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6 01:00:41
序論:在您撰寫國際貿易的畢業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國際貿易專業的畢業論文范文一:低碳經濟給國際貿易發展帶來的影響
摘要: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以及溫室效應問題的日益嚴峻,低碳理念在生產生活中成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新理念,所謂低碳理念就是在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減少含碳類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低碳經濟的概念在低碳理念發展下應運而生,本文以低碳經濟為出發點,針對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帶來的影響進行分析,對低碳經濟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進行討論,為國家如何在低碳經濟下開展對外貿易提供思考依據,旨在為國家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關鍵詞:低碳經濟 國際貿易 機遇與挑戰
在社會全面進步的過程中,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低碳經濟以其獨有的優勢進入人類視野。低碳經濟為社會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目共睹,但是人們對低碳經濟的關注主要集中于低碳經濟為國民經濟增長和產業經濟發展的領域,忽略了低碳經濟在國際貿易領域產生的重要功能。因此,對低碳經濟為國際貿易發展帶來的影響這一課題的分析能夠為低碳理念引入國際貿易發展、實現國際貿易發展與低碳理念深度結合提供重要理論保證。筆者將針對低碳經濟為國際貿易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展開具體討論分析。
一、全面理解低碳經濟
人類社會伴隨對生物能源,風力能源、水利能力、太陽能源、地下資源能源、核電能源等相關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逐步實現了由原始農業社會形態向現代工業形態的轉變,使人類文明由農業文明逐步向工業文明邁進。然而在這一過程的實踐中,隨著對傳統資源開發利用,各類環境問題日益嚴峻,對環境的破壞程度日益加深。隨著人類社會的全面進步與發展,低碳經濟以其對環境保護功能的獨有優勢得到社會各領域的廣泛認可。
1.低碳經濟概念分析。
低碳經濟是在可持續發展理念不斷深入的前提下產生的一種全新經濟發展模式。低碳經濟將綠色、環保、可持續經濟發展理念貫穿于經濟發展的始終,以減少對傳統能源的開發與浪費、實現對新興能源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作為行動指導,達到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共同發展的目的。低碳經濟主要目標是實現經濟增長由資源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減少對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通過經濟增長與高新技術手段的有機整合實現提高對化石能源的利用效率與效果的經濟發展模式。低碳經濟在將可持續發展觀貫穿經濟增長始終的前提下,通過對技術手段的革新,管理制度的創新,產業結構的轉型,能源開發手段的整改等措施,實現經濟增長和社會效益有機結合,共同發展,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2.低碳經濟的發展歷程。
2003年,英國政府率先提出低碳經濟的概念,作為工業革命的先驅者和資源匱乏的發達國家,英國率先對低碳經濟做出闡述,向世界告知低碳經濟將為社會發展帶來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隨著經濟全球一體化不斷深入,低碳經濟理念深入世界各國,在世界范圍被廣泛關注與認可。隨著低碳經濟在世界范圍內的推廣,低碳經濟逐步向人類經濟、政治、生活等各領域滲透,在人類文明發展中扮演著愈來愈重要的角色。低碳經濟作為一種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與傳統經濟發展模式相比具有極大的優勢,對于世界范圍內的經濟增長及人類文明的全面進步都將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低碳經濟不單是某一領域或某一地域的行動指導和任務,而是世界范圍內各行各業應共同遵循的行動原則,需要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實現低碳經濟的全面發展。2008年世界范圍經濟危機爆發,人類在尋求更加高效合理的經濟增長模式過程中對低碳經濟的現實意義更加關注,在世界各國的共同探討與分析中得出低碳經濟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動力,低碳經濟應在國際領域得到重視,是一項具有世界性的活動。因此,低碳經濟應廣泛應用于國際貿易的發展中。
二、低碳經濟在國際貿易發展中影響的分析
1.低碳經濟為國際貿易發展帶來機遇。
低碳經濟作為一種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被世界各國廣泛認可,在經濟發展各領域都將發揮積極作用,所以經濟發展為國際貿易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第一,低碳經濟是一項具有全球性特征的新型經濟發展模式,低碳經濟在全球的快速發展,使各國對低碳技術的研究力度不斷增加,低碳產業以此為背景應運而生,低碳產業的產生與發展將極大程度的促進國際貿易機構對先進低碳技術的引進和應用,開發低碳能源,研發并使用低碳產品,因此低碳經濟能夠促進低碳產業的全面發展。第二,通過對我國經濟發展實際情況得到分析,第二產業是促進我國經濟增長的主導產業,因此在進行對外貿易的過程中,主要依賴于第二產業產出的工業半成品,這種將精力集中在加工貿易方向的國際貿易發展模式造成對資源的利用不夠充分,甚至造成對資源的浪費,對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產生不利影響。所以,低碳經濟環境下的國際貿易發展,能夠逐步實現國際貿易由加工貿易向服務貿易的轉變,實現國際貿易模式的全面轉型與升級更新。第三,利用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可以使經濟逐步走上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從而減少國際通行綠色貿易壁壘對國際貿易的消極影響。因此,低碳經濟可以提升國際貿易的技術水平,從而提升我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國際地位。
