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30 02:47:57
序論:在您撰寫護師復習計劃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腐蝕;電化學;防護
前言
據統計,我國每年因為腐蝕而直接損耗的金屬材料,約占金屬年產量的10%左右,約占GDP的3%~5%,直接經濟損失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目前石油行業使用最多的埋地管線是鋼管,如沒有好的防腐措施,大約2~3年就有可能腐蝕穿孔、發生漏氣,因此,埋地鋼管的防腐是油田地面建設施工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在各種腐蝕類型中,電化學腐蝕最為常見,危害也最大,探究行之有效的電化學防腐措施,已成為金屬管道防腐的重要課題。
1、電化學腐蝕機理和防腐分析
1.1金屬的腐蝕類型
金屬的腐蝕主要分為兩類,即化學腐蝕和電化學腐蝕。金屬化學腐蝕的實質是金屬與接觸到的物質直接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被氧化損耗的過程。金屬的電化學腐蝕則是由于金屬表面與介質如潮濕空氣或電解質溶液等,因形成微電池,金屬作為陽極發生氧化而使金屬發生腐蝕。
1.2電化學腐蝕原理
金屬管道的防腐層遭到腐蝕和破損后,的金屬管道外表面被潮濕的土壤或雨水浸潤,與土壤中氫離子和氧氣組成自發電池,鐵作為陽極發生氧化反應,所以鐵很快腐蝕形成鐵銹[1]。
電化學腐蝕可以看作由下列三個環節組成:
(1)在陰極,金屬溶解,變成金屬離子進入溶液中;
(2)電子由陽極流向陰極;
(3)在陰極,電子被溶液中能夠吸收電子的物質 所接受;
1.3防護方法分析
根據對于金屬腐蝕的原因分析以及其電化學機理的研究,針對電化學腐蝕的三個環節,制定相應的防護措施,可以從以下三個思路出發。
(1)防止或減緩金屬的溶解。方法一,選擇合適的金屬或研制某種金屬,它幾乎不溶解;方法二,把金屬與腐蝕的介質隔離開;方法三,改變金屬的性能,如PH值。
(2)阻止電子向陰極流動。方法一,改變金屬的電勢;方法二,改變電子的流向。
(3)清除陰極上能夠吸收電子的物質。由于氧會源源不斷的從空氣中,滲入土壤,因此,目前尚無清除陰極上能夠吸收電子的物質的方法。
2、電化學腐蝕的具體防護措施
2.1具體防護措施
從電化學腐蝕的三個環節出發總結出的五種方法,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措施,達到防腐的目的。
(1)選擇合適的金屬或研制某種金屬。制成耐蝕金屬,在煉制金屬時加入其它組分,提高耐蝕能力。如在煉鋼時加入等元素制成不銹鋼。
(2)把金屬與腐蝕的介質隔離開。金屬與腐蝕的介質的隔離,可以采用涂抹漆膜的方法,即在金屬表面涂上油漆、搪瓷、塑料、瀝青等,也可以采用鍍層的方式,在需保護的金屬表面用電鍍或化學鍍的方法鍍上 等金屬,保護內層不被腐蝕。
(3)改變金屬的性能。加緩蝕劑,在可能組成原電池的系統中加緩蝕劑,改變介質的性質,降低腐蝕速度。
(4)改變金屬的電勢。陰極保護法,外加電源組成一個電解池,將被保護金屬作陰極,以廢金屬為犧牲型陽極,而以被保護金屬為陰極的保護法。
(5)改變電子的流向。陽極保護法,外加電源使被保護的金屬為陽極,進行陽極化,當正向極化超過一定數值后,由于表面某種吸附層或新的成相層的出現而使金屬鈍化[2]。
2.2防護措施的選擇
制成耐蝕金屬和添加鍍層的方法成本較高,不適合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緩蝕劑多為半衰期長、不易降解的物質,對環境破壞較大,也不宜大范圍使用。陽極保護法具有保護范圍大、適合范圍廣、激勵電勢及輸出電流高、綜合費用低等優點,適用于長輸管線或市郊管線的防腐,但應用于市區范圍內時,則由于其會產生干擾電流而影響其他管線及建筑物,且需要征地或占用建筑物,因此在實施時會帶來較大的困難。陰極保護法無需外部電源、對外界干擾少、安裝維護費用低、無需征地或占用其他建構筑物且保護電流利用率高,因此特別適合于城市范圍內的埋地鋼管防腐。漆膜保護法成本低,防腐效果好,且適用范圍廣,但防腐層在生產、運輸、與施工中無法保證不受到任何損壞,且用于防腐絕緣層的各種材料,都不同程度的具備水滲透性和氧滲透性,埋地后,在土壤溶液作用下會逐步吸水老化,防腐層不可能完全將管道與腐蝕環境、介質相隔離,要維持有效的防腐,就必需同時采取漆膜防腐與陰極保護的聯合保護法。因此,管道防腐涂層與陰極保護的聯合使用是最經濟、最合理的防蝕措施[3]。
3、新方法的探究
從本人多年承擔各采油廠的生產維修和老區改造施工經驗來看,在施工過程中,大部分腐蝕老化管線都是從內部洞穿,這是由于管線運輸的介質具有一定的酸、堿性,化學腐蝕性較高,另一方面,運輸的介質中氫離子和氧氣含量遠高于其在土壤中的比例,電化學腐蝕更為嚴重。基于對腐蝕成因的分析和腐蝕防護措施的研究,經過大量的資料收集和理論考證,在這里,提出一種新的防腐方法──磁場保護法,與大家共同交流學習。這種方法的提出,源于腐蝕三個環節中的第三點,旨在消耗陰極上能夠吸收電子的物質。磁場保護法的具體做法,是在受保護管線上纏繞一圈磁鐵,當液體介質流經管線時,由于其沿與磁力線垂直的方向運動,而使介質中的水被磁化,如圖2所示,圖中紅色箭頭代表磁感線方向,綠色箭頭代表流體的流動方向,藍色箭頭代表產生的電流方向;水經磁化后,水性質發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學變化,氫鍵角由105°變成103°,水由原來的13~18個大分子團變成5~6個小分子團,水的滲透力、溶解度、表面張力增強,偶極距增大,因此水溶解氧和對正負離子的吸引力增大,使陰極上能夠吸收電子的氧和氫離子得到一定的消耗,起到防腐蝕的作用。另一方面,磁流體發電機的誕生,用事實證明了液體切割磁感線一樣可以產生電流,即便它不存在于閉合電路中。這些產生的電流,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消耗陰極上能夠吸收電子的物質,從而緩解金屬的腐蝕。
4、結論
通過對比分析,陰極保護對腐蝕反應進行積極的干預,采用陰極極化的電化學手段,保證了被保護金屬體的電化學均勻性,抑制了腐蝕電池的產生。結合漆膜防腐的陰極保護措施,是對于電化學腐蝕切實有效的防護手段。磁場保護法也是一種值得探究的新方法。
參考文獻
[1]傅獻彩,沈文霞,姚天揚等.物理化學(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679~688.
