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06 02:41:16
序論:在您撰寫土木工程認識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通過對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市場的供需調研
表明土木專業本科畢業生絕大多數不是從事理論研究,而是直接面向工程第一線。市場人才需求既希望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又希望有較強的動手能力。用人單位尤其是建筑施工企業,更是需求工程技術人員要懂招投標概預算、懂工程成本核算;要懂設備安裝、懂工程裝飾裝修;要懂項目現場管理、又要懂技術全面運用的高應用型技術人才。
2傳統的本科“精英”教育模式下
“厚基礎”的培養目標遠不能適應當今快速增長的經濟勢頭對應用人才的大量要求。實際上,服務地方經濟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更注重的是能力的培養,因此,強能力的實踐教學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土木工程實踐教學需要改革和加強。
3目前的教學體系設計和教學效果仍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
如學生對專業基礎課及專業課中理論課排課課時少、內容分量重、講課速度快有很多的反饋意見,且考試不及格率高的現象普遍存在;理論課與實踐課銜接不夠、前承與后續課程銜接不緊湊;工程技術人員的基本功素質培養不到位、不扎實;課程設計與畢業設計分總關系相脫離;學生受教育的目標模糊,不明白大學四年后的自己應成為怎樣的“才”。諸如此類的問題值得去探索研究解決。
二理解和把握“重基礎、寬口徑、強能力”的涵義
“重基礎”:基礎為能力發展所必需,基礎指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理論基礎教育可確認為“夠用”“會用”即可,重點應放在通過實踐強化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養上?!皩捒趶健保和聊竟こ虒I的口徑與行業發展相適應,“土木工程”專業兼顧與“土”有關的各類相關專業,目前,如建筑工程、公路與城市道路工程、市政工程等領域,就建筑工程專業而言,就業服務的崗位已覆蓋了城鄉規劃、行政建設管理、建筑結構設計、工程項目管理、工程監理、工程項目招標、造價咨詢以及房屋建筑、道路交通和市政工程的項目施工等?!皬娔芰Α保簯獔猿帧暗胤叫?、應用型、工程化”,樹立“重項目管理應用、強能力素質”的目標。把“不斷加強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建設改革作為強素質能力的主要教學改革手段。通過統籌設計教學活動,強化和提升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把握和應用好“重基礎、寬口徑、強能力”三方面的尺度將是新一輪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重中之重。
三堅持“地方性、應用型、工程化”的教學實踐探討
1在人才培養方案上注重課程體系的系統性和教學內容的銜接性
土木工程專業基礎課及專業課開設30多門,課程體系可細劃為基本素質平臺課、基礎平臺和應用能力平臺。各課程之間有內在的銜接和規律。設計好基礎平臺、應用能力平臺和基本素質平臺各課程之間的合理的銜接,保證各平臺課的實踐部分的授課時數。以基礎平臺課服務應用能力平臺課程為目的,課程內容環環相扣,逐級遞進,如“三大力學”專業基礎課之間的關系、“三大結構”專業課程之間的異同,結構課程與項目施工類課程在行業中的應用,課程設計與畢業設計之間的分總關系。實現科學嚴密的教學課程體系。
2在教學計劃中對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提高實踐教學的課時比例和強度
逐步實現實訓實踐的開放?!霸趶娔芰Α钡哪J缴希岣邔嵺`教學的課時比例,解決實訓(包括實習、實踐、課程設計)課時偏低的問題。在教學方法上,調整重理論為重應用,如實踐教學課時不低于總課時的30%。通過大量實踐實訓教學,提高實踐能力。如《畫法幾何與建筑制圖》課程為專業基礎課,在工程素質及工程能力培養中的作用舉足輕重。授課以課堂教學和制圖室實訓教學相結合,課堂上強調“畫法幾何”內容部分的語法作用,以及“工程制圖”內容部分的工程圖線語言的交流作用。課堂講授借助形體模型輔助教具,教學過程直觀、形象,易于理解掌握,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安排制圖室實訓課時占到總課時數的一半以上,進行工程技術人員制圖和識圖能力的基本功訓練。實訓部分在此基礎上,系內將安排識讀實際工程的施工藍圖進行拓展練習,并將施工藍圖實訓從課堂延伸到課外進行開放,這是建筑工程系在今后課程改革的新舉措。類似的專業課《房屋建筑學》、《建筑工程施工與組織》、《建設工程概預算》、《鋼筋混凝土設計原理》、《鋼結構》等擬在課改中逐一探索完善。
3在“教”與“學”的過程中
讓受教育者明白人才培養的目標,把畢業設計這一大學期間綜合性的終端訓練,提前滲透到各學年的教學階段當中,以便更好地實現人才培養過程的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把畢業設計課題選定到實際工程應用中,使學生有畢業前就業的成就感,增加畢業上崗就上手的自信心。
4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
引入“案例”———工程實例教學。結合理論教學適當引入施工現場視頻、工程案例、動畫和圖片的多媒體教材以及國家標準、行業規范等案例資源,使學生身臨其境既開闊了眼界又增長了知識。
5在實驗室應用方面
沿襲傳統的驗證性實驗內容,針對大學生對專業的興趣,開設開放實驗室,嘗試改革傳統實驗教學的定時定點性、被動性、附屬性等局限,加強土木工程專業實驗教學的開放性、主動性和發展性。對大學生繪圖技能和基本功的訓練,我們開放了硫酸紙描圖實訓和CAD繪圖實訓;對施工組織與項目管理能力培養,我們開放了“廣聯達沙盤管理實訓”與“廣聯達工程造價計價軟件實訓”;對巖土與地基基礎有深造需求的大學生,我們開放了“西北地區特殊土研究實驗室”,根據自身興趣進行拓展和提升,初步實現分類教學、分類指導。
6在專業基礎課及專業課教學中有針對性地介入工程實訓
包括認識實訓、觀察實訓、演示實訓和操作實訓等。充分利用榆林學院在建工程項目資源,與建筑公司建立起長期穩定的生產實訓基地,與現場總工、項目經理合作組成外聘現場實訓實習指導教師團,達到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目的。
7在質量保證上
[關鍵詞]土木工程 創新型 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3)24-0062-02
近年來,國家及社會均對土木工程專業課程的設置、人才培養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適應技術不斷革新的現狀。目前,由國務院批準,并由教育部、財政部全面啟動并實施的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主要是對這一現狀進行的積極革新。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對“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具體解釋是:“質量工程”是以提高高校的本科教學質量為目標,提高優質資源共享為手段,按照“分類指導、鼓勵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則,在專業、課程教材、實踐教學與人才培養模式等 6 個方面進行改革與建設,支持和鼓勵高校在人才培養模式方面的深入改革和大膽創新,引導高校的本科教學方向,帶動教學的全方位改革和創新。所以,對于高校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是配合我國高校教學改革以及適應土木專業發展的趨勢而進行的高校人才培養模式。
一、國內外工程類人才培養的不同模式
(一)國外人才培養的模式
國外工程教育領域,具有代表性的兩種模式主要有美國模式和歐洲大陸模式。美國模式主要是由社會和學校兩部分組成,高校學生在校期間先進行工科基礎教育,學生畢業后則由社會提供具體化、職業化的專門教育,并且有各專業的工程師考試和職業資格認證的要求,在完成所有項目以后才能成為工程師;歐洲大陸教育主要以法國和德國為代表,其培養過程主要在學校完成,大學生在學校要先完成與工程師相關的基本教育和基礎訓練,獲得職業資格認證,則在畢業時可以取得工程師學位。國外工程類的人才培養模式,均對學生的基礎教育和實踐有著同等重要的要求。
(二)中國工程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中國工程教育則較為傾向于知識,其教育的主要目的和出發點在于傳承和創新人類的知識和文化,這種觀念也被稱為學科本位論。因此,也造成了中國土木工程教育的主要模式為:高校學生在校期間接受的是土木工程專業基礎知識的培養和學習,畢業進入專門企業以后,通過在企業具體工作的過程中來完成工程師的職業教育,自此才可以成為一名合格的土木工程師。
綜上所述,中國的工程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以及與之相關的課程設置都是沿革了國外的相關模式,但因為中國教育界和高校對于大學生培養的認知是在于知識的引導與學習,因此也造成了大學生土木工程師職業化培養的滯后,不能與其畢業后的職業生涯進行有力的結合,土木工程企業在招聘人才時皆希望大學畢業生已具備與工程師相關的基本能力,土木工程企業無需再進行其基本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對于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所以,土木工程企業的用人觀念也要求我們高校在土木工程人才培養方面進行變革。
二、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現狀分析
如上所述,中國工程教育人才較為偏向于知識的傳承和創造,因此,我國土木工程教育的現狀存在有多種矛盾體:第一,國家、社會、企業均需要工程師人才,而高等學校卻不培養工程師。第二,學校教學主體缺乏工程實踐經歷,而學生卻需要接受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
在第九屆(2008 )全國高校土木工程學院院長工作研討會中,總結了國內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出現的兩個明顯的特點:
第一,類型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定位。根據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指導委員會專家最新的調研統計,我國目前共有362所高等院校開辦了土木工程專業的本科教育,其中研究型大學(985、211學校)共有65所,主要是培養創新型人才,教學型學校297所,主要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 第二,不同類型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的社會需求在單位規模(大型、中型、小型)、單位性質(設計、施工、管理)、崗位層次( 總工程師、主任工程師、專業工程師) 等方面有所不同。
目前,較多高等學校對于實踐性教學和創新型能力培養不夠重視以及沒有充分合理的認識,部分高校只是簡單地復制研究型大學的辦學模式,使得高校畢業生一方面在從事科學研究時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不夠,另一方面從事施工技術時又缺乏相關的工程職業素養,從而導致了社會對于高等學校工程教育教學質量認同程度的不斷降低。
三、土木工程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的意義
(一)從宏觀角度講,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是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科學發展的基礎
黨的十七大、十報告中均提出要建設創新型國家的精辟論述。建設創新型國家,培養創新型人才是關鍵和基礎。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是針對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科學發展觀所實施的具體做法。
(二)從中觀角度講,培養具有良好創新型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是土木工程行業的發展的現實要求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土木工程材料的更新,土木工程建設市場的開放,使得這一行業的壟斷逐漸破冰,與土木工程施工和監理相關的企業也逐漸改變了過去的單一經營模式,并試圖向橫向全面發展。但是,現今的山區高速公路、大型橋梁隧道工程、超高層建筑工程、特大型水利水電工程和港口航道工程等各項技術的難度不斷提高,項目的管理與國際接軌,使社會對專業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與此同時,高校中對土木工程師的培養模式日益陷于“學術化”和“通才化”,畢業生對于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缺失已然與社會對土木工程師的實際要求脫節,土木工程行業所需要的技術、管理、創新等全方位高素質人才,在高校中未能如愿以償地培養出來,因此,要求開辦有土木工程專業的各類高等院校,必須轉換人才培養的思路,改革創新人才培養的模式,探索培養土木工程專業創新型人才的途徑和方法。
(三)從微觀角度講,探索和實踐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是保證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的根本
目前,我國高等學校畢業生都存在著找工作難的問題,這一方面與高校人數逐年增多有關,但也與高校工科教育嚴重的產學脫節有關,高校教育只重學術性和與當代最新技術的脫節,使得學生對于實踐有著眼高手低之惑。要解決“就業難”這種現狀,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樹立培養創新型人才的觀念,并逐步改革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模式,不斷強化本科生工程技能方面的培養,加強工程類畢業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四、土木工程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的幾點建議
綜上幾點,我們通過對國內外工程教育的比較以及對土木工程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意義的認知,可以發現工程教育必須緊緊跟隨當今社會的高速發展,同時必須以社會、企業的需求為導向,以工程實踐操作能力為要求,更好地培養社會所需求的工程師人才。在土木工程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上,筆者主要有以下幾點建議:
首先,在具體的教學中,第一,要加強實踐教學的環節,逐步深化地為學生創造創新實踐平臺,改善實踐環境,推動學生自主創新活動;第二,在設置培養方案的環節上,要不斷地完善工程教育中的工程設計和實踐類課程體系,使得這兩方面的課程能夠貫穿高校學生整個大學教育過程,爭取使得學生的創新設計能力有較大的突破;第三,不斷深入和摸索高校的產學研結合模式。高校應當努力爭取校企共建、技術研發中心等實踐基地的建設,在行業專家的指導之下,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次,在教育觀念上,第一,做到大眾化教育和技術教育的平衡發展,培養學生基礎知識和實踐能力并重。第二,建立校內外雙導師制,以校內老師培養學生的基礎知識,校外企業技術老師則進行實踐能力的培養。這樣,學生才能在綜合素質方面得到提高,將具有更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學生將更為主動地學習和具有更高的工程設計創新能力。第三,要有國際化教育的思路,高等學??梢酝ㄟ^網絡教學和雙語教學,使學生能夠接觸到所學專業領域中最高精尖的技術和知識,也使學生能夠有高度的國際視野和嫻熟的技術溝通能力。
[ 參 考 文 獻 ]
[1] 姜秀英,俞亞南,陳仁朋.土木工程創新設計實驗班的架構與實施[J].高等建筑教育,2009,17(6):109-112.