2.低碳經濟為國際貿易發展帶來挑戰。
根據辨證唯物主義理論和我國經濟發展實際情況,低碳經濟在為國際貿易發展帶來機遇的同時,必將使各國對外貿易面臨新一輪的挑戰。第一,我國處于世界發展中國家的行列,經濟發展主要依賴于對煤炭、石油等非再生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而低碳經濟要求經濟增長實現由依賴于非再生資源向依賴于可再生資源的轉變,所以低碳經濟在調整能源結構的角度向我國乃至世界國際貿易的發展發起挑戰。第二,當今國際貿易的發展中,我國的主體優勢主要體現在產品的價格優勢上,但是針對低碳經濟的要求,在對國際貿易關稅的調整上對低碳環保的考慮俞發增加,導致以工業產品為主導的國際貿易體系在外貿競爭力上出現極大問題。第三,根據低碳經濟對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提出的要求,國際貿易中,綠色壁壘的影響范圍不斷擴大,因此,低碳經濟下的國際貿易極大程度的削弱了我國以低成本為基礎的價格優勢。
三、低碳經濟下國際貿易發展的策略分析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國際貿易在促進國民經濟增長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所以,在低碳經濟發展模式下如何提高國際貿易的綜合競爭力對于國民經濟增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第一,制定制度化的低碳標準?,F階段,雖然低碳經濟理念已經深入國民經濟發展的各個領域,但是沒有強有力的制度性保障。因此,國家應當針對經濟發展實際情況,將低碳發展形成文件性管理制度,對各領域提出制度化的低碳經濟發展標準。第二,大力推進低碳技術應用機制。低碳產業發展的基礎是低碳技術手段的應用。所以,加速低碳技術的應用進程對于推動低碳產業的發展,順應低碳經濟增長模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第三,加強與周邊友好鄰國的合作力度。我國在國際地位中處于大國的位置,在國際貿易中同樣作為世界貿易大國存在,在應對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的沖擊過程中,應不斷加強與周邊友好鄰國的合作,確保國際貿易中的話語權,最大限度的避免低碳經濟對于我國國際貿易的沖擊。
四、結語
新的經濟發展時代帶來了新的時代特征,新的時代特征必將提出新的要求。低碳經濟理念在世界范圍內的全面滲透,低碳經濟在全球范圍影響的擴大,促進低碳經濟在各國家各行業的迅速發展,低碳經濟對于國際貿易的影響越來越大,低碳經濟在國際貿易發展領域無疑成為一把雙刃劍,既為國際貿易的全面發展帶來了機遇,又對國際貿易提出了更加嚴峻的挑戰。因此,在低碳經濟環境下實現對國際貿易的發展,必須充分考慮低碳經濟對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提出的雙向要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韓翔宇.低碳經濟下如何在國際貿易中占據戰略制高點[J].經濟視角(中旬),2012,06(02):78-80.
[2]何建坤,周劍等.全球低碳經濟潮流與中國的響應對策[J].世界經濟與政治,2010,04(04):18-35
[3]楊君茹.低碳對未來國際經濟競爭的影響分析[J].再生資源與循環經濟,2014,08(10):9-12.
國際貿易專業的畢業論文范文二:電子商務下的國際貿易創新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國際貿易也發生著變化,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變得越來越重要。文章簡要分析了電子商務給國際貿易帶來的影響,著重分析了當前形勢下國際貿易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據此對電子商務環境下國際貿易的創新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電子商務;國際貿易;宏觀管理創新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的電子商務發展迅速,在這期間也產生了諸如阿里巴巴、京東等在國內外具有較高知名度的電商平臺。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興的貿易模式,在國際貿易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為國際貿易帶來了全新的管理理念和運作方式,并一直督促著國際貿易企業不斷地進行改革和創新,以使得其能更好地滿足實際的發展需求。雖然說電子商務的發展為國際貿易帶來了諸多便利,但是在當前的電子商務條件下,國際貿易中還存在著諸如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等問題,只有盡快解決這些問題,不斷對國際貿易的策略進行創新,國際貿易才能在電子商務背景下實現更加快速的發展。
1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1.1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
