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3 01:43:29
序論:在您撰寫教師學校語文研修總結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一、提高自我的思想認識。
透過此次學習,我清楚地明白了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所提出的要求。我們要以更寬闊的視野去看待我們從事的教育工作,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水平,不斷地總結自己的得失,提高認識,不斷學習,才能適應教育發展對我們教師的要求。網絡研修,好處多多。能夠說網頁學習的即時性,有利于我自主安排學習,減少了工作與學習的矛盾。能夠說網頁學習的快捷性,有助于我提高學習和實踐應用的效率。能夠說網頁學習的互動性,有助于我和眾多教師及時學習和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二、夯實專業知識潛力。
透過此次學習,我清楚地明白了在往后的教學中注意的事項。
第一,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第二,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切實過好認讀關,體會文中的感情和語氣。第三,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了解課文中的意思,并到達樂于與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目的。第四,感受語言的優美,積累自己喜歡的詞句。
三、重新認識了建立師生共同發展的教學關系。
透過學習,明白了教學關系不是靜態的、固定的關系,而是動態的、變化的關系,從學生角度來說,整個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就是一個從教到學的轉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作用不斷轉化為學生的學習潛力;隨著學生學習潛力由小到大的增長,教師的作用在量上也就發生了相反的變化。最后是學生完全的獨立,教師作用告終。
四、對語文新課程理念、目標、資料和要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透過專家引領,名師對話等多種交流,提升了小學語文技能和教學水平。
透過研修,進一步明確了語文教學的價值取向,讓學生收獲理解課文,練習寫作的好方法。教師的一切教學行為,應基于學生的發展,且有利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要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應多以培養學生去發現文本的內涵為重點,教師要引導學生及時解決語文學習的難點、重點、字、詞、句的訓練,怎樣分析閱讀,怎樣進行寫作等。教師要盡量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透過研修,我進一步認識到一堂好的語文課要做到趣、活、實、美。趣即課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用心性;活即教學方法靈活,教材用活,學生教活,情感激活;實指資料充實,目標落實;美即課堂氛圍美,語文味道美,教師風格美,學生感受美。教師的專業成長是一個長期努力和不斷完善的過程,而反思和改善是我們教師成長的必由之路。
五、在班級管理中,要給學生保留適當的自尊。
每個孩子都是天使,但由于自身或外界的原因,常常達不到老師或家長的要求,甚至好奇引發一些意外事故。而處理這些事故時,就要三思而后行。經過這次培訓,我發現,我以前的方法是多么的欠缺,不可行。
六、要使學生心中有愛。
此刻的孩子都如珠似寶,自然就有一種優越感,有一部分孩子從來都不把別人放在眼里,這就要對學生培養愛心,使他們心中有愛,學會關愛他人,有團結精神,只有這樣,一個班級才會有進步。
七、要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讓學生去展示自己。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師PCK;提升;校本研修
