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03 20:14:36
序論:在您撰寫中學生管理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用啟發式教育替代“灌輸式”教育
新時期下,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各方面的發展。因此,要保障德育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必須將“灌輸式”教育改變為啟發式教育,老師在給學生講道理的時候要善于誘導、啟發學生對其中的道理慢慢理解和體會,在教學中結合教材的內容對學生展開積極、正確的引導,可以設置道德情境。如:在課堂上設置某一位同學生病了,班上很多同學將其送到醫務室,并幫助生病的同學打熱水,幫助其服藥的情境,讓學生對該現象進行分析:為什么有這么多的學生積極主動幫助生病的同學?學生就會想到,該同學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團結同學、友愛他人、積極奉獻,因此在他遇到困難的時候得到了全班同學熱情的幫助,讓學生在橫向比較和縱向對比中提高道德意識。
(2)改變單向教育模式
傳統的課堂教學是以老師輸出和學生輸入為主,在新時期要改變這種單一的教育模式,將其轉變為學生和學生、學生和老師的雙向互動教學,營造愉快、活潑的德育氛圍,逐步把教學課堂轉變為展示和提高學生思想情感的有效平臺;同時可以在課堂學習中以游戲和小品的形式增加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親切感,從而提升德育的實踐效果。初中學生的自尊心很強,同時也很脆弱,其心理特點決定了學生喜歡得到表揚和贊賞,因此老師要適當地放棄思想品質教育的批評和訓斥,使用鼓勵教育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當學生受到表揚后就會逐漸提高道德意識,其他的同學也會進行模仿,以此來形成德育的良性循環。
2.學校要創造良好的德育環境
學校要積極開展德育主題活動,如:豐富多彩的少先隊活動、班級小能手活動等,要大力拓展少先隊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建立可靠、穩定、長久的活動載體,將少先隊活動的主題與時代精神結合起來,對學生開展理想信仰教育、集體主義教育以及黨史教育,為學生培養優秀的道德品質和好的行為習慣提供良好的校園環境。新時期下,學生既是受教育者同時也是教育者,學校要把少先隊的陣地建設和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在開展互動的過程中利用靈活多變的方法充分挖掘少先隊員的個人優點,使其具備校園主人翁的意識,讓教師平時滲透的德育思想在少先隊活動中變為實際的行動,促使學生將優秀的思想品質轉化為內在良好的行為習慣。
3.家庭要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
學校承載著家庭照顧學生的責任,同樣家庭也履行著學校教育學生的義務,因此在提高學生的思想品質當中,家庭教育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初中學生的生活主要是由家庭和學校組成,學生思想品質的形成受父母的行為影響最大,家長就成為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的重點要放在孩子的思想品德和健康心理培養上,在教育孩子正確做事之前要先教會孩子做人。家長在日常的生活中,要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式進行教育,要讓孩子形成一種以理服人的意識,逐漸提高對不同事物處理方式的認知水平。從實際情況來看,這種家庭教育方式使用得最廣泛,也是社會和學校提倡的家庭教育方式,對于家庭育德來說意義重大。在說理的同時,家長要能夠做到言傳身教,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處處做好示范。
4.總結
良好的校企合作,能夠促進技工學校加強“產學研”工作的開展。技工教育必須要積極的開展“產、學、研”相結合的工作,在以前,技校要想將這三方面進行結合相當的困難。技工學校在開發項目時如果想要有較強的針對性,那么就必須要有相應行業的企業進行支持,因為只有在這個行業中的企業才對項目的具體情況和發展趨勢有最新的資料。通過校企合作不僅僅是企業能夠為學校提供具體的項目情況,而學校還能夠反過來通過各種科研課題來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這樣就能夠有效的實現“產學研”的結合,提高學校自身的綜合實力,進而更加有效的吸引學生就讀。
二、校企合作有助于解決技工學校學生管理難的問題
技工學校學生管理難一直都是一個較為嚴重的問題。校企合作為技工學校的學生管理提供了更多的途徑,能夠對技工學校學生管理難的問題進行改善。
校企合作主要有訂定單培養、松散型校企合作等多種方式。訂單主動權在企業的手中,對于具體的學校、培養的人數與規格以及最后的考核和錄用等,主動權都在企業手中。這就不僅僅是對學校的學生管理有著較高的要求,同時也對學生自己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從另一個方面來講,能夠讓學生加強自律,減輕學校的管理負擔。
