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3 01:37:29
序論:在您撰寫本科學員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本科 論文 質量
一、 當前學士學位論文存在的問題
(一)導師質量意識不強,個別導師指導不力
學院絕大多數導師能夠認真負責的指導學員,但也有部分導師質量意識不強。只教書,不育人。有的導師只管學習、不管思想,缺乏對學員的人文關懷,對學員思想動態了解不足,對個人發展和實際困難關懷不夠;有的導師掛名帶學員,實際上沒有真正管學員,與學員缺少交流,有的導師自身形象不好,師范作用不強。
(二)生源質量明顯下降,學員自身努力不夠
學院自2004年以來本科招生人數減少后,本科生來源也由應屆高中畢業生改為士兵學員,生源質量較之前大大降低,原來招生的學員都是超過一本線30分以上,而士兵學員幾乎是高考落榜后,參軍入伍,在部隊服役兩年,參加全軍統考后錄取的,士兵學員文化課基礎整體不如青年學員。學員自身學習積極性不高、學風浮躁,不愿做打基礎的事情,以急功近利的思想完成學士學位論文工作,不求高質量,只求過得去。
(三)學術理論性欠缺,問題與對策不相對應
學術理論性是評價學位論文的關鍵性指標,其判斷尺度包括研究性議題、學術性話語和理論視角。一個具體的、鮮活的社會現象要想成為一個學術研究性議題,需要經過十分復雜的理性思考與理論凝練過程。而本科生在撰寫學位論文之前,大多都缺少這樣的過程。本科生大多還是按照傳統的“三段式”來組織論文的內容,即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有一些學位論文大致看,結構完整,思路清晰,但仔細看內容,就會發現前面提出的問題與后面的解決對策不存在對應關系,問題是問題,對策是對策,各不相關。
(四)管理方面存在薄弱環節
教學管理干部質量意識不強,對學員學位論文質量關注不夠,管理的有效性、科學性重視不夠,尤其是質量管理的有效性沒有到位,在這方面還存在薄弱環節,還存在一定差距。
二、 提高本科學位論文質量的新舉措
(一)要在“教風”上下功夫,發揮導師主導作用
指出“教之本在師。師資隊伍建設直接決定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學位論文質量,必須在著力培養“愛崗敬業、為人師表、嚴謹治學、精益求精”的教風上下功夫,著力建設一支能站在科學前沿、引領發展的“帥才、將才”隊伍,以良師育良才。一是培育優良師德師風。強化導師第一責任人的責任觀念,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重視導師的言傳身教,以導師高尚的師德和高水平的業務能力影響學生。二是嚴格導師準入。完善導師遴選辦法,加大政治思想、學術道德、學術水平等軟實力考察力度,完善招生標準,優秀生源向“名師”聚攏。三是實施導師制。導師制是由專業老師對本專業的學生實施的學業、生活、思想等多方面的輔助指導,借助導師與學生建立的良好合作關系以及長期接觸的便利條件,讓導師直接作為學生的論文指導教師,整個指導過程一氣呵成。增強教師責任心撰寫學位論文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需要教師給與必要的指導,像選題、論文結構設計等重要環節,教師一定要指導到位。教師應增強責任心與事業心,克服學生人數多、指導精力有限等困難,把保證學位論文質量作為人才培養的工作目標。四是建立導師考評機制。破除導師“終身制”,把師德師風納入考評體系,形成能上能下的動態機制,形成導師是一個崗位、一種責任、一種榮譽的理念。五是加大獎勵力度。每年對獲得優秀學位論文的導師,給予大力表彰和重獎。
(二)要在“學風”上下功夫,激發自主學習動力
抓學位論文質量,需要優良學風做保障。指出“軍隊院校要在端正學術風氣上作出表率”。提升學位論文質量,必須在著力培養“主動學習、勤于思考、追求真理、勇于創新”的優良學風上下功夫。。一是加強自主學習意識。引導學員牢固樹立“發奮努力學習、成才強軍報國”的人生價值追求,將主動學習統一于強軍夢、人生夢之中。二是強化憂患意識。樹立質量危機意識,建立質量保證體系,加強全程淘汰力度,打消少數學員“進校門就進了保險箱”的錯誤觀念。三是加強獎勵激勵機制。設立專門獎學金,對學業成績優秀、綜合素質強的學員予以重獎,激發學員奮發向上的學習動力。四是加強學術道德教育。增設學術道德必修課,定期組織學術道德宣講,引導學員認清學術不端行為的危害,堅決抵制不良學風。
(三)要在“管風”上下功夫,強化聯合育人機制
提升學位論文質量,必須牢固樹立“管為學、管為教”的理念,建立管理干部、導師聯合管理機制,真正形成上下合力抓人才的好局面。增加本科生學位論文的開題環節。論文選題是學位論文的關鍵環節,題目是論文的眼睛,保證選題的質量是保證學位論文質量的重要措施之一。針對本科生常見的選題問題,將開題時間定在大四上學期, 一方面,有效避免選題方面的錯誤,另一方面,較早的確定選題,可以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積累資料,深入思考。在教學中確定研究問題提高學位論文的學術理論性,必須經過復雜的理性思考與理論凝煉過程,這一過程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教師需要幫助學生發現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問題,使學生對問題的認識從感性上升為理性,再用理論進行概括和總結。同時,教師應較早的將學位論文的選題要求講述給學生,使學生較早明確選題方向。各級教學管理干部,一定要高度負責,勇于擔當,同導師一道,把好學位論文撰寫的各個環節,切實提高學位論文質量。
三、結束語
達成共識并成為行為規范。美國的大學領導者認為:學校的發展方向和遠期目標要在大學的領導層形成清晰的集中意識;但絕不僅僅單獨由學校領導層做出最后決議;戰略定位和規劃目標應是學校發展和個人行為共同的思想基礎,是全校上下的行為規范。學校的各項決策都必須緊緊圍繞發展方向和遠期目標進行規劃。同時還將長期目標分解為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短期目標,并創建科學的指標體系和監督體系以確保完成。獨立思考和獨立辦學的能力。為引導大學正確定位,美國政府積極放權只做引導,通過制定相關法律法規來引導高等學校制定科學的發展規劃和目標。政府的作用僅僅是把握戰略方向,而具體戰略定位和目標則由各個大學根據自身的優勢和特色制定。政府雖然有立法約束,但真正的決策權依然歸校方,校方在制定規劃和決策時具有獨立性,這為學校健康持續發展提供了前提和無限可能。
