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4 14:11:23
序論:在您撰寫社會主義理論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科學技術;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理論
認為,科學技術是推動歷史發展的革命力量。在當今社會,科學技術成為第一生產力。在自然經濟條件下,科學技術依靠人們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和生產經驗的積累而緩慢發展,對社會發展沒有明顯的推動作用。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以后,自然科學從觀察和搜集材料的階段過渡到認識自然的結構和變化規律的階段,自然科學的發展實現了質的飛躍并不斷轉化為生產技術,科學技術運用于生產過程中使生產力發展突飛猛進?!百Y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科學技術已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和生產關系及社會關系不斷變革的直接原因。社會主義作為資本主義的對立物和替代物,既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結果,又是在資本主義文明成果的基礎上使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社會形式??茖W技術革命與社會主義理論的發展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揭示二者之間的關系有助于認識科學技術的社會作用和對社會主義理論的理解。
一、第一次科學技術革命確立了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實現了社會主義理論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
社會主義理論是同資本主義相伴而生的。伴隨著資本原始積累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出現了16-17世紀早期空想社會主義;伴隨著資本主義手工工場的發展,出現了18世紀法國空想社會主義;伴隨著資本主義機器大工業的發展,出現了19世紀初三大空想社會主義。隨著資本主義發展,空想社會主義也經歷了從早期的文學游記的幻想到18世紀明確的法律條文,再到19世紀初的理論形式的不同發展階段,反映了社會主義理論對資本主義的認識不斷加深。但由于當時資本主義剛剛產生,還處在與封建主義并存并受制于封建主義的歷史階段,可以說是封建資本主義,資本主義還沒有作為獨立的社會形態和生產方式從封建主義的母體中擺脫出來,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還沒有充分暴露,社會主義思想家還不能達到對資本主義的本質認識。批判資本主義,構筑理想社會的材料還不能從現實中得到,就只能從頭腦中勾畫未來理想社會藍圖,“不成熟的理論,是同不成熟的資本主義生產狀況、不成熟的階級狀況相適應的”。
18世紀60年代,以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為標志的第一次科學技術革命即工業革命對資本主義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確立和社會主義理論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提供了條件。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機器大工業使資本主義徹底擺脫了封建主義的束縛,使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得以確立。第二,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成為兩大基本階級。隨著機器大工業的確立,生產力迅速發展,社會階級分化加快。舊的封建貴族、手工業者和農民日益分化為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兩大階級之間的利益對立和斗爭日益明顯。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斗爭促進了社會主義理論的發展。第三,工業革命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用自然力代替了人力,扯平了勞動者在體力上的天然差別,奠定了勞動者在體力勞動中的平等地位,使馬克思、恩格斯看到了實現人的平等的希望。生產力的巨大發展為滿足人的需要,實現人的平等提供了條件。以上三點為社會主義理論提供了客觀的現實基礎,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要使社會主義成為科學,就必須把它置于現實的基礎上。機器大工業的客觀性是社會主義理論科學性的基礎。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對機器大工業所帶來的生產關系和社會關系的考察基礎上,在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進行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創立了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理論,實現了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
二、第二次科學技術革命使自由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資本主義,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激化引發了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產生了列寧主義
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了以電氣化為先導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浪潮。由于電力代替了蒸汽成了機器運轉新的動力,大大加速了生產的發展和效率的提高,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生產社會化程度不斷提高,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競爭的結果是壟斷的產生。第二次科技革命最直接的社會結果就是壟斷組織的出現,從此資本主義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即帝國主義階段。列寧認為,帝國主義的實質就是壟斷,帝國主義就是資本主義的壟斷階段,在資本主義變為資本帝國主義的過程中,“經濟上的基本事實,就是資本主義的自由競爭為資本主義的壟斷所代替”。壟斷組織對生產關系和社會關系帶來的重大變化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生產的私人性向社會性轉變。在壟斷組織中,生產和資本的集中達到了這樣高的程度以致于私有制的權力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個人對生產資料的私有權僅僅限于對生產的監督權和經濟活動的受益權,失去了對生產經營活動的直接干預,壟斷組織為未來社會主義從經濟上做了準備。二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出現預示著政治與經濟的高度融合,資本主義的政治權力開始由主要是維護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的暴力鎮壓職能向主要是發展社會經濟的管理職能轉變。圣西門關于社會權力將由對人的統治變為對物的管理和對生產過程的領導的預言開始有了現實的基礎?!罢螌W就是關于生產的科學,也就是目的在于建立最有利于各種生產事物秩序的科學?!辟Y本主義國家對經濟活動的參與和管理,為社會主義在公有制基礎上組織經濟提供了可資利用的資源,從政治上為向社會主義轉變做了準備。三是,生產的民族性向全球性轉變。壟斷資本主義的最大特點就是資本從其宗主國向國外輸出,使資本主義走向全世界。資本的對外輸出和擴張引起資本主義國家爭奪市場和瓜分世界的斗爭。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以后,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不僅沒有消失,而且由它派生出來的三大矛盾更加尖銳。