學校與企業共同培養,能夠讓學生在就職前就可以擁有良好的職業意識,能夠讓他們通過實習擁有一定的頂崗生產能力。通過校企合作能夠讓學生接受企業在生產和服務活動中的管理,使得他們的適應能力增強,并且在具體的生產崗位上還有相應的師傅進行指導,能夠讓他們學習到學校中學不到的具體生產知識。在企業的實習過程中能夠與企業的一線員工同勞動、同生活,對企業中的嚴格生產紀律和嚴格的技術要求都能夠有更加深刻的認識,這就能夠有效的讓學生形成良好的組織紀律觀念、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改善自己的工作態度,進而能夠對學校和企業的管理產生認同感,方便學校管理。
三、校企合作有助于完善就業指導,解決就業難問題
校企合作能夠有效的完善技工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對于學生的就業有更多的幫助。在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時,如果僅僅是通過各種教材,而沒有加入各種鮮活的擇業與就業事例,那么不僅僅是讓學生對就業指導缺乏興趣,同時也會讓就業指導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在就業指導中加入企業的指導,不僅僅能夠增加各種事例,同時還能夠使得就業指導的目的性更強。通過企業的指導能夠讓學生明確的認識到想要就業自身應該準備些什么,讓學生能夠從各方面都能達到企業的要求,進而提高就業的機會。
1.年齡小,獨立生活與自律意識差
根據數據顯示,技校的學生年齡普遍偏小,有的還未滿14歲,初中都未畢業,因為種種原因選擇了技校。由于他們年齡小、思想不成熟、對是非無正確的判斷能力、染有一些社會氣息、抱著混大的意識,導致了管理的難度。在學習中,任著自己的性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行我素,學習習慣差。
2.文化基礎差,缺乏學習目標
有些學生并不是很清楚職業技術差異與普通初等教育之間的差異。根據調查,技校學生55%因為未考起高中或初中未畢業,18%以為未考起大學或高中為畢業,17%學生失學在家未就業,10%學生出外打個工。因此,他們的文化基礎各不相同,缺乏信心,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學習困難。
3.受社會家庭因素影響,產生自卑心理,心理疏導難度大
中國是非常重視學歷教育的,因此技校學生會存在一定自卑心理。大多數學生家庭情況不是很好,導致學生在學業上迷茫。部分學生,在家庭中缺少關愛,心理困惑較多,無法疏解[2]。還有的學生因為生活在離異、單親、重組家庭中影響下,并且有處在青春期,學生就無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以自我為中心。有的父母長期在外打工,把教育孩子的擔子交給婆婆、爺爺或者外婆、外公,老年人對孩子過分溺愛,使學生獨立生活性差,依賴性強。
二、提升技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對策
1.更新管理理念,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
創新技校學生的管理,主要是轉變以往的舊觀念,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方法,把管理變為服務[3]。首先,要樹立正確觀念與服務意識,傳統的管理方法就是讓學生嚴格規范管理,各司其職扮演著自己的管理責任,這樣容易導致學生情緒反感。要以學生利益為主,了解學生需求,盡可能找到滿足學生、老師、學校的的管理體系。針對學生的處分,必須要有正當程序、證據充分、有明確的依據、得當的處分,學生有對學校處理享有陳述、申辯和申訴權,才能維護學生的權益。
2. 發揮學生主體能動性,變被動管理為自我管理
要想讓管理更好,就要學生很好的配合,在工作中積極調動學生自身參與管理,學生不僅僅是教育管理的客體,還要讓學生參與其中,改變學生在管理工作的從屬與被動地位,這樣就可以消除學生的而別管理的逆反心理。
3.幫助學生樹立信心
由于種種來自家庭與社會的原因,技校的學生會產生一些信心低落,厭學情緒。因此,要幫助學生認真看待自我評價,恢復自尊與信心。管理人員要多關心學生,在精神上給予支持,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發現他們的亮點,不良習慣要加以改正,讓學生學會揚長避短。創造合適的條件,多給予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學生克服重重困難,盡力辦好每一件事,爭取取得優異的成績。學??梢越M織一些活動,讓師生和諧相處,展現自我,提高抗挫折能力。
