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02 05:16:57
序論:在您撰寫八年級思想品德教案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五華縣華強中學吳定侃
第一單元讓愛駐我家
教學要求:
1、學會與父母溝通,正確認識父母對自己的關愛和教育,克服“逆反”心理。
2、能以實際行動孝敬父母和長輩。
3、掌握與父母溝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4、認同民族文化、繼承民族精神,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學重點:
1、教育學生孝敬父母和長輩。
2、我愛你,中國
3、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教學難點:
1、學會與父母溝通。
2、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教學方法:
探討式、啟發式、案例分析法、自學輔導法
教學時數: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家,溫馨的港灣
教學要求:
1、認識家的含義,家的幸福所在。
2、懂得父母對子女所起的作用,不忘父母養育恩。
教學重點:
認識我有一個溫馨的家
教學難點:
懂得怎樣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教學過程:
一、閱讀孟杰和他的伙伴們的故事。
二、轉入新課。
1、學生朗讀引言,體會家的溫馨。
2、板書:家,溫馨的港灣
3、板書:一、我有一個溫馨的家
4、學生看課文P3—4圖,體會圖中的含義,寫出一些描述家庭溫馨場面的美妙詞匯。
5、把你認為最能體現自己家庭溫馨的一件事說出來,與同學們分享。
6、師生共同歸納家的含義。
7、朗讀小詩《可愛的家》
三、板書:二、不忘父母養育恩
1、閱讀P5故事,討論:在大增成長的道路上,母愛起到了什么作用?父母是如何關愛自己的?
2、學生代表發言。
3、共同歸納:我們成長的每一步都離不開父母的呵護、教誨和影響,每一步都浸透著父母的心血。
4、閱讀P6材料,思考并討論:父母養育了我們,我們應怎樣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呢?
5、分組回答。
6、共同歸納:孝敬父母,就要尊重父母,熱愛父母,回報父母。
7、說一說:自己在家里為父母做了什么?
8、完成P8《我可以這樣孝敬父母》
四、小結:通過學習,我們懂得了父母的辛苦,也知道如何回報父母,今后要努力去做。
五、作業:回家做幾件孝敬父母的事。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會與父母溝通
教學要求:
1、認識影響與父母溝通的原因。
2、理解如何搭建心靈溝通的橋梁。
教學重點:
了解影響與父母溝通的原因
教學難點:
懂得搭建心靈溝通的橋梁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二、講授新課。
1、板書:一、學會與父母溝通
2、閱讀訪談錄,聯系自己生活中的情形,歸納影響與父母溝通的原因有哪些?
3、板書:心理因素,矛盾、誤解,生活經歷不同等。
4、板書:二、搭建心靈溝通的橋梁
5、閱讀P11材料,思考練習。
6、學生代表發言。
7、共同分析歸納:理解,尊重,掌握技巧和方法。
8、看12圖,說一說,漫畫中的中學生是通過哪些方式與父母溝通的?
9、討論:我們怎樣才能與父母進行更好的溝通?
三、完成P13練習。
四、小結: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影響與父母溝通的原因,學習了與父母溝通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希望大家以后能學以致用處理好與父母的關系。
五、作業:閱讀理解課文。在家做一個好孩子。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我愛你,中國
教學要求:
1、認識祖國壯麗的河山、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2、了解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教育學生自覺維護民族團結。
教學重點:
認識祖國壯麗的河山、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教學難點:
了解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教育學生自覺維護民族團結。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二、講授新課。
1、板書:我愛你,中國一、可愛的祖國
2、看圖P14,完成練習。
2、學生互相交流。
3、閱讀課文,完成P15練習。
4、名回答。
5、閱讀P16材料,討論:通過中華文明的世紀回眸,我們能得出什么結論?
6、共同歸納。
7、讀課文,了解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
文字、藝術、科技。
8、板書:二、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
9、齊唱:《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的歌曲,感受樂融融的民族大家庭風采。
10、閱讀課文。
11、討論:熱愛祖國,我們應該如何做?
12、小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你對祖國的歷史、文化、民族團結有何認識?學生共同總結。
13、作業:熟讀理解課文。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教學要求:
1、懂得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海外華僑華人心系祖國。
2、理解我與祖國共命運。
教學重點:
認識臺灣與海外華僑華人與祖國的關系。
教學難點:
理解我與祖國共命運。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二、講授新課。
1、板書:我們都是龍的傳人一、炎黃子孫一脈相承
2、閱讀P21材料,討論:我如何理解海內外炎黃子孫的這種民族情結?說一說自己的看法與同學分享。
3、閱讀課文。
4、各組代表發言,列舉史實,說明臺灣海峽兩岸人民是骨肉兄弟。
5、朗讀課文,歸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6、互相講一個海外華僑華人心系祖國的感人事例,看誰講得好。
7、板書:二、我與祖國共命運
8、閱讀P23材料,討論:是什么精神不斷激勵著中國人民勇往直前?
