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27 05:42:41
序論:在您撰寫古典園林設計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園者,畫之見諸于行事也。”中國山水畫與園林在發展歷程上的吻合,可以通過許多山水畫家本身就是杰出的園林設計者來體現。歷史上許多擅長山水畫的畫家本身就是著名的園林設計者,而許多園林也因一些著名畫家的參與設計而變得名聲大震,如元代畫家倪云林參與設計的蘇州獅子林,畫家李流芳設計的占漪園,文徵明設計的拙政園、紫芝園,唐寅設計的桃花塢,宮廷畫師葉洮設計的暢春園,畫家袁龍設計的退思園等。此外,寄暢園、休園、東園、耕漁軒等都是在文人畫家的直接指導下設計的。中國山水畫與園林都既包含著自然山水之美,又凝聚了藝術精華之美,具有豐富的內涵和獨特的民族特性。由此可見,中國古典園林的發展一直深受中國山水畫藝術的影響,而中國古典園林的不斷發展也促進了中國山水畫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二者是相互促進的關系。
二、中國傳統山水畫對古典園林設計的影響剖析
山水畫家參與園林設計必然會以繪畫的理論和技法來指導園林設計,以營造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山水意境,這就不僅會使畫論直接成為造園理論,還會使山水畫與園林在創作手法和創作思想上相互影響。自古以來,山水畫家參與創作設計的園林不計其數。
(一)立意
“巧密于精思,神儀在心”“意在筆先”說的就是立意的重要性。立意是指畫家對客觀事物反復觀察后而獲得的主題思想。立意既是畫家思想情感的外在表現形式,也是影響作品意境和品格高低的重要因素。立意既是創作的起點,也是創作的終點。山水畫不是畫家對客觀自然的直接模仿,而是畫家“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后創作出來的既有生命又有美感的作品。園林設計也是如此,也需要“因地制宜”制定設計和規劃思想,即立意。一個好的園林設計不僅要有好的立意,還要相形度勢,揚長避短,有較高的藝術思想境界,在這樣的立意組織下設計出來的園林才是不著痕跡、渾然統一的。如蘇州拙政園中的積水洼地,由于地勢較低,因而在設計時仿效太湖的水鄉景色,以水為中心,以賞荷為主,所有建筑依水而建,將景秀華盛的神韻與獨特的地理條件相結合,既突出了荷風送香氣的意境,又體現了中國山水畫中“形散而神不散”的理論思想。
(二)構圖
雖說山水畫構圖與園林布局屬于不同的藝術形態,但由于二者都是一種理想的圖景創造,都是一種于天地之外的靈奇,人們在游覽園林時看到的仍是一個個具體的畫面,因而人們常以山水畫中的圖景來設計古典園林,而山水畫中的構圖手法自然也成為園林設計的重要方法。經營位置是謝赫提出的繪畫六法之一,是一種重要的章法構圖術語,在六法中居于主導地位,一切形象安排都要受經營位置的統轄。經營位置,也稱置陳布勢、章法布局,是指在繪畫前要對畫面構圖進行仔細的揣摩,在千變萬化的事物中理出脈絡、分清主次,這既是繪畫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山水畫構圖手法在園林的山石配置、建筑安排上有著很好的體現。在園林有限的空間中不僅要塑造出花樣繁多的風景,還要體現變化與多樣性的統一,這樣才能營造出優美而自然、多樣而統一的藝術效果。山水畫構圖與園林空間布局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山水畫構圖中的許多原則在古典園林設計中同樣適用。如山水畫在布局上講究主次分明,以橋梁、屋宇等來襯托和點綴山水,山水畫中背山臨水、水中設島等已逐漸成為一種理想的環境觀。這種環境觀在古典園林中也有著廣泛的應用。古典園林中景物眾多、高低錯落有致、主從關系明確,從布局上來看,全園的重心是主要部分,次要部分既具有獨立性,又從屬于主要部分,二者相互聯系、相互呼應。如蘇州園林中以水為中心,山水參差起落、花木點綴、建筑疏密相間,一步一景,層次豐富、意境深遠。當然,山水畫構圖與園林布局設計之間還是存在著差別的:山水畫中的景物主要通過畫面位置來體現,因而表現在畫面上的景物既具有畫境空間布局的含義,又具有畫面構圖布局的含義,體現的是一種二維空間。在園林設計中,游人觀賞到的是一個三維園林空間畫面,隨著游人的移動呈現出千變萬化的景物。
(三)元素
“山以水為血脈,以草木為毛發,以煙云為神彩”“水以山為面,以亭榭為眉目,以漁釣為精神”,“石為骨”“水為血脈”“寺觀、村落為裝點”,山水、樹木、花石是中國傳統山水畫中常用的繪畫元素,這些繪畫元素也是構以成我國古典園林的重要元素。傳統山水畫畫家非常重視對山石的選用,如郭熙曾這樣描寫四季山石:春山艷、夏山翠、秋山凈、冬山淡。山石的選用在園林造景中也具有重要意義。如揚州個園以四季假山來傳達借物傳情、營造理想的山水意境。此外,園林景物與建筑在空間中的相互融合,建筑內部空間與外部空間相互滲透,山水、花木、建筑之間相互穿插、彼此協調,既實現了可游可觀的目的,也達到了物我同一、心物相照的藝術境界。
(四)意境
意境是中國所有藝術追求的最高審美范疇。好的山水畫不是自然山水景物的簡單描繪,而是“境生于象外”,是自然景物的藝術再現,是在有限的物象之外表現無限的意象。我國古代畫家提出的“以形寫神”“不求形似求神韻”“畫意不畫形”等都是意境思想的具體化。“詩情畫意”是我國古典園林設計追求的最高藝術境界。園林設計中的意境是對山水畫意境追求的延伸。在園林設計中,意境是指以山水、花木和建筑營造一種精神環境,以有形有色有聲音的景物塑造來創造一種無限意境,為人們提供一種思想感悟環境。自魏晉南北朝以來,我國園林設計由于文人畫家的參與而具有了濃郁的情感色彩。文人造園如作文,情與景統一,意與象統一,堆石鑿水、栽花種樹,以展示風景的形式抒發真摯的情感、高尚的情操,表達自己對生命意義的認識。