4. 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觀,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在技校學習時期是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的重要階段。由于技校學生文化的差異,給指導老師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一些行為習慣較差的學生,總會影響課堂紀律。老師要讓學生知道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樹立正確的學習觀的重要性。老師要根據學生的文化水平,制定出一套好的教學方法,合理安排每堂課的教學知識,使學生能更好的吸收,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定期檢查學生的課堂筆記,耐心督促學生完成作業,才能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在技能方面,要多加練習。
5.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由于技校學生受文化程度的影響,閱讀能力也有所差異。在學習中都包含了“寫作”、“閱讀”以及“口語交流”、“綜合學習”四個主要的教學板塊,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關系[4]。因此,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增加知識面,擴展語言詞匯,提高了思維能力。在讀懂原文的基礎上需要聯系到自己的實際情況,用自己真實的生活體驗進行合理的創意,思維得到啟迪,培養學生善于想象、敢于想象、細細品味的良好習慣。要加強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培養,扭轉學生叛逆的心態。
6.培養學生生活獨立能力,促進良好的生活秩序和學習氛圍
有了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會使學習環境得到改善。老師在學生管理中,要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要時常到寢室指導整理內務,讓學生獨立打點自己的生活,整理自己的物品,這樣可以養成學生獨立的良好習慣。規范寢室管理制度,對各個寢室進行檢查,并在每一個月評選出寢室之星,給予表揚與嘉獎,充分的調動了學生獨立生活的自主性,便于管理工作。
7.運用正確激勵方法如果一個學生以前調皮搗蛋,上課學習不認真,行為習慣又差,經過了老師關心與勸解,改善了點滴不良習慣,老師應該給予表揚與嘉獎,讓大家學習,對他的行為得到肯定,他就
會再接再厲,收到了更好的效果。激勵措施一定要從學生的利益出發,不管是表揚還是批評,是嘉獎還是懲罰,本身不是目的,只是方法。比如說,學校或班級中出現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上課紀律習慣不是很好,老師上面說,學生在下面說,嚴重影響了其它學習的學生和校風。多表揚守紀律的學生,嚴格批評違反校紀校規的學生,可以開展一些主題活動達到遵守校紀校規的局面。因此,在管理中,不僅要堅持原則,也要要靈活運用,只要做到正確的大力表揚,錯誤的行為及時糾正,才會產生積極的效果,降低管理難度。
8.和諧師生關系,關注學生情緒
(1)管理理念相對落后。高校肩負著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接班人的重要使命,要實現這一辦學目標,高校必須重視學生的管理工作。傳統的學生管理理念是以教師“施教”為主的“學生適應式”,在管理者眼中學生是永遠“長不大的孩子”,缺乏社會經驗,所以從管理的決策到管理的實施都是管理者“憑經驗、憑感覺”一手操辦的,管理者只把學生當作被管理的對象,對學生只是“剛性”和“硬性”的馴化、約束和指揮,對于學生有怎樣的特性大多管理者會忽視這些,從而激化了學生的逆反心理,阻礙了學生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主創新的意識開發,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綜合發展。
(2)管理模式硬化?,F階段高校學生的管理模式主要是行政管理和外控性管理,管理的過程中,管理者往往只考慮滿足社會發展的單方需求、適應學校穩定與快速發展的需求、過分注重管理者的權威作用和施教過程,而忽視學生個體的需求、目標追求、主人翁地位和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使得部分學生精神因素扭曲、潛能發揮受限、自我教育管理能力下降,主觀能動性降低。
(3)管理環境社會化嚴重。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擴大,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也逐漸置身于開放的環境中,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等腐朽的社會思想給學生的正確觀念與價值取向的形成產生了消極的影響;信息網絡的迅速發展,傳播方式的不斷增多,一些錯誤的思想觀念以網絡為載體,迅速傳播,加大了學生價值判斷的難度,增大了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難度;高等教育“市場化”日益突出,更多的社會人參與到學生的管理工作中,增加了學生權力維護的難度。