9、朗讀課文,共同歸納: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偉大民族精神的核心。
10、今天我們面臨的問題是什么?
11、討論并回答。
12、閱讀P25材料,討論:這位中學生為什么會被稱為“合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表”?
13、師生共同歸納。
《擁有財產的權利》選自全國統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思想品德》第八冊的第七課。人們的生活離不開財產。財產是人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保障。我國法律是保護公民合法財產的"利劍"。當合法財產所有權受到侵害時,我們要憑借這把"利劍"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本課圍繞這個主題共講述了三個問題:首先,分析了社會中的財產所有權的問題,即財產屬于誰的問題。其次,圍繞繼承權分析了財產應該留給誰的問題,最后又單獨分析了無形的財產。旨在教會學生分清什么是屬于自己合法財產,什么是國家的他人的財產,樹立正確的財產觀念,強化學生的維權意識。
2.學情分析
在現代社會,人們對自己的財產所有權日益重視。法律也加大了保護公民合法財產及其所有權的力度。然而,由于各種原因,侵犯公民合法財產所有權的現象時有發生。有些未成年人采用搶劫?盜竊等手段侵占他人財產,危害社會和他人利益,對此必須加強法制教育。也有些未成年人缺乏維權意識和能力,當自己的財產所有權受到侵害時不能及時尋求法律保護?;谏鲜銮闆r有必要對未成年人進行采用正當方式獲得財產的教育,有針對性地提升未成年人的法律素質,通過教育不僅使其了解相關知識,而且能夠愛惜國家財產,和他人的財產。
3.目標
3.1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注重情義?互諒互讓?相互尊重?相互寬容?協商解決繼承問題。
3.2 能力目標
依法維護財產繼承權的能力。
3.3 知識目標
遺產的含義及其必備條件;被繼承人?繼承人?繼承權額的含義以及法定繼承人的范圍?繼承順序;遺產繼承的方法,遺贈有別于遺囑繼承;協商解決繼承問題,繼承權受到侵害時要依法予以維護。
教學重點
當繼承權發生爭議的時候。
教學難點
遺囑在什么情況下有效遺囑。
教學過程
【師】我們現在來講一個故事
兩個兒子大了。這些日子富翁一直在苦苦思索,讓那個兒子繼承遺產?富翁百不得其解。 想起自己白手起家的青年時代,他忽然靈機一動,找到了考驗他們的好辦法。他鎖上宅門,把兩個兒子帶到一百里外的一座城市里,然后給他們出了一個難題,誰答得好就讓誰繼承遺產。他交給他們一人一串鑰匙,一匹快馬,看他們誰先回到家,并把宅門打開。馬跑的飛快,所以兄弟兩個幾乎是同時回到家的。但是面對緊鎖的大門,兩個人都犯愁了。
哥哥左試右試,苦于無法從那一串鑰匙中找到最合適的那把;弟弟呢則苦于沒有鑰匙因為他剛才光顧趕路,鑰匙不知什么時候掉在了路上。
兩個人急得滿頭大汗。
忽然弟弟一拍腦門,有了辦法,他找來一塊石頭,幾下就把鎖砸了,
自然,繼承權落在了弟弟手里。
這個故事講得是;人生的大門往往是沒有鑰匙的,在命運的關鍵時刻,人最需要的不是墨守的鑰匙,而是一塊砸碎障礙的石頭!聰明人會從失敗中學到教訓,而失敗者卻常常是重復同樣的錯誤,不能從其中獲得任何經驗。
那么,在現實生活中財產繼承問題是如何處理呢?我國的【繼承法】又是如何規定的呢?這就是我門今天學習的內容。
板書
財產留給誰
1. 我們享有財產繼承權
預習叫教材,思考下列問題:(多媒體顯示)
(1)什么是財產繼承?在財產繼承中,誰是被繼承人?誰是繼承人?
(2)財產的含義及其范圍。
(3)遺囑繼承的含義及其形式。
(4)什么是遺贈和遺贈撫養協議?
(學法指導:引導學生預習教材。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分組回答問題,師生共同歸納)
板書
1.被繼承人的含義,遺產的含義及條件
活動一:什么財產能繼承?
活動目的
幫助學生了解只有幫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即遺產才能被繼承。
活動準備
課前引導學生翻閱繼承法的有關內容,搞清教材提供的情景和設置的問題。
活動過程
第一步:按照設問順序思考和交流,共同得出只有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才能繼承的結論。
【師】曉軍之父尚未辭世。其財產能繼承嗎?
【生1】不能。財產繼承就是按照法定程序,把死者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轉移給他人的法律制度。在財產繼承中,死者叫被繼承人,接受遺產的人叫繼承人。被繼承人沒有死亡的,其財產不能叫繼承。
【生2】《繼承法》規定:"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這就說明繼承發生必須要有一個死亡事實的發生,當事人健在不能繼承他的財產。
【生3 】繼承是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的,被繼承人喪失生命,喪失了民事權利能力,不能成為自已財產權利的所有權人,不能行使自已的財產所有權,財產權利?財產義務就要轉移給他人,所以財產權利發生轉移。如果他不死亡,就由他自已來行使自已財產的所有權,所以被繼承人死亡是繼承開始的唯一的法定原因,無論任何人都不能成為生存者的繼承人,只能成為死亡者的繼承人。
強調:遺產繼承應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
【師】曉軍家的共同財產能繼承嗎?
