農廣校建設要著力把握以下四個重點:
一是進一步完善辦學體系。要保持農廣校相對獨立完整的辦學體系。沒有農廣校建制的,或者原來有但被不合理撤并和擠占的,要通過整合資源、創新體制機制,爭取建立或恢復農廣校和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一時難以建立農廣校的也要保證設立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
二是強化公益性職能定位。農廣校是我國農民教育培訓公共服務機構,是公益性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有機組成部分。在國家和地方教育體制改革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各級農業部門要主動加強協調,確保農廣校(中心)由農業部門主管的體制、公益性事業單位的性質、獨立設置的辦學格局。要在機構設置、職能定位、崗位編制、人員聘用、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等方面形成一整套制度規范,強化職能建設。在農業行政主管部門領導下,承擔農民教育培訓統籌規劃、綜合協調和指導服務職能,把農廣校(中心)辦成當地農民教育培訓的研究中心、指導中心、服務中心和宣傳推進中心,受委托承辦新型職業農民認定管理工作。
三是著力改善辦學條件。中央校要抓緊編制全國農廣??罩姓n堂、固定課堂、流動課堂和田間課堂一體化建設規劃,各地要積極爭取加大投入,加快推進農廣?,F代化進程。2013年,部里為100所A級校配備了農業科技入戶直通車,2014年,計劃將農業科技入戶直通車項目主要調整為新型職業農民流動課堂項目。中央校要盡快制定各級農廣校建設規范,在機構設置、人員編制、職能任務、設施條件、辦學機制等方面提出最基本要求,推進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各省、市、縣都要相應制定建設規范,越往下應越具體,要求應更高。同時要建立評估機制,定期開展督導檢查評估,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通過建設不斷加強,通過規范不斷完善、不斷提高。
四是加強辦學隊伍建設。教師是提高辦學質量的核心和關鍵。實施體系隊伍建設工程,以提升能力為核心,對校長、教學管理人員、專兼職教師分級開展輪訓。要通過課堂理論與實訓基地培訓相融通,培養一支既有理論會講課,又有技術能動手的“雙師型”教師隊伍;要注重把一線農業科技推廣人員和農村致富帶頭人充實到兼職教師隊伍中去,改善教師隊伍結構,加快建立兼職教師師資庫和農民教育培訓導師制度;加強校長隊伍建設,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有一個好的校長,就有好的理念,就可以建設一支好的隊伍,形成一套好的管理理念,凝聚一股好的力量。因此,校長隊伍建設是重中之重,要努力打造一支思路清晰、勇于開拓、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質校長隊伍。
要教學為本、服務為重。教學是農廣校的立校之本,服務于新型職業農民培養是農廣校的中心任務。必須發揚“釘釘子”精神,要切實發揮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主渠道主陣地作用,統籌各類教育培訓資源,協調、匯聚、集成各方面力量,形成大聯合、大協作、大教育、大培訓格局,實施分類、分層,多目標、多樣化的教育培訓。
一要大力發展農民職業教育。積極開展務農農民中等職業教育,面向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現代農業生產經營者,通過開設家庭農場生產經營等新興專業,重點培養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通過增設家庭規模生產經營等新興課程改造傳統農科專業,兼顧培養專業技能型和社會服務型職業農民。繼續推進中專后和合作高等教育,培養高層次農業職業技能人才。促進職業培訓、中職教育、高職教育乃至本科及以上層次職業教育的相互銜接,開展多層次的職業教育。
二要深入開展農民職業培訓。改變以往單一的普及性培訓或簡單的“一事一訓”培訓方式,特別是農業職業技能培訓和農業創業培訓,要以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為重點,分產業、分類型進行經常性、系統性、全程性培訓。要嚴格按照培訓指南和培訓規范,確保培訓質量和培訓效果。尤其要強化培訓管理,凡是整合利用農技推廣機構、農機校、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相關資源開展培訓的農廣校,要嚴格落實培訓環節,牢牢抓住質量這條生命線,保質保量完成培訓任務。
三要加大教學改革的力度。在教育內容上,要緊跟產業發展要求和農民實際需求,創新教學課程體系,改專業教學為產業教學,依據農時季節和農業關鍵生產經營環節,針對關鍵技術和核心能力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構建,減少理論增強實操,突出技能訓練和能力培養。在教育方式上,要尊重農民意愿、適應農民生產生活規律和學習特點,改農民進校門為教師到家門,采取送教下鄉、農學結合等靈活方式,方便農民結合生產就地就近就需學習。在質量評價上,要立足生產經營實際,將理論考試、實踐考核和生產經營考察結合起來,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考核指標體系,從一次性單一結果檢驗轉為過程檢驗與結果檢驗相結合,把農民接受教育培訓后的實際生產經營效果也作為衡量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
四是搭建基礎平臺做好公共服務。以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為重點,切實發揮各級農廣校(中心)職能作用和服務功能,上聯政府及教育、財政、農業等行政部門,橫聯農業職業院校、科研院所、農技推廣機構、企事業單位,下聯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推動共建共享、互聯互通和協作協同,形成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工作合力和良好氛圍。