總之,第二次科技革命引起生產關系和社會關系的重大變革。壟斷組織從各個方面為社會主義做了準備,使社會主義理論具有了直接實踐的條件。社會主義制度雖然不是建立在壟斷資本主義發達國家中,但壟斷組織作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具體形式體現著人類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關系的進步,是人類共同的社會財富,必將為社會主義建立和發展提供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使社會主義在學習和借鑒資本主義文明成果的基礎上迅速發展。現實社會主義正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
三、第三次科學技術革命使資本主義從物質生產向智能生產轉變,顯示了勞動平等向人的平等的發展趨勢,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產生的時代背景
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科學社會主義之所以具有科學性,就在于這一理論是建立在第一次科技革命所形成的機器大工業對人的體力勞動差別的扯平的事實基礎之上的,因而具有客觀性。機器大工業的建立預示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將實現人的平等的社會發展趨勢,而作為在機器大工業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這一結論還具有局限性。首先,在人的腦力存在重大差別的情況下,如何去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使物質財富充分涌流;其次,在人的勞動貢獻存在重大差別的情況下。如何實現人的平等,如何使人“各盡所能”;再次,勞動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本身就是生產力長期發展的產物,是以腦力勞動成為社會勞動的基本形式為條件的。因為只有以創新為核心的腦力勞動才能成為人的第一需要,而繁重的體力勞動不可能成為人的生活的第一需要。
20世紀40年代以來形成的以微電子技術為先導的規模空前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為消除人們在腦力方面的差別提供了條件,從而為以人的平等為目標的社會主義理論的實現提供了現實的物質技術基礎。
1.有利于多樣化教學方法的革新
當前高校該課程教學方法單一,多數以灌輸式教育的模式來開展,很少有此方面的教師積極嘗試去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由此使得教學模式固化,教學質量一直處于較低的狀態。為了能夠改變這樣的現狀,教育部積極建立統一的學科教學大綱,并且實現全國教材統編,這就需要學科教師積極參與到教學方法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中去,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程有效性得以保證。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可以保證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益的提升。
2.有利于政治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學生學習概論課程的關鍵在于,通過對于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知識的了解,實現理論認知到理論認同的轉變,進而積極將其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以切實的發揮相關政治理論的效能。簡單來講,實現該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可以促進政治理論和實踐的相互融合,這對于脫離灌輸教育模式困境,促進學生對于政治理論知識的理解程度,積極將正確的政治理論運用到引導自身實踐中去,都是有很大幫助的。
3.有利于大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
通過對于當前大學生參與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實際情況來看,缺勤率高,對于思想政治理論不感興趣,課堂積極性不高,多數都是在做其他的事情。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教學內容的枯燥性,教學方法的單一性,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地位的薄弱性等。要想改變這樣的局面,就應該積極促進教學方法的調整和改善,使得大學生漸漸主動的參與到實際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去,由此實現實際課程教學質量和效益的不斷提升。比如以播放歷史性的紀錄片,文獻資料等方式,可以使得大學生更加積極的融入課堂。
4.有利于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該課程培養的是大學生正確的政治素養,而政治素養是大學生綜合素質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促進該課程教學方法變革的方式,使得大學生綜合素質得以提升,也是很合理的。比如在開展大學生概論課程的時候,積極將其與高校的社團活動融合起來,實現與青年志愿者協會的合作,鼓勵大學生參與到養老院實踐活動中去,以做義工的方式實現政治理論在生活實踐中的滲透,在此過程中大學生綜合素質自然還得以不斷提高,而這將可能影響到大學生未來的人生。在理論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長期占據課程主導地位,教師確定課程內容,教師引導教學程序,教師確定教學評價規則,教師選擇對應教學方法,這種被動的環境下,會使得大學生漸漸失去了學習主體地位,進而消極參與到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去,等待教師給與答案,難以積極發揮思維效能,由此使得實際的教學質量處于較低的狀態。而課程教學方法的革新,能夠使得這樣的局面被以改善,使得學生重新成為政治理論課堂教學的主人,并且積極投身于相關政治理論學習和實踐探索中去。一旦學生意識到自身是課堂主導的話,就會積極去探究,去詢問,去解答,而在這樣的過程中,理論課程教學方法改革將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5.結束語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偉大旗幟,以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建設安溪集鎮的目標,著力實施“生態立鄉、工業強鄉、集鎮興鄉”的發展戰略,努力推進*鄉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
二、主要預期調控指標
農村經濟總收入6500萬元,同比增長10%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2億元,同比增長15%以上;工業稅收280萬元,同比增長20%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800元,同比增長20%;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
三、實事項目工程建設
2009年,鄉黨委、政府將繼續著力辦好以下的幾件實事:1、全面完成*各村千萬農民飲用水工程建設;2、大力抓好安溪千戶避險安置小區建設工程項目,確保安溪千戶避險安置小區住宅基本建成;3、建設完成安溪集鎮自來水廠建設工程,保障集鎮發展用水;4、加快安溪集鎮建設步伐,爭取完成安溪派出所、衛生院、準四級車站等公建項目;5、推動農村環境整治工程,支持鼓勵各村開展村莊環境整治。6、完成黃竹、山頭洋650畝的土地開發任務。
四、工作重點及主要措施
第一,明確一個主題,即以新農村建設為主題。在*鄉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鄉黨委、政府始終以改變農村面貌,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作為重要的方面,2009年是實現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關鍵之年,*鄉黨委、政府結合安溪集鎮建設和打造浙*北邊際區域中心形象窗口這一有利時機,將新農村建設確定為*各項工作的中心,努力將*鄉建設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亮點。