【生1】財產不等于遺產。遺產只是公民死亡時遺留下來的個人財產,并且還要根據《繼承法》或者根據政策的規定是能夠轉移給他人接受的財產性權利和義務。
【生2 】在家庭成員當中有一個人死亡 ,首先第一步就是要把共同財產分離,屬于家庭其他成員的財產,先要分出來,不能統統都作為死者的遺產,要先確定死者遺產的范圍,然后再來繼承。
【師】公民來源不明的財產,能繼承嗎?死者生前所擁有的財物是否都屬于遺產呢?
(學生回答,并舉例說明)
【生】死者留下的個人合法財產叫遺產。遺產性質上還必須具有合法性。遺產必須是個人生前合法的財產性的權利和義務。
(要求學生從含義中歸納遺產的范圍,并列舉典型事例,加深理解)
【師】遺產到底包括哪些呢?根據《繼承法》第三條的規定,遺產包括:第一,公民的收入,包括公民從事社會勞動所取得收入和工資?獎金;第二,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房屋必須是公民享有所有權的私有房屋,才能夠成為遺產,第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第四,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第五,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第六,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比如發現權及發明權,商標專用權,科技進步權,合理化建議權等,這些知識產權當中財產性的權利?義務都是可以作為遺產的;第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其他合法財產是《繼承法》作的一個概括性的規定,實際上它包括的種類和范圍很多,我們也可以把它看做一個大框,凡是法律沒有列舉到的,而現在的法律和政策又允許繼承的,這些財產性的權利?義務都能夠放在這個大框里。
【生】只包括死者生前個人所有的合法財產。有些非法取得的財產,不能成為遺產。比如非法侵占的他人財產?國家的財產或者集體組織的財產?偷來的搶來的財產,這些都不具有合法性,是不能夠成為遺產的。
(引導學生分析關鍵詞,找出那些財產不屬于遺產范圍)
多媒體顯示:
a.夫妻(或家庭)共同的財產不能一律作為個人的遺產繼承。
b.死者生前有使用權而沒有所有權的財產不能作為遺產繼承。
c.死者生前非法所得的財產如盜竊?貪污?受賄等得來的錢財,不能作為遺產繼承。
第二部:教師點拔小結。(夯實遺產的條件)
【師】公民在世時擁有的個人財產不是遺產,因而不產生繼承問題。只有當其死亡時遺留的合法財產才可繼承。法律上將遺留財產的死者稱為被繼承人,被繼承人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成為遺產。作為遺產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其一,必須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財產;其二,必須是公民個人所有的財產;其三,必須是合法的財產。
評價指導
行為:
1.對父母說話有禮貌,會問候。
2.外出和回家要向父母打招呼。
3.吃東西要先想到父母。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根據課程標準小學一、二年級“孝親敬長”德目中的有關規定設置的。孝敬父母教育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中的重要內容之一。
當前,我國絕大多數小學生是獨生子女,受到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但是,有些家長對子女的生活關心、照顧過多,教育不夠,造成有的孩子只知受愛,不知愛人,認為父母的關心、照顧是應當的,不懂得回報父母,愛父母。因此,加強孝敬父母的教育尤為必要。
本課主要教育學生,了解父母養育自己很辛苦,從中體會到父母的愛心,從而激發他們對父母的愛,促使他們產生孝敬父母的行動,為此安排了本課課文,內容是父母給小蘭過生日那天,小蘭看著自己從小到大的照片,回憶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父母養育自己的辛苦,對于過生日就有了一種新的理解,于是就把蛋糕讓給爸爸媽媽先吃的這個故事。這也是課文的重點部分,感情的升華是難點。課文之所以選用這個故事,是因為給孩子過生日是當前家庭生活中常見的,通過這樣的故事對學生進行教育比較親切。
本課與下一課同屬“孝親敬長”德目,本課側重孝敬父母的教育,下一課側重孝敬祖輩的教育,兩課有些教育要求是相同的,如:知道他們養育后代很辛苦,應當敬愛他們,對他們有禮貌、會問候,外出和回家要打招呼,吃東西要先想到他們等。但是父母與祖輩年齡不同,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不同,因此這兩課的教育還是有區別的,在教學中要注意把握好這兩課的不同之處。
課文還安排了小蘭對父母有禮貌的其他行為,即練習部分的“看一看”欄目,目的是為學生例舉出一些具體行為,以便鼓勵學生向小蘭學習,達到本課的行為目標教學。
教法建議
本課教學應注意四點。