在中國山水畫中,不同的植物被賦予不同的個性,如蘭花象征著淡泊明志、梅花象征著堅強不屈、荷花象征著出淤泥而不染等。在我國園林設計中,設計者也常常以這些植物來體現主人的個性、寓意造園者的氣節,如揚州個園的主人以“無個不成竹之意”來寓意其氣節的高尚和品格的清逸;柳宗元以“愚溪”來表達自己對現實的不滿,標榜自己孤傲不群的志向。中國山水畫常以寫意的手法來表現自然之美,中國園林要在有限的空間中表達和再現無限的自然之美,就需要借助于山水畫中的寫意手法。“凝固的詩,立體的畫”是中國園林表達意境的獨特方式,江南許多私家園林在設計時常使用假山、漏窗等阻隔視線,看似普通的景色,幾經周折才能看到全貌,帶給人深邃的聯想和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使園林景色的意境倍增,意蘊更加含蓄深遠。
三、結語
中國造園藝術源遠流長,其歷史可以追溯到秦朝上林苑的營建。在魏晉南北時期頻繁起始的更朝換代,統治階級爭奪激烈交替的社會狀態下,士大夫階層為逃避現實中的困惑,崇尚放蕩不羈的行事風格,思想處于一種活躍暴發的狀態,大多縱情于山水或避禍離世過著隱居生活。在這種社會大風氣的影響下,文人墨客開始活躍起來,文學藝術進入了一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盛世,以描寫自然野趣的田園詩歌和山水畫隨之興起,在文學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這種對自然情趣的審美觀有力地推動了造園藝術的發展。
2古典園林造園藝術
2.1意境的追求中國古典園林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起源于文人墨客及士大夫階層對于世事的感悟與態度,避世及享樂的意識促使這2個階層熱衷于構筑“不出世既賞世”的園林形式。階層的態度導致其意識領域的開放,使其十分重視意境及韻味,對詩畫意境的追求也體現在造園態度上,追求“多方勝境,咫尺山林”般的境界。中國文人畫作的特點在于寫意,與西方寫實相比,更多地表達了一種超脫原貌的精神,這種“開高軒以臨山,列綺窗而瞰江”的情懷在園林中的體現,成為了中國園林的特點——源于自然,高于自然,雖由人作,宛自天開。通過各種身心的感受營造整體環境,來更進一步感受這種自然之美,如拙政園中的留聽閣(取意留得殘荷聽雨聲)和聽雨軒(取意雨打芭蕉),留園中的雪香云蔚亭(來源于味覺的感受)等。
2.2形式的表達中國古典園林的一大魅力在于其獨立性及不可復制性,留存至今的不論是皇家園林還是私家園林都有其各自的特點,根據造園的目的、造園人的心性及造園立意的不同,各自擁有獨一無二的風格特色。如網師園精巧幽深、典雅隱逸的宋代園林;拙政園平淡疏朗、曠遠明瑟的明代風格;留園布置精巧、奇石眾多的清代風格。
2.3空間的利用園林中的不同空間布局與利用呈現出園林之間迥然不同的風格。如同借由空間的豐富組成形式,在園林整體環境構成中產生引導的作用,廊的運用常具有明顯的引導意味,將人們引致某個特定景物的所在地。又如利用地形的起伏,在整體垂直立面空間中增強韻律感,亭、廊和榭在立面空間中此起彼伏,再利用建筑本身的輪廓線造成水平面上視覺的疊加,極富變化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再者景物虛與實使得空間滲透效果十分顯著。利用障景、漏景,隔景等手段進行分隔空間的處理,在分隔的同時又使其相互連接和滲透。在密集的景物中產生豐富的變化,曲折幽深卻又不顯閉塞
3古典園林建筑類型
隨著園林的逐漸發展興起,人們對于建筑的要求已經不僅僅局限于住房,在這樣的形式下產生了類型豐富的建筑,如堂、廳、樓、閣、館、軒、齋、榭、舫、亭、廊、橋等。人們賦予了每一種建筑形式不同的內容加以區分各自的功能。例如,堂,一般是一家之長的居住地,也可作為家庭舉行慶典的場所;樓,一般用作臥室、書房或用來觀賞風景,本身也可作一景;榭,一般都是在水邊筑平臺,用以觀賞為主,又可作休息的場所;亭,體積小巧,造型別致,供人休息、避雨。屋頂的形式多變、類型豐富是古典園林建筑的一大特色,各種屋頂運用不同,表現的效果也不同。例如,廡殿頂因其造型大氣和裝飾精巧多見于皇家及寺觀園林;歇山頂因其屋脊靈巧富于變化在園林建筑中最為常見;硬山頂樣式簡單,是人字形屋頂的一種;懸山頂形式較為多變,也是人字形屋頂的一種;卷棚頂線條較為平緩,緩和建筑的聳立感;攢尖頂因其靈活輕巧多用于體量較小的建筑,平面形式多樣。在這些屋頂形式的基礎上,造園者又在屋頂上加蓋一層,形成重檐,較于單檐屋頂更顯莊重大氣,二者的組合搭配提升了建筑的可觀性。
4現代園林中對古典元素的運用
現今的園林建設涵蓋的范圍越來越廣,但不論在哪種形式的園林形式中,古典園林的應用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住宅區、公園及街道綠化中,幾乎都可以看到其中包含的中國古典園林元素,如仿古建的亭臺、牌坊等,但在這些古典元素的運用中很大一部分沒有美感和協調感。
