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20 16:37:08
序論:在您撰寫特殊教育畢業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特殊教育論文2300字(一):探究特殊教育學校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關愛教育論文
摘要:在新課程不斷深入改革發展的當下,特殊學校在進行數學教學時,要采用關愛教學的方式,堅持做到樹立自信,消除自卑;營造關愛學生的氛圍;和生活化教學,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這幾大關鍵方面,不斷提高學生自身的數學素養。
關鍵詞:特殊教育;小學數學;關愛教育
一、樹立自信消除自卑
在對特殊學校的小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老師一定要注意對特殊學生進行心理上的疏導,讓學生對自己產生自信,消除內心的自卑感,幫助特殊學校的小學生以積極向上的態度面對生活,提高小學生的幸福指數。在特殊學校上學的學生,一般都是在身體上,智力上有一定的缺陷,由于身體上的,智力上的缺陷,導致小學生很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這種心理的存在會導致學生沒有勇氣和他人進行交流,不和其他人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容易導致小學生形成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小學數學老師在對特殊學校的學生進行數學教學的時候,要幫助小學生在課堂上樹立自信,慢慢的消除小學生的自卑心理,讓小學生對生活充滿希望,從而更加努力的學習數學知識,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學習效率,提高學生生活適應能力。
例如,在學習《整潔的校園》這一單元的時候,老師可以在數學課堂上,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讓學生們去參觀學校,首先讓小學生們體會到特殊學校的環境的美好,老師就根據小學生不同的身體情況進行分配任務,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注意觀察生活中的數學知識,等學生完成任務之后,老師就可以夸獎學生,對學生們的勞動成果進行贊揚,讓小學生體會到一種成就感,使得學生對自己產生自信。老師在讓學生體會到校園的環境之后,再針對《整潔的校園》涉及的數學知識進行講解的時候,小學生就能夠很清楚的理解老師上課講述的內容,當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減少之后,學生就會越來越愿意去學習數學知識了,進而會打消學生內心的自卑心理,提高習質量,知道數學就在生活中,學習它可以解決生活問題。
二、營造關愛學生的氛圍
在學習過程中,學習氛圍相當重要。特殊學校的學生通常都是沒有安全感的,在對這些學生進行教學的時候,應該注意對學生進行關愛教育,讓特殊學校的學生能夠在有愛的環境下成長,凈化小學生的內心,讓特殊學校的學生對生活充滿希望。因為特殊學校的小學生在身體上,智力上和普通學生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特殊學校的數學老師在進行數學教學的時候,就要為學生營造較好的學習環境,在生活上關愛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溫暖,這樣能夠讓特殊學校的學生感受到安全感。老師增加和學生溝通交流的機會,讓小學生能夠主動的為小學數學老師敞開心扉,向老師吐露心聲,這樣有利于特殊學校的小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狀態。愛能夠給予一個人力量,老師讓學生感受到愛的存在,能夠給予學生更大的勇氣,讓學生積極的面對生活,從而更急努力的學習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學生生活適應能力得到鍛煉。
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我學會了》這一節內容的時候,數學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共同完成一件事情,比如,讓學生一起去完成一幅畫一智慧樹,這幅畫圍繞著班集體進行,數學老師可以組織學生每做對一片葉子上的數學題,就在上面簽上自己名字,這樣小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合作下,把自己的姓名有條理的寫上去,然后老師再次帶領小學生對這個簽名紙進行加工,比如老師組織每一個學生為這個簽名添加色彩,最終就能夠得到一幅完美的作品,這幅作品是全班的勞動成果,然后老師就可以對學生們及時鼓勵;“同學們,大家還厲害呀,大家共同創作了一幅畫”,這樣老師能夠在一定從程度上活躍數學課堂氣氛,然后老師再次對小學生說,這副作品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結果,然后老師就可以對這副“作品”進行分析,比如說,這上面每一個名字就能夠代表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然后這就說明我們班級是一個大家庭,同學是自己的兄弟姐妹,這樣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愛的存在,為小學生營造出愛的氛圍,然后老師就可以對小學生說,在這一節數學課上,大家是不是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溫暖?學生們就會肯定老師說的話,進而對學生在學數學的同時進行了團結合作的教育。