二、影響當前我國新建本科高校發展原因分析
政府方面引導模糊而又簡單僵化。根據我國相關立法規定,我國的教育行政部門有權監督高等學校的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并且負責制定對其評估辦法。這一規定沒有考慮大眾化教育時代所出現的分層、分類教育的現實情況。這導致我國許多高校不能從實際出發,盲目追求實現表面的標準化建設,忽略自身優勢和特色發展,從而導致高校教學模式化、無差異、無特色,最終造成培養出來的學生缺乏個性,降低了人才競爭力。此外,我國希望通過政府財政支持,積極建設“985計劃”與“211工程”等高水平大學。這使得為得到更多的財政支持,許多院校盲目擴大規模,豐富學科門類,片面追求學校外部結構的高大上,忽略學校本身的內部建設和提高。而一些新建高校更是盲目追求高目標,致使專升本、本科由普通升重點、爭碩士點博士點現象層出不窮。當前高校的運行機制還有待于進一步改善。學校是一個整體,是由高校領導、教職員和學生組成的大家庭。生存和發展是所有高校面臨的重要問題,也是每一個校領導、教工和學生應當關注的大事。高校的定位不僅要反映出校領導高層的意志,也要體現教職工的想法,更主要的是滿足學生未來發展的需要。所以高校的定位應達成全校共識后,進而得到全校教職員工在心理上的高度認同,并將其化為實際行動,從而最終實現定位中的目標。就目前來看,我國高校官本位和行政等級意識濃厚,對學術權力和民主管理的重視越來越少,這在一定程度上背離了以人為本,平等自由的理念。沒有教工的真正參與,高校定位僅僅是管理層的事情。具體制度出臺后,缺乏教工的認可,從而造成制度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運行不暢,缺少向心力和凝聚力。此外,中國傳統文化對高校定位也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傳統文化為我國的進步與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國人的思維和價值取向。如大同思想,在主張特色化高等教育的今天,仍強調同一的思維模式與單一的價值取向,不利于形成與其他高校不同的高校定位。再如,中國傳統文化推崇道家閉關、佛教參禪,這些無一不采用自我反省的修養方式?,F今的高等教育發展如果繼續采取“自省”的方式,將因循守舊的思想貫穿其中,就不能及時關注外部環境需求的變化,必然使高校在競爭激烈時代遭淘汰。此外,西方文化比較重視科技文化的發展,而中國文化重視倫理,輕器物、輕技術,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對職業有偏見。長期的偏見,使得高等教育人才分配不均,一些專業門庭若市,另一些專業卻無人問津。
三、關于我國新建本科院??茖W發展的啟示
英國文學課程如此重要,但在西部新建本科院校中的教學現狀不容樂觀。首先,在西部新建本科院校,英國文學課程的教學大多停留在傳統課堂教學的模式中,教師只注重課堂講授,缺乏對學生文學鑒賞能力的培養?,F代化的教學手段沒有得到充分的運用,英國文學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對文學課不感興趣,更談不上課后自主閱讀文學作品了。其次,在西部新建本科院校,英國文學教學面臨學時嚴重不足的問題。從英國文學的教學實際看,英國文學作家作品眾多,而每班每周二學時授課,如此有限的時間無論如何是不能滿足學生全面和系統地了解英國文學整個過程的需要的。而且,受功利主義的影響,學生學習表現為重技能而輕人文,只有少數英語專業學生對英國文學課尚存一絲熱情,這點熱情也是為了滿足研究生考試和專業英語八級的需要。教師如何在時間少而學習內容多的現實狀況下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將是面臨的難題。再次,西部新建本科院校英語專業學生在學習英國文學中存在語言上的巨大障礙。英語專業學生雖然經過了英語技能課和專業基礎課的學習,閱讀文學作品有了一定的基礎,但距離讀懂原汁原味的經典文學作品還有很大差距。因為大多數作品都是從中古英語開始的,這對于接受基礎的、規范化的語言技能的英語專業學生而言,的確是一個嚴峻的挑戰。這種現狀就要求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使英國文學課程的學習不再枯燥乏味,尤其教師要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英國文學課的興趣。
二、英國文學課程教學策略
(一)經典名著閱讀與文學史有機結合
倡導英語專業學生大量閱讀英國文學經典名著。經典作品之所以經典就是作品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閱讀價值不菲。通過閱讀文學原著,才能了解英國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才能領略到該民族文學語言的精華。但面對的現實是,英語專業學生學業任務繁重,一方面沒有時間閱讀經典名著,只能浮光掠影閱讀譯作。另一方面,學生急功近利,只為完成學習任務,對閱讀經典名著不感興趣,原因是讀起來費時又費神。因此,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提高英國文學課程的教學質量,一方面在制定英語專業英國文學教學大綱時,要明確地指出經典名著閱讀書目。另一方面擔任文學課教學的老師要大量閱讀經典名著,應指導學生對經典名著進行有效閱讀,而不僅僅閱讀“文學選讀”的內容,以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同時,為了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還應加強對英語專業學生的國學教育。鼓勵英語專業學生選修文學院開設的經典國學課程,學會欣賞國學的精髓。這樣不僅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還使得學生融會貫通中西文化,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為了使學生更全面地理解英國文學的知識體系,教師應將文學史與名家名作賞析有機結合,在開學第一堂課就應該把文學發展的主要階段給學生一一梳理,即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新古典主義時期,浪漫主義時期,批判現實主義時期,現代主義時期等。
