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05 18:22:31
序論:在您撰寫小學生思維能力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直觀形象思維能力強
小學生總是對自己見到、摸到、嗅到、聽到的事物感興趣,能夠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5歲的孩子你問他1+1等于幾他可能不知道,但如果你給他一塊糖,然后再給他一塊糖,這時你問他一共有幾塊糖,他馬上就會回答有兩塊糖。其實,小孩并不是不知道1+1等于幾,而是他們的認識和思維過程總與具體的事物聯系在一起的。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該多使用直觀教具,有助于學生直觀形象思維能力的發展。
2、抽象概括能力弱
低年級的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弱,他們對抽象概念的理解總是借助于對直觀事物的了解。例如:在二年級時,講除法的初步認識“平均分”這節課時,學生對“平均”不理解,我在教學中正是利用直觀的教具來幫助學生突破這一難點的。我拿來20根粉筆,分給4個人,我是按照8、4、5、3的順序分的,然后我問同學們“這是平均分嗎?”學生回答“不是”。后來,我一個一個的分,正好每人都分得5根粉筆。學生說:“這就是平均分,就是每個人分得的粉筆同樣多。”學生對“平均分”這一抽象的概念的理解正是借助直觀的實物粉筆來實現的。
3、有效思維的時間短
由于小學生思維品質的特點,小學生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那么學生有效思維的時間就較短。所以在教學中要經常變換教學方法,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就能夠較長時間的保持學生的有效思維能力。
4、小學生的思維淺顯,不深入
由于小學生獨立思維能力不強,在遇到困難時不能深入的思考,只考慮表面。例如在教學找規律時,2、4、8、14、22__44、58中間的數應該填幾,有很多同學找不到規律,就放棄了,沒有進行深入的思考。在他的印象中像2、4、6、8、10、12、14這樣的等差數列,才算有規律,因為它們每相鄰兩個數之間差2。而2、4、8、14、22__44、58它們的差是2、4、6、8、10、12、14具有一定的變化,學生學習起來困難較多,這與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分不開的。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循序漸進,因材施教。
5、小學生的思維缺乏靈活性
小學生往往不考慮客觀條件的變化,常以舊經驗來解決新問題。比如,在二年級下冊《角的初步認識》一課中,由于學生剛剛學習直角,在學生的思維中形成了思維定勢,認為只有這樣的角才是直角,而出現這樣的時,在學生生思維中與以前學過的直角不一樣,所以,誤以為這個角不是直角。正是由于學生思維的這種定勢,所以我們在教學中應該采取靈活多樣的練習。
二、正是由于小學生有以上一些思維的特點,所以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1、培養學生的聽力
讓學生主動聽課,積極動腦,邊聽邊記,不僅要認真聽老師講,還要認真聽同學發言,聽同學發言中存在的問題。為了訓練學生的聽力,我們可以把口算題,通過教師口述的形式呈現出來,讓學生直接寫出得數;也可以口述應用題,讓學生直接列式計算。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的思維能力也能得到較好的發展。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凡是學生通過自己想,自己看就能掌握的知識,教師可以不講或者適當點撥。在教學中教師要提供給學生觀察的材料,觀察的材料要準確、鮮明,要能引起學生的觀察興趣。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例如,出示一個游樂場的主題圖,就應該讓學生觀察圖上有幾個人?在干什么?幾個人在玩過山車?幾個人在玩蹺蹺板?……告訴學生觀察的順序,通過觀察還應該讓學生發現問題,通過觀察找到答案。
3、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小學生求知欲望濃,想象力豐富,課堂上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動腦思考的時間,讓學生有機會去想問題,教師要啟發學生,為學生創設想象的情境。例如,在講兩位數筆算乘法的時候,我出示應用題“小紅和媽媽去書店買《少兒百科全書》全套16本,每本15元,______?讓學生把問題補充完整,再列式計算,這樣既給了學生思維的時間,又為學生思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4、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是表達思維的重要方式。要說就要去想,在課堂上盡量讓學生多說,就能促進學生多想,讓孩子真正做課堂的主人。
5、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只有學生動手參與學生才能記得牢,因為在學生的操作過程中不僅是身體的動作,而是與大腦的思維活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大腦支配人體的各個器官進行協調的工作。操作中學生不但要觀察、分析、比較、還要進行抽象,概括,從中發展思維。如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認識”時,我讓學生通過觀察,觸摸,數一數長方體有幾個面,學生用多種方法數出長方體有6個面。這時,我繼續追問:“這些面有什么特點?”有的學生用手摸,有的學生用尺量,有的把兩塊長方體拼在一起進行比較,有的學生把長方體相對的邊沿著外框畫在紙上比較,等等。通過動手實際操作初步感知長方體相對的面的大小、形狀一樣,掌握了長方體的特征,通過實踐探索得出的知識學生印象深刻,記得扎實,正是這樣學生在思維中操作,在動手中思維,并通過語言將過程“內化”為思維,使思維得到發展。