三、生活化教學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在通常情況下特殊學校的小學生的表達能力較差,因為小學生內心存在自卑心理,它們很少和別人進行溝通交流,久而久之,小學生的表達能力就會退化。特殊學校的數學老師在對小學生進行教學的時候,老師就應該注重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進而加強和學生的溝通,能夠更好的掌握學生在學校的狀況。數學老師應該把數學課堂變的生活化,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數學知識,這樣學生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的過程中,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快樂,進而提高學生的能力。老師給予學生關愛,在生活中接近學生,把生活帶進數學課堂。
例如,特殊學校的數學老師在為小學生講述到《我的三餐》的時候,老師就應該把小學生的生活帶入課堂當中,這樣小學生能夠體會到老師自己的關心。比如,數學老師就可以在課堂上詢問學生前一大的早餐、午餐、晚餐吃了什么,這樣小學生在課上就會對自己吃的飯進行回憶,然回答老師的問題。這樣小學數學老師能夠把學生的生活和數學課堂完美的連接起來,讓學生回憶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給予學生心靈上的寄托,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
四、總結
綜上所述,數學教師在對特殊學校的學生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堅持做到以上幾大方面,不斷提高學生自身的數學素養,加強他們的自信心,充實其小學生活,使學生通過學習提高生活適應能力,融入社會。
特殊教育畢業論文范文模板(二):淺談繪本閱讀在特殊教育藝術領域中的教育價值論文
【摘要】近年來,繪本在特殊教育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圖文并茂的表現樣式非常符合特殊兒童的生理、心理需要,在特殊教育各個學科中都有極強的引導價值。本文以繪本《一起玩形狀游戲》為例分析繪本在特殊教育藝術領域的運用情況,通過繪本內容的衍生,提升學生藝術素養,引領學生進入藝術表現的感知領域。
【關鍵詞】繪本;特殊教育;藝術
【中圖分類號】G62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1270(2020)12-0173-02
隨著國家素質教育的發展,繪本以不可阻擋之勢進入了普通小學和幼兒園的課堂。近年來,繪本在特殊教育界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繪本以它獨有的精妙語言和明快的畫面,給特殊兒童藝術教育帶來鮮活的生機。筆者嘗試在繪本中挖掘學生喜愛的教育素材,通過繪本《一起玩形狀游戲》教學,提高班級智力障礙學生的審美能力與藝術創造力。
一、在繪本主題的藝術活動中發現特殊兒童的藝術觀察力
形狀是構成一幅作品最基本的元素,正因為是最基本的元素,所以每一個圖形都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相信每一個讀過《一起玩形狀游戲》的孩子,都會迷上這個簡單的游戲,特殊兒童也不例外。故事中隨手畫出的形狀在小象妹妹和大熊哥哥的創意下變成了各種形象,有胖乎乎的犀牛、美麗靈動的蝴蝶、活潑可愛的小狗等。
繪本故事將這個充滿想象力的游戲過程形象化,吸引學生拿起筆來,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形狀游戲中。通過繪本的演繹,這個游戲的規則和操作都變得非常簡單,很容易被學生理解。不論學生是在教室還是在家里,不管時間是長還是短都能玩。就像格式塔心理學說的那樣,對物理的形狀進行創造性知覺和表現,實際上是經歷包括學習、回憶、志向、情緒、思維、運動等復雜的過程。在這個繪本中,藝術不僅僅是美的體驗,更是學生觀察力的一步步提升[1]。
在傳統的藝術教育課程中,關于形狀的教學活動有非常多的教具可以使用,但學習形式非??菰?。而繪本通過故事開展,非常容易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先讓學生跟隨繪本故事,看看大熊哥哥和小象妹妹如何玩形狀游戲,由繪本延伸出“什么是形狀”,認識有規則的形狀,如三角形、圓形、四邊形、梯形、橢圓形等,接著把學生的目光引入現實生活,觀察“黑板是什么形狀”“鐘表是什么形狀”“衣服鞋子上都有什么形狀”等。關于形狀的游戲能讓學生善于感知和發現形狀,在生活中鍛煉藝術的觀察力。
二、在繪本主題的藝術活動中發現特殊兒童的藝術創造力
繪本故事中大熊哥哥和小象妹妹玩形狀游戲的道具也是信手拈來,沒有任何限制,不管是作業本的格子紙,還是撕開的牛皮紙信封,甚至是一個貝殼、一小段樹枝。形狀游戲不只是畫紙上的游戲,也可以衍生至萬物。為了讓學生的想象力有更廣闊的施展空間,教師可以設置豐富的實操環境,幫助學生玩出“個性版”的形狀游戲。
(一)有限創意版——自制七巧板