[2] 朱炯.土木工程專業創新人才的能力培養途徑探討[J].徐州工程學院學報,2006,21(5):93-96.
[3] 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教高[2007]1號)[Z].
【關鍵詞】風險;風險分析;決策理論;不確定性;風險厭惡
一、引言
在過去的十年中,關于環境保護、福利和個人的安全,同時可利用自然和金融資源的優化配置等可持續發展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社會關注。因此,土木工程中的風險和可靠性分析方法,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得到主要發展,并且作為土木工程應用中的一種決策支持工具其重要性也日益增加。盡管在一些專業領域,對風險管理,資產管理等行業的興趣正迅速增加,然而,在土木工程領域,減少風險和風險緩解措施的相關計劃并不被完全看好。風險和可靠性分析實際上是一個涉及多學科的工程領域,除了需要在一個或幾個經典的土木工程學科有堅實的基礎以外,還需要透徹的理解概率論、風險分析和決策分析。沒有跡象表明,對風險評估的關注度將在未來減少。未來的發展和社會對基礎設施的維護和保養將可能更多的需要加強對風險評估的關注。工程應用領域的風險決策分析的巨大需求和對各獨立學科中的風險分析辨識的明顯不足,其直接結果就是,經過多年發展風險分析的實踐范圍已擴大到相當廣闊的范圍。實踐經驗以及幾個基準研究已經清楚地表明,根據各專業人士的執行情況和客戶要求的不同,風險分析可能實際上代表不同的事情。這種情況并不令人十分滿意的,風險工程專業應該努力定義風險分析,為風險分析確定一個最好的工程實踐,并建立一個分類和風險分析的標準化框架。本文嘗試提供一個關鍵的概述和關于風險分析的一般性討論,目的在于解決土木工程設施所產生的一些特殊問題。本文強調為風險分析建立一個正式的基礎的必要性,并考慮了決策理論的風險分析,討論和分析了這個視角下的各種缺陷。
二、風險的定義
Risk是一個比較常用的概念,可以和Chance、Likelihood以及Probability這樣的詞互換使用,用來表明我們對某一討論的事物的狀態的不確定性。然而,既使我們可以從討論的背景中理解不同的單詞的具體含義,在工程決策中,我們依然有必要更加準確的認識風險一詞。在后面我們將會看到,技術風險的典型定義是對一個特定的行為的預期后果。這種定義與保險業中關于風險,以及歐元、美元,人類的死亡人數,有毒物質的暴露極限等風險可能的解釋是一致的。然而,盡管背后的理論和哲學的框架極其相似的,關于風險的定義、分析、處理和風險的監管要求,以及相關的術語,已經演變為不同的土木工程學科。
三、風險分析的具體實現
(一)概況
風險分析可以用一個通用的格式來表示,這在很大程度上與應用無關,風險分析是否執行與活動的風險是否可接受相關,或者是否為一個管理決策的基礎服務。一種基于澳大利亞/新西蘭風險管理的代碼流程顯示出風險分析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由于系統需求的變化,操作經驗的增加,以及其它與系統性能相關的新信息,決定了風險分析是一個需要定期監測和審查的過程。
(二)危險識別
土木工程設施中的風險分析的一個任務便是找出潛在的風險,即風險的來源。這個過程在風險分析中起著關鍵的作用,因為只有主觀或客觀上確定了危險的存在,才可能考慮風險的評估。如果所有相關的危害都是不確定的,則風險分析將導致有偏見的決策,這將導致不必要的付出,并且最終可能導致不可接受的對人和環境的高風險。不同的危險識別技術已在各種工程應用領域,如化學、核能和航空中蓬勃發展。其中主要有:初始危害分析(PHA);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FMEA);故障模式影響及危害性分析(FMECA);危險與可操作性研究(HAZOP);風險篩查(HAZID SESSIONS)。土木工程設施中的風險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人為失誤造成的。然而,在設計、施工、使用和維護等方面,人為因素造成的危險很多時候都被忽略了。這就不能不引起了一些懷疑,風險分析是否是確保系統安全的唯一方法。
(三)邏輯樹分析
如果已經確定了系統工程中風險的不同來源并且分析了風險的成因,那么邏輯樹可以用于全局風險的進一步分析,并對各個組成部分的風險貢獻做出評估。在后面將要描述到的風險分析的理論公式中,邏輯樹分析為評估各分支概率決策樹以及相應的后果提供了工具。在目前的風險分析中主要使用以下的邏輯樹的類型:故障樹、事件樹、原因/結果圖。由于故障樹不能直接適用于依賴性基本事件,他們不是很適合于對所謂的普通失效事件概率做出評估。對于土木工程的應用,這種局限是很嚴重的,依賴性是一個普遍的特點,而不是風險事件中的例外。原則上,事件樹可以處理這種依賴關系,這看起來似乎是一個很有前途的一般風險分析工具。
(四)不確定性建模
風險分析通?;谝延行畔⒌幕A上,而信息通常為不確定或不完全的。事實上,在影響決策和風險分析的變量可能會受到幾個來源的不確定性影響,這些大致可歸類為:(1)固有的或現象本身的自然變異性(偶然性或1型不確定性)。(2)模型的不確定性:(i)不確定性,是否所有影響模型的因素都包括在內;或(ii)不確定性,模型如何描述各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認識論或2型不確定性)。(3)統計不確定性(認識論的或2型不確定性)。對變量的了解程度越多,建模和統計參數的不確定性就會減少,例如通過收集和分析額外的數據和開發改進的預測模型。然而,未來的事件并不總是同歷史數據直接相關的,在試圖對超出數據范圍的事件進行預測的時候,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不確定性的來源,即使是相同的設備,也總是依賴于風險分析的目的。例如,為設計新的設施,其不確定性可能基于現有設施的歷史數據的分析(即過去的經驗)。然而,這些預測的不確定性可能無法捕捉到真實的這一新的建筑設施的不確定性(如混凝土質量或操作環境可能不同于預測)。因此,后驗風險分析將會提供更為精確的結果。在對隨機或非平穩過程建模時,風險決策分析中的參考期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一個事件往往建模為遍歷性隨機過程,然而,長時影響或其他影響(如厄爾尼諾現象)可能也是需要考慮的。進一步的,短期參考周期的不確定性似乎顯得更為合理,但當預測模型外推為長參考周期時,不確定性就可以很容易地擴展并增加不切實際水平的可能性。這種情況是可能發生的,例如,關于退化過程隨機建模的長期預測的準確性是有限度的。最后,在許多情況下,風險分析中不太可能包括所有用于風險分析的概率模型的不確定性源。系統研究小組的專家表示,對于所有的失敗事件,包括人為的錯誤,無法預料的失效模式等等,這些不確定性的來源本質上是非定量的。盡管如此,“最佳實踐”要求執行質量保證措施和進行同行評審,通過改善不確定源來增加可靠性和分析的精確度性。
(五)風險評估
圖1 先驗分析和后給決策分析中的決策樹
風險分析最簡單的形式是所謂的先驗分析法。在先驗分析中,任何決策和活動之前,都會在統計信息和概率模型的基礎上進行風險評估。在實踐中,這通常出現在設計新設施的過程中。圖1利用一個簡單的決策樹說明了先驗分析的原理。在先驗分析中,每一個可能的活動或選項的風險(預期效用)可以用下面的公式進行評估:R=E[U]=■P■C■,其中R是風險,U是事件,P■是第i個分支概率,C■是第i個分支事件的結果。
圖2 預后決策分析中的決策樹
后驗分析原則上是和先驗分析具有相同的形式,然而,在分支概率和(或)決策樹后果方面的變化反映了所考慮的問題已經轉化為風險降低措施、風險緩解措施和額外信息收集的影響。后驗分析可以用來評估活動的效用,這實際上已經由亞曼迪蒂斯完成了。例如,為了評估現有設施,設施的測試和檢查將被寄希望于揭示更多設計、施工中的失誤,從而獲取更準確的可靠性分析。
預-后驗分析可以用圖2所示的決策樹的說明。關于活動中使用的預-后驗分析最優決策法可能在未來得到執行。預-后驗分析一個重要的先決條件是需要對未來的行動制訂一個明確的決策規則,并將在計劃動作的結果基礎上產生效力。預-后驗分析形成了一個強有力的決策支撐工具,并被廣泛應用于基于風險的檢驗計劃之中。然而,到目前為止的預-后驗決策分析在風險評估中已被嚴重忽視。
需要注意的是,先驗或后驗決策分析中不同事件的概率可由邏輯樹分析、經典可靠性分析、結構可靠性分析和其它聯合方法來評斷。因此,風險分析除了為決策制訂提供構架以外,還在系統的各個方面包括因素模型中發揮效用。下面部分將討論的風險評估需要的兩個組成部分:結果分析和概率分析。
1.結果分析。失敗事件的后果通常是由直接影響人民和他們的環境,如生命傷害和經濟損失來衡量。大多數競爭的后果是造成低概率高損失的災難性后果。例如,據邁耶估計,核電站事故的后果是可能造成大約140億美元的財產損失和30年的期間內(早期的和潛在的死亡)超過48000人的死亡。
估計后果的最主要困難是如何是比較直接經濟損失(建筑物的損壞,生產損失),間接損失(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失業率)和非貨幣損失,例如生命的損傷、對環境的破壞、社會分裂等。事實上,一些技術已經足夠成熟,可以為不同活動造成的不同后果提供必要的比較手段。已經有各種嘗試量化一個人的生命經濟價值的方法出現,這些包括:(I)由于過早死亡而放棄的收入值為450000美元;(II)生命的統計價值相當于1600000美元至8500000美元;(III)政府補償意外死亡金。然而,也許更有意義的計算方法是使用一個社會指標來反映個體對國民生產總值的貢獻,人均預期壽命等時間。
考慮到基于政治愿望和環境保護相關的巨大的經濟影響力,如海上石油生產設施的退役,清理被污染的地下水和太陽能的開發,構建一個與政治價值無關的環境質量保護一致性框架是非常重要的。最終,這與環境質量和人類的生活質量是息息相關的。
傳統上,結果模型的分析一直是基于安全損失的基礎上,即生命損失或損傷。然而,最近的工作已經開始注目于現有服務設施,主要關注的是大檢查,延長使用壽命,保持老化的設施運轉的維修費用等。在這種情況下,由于用戶的延遲或停機時間造成的間接成本是可觀的;例如,成本數據的分析表明,用戶延遲和額外的車輛運營成本,比如交通改道或者橋梁關閉大約為初始建設成本的25%。
2.概率分析。經典可靠性理論用于分析不同載荷條件下的相同類型的,滿足統計獨立的大量因素構成的系統。這個發現在航空、核能、化學、建筑和工業過程中得到廣泛應用??煽啃苑治龅睦碚摶A是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學科,以及運籌學,系統工程與質量控制。這些因素的失敗概率可以通過從操作經驗觀察得來的相對失敗頻率來解釋。(1)經典的可靠性分析。如前所述,經典可靠性分析主要用于估計那些能夠預測在設計和操作系統中起重要作用的技術元件壽命的統計特性。這些特征包括預期的失敗率,風險函數,預期壽命和平均失敗間隔時間。模型所考慮的系統通過邏輯樹,其各個因素由決策節點來代表,從而可以評估各種定量措施的效能,例如系統在指定周期內失敗的概率,在系統中引入冗余的積極影響,檢查和維修活動的成本等。大多數的技術系統的失敗率形如浴盆曲線。對于許多技術組件而言浴盆曲線是很典型的,比如出生缺陷,生產失誤率等。當部件存活了一定的時間,這意味著出生缺陷是不存在的,可靠性隨之增加。此后一段時間隨著年齡的老化穩態性能發生變化。具有恒定失效率的功能檢查部件很少使用,然而,對于具有緩慢增加的失敗率的功能性檢查部件可能是有用的,可以計劃使用只要這樣的失敗率不超過一定的臨界水平。如果失敗率函數在開始是準恒定,然后突然有一個急劇的下降也沒有太大的用途。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替換策略更為合適。各種組件類型的浴盆曲線的有效性已經受到了廣泛的質疑,不可能被認為是一直有效的。顯然,圖3顯示的失敗率隨著時間的變化不是恒定的。在這樣的情況下,隨時間變化的失敗率被稱為風險函數。這是一個條件失敗率,定義為組件或者系統在時間t時刻的失敗概率。
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在觀察的基礎上對失敗率的評價。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失敗率數據可以從不同的應用領域的失敗數據庫中獲取。當然在評估失敗率的時候必須小心,如果組件在觀察期的初期并不是新的,其失敗率可能會超過估計(值),如果觀察到的時間間隔太短,可能觀察不到失敗的發生。對于這樣的情況,各種文獻提供了不同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另外,失敗率也可能采用最大似然估計方法來處理,在這里選擇的概率分布函數的參數可以在觀察到的失敗次數的基礎上來估計。
圖3 失敗率函數的浴盆曲線
(2)結構可靠性分析與需求能力可靠性分析。關于結構組件或其它需求能力系統,如水壩,管道,機械零部件等的可靠性與電氣元件相比較是不同的;即,在大多數情況甚至個別組件失效的機理下,既使許多年的時間間隔其發生失敗的情況亦是非常罕見的。結構組件失效主要是由于極端事件,如極端風、雪崩、大雪、地震,或聯合作用,而不是由于老化或系統退化。然而,當前土木工程設施的老化或者退化等其他形式的“故障”已越來越多的成為問題的源頭。
對于可靠性分析,有必要建立基于參數的統計特性等可用信息的概率模型。這些信息可能包括有關年度極端風速資料,混凝土抗壓強度等實驗結果。事實上,荷載和抗壓能力的概率模型的不確定性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由于缺乏失敗概率的相關知識,并且在此基礎上進行評估必須對失敗概率有充分的理解,即不再考慮結構的真實失敗概率而考慮結構性能的不確定性。
對于一個結構組件,其不確定的抗力R和負荷S被建模為隨機變量的概率密度函數fR(r)和fS(s),失敗概率可以定義為:
P■=P(R≤S)=P(R-S≤0)=■F■(x)f■(x)dx
假設負載S和抗力R在統計上是獨立的??沽的累積分布函數也可以被稱為一個脆弱性曲線。脆弱性曲線是不依賴于負荷建模的,并有助于分離和確定抗力和負荷的不確定性對結構可靠度計算的影響。該系統性能和具有高負載的不確定性和可變性密切相關,如地震、颶風、洪水等。
在一般情況下,抗力和負荷不能僅由兩個隨機變量來描述,而是通過隨機變量的函數來描述。因此,失敗概率的一般公式可以通過以下的n維積分來確定:
P■=■f■(x)dx
其中f■(x)為基本隨機變量向量的聯合概率密度函數,積分范圍為失敗區域。除了非常特殊的情況下和大多數實際應用中的數值近似方法以外,要解決式中的積分問題是不容易的。結構可靠性理論的基本原理的描述也可在JCSS概率模型代碼找到。
(六)最優性和風險接受準則
決策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并且通常和政治關系交織在一起。一些風險評估問題試圖解決包括:誰來承擔什么樣的風險水平?誰是風險承擔的受益者和付出者?什么樣的信息是“合理”的風險管理所必須的,以及應該怎樣分析?什么樣的行為有什么樣不同風險的結果,誰來評估風險管理的成功或失?。空l來決定不同風險之間的平衡?