第二,明確兩個“突出”,即突出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和工業經濟建設。隨著近幾年*鄉大量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實施和工業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鄉經濟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為了進一步加快*鄉經濟社會的發展,*鄉將繼續推出以項目建設帶動經濟社會發展,以發展工業經濟推動區域競爭力這一發展思路,堅持以“生態立鄉、工業強鄉、集鎮興鄉”發展戰略不動搖,全力構建浙*北邊際區域中心形象窗口。
[關鍵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三進” 路徑分析
[中圖分類號] D6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3)14-0122-02
“黨的理論創新每推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痹诟叩冉逃I域,新時期以來,黨的理論創新成果 “三進”,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始終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工作主線和改革發展原動力。黨的十繼十七屆四中全會再一次提出了“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的戰略部署。本文擬立足于十報告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新精神,結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工作實際,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三進” 路徑進行初步分析,以拋磚引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新時期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的集中概括。
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三進”的形勢透視
十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精神與當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發展狀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三進”路徑分析的出發點、依據。
(一)十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貢獻
十政治報告以一系列新論斷進一步系統地闡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歷史地位、現時方位、基本內涵、精神要義,實現了黨的理論創新階段性成果的貫通,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具備了完備的理論形態,并揭示了其基本特征。與以往階段性理論創新成果“三進”相比,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形勢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三進”工作將給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提出全新的要求。十報告指出:“九十多年來,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把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勝利,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這就要求我們應當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主線,以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理論淵源、形成過程、基本內容及對大學生成長的要求為內容,對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體系中的四門課,即“基本原理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礎”的教材進行整體編寫,完善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體系。
(二)當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發展狀況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05”教改方案實施以來,從教材、師資、機構、學科等方面全面而系統地進行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工作并取得相應的成效。但總體看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建設還停留在參照一般專業課發展模式具有“補缺”性質的發展水平上,還沒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發展格局。問題突出表現在:教師的職業發展與課程教育教學疏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是一個通過理論教育引致學生思想變化,進而培育學生的政治信念的過程,思想政治理論課各課程都具有突出的跨學科性。搞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從教學實際出發,進行廣泛的學術研究,特別是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學研究,而大多教師由于自身的學科背景,通過“窄化”的學術研究,積淀職稱進階的學術成果,實現自身職業的發展。這樣,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學得不到學術的有力支撐,并在現有的職稱評定規則下漸漸呈現出“副業化”趨勢。學科建設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缺乏應有的媾和關系。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三進”的路徑分析
克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三進”的新要求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發展的滯后性之間的矛盾,尋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三進”的現實路徑,必須從理念到方法上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工作。
