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8 12:27:21
序論:在您撰寫美術學考察報告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江西沱川、景德鎮
二、考察形式:班級集體考察、專業寫生
三、目的:提高專業技能,了解地方本土的風土人情,為畢業創作搜集必要的素材,并且對戶外的風景能夠更好的描繪與自然色彩的了解,使大家把已經掌握的基本理論知識鞏固與加強,同時不斷補充新的知識點為以后專業學習以及畢業作品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一)西遞
經過了十幾個小時的車程終于到達寫生基地----西遞。從大巴車下來步入我們住宿的小街,此時城市的喧嘩和路途的塵土都滌蕩而去,似乎感覺到未來幾日的專業考察更加誘人了。
西遞位于安徽XX縣東南部,村中以胡氏宗族為主。在這里景色無處不在。幽深的古巷、古老的官邸、歷史的牌坊、斑駁的墻壁、典型的黑瓦白墻等等。在小橋流水之間隨處可見支起的畫架、凝神揮筆的學生,這些都留在了我的相機和畫面之上。在這個被稱為“中國畫里鄉村”的村落我們也只是短暫的呆幾天,形象的說是一次穿越“牛肚”的游覽,不識牛肚真面目,只緣身在牛肚中。“山為牛頭樹為木,橋為牛腿屋為身,鑿湖為牛肚引泉為牛腸”,不愧稱之為“畫里鄉村”。在這個保留著古老氣息的村落中,我感受著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這里的美無法用語言來形容、這里的美可遇不可求。一縷清風、一抹紅霞、一條小路、一灣小溪、一株小樹、一朵小花、就連那長在長在水邊隨水而動的小草也叫人禁不住產生憐惜之情;青山綠水陽光之間叫我們流連忘返沉醉其中。馬頭墻、青石板、各色磚雕、石雕、木雕、對聯、濃郁的書香氣息彌漫其間,寒窗苦讀,讀書第一的寓意無處不在,好一個文化村呀!
經過幾日(3日)的考察,村里的居民、村中的文化,零距離的接觸村中的傳統工藝。徽州木雕、磚雕、石雕讓我印象極為深刻,它們是徽州的代表是精華部分更是古代建筑群中燦爛部分。
在徽州無論是古民居、祠堂還是高立的牌坊都雕著精美的圖案,看著這精美的寶貝不得不驚嘆古人的美術功底和審美情趣,拿起相機拍下并且揮筆以速寫的形式一一記錄下來,用作日后的創作素材。
(二)屏山
同樣是XX縣的一個古村落,村中的建筑風格以及村落的大體環境都與西遞保持一致,可是這里的水沒有西遞那般清澈見底,那么純凈,這可是一大遺憾。這里對我印象最深的則是處于村中央那大菩薩廳了。
1、大菩薩廳:打開大門仿佛自己穿越到了那個時代。院子好大,庭前有個四方四正的淺水溝,這個溝可有意義了,意思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讓自家院內充斥著美好的東西不到別人的院落去。屋角上方則是左青龍右白虎,好是壯觀雄偉,貌似這兩個生靈在注視著整個院落,護佑這這戶人家,具體這個用意是不是這樣我不得知。再看看廳外面也是同樣的氣派,正門上頂則是三人騎馬帶花的石雕,這三人則是三兄弟,在同年的考試中分別高中狀元、探花、榜眼,在鄉人的簇擁之下騎馬回鄉;而側面則是福祿壽,松鶴延年的圖案了,寓意福氣滿堂健康長壽之意。
2、御前侍衛:這個據說是千兩黃金修門四兩黃金筑屋,只可惜啊這個門上方翹起的一個角斷裂懸在那里,里面呢也沒看到四兩黃金屋了,已被改成露天的溜冰場,一日閑來沒事到里面感受了下,順便看了門的后面裝置同樣宏偉氣派。
3、三姑廟:說起這個三姑廟則有一個傳說了,故事很神話在這里就不贅述了。這個三姑廟還有一稱“顯濟廟”,顯濟廟字樣還是宋高宗落難留在此處,對廟祈禱希望能夠好起來,然而后來顯靈完成了他的愿望,日后他則重金重修這里并稱之為顯濟廟,現在這里懸掛的牌匾則正是宋高宗書。
徽州的典型建筑:高強深院 馬頭墻 四合式 天井 風水舊俗
一
論及美國的基礎教育,人們的看法有著較大的分歧。將中國的基礎教育與美國相比,人們普遍的看法是:中國的基礎教育是打基礎的教育,“學多悟少”;而美國的教育是培養創造力的教育,“學少悟多”。中美兩國的教育有著極為不同的傳統。中國的教育注重對知識的積累和灌輸,注重培養學生對知識和權威的尊重,注重對知識的掌握和繼承以及知識體系的構建。相比較,美國則更注重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實際能力,注重培養學生對知識和權威的質疑,注重對知識的拓展和創造。這兩種教育表達了對待知識的不同態度,反映了兩國教育不同的知識觀。
以數學為例,我國教育界歷來認為,基本概念和基本運算是數學的基礎。盡管教材有計算器的介紹,但教師總擔心學生會依賴計算器,因為考試時學生是不允許帶計算器的。然而在美國,基本運算不受重視,計算器在中小學使用很普遍。美國人認為,計算器既然算得又快又準,我們又何必勞神費力地用腦算呢?人腦完全可以省下來去做機器做不了的事。我國教育的側重“基礎”,是讓學生大腦在獨立于計算機的前提下,盡可能多地儲備知識,盡可能快地提取知識。因而,我國學生的大腦在這兩方面得到了充分的訓練。美國教育的側重“基礎”,是讓學生大腦在充分利用計算機的前提下,放棄發展那些屬于計算機工作領域所需的能力,只發展那些屬于計算機無法工作的領域所需的能力。因此,在閉卷考試形式下,美國學生比不過我國學生。但是,在可以隨意使用各種信息工具的現實研究中,我國學生就遠遠比不上美國學生了。顯然,在利用和開發大腦的內在功能上,我國的教育卓有成效,但在利用和綜合外界的各種信息以及擴展大腦的功能方面,美國的教育更勝一籌。
有人認為,美國的教育界正在向東方國家學習,開始強調抓基礎。既然人家還要學習我們,那么我們就應固守原有的教育傳統,沒有必要改進。然而,我們應該看到,美國是在創新有余而基礎不足的前提下,才以抓基礎來補不足。我國的情況卻與美國恰恰相反,我們是基礎有余而創新不足?,F在我國新的課程標準已經注意到這點。為了完善我們的教育,有必要對美國數學教育進行研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本次調查研究以美國加利福尼亞爾灣學區的中小學教育為主。研究方法主要有:觀摩課堂教學,感受美國數學教學理念;對教師、學生和家長進行個別或集體訪談;進行問卷調查和對比分析。重點查閱的資料有《美國數學課程標準(2000)簡介》《近年美國數學課程改革》《國際教學發展的幾個新現象》《美國中小學數學課程與評價標準》《美國學校數學的原則和標準(討論稿)》《美國加利福尼亞公立學校數學學習標準》等。
二
經過三個月的學習參觀,了解到美國加州學區小學數學教育在“教材編排、環境布置、教學方法、天才教育和家長力量”這幾方面的一些做法,[1]特介紹如下,供同行們參考、借鑒。
(一)教材編排──難度雖淺,但涉及面寬