4.1“疏忽”的意境中國古典園林對于國人的吸引力在于古人的風骨情操和對意境的追求,園林不僅僅是庭院和建筑,更是一種處世的態度和對情感的抒發?,F代園林中的古典園林要素僅留于表面形式,疏于空間格局規劃布置,遺漏園林建筑的的構造技藝。造園者的意圖已經不再以景喻情、思境相偕,更多的是迎合實際住宿和游玩的美觀需求。這種本因精神與自然欲求而產生的古典園林,現在已經僅僅成為人們對古人安逸生活的猜測和向往,在現代園林中的出現也只是一種祭奠和懷念。
1.中國古典園林簡介:
中國古典園林歷史悠久,造園藝術更是源遠流長,早在周五王時期就有建宮苑的活動,她的形成主要受統治階級的思想及佛道、繪畫、詩詞的藝術影響,如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統治階級爭奪激烈,國家呈分裂狀態,加之道、佛盛行的影響,產生了玄學,這時的士大夫,或人欲享樂,或潔身自好,或遨游山水,導致了自然審美觀的形成,治園特點也多為自然情趣的田園山水。
中國古典園林的構造,主要是在自然山水基礎上,鋪以人工的宮,廊、樓、閣等建筑,以人工手段效仿自然,其中透視著不同歷史時期的人文思想,特別是詩、詞、繪畫的思想境界。
1.1中國古典園林的本質特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1.1模山范水的景觀類型
地形地貌,水文地質,鄉土植物等自然資源構成的鄉土景觀類型,是中國古典園林的空間主體的構成要素。鄉土材料的精工細做,園林景觀的意境表現,是中國我傳統的園林的主要特色之一。中國古典園林強調“雖由人做,宛自天開”,強調“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強調人對自然的認識和感受。
1.1.2適宜人居的理想環境
追求理想的人居環境,營造健良舒適,清新宜人的小氣候條件,由于中國古代生活環境相對惡劣,中國古典園林造景都非常注重小氣候條件的改善,營造更加舒適宜人的環境,如山水的布局、植物的種植、亭廊的構建等,無不以光影、氣流、溫度等人體舒適性的影響因子為依據,形成舒適宜人居住生活的理想環境。
1.1.3巧于因借的視域邊界
不拘泥于庭院范圍,通過借景擴大空間視覺邊界,使園林景觀與外面的自然景觀等相聯系、相呼應,營造整體性園林景觀。無論動觀或者靜觀都能看到美麗的景致,追求無限外延的空間視覺效果。
1.1.4循序漸進的空間組織
動靜結合、虛實對比、承上啟下、循序漸進、引人入勝、漸入佳境的空間組織手法和空間的曲折變化,園中園式的空間布局原則常常將園林整體分隔成許多不同形狀、不同尺度和不同個性的空間,并將形成空間的諸要素糅合在一起,參差交錯、互相掩映,將自然、山水、人文景觀等分割成若干片段,分別表現,使人看到空間局部交錯,以形成豐富得似乎沒有盡頭的景觀。
1.1.5小中見大的空間效果
古代造園藝術家們抓住大自然中的各種美景的典型特征提煉剪裁,把峰巒溝壑一一再現在小小的庭院中,在二維的園址上突出三維的空間效果?!耙杂邢廾娣e,造無限空間”?!按蟆焙汀靶 笔窍鄬Φ模P鍵是“假自然之景,創山水真趣,得園林意境”。
1.1.6耐人尋味的園林文化
人們常常用山水詩、山水畫寄情山水,表達追求超脫與自然協調共生的思想和意境。古典園林中常常通過楹聯匾額、刻石、書法、藝術、文學、哲學、音樂等形式表達景觀的意境,從而使園林的構成要素富于內涵和景觀厚度。
2、中國古典園林走向世界
在我國古代不論是皇家苑囿或私人園林多以自己欣賞和生活,且極反映出主人的意識和價值取向,或炫耀氣勢惟我獨尊,或夸耀顯貴光宗耀祖,或避世取幽修身養性。這些園林的設計修建思想無一不是當時統治階層的思想反映。這也進一步鞏固了“閉關鎖國”的政策,使中國的古典園林騰達于這一時期而無法飛躍。
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實行了改革開放政策,結束了“閉關鎖國”的狀況。在這種歷史條件下,出現了中國的造園師在海外建造中國古典園林的想象,近30年來不斷得到發展。
中國的古典園林猶如中國傳統文化和歷史文化,數千年來在中華大地上孕育、生長、并發展成熟,她正以自己獨特的形式和內涵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是世界藝術百花叢中一簇芬芳之花,在世界園林中獨樹一幟。
2.1我們在國外進行造園活動大體有以下幾種方式:
2.1.1國家或地方政府的名義參加國際園藝或博覽會建園;
2.1.2中外友好省、州(縣)、友好城市之間互贈建園;
2.1.3承接國外政府、社會團體或私人建園等;
中國的古典園林走向世界是我國的園林設計師和技術工人在新的歷史時期為宣傳、介紹中國傳統園林藝術,增進中外園林界和人民之間友誼、促進我國園林事業發展作出寶貴貢獻,不僅有很好的設計效益,同時也能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3、中國古典園林走向世界的思考
縱觀中國古典園林海外的一些優秀作品,不是模仿國內哪一風景名勝,就是各景點的精美元素拼湊、組裝在一起。希望外國人能通過一個園就能夠吸收并理解中國的園林。這種一成不變、生搬硬套的造園模式已經滿足不了當代人的需要。
中國古典園林已經發展到了一個后世無法超越的程度,但是我們可以把握古典園林的精髓,在現有的新的歷史條件下,結合新的材料和技術,再造中國古典園林在現代的輝煌。
日本是在中國古典園林的基礎上演變出具有他們特色的枯山水園林,他們的枯山水在世界上都占有一席之地,發展得很好。中國也應該有進軍世界的新的改革方針去應對世界。日本“禪”的思想領導著他們的園林,我相信,中國“人與自然的和諧”、“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思想同樣也能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發展出新的具有中國特色而又不失中國古典園林的“魂”的景觀。