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①電子商務的發展為國際貿易企業創造了更加便利的條件,使得其擁有一個更好的貿易平臺,提高了信息流通的及時性。②電子商務線上交流溝通的方式,極大程度上避免了傳統貿易方式在時間和空間方面的限制,使得商務洽談變得更加便捷,為貿易雙方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③電子商務通常都是采用線上支付的方式,例如網銀、支付寶等,其使得買賣雙方可以在互不見面的條件下完成相關的交易,并且還為交易雙方的資金安全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極大程度地減少了交易環節,降低了交易風險。
1.2電子商務環境下國際貿易的特點
在我國當前的電子商務環境下,國際貿易主要具有幾個特點:①信息化程度高。電子商務環境下,國際貿易采用的是最先進的現代化技術、計算機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使得貿易方式產生了較大的改變。②虛擬性強。與傳統國際貿易雙方會面交談的貿易形式不同,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國際貿易更像是在一個虛擬的平臺上完成相關的交易談判工作,其主要采用的是數據交流的方式。③全球化特性。電子商務的發展,使得距離不再是困擾國際貿易的主要問題,國際貿易的全球化傾向變得更加明顯,國際貿易的市場正在不斷擴大,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當今世界所有的國家都或多或少地卷入到了經濟全球化的浪潮當中,國際貿易將擁有更加廣闊的市場前景。
2電子商務下國際貿易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完善
電子商務作為典型的互聯網平臺,必然離不開網絡基礎設施的支持。雖然在21世紀,我國的互聯網技術發展迅速,但是隨著國際貿易企業的不斷增多,其對網絡基礎設施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總體而言,當前國內的網絡基礎設施仍然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與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網絡基礎設施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網絡基礎設施的不完善使得電子商務時常不能滿足國際貿易進行的需求,難以為國際貿易創造一個更加安全的網絡環境,這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國際貿易的發展。
2.2物流體系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雖然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國際貿易的相關環節得到了較大程度的削減,但是物流仍然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高效的物流體系能夠為國際貿易的發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近年我國的電子商務發展迅速,物流體系存在的不足變得更加明顯,物流體系的不完善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①物流企業眾多,但是各個企業之間缺乏有效的合作與交流,特別是在國際性物流配送系統方面都還沒有形成具體的行業規范和準則。②運輸成本過大,基礎設施有待于完善。近年來電商企業和國際貿易企業都充分地認識到了物流的重要性,其在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投入也在不斷加大,但是由于缺乏系統的調度和管理,當前物流系統的服務水平和運行效率都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
3電子商務下國際貿易的創新策略
電子商務下要想提高國際貿易的發展水平,對現有的貿易策略進行創新,就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3.1貿易形式創新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國際貿易企業必須要及時轉變思路,要大膽地對傳統的貿易方式進行創新,充分利用電子商務帶來的便利條件。具體而言,貿易形式創新要從兩個方面入手:①充分地利用電子商務的優勢,對現有的貿易環節進行整合和改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必要的貿易環節,提高國際貿易工作的效率;②提高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使用程度,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主動融入到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浪潮當中去,在接觸交流的過程中尋求更多的發展機遇。
3.2宏觀管理創新
國際貿易由于會受到多個國家的經濟政策和法律體系的影響,其對貿易管理者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給傳統的國際貿易宏觀管理方式形成了巨大的挑戰,宏觀管理創新勢在必行。宏觀管理創新主要是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①充分地發揮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管理中的優勢,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信息的公開性和透明性,為國際貿易的發展創造一個更好的環境。②對招標工作進行改革創新,例如采用電子招標的形式等,學會在現有的國際貿易秩序下不斷提高配額使用率,盡可能地避免外交問題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3.3營銷方式創新
電子商務給國際貿易帶來的沖擊主要集中在市場營銷方面,這也是其與傳統貿易方式所存在的最大區別。電子商務下國際貿易營銷方式創新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①營銷理念創新。在國際貿易營銷的過程中要積極運用整合營銷、定制營銷、線上線下互動營銷等先進的營銷理念,并將其貫徹到實際工作當中去。②營銷方式創新。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國際貿易營銷必須充分地發揮網絡在營銷方面所具有的優勢,要通過互聯網、自媒體平臺、手機等渠道對產品的相關信息進行宣傳和推廣。此外,還應該在營銷的過程中加強與客戶甚至是競爭對手的互動,通過互動的方式來吸引更多人的參與。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和更加完美的購物體驗是國際貿易營銷永恒不變的主題,只有如此,國際貿易營銷才能得到客戶的認可和支持。