(一)明確課程的性質、根本要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三進”的前提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一個通過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理論教育,發揮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的課程體系,其最為顯著的特征是理論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統一。是發展的科學,它的生命力就在于同各個時代、各個國家的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實現理論創新。理論創新成果體現著的立場、觀點、方法,與一脈相承,是的時代體現。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三進”體現著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性質,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根本要求。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開展理論教育,必須突出作為新時期黨的理論創新成果集中概括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皩嵺`發展永無止境,認識真理永無止境,理論創新永無止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體系,黨的理論創新活動始終保持旺盛的活力,黨的理論創新成果“三進”工作將貫穿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始終。同時,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理論教育必須服從于、服務于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把幫助大學生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信念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全部工作的根本目標。
(二)“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三進”的保證
只有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才能打造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話語體系,才能在教材中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生命力、戰斗力、感染力;才能在課堂上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教育上升到情感的高度,使理論“灌輸”在師生間達到情感共鳴;才能依托自信力有效地培育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信念的意志力。做到“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必須充分認識到,九十多年來,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堅持社會主義方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在中華民族復興道路上取得的在人類發展史上十分罕見的成就和展現出的十三億人口的國度實現現代化的輝煌前景。從而,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具有鮮明特點和獨特優勢的強國之路、富民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是指導黨和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原則,符合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順應了和平、發展、合作的時代潮流,具有巨大的優越性和強大的生命力。
(三)反對錯誤的思想傾向,引領社會思潮,是搞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三進”的要求
在國內,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對外開放的擴大,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和差異性進一步增強。思想的多元化局面開始形成,非的意識形態也有所滋長。國際上,冷戰結束后,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思想文化領域里的斗爭依然深刻復雜。同時,多元的社會思潮借助于互聯網影響開始由知識階層向社會公眾滲透,其中,大學生是受影響較大的社會群體。因此,黨的理論創新成果“三進”工作面對的是一個受思想多元化影響的群體,并不斷經受各種非意識形態的挑戰。只有有力地回應各種非意識形態的挑戰,才能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理論魅力,才能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說服力,才能展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令人信服的力量。
(四)思想政治理論課整體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三進”的條件
黨的理論創新成果“三進”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只有深入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整體建設,充分發揮各方面、各環節的合力,才能不斷提升工作成效。在進教材方面,應以十精神為指導,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主線,以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理論淵源、形成過程、基本內容及對大學生成長的要求為內容,對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體系中的四門課,即“基本原理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礎”的教材進行整體編寫。在進課堂方面,各課程要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一核心內容,在不同的領域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教學活動,實現課程間教學活動相互銜接、彼此支撐,營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教學的整體氣氛。
[ 參 考 文 獻 ]
[1] 涂小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向度分析[J].思想理論教育,2009,(9).
【關鍵詞】民主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消極影響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8-0235-01
民主社會主義是二十世紀以來,在西方社會掀起的一場比^流行的資本主義的改革。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思想的多元化,越來越多人提出民主社會主義才能解決中國現在所面臨的困境,但是民主社會主義還有很多欠缺之處并不適合我們的體制和國情,所以要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向導作用。
一、民主社會主義的內涵
民主社會主義,即當代社會民主主義的理論基礎仍是伯恩斯坦修芷主義。它的主張和伯恩斯坦的理論是一脈相承的。民主社會主義在指導思想上是多元化的,思想民主是民主社會主義的基本內容之一。民主社會主義提出“思想民主、思想自由”,反對以統一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作為指導思想,而提出多元指導思想。社會黨所說的“”,是經過他們歪曲、了革命精神的。
二、民主社會主義思潮對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良影響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同時,其還能解決我國存在的社會矛盾和問題。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是人,是公民,而且,公民以對自己以及對國家中人格的教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其起到了對人們決定性的教育意義。教育是一件實踐的項目,公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有著一定的規律。根據一些數據表明,超過80%的公民認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輸是很重要的,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也十分受到歡迎。對此,民主社會主義對思想政治教育又存在怎樣的不良影響呢?