(二)教師授課與多媒體課件有機結合
教師為了實現每節課的教學目標,除了課前精心準備外,在課堂上還要采取多種有效的教學手段。英國文學距今大約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復雜的政治、經濟和歷史背景;龐雜的授課內容以及豐富的知識含量等特點使得每周二的學習時間遠遠不能滿足學習的需求,多媒體課件可以高效呈現英國文學課程繁雜的授課內容。多媒體課件有效綜合圖像、聲音、音樂、文字、動畫等多種手段,滲入到英國文學課教學中,激發了學生對英國文學的學習興趣和熱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需要重點掌握的作家作品進行分析評論,為了加深學生對重點作品的印象,不妨設計穿插經典影片賞析。影片賞析之前,教師應結合歷史背景,精心設計一些與影片密切相關的問題,看完影片之后,全班分成若干組,4人一組展開討論,接著選1人就本組的討論結果回答問題,這樣一來,同一個問題,大家從不同的角度補充闡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批評性思維和智性水平。
(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以學生作為課堂的中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在傳統英國文學課程的教學中,教師講述,學生記錄,課后整理筆記,對英國文學課程的學習只停留在知識積累的層面,談不上文學批評和文學鑒賞。為了鼓勵學生有效參與課堂教學,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在開學的時候,可以將全班分成15個小組,每個小組3-4人,以文學史的脈絡分配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對每個小組指定相應的上課任務,這種分工協作的學習方式,不僅僅豐富了文學課的內容,而且調動了學生學習英國文學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每個學生在上課之前有充足的時間查閱相關的文學資料,小組內部團結協作、討論交流,在課堂上每個組員根據自己的分工,輪流當“小老師”展示自己的成果,以小組為單位回答同學們的提問,對于不完整的地方,教師必須進行補充說明。有的學生表現相當出色,鍛煉自己的同時加深了對作品的理解,使整個課堂氣氛活躍,學習熱情高漲。同時,作為英語專業的本科生,為了提高其文學修養,教師要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文學作品用不同的文學理論作簡單闡釋。這些文學理論包括:精神分析法、社會歷史法及象征研究法等。這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成為學習文學常識和掌握文學批評方法的參與者,從而激發學生對文學知識的探索和培養學生應用文學批評理論分析文本的能力。
(四)對比與比較的教學方法比較
同一時期不同作家的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同時期不同作品的寫作風格,比較同一個作家不同時期的作品,可以充分地了解該作家的創作背景和敘述技巧。這種通過對比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牢固的記憶英國文學知識。例如,對英國文學中的古典主義詩歌和感傷主義詩歌進行對比分析,可以發現古典主義詩歌是對古希臘和拉丁作品的再創造,受到新興資產階級的歡迎,代表人物薄柏在詩歌創作中講究詩藝,用詞精巧,強調典雅,后世的讀者著重欣賞其工整規范的韻律之美。感傷主義的詩歌排斥理性,崇尚情感,注重對生存和死亡意義的探索,強調對大自然的體味和贊嘆。有一些被稱作墓園派詩人的作品很有代表性,其中最負盛名的是格雷的《墓園挽歌》,它將“退隱鄉間的詩歌與有關死亡之平等待人本性的夜思交織在一起”。接著,英國文學進入浪漫主義時期,通過對消極浪漫主義和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對比分析,可以發現積極浪漫主義者敢于面對現實,鼓勵人們向往美好的未來,而消極浪漫主義者往往還念過去,逃避現實。通過對比與比較,各派詩人的創作背景,寫作風格,語言特色的異同一目了然。此外,在英國文學課堂教學中,要加大形成性評價的比例,注重學生英國文學課的學習過程和情感態度。學生的學期總評應該綜合考慮各種依據,包括期末卷面考核,中期測試,讀書報告,課件制作等。對英國文學課程的學習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學習規律,鼓勵學生對小說續寫,改編劇本,創作詩歌等。
三、結語
課程設置離不開社會大背景,課程與社會的關系表現在課程與社會需求的關系上,即課程開設與否要考慮社會對專業人才的具體需求。新興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目標強調專業性和職業性,為就業準備。學前教育專業應與時俱進,簡單、機械地套用高等師范院?,F行課程只會固步自封。因此,課程改革勢在必行。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明確指出要加大實習實訓在教學中的比重,創新頂崗實習形式,強化以育人為目標的實習實訓考核評價;積極推進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制度的人才培養創新模式?!稕Q定》為學前課程改革提供了指導思想,明確了改革思路。新興應用型本科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只有熟知幼兒教師能力要求,全面、深入掌握用人單位需求,并將其準確反映在課程體系中,將課程體系與從業要求對接、培養標準與專業認證對接,才能培養出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過硬、滿足崗位需求的高質量人才。