美國數學教材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整體來說,教材雖淺,但涉及的面寬。[2]教材內容有:數和運算;模式、函數和代數;幾何與空間觀念;測量;數據分析、統計和概率;問題解決;推理和證明;交流;聯系;表示;生活中的數學、數學實踐活動、數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系;等。[3]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數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系越來越多,數學作為基本工具的地位越來越顯著。與我國相比,美國數學教材更注重數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系。例如:讓學生看看自己喜愛的書哪一年獲得版權保護,估計一下此書的版權保護什么時候終止,滲透法律意識;介紹一些工藝品設計與數學的關系(圖案與面積、編織用料與面積等等),滲透藝術理念;介紹五線譜(音符、節拍)與分數的關系,滲透樂理知識;介紹埃及金字塔與數學、瑪雅人的記日系統、古羅馬的記數系統等,滲透考古意識;介紹人口普查的歷史和意義,提出一些與普查所得數據有關的數學問題(人口密度、出生率等),要求學生從年鑒中找資料回答數學問題(培養學生查資料、用資料的能力)等等,滲透社會意識;介紹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大約每秒4 900英尺),然后考慮測量海水深度的問題,滲透科學意識。
美國小學數學教材還十分重視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特別是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選擇一些學生生活中經常接觸的知識,例如:價格和購物,鐘表與時間,旅行與行車時刻表、行程路線,生活用品中各種物體的面積、體積的計算,郵資與郵價表等。同時,要求學生對某些生活中常見的現象進行估測、估算,按生活實際的需要取近似值(四舍五入)。
在講授數學概念的時候,美國小學數學教材都盡量利用這些概念的實際應用背景來引入概念,這樣很容易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引入最大公約數之前,提出問題──“Jack有18棵蘋果樹,42棵橘子樹,他想將這些樹在花園中種植成若干行,每行樹的數目相同,但只種同一種樹,在這樣的條件下,每行最多能種多少棵樹?”在引入最小公倍數之前,則提出問題──“Jack與May在操場跑步,Jack跑一圈需8分鐘,May跑一圈需12分鐘,若他們在同一時刻、同一地點開始跑,幾分鐘后又可在起點相遇?”這部分內容中國教材是先直接介紹概念和求法,再應用。美國則讓學生在應用中學習概念和求法,使學生產生求知的欲望,學得更主動。
(二)環境布置──獨具匠心,顯學科特色
美國的小學課室布置各具特色,就連桌椅的排列也是各不相同,有大小馬蹄形、三角形、菱形等。每個教室里都有舒適的沙發、冰箱、水槽、微波爐、榨汁機等生活用品,并鋪著厚厚的地毯??雌饋?,課室就像一個溫馨的家,讓人心情輕松、舒暢。
在美國六年級以后,開始實行走班制教學,即某學科教師固定在一個教室專教全年級的某一門學科,學生則利用短短的課間5分鐘走到自己需要學習科目的教室。這樣教室的布置一般有較明顯的學科特色,這是讓我最羨慕、最欣賞的學科教室布置。它與我們多學科共享一個教室的做法截然不同。數學學科教室布置得如同一個數學王宮。與數學學科教學息息相關的各種教學儀器、設備和材料等都被固定放置在教室不同的位置。有的放在柜子里供學生觀察,有的放在某個角落供學生或教師使用。教室里掛滿了優秀數學家的肖像、數字或各種數學公式。設有固定的欄目,如“數學家的故事”,用生動的事例啟發學生;也有每天更換的欄目,教師可以根據當天的學習內容布置作業。教室里只需為一個班人數準備完整的“數學課本、練習紙和一些數學學具”,就能滿足全年級學生的需要,既方便了學生,又達到資源共享,充分顯示美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和實用主義。
這種學科教室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一方面,學科教室的設計為學生上課創造了一個耳濡目染的學習環境,學生在這樣的環境里始終被學科的氛圍包圍著;另一方面,這樣的布置便于在學校開展學科的選修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學習的情況選擇不同程度的學科教室,做到因材施教。
(三)教學方法──形式多樣,展個性特長
美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形式多樣,寓教于樂,生動有趣。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加之教學難度不大,絕大多數學生都能理解和掌握。每堂課上(50分鐘)教師一般講得很少(不超過10~15分鐘),只是提綱挈領地講解或提出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而大部分時間是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和指導下,通過自己思考、自己操作、自己查閱有關資料等自主學習,主動靈活地獲取更豐富的知識。有時3~5個學生圍成一桌學習,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相互討論,教師個別指導。既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和獨立性,又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美國的數學教學非常崇尚合作學習。剛開始是為了方便黑人、白人學生之間的彼此交流而產生的,實踐后發現好處不少,現在更為普及。合作不是簡單地把學生分成小組,如果簡單地分組,學生往往不知道如何合作,會導致有人不參與或者做和學習無關的事情。必須想辦法使學生之間主動建立“同舟共濟”的關系,為此教師事先都會幫助分工或者分組,而且是煞費苦心,多種策略劃分。例如:按學生的能力、相互關系、心理條件分組;隨機分組;學生自選合作者;等等。分完組后,每組各有任務,同時組內成員也有明確的分工。在合作過程中每個人獨立或合作完成自己所負責的部分。評分時,既重視對小組成員的打分,更重視對整組配合的評價,讓學生體驗合作成功的喜悅。
學校每天下午三點半放學,使學生有更充裕的時間自由發展。[4]在那里,我看到的是每張臉上洋溢著的自信的笑容。因為在美國,教科書不需要帶回家去。這意味著,美國孩子的雙肩是輕松的,家庭作業也常常是一個星期以后交。學校還明確規定:不同年級的學生,課外作業時間量不等。對于同一年級,甚至同一個班的學生,根據個體的差異情況,教師提出的學習要求也不盡相同。每天的作業紙上還留出一片空白,讓孩子自己出題和回答,這樣的題可做可不做。做難的或容易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給孩子一個想象的空間和信息。對于學生作業評價,只要能做出來的就是好的。