關鍵詞:化工機械 腐蝕 防腐措施
任何材料在一定的環境中都會產生氧化還原反應而發生變化,腐蝕是指物質和周圍介質接觸過程中,發生物理、化學或電化學反應等而使材料遭受破壞或性能變化的一個過程。相對于化工行業,機械設備種類多,數目龐大,而且化工生產中這些機械設備多處于高溫、高壓、酸堿、交流電場、低溫、粉塵、酸、堿、鹽、腐蝕性氣體等環境中,這就給化工機械設備的腐蝕提供了一個相當有利的環境,而正是因為腐蝕的存在,給化工機械設備帶來了許多嚴重的破壞,使設備的使用壽命大大縮短;另外化工機械設備的腐蝕造成了設備及連接管道的跑、冒、滴、漏,設備長時間的腐蝕沒有得到及時保養和維護,會造成嚴重的設備事故,小則引起系統生產的不穩、設備的損壞,大則引起設備的報廢、爆炸甚至引起人員的傷亡、環境的污染。不僅給化工企業造成較大的損失,也給環境、生態等造成不良影響。然而化工設備的腐蝕是不可避免的,只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減緩,因此研究化工機械設備腐蝕的原因和機理,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減小化工機械設備的腐蝕,對于化工企業的生產是十分積極的,也對化工行業的安全穩定運行有非常深遠的意義。
一、腐蝕的特性
1.腐蝕具有普遍性和廣泛性
腐蝕具有廣泛性和普遍性,任何物質如金屬、木材、皮毛等都會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只不過在特定的環境中如潮濕、導電、酸堿等環境下腐蝕速率進行的快,在干燥、無氧的環境下腐蝕發生的慢。因此腐蝕在于任何物質身上都是會發生的,其具有普遍性和廣泛性。
2.腐蝕具有持續性
腐蝕屬于一種材料的變形或損毀,或快或慢腐蝕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腐蝕的過程的發生是一個持續、累積過程。有些物質相對穩定,腐蝕過程比較緩慢幾十年幾百年才能用肉眼觀察到,可有些物質的腐蝕發生的非???,如活潑金屬的生銹數分鐘就能明顯觀察到變化。
3.腐蝕的非線性發生:
物質腐蝕的速度受到很多因素影響,在有利條件下腐蝕發生的快,在穩定的環境中腐蝕速率較慢,因而物質腐蝕的過程并非是一個線性過程,而是隨著外界環境的變化而發生變化。
4.腐蝕的自發性和必然性
物質腐蝕的發生完全是一個自發過程,發生是必然的,就像水向低處流一樣。我們控制腐蝕就像要阻止水向低處流。從化學的角度來說就是從不穩定態向穩定態轉化的過程。金屬的腐蝕是金屬提純的逆向過程,腐蝕的過程是自發性的具有必然性。
二、化工機械設備腐蝕的分類
1.電化學腐蝕
電化學腐蝕是所有金屬材料腐蝕的最主要的一種方式,當金屬材料與電解質溶液接觸,就會發生原電池反應,相對比較活潑的金屬失去電子而被氧化,這種腐蝕叫做電化學腐蝕。化工機械設備的電化學腐蝕大多發生在比較潮濕或裝有電解質鹽溶液介質設備的環境之中;電化學腐蝕就是是氧化還原反應的一種,而大多數化工機械的金屬部件都會接觸到類似電解質溶液的環境,并因此而原電池反應而產生電化學腐蝕?;て髽I發生電化學腐蝕的設備有罐體、管道、泵體、閥門、反應釜等只要能接近電解質溶液的設備。
2.化學腐蝕
金屬材料與接觸到的強氧化性物質直接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被氧化損耗的過程就是化學腐蝕的最常見的一種。化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所涉及到的腐蝕性物質種類非常多如鹽酸、硫酸、硝酸、燒堿、等酸堿類物質,這些物質直接可以和化工機械設備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金屬鹽和氫氣,而造成腐蝕的部位多為直接與酸堿接觸的管道、閥門、泵體等。
3.其他腐蝕
由于所處的環境非常復雜,因而化工機械腐蝕的形式非常多,根據腐蝕的形態可以將腐蝕分為整體腐蝕和局部腐蝕,局部腐蝕可以分為電耦腐蝕、縫隙腐蝕、孔蝕、晶間腐蝕、選擇性腐蝕、焊接應力腐蝕、磨損腐蝕、點狀腐蝕、疲勞腐蝕等。對化工行業來說,機械設備的腐蝕以電化學腐蝕、焊接應力腐蝕、縫隙腐蝕及疲勞腐蝕為主,特別是電化學腐蝕最為嚴重,多種腐蝕的結果最終均導致電化學腐蝕。
三、化工設備的防腐措施
1.選用新型抗腐蝕材料設備
目前大量化工機械設備都是用普通的碳素鋼材料制成,這種材料在干燥、無腐蝕介質的環境中抗腐蝕性能較強,如果用在酸堿、潮濕、電場等環境下其抗腐蝕性能就會大大下降,很容易很容易被腐蝕。 因而化工企業選用化工設備必須用抗腐蝕性能較強的合金材料。目前耐蝕材料的開發有了很大的進步,如高耐抗的金屬材料、負荷高分子材料諸如耐蝕塑料、玻璃鋼、工程塑料、工程陶瓷等的研發都有了長足的發展,因此在選用化工機械設備的時候必須考慮清楚使用環境而選用合適材質的設備,抗腐蝕材料的設備可以大大提高化工機械設備的抗腐蝕性能。
1.1外表涂料
外表增加抗氧化性能的涂料可以增強化工機械設備和腐蝕環境介質的隔絕,從而起到抗腐蝕效果。如抗酸堿涂料、耐高溫涂料、氟樹脂涂料等等,都可以對化工機械設備表面漆刷一層涂料保護膜來隔絕酸堿、腐蝕性氣體、高溫、電場等環境,以此增強化工機械設備的抗腐蝕性能。
1.2襯膠墊層
作為化工容器、儲罐、反應釜、管道等設備都可以選用適當的防腐襯膠作為內里,保護這些設備材料直接與所承載的介質的接觸,減少這些設備的腐蝕,通常選用的襯膠材質必須是高強度的材料。選用耐蝕性能優異的襯膠材料可以有效的防止化工和減緩容器、管道等的腐蝕。
1.3增設電鍍層
對于一些處于高腐蝕環境中的零部件,通常采用電鍍層抗腐蝕,通常在這些零件表面電鍍一層高抗腐蝕的材質或可以鈍化的材質形成一層細致的保護膜,以此降低化工機械設備零部件與腐蝕介質或腐蝕環境直接接觸而造成的腐蝕,從而增強化工機械設備的抗腐蝕性能。