二、改進已有課程設置
1.充實通識課內容因為幼兒學習的內容包含語言、科學、社會等領域,再加上幼兒想象力豐富,對諸多現象充滿好奇,所以通識課應加入有關人文、科學、自然等課程,只有不斷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擴充其知識面,才能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工作需求,為個人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同時,幼兒教師要具備與幼兒溝通的能力,了解幼兒身心特點,能深入淺出地講授知識,因此,還應在通識課中加入相關教育課程,但內容要淺顯而廣泛。
2.調整專業課程通過增加課時,加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對學科專業課程和技能課程的學習。針對學科專業課程,可將一些基礎課改為選修課,合并較為相近的理論課,從而減少學時、學分;就技能課程而言,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與藝術系學生不同,在掌握相關技能的基礎上應以實用性、工具性為主,加強對兒童歌曲伴奏、兒童操的編排等藝術類課程及幼兒園環境設計、玩具制作、簡筆畫等和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有關的實用美術課。此外,為體現辦學特色,提高學生就業率,結合地域資源,學校還可開設一些特色課程,如蒙臺梭利課程、剪紙、泥塑等。
3.加大實踐課程學生在校期間少有機會接觸社會、了解未來就職崗位,對于如何與他人交往多半來自于已有經驗,如何與幼兒做到有效溝通更是紙上談兵。為進一步加強學生社會能力及工作能力,需要不斷增加實踐課種類,逐漸豐富實踐課內容,適當延長實踐課時間。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具體實踐中學會與人溝通,與人協作。
三、增開其他課程門類
1.幼兒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目無論從事哪項職業,從業人員都應獲得相關從業資格認證,幼兒教師作為一種職業也不例外。教師資格證考試改革于2015年正式拉開序幕,師范類大學畢業生領取教師資格證的慣例將被打破。教師資格證考試實行國考后,考試內容和難度都會有所變化,師范生與非師范生也不再被區別對待。只有考試成績合格者才能獲得教師資格證書,取得從事教師工作的職業資格。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應關注這一變化,適時調整。
2.專業方向課程幼兒園分工的不斷細化和專業化與目前高校采取籠統而又全面的專業培養體系不同步,高校希望把學生培養成既能勝任幼兒園教學、保育、科研等工作的教師,又能承擔學前教育行政管理任務的人才,培養內容大而全,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學??梢兄厮囆g特長生、營養師、雙語教師、幼兒園管理、高級家教等不同專業方向對學生進行特長培養,以突出學生優勢,增強就業競爭力。
3.幼兒教師職業道德類課程新教師招聘時,在諸多標準中道德修養被排在前三位。學生在選擇專業時的出發點因人而異,對幼兒及幼教職業的態度千差萬別。開設師德方面的課程,可以讓學生在校期間對幼兒教育的認識越來越深刻,并深深喜歡上幼兒教師這份職業。這樣,未來才會安于本職工作,全心全意地投入幼教事業。
4.0~3歲早教類課程我國社會發展迅猛,人們的工作節奏不斷加快,年輕父母為了給孩子提供好的教育紛紛選擇早教機構幫助孩子開發智力,因而我國早教事業發展如火如荼。與此同時,托幼一體化促使幼兒園招收低齡幼兒入園或開辦周末親子班以滿足社會需求。這就對幼兒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能安排幼兒與父母共同活動,又要善于與家長溝通指導家長育兒行為,所以學前教育專業有必要開始0~3歲早教類課程。
四、結語
法學本科教育首先是一種素質教育,法律人才的培養應當以素質教育為基礎是一種較少具有爭議的共識性觀點。從法律人才培養本身來說法律關系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決定了法律人才必須具有廣博的人文經濟、社會歷史乃至哲學基礎和自然科學技術基礎。素質教育的法學教育觀解決法律人才知識結構和通識性基礎的塑造問題,從這點上說法律的博雅性與通識性決定了法學教育的素質教育屬性。從我國法學本科教育的實際來說,法學本科畢業后有相當比例甚至是多數并不直接進入專門的法律職業領域,而從事和法律相關甚至是不直接與法律相關的職業領域,通識性知識與思維訓練也就顯得十分必要。因此無論就法學本科教育培養的法律職業性人才的需要還是就與法律相關的非法律職業性人才培養來說,法學本科教育的素質教育屬性都是必須的。這里的素質教育性質涉及的是法學本科教育中培養法律人的堅實的人文社科、歷史哲學乃至自然科學技術等知識與理念,從而樹立起博雅性、通識性法律人才的觀點,避免單純的法律匠人式的法學教育[4]。至于其中的法律專業素質不應當是此處強調的法學教育素質教育之內容,法律專業素質培養需要通過其法律專業教育和職業教育屬性來體現。其次,法學本科教育的專業教育屬性是由法學專業的本科教育屬性所決定的。法學本科教育首先是本科教育,本科教育的特點在于其專業教育屬性,這種專業必然具有學科的特點,它既不同于單純的技能培養的職業教育(VocationalEducation)也不同于培養學術研究性的法學科研人才。