3.4運輸方式創新
電子商務下的國際貿易對運輸方式有著更高的要求,以往的運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國際貿易的發展需求。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只有對當前的運輸方式和物流體系不斷進行改革和創新,將倉儲、交通和物流等各個基礎環節都密切地聯系在一起,才能使運輸方式更適合電子商務的發展要求。在當前的電子商務背景下,互聯網一體化管理體系仍然是國際貿易運輸的主要管理形式,該種管理方式極大地提高了運輸工作的效率,降低了庫存成本。在后續的發展過程中,仍需對運輸方式不斷進行創新,具體而言,就是要不斷提高物流運輸的速度和效率,保證產品能夠及時無損地運送到客戶手里。
4結論
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所帶來的影響十分巨大,其為國際貿易的發展帶來了諸多機遇,也是國際貿易今后的一個主要發展趨勢。國際貿易企業只有充分地利用電子商務所帶來的便利,不斷對現有的管理理念、運行體制和營銷方式進行改革創新,把握好機遇,才能實現更加快速的發展。
參考文獻:
(一)公正是國際貿易規則制定的基本依據
國際貿易要長遠的發展,必須依賴于體系化規則的保障,缺少規則規范的國際貿易,其經濟活動秩序必將失衡,呈現出不穩定的局面。然而,國際貿易作為社會長久的經濟活動方式,缺少規則的支撐與制約,人們的安全將會受到多方面的威脅,導致其國際貿易合作失去相互的信任。公正作為制定合理有序的國際貿易規則,是其基本價值的理念源泉。缺少公正的規則體系做保障,國際貿易發展必將陷入一種畸形的狀態,最終導致崩潰瓦解。
(二)公正對提升生產效率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公正的機會平等原則與貢獻原則在激發人的潛能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國際貿易的競爭中,機會平等原則將先賦性等不公正的因素排除,使每個貿易參與者都處于一個相對平等的合作地位與公平的競爭環境,保證了每個貿易參與者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自身的能力,以積極的投身參與到國際貿易活動中。另外,公正的貢獻原則保障了每個貿易參與者能夠按照自己的貢獻付出的所燒,而獲取其應得的部分。很好的將每個貿易參與者的利益納入整個國際貿易經濟活動鏈條之中,充分地激發調動了每個貿易參與者的工作熱情。以上兩種原則的提出,為國際貿易良好的運行提供了強有力的道德支撐與保障,對于提升各國際貿易主體的生產效率與技術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于國際貿易的和諧發展具有深遠的引導意義。
(三)公正是保障國際貿易健康發展,實現國際貿易安全運行的必要條件
國際貿易公正是維系與保障國際貿易個經濟主體良性合作的基本前提。在國際貿易中,公正的國際貿易肯定了各貿易主體的與合作地位,充分地保證了國際貿易各經濟參與主體的基本權利與基本尊嚴,是國際貿易合作的必然前提。在最大程度上起到了緩解國家之間、各國企業之間的文化的隔閡與政治的沖突,使國際貿易的安全運行得以實現,成為維護國際貿易安全運行不可或缺的力量,從而促進了國際貿易健康有序的發展。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公正作為國際貿易領域中的重要的道德基礎,其作用日益突顯。這也使得如何構建國際貿易公正體系成為了當下討論的焦點。
二、對實現國際貿易公正的途徑探討
(一)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在國際貿易中,其公正的核心問題就在于利益分配的公正上,這使得如何將利益公正地分配到每個人的手中,成為了國際貿易公正中亟待解決的問題。隨著市場經濟主導地位逐漸鞏固,促使全球經濟得到了充足的發展空間。但同時,也將市場經濟中的不確定性和自發性帶進了市場中,這使得單純的依靠經濟制度變得難以把握和調控市場。道德作為市場運行的保障,是各經濟主體獲得最大利益的前提。為維護市場經濟的健康穩定運行,這對市場中的各個經濟主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各經濟主體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對于義利要遵循中道的原則,愛財取之有道。同時,也要意識到誠信乃經營之本,各經濟主體要本著誠信經營的理念,這樣才能使國際貿易得以公正的運行。
(二)建立平等對話,謀求共同發展
在國際貿易中,不公正的現象主要發生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部分發達國家為了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往往會通過強權政治、貿易壁壘等非公正的手段干預到國際貿易中,這嚴重制約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然而,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要使國際貿易能夠健康有序的發展,發達國家不能一味地以犧牲他國的利益為代價去發展本國的經濟,雙方貿易應該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各取所需,以促進共同的發展。另外,我們作為一個整體,應倡導包容性發展的經濟理念,發達國家有責任,也有義務去幫助發展中國家擺脫貧窮。同時,發達國家也要正確地認識發展中國家不足,在合作中去尊重對方在貿易中的地位和應有的權利,各取所長,和諧發展,互利共贏。
(三)加強國際交流,發揮貿易組織重要作用
在平等對話的基礎上,為了保證國際貿易公正的更好的發展,各國間應加強溝通與交流,在溝通中讓彼此更了解。同時,在交流中,發展中國家還可以學習到一些先進的技術,以提升與完善自身技術的薄弱環節,確保本國產品質量能夠達到國際標準水平。同時,國際貿易公正的實現還有賴于貿易組織的監督與維護,各國要充分發揮貿易組織的重要力量,對于不公正的現象進行監督檢舉,維護自身的合法利益,這對于國際貿易公正秩序的建立與公正體系的長遠發展是十分有利的。