1.本課教學成功的關鍵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要將教材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緊密結合,通過體會父母對孩子的“愛”,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父母的“愛”,在教學中要貫穿“愛”的情感,不僅要情理交融,還要請行結合,以情促行,以行表達情意。
2.本課教學要加強行為指導,一年級小學生往往有了一定認識,有了情感,但不知該怎么做,或上課激動一時,下課行動依舊。本課教學要在激發學生愛爸爸媽媽情感的基礎上,提出明確的行為要求,激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按行為要求去做。
3.本課教學要緊密聯系本校、本班學生的實際,在學生中發現好的典型,以學生身邊榜樣的真人真事打動學生。對學生中存在的問題,老師要心中有數,使教學加強針對性。但要注意堅持正面教育,以正面典型促使學生自己認識到以往做的不足之處。不要過多地擺出學生的錯誤之處。
4.“孝親敬長”德目的教育,在一、二年級體現一個重點,安排五課時,一些內容在二年級教學中進行,以后各年級仍要進行這一教育。因此,在一年級進行這一教育時,不要求全,不要拔高,要認真體現課程標準對一年級教學的有關要求,符合一年級小學生的實際。
教學設計示例
第一課我愛爸爸媽媽
教學目標
認知:
1.知道父母養育子女很辛苦,自己是在父母親切關懷、照顧下長大的。
2.知道應當敬愛父母,做敬愛父母的好孩子。
情感:
1.體會到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產生愛爸爸媽媽的情感。
2.愿意做敬愛父母的好孩子。
行為:
1.對父母說話有禮貌,會問候。
2.外出和回家要向父母打招呼。
3.吃東西要先想到父母。
教學重點:體會到父母養育自己的辛苦。
教學難點:小蘭體會到父母養育自己的辛苦,對于過生日有了新的理解,過生日時應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因此把生日蛋糕給父母吃。
教具準備
1.動畫課件:《我愛爸爸媽媽》。
2.音頻:錄音故事《看誰做得好》
3.文本資料:《小明和媽媽》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同學們,誰能說說在這個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是誰?
2、同學們,在你的家里都有什么人,他們對你怎么樣?
3、同學們,你是怎樣來到這個世界上,又是怎樣長到這么大的嗎?
學生討論著回答問題。
過渡語:好,剛才所有的學生都提到了爸爸媽媽,那現在就請同學們來說一說自己的爸爸媽媽對你們都做過哪些事情?你認為哪些是愛你們的,哪些是不愛你們的。
一、說說自己的爸爸媽媽
1、學生回答,討論。
教師提示:同學們剛才的回答有很多是相同的或相近的,現在就請同學們把剛才回答的問題一一記下來,然后分組討論總結,父母愛你們的有多少條?不愛你們的有多少條?然后由各組代表匯報結果。
學生分組討論,記錄,總結,匯報。
教師小結:父母愛我們的差不多,不愛我們的有兩點不同意見,最突出的就是認為父母打孩子是否是不愛你們的行為。噢,這個問題比較點型,這樣吧!現在我們采取正反方辯論的形式,認為不愛你們的同學坐到左邊,你們是反方,認為愛你們的同學坐到右邊,你們是正方。我(教師)是主持人。
板書:說說爸爸媽媽
二、怎樣理解爸爸媽媽
1、父母打孩子是否是不愛孩子的行為辯論大賽現在開始。
正方同學發言。
展示拓展資料中的《小明和媽媽》
故事中小明的媽媽打了他,你難道說媽媽不愛他嗎?其實可能正相反,就是媽媽太愛他了,所以不想把家里的困難告訴他,但當時打他,可能是實在沒辦法。但我方也不贊同父母打孩子,可以說服教育,或和老師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
反方同學發言。
正反方激烈地辯論。
教師小節:正方同學的那個故事很感人,反方同學說的也不差,父母打孩子不是不愛孩子的行為,只是教育方式有些錯誤。但我也不贊同父母打孩子,可以說服教育,或和老師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
現在我來給大家看一段動畫,大家來評一評小蘭做得好不好,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做?
演示動畫:我愛爸爸媽媽 下載
教師小結:小蘭把蛋糕給媽媽吃,說明她已經理解了父母的養育之恩;小明把騙媽媽的錢還給了媽媽,說明他也理解了父母的恩情,理解了父母的恩情,就知道了爸爸媽媽是愛我們的,那我們是不是也要把同樣的愛獻給父母呢?那現在就請各組說一說怎 樣把愛獻給父母。
板書:理解爸爸媽媽
三、怎樣愛父母爸爸媽媽
學生回答。
播放錄音故事:《看誰做得好》。看看是不是和我們同學做得一樣好。
教師小結:瞧,故事里做到的,同學們也都做到了。在家里聽媽媽的話,不惹媽媽生氣;好好學習,讓父母高興;出門時要告訴父母一聲,回來時要叫爸爸媽媽; 吃東西時要先想到父母。
板書:愛爸爸媽媽
四、為爸爸媽媽做一件事
一、案例設問本末倒置,思維混亂
教材第6頁案例:小寒的父母嫌她是個女孩,出生后不久就將她遺棄街頭。一位好心的老奶奶把她抱回家撫養,生活很清苦。小寒六歲時,因沒有正式戶口不能就近報名入學。問:小寒作為公民理應享有各項權利,可她的權利為什么未能實現?