這些問題都不容易解決,不能脫離風險接受準則來單獨解決風險評估問題,即,什么樣的風險是可以接受的?風險接受準則的實施和發展涉及:第一,感知風險:確保系統風險水平是可以接受或允許的;第二,正式的決策分析:比較和平衡風險與收益的風險分析技術;第三,監管安全目標:發展和增強風險接受準則的立法和法律框架。
風險接受準則一般采用美國核管理委員會、英國健康與安全執行局和其他權威監管部門的規則,總體原則是:應盡可能合理壓低(ALARP)或盡可能達到最低(ALARA)。例如定義為像 “低”,“合理”,“可能”,“達到”等等,這樣的術語是非常主觀的,容易被以保守的方式解釋。
1.個人和社會風險。這里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就是要重新認識到風險接受是一個與人類權利相關的、基本的、哲學問題。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撰文對人類權利做了專門的規范,這里給出相關以便參考:
(1)所有的人都是生來平等的,有尊嚴和權利的平等與自由。他們賦有理性和良心,彼此間應有兄弟般關系。
(2)每個人都有生存的權利,都是自由和安全的個體。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有權不受任何歧視,受到法律的平等保護。
宣言強調要考慮所有的人是平等的,而且強調個人人身安全的權利,道德和法律上的義務。因此無論可接受風險的標準如何制定,我們應該永遠記住,上述人權基本原則是不可違背的。
眾所周知,安全是需要成本的,下面我們將做更多的討論,因此社會個體成員的安全保證與社會所能承受的負擔密切相關。然而,對于社會代表都應該有一個總體的道德義務去考慮投資與開銷等“所有的資源能否很好的安排”,以嘗試達到宣言中的目標。
當討論“可接受的風險”問題時,有些人對于什么是“可接受的”可能跟社會觀點相比有不同的看法。每個人都有他們自己的風險體驗,或在決策方面有自己的偏好。土木工程或任何其他活動中的可接受準則主要受到來自社會個體成員的偏好的影響,而不是社會的偏好的影響,個人的偏好可能實際上同社會的偏好在總量上是矛盾,因此有必要從社會的角度來看可接受性,并同時確保個人的基本人權受到保障。
2.社會風險及風險規避。個人風險和社會風險之間是有區別的,個人風險主要表現為每年死亡數,或者死亡曝光數等,而社會風險通常表示一個F–N曲線,是一個死亡數(N)的累積頻率(F)。風險的表示方式可能影響對風險的認知,例如,在統計意義上,個人的死亡風險10-5與1000人被殺的社會風險10-8是等價的。然而,社會似乎更關心造成很多人傷害的慘重事件,而不是一系列較小的危害同樣數量個體的系列事件。這種偏好表現為典型的F–N曲線,例如,圖4表明一個人每年的死亡風險概率10-4和一個每年以10-6的概率造成10人相同結果的事件的偏好,這表明隨著后果的增加,風險規避行為也在增加。然而,從純理性的觀點來看,這可以被看作是一個增加生命安全的合理途徑。盡管使用F-N曲線作為風險分析有悠久的傳統,但值得注意的是,F-N曲線并不能為比較不同活動之間的風險提供一致的方法。
圖4 荷蘭社會風險的安全目標
3.多屬性和多目標風險決策分析。決策往往會導致不同后果,需要同時考慮如成本,生命損失,社區干擾和環境損害等等因素。此外,不同的利益群體可能有不同的目標和偏好,從而影響不同屬性的組合效應。這種情況有時被稱為多屬性、多目標決策或者代表風險分析中的一個復雜的問題。從理論和方法上講,在多屬性、多目標決策理論的框架下,這些問題可以很容易地處理。然而,必須非常清楚的認識到,這些技術本身不對如何給不同的屬性和不同的目標加權提供任何答案。無論擁有一個合理的方法的機會大與否,這個問題必須得到解決。如果有關各方之間的偏好是不可調和的,那么在一個基本的必要的決策分析調試之前,決策者必須明確并對各方偏好進行評估。然而,最后的加權決策和建立一個普通的共識面臨著已有的決策理論的挑戰。最重要的是決策理論不僅僅是 “一次性”的數值分析,而應該是一個動態的和透明的過程。
4.其他的考慮。可以理解的是,本文的重點是對風險的定量分析和如何用此作為決策的工具。在定性的意義上,系統知識以及在風險分析過程中增加的性能也揭示了關于如何改進系統性能方面的新的見解。可能是因為風險分析一般包括系統建模中的邏輯性、系統性和嚴格的方法,從而導致必須在任何定量的結果之前對系統性能增加一些理解。只要風險分析的目的是了解系統的性能,而不是一個“數字游戲”,例如用于滿足定量風險接受準則,那么風險分析就是一個對于提高系統的安全性和性能的非常有效的工具。
四、結論與討論
風險分析是通用的,因而其基本準則和理念是相同的,例如發電廠設備的最優化設計問題同1000座橋梁擁有者的資產管理非常相似。本論對這些原則提供了一個簡短的概述,并重點討論了的現行做法的不確定性和局限性。
相信風險分析師都意識到了這些問題,這是值得安慰的。也許更重要的是,把這類信息傳遞給他們的客戶—即最終的決策者。經驗表明,并非總是這種情況。因此,從廣義上講,有必要增加對風險分析的理解,這種理解是專門針對以下的個人或團體的。第一,風險分析師:提供更好的具有一致性的方法、模型和數據,從而提高風險分析的可信度。第二,土木工程師:能夠給風險分析師提供相關信息,對風險分析的結果進行嚴格審查。第三,決策者(業主,政府,社區):被告知他們的決定和他們的利害關系的合理性。
以下結論與建議(在沒有特定的順序)是互補的,可能適用于一個或多個的個人或團體:
1.有相當比例的工程師對風險分析持懷疑態度。原因可能包括“太難”,“太數學”,“不能想象如此低的頻率”,“有一點物理意義”等,這些評論只是孤陋寡聞,只可能暴露出他們在正式的工程教育中接觸概率理論和風險分析的不足。傳統上,工程課程重點強調統計理論(如混凝土質量,水文)并不太在意概率論,但后者在預測失敗概率的時候是比較有用的。而更多的重點需要放在風險分析和評估,規范發展,代碼開發和資產管理的關系等方面。
2.對標準化的風險分析技術和概率模型的需求是明顯
的,通過這個可以降低不同分析師分析結果的差異。不同分析師的結果如果差異巨大,可能被決策者、工程師以及公眾所察覺,從而顯示出其不精確的和不成熟的“科學”性,不能夠為公共風險提供準確的預測。
3.應該承認,風險分析中的信息都應該以同樣的方式對待。
4.人為錯誤是一個重要的風險源。風險分析可以限制那些可以量化的人為錯誤,但它本質上很難把包括診斷錯誤、高層決策水平或機構管理方面的失誤包含進去。遺漏的人為錯誤來源于風險分析的假設、設計、建設和設施的運作。這些錯誤是否可以接受取決于如何使用風險評估結果。在某些情況下,如果風險分析師為土木工程設施建議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在于考慮是否有助于提高人為錯誤的改善率,那么這是可以接受的。
5.對風險厭惡的處理很難達到一致性。如果F–N曲線,或其他不利的風險標準是風險評估的一個特征,那么在描述風險接受準則的時候這些特點應明確規定。這將導致一個更透明的決策過程。然而,更應該通過考慮結果模型去合理規避不良行為的風險。
6.現在有一個總的趨勢,那就是有選擇性的利用計算工具對風險的類型和用途進行管理,也就是說,在風險管理中標準化已經取代了傳統工具。原則上,標準化并不是一件壞事,但是,我們應該把關注的重點放在工具的使用是否適當上。
7.在這些年來,社會的可用資源的很大一部分將繼續或越來越多的花費在各種旨在維護環境效益的活動上。例如:過時的結構和設施的退役,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無污染的能源和一些其他開發。這些大量的重要的問題,目前被一些相當武斷的、激進的利益集團和政治家以任意的方式處理。這里有兩個重要的方面應該被注意到,即該類問題的決策依據還不存在,因為我們提升環境質量方面還沒有達成共識,其次,這種決策往往是在不知情的偏好的基礎上進行。重要和更困難的工作仍然留待解決。
8.風險分析涉及的人員或公眾安全或公共資源都應該受到強制性的質量保證和同行評議。質量保證程序可以專注于內部的程序和實踐。同行評審應包括一個獨立和嚴格的審查,由公認的專家進行風險分析和評估。
參 考 文 獻
關鍵詞:大學物理;課程有效性;課程實施方法
物理學的發展使得自然科學各個學科和領域的以突飛猛進的熟讀得到發展物理學在20世紀以來更是站在了科學的前沿,推動了新技術、新產業的進步,深刻地影響著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梢哉f,物理學的發展是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教育的搖籃,首先,物理是理工科學生學好后續專業課程的基礎,例如信息工程系中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要求學生有一定的電學知識,建筑工程系的土木工程要求學生有一定的力學知識基礎。其次,物理的學習過程會使學生掌握和學習科學的思維方法和研究方法,能夠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開闊思路、激發他們探索和創新的精神,真正提高人才素質[1]。
近年來,大學物理的基礎地位正面臨危機,教學時數逐漸減少,受重視的程度也在不斷降低。但物理學領域在高溫超導、納米技術等應用領域取得了很大成就,人才向應用領域轉移。因此,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大學物理教學的主要任務是注重思維方法和科學素質的培養,重視實踐環節,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應用型人才[2]。
課程是高校實施教學過程的主體工程,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程的有效性。課程是學生成長的養料,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基礎性工程。課程的有效性程度決定了人才培養的質量和人才培養目標實現的程度。有效教學是一種現代教學理念,以學生發展為主旨,強調以科學理論為指導,關注教學的有效性,提倡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同時,有效教學也是一種教學實踐活動,必須以遵循教育教學規律為前提,以合乎教學目標為實質,以實現教與學的統一為關鍵。
大學物理課程的有效性包括教學的有效性和教育的有效性,而教育的有效性是以教學的有效性為前提。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學生進步和成績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標,是否促進了學生的知識、技能、態度的全面發展。要求教師有能力判斷學生是否達到這些要求,而現在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課時極度被壓縮,教學大綱基本沒有發生變化的情況下,需求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來適應現在的物理教學。對于應用型學院來說,高效低耗的課堂、有效的教學是十分必須的。高等院校也迫切需要改變這種教學低效的現狀,而爭取實施有效教學。提高課堂有效性的方法有多方面的,僅在一下幾方面加以討論:
一、在教學設計或實施的過程中注重能力或者素質的訓練與培養
大學物理以知識為載體,探索物理方法、啟迪物理思維、滲透物理思想、培養科學精神。物理學培養學生科學世界觀:時空觀、運動觀、完整的物質世界圖像;科學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清晰地物理思想、系統的物理思維方法;創新素質能力:獨立思考、善于提問科學問題能力。創新思維能力:以基本物理思想為前提,利用猜想、類比、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分析物理結果,分析判斷物理結果正確性的能力;將所學的物理知識應用于其他學科及實際問題的能力,獨立地分析和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概括物理現象、建立物理模型、抽象物理原理的能力[3]。
二、教師苦練教學基本功,深度挖掘教材