(4)管理者隊伍綜合水平較低。傳統的高校學生管理體系下,管理者是以“事務型”為主,專兼結合的管理隊伍,多是本校畢業生,專業限定在本校內,多數沒有進行專業的學生工作培訓,特別是生源的不斷擴大,學生的年齡層次、知識水平差距明顯加大,現有的管理者中明顯缺乏心理學、教育學、政治學、行政管理學、社會學、法學等方面的專業人才;管理者在工作的過程中,只是對學生進行管理,對崗位的職責認識只停留在“學生管理者”的層面,不能以一個“師者、朋友”的身份去權衡學生管理與教學管理之間的關系。
(5)管理制度法制化、合理化欠缺。教育的過程是人文精神熏陶和提升的過程。因此,作為管理者必須尊重學生的尊嚴和價值。然而現有的管理制度,管理者利用自己的權威,將學生視作“物”置于從屬地位,忽視學生自我發展的積極性,遏制學生特長發展;不信任、不了解、不關心學生的身心發展,管理的過程中缺乏人文關懷;對管理者的考核缺乏明確的法律學生工作和職責約束,造成他們往往只是憑良心工作,無積極性,無上進心。
2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創新途徑探析
2.1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創新觀念
(1)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管理理念。學生在管理的過程中自覺的接受教育是管理的最終目的。因此,在學生管理的過程中要不斷的融入教育的內容和目的要求,體現教育的精神,增強管理者的“育人”意識,在“硬性”的管理中融入“柔性”的教育,將思想政治教育落實到學生管理工作中,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意識,達到引導人、培養人、塑造人、規范人和激勵人的管理目標,實現真正的“管理育人”。
(2)構建“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效果的好與壞,關鍵在于學生對自己在學校中主體地位及對學習、戀愛、人際關系等滿足的程度,管理工作離開了對這些因素的認識、把握和分析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要充分圍繞“學生”這一中心,針對不同專業、不同年級、不同性格特點和不同思想水平的學生,調整管理方法和管理內容,幫助學生解決在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在尊重、理解、關心和信任學生的基礎之上建立師生間平等交流的平臺,鼓勵學生對管理工作提出的意見和見解;制定管理者互相監察機制,防范和杜絕管理者濫用權力和暗箱操作。
2.2與學生社會工作相結合,相互推動
(1)創造輕松和諧的管理環境。學校是學生成才成長的重要基地,校園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發展前景。學校工作作為社會工作的重要分支,其價值觀念等方面與學生管理工作契合度很高。因此,我們應將社會工作融入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立足于“以學生為核心”的工作理念,進行小班化教學,搭建師生“面對面”論壇,平等、自由、寬松,而非命令式、禁止式語言的師生交流平臺;鼓勵管理者走進學生課堂、學生宿舍、學生社團,解學生之疑,并根據學生的特點,設計符合學生創新發展的教學、管理方案。“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明顯增多,高校學生管理者可以利用E-mail、QQ、微信、微博等通信手段與學生交流思想和見解,針對部分學生可以設置專門的網絡學習游戲,在教育活動中滲入生活氣息。
(2)專業化、制度化隊伍建設。①“輔導員—教師—黨務工作者”三管齊下。學生管理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接受教育的程度,因此,一支專業化的管理者隊伍是至關重要的。首先,輔導員是與學生接觸時間最長的教師之一,開展時事政治學習月活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管理;其次,教師結合教學管理,制定教學與學生管理工作例會制度(定期的會議)、師生定期交流機制(利用網絡和交際平臺)、課堂考核、學生放假等協作機制、聯系家長制度以及學生培養警示教育制度,確保家長知曉學生的真實在校情況;再次,借助黨建工作,增加學生民主活動的種類,為學生提供自由論壇的機會,開展黨務工作者業務培訓,強化其“育人、親學生”的意識,為學生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便利條件。②明確管理者的崗位職責。為了更好的管理、引導、服務、教育學生,第一聘請教育學、管理學、心理學專業并經過專業培訓的專職管理人員從事學生管理工作;第二明確各部門學生管理的內容,根據各學校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為學生專門配置為其服務、發展、心理咨詢和實踐等方面的管理人才,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事務性管理;第三安排管理人員進入課堂開展與學生的互動教學,親近學生,將管理柔性化,同時為在工作中成績顯著的管理者,提供再深造的機會。③專業培訓、職業道德優先發展。高校學生管理者能力、素質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因此,第一,要具備一支專業素質高的管理者隊伍,將應聘者的道德素質考察納入重點考察點,提高道德“入口關”;第二,組織管理者系統地學習管理專業知識,參加管理知識培訓,在學習中優化管理者的知識結構。