4、中國古典園林進軍世界的改革應與全球化戰略融為一體
我們應該把古典園林進軍世界的改革與全球化戰略融為一體。時代的變化推動園林建設全球化,這不僅是園林發展的客觀趨勢,更是時代的要求,而在實施園林建設的全球化時,我們首先要強調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性。在國外建設園林不能簡單的抄襲或者遷移,而是在新的條件下創作,既要適應時代的需要,又要具有典型的傳統風貌。例如:
4.1公園建設
在公園建設方面,我們在強調民族特色、地域異性的同時,適度地融入異域民族風情,積極應用多學科成果,必能將公園建設成具有感染力、創造力、風格鮮明的''''現代的中國古典園林”。
4.2城市園林規劃
在城市園林規劃方面,應整體綜合考慮,建立必要的框架,掌握延伸的角度與層次,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的共存空間,而摒棄中國古典園林的單一成體,就無法研討中國古典園林歷史與文化,其園林生命、園林生態、園林文化就不能永續發展。
因此,我們必須在園林建設中既考慮繼承傳統,又考慮有所創新。既考慮中國文化,又考慮世界發展,積極吸取中國古典園林的造園精髓,保留中國古典園林的人倫空間和“天人合一”精神,克服她老的功能缺陷和過分封閉的文化負面效應,使用現代先進的科學文化藝術,更好地將中國園林建設推向新的。
5、中國古典園林在國內的發展
在國內,古典園林同樣也是一切造景設計的基礎。近些年來,在它的基礎上已經形成了多個學科交叉的新型學科,如:園林設計、環境設計、規劃設計、風景園林設計等等,這些學科雖然名稱不一樣,但其所共同追求的“普遍和諧”的傳統觀念都是一樣的。古典園林中“天道與人性和諧”的一貫思想指引著他們將自然山水比德、仁智、“道發自然”為探求規律,遵循“反璞歸真”、“樸素自然”為審美標準,以自然而然的大自然才是真、善、美的。
5.1中國古典園林是現代園林設計的靈感之源
中國古典園林是現代園林設計的靈感之源,古典園林的造園思想精髓更是我們現代造園設計的理論基礎,因為一個好的園林作品并不是憑空臆造出來的,而是從“鄉土”中“生長”出來的,正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道理,一方水土出一方園林景觀。
5.1.1對中國古典園林的研究是了解本土地域文化的捷徑
中國現代風景園林的發展,需要本土風景園林師的艱苦努力。中國的風景園林師必須關注風景園林的本土地研究,積極探索富有地域性景觀的文化特征,這樣才能設計出“土生土長”的風景園林作品。
5.2中國古典園林面對西方思潮的沖擊需把握兩點
5.2.1開拓思路,拓展中國園林的設計領域
面對西方思潮的沖擊,現代設計師更要開拓思路,挖掘古典園林的現實意義,把中國的古典園林造園手法、空間布局形式、造園要素以及文化等等,應用到更廣泛的領域。
5.2.2融會貫通,探索科學嚴謹的設計方法
1.1意境的追求
中國古典園林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起源于文人墨客及士大夫階層對于世事的感悟與態度,避世及享樂的意識促使這2個階層熱衷于構筑“不出世既賞世”的園林形式。階層的態度導致其意識領域的開放,使其十分重視意境及韻味,對詩畫意境的追求也體現在造園態度上,追求“多方勝境,咫尺山林”般的境界。中國文人畫作的特點在于寫意,與西方寫實相比,更多地表達了一種超脫原貌的精神,這種“開高軒以臨山,列綺窗而瞰江”的情懷在園林中的體現,成為了中國園林的特點——源于自然,高于自然,雖由人作,宛自天開。通過各種身心的感受營造整體環境,來更進一步感受這種自然之美,如拙政園中的留聽閣(取意留得殘荷聽雨聲)和聽雨軒(取意雨打芭蕉),留園中的雪香云蔚亭(來源于味覺的感受)等。
1.2形式的表達
中國古典園林的一大魅力在于其獨立性及不可復制性,留存至今的不論是皇家園林還是私家園林都有其各自的特點,根據造園的目的、造園人的心性及造園立意的不同,各自擁有獨一無二的風格特色。如網師園精巧幽深、典雅隱逸的宋代園林;拙政園平淡疏朗、曠遠明瑟的明代風格;留園布置精巧、奇石眾多的清代風格。
1.3空間的利用
園林中的不同空間布局與利用呈現出園林之間迥然不同的風格。如同借由空間的豐富組成形式,在園林整體環境構成中產生引導的作用,廊的運用常具有明顯的引導意味,將人們引致某個特定景物的所在地。又如利用地形的起伏,在整體垂直立面空間中增強韻律感,亭、廊和榭在立面空間中此起彼伏,再利用建筑本身的輪廓線造成水平面上視覺的疊加,極富變化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再者景物虛與實使得空間滲透效果十分顯著。利用障景、漏景,隔景等手段進行分隔空間的處理,在分隔的同時又使其相互連接和滲透。在密集的景物中產生豐富的變化,曲折幽深卻又不顯閉塞。
2古典園林建筑類型