要突出教學重難點就要深度挖掘教材,深刻理解教材內容。不僅要發掘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在授課時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還要發現不同教材的證明、推導和計算方法的區別。物理教師對這些問題有了深刻的認識,在課堂上能夠引導學生,訓練積極、發散的思維。每一個教師,上課前準備愈充分,教的會愈好。充分的準備還可以應付學生即時的需要。
三、在保證完成基本教學要求同時,突出重點內容
參照教育部高等學校非物理類專業物理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提出的《非物理類理工學科大學物理課程基本教學要求》[4]。每節物理課在標題上就要突出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同時教師要進一步明確對于學生的知識、技能、態度目標的要求,學生素質提升的要求。針對重難點內容有選擇性的進行分解,使得大部分同學能夠聽懂本次課,或者至少有一部分內容是懂了的。也可以利用網絡資源查找課上要用到的 生動、有趣、與實際生活相關的圖片引出本節課內容,所選圖片要包含本節課所講物理原理,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大學物理教學中融合高等數學知識
大學物理與高等數學關系密切,從常量到變量、從標量到矢量,不少學生在第一次翻閱大學物理教材時,看到書中大量的高等數學符號,不由得對大學物理課程產生畏難心態[5]。大學物理最常見的思想是將載流導線、某一截面或位移分成無數多個無窮小的微元,從而等效達到已知的狀態”,其處理思想就是高等數學中的微分思想。凡是應用微元思想后,其疊加過程皆離不開積分,如果說微分更大的作用在于提供一種思路,提供一種可行的解決問題的途徑,那么積分則是將思路轉化為結論,將過程推演出結果的手段。
五、增強學生的課堂注意力
提高課程導入的藝術性。用物理學的最新進展與應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運用幽默的語言提高學生注意力。有效的課堂,師生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課堂上的交流反映在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課外交流可以是生活中的實際交流,也可以是不受時空限制的網絡交流。營造民主的教學作風,和諧的課堂人際關系是加強師生課外交流的有效途徑[6]。
大學物理教學要在教育理念上富有時代特色,課程設置上要新穎、實用,緊密聯系就業市場的需求與專業特點[7]。物理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是科學技術的基礎和帶頭學科,作為理工科專業的大學生,大學物理是其重要的公共基礎課程,它所闡述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規律和基本方法是學生學習后續專業課的理論、邏輯基礎;同時,它也是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重要課程。為了有效提高大學物理課程的教學質量,在大學物理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主動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教學觀;認識物理課程的階段性教學規律和教學特點,促進學生物理認識能力的發展,不斷優化教學,提高大學物理課程的教學效果[8]。
參考文獻:
[1]邊靜.地方工科院校大學物理教學內容改革探索.山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
[2]朱小芹,唐煌.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大學物理課程體系研究.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0,16(2),76-78.
[3]張晚云,陸彥文,曾交龍.提高大學物理課堂教學質量的措施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0,33(4),119-120.
[4]教育部高等學校非物理類專業物理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非物理 類理工科大學物理實驗課程教學基本要求[M].北京:教育部物理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2010
[5]胡俊麗.劉興來.擴招形勢下提高大學物理課堂教學質量的舉措.物理與工程.2012,22(4),53-54.
[6]郭穎,潘峰.營造良好課堂氣氛,提高大學物理教學質量.科技信息.416-418
關鍵詞:建筑學教育體系知識主體
教育是由教育目的、教育對象、教學思想和教學法構成的,因此關于教育和教學的討論多半是認識論和方法論的討論。對于大多數學科來說,學科本身的定義是清晰的,如數學、物理學、天文學和歷史學等;但建筑學就沒有那么幸運了。和上述學科一樣,建筑學也是一門古老的學科,但建筑學的研究對象和建筑學的知識主體并不是非常明確,如建筑是藝術、建筑是建造、建筑是凝固的音樂以及建筑是符號象征等,因此建筑學的知識主體既包含了造型藝術的法則又包括了工程技術的知識。從歷史發展來看,建筑學學科最初是在藝術院系里,后來又全球性地移至工程學院,接著又向綜合性大學發展。建筑學的基礎知識也由于自身概念的拓寬而不斷增加。雖然建筑教育和建筑實踐緊緊地結合在一起,然而建筑學的含義不僅僅是建筑本身;由于建筑學的學科概念的含混,對其研究對象的討論一直是建筑理論討論的重點之一,每一次對建筑學的大討論都引發了對建筑教育的重新思考。
我國建筑學發展的歷史并不長,并且是在西方建筑學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又有了自己的理解和發展,走出了和西方不一樣的道路。在當今信息交流十分頻繁的年代,建筑教育之間的交流當然也日趨頻繁,作為交流和學習的基礎應當對建筑教育的特點作一次深刻的探討。
一、傳統建筑概念與建筑學
中國歷史悠久,中國的傳統建筑己有4000多年的歷史,并在世界建筑之林中獨樹一幟。然而,把建筑作為一門學科的建筑學和與其相應的建筑教育在中國只有不到80年的歷史,其中緣故值得思考。
如果我們認真讀一下中國歷史和中國建筑史,了解中國傳統“建筑”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位置和發展脈絡,就不難發現中國傳統建筑的概念和現在的概念之間存在著差異。首先,在中國傳統觀念中,建筑的角色是“器”,主要存在的價值是“功用”。作為器的建筑產生的主要目的是獲得內部空間,也就是說,建筑僅是建造活動的客體,內部空間才是整個建造活動的目的。因此,建筑的外形僅是一個媒介或載體,通過載體達到“功用”的目的。其次,作為“器具”的建筑有等級之分,而劃定等級的原則取決于“器具”使用者的社會、政治地位。這個等級是建筑形式、類型的基礎,通過建筑的平面、屋頂樣式、建筑用材和用色等方面體現出來。再者,中國傳統建筑以木構為主,建造者主要是木匠。由于建筑形式預先由建筑類型而定,類型直接取決于主人的社會、政治地位,因此,所謂“設計”工作也就是選擇類型和解決建造問題。這樣的“設計”工作與西方傳統概念上的設計工作是不同的。因此,在整個建造過程中,沒有建筑師這個角色,起主要作用的是木匠中的大師傅。工地上的參照物是由大師傅根據建筑的類型和所備的建筑材料制作的建筑木構模型;建造過程中如遇問題,現場解決。此外,中國傳統建筑的彩畫畫幅主要取決于結構構件的形狀,表現的和西方建筑室內的繪畫也有著本質的不同。前者的畫面和結構構件合二為一,后者繪畫具有自身的獨立性。
綜上分析,從建筑學的意義上看,中國傳統建筑的概念和西方建筑的概念存在本質的差異。建筑在西方是西方藝術三大門類之一,即繪畫、雕塑和建筑;而中國的傳統建筑本質上是“器”不是“藝”,沒有獲得與中國傳統繪畫和書法同等的地位而成為藝術的一個分支。造房子所需要的“技能”沒能作為“學問”,“建筑形式”的美主要源自于技術和構造,而不是源自于以形式為目的的設計,建筑物本身并沒有向西方建筑那樣成為美學討論的對象。幾千年來直至上個世紀初,中國沒有建筑師,因而也就沒有為此而專門設立的學校和建筑教育;建筑技術的傳承主要依靠師徒式的傳授體系。中國傳統建筑業沒有產生出建筑師這個職業,并不是因為我們的建筑本身落后,而是因為在中國傳統意識形態上對建筑的定位不足以產生建筑師。20世紀初,隨著國門的打開,許多新事物和新學科也隨之進來,“西學東進”是當時的潮流;體現在許多方面,其中也包括了建筑師的職業和建筑設計的概念。因此,盡管中國建筑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但建筑學仍是一個新的學科。
二、回顧建筑教育
眾所周知,中國第一所建筑院系正式誕生于1927年,即現在的東南大學建筑系,其教員和系主任都是由回國的留學生組成[1]。上世紀初,清政府有組織地派送中國留學生出去學習,建筑學也是其中之一。據史料記載,在出國留學生中學建筑的有55人;其中40人去了美國[2]。學成之后他們中的大多數返回祖國,開辦了事務所,成為中國的第一代建筑師,并建立了中國自己的建筑院系。顯然,由于所受建筑啟蒙教育的原因,對建筑學的理解一開始就是以西方傳統建筑學的觀念為基礎,以理解西方古典建筑的方法去理解建筑事物,并且以此解釋中國已有幾千年歷史的傳統建筑。因此,第一代建筑師對中國傳統建筑以及“民族特征”的解釋和西方建筑師的理解并沒有本質的區別,只有“地道”與否的差異。這一觀點無論從他們的作品中或對中國建筑形式的分析上都明顯反映出來[3]。
這樣,建筑的概念由“器”而轉成“藝”,成了學問的對象。建筑是藝術的地位在建筑院系里得到普遍承認,這和西方傳統建筑學是一致的。作為藝術的建筑,其形式(外觀)就變得尤其重要,所以對形式的研習就成了設計訓練中的中心內容,也成了建筑教育的主要內容[4]。由于對建筑概念的理解是西方的,因此學習建筑、認知建筑的手段也是西方的。例如建筑設計初步課,對建筑的理解和學習方法基本上是西方傳統建筑學的方法,從研習古典建筑開始,學習的方法是渲染,目的是通過長時間的描繪領會古典建筑精髓的幾何關系和形式美的原則。西方古典建筑學由于阿爾伯蒂(Arberti)和帕拉蒂奧(Pladio)的貢獻,形成了一整套形式美的生成方法作為設計的原則。然而,有意思的是對中國傳統建筑的研習也使用了相同的辦法,但是中國傳統建筑的產生則是另外一回事了。在圖紙上看到的中國傳統建筑的立面是木構件搭接中空間關系的平面投形,“立面”本身并不存在。因此,所謂立面的比例、幾何關系等沒有實質意義,這種作為認知的學習方法導致了對中國傳統建筑認知的形式化和表面化;也直接導致了建筑設計中對中國傳統建筑符號化的設計方法。這種以渲染為基礎的形式訓練模式一直延續到20世紀80年代,其間雖然渲染的對象—建筑形式發生了不少變化,但以渲染作為訓練的手段并沒有變,從“古典”建筑一直渲染到“現代”建筑[5]。表面上看,渲染作為訓練工具并沒有影響對新建筑形式的接受,但是仔細分析一下,以這樣的方法去理解“現代”建筑和對中國傳統建筑的認知,都存在著對“形式”的誤解。這種事實道出了在建筑教育中對建筑學的理解和對建筑形式的認識和理解有偏差。以渲染為基礎的形式訓練對中國建筑教育的影響很大,而且根深蒂固。它已不僅僅是訓練方法,而且直接影響到了對建筑形式認知和對建筑學的理解。教學體系統一化、教學大綱和統編教材等是中國高等教育的特點之一,因此,在中國建筑教育的教學模式普遍大同小異。仔細分析,在建筑教育發展過程中似乎缺少了在建筑學中國化之后對建筑學知識主體的討論,知識體系和教授方式存在問題。
三、建筑學與建筑教育