(四)天才教育──接受挑戰,漸完善自我
美國人稱智力超群的孩子為天才。為適應國際競爭,開發人力資源,早在20世紀初就在大學進行天才教育。[5]現在學校從小學三年級就開始專門為“天才”學生開設加強課程,分英文與數學兩門。培養的方法就是實行分組教學,加快教學進度,加深教學內容,提高孩子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使其掌握一定的方法,形成一定的能力。
年級越低天才生錄取的比率越少,加州錄取率為5%~10%。越到高年級,因為開的班次和種類較多,學生進“天才班”的機會也越高。華人“天才”學生較多,上數學班的多,而上英文班的為數很少。學校把這些所謂的天才抽出來,決不允許他們有任何特殊,只是多給他們一個接受挑戰的機會,多學一些思考問題的方法,多學一些解決問題的方式。“天才班”的授課培訓,很多學校是利用課表內正常上課時間,一周安排兩節或多節。學生自己平時落掉的課,照樣要補齊,作業也要完成。而這些所謂“天才”的課程,主要是綜合性的概念問題。例如,有一個簡單且有意思的問題,讓學生計算出自己學校10位教師的平均年齡。在美國,問別人的年齡是犯大忌的。一個學生要問多位不認識的教師的年齡,這就要求學生具備語言技巧和社交能力。
天才班的教師對我說:“實際上,讓‘天才班’的學生多學一點數學和英文并不是最關鍵的,我們更重視的是他們掌握邏輯思維的方式,而不是告訴學生怎么去做。我們給他們一個工具,讓他們去發現怎么用,何時用。最終,自己再發明工具。”這就是美國教育的特色。它不是讓學生去死記硬背,只從書本中學習知識,而是培養和啟發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從多方面去認識問題,不斷完善自我。
(五)家長力量──教育伙伴,助學生發展
你聽說過學校里有義工父母嗎?在美國考察期間,我親眼目睹父母到孩子就讀學校做義工。讓我感覺到美國的家校合作教育的確落到了實處,而不是紙上談兵。
美國學校教育的社會性,要求學校在最大范圍內為社會的每個人服務,同時社會也給予學校教育最大的支持與關注。研究表明當父母以各種方式參與孩子的學習,孩子的測驗成績就比較高。父母到學校做義工,比起其收入及教育程度對孩子成功的影響更為重要。我們在參觀中發現,幾乎所有的學校和教師都非??隙议L在學校教育中的作用。現在美國家庭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學校教育,每個班級的家長一個月到學校做二至三次義工,協助教師工作,大多幫助教師批改學生的作業,負責學生的午餐分配,學校資料的整理,在圖書館幫忙或者準備學?;顒印9澣站蹠?、學生匯報表演,就是學生家長大顯身手的時候。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往往全家人一起出動參加,從策劃到組織、實施的各種細節,跑前跑后,忙得不亦樂乎,給教師減輕了很大的壓力和工作量。這樣既能夠消除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恐懼心理,又能讓每一個學生得到很好的輔導和幫助。
可以說,家校合作是當今學校教育改革的一個世界性的研究課題。我們國家的家校合作比較薄弱,美國的經驗給予我們相當多的啟示。如果借鑒他們的方法去幫助孩子們,也許可以解決班級學生人數比較多,教師管不過來的問題。
三
通過研究,筆者發現我國小學生知識水平高,美國小學生思維活躍,潛力大。兩者長處相結合,應成為培養人才的最佳途徑。目前,我國正進行教育改革,《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就已注意借鑒國外經驗,強調學生的數學活動,發展學生的數感、符號感、空間觀念、統計觀念以及應用意識與推理能力。[6]通過對美國小學數學教育的研究,聯系實際教學,筆者得到了以下幾點啟示。
(一)學生發展要個性化
要控制課程門數及課時量,緩解升學壓力,適當降低教學難度,削減書面作業,讓學生從沉重的書包中解放出來。作業布置形式要多樣化。對于同一年級,甚至同一個班的學生,根據個體的差異情況,教師提出的學習要求應該不同。每天作業紙上可留出一片空白,讓孩子自己出題和回答。這樣的題可做可不做,讓學生自由選擇。
(二)教室布置要學科化
從小學五六年級開始讓學生走班上課,便于教室布置學科特征化。一方面,為學生上課創造一個耳濡目染的學習環境;另一方面,容易在學校開展學科的選修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學習的情況選擇不同程度的學科教室,進行因材施教。
(三)教材編排要時代化
教材的內容應該不斷更新,適應社會生活實際。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數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系越來越多,教材編寫除了增加數學史話、小知識外,應加強與其他學科的聯系,增加涉及其他學科的閱讀材料。一方面要注意適應別的學科的需要,如學習常識、地理需要用到一些計量知識,應盡量提前安排。另一方面,數學需要其他學科的知識做基礎。如應用題的學習就需要學生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因此在安排應用題時,除了要考慮應用題本身的系統和難易外,還要考慮到語文學習的進度,要在語文課給學生打下初步的識字、閱讀基礎之后,再安排應用題。
(四)家長幫助要普及化
在深圳,許多家長素質都很高,而且班級學生人數又多。若能得到家長的幫助與支持,設立班媽媽或班爸爸,定期幫助教師輔導學生、批改作業、布置教室、收集資料等。既能減輕教師工作量,又能讓學生得到及時的輔導和幫助。
面對美國小學的數學教育,我們應當反思,辯證分析,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研究期間我還重點看了美國小學一、二、三年級的數學課本。一年只用一本教材,造成數學課本太厚(大約四五百頁)、太重,即便學生不用帶回家,在課堂上使用時也極不方便。成人把書拿在手里都覺得有分量,不知一年級的學生如何使用,再加上書本頁數太多不容易查閱,給學生帶來諸多不便。我國的數學教材編排是一學期一冊,顯得很合理、很人性化,應保持。
美國教材編寫不注重算理的滲透,導致課本里機械化的練習重復過多,我國教材就比較注重算理的滲透。例如,一年級學了數的分解與組成,再學加減法學生就容易理解,會從數的分解與組成的角度去想加減法的計算結果,如計算“2+3”時,學生會想到2和3組成5,所以2加3等于5。計算“6-4”時,學生會想到6可以分成4和2,所以6減4等于2。這樣學生很容易就算出結果。這本來是我們小學數學教學的優勢,可是現在新版教材中,就有個別版本模仿國外將數的組成與分解這部分內容刪去?,F在大家也許看不出它有什么不妥,因為現在的一線教師已有經驗,在教學時,盡管教材缺了這部分內容,也會教學生利用數的組成去理解加減法。等這些教師逐漸退休后,新上來的教師又缺了這方面的教學經驗,這時就有可能出現美國的情況。算理不明確,只好讓學生多練,在練習中掌握技巧。因此,我們在借鑒國外經驗時,一定要做好分析,以免丟了自己的優勢。
