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5 17:32:24
序論:在您撰寫舞蹈學專業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作為一名幼師專業的舞蹈教師,以及一名幼師學校的班主任,筆者都深刻的認識到,教師是領頭羊,老師在上課時的精神狀態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精神狀態。所以,教師首先要做到,在課堂上精神愉悅,態度積極。用平等的心態保護好每一個學生,不要因為學生自身條件的薄弱,而讓他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要時常用鼓勵的方法促使學生上進。在與學生的交流中會發現,學校中并不缺乏自信心不足但品質良好的學生,這樣的孩子大多數并沒有上過舞臺,甚至沒有很正式的接觸過舞蹈。這就更需要每一個教師都能用熱情和耐心去引導學生們認識舞蹈,了解舞蹈,最后愛上舞蹈。為學生的舞蹈學習打下一個夯實的基礎。為學生創造登臺表演的條件,讓他們見世面、長經驗、長膽量。讓學生懂得舞蹈中的感情,感情是一個舞蹈的靈魂,缺了魂魄的舞蹈是不會精彩的,老師在示范的過程中要表現出感情,感染學生,隨著老師的示范和講解,讓學生對舞蹈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二、改進考試方法重視實踐教學
在普遍的應試教育中,我們都會以一個學期的期末成績為主,所以期末的舞蹈測試也就成了學生的主要成績,這樣,也就導致了許多學生臨時抱佛腳的心態。不能把上課所學和考試完美的結合起來是只有期末考試的弊端,通過調查和研究,筆者認為,可以將平時的課堂表現記為總成績的20%,平時的測驗記為30%,將最后的期末考試成績記為50%,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同時注重各個階段的學習,有力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可以有效的、綜合的檢驗他們的舞蹈水平以及靈活運用舞蹈的創新能力,在平時成績的設計上,鼓勵學生表演自己編創的舞蹈,誰的更有新意,誰的更有創意,誰的就可以獲得更高的成績,從而實現了實踐與分數的完美結合。
三、日常管理的舞蹈教學
作為幼師學校的班主任,又介于舞蹈對于幼師專業的重要性,所以,作為班主任,要注重學生日常管理中的舞蹈教學,比如,定期在班級舉行舞蹈大賽,讓每個學生各盡所能,發揮自己所學,靈活應用,努力創新,誰的編排更有趣,誰的想法更打破大眾的想法,就能得到一定的獎勵;也可在班級晚會中,加入大量的舞蹈元素,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給予他們充分的發揮空間;并鼓勵同學積極參加校級以及以上級別的舞蹈比賽,在比賽中磨練自己,經過摔打才會被歷練的更加強大。在日?;顒又?,潛移默化的為學生講解舞蹈的魅力,讓學生對舞蹈的愛真正發光發熱。
四、小結
(一)降低難度的要求
幼師專業的舞蹈教學可以不必按照傳統舞蹈教學模式來進行技能訓練。應將舞蹈訓練中的軟開度和控制能力等訓練適當地減少,難度也要適當降低,而應更加重視鍛煉學生的動作和協調能力,從簡單的單一動作到一整套的動作訓練,以此來達到使學生肢體靈活和動作協調的目的。
(二)提高學生的素質
由于初中階段的教學在舞蹈方面沒有過多的要求,所以幼師專業的學生也普遍缺乏舞蹈功底。因此,一定要加強對學生的素質培養,才能更好地保證他們步入社會以后能有更好的發展,這也同樣是市場競爭的需要。
二、舞蹈教學能力的培養
(一)基本教學能力的培養
首先要注重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谡Z能力是教師必備的能力,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清楚地表達出自己對舞蹈語匯的理解,在練習舞蹈動作的同時也讓學生的口語能力得到了鍛煉。在舞蹈課上教師提問學生的內容可以是舞蹈的作用、動作要領等。此外,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由小組成員進行相互的講解和指導,讓學生在這樣的過程中對所學內容印象更加深刻。在找到難點的突破口的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從教能力,讓學生在組織管理上也得到一定的鍛煉。
(二)舞蹈創作能力的培養
1.進行模仿訓練。作為幼兒園教師,一定要有舞蹈編排的能力。幼兒師范專業的學生在編創能力培養過程中,首先應做的是模仿訓練。從模仿開始,逐漸再向創作的方向發展。幼師專業學生中不乏一些舞蹈能力較差的學生,對于這部分學生,教師可以采用留作業的形式,將固定的歌曲分配給學生,由學生自主查找相關視頻,并進行模仿,培養學生對音樂節奏的感知能力。在教學中一定要循序漸進,開始時盡量降低舞蹈創作的難度,使學生能夠萌發創造的意識,通過對舞蹈模仿的總結來產生聯想,從而創造出新的舞蹈。
2.動作重組。動作重組指的是將原有的動作進行變化,做出其他的動作來。變化可以分為:節奏變化、改變部分動作、改變順序等。教師可以用簡單動作引導學生進行變換,可以從方向、順序各個方面進行變換,然后再由教師進行動作的點評,最后選出一組合適的動作再由學生進行練習。
3.了解幼兒。作為幼兒園教師一定要了解幼兒的心理和生理特點,例如:可以在幼兒衛生學當中了解到幼兒期是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骨骼比較軟,容易變形。通過對幼兒的了解才能更好地為幼兒選擇舞蹈,使他們能夠在舞蹈練習中避免傷害。在動作的設計上,應充分考慮到幼兒的身體發育規律及特點,且動作的設計可以具有一定的童話色彩。