這個案例在教師教學用書中的參考答案是:小寒的父母將她遺棄街頭,致使她的權利失去了家庭的保障,喪失了被父母撫養的權利。幸虧得到好心人的收養,才使她被撫養的權利得以繼續(小寒的權利得到了來自他人的保障)。但她由于沒有戶口,卻又導致她不能享受到就近入學的權利(小寒的權利沒有得到學校、社會的保障)。由于失去了家庭、學校、社會的保障,所以,小寒的一部分權利沒能實現。
首先,教材編撰者呈現這個案例的本意是讓師生關注小寒已享受的權利和未享受的權利??墒菐熒鷳P注的重點是小寒的權利應該怎樣得到學校和社會的保障。小寒申請戶籍登記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其實小寒是可以申請辦理戶籍登記的。根據我國1992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1999年4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修正案),小寒與好心的奶奶形成了事實收養關系。小寒是查找不到父母、撿拾證明不齊全的棄嬰(兒),有關小寒戶口問題的解決方案是由收養人提出申請,經村(居)委會確認,街道、鄉鎮人口和計劃生育部門審核并出具證明,經收養人戶籍所在地的公安機關詢問登記后,到縣級民政局申請辦理收養登記。當事人到戶籍所在地的公證機構辦理公證后,憑收養公證書到公安機關辦理戶籍登記。
其次,參考答案和1986年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九年義務教育法》總則中的第四條和第五條規定相違背,同時違背了1992年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總則中的第三條規定?!吨腥A人民共和國九年義務教育法》總則第四條規定: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適齡兒童、少年,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并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第五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履行本法規定的各項職責,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吨腥A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總則第三條規定: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權,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也就是說,小寒不管有沒有戶口都應該享受受教育的權利,同時政府和學校也有義務必須保障小寒受教育的權利,否則,政府和學校將承擔法律責任。
再次,教師如果僅僅按照參考答案引導學生學習的話,大家會覺得小寒是一個命運悲慘的孩子,學校和社會還不對她的權利進行保障,學生就會對學校和社會喪失信心。
這樣的案例呈現出來,無論是教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根本無法達到案例證明理論的效果。
二、主題相同案例多次呈現
教材61頁案例:小麗是八年級學生,開個體飯館的爸爸缺人手,非讓小麗退學到飯館幫忙不可,并且對學校老師振振有辭地說:“孩子上不上學,是我家的私事,別人管不著”。
教材62頁案例:爸爸對小梅說:“從明天開始你就不要上學了,你早晚要出嫁,我供你上學就是賠錢!”小梅對爸爸說:“我要上學”。
教材64頁案例:一家鄉鎮企業以每月460元的薪金招聘合同工。一名初中生的家長未征得兒子小剛的同意,便為兒子簽訂了應聘書。小剛知道后堅決反對。他對父母說:“工資再高我也不干,您不能讓我中途輟學,我要完成學業?!奔议L見兒子不從,便以家中無錢再供其上學相威脅。為了履行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義務,小剛寫了一封信,送給鎮教育主管部門。鎮教辦的同志會同當地司法人員,找這個家長談話。在他們的勸說下,家長撤回了為小剛簽訂的應聘書。小剛回到學校,更加努力地學習。
這三個案例實際上是一個主題,都是家長為了一己私利,阻止子女繼續接受教育。為什么不能把內容整合一下,用一個案例說明三個問題?這一冊教材只有區區115頁,卻用了三個主題類型相同的案例,大大浪費了教材資源。
三、案例陳舊
本教材因為第一版是2008年出版的,所以選擇案例發生的時間多是2006年之前的,這些案例距今已經過去七八年的時間。在這么長的時間里,中國社會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選用七八年前的事件作為案例,遠離學生現今的社會生活,體現不出案例的時鮮性特點,學生容易對書中案例提出質疑,既增加了學生對教材理解的難度,又增加了教師分析案例的難度,產生事倍功半的效果。
比如教材第8頁案例:高二女生田甜寒假期間參加了勤工儉學活動,獲得320元收入。教材64頁案例:一家鄉鎮企業以每月460元的薪金招聘合同工。這樣的案例與學生了解的現實社會中的月收入相差甚遠。
四、案例場景設置不嚴謹
教材105頁案例:江明的爸爸自籌資金開了一家平價藥店,生意越來越紅火。一位常來買藥的老大爺高興地說:“這家藥店不僅價格便宜,而且特別注意為顧客著想,我每次來買藥,店員都根據我的情況建議我買合適的藥?!币晃荒贻p的媽媽說:“有一次孩子半夜咳嗽得厲害,家里又沒有其他人,情急之下我給這家藥店打了一個電話,店里的一名員工二話沒說就給我送來了止咳的藥,真是令人感動!”一位員工聽了這些話后,想起不久前的一件事。當時,自己因一時疏忽收了一張50元的假幣,江明的爸爸得知后說:“不小心收了假幣,要吸取教訓。但千萬不能讓假幣再流向市場,這次的損失由我承擔。”在你看來,這家平價藥店生意越來越紅火的原因有哪些?