根據學生動手能力的強弱,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為A、B、C組。能力較強的A組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按照先打方格再畫斜線的方法,在白卡紙上畫出七巧板,然后進行裁剪,自制七巧板;能力稍弱的B組學生在已經畫好線條的白卡紙上按照線條裁剪出七巧板;C組學生直接使用已經制作好的成品七巧板。通過老師給出的模板,用七巧板完成相應圖形的拼搭。
(二)平面創意版——拼貼畫
隨著學生對圖形組合游戲的認識不斷加深,教師可以將拼貼畫引入學生視線,首先引導學生用剪刀把彩色卡紙剪成大小不一的形狀(三角形、圓形、四邊形、梯形、橢圓形等),然后讓學生用一張卡紙做背景,發揮想象力用自己剪好的形狀拼貼出圖畫。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能力作出調整,針對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引導他們在活動中加入更多的創意,而能力較弱的學生也能達到精細運動鍛煉的目的[2]。
(三)立體創意版——生活中的形狀游戲
在衍生活動中,深受學生喜愛的應該是用實物開展的形狀游戲。教師帶領學生收集身邊用得上的大大小小的物品,圓形的月餅盒、細長的樹枝、舊快遞盒甚至是衣服,都可以變成學生手中的素材,學生可以利用收集到的物品在地上拼出一幅場景。這個活動對學生的想象力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最好采用團體游戲的形式。教師在PPT上展示一些作品,然后與學生共同討論設定場景主題,在指定的區域內每個學生可以為這個主題增添一件物品,教師再在細節上輕微地進行調整,最后經過全體師生的一起努力,共同創作一幅作品。
通過一系列的衍生活動,學生在把圖形玩起來的過程中,不斷為這些原本單調的形狀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學生的藝術創造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三、通過繪本,創設精彩的教學情境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能力水平與實際心理狀況,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以繪本為依托的教學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快樂地投入到學習中,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使學生與作品共鳴,提高藝術水平。
《一起玩形狀游戲》這個有趣的小故事,把抽象的想象力具化成了一幅幅簡單的畫面,學生非常容易理解。通過電教手段對繪本進行渲染,學生的眼球一下就被吸引過來了。繪本幫助教師創設了一個精彩的教學情境,對提高教學效果有很大的幫助。
1.特殊教育專業畢業論文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經過四年的實踐,我們發現畢業論文這一重要環節還存在著諸多問題,主要表現為:
1.1 選題隨意而寬泛
畢業論文選題是畢業論文這一實踐環節的非常重要的一環,不僅僅因為它直接影響著論文的質量,更因為它應該是一位大學生四年大學學習的思考和總結,可是在實踐中我們卻發現有些學生選題很隨意,或者是粗略地查閱一些資料,便匆匆定下題目,沒有考慮自己所占有的資料的多少、研究意義及可操作性等方面的因素,或者是沒有自己的想法兼有懶惰思想,讓指導老師為其定題目等。我們還發現學生的選題過于寬泛,題目較大,針對性不強。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畢業選題與找工作在同一個時間段上、學生們把主要精力都用于找工作上而無時間來思考畢業論文的設計問題。另外,學生不喜歡寫特殊教育方面的論文,第—批畢業生中只有50%寫特殊教育方面的論文,分析其原因是特殊教育方面的參考資料相對較少。
1.2 實證性的論文比例少
實證性研究方法是通過對研究對象大量的觀察、實驗和調查,獲取客觀材料,從個別到一般,歸納出事物的本質屬性和發展規律的一種研究方法。實證性研究論文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也有實踐價值。但在實踐中,我們發現這類文章較少(通過對歷屆畢業論文的統計,只有10%),即使指導老師引導鼓勵他們寫這方面的論文,學生們也不太愿意。分析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如:寫實證性論文需要大量的調查,這種方法他們掌握的往往是理論方面的,而在教學過程中實踐很少,所以對他們來說有一定的困難,學生們不敢嘗試;調查研究也需要一定的經費,畢業論文的經費不足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另外,學生們對實證性論文也缺乏耐心,因為實證性研究方法需要做許多具體的工作如:查找或編制合適的問卷,選擇合適的被調查對象,實施調查,統計分析等,相對于非實證研究要復雜一些。
1.3 查閱和閱讀文獻資料較少
查閱文獻和閱讀文獻是大學生必備的一項技能,應該貫穿于大學學習的始終,可是我們發現有的學生卻只有到寫畢業論文時才開始嘗試查閱文獻和閱讀文獻,因此,不熟悉期刊和博碩論文數據庫的使用,查到的資料不全面,不權威,查到論文也不知如何利用、如何取舍、如何選擇等,因此也存在著大面積抄襲的現象。
1.4 論文格式不規范,語言不專業