法學本科學教育目標在于培養法律人才獨特的法律思維和處理法律疑難問題的綜合專業能力,這種綜合的專業思維與專業能力必然建立在對系統化的法學綜合專業知識體系的掌握基礎上,自我國恢復法學教育以來,法學本科教育在專業教育上的成績是顯著的,法學專業經過上世紀的幾次調整整合形成了較為規范的法學本科專業教育體系。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有些學者在強調當前法學教育存在主要問題是法學教育與法律職業關系的脫節與混亂時,在突出法學教育職業教育屬性特點時,沒有注意了法學本科教育不同于其他法律教育的特點即本科教育的專業教育特點,專業教育是法律職業專業技能的基礎,沒有法學專業教育談不上法律職業技能,這也是法律職業教育特點不同于其他職業教育的重要特點。本科法學教育的專業教育特點決定了法學教育的學科教育的系統性和知識性特點。最后,法學本科教育的素質教育和專業教育屬性最終必然要導向法學職業教育,法學本科教育的職業教育特點是由法學教育內在固有的特點所決定的。第一,所謂法學教育的職業教育屬性指的是法學職業教育是法學專業教育基礎上的法律職業能力的培養,是LawProfessionalEducation,而不是LawVocationalEducation。在這里沒有法律專業教育便沒有法律職業能力的培養,法律職業與其他職業的區別在于其法律職業的專門性,從這點上講法律教育不應該有技能型的職業教育,法學教育與醫學教育有相似共同之處,這是由法官與醫生職業的專門性所決定的。由于我國對法官職業定位上的偏差(定位于公務員)導致對法官專業性乃至整個法學教育的目標定位認識模糊。只有良好的專業理論教育基礎上才能培養法律人真正具有的職業法律表達能力、探知法律事實能力和法律思維能力。因為“法學教育的目標不在于填鴨式的知識灌輸和法條的背誦,也不在于對天文地理的簡單通曉。而在于培養法律人才獨特的法律思維和處理法律疑難問題的綜合能力”[5]。第二,法學職業教育重點強調的是法學專業教育的導向是法律職業能力的培養。從高等教育的一般原理來說,專業教育的導向并非都是職業能力培養,換句話說,專業教育并不必然與職業相對應,事實上許多專業并非都有其對應的職業,這也是本科專業教育與單純技能教育的區別所在,職業技術教育的所謂“專業“一定是也應該是對應具體的職業,其培養重點在于職業的勞動技能。而本科專業首先是建立在特定學科基礎上的,并不必然與特定職業對應,當然最終會是職業能力培養與提升的基礎。但法律職業共同體如法官、檢察官、律師等的專業性使法學專業教育具有其他非與專業性職業對應的專業教育不同的特點,即法學專業教育必須以法律專業性職業教育為導向。當然,法學職業教育導向并不意味著法律人才僅僅面向法律職業共同體,更不能理解為僅僅面向公檢法或法官、檢察官、律師為主的單一的所謂法律職業,但以法官、檢察官、律師為主的法律人當然是法律職業共同體的核心,當然是法學本科專業教育的核心價值取向之所在。事實上,世界各國法學教育模式無論區別多大,均強調法律專業教育基礎上的專業性職業教育。總之,法學教育既是通識教育,也是專業教育,更是職業教育,通識教育是前提,專業教育是基礎,職業教育是導向(目標),教育部法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在制定法學本科教育的國家標準時將法學教育性質表述為素質教育、專業教育基礎上的職業教育,這種表述對我國法學本科教育性質定位是恰當的準確的。這種性質與定位下的法學本科教育既是理論學習,也是實踐培養,通過法學本科教育培養學生的法律表達能力、探知法律事實能力和法律思維能力。
二、本科法學專業職業教育目標的多元化
如果說整個法學教育的性質與目標定位為素質教育和專業教育基礎上的職業教育的話,那么本科的法學教育與其他形式的法學教育(如法學碩士、法學博士和法律專業碩士)之間定位的區別又在哪里。這是思考本科法學教育特性的關鍵,恰恰在這一問題上法學教育界思考甚少,更是甚少在此基礎上提出針對性的法學本科教育的培養方案及其本科法學職業教育目標的實現。法學本科教育的特性的確是需要我們認真對待與思考的問題。我們認為法學本科教育的職業教育目標的多元化應該是區別于其他形式的法學教育(包括科學學位的法學碩士、博士與專業學位的法律碩士)特殊性之所在。多元化的法律職業教育是本科法學專業職業教育目標之所在。法學本科職業教育多元化是相對于對法學本科教育職業化教育目標的一元化而言的,在當前強調法學本科教育的職業教育屬性與定位的討論中,許多人把法學本科教育職業教育目標理解成法學本科職業教育應當定位于培養以法官、檢察官、律師為主體的法律職業共同體的成員,進而認為“法學教育的培養目標主要是由法律職業的基本要求所決定的”[6]。以法律職業(法官、檢察官、律師)的基本要求來決定法學本科教育全部的指導思想下,出現了許多法學院本科教學中有意無意地以通過國家司法考試來衡量法學本科教育成績的現象。傳統的法學本科教育與法律職業教育的脫節的確不利于法學本科人才的培養,但把本科法學教育本科人才培養與所謂的狹義法律職業共同體的培養視為一一對應的關系,顯然也會損害法學本科教育的高等專業教育的基本屬性。如果把法學本科職業教育性質簡單地定位于對所謂狹義的法律職業教育共同體的培養,將會使法學本科教育的道路越來越窄。法律本科職業教育目標的選擇決定了狹義的法律職業共同體是法律職業教育的核心,但不是全部。簡單地一元化地把法學本科職業教育目標等同于狹義法律職業共同體的培養將會把法學本科教育引入另一個歧途。構建以法律職業共同體為核心的法律人是整個法學教育的目的和意義之所在。實際上,“法律職業(legalprofessional)泛指以從事法律事務為主要生活來源的特殊職業的總稱”[7]。事實上不同國家對法律職業和范圍界定也各異。廣義地說,“從事法律工作的人員如法官、檢察官、律師視為法律職業外,還把警察、會證員、法律顧問、立法工作者、法學教師及研究人員等法律工作者也納入法律職業范圍之中”[8]。任何一個職業共同體都是有其內核、結構層、表層以及相關聯的交叉的領域。法學本科教育作為法學教育的主體當然不可能只面對某個層次某些方面,盡管這些方面是其內核。內核的引導不能取代整個法學教育本身。法學本科職業教育目標的多元化、多層次化是由法學本科人才培養的社會需求、中國法學本科教育的現實和現代法學高等教育自身的特點所決定的。首先,從法學本科人才培養的社會需求上看,國家社會對法律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如果我們對這種多元化(應該說是多元化不應視為多層次)進行結構分析,這種需求至少有三個方面。