教師用書的參考答案是:江明的爸爸開了家平價藥店,價格公道招來回頭客,送藥上門感動病人心;設身處地為顧客提建議,收了假幣自擔損失不騙人;店內員工干勁足,生意做得很紅火,鄰里街坊很和睦,經濟效益也不錯。社會需要合作,合作是社會生活正常進行的必要條件。以公平為基礎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10A-0119-01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課程教學和課程考核的重心都已逐步從傳授知識向提高能力、培養素質轉變。傳統的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更傾向于知識的傳授,比較封閉,會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優化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使之與新課程改革的需要相適應是思想品德教師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在此,筆者就如何優化思想品德課堂談談自己的淺見。
一、靈活選用教學方式
在傳統的思想品德課堂中,教師往往習慣于進行“教師說,學生聽”的單向式教學,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削弱,教學過程成了教師的“獨角戲”,使學生失去了展現自我、提升個人素質的機會,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當前,教師應積極順應新課程改革的趨勢,根據教學需要靈活采用各種教學方式(如問題教學法、自我發現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等),使課堂充滿活力和生命力。
例如,在教學教科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六課《從眾與自主》時,筆者從“上課舉手回答問題”這件發生在學生身邊的小事入手,巧妙設置問題并讓學生展開討論。筆者先描述了一個在課堂上經常出現的現象:教師提問,請同學們舉手回答問題。某同學一開始并沒有舉手,但當他發現前后左右的同學都舉手時,自己也慌忙舉起了手。然后,筆者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該同學的舉動反映了他的一種什么心理?是什么原因導致他產生這樣的心理呢?接著,筆者請學生先回想自己在生活中、學習中有沒有過類似的經歷,再舉出一個反映從眾現象的實例,并試著分析為什么會產生這種從眾的現象。此類話題對學生來說很有吸引力。學生自然而然地想到在生活中發生的不當從眾現象,如起哄、盲目追求時尚等。學生們深有感觸地交流自己的見聞,大家相互討論,交換想法,發現了不少以前自己不曾注意到的從眾行為,同時也意識到應時常提醒自己,自覺抵制來自多數人的不合理的意見,自主做出并堅持正確的選擇。這樣教學,打破了教材的束縛,以學法為中心,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探尋,不僅能夠有效地拓展所學知識,同時,在活躍的課堂環境下,學生的思維也變得更加寬廣,從而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
二、將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系
想讓課本上的知識“活”起來,必須將課本知識與現實生活鏈接起來。教師應讓學生關注生活和社會,同時教師自己也應以開放的心態,滿足學生的各種學習需要。將思想品德課堂教學與社會生活大課堂相結合,鼓勵學生將思想品德理論知識應用于現實生活中,這是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踐行素質教育的非常好的方式。
例如,教學教科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二課《哭泣的自然》,筆者在課前給學生布置了開放的生活化任務:對本地環境狀況進行調查研究,搜集與資源匱乏、環境被嚴重污染有關的數據和信息,整理自己在調查中所獲得的資料(包括文字、數據、圖片等)。學生在調查過程中,對環境污染有了深刻的體驗,其環境保護意識被自然地激發出來。另外,在課堂教學結束時,筆者給學生布置了可選擇性的開放式的作業:①對自己家鄉的環境污染情況進行實地考察,并撰寫考察報告。②搜集有關資源、環境等方面的資料,辦手抄報。這樣教學,使學生能在生活實踐中學習,不僅拓展了課本上的教學內容,而且為學生提供了創新的思維空間,為學生落實環保行動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三、動態把握生成的教學過程
遵循新課程理念的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不應只局限于一個封閉的系統,也不一定完全只按備課時的預設執行。教師應有意識地接受、開發和利用開放的新經驗,動態把握生成的教學過程。教師在備課時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教案在執行過程中不是固定不變的,要有一定的彈性。這是因為教學過程本身是一個動態的建設過程,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社會生活經驗、不同層次的知識結構,其個性和興趣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直接導致了教學過程的復雜性,課前預設不可能那么全面。二是在授課時教師要發揮教學機智,及時地對預設進行調整和變化,給動態的生成留出一定的空間。很多時候,課堂的精彩是在靈活捕捉和利用不經意間發生的意外狀況的情況下出現的。當這樣的教學契機出現時,教師應機智地調整預設,分配出適當的時間以實現課堂的生成,可以在課后再對預設教案進行反思、整理、總結。