三個月的美國學習,獲益非淺。如何將這些好的教學理念、方法融會貫通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值得繼續探索。
參考文獻:
[1]美國加州舊金山公立學校董事會制定:《美國加利福尼亞公立學校數學學習標準》,2001年3月。
[2]美國數學教師協會(NCTM)制定:《美國數學課程標準(2000)簡介》,2000年。
[3]美國數學教師理事會(NCTM)制定:《美國中小學數學課程與評價標準》,1998年10月。
[4]美國數學教師協會編制:《美國學校數學的原則和標準(討論稿)》,1989年。
本文運用建構主義與社會文化觀學習理念,在教育哲學的層面分析美術學院美術教育專業開設藝術考察課程的重要性與前瞻性。建立新的學習觀點與理念并用其反思評鑒美術學院藝術考察課程活動式教學實踐。
一、藝術考察課程所依據的學習理念
藝術考察課程所依據的是建構主義學習觀與社會文化觀學習理念。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只有通過把個人世界里的經驗組織起來以提高個人面對世界的效能,學生才能主動地建構自己學習的求知方式”。①建構主義的情境式學習是通過問題解決而進行的,是一個建構過程。學習者與環境互動并主動地對外在的經驗加以篩選、組織和整合,學習者無須依賴一些既定的程序來進行心智活動。社會文化觀強調實踐活動對學習發展的重要性。把活動與社群文化有組織地聯系起來,并強調認知過程從屬于社會過程和文化過程。學習活動與社會情境和文化情境有密切關系。學習是因共同參與實踐社群文化而產生的。建構主義觀與社會文化觀相輔相成。在實踐中面對特定情境時,尋找有意義的解決方法。學習應成為學習者主動參與、合作探究、相互撞碰、開放式學習。學習者依據自己的活動,在具體的學習環境和空間建構自己的學習方式,在具體的社會文化背景中生成學習的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這樣的學習是創生式學習,筆者稱為“藝術考察活動式學習”。
二、藝術考察課程中學習者與教師的關系
教學變成考察活動,教學不再是說教,而是協作和幫助,教學成為考察活動的組織和協作式的框架與在具體考察情境中上下求索發現與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變成考察者并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習與考察成為主動參與、主動進取,在興趣與激情的引導下,在開放的環境中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學習與考察。在具體的學習環境和社會文化背景中碰撞創生出自己的學習考察成果。教師變成考察者的協助者和服務者,與考察者共同建構考察方法,在具體的社會文化背景中與學習者、考察者共同建構考察成果,當然也是學習者進行學習與考察活動的咨詢者和解決問題的協助者。
下面筆者具體列舉一些藝術考察課程課例:
1.課程簡介
藝術考察是藝術情景式實踐教學。運用建構主義學習觀與社會文化觀學習理念,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通過學習者的親身感知與體驗使學習者做到知行合一,自主建構藝術與生活、藝術與文化、藝術與社會的動態關系,擴展藝術視野,提高學生全面藝術素質與文化修養。在國內選取藝術考察對象如石窟、碑林、專題博物館、民居、帝王宮殿、帝王陵墓、名山大川等。
2.教學目標
擴展學習者的藝術視野,感知與體驗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學會對各門類藝術的賞析、考證并能深入研究,提高對藝術的研究能力與審美能力。通過訪問民間藝人、著名畫家、民俗專家,以畫速寫、做筆記、記錄影像等動態情景式學習方式獲取藝術資料,為各門美術專業課搜集素材。通過藝術考察的一系列活動,學會欣賞、感知、探究不同時代的藝術品,獲取優秀藝術經驗與豐富的藝術知識,培養學習者熱愛優秀的中國文化,開發學生的藝術創作思維,培養愛國主義精神。
3.教學重點與難點
了解不同地域的傳統文化、風土人情、民俗等,探究其與藝術的關系。提高學習者生動準確地感知考察對象藝術特征的能力,掌握快速記錄與把握藝術要領的能力。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習者舉一反三、實事求是、應目會心以及應物象形的藝術思維與實踐能力。
4.教學內容
根據教學內容,確定藝術考察對象如石窟、專題博物館、民居、名山大川等。先聘請專業導游或當地專家、學者講解其文化、藝術、歷史價值。教師作為學習者的首席與學習者共同學習。在聽完介紹之后教師與學習者討論、探究、訪問并進一步深入考察。在考察的真實情景中教師給學習者傳授搜集考察資料的方法。
(1)學習者根據考察的不同地域,自由選擇藝術考察的側重點,如游歷名山大川、名勝古跡,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蘊。
(2)學習者訪問民間藝人,欣賞民間藝術,感知民間藝術的表現形式與方法,獲取藝術靈感。
(3)參觀考察不同專題博物館,提高審美欣賞能力,提高藝術視野和藝術感知能力。
(4)學習者搜集自己感興趣的藝術素材,根據自己的特長,認真整理考察記錄。
5.考察延伸與藝術考察報告和撰寫考察學術論文
(1)學習者通過不同獲取信息的方法與方式如速寫、筆記、影像等,仔細分析并深入細致地整理自己獲取的信息資料。
(2)把藝術考察的對象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以及中國人傳統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整合探究,深入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特征。
(3)教師講授考察報告、學術論文的撰寫方法與要求。
(4)藝術考察外出時間為15天,回校整理資料、圖書館查閱資料、完成考察報告和撰寫學術論文共15天。
6.考核方式
課堂教學包括教師講授考察報告及藝術考察學術論文的撰寫方法與要求。學生按照課程要求撰寫考察報告與學術論文,教師根據文章質量、課堂表現與考察態度情況,給予綜合評價,以百分計入成績。教師根據質性與過程性評價方式,把分數與學生的過程性成績客觀地填入下表。
三、為什么要在美院美教專業開設藝術考察課程