論文格式不規范表現為文獻的引用、標點符號的使用、圖表的繪制不符合標準,雖然學校有制定好的畢業論文撰寫標準和格式,但學生由于平時這方面的訓練少,所以意識淡薄,對此不夠重視,導致許多學生沒有按照要求完成論文撰寫工作,也使得指導老師不得不耗費很多的精力來修改論文中的格式問題,學生也要多次的修改,這不但增加了檢查和修改的工作量,也使得對論文的內容、邏輯性、創新性等方面的指導無暇顧及或顧及的少。另外,一部分學生的論文語言不專業,口語話嚴重或抒情性語言較多,專業性術語運用的較少。這與平時所閱讀的專業性資料較少有關。
2.提高特殊教育專業畢業論文質量的措施
畢業論文所反映出的問題并不是單一的,而是系統的,它涉及到教學和管理等各個環節,提高特殊教育專業畢業論文質量的措施也是一項系統工程,因此鑒于特殊教育專業畢業論文存在著以上的問題,我們在教學與實踐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2.1 提高認識、加強指導、嚴格要求
提高對畢業論文的認識是提高論文質量的前提,無論是學生還是對指導教師都應該加強對畢業論文工作的重要性的教育,使他們認識到畢業論文是高校教學計劃中的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與其他教學環節彼此配合、相輔相成構成一個完整的教學體系,而畢業論文所具有綜合性、實踐性是其他教學環節所不可替代的。指導教師要對所指導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指導,包括選題、確定研究方向、推薦參考資料、開題、設計方案等等。同時指導教師要嚴格要求,杜絕“抄襲’‘拼湊’“買賣”論文等現象的發生。另外我們還針對論文選題所出現的問題,對論文選題有了一些具體要求,例如,針對學生不愿選特殊教育方面的論文問題,我們從04級起限制了非特殊教育論文比例。
2.2 確立本科生導師制度
本科生導師制度即由1名教師擔任一個本科生班級的導師,負責對學生進行專業學習、科研實踐活動等方面的指導。我們專業則強調導師的專業學習指導作用,即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有計劃地、循序漸進地進行專業指導,如:在新生中進行從高中到大學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方法的轉化指導,使新生們能盡快適應大學的學習方式;對中年級學生進行文獻查閱、閱讀等方面的指導,并注重他們專業興趣的培養,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其有效地學習;對于高年級的學生配合畢業論文指導教師進行聯合指導。實踐證明,這樣一種培養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它保證了學生在大學四年里都能夠系統地接受科研方面的指導和訓練。
2.3 加強實踐環節的比例,在實踐中發現可研究的課題
畢業論文選題困難的一個原因是學生們的實踐較少,因此很難發現一些有價值的、有意義的研究課題,鑒于此,我們加強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如:學生從大一開始就與盲生或聾生結對子,讓他們對特殊學生有-個感性認識,熟悉這一特殊群體,并從中發現他們感興趣的問題,激起他們學習的好奇心和積極性;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我們也加大了實踐環節的比例,如視力殘疾兒童心理與教育、聽力殘疾兒童心理與教育及弱智兒童心理與教育等課程中都安排了實踐環節,進行模擬教學訓練,一方面培養了他們的教學能力,另一方面則會從中發現一些教學方面的可研究的課題;另外,學生在大三的兩個學期各安排一次教育見習,分別為一周和兩周,安排他們到聾校、盲校、培智學校、康復機構等實地觀摩和教學,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并發現可研究的課題。畢業實習則是把所選擇的課題加以實施的良好機會,通過畢業實習完成數據的搜集和整理,帶著問題去實習,實習不再是一種形式,效果也是非常明顯的,也得到了實習單位的好評。實踐證明,這-措施也是卓有成效的。
2.4 加強對畢業論文的管理工作
完成畢業論文與畢業實習及找工作是在同一時間段,所以對畢業論文的管理就尤為重要。為確保畢業論文如期高質量地完成,在實習開始之前,系里要對學生進行系統地輔導,讓學生明確實習及畢業論文的目的和具體要求。指導教師要監控學生的論文完成進展情況,進行階段性檢查。學院對學生畢業論文的審批、開題報告、調研內容、論文的評閱、答辯、評分等各個環節和過程都有明確的要求和詳盡的安排,形成完整的畢業論文管理體制,做得前期有計劃、中期有檢查、后期有總結。學校的各級行政部門和相應的教學服務設施如圖書館等要做好相應的服務工作。
2.5 增加經費投入
在加大畢業論文管理的同時,對畢業論文方面還應該有一定的經費支持,加強資料室、信息檢索手段等教學基本建設,使學生有充分的閱讀和查閱資料的空間,并有經費支持來進行廣泛的調查和研究,提高畢業論文的質量。
促進高校學前(幼兒)教育專業學生理論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展示高校學前(幼兒)教育專業的教學成果,有效推動高校學前(幼兒)教育專業畢業生高質量就業。
二、主辦單位
全國教師教育學會幼兒教師教育委員會
三、協辦單位
全國各高校學前(幼兒)教育學院(系)
四、活動時間
征稿截止時間:2011年6月10日
評選揭曉時間:2011年6月30日前
五、評審委員(排名不分先后)