(四)堅持可持續發展,構建和諧的生態環境
高職國際貿易畢業設計(論文)
畢業設計(論文)是高職院校常規教學的最后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實施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重要階段,以及檢驗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手段。教育部辦公廳于2004年了《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的通知》,這進一步指明畢業設計(論文)是實現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重要教學環節。江蘇省高職院校人才水平評估工作中,也將畢業設計(論文)列為評估的重要指標之一,不僅組織了省優秀畢業設計(論文)的評選,而且對高職畢業論文進行不定期的抽查考核。面對高職畢業設計(論文)重要性的日益突出,而別一方面高職院校的畢業論文的質量日趨低下,甚至很多高職院校得出取消高職畢業論文。其實,我們需要反思高職畢業設計(論文)存在的問題,并研究出應對的措施。結合我執教國際貿易專業以來多年畢業設計(論文)指導工作的經歷,試著對此進行分析。
一、高職國際貿易畢業設計(論文)存在的問題
1.畢業設計(論文)選題偏離專業培養目標
高職國際貿易的培養目標明確指出:應培養具備一定專業素養和職業技能的涉外實踐應用型人才。而目前高職畢業設計(論文)還是沿襲學科本位下的“學術性”的論文模式,“學科本位”觀根深蒂固。近年來,部分高職教育老師認識到高職教育與普通教育的差異,并在相關理論和實踐上進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不少重大成果,如高職院校培養目標的定位、高職教育的課程觀、教學方法等。然而,高職畢業設計(論文)的目標、選題、撰寫要求等方而,仍然采用傳統“學科本位”的論文標準,強調畢業論文對學生學術能力和科研能力的訓練功能,強調畢業論文的學術性、理論性、創新性。這與高職教育以實用性、應用性為目標的要求背道而馳。
2.畢業設計(論文)選題不合理
通過對我校及周邊四所高職院校近五年國際貿易專業畢業論文的查閱發現,目前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學術性”影響根深蒂固,近五年四所學校的論文選題中絕大部分都是理論性的,平均選題理論研究型占比達到86%;而實踐研究型、調查報告以創業計劃書,這些反應高職教育教學特點和培養目標方面的選題占比都不過10%,具體見下表1。而且在查閱四所學校國際貿易專業論文時發現,很多選題連年選用,選題固守沒有創新。
3.畢業設計(論文)指導老師方面存在問題
當前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的教師大多(83.8%)為擴招后普通院校畢業的本科生或研究生。而普通院校本科生的畢業論文和研究生的學位論文的基本模式與高職生畢業設計(論文)基本相同,很多論文指導老師當年本科畢業論文或研究生學位論文就是這么東拼西湊“寫”出來的。由此看來,高職國際貿易畢業設計(論文)的重學術輕實踐應用是本科畢業論文、研究生學位論文的一種延續。另外,有國際貿易專業青年教師參加工作后一周兩三門、20多節課的教學任務已使他們難以招架,很少有時間進行社會實踐和理論研究,對學生論文所涉及的問題知之甚少,其結果必然導致畢業論文指導成了師生間“空對空”的文字和思維游戲。更何況,隨著高職院校招生規模的逐年擴大,師生比逐漸拉大,教師指導畢業生論文寫作的學生人數急劇增加,外聘指導老師又受資源所限,管理者不得不“趕鴨子上架”,讓那些并不具備論文指導能力的青年教師去指導。
4.畢業設計(論文)學生方面存在問題
畢業設計(論文)在絕大部分院校都是放在大三的下學期,即第六學期。而這段時間內學生需要頂崗實習、準備就業。這就使得學生為了實習和找工作,花在畢業設計(論文)寫作方面的時間和精力就相對少了很多;另一方面,由于學生在實習和工作時,與論文指導老師缺少面對面的指導,這都影響最終畢業設計的質量。在與應屆畢業生的交流過程中,很多學生認為,畢業設計(論文)的寫作與自己的實習內容甚至學校所學關聯性不大;也有學生把這段時間內的畢業設計(論文)的撰寫視為一種無意義的負擔。
二、高職國際貿易畢業設計(論文)的改進
1.緊扣培養目標做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工作
對于類型和層次不同的國際貿易專業畢業設計(論文)應有區別對待,這便是教育界一直推行的“因材施教”?!皯眯浴比瞬牡呐囵B是高職教育的目標,高職國際貿業專業的教學特點決定了,高職學生不可能、也不應該寫成“學科本位”意義上的高質量畢業設計(論文)。因此,高職國際貿易專業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應從:學生崗位實習或社會調查等實踐中遇到的與本專業相關的問題著手,以貼近“實用生”和具有高職教育特點的方面來選題。畢業設計(論文)可以是調查報告(綜合性的或專題的)、以頂崗實習單位經營管理分析、創業計劃書的設計等等。
2.合理安排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寫作時間
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的寫作大都安排在第六學期,由于學生需要進行頂崗實習和找工作,這樣的安排使得學生對畢業設計與論文的寫作與生活中的其他工作安排相沖突。因此,建議將畢業設計(論文)的寫作時間適當前移:從第4學期開始,對有條件的學校開設應用文寫作課,同時指導學生開展文獻檢索、社會調查、數據統計等寫作準備性技能;第5學期指導學生選題(選題可以結合學生頂崗實習單位及實習崗位),并確定寫作進度,并進行畢業設計(論文)的寫作準備;第六學期學生進行論文的撰寫,并定期與指導老師聯系、商量論文寫作。
3.強化畢業設計(論文)指導老師的師資
由于高職國際貿易專業的畢業設計(論文)應重“實踐性”輕“理論研究”所以,在對畢業設計(論文)指導老師的選擇上應該選擇懂高職教育理念又具備國際貿易實踐經驗的老師進行。在具體論文指導時可以形成:以校內專任教師為主、學生頂崗實習單位及企業兼職專業老師為輔的論文指導團隊進行。突出畢業設計(論文)寫作的實踐性。
參考文獻:
[1]教高廳.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通知[Z].2004.