4.提高專業素養。舞蹈是一門以人為基礎的綜合性藝術表演形式,在舞蹈的表演中除了人體的動作之外,背景音樂、畫面以及燈光等都對舞蹈有著一定的影響。因此在對學生進行舞蹈教育能力培養的過程中,也要重視對音樂的理解能力以及對燈光和服飾等方面的了解。只有做到全方位的了解才能有效提高舞蹈創作的能力。
高質量超額完成《大綱》教學任務,在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中占據重要作用的課程設置,是與專業教學和研發密切相關,相補相成。舞蹈教學課程設置和內容安排的科學性、合理性、多元性和實用性,是教學改革與創新實踐成敗的重要因素,更是檢驗我們人才教育和培養模式是否適應現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要求。因此,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倡導獨立自主的學習思想理念。通過獨立自主的知識建構活動,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欲望,使創新、潛能等全面發展,使課堂教學活動真正成為學生的主角。全面培養學生學科理論基礎扎實,專業技術精堪,藝術素質過硬的綜合型高素質舞蹈藝術人才。當前,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舞蹈教學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存在不科學、不合理、不完善和不實用等問題,突顯不出自身優勢和特色,嚴重影響到舞蹈藝術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在認真落實執行教學大綱各項要求,學習吸取兄弟院校經驗和方法之外,切實聯系自身教學和科研工作實際,發揮民族地域的優勢,充分挖掘民族地區藝術特色作用,開發與創編、優化與整合資源,探索適合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舞蹈教學內容與方法的多元化結構體系。廣西是一個多民族區域,幾千年積淀的民間傳統文化藝術,浩如淵海,源遠流長,民間舞蹈藝術種類繁多且內容豐富,氣息淳樸、特色濃郁、風格獨特、內涵深遠,是民間藝術遺產的寶貴財富。針對廣西區域壯族、苗族、瑤族、京族、侗族、水族等風格獨特的民間舞蹈藝術種類,開設廣西地方特色民間舞蹈、民間藝術采風課程,組織學生深入壯鄉村屯、侗家、瑤胞和魚家水鄉的生活生產第一線感受地氣,近距離接觸民間舞蹈藝術,向民間藝術家、老藝人訪問學習,搶救稀少瀕危的藝術品種。通過系統的收集和挖掘、歸納和整理,了解各民族民間舞蹈藝術的精神內核、藝術特征,親身感受民間舞蹈藝術的內在魅力、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廣泛積累豐碩的原生態材料,從中涉獵那無價的甘蜜,豐富自身營養,為學生即將走出學校融入社會打下扎實的基礎,對新時期快速發展培養高素質人才具有現實意義。
二、彰顯學科特色,完善教學體系
當今信息化社會對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人才培養的要求更高、更綜合化。傳統模式的男女大班或是模仿網絡媒體“畫葫蘆”式,或是教師一個動作學生模仿一個動作等教學方式,已無法適應現代教育的要求。特別是高校招生的連年擴大,學生翻倍增長,教學課時少;而教學設備的硬件和軟件沒有絲毫增添,師資隊伍沒有按生均比例配備,教學資源的匱缺或日趨陳舊而仍超負荷的工作。課程設置的不合理、不實用,教學內容與方法相同或重疊,舞蹈教學與專業必修(選修)課或文化公共課之間的產生不合理的問題等,使得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不得不面對現實,重新調整、優化整合,展開對教學理念、教學形式與方法的創新。如采取男女分組、基功組合、舞種組合、成品組合等多形式多樣化、靈活機動授課。在基本功訓練課中改變以往單元或階段性的授課形式,采用兩個星期為一個授新課單元的模式;而舞蹈組合和節目排練課,則單周完成一套組合,雙周完成一個舞蹈節目作為教學要求;注重突出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中少兒舞蹈節目,以及社會階層、廠礦和社區急需的各種舞蹈節目。有計劃安排好上半段、中段、下半段的教學工作檢側,期末考試(查)驗收等。這樣的教學既連貫又緊湊,既有針對性又具有靈活性的實施舞蹈基本技能、組合與節目成品的排練,突出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向深度和廣度發展,彰顯學科特色和優勢,完善學科教學體系,是全面提高學生技術技能,創造能力和表現能力的主要手段。
三、強調自主學習,培養創新精神