三、在教學中還要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良好的教學氛圍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1、師生要平等
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師生是平等的,教師應從高高的講臺上走下來,深入學生中間,以飽滿的熱情,良好的情緒和真誠的微笑面對每一個學生,讓學生感到老師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從而樂于和教師交往,主動參與學習。
2.教師要努力拉近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
教師除了在課堂上以平等、熱情的心態對待學生外,還應在課外舍得感情投資,多接觸學生,主動找學生談心,詢問其學習、生活情況,只有教師真正的全面的理解學生,學生才能真正的敬佩你,當你真正的理解學生,那么學生所犯的一切錯誤你都能包容,理解學生的教師首先是大度的教師,俗話說“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小學生具有明顯的“向師性”,教師應抓住小學生這一心理特點,拉近師生間的心理距離。
3.尊重、理解、寬容每一個學生
(一)通過促使小學生自主親身體驗激發發現解決問題的意識如數學應用題的題目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在理解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興趣點,鼓勵學生進行親身體驗,從而能夠更加容易理解題意,并且準確分析出應用題中隱含的“條件”和“問題”,并弄清楚未知條件和已知條件的關系,鍛煉學生自身解決應用題的思維方式,通過想象和思考清晰地把握問題的本質。例如,數學題:“體育課上,跳繩的每5人一組,扔沙包的每3人一組,全班42名學生全班參加活動,那么參加跳繩和扔沙包的各有多少人?”解決這樣的應用題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由組織這樣的課外或者課堂活動,讓學生輕松地進行親身體驗,在體驗的同時,他們要解決分組的問題,必然會先弄清楚題目的已知條件,然后整理解決問題的思路,并且解決問題后能夠自由活動,自然也會積極參與到問題的解決中來。這樣的教學實踐不僅僅在實踐活動中培養了學生的數學能力,而且能夠使得學生學習輕松起來。
(二)通過鼓勵學生分組合作討論,培養學生的團隊學習意識,啟發學生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百分數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分成幾組,然后鼓勵學生對本組同學的興趣愛好進行分類和進行百分比計算統計。在活動進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和多種角度思考問題,拓展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思維能力,從而改變學生死記硬背、生搬硬套的解題方式的現狀和弊端。在活動結束后,教師應當針對各組不同的表現給予不同的評價和表揚。也許有的小組是采用挨個統計計數的方法進行計算,有的小組是采用互相溝通然后統一計數的方法,有的小組做出了統計表格,有的小組做出了統計圖形等等這些都是學生集體智慧的結晶和活躍的思維能力的體現。教師應當及時給予表揚,并且激勵學生互相學習各組的優點和長處,從而間接拓展了學生的解題思路,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體性。
(三)鼓勵學生在自身實踐的同時,學習反思與總結,弄清條件和問題的關系,這對解題和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小學六年級學生解題思維能力還不夠成熟,往往弄不明白條件和問題的關系,尤其是條件和條件之間的邏輯聯系,從而理不順解題思路,進而解題思路特別混亂,導致解題時無從下手。因此,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及時進行反思和總結,加深對數學認知和思維方法的基礎的理解,尤其是對于問題本身實質性的理解。例如,在應用題“一箱貨物,先拿出168件,又拿出剩下的2/3,這時箱里剩下的正好是貨物總數的1/7,這箱貨物共有多少件”的解答中,學生特別容易弄混總量和部分的關系,從而解題思路容易混亂,對于條件和條件之間的關系理解也一團糟,從而導致解題思路混亂。而題目并不是特別難,只要整理好解題思路,能夠弄清楚條件之間的邏輯關系,就很容易解對此題答案是294件。因此,教師應當鼓勵學生進行反思,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二、六年級數學總復習中,系統地分析問題和抓好基礎問題
(一)系統地分析問題小學六年級數學復習階段,學生壓力大,而教師的教學任務也是相當的繁重。因此,教師應當認真把握好教學的目標,努力完成教學任務,擴展學生的數學知識范圍的同時,把握好數學的教學順序,將教學結構設計最佳化,促使學生充分了解數學基礎知識和教學重難點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數學素養。另一方面,教師應當做好課堂觀察和課堂課后作業的評價,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每個學生學習中的長處和短處,進行有針對性的補習,有針對性地根據他們的心理和學習特點鼓勵學生成為學習的小主人,從而能夠有針對性地對數學知識做出符合自己自身特點的復習目標計劃。