[中圖分類號]G62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068(2017)15008701
學科教學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簡稱PCK),是教師知識體系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當前教師教育標準的重要依據。校本研修則是新時期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在語文校本研修中,學校不僅要聚焦教師知識能力的成長,還要為教師學科教學知識提升、教學能力成長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這才是校本研修的價值所在。
一、不同階段教師的PCK特點
教師的學科教學知識主要包括學科內容知識、情境性知識和一般教育性知識三方面的內容。教師的PCK發展是一個由淺入深、由量到質的過程,不同階段的教師PCK的特點也不盡相同。下面,筆者將入職初期、成熟期、專家型教師的PCK特點進行對比分析。
1.入職初期教師的PCK特點
對于剛入職不久的教師來說,教學經驗和教學知識的積累都相對不足,他們在教學重、難點與知識點的把握上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加上許多教師在師范院校學習到的知識、形成的能力與語文教學知識、語文教學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在教學方面,他們都是從“教師教”的視角出發,將主要精力放在基本的教學內容和一般性的知識上,如教學目標、寫教案、常規教學設計等,在其他方面很難有大的突破。
2.成熟期教師的PCK特點
成熟期教師的教學經驗、教學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優勢,他們開始追求和關注一些較高層次的東西,如在教學知識方面,他們會在語文學科知識體系結構優化方面有所嘗試,還會就不同章節的學科知識進行研究。由于在教學方面他們比較自信,所以會更多地從學生的視角去選擇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如變灌輸式教學方法為引導式、探究式教學,并從知識單向傳遞轉為師生雙向互動、共同學習等。
3.專家型教師的PCK特點
專家型教師大多是學校教學隊伍的骨干,他們對學科知識的掌握都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能在教學研究方面獨當一面。因此,在教學理念方面,此類教師會從更高的角度將教學視為幫助學生進行知識學習、知識框架構建的一個過程,不僅會傳授知識,還會傳授給學生更多的學習方法。在本質工作中,此類教師會更多地從整體、全面的角度去安排教學,并將社會文化知識、環境知識、課程知識等都運用到教學中,使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情境中有更多的收獲。
二、在學校校本研修中提升教師的PCK建議
1.以教師PCK為核心,構建PCK知識庫
如果說PCK是教師素養的一個方面,那么校本研修則是提高教師素養和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校本研修中,學校要正視教師學科教學能力提升的必要性,關注教師學科知識的發展和形成狀況,本著“提升教師PCK”的目的,以語文學科組成試點,構建語文學科核心教學內容知識庫,為教師量身定制研修規劃,就教師學科教學知識理論學習、實踐體驗等制定詳細的實施方案,要求廣大教師在研修過程中,明確學科教學知識學習、積累和研究辦法,從而不斷提高教師的學科教學能力。在語文教學內容知識庫的建設中,學校要將知識庫分為課堂教學和習慣培養兩部分,然后以這兩部分為核心,發揮語文教師的聰明才智,創建獨立的專題群,對知識庫框架中的內容進行填充,語文教師則要在教研員的帶領下,以PCK為呈現點,進行知識學習、提煉、歸納與總結,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
2.優化研修機制,利用活動催生教師PCK