美術院校美術教育專業本科學生學習中國畫等專業基本功的同時,還應該學習中國傳統文化與美術史,加深對國學包括儒、釋、道文化的研究,培養研究型人才。美術包括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建筑等綜合概念。開設藝術考察課程主要是開闊學生藝術審美視野,感知不同地域風土人情,賞析經典藝術品,提高藝術審美能力。通過速寫、筆記、影像等記錄方式,為專業課收集素材。通過藝術考察活動培養學生以優秀的中國文化為底蘊,開拓創作思路。藝術考察課程中,教師以藝術考察活動式學習方式引導學習者參觀名勝古跡、洞窟壁畫等,培養學習者搜集資料、篩選信息和研究問題的能力,以及創作、互動、整合、展示的綜合性藝術和文化素養。教師引導學習者在社會生活或藝術環境中了解與國畫課程內容相關的知識與能力,鼓勵學習者接觸多樣的文藝形式,豐富文化素養,初步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并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發表見解。學習者在社會生活情境與藝術考察活動中提高體驗藝術的綜合能力,并形成學生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情感、態度等綜合人文素養。
美術教育專業學生更應該明白自己將來做中小學美術教師或藝術教師,要了解中國和世界的美術與藝術史與發展軌跡,這些具體的美術史與藝術史真正的存在方式是生態的存在于地面、地下與民間。所以給美術教育專業的學生開設藝術考察課程更顯重要。
結語
設計考察課程是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實踐類必修課程之一,是在大三學生掌握一定專業設計后,為了增加學生對視覺傳達設計行業的認識、開闊其視野、增強其社會活動能力而設立的。文章根據課程特點,結合教學實踐,探討設計考察課程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
視覺傳達設計;設計考察;教學方法
視覺傳達設計是一個創意無限、瞬息萬變的行業。對于大三的學生來說,之前獲得的知識和技能大多源自教師的傳授,學生對視覺傳達設計行業的認識比較片面。設計考察課程是在大三學生掌握一定專業知識和技能后,讓他們通過親身體驗感受專業設計、開闊視野、提高自身設計素養的社會實踐活動。它的意義在于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融合在一起,并為學生日后的設計積累大量素材。
一、課程目的和考察點的選擇
設計考察是近年來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經過教學改革新增設的一門課程,時間為兩周,一般安排在大三,在學生學習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后開課。該課程的目的是增強學生對本專業的了解,開闊其視野,使其積累人生閱歷,對將來從事的行業有一個理性認識,同時與畢業設計和專業實習更緊密地銜接起來。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專業性比較強,學生上大學前接觸到的行業信息一般比較少。通過設計考察,學生可以近距離地接觸設計行業信息和設計資源,這對于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拓展學生的設計思路有很大幫助。廣州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有著“千年商都”的美譽。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廣州的經濟、文化得到巨大發展,中國第一家成功為企業導入CI設計的廣告公司就誕生于此。近年來,廣州聚集了數十家4A廣告公司,廣告設計行業發達,從設計、制作到有著完整、成熟的產業鏈。此外,廣州市區還有多家美術館、博物館、畫廊、文化創意產業園和設計院校。深厚的設計產業背景和眾多的文化機構,使廣州成為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考察的理想目的地。
二、根據課程定位安排考察內容、明確考察目的
設計考察課程是視覺傳達設計的延展內容,涉及范圍比較廣,是專業必修課程之一。本課程的教學思想和目標強調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設計能力的提高,主張多元化的設計教學和開放式的實踐教學模式,讓課程成為學校與企業、學生與設計師之間的橋梁,為學生后繼的畢業設計和專業實習打下良好的基礎。設計考察課程總學時只有兩周,學時少,考察內容多、范圍廣。課程教學要求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介紹行業特點、專業特色、企業的運轉流程和行業運作規律等知識,引導學生在考察過程中深化所學知識、拓展思維,加強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視覺傳達設計行業是一個競爭激烈、信息變化大的行業,要求從業人員對時展需求有準確的領悟,既要關心商家的訴求,又要關注消費者的需求。該行業的主要特征表現為設計、制作和應用等三個環節的相互銜接。為了讓學生對視覺傳達設計行業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本課程由行業概況、參觀交流、視覺觀察和資料收集等四部分教學內容構成,其中參觀交流和視覺觀察是本課程的重點。
1.行業概況教師通過PPT教學的方式向學生介紹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涉及的行業,特別是行業的特點、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等,重點介紹在大時代背景下廣州視覺傳達設計行業的特色、資源、優勢以及市場分布情況。
2.參觀交流第一,參觀廣告公司。教師選擇一到兩家實力較強的4A廣告公司進行參觀交流,通過觀摩和座談會的形式,讓學生對廣告公司的運作模式、公司與客戶的交流方式以及如何設計策劃方案等方面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第二,參觀文化創意產業園。廣州紅專廠創意藝術區是藝術文化交流機構、國際畫廊、藝術家工作室、私人博物館、私人美術館、設計公司、創意產品商店的聚集地。學生可以自由參觀體驗,觀摩最新的國際創意設計、展示設計和創意產品,了解最前沿的設計資訊。第三,參觀博物館、美術館。博物館、美術館分別陳列著人類文化遺產的實物和視覺藝術品,是學生進行文化藝術研究、提高自身文化藝術修養的理想場所。教師可以選擇幾家廣州市區的大型博物館、美術館讓學生參觀,了解廣東的歷史、文化和藝術,重點思考藝術的發展和變遷,并收集相關設計元素為以后的設計創作積累素材,如廣東省博物館、廣州博物館、廣東美術館、西漢南越王博物館等。第四,美術院校交流。選擇廣州的一家美術院校進行參觀交流,包括參觀實訓室、設計工作室,聽學術講座,與本專業師生交流互動等,相互交流教學方法、學習方式和設計思想。