2.增設電化學保護裝置
增設電化學保護裝置就是利用電化學腐蝕的逆向原理對化工機械設備采取的一種保護方法,通常在被保護的化工設備上設立陰極保護裝置,該裝置主要是在被保護的機械設備上接入陰極電流,使被保護的機械設備的金屬材料的電位變負,從而減小金屬電子流失而產生的電化學腐蝕,這種保護往往用在形體比較簡單的化工機械設備上。
3.在化工設備介質中添加腐蝕緩沖劑
在機械設備承載介質中添加緩蝕劑是非常常見的一種防腐蝕措施,諸如循環水中添加腐蝕阻垢劑,一方面減小換熱設備上的結垢,另一方面增強管道設備及換熱設備的腐蝕,對于汽提塔等介質中可以添加腐蝕劑的工藝,均可以使用這種方法進行抗腐蝕,緩蝕劑的濃度通常都控制在很低的范圍,一方面不影響化工生產工藝要求,另一方面延長了設備因腐蝕而造成的頻繁停車維修。
四、結語
對于化工生產而言,大多數設備的損壞都是因為腐蝕而造成的,設備的損壞造成的事故及停車檢修對化工生產的安全性和經濟效益影響都非常大因而在化工生產中采用合理的防腐蝕手段,防止和控制化工機械設備的腐蝕,對于化工企業而言意義重大,目前如何增強化工設備的抗腐蝕能力仍然是一個長遠的課題。
參考文獻
[1]劉春榮;淺談化工機械設備的防腐設計及措施[J];裝備制造技術;2011年10期
[2]崔新安.腐蝕與防護手冊[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91.
[3]張晶瑩;淺析化工機械設備腐蝕原因及防腐措施[J];化工技術與開發;2012年03期
摘要:常減壓蒸餾裝置是煉油廠加工原油總流程的第一道工序,隨著運行周期的延長,裝置動、靜設備腐蝕問題逐漸顯現。而控制設備腐蝕管理的好壞,將直接影響裝置平穩運行。針對這種情況,本文從原料性質,腐蝕監測數據以及裝置運行參數,分析了裝置設備腐蝕的原理和特點,從而采取有效防腐措施,及時排除隱患,避免產生嚴重的化工事故。
關鍵詞:化工;常減壓裝置;腐蝕措施
在化工企業生產中設備腐蝕首當其沖的是常減壓裝置。常減壓裝置的防腐是一個系統的、全方位的工作。在設計階段要充分考慮從原料性質到存在的腐蝕環境、機理以及選材、工藝防腐的布置;在運行階段要做好對防腐劑的使用與評估,以及相匹配的注劑系統和監測手段、鑒定方法等。通過系統的分析、詳細的設計,良好的運行和管理,才能不斷提高防腐水平,將腐蝕的發生幾率降到最低,確保企業的順利生產。
1常減壓裝置中常見的腐蝕介質
氯化物是化工腐蝕介質的一種,原油在經過脫水處理之后,會有少量的水殘留下來,這些水分中通常都含有鹽類成分,主要構成成分是氯化鈉、氯化鎂與氯化鈣,其中的氯化鎂、氯化鈣在受熱的情況下容易發生水解,產生具有強烈腐蝕性的物質氯化氫。含硫化合物也是腐蝕介質的一種,硫化物所具備的腐蝕能力與溫度之間有著直接的聯系。原油中的部分硫化物對熱非常不穩定,隨著溫度的升高就會逐漸的分解成小相對分子質量的硫化物。元素硫與硫化氫之間能夠進行相互轉化,硫化氫在被空氣氧化之后能夠生成元素硫,元素硫可以與原油中的烴類物進行反應然后生成硫化氫。通過這一系列的變化使得硫化氫分布能夠在低溫與高溫的不同部位進行分布,所以,裝置中的低溫部位出現的腐蝕主要以硫化氫為主,高溫部位的腐蝕則以元素硫為主。此外,還有有機酸這一物質,其具有比較強的腐蝕性,大部分是由環烷酸與少量的低分子脂肪酸組成的。在原油中還存在一些游離狀態的氧、二氧化碳、水,原油在進入到常減壓裝置之后,這部分雜質就會因為受熱逸出,經過冷凝系統后就產生了氧去極化腐蝕與氫去極化腐蝕。
2典型的腐蝕部位及原因
在常減壓裝置加工過程中產生的腐蝕分為低溫輕油部位和高溫重油部位兩種。低溫位腐蝕主要容易出現在加熱爐對流段的冷進料爐管及軟化水爐管,主要的腐蝕原因是燃料瓦斯與燃料油硫含量較高,煙氣露點上升,爐管受煙氣硫酸露點腐蝕造成的,以及水冷器管束的腐蝕和常減壓塔頂系統的H2S-HCl-H2O腐蝕。高溫位腐蝕通常集中在溫度在300℃以上減壓塔的下部填料和減壓側線的高溫環烷酸腐蝕,其他還有減底渣油、減四油換熱器進出口接管、碳鋼管束等部位,和高溫油機泵的材質腐蝕。
3化工常減壓裝置腐蝕防護措施分析
(1)加強工藝防腐蝕措施
常減壓裝置出現腐蝕的問題,需要通過不同的防腐措施對其進行保護,其中加強工藝防腐就是經常使用到的一種防腐技術,其發揮的效果也是比較顯著的。比如,在對常減壓裝置的低溫腐蝕防護,現有的低溫工藝防腐助劑主要是中和緩蝕劑,這一物質需要在常頂油氣餾出以及減頂油氣餾出的位置注入。在具體的防護過程中,需有效均勻注入氨、中和緩蝕劑,同時利用在線pH值檢測儀及時分析酸性水pH值,對常減壓裝置頂端位置的酸堿度實行嚴格的管理,嚴格控制塔頂切水pH值控制在7~9之間,以保證低溫緩蝕劑在堿性環境下有效中和HCl、H2S。對高溫位的腐蝕方面,及時跟蹤調整減壓塔減一中、減二中注入高溫緩蝕劑注劑量,定期對減一中、減二中進行Fe、Ni、Ca等金屬離子分析檢測,動態掌握腐蝕狀況,控制腐蝕速率。
(2)做好設備的選材工作
合適的材料是防腐的關鍵,對設備制造所需原材料進行把關,檢查原材料化學成分、質量證明書、力學性能等相關資料。特別是不銹鋼材料,其主要化學成份含量,直接影響其抗腐蝕能力。針對不同的腐蝕部位以及腐蝕情況的特點,可以通過選取不同的防腐材料類型去實現更好的防腐目的。比如,對于常減壓裝置的相同位置來說,既有可能出現環烷酸腐蝕的問題,也容易出現硫腐蝕的現象,針對這種腐蝕情況,在對裝置進行管理時就需要按照所出現的實際腐蝕機理以及腐蝕難易度去選擇最佳的防腐材料。因為抗環烷酸腐蝕材料要比抗硫腐蝕材料的要求更高,所以,在具體的實行防腐保護措施時,需要以防環烷酸腐蝕的標準去選擇合適的設備材料,達到最佳的防腐目的。另外,材質升級也是比較有效的一種防腐保護措施,比如將材質316L升級為317L材質,這樣能夠增強裝置的強度和韌性,確保裝置的長期安全、穩定運行。
(3)安裝防腐在線監測系統