朱家雄(華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與特殊教育學院)、周兢(華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與特殊教育學院)、霍力巖(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顧榮芳(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華愛華(華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與特殊教育學院)、秦金亮(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幼兒師范學院)、劉云艷(西南大學學前教育系)、蔡迎旗(華中師范大學學前教育與特殊教育系)、鄭健成(福建兒童發展職業學院)、周世華(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學前教育系)。
六、活動組織
1.評選范圍:全國高校學前(幼兒)教育專業2011年應屆畢業生獨立或合作撰寫的畢業論文。
2.論文分組:分設大專生、本科生、研究生(含碩士生、博士生)三個組。
3.論文推薦:大專、本科生參評畢業論文由所在院校(系)集體推薦。推薦數量:大專生控制在本院校(系)當年畢業生總數的15%以內,本科生控制在20%以內。每篇參評論文原則上應附上兩位具有高級職稱指導教師或論文答辯委員會成員的評語。研究生推薦名額不限,由導師推薦并寫出評語。所有參評論文均一式兩份并附上作者本人學生證復印件,于2011年6月10日前(以當地郵戳為準)寄至杭州市文三路求智巷3號《幼兒教育?教育科學》編輯室(郵編310012)。參評論文同時以電子文檔方式發送至,請在主題欄標明“優秀畢業論文評選”字樣。
七、評選和獎勵
1.將特邀全國各高校學前(幼兒)教育專業學科帶頭人組成論文評選委員會,以無記名投票方式分組評選,按一定比例評出各組優秀論文。
2.由主辦單位頒發獲獎證書。
3.獲獎結果將在2011年9月《幼兒教育?教育科學》雜志及其官方網站“幼兒教育網省略”上公布,部分優秀論文將選登在《幼兒教育?教育科學》上。
4.獲獎作者編入“中國幼教招聘網省略高級人才庫”向全國各用人單位重點推薦。
八、重要說明
[論文摘要]實踐教學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一種重要途徑和方法。本文以我校特殊教育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為出發點??偨Y了實踐教學改革的經驗,提出了特殊教育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方向,以期為我國高校特殊教育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論文關鍵詞]高校特殊教育專業 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是高校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徑,是深化理論知識、強化專業知識、培養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綜合性訓練環節。近年來,我國高等特殊教育院校對實踐教學進行了一些改革,也取得了成效。但從實踐教學的整體狀況來看,實踐教學還是一個薄弱環節,并且存在著一系列問題。本文以我校特殊教育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為視角,從實踐教學課程體系、教育實習和畢業論文三個方面做了以下幾點的改革探討與嘗試。
一、加強實踐教學課程體系建設
1.在教學計劃中突出實踐教學環節
人們普遍認為實踐教學是教學的重要環節,但在設置課程體系時,卻往往把實踐教學看成是理論教學的一種補充,是為驗證理論而設置的,這樣就形成了實踐教學依附于理論教學的狀況。因此,要修訂教學計劃,改變以課程為中心的教學計劃的結構模式,建立以突出理論知識的應用和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并重的新的教學計劃結構模式。為了突出實踐教學環節在教學計劃中的地位,幾年來,長春大學特教學院不斷完善教學計劃,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建設,調整特殊教育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比例。在保證基本教學內容的前提下,縮減理論課學時,增加實踐教學環節的學時,提高它們在教學計劃中所占的比重。特殊教育專業理論教學時數由過去的2600學時減少到2 400學時,實踐教學由過去的28周增加到35周,實踐教學周數占總學時周數的比例由過去的20%增加到26%。教學計劃的調整,為實踐教學改革奠定了基礎。
2.建立規范的實踐教學文件
建立相應規范的實踐教學文件,以實踐教學文件為指導,加強實踐教學的有效管理,才能保證實踐教學有序、有效的運行。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專業加強實踐教學管理,把教學計劃中的各項實踐教學環節同基礎課和專業課一樣對待,建立了各項實踐環節的教學大綱、實踐指導書和實踐教學管理制度等一套較規范的實踐教學文件,各個實踐教學環節都根據實踐教學大綱和實踐指導書制訂出可操作的具體實施計劃。經過3年的不斷探索,特殊教育專業構建了較系統又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建立了規范的實踐教學文件,使實踐教學有了可操作性,便于監督管理,改變了以往實踐教學流于形式、疏于管理的局面。
二、改革特殊教育實習模式
1.教育見習、教育技能訓練集中安排、統一管理