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角。通過有組織的積極主動參與,獨立思考,親身實踐,合作交流,收集和處理知識技能,并在自主探究和構建知識活動中獲取新知識、新問題。通過認知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成為創新知識與實踐能力的主人翁。舞蹈藝術教學實質上是一個創造思維過程,從收集材料的一度創作到舞者加工、塑造和雕琢打磨的二度創作、再到演出修改的三度創作,即創作、實踐、再創作再實踐過程。舞蹈藝術材料來源于生活生產勞動,若想讓自己舞蹈作品構思獨特,藝術特色濃郁且生命力強,就必須要堅持深入生活生產第一線,體驗生產勞動多姿多彩韻味和豐富的節奏韻律,讓心與物碰撞出靈感火花,升華到肢體藝術并融匯到舞蹈藝術創作當中。學生從不同角度親身體會舞蹈肢體藝術形象的內在感官,深刻理解舞蹈肢體動作藝術表現的感覺,并通過不斷思考、實踐與拓展,用全新思維、多角想象、創造貼近生活并具有新意的舞蹈藝術形象。因此,我們要大力鼓勵學生充分利用田野采風、平時觀察和發現,收集和整理民間舞蹈藝術魂寶,引導廣大學生借助先進創作手法與獨特的民間藝術元素相結合,改編和創作新穎的韻味濃厚的舞蹈藝術作品,大膽放手讓學生獨立創新的能力。促進學生積極關注和學習不同民族,不同舞種的藝術形式,關心本專業的知識信息,提高學生對問題分析的潛力和能量。同時,教師要努力為學生營造寬松和諧、團結友愛、獨立創作、互相交流的學習氛圍,敢于讓學生發揮專長親自策劃、自編自演的能力,多以支持和肯定的點評,稱贊學生藝術創新精神,藝術思維和創作亮點,關心和愛護學生藝術個性和發展空間,以平等友善、包容理解、謙虛負責的態度,鼓勵和激發學生創新定精神,促進學生學習全面發展。
四、更新思想觀念,注重藝術實踐
現代教育思想理念要求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努力將教學過程當作與學生交流知識、合作探究、溝通情感的人生平臺,改變過去傳統的“傳授者”思想,變成為課堂教學活動的成員,成為學生學習研討的鼓勵者、引導者、參與者和促進者。一是,要解放思想,廢除傳統教學觀念和落后管理制度,開發和運用現代教學管理理念,對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方式方法等深入調查與分析、改革與創新;二是根據信息化社會文化大發展的要求和自身條件,不斷更新人才教育方向,從長期受專業舞蹈院校教學套路影響中擺脫出來,建構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理論體系,注重舞蹈藝術理論知識與技術技巧相結合,加強對舞蹈編導課程基礎知識引入,開展實施和研討等突出自身特色和優勢,規范學科教學結構體系;三是舞蹈其高度的綜合了表演性、藝術性和實踐性較強的藝術表現形式,課堂所學習和掌握的知識和技術都要通過“大舞臺”實證驗證。因此,廣大學生要踴躍投身到社會的大熔爐,經受各種層次的實踐和鍛煉,將課堂教學與課外藝術實踐緊密相結合,從中獲取課堂無法學到的知識,增長個人閱歷。如校園文化藝術節(藝苑杯)、班級匯報晚會、畢業匯報晚會、五項全能大賽、大學生藝術展演、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等,從舞蹈表演藝術、心理素質進行培養,積累豐厚的實踐經驗。從而提高舞蹈技術技能水平,使我們的人才培養方向符合社會發展要求,成為現代化社會建設的棟梁。
五、實施競爭機制,強化師資建設
現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大發展,要求我們改變舊的教育理念和偏、難、繁的教學內容。教師肩負著國家和民族昌盛,造就開拓創新人才的光榮使命,更應具備與時代精神相融匯的現代教育思想和理念,對教學工作的本質、責任、目的、要求和特點具有獨到理解。具有拓展課程領域,廣集課程資源,研發課程內涵,變“教課本”為“用課本”的新時代高素質教師。因此,在舞蹈教學中科學合理的處理好內容與方法、排練與演出、理論研究和技術分析等實踐環節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充分體現在教師對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的鉆研,學習掌握和應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提高綜合素養,而最終體現在教師之間的競爭、教學水平的競爭。由于歷史原因,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舞蹈教師隊伍在人員結構、梯隊建設不科學、不合理,嚴重阻礙了舞蹈教學向高層次發展。雖然有個別經過努力取得了部級、國家級或規模較大的大型表演活動獎,技術技能、藝術表現力等堪稱完美。但是,由于絕大多數的舞蹈教師從孩童起就進行舞蹈基本功練習,小學、中學再到大學甚至碩士研究生,文化課學習均受到不同程度沖擊和影響,文化基礎知識和專業理論素質極為貧缺和淺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較低,學術研究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較低,面對自己熟悉專業感到無從下手,力不從心。這種不協調的現象不僅是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舞蹈教師,在綜合大學的舞蹈教師乃至專業舞蹈院校的教師都比較突出。如何改善這一嚴重的問題呢?這就要求從教育主管部門到學校以及教師自身,要腳踏實地、負責任的做好各環節工作,加強自學提高、進修培訓、觀摩取經,做好職業形象、知識結構、工作作風和態度等素質轉變。堅持終生學習的思想觀念和探索精神,豐富和拓寬文化理論知識,提高理論水平和專業技術能力。同時,要與時俱進,博覽群書,不斷的充實和武裝自己的頭腦,使自己成為現代社會優秀文化的傳播者。
六、結語
關鍵詞:音樂專業舞蹈教學藝術實踐