做好防腐工作的系統管理,還可以安裝防腐在線監控系統。監控系統的主要構成部分是檢測探針、采送器以及監控機等設備,對裝置實際的腐蝕情況以及一些部位的pH值進行在線的監測,這樣就可以通過分析監測數據為接下來的防腐工作提供參考,比如在常頂空冷器入口處管道設置探針,溫度大約在130℃左右,探針材質屬于20#,這樣測得的階段腐蝕速率是0.17mm/a。這些所獲得的數據經過處理后,可以定量地分析判斷設備及管道的腐蝕狀況,進行剩余壽命評估,評估的結果既能指導安全生產,又能準確合理地安排檢維修計劃,對腐蝕隱患進行了預警。
4結語
為了有效的規避安全事故的發生,保護生產過程及現場操作人員生命財產安全,需要對常減壓裝置出現的腐蝕問題進行有效的防護,尋找正確、科學的解決措施,相關的裝置管理人員需要注重防護工作的實施,對腐蝕問題加強研究分析,總結防護工作經驗,使得常減壓裝置的防腐蝕工作能夠取得更大的成效,使化工企業獲得更良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史玉穎,楊劍鋒,劉文彬,黃會偉.常減壓裝置腐蝕及防護分析[J].化學工程師,2013,08:59-62+71.
關鍵詞:戶籍制度;城市化;服務業增長
中圖分類號:F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3890(2008)09-0005-06
一、中國戶籍制度、城市化與服務業的增長:實證分析
(一)城市化與服務業的增長:世界范圍的考察
從經濟發展來看,服務業的發展是與城市化過程聯系在一起的。城市化引起生活方式的市場化轉變,為服務業的發展提供市場條件。這是因為服務產品的生產自始就與市場交換相聯系。此外,由于服務產品的不可儲存性與不可運輸性,使服務產品的需求要有足夠的人口密集度才能達到規模生產的要求。從發達國家的增長經驗來看,服務業發展與城市化基本是同步的。例如,從2000年與2003年世界主要國家的城市化率與服務業占GDP比重(具體數據參見表1)來看,可以發現其中明顯的線性關系。
我們還可以將表1的數據繪制成散點圖(見圖1),就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城市化率與服務業占GDP比重之間的明顯相關關系。
使用SPSS軟件對2003年的數據進行回歸分析,我們可以得到如下回歸方程,這個方程的自變量――城市化率在1%的水平顯著,具有良好的統計性質:
Si=33.877+0.381Ci (1)
在方程(1)中,Si表示服務業在GDP中所占的比重;Ci表示城市化水平。這個方程說明,城市化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將使服務業占GDP的比重提高0.381個百分點。但是,方程(1)對中國并不適用。因為依據這個方程所預測的數據,中國在1978年時,服務業比重就應達到40%以上。
(二)中國的人口遷徙規模、特征
我們認為,從經濟發展與城市化的關系來看,中國的情形極為特殊。因為中國經濟發展走的道路比較獨特,這種特殊表現在數億勞動力從農村流動到城市工作,但是,這部分勞動力大多都具有“候鳥式”遷徙特征。
這種“候鳥式”勞動遷徙的主要表現是人口流動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單身、短期遷移。大量農業人口雖然已經在城市就業,但卻無法獲得當地戶口和相應的福利,很難在遷入地定居下來。這一點并不同于其他很多發展中國家人口流動的永久的、家庭為主導的遷移。
這種“候鳥式”的勞動力流動,使流動人口的收入與消費事實上是分離的。也就是說,在中國,大量流動人口的收入大部分流回了其來源地,而在城市的消費保持在維持生計的水平,很少在城市本地消費服務產品。這種勞動力流動模式保證了中國的低價工業化,但給中國服務業的發展帶來了障礙。
這種“候鳥式”遷徙出現的重要原因是,在改革開放后,一方面勞動力流動獲得了某種程度上的自由,另一方面,戶籍制度改革并沒有取得根本性突破,不僅主要大中城市的戶籍制度沒有真正放開,跨省區的戶籍改革仍然困難重重。
從統計的角度來看,從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開始,官方統計的城市化率中不僅包括具有城市戶口的常住居民,而且也包括沒有城市戶口但到城市工作6個月以上的鄉村遷移人口,還包括相當部分土地被征用但戶籍沒有轉換的失地農民,以及相當部分由于統計口徑偏差,實為農業但被計入城鎮人口的農民。
對于這部分包含在城市化率但具有“候鳥式”遷徙特征的人口規模,有很多官方及民間機構進行過研究,具體研究成果參見表2。
從表2可以看出,研究機構關于中國農村外流人口規模的研究結果在8000萬~1.4億之間,我們估計,被統計在城市化范圍內的流動人口約為1.2億,約占全部城市人口的21%??紤]到中國大約有1000萬~2000萬左右的農村非農戶籍人口(如相當部分鄉村教師以及非建制鎮的非農業人口),可以推斷2006年計算在官方統計“城市化率”內、但沒有城市戶口的“城市人口”將達到1.4億,大約占全部統計城市人口(5.77億)的24.5%。也就是說,中國官方公布的城市化率中,1/4是我們前面所說的“候鳥式”遷徙人口。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這種“候鳥式”遷徙人口特征有兩點:第一是收入水平較低;第二是大部分收入被匯回到人口流出地,也就是說。這部分人口的收入與消費是分離的。遷徙人口的收入及其匯出比例是一個較敏感的問題,有很多官方的及非官方的研究機構均對此進行過研究。表3總結了一些較權威的研究成果。
綜合前述研究成果,我們可以有把握地估計出2006年流動人口的人均月收入為950元左右,其在本地的月消費(包括由其撫養的人口)約為500元,匯回老家或帶回老家的款項約為5000元/年。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07)》,2006年中國城市人均消費支出為8697元,其中服務性支出約為4184元,全國城市服務性消費支出總計為24143億元??紤]到2006年的全部服務業增加值為82972億元,可推算服務性消費支出占全部服務業增加值的29.1%。