隨著園林的逐漸發展興起,人們對于建筑的要求已經不僅僅局限于住房,在這樣的形式下產生了類型豐富的建筑,如堂、廳、樓、閣、館、軒、齋、榭、舫、亭、廊、橋等。人們賦予了每一種建筑形式不同的內容加以區分各自的功能。例如,堂,一般是一家之長的居住地,也可作為家庭舉行慶典的場所;樓,一般用作臥室、書房或用來觀賞風景,本身也可作一景;榭,一般都是在水邊筑平臺,用以觀賞為主,又可作休息的場所;亭,體積小巧,造型別致,供人休息、避雨。屋頂的形式多變、類型豐富是古典園林建筑的一大特色,各種屋頂運用不同,表現的效果也不同。例如,廡殿頂因其造型大氣和裝飾精巧多見于皇家及寺觀園林;歇山頂因其屋脊靈巧富于變化在園林建筑中最為常見;硬山頂樣式簡單,是人字形屋頂的一種;懸山頂形式較為多變,也是人字形屋頂的一種;卷棚頂線條較為平緩,緩和建筑的聳立感;攢尖頂因其靈活輕巧多用于體量較小的建筑,平面形式多樣。在這些屋頂形式的基礎上,造園者又在屋頂上加蓋一層,形成重檐,較于單檐屋頂更顯莊重大氣,二者的組合搭配提升了建筑的可觀性。
3現代園林中對古典元素的運用
現今的園林建設涵蓋的范圍越來越廣,但不論在哪種形式的園林形式中,古典園林的應用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住宅區、公園及街道綠化中,幾乎都可以看到其中包含的中國古典園林元素,如仿古建的亭臺、牌坊等,但在這些古典元素的運用中很大一部分沒有美感和協調感。
3.1“疏忽”的意境
中國古典園林對于國人的吸引力在于古人的風骨情操和對意境的追求,園林不僅僅是庭院和建筑,更是一種處世的態度和對情感的抒發?,F代園林中的古典園林要素僅留于表面形式,疏于空間格局規劃布置,遺漏園林建筑的的構造技藝。造園者的意圖已經不再以景喻情、思境相偕,更多的是迎合實際住宿和游玩的美觀需求。這種本因精神與自然欲求而產生的古典園林,現在已經僅僅成為人們對古人安逸生活的猜測和向往,在現代園林中的出現也只是一種祭奠和懷念。
3.2“變形”的建筑
1.1生成期——山莊附屬園林
法國式風景園林的開端很難精確地定位到某一時期,與歐洲其他國家的風景園林相似,羅馬帝國的影響奠定了法式風景園林的思想基礎。在羅馬,風景園林最初是由蔬菜和果樹組成的,在著名的專著《De agricultura(農業志)》有相應的論述。公元1世紀時期,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典范大多是著名山莊附屬園林,例如大奧密花園、龐培花園、帕布利花園、赫庫蘭尼姆花園。
1.2轉折期——私人及修道院園林
風景園林實踐在法國被認為是自然美與人類理性原則相結合的藝術,是文化的一種表達。諸如層次感、幾何形態、比例尺度等價值觀自然而然地在景觀設計的手法中得到體現,這些原則也是法國風景園林的重要特征。也是文化價值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許多人完全相信自然中神靈的存在。這種價值觀使得現在仍具有重要歷史研究價值的羅馬擁有大量的綠地空間、私人公園和城市廣場。宗教活動對于法國早期風景園林設計活動同樣具有重要影響。公元4世紀到5世紀,羅馬帝國的統治終結,由修道士們修建,作為修道院中心的園林成為了中世紀園林的代表。這些園林被高高的灌木叢和建筑物隔絕,通過精心設計,嚴格遵循著秩序、幾何形態和組織方式,沿襲了羅馬時代的設計風格。廣場通常被用來分隔成不同區域,在園林的中心放置一棵樹,一片水塘或一口井,這樣的設計傳統且簡單,同時也改變了原始植物種植的功能,將園林景觀變成了一個冥思自然、救贖和凈化心靈的場所。麗舍森林是其中一個典型的法國案例,并始終保留著原貌。
1.3成熟期——文藝復興庭院及城堡花園
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同的世界潮流影響著歐洲的發展歷程。公元8世紀,阿拉伯人征服西班牙和西西里島,伊斯蘭園林的影響波及整個歐洲,但是法國風景園林受其影響并未持續很長時間。公元14世紀文藝復興運動最先開始于意大利佛羅倫薩地區。直到公元16世紀,法國文藝復興運動興起,法國風景園林逐漸變為開放式的自然景觀,強調與自然環境關系的緩和,Philibert de l’Orme和Pierre Lescot就是那個時代兩位著名的風景園林設計師。公元16世紀末隨著亨利四世統治的到來,重要的科學和技術進步出現,涉及幾何學、光學,以及風景園林設計。這些活動引入了透視這一新的設計元素的出現。法國庭園是那一時期核心地域的象征,也是中央集權的重要體現。富有的資本家有能力雇傭私人風景園林設計師來建造他們的私人庭園,巴特魯瓦花園和著名的維康府邸花園都是那個時期的代表作品。在著名的巴洛克時期到來之前,法國的風景園林經歷了一段過渡時期。人們努力證明能夠使自然環境秩序化。當時的人們認為自然是在混沌和紛亂中進化的,人類站在其對立面,是科學和智慧的代名詞,并且應當顯示他們的主宰地位。這種思潮最終迎來了古典巴洛克時期的到來。
1.4全盛期——勒諾特式花園
勒諾特式園林產生之前,法國的風景園林設計靈感主要來自意大利,意大利風景園林的風格表達實際上更多地是關于情感和對美學的感觸而非邏輯和理性精神。而勒諾特時期風景園林的自由思考變得越來越重要,對幾何基本原則的回歸,也吸收了更多的透視與組織方式,這些原則受到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法國建筑師Philibert De l’Orme的影響。勒諾特時期的法國風景園林,美學欣賞始終是價值觀的重要部分,象征著人類的勝利與對自然的駕馭。園林完全被設計成一個封閉空間,是建筑內部空間的延續。游覽者穿過一連串的空間,就像循著設定好的路線。建筑師構建園林的建筑語言不斷講述著有關臥室,綠色劇院,樹墻間行走,沿著水的層級的故事。地面被草地覆蓋,猶如地毯一樣。每叢灌木都被精確地設計安置,以創造完美對稱與和諧關系;由數學比例和道旁的雕塑營造韻律感;水面構建流線變化,反射倒映出天空的景色。這些設計也從某些方面反映出了法國在城堡內部結構設計方面的高超技藝。