舞蹈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在音樂教育專業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音樂教育專業的必修課程,其目標是培養具有舞蹈教學能力的中小學音樂教師,為開展第二課堂奠定堅實的專業基礎。筆者院校音樂系舞蹈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編寫制訂出了音樂專業舞蹈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參照北京舞蹈學院教材,從實際出發,將芭蕾基礎訓練、古典舞身韻、民族民間舞組合訓練及編舞知識作為教學內容,耐心細致地組織教學,循序漸進、不斷提高。以口傳身授與主體參與相結合,示范與模仿相結合,講解與探討相結合,建立起“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提高學生的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
一、根據學生狀況安排教學計劃
音樂教育專業的生源一般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學生來源于中等師范音樂專業和幼師專業的畢業生,入校前接觸過舞蹈課,雖基礎較差,但對舞蹈有一些了解;還有一部分學生來源于普通高中的畢業生,入校前從未接觸過舞蹈,面對沒有專業基礎的學生,就要從最基本的訓練開始。
第一學年教學重點:芭蕾基礎訓練和中國古典舞基礎訓練。針對學生現狀,選擇一些基礎的、技術難度適中的、動作多樣的組合練習,如:站立的姿態、手臂的舒展度、腰的柔軟度、腿的外開度以及與呼吸的配合等組合練習,使學生身體素質、柔韌性、軟開度和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控制能力等方面得到開發和提高。
第二三學年以中國漢族民間舞和少數民族民間舞為教學重點。選取舞蹈素材典型、舞蹈風格突出的組合進行教學,首先講解民族舞蹈的基本知識,然后進行舞蹈組合的學習,使學生正確理解各民族風土人情,準確把握民族民間舞蹈的風格特點,進行動作元素的學習和組合訓練,豐富舞蹈語匯,提高學生的表演能力。
第四學年以舞蹈編導和作品欣賞為教學重點,以藝術實踐為指導方向,以編舞能力為培養目的,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二、改革教學內容注重組合學習
音樂專業舞蹈課程的教學,要改變以往長期以基礎訓練的技能技巧動作為主,而以民族民間舞蹈表演性組合為輔的狀況,實踐證明,這些基礎技能技巧動作和學生的實際要求差距太遠,在有限的課時內是完不成這些基礎技能技巧訓練的,更何況我們培養的又不是專業演員,而是中小學音樂教師。因此,音樂專業舞蹈課程應以各民族民間舞蹈組合、藝術實踐和舞蹈編導為主要內容,構建符合中小學音樂教育發展的教學課程結構。在舞蹈組合的學習中要注重綜合性組合和表演性組合的學習:綜合性組合是將若干單一基本動作或單項小組合,通過具有藝術表現的連接方法,組合成連貫性,多項統一的完整動作,并通過動作的分解和整體示范,對學生進行分組和整體訓練,如:藏族的“顫踏動律”“尤子巴母”“庫瑪拉”綜合訓練組合、蒙古族的“肩部訓練”“硬腕訓練”“馬步訓練”綜合組合、膠州秧歌的“正丁字擰步訓練”“推扇訓練”綜合組合等等。通過綜合訓練組合的學習,提高了學生各部位的靈活度,加強了四肢的密切配合,使舞蹈動作更加協調統一;表演性組合是根據一段樂曲或歌曲的意境及氛圍設計動作連接成的組合。訓練學生時,要以樂曲或歌曲所蘊含的特有意境和與這種意境相吻合的某種美的景象,來引導和啟發學生去完成動作組合。如:東北秧歌的“小看戲”組合、云南花燈的“春到茶山”組合等都富有很強的表演性。通過學習,使學生很好地掌握東北秧歌“穩中浪、浪中艮、艮中俏”的風格,掌握云南花燈“無崴不成燈”的特點。又如維吾爾族的“繡花帽”“齊克提麥”和“摘葡萄”組合,要求學生的身體各部位動作同眼神密切配合,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傳情達意,從頭、頸、肩、腰、臀到腳趾都有動作,昂頭挺胸、立腰拔背是維吾爾族舞蹈的基本特點,通過動與靜的結合、大與小的對比,流動性繞腕、搖身點顫、旋轉閃腰、動脖子等裝飾性動作的點綴,形成了熱情、豪放、穩重、細膩的風格韻味。教學實踐證明,通過表演性組合的學習,可有效地提高學生在表演中手、眼、身、法、步的協調配合,同時還可激發學生學習舞蹈的欲望,增強他們自覺投入意識,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三、根據培養目標加強教學能力
音樂專業舞蹈教學目標是培養合格的具有舞蹈教學能力的音樂教育工作者,滿足中小學校對舞蹈教育的需求,這和培養演員既有性質上的不同,又有要求方面的差異。因而,舞蹈教學要以舞蹈知識技能與實踐應用的高度統一為終極目標,通過舞蹈教學使學生不僅學到舞蹈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提高了學生對舞蹈課程目的、意義、教育功能以及價值的認識,使學生樹立熱愛教育事業,牢固專業思想,從而增強音樂專業意識和獻身教育事業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教學能力是一種綜合素質與能力的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圍繞學生的思維與肢體活動,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來分析學生不同的個性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用心靈和情感去感悟學生,啟發學生理解掌握各項理論知識和技能技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大學生學習自覺性強,精力易集中,理解記憶能力強,這些是訓練中的有利因素,要發揮他們的優勢,盡快掌握動作要點和教學方法,熟練組合的連接,培養傳授知識的能力。