進一步考慮到前述非農戶籍常住人口的服務消費,我們估計,在其消費支出中,僅有15%左右系用于服務性消費支出,也就是說,前述1.4億人口中,其每人每年的服務性支出僅為900元。如果這些人群的服務性支出能夠達到前述平均水平的70%,即3000元/年,則服務性支出將增加3000億元。按照前述服務業增加值的比例關系,大約能夠增加服務業增加值約10000億元,提高服務業在GDP中的比重約3個百分點~4個百分點。而要達到這一目的,打破嚴格的戶籍管理。推進公共產品提供方式及分配方式改革應是最重要的環節。
下面我們使用計量經濟學方法來進一步驗證這一推論是否正確。
(三)戶籍制度、城市化與服務業的增長:中國經驗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城市化得到了快速推進,與此同時,服務業也獲得了快速成長(具體參見表4)。
使用表4的數據,我們以城市化率為自變量,以服務業占GDP的比重為因變量,可以得到如下回歸方程:
Si=8.593+0.806Ci (2) 這個方程的系數在1%的水平上顯著,具體估計情況參見表5。
方程(2)表明中國服務業占GDP的比重與城市化率之間高度相關,城市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可使服務業在GDP的比重提高0.806個百分點。但是,
令我們質疑的是,自2000年以來,中國城市化率提升了近8個百分點,服務業占GDP的比重幾乎沒有提升,這使我們的模型的預測能力大打折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根據前面的分析,將戶籍制度作為一個啞變量引入到方程中,即我們假定:
Si=α+βCi+γHi+μ (3)
在式(3)中,Hi表示戶籍制度,是一個啞變量。由于在2000年以前進行城市化率統計時,已考慮到了Hi的影響,因此,戶籍制度對服務業占GDP的比重的影響已通過城市化率發揮作用。然而,如前所述,2000年以來,由于使用常住人口代替戶籍人口計算城市化率,戶籍制度就作為一個獨立變量發揮作用。這樣,從2000年開始,我們對Hi值為1。
經過回歸分析,我們得到了如下回歸方程:
Si=4.809+0.963Ci-3.322Hi (4)
在方程(4)中,城市化率的系數在1%的水平上顯著。常數項與戶籍制度的系數在10%的水平上顯著。城市化率與戶籍制度之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
方程(4)說明戶籍制度對服務業占GDP的比重影響為3.322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如果將戶籍制度以及相關的公共產品供應分配方式進行改革,將可能提高服務業在GDP中的比重約3.322個百分點,這一點是與我們從需求角度計算而得出的結論是完全一致的。
二、基本結論與需進一步討論的問題
如前所述,在最近的50年間,中國一直實行最嚴格的城鄉隔離制度。這種嚴格的隔離制度為中國的工業化提供了世界上數量最為龐大的廉價勞動力群。這樣做的后果,導致在中國薄薄的城市化外殼下,包含著一個數量極其龐大(約占全部城市人口的25%)的農民工群體。這個群體為中國的經濟高速增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例如,世界銀行的研究表明,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增長中的20%-25%是由于勞動力自由流動而帶來的生產效率提高所致。
但是,這個群體的收入水平維持在一個極低的水平。我們估計。2006年時,其月工資約為950元,而與此同時,城市單位就業人員的年平均收入達到了20856元,后者幾乎是前者的兩倍。這樣極大的收入差距,使農民工群體在城市中維持最低水平的生活。對服務的消費保持在一個極低的比例。
對于這種發展戰略,我們至少有以下幾個問題應予以深入討論:
1 這個龐大的遷移人群的未來去向。農民流動的動機是基于農民與收入的巨大差距。而這個流動群體一旦離開農村后,就具有了留在城市的愿望。2006年8月,國家統計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一次城市農民工生活質量狀況的專項調查。據調查,有55.14%的農民工設想未來在城市發展、定居。有28.55%的農民工想賺錢或學到技術后回家鄉生活。這說明超過一半的現有農民工將在城市里居留下去,成為城市的一員。因此,我們在制定城市化戰略時,必須考慮這個基本的因素。
2 這種嚴格的戶籍制度是否真正節省了工業化的成本。不可否認,與工業化相比,城市化是高成本的,這包括:(1)基礎設施的高投入。如水電、燃氣、公路、地鐵和綠地都是高投入;(2)社會保障的高投入。一旦農民變為市民,社會保障就是必需的。大量的公共支出如教育、環保和城市運營。
根據國際經驗,在城市化的前期,城市化成本主要是基礎設施建設成本。在城市化的后期,社會保障支出將是最大的支出,而且這種支出是持續的。從這個意義上看,城市化的成本要遠遠超過工業化。
