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14 06:59:25
序論:在您撰寫幼教教師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幼兒園是他們進入社會的第一個群體,在脾氣個性、行為習慣等方面還未經過社會化的規范培養,因此更容易養成以自我喜好為標準的黑白分明的世界觀、價值觀,在很多事情的看法上太有個性而容易和小伙伴之間發生沖突。教師要尊重孩子的獨特個性,不可以用簡單的好壞標準盡興粗暴評價。教師必須持寬容、溫和的態度,善于發現兒童身上的個性優勢并進行優化,及時糾正兒童的錯誤觀念或行為習慣等;根據兒童獨特的優勢發展他們的興趣愛好,用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豐富兒童的內心世界和認知,鍛煉兒童各種能力的發展。為在尊重兒童獨特個性的基礎上發展他們的特長,教師要善于創造條件,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比如,在室外活動環境通過設計豐富多彩的游戲提供兒童的選擇權利,讓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喜歡的活動;在幼兒園舉行的家長開放日要及時和家長了解兒童的信息,為更好地和兒童相處做好準備,并及時向家長交流孩子在幼兒園內的表現,交流教育理念,以確保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一貫性、連續性。
二、正確處理學生犯錯誤的行為
兒童由于年齡、知識水平及認知能力的限制,他們的內心世界一方面并未經過社會功利觀念的熏染,因而極為簡單純潔;但另一方面也存在是非觀不明確、自我控制力差等缺點,需要教師、家長及時的監督和教育,才能保障健康人格的發展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因此,幼兒教師在處理學生犯錯誤的行為時,要充分理解兒童內心世界的簡單和純真,努力站在兒童內心真善美的角度進行教育。這樣會在潛移默化中傳遞給學生一個信息:“我是被愛,被信任的,在他人的眼中我是很棒的孩子。”這樣對兒童無形中產生正面的感染力,使兒童在被他人信任的同時更加懂得自尊和自愛。此外,教師在處理學生犯錯誤的行為時,不要只看表面現象就對學生妄加論斷,要以幫助學生解決困難的立場,而不是以教師的身份訓斥兒童的立場,努力了解學生犯錯誤的背后原因,對學生進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說服教育,糾正兒童錯誤的認知觀念,幫助兒童深刻反省自身的不足,促進兒童的轉化。俗話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幼兒教師在面對頑劣異常,屢教不改的兒童時,不要認為是孩子的原因而對他們大肆批評,要探究學生的內心認知問題,找出兒童情緒出發的關鍵點,及時解開兒童的心結,幫助兒童樹立正確的認知觀念;教師還要善于進行工作總結,時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和理念,結合兒童的個性特點因材施教。
三、耐心對待學習困難的兒童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身心發展具有差異性、階段性、順序性等特點,幼兒也存在著發展的差別,具體表現為同一班級的兒童其學習水平和能力傾向一般不會在同一水平線上。這就要求教師在對待兒童時要充分了解發展的差異性,根據兒童不同的發展水平有區別地對待。尤其是一些學習不好、領悟能力差的兒童,容易因為自己在班級體中的落后產生焦慮情緒,因此他們心理更加敏感,渴望得到教師的鼓勵、尊重和小伙伴的友誼。作為一名幼兒教師,一定要深刻認識到自己的態度對幼兒一生的發展產生的深遠影響,切不可粗暴地批評他們,應該用愛心和耐心去積極引導兒童,逐步發展他們的學習能力。教師只有對孩子充滿了愛心和耐心,才能使孩子在情感依賴的基礎上對教師充滿信任和安全感,從而使他們在幼兒園中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教師在對待學習困難的兒童時,還要善于用欣賞的眼光發現他們自身的優點。教師在審視學生時應具備多元標準觀,切不可以學習成績作為唯一的標準。尤其使幼兒教育,強調的是兒童身體各項技能的鍛煉、社會性人格的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等非功利目標。這就要求教師要做好“家長來訪日”的接待工作,及時總結兒童在幼兒園內的近期表現,和家長交流兒童的信息,加強對兒童的理解;善于向家長宣傳科學的教育理念,提示家長在家庭教育中應注意的事項,努力使幼兒園教育能和家庭教育保持統一性和連續性;對于兒童的犯錯誤行為,教師要深入探究兒童的家庭環境、父母教育等深層原因,對家長的錯誤教育觀念要及時、耐心地溝通和更正,以確保幼兒在更加健康的家庭環境中茁壯成長。
四、結語
教師是教科研活動的主體。只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動性、積極性,依靠教師,群策群力,教科研活動才能產生更好的效果。反之,教科研活動則難以達到預期的目的。
在以往的教科研活動中,教師常常處于被動的地位,心態與情緒都是很消極的,究其原因有三點:一是教師對教科研活動意義缺乏正確的
認識。認為幼兒園接觸的是3—6歲幼兒,把孩子帶好,用不著花很多精力搞教科研。再說,幼兒教師畢業于幼兒師范學校,雖專業素質好,但理論功底薄,研究水平低,沒法搞教科研。二是教科研活動形式單一,總是業務園長或教研組長說、念、講,教師則一味地記錄、聽講。三是教科研活動內容經常跟著“流行風”走,外面流行研究什么,幼兒園也就跟著模仿照搬,不會在分析別人之長和自身特點的基礎上有選擇地吸收,搞得教師隨“風”搖擺不定,興趣不大。!