(二)抓好基礎問題數學基礎問題在于四個方面,即概念、邏輯思維、方程的推導以及知識之間的聯系。一是概念。教師應當改變學生容易將內容和關系混淆的現狀,讓學生理解各個知識點的本質內涵和特征。例如,判斷兩個圓柱體積關系,就是要看圓柱體的底面積是否相等,而且還要比較圓柱體的高,且其關鍵是比較底面積和高的最終乘積大小。二是要培養和拓展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數學復習中,對于同一個題目,教師應當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進行解答,并且引導學生對各種解答方法進行比較,了解教學方法的各種效果。三是方程式推導過程。比如圓的面積、圓柱、圓錐的體積,這些計算公式的推導,比較繁瑣,因此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進行親自實踐,進行合作討論,自己進行推導。這樣,學生就會清楚地了解公式推導的過程以及本質內涵,用這些公式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就不會生搬硬套一些公式,而是不管題型怎么變化,學生都能夠理順邏輯關系,能夠順利得解答題目。四是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掌握知識之間的關系。公式、應用題、計算題、方程式、尤其是應用題,方程式的綜合利用,學生容易糊涂,這些學習弊端源起于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因此教師應當促使學生真正理解數學方法論,督促學生學習好數學基礎知識,這樣才能為提高應用題的解題能力打下扎實的基礎。
三、結語
從具體的感性認識入手,積極促進學生的思維。
在數學基礎知識教學中,應加強形成概念、法則、定律等過程的教學,這也是對學生進行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手段。然而,這方面的教學比較抽象,加之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缺乏,抽象思維能力較差,學習時比較吃力。學生學習抽象的知識,是在多次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產生飛躍,感知認識是學生理解知識的基礎,直觀是數學抽象思維的途徑和信息來源。我在教學時,注意由直觀到抽象,逐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的能力。在教學“角”這部分知識時,為了使學生獲得關于角的正確概念,我首先引導學生觀察實物和模型:如三角板、五角星和張開的剪刀、扇子形成的角等,從這些實物中抽象出角。接著再通過實物演示,將兩根細木條的一端釘在一起,旋轉其中的一根,直觀地說明由一條射線繞著它的端點旋轉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并讓學生用準備好的學具親自動手演示,用運動的觀點來闡明角的概念,并為引出平角、周角等概念做了準備。
從新舊知識的聯系入手,積極發展學生思維。
數學知識具有嚴密的邏輯系統。就學生的學習過程來說,某些舊知識是新知識的基礎,新知識又是舊知識的引伸和發展,學生的認識活動也總是以已有的舊知識和經驗為前提。我每教一點新知識都盡可能復習有關的舊知識,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來搭橋鋪路,引導學生運用知識遷移規律,在獲取新知識的過程中發展思維。如在教加減法各部分的關系時,我先復習了加法中各部分的名稱,然后引導學生從35+25=60中得出:60-25=35;60-35=25。通過比較,可以看出后兩算式的得數實際上分別是前一個算式中的加數,通過觀察、比較,讓學生自己總結出求加數的公式: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這樣引導學生通過溫故知新,將新知識納入原來的知識系統中,豐富了知識,開闊了視野,思維也得到了發展。
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思維。
小學生的獨立性較差,他們不善于組織自己的思維活動,往往是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主要是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示范、引導、指導,潛移默化地使學生獲得一些思維的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精心設計問題,提出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激發思維,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的思維能力只有在思維的活躍狀態中,才能得到有效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材重點和學生的實際提出深淺適度,具有思考性的問題,這樣就將每位學生的思維活動都激活起來,通過正確的思維方法,掌握新學習的知識。
進行說理訓練,推動學生思維。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是思維的外殼,加強數學課堂的語言訓練,特別是口頭說理訓練,是發展學生思維的好辦法。在學習“小數和復名數”這一章節時,由于小數與復名數相互改寫,需要綜合運用的知識較多,這些又恰恰是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怎樣突破難點,使學生掌握好這一部分知識呢?我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加強說理訓練。在學生學完例題后,啟發總結出小數與復名數相互改寫的方法,再讓學生根據方法講出做題的過程。通過這樣反復的說理訓練,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既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又推動了思維能力的發展。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的目的,不僅在于傳授知識,讓學生學習、理解、掌握數學知識,更要注重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良好的思維品質,這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需要。
數學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興趣,有了興趣,學生才能樂意走進課堂,去品味學數學的情趣,才會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呢?