校本研修活動的順利進行要以完善的制度做保障。鑒于此,在語文教學研修中,學校要完善、優化校本研修機制,明確相關人員在腳本研修中的任務,就校本研修流程中要注意的細節、問題等做出明確規范,以確保校本研修順利進行,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校本研修中,提升教師PCK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團隊合作、研討活動無疑是最能催生教師PCK的方法了。因此,學校要積極利用創新備課、課例反思、觀摩課堂、集體會診、前沿關注等活動,豐富校本研修的內涵,催生教師PCK,促使教師朝著更高層次的方向發展。如果條件允許,學校還要構建教師公共學習平臺,為不同能力層次的教的學科教學知識學習、交流和分享提供平臺,以提高語文教學隊伍的整體水平。
10月17日, **市校本研修互助網基地?;顒釉?*實驗小學召開。**教育學院領導及各學科教研員、**市進修學校各學科教研員、**小學、**東小學的老師參加了此次活動。本次活動主要針對我校本學期的“三段七步”教學模式進行研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創新實踐和困惑,通過互助研討的形式逐步落實解決,并對如何打造立體式結構課堂展開討論。
上午第一節課,**小學**淇老師的執教了古詩《夜宿山寺》一課,第二節課,語文教研員師對語文課堂教學進行了評課指導,*老師對我校語文課堂教學給予了好評,評價我校*老師的語文課含金量高,教師具有較高的語文素養,班級學生訓練有素,二年級的學生古詩詞積累如此豐厚,這在大連地區也是數一數二的,長此培養下去學生的能力定不容小覷。
第三節課,教研員們和老師們進行了有關課改方面的座談,座談氣氛熱烈而融洽。在座談中,老師們紛紛對課堂教學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時對自己在新課改下的取得的教學成果滿懷欣喜,并決心要在課改大環境的影響下,扎扎實實搞教學,努力做一名優秀的教師。
討論結束之后,**教育學院的領導和教研員對我校校本研修的工作進行了資料檢查,并對我校扎實務實的校本研修工作給予高度評價。
下午**教育學院*夏老師和**河進修學校的教研員,以及**東小學、**小學的部分教師與我校一至三年級班主任教師進行了互助網培訓。我校作為基地校,由三年級組教師進行了《教會中年級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自主預習的實踐研究》的匯報。聽了我校老師認真的匯報,*老師給予了較高的評價,評價我們學校語文教學活動開展扎實有效,經驗值得大家借鑒。兄校弟校的老師紛紛對我校老師這種真研究重實踐的工作態度點贊,感謝我校老師給他們帶去教學靈感和經驗。
此次互助網研修活動,**教育學院的領導認為我校研修主題清晰、明確;研修過程有效、扎實,同時希望**小學的教師能通過更新理念和扎實的基本功,使校本研修向內涵發展。本次活動形式、內容豐富,研討、互動熱烈,在促進基地?;ブW全體教師專業成長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筆者帶領本縣教師培訓團隊,在總結骨干研修和主題課例式全員培訓經驗的基礎上,協同教育行政和教研科研部門,緊緊圍繞縣教體局“以閱讀為基,創建書香校園;以自主為基,構建高效課堂”這一整體思路,以引領教師專業發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為中心,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全體中小學校長和教師進行分類、分層、分崗培訓,以點促面,深化培訓模式改革,助推全縣中小學課程改革深化。
一、分類組織 面向全員
課改初始階段,主要開展通識培訓轉變校長和教師觀念。而在課改深化、理念落地課堂的今天,只有分類分層、分學科、分年級、分課型的精細化培訓,才能保證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基于此,我們把教育干部培訓和教師培訓兩大類,細分為名校長工作室引領、骨干校長高級研修、校長任職資格培訓、班主任培訓、骨干教師高級研修和學科教師全員培訓六大類32 個項目,其中初中語文、數學教師培訓項目,已細化到年級、單元直至課型。
(一)教育干部培訓
一是對新任的164名小學校長進行以履行崗位職責必備知識和技能為主要內容的校長任職資格培訓。培訓分為集中培訓提升理念、實地考察互助診斷、跟蹤問效考核評價三個環節。二是組織79名具有豐富管理經驗、有較高理論修養和較強研究能力、辦學取得一定成效的中小學校長(名校長、骨干校長),分3批去重慶市南岸區進行為期一周的校長跟崗“影子”培訓,旨在培養教育教學管理專家。三是建立10個名校長工作室,充分發揮名校長工作室在校長隊伍建設中的輻射、引領和示范作用。四是堅持每學期一期的中小學校長論壇制度,樾3そ渙骶驗和啟迪智慧搭建平臺。
(二)教師培訓