關鍵詞:國際貿易專業;畢業論文;寫作
作者簡介:胡偉輝(1977-),女,湖南桃江人,重慶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重慶 400067)
中圖分類號:G642.4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19-0158-02
撰寫本科畢業論文是大學生大學學習階段的最后一個實踐教學環節,綜合反映了學生對本專業基本理論的掌握情況以及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育部于2004年發出《關于要求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本科生畢業論文工作,提高畢業論文質量。本科畢業論文是實現培養目標的重要環節,是學生從理論學習向實際運用轉換的重要階段,[1]是學生進行知識創新、思維創新的重要途徑。筆者指導國際貿易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多年,明顯感覺近年來學生畢業論文的完成質量有下滑趨勢。本文僅以重慶工商大學國際貿易專業為例,分析了學生在畢業論文寫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探討了提高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的相關措施。
一、本科畢業論文寫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學生對畢業論文的重視程度下降
重慶工商大學國際貿易專業畢業論文的撰寫實際上是從第六學期開始的,重慶工商大學經濟學院要求學生在該學期完成學年論文,并寫成文獻綜述的形式,選題就是下學期準備撰寫的畢業論文的選題。學年論文實際上就是為畢業論準備。學生正式開始畢業論文的寫作是第七學期,而這期間也正是學生忙于找工作、準備研究生入學考試、公務員考試等各類考試的關鍵時期。隨著大學招生規模的擴大以及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學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找工作以及準備各種考試上,對于畢業論文的寫作往往是應付交差。雖然學院有專門的畢業論文指導文件,反復強調畢業論文的重要性,還要求學生和指導教師共同簽署承諾書,承諾文章的原創性,但每年由于畢業論文的原因無法順利畢業的學生幾乎沒有,畢業論文的質量也不會對學生的前途產生太大影響,學生重視程度普遍不高。有的學生在網上收集了一些與論文題目相關的文章,東拼西湊、復制粘貼,幾天時間就可以完成論文初稿;有的學生把學年論文簡單修改就作為畢業論文提交;極個別學生根本不按教師的指導意見修改,每次都提交同樣的論文。
2.學生參與科研實踐的機會較少
畢業論文的寫作是一個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豐富的專業實習經驗或科研實踐經歷會為學生完成畢業論文積累題材,有利于學生創作出高質量的論文。大多數學生在寫畢業論文之前,沒參與過課題研究,沒得到過系統的科研訓練,沒有撰寫學術論文的經驗。由于校外專業實習基地有限,大學四年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很少有機會進入相關的專業領域實習或實踐。一個專業的選題,如果缺乏對相關領域的調研或實踐,僅憑期刊雜志或是網絡資源等二手資料,往往是人云亦云,很難提出自己獨到的觀點,也很難有所創新。
3.指導教師精力投入不足
導師的細心指導是保證畢業論文質量的關鍵。重慶工商大學國際貿易專業專職教師有10人,而近年來隨著專業擴招,每屆國際貿易專業學生人數超過160人。學校規定一位畢業論文指導教師最多可指導10名學生,國際貿易專業的專職教師基本上都是按上限指導10名學生。按規定,畢業論文寫作環節教師指導學生的次數不少于6次,有的學生論文改了7~8稿還是達不到要求,最后勉強糊弄通過。由于指導教師自身的教學科研任務較重,加之有的學生態度不認真,敷衍了事,對教師的評閱修改意見沒有認真采納,致使教師在指導過程中情緒有所松懈。有的教師只把握論文大的框架結構,對于論文的具體內容在審閱時大致瀏覽,沒有仔細推敲。教師對論文的指導大多是通過電子郵件,面對面或小組討論的機會很少,缺乏有力的交流與溝通,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畢業論文的質量。
4.多數選題缺乏新意
好的選題能夠使學生具有足夠的信心和動力,充分發揮專業特長和運用綜合知識的才能,同時還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造潛能。[2]重慶工商大學國際貿易專業本科畢業論文的選題由指導教師與學生共同確定。導師提供的選題通常是自己熟知的研究領域,學生如果認為完成困難或是不感興趣,會自己尋找相關選題。學生自選的題目通常是已經被廣泛研究的,如關于綠色壁壘、人民幣匯率變動對外貿影響等方面的選題每年都有很多學生選擇。這類選題資料查找非常容易,完成難度較低,研究成果往往很難有突破與創新。在指導過程中經常會發現同一個專業的學生選題非常類似,且很多選題與往屆畢業論文的選題重復。
5.對畢業論文的管理監控力度不夠
為加強對畢業論文的管理、提高畢業論文質量,學校和學院都出臺了不少文件與具體措施。學校和學院的相關文件對畢業論文的指導工作提出了嚴格要求,學院制定的畢業論文指導方案對論文完成的每個環節包括選題、開題、收集資料、撰寫論文、修改論文及最后的定稿、排版打印都規定了具體時間。但是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沒有很好地做到層層把關,對畢業論文完成的各個階段還缺乏有效的考核監控機制,有的環節流于形式。
二、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的對策建議
1.提高學生對畢業論文重要性的認識