一、力求以情感人,喚起興趣。
1、讓教學語言富有情感。眾所周知,在諸多科目當中,普遍都認為數學科比較呆板、單調和乏味,而數學本身的內容安排也不如語文那樣生動形象,在教學過程當中若不花點心思則很難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為了讓課堂變得生動一點,我在教學中力求表達語言生動、形象、帶有強烈情感。就連學生發言的評價,我也注意措辭和語氣,給予強化式的鼓勵贊揚。教學中努力做到活潑多樣,動靜結合,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隨時隨地樂意積極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想法,由想動口發展到想動手,而動手和動口都是促使學生動腦的最好途徑。
2、領略數學教材無聲語言的作用。在數學教材的每一節都安排了例題,而這些例子全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符合各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大多都是圖文并茂的。我在教學之中注重引導學生通過例題去體會學數學的實用性、可行性和重要性。作為教師,除了把那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來教育鼓勵學生,使學生的情感和情趣融合在一起,把學生從課堂引入現實生活當中,從而達到既教書又育人的目的。
二、滲透藝術教育,激發學習興趣。
1、通過動口、動手,豐富表象。我在教“角的認識”一課時,先讓學生把身邊的角找出來,然后讓學生對角的樣子用語言進行描繪,再自己動手畫一畫角是怎樣的,在總結完角的樣子后,又讓學生進行比賽,看誰畫不同的角多,最后舉例說明角在日常生活當中的實際應用。通過這樣,使學生對角有比較深刻的認識。
2、感懷愉悅,各抒己見,提高效率。數學科除了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外,千萬不要忽視學生口頭表達的能力,有些教師認為口頭表達能力訓練是語文課的專利,其實,多一點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和高見,除了會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外,還培養了學生追求真知的熱情,同時消除學生學習緊張的情況,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牢牢掌握知識。
一、做出來不如講出來,聽得懂不如說得通。
做10道題,不如講一道題。 孩子做完家庭作業后,家長不妨鼓勵孩子開口講解一下數學作業中的難題,我也在群里會經常發一些比較好的訓練題,您也可以鼓勵去想一想說一說,如果講得好,家長還可進行小獎勵,讓孩子更有成就感。
原因:做10道數學題,不如讓孩子"說"明白一道題。小學數學,重在思維的訓練,思維訓練活了,升到初高中,數學都不會差到哪去。家長要加強孩子"說"題的訓練,讓孩子把智慧說出來。孩子能開口說解題思路,是最好的思維訓練模式。很多家長以為數學就是要多做題,可是有的孩子考試做錯了題,但遇到同類或相似題型時,仍然一錯再錯。不妨讓孩子把錯題訂正后,"說"清楚錯誤環節,這樣孩子的思路一下子就豁然開朗了。
要培養質疑的習慣。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要經常引導孩子主動提問,學會質疑、反省,并逐步養成習慣。
在孩子放學回家后,讓孩子回顧當天所學的知識:老師如何講解的,同學是如何回答的?當孩子回答出來之后,接著追問:"為什么?""你是怎樣想的?"啟發孩子講出思維的過程并盡量讓他自己作出評價。有時,可以故意制造一些錯誤讓孩子去發現、評價、思考。通過這樣的訓練,孩子會在思維上逐步形成獨立見解,養成一種質疑的習慣。
二、舉一反三,學會變通。
舉一反三出自孔子的《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意思是說:我舉出一個墻角,你們應該要能靈活的推想到另外三個墻角,如果不能的話,我也不會再教你們了。后來,大家就把孔子說的這段話變成了"舉一反三"這句成語,意思是說,學一件東西,可以靈活的思考,運用到其他相類似的東西上!