按照“集中縣培初中保全員,重在引領校本研修;小學培養種子教師,鄉鎮開展全員培訓”的教師培訓整體思路,分學科、分層次開展形式多樣的培訓活動。如初中語文、數學教師主要開展全員培訓,把全縣的初中語文、數學教師分成若干個班級,每班50人,在進修學校進行短期集中培訓,通過專題講座、自主研修、互動研討、課例觀摩等形式進行全員培訓。小學數學以主題式磨課研課的形式,培訓教研組長,然后教研組長再輻射到其他教師。小學語文教師重在對學校的學科負責人進行培訓,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問題展開研討,進行教學設計與課例觀摩。中小學英語教師培訓依托香港天鄰基金會開展“英語口語坊”專題培訓,中小學美術教師開展以筆會為主要形式的展示交流和研討活動。
二、課題引領 嘗試實驗
我們以縣立項課題“探尋課改理念落地農村課堂的路徑研究”為抓手,探索兩條路徑:一個是縣級教師培訓機構業務引領和組織服務的策略和措施路徑,一個是學校學科課堂改進的研課磨課校本路徑,試圖為我省縣域教研培訓深度融合,服務農村教師專業發展和課堂教學改革探索出一條新路子,為我省進一步深化農村縣域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一個行動案例。
實驗行動的思路是:確定47所課改實驗基地學校,緊緊圍繞“課堂教學改革”這一中心,基地校校長―課改項目負責人―學科負責人―學科教師分層組班研修,研修成果及時運用于課堂教學改革,課改實踐檢驗修正研修成果。
行動的第一步是, 47所課改核心校校長齊聚進修學校,用三天時間,圍繞“高效課堂的特征”“如何有效利用評價機制,提高教師參與課改積極性”“高效課堂創建中如何體現育人功能”等六個問題,分組展開深入研討,并在反復的匯報展示與補充完善中達成共識,在校長這個層面,統一認識,生成愿景,為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奠定思想基礎。
行動的第二步是,舉辦高效課堂核心校項目負責人培訓班,圍繞高效課堂,進行問題研討與創建高效課堂行動實施方案的制訂,通過自主研修、互動交流與診斷、專家講座與點評等形式,使課改項目負責人對高效課堂創建中的核心問題達成共識,同時通過制訂、完善與研討,對自己本校的高效課堂行動實施方案有一個明晰的認識。
行動的第三步是,舉辦學科負責人高級研修班,組建學科研修共同體。學科培訓分為四個階段:首先在培訓前組織教師進行了互動研討,任務分工,針對所領任務分組進行思考交流,并擬訂初步的小組培訓研修計劃;其次在培訓期間,通過每天的課前互動,課上聽講交流,課后分組研討,對培訓內容充分消化吸收,并逐步完善小組研修計劃;再次在培訓后,參訓教師按照研修計劃,以小組為單位,結合滑縣學科教學實際,開發培訓課程專題,形成對學科教學的深入認識,建立學科培訓初步的課程資源庫;最后選出基地學校,分鄉鎮連片開展培訓研修活動,以專題講座、研課磨課、經驗交流等形式展開,把培訓學習成果嵌入課堂實踐,促進高效課堂的創建。
三、落地校本 進入常態
教師培訓的價值取向定位于教師專業發展,最終成效落地在常態課堂質量提高和學生的發展上。教師外出培訓的時間有限,教師專業水平和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主要途徑是以校為本的自主研修?;谝陨险J識,我們把引領中小學校校本研課磨課,作為課改理念落地常態課堂的主要抓手,主要做法總結如下:
一是通過進修學校舉辦磨課研修班和外出送培,為中小學培養種子教師,在校本研修中起到引領輻射作用。
二是通過舉辦校長、主任、學科負責人培訓班,研討校本研修的方案制訂、組織方法以及操作流程等。
三是充分發揮課改核心校的基地作用,組織不同學科的研課磨課研討活動。
四是抓好典型,以點帶面。城關鎮中心校組織全鄉教師,將磨課研修活動融入日常教研教學中去,總結出“三周磨一課” 的經驗:教研組圍繞某一教研主題,確定研課磨課課題,組織全體組員歷時三周打磨,歷經學課、說課、研課、講課、議課和結課六個打磨環節,最終形成精品課,形成精品教案。棗村鄉、八里營鄉組織全鄉教師,主動到進修學校開展磨課研修,回去后結合實際,嘗試校本磨課研課實踐,白道口鎮、四間房鄉也充分發揮種子教師的引領作用,自主開展校本磨課活動。這些鄉鎮在探索以校為本的研課磨課研修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對全縣立足校本的研修活動起到了引領作用。
1 教師參與校本教研現狀調查。為了了解教師對于校本教研的真實想法,我們采用不記名的方式對語文學科教師進行問卷調查:
問題一:你認為開展以校為本的培訓和研究活動有必要嗎?
問題二:你認為自己有必要參加校本教研活動嗎?
問題三:校本教研只是年輕人的事,老教師不必參加,這種想法對嗎?