1.5融合期——城市公園運動
隨著工業革命的開始,風景園林在歐洲各國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風景園林不再是單一的表現形式,風景園林設計開始融合多種藝術形式。許多法國著名藝術家,例如作家Jean-Jacques Rousseau和畫家Hubert Robert,他們對待自然的思維方式產生了變化。畫家Hubert Robert在他的作品中畫了許多廢墟。公園在這個時期十分流行,在法國第二帝國時期,隨著巴黎的豪斯曼大規劃,人們希望建造更多的公園,更大的植被覆蓋面積。城市周圍的森林和自然景觀被更多地人為設計,作為法國重要的景觀。與此同時,Vauban和他所建造的城堡很大程度地影響了法國如今的景觀和城市設計,這些城堡如今成為了綠色公園,同時也是歷史的見證,銘刻著法國園林史上公園的重要性。浪漫主義與英式造園手法同樣影響著法國風景園林,這一類型的演變體現了更大的自由度和隨機性,代表有著名的埃麥農維勒莊園。
1.6二戰后期——當代風景園林
當代風景園林設計中很難發現古典風格的烙印,當地風景園林最有名的是由建筑師Christian de Portzamparc設計的拉維列特公園和雪鐵龍公園。這些園林通常以其復合功能著稱,而它們最初的設計目的是用于陪襯一座文化中心或重要建筑物。例如,拉維列特公園的重要性體現在其新功能上:一座曲折的藝術感強烈的建筑圍繞著它,使得在室外聆聽音樂會、歌劇甚至于看電影成為可能。在如今而言,人們更看重這些新功能而非其形態與植被的種類。雪鐵龍公園仍然使用傳統的對稱式,但在自由性和不規則性上做出創造。
2法國古典主義風格園林賞析
對于法國古典風格風景園林一直受到法國民眾的喜愛,例如巴黎非常受大眾歡迎的杜伊勒里宮與巴洛克式暖房。雖然古典主義風格的園林已經不是當代設計師所親睞的風格,但是許多具有美好回憶和欣賞價值的古典主義園林本很好的保留下來,依然在發揮著維護和美化這種傳統造園方式的作用。
2.1馬賽伯雷利公園
風景園林的主要的價值取向應該是園林的功能性,充滿自然野趣的天然山水景觀也同樣受到人們的喜愛。因此,法國許多公園或園林的風格常常介于強調對稱性、透視原則的法式園林與強調植物自然生長、充滿田園氣息的英式園林之間。其中的代表作有法國南部馬賽市伯雷利公園。伯雷利公園是馬賽的公共市政公園,被法國文化部列為法國著名的園林之一。公園規模17公頃,由三個花園組成。建造于1766年,這曾經是Borély家族的產業。公園有湖泊、各式花園、草坪、噴泉和博雷利城堡,在公園門口租雙人自行車,還可以租手劃船,可以躺在草坪上看書曬太陽、野餐、玩游戲。
2.2布爾日主教堂公園
布爾日主教堂公園位于一座法國中部城市布爾日,著名的布爾日大教堂附近。布爾日大教堂始建于1195年,歷時60多年才完工,是法國中世紀基督教的權力中心,與沙特爾大教堂一樣是第一批哥特式建筑,隸屬于同種風格建筑中的佼佼者,以勻稱的比例、雕刻、繪畫以及彩色玻璃聞名。布爾日主教堂公園歷經幾個世紀,見證了不同的歷史風格的變遷。這座園林內部以法式對稱的園林布局形式為主,記錄了傳統的造園方式,向人們展示了城市自然環境的美景。整個外部空間由一個自然式的園林構成,展現了真實的英式自然風景園風格。
2.3費謝爾斯庭園
費謝爾斯庭園是一座建在一片沼澤上的花園,向我們展示了“裝飾藝術”風格。自然環境的美與憂傷對設計師的影響多于古典園林風格。這個花園超過有4公頃分類的紀念碑。在梧桐樹,玫瑰花園,法國花壇和一系列的池塘形成一個和諧的整體。透過弧形修剪可以看到被修剪得非常精細的紫杉,就像是一幅完美的雕塑作品。有些植物修剪成幾何形狀,可以欣賞盆景、噴泉、雕塑,在樹蔭下的長椅或在陽光下伴著鳥鳴,煩惱會奇跡般地飛走。
3結語
一、山繞水圍的神仙佛道模式
先民們出于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觀念,產生了山岳靈石祟拜與昆侖神話,以為主宰神靈世界的至高無上的上帝和群神,在人間的住所是居于世界之中的昆侖山,昆侖山上具備了理想的仙居環境(《山海經•海內西經》)。神山周圍有神水,山上有神樹、水井,并有守門神保護。山上有“平圃”、“縣圃”、“懸圃”、“疏圃”、“元圃”、“玄圃”等仙境,圃中有池。山水環繞的昆侖山模式,成為中國園林文化中仙境神域景觀模式之一。
先民出于靈水祟拜,產生出具有海岸地理型特色的蓬萊神話體系:大海中有三座神山,蓬萊、方丈、瀛洲,高下周旋三萬里,頂平曠可九千里,洪波萬丈的黑色圓海成為天然的護山屏障,山上既有可供人類居住的金玉琉璃之宮闕臺觀,賞玩的苑圃,那里有晶瑩的玉石、純潔的珍禽異獸,又有食之可以令人長生不死之神芝仙草、醴泉和美味的珠樹華食。
秦始皇、漢武帝首先運用蓬萊神話系統提供的仙海神山景觀所創作的宮苑造型,成為后世帝王創作宮苑池山的一種“秦漢典范”,士大夫們也競相仿效。
佛教須彌山模式,須彌山即妙高山,原為印度神話中的山名,本義是位于世界中心的金輪之上。后為佛教所用,指帝釋天、四大天王等的居所,其高八萬四千由旬,頂峰居帝釋天,山腰為“四天王天”,居四大天王及眷屬。山周圍為七香海、七金山,第七金山之外為咸海,咸海中有四大布洲,洲外又被鐵圍山團團圍住。而九山八海之中心是須彌山。
以上神山和大海結合的景觀模式,呈現出水圍山繞樣式,山上有植物和建筑俱全,是個安全性強、生態環境特別優越的生存空間。