之前也常常聽到家長反映,接到一些學生來信,說平時學習勤奮,請家教、上補習班,花了很多精力夯實基礎知識,可考試時還是感覺反應慢、思路窄,只能就題論題,做不到舉一反三,對于一些靈活性強的題目往往就束手無策。
在數學的訓練中,一定要給孩子舉一反三訓練。一道題看似理解了,但他的思維可能比較直線,不多做幾道舉一反三或在此基礎上變式的題,他還是轉不過玩了。
舉一反三其實就是"師傅領進門,學藝在自身"這句話的執行行為。
三、建立錯題本,培養正確的思維習慣
每上第一次課,我所講的課程內容都和學生的錯題有關。我通常把試卷中的錯題摘抄出幾個典型題,作為課堂的例題再講一遍。而學生的反應,或是像沒有見過,或是對題目非常熟悉,但沒有思路。這些現象的發生,都是學生沒有及時總結的原因。所以第一次課后我都建議我的學生做一個錯題本,像寫日記一樣,記錄下自己的錯題和錯因分析。
一般來說,錯題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特別愚蠢的錯誤、特別簡單的錯誤;第二種就是拿到題目時一點思路都沒有,不知道解題該從何下手,但是一看到答案卻恍然大悟;第三種就是題目難度中等,按道理有能力做對,但是卻做錯了。
尤其第二種、第三種,必須放到錯題本上。建立錯題本的好處就是掌握了自己所犯錯的類型,為防范一類錯誤成為習慣性的思維。
四、成為孩子探討的伙伴,而非孩子的領導者
很多家長,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有意無意的說一些傷及孩子信心的話語,比如:真笨、你怎么跟你老爸一樣,看看其他孩子,我懷疑你是不是親身的,這道題都不會?快別上學了……
我承認,思維能力是有超常的孩子,但覺對沒有超笨的孩子,思維能力差,一定是外部環境與平時對孩子訓練不夠。
作為家長,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和生命中影響力最重要的老師,要多表揚、多鼓勵,與孩子成為問題探討的伙伴,而不是孩子的教導者和管理者。
道理越辯越明。父母要在家庭中創設一種"自由爭辯交流"的氛圍,當孩子學習遇到困難的時候,爭辯、互相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當孩子自己獲得新的解題方法時,家長要以平和的心態,耐心地和孩子一起討論這個解題方法的獨特之處。父母和孩子爭辯解題思路,能促使孩子通過自由爭辯,加深對問題的理解,拓寬思路,促使思維更靈活。這對突破固有的思維束縛、培養思維能力和品質有著良好的幫助。
五、圖形推理是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最好的工具
假是真時真亦假,真是假時假亦真;邏輯思維是在規則的確定下而進行的思維,如果聯系生活就屬于非常規思維。一切看似與生活毫無聯系卻自在法則約束規范的范圍內。邏輯推理的"瞞天過海"可謂五花八門,好似一個萬花筒,百變無窮,樂趣無窮。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1、從新舊知識的聯系入手,積極發展學生思維
數學知識具有嚴密的邏輯系統。就學生的學習過程來說,某些舊知識是新知識的基礎,新知識又是舊知識的引伸和發展,學生的認識活動也總是以已有的舊知識和經驗為前提。每教一點新知識都盡可能復習有關的舊知識,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來搭橋鋪路,引導學生運用知識遷移規律,在獲取新知識的過程中發展思維。
2、從具體的感性認識入手,積極促進學生的思維
在數學基礎知識教學中,應加強形成概念、法則、定律等過程的教學,這也是對學生進行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手段。然而,這方面的教學比較抽象,加之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缺乏,抽象思維能力較差,學習時比較吃力。在教學時,注意由直觀到抽象,逐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的能力。
3、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思維
小學生的獨立性較差,他們不善于組織自己的思維活動,往往是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主要是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示范、引導、指導,潛移默化地使學生獲得一些思維的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精心設計問題,提出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激發思維,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的思維能力只有在思維的活躍狀態中,才能得到有效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教材重點和學生的實際提出深淺適度,具有思考性的問題,這樣就將每位學生的思維活動都激活起來,通過正確的思維方法,掌握新學習的知識。
(英吉沙縣蘇蓋提鄉中心小學新疆 喀什844500)
我們知道教師是學校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各級黨政部門歷來是高度重視教師的作用,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在自己身上不具備綜合素質就不能取得教學的實際成績,所以教師包括作為基礎教育的小學階段的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必須具備以下起碼的素質:
1、教師的心理品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格言的含義就是說教師首先影響學生心靈,學生的精神世界和心理,學生往往是從老師的精神世界受到啟發,教師的精神品質、心理素質豐富了,他培養的學生的心理素質就會提高,所以教師必須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