在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專業,教育見習在整個學習階段共安排4次,分布在第3學期到第6學期,每學期1—2周,共5周時間。教育見習即認識實習,目的是了解特殊兒童的身心特點和特殊教育學校、特殊兒童康復訓練中心教學狀況,使學生增強感性認識,樹立特殊教育專業思想。為保證學生感知不同類型的特殊教育學校和各類特殊兒童,我們采取集中安排、統一管理的模式,統一安排在專業穩定的實習基地,即培智學校、盲校、聾校和特殊兒童康復訓練中心。在教育見習實施前,制定一系列教育見習管理文件,包括教育見習實施計劃、見習管理規定、師生考核標準等,要求參加實習的學生嚴格執行。學生通過教育見習認識到特殊教育事業未來的發展空間是廣闊的,堅定了他們從事特殊教育事業的信心與決心。 教育技能訓練被安排在第7學期,是一次以實際操作為主的實習。通過四周的教育訓練,使學生了解特殊學校的教學實際,基本掌握特殊教育學校教師課堂教學過程和基本教學方法,為培養學生獨立從事課堂教學的實際能力奠定基礎。具體實施過程包括:第一周,把各類特殊教育學校課堂教學錄相“請進”學校,指導教師與學生觀摩課堂教學實況,師生一起評課,要求學生寫評課稿;第二周,指導教師指導學生認真鉆研教材,編寫教案,指導教師指導學生修改教案;第三周,進行學生獨立課堂教學訓練,把特殊教育學校有教學經驗的教師“請進來”,和指導教師一起評課,分析學生講課中的優缺點及其原因并提出改進建議;第四周,學生在第三周基礎上總結經驗教訓進行第二輪的課堂教學訓練,提高教學技能。這種訓練模式和管理方法,經過三屆學生的檢驗,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既節省時間和實習經費,又便于管理,提高了實習效率。
2.畢業實習以分散為主、集中為輔的模式
畢業實習的目的是使學生鞏固特殊教育專業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進一步培養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際的能力,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為就業打好堅實的基礎。集中實習給教學、管理、食宿、交通、安全等帶來了諸多困難,為此,我們采取以分散為主、集中為輔的模式,把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提高和學生就業相結合,鼓勵學生根據自己將來的就業趨向及個人特長獨立選擇實習單位。通過獨立聯系實習單位的鍛煉,既調動了學生實習的主動性,也鍛煉了學生社會交往能力,同時為其將來就業提供了機會。對于少數找不到實習單位的學生,統一安排到實習基地集中實習。經過實踐檢驗,這種模式的畢業實習不僅提高了學生運用知識和實際工作的能力,也使他們認識到了與他人交往、合作的重要性,提高了學生社會化程度,為他們順利進入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加強實習基地建設
建立長期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措施。幾年來,我們根據專業發展需要,先后建立了5個長期穩定的實習基地。與此同時,我們還加強了與實習基地的溝通,堅持每年召開一次校外實習基地領導、教師座談會,交流思想,共同研究實習方案,解決實習中的問題,不斷提高實習質量。
2. XX地區優質幼兒園入園孩子家庭背景調查與思考
3. 高入園率背后的思考以XX地區為例
4. XX地區幼兒教育資源配置公平性調研
5. XX地區推進幼兒教育均衡化調研
6. XX地區各社會階層的幼兒教育機會差距分析和對策建議
7. XX地區城鄉幼兒教育差距分析和對策建議
8.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專業意向調研以浙江師范大學為例
9. 幼師生教育實習與幼兒園教師的職后成長研究
10. 就職最初三年與幼兒園教師的生涯發展
11. 藝術素養在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中的地位
12. 幼兒園教師職業形象調查與分析
13. 幼教職業的德性價值研究
14. 幼兒教育中的小學化傾向與幼兒園教師的素質
15. 幼兒園男教師的角色定位研究
16. 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與??粕诰吐毘跗诘谋憩F比較研究
17. 職業態度與職業能力在幼兒教育中的影響比較研究
18.兒童參與理念對學前教育改革的啟示
19.從繪本到活動------有意義教育活動設計策略
20.有效教學原理與學前教學活動的設計
21.學前兒童對繪畫作品評價傾向性研究
22.ARCS模型對幼兒科學教育活動設計的啟示
23.美國學前特殊教育政策與實踐研究
24.英國學前特殊教育政策與實踐研究
25.加拿大學前特殊教育政策與實踐研究
26.澳大利亞學前特殊教育政策與實踐研究
27.新西蘭學前特殊教育政策與實踐研究
28.幼兒園特殊教育個案研究(觀察與實踐)
29.當代中國學前教育理論的進展概念、功能、兒童觀、教育觀等選擇一個研究
30.幼兒園蒙氏教育生態的個案研究
31.災難事件后兒童心理的調試和康復
32.幼兒行為問題與父母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
33.受忽視幼兒的成因及教育
34、兒童作家之利弊
35、幼兒教師的三重身份家長、老師、朋友
36、幼兒圖畫書研究
37、幼兒語言教育的演進
38、語言學視野中的語言教學活動
39、閱讀研究與早期閱讀
40、圖畫書在學前教育中的功能、應用及發展前景(幼兒圖畫書教學實踐研究)