建筑教育應該建立在建筑學學科的基礎之上,建筑教育模式應取決于對建筑學基本概念的理解。就西方建筑學而言,自維特魯威(Vitruvius)開始試圖回答建筑學的基本問題,阿爾帕蒂開始把建筑設計納入學術領域,最后在巴黎美院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學科理論和體系。事實上西方建筑學的主要研究對象是建筑事物的本體論和建筑設計的方法論,幾千年來西方建筑學在其發展過程中不斷地在回答“為什么這么做”的問題,同時也不斷討論“怎樣做”的方法。作為一門學科的建筑學最初延生在法國巴黎路易十四皇家學院,首先建筑是被作為藝術門類之一而被學院接受,并要求其有能闡述自身審美原則的理論,即必須有可用于直接教授的理論。巴黎美院是學術型機構,因此,對建筑學也要求要把它納入可以接受的學術規范[6]。在巴黎美院里,建筑教育被分為兩個部分:建筑設計理論和建筑設計訓練。這兩種不同的訓練來自不同的教授群體,學院內的教授和學院外的建筑師。學生們在學院內學習文學、歷史、哲學和美學以及數學,同時要到建筑師工作室進行實際操作訓練,并通過設計競賽獲得設計成績。在學院內,建筑設計理論的美學基礎是建筑藝術的普遍原則,即以阿里斯多德的美學原則為基礎,形式美被提純到美的定律,如對稱、韻律、和諧和比例等。其中占統治地位的優秀建筑的標準是固定的形式美的原則和范例,它建立在意義利文藝復興文學和藝術作品之上。根據阿里斯多德形式美的普遍原則把美術從匠人的活動中分離出來,把建筑師從工匠的地位提升到哲學家的地位[6]。
巴黎美院的教學模式之所以在19世紀80年代之后直至1939年逐漸成為美國建筑教育的主流,正是由于它具備完整的理論框架和學術體系[7]。當中國大批建筑學留學生前往美國的時候,正是美國建筑教育盛行巴黎美院模式的時期,而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筑學又是以杰出的巴黎美院模式而著稱。中國在美國的建筑學留學生中,比較集中的去了賓夕法尼亞大學[2]。尤其是賓大建筑系的建筑設計課,有著完整的訓練方法,創造性地運用了巴黎美院的設計原則。當時是帕爾·克瑞主管建筑設計教程,他是一位訓練有素的學院派建筑設計師和教師。帕爾·克瑞對建筑形式構件分析的態度實際上是堅信古典的、無時間性和延續性,盡量避免認真地對歷史事件進行分析,要學生分析古典建筑的形式構件,并不重視形式的歷史意義[7]。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建筑教育模式對中國建筑教育模式的影響較大,嚴格地說,奠定中國建筑教育基礎的是源自美國巴黎美院式的教育模式。
然而,巴黎美院的教學模式通過強調一般的、抽象的理論而不是特殊的、具體的實踐,把建筑設計活動理論化,奠定了建筑學學科的理論基礎,構成了建筑學的知識主體。這一點作為西方學術傳統的一部分始終保留在建筑學的學科之中。建筑理論作為建筑學的知識主體,是建筑設計思想源泉,也主導了建筑設計者的思維方式。但是,作為知識主體的建筑理論始終沒有在中國建筑學的學術框架中占有相應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形式”“、風格”和“手法”。因此,也就造成了建筑形式構件的組合成了建筑設計的主要方法,對形式的敏感和反應成了主要的設計能力。形成了重視建筑設計(形式設計),忽視建筑理論的風氣,甚至認為建筑理論形同空話,或把設計想法和設計手段與建筑理論混同起來。據此,可以這么說“中國的建筑教育源自巴黎美院”的看法有其不完全性,實際上是建筑“形式”的研習手法源自巴黎美院,但巴黎美院設定的關于建筑學的知識主體和學術規范并沒有真正被中國建筑教育所接受。
所不同的是,美國的建筑教育自1939年以后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朝著現代建筑的方向發展,原先巴黎美院古典建筑的研習手法被放棄了,但建筑學的基本概念和學術規范依然保留下來。
這種對建筑學知識主體理解的差異是中國建筑學和西方建筑學本質上的差異,雖然這種差異并不一定反映在建筑物的形式上,甚至也不反映在學院中設計課教學的成果上,但卻反映在建筑教育的理論框架上和學術規范上。最終,形成了所謂建筑設計的學習“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這一點是中國建筑教育和西方建筑教育最大的不同點,也就是對建筑學認識的不同點。
四、結語
在中國,當建筑學作為一門學問在大學里教授之時,就已經打破了中國傳統上對建筑事物的認識,建筑學不是建筑,建筑學的知識主體也不僅僅是建筑設計。也就是說,建筑學作為一門學科應該和其他學科一樣,有相應的學術規范和理論基礎,這是一個不得不接受的現實。雖然近十幾年來,中國的建筑教育也已放棄了古典學習方法,但并沒有開始建構規范的建筑學體系;由于最初對建筑學理解的偏差,導致了思維方式和認識論上的偏差。以這樣的視角看西方建筑的發展歷程,就很容易理解成是一部“風格”變換的歷史;用同樣的視角去看歐洲的現代建筑、后現代建筑以及美國的后現代建筑等,就只能感興趣其形式的差異,或從形式的差異去理解名詞的差異,并不能認真地去研究其根源。
因此,當務之急是健全建筑學的知識主體,建立自己的建筑理論框架和學術體系,為建筑學真正的中國化打下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鄭定邦.國內早期建筑教育的開創.東南大學建筑系成立七十周年紀念文集.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7.44
[2]賴德霖.中國近代建筑史研究[.博士學位論文].北京:清華大學建筑系.1992.2,18,19
[3]中國建筑史.南京工學院建筑系.1980年7月版.182~185
[4]最初建筑作為土木工程的一個分支,在教學大綱里還有許多數學、力學和工程技術等不少課目。張鏞森.關于中大建筑系創建的回憶.東南大學建筑系成立七十周年紀念文集.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7.43
[5]王文卿.基礎教學話從頭.東南大學建筑系成立七十周年紀念文集.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7.196~198
關鍵詞:中國藝術;西方藝術;山水畫;風景畫;藝術作品;色彩意識
中圖分類號:J20 文獻標識碼:A
在中國正在走向現代化的今天,中國藝術與西方藝術的關系問題顯得越來越重要,而這個問題的背景與實質是中西文化的關系。中西文化的關系問題一直深受中國學術界關注,中西文化的比較已經成為當今的顯學。文化比較有宏觀與微觀兩個維度,宏觀的維度是將兩種文化體系的整體進行比較,而微觀的維度則是將兩個文化中具有可比較性的具體問題進行比較,后者是前者的基礎,前者則是文化比較研究的高級形態與最終目的。在文化比較研究中,微觀的比較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所以本文將對中國古代山水畫與西方傳統風景畫進行比較,以說明中西文化精神的差異,為我們正確對待中西藝術的傳統以及當代中國山水畫的發展尋找理論依據。
中國古代山水畫與西方傳統風景畫具有很強的可比性,因為他們研究的對象都是自然。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一個民族文化中最基本的關系問題,它表現著該民族特有的、深層次的文化氣質。我們通過對比,能夠從這里觀察到中西兩種文明的本質差異。在研究方法上,我們既不能以西方二元文化思維模式為基礎對二者進行比較,也不能片面地以中國傳統文化舊有的視角進行研究,而要以融會中西文化精華的、現代的觀念對其進行分析。
山水畫和風景畫的比較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較好理解中西方文化特點的切入點,宗白華先生曾指出,“各個美術以它特殊的宇宙觀和人生情緒為最深基礎”①。藝術是一個民族文化精神最直接的顯示方式,民族文化最深刻的特質通過藝術而澄明。所以山水畫和風景畫盡管在各自的文化整體中都是比較小的問題,但我們仍然可以從中發現兩種文化的不同,進而把握兩種藝術觀的不同。
現在都知道這樣一個現象,西方繪畫重色彩,中國繪畫重水墨,以至于根據它們的這個特點出現了彩畫、水墨畫這樣的名稱。中國人與西方人都是面對絢麗多彩的大自然,其繪畫為何產生如此大的差異?學者們有各種不同的解釋,我們認為其根本原因在于中西對世界本體的理解不同。人們最早面對五彩的世界而產生表現的欲望時,他們對世界的感受是一樣的,不管是題材、形式、色彩,反映在作品上都非常相似。但是,隨著各自世界觀的完善,其藝術作品的風格、樣式的距離出現越來越大的差距,這種差異不僅表現在中國古代山水畫和西方傳統風景畫的透視方法不同,還表現在對色彩的運用之不同。
山水畫理論的成熟遠遠早于山水繪畫,宗炳的《畫山水序》和王微的《敘畫》是理論成熟的標志。繪畫作品的記載雖然很早,但是從傳世的作品看,第一幅山水卷軸畫應該是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圖》。宗炳首先認為山水的形質是作為道的顯現之用的,而能體味到這一點的當然是“澄懷觀道”的賢者。徐復觀認為《畫山水敘》論述的中心是“以玄對山水”所達到的意境?!霸谏剿l現的趣靈、媚道,遠較之在具體的人的身上所發現出的神,具有更大的深度廣度,使人的精神,在此可以得到安息之所?!剿嬛K于替代了人物畫,成為而后中國繪畫的主流的信息,也透露出來。”②王微進一步指出山水畫產生的基礎,認為在山水畫中人們可以得到“神飛揚、思浩蕩”的精神解放。之所以得到精神的解放不是因為“判軀之狀”,而是在于“玄牝之靈”、“太虛之體”,“玄牝門,天地根”。他們提倡的山水畫是玄學也即生活世界的本體之學的在繪畫中的表現。
玄學是魏晉時代由何晏、向秀、王弼等發揮老莊思想揉合儒家經義而形成的一種思辯哲學,它左右著當時的藝術美學思潮,這個時間成熟的山水畫理論當然受它的影響?!靶痹鉃楹谥袔Ъt,“黑而有赤色者為玄”(《說文》)。引申為黑色,“玄,黑也”(《小爾雅》)。所以有“遺思在玄夜,相與復翱翔”之語(漢末劉楨《公宴》),故玄學也稱黑學,老子有“知其白,守其黑”的說法,就是知道現象界諸物(白)而守護無形無象的本體(黑)。玄字還有天的意思,“玄,天也”(《釋言》)。禮天之官被稱為“共玄官”(《管子?幼官》)。所以玄學又稱天學,但是這里的天不是人格神,而是本體之別稱,與道、無、玄同義。另外,玄字還有神妙莫測、深奧難解的意思,“玄之又玄,眾妙之門”(《老子》第一章),這正是本體不可言說的特征。
中國畫的本質在于通過對現實景象的描繪表現玄遠的本體精神,是借有(形)寫無(形),所以其重點并不在于客觀物象的逼真性,如果過于逼真,其眼光就局限于現象諸物,而不再能夠超越具體之物。中國畫貴在似與不似間,太似就落入現象界,不似則本體無以顯明。這種思想表現在色彩上,就是舍棄了可以描繪現實物象真實色彩的彩色,而選用了與真實色彩不同的墨色,以利于體現玄的精神。
《游春圖》作為現存最早的山水畫作品,從技法上看并不是成熟的作品,山水畫的成熟當始于唐初李思訓(653-718)、李昭道父子,他們在設色方面所采用的是“隨類賦彩”、“以色貌色”,所以說早期山水畫在色彩方面受到了自然物真實色彩的左右。二李以金碧青綠入畫也是為了彌補當時皴染之不足。所以張彥遠說“山水之變,始于吳,成于二李”。是金碧青綠完成了山水畫的形象,使之從初創走向了成熟,但這種山水畫在色彩上過于近似現象界之物的顏色,顯得太真實,使作品與欣賞者停留在了現象界的層次,無法顯示中國文化最深刻的本體問題,這樣,遠離現實景物顏色的水墨取代青綠而成為山水畫色彩的主流也就成為了必然。所以,水墨的出現應晚于金碧青綠,《歷代名畫記》“王維”條下說“余曾見破墨山水,筆跡勁爽”。荊浩《筆法記》說張璨“氣韻俱盛,筆墨積微;真思卓然,不貴五彩”。王維(701-761)、張躁(生卒不詳,中唐)稍晚于二李,此時的水墨并未排斥色彩的應用,純水墨山水畫的出現一般認為在晚唐。
雖然山水畫在初生時期以青綠為主,而以“玄黑主張色彩靜寂,從視覺感官色彩的。無,生出心理色彩的‘有’,在黑色中發現極簡的色彩審美品性”③的水墨山水畫緊隨其后出現并在色彩上取代青綠、在門類上取代人物畫。對水墨的肯定在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中進一步得到體現,“夫陰陽陶蒸,萬象錯布。玄化無言,神工獨運。草木敷榮,不待丹綠之彩。云雪飄,不待鉛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翠,鳳不待五色而解。是故運墨而五色具,謂之得意。意在五色,則物象乖矣?!耙庠谖迳笔遣捎昧俗匀唤缥锵蟮恼鎸嵣?,這樣的物象在色彩上就過于真實,從而影響了對超越現象的本體的表達,所以稱之為“物象則乖矣”,物象“乖’’與“不乖”的判定準標不在于物象是否像西方繪畫那樣具有科學性的真實,而在于是否傳達出了玄遠的本體之境??傊?,中國畫在色彩上的特點是由中國文化的特點所決定的,中國畫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超越現象諸物的本體之境,由之,“墨分五色”的審美情趣成為歷代文人畫家追求的目標。