【關鍵詞】新課程;國培計劃;嘗試;成長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發展為本,讓學生參與是新課程實施的一個核心。那么作為一位從事在教學一線的政治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如何實施這一“核心”?我在教學實踐中一直在思索、尋找著能實現這一核心理念的契機。正當我困惑無助之際,我有幸在2011年9月經我校推薦參加了重慶市2011年“國培計劃——遠程培訓。特別是在學習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情境的創設及案例研究中的專題講座和思想品德教學設計創新專題講座?!弊屛沂斋@特別大,打開了我從教多年以來的形成的一個固定模式的一個死結,使我明白了“教學情境是為了使學習者在學習新知識時進行理性思維活動而創設的相關場景,使學習者在相關場景中經過一系列的活動,經歷由感性到理性的思維過程,提升認識與情感認同。”
既然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離不開學生的實際和學生的生活,為了培養合格的中學畢業生,思想品德教學就應著眼于從學生學習和生活為基點,為他們提供行之有效的思維方法,而不是灌輸盡可能多的死的教學‘理論“作為一個重要任務,而是教會學生 “學會思想,生成智慧,生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也就決定了“思想情感教學”應當是貫穿于思想品德課堂的靈魂。那么如何在教學中把情境創設和學生的思想情感融入一體?我決定在教學實踐中再次嘗試一下。
10月15日,星期二,我上了一節示范課,內容是人教版八年級《思想品德》上冊,第四課“老師伴我成長”的第一節,“我知我師我愛我師”。
說實在的,這節課真的不好上,特別是對初中學生的情感教育的感化,搞不好就上成了老師自己吹自己的吹捧課不說,還要強加給學生接收,不但沒能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反而讓學生會很反感,加大了與課任老師之間的對立情緒。在上這一課之前,同行都勸我別選這一課,因為在上一學年我們的教研組長也選了這一課來上公開課,結果,都是搞砸了的,課堂變成了老師一個人的課堂,面對活動學生表現得也很平淡,甚至在他上課時說道:“老師工作很辛苦”時,下面還有好幾個學生在嘀咕,:“哼,老師還辛苦,搞錯了沒有,還沒有我父母當農民辛苦,農民才辛苦,她一天這么好耍,還叫苦。。。。。。。”。一句話這節課不適合用來上公開課,隨便選一課都比這一課好上。
我知道同行們是好意,可也不知為什么我就是放不下,也許是我們的教研組長沒有上成功,也許是那幾個學生的話一直讓我無法平靜,也許是越不好上的課、越難上的課,我就越想去償試一下,越想去征服它們的這種心態吧。最后我依然決定了還是選擇這一課。
這節課的重點是,“我給老師畫個像”,即“知師”,通過教學活動,要讓學生能準確地去了解和把握老師工作的特點,只有“知師”才能真正讓學生從心里深處去“信師”,“愛師”、“敬師”。那么老師如何才能在短短的45分鐘時間里調動出學生內心深處的情感世界呢?這是能否上好這一節課的關鍵。特別是面對這些剛剛走進青春期的中學生,在他們注重自己個性展示的同時,有時還帶著一絲絲野性的叛逆和倔強,特別是初二的學生,這點最明顯,由于長期受傳統的應試教育下的老師的教育,他們有時對老師很反感,一般很難做到主動去愛自己的老師。我又該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呢?如何才能讓學生看到老師的辛苦,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無私的愛,面對這些我又該采用何種情感體驗的方式去加深學生對老師的理解呢?然后讓學生去學會主動增進與課任老師的情感,減少和課任老師的對立情緒,去真正理解、尊敬、體諒老師呢?為此我在備課時作了以下幾點:
1、我認真反復的看教材,教師用書,教案書,甚至上網去查閱相關的課件和教案,然后根據自己多年從事政治課教學的一些體驗,經過試寫教案、初寫教案,最后整理初稿的教案和課件,讓所有的教學內容都盡可能的能緊貼學生的現實生活、個性特點,激發學生內心的豐富的情感世界、讓每一位學生去感受老師們為他們健康成長所作出的無私奉獻和關愛。
2、我上每一節政治課,都有一個習慣,那就是特別注重“創設情景,導入新課”這一環節,因為只有好的導入方式,才能引發學生有一種“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的好奇心。一開始,就能抓住學生的心理、情感,進入情景教學,這是能否上好一節課中的一個最重要的環節。為此在這一課的導入,我采取了教師清唱“相見時難別亦難”的表演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活躍了課堂的氣氛。讓學生在歌曲欣賞中找到最感動的兩句歌詞:“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然后老師提問:“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是誰的詩句?既是學生不知道也沒關系,老師可以用一種灰諧的語調、語氣要柔和一點、緩慢的方式告訴他們,如:“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千萬別讓課堂冷場,學生也免得顯得很緊張。然后我說:這是唐朝詩人李商隱在“無題”這首詩中的詩句,其中:“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成為了千古名句,用它來贊美老師的無私奉勸精神是最恰當,是最貼切的,雖有些傷感,但很悲壯,很美,所以一直流傳至今。在學校你們除了和同學交往外,還要和老師朝夕相處,那你們了解和你們朝夕相處的老師嗎?他們的工作特點是什么?好,今天老師就帶你們走進他們。請看大屏幕,我們學習:(請打開教材P43頁)從而很自然的完成了“創設情景,導入新課”的這個環節。