一是核心需求,即法律職業共同體尤其是狹義的全部法律職業共同體(法官、檢察官和律師)人員必須接受本科法學教育,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法律職業共同體的需求的核心地位也都會動搖,國家社會在構建狹義職業共同體時的必要條件須是接受法學本科教育。從這點上說,司法考試必須以法學本科教育為起點,否則法學本科職業教育的命題和法律職業共同體對法學本科人才培養的核心需求地位都難以成立。
二是對法學本科教育的普遍需求。在當代中國法學教育尤其是作為主體的法學本科教育擔負著法治國家、法治社會和法治政府建設的特殊使命,法治國家與法治社會建設需要的不僅僅是狹義的法律職業共同體人才,法治國家與法治社會的建設也不僅僅靠狹義的法律職業共同體。當今社會企業法務、政府法務、社會管理法務、行政執法無一能夠離開具有法律專門知識和受過良好法學本科教育的人才,從這種意義上說,國家社會對法律人才的需求更加廣泛,這種更廣泛意義上的法律人的存在才真正是法治國家與法治社會所必需的,在一定意義上說,法治國家與法治社會建設水平更取決于社會對此類人才的需求,因此,普遍需求比核心需求對法治國家與法治社會的建設更具超越性的意義。這種普遍需求客觀上也要求本科法律人才培養與教育不能僅僅局限于狹義的法律職業能力的培養,而是在核心法律職業能力上的綜合性的法律能力與綜合素質的培養,這也是現代法律復合型人才培養的應然內容。
三是國家社會對特殊法律人才的特殊需求也決定了法學本科職業教育目標是多元的。這種以某種特殊專門需求為導向的法律人才需求也是現代社會對法律人才需求的重要內容。如社會對某些國際化的專門法律人才、知識產權法律人才等。這種特殊需求的法律人才需要法學本科教育除了注意一般的職業法律人才具有的一般性知識能力素質之外,不需具有某些非法律專業的知識能力與素質,在法學本科人才培養中復合性人才培養有許多含義,其中也包含著多專業基礎上的法律專業或者說法學專業加其他某些專業,在這里雙專業、多專業法學復合人才培養也是法學復合性人才培養的題中應有之義。目前許多專業性高校開展的結合自身學校特色定位來培養合乎自身學校特點的復合法律人才對此類人才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如外語院校法律專業強調外語加法律專業,工科院校辦知識產權法學等等,均是滿足了特殊需求的法律人才培養。其次,從我國法學本科教育的現實來說,本科法學職業教育目標也必須是多層次的。我國法學本科教育是法學教育的主體,??坡殬I院校法學專業目前生存的空間很小,法律專業碩士教育興起其規模有擴大之趨勢,特別是近年出現的法碩(法學)、法碩(非法學)使法碩這種專業學位的教學也十分復雜,但總體數量與法學本科教育相比還是十分有限,法學專業學位碩士數量增加使科學學位法學碩士數量也日趨減少。此種情況下,與法律專業碩士不同的法學本科教育定位必須重新認真思考,目前全國已有624家高校開設法學本科專業,法學本科專業所在的大學無論從類型、層次、地域上均千差萬別,在遵循法學本科普通高等教育規律基礎上,其特色與水平的定位必有差異,不同特色水平的高校所辦法學本科專業其特色定位、水平定位、服務面向定位也必有差異,因此在強調法學本科教育的職業教育(LawProfessionalEducation)性質定位的基礎上必須而且只能堅持職業教育目標的多元化,這是從中國法學本科教育現實選擇。一元化的本科法學職業教育將會使全國六百多所法律院系失去特色,也無法滿足國家社會對法學法學本科人才需求的多樣化的要求,法學本科教育將會越來越窄,最終脫離法治中國建設的需要。最后,從現代法學本科教育自身的特點與發展規律上看,學科交叉與融合也越來越成為現代法學本科教育的重要特點,這也決定了法學本科職業教育目標是多元化的。法學本科教育的特色構建是所有本科法學人才培養中的重大問題,高水平也許本身就是特色,但不可能要求六百多所院校都是高水平的,特色的構建就顯得尤為重要。當前我國許多單科性或單科性為主的多科性高校辦法學本科教育,其特色正是在于結合自身院校的特色學科來定位和構建,這就決定了這類院校法學專業學科特點必須與其他優勢重點專業學科相交叉相融合。目前許多不同類別高校法學院系組織起來形成不同類別高校法學教育分會在探討特色法律人才培養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如全國財經院校教育研究會法學教育分會每年討論同類院校中法學人才培養中的問題,構建財經院校法律人才培養特色,這樣既推動了法學本科教育水平與特色的提升,也推進了此類院校主干學科特色的打造與水平的提升??傊▽W本科專業與其所在學校其他特色優勢專業學科的融合與交叉也將是本科法學職業教育多元化的重要推動力。
三、多元化本科法學職業教育的實現
從法學本科教育的一般規律與我國法學教育的現實性出發是探討我國法學本科教育性質與目標定位的必然思路。循此思路要求我們必須堅持:
一是本科法學教育職業化教育目標不能改變,多元化必須是法學職業教育的多元化,否則本科法學教育失去了導向性目標,沒有職業教育(LEP)的專業教育,就像沒有專業教育的素質教育不是高等教育一樣。二是狹義的法律職業共同體(法官、檢察官、律師)是核心需求,當然是法學教育核心目標,但不是全部。目前首先要做到的是實現法學本科教育是通往狹義法律職業的必要條件和唯一目標。三是建立在本科法學職業教育目標基礎上的一定是法學本科職業教育目標的多元化和可選擇性。不同類型、層次學校法學本科教育可選擇不同的職業化教育目標,各學校內部法學本科專業之內其培養目標也是可選擇的,多元化的選擇使本科法學教育職業化是多元的、多樣的,也才能更好地滿足國家社會對法律人才的多元化、多樣化的需求,進而推動法治中國之建設與法學教育之繁榮。對于多元化的本科法學職業教育目標之實現最為重要的是以下幾方面:一是關于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本科職業化法律人才的多樣化問題是每個不同類層次、類型高校都須認真研究的問題,不同層次、類型高校要結合自身的層次、類型和服務面向定位與特點,從國家社會對本科法律人才需求出發來構建本科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以廣東財經大學為例。