西方傳統風景畫是在人物畫高度成熟的16世紀后期才獨立的,從西方繪畫傳統觀念上看,重素描、輕色彩的觀念相當頑固??档略浾f過:“色彩往往受到對美的形的要求的頗大限制,并且,即使是在容許色彩刺激的場合,也只有通過形才能提高色彩的作用?!弊匀豢茖W的發展使繪畫進入真正的色彩時代,畫家把當時自然科學各領域發現的成就充實于繪畫,透視學、光學、物理學、化學、以及生理學和心理學各學科均有涉及。再現自然先河的大師當是文藝復興的達?芬奇,今天我們常樂道于他的繪畫作品,而忽略了他的其他身份,他還是很有成就的科學家、工程師,并在物理學、生理學、地質學、土木工程學等領域提出創造性的觀點。因此西方繪畫表現出在科學的指導下而確定了道路。在他的畫論里指出“繪畫是一門科學”,他雖然沒有留下風景畫,但在他的筆記里記載了對這種藝術形式的觀察所得,“應該依靠自然,而不應該抄襲那些已是向自然學習的大師”。在西方繪畫題材始終以人為中心的情況下他提出了“畫家的能力不能僅限于描繪人,也應及于風景、云雨和星星等”。此時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奠定的西方繪畫美學思想的軌跡發生了偏移,以數學幾何方式入手的審美標準,以表現物體質感和體積、準確的描繪光影效果的古典主義風格被以吸收新鮮科學知識的繪畫風格代替。喬爾喬內實踐了達?芬奇的理論,在他的《暴風雨》中把自然當作主要的關照對象,雖然忽略了人物的細致刻畫,在構圖上也過于平淡,而充滿畫面的光和空氣將大地、樹木、城市和人物都融為一體。喬爾喬內只活了三十幾歲,提香接過了他的畫筆,把色彩發揮得淋漓盡致?!斑@種至高無上的技藝使他能夠無視任何久負盛名的構圖規則,卻依靠色彩去恢復被他拆散的整體。”④
風景畫經歷了17世紀的荷蘭海洋風景畫派、18世紀的英國風景畫派、19世紀法國楓丹白露畫派直到賦予風景畫在題材譜系中最高地位的印象主義的道路。在這個道路上,科學一直伴隨著它的發展。牛頓在1676年用三棱鏡折射出陽光的七色光譜。西方人開始確證了色彩在自然界中不是獨立存在的。我們看到的色彩是不可確定的幻影,色彩的顯現是光的緣故??茖W的色彩學是在19世紀才出現的。1816年叔本華發表了論文《論視覺與色彩》,1810年龍格、歌德也發表關于色彩的論著,1839年赫爾姆霍茨(1821-1894,德國科學家)出版了《論色彩的同時對比規律與物體固有色的相互配合》。在這些學術理論基礎上,科學的色彩學逐漸建立??茖W家們確定光的波動性和微粒性,測出各色光線的頻率與波長。物理學家把可以引起人們視覺色彩反應的頻率范圍稱為可見光譜,在光波為400-800納米之間人們的視覺可以觀察到紫、靛、藍、綠、黃、橙、紅七色。印象派畫家通過外光寫生,掌握了光與色的奧妙??茖W家通過儀器掌握了波長與光譜。正當以馬奈為首的具有新思想的畫家們討論外光寫生時,赫爾姆霍茨發表了《色調的感覺》;謝弗勒(1786-1889,法國科學家)根據太陽七原色的解剖完成《色彩及其在工藝美術上的應用》一書,隨后一年馬奈的《奧林匹亞》參加Salon展。當時的一位學者亨利主張用光學和色彩學的新知識來實證印象派畫法的真理,使得印象派的外光寫生向更深一層的理論邁進,最終達到新的藝術境地。
總之,西方的繪畫色彩的發展始終和科學的進步密切聯系在一起,體現出(自然)科學性的世界觀,而中國的水墨藝術的發展卻一直是和中國的傳統哲學密不可分的,直至今日。(責任編輯:徐智本)
① 宗白華著《美學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22頁。
② 徐復觀著《中國藝術精神》,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第142頁。
③ 李廣元著《色彩藝術學》,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11年版,第143頁。
④ [英]貢布里希著,范景中譯《藝術發展史》,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年版,第181頁。
Chinese Ink Painting and Western Color Painting: Color Consciousness of Ancient
Chinese Mountains-and-Waters Painting and Traditional Western Landscape Painting
TAN Yi-bing
(School of Fine Arts, Shandong College of Arts, Jinan, Shandong 250014)
【關鍵詞】會計學科;會計學術研究;會計教育;會計
一級學科;學術評價按照教育部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屬于會計學科的本科專業至少有會計學、財務管理和審計學三個專業,歸屬于工商管理專業類。其中,會計學專業設置最早,20世紀50年代初我國部分高校就設置了會計學本科專業,其后不久,少數高校還一度招收了會計學專業的研究生;財務管理和審計學專業可以說是從原會計學專業中衍生、獨立出來的新專業。財務管理專業于1998年進入教育部本科專業目錄,審計學專業則于1998年作為試點專業進入該目錄,到2012年才正式進入該目錄。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聯合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年)》中,會計學是“工商管理”一級學科之下的一個二級學科;盡管財務管理學和審計學在該目錄中尚不是獨立的二級學科(專業),但許多高校已經在國家允許的范圍內自行設置了財務管理學(有的高校命名為“財務學”)二級學科(專業),并招收普通碩士或博士研究生(審計學也可以獨立設置為二級學科,但目前尚不多見)。此外,在該目錄中,會計和審計研究生均被設置為專業碩士學位。會計學術研究、會計學科和會計教育三者是緊密聯系、相互影響的關系。會計學術研究和會計學科的設置直接服務于會計教育;會計學術研究的成果、水平、質量、風氣、活躍程度,以及會計學科設置的合理性,也會直接影響到會計教育的水平。反過來說,由于會計教育中的教師和學生是會計學術研究的主體,所以提高會計教育的質量理應成為會計學術研究最主要的動力;會計學科設置也會成為會計學術研究的制約因素。會計教育的規模、在社會經濟中的地位以及會計學術研究的水準,都是會計學科設置中最重要的考量因素。本文重點從我國當前會計學術研究的導向以及會計學科設置的角度,論述了會計學科面臨的發展瓶頸,以及對會計教育造成的不良影響。
一、會計學術研究的不良導向及其危害
(一)會計學術研究的不良導向
近年來,我國普通高等學校所從事的會計學術研究形成了一種非常奇特的現象:將會計研究劃分為實證研究和規范研究兩種類型,而且基本上將實證研究等同于會計學術研究,同時對會計實證研究的理解和實際操作往往又非常狹隘。當前會計實證研究的基本做法是:利用一些公開的文獻數據,參考一些英美國家的外文期刊,運用統計學和計量經濟學工具,通過相關分析或回歸分析來檢驗事先提出的假設。但是這些假設的理論依據及演繹推理過程常常十分薄弱,而且工具運用得并不嫻熟。也就是說,時下流行的會計實證研究已經形成了比較固定的模式,從形式上看具有數理化、數量化、模型化、科學化、多學科交叉性等明顯特征,比較符合目前高等學校為了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積極推進高校國際化的潮流。在這種背景下,具有前述特征的會計實證研究幾乎變成了會計學術研究的代名詞。而除這類會計實證研究以外的會計研究類型往往被籠統地稱為規范研究。實證研究和規范研究的分類一度在經濟學中非常流行。20世紀50年代,經濟學界興起經濟解釋思潮,試圖將經濟學改造成像物理學一樣的實證科學,其研究類型當然首先是采用研究“是什么”及“為什么”的實證研究;“應該是什么”及“如何做”的研究被稱為規范研究,并因其不符合經濟學所追求的實證科學目標要求而受到排斥。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美國會計學界追隨經濟學的這種發展趨勢,將這一分類應用于會計學,并將實證研究作為正宗研究類型和研究方法,規范研究也受到相當程度的排斥和抑制。事實上,實證研究和規范研究的分類并不符合會計學作為一門技術性很強的應用性社會科學的學科特征,因為作為一門工程性質的社會科學,規范研究必然是其最重要的研究類型。進入21世紀之后,我國會計學界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提升高校國際化的進程中受到了美英會計實證研究模式的深刻影響,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將會計實證研究搞得更加模式化、更加極端了。目前,我國普通高校的會計學博士生及學術型研究生所做的研究幾乎都是實證研究,這些論文往往局限于資本市場等比較狹窄的領域,對于政府會計、管理會計、會計信息化等不太適合實證研究的專題則很少涉及。高校為了使得博士生和學術型研究生盡快掌握會計實證研究的技巧和方法,不但成倍增加“計量”課程、削減會計類課程,而且舉辦的校內外會計學術講座也幾乎都是“實證”風格的。學術型研究生對于大量來自于會計理論及實踐的會計問題視而不見,因為其難以寫成實證研究樣式的論文而不再感興趣,或者由于知識結構所限只能去寫實證研究類論文。在這種氛圍之下,會計實證研究的課題設計也更容易申請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師對于寫非實證研究類的會計論文沒有積極性,因為寫了也難以在被認可的雜志上發表。
(二)會計學術研究不良導向的危害
不可否認,開展一定程度的嚴謹的實證研究對于會計學科的發展是有益的,它有利于會計學與經濟學等解釋性學科的交叉聯系,從而開拓會計研究的新視野。但是,盲目推崇會計實證研究,不理性地任意拔高實證研究的地位、作用和意義,甚至將其視為會計學術研究的“正宗”或全部,則是很有害的。首先,盡管會計實證研究也進行一定程度的經驗研究,但由于受其總體研究目的所限,更由于其形成的模式化狀態,此類研究往往缺乏通過運用調查研究、案例研究、試驗研究等多種手段對會計實踐進行全方位的考察,從而無法滿足解決會計實踐問題、健全會計(包括管理會計和審計)制度及發展會計理論的需要。其次,由于受到研究目的及定量研究方法的限制,會計實證研究熱衷聚焦于資本市場等比較狹窄的領域,對會計學的許多分支學科和邊緣學科(如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會計、管理會計、會計史及會計思想史、法務會計、國民經濟核算等)缺乏應有的關注。再次,會計理論通常表現為用于指導、評價會計實踐及其結果的建設性理論,在會計理論指導下形成的會計準則、制度、方案、對策,通常表現為定性假設而非定量假設,而這種理論和假設往往難以納入以定量研究為特征的實證研究模式。因此,該類研究通常表現為與會計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相脫節。最后,由于社會科學概念操作化本身固有的局限性,更由于會計研究工作者自身統計技術以及嚴謹性的欠缺,大量會計實證研究的研究假設缺乏比較成功的操作化過程(如對有關概念未經嚴格的定義、武斷地以某一單一指標代表內涵豐富的抽象概念、相同概念或指標采用不可比的計量方法等)。因此,會計實證研究往往在經驗層面上就缺乏可比性,也難以取得共識,而且相當多的此類研究中的研究假設缺乏明確的理論檢驗對象,其理論意義也就變得含糊不清。
二、會計學科未能實現有效整合且學科設置層次有待提升
(一)會計學科未能實現有效整合