為了調動教師參加教科研活動的積極性,我園著力從以下三方面入手,積極鼓勵教師參加教科研活動,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充分發揮教師在教科研活動中的主體作用。
一、加強思想管理,強化教科研意識。
教育科學研究是運用科學的理論與方法,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對教育領域中的現象與問題進行研究的認識活動。通過教育科學研究,能探索和認識教育教學規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推動教育的發展,因此可以說,教育科學研究是新世紀教育工作的需要,是培養未來人才的需要,是提高教師素質的需要,也是教育管理規范化的需要。作為園長,應把教科研放到幼兒園工作的重要位置上,優先考慮和安排,樹立“科研興園”的工作指導方針,加強教科研思想管理,反復宣傳教科研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消除教師的畏難情緒,幫助教師從教育發展、自身發展的角度去認識理解教科研的必要性,從而喚起教師投身教科研的自覺性。園領導要身體力行,帶動骨干教師進行示范,結合實際工作,扎實開展教科研工作。如:園領導參與進行了“幼兒一日活動中保教結合思想的滲透”、“如何開展幼兒體育教育活動”、“幼兒珠心算教育”、“幼兒聽讀游戲識字教育”等研究,從而激發了教師參與教科研的熱情。
二、創設民主、平等、和諧的研究氛圍。
首先,園領導和教研組長作為教科研活動的管理者,應樹立正確的教師觀,尊重教師,了解每一個教師的實際水平與需求,允許教師之間存在個體差異。在教科研活動中,與教師保持人格上的平等,既做指導者,又做平等的參與者,與教師共同研討,虛心聽取意見,及時鼓勵和肯定教師的創見,善于提出教師存在的問題,啟發教師思考。在這種寬松、和諧的研究氛圍下,管理者與教師之間心理上的距離縮小了,使教師產生被認同感和自我價值感,樂于無所顧忌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
第二,管理者應從實際出發,了解教師研究的需要,以解決教師工作中的難點、困惑為重點,將研究的需要融入教師的需求之中,以教師不斷增長的需要為研究的“突破口”。我園常采用現場觀察法、問卷調查法和小組討論法來了解教師在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疑惑和對教科研活動內容的意見和建議,這樣確定的教科研活動內容受到了教師的歡迎,因為它切合了教師的實際需要,增強了教師主人翁意識。比如,以前我園的教研觀摩活動,基本上都是由園領導確定觀摩內容與人選,在調查表中,許多教師認為這樣做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因此,園領導根據大家的意見,將指定觀摩與“自報觀摩”結合起來,一方面通過層層競爭選拔,選出優秀教師參加教研觀摩活動;另一方面,對于能力弱一些的教師也要提供機會,通過個別指導,為她們參與教研觀摩活動并取得成功打下基礎。
第三,改變以往管理者的“一言堂”、“獨角戲”的教科研活動方式,采用豐富多彩的形式開展教科研活動,注重發揮群體的智慧,集思廣益,相互交流,取長補短,共同研討,提高活動的質量。我園的教科研活動形式有:
1、運用集體學習與自學相結合的方法,組織教師學習研究幼兒教育學、心理學、教育科研知識等基本理論。!
2、邀請有關幼教專家來園作教科研專題講座或是現場觀摩,就教師存在和提出的問題進行釋疑與指導。
3、教師圍繞一定主題進行輪流主講,主講人事先要做好準備工作,熟悉主講內容,設計出討論題目,組織大家開展討論,最后并進行總結。
4、經常開展教研觀摩活動,并認真進行評析,提出合理建議。
5、有計劃分期分批地組織教師到南京、上海、蘇州等地幼兒園進行觀摩活動,回來向大家傳達他人的經驗和做法,開展研究和討論。
6、向家長或同行開展教科研成果匯報評比活動。
三、鼓勵教師積極實踐、主動學習、勤于思考、善于總結,努力發揮自身的潛力。
教研的過程是教師將正確的教育理論轉化為教育實踐的過程,是教師將日 常教育活動向研究性實踐活動轉化的過程。因此,管理者要鼓勵教師主動學習,將教育理論創造性地運用于實踐中,勤于思考,善于總結,努力發揮自身潛力,促使自己從經驗型教師向學者型教師轉變,成為適應二十一世紀幼教事業發展的教育工作者。比如,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教師怕開展體育活動,在活動中求穩怕亂,競賽時總讓孩子排著長長的隊伍在等待,活動內容
A市B區共有49所幼兒園,其中省優質園共19所,根據研究的需要和課題組成員的研究能力,筆者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選擇了A市B區的5所幼兒園,分別是C幼兒園、D幼兒園、E幼兒園、F幼兒園、G幼兒園。為了更進一步了解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幼兒教師科學教育活動設計能力,在這5所幼兒園中按年齡和性別層次進行抽樣,共抽取了50名幼兒教師作為研究樣本,其中,40名女教師、10名男教師。40名女教師中包括20名老教師和20名年輕教師。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幼兒教師科學教育活動設計能力的調查結果
課題組成員對幼兒教師科學教育活動設計能力高低的評價標準主要依據夏力主編的《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中對教師的科學教育活動評價標準。通過仔細閱讀并分析50名教師的教案,了解幼兒教師科學教育活動能力設計的現狀。并對50名教師進行了深入訪談,以了解目前幼兒教師科學教育活動設計能力現狀形成的原因。
1.幼兒教師科學教育活動目標設計能力科學教育活動的目標是結合科學教育活動的特點并以我國幼兒教育的總目標為依據而制定的??茖W教育活動目標的設計是教師在組織科學教育活動之前,預先對幼兒在進行科學教育活動過程中所要獲得的知識經驗、情感態度和技能能力的期望和要求。
(1)幼兒教師科學教育活動目標設計提出的依據不夠科學。根據對教師的訪談和對教學方案的分析研究發現:有36%的教師在設計科學教育活動目標時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的教育目標或直接參考教師指導用書上的教育目標提出具體的科學教育活動;24%的教師根據幼兒園的具體安排,結合優秀教案提出教育目標;6%的教師在提出科學教育活動目標時會考慮季節因素;14%的教師會根據家長和社會發展的要求提出科學教育目標;只有20%的教師是根據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總目標來設計科學教育活動的總目標。
(2)幼兒教師科學教育活動目標的提出不夠全面??茖W教育活動目標的構成應該包含情感態度、科學的思維方式和方法以及知識經驗。調查發現,94%的教師在教案設計中提出了認知目標,80%的教師在教案設計中提出了情感態度目標,只有58%的教師提出了能力目標。
(3)幼兒教師科學教育活動目標設計沒有兼顧個體差異。通過對A市B區5所幼兒園50名幼兒教師的訪談,發現有76%的幼兒教師能夠根據不同年級幼兒的認知特點來制定活動目標,有42%的幼兒教師會考慮本班幼兒的整體發展水平。雖然幼兒園班級是按照年齡來劃分,但相同年齡的幼兒也存在著個體差異。然而訪談中發現只有16%的幼兒教師注意到了幼兒的個體差異,這說明有84%的教師沒有真正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科學教育并沒有提出分層次目標。
2.幼兒教師科學教育活動準備設計能力豐富的活動材料是順利開展科學活動的前提和重要環節。調查發現,目前幼兒教師在科學教育活動準備的設計方面存在如下問題:
(1)幼兒教師科學教育活動材料準備較單一。通過對A市B區5所幼兒園部分教師的訪談,發現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中存在著活動材料較為單一的問題。56%的幼兒教師都是利用幼兒園現有材料或集體購買材料;28%的幼兒教師是根據活動內容選擇身邊常見的材料;只有16%的幼兒教師會選擇利用廢舊材料。
(2)幼兒教師科學教育活動中為幼兒提供的材料不夠充足。通過對A市B區5所幼兒園教師科學教育活動方案的研究發現,只有54%的幼兒教師為幼兒準備了比較充分的材料,仍然有46%的幼兒教師在準備科學活動材料時沒有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活動材料,這勢必會影響科學教育目標的實現。
3.幼兒教師科學教育活動內容設計能力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直接關系到幼兒園科學教育目標能否實現。因此,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既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水平,也要是幼兒感興趣的;既要貼近幼兒的現實生活,又要拓寬幼兒的科學經驗;既要體現科學的啟蒙教育,又要具有時代性。目前,A市B區幼兒園教師選擇科學教育活動內容情況如下:
(1)科學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具有時代性,但是缺乏靈活性。通過對A市B區5所幼兒園部分教師的訪談,發現有74%的幼兒教師在科學教育活動內容設計上考慮到了幼兒的發展特點,52%的幼兒教師考慮到了活動內容要具有時代性。但仍有16%的幼兒教師是根據幼兒園的統一安排來選擇活動內容,說明部分幼兒教師對于科學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缺乏靈活性。
(2)科學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貼近幼兒生活,但是缺乏整合性。通過訪談發現,有86%的幼兒教師在設計科學教育活動內容時能夠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科學教育活動內容,讓幼兒在生活中就能發現科學;同時有76%的幼兒教師還考慮到幼兒的最近發展區,讓幼兒跳一跳能夠理解和接受,從而能喚起幼兒的求知欲,激發幼兒的探索熱情,讓幼兒體驗克服困難后的成功感。但是調查中也發現,部分幼兒教師對科學教育的理解較為狹窄,72%的幼兒教師認為科學教育活動就是讓幼兒動手操作,積極探索科學活動的過程,教師在選擇科學教育內容的過程中并沒有考慮到五大領域內容間的有機整合。僅有28%的教師在選擇科學教育內容時重視將科學教育內容與語言領域、藝術領域、健康領域和社會領域內容進行有機整合。
4.幼兒教師科學教育活動方法和組織形式設計能力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認知能力發展水平,教師所要選擇和使用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必須要適應幼兒的認知特點,否則會影響幼兒身心的全面發展。研究中發現,目前A市B區幼兒園教師在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的運用中情況如下:
(1)科學教育活動中能夠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通過對A市B區5所幼兒園部分教師的訪談發現,有76%的幼兒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會運用直觀教學方法,而在運用直觀法時36%的幼兒教師會運用多媒體課件來演示,54%的幼兒教師會利用實物或掛圖等作為直觀法的教學材料。
(2)科學教育活動方法的運用沒有關注幼兒的主體性。教師在設計幼兒園科學教育方案的過程中會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但是在方法的運用過程中對于幼兒主體性的關注度不夠。在具體的科學教育活動設計中,有24%的幼兒教師采用了操作法,積極讓幼兒參加科學探究活動。但是仍然有18%的幼兒教師只是運用了觀察法和討論法,并沒有運用操作法讓幼兒積極參與科學探究活動。
(3)科學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較為單一。幼兒教師能夠意識到在科學教育活動設計過程中應該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包括集體活動、小組活動和幼兒的個體探究,但調查中卻發現,在具體的科學教育活動設計中,58%的教師采用集體教學的組織形式,26%的教師會利用小組活動的探究方式,只有16%的幼兒教師會注重幼兒的個體探究。
5.幼兒教師科學教育活動過程設計能力科學教育活動過程是實現科學教育目標的重要環節,它不僅要圍繞教育內容展開,還要緊扣教學目標。通過對教學方案的研究發現:有46%的幼兒教師設計的科學教育活動過程結構嚴謹,教學環節清晰,環節設計能夠層層遞進;32%的幼兒教師設計的科學教育活動能夠充分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42%的幼兒教師設計的科學教育活動過程注重師幼之間的互動,教師積極引導,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性;但是仍然有30%的幼兒教師設計的科學教育活動過程較為單一。
6.幼兒教師科學教育活動評價能力幼兒園科學教育評價是以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為對象,根據一定的標準,采取科學的評價技術和方式、方法,對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的目標、內容、過程及教師、幼兒等進行測定并加以分析,最終做出價值判斷的過程??茖W教育活動評價的設計是整個科學教育活動設計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以后科學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有著導向和調節作用??茖W活動教育評價的內容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對幼兒的評價;二是對活動本身發展的評價。
(1)科學教育評價中偏重對幼兒獲得知識情況的評價,忽視幼兒情感態度發展的評價。調查發現54%的幼兒教師科學活動設計的評價包括了對目標、內容、過程的評價,他們關注更多的是活動的目標是否達成;68%的幼兒教師注重知識技能性的目標的評價,而對幼兒情感態度方面的評價較少,只有24%。這表明有76%的幼兒教師并沒有重視幼兒科學教育活動的情感態度的評價,評價內容不夠全面。
(2)科學教育活動的評價中對自身評價缺乏自我反思,評價意義不大。通過對A市B區5所幼兒園部分教師的訪談發現,幼兒教師自我評價和自我反思方面做得不夠,74%的幼兒教師較少對自身的教學活動進行評價,甚至有16%的幼兒教師不對自身的教育活動進行評價,只有10%的幼兒教師經常會對自身的教育活動進行評價。
(二)幼兒教師科學教育活動設計能力現狀
形成的原因分析調查發現,目前A市B區幼兒園教師科學教育活動設計能力的現狀既有令人滿意的一面,也有不盡如人意的一面。之所以產生目前的現狀,主要原因如下:
1.學前教育專業對職前幼兒教師科學教育活動的基本素質培養不夠學前教育專業是培養幼兒教師的搖籃,職前準幼兒教師的培養質量決定著幼兒園教師科學教育活動設計能力的高低。但是由于目前培養幼兒教師的高校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同,導致了對準幼兒教師的科學教育活動基本素質培養力度不同。首先,部分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過分注重傳授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的基本理論,而忽視對準幼兒教師科學教育活動設計能力的培養。其次,部分院校的課堂教學方法中往往以傳統的講授法為主,對于如何讓學生將所學習的理論知識靈活地運用到實踐中不夠重視,訓練較少。最后,部分院校的人才培養評價方法不夠科學,這也是導致幼兒教師科學教育活動設計能力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2.幼兒園對職后幼兒教師科學教育活動能力的培訓力度不夠幼兒教師科學教育活動設計能力的提高,既要依靠職前教育階段的培養,更要依靠職后階段的教育培訓。但是在訪談中發現,目前部分幼兒園在對職后幼兒教師科學教育活動能力的培訓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幼兒園沒有形成提升幼兒教師科學教育活動設計能力的良好氛圍,主要表現在一些幼兒園雖然也會對教師進行培訓,但系統開展的對幼兒教師開展科學教育活動的培訓較少。其次,部分幼兒園雖然開展了培訓活動,但是對于科學教育活動設計能力培訓制度還不夠健全,導致幼兒教師提升科學教育活動設計能力的動力不足。
三、建議及對策
培養準幼兒教師的高等院校和幼兒園要齊抓共管,采取有效方法提高幼兒教師的科學教育活動設計能力。
(一)提升職前幼兒教師從事科學教育活動的基本素質
幼兒教師科學教育活動設計能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質量。因此,要提高幼兒教師的科學教育活動設計能力,高校在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樹立正確的準幼兒教師的科學教育活動理念正確的科學教育活動理念可以促進幼兒園科學教育質量的提升。因此,要求學前教育專業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教育活動理念。第一,學前教育專業要注重學生學習和解讀學前教育政策法規。主要學習《幼兒園工作規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和《幼兒教師專業標準》等相關文件,重點要讓學生正確理解相關文件中對幼兒園科學教育的目標、指導要點的規定,提升學生對幼兒園科學教育的解讀能力。第二,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滲透科學的教育理念,注重理論知識的講授與對學生科學教育活動設計能力的培養有機結合。第三,學前教育專業應經常組織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到幼兒園從事科學教育活動實踐,獲得豐富的經驗,在與幼兒園老師的溝通交流中樹立正確的科學教育理念。
2.培養準幼兒教師開展科學教育活動的專業素養教師專業素養直接影響著幼兒園科學教育質量,幼兒教師只有具有從事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的良好素養,才能夠科學設計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方案。因此,在職前教育階段學前教育專業要注重對學生科學教育活動專業素養的培養。第一,學前教育專業教師要注重加強理論學習,提升學生科學教育活動的基本素養。在科學教育活動中應讓學生掌握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目標設計、材料準備、內容選擇、方法組織、過程設計和教育評價的相關理論。第二,學前教育專業教師要注意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開展科學教育活動的基本能力。學校可以經常組織學生進行科學教育活動的教案設計,明確教案的基本構成部分及其設計要點。第三,學前教育專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育評價機制,提升學生開展科學教育活動的綜合素質。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說課,通過說課的形式,闡述教學活動設計的理念。
(二)加強職后幼兒教師科學教育的培訓力度
幼兒園是幼兒教師科學教育活動的實施場所,幼兒教師的科學教育活動設計能力直接影響幼兒科學活動教育的質量。因此,幼兒園需要加強職后幼兒教師科學教育的培訓力度。具體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營造幼兒教師科學活動素養培訓的良好氛圍良好的氛圍能夠調動教師參與幼兒園科學培訓活動的積極性。因此,幼兒園要提升幼兒教師科學教育活動設計能力,必須要先形成良好的培訓氛圍,高度重視幼兒教師科學教育活動設計能力的培養。第一,將幼兒教師科學教育能力的培養作為幼兒教師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幼兒園要制定各種管理制度和方法。首先,定期組織幼兒教師進行科學教育活動的學習培訓,對學習培訓合格的教師給予一定的獎勵。其次,幼兒園要積極開展科學教育活動比賽,對比賽中獲獎的教師給予獎勵。第三,幼兒園要為幼兒教師科學素養提升提供豐富的材料。如購置豐富的有助于提升教師素質的書籍,購買有助于幼兒園進行科學教育活動的材料等,豐富的科學素材便于教師科學活動的組織。
(一)每個孩子都能成為“小先生”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他們都渴望老師的表揚、同伴的接納,而我們要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即使是“壞孩子”也有優點。每個班中總有個別孩子讓老師頭疼不已,我們班的阿凱就是這樣的一個孩子。集體活動時不認真聽講,總是去影響其他的孩子。區域活動結束時,孩子們會好好收拾材料,他卻把材料弄得亂七八糟;午飯后,孩子們都會玩一些安靜的游戲,他卻在教室里到處跑,剛提醒過,一轉身又在跑了;在閱讀圖書時,孩子們會輕聲交流自己的想法,他卻從不看書,拉著旁邊的孩子大聲說話;操作活動時,所有的操作活動都不能認真地完成。然而一次戶外活動過后,孩子們排隊回到班級,有個椅子倒在走廊中間,所有人都選擇繞過椅子,只有阿凱輕輕地將椅子扶起來放到了一旁。小小的舉動說明了阿凱愿意做好事,能為他人考慮、幫助他人。之后的幾天,阿凱就成為了我們班的“品德小先生”,成為小先生以后的阿凱也更愿意幫助他人,連平時的頑皮搗蛋也少了很多。選擇某一位“小先生”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該孩子的性格、特點,真正的去了解、理解他們,只要教師能換個角度看“壞孩子”,善于發現他們的優點,每個孩子都有可能成為“小先生”。
(二)不搞專職“小先生”
為了更好的調動孩子的積極性,體現孩子的主體地位,我們可以以輪流或自薦的方式選擇“小先生”。先生的方向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根據幼兒的特點來定性。不是學習成績好的就一定能成為小先生,嘗試讓孩子自己說出同伴的優點,學習好的可以是學習認真的模范先生、跳舞好的可以是文體先生、人際關系處理得當的可以成為友好先生……總之給先生的定性要寬泛,不能僅僅局限于知識技能方面的教育,更要注重孩子的內心情感與道德培養。
二、小先生的指導
(一)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