3.在“師生互動授新課”這個環節中我通過案例分析、小組討論、走進老師現場采訪活動、帶著問題去朗讀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第一個吃蟹——“墨西哥用電視取代老師”的結果 、歌曲欣賞:《每當我走過老師的窗前》、夸夸我的老師、搜尋心底的故事、全班獻禮等這些活動來突出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從而讓學生能準確地去了解和把握老師工作的特點:即:“教師教書:①、開拓了我們的知識視野,把我們帶進知識的殿堂、承傳了人類的文明。②、育人,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為我們做出榜樣,教會我們做人,是我們人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所以教師的職業是很神圣;老師是不能取代的;老師工作的辛苦和難處就難在他們所面對的對象是一個“人”,是一個情感世界豐富的孩子,不是一個物件、不是一個產品、不是一塊土地。而且還是面對幾十個、幾百個這樣的孩子;當他們失敗的時候,老師要去鼓起他們前進的風帆、當他們成功的時候,老師和他們分享成功和喜悅、當他們犯錯的時候,老師要耐心細致的去撥正他們前進的航向、當他們驕傲的時候,老師是他們的清醒劑。從而讓學生自己去感受愛他們的老師在精心耕耘著他們的心靈,培育他們成長中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只有讓他們自己學會去感受才能真正觸及他們心靈深處的感動。 才能真正去“知師”、“信師”,“愛師”、“敬師”,建立和諧、融洽、平等的師生關系,形成愛生尊師的好風尚。
4、老師在進行本堂課的小結改變了以往說教的方式,并以游戲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在本堂課的收獲,進行本堂課的信息反饋,最后老師獻禮:歌曲欣賞《長大后我就成了你》,全體師生起立,打著節拍師生同唱,結束新課。
雖然這一節課,我斷斷續續的用了約10天的時間來準備它,但我覺得很值得,聽了這一節課的師生們都被感動了,讓“知師、信師、愛師、敬師”在學生的心靈深處扎根;在“夸夸老師”的這個活動中,聽了一位男同學的發言時,有一個女教師流下了熱淚,因為這位男孩子講述的故事,正是關于她母親的故事。通過這一次“夸夸老師的活動”的講述,讓這位女教師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母親;開始為自己擁有一位當教師的母親而感到驕傲和自豪;開始讓自己也喜歡上了原本不喜歡的這份職業——教師。她對我說:“我也應該象自己的母親那樣,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就應該學會去選擇愛它,愛這分陽光下最燦爛的職業,去奉獻自己的青春,從今以后,我會認真的對待這份工作,象自己的母親那樣去愛自己的學生”。
只有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給每位學生以期望和激勵,在課堂上還學生學習的自由,加強交流與合作,讓每一個學生去參與、去體驗一份成功感,;為的學生體驗和感悟營造一個寬松民主的氛圍,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自覺性、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和堅持性;并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高,為他們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同時也讓自己和學生一起成長,樹立新的教學觀、教法觀、學生觀,通過這次國培學習的指導下使自己的綜合素質和教學能力再上了一個臺階。感謝“國培”讓我一個山村教師能在沒有離開自己的學生和講臺的家門口就能接收到優秀教學的指導和教學的專業培訓
參考文獻
思想方面:擁護黨的領導,熱愛教育事業,積極進取,為人師表;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服從工作安排,工作作風嚴謹,和同事團結友愛。
教育教學方面:我有幸回到八年級這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團隊,欣喜之余也感受到了從來未有的壓力。所以,我在工作中,堅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教學業務能力,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一、堅持認真備課。本學期我首次接觸到北師大版的思想品德教材,備課中我謙虛好學,不斷向同組的老師請教,積極精讀教材和各類教輔書籍,使知識成為體系。學生對我而言也是全新的,備學生是我的必修課,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采用的教學方法,并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去”,課后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后記,并認真按搜集每課書的知識要點,歸納成集。
二、努力增強我的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努力拓展課堂的容量,增加一些有趣的知識,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加強師生交流,注意精講精練,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三、與同事交流,虛心請教其他老師。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在各個章節的學習上都積極征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老師的課,做到邊聽邊講,學習別人的優點,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請其他老師來聽課,征求他們的意見,改進工作。
四、堅持自命習題,做到精讀精練。因為我們思品方面的資料很少,所以我們發揮組員主動性,每課精心設置習題,有針對性,有層次性。為了做到這點,我常常到各大書店去搜集資料,對各種輔助資料進行篩選,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起到最大的效果。所以雖然累了一些,但自我感覺,在命題能力和水平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