……
2 教師參與校本教研現狀分析。通過此次問卷調查,我們對學校老師參加校本教研的現狀、效果和形式認可度有了切實的了解,主要問題如下:
(1)人員疲乏,消極對待;
(2)主題不明,效果不顯;
(3)形式單一,隨意運行。
二、語文學科教師校本研修共同體的構建
1 自愿組建,以點帶面。要讓研究真正有效,必須要讓研究成為教師的一種自覺的行為。因此學校以“自愿互利、示范牽引”為宗旨,組建“語文學科研修共同體”,明確規定以自愿為原則,學校提供一定學習機會和條件,以達到個人專業成長,同時帶動其他教師發展。
2 專業規劃,謀劃發展。教師只有對自己的專業發展進行認真規劃,才能做自己生命的主角,做自己生命的設計師、領航員。因此,學校要求每位成員做好針對性強且有效的個人兩年專業發展規劃,包括自我診斷、發展目標和行動計劃等。通過自我診斷認識目前自身發展的優勢和不足,找到影響和制約個人發展的因素,從而找到個人發展的立足點,進而制定切實可行的行動計劃。
三、語文學科教師校本研修共同體的實踐
1 素養閱讀。素養閱讀對于教師專業發展既有引領作用又有拓展作用。學校制定有效措施,認真落實“三類讀書”、“三個結合”和“三項措施”,來確保將教師有效讀書活動落實到位。
2 網絡互動。學校要求研修組成員利用業余時間通過網絡就研究的專題進行深度交流,組織教師由現實走向網絡,由集中教研改為分散教研,由辦公室教研轉為家中教研,拓展教學合作的互動空間。
3 主題研討。每次研討活動都源于教師的需要,以問題為驅動、以課例為載體,圍繞教學中、課堂上某一層面的具體主題進行研討,已達到真正解決問題。
4 全員練賽。學校在組織研修組活動時強調學科教學技能的訓練,通過評比活動幫助青年教師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交流推廣教學技能和教學經驗,推動和促進課程教學模式改革。
5 專家引領。校本研修需要專業引領,沒有專業引領的校本研修只是“蘿卜燉蘿卜”。因此,學校堅持“請進來、走出去”的研修策略,通過多種手段和方式來培訓教師隊伍。
四、語文學科教師校本研修共同體的評價
1 關注專業成長的檔案袋評價。學校借鑒學生成長記錄袋方法,創建了教師成長記錄袋?!敖處煶砷L記錄袋”收集了教師專業學習的成就和進步的材料,真實反映教師專業成長的歷程。主要有三塊內容:發展奮進的我,行動研究中的我,體驗成功的我。
(1)發展奮進的我。包括自我發展計劃,自我評價,成長隨想。
(2)行動研究中的我。包括愛崗敬業的我,教育教學舞臺上的我,課題研究中的我,同伴互助促我成長。
(3)體驗成功的我。包括各種獎狀、發表的論文等復印件。
2 關注目標達成的過程性評價。我們要求教師對自己的專業有明確的研究方向和發展方向,倡導“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師”。主要針對兩年發展規劃中的“九個一”,每學期期末進行自我盤點,分析得失,鞭策自己。
五、課題研究的成效
1 課題研究使學校得到長足發展??蒲袣夥杖遮厺夂?。教師的研究意識大大增強,都能自覺參與聽課、評課、教科研活動中,自發學習有關課改的報紙雜志,積極撰寫教學反思,教學隨筆,經驗總結,教學案例,養成了課前研討和教后反思的習慣。
2 學校辦學水平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課題研究形成了具有學科特色的教學模式和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模式,有力地指導著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促進學校形成了更科學、更規范的管理體系。
3 課題研究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教師工作狀態在改變,教師專業水平在提升。“研修共同體”積極構建教師培養框架,通過一次次的理論學習、課題研討、研討活動,教師對課題的本質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課題為中心的行動研究,教師的科研意識、把握學科知識的能力有了迅速的提高,專業能力得到了發展,整體素質得到了提升。
打破校際界限,創新校本研修
桐廬縣富春江中學教學樓里,該校語文組教師正與三合初級中學教師熱烈研討“本學期同步教研”的主題篩選問題。這是兩校研修共同體本學期的首次會議。
桐廬縣實施校本研修一體化項目以來,不同學校組成研修共同體,開放式的崗位研修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富春江中學語文教研組長楊敏南老師介紹說,富春江中學是薄弱學校,三合初中是引領學校,目前兩個學校的教師,采取線上、線下一體化同步教研的模式進行校本研修。通過桐廬縣校?;ネǖ木W絡平臺,兩校教師可以隨時在網上見面,不受時空限制。每個學期初,兩所學校教師線下開會確定本學期的研修主題和研修目標,確定網上共同研修的時間、任務等問題。