41、民間童話研究(建議結合文學、人類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多重視角)
42、幼兒童話作家論
43、語言修辭法在幼兒園教學中的運用
44、幼兒園經典誦讀教育的探索與研究
45、幼兒文學作品教學研究
46、幼兒早期閱讀教育研究
47、幼兒園文化研究
48、學前兒童英語教學研究
49、學前兒童英語教師培訓研究
50、幼兒英語故事教學
51、文化教育與幼兒英語教學的結合
52、杭州市幼兒園英語教學調查
53、關于幼兒第二語言能力培養的策略研究
54、兒童英語游戲教學法
55、英語特長帶班教師進行幼兒園日常教學之模式及策略個案研究
56、幼兒園網頁制作
57、幼師生人文素養調查
58、幼兒美育目標與途徑
59、幼兒園信息技術教育的現狀、發展前景及對策研究
60、信息技術與幼兒園學科教學的有效整合研究
61、幼兒教師信息素養與教師專業化發展研究
62、幼兒文學(中某體裁)研究的互文性視角
63、幼兒散文的符號轉換功能研究
64、技術發展對幼兒戲劇/影視劇發展的影響(各項技術,如工業技術)
65、幼兒體質與健康研究
66、健康教育中的幼兒體育活動研究
67、主題活動背景下的幼兒園數學教育現狀調查
68、幼兒園數學教育幼小銜接現狀調查
69、幼兒數概念的認知發展研究
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論文部分選題相關文章:
1.學前教育專業論文開題報告
2.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論文選題
3.本科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論文寫作題目參考
4.學前教育畢業論文致謝詞
5.學前教育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南印第安納大學認為,教學是一種實踐的職業(aprofessionofpractice),教師教育必須將未來教師培養成為專家性實踐者(expertpractitioners),而實現此培養目標的基本途徑就是通過臨床實踐(clinicalpractice)。[6]因此,南印第安納大學特殊教育專業特別重視實踐課程,使得實踐課程成為課程設置的主體。僅拿專業教育課程模塊中獨立設置的實踐課程來說,其教學實踐類課程的學分為21分,占專業教育課程模塊總學分的38.9%,將近40%。同時,為了保證實踐課程發揮更大的作用,南印第安納大學特殊教育專業尤其注重從整體上來構建實踐課程體系,主要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面。1.從縱向的時間維度看,南印第安納大學特殊教育專業獨立設置的實踐課程貫穿學生大學四年學習始終,并隨著時間的推進,實踐課程內容呈現由易到難、逐漸深入的過程。南印第安納大學特殊教育專業實踐課一般分為獨立設置的實踐課程和體驗學習。核心課程模塊中的教育見習類和專業教育課程模塊中的教學實踐類課程都屬于獨立設置的實踐課程。按照教學計劃,這些獨立實踐課程開設的順序是:教師教育體驗、小學或中學教育探索、小學和中學特殊需要實踐以及專業教育習明納和監督下的特殊需要學生教學。教師教育體驗旨在通過參觀中小學,使得學生獲得對未來工作的初步印象。小學或中學教育探索要求學生通過現場體驗探討兒童發展的概念、學習理論、社會歷史文化背景以及從事有關兒童成長、發展和文化習得的研究。小學和中學特殊需要實踐課程則旨在通過教學實踐使學生獲得特殊教育教學的相關知識、技能。專業教育習明納和監督下的特殊需要學生教學課程相等于我國大學的教育實習,目的在于使學生全面體驗課堂教學、開展課堂教學活動、鍛煉和形成教育教學能力,成長為一名專業教師。這四類實踐課程分別被安排在大一、大二、大三、大四開設??傊?,從初步體驗、熟悉中小學到對學生的認識,再到教育教學技能的掌握,最后到對中小學教育教學的全面體驗,南印第安納大學特殊教育專業的實踐課程目標在整體性上表現出循序漸進、逐步深入的過程,反映了學生認知發展規律,有利于學生的專業成長。2.從橫向的維度看,南印第安南大學特殊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呈現出實踐課程與理論課程、實踐課程之間整合的特征。首先,在同一門課程中整合理論知識學習與體驗學習。南印第安納大學特殊教育專業的體驗學習基本上覆蓋所有的課程,而且類型多樣化,包括嵌入式體驗(EmbeddedExperience)、教育見習(Exploration)、現場體驗(FieldExperience)?,F場體驗又分為師徒制體驗(fieldexperienceinvolvingtutoring)、指導性體驗(GuidedFieldExperience)。按照課程教學要求,這些體驗學習包含在各門理論課程中,與理論知識學習同時進行。比如,“學前特殊兒童教育”課程的學習要求是,本課程“要求進行現場體驗”。其次,整合理論課和教學實習課(Practicum)。比如,“特殊需要教學策略II:中學”課程學習的要求是“,同修課程:‘特殊需要法律和當代焦點’‘特殊學生的評價、干預、教學設計‘’合作伙伴關系‘’特殊需要實踐II:中學’”。可見,體驗學習與教學實習課程被視為一種學習理論知識的重要手段,與理論知識學習儼然構成一個整體。理論學習和體驗學習的整合,有利于職前教師通過實踐理解、感悟理論,借助理論反思、解釋實踐,從而使其加深對理論的理解、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以及形成反思的意識和能力。再次,教育實習課程的整合?!氨O督下的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教學”是一門持續16周的、全日制的以體驗中小學課堂為內容的實踐課,相等于我國大學的教育實習?!敖逃l展習明納”則是一門反思性研討課,它致力于“密切聯系跨學科知識和教學實踐。通過研討專業教師遇到的現實問題來整合大學核心課程、學科課程和教育專業課程知識”[9]。按照教學計劃,這兩門課程同時在第8學期開設。在教育實習期間,學生一邊在周日從事課堂教學體驗,一邊在周末參加專業習明納。課堂教學體驗和反思性研討的整合,使得學生能夠在教學中進行反思,借助反思促進教學,從而有效地培養其反思教學的能力,不斷地促進其專業成長。