如:學習了藏族舞的“屈伸動律”綜合訓練組合后,讓學生將組合中的三步一靠動作,分解開進行講述并示范,先講上身的體態、步伐中“屈”與“伸”的連接,最后講手臂與體態、步伐的協調配合,并反復示范——練習——再示范——再練習,使動作逐漸完美化。又如:在講解維吾爾族繞腕動作時,當學生學會“繞腕”這一基本動作后,啟發引導他們發展動作、延伸想象,進行時間、空間、節奏、力度等變化創作,產生出比教學更新穎、更獨特的繞腕動作,如三位繞腕、雙攤手繞腕、右手左側上方繞腕、左手右側上方繞腕、轉身四位繞腕等等,可讓一組學生表演,另一組學生將即興創作出的動作進行評議總結,與示范的“繞腕”動作進行對比、分析、探討、改進,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要教育學生明確作為一名未來教師,在傳授知識和轉化知識的過程中,不但要具備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技巧的表現能力,還要研究教育學、心理學、生理學等,不僅要具備組織能力、創編能力,而且還要具備提問能力、示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重視藝術實踐提高編舞能力
課堂教學不僅要強調動作技能的實踐練習,更要注重培養學生對舞蹈知識技能運用的實踐意識,將關注的焦點投放到實踐的情景中,營造豐富多樣、生動有趣的實踐活動。筆者所在院系成立了藝術團舞蹈隊,為學生提供表演的平臺。通過排練和演出,讓學生初步認識了形成少數民族民間舞蹈特點的地域、氣候和風土人情等原因,加強學生對民族民間舞蹈的了解和熱愛,提高綜合審美能力,使學生多角度、多渠道地領略到了舞蹈藝術的魅力。如在排練藏族舞蹈《高原春風》時,就從藏民族的服飾、生活習俗講起,了解藏族人民的生活環境、歷史傳統、、舞蹈創作的感情來源等。作品將“踢踏”“旋子”“鍋莊”融合在一起,豐富的舞蹈語匯,一幕幕生活場景在舞蹈中栩栩如生,每一次隊形變換,仿佛如詩的畫面,涌現出水草風美,牛肥馬壯,在高原春風吹起的那一刻,一切美好的希望和祝福傳播到千家萬戶。又如排練回族舞蹈《蓋碗情思》時,從編舞的角度給學生講起。該舞的編導從傳統的回族舞蹈及其日常生活習俗中,精心揣摩、提煉、發展、創造了舞蹈語匯和體態造型,大膽運用了現代舞的編舞手法,把傳統的回族舞蹈和現代舞蹈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使得回族舞蹈又有了一個新的起點。舞蹈通過清新、優美的造型成功地塑造了一群勤勞智慧、熱情好客的當代回族婦女的舞蹈形象。手捧香甜的蓋碗茶,挺胸、半立腳尖、碎搖頭,臺步的移動及白蓋頭飄舞的動感運用,舞臺上大幅度的穿梭調度,豐富的舞蹈語匯,多層次的結構變化,加上優美動聽的音樂旋律,使舞蹈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就這樣一邊排練一邊講解,使學生受益匪淺,在多次演出中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對于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說,編舞能力的訓練也是非常必要的??蛇x擇一段音樂,讓學生發揮豐富的想象力,構思編排,以兩個八拍節奏為基礎,不斷發展,表達一定的思想情感。也可選擇一首歌曲,啟發學生根據歌詞內容構思編創,再給予指導糾正,并讓學生相互觀摩學習,取長補短,逐步提高編舞能力。還可以用多媒體教學,欣賞優秀的舞蹈作品,如《苦菜花》《少女之春》《溜溜的康定溜溜的情》等,使學生在享受藝術美的同時,對舞蹈作品的動作造型、隊型流動、演員表情變化以及風格特點進行分析、研究和學習。最后把課堂教學、考試內容、舞蹈表演及學生創編的節目錄制下來,讓學生對自己的舞蹈動作、表演能力和創編節目進行評價,找出差距和不足,增強訓練效果,提高編舞能力。
舞蹈藝術是一門綜合藝術,既占有空間又占有時間,是集美術、音樂、表演、服飾、文化、歷史、地域文化等于一身的綜合藝術。在音樂教學中,要在教會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方位更深層次學習舞蹈的同時,也要教會他們了解多種藝術,了解舞蹈以外更豐富的民族文化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潘志濤.中國民間舞教材與教法[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
[2]黃明珠.論高師音樂專業學生舞蹈教學能力的培養[J].舞蹈1997(4)51
1.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
這兩個班級的學生來自的6個大區,城市學生比例較小。年齡在16—22歲之間,藏族占了90%以上,也有個別的漢族學生。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人們張口就能唱,伸手就能跳,那來自雪域的天籟之聲和讓人激情澎湃的高原之舞給我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尤其是“鍋莊舞”,這是個人民幾乎人人會跳的集體舞,也是學生最愛跳的舞種?!板伹f舞”是人們茶余飯后或是聚會節慶時的一種集體性舞蹈,一般節奏歡快悠揚,跳舞時,人們圍成圓圈,根據不同的音樂段落跳出不同的動作。每當節奏歡快的鍋莊音樂響起,學生們帶著吆喝,圍成大圈,邊跳邊走,動作整齊,情緒高漲,極具民族風情的表演著實讓我這個內地的舞蹈老師欣喜不已。在舞蹈教學中我也發現學生在很多方面和內地學生之間有著較明顯的差異。比如內地女生班的同學對古典舞的學習很感興趣,細膩委婉的韻味受到學生們的喜愛,而的同學則更加喜歡節奏歡快的音樂和熱情奔放的舞蹈,比如藏族的踢踏舞、蒙古舞、街舞等,這和民族豪放粗獷的性格有關。在舞蹈的表現力方面也有著較大的差異。與內地同學相比較,學生顯得更含蓄、更羞澀,往往要在老師不停地調動和激發下才能在舞蹈中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情緒。