以兩校語文研修共同體為例,開學初,研修目標確定后,后續的研修活動以分與合兩種方式靈活跟進。第二次的研修活動,由三合初中語文教師自己開展,以“中考語文試題的命題趨勢”為主題,組織教師觀摩名師微講座和交流研討。第三次研修活動,兩個學校教師遠程“見面”,通過網絡進行共同研修。三合初中教師展示自己制作的微課,富春江中學的教師質疑,三合初中教師答疑,雙方共同探討。第四次研修活動,兩個學校把雙方收集到的相關試題,組成一個卷子,讓兩個學校學生分別完成,再對試卷上答題反映出的難點進一步修改完善,研討針對不同水平學生的輔導策略……
研修共同體為一些年輕教師的專業成長也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幫助。王涌銘是桐廬縣城關中學一位新入職的數學老師,他講述了自己的成長故事:
2016年12月份,他接到學校的通知,要求新教師上一堂展示課。時值學校期末復習階段,數學備課組長王斯杰老師在網絡平臺上發起了關于如何做好期末復習的主題討論。在眾多的留言中發現,學生對于非負數內容掌握不太理想,他決定上一堂七年級的專題復習課“非負數的性質”。他借鑒了網上優秀教師的一些教案和題型,在老教師的指導下設計出了教案的初稿。設計好初稿后,他想聽聽其他學校教師的意見,卻苦于認識的人極少。網上“同伴互助”功能自動將桐廬縣同學科、同年級的教師集成了群。在網上可以找到全縣所有的七年級數學老師。他發現上面的方暾老師,自己聽過他的公開課,印象很深,就與之結為好友,把教案發給他。方暾老師非常熱心,仔細研讀了他的教案和課件,建議具體進行五個方面的修改調整,并將課題名稱改為“非負數性質的應用”。這五處改動從豐富的教學經驗出發,讓他學到不少東西,公開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共同體校本研修的主題都是教學疑難問題,在縣教研室的支持下,不同學校教師線上與線下結合一起研修,研究更加深入。在桐廬縣教育局教研室初中部學科教研員的組織下,桐廬縣13所初中學校都開展了線上線下一體化的跨校教研活動,僅以“學為中心”課改展示課為例,線上跨校觀課評課的教師一學年統計下來就達到7511人次。
網絡社區,共享優質教學與人力資源
在“桐廬縣初中網絡與校本研修一體化項目”中,為了增強校本研修效果,桐廬縣教育局與中國教師教育網攜手搭建了桐廬教師研修社區。
2014年開始,中國教師教育網的“中國教師研修社區”進入桐廬縣,相關專家和當地教育局負責人一起確定了區域聯動的混合式常態校本研修方式,并進行了周密的預先規劃。浙江省桐廬縣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陳卸金總結近三年桐廬縣的具體做法是:
其一,頂層設計,研訓整合,統一規劃??h里統一每一年度的研修重點;建立支持區域聯動校本研修平臺“人人通”與“校校通”,同學科同年級的教師自動集成群,同伴時時工作交流成為可能;年初制定考評標準,年底對各學校的常態研修進行評價。
其二,引入專家,打造種子學校,進行校本研修基地建設。發掘骨干教師經驗,開發校本研修二級課程。相關校本研修二級課程具體包括專家到種子學校幫助骨干教師開發的教學小策略和被課程專家點評的骨干教師的教學實錄等。
這種研修方式有力促進了區域課程資源的共享。比如,葉淺予初中科學教師沈天詩在專家幫助下開發的“生活中的物理小實驗(初中)”系列微課程,放到網絡平臺共享后,受到廣泛好評,現在其他學校的一些教師也開始利用她的微課進行科學概念的導入。網絡平臺把各個學校的優質資源匯集在一起,讓大家共享共建資源庫。區域導學案資源庫建設與常態研修目前正在同步進行。
專家引領,帶動教師整體教研能力提升
桐廬縣教研室初中部主任趙根標說,現在教師的教學研究更多地聚焦在課堂問題,不再像以前那樣缺乏針對性。全縣初中教師的小課題研究一改以往課題過大過空、紙上談兵的狀態,越來越有的放矢,切入點小但研究深度超出了以往。比如n題包括《微課在說明文閱讀教學實踐中的運用》《語文生活類情景類試題分類及輔導》等,這個變化是把專家引入種子學校、帶領骨干做研究、打造樣板收到的效果。
桐廬縣4所初中被選定為種子學校。中國教師教育網特聘的校本研修專家李玉平老師團隊到這幾所學校帶領骨干教師做研究,他們針對具體問題進行專業引領,讓教師們徹底改變了教研觀念。同時,縣里要求各學科教研員在網絡研修平臺上通過認領課題的方式,深度參與各學校教師的課題研究過程,并給予具體的指導。近年來,很多學校都開展了接地氣的校本小課題研究,專家現場指導,教師積極參與各類課堂研究課題。桐廬縣《基于“互聯網+”的區域性“教師網絡研修社區”建設實踐研究》課題獲杭州市第31屆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二等獎。