3.視覺觀察第一,觀察城市視覺導向系統。城市交通視覺導向系統、商業視覺導向系統以及文化視覺導向系統等城市視覺導向系統,能有效地將復雜的城市空間層次化、條理化,極大地提高城市的現代化管理水平。不同的城市、地域和文化影響了城市視覺導向系統的設計。對城市視覺導向的觀察,主要是對廣州市不同類型的導向系統及其關系進行觀察研究。第二,觀察城市公共空間廣告。城市建筑物、道路、廣場、市政公共設施等的公共空間廣告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構成要素。在出行的過程中,教師可要求學生有意識地對廣州市公共空間中的戶外廣告、燈箱廣告、多媒體的電子LED廣告等進行觀察,重點分析廣告的創意、訴求點、受眾及其影響力。第三,觀察商業賣場視覺營銷設計。城市大型商業賣場中的展示空間設計、照明設計、道具設計、商品陳列設計和視覺傳達設計等視覺營銷設計,有利于建立品牌形象,促進銷售,是現代商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教師可選擇廣州市的一到兩家大型商業賣場,讓學生針對其視覺營銷設計進行觀察,思考賣場是如何通過合理地展示和營造視覺沖擊力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4.資料收集第一,宣傳冊、廣告單。博物館、美術館、商業賣場等場所免費發放的宣傳冊和廣告單是很好的視覺設計研究資料。在參觀的過程中,學生要有意識地收集設計宣傳資料,為以后的設計創作提供實物參考。第二,照片。設計考察內容多,時間緊。學生在參觀過程中,發現新穎的設計或者有啟發的設計,可以用相機把它們記錄下來,作為以后創作的參考素材。
三、合理安排,科學組織考察
設計考察課程有學時短、考察內容多、信息量大、考察點分布廣、實踐性強、學生人數多等特點。怎樣合理組織安排學生開展考察,是教師需要考慮的問題。鑒于此,可以根據考察點和考察內容,采用不同的組織形式。
1.集中考察,統一行動對于學生獲得信息量是相同的考察點,可以通過集體組織的形式統一考察。如,企業參觀以座談會和觀摩為主,采取統一行動,比較方便開展考察;院校交流主要是學術講座、參觀和互動交流的形式,強調團體間的溝通和互動,也適合集體行動。
2.分組考察,先集中后分散部分公共場所的場地空間有限,考察信息點分布廣,采用統一行動的形式顯然難以組織開展,有時還會因為考察點同時涌入大量人員造成擁堵,人為地制造障礙,導致考察效率低下。這樣的考察點比較適合分組考察,采用先集中后分散的形式,由教師統一帶隊到考察點,明確當天的考察重點,然后分組進行考察。分組時,教師可根據學生數量將學生分成若干組,一般5~6人一組為宜,每組推選一名組長負責組織本組活動。如,廣州紅專廠創意藝術區總占地16萬平方米,園區內的私人美術館、藝術家工作室、創意產品商店等空間容量有限且分布廣泛,教師可將學生統一帶隊到園區,然后根據園區地圖,擬定多條考察路線,讓學生按小組分路線進行考察。此外,每天外出考察前,教師要讓學生制訂當天的考察計劃、明確考察內容和目標,擬定交通線路和考察時間,鍛煉學生計劃和組織的能力。在考察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多和行業從業者溝通交流,獲取最新的行業信息,樹立自信心,增強社會活動能力。每天考察結束后,教師可在晚上組織學生進行集體討論,交流考察方法、考察心得,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思考、分析和總結的能力。
四、整理資料,舉辦考察匯報展
設計考察實踐課程結束后,學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收獲。教師應及時整理與總結考察成果,方便以后的學習與研究使用,這是設計考察實踐活動重要的后續工作,也是考察成果的體現。
1.整理考察資料和存檔教師應對考察、參觀過程中收集的圖片、實物、影像等原始資料進行分類整理歸檔,方便以后研究和調用??梢愿鶕Y料類型進行分類,如地域文化素材、現代設計元素、商業廣告、櫥窗設計、創意產品等分類歸檔。此外,教師應要求學生找一兩件自己特別感興趣的設計作品進行分析,研究作品的創意、表現、制作以及優缺點等,然后整理出一份文件材料存檔,鍛煉學生分析、總結的能力。
2.撰寫考察報告撰寫考察報告是考察實踐活動重要的后續任務,學生應在整理考察資料的基礎上,對考察的總項目或者子項目進行深入的探討、總結,形成考察報告??疾靾蟾婵梢詮目疾旄艣r、考察內容、考察分析和考察收獲等四個方面進行撰寫,要求觀點明確、材料客觀、語言平實、敘述合理。
3.舉辦考察匯報展將整理后的考察資料、報告以及主題設計作品以匯報展的形式向全校師生展示,這是檢驗學生考察成果的良好方式。一方面,讓學生在組織展覽的過程中回顧考察活動的過程,加深對設計的感悟,鍛煉學生的設計、組織和協調能力;另一方面,擴大設計考察成果的受益范圍,讓更多人通過展覽享受考察成果,激勵學生在設計道路上不斷前進。為了從多方面檢驗學生的考察成果,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把匯報展分成若干個主題板塊進行展示,如分成主題海報設計、設計分析、考察報告、實物資料、照片素材等五個主題板塊。主題海報設計板塊以考察的城市為主題,用收集的素材進行城市形象海報創作,檢驗學生考察后的創作水平,如,以“印象廣州”為主題,要求學生創作一幅廣州城市形象海報;設計分析板塊,則將前面整理的作品分析文檔以圖文并茂的展板展出;考察報告板塊,把考察報告設計成可展示的折頁;實物資料板塊,將收集的宣傳冊、宣傳單、海報等實物資料精選部分展示;照片素材板塊,精選一部分設計作品照片,輔以文字說明進行展示,檢驗學生的設計審美水平,如,以“設計新發現”為主題,要求學生精選十張新穎的設計作品照片,輔以文字解說,以照片墻的形式展出??傊?,通過多元化主題的匯報展,可以多角度地檢驗學生設計考察的收獲,同時讓未參與考察的師生感受視覺傳達設計的魅力。
五、結語
設計考察課程是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生走出校門、接觸行業的社會實踐活動。雖然學時短,考察內容多,但它對拓展學生的視野、轉變設計觀念、培養團隊精神、增強自身設計素養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對于設計考察課程的教學,不僅要明確教學目的、合理選擇教學內容,還要多關注行業新動態,靈活地調整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陳嘉健.服裝專業設計考察課程教學初探.裝飾,2013(3).
[2]陳家友.開闊藝術視野傳承民族文化——談高校音樂專業學生田野采風.大舞臺,2010(6).