2.舞蹈學習能力的差異
學生“能歌善舞”,不過我也發現了“善舞”的局限性,他們對自己本民族的民間舞蹈比較擅長,然而隨著舞蹈課程的開展,我發現學生的舞蹈學習,并不得心應手,尤其是芭蕾組合訓練,和漢族民間舞蹈的學習,無論是動作的規范性,模仿能力及音樂的理解能力都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經過調查了解,同學們擅長的“鍋莊舞”很多都是跟著自己的家人一起跳著學會的。幾乎沒有學生接受過正規的舞蹈訓練。一些同學的對漢語的理解能力弱,使得學生在課堂上對老師的講述的反映慢,接受能力較弱,呈現出舞蹈學習的能力較弱。在加上芭蕾組合及漢族民間舞等與舞蹈完全不同的動作韻律和舞蹈風格,使得學生學習起來非常的吃力。
3.學生個體差異
同學由于所在地區不同,年齡不同,接受的教育水平不同,在個體之間也有著較強的差異性。主要反應在對舞蹈動作的接受能力上。我發現在一個班級中,學生的年齡相差較大,有的甚至相差6—7歲,來自城市的學生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較快,學習比較主動,課堂上和老師的互動也比較積極,而偏遠地區的同學則更顯羞澀,不太敢于表現自己,學習新動作也較慢一些。諸多差異性的存在,讓我們無論在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的選擇以及課堂教學中的因材施教等方面都要有全新的考慮??紤]到學生年齡和能力的差異,我降低軟開度訓練的要求。同學韌帶普遍比較硬,課堂上同樣強度的腰、腿、胯的軟度訓練,在班學生的身上效果甚微??紤]到課時緊張以及將來的職業需要,我覺得不需要把大量的時間放在軟開度的訓練上。所以降低學生軟開度的要求,但要強調開肩的的訓練,為學生提拔身姿的形成提供條件??紤]到學生的喜好,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把民族民間舞的學習重點放在藏舞和蒙古舞上。實際教學中,學生對這兩個舞種的學習非常有興趣,尤其是對于自己民族的舞蹈的系統學習,學生更加愿意接受。由于學生的接受能力較弱,一個中等難度的民舞組合要推3—4個學時,復習鞏固需要2—3個學時,這樣一個學期也只能推進4個左右的組合,幾乎只是一個舞種的內容,因此我的課程安排做了一個合理分配:藏族舞蹈、蒙族舞蹈、漢族民間舞各一個學期完成,維族和傣族做為簡單了解一個學期內完成,幼兒舞蹈一個學期完成。在教學方法上,我也做到重難點部分多示范,邊示范邊做更加細致的講解,加強練習的次數,逐步提高要求,用“小臺階、分步走”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舞蹈技能的習得和掌握。
二、突出專業,體現實用
對于中職學生來說,學以致用是關鍵。所以,學前中職舞蹈課程也應該體現實用二字。因此無論是舞蹈的理論知識、基本動作和組合動作以及創作舞蹈內容,都應密切聯系幼兒教育和幼兒舞蹈的實際。
1.加強幼兒舞蹈的學習內容
在舞蹈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我在每個民族民間舞之后都選擇一個小的該民族的兒童舞讓學生去學習,比如藏族兒童舞《拾青稞》、維族兒童舞《娃哈哈》、蒙族兒童舞《小騎兵》、傣族兒童舞《金孔雀,慢慢飛》、漢族兒童舞《拾豆豆》等。一方面鞏固對該民族民間舞蹈基本動作、動律的掌握,另一方面也不斷地讓學生熟悉幼兒舞蹈的舞蹈語匯和表現方法,為后面的幼兒舞蹈系統學習做準備。
2.選編幼兒園藝術教材當中的舞蹈內容,做為學生課堂創編的作業
為了更加聯系實際,體現實用性,我從購回全套幼兒園教材,并選擇其中《藝術》教材中的“舞蹈”內容做為學生的創編練習作業,并且在小組創編匯報后加以點評,這樣做,可以更好地“接地氣”,使學生更有針對性的適應幼兒園的需要。
3.舞蹈學習,從操場到舞臺
舞蹈學習的另一個目的是通過舞蹈教學,提高幼師學生的舞蹈素養和精神文明程度,陶冶美的情操,充分發揮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促進身心的和諧發展。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舞蹈能力,我們利用各種節慶,競賽,表演等活動,鼓勵學生上臺表演。經過不斷的學習、訓練,同學們從一開始的只會在操場上跳鍋莊到后來能夠自己編排出精彩的舞蹈節目在舞臺上展示,甚至還進行了歌舞專場匯報演出,在這個過程中同學們不僅舞蹈能力在不斷增加,同時組織策劃能力,協調合作能力等綜合素質也在不斷提升,這些無疑對他們的將來的工作是個有益的鍛煉。
三、貫穿情感,寓教于情
舞蹈是一門用肢體語言表達情感的藝術,沒有情感的舞蹈是蒼白的。因此在整個舞蹈教學中,我始終強調情感的投入,對學生進行適時的教育。比如,在軟開度練習時,我鼓勵學生們克服身體的痛楚,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在藏舞的學習中,我又激發學生熱愛自己的家鄉自己的民族,更加熱愛祖國這個大家庭的情感。在教授漢族民間舞時,讓學生在音樂舞蹈中體會漢民族文化的優雅和豐富,培養學生民族大團結的思想。教學兒童舞時,讓學生感受天真快樂的童心,培養熱愛兒童的專業思想。同時,在對于學前中職的教學中,我認為教師要付出更多的情感。學生對于內地的學習環境和老師都是陌生的,師生間良好情感的建立有助于學生更快更好適應學習生活,有助于課堂上形成融洽的師生互動,最終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