然而,在中國,這種低價工業化的成本所節省的支出未必有表面上所看到的那么多。我們在前文的分析表明,每年由農民工帶回農村的款項保守估計約在7000億(1.4億勞動力乘以5000元),這些錢的主要用途是什么呢?據我們估計,這部分資金絕大部分用于蓋房屋。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資料,全國農戶平均每年新增約8m2的鋼筋混凝土住房面積,其造價大約0.32萬元人民幣。僅此一項,全國農戶每年新造住房的投資約8000億元人民幣。這樣,一方面農村常住人口在減少,另一方面是農村的住房在增加。每4年新增加的鋼筋混凝土房子,可供1億人口居住(每戶60m2計算)。這種矛盾的后果是中國農村有大約30%的住房常年沒有人居住,其資源價值約2.4萬億元人民幣(每m2按300元計算)。另外,據中國改革研究院提供的數據,盡管農村長住農民人數以1.6%的速度在下降,但農村的戶數卻在以1%左右的速度在增長,新增加的分立農戶除在一些發達地區不能獲得宅基地外,其他地區仍然能獲得宅基地。目前中國農村地區的非農業占地已經達到約18萬km2,按城市的容積率標準,應該容納18億人口,但實際上只約7億人口,這說明了農村的土地資源嚴重浪費。全國縣以下農村道路長度120萬km,村內道路約在250萬km左右,每km按5萬元計,近2000億元。這些投資都是因為城市化水平不夠而產生巨大的浪費。
城市投資(總體上指除工業投資外的城市內其他投資)包括城市住宅投資、公共建筑投資、市政工程投資及其他相關投資等。城市住宅投資按目前中國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積12m2、住房建筑面積單位綜合造價3000元計算,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投資均按國家基本建設標準測算,則可大致匡算出每個城市人口大約需要城市建設費9萬元左右。各項城市建設費用的大致比例為:城市住宅投資占40%,公共建筑投資和市政工程投資分別占25%,不可預見投資費用占10%。由此可見,1億人口的城市化建設投資僅為9萬億元左右,僅相當于每年浪費于無效農村住宅投資上的費用的10倍。如果將所浪費的土地資源價值計算在內,則每年可以城市化的居民數量更為龐大。這一點充分說明了中國現行的所謂低價工業化并不低價,而現行的戶籍政策是代價巨大的,并沒有節省多少城市化成本。
這里還可以考慮一個因素,即城市化滯后對服務業發展的影響。根據建設部報告,鄉鎮企業80%設在村落,12%設在集鎮,7%設在建制鎮,1%設在縣城,絕大多數“點”達不到多數服務業的“門檻規?!?。服務業就業的門路一被限制,同樣的投資和產出,創造的就業崗位少了許多,潛在的消費無法形成真實的需求,導致生產的過剩。如果以影響國民經濟3個百分點計算(見我們前文的計量結果),大約每年為7000億元。這一筆產出將進一步加快中國城市化的進程。
中國之所以出現這種擁有巨額成本的戶籍制度,其原因在于政府管理當局對城市化的考量。城市化的投資絕大部分需要由政府來承擔,而政府不愿意付出這種對國民經濟增長及減少浪費有著巨大意義的城市投資。
【關鍵詞】催化劑;聚丙烯;搪玻璃攪拌
搪玻璃設備是將二氧化硅、二氧化錳、氧化鈷等無機物經高溫灼燒而牢固地密著于金屬表面上成為復合材料制品。其同時具有玻璃的穩定性和金屬強度的雙重優點,是一種優良的耐腐蝕設備,廣泛地應用于化工、石油、醫藥等工業。由于搪玻璃與玻璃、陶玻璃類似,因此在繼承其優異耐腐性能的同時也具備了不抗磕碰、敲打和耐沖擊性能差等弱點。特別是搪玻璃設備的附件如攪拌,溫度計等更是歸結為易耗品范圍內。
1、聚丙烯裝置中搪玻璃攪拌的工作環境
聚丙烯催化劑生產裝置搪玻璃釜主要負責水解高沸物及中和酸性物料的工作。工作溫度最高時超過130攝氏度,釜內液體的PH值1~14之間變化。由于高沸物在水解過程中產生大量熱且含有大量固渣,加之酸堿中和過程中釋放出的反應熱加劇了釜內液體溫度上升的速度,從而對搪玻璃產生較大的熱沖擊,極易出現攪拌損壞現象,損壞位置集中在攪拌葉中部或攪拌葉與軸連接處,在聚丙烯催化劑生產裝置后處理單元搪玻璃攪拌平均使用壽命僅為3~4個月,屬于裝置易耗品。如(圖1)所示,攪拌葉局部表面防腐釉面爆瓷,物料直接接觸腐蝕攪拌的碳鋼本體,嚴重時在巨大扭矩作用下槳葉甚至斷裂跌入釜底,進而損壞釜底搪玻璃層,造成釜體腐蝕穿孔,造成更大的損失。由于搪玻璃釜的結構,更換攪拌費時費力,經常性的攪拌損壞對聚丙烯催化劑生產裝置的生產造成一定的影響。
2、搪玻璃攪拌腐蝕原因分析
(1)攪拌基材制作過程中采用的卷筒、焊接等工藝均產生大量的內應力,部分廠家根本就未進行消除應力工作或進行的不徹底,攪拌R角、焊縫部位極易產生爆瓷損壞。
(2)制造搪玻璃附件時忽略材料問題。攪拌用碳鋼管材易出現含碳、硫、錳、硅的含量超標的情況,在制造的過程中很容易在搪玻璃設備表面釉層中產生有許多的氣泡,使得其耐冷熱沖擊能力急劇下降,極易發生局部性的爆瓷。
(3)聚丙烯催化劑搪玻璃釜應用在后處理,在水解過程中由于物料的積累放慢作用導致反應速度的降低,進而使得物料未完全水解完就下降至釜底。隨著設備的攪拌轉動對于液體的湍流作用會引起攪拌槳局部壓力下降形成氣泡,高溫的反應大量的空泡在破滅的同時又形成新的空泡,并迅速破滅,這個過程在攪拌反復進行,從而破壞攪拌槳玻璃面造成爆玻璃損壞。
3、搪玻璃攪拌腐蝕的防護
根據損壞部位和原因的分析,利用纏繞法成型技術將聚四氟乙烯(以下簡稱F4)復合于成品的搪玻璃攪拌外側,形成耐腐蝕的F4搪玻璃復合攪拌器(圖2)。利用外裹的F4層優異的耐腐蝕性能的同時作為搪玻璃的外保護層,彌補了搪玻璃的弱點的同時,復合防腐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4、搪玻璃攪拌外襯F4防腐纏繞工藝簡介
(1)將搪玻璃攪拌器進行表面處理。
(2)利用F4薄帶纏繞搪玻璃攪拌表面6層,且注意應以每圈搭邊50%并沿一個方向繞扎。
(3)將坯料放入電爐內350攝氏度左右恒溫24~40小時。
(4)燒結完畢外觀表面應平整、光滑、潔白,用2萬伏電火花檢測不導電。
5、結論