要讓孩子做好小先生,首先要信任他們。行知先生說過“‘小孩子懂什么!怎么能做小先生!’社會上不懂事的人拾異口同聲的這樣說。但這是毫無根據的侮辱。”教師要尊重幼兒,給幼兒充分的空間來自由發展個性,相信幼兒的能力,也使他們產生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完成。我們要信任孩子,但信任不代表放任,我們面對的畢竟是學齡前兒童,他們在處事做事方面都存在著不穩定性,需要我們在一旁觀察協助,當事情在孩子的能力范圍內時,我們則應該給予充分的信任,給孩子空間去自己處理。
(二)做個謙虛的“小先生”
子寒是我們班里比較聰明的女孩子,上課積極回答問題,也能很好的跟其他幼兒相處,因為各方面能力強,比較懂事,我常常讓她當常規小老師,當別的小朋友說話的時候,她會學著老師的樣子讓小朋友安靜;當別的小朋友坐的不好的時候,她會以身示范坐神氣,然后引導別的孩子也坐神氣;當小朋友在爭搶書的時候,子寒還會很嚴肅地說:“我數三下,馬上都放開,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一!二!……”儼然就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小老師模樣。能成為小先生的孩子必定在某一方面強于其他幼兒,過渡的表揚也會讓孩子有驕傲感,我們在指導小先生的同時不能忘記教他們做一名謙虛的小先生。
(三)知道什么教什么
有人認為教人讀書寫字的才能被稱為老師、先生。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F在的幼兒教育注重的是幼兒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而不是過早地小學化傾向。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他的優點也各不相同,有什么優點、特長就可以教別人什么,這并沒有固定的模式。就比如,昨天哪個孩子看了新聞,了解了時事,那他就可以在班級講一講,那一刻他就成了班里的新聞小先生;哪個孩子他運動很好,平衡和靈活性強,那他就可以是班里的體育小先生。知道什么就教什么,不知道也絕對不能裝懂去教,孩子本身的知識是有限的,小先生自身也不能落下學習,時刻都需要豐富和提高自己的知識和能力。
三、小先生給我的大智慧
(一)“小先生制”讓我更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
孩子不可避免的具有知識水平低、生活經驗缺乏,人際交往技能弱、獨立性不強等特點。因此,當“小先生”在施教時需要成人在旁及時關注并給予指導,及時了解每一位“小先生”的教育效果,防止負面模仿。其實孩子在做小先生時同時也在模仿自己的老師,為人師表,我們要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孩子的成長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二)“小先生”教會了我很多
小孩能教小孩,小孩也能教大人。在孩子的身上我看到了人性最純真最善良的一面。記得一次體操比賽,我們班中的琨琨在韻律方面表現很出眾,琨琨每天回家后都堅持不懈練習,練習時不慎將膝蓋摔破了,琨琨媽媽為他擦了藥后休息了一天,第二天又催著媽媽帶他去練習,練習的過程中他從不喊苦喊累,我問他,為什么這么辛苦的練習,他很認真地告訴我:不能因為我一個人影響大家。看著琨琨摔破的膝蓋,膝蓋被緊身的體操演出服緊貼著,再看看琨琨稚嫩又堅毅的眼神,一股熱流默默流過眼眶。我瞬間意識到,曾一遇到困難就放棄的我是多么的脆弱,還不及琨琨的一般毅力,他教會了我什么是“堅持”。
1.學前教育學科知識學前教育學科知識是PCK結構的核心成分。PCK由學科知識轉化而來,幼兒教師學科知識的理解水平制約著PCK的水平,因而學前教育學科教學能力的發展必然要以扎實的學科知識為前提。對此,《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以下簡稱《專業標準》)中就明確指出:幼兒園教師要掌握幼兒園各領域教育的特點與基本知識;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具有一定的藝術欣賞與表現知識等。因此在區域教研中,應該幫助教師厘清學科知識,為什么要選擇這個活動內容?活動中的關鍵經驗是什么?內容與課程的關系是什么?各領域的核心經驗應該如何呈現等問題。
2.關于幼兒發展知識關于幼兒發展知識涉及多個方面,《專業標準》中指出:幼兒園教師要掌握不同年齡幼兒身心發展特點、規律和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策略與方法;了解幼兒在發展水平、速度與優勢領域等方面的個體差異,掌握對應的策略與方法;了解幼兒發展中容易出現的問題與適宜的對策;了解特殊需要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及教育策略與方法等。PCK的核心內涵在于將學科知識轉化為學生可學的形式,因此在區域教研中,應引導教師關注幼兒,比如關注幼兒的“最近發展區”,活動中幼兒是如何在原有基礎上獲得發展,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重視幼兒學習品質。
3.關于教學實踐知識艾爾貝茲提出,教師擁有一種特別的知識“實踐知識”。教師的教學實踐知識是由一定的實踐情景塑造的,也為這一實踐情景服務。教師實踐知識是一種動態的,是隨教育教學實施環境變量的變化而變化。如果教師不能對日常教育教學行為有完整的理解,就難以建構內在的知識基礎和信念。因此,在區域教研中需要引領教師關注教師教育教學行為背后的理念,關注環境創設,落實幼兒園一日活動皆課程的理念,研究教師教育教學策略運用中的實踐智慧。教師求知的動機來自于實踐,是由實踐所推動的,教師求知的目的是回到實踐中,更好地服務于教育教學。筆者基于對PCK概念的理解,嘗試在實踐中通過區級教研活動的四個轉變,來推動幼兒教師PCK的發展。
二、學科教學知識PCK引發區域教研方式的變革
1.由關注教學內容向關注內容與課程關系轉變據調查,幼兒園一線教師最喜歡的教研方式是集體教學實踐觀摩,每次實踐觀摩現場都是濟濟一堂,學習熱情非常高。有的用相機拍,有的用錄像機錄,但往往拍的是內容,錄的是形式。所以常聽到他們抱怨:怎么相同的教學設計回到本園實施時就失敗。主要原因是,教師只關注了教學內容而忽視了此內容與該園課程的關系。換言之,觀的是浮萍而無根,教師回去無法模仿,更做不到舉一反三。為改變這一現狀,筆者在區級教研環節設置上進行了兩個前置。環境參觀前置。參加教研活動的教師先參觀幼兒園外環境及班級內環境,通過幼兒園外環境了解該園的辦園理念,課程特色;通過參觀班級內環境,了解教師的教育觀念,根據班級主題墻中呈現的幼兒經驗發展軌跡,思考:執教教師為何選擇此內容作為集體教學活動,該活動內容的核心經驗是什么?該活動與課程的關系是什么?此環節前置,利于促進教師自覺地學習,自主構建,有利于教師批判性地審視教學活動。園本課程介紹前置。參觀完環境后集中,由該園園長或業務園長介紹其課程建構理念、課程框架結構、課程實施策略及課程評價方法。這樣的課程建構經驗分享,有利于教師不僅看到“樹木”也能見到“森林”,了解了“教學”與“課程”的關系,了解了本次活動的核心經驗與課程的關系。也就是說,不僅了解兒童經驗的橫向聯系,還關注到兒童經驗的縱向發展軌跡。如此,才能透過幼兒園環境創設和課程設置洞悉其背后的理念,這種互動方式能更有效地引導教師關注學科內容知識,兒童發展經驗和教師實踐策略的融合,推動教師發展教學實踐性知識。