四、結語
摘要:研究《中國古代舞蹈史》這門課程在舞蹈表演專業教學中的實踐和運用,對提高高校舞蹈表演專業的學生了解舞蹈歷史文化理論;重視舞蹈歷史理論課;拓寬高校舞蹈表演專業學生的歷史知識面;以及提高現階段舞蹈基本理論歷史類的中國古代舞蹈史課程的教學意義和實踐意義;對完善高等院校舞蹈表演專業基礎理論學科體系的改革和探索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對探索舞蹈專業理論與舞蹈表演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思考和創新,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舞蹈表演;實踐;結合
現今現存在世所能看到的絕大部分古代舞蹈動作都是從石壁、石刻、雕塑、畫卷、古籍等中留存下來的,我國的“中國舞”包含當中的古典舞、漢唐古典舞、中國民族民間舞的大部分舞蹈元素、造型、動勢等都是從這些古代的文物發現、挖掘、研究而繼承下來的,最終成為各舞種的基本創作創新的原動力,將基礎理論課程《中國古代舞蹈史》與中國古典舞、漢唐古典舞、中國民族民間舞、古典舞身韻、舞蹈技巧、舞蹈編導等課程的舞蹈表演實踐課相結合起來,一定會喚醒舞蹈表演專業學生強烈的學習熱情和興趣,使自我更容易接受、理解古代舞蹈史得更加清晰、透徹,將舞蹈理論與舞蹈實踐相結合起來得教學方式是舞蹈專業理論課教師和舞蹈表演實踐課教師教學《中國古代舞蹈史》課程很必要和很實用的一種教學手法和技巧?!吨袊糯璧甘贰返慕處熆梢愿鶕竟澱n所學的舞蹈古代歷史理論對比舞蹈古代文物的參考,在課堂上把一個個石刻、雕塑、畫卷中的舞蹈姿態和鮮明風格的舞蹈文物的局部、整體的靜態舞姿和動態舞姿進行分析和比較,找出古代石刻、雕塑、畫卷中舞姿的來源,以及分析它的特點、特色和藝術風格;并可以讓學生親身經歷、立刻體驗古代舞蹈的舞姿,并在講臺上進行學習、模仿和實踐分析,對歷史舞蹈文物中的靜、動造型舞姿進行比較、摹擬,從而更直接和直觀的去透視、理解古代舞蹈,以及生動的去感受、體驗古代舞蹈動作和動態;同時幫助學生去理解當時舞蹈歷史背后的政治、經濟、社會環境、歷史背景因素等對古代舞蹈所產生的影響和發展;讓一個個古代石刻、雕塑、畫卷中舞蹈動作、姿態和技術技巧進行大量有依有據的現實理論分析,讓學生理解每一個古代舞蹈動作、姿態、技術技巧背后的文化內涵和淵源,找到古代舞蹈的歷史理論支撐點,讓其加深對古代舞蹈動作內涵的理解力,領會掌握各歷史朝代時期的舞蹈風格特點特征,使學生能更準確到位的在舞蹈表演實踐中展現古代舞蹈動作的內涵和魅力,然后從中開發、挖掘古代舞蹈動作運動和連接的基本方式。
中國古代舞蹈的歷史進程從特定歷史時期的一種舞蹈形態到下一個歷史時期的一種舞蹈形態的過程,舞蹈動作、舞蹈技巧、道具等的運用都有著各式各樣的演變和創新,這樣的演變和創新最好讓學生親身經歷、體驗、實踐才會有真實、真切的感觸感受,才會使學生積極的去思考、驗證,因此最好讓舞蹈表演專業學生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中,去感受其舞蹈基礎理論《中國古代舞蹈史》課程的魅力,才能達到《中國古代舞蹈史》的教學目的和教學效果。在基礎理論課程《中國古代舞蹈史》的教學課堂中,增加開設古代舞蹈表演實踐課的教學部分,不僅要學生只是坐在教室里聽和學,或者只是讓學生在有限的講臺上做做不能大幅度和簡單的動作和造型,而是應當把古代舞蹈史的教室搬到舞蹈練功房進行古代舞蹈史少余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實現動靜相結合(靜—動—靜—動......)的教學模式,例如:一、在文化課的多媒體教室上兩次(四個課時)的舞蹈史理論課程后,增加開設一次(兩個課時)與舞蹈練功房相結合的舞蹈史表演實踐課程,把前兩次(四個課時)在文化課多媒體教室里學到的理論知識內容,搬到舞蹈練功房一次(兩個課時)中實踐出來,使學生記憶更深刻。二、還可以將前兩次(四個課時)在文化課多媒體教室安排的實踐作業,在第三次(兩個課時)的舞蹈練功房實踐課上進行檢查、評價和反饋。兩次舞蹈理論課加一次舞蹈實踐課的安排能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和記憶重要知識點,在這樣的課程安排的過程中學生會感覺新穎、好奇、有趣,會主動積極的學習新的舞蹈史理論,反而使課程進度順利,教學效率明顯提高,學生更學得好、記得牢,課程安排自然,依此類推、周而復始、進入良性循環。教師和學生的課堂氛圍輕松、愉快并使教學成果顯著。三、在學習結束后,《中國古代舞蹈史》課程的考核評價中,也可使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考核,如試卷考核占總成績百分之七十,實踐考核部分占百分之三十,這樣就避免了學生非要靠死記硬背的方法才能把古代舞蹈史記下來,不僅未理解未消化、而且考完就忘,也不容易發生不合理、不全面的考核評價,不失去教學《中國古代舞蹈史》課程的本身價值和意義,對舞蹈表演專業學生今后的理論課程學習開個好頭,讓學生提高學習理論課程的自信與積極性,讓今后學生的理論課程學習能進入良性循環。
作者:何盈盈 單位: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