2007年4月20日在天津剛剛邀請馮驥才、馬國馨等共同出席“瑰寶”叢書建筑文化研討會,4月23日京津兩地幾十位建筑師又聚在天津院圖書館展開了紀念“世界讀書日”的非建筑弼讀的AT。自3月“風雅運河全國攝影大展”后,申報作品已十分踴躍,為此在“煙花二月”的4月24日下了揚州,確定了可供“大展”的揚州博物館的場地等事宜。26日濱海新區“京津滬”城市建筑景觀設計研討會,則體現了一種新思維,它已展示根植沃土的規劃師及建筑師濱海新區的作品。同在4月29日,上午看望了文化學大家王世襄,品讀了講述他學兼中西長、盛不衰風范的《奇人王世襄》,下午由BIAD傳媒協辦且支持的“費菁+傅剛及其中央美皖等學生設計作品”展在泰康頂層空間畫廊開幕,我認為,它更意味著一種建筑與藝術的文化教育狀態的生成,表達了一批有志向的中國青年建筑師對文化自覺的追求。
對建筑的理解建筑家有太多的定義,但作家馮驥才的一席話,會使建筑師“吃驚”:“建筑是歷史留下的活著的空間,它是一方水土的創造……”這是別有意味的文人的建筑學評說,同樣“世界讀書日”的茶座,讀到建筑師們的“非建筑閱讀”的體會,使之相互滲透,溝通的不僅僅是建筑本身,而是在推進著文化的普及。為此我在“建筑師的書緣”茶座上倡言:我們的努力是希望讓城市可讀,讓建筑可讀讓建筑師可讀。因此,所有這些活動的推進都會營造起最廣博且“原創”之沃土
在4月29日造訪學輩王世襄老人時,他送我三本書刊有“李莊瑣記”的《讀書》雜志2007年3期;名家筆下的儷松居主人《奇人王世襄》及由王世襄書的《宋李忠定公荔支前后賦》,當我向他匯報《建筑創作》雜志自2006年11期開始系列刊出“田野新考察報告”時老人連連贊同,他希望這份“報告”應是對“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的一個繼承,應該成為當下反映中國建筑傳統并能思考傳統與現代如何結合的“新”營造匯刊。4月18日的國際古跡遺址日的主題為“文化景觀和自然紀念物”,恰恰這一天《中國文物報》刊出徐蘋芳、羅哲文謝辰生、傅熹年的專家建議督促古建筑等遺存調查修繕報告的編寫出版,我想,建筑文化考察組所堅持的“田野新考察報告”或許正為此做出了一個有益的實踐。
“寫在建筑藝術學院成立之時”是中國美術學院許江院長在4月21日《美術報》發表的文章,他提出先生是在一個民族文化行將褪色的時期提出創建藝術大學的理想,他認為中國美院是一所備受活的歷史煎養的大學,對于學院的架構,先生早年就提出四大院設想即繪畫院、雕塑院、建筑院、工藝美術學院。面列先生構想的實現,訥江認為,建筑學科落戶美術學院,本身就是對傳統的工程學科的跨界和超越,其文化指向必須更為重視建筑的文化品格。這些聯想,或許是我們探討為建筑創作營造原創“土壤”、并最終走向世界的基本立意。
題目:藝術設計專業考察課程的問題及對策
【摘 要】藝術考察課程能為學生創作、學習搜集許多寶貴的原始素材,它的重要性使其成為藝術設計專業的必修課程。但如今高校藝術考察課程的開展存在著管理不規范、學生被動學習、課程質量難以保證的諸多問題。本文將對面臨的問題和教學設置提出大膽設想。
【關鍵詞】藝術設計 考察 教學改革
藝術考察課程是藝術設計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課程。教育部在2005年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美術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課程設置指導方案(試行)》中,明確將藝術考察課程作為社會實踐部分列為必修課程。該課程的目的在于通過考察實踐,為前期學習的多門專業課程找到現實的依托,鞏固課堂所學知識,使得理論知識和社會實踐有機結合。從而達到開闊學生的眼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訓練學生搜集、提煉和歸納素材的能力,為學生創作作品提供思想源泉和有力保障的教學效果。
一、目前藝術考查課程存在的主要問題
但我國目前許多院校的藝術考察課程管理并不規范,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學生認可程度低。很多學生和家長將藝術考察課程和旅游畫上等號,認為學校組織學生花錢旅游很沒有必要。筆者通過該門課程的教學實踐和網上調研了解,認為藝術考察課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首先,課程管理不規范,教師教學存在很大的隨意性。學校的態度將潛在教學目標定位為學生不出安全問題即可。考察內容不清晰,考察重點和目標不夠明確,且在過程中,教師往往不能有效進行知識講解。教學流于形式,導致學生被動學習,許多學生也就真正把該課程當成旅游。
其次,考察點意向難以協調。隨著擴招的步伐,各大高校紛紛增加招生省份,擴大招生。學生來自天南海北,許多學生也會利用假期外出旅游。正所謂眾口難調,考察點不管定在何處,總難免會有和一些學生在課程學習之前的所去之處存在重復性。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學生總會對課程安排產生抵觸情緒,以各種理由推脫,不愿意參加課程學習。
再次,費用花銷無法適應不同學生要求??疾炀鸵獬觯獬鼍鸵ㄥX。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等硬性開銷必不可少。以筆者所在學校為例,省內考察花銷較小,通常在1000元左右,但家庭條件較好的學生通常不愿意在省內考察。而出省考察的花銷總要在3000元左右。這對家庭條件不太好的同學是一筆很大的花銷,所以很容易因為這個問題上打退堂鼓。
最后,隊伍龐大,活動受限。組織過活動的人都知道,人數越多,意見越難統一,組織起來就越困難。特別是在考察過程中,每個人興趣點不一樣,路線和節奏也不盡相同,隊伍分得散,時間的把握上就很難一致,到了集合的時間,總難免要等人。時間浪費了,有的同學想多去些地方就會收到影響。
二、藝術設計專業考察課程的教學改革措施
(一)明確教學目標,加強課堂管理
整合專業需求,區分各專業特點,遵循考察課程的教學規律,明確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在全院構建一套科學的、完善的考察課程教學體系。
加強監管,減少任教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外出考察前,結合考察點,帶隊教師要寫出教案和講義,教學目的要明確,目標考察準備充分,忌走馬觀花、游山玩水而淡化主題研究。使學生們充分認清借鑒各類藝術資源是各門類設計藝術生存發展的重要途徑,并培養學生搜集、整理素材和分析鑒賞的基本能力。
課程中在結合典型作業練習的同時,避免單純的就事論事的實用主義教學現象。必須努力探究各種藝術形式的產生與發展,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抓住本質和主流,培養學生善于從繁雜多樣的現象中梳理提煉精華的能力,把教學與建立中國設計文化身份的研究相結合,強調對調查報告與理論性成果的考核。
(二)尊重學生興趣,活化教學機制
教學機制必須適應形勢需要和受眾人群的需求,原先的教學機制僵化,沒有選擇性,不能對應學生需求,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和針對性,機制改革勢在必行。為此,筆者對教學機制改革作出一系列大膽設想。