費爾巴哈講到過“一種精神的水療法”,認為“水不但是生殖和營養的一種物理手段……而且是心理和視覺的一種非常有效的藥品。涼水使視覺清明,一看到明凈的水,心里有多么爽快,使精神有多么清新!”(費爾巴哈《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德國哲學》第542—543頁)而植物茂密的青山,引來飛禽走獸,帶來鳥語花香。春山淡冶如笑,宜游;夏山青翠欲滴,宜觀;秋山明凈如妝,宜登;冬出慘淡如睡,宜居,足可“和于明陽,調于四時”(《素問•上古天真論》)。綠色植物具有調節改善小環境的氣候、保持水土、滯留、吸附、過濾灰塵以凈化空氣、殺菌、吸毒吸收噪音等作用,對人類有醫療保健功能。以盛夏植物的降溫作用為例,綠化植物龐大的根系象抽水機一樣,不斷從土壤中吸收水分,然后通過枝葉蒸騰到空氣中去。一般一株中等大小的榆樹,一天至少可蒸騰100升水。(馮采芹編《綠化環境效應研究》,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2年第39頁)如果一株樹木每天能蒸騰88加侖(1加侖等于45460升)水,即可產生l億焦耳的熱量消耗,它抵得上五臺一般室內空調機每天運轉20小時。(同上第172頁)又能產生被喻為“空氣維生素”或“空氣長壽素”的空氣離子。
承德山莊是“逢草逢花莫不香”,乾隆在《松鶴清樾詩序》中寫到:“進榛子峪,香草遍地,異花綴崖。夾嶺虬松蒼蔚,鳴鶴飛翔。登蓬瀛,臨昆圃,神怡心曠。洵仙人所都不老之庭也,”乾隆詩曰:“壽比青松愿,千齡葉不凋。銅龍鶴發健,喜動四時調?!?/p>
二、風水佳穴模式
風水佳穴的意念模式,被西方科學家稱為“東方文化生態”。風水說源于中華先民早期對環境的自然反映。新西蘭奧克蘭大學的尹弘基教授提出風水起源于中國黃土高原的窯洞、半窯洞的選址與布局,距今6000多年前陜西西安半坡的仰韶文化,已經是一個典型的風水例證。(丁一等《中國古代風水與建筑選址》第6頁)可見,古人環境吉兇意識,是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的生態經驗積累,中國原始人選擇的適合自己居住的滿意生態環境,是中國人理想環境的基本原型?!吨芏Y•地官司徒》“以相民宅”的目的是“阜人民,以蕃鳥獸,以毓草木,以任土事”。
中國古代造園講究風水,又稱堪輿,風水術以四靈之地為理想的環境,“四靈”具體化為山(玄武)、河(青龍)、路(白虎)、池(朱雀)等環境要素。所謂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但用的是相對方位,并非東西南北的絕對方位。其堪輿工具“六壬盤”和風水羅盤,是時空合一的相卜占地工具,是將天人合一思想模式化和儀軌化。風水將最吉祥的地點稱為穴,穴的四周山環水繞,明堂開朗,水口含合,水道綿延曲折。追求環境的回合封閉和完整均衡、背陰向陽、背山面水、坐北朝南,爽塏高敞,“具有日照、通風、取水、排水、防澇、交通、灌溉、采薪、阻擋寒流、保持水土、滋潤植被、養殖水產、調整小氣候,便于進行農、林、牧、副、漁多種經營等一系列優越性”(侯幼彬《中國建筑美學》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第195頁)。這種山環水抱,重巒疊嶂、山青水秀、郁郁蔥蔥的自然環境的和諧風貌,形成良好的心理空間和景觀畫面,反映了中華先人的攝生智慧。
今天,中國的風水說被國外生態學研究者充分肯定,被稱為“通過對最佳空間和時間的選擇,使人與大地和諧相處,并可獲得最大效益、取得安寧與繁榮的藝術”,是“駕馭龍的真正的科學”,譽其為“宇宙生物學思維模式”和“宇宙生態學”。(轉引自俞孔堅著《景觀:文化、生態與感知》第96頁)
清代乾隆時請法國傳教士韓國英協造圓明園,“希望北面有座山可以擋風,夏季招來涼意,有泉脈下注,天際遠景有個悅目的收束,一年四季都可以返照第一道和末一道光線”,注重了人和自然的有機聯系及交互感應。如乾隆造的“靜宜園”,建在北京西郊的香山山坳里,北、西、南三面環山,“即舊行宮之基,葺垣筑室。佛殿琳宮。參差相望,而峰頭嶺腰,凡可以占山川之秀、供攬結之奇者,為亭、為軒、為廬、為廣、為舫室、為蝸寮。自四柱以至數楹,添置若干區”(《日下舊聞考》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因山勢高低層層構筑建筑物,與周圍的蒼松翠柏、溪流瀑布、峭壁懸崖,相融相和,猶如天造地設一般。避暑山莊也是“自然天成地就勢,不待人力假虛設。君不見,磬錘峰,獨峙山麓立其東;又不見,萬壑松,偃蓋重林造化同?!?康熙《芝徑之堤》)因為“勝景山靈秘,昌時造物始……土木原非亟,山川已獻奇。卓立峰名磬,模拖嶺號獅。灤河鐘坎秀,單澤擅坤夷?!鹚铺斐窃O,無煩班匠治。就山為杰閣,引水作神池?!?乾隆《避暑山莊百韻歌》)。李約瑟在《中國之科學與文明》中說:“在甚多方面,風水對中國人民是恩物,如勸種樹和竹以作防風物,強調流水靠近屋址之價值都是?!?/p>
傳統風水說中還體現了保護原生態環境的意識。如風水術有關植樹的規定,有大環境和小環境兩類。在大環境中,風水術認為,草木為龍之皮,來龍是村落住宅、墓地之命脈,伐山木必至傷龍。且樹木位于吉方者,伐之則去吉,位于兇方者,動之則招兇,所以嚴禁伐木。
三、閉合式壺天模式