我們在實施國家卓越法律人才培養時,適應多樣化法律職業要求,根據我校經管類院校的性質和辦學定位,以復合型、應用型法律職業人才為目標,以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區為載體,開展司法實務和企業法務卓越法律人才培養的創新工作。(1)卓越司法實務人才培養。司法實務主要以培養滿足廣東乃至全國法治建設需要的司法實務精英人才為目標,強化法學理論教學改革,由知識單一傳授轉向知識應用和思維能力訓練并重。夯實學生的法學理論功底,強化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從事法律職業所必需的尋找、運用法律的能力、認知案件事實的能力、法律推理能力、法律表達能力、法庭審判的控制能力、法律文書寫作能力和溝通協調能力等法律實踐技能。(2)卓越企業法務人才培養。結合廣東財經大學經管類專業的性質和法商結合的辦學特色,根據法學院畢業生的走向和廣東律師的業務特點,著力培養企業法務復合型法律人才,即在對學生進行系統的企業法律知識培訓的基礎上,突出訓練學生的非訴訟企業法律實務技能,如法律談判能力,合同的審查能力,法律風險的預測能力等,為廣東乃至全國的企業培養復合型法律實務人才。
二是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體系設置問題。多樣化的人才培養目標必須需要在培養方案課程設置中在強調法學本科教育一般規律基礎上要體現其各自的特點,這就需要對課程體系進行系統思考。首先,目前確立的14門核心課程是否是從法學的職業教育性質定位來設置的,是否過分地突出了法學專業教育的特點,目前許多法學專業對傳統核心課程教學內容進行改造,突出課程中的實踐實驗教學環節就是試圖克服此類課程中職業教育理念缺乏的現象,不僅如此,法學本科專業是否必須不顧其他專業定位整齊劃一地進行14門核心課程的教學,相比其他專業如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類本科專業法學類專業核心課程過多、學分過大也是不爭的事實,也為許多特色院校廣為詬病,核心課程的幾次修改成為各個法學二級學科利益博弈的結果,甚少考慮本科法律人才培養變革現實需要,這的確是教育部法學類專業教指委應當反思的問題。正如有學者指出的“現在許多核心課程的設置并沒有按照這種培養思路和教育規律進行設置,而是成為標榜某一分學科或部門法是否重要的標志。這種狀況造成的結果是很少考慮這些核心課程對培養高素質法律職業人才有哪些實際作用”[9]。法學專業公共必修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的學分比例過大,再加上必須的通識選修學分的安排,使專業選修學分過少,客觀上使法學職業教育目標多元化難以實現。
南航航天學院本科畢業實習基地選在江陰市的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這個單位成立于1978年,是中國航天測控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畢業實習主要安排在基地的技術部、通信總站、遠望2號測量船、港灣勤務大隊、勤務船大隊和船修所等部門,其中,技術部、通信總站和遠望2號測量船為重點實習單位。
2南航航天學院本科畢業實習的實習內容
在半個月的實習期間,首先進行具體的定點操作實習,獲得感性認識,進而了解測控跟蹤系統的工作原理及網絡體系結構,包括空間信息傳輸、地面測控、指揮、綜合布站、航天器軌道及測控參數分析等。然后參觀江陰航天測控基地的各個職能場所,了解地球站系統主要儀器設備的基本使用和操作,包括地球站監視系統及測試設備、分布式測控網絡傳輸與監視顯示系統等。最后,運用大學期間所掌握的專業理論知識結合具體的實習內容,完成專業實習報告和生產實習報告。
3畢業實習學生日記一覽
實習過程中,國內要求學生每天寫實習日記的教學方法已經獲得廣泛采用,南航也不例外。通過學生日記,可以了解實習效果。下面是學生的實習日記摘錄。2013年7月8日,出發:早上8點從南航出發,在兩小時的車程后,來到遠望二號實習基地。盡管在來這里之前,我已經上網查閱了遠望二號的相關資料,但親眼見到遠望二號后,還是不禁感嘆它宏偉氣派的外形。2013年7月9日,第一天實習:今天上午,我們系統地學習了船艇安全管理規定和保密十條禁令。接著,我們召開了暑期實習動員大會,介紹了這次實習的學習任務要求和安排:在進駐實習基地后,由基地安排人員給學生進行基地情況簡介,并組織全體學生參觀測控基地,全面了解航天測控系統,基地安排專門的技術人員負責學生在各專業實驗室的實習輔導。2013年7月11日,認識實習:今天上午,我們去機房待職,觀察船上的工作人員如何進行實戰操作。要求我們不許說話,只能看、聽、想,可惜我完全沒有看懂,這也讓我知道自己還有許多知識需要學習,許多技能需要掌握。下午,我們觀看了工程師對雷達天線的調試,看工作人員對地球同步軌道上的衛星進行跟蹤。2013年7月13日,參觀:原本以為遠望二號上的工作環境已經非常好了,在參觀完遠望21號和遠望六號后,我再也不會這樣認為了。2013年7月15日,航天特色:今天早上舉行了升旗儀式,我們和全船的官兵一起參加。盡管這是一只科研船,但是我還能深刻感受到軍隊的嚴謹作風。在下令轉身時,所有官兵的腳步聲整齊一致,甲板似乎都為之一振,感覺十分震撼。2013年7月19日,結束:十天前,我帶著好奇的心情、學習的動力來到遠望二號;十天后,我帶著對航天測控系統的初步認識。筆者認為實習日記可以對實習情況進行反饋,同時通過學生日記獲取進一步改革的思路,特別是對于提高實習效果大有裨益。再看另一個學生的日記,也會得到一些啟示。2013年7月12日,活動:下午我們去爬山了黃山公園的小山,全程7公里。天氣悶熱,36度。整個過程揮汗如雨,T恤都濕透了。最郁悶的是被蚊子咬了,我兩下拍死4個蚊子。明天還有去華西村參觀……。2013年7月16日,感覺空空蕩蕩:實習漸漸接近尾聲,早上不出操了,講座也少了,沒有什么可以參觀了。因為船上迎接大檢查,所以我們活動也受限制。晚上我們看了在船上最后一場電影,無聊得很。2013年7月17日,無聊了:實習就要結束了,晚上不睡了,起床也沒有激情了。早上起來就到碼頭集合,回去在整理內務。上午沒有活動,一堆人聚在一起打發時間,聊聊過去時光,打打牌……。
4對畢業實習的若干問題的認識與啟示