畢業論文是全面檢閱大學生在高等教育階段整體學習效果和能力培養狀況的一個至關重要的教學環節,也是大學教育將學生分散的理論學習凝練成適應社會發展所需的綜合能力的最后一站。畢業論文的寫作過程是對學生文獻檢索、獨立工作、科研創新等多方面能力的綜合考查。經過畢業論文的歷練,促使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能進一步深入地研究國際經貿的相關理論和政策,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專業領域的實際問題,為學生繼續攻讀研究生或從事專業領域的具體工作奠定基礎。因此,應加強對畢業論文重要性的宣傳,讓學生端正態度,認真對待畢業論文的寫作。
2.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增強科研能力
學校及學院應積極鼓勵本科學生進行科研活動,通過設立本科生專項科研項目基金、組織國際貿易專業學術論文比賽等方式,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提高學生的科研興趣。重慶工商大學國際貿易專業每個班都有一名專業教師充當班導師,負責對學生進行專業指導。班導師在指導學生時,可以將自己的科研方向、科研課題與學生分享,引導學生進行科研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師的課題,盡早接受科研訓練。國際貿易專業實踐性強,學生通過參與科研項目,可以獲得更多的科研實踐的機會;通過進行實地調研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循序漸進的科研鍛煉,提升學生的科研和寫作能力,提高畢業論文質量。
3.加強教師指導論文的激勵約束機制
激勵政策可以用來鼓勵、調動、激發人們參與各項活動的熱情、積極性,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可以充分調動教師指導論文的積極性。對于指導優秀畢業論文的指導教師,應給予一定的獎勵,并與年度考核、職稱評定等掛鉤。對于指導論文不合格的教師,應對其論文指導工作量進行一定的減扣,并適當減少下一年度的論文指導數量。讓教師與學生雙向選擇,把學生的選題與指導教師的研究方向聯系起來,充分發揮教師的專業特長,避免出現教師對學生論文選題不熟悉,只能從論文結構等形式上提出建設性的意見,無法很好地把握論文實質內容的情況。加強師生互動,保證指導教師與每個學生面對面交流的次數不少于3次。
4.嚴把選題質量關
確定選題是撰寫論文的第一步,“題好一半文”,好的選題是論文成功的關鍵。學院在征集畢業論文選題時,要求每位具有畢業論文指導資格的教師,都要根據自己的研究方向擬定畢業論文題目,并注意不與以往年度重復。國際貿易屬于應用經濟學范疇,指導教師在確定選題時應著眼于現實問題,確保選題的理論與實際價值。導師確定了選題后下發給學生,學生結合自己的興趣以及能力,在與指導教師充分溝通交流后選擇適合自己的題目。對于學生自選的題目,指導教師要嚴格把關,防止出現大而空的選題。學院在匯總學生選題后,可以成立論文指導小組,對畢業論文的選題進行審查,對有爭議的選題或重復的選題,與論文指導教師溝通后再重新確定。
5.加強對論文寫作環節層層監管的力度
畢業論文的撰寫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包括選題、開題、中期檢查、論文答辯、成績評定等環節。只有層層監督,有效落實每個具體環節,有效控制可能影響畢業論文質量的各種因素,才能確保畢業論文的質量。因此,學校及學院可成立論文督導小組,對畢業論文的全過程實行有效的監督和檢查,對各環節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反饋并提出指導性的建議;指導教師在學生論文寫作過程中應嚴格按畢業論文指導書的要求,督促學生按時完成每個階段的任務,對于敷衍了事、態度不認真的學生要特別加強管理。
參考文獻:
[1]邵維加,黃建榮.本科畢業論文質量保障體系構建與運用[J].高教發展與評估,2010,(7):54-60.
論文摘要:傳統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藩籬不斷拆除,這加劇了各國之間經濟貿易的競爭。在這種形勢下,一些國家紛紛采取隱蔽性更強、透明度更低、更不易監督和預測的保護性措施——技術性貿易壁壘,以阻止其他國家的產品進入本國市場,從而進行貿易保護。本文根據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基本特點,來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及其對我國企業產生的影響。最后,對我國企業在國際貿易中如何應對TBT障礙提出幾點對策。
統計顯示,從1995年到2007年,世界貿易組織各成員通報的貿易措施達到23879件。其中技術性措施16974件,占總數的71%。中國企業在這樣的國際貿易環境中步履維艱。針對日趨嚴重的技術性貿易壁壘,企業如何積極主動地應對這種新的挑戰,應該成為我們認真研究的課題。
一、技術性貿易壁壘的主要內容和特點
技術性貿易壁壘(TechnicalBarrierstoTrade)簡稱TBT,是指一國通過苛刻的衛生、安全和技術標準以及嚴格的檢驗程序等措施控制外國商品的進口。它主要有3個特征:廣泛性、形式上的合法性、保護方式的隱蔽性。
二、技術性貿易壁壘產生的原因
(一)主觀原因:有關成員的貿易保護主義思想依然存在
出于保護國內產業的考慮,各國總是希望通過各種手段限制貨物的進口。例如,20世紀80年代以后,歐盟農產品開始從短缺向過剩轉變,為了穩定農產品市場價格,歐盟開始對某些農產品實行配額控制,對撤出市場的產品予以補償。1992年歐盟又實行了新的共同農業政策,但保護的主旋律并未改變。
(二)客觀原因:WTO貿易條款上的問題
WTO貿易規則原則上禁止配額、許可證和高關稅等傳統的貿易保護措施,但WTO并不禁止個別成員國為了實現自己的正當目標而制定技術法規。WTO/TBT2.2條款明確闡述了正當目標:國家安全要求;防止欺詐行為;保護人身健康和安全;保護動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保護環境。正因如此,有關成員為了達到貿易保護的目的,必然會更加關注衛生措施和技術性貿易壁壘。
三、我國企業遭遇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原因分析
(一)標準體系落后是遭遇TBT的根源