通過對搪玻璃攪拌進行外纏繞F4燒結成型處理后的攪拌壽命較原搪玻璃攪拌延長近10倍,解決了長期困撓聚丙烯催化劑生產裝置后處理單元的一個難題,實現了裝置的長周期穩定運行。F4搪玻璃復合攪拌器已在聚烯烴催化劑行業得到了普遍的推廣和應用,給企業帶來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黃建中,左禹.材料的耐腐蝕性和腐蝕數據.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10
[2]金國淼.搪玻璃容器.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10
[3]張玉龍,李萍.工程塑料改性技術.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10
關鍵詞:石化企業 往復式壓縮機 故障 維護
一、石化企業往復式壓縮機的故障分析
1.往復式壓縮機熱力性能的故障
從多年的生產經驗來看,在往復式壓縮機熱力故障發生的原因中,填料函和氣閥等易損件的損壞最為常見。往復式壓縮機的排氣量會在填料函故障的影響下極大降低,同時壓比也會失調。有關統計資料表明,氣閥故障約占往復式壓縮機故障總數的3/5。氣閥故障也會降低往復式壓縮機的排氣量,造成壓比失調等,同時還會提高往復式壓縮機的排氣溫度,如果情況十分嚴重,甚至會將氣缸拉毛造成機組報廢?,F場操作人員在實際生產中做出診斷的過程中?;诖?。常見往復式壓縮機熱力性能故障類型及原因如表1所示。
2.往復式壓縮機機械功能的故障
在生產過程中,發片碎裂、活塞環斷裂、氣缸和氣缸蓋破裂、連桿斷裂和變形、活塞卡住和開裂、電機故障等均為數據典型的機械故障。實踐表明,有效診斷氣閥故障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就等于診斷出了往復式壓縮機的故障。此外,活塞桿裂紋、斷裂事故也不可忽視。由于往復式壓縮機具有較多的運動件,因此機械功能故障在石化企業往復式壓縮機的故障中占有相對較高的比例。常見往復式壓縮機機械故障類型及可能原因如表2所示。
二、石化企業往復式壓縮機的故障維護
1.直觀檢測
直觀檢測就是指壓縮機操作人員對設備的故障進行直觀的判斷,僅憑耳聽、眼看、經驗等。隨著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機械設備的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因此直觀檢測已經無法滿足往復式壓縮機故障診斷的要求。
2.熱力性能參數監測
熱力性能參數監測就是對往復式壓縮機的熱力性能參數進行測量,然后依據測量結果對往復式壓縮機的狀態進行判斷,從而準確地診斷出往復式壓縮機的故障。通常情況下,壓縮機操作人員在進行監測的過程中運用儀表,對往復式壓縮機的各項指標進行監測,然后將相關信息提供出來,從而更及時準確地查找出相關部件的故障。但是該方法在故障點的診斷中不夠準確,同時也沒有良好的預測性,因此現階段只在對壓縮機的工藝參數及運行狀態的監測中得到了廣泛應用[1]。
3.振動噪聲監測
在實驗室研究中,振動噪聲監測在診斷往復式壓縮機的故障中的優勢中已經被充分挖掘出來。該方法在診斷壓縮機的活塞、氣閥漏氣等狀態時運用機械表面的振動信號,在診斷缸內故障時運用在汽缸頭上安裝的振動傳感器傳出的信號,在診斷軸承故障時運用油管路內的壓力波信號等。但是由于振動噪聲監測具有較大的噪聲干擾,同時往復式機械工況不斷變化,造成其信號缺乏平穩性,同時該方法又沒有具有可靠性能的傳感器等,因此并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和推廣。
4.油液監測
在分析油油液時應該對油液本身物理化學性能和油液中摩擦副磨損信息進行認真細致的分析。比如,油的粘度、水分、閃點、光譜分析、顆粒計數等。取樣—樣品制備—監測數據獲取—診斷結論形成是實施該方法的全過程。近年來,國內外相關人員經過長期的研究,已將用于現場的便攜式油液性能測試箱研制了出來,這些便攜式油液性能測試箱能夠對油液的粘度、水分等多項指標進行測試[2]。油中的磨粒檢測技術可以分為兩大類,即在線監測技術和離線監測技術。在線監測技術包括顆粒計數器、在線式鐵譜儀等,離線監測技術包括油液光譜分析、鐵譜分析等?,F階段,光學型磨損顆粒計數器等已經在實際生產中投入使用,而X射線磨損顆粒在線監測儀等雖然目前還沒有在實際生產中投入使用,但是已經處于深入的研究過程中。
5.人工智能診斷
目前,在往復式壓縮機故障的診斷中已經廣泛應用了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家系統及神經網絡技術。故障診斷專家系統是一種智能化計算機程序系統,運行的基礎是大量的實踐經驗和領域,專家只是能夠對復雜且具有較大難度的系統故障問題進行有效的診斷,同時它還具有較強的解釋機制及簡單的推理預測能力等。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其在診斷復雜設備的過程中存在知識獲取的瓶頸等;人工神經網絡是一種分布式并列處理系統,該處理系統具有較大的規模,同時具有自學習性及聯想記憶等特點,能夠從故障中學習,在故障診斷系統中對其進行有效的應用能夠對現階段專家系統面臨的問題進行良好的解決,但是由于其具有模糊的診斷推理及較弱的診斷解釋機制,同時很難建立起復雜系統的模型[3],因此在實際生產中也受到了一定的應用限制,需要相關人員做更為深入的分析研究。
綜上所述,石化企業往復式壓縮機的故障具有其自身的特點,壓縮機操作及維修人員應該對故障原因進行仔細的探查,并運用正確的方法對其進行有效的維護。除此之外,在往復式壓縮機故障診斷技術方面,我們還可以使小波分析、計算機輔助設計等方法有機結合網絡化,從而將實時在線故障診斷監測系統開發出來,這應該是今后發展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汪家銘.國外往復式壓縮機運行狀態的在線監測[J].壓縮機技術, 2008; (2) : 25-27.