二、啟示
(一)完善課程體系,為學生構建合理的知識結構。完整、合理的知識結構是師范生勝任教學崗位、專業發展的基本保障。而完善、科學的課程體系是構建師范生完整、合理知識結構的唯一途徑。我國高校特殊教育專業課程體系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一是課程體系不完整、缺少學科課程。有的學校既是開設了學科課程,也存在學科課程數量有限、課時偏少的現象,從而使得師范生畢業后無法勝任學科教學。二是通識教育課程“不通識”或“通識”程度不夠,自然學科、人文學科的課程數量和課時嚴重偏少,缺少數學、人際交往、寫作等課程,無法將師范生培養成為一個“全人”。三是課程設計依然沿襲學科的思維模式,專業基礎課程占的學時較多,且未能與專業課程進行很好的融合,導致課程結構不合理、內容重復較為嚴重的現象。四是課程之間缺少關聯或關聯程度較低,最為明顯的表現就是,通識課程知識和專業課程知識之間存在割裂的現象。鑒于此,我們應該采取以下完善措施:第一,在專業教育課程中,增設學科課程或增加學科課程的數量、課時,形成包括通識教育課程、專業教育課程和學科課程在內的完整的特殊教育專業課程體系,以克服目前特殊教育專業“指向性不明”,學生無法勝任學科教學的弊端。第二,在通識教育課程中,增加自然學科、人文學科的課程數量、課時,增設數學、寫作、人際交往等課程,使得通識課程具有真正的“通識”特征。第三,摒棄學科思維,堅持實用原則,調整和完善專業教育課程內容和結構。首先,取消專業基礎課程,將其內容融入到相關的專業課程之中,形成綜合課程。比如“,特殊教育研究方法“”特殊教育課程與教學”等等。其次,圍繞“特殊需要學生“”特殊教育教學“”特殊需要學生管理“”特殊教育實踐”四個主題分別組織相應的課程,分別組建四個課程模塊,構建清晰的課程結構。最后,在課程教學上,實行項目教學模式,分別設置通識教育、特殊需要學生、特殊教育教學和特殊需要學生管理、特殊教育實習四個教學項目,循序漸進地對師范生進行養成教育。關注課程之間的關聯性,建議建立項目教學考核制度,規定相應的項目考核標準,學生只有完成一個教學項目的學習,經考核達到該項目的考核標準,才有資格被允許進入下一個項目的學習。
促進高校學前(幼兒)教育專業學生理論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展示高校學前(幼兒)教育專業的教學成果,有效推動高校學前(幼兒)教育學科和專業建設以及畢業生的高質量就業。
二、主辦單位
全國教師教育學會幼兒教師教育委員會
三、協辦單位
全國各高校學前(幼兒)教育學院(系)
四、活動時間
征稿截止時間:2013年6月10日
評選揭曉時間:2013年7月30日前
五、評審委員(排名不分先后)
周兢(華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與特殊教育學院)、華愛華(華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與特殊教育學院)、霍力巖(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顧榮芳(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劉曉東(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秦金亮(浙江師范大學杭州幼兒師范學院)、劉云艷(西南大學學前教育系)、劉明遠(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鄭健成(福建兒童發展職業學院)、周世華(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學前教育系)。
六、活動組織
1.評選范圍:全國高校學前(幼兒)教育專業2013年應屆畢業生獨立或合作撰寫的畢業論文。
2.論文分組:分設大專生、本科生、研究生(含碩士生、博士生)三個組。
3.論文推薦:大專、本科生參評畢業論文由所在院校(系)集體推薦。推薦數量:大專生控制在本院校(系)當年畢業生總數的15%以內,本科生控制在20%以內。每篇參評論文均應附上兩位具有高級職稱指導教師或論文答辯委員會成員的評語。研究生推薦名額不限,由導師推薦并寫出評語。所有參評論文均一式一份并附上作者本人學生證復印件,于2013年6月10日前(以當地郵戳為準)寄至杭州市文三路求智巷3號《幼兒教育·教育科學》編輯室(郵編310012)。參評者同時登錄《幼兒教育》雜志官方網站“幼兒教育網http://”,根據網站指示注冊并上傳參評論文的電子文檔。
七、評選和獎勵
1.特邀全國各高校學前(幼兒)教育專業學科帶頭人組成論文評選委員會,以無記名投票方式分組評選,按一定比例評出各組優秀論文。
2.由主辦單位頒發獲獎證書。
3.獲獎結果將在2013年9月《幼兒教育·教育科學》雜志及其官方網站“幼兒教育網http://”上公布,部分優秀論文將選登在《幼兒教育·教育科學》上。
4.獲獎作者編入“中國幼教招聘網http://高級人才庫”向全國各用人單位重點推薦。
八、重要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