2.由關注教師“教”向關注教與學關系轉變教研觀摩活動中,參加教研的教師攝像頭大多數都是對著執教教師,教師的一言一行都錄在其中,用于回去模仿。有的教研示范課,為了追求“漂亮”“順暢”,教師像個演員,形式方法多樣,內容綜合成大拼盤,場面熱熱鬧鬧,活動順順利利,而幼兒的經驗卻在原地不動。忽略了教學手段與方法是為提升幼兒經驗服務這一主旨。究其原因:其一,幼兒教師的領域專門性知識被簡單化地與學科專門化等同起來,而真正有效的整合式課程實施以及對幼兒學習的支持,恰恰需要教師具備足夠的領域教學知識。為改變這一現象,在區級教研活動中,由執教后說課改為執教前說課。說課說什么?一說本次活動核心經驗。無論用何種形式的課程,作為幼兒集體經驗提升的集體教學活動形式,它的領域核心經驗應該是明確的,比如《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中就呈現了五大領域的核心經驗內容。二說本班兒童的已有經驗。不同年齡段的幼兒經驗是不同的,同一年齡段的幼兒發展也存在著個體差異。三說運用的教學策略與方法。教師為幼兒學習搭建的“鷹架結構”,即為達成活動目標,應該如何合理運用方法的問題。實際上,說課就是執教教師把隱性知識顯性化的過程。參加教研的教師要觀察幼兒的已有經驗以及已有經驗在活動過程中的提升過程,當然,不同的幼兒表現是不相同的,有的是經驗重復后的一小步,有的是經驗重組提升一大步。教研活動就要引導教師思考如何將學科知識轉化為幼兒能理解的有意義的知識,從而支持和幫助幼兒形成對所學知識意義的建構。
3.由關注集體教學活動向關注游戲轉變傳統的區級教研活動重集體教學活動輕游戲,一般安排2~3個集體教學活動觀摩研討,很少觀摩研討游戲活動。而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支持和促進幼兒的游戲發展是幼兒教師應具備的專業能力。教師在游戲的指導過程中,更能呈現和提高教師學科內容知識、幼兒發展知識和教學實踐知識的融合滲透水平,即PCK水平。因此,我們在區級教研活動的內容安排上,增加了游戲觀摩活動這一內容,參加教研活動的教師觀摩兩種幼兒不同形式的學習方式:以集體學習方式為主的教學活動和以個體自主學習為主的區域性游戲活動。游戲看什么?一看游戲的環境創設空間是否合理,區域間有無干擾,如扮演區和益智區活動空間分隔要大些,避免相互影響,空間安排要利于引發和支持幼兒與周圍環境之間產生積極的互動;二看游戲材料是否有利于引發、支持幼兒的游戲和各種探索活動,開放性材料要多于封閉性材料,低結構材料要多于高結構材料;三看幼兒在游戲中的狀態,是否遵守游戲規則,游戲的專注程度,與同伴的交往能力及游戲水平;四看教師在游戲中對兒童的觀察能力,教師的指導是否適度和及時。游戲反映幼兒的發展水平,也再現了教師的學科教學知識;游戲由于重過程輕結果,幼兒在不斷重復中鞏固發展,同時教師支持水平也得到鞏固和提高;游戲在促進幼兒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觀摩游戲有助于教師在教育情境中提高PCK水平。
4.由關注教師行為向關注行為背后的理念轉變以往觀摩后的研討更多關注的是教師行為,如教師提問的有效性,操作材料提供的適宜性,教學手段的合理性及教態等,忽略了對教師行為背后理念的透視。為改變這一現狀,我們增加了教師執教后的反思環節,聽完執教教師的“有心”行為后再議。反思說什么?有的執教后反思就好像是為別人的評課作開場白,沒有說出所以然;有的說課從目標到選材再到環節設計泛泛而談,只是作了一個自我評課。活動后反思,它與評課不同。執教教師的反思要把握的重點是活動過程與預期的關系,主要分析活動的非預期效應(包括正向和負向兩方面),分析非預期事件的發生頻率和性質(是預設不周還是期待生成),分析預設活動中生成的教育行為。執教教師的現場反思具有他人評課無法取代的特殊意義,因為執教者最清楚自己的預期以及預期外的效應,而評課者依據的只是寫在教案上的目標。當教師能嘗試對自己預期內和預期外的效應進行原因假設和分析時,活動就能助推教師專業成長。研討圍繞教師行為背后的理念展開,如教師的教育信念,教師的行為是否站在育人的高度,關注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形成等。這樣的研討是在行動中反思,利于教師學科教學知識的提高。
三、結語
(1)陳舊的教育思想。經調查顯示,很多幼兒園的幼兒教師的教學思想陳舊、呆板,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注重對學生的德、智的教育,忽略了“體”的重要性,同時,幼兒園教師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基礎體操的發展。因此,要求幼兒教師要在進行基礎體操的教授時,要時刻注意幼兒的生理以及心理的發展變化,以便于能及時地滿足幼兒對體操教學的需求。[1]幼兒教師沒有認識到基本體操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在教學的過程中忽略了對基本體操的教學,對基本體操的教學只是應付了事、毫不重視,導致幼兒基本體操的教學發展受到了局限。同時,由于有些幼兒教師的思想較為頑固,不易接受新鮮事物,對幼兒體操的價值認識得不全面,導致在教學中忽視了幼兒基本體操的價值。
(2)單一的基本體操的教學目標。據不完全統計,大部分的幼兒教師在進行基本體操的教課時,更注重的是增強幼兒的體質,忽略了幼兒的全面發展。當前的基本體操教學不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的發展。因此,幼兒教師在對幼兒進行基本體操的訓練時,應更多地選擇較為豐富的教學內容,以此來吸引幼兒的學習興趣,只有提升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才能有助于幼兒更好地學習基本體操,減輕幼兒教師的壓力。在幼兒基本體操的教學過程中,單一的教學目標限制了幼兒的基本體操的發展,單一的教學目標也束縛了孩子的個性的發展,忽視了對幼兒德、智方面的教育,失去了基本體操的價值。因此,在幼兒教師的基本體操的教學中,應注重對幼兒的體操教學的發展,不應只是局限在體質的教學,更應該關注幼兒的身心健康。
(3)幼兒教師的體操教學能力水平不高。由于幼兒教師缺乏自主學習能力,對基本體操的認識度不高,因而在對幼兒進行基本體操的教學過程中,影響了幼兒的基本體操的發展。幼兒教師在幼兒的學習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兒教師要努力提升自身的基本體操的水平,帶動幼兒的基本體操的發展。經調查顯示,大部分的幼兒教師并不是體育專業畢業的,普遍都是師范類專業,缺乏對基本體操的教學認識,甚至有的幼兒園沒有體操教師,只是用其他學科的教師代替幼兒基本體操的教學,局限了幼兒基本體操的發展,不僅沒有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對體質的增強也沒有起到一個有利的作用。[2]同時,幼兒教師的體操教學水平不高,普遍表現為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熟悉教學器材,甚至不知道教學器材是用來做什么的,同時,由于教師缺乏對基本體操的專業知識,導致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對體操的重點以及難點進行要點的講解,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幼兒的體操教學的發展。
(4)幼兒的基本體操課程安排不當?!皼]有教師的發展就沒有課程的發展”,由此看出,教師對于課程的選擇有著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大多數幼兒園的教學中,都忽視了對幼兒體操課的教學,根據對幼兒園一周課程的調查顯示,在一周的課程安排中,只有一節或兩節的體操課程,由于幼兒的體操課程的減少,不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
2幼兒教師基本體操教學能力的對策