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農民教育培訓的中心任務和重點工作,各級農業主管部門和農廣校要強化責任意識,切實增強抓落實、見成效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要切實加強領導和指導。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切實加強對農廣校工作的組織領導,把農廣校各項工作納入當地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規劃,列入農業部門工作計劃、擺上議事日程,要像抓農技推廣體系改革建設一樣,下大力氣抓好農廣校體系建設。要進一步健全聯合辦學的領導體制機制,建立抓落實的績效考核責任機制。要加大工作推進力度,著力完善工作機制,健全工作體系。積極爭取地方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建立農民教育培訓和農廣校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及時研究解決農民教育培訓及農廣校建設發展和作用發揮等重大問題。各省廳科教處要與省農廣校密切協作,在領導中加大扶持,在指導中加強服務,全力支持農廣校開展各項工作,要把辦好用好農廣校納入目標管理和績效考核的工作要求。各地要根據當地實際,重視和加強對農廣校(中心)的領導指導,主管部門的主管領導和科教部門的負責同志可以兼任農廣校(中心)相關領導職務,進一步理順關系,加大工作力度。
要積極爭取加大投入。農業部農科教發〔2013〕7號文件下發后,部黨組高度重視,部科教司、中央農廣校與發展計劃司、財務司一起,與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教育部等部門積極溝通協調,爭取農民教育培訓及體系建設重大工程項目,推動新型職業農民中等職業教育國家資助政策出臺。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也要積極爭取當地政府的支持,將農廣校納入財政全額預算管理單位,安排專門工作經費,完善與辦學要求相匹配的公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條件,落實農廣校公益性農民教育培訓財政預算經費,保證各類重點培訓工程項目的優先安排及重點支持。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創辦于2003年,是江蘇省開辦較早的學校之一,現已連續招收十屆本科生。該專業具有良好的辦學基礎,多年來學校高度重視將電視節目編導與制作作為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平臺,有大量作品獲獎。師生合作攝制的電視劇《無雨的日子》獲由教育部、中央電視臺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五屆“理想杯”全國大學生電視作品大賽第一名,并入選團中央“五個一”工程獎;創作拍攝的電視散文片《生命的方舟》獲“全國推普周”江蘇省電視作品比賽一等獎、“陽光校園”電視作品大賽特等獎、“科訊杯”國際大學生電視作品大賽剪輯獎;學生DV作品《斷章》、《玉緣》、《倒帶》分獲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科訊杯”全國師范院校高清暨DV作品大賽一等獎;作為中國一方的合拍單位,學院聯合西班牙環球制片公司拍攝文獻片《激情的誕生:足球的起源》之《中國蹴鞠》已在全球發行放映;師生聯合創作的電視短劇《第四條紅裙子》榮獲包括首屆全國大學生DV影像藝術節“劇情片”獎、第四屆北京電影學院國際學生影視作品展和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等在內的十多個獎項和榮譽。本專業培養的畢業生以基礎扎實、能力全面、善于合作、勤于動手、勇于創新,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歷屆畢業生中有相當比例的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各級媒體和專業制作公司工作。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能夠適應現代廣播電視事業發展的需要,具備廣播電視節目策劃、文案、編導、制作、推廣等方面專業技能,具備較高的理論修養、藝術素質和實際動手能力,能夠在各級電視臺、廣播電臺、影視制作公司、廣告公司、文化傳播公司、新媒體傳播公司和其它新聞宣傳部門從事包括影視劇、廣告、宣傳片、MTV等在內的各類電視節目的策劃、文案、導演、攝制等實際工作的高層次專門人才。
二、學制及招生人數
學制四年。面向山東省計劃招收10名。
三、招收對象及報考條件
1.已參加山東省普通高校報名并取得報考資格的考生;
2.身體健康,五官端正,無色盲、色弱;有較好的普通話基礎和一定的藝術表現能力;
3.持有《山東省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藝術專業考試通知書》。
四、報名
1.報名時間
2014年2月11日至12日。
2.報名地點
青島海大學術交流中心(青島市市南區紅島路8號-中國海洋大學魚山路校區四校門)
3.報名辦法
①符合報名條件的考生須持本人身份證和《山東省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藝術專業考試通知書》的原件及復印件各一份前來辦理報名、繳費手續。
②交報名費、考試費280元/人。
五、專業考試
1.考試地點:見準考證。
2.考試時間:2014年2月13日上午8:30—10:00,考《影視作品分析》;10:20—11:50考《命題創作》;筆試(考生必須提前30分鐘到達指定考場,按座位號就座),2月13日下午開始按分組抽簽結果進行面試(考生必須提前30分鐘達到指定候考區)。
3.考試形式:筆試與面試相結合,初、復試合一。
4.考試科目及分值
①影視作品分析(100分)??忌谝幎〞r間內按試卷要求完成影片分析寫作。主要考察考生對影視作品的分析和鑒賞能力。
②命題創作(100分)。考生根據提供的素材或題目,按要求編寫故事。主要考察考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③綜合面試(回答考官提問70分,才藝表演30分)??忌鶕峁┑乃夭幕蚪o定的題目當場回答面試評委提出的問題,本環節除了解考生的性格、氣質、特長、愛好等基本情況外,側重考察考生語言表現力、臨場應變力、藝術修養等綜合素質,5分鐘以內;才藝展示部分,考生可在聲樂(伴奏自備,考場提供放音設備)、器樂(除鋼琴外自備)、舞蹈、朗誦、曲藝、小品等六類中任選一項,2—3分鐘。 六、文化考試和錄取
1.對考試合格的考生發給江蘇師范大學廣播電視編導專業考試合格證。取得合格證的考生還須參加2014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文化考試。
2.根據山東省教育考試院規定的錄取辦法,按考生專業和文化考試成績相加排名,擇優錄取。具體錄取方案見江蘇師范大學2014年招生章程。
七、其他有關事項說明
1.本簡章內容如有與教育部、山東省教育考試院有關文件精神相抵觸的,均以上級文件為準。
2.考生報考期間,食宿及交通費用自理。
聯系電話:(0516)83403064(校招生辦)、83867581、83867230(傳媒與影視學院)
招生信息查詢網址:江蘇師范大學本科招生網:bkzs.jsnu.edu.cn
考前信息查詢網址:江蘇師范大學傳媒與影視學院:xcx.js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