2.3與教學管理相結合,開發資源
(1)教學相長。教風、學風是高校穩定快速發展的關鍵性因素。因此,我們可以利用教學帶動學風,以學風促進教風,推動學生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環和穩定的發展,找準教學管理與學生管理的契合點,利用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的互補和互,從輔導員、學生家長、教師等社會人力資源收集教學信息,配合各管理部門的工作,達到教學相長。
(2)法制化建設。根據國家相關法律,結合學校實際,建立學生管理的法律規范,對現有的違反新法律的學生管理制度要及時修正或廢止;界定教師、學生和學校的法律關系,從高校學生管理的實際出發,尊重學生的學習圈、結社權等,進一步明確師生和學校的公民和法人的關系,促進學生受教育權和學校辦學自的行使;組織師生員工參加普法講座和培訓,提高管理者的法律素質,維護學生的權利。
從制度責任觀念到過程互動觀念,為以人為本、以管理育人創造條件。英國思想家阿爾弗雷德•諾斯•懷特海認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躍的思維,過程之過去、現在和未來這三個維度中,最重要的是“現在”這個維度。生活和實踐是教育的唯一源泉,教育要提供對生活的一種理解,最根本的是應提供一種“對現在的理解”。在過程教育中要實現教育的整合,把握教育的節奏,啟迪學生的智慧。管理的基礎是制度,它需要一整套的責任機制作保障,管理的實施條件是責任制度。在目標明確、制度合理、分工協作、責權清晰的管理基礎上,在過程中體現主體之間的雙向互動和平等協商,學生管理事務決策、議事規則、辦事程序等經過成員協商約定,成員的意見能夠得到充分的表達,創造良好的公開、公平和公正的管理育人環境。新時期要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樹立以人為本、服務為先,多方參與、共同治理,關口前移、源頭治理,統籌兼顧、協商協調,依法管理、綜合施策的社會管理理念。高校在學生管理中,要針對學生實際,重在過程,體現互動,在動態中讓學生感受、體驗和生成,為成才素質教育創造過程教育條件,實現管理育人功能。
二、成才素質教育中學生管理方法的更新
(1)堅持依法治校,探索契約化管理模式,培養競爭、規則、正義、契約意識,是成才素質教育中管理育人的基礎。堅持依法治校,其目的不僅僅在于保障學校各項工作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關鍵在于通過依法治校的環境培養教育對象的法制信仰、誠信正義、公平競爭、規則和契約精神等素質。堅持依法治校的基礎應首先樹立法治理念,學生管理工作要有合法依據、合法授權,在正當考慮的基礎上要合乎情理。堅持依法治校的前提在于制度設計及規則教育,制度設計一定要符合正當目的和導向,實際上這樣的制度規定要符合制度本身所體現的理性、公平和正義,在對學生進行規則教育的時候,要讓學生明白不僅僅是這樣的制度規定,更要理解到為什么是這樣的制度規定,理解到本身就應該是這樣的規定,讓制度的內涵和精神深入學生。學生始終堅持依法治校的探索,通過學籍管理、獎懲制度、自律協議、各種承諾書等方式將學校各項管理工作納入法制軌道。按照主體間性哲學理論,學生管理工作可探索契約化管理模式,將學生管理中所涉及的學業、紀律、安全、后勤服務等要素寫入合同,這不僅體現主體之間的互動,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契約精神??墒菍W生管理對象的動態性和復雜性,很難使學生管理工作在契約的開始就概括所有情況,采取完全的行動對策,一些不確定因素需要事后救濟,因此按照不完全合同理論,學生管理需要管理者擁有剩余控制權,以便在那些未被初始合同規定的或然事件出現時做出相應的決策。
(2)實施柔性管理,優化程序設計,增強工作說理性是成才素質教育中管理育人的關鍵。柔性管理認為,人既是管理的主體,也是管理的客體,它強調依據人們自身心理和行為特征進行管理,采用非強制方式,對人們產生潛在說服力,從而將組織意志變成人們的自覺行為。柔性管理是高?!耙匀藶楸尽睂W生教育管理的必然選擇,學生教育管理要以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為己任,應用教育和引導方法,通過與學生平等互信、真誠交流和情感激勵等來將管理的目標、外在的規定內化,讓學生在學校的管理活動中參與選擇、參與創作、參與管理、參與決策、參與共建,充分發揮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激勵作用,遵循無為而治原則,將“以制度為中心”的剛性管理變為“以人為本”的柔性管理。學生教育管理,要優化程序,彰顯程序價值,要盡到告知義務和合理注意義務,在應當預見或可能預見的基礎上,要告知和合理注意學生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如學校學生管理中的公示制度、談話制度、調查制度、申訴制度、特殊學生備案制度、人生規劃課程以及有的學院采取的誡勉制度,實施學業紀律預警機制,這些方法為學生管理的有效性提供了有益的嘗試。通過家長聯系制度、輔導員助理制度、本科生導師制度、校外導師制度等方式,為管理育人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學生管理工作一定要注意工作的說理性,通過說理讓學生產生尊重、增強信任、主動思考、主動選擇,通過橋梁性語言,實現思想的交流融合,從而影響學生的行為。在處理學生個案時,更要體現說理性中優勢談判技巧,以達到雙贏的結果。