中國神話中將也稱海中三神山為“三壺”:南朝梁蕭綺《抬遺記》載:“海上有三山,其形如壺,方丈曰方壺,蓬萊曰蓬壺,瀛洲曰瀛壺?!笨梢娕钊R仙境也都屬于“壺中天地”,道教中的“壺”,不僅盛滿仙藥,而且還是方外世界的意象。《后漢書》載;“費長房者,汝南人也,為市椽,有老翁賣藥懸壺于肆頭,及市罷,常跳入壺中,市人莫視。惟長房于樓上睹之,異焉。因往再拜,乃與俱入壺中。唯見玉堂嚴麗,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飲畢乃出。乃就樓口侯長房曰:''''我神仙之人,以過見責,今乃畢,當去?!薄皦靥臁边@種仙境模式,實際上是封閉式的小天地,里面應有盡有,陶淵明的桃花源、“壺園”、“繭園”、“纟見園”、“芥子園”等都是一種閉合式空間的形象體現。大如承德山莊,小如三四百平方米的私家小園,都有高高的圍墻四面圍合,具有安全姓和私秘性,這是中國宅園式園林的基本特點,營造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主人在園中,不下廳堂,盡享山林之樂,享受與自然交感的美感?!八蓷潫ㄔ葡?,瑞圖麗景;蓬壺開日月,仁境長年?!比嗽谄溟g,感到無限的愜意和酣足。
(一)散點透視與動態連續風景布局
透視是處理空間景物的方法,會對所描繪的對象產生直接的影響。在中國山水畫構圖設計中,對景物的觀察是從一點到另一點的散點透視法則,這有別于西方繪畫的透視法則。散點透視法則沒有固定的焦點,是根據對象高度、深度或者遠近變化,從觀察者的感受和觀察方向的變化進行選擇刻畫。山水畫散點透視的方法是把不同的時空間景物融合到一個畫面中,畫家的創作有很強的主觀性。如龔賢的《溪山無盡圖卷》由十二幅山水圖合成一幅,表現了“山有本支而水有源委”的畫理;梅清的《山水十條屏》也是此意。散點透視的構圖設計理論,對中國古典園林設計中景觀元素的組織、四時造景季相變化的運用有重要的價值。
(二)中國山水畫與古典園林的透視法則與構圖
山水畫家宗炳在《畫山水序》著作中,總結提出了山水畫散點透視的理論,比歐洲的成角透視學要早很多年,但兩種理論有很大的區別。畫家們為了集中表現大自然的本質特征,反映空間無限延伸關系,摒棄了“目有所極,故所見不周”的成角透視理論,采用視點運動的畫法,縮千里于尺幅之中。園林景觀設計強調時間與空間的結合,其設計過程是連續的、動態的。因為園林一般由多個觀賞層面和角度不同的景區或者景點構成,作為園林設計師,要把這些景區、景點之間的空間位置安排好,展現最佳的觀賞面和角度,達到“步移景異”的效果。園林中的某一景點,當人們停留下來感受景色與空間時,與靜態構圖的繪畫形式是基本相同的;而當行走觀賞時,則形成了運動延伸的空間關系。園林景觀設計所追求的在有限的空間內展示無限的自然之美,這與中國山水畫散點透視構圖形式所產生的效果是基本一致的。山水畫的構圖設計有開始和結束的處理方法,能起到統領全局的作用。園林的經營布局與此相同,也有起始、發展、、結尾等不同而又相互聯系的階段,能使人們在觀賞過程中,隨著行走路徑的變化而不斷提升自己的藝術感受。山水畫的構圖法則多樣,宗炳提出了“遠映法”,宋代郭熙以此為基礎提出了平遠、高遠、深遠的“三遠法”構圖,一直影響至今。我國古代山水畫中深遠的構圖形式較少,平遠、高遠構圖則頗為常見。而在中國的園林設計中,為了增加空間的縱深關系也多采用平遠、高遠、深遠的手法,比如亭臺樓榭等關鍵景面使用隔水望山的手法,提升空間意境之美。在設置假山時,設計師也注意控制空間的位置關系,采用高遠的構圖形式,以產生高大的感覺。在園林空間處理上,古人講究在同一畫面或者同一個園林空間中,要有開闊視野的遠景,滿足極目遠眺以欣賞遠處美景的要求;也需要有封閉近景設計,停下腳步細心賞玩,或獨處一隅孤芳自賞,滿足靜謐的需要。二者共同存在于同一景區中,能提高園林空間的藝術情趣。
(三)中國山水畫與古典園林的寫意表現
中國山水畫與古典造園藝術都具有借助作品性質來表達和喚起人們情感共鳴和對意境空間聯想的作用,主要以“寫意”抒發表達為主??偟膩碚f,寫意包括抽象、概括創作手段和立意手法。中國園林對自然的態度是取其局部的景觀來加以提煉升華,滿足造景的需要?!耙蝗薄耙簧状笔鞘軅鹘y文化思想的影響而常用于園林設計的通用手法,也是中國園林對自然的表現中最有力的手法之一。人們在造園活動中會不自然地融入自身的思想感情和理念,且園林是山水畫的物化形態,也是中國山水文化思想的體現。但由于園林受所在城市環境的限制,要想搜盡奇峰融入小空間之中,就需要將自然的精粹高度概括提煉,突出特色。園林設計可以借鑒山水畫寫意的手法達到移天縮地的目的,置景于方圓之間,再靈活運用“借景”手法來延伸空間。在園林設計中,采用什么樣的手法來營造景觀,產生怎樣的意境,設計者從山水畫中找到了設計的源泉,形成園林立意構思。如把一塊奇石象征山峰,小溪象征河流,用一片枯葉代表秋天意味。寫意手法的運用代表了中國傳統的藝術思想,也是園林造景手法之一。
二、中國山水畫和古典園林疊山與皴法的處理
勾、皴、點、染、擦是畫山水畫的五個步驟,是山水畫技法的高度概括。皴法在山水畫中用于表現山石結構肌理,把描繪對象作了分類,在現實、抽象、美學之間尋求折中的方法并達到平衡。與山水畫的皴法相對應,在中國古典園林營造中,疊山理水所占空間比例較大,有重要的地位。中國古典園林設計結合山石畫法的技法論,使得山水畫和造園過程中對山石的處理表現幾乎一致。除此之外,山水畫中山石表現技法對園林中的置石形式也產生了極其明顯的影響,臺灣建筑學者漢寶德指出,范寬的一峰居中畫法,夏圭的一峰直立以近景表現,對園林中石藝的影響最為顯著。特別是宋以后,由于寫意山水畫地位的逐漸提高,山水畫描寫山石質感的皴法逐漸統一,畫山如畫石,文人畫家們普遍接受以山為石的思想,表現山和石的方式日趨一致,使得人們更容易接受園林中疊石為山的概念。宋代山水畫家米芾提出了“瘦漏透”的品石觀,樹立了對山石審美藝術的標準。山水畫論《畫鑒》中也提出了“漏則體肥而若瘦”的論述。“瘦、漏、透、丑”的山石審美原則來源于中國山水畫的皴法,影響了造園疊山的選材范圍,體現了歷史文化價值所積累的審美理念在不同對象上的表現形式。
三、二者在色彩表現上的相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