從事職業高中幼教專業班舞蹈教學進二十年來,我在踐行中深思,在思索中探求,感觸良深如何在幼教專業班開展舞蹈創新教學,讓學生在這門專業課中學有所得、得而能用,并為今后從事幼兒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是我們職教專職教師必須認真研究的課題這里.我想就此談談自己的認識和體會。
一位哲人說過這樣一句話:“舞是生命情調中最直接、最強烈、最尖銳、最單純而又最充足的表現”.那么.從這個意義上說.幼兒舞蹈就是一種以模仿動作為主、經過藝術加工、整理、組織而成的特殊動作起伏的旋律、鮮明的節奏、生動的舞蹈內容.不僅能使兒童獲得愉快的情緒和美的感受.而且還能提高兒童對事物的認知和理解.進而鍛煉優美的形態和氣質.開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幼教專業班舞蹈教學則是通過教授這門藝術課,來反映人們的思想、情感以及社會生活.讓學生在學習中將自己置于幼兒角度去感受藝術的美.對此產生濃厚的興趣、愛好,培養對舞蹈美的感受力、表現力和初步的鑒賞力、創造力。因此.以新的理念對待幼兒舞蹈.就需要在創新教學中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嘗試。
首先,舞蹈創新教學.以情動人必不可少。
情感是教育的催化劑,一位美學家說過這樣一句話:“美感是富有感情特征的”藝術對人的培養.是從一冶情養性”著手的,它要求“以情動人”.使人產生情緒體驗,煥發高尚情感的激蕩和思維的起伏,逐步地去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因此,在幼兒舞蹈教學中,首先抓住“情”字.通過師生間的和諧環境,來促進學生的心靈發展.達到藝術教育的目的。
老師要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上課時精神飽滿、態度積極、心情愉快.在舞蹈的教育中.應時時注意保護和滋潤每個人的自尊心,要時常以激勵的方式鼓勵學生.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年的舞蹈教學實踐.使我明白一個道理.把關愛與鼓勵多多給予學生.是這門專業課教學的基本點。我們學校的幼教專業班學生多數來自山區農村.過去很多人從未上過舞臺,更談不上唱歌跳舞了。熱情的關愛和鼓勵,會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從而進入到體會舞蹈美的心理平臺.為進一步學好舞蹈技能打下堅實的基礎顯然.師生間的情感融洽在教學中尤為重要感情是舞蹈的基礎.感情也是舞蹈的靈魂感情是可以通過眼睛來表達的在上舞蹈訓練課中.要啟發學生的內心情感.特別是高一新生的內心情感.要注意訓練學生的眼睛.讓學生的眼睛隨著老師所指的方向移動.隨著老師的講解與示范而移動.以達到寓情于舞蹈之中.在舞蹈動作的訓練中體會情感的目的。
其次.老師要選用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具有教育性、藝術性、興趣性的教材.教材本身要能引起學生審美的興趣,要克服成人化的傾向我在教幼兒舞蹈時.先將舞蹈內容編成故事講給學生聽.讓學生時刻進行換位思考.理解幼兒舞蹈的內容.促使學生在學習訓練過程中能創造性地表達各種舞蹈形象。比如舞蹈《摘蘋果》,開始我就自編了一則故事情節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知道自己在舞蹈中扮演的是果農阿姨.要以果農阿姨的身份來表現自己.要求學生在跳這則舞蹈時有身臨其境、重返童年的感覺.感覺到蘋果豐收了.又身臨其境地在喜摘蘋果.進而產生出成就感。
第三.舞蹈教學要精心設計導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落實到學習和訓練的實踐中精當、新穎而富有啟發性的導語,能體現教學難點與重點.是教師在新的教學內容或活動開始時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的行為方式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上課開始教學時.巧設一個引人人勝的藝術導語.來激發學生認知的興趣和情感.啟發引導學生思維、讓學生在最短時間內進入課堂學習的最佳狀態.是實現整體藝術效應的關鍵一步如在教學《扎西桑狼》這一舞蹈時,我用的導語是這樣的:“同學們,你們了解嗎?你們了解藏族的風俗人情嗎?藏族人民純樸、奔放.善于載歌載舞.特別是藏族小朋友跳起舞來體態優美,動作協調那么作為幼教專業的學生.一定要站在幼兒的角度上.去體會一群小朋友在放學路上突然遇雨的情景,表達互相友愛。你們應怎樣模仿他們的行為?怎么用舞蹈動作把這些展現出來呢?”這簡單的一句句問話.便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喚起學生對舞蹈技能探求的欲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這樣.就可喚起學生躍躍欲試的追求,馬上產生了要手舞足蹈的愿望。此時.正是教學的良機,也為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創造出良好的氛圍。在教學中.我還根據不同情況選用教材.設計了訓練項目和標準.自編了許多體現節奏有快有慢并融合所學舞蹈動作的游戲及體現各民族舞蹈基本風格和特點的小組合.配錄了旋律線條有起有伏、音樂情緒各異的曲目伴奏從而喚起學生不同感官的充分感受,并產生情感,進入主體角色地位.達到“教中求新、學中更新”的目的
第四,舞蹈教學課也要收集教學信息反饋.強化訓練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