(1)轉變傳統的較學思想。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要求幼兒體操教師要具有專業的教育思想,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增加先進的基本體操的教學理念,增強基本體操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幼兒的體操的教學發展,在基本體操的教學中,要注重對幼兒的健康教育。幼兒基本體操教師要結合實際生活,增強幼兒的學習興趣,充分地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通過教育思想的轉變,促進幼兒的體操發展。
(2)構建科學的教學目標。在幼兒體操的教學過程中,要求幼兒教師要改變傳統的單一的教學目標,構建一個科學的教學目標,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幼兒的全面體操教學的發展,不僅僅是對體質增強的教學,在體操教學的目標中要增加興趣教學思想、技能教學思想、終身教學思想、全面發展的教學思想,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例如,在對幼兒的基本體操的教學中,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體質、性格制定完善的體操學習計劃,在體操教學的過程中按照制定的計劃進行體操的教學,因材施教,從而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
(3)豐富幼兒的基本體操的教學內容。幼兒的教育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所以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地考慮到幼兒的心理特點,豐富體操教學的教學內容,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激發幼兒的積極參與性,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的發展。例如,在體操教學的過程中,引進其他的體操教學器材,增強幼兒的學習興趣,同時,幼兒教師要采取一器多用的教學方式,減輕幼兒園的教學負擔,提高幼兒教師的體操教學的質量,提高教學效率,通過對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器材的轉變,增強幼兒的體質健康,促進幼兒的全面性、科學性、健康性的發展。
(4)構建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是學生最好的學習載體,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因此,幼兒教師要構建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要在教學的過程中減少與幼兒的距離感,增進教師與幼兒之間的友誼。在教學的過程中,幼兒教師要積極地與幼兒做好朋友,以此來提高幼兒教師的教學質量。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僅可以促進師生之間更好地交流,還能營造一個和諧的班級氛圍,有助于幼兒教師的教學。
(5)加強師資隊伍力量的建設。在對幼兒體操教學的過程中,幼兒教師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俗話說:好的教師才能教育出優秀的學生。因此,要加強幼兒園中對體操教師的隊伍建設,創造一個師資力量雄厚的隊伍建設,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幼兒體操教學的多元化發展。
3結語
一、用好義務教材,更新教育觀念是關鍵
九年義務教育教材的推廣使用是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而正確的教育觀是我們教好新教材的基矗傳統觀念認為,人的素質主要是知識素質,教師把學科知識作為一堆現成的成果來教,對學生的要求僅僅是接受、記憶、再現這些知識。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要求開發人們的智力,以及當前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的形勢,使教育質量觀發生了改變。在此情況下誕生的新教材有新的內容與新的結構。義務教育教材以九年義務教育初中化學教學大綱的精神和要求為基礎,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和大面積提高的“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它吸收了國內外先進的教育思想,注入了先進的教育理論和教學經驗,是初中化學諸多版本中最好的,它有如下特點和優勢。
1.拓寬了知識面,降低了難度,精簡了許多次要的概念,降低了習題難度,縮小了計算范圍,注意了化學與生活、生產、科技、社會等的聯系,注重化學在實際中的應用。它有利于培養學生運用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解決生活和生產中常見的化學問題的能力,有利于減輕學生學習負擔。
2.教育內容編排科學合理,重視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教材的知識結構間的合理結合,有利于使學習循序漸進,生動活潑。
3.教材各章篇幅較短,重點易于突出,易總結復習;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
4.重視學生的智力開發和能力的培養,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科學方法教育。
5.教材語言生動有趣、通俗易懂,圖文并茂,易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自學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6.重視實驗教學,趣味性強。它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幫助學生掌握、理解概念及元素化合物知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
7.教材印制精良。教材每頁都留有空白,易于學生記筆記和寫學習心得,有利于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科學的學習方法。
如何把握教材特點、充分發揮新教材的優勢、提高學生的素質?我們認為首先必須轉變教育思想、更新觀念。學生掌握知識的深度可以分為三種程度:第一是掌握信息,第二是具有運用知識的技能和技巧,第三是善于創造性運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多半只能達到第一、第二程度,要在新教材的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素質,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
在課堂教學中要通過學生眼、耳、腦、手、口的全身心活動,才能使學生處于探索求知的狀態,才能在求知的過程中促進學生思維、想象和創造性的發展。義務教育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它要求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花更多精力去精心設計教學過程,設計問題情景,設計研究途徑,樹立假說,誘導推理,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師生共同活動中,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去探索結論。這樣的講授方法有望使學生發現、理解、掌握科學形成的過程,而不僅僅是一個科學成果。