1.下達課程要求后,讓學生針對不同興趣和需求,自行分組,分別制定考察計劃,對當地文化藝術背景做出有效預判,有針對性地提出考察路線和考察內容。制定計劃過程中,授課教師給予指導并負責審核。超過10人的隊伍可申請指導教師隨隊指導。
2.學生持經授課教師審核的考察計劃書向學校提出考察申請,學校根據考察計劃書的可行性和專業性組織專人進行審批,并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指派隨隊指導教師。未提出申請或申請未通過審批的同學需服從由學校統一組織的外出考察安排。同時,分數的評定和補貼的劃撥應體現政策導向性,向自主申請的學生進行適當政策傾斜,鼓勵學生自主申請、主動學習。
3.教師帶隊出發前,需準備好教案和講義,并送教務處備案方可出發。對授課教師、隨隊指導教師和審批、評定小組成員根據不同的工作內容分別配備不同的工作量和差旅補貼。
4.所有作業形式以考察報告體現,必須要對當地的藝術環境、文化特色進行深入分析。自主申請的考察小組,除了考察報告以外,還需制作圖文并茂的幻燈演示進行現場講解、答辯。學校答辯評定小組根據學生的考察報告和現場答辯環節聯合評定給出答辯成績。該成績結合授課教師打分得出最終成績。
關鍵詞:伊犁;地域;美術;美術新課程;開發
一、完成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充分開發地域美術資源
根據國家教育部門的統一要求,新疆成為全國第三批參加高中課程改革的省份,在2008年9月正式全面實施新課程標準,主要按照課程標準中的5個系列9個模塊在全疆范圍內實施。伊犁位于新疆的西部,就目前而言,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都不如內地城市,加之人才的匱乏,導致這里的美術教學相對落后,還處于緩慢提升的階段,而地域資源在課程中的開發對于當地美術教師來說難度較大。對現有課程標準的理論指導而言,靈活的利用當地自然和文化資源,開發校本課程,增強美術教學與地域資源結合,現階段難的是需要找到適合學校自身的特點編寫合適校本,并能適應學生們的需要。充分開發地域美術資源,并且將其運用于高中美術課程教學中,落實美術新課程標準,對解決當下美術教育的特殊問題,有著極為迫切的需求。伊犁地區具有悠久的歷史,也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驛站,歷史文化底蘊得天獨厚。伊犁地區出土的大量工藝美術作品讓世界人民驚嘆,石人、彩陶、金屬器皿、織物等數量多種類豐富。還有精細的民族手工藝,氈子、地毯、木雕工藝、鐵藝、刺繡、花貼、都市等。美術事業也有了較大的發展,創作出了大量優秀的作品,比如沙粒畫、羊絨畫等。這些個豐富的美術資源足以構成一套系統的美術教材,運用在伊犁地區的美術課堂上。
二、地域美術資源在教學中的開發現狀
伊犁的地域美術資源有如一個“礦”,但是目前這些資源在教學中沒有得到有效的開發利用,導致很多學生在上完高中三年之后,對家鄉的很多美術文化、歷史和現狀一無所知,比如新疆出土的青銅器,出土的紅寶石金面具等。哈薩克族的刺繡、維吾爾族傳統手工藝等民間工藝也很少有人知曉,大量優秀的民族建筑文化,民居特色被排擠到了城市的邊緣,這些珍貴的文化逐漸遺漏。血淋漓的經驗告訴我們,需要在高中就給學生埋下整理、傳承的種子,弘揚對地區資源的保護和傳承。目前伊犁地區的中學美術教學都是按照國家統一課本開設課程,對于抵御資源的教學研究幾乎為零,也有一些學校做了一定的嘗試,但是較為分散、不成體系。目前正對這一問題,在美術課程逐漸得到重視的今天,課程改革中葉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開設專業課程與美術教學研究。開發具有地域資源的基礎美術教育鑒定較為突出,高中美術教師應該選取具有開發意義的,利于增強美術課程的,較為貼近實際生活的,能夠激發學生興趣和思維的,同時也能提高教師的研究能力和熱情的方面加以研究。面對種類繁多的美術資源,開發的過程中必須謹慎考慮,由于美術發展的特殊性,在美術的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筑藝術等門類中,選取有利于課堂的點來進行實施??紤]到高中美術課程的實際情況,對每個課時的內容含量和深度都要安排適當,在教學中選取合適高中知識水品的作品和可以理解的專業術語,并且必須做到圖文并茂,作品圖片清晰正確,以提高學生的視覺審美感受,并且設置發散思維的“思考題”或“獨特視角解析”,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對知識的自我拓展和衍生。再者說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學資源,固定的教材是不能夠滿足所有學生發展要求的,在面對不同學生,不同階段和不同美術門類時都需要填充和完善教材,并且需要使用課件來展示大量的資料。讓課堂成為一個視覺化的,強化視覺感受,通過課堂的“藝術考察與實踐”與“課外尋找”題目培養學生在課外了解文化研究學習藝術的能力。
三、美術新課程中加強多種藝術形式的開發
學生可以通過簡單撰寫考察報告,教師給予相關的閱讀書目和查閱的資料,以方便學生通過手機資料,完成考察。通過學生的作業反饋來看,在考察報告中所體現的知識點以及人們對藝術的理解,需要老師在后續講課中解答疑難問題。帶著問題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效果會與以前不大一樣,以新疆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為直觀的參考背景,學生的審美興趣也可以在教學時查缺補漏。目前學生在美術課上的熱情并不高,對于書本上的美術作品欣賞一直較為反感,這一點在伊犁地域的某些學生上尤為明顯。在實施校本課程的教學內容時,學生對于具有地域特征的美術作品表現出來的濃厚興趣,和積極的上課態度使得課堂效率大大提高,并且以貼近生活的作品讓學生們主動參與作品的分析和評論。很多少數民族學生對于新疆的歷史和文化的認識模糊,通過在課堂上等于地域美術資源的講解,讓少數民族的學生了解新疆的歷史和文化具有更強的知道作用,通過美術課程更加直觀的讓學生認識歷史,了解歷史和文化,充分實現美術的德育功能。
四、思考地域資源美術資源在課程中的開發
普通高中美術新課程標準中設置的美術鑒賞、繪畫、設計、工藝、書法篆刻、現代媒體藝術等內容系列。修完得到相應學分,在高中階段我建議學校給予美術課程充足的課時量,按照課程的安排,把教材中的單元統一整體灌入鑒賞。把地域資源模塊放在學習中,突出地方文化資源,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產生共鳴,解決美術課堂的特殊性問題。新疆目前的很多獲獎油畫、國畫作品、以及設計作品內容可以放在繪畫欣賞系列中學習,少數名族工藝、紋樣和建筑等放在工藝美術系列中學習,與美術教材認識體系接軌。
五、結語
開發地域資源美術,并且推廣到教學實踐中。伊犁地區的自愈資源豐富,有如詩如畫的風景,多民族的傳統工藝和豐富的出土文物等,目前需要對當地的美術資源進行篩選,更具本地實際情況做出對教材內容的選擇和知識難度的把握,以適應當代高中生的認知水平和需要。在實施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審美水平,做出多樣性,富有彈性的地方教材,因材施教改善教學效果。使地域美術資源在新課改中實現可研發性和持續性的開發。
參考文獻
[1]尹少淳.普通高中美術新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