(3)構建學生利益協調機制、訴求表達機制、矛盾調處機制、權益保障機制是成才素質教育中管理育人的有效方法。在管理育人過程中,我們經常面臨著學生心理和權利兩個問題,如何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和權利意識,這是成才素質教育身心素質培養的重要內容。學校心理健康網絡體系的完善、心理健康干預機制的建立和各種心理健康活動的開展為學生健康心理的養成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學生管理過程中不同利益群體會有不同的訴求,會產生不同的矛盾,如何在各種利益博弈的基礎上實現利益整合和權益保障,需要更多的實踐探索。為此,可通過學生提案制度、聽證制度等方式表達學生訴求。通過建立多元糾紛處理機制和危機管理機制化解各種矛盾,構建和諧關系,在學生管理過程中糾紛處理和權益保障主體不應該局限在學校和學生雙方,可嘗試與學生第三方組織、家長第三方組織、社會第三方組織對接,弱化現有當事人地位,增強當事人對第三方的可接受性,有利于事件處理的高效、公正和認同感。基于此,可嘗試地方政府教育協助制度、家長聯席會議制度、師生第三方點評制度、設立教育調解中心等方式,建立開放式的管理育人參與機制。
(4)發揮群體效應,豐富管理載體,充實管理內容,創建學生綜合素質實踐平臺,是成才素質教育中管理育人的核心。學生管理的對象往往有很多群體,不僅有正式組織,也有大量的非正式組織,各種群體通過活動對群體成員產生吸引力、內聚力和影響力,其往往具有榜樣、導向和協調作用。因此,管理育人一定要加強載體研究,充實管理育人內容,打造管理育人平臺。班級建設作為學生管理中的一個共性群體,加強班級建設是學生管理群體建設的基礎。圍繞成才素質教育專業文化素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需要,應當大力開展各種個性群體建設,如學校開展的國防生活動月、氣象防災減災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心理健康活動月、學科及專業競賽、藝術節、體育節以及黨員論壇、陽光論壇、各種主題實踐等活動,為學生人文素養、專業技能、實踐能力及創新精神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其影響越來越廣,內涵越來越深,學生的參與度越來越高。通過管理育人的平臺和載體建設,制定學生成才素質教育大綱,完善學生綜合素質測評體系,探索學生綜合素質實踐新路徑。
中學生年齡一般都在十三歲至十八歲之間,生理逐步發育成熟。處于青春期的男女學生其生理上第二性的出現,打破了少年期的心理平衡,他們產生了青春期特有的困惑、恐懼、疑慮和痛苦,同時,對異性存有的神秘感、新鮮感而導致的探究心理,又驅使他們與異性頻繁接觸,于是許多的學生也就自覺或不自覺的涉入愛河。所以說早戀是進入青春期的中學生生理和心理變化導致的,是一種正常現象。因此,教師要引起足夠的注意,提早認識“早戀”的成因,及早采取預防措施。
預防工作做得再好也不能杜絕早戀現象。因為,戀愛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所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是一種必然的、正常的現象。中學生談戀愛錯在一個“早”字上。它與學校的培養目標相悖,與學生的心理年齡不合,容易對學生造成極大的心理傷害,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一旦遇到學生“早戀”現象,教師不要驚慌失措,應該及時處理,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教學實踐證明:在處理中學生早戀問題上采取“專制”手段,進行壓制只會適得其反。讓“早戀”現象愈演愈烈。在處理中學生早戀問題上要做好這樣幾個方面的準備工作:
第一,要摸清底細,心中有數。中學生早戀情況比較復雜。有的是長期共同協作互生愛慕,雙雙墜入愛河;有的是表面看似親密,往來密切,狀似戀愛,其實只是普通的朋友關系;有的是一頭熱,屬單相思;有是則是表面往來甚少,關系一般,其實已戀愛多時,一直搞的都是地下活動;還有的甚至缺乏自控,已出現越軌行為,還沒有人知道。這就求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多多觀察,掌握準確的信息,摸清學生的底細,在處理問題時做到心中有數。
第二,要針對情況,區別對待,制定不同的教育方針。對上述所說的幾種情況,應區別對待。對于第二種情況,教師應大力提倡,不能捕風捉影,破壞學生之間原有的和諧氣氛。對于有越軌行為的學生,要明確指出這是不道德的行為,對人對已都有危害。并要求他們立即改正,絕不允許重犯。對于其于的情況應給予正確的引導,對其進行性道德教育。要疏導他們明智的對待自己,理智的對待他人。把精力放在求知識、學本領上,并懂得兩性的道德和規范。切忌形成對立情緒,否則一切教育都將是徒勞。