實驗教學中,在培養學生實驗操作技能的同時,必須注意培養學生的實驗智力技能。教學中,通過一個個實驗及實驗的組合,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分析,使學生發現、了解學科的實驗方法和原理,試探著用一些基本操作和初學的實驗技能去做新的組合,去探究解決簡單問題,初步了解一些研究自然的方法。
習題的處理上,避免題海戰術,因為從題海中求得好成績也未必是能力素質的反映。
基本題型是有階段性、局限性的,而知識的應用、思維的發展是無限的,充分利用教學中的一切因素,注意在平時教學過程中訓練學生思維,才是提高學生應用知識能力的根本途徑??傊?,發展學生智力,提高學生素質,用好新教材,教好新教材,教師教育觀念的改變是關鍵。
二、結合教材內容,改革教學方法
1.提倡以實驗為主的“引導發現法”或“邊講邊實驗法”進行概念、理論知識的教學。新教材中的一些概念、理論一般編排在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內容之中,是以鮮明的實驗事實引入揭示的。對于這樣的教材內容,課堂上一般以實驗創設問題,培養學生的探究問題意識,以問題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以探究問題為學習動力,在老師的引導啟發下進行分析問題、揭示問題、解決問題,學生通過對實驗現象和事實的分析、比較、抽象、概括,從而發現、形成概念。
例如,在學習質量守恒定律時,首先由教師演示測定白磷燃燒前后質量變化的實驗,然后由學生分組測定白磷燃燒前后質量的變化。通過多組學生的實驗事實導出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教師還可以借助現代化教學技術和手段,從微觀去分析化學反應,揭示質量守恒定律的原理。這樣,從宏觀到微觀,從實踐到理論,自然形成,學生學習起來興趣高,學習內動力大,對理論問題認識清楚。再如,在學習燃燒的條件時,教師做白磷燃燒的實驗前,首先對學生提出觀察要求,當銅片上的白磷開始燃燒時,及時提出問題,為什么水中的白磷和銅片上的紅磷沒有燃燒?引導學生分析、對比,得出結論。教師還可以進行強化鞏固概念,如向熱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氣,使水中的白磷燃燒,也可增加一些有趣的實驗。如白磷溶解在CS2中并用其浸泡的濾紙、甘油滴在KMnO4晶體上著火等。這種方法教師要有意識創設問題情景,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學生去分析對比,概括形成概念。使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在實踐中認識概念,理解概念,從直觀感知到理性認識,確信理論概念的正確。
2.提倡采用“邊講邊實驗法”及“對比遷移法”進行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九年義務教育化學教學大綱指出:“為了使學生學好元素化合物知識,在教學中要注意緊密聯系實際,加強直觀教學、實驗教學和電化教學,讓學生多接觸實物,多做實驗,以增加感性認識”。新教材重視實驗教學,全書安排84個演示實驗、10個學生實驗及9個選做實驗。還有一些家庭小實驗,并改進了一些實驗,這些實驗在大多數學校都有條件能使學生親自做。因此,在教學中教師盡可能把一些實驗引入課堂中,采用“邊講邊實驗法”進行元素化合物知識的教學。這種方法是教師在傳授某種物質的性質時都要盡可能多地讓學生接觸實物,教師演示實驗時,要求學生注意觀察,提出問題,啟發學生自覺觀察的積極性,并要求觀察時認真細致,逐步培養觀察能力。
有條件的要在演示實驗后,再讓學生親自做一遍實驗。學生通過在實驗中觀察到的大量生動、有趣的化學反應現象,從而了解物質變化的事實,掌握物質的性質,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例如在“氧氣的性質”的教學中,教師做好C,S,P和Fe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是學生認識氧氣化學性質的關鍵。當教師演示實驗后,可讓學生把學生實驗“氧氣的性質”放在課堂上做,以增強感性認識。當學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識以后,教師可用“對比遷移法”引導學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識的內在聯系,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質、制法和用途間的聯系。例如,在第五章的教學中,教師在引入新知識的時候,可在學生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對比遷移衍生發展到新知識。
3.提倡用“講練結合法”進行化學用語、化學計算等的教學。化學用語是學生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瘜W用語和化學計算是初中的難點,教材在編排上注重難點的分散。因此對這些難點的教學適宜采用分散教學,宜采用教師精講、學生勤練的“講練結合法”,這種教學法避免教師“滿堂灌”的“注入式”教學,強調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邊教學活動。有教師的精講,也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勤練,并強調教師要把化學用語、化學計算的內容分散到平時的教學中,對這些知識進行有計劃地復習、鞏固,不斷強化記憶。在化學用語的教學中,教師精講,提出練習任務,說明練習的目的和要求,并經常地讓學生寫每一個元素符號或化學方程式時要會聯想相應的實物和化學反應現象。在化學計算的教學中,教師要講明練習的方法并作出必要的示范,由學生獨立練習,教師進行分別輔導,練習之后學生相互交流或討論,相互啟發,相互學習,共同提高。最后教師要在檢查練習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糾正和講解。另外化學計算的練習還要目的明確,題目由淺入深,由單一到綜合,使學生的基礎知識得到鞏固,技能逐步完善。
4.提倡用以自學為主的“導讀法”、“討論法”進行敘述性內容的教學。新教材中有相當一部分內容,文字表述生動活潑,通俗易懂,且圖文并茂,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可以自己學懂,對于這種類型的教材內容,采用以自學為主、閱讀、討論、演講相結合的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事先編制自學提綱,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學提綱自行閱讀,讀后解答自學提綱中提出的問題、練習題,然后學生互相討論矯正,教師在學生自學時巡回輔導、重點指導、釋疑解難、收集信息。在學生相互矯正后,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對共性問題進行點拔、啟發或講解,最后也可讓學生演講、小結。這種方法,教師要教給學生閱讀方法,進行閱讀訓練。通過不斷地培養訓練,學生的自學能力可得到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