論文摘要:闡述了當代中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現狀,引入文化和符號兩個概念,對歷史文化符號作了論釋,旨在以歷史文化符號保護為基礎,完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引言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每個時期的人類都在城市的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記。歷史文化遺產便是其中不可磨滅的一筆。但是現在對歷史文化遺產的理解和傳統的概念已經有了天壤之別。在當代的社會意識中,人們將建筑性物證擴大到基地,從而將歷史文化遺產發展到自然和環境遺產化,甚至還包括地方方言、傳統技能、生活方式等等。
歷史文化遺產可以分為物質性遺產(有形遺產)和非物質性遺產(無形遺產)兩大類,而在物質性遺產中又分為不動產(自然和建成的)和動產(藝術品)兩種。西方對歷史文化遺產的理解經歷了一個從物質到非物質的過渡,并且將遺產從精神的需求與現實的生活環境、生活品質相關。
1當代中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現狀
建國以來,中國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已經經歷了從文物一歷史文化名城一歷史文化保護區的過程,保護范圍擴大,這反映在遺產的數量上。但是登錄制度不完善,在冊的文物保護單位的數量偏少,國家級、省級、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加在一起不足10萬處,歷史風貌保護街區也只有上百處。與中國的歷史年代和國土面積相差數倍的英格蘭,其登錄在冊的歷史建筑有50多萬處,保護區8000多處。在制度方面確立了法律制度的核心地位。
對我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認識,從中央到地方,從領導到群眾都經歷了一個曲折發展的歷程,實施舊區改造式的大拆大建,破壞歷史文化街區的行為還在繼續,究其保護不力的原因,主要有:1)對于歷史文化遺產不應當作經濟實體看待。2)對歷史文化遺產的文化認識不足—特別是無形(精神)遺產的保護相對有形遺產薄弱。3)現今的工作過多地注重理性思維和工程技術,但是精神的東西是隱性的,無法用效果圖的方式進行表現。
由于城市遺產曾經有過輝煌的歷史,對于其保護的研究則不能僅僅停留在片面的物質性的或技術性的研究上。歷史文化遺產的文化知識價值是其價值的精髓,同時也是城市未來發展的積極因素,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要做到保護工作的成功就要重點把握文化,使其成為保護工作的基礎。所以,該從何種方面去把握則是本文要重點強調的內容。
2兩個概念的解讀
2.1文化
文化廣義上指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上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作為意識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隨著民族的產生和發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種社會形態都有與其相適應的文化,每一種文化都隨著社會物質生產的發展而發展。社會物質生產發展的連續性,決定文化的發展也具有連續性和歷史繼承性。英文中的文化(culture)一詞原意指對自然界生物的馴化、培育、耕種,進而演變為對人自身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教化、培養、訓練;中文的文化一詞源自《易經》中的“人文化成”,和西方有所區別,其更偏重倫理道德教導,從而合乎禮儀規范圈。
簡而言之,歷史文化指的是在歷史的某個階段反映當時當地的社會意識形態和社會關系的總和。
對于歷史文化的理解,筆者認為只是將文化的前面加上了歷史時段的范疇而已。但是從存在主義的角度理解,對于成為歷史文化遺產的物質其歷史性已經并不重要了,它已經超越了它原來的含義。所以對于遺產的關注,討論其歷史性并不是很重要,文化才是核心。
文化的構成:david總結文化的要素主要為3個—符號、定義和價值觀。這些是用于解釋現實和確定好與壞,正確與錯誤的標準文化的核心是其符號系統。不難理解,文化需要表達,符號是語言和實物組成的,文化通過符號語言表達出了它的價值和定義。明顯的符號可以很容易感知文化,如各個地方的方言、建筑形式等等。
2.2符號
研究符號學,首先要對符號概念本身有一個正確認識。我國 學者對這個問題的研究和探討尚不深人。目前,較為流行的界說來自于雙重意義學派的思想,即把符號看作是“社會信息的物質載體”,并由此概括出符號的3個必備特征:1)符號必須是物質的;2)符號必須傳遞一種本質上不同于載體本身的信息,代表其他東西;3)符號必須傳遞一種社會信息,即社會習慣所約定的,而不是個人賦予的特殊意義。這一觀點把符號的物質性和思想性有機地統一起來,因此得到了大多數學者的認可。另外維基百科中將符號定義為“在一種認知體系中,符號是指代一定意義的意象,可以是圖形圖像、文字組合,也不妨是聲音信號、建筑造型,甚至可以是一種思想文化、一個時事人物”。
由于文化的構中含有符號的因素,符號學便很容易與文化相結合,將更加突出文化符號的作用。
3歷史文化符號的診釋
當符號學與歷史文化相結合時,文化的核心內容便會清晰的表達出來—隱性的意識形態遇到顯性的社會信息的物質載體,便會以載體的形式表達在世人面前,這就是人所感知的文化的內容。由此,歷史文化符號便可以作為歷史文化的載體而反映。事實也確實如此,舉個通俗的例子:大雁塔反映了盛唐和佛教文化,其建筑結構反映了當時的風格;羊肉泡模是生活的反映;陜北民歌是獨特的藝術形式。
從存在主義的角度講,歷史文化符號具有兩種不同的概念:物質存在是表象的反映,是世人最先接收到的信息,雖然具有空間意義,但這僅僅是那時那刻的信息而已,不具有時間意義,其可讀性比較狹窄,內涵也不豐富;物質已表達了原本就在那里的涵義,是時間和空間的統一。而歷史文化符號則確切的表達了已在的涵義。
歷史文化符號的重要性反映在其是超越歷史文化遺產本身的精神存在。物質是一時的,但精神是永恒的。雖然不能說遺留下來的歷史文化符號就反映了遺產的全部信息,但那是精髓的反映。誠然這種符號會在幾千年的歷史變遷中發生改變,如:地方口音。
那么,歷史文化符號在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中則扮演著文化傳承者的角色。
4以歷史文化符號保護為基礎,完善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體系
首先要加強符號學在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中的應用。確立了符號的核心地位才把握了文化。但是不可否認,在現在社會中,對符號的重視會有所偏差,比如為了達到某種利益而有意的作出一個迎合的舉動是司空見慣的,且這種迎合往往伴隨著商業利益的獲得。當開發商把目光轉移到歷史文化符號上的時候,符號就成了不折不扣的賣點—充當了一般等價物而沾滿了銅臭。其次,在護的工作程序中,由于歷史文化符號是歷史文化的核心,在進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之前,首先進行系統的歷史文化符號的保護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歷史文化符號是歷史文化遺產的濃縮和抽象表達,認真解讀并提出合理的措施可以使得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工作在正確的軌道上前行,并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以歷史文化符號為基礎也包括了盡快完善歷史文化符號保護的政策措施內容,使其成為隸屬于《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法》的根本子法。眾所周知,法律手段是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核心,其是否完善往往反映著名城保護的效果如何。我國現在只有一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法》,各個地方的保護實施除了這部法律外,還有一些相關的政策和規定。這些法規和政策其實形成了一個只有塔尖和塔基,而缺少豐厚的塔身的現狀,換句話說,在保護法下的各種相關子法、專項規定還很少。建立完善的歷史文化符號保護專項規定,既保證了歷史文化符號的價值,又避免了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偏離正確的軌道。最后,歷史文化符號的基礎是否可以托起遺產保護的上層建筑,除了客觀條件如政策措施的完善外,城市規劃從業人員高素質的文化內涵及文脈解讀能力也是做好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前提和建立歷史符號保護系統的重要一環。眾所周知,規劃從業人員的基本職業內容就是進行物質建設,但是,這其中往往太偏重于技術的過程,造成對于歷史文化遺產理解的不到位,從而出現質量較低的規劃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