2、教師的智力能力,所謂智力能力就是指教師的專業知識結構、知識的深淺、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綜合在智力能力素質教育上具有很大的作用,教師通過調動自己的智力能力來表達自己的價值,并在素質教育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如果智力能力低下必須得提高,所以必須高度重視開發智力能力發展綜合素質。
3、教師的人生交際能力,所謂人生交際能力指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各種交際匯總,它是非常復雜的,在素質教育上,最強調的學生必須能夠適應社會,能夠積極的聯系他人,把他們培養成為具有合作精神團結精神的人才,在素質教育上,讀書不像過去那樣,著力過分的強調,而是強調學生的實際能力,應急和反饋實際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等等。
4、教師的演講、創造和表達能力,教師在教學當中離不開任何演講的作用,教師的演講能力對教學效益和上課質量有著強烈影響的因素之一,再說演講學是一種獨特的科學,所以教師必須掌握演講藝術,根據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必須能充分利用溫和的表現、行動、語言等表達手段。教師在講壇上站在學生面前講課,所以他的穿戴必須整齊,更不能化妝來進教室,教師上課時注意自然和聲音的合理。語文課程要求師生要具備相當高的技巧的一門課。
比如說我們要上一段課文,如果課文后的練習題符合本課內容的要求,就以它為主,不重新設計問題也可以。這是在教學以事故為主的著作中采取的方法,有助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進行思考,通過陳述事故來概括總結,陳述當中盡量要求發音準確,作者語言和主角的語言有區別,有的人認為這是一種麻煩,就把寫標準的答案來代替講和陳述,這樣會束縛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消化別人給他嚼碎的東西,教師要通過組織學生閱讀后進行講、陳述,啟發學生的思維熱情來維護新的智力能力知識,并加以管護提高。
關鍵詞:高校數學 創造性思維能力 培養
一、數學創造性思維
數學創造性思維是指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在現有結論的基礎上,設法突破,去發現新的知識,從而產生新穎的、前所未有的成果的一種思維方式。它在培養人的聰明才智和訓練思維能力方面起著巨大的作用。我們有這種潛能嗎?教育家奧托曾說過:“我們所有得人都有驚人的創造力?!比绾螌⑦@種潛能轉化為現實的能力,關鍵在于培養。培養數學創造性思維可以使我們的頭腦靈活,不斷提高我們的認識能力,可以促進我們創造品格的形成,對培養創造性人才具有重大意義。如何培養數學創造性思維能力呢?本文對此進行了初步的探討。
二、培養數學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途徑
數學的創造性思維不同于一般的數學思維,它既是概括性、論證性、靈活性、獨特性等各種數學思維相互結合與高度協調的產物,又是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的辨證統一。人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而是在后天根據所受到教育、訓練等實踐活動有意識地訓練、培養的結果。卓別林為此說過一句耐人尋味的話“和拉提琴或彈鋼琴類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練習的?!迸囵B數學創造性思維能力主要有以下幾個途徑:
1.積累豐富的知識。任何創新都是在已有的知識中孕育出來的。泰勒曾說過:“具有豐富知識經驗的人更容易產生新的聯想和獨到的見解。”思維力的培養、增強、發展都離不開知識的積累和啟發。因此,我們一定要博覽群書,只有掌握了淵博的知識,才有助于打破原有方式的局限性,使人從新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從而使自己的思路開闊,提高自己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最終提高自己的數學思維素質。
2.激發求知欲和好奇心。求知欲和好奇心是數學創新的前提條件,我們要養成不斷的問“是什么?”,“為什么?”,“還有什么?”的習慣。創新的起點是質疑,創造發明往往是在實踐性理論的研究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引起人們去解決問題的。牛頓正是從觀察到蘋果落地這個事實開始提出了疑問,并最終導致了一個偉大的發現。愛因斯坦指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3.重視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獨創性。任何固定的思維模式都不利于培養數學創造性思維能力。變通性是指善于根據題設中的具體情況,及時提出新的設想和解題方案,不拘泥于陳舊的方案。獨創性強調“學習貴在創新”。數學問題浩如煙海,其中構思巧妙者比比皆是,許多問題的求解常常要解題者在荊棘叢生的山林中走出一條奇徑來。
4.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思維獨立性就是指善于獨立思考,能夠獨立地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只有提出自己的見解,才能做到真正地理解知識,掌握知識,這樣循環下去,數學創造性思維能力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培養。一般說來,有重大發明創造的科學家,他們的思維品質的突出特點是獨立思考水平高。只有精心地思索,才能發現問題并提出新的見解。例如在學完定積分、一重積分、二重積分、曲線積分、曲面積分后,可以將這幾種積分進行類比,包括它們的定義、性質、計算方法、物理意義等等,從而發現這幾種積分的定義,都是按“分割、近似求和、取極限”三個步驟引出的,而且可以歸結為同一結構的和式的極限,這樣有利于我們進一步了解這些概念之間的內在聯系,也培養了我們的類比思維和思維獨立性。
三、數學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的具體方法
上面我們已經從理論上闡述了數學創造性思維培養的途徑,那么,在數學學習中,我們又該通過哪些具體的數學方法來培養呢?下面闡述一下培養數學創造性思維的方法,有的還輔以具體實例。