首先,民主社會主義思想的多元化使大學生對信念有所動搖。民主社會主義認為思想是不唯一的,只要這樣的思想對我們是有幫助的,我們就可以吸取外來思想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但是我國一直堅持以的思想作為唯一的指導思想,這就造成了很多大學生對自己的政治信仰有所懷疑,導致一些大學生政治立場不堅定。
其次,民主社會主義所提出的目標,麻木了大學生思想。民主社會主義的總體目標總的來說,其實就是人民生活好、人民富足、民主的應用更為廣泛。但是這樣的條件不單單只有社會主義可以完成。相比而言,現階段資本主義的制度更加符合他們提出的目標,更能夠滿足他們的需要,這樣就使很多大學生迷失了對社會主義的認同,致使他們理想信念不堅定,動搖自己的政治立場。很多人認為什么制度無所謂,只要過得好就可以,這嚴重影響了社會主義在我國的發展。
最后,對于民主社會主義的出現,導致我國在民主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考慮。中國是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還是選擇民主社會主義這一話題在中國的理論界展開了激烈的交鋒,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這不僅僅是一種政治矛盾的斗爭,更是確立了我國的思想理論的斗爭。每個國家的思想政治教育都不盡相同,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據現階段的社會主義思潮決定的,因此,對于社會各種思潮,哪種是最適合我國發展的,哪種有利于我國人民利益的,哪種思想才能夠被確立作為我國的政治思想,指導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積極應對民主社會主義對大學生的不良影響
首先,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和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發展的核心力量,我們可以包容多樣,理解差異,但是要在有著堅定的思想信念的基礎之上,只有堅定自己的思想信念才能夠完成建設社會主義的偉大使命,才能夠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其次,加強對民主社會主義的研究和探索,給大學生提供豐富的理論知識。我國現階段對民主社會主義的研究還不夠全面,很多時候學生對民主社會主義心有疑問,卻又無法找到相關的材料來做理論支持,這也導致學生對民主社會主義的理解更偏向自我理解,沒有正確的理論指導,所以我國廣大學者應該加強對民主社會主義的研究,使研究成果成為給學生們正確理論借鑒。
最后,發揮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課對大學生思想觀念的引導作用。作為學生思想工作的主陣地,思想政治教育課的作用決不能忽視,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課教師的政治理念,使教師更加堅定的政治立場,更加理解的優勢,在課堂中把民主主義思想與思想進行對比分析,讓學生們很容易地理解二者的不同,內化于心,深化對民主社會主義的理解,這樣才能夠解決學生對民主社會主義的迷惑,加強對社會主義的認同感。
參考文獻:
[1]登厄伊爾.認識與展望[M].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84.
[2]張瑞生.從科學形態上理解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J].理論導刊,2011(01).
摘 要 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軍隊院校政治理論教育教學中的指導地位,通過加強政治教員隊伍建設、發揮課程教學主渠道作用、調動學員學習積極性、盤活各類教育資源等措施,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三進入”工作。
關鍵詞 軍隊院校 特色理論 三進入
胡主席在一次全軍重要會議上指出,必須始終堅持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軍隊各項建設的首位,堅持不懈地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軍。落實胡主席這一重要指示,軍隊院校應緊跟黨的理論創新步伐,在四個堅持上下功夫,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三進入”上求實效。
一、堅持教研互動,打牢政治理論教員的思想基礎和理論基礎,促進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
政治教員必須堅持在理論灌輸上求“深”,不斷提升教學水平。一是練好內功,打牢基礎。政治教員要通過教學活動與開展學術研究相結合的方式,認真探索、深鉆細研、苦練內功,全面準確地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基本思想、基本觀點、基本要求和內容實質,不斷夯實自身理論基礎,確保政治理論課教學完整準確地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二是理清思路,以研促教。通過集體攻關和分工合作等方式開展學術研究,將研究成果引入課堂教學,以研究促進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做到思路清晰,傳授無誤。三是摸準情況,有的放矢。廣泛開展調查研究,摸清學員在理論認識上的盲點和誤區,進一步明確教學中需要回答和解決的各種思想問題,力求使教學緊貼時展、緊貼使命任務、緊貼學員思想實際,讓學員在理論上的“真服”,在思想上的“真信”。
二、堅持統籌兼顧,把主體課程與其他課程有機融合,發揮課程教學主渠道作用
在新的形勢下,政治教員要圍繞樹立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政治信仰、樹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共同理想、樹立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進行教學內容的及時更新。一是發揮主體課程的重要作用。立足主體課程,講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時代背景,講透基本觀點、基本要求和實踐品質,通過科學理論的感召力、充滿激情的感染力來激發學員的興奮點,來吸引和打動學員,進一步調動他們學理論用理論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二是挖掘其他各門課程的優勢。其他課程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礎上,要不斷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聚焦。比如,在《基礎》中側重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的歷史淵源和時代背景,以及對哲學思想的豐富和發展等觀點;在《軍隊基層文化工作》中側重闡述軍營文化的時代特色,引導學員通過對文學、電影、音樂、美術等藝術的鑒賞,提升審美情趣,增強自覺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動力與活力。三是開設專題講座。政治教員在課程教學之外開設專題講座,對學員隊干部和全體學員分專題進行輔導,圍繞學員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解疑釋惑。
三、堅持突出主體,把學員的主觀能動性調動起來,促進教學實效性的提升