會計學術研究之所以走上與自身的學科性質并不相匹配、進行會計理論與實踐比較脫節的會計實證研究的道路,與會計學科未能實現有效整合且受到強勢學科的擠壓有密切的關系。自盧卡∙帕喬利于1494年發表《簿記論》起,會計學已經有500多年的歷史了。20世紀50年代,會計學正式分化為財務會計學和管理會計學兩大分支。眾多的會計分支學科(如成本會計學、稅務會計學、國際會計學、環境會計學、人力資源會計學、銀行會計學等)也在此后陸續形成,但這些分支學科卻被人們有意無意地納入財務會計學或管理會計學兩個分支。更令人遺憾的是,會計學分化為財務會計學和管理會計學兩大分支后,放棄了會計學長期以來的形成的原則和理論框架,從而使會計學失去了共同的理論基礎和學科基礎。財務會計學主要采用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及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的概念框架,放棄了傳統會計學的原則和理論架構,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然而其概念框架卻陷入了難以克服的理論困境之中;而管理會計學雖然是一個多學科形成的交叉學科,卻與理論框架獨立的財務會計學并列為會計學的兩大分支。由于缺乏共同的理論基礎和學科基礎,將其他已經有所發展的會計分支學科硬性納入財務會計學或管理會計學框架的做法,在相當程度上阻礙了這些學科的發展。另外,從會計學中分化、衍生出來的財務管理、審計學,以及法務會計學、國民經濟核算等會計邊緣學科,長期以來也未能在理論上實現與狹義會計學的有效整合(曹偉,2015)。因此可以說,整個會計學科體系處于支離破碎的狀態。20世紀50年代,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經濟學界興起經濟解釋和實證研究的思潮,試圖將經濟學改造成像物理學一樣的經驗科學。196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設立,可以認為這是對于經濟學科學化努力的一種肯定。在這種背景之下,經濟學無疑成為社會科學中的顯性強勢學科。20世紀50年代以前,會計學尚未受到經濟學實證思潮的影響,長期以來會計研究者從會計實務和會計實踐出發,探索會計自身的發展規律,歸納總結出會計學的基本理論架構,并將會計學與相關學科交叉融合,不斷開拓會計學發展的新局面。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以芝加哥大學為代表的美國會計學術界,追隨經濟學的新的發展趨勢,將會計研究納入經濟學的研究體系中,逐步將實證研究作為自己的重要研究類型和研究方法,此外的研究方式一般被認為屬于規范研究,進而受到排斥和抑制。20世紀七八十年代會計實證研究在美國迎來全盛時期,進入20世紀90年代,會計學術界開始對實證研究進行反思。但是,實證研究范式目前仍然在美國、英國、加拿大等西方國家的會計學術研究中占據重要地位??梢院侠淼赝茢?,在美國的普通高校中,會計學這種實用性學科,受到經濟學這種強勢的基礎性學科的強烈挑戰。高校會計學的研究人員為了爭取更好的發展空間,主動將會計學納入經濟學的羽翼之下,使會計研究更多地成了經濟學研究的附屬品。但是美國是一個價值多元的國家,其高校也是高度自治和價值多元的,因此,實證研究以外的會計研究仍然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
(二)會計學科設置層次有待提升
我國普通高等學校幾乎全部是公立大學,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統一管理,在學科設置方面執行國家教育部及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的規定,高校自行設置學科的自微乎其微。在1997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與原國家教育委員會《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之前,會計學屬于經濟學門類之下的一個專業,從學士、碩士到博士學位及博士后制度均設置齊全,當時還沒有設置財務管理及審計學專業,會計學、財務管理及審計學的人才培養均通過會計學專業進行,并授予經濟學學位。1997年的學科、專業目錄中增設了管理學學科門類,會計學成為管理學門類工商管理一級學科之下的一個二級學科。2009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設置與管理辦法》規定:學科門類和一級學科是國家進行學位授權審核與學科管理、學位授予單位開展學位授予與人才培養工作的基本依據,二級學科是學位授予單位實施人才培養的參考依據(第三條)。從此國家教育管理部門開始突出一級學科的作用,并按照一級學科對普通高校進行學科評估(此前是更突出二級學科的作用,并按照二級學科進行學科評估)。應當看到,會計學在經濟和社會生活中具有很強的基礎性特征,屬于社會科學中的一個基礎性學科,其發揮的作用已經遠遠超出了工商管理的范疇;另外,只要有受托責任關系及其相應的會計活動,就需要相應的審計活動作為保障,因此審計的意義也早已超出了工商管理,財務管理也是如此。盡管這三個專業具有分立的必要性,但是三者相互依存、密切聯系,有共同服務于相同目標的一面,若不以宏觀綜合的視角看待和管理這三個專業,很容易畫地為牢、人為割斷聯系,從而難以實現三者共同的目標。在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對學科的評價和管理開始采取突出一級學科、淡化二級學科的背景下,各普通高校也開始按照學科門類及一級學科劃定自己的核心期刊范圍,并對核心期刊進行分級,以此作為對論文科研成果質量評價的依據。普通高校擬定的人文社科類核心期刊大多以SSCI以及教育部與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聯合推出的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為依據。CSSCI收錄的期刊主要由中國社科院及省級地方社科院、各高校學報、國家級專業學會主辦的期刊組成。該期刊目錄很難照顧到技術性和專業性較強的學科,會計學和審計學各自只有一本期刊入圍就是例證。高校會計學、審計學、財務管理等專業的教師和研究生為了能夠在學校認可的更高層次期刊上,紛紛轉向與會計理論、實踐、教學比較脫節的、與經濟學聯系更緊密的、逐步模式化的實證研究。這種局面的形成固然存在多方面原因,然而會計類學科設置層次低、自身缺乏話語權,則是其中不容忽視的兩個重要因素。
三、會計教育面臨嚴峻挑戰
由于社會和市場需求旺盛,就業門路寬廣,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都是很熱門的專業,辦學高校多、學生多、生源好、教師多是這三個專業的重要特點。會計類專業辦學層次齊全,本、碩、博都有,其中,碩士層次又分為學術型碩士和專業碩士兩種類型,有條件的高校學術型碩士開始采取碩博連讀的方式,目的在于提高研究生的學術水平和培養質量;專業碩士不被鼓勵攻讀博士學位,畢業后直接到實務部門就業。普通高校師資主要有兩個來源渠道:一是國內外博士畢業生(也有少數優秀的學術型碩士畢業生);二是從國外高校教師中引進(會計類師資主要來自美英國家或擅長在美英國家期刊的英語系國家或地區)。近年來,會計學術界本來就存在對于實證研究和規范研究的片面認識,而在按照期刊大類進行分級評價論文質量的制度背景之下,經過有關利益主體的博弈,最后在會計學術圈形成了一種比較穩固的均衡狀態,即會計學術研究只有做“會計實證研究”才能更好地生存。在這種學術評價制度和學術氛圍之下培養的博士生和學術型碩士生,由于將大量時間用于“計量”課程,滿足于依據一些現成數據及外文資料制作實證研究樣式的,對于會計、財務管理及審計的專業知識缺乏系統的學習和深入的研究。這些學生又成為將來國家最重要的會計學術力量和師資來源,他們作為教師又將同樣的學習和研究方式傳遞給未來的學生。當今社會,經濟全球化勢不可擋,金融創新、技術創新、制度創新日新月異,由此產生的會計、財務管理及審計方面的問題異常復雜、難解,不管是在政府監管層面,還是在社會和組織的管理層面,都對善于解決復雜問題的高端財、會、審人才有著強烈的需求。隨著我國經濟的轉型升級,我國將由制造型大國轉型為創新型和金融型大國,不管是宏觀的經濟管理還是微觀的企業管理,難度都將成倍增加。財務管理作為金融管理和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必將被提高到更重要的位置。從目前我國普通高校的師資狀況、教學狀況和博士生的論文狀況來看,會計教育不容樂觀。先不說財務管理、成本管理、管理會計方面的人才能否滿足企業管理和經濟管理的需要,就拿具有基礎性、規范性、法規性的財務會計來說,我國會計準則的制定采取了與國際會計準則持續趨同的政策,而后者不僅不斷公布新準則、修改舊準則,而且越來越復雜化。而研究生由于熱衷于實證研究,對實證研究以外包括會計準則在內的其他領域缺乏足夠的關注和研究,因此對于國際會計準則中的一些關鍵概念(如資產負債觀、公允價值、資本保全、決策有用性等)存在似是而非的理解,對于會計準則與社會經濟環境的關系缺乏清晰的認識。這樣勢必影響國際會計準則在我國的正確運用,而會計準則則是資本市場健康運行和企業財務評價的重要基礎。
四、關于會計學科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對會計學科進行理論整合,充分認識會計學作為社會科學基礎學科的地位20世紀50年代以后會計學分為財務會計學和管理會計學兩大分支,并衍生出財務管理、審計學、法務會計、國民經濟核算等眾多的分支學科。可以看出,會計學科與其他學科一樣,遵循著不斷分化的總體趨勢。在對這些會計分支學科進行理論整合時發現,會計學科體系其實應當分為如下幾個層次:基礎會計學、狹義會計學(會計信息系統)、邊緣會計學科、廣義會計學?;A會計學反映了長期以來支撐會計學發展的最基礎的理論結構,用來實現最基本的會計目標——分期核算企業投入產出的經濟效果。通過基礎會計學可以形成企業基本會計報表:綜合收益及利潤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狹義會計學是建立在基礎會計學之上的會計信息系統,可以分為對外報告會計和對內報告會計兩個子系統。有人將財務會計等同于對外報告會計,將管理會計等同于對內報告會計,這種認識其實并不科學。因為如果是這樣,稅務會計、政府會計、社會責任會計等對外報告會計系統就無法整合進入會計信息系統,財務會計則容易被誤解為不具有內部管理職能。另外,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大分支學科缺乏共同的學科基礎和理論基礎,二者各自發展其概念框架且共同稱之為會計學,在理論上難以自圓其說。而且,目前由FASB及IASB所主導的財務會計概念框架,其自身也陷入了理論困境。因此,有必要對現有的會計學科重新進行理論整合。理論整合的基本思路是:首先,構建會計學的基礎理論結構并以此為基礎建立基礎會計學;其次,以基礎會計學為基礎,根據具體會計目標,建立對外報告會計和對內報告會計兩個子系統(狹義會計學)。狹義會計學依然符合會計學的四大基本假設。從基礎會計學(實質就是傳統會計學)到狹義會計學,既是學科分化的過程,也是學科交叉發展的過程。如對內報告會計可以看作是基礎會計學與管理學的交叉學科,稅務會計可以看作是基礎會計學與稅務管理的交叉學科等。典型的會計邊緣學科目前主要有國民經濟核算和法務會計學,它們屬于狹義會計學與有關學科形成的交叉學科,前者可以看作是會計學(主要是基礎會計學)與經濟學、國民經濟管理等學科形成的交叉學科,后者可以看作是會計學與審計學、法學、檢查學等學科形成的交叉學科。這兩個學科雖然也是以提供貨幣信息為主,但由于它們不符合會計學的四大基本假設(主要是不符合會計主體假設),因此不將其納入狹義會計學下。目前,國民經濟核算通常設置在統計學科范疇,法務會計學則主要由法學學者在研究。會計學者可以發揮自身優勢,重點從會計學角度來研究國民經濟核算和法務會計學。廣義會計學則是對(狹義)會計學、財務管理學、審計學等學科所做的又一次整合。財務管理是從會計學延伸而來,可以看作是管理學與會計學的交叉學科;會計側重于資金信息的提供,財務管理則是對資金運動的直接管理,所以二者聯系緊密。審計是對會計和財務管理活動的鑒證和監督,所以審計學依存于會計學和財務管理。由于會計、財務管理和審計之間具有非常密切的聯系,三者同屬于會計主體價值管理(資金運動管理)的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從價值管理的角度,將會計學、審計學和財務管理(包括成本管理)等學科整合為廣義的會計學。從已有會計學科的基本發展脈絡可以看出,會計學科是在滿足經濟和社會管理要求的過程中,通過會計學與相關學科的交叉,以不斷分化的形態向前發展的。顯然,這種學科分化擴大了會計學的視野和研究領域,提升了會計的功能和作用。學科的交叉和分化對于學科發展無疑是一種重要的方式,但是還需要經常性地對學科進行理論整合。