4.1問題①畢業實習實際上是接觸社會,接近現實生活,不像學校環境,而且一般的實習現場都不喜歡學生動手,所獲得的效果與學生想象的效果不符。②當前國內高校教師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都具有博士學位,大多擅長某一很窄的研究方向,所以很難理解實習基地的各種環節的真實含義。③最近幾年的實習經費有了較大的提高,但其他各種費用的增長,與國家其它實習單位一樣,南航航天學院的實習單位向學校收取的實習費也逐年增加,這使得畢業實習的經費捉襟見肘。④很多學生對實習作用缺乏認識,對實習缺乏積極性,個別學生在實習動員和實習過程中,也未能產生足夠的認識,還有一些學生此階段忙于他事,例如復習外語和考研等活動。
4.2啟示①現在指導教師的部分職能可以指導學生干部來完成,而指導教師大部分精力應該挖掘實習怎樣與專業課程結合,提高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探索如何引導學生能在有限的實習時間里,學到學校學不到的知識。②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基地及科研試驗中的很多內容還是比較生疏的,如果實習指導教師不研究,在短時間實習過程中,難以使得學生對實習獲取真正的認識。因此實習指導教師必須研究實習工程,實習指導教師還需要充當設計實習任務總師的角色。③實習指導教師應該結合畢業實習的目的,與基地人力資源部門進行協商,制定實習內容,并把核心課程知識引入到實習中。④畢業實習不僅是讓學生將所學專業核心課程知識與科研試驗相結合,更重要的是讓大學生了解航天系統的科研試驗與管理體制,實習指導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融入到基地文化中去。
5總結
我國本科院校的投資學課程考試方式還是以試卷為主,考試內容是關于一些定理概念方面的知識,很難有創新.而且考試手段也過于單一,不但養成了學生死記硬背,應付考試的習慣,而且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思維慣性,導致思想僵化,沒有創新意識.另外,我國本科院校的投資學課程平均只有36個學時,這樣的課時數對于綜合性強、實踐性大、應用性廣的投資學課程來說是遠遠不夠的.投資學的課程不僅僅涉及金融方面的內容,還需掌握數理統計知識.以CAPM模型為例,計算某一只股票的風險系數,要求學生熟悉金融學知識,也要掌握數據的收集與處理技術,而從我國目前的教學形式來看,很多學生雖然對學科中的知識理論有了一定的掌握,但是對該學科相關的知識卻是一竅不通,尤其是涉及實踐操作中的軟件應用,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從而制約了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本科院校投資學課程改革措施
因投資學本身的特殊性,在改革上應結合該學科的特點,進行以下方面的改革:
2.1教材選擇應科學適當
在教材的選擇上,首先,要考慮該教材內容是否順應當前社會經濟環境的發展動態;其次,教材所涉及到的教學形式應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及興趣方向;此外,在教材的難易程度上要由淺至深,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并有利于學生的自學;最后要考慮的是教材的內容必須與本科院校的培養目標一致,達到理論與實踐并重的要求.
2.2教學方法需要改進
由于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較快,使經濟專業教學內容變更的頻率較快,尤其是投資學科,其本身的性質對教學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運用現代計算機技術、網絡多媒體技術等多種教學手段,在教學方法上,由“灌輸式教學”轉變為“啟發式教學”,讓學生自主學習,開動自己的思維,在接受知識時由被動變為主動,達到最終的教學目的.其次,在教學方法上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多利用實訓室進行實踐操作,讓學生自己去搜索查詢數據、資料,培養學生的軟件應用能力,加強其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此外,搭建師生之間的交流平臺,提升學生自主發現問題的能力.據統計,在美國有66%的院校開展了本科生科研項目,并設有專門的科研辦公室,通過科研活動,可讓學生從最初的學習者演變為開發者、探索者,充分發揮出學生的才能,增強學習興趣,拓寬學生視野.
2.3科學調整課程設置
課程的設置是專業學科發展的關鍵,目前,我國本科院校課程設置安排的比較密集,出現了大量課程內容重復的現象.因此,有效調整課程設置,也是投資學科的重要改革內容之一.應適當的刪減一些不重要或重復的課程,這樣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度把握重要的知識,從而達到學習效益的最大化.
2.4加強軟件應用能力的培養
在投資學課程中,數據分析占據了很大一部分課程內容.其中,模板的處理作為投資學教學的基本內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我國的本科院校常以學習知識理論為目的,忽略了學生的操作能力.很多學生連最基礎的EXCEL數據處理分析都不會運用,對投資學的實踐性造成很大影響.所以,在投資學的課程中,可考慮開設一些與其相關的軟件應用課程,不但可以使學生在軟件操作上得心應手,更為今后投資學的學習做好有效鋪墊.
2.5改進考試方式
首先,應構建多元化的考核體系.可通過課堂布置小論文的形式來鍛煉學生在知識運用過程中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每一小組自主選擇一個科研項目進行研究,用科研結果進行這方面的成績評定;最后便是閉卷考核.通過以上三方面考核的綜合結果,來評定學生的最終成績.
3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