為期兩天的校本研修培訓活動結束了。幾天培訓下來,感覺很緊張,也很興奮,同時更有收獲。說實在話,搞了幾年的校本研修,到底什么叫校本研修,如何有效開展校本研修活動,心里一直犯嘀咕。通過參加西安市教科所舉辦的“西安市教育局2013年校本研修培訓者培訓”,聽了幾位專家的講座以后,深感校本研修,是我們所有教師面臨的新課題,新挑戰。明白了“校本研修”就是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與培訓。它的宗旨是為了學校,基于學校,在學校中。它將教學研究和培訓的重心下移到學校,以課程實施過 程中老師所面臨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為研究主體,理論和專業人員共同參與。它強調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性研究,既注重經驗的總結、理論的提升、規律的探索和教師的專業發展,它必須經歷校本培訓、校本教研到校本研修。校本研修的核心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專業引領。校本研修不是簡單的組織教研活動,它是以教育教學中所遇到的各種具體問題為研究對象,以問題解決策略研究為主線,通過以教師為主體的研究活動,共同探索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通過學校開展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有利于教師總結和提升教學經驗,達到改善教學活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實現教師專業發展,促進教師和學校共同發展。也是當前學校改革發展和教師專業成長的現實要求和緊迫任務。
那么如何去組織和管理校本研修?很好地發揮它的作用?
關景雙專家的講座《主題式課例研修》,以課例為載體的校本研修的專題講座,使我對課例研究的目的有了進一步的明確,課例研究是為了改進教學,發展自我,為自己而研究,也是研究自己。它是老師在職學習的一種方式,將教師們的研究進修和日常教學實踐緊密聯系起來。它研究的形式主要是以課為載體,研究過程中強化合作交流,研究的關鍵是要有主題、有基點、有方法、有改進。 我們可以怎么做呢?關景雙專家給我們作了具體說明:第一,主題生成、 解讀與示例。第二,行動教育、學習與操作。第三,課例研修、選擇與持續。第四,用筆說話、表達與寫作。第五,主題研修、價值傳播。讓我深知:校本研修要從事務布置到有主題的研討,用教師的經驗解決教學中的問題。要把理念做出行為方法,把自我做出個性風格,用學習積累為師底蘊,用研修求證教學效益。最后他在給大家的建議中再次強調:學了就有思路,做了就有方法,寫了就有底蘊。
吳積軍校長的講座《教研員如何組織校本研修活動》,講了教研員在校本研修中的作用,給我們指明了道路,讓我們明白了自己肩負的重任,明確了校本研修的重要性。他指出:教研員在指導校本研修工作中要心中有規則,手中有技術,腦中有智慧。要講步驟,講技巧。一定要圍繞教學,聚焦課堂,讓老師時時刻刻能夠感受研修給課堂教學帶來的變化和進步。
經過關景雙、吳積軍等專家的專題講座和培訓,使我更深一層的了解到校本研修不是簡單的備課、聽課、評課,而是要促使每位教師上好每一堂課,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作為教研員如何通過學科專業方面的有效引領促使教師的專業發展,成了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我覺得自己應做到學習者、組織者、培訓者、研究者多重角色的轉換。
首先,加強理論學習,豐富自己,提升自己,做到心中有規則,腦中有智慧,為有效指導作奠基。理論指導、專業引領是校本教研的重要支撐,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教研人員是引領一線教師把教育理念轉化成教育實踐的帶頭人。隨著新課程試驗的全面開展,教研員與廣大一線教師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對新課程理念的解讀、對學科教學新理念的了解,及由此引起的課堂教學方式、學習評價方式等一系列的變化等都需要學習。因此自己要能夠在學科教學上有的放矢地引領教師將新的課程理念化為自己實實在在的課堂教學行為,就必須領先于基層教師一步認認真真地學習課程理論,學習相關的教育教學知識。學習是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進行有效專業指導的前提。只有自己通過學習具有了比較深厚的理論,才能為一線教師提供對課程理論、校本研修理論,以及研究方法和技巧等方面的專業引領,使其開闊視野,更新觀念,提升其教育理論水平和專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