1.利用歸納思維進行數學猜想。歸納猜想是科學發現最常見的方法之一,它具有很好的創造性。在數學學習中,應從個別的、具體的、特殊的數學現象中,通過尋求共性歸納出一般性的結論。當然,尋求共性和作出結論,需要進行合情合理的猜想,然后再進行數學證明。盡管靠這種方法得出的結論不一定正確,但歸納猜想仍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好方法,我們要努力提高運用歸納思維的意識。
2.利用轉化思想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轉化思想實質上就是我們在研究問題過程中,有意識的對問題進行分析、聯想,把未知解法的問題轉化為在已有知識范圍內可解的問題,使之達到“思維明朗化,方法簡單化”的目的。它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維方法。
故將行列式D中的第四行中的元素分別用常數1作替換便可以求得所要結果。
解將D中第四行的元素分別換成1,則第二行與第四行的對應元素相等,于是行列式的值等于O,按第四行展開,則有A41+ A4:+A43+ A44=0??梢娎棉D化思想,可以開發人的智力,有助于培養數掌創造性思維能力。
3.通過拓廣思路來培養思維的廣闊性。在數學學習中,特別是數學習題課中,要全方位思考問題,拓廣思路進行一題多解。正確地運用一題多解的方法,可以拓展我們的數學思維,培養我們的創新和實踐能力,培養思維的廣闊性,進而培養數學創造性思維能力。同時也有利于調動我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興趣。下面舉一個一題多解的例題來說明它的重要性。
通過這道例題可以看出:拓廣思路進行一題多解,分別利用不同的方法得出正確答案,在這其中鍛煉了我們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使我們的思維更加敏捷,培養了我們的數學創造性思維能力。所以,拓廣思路進行一題多解,也是一種非常典型的培養數學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方法。
參考文獻:
一 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中一項重要任務
思維具有很廣泛的內容。根據心理學的研究,有各種各樣的思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該培養什么樣的思維能力呢?《小學數學教學大綱》中明確規定,要“使學生具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這一條規定是很正確的。下面試從兩方面進行一些分析。首先從數學的特點看。數學本身是由許多判斷組成的確定的體系,這些判斷是用數學術語和邏輯術語以及相應的符號所表示的數學語句來表達的。并且借助邏輯推理由一些判斷形成一些新的判斷。而這些判斷的總和就組成了數學這門科學。小學數學雖然內容簡單,沒有嚴格的推理論證,但卻離不開判斷推理,這就為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再從小學生的思維特點來看。他們正處在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這里所說的抽象邏輯思維,主要是指形式邏輯思維。因此可以說,在小學特別是中、高年級,正是發展學生抽象邏輯思維的有利時期。由此可以看出,《小學數學教學大綱》中把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作為一項數學教學目的,既符合數學的學科特點,又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
值得注意的是,《大綱》中的規定還沒有得到應有的和足夠的重視。一個時期內,大家談創造思維很多,而談邏輯思維很少。殊不知在一定意義上說,邏輯思維是創造思維的基礎,創造思維往往是邏輯思維的簡縮。就多數學生說,如果沒有良好的邏輯思維訓練,很難發展創造思維。因此如何貫徹《小學數學教學大綱》的目的要求,在教學中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還是值得重視和認真研究的問題。
《大綱》中強調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只是表明以它為主,并不意味著排斥其他思維能力的發展。例如,學生雖然在小學階段正在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但是形象思維并不因此而消失。在小學高年級,有些數學內容如質數、合數等概念的教學,通過實際操作或教具演示,學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與此同時學生的形象思維也會繼續得到發展。又例如,創造思維能力的培養,雖然不能作為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但是在教學與舊知識有密切聯系的新知識時,在解一些富有思考性的習題時,如果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可以對激發學生思維的創造性起到促進作用。教學時應該有意識地加以重視。至于辯證思維,從思維科學的理論上說,它屬于抽象邏輯思維的高級階段;從個體的思維發展過程來說,它遲于形式邏輯思維的發展。據初步研究,小學生在歲左右開始萌發辨證思維。因此在小學不宜過早地把發展辯證思維作為一項教學目的,但是可以結合某些數學內容的教學滲透一些辯證觀點的因素,為發展辯證思維積累一些感性材料。例如,通用教材第一冊出現,可以使學生初步地直觀地知道第二個加數變化了,得數也隨著變化了。到中年級課本中還出現一些表格,讓學生說一說被乘數(或被除數)變化,積(或商)是怎樣跟著變化的。這就為以后認識事物是相互聯系、變化的思想積累一些感性材料。
二 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要貫穿在小學數學教學的全過程