“早戀”固然離不開家庭、社會因素,但更離不開心理、思想困素。因些,解決學生的“早戀”問題還應講究方法,正確引導。要從心理、思想入手,摸清學生的想法,對癥下藥,進行逐步的疏導。切忌粗暴壓制,強逼屈從。
首先,教育者應充當傾聽者。中學生的早戀問題不是一時半刻就能解決的問題。一個成功的教育者應該具有足夠的耐心與寬容,那么,面對學生中存在的早戀問題傾向更應具有這方面的修養。要想成為一個傾聽者的先決條件是必須將自己與學生放在同一個高度上,把自己當作是他們的朋友,樂意聽他們訴說,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可能知道學生最真實的想法,并有針對性地加以引導。在傾聽的過程中必須注意引導的方式。引導得好,學生的心門會被輕易打開;引導得不好,他們就會守口如瓶。通過一些教學實踐,我發現許多學生喜歡在訴說前先“探聽”老師的口風,并設想自己則可能遇到的情況,一旦發現情況的發展不利于自己則可能很敏感地關上自己想傾訴的嘴。這時老師必須充分表現出一種過來人的大度和寬容。有一位女生曾問過我這樣的一個問題:“老師,我們班目前存在許多‘早戀’問題,恐怕會起大的混亂,怎么辦?”我猶豫了一下想到其實這女孩目前也是“早戀”大軍中的一員,于是我故做輕松地說:“此言差矣!‘早戀’現象有,而混亂則夸張了點,異性同學存在著好感沒什么好大驚小怪的,這是許多人成長過程中所必經的,只要不過分,沒有必要刻意扼制。聽說你也有一些小情況,不妨說來聽聽?”如此輕描淡寫的一番話讓這位女生覺得老師并不是對此深惡痛絕,也沒有要將自已的問題不弄清楚誓不罷休,于是很自然地和我掏了心理話,將自己的想法都告訴了我。
其次,教育者不妨充擔‘偏袒者’的角色。學生大多不愿意家長與老師知道自己的“感情秘密”,除了害怕外,更多的是因為他們的羞怯。那么,老師一旦發現學生中存在這種情況時不妨讓自己充當一個“偏袒者”,適當地替學生保守隱私,以此作為教育過程中的“籌碼”,不但不會使問題擴大,而且更易于老師工作的開展。因為有些學生一旦發現自己隱私已在長輩前一覽無余時反而會有“既然你們都有已知道,我就不妨公開這么干”的逆反心理,事態也會進一步擴大。一天晚上,我打電話給一個有早戀傾向,又獨自逃了一個下午的課的學生家長,家長得知情況后對學生拳打腳踢,但孩子始終三緘其口。后來我要求家長將電話交給孩子,我問這個學生為什么逃課,他說頭痛去吹風。我說頭痛吹風這不符合事實,一定有什么事你解不開才頭痛。孩子沉默了,我突然意識到孩子的家長在近旁,讓他如何開口,于是我對他說我出是非題讓他進行選擇,他只需回答“是”或“不是”即可,我答應為他保密。其實我早明白致使他逃課最直接的原因是感情問題。于是,為了避免孩子在父母前過于尷尬,我要求孩子第二天到校后再找我
面談,并要求家長當天晚上不要對孩子太嚴厲,并答應第二天了解情況后與家長交流。第二天上午上課前學生便主動找我談了自己在處理感情過程中的矛盾心理。最終,決定將感情暫時放在一邊,以學習為重。正是因為老師之間有了真誠的交流,最終達到指導學生選擇正確方向的目的
再次,老師要善于采用新的方式對學生加以引導。根據目前早戀的特點,現在的中學生已不能從強調“名聲”與責任感的角度進行教育,而應從新的角度切入。
(一)對比考慮,自我認知后果。我曾問學生為什么要早戀,他們說這挺好玩。又問他們以后怎么辦,他們說以后不可能在一起,分手就分手唄。學生將感情看得十分浪漫,但對感情所造成的傷害,就需要老師事先打預防針。曾有這樣一對早戀的學生,一方面每天至少一個電話,周末時間總在一起逛街、聊天,嚴重影響了學習;另一方面男孩準備畢業后就出國,問起他們將來的打算時,他回答得很輕松:“分手唄,沒什么大不了的。”于是,我對女孩說:“你能不能試著與他分手,看看自己的感受。”幾天后女孩找我說:“分手讓她很難受。”我便告訴她:“你們這只是剛剛開始接觸感情,這么短的時間便讓你覺得分手很難,那么隨著時間的推移,感情的深入,分手給你造成的傷害只可能更重,而不可能更輕。而分手又是一種必然,你將怎么辦?”也許是害怕以后受傷太深吧,女孩在經過幾天的思考后毅然與男生分手了。其實,孩子想去嘗嘗感情的滋味并不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心理需要,更多的是他們只知道感情的美妙,卻沒有意識到它可能帶來的傷害,而當將來一旦意識到時又已為時太晚,對學習和生活造成極大的影響,甚至影響孩子整個人生觀。所以,老師有這個義務讓孩子受到傷害前提醒孩子注意,讓他們懂得去保護自己,避免傷害。
(1)學生管理工作較單一,缺乏創新。在學生教學培養中,習慣按既定模式來管理和引導學生,導致在學生培養體系上較單一,學生常習慣性地被動接受。而教師在管理中也缺乏創新,在引導和授課上存在不足,讓學生產生倦怠感。在獨立學院的傳統管理模式下,做學生工作如“保姆”一般,過于擔心學生會犯錯。在創新性和單一性之間選擇了后者,未能及時掌握新形勢下學生工作中面臨的問題,進而與新的教育形勢脫軌。
(2)偏重共性發展,輕視個性培養。在獨立學院中,學生工作過多依賴于制度和紀律,此結果必然導致偏向重視整體,而輕個體的培養。例如,工程造價專業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管理的過嚴,生活和學習方面的引導較制度和單一化。大多數學生是以理論知識接受為主,而缺乏專業技能和實踐動手能力。長遠來看,學生個性發展和實踐能力將大受影響,其結果使得學生在未來的突發事件面前缺乏及時的應對能力,在工作崗位上表現平平,缺乏創新和靈活處理的能力。