課堂教學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三進入”的主渠道、主陣地,必須采取積極措施,促進教學實效性的提升。一是更新內容,營造氛圍。政治教員要及時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新思想、新觀點和新要求補充到教案中去,采取多種形式,積極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基本思想、基本觀點和基本要求。同時,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員在參與專題網頁制作比賽、演講比賽和廣播稿的撰寫等活動中強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感知。二是創新方法,確保效果。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要不斷改進,力求靈活多樣。通過大力推廣辯論式、案例式、研究式、開放式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方法,充分調動和發揮學員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鼓勵學員開動腦筋創新思維,群策群力解決學習中的疑難問題,加深學員對黨的創新理論的理解把握。三是拓寬渠道,做好輔導。積極拓寬教學渠道,選派一批能力強素質好的優秀政治教員擔任學員隊兼職輔導員,積極開展送理論下基層活動,讓政治教員走進學員把握他們的思想脈搏,做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宣講輔導,提升教學的實效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在整個社會消除階級剝削、階級壓迫和階級對立的前提下,在新的社會發展基礎上,實現社會與人的徹底解放,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這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核心思想,也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這個意義上說,社會主義必然是一個以人為本的社會,必須著眼于滿足人的需要,為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創造條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形成和發展過程中,以人為本已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核心思想,體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各個方面。
以人為本,反映了我們黨的根本宗旨的內在規定,也體現了我們黨的執政理念的本質要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基本理念。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黨在治國理政過程中必然要充分體現和代表人民的意愿。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消滅了階級剝削,消除了階級對立的社會,人民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以人為本的人,就是指以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等勞動者為主體,包括社會各階層在內的最廣大人民群眾。堅持以人為本,就是進一步明確我們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勞動者,每一個群體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人,不能再以階級來定性;群體也不宜再以階級劃分來界定親疏遠近。不同群體、不同階層的利益矛盾,要用制度和機制去調節;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要用民主法治的方式去解決。把人從階級的視野中剝離出來,把矛盾從斗爭的思維中提升出來,是以人為本的深刻意義所在。
歷史活動首先是群眾的事業,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發展和變革的決定性力量。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以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落腳點,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也就是說,堅持以人為本,其實質就是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方針政策和各項工作的根本出發點,要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要讓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人民群眾既是一個整體,也是個體的聯合;既有共同利益,也有不同的群體利益,還有個體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要把人民群眾的整體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實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要反映和兼顧不同的群體利益,協調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要關心每個人的利益要求,關注人的價值、權益和自由,滿足人們的發展愿望和多樣性的需求。以人為本,體現的是整體、群體和個體利益的有機統一。既不是把個人權益置于社會的首位,也不是只重視整體而忽視個人的價值和權益。
堅持以人為本,就是堅持了的社會理想,以促進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促進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是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社會的本質要求,也是社會主義社會全面進步的一個基本特征。堅持以人為本,既要著眼于人民現實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同時又要著眼于人民素質的提高,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基礎上,推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有現實的要求,但也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積累過程,要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統一起來,使其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以人為本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核心,是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和實際要求,必須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和各個環節。經濟建設要著眼于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治建設要著眼于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和合法權益;文化建設要著眼于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社會建設要著眼于協調好各方面利益關系,促進社會和諧。同時,堅持以人為本,要著眼于現實,把解決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問題放在首位,尤其是著重解決好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看病、子女上學、生態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社會治安等這樣一些人民群眾最關心、最急迫的實際問題。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辦群眾之所需,才能體現堅持以人為本意義所在,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