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過程不是單純的傳授和學習知識的過程,而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包括思維能力的發展)的過程。從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來說,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與思維能力的發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學生在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地運用著各種思維方法和形式,如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另一方面,在學習數學知識時,為運用思維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體的內容和材料。這樣說,絕不能認為教學數學知識、技能的同時,會自然而然地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教學只是為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供有利的條件,還需要在教學時有意識地充分利用這些條件,并且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有計劃地加以培養,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如果不注意這一點,教材沒有有意識地加以編排,教法違背激發學生思考的原則,不僅不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相反地還有可能逐步養成學生死記硬背的不良習慣。
怎樣體現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貫穿在小學數學教學的全過程?是否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加以考慮。
(一)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要貫穿在小學階段各個年級的數學教學中。要明確各年級都擔負著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從一年級一開始就要注意有意識地加以培養。例如,開始認識大小、長短、多少,就有初步培養學生比較能力的問題。開始教學以內的數和加、減計算,就有初步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問題。開始教學數的組成就有初步培養學生分析、綜合能力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實際操作、觀察,逐步進行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形成以內數的概念,理解加、減法的含義,學會以內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如果不注意引導學生去思考,從一開始就有可能不自覺地把學生引向死記數的組成,機械地背誦加、減法得數的道路上去。而在一年級養成了死記硬背的習慣,以后就很難糾正。
(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要貫穿在每一節課的各個環節中。不論是開始的復習,教學新知識,組織學生練習,都要注意結合具體的內容有意識地進行培養。例如復習以內的進位加法時,有經驗的教師給出式題以后,不僅讓學生說出得數,還要說一說是怎樣想的,特別是當學生出現計算錯誤時,說一說計算過程有助于加深理解“湊十”的計算方法,學會類推,而且有效地消滅錯誤。經過一段訓練后,引導學生簡縮思維過程,想一想怎樣能很快地算出得數,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在教學新知識時,不是簡單地告知結論或計算法則,而是引導學生去分析、推理,最后歸納出正確的結論或計算法則。例如,教學兩位數乘法,關鍵是通過直觀引導學生把它分解為用一位數乘和用整十數乘,重點要引導學生弄清整十數乘所得的部分積寫在什么位置,最后概括出用兩位數乘的步驟。學生懂得算理,自己從直觀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計算方法,不僅印象深刻,同時發展了思維能力。在教學中看到,有的老師也注意發展學生思維能力,但不是貫穿在一節課的始終,而是在一節課最后出一兩道稍難的題目來作為訓練思維的活動,或者專上一節思維訓練課。這種把培養思維能力只局限在某一節課內或者一節課的某個環節內,是值得研究的。當然,在教學全過程始終注意培養思維能力的前提下,為了掌握某一特殊內容或特殊方法進行這種特殊的思維訓練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以此來代替教學全過程發展思維的任務。
(三)培養思維能力要貫穿在各部分內容的教學中。這就是說,在教學數學概念、計算法則、解答應用題或操作技能(如測量、畫圖等)時,都要注意培養思維能力。任何一個數學概念,都是對客觀事物的數量關系或空間形式進行抽象、概括的結果。因此教學每一個概念時,要注意通過多種實物或事例引導學生分析、比較、找出它們的共同點,揭示其本質特征,做出正確的判斷,從而形成正確的概念。例如,教學長方形概念時,不宜直接畫一個長方形,告訴學生這就叫做長方形。而應先讓學生觀察具有長方形的各種實物,引導學生找出它們的邊和角各有什么共同特點,然后抽象出圖形,并對長方形的特征作出概括。教學計算法則和規律性知識更要注意培養學生判斷、推理能力。例如,教學加法結合律,不宜簡單地舉一個例子,就作出結論。最好舉兩三個例子,每舉一個例子,引導學生作出個別判斷〔如(+)+=+(+),先把和加在一起再同相加,與先把和加在一起再同相加,結果相同〕。然后引導學生對幾個例子進行分析、比較,找出它們的共同點,即等號左端都是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同第三個數相加,而等號右端都是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再同第一個數相加,結果不變。最后作出一般的結論。這樣不僅使學生對加法結合律理解得更清楚,而且學到不完全歸納推理的方法。然后再把得到的一般結論應用到具體的計算(如++)中去并能說出根據什么可以使計算簡便。這樣又學到演繹的推理方法至于解應用題引導學生分析數量關系,這里不再贅述。 []
三 設計好練習題對于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