(3)學生構成有特點,心理較難把握。獨立學院與一般高校相比,學生生源比較有特點,部分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差,容易遇到小問題便激化升級矛盾,給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較大的難題。在學生心理方面,雖然錄取線在本科層次,但分數相對較低且學費昂貴,學生會存在心理落差。在學業上,學生大多不愿主動與老師交流,生活和課外指導也很少與輔導員溝通,使學院在學生管理工作中難以準確的把握他們的心理狀態。
(4)學工隊伍建設需加強,工作成效待提升。獨立學院對學生管理工作隊伍建設程度不夠,進而導致獨立學院的管理工作隊伍整體素質不高,專業素質結構、年齡、性別比例和學歷職稱層次存在不匹配狀況。學生管理隊伍方面存在的問題,使獨立學院的學生工作效率受到制約,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學院進步。
2獨立學院的學生群體特征
2.1獨立學院學生優勢部分
(1)工程造價專業屬于工科,選讀本專業的學生基礎扎實、學習能力較突出,知識汲取吸收快。雖然獨立學院學生的入學成績總體比一般本科學生稍低一些,但依然有大部分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他們在入學后,自己在學業上不甘落后,學習目標明確、勤奮努力,并取得優異的成績。隨著建筑行業形勢的嚴峻現象,他們會敏銳的對專業前景、未來就業等因素有些擔憂,開始密切關注行業動態和就業趨向。
(2)個性特征明顯、綜合素質較高。獨立學院學生家庭條件一般都較好,家長比較重視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的培養,使學生具有思想活躍、動手能力突出、創造力強等特點。在學院各項活動的開展上,他們積極投入,能涌現出大批具有才藝和技能的同學,為學院內課余文化的豐富做出很大貢獻。
(3)學生社會活動能力較強,重視社會實踐,善于利用社會資源。獨立學院的學生普遍頭腦靈活,重視社會實踐,善于走出校園,尋求和借助社會力量開展活動。在校內各項活動開展中,他們會借用企業力量來支持活動,由企業出資贊助,學生負責企業產品的宣傳策劃,既解決開展活動的經費問題,又極大地鍛煉了學生的各方面綜合能力。
2.2獨立學院學生劣勢部分
(1)部分學生自律能力弱,缺乏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由于獨立學院學生的家庭狀況較優越,學生在自律方面相對較差,特別是在中學階段沒有養成良好習慣,很難在大學將自主管理落實到行動上,學生的不良習慣也就隨之體現出來。例如:上課缺席、遲到現象普遍,沉溺于網絡游戲和漫畫、抽煙和飲酒現象嚴重,在學院里形成不良的風氣,對學院的建設造成負面影響。
(2)心理問題日益凸顯,自我重視不足。在入學后,獨立學院的辦學環境與理想中的大學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學生產生失落感。同時,在生活適應能力方面相對較弱,與同學、老師的溝通也存在一定障礙。加之昂貴的學費和就業形勢的嚴峻,使部分學生心理問題日漸明顯,且不能及時疏導心理障礙,久而久之形成心理疾病。
(3)目標定位不清晰,職業規劃意識淡薄。獨立學院的學生普遍缺乏長遠的學習目標,沒有明確的理想和職業規劃,自身責任意識亟待提高,拼搏努力的精神和意志不足。同時,部分獨立學院的學生缺乏職業規劃的意識,沒有將職業規劃與所學工程造價專業特點結合起來,自然學習起來,動力變減弱很多。
3獨立學院學生管理工作的方法探討
(1)以學生為主體創建和諧校園,創造優雅的學習環境。校園的和諧程度,直接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培養質量。構建和諧校園除了提升自身獨立學院的辦學條件外,還將學生的行為素質作為辦學的重要考慮因素。根據獨立學院學生的素質特點,設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體系,讓學生在充分學習和領悟知識的同時,還能加強實踐能力,提高和鍛煉學生的綜合素養。
(2)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價值觀的樹立對于學生的發展尤為重要,正確的價值觀能激發人的潛能,同時讓學生少走彎路,可以健康成長。獨立學院學生的管理工作者,要幫助學生樹立以實現自我價值和感恩他人的觀念,同時需要改正不良習慣,糾正對金錢和名利的過分追求,學會腳踏實地,健康成長。
(3)加強學工管理隊伍建設,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成效。加強學工隊伍建設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保證。學工隊伍的素養高低,將決定獨立學院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水平。獨立學院要針對自身學生的特點,努力構建一支專業過硬的學工隊伍,才能更好地服務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
4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