通過學科的理論整合,可以進一步發現學科之間的理論關聯,從而對有關學科進行調整,形成學科體系或學科群。比如,通過整合現有會計學科發現,有必要恢復和建立會計學的最基礎的學科——基礎會計學;將會計學分為財務會計學和管理會計學并不十分恰當;狹義會計學符合會計學的四大基本假設;一些會計學科之所以被稱為邊緣學科的理由;有必要按照價值管理將會計學、審計學、財務管理、價值評估等學科整合為廣義會計學;可以按照價值管理將廣義會計學、金融學、財政學、稅務學進一步整合為一個以價值管理為特點的學科群。另外,會計學界應當有會計學屬于基礎學科的意識,將會計學同時作為社會科學的一門基礎性學科來進行建設,認識到會計學在社會和經濟生活中的作用已經遠遠超出工商管理的范疇。會計最基礎的功能是會計主體的貨幣計量和信息提供。會計主體不僅包括工商企業,還包括其他類型的企業以及政府和非營利組織。會計信息不僅服務于企業內部的各種職能管理,而且服務于資本市場管理、金融管理、稅收管理、國民經濟管理,以及法務管理、社會責任管理等。作為企業或組織綜合性財務信息的提供者,會計已經滲透到經濟和社會管理的方方面面,并成為財政、金融、資本市場運行的不可分離的基礎。會計還是市場經濟得以建立和有效運行的前提條件。因為市場經濟建立在產權界定明晰的基礎之上,會計通過復式記賬法清楚地核算了法人財產權、所有者權益、債權人權益,以及所有者權益的重要來源——利潤,因此如果沒有會計,市場經濟和法治社會都是難以想象的。從會計學中分化出來的審計學和財務管理學也已經遠遠超出了工商管理的范疇。只要有受托責任關系及其相應的會計活動,就需要有相應的審計活動作為保障。審計是國家財政資金運行的保障,是資本市場和金融運行的必要制度安排。這些都足以說明審計的意義早已遠遠超出了工商管理。另外,不僅工商企業需要財務管理,任何企業及有資金運行的組織都離不開財務管理,所以工商管理也難以涵蓋財務管理。
(二)提升會計學科的層次,增加學科建設和評價的話語權
在目前按照一級學科進行學科管理和評價的情況下,原會計學科被分割成幾個二級學科,各自為政,在政府和學校層面進行學科建設和評價的話語權很薄弱。因此,有必要在會計學科整合的基礎上謀求建設會計學一級學科。在國家沒有批準會計一級學科之前,會計界也應當有會計一級學科的意識,為會計學科的發展和評價出謀劃策。事實上,成立會計學一級學科的條件已經具備,筆者對此也做了專門論述(曹偉,2015),概括起來有如下幾個方面:①會計學有悠久的歷史和完善的基礎理論結構;②會計學擁有眾多的分支學科并已形成體系;③從會計分支學科中已經分化出財務管理、審計學等獨立的專業;④會計學科在社會和經濟生活中的作用已經遠遠超出工商管理的范疇;⑤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三個專業既有分立的必要性,又有整合的必要性;⑥會計學科各專業具備很強的社會需求和較高的招生規模。最近一次政府公布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目錄(2011年)》,并沒有將會計學列為一級學科。會計學界、教育界、實務部門,以及會計主管部門、有關團體,都應為此積極努力。盡管客觀條件已經具備,如果主觀上努力不足,準備不充分,可能下一次還是不能成功提升會計學科的層次。要做的準備工作至少有:①對有關會計數據進行統計,以示會計在社會和經濟生活中影響之巨大;②對會計學科史進行系統的梳理和研究,以示會計學科和會計教育有著長期的淵源和共同的知識積淀;③呈現會計學獨特的方法和理論,以示會計學是一門社會科學的基礎學科;④從理論上梳理和構建會計學的學科體系,以示會計學科邏輯嚴謹、根深葉茂;⑤整合屬于一級會計學科的二級學科,論證這些二級學科的有機聯系以及共同的目標;⑥論證會計一級學科獨立的必要性,以及與工商管理、應用經濟學等二級學科的關系。
(三)精心打造會計類學術期刊,發揮會計類期
刊及同行評議在會計學術評價中的推動作用我國會計類學術期刊其實并非很少,只是在按照學科大類進行學術評價的背景下會計期刊被邊緣化了。會計學、審計學、財務管理學目前歸屬在教育部學科目錄“工商管理類”之下。工商管理中的二級學科很龐雜,強勢二級學科是企業管理等;而且工商管理一級學科和管理科學與工程兩個一級學科的學術成果往往難以區分。因此,在進行學術評價時,這兩個一級學科通常是捆綁在一起選擇和確定核心期刊目錄的,導致屬于管理科學與工程以及企業管理方面的期刊幾乎壟斷了這兩個一級學科的核心期刊目錄。進入CSSCI目錄的會計類期刊只有《會計研究》和《審計研究》;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最近公布的“工商管理”及“管理科學與工程”兩個一級學科通用的A類期刊目錄,也只有《會計研究》屬于會計類期刊。但是,設置會計學、審計學、財務管理三個專業的高校數量、碩博研究生人數、教師數量等指標,與管理科學與工程及工商管理類的其他專業相比,其相對數量要占絕對優勢。在這種矛盾非常突出的情況下,會計研究的論文成果自然紛紛轉向管理學和經濟學期刊,這也是會計學術界不愿意觸及會計問題、熱衷于所謂會計實證研究的根源之一。要扭轉這種被動局面,會計學術團體及會計學界的有識之士必須呼吁增加會計類期刊在學術評價核心期刊目錄中的數量。提高會計類期刊在學術評價中的地位,也是這些會計類期刊提升辦刊質量的必要條件之一。另外,還應當鼓勵有條件的高校創辦會計期刊以及會計學與有關學科相交叉的期刊,從而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目前,除了北大、清華等極少數高校分別創辦了以實證研究風格為主的會計期刊,絕大多數高校,尤其是一些老牌會計傳統高校都還沒有創辦或形成有影響力且風格鮮明的會計學術期刊。會計學術評價最終還是要靠內容評價,因此必須建立同行學術評議制度。
(四)反思會計研究方法論,避免學術研究模式
化和單一化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等專業,一方面表現出“很熱”的一面;另一方面,在目前的高校環境和評價體制之下,會計學術界人士(主要包括普通高校的教師和學術型研究生)盡管身在會計隊伍中,但又有意無意地極力回避會計中的問題,“一窩蜂”式地熱衷于比較模式化的會計實證研究。雖不能說這些會計實證研究與會計理論和實踐無關聯,實則是會計研究視野中的一個并非很大的領域;如此的“以偏概全”且追求形式化,又表現出會計學術研究“極冷”的一面。這一現象值得思考和研究。一位長期在國外任教、后來回國的著名會計學教授表示,在美國同樣存在這種現象。他說:“一個頭銜為‘會計教授’的學者,大概代表他是教會計的,他的學術專長很可能是信息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心理學。會計只是應用技術,經濟學與心理學才是學術?!边@段話的前一句,可能意在說明存在于美國的一個事實:教會計的會計教授研究專長不是會計,而是經濟學、心理學等其他學科,充其量在其專長的學科中加入些會計的“佐料”。而后一句話,則意在說明產生這一現象的主觀原因:會計只是應用技術,無須多加研究;經濟學和心理學是學術,所以教會計的老師要研究學術就要研究經濟學或心理學。無論是社會科學還是自然科學,都分為基礎學科與應用學科;自然科學中的工程技術學科更是包含龐大的體系,難道從事臨床醫學的,為了做學術研究就一定要從事生理或病理研究嗎?從事土木工程的,為了做學術研究就只能研究數學或物理嗎?從事建筑學的,為了所謂的學術研究和多發表SCI論文,就都要研究建筑科技嗎?顯然,這是不可思議的。會計現在難道還只是500年前的復式記賬法嗎?上述觀點反映出對學科的片面理解和對應用性社會科學的歧視。存在這種教學專長與研究專長相分離的現象是不合理的,是需要扭轉的,而不應當是被鼓勵的。會計研究走上模式化的“實證研究”之路,就是這種教學專長與研究專長相分離的表現?,F在重要的是研究如何擺脫這種局面。深刻認識人文社會科學的方法論,并且端正對人文社會科學評價的認識,端正對于實證研究和規范研究的認識,無疑都是必要的。筆者認為,產生這一現象盡管與認識論有關,但最直接的原因還在于目前按照大類期刊等級評價人文社會科學科研成果質量的制度背景下,會計學科作為一個二級學科,在制定評價規則方面缺乏足夠的話語權。可以想象,在科研隊伍十分龐大,擁有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等熱門專業的會計學科,在一些高校的科研評價中只認可《會計研究》和《審計研究》兩本國內期刊,會形成什么樣的學術生態和結果!
(五)在會計學術研究中重視“跨行業”和“跨學科”研究,拓寬會計學的研究視野
“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這已經是被實踐反復證明了的事實。但會計學科的學術研究卻不盡人意。高校會計研究的高端人才不愿意關注會計的核心問題,研究內容與會計理論和實踐越來越脫節,研究成果也不太被社會所重視,表現出“空心化”和“邊緣化”的趨勢。這一現象形成的總體原因比較復雜,筆者認為,其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會計學科在20世紀經過學科分化以后,缺乏有效的理論整合,自身存在理論困境,從而未能形成嚴謹的學科體系;二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處于世界會計學領導地位的美國會計學術界,在會計學科面臨自身理論困境及強勢學科的壓力之下,將服務于經濟學等學科的會計實證研究作為會計學術研究的正宗,從而使會計學術研究陷于狹隘的境地,并逐步偏離以解決會計問題為導向的正確道路。進入21世紀之后,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目標的引導下,我國高校為了盡快提升國際化程度和高校世界排名,通過制定有關學術評價制度,使美國高校學術界的會計實證研究方式迅速被我國會計學術界廣泛接受,而且其在國內的應用比美國更為模式化和形式化。應當說,最早在美國會計學術界開展的實證研究,是經濟學、心理學等學科與會計學相交叉的一種跨學科研究,不失為會計學術研究的一個發展方向。但遺憾的是,過分夸大了這種實證研究在會計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會計學術研究應當在夯實會計學科自身理論的基礎上,繼續走跨學科發展的道路,以擴大會計學科在社會和經濟管理中的作用,同時也為龐大的會計學術研究隊伍提供廣闊的研究視野和學術空間。傳統的會計實證研究應作為會計學跨學科研究的一個領域來看待,而絕非會計學術研究的全部。會計學跨學科研究的范圍是非常廣闊的。首先,會計學研究應注重與不同行業的結合。我國自從實行市場經濟、按照西方國家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設置會計學科體系以來,一直很注重一般工商企業會計的研究,但是由于矯枉過正,嚴重忽視了行業會計的研究,而一些特殊行業的會計問題卻非常具有特殊性和挑戰性,如金融、保險、農業、互聯網經濟等。其次,會計學術研究除傳統的納入解釋性學科研究循環的實證研究以外,應當大力開展與稅務管理、金融管理、財政管理、企業管理、國民經濟管理、法務管理、網絡和計算機科學等學科的交叉研究,提升會計學科服務社會和經濟管理的能力,擴大會計學科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另外,在研究方法方面,逐步淡化實證研究和規范研究分類,突出經驗研究與理論研究和制度研究的結合;在開展經驗研究時,提倡調查研究和實地研究,鼓勵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并舉。在進行學術評價時,應突出會計專業期刊,并注重研究成果的會計學意義。
主要參考文獻:
陳孟賢.當代會計研究方法:檢討和反思[J].會計研究,2007(4).
曹偉.論會計學科的理論整合及會計學的邊界[J].當代財經,2015(1).
曹偉.會計學一級學科設置探討[J].財會通訊,2015(1).
曹偉.應用型社會科學研究邏輯重構與會計研究方法反思[J].財會通訊,2014(10).
曹偉.論會計研究的研究類型和研究取向[J].甘肅社會科學,2015(2).
葛家澍,占美松.關于會計實證研究的思考[J].財會通訊,2007(12).
袁衛.機遇與挑戰:寫在統計學成為一級學科之際[J].統計研究,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