我國產品標準建設和發展的相對滯后,這是我國入世后應對TBT的“硬傷”所在。據統計,目前我國已有國家標準約2萬項,由我國起草的10多項標準已交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批準,另有20多項草案已交ISO審議。但這兩項只占ISO和IEC標準和草案總數的1.8%。
(二)企業認證制度和合格評價制度步伐進展緩慢
WTO為了規范技術法規、技術標準和認證制度,在協議中將認證制度擴展為合格評定制度。取得合格評定的出口企業在商品出口時較少遭遇障礙,反之,往往會受到限制甚至其產品不得進入市場。目前,我國經過認證的企業總數較少,有些企業仍未意識到進行合格評定的重要性,這些都制約了我國出口貿易的發展。
(三)出口產品技術含量低
技術水平的落后是我國產品屢遭國外TBT限制的深層次原因。在出口商品的構成上,初級產品仍占主導地位。而初級產品的生產往往伴隨著嚴重的環境污染,許多企業無力或有意回避承擔污染治理工作,這違背了TBT協議中有關保護生態環境、自然環境及人類和動植物健康的規定,使得許多產品無法進入發達國家的市場。
四、企業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措施
據上所述,技術性貿易壁壘已成為阻礙中國出口貿易發展的首要非關稅壁壘。在應對國際市場的技術性貿易壁壘方面,企業應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重視技術性貿易壁壘,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
對于由于傳統習慣和技術水平的差異而形成的技術壁壘,企業應提高自身的素質,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滿足國際市場的需求。走“科技興貿”戰略,為質量管理國際接軌打好基礎,積極申請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二)提高環保水平,樹立綠色營銷觀念
強化綠色管理,樹立清潔生產機制,加強綠色環保的宣傳和普及工作。要積極轉向綠色產品的開發和出口,建議政府建立“綠色銀行”或“綠色基金”,為綠色產品的開發與出口提供專項貸款和信貸擔?;?。同時,積極申請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以取得通往國際市場的通行證。
(三)培養熟悉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專門人才
加強培訓工作,聘請國外高層次經貿和技術專家,引進國外智力,就經貿規則、技術含量標準、企業產品認證、貿易和技術壁壘、環保壁壘等問題舉辦專題培訓和研討會,培訓企業管理人員。
(四)提高創新能力
技術性貿易壁壘是利用科技手段形成的,這就提示我們,企業要以市場為導向,與科技部門、質量監督部門攜手,注重科技創新,開發自己的核心技術,應對挑戰。要注重科技創新,開發我們的核心技術,建設自己的“創新”壁壘,使外國企業無法與我們站在同一競爭平臺上競爭。
(五)靈活利用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有關條款保護企業自身權益和民族產業利益
在所有的WTO/TBT各項協議中,都有對發展中國家的特殊和優惠待遇條款。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國可以根據有關協議條款,在一定時期內暫緩履行某些義務,為我們改進管理和技術進步贏得時間,此外在我國的出口貿易受到不公正待遇時,要充分利用WTO/TBT關于組織機構、磋商和爭端的解決的條款,進行磋商和裁決。并且,建議政府要根據本國利益靈活設置技術壁壘以限制進口,在不偏離世界貿易組織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原則的條件下實施。
五、結語
總之,我國有關企業和社會團體應高度認識到加入WTO后所面臨的國際競爭環境,改善管理水平,提高產品質量,提高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有利地位。同時,還要靈活利用技術性貿易壁壘協議對發展中國家的特殊條款保護企業自身權益和民族產業利益,促進我國出口貿易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馬拉喀什建立世界貿易組織協定序言:第3,5,6,7節.
[2]夏友富,于雄飛,李麗.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特點及其發展趨勢[J].技術性貿易壁壘動態研究.2004,1.
[3]金德有,韓建平.中國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策略[M].中國標準出版社.2005,4.P103-115
[4]全毅,翁東玲,張旭華.跨越技術性貿易壁壘——理論分析、經濟影響與對策研究[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5]夏先良.面對外國技術性貿易壁壘:中國的戰略措施[J].國際貿易.2007,7.
【論文關鍵詞】 后配額時代紡織服裝業貿易壁壘
根據WTO《紡織品與服裝協議》的規定,從2005年1月1日起,全面取消進口紡織品服裝配額,但這并不意味著全球紡織品服裝貿易進入了自由貿易時代,事實表明,兩項“特保”措施、反傾銷、綠色技術性標準和社會責任標準、區域經濟集團對區域外貿易的歧視性等將成為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在后配額時代努力設置的主要貿易壁壘。
一、我國紡織服裝業出口面臨的主要貿易壁壘
1.“特保”措施 “特保”措施指中國加入WTO文件中的紡織品特別保障措施和過渡期特定產品特別保障措施。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工作組報告書》第242段,規定從2005年至2008年年底,在WTO成員認定中國產品造成“市場擾亂”的情況下,可對中國已取消配額限制的紡織品服裝重新實施數量限制,此條款稱為紡織品特別保障措施;在《中國入世議定書》第16條中,規定從中國入世直至2013年底,WTO成員如認為中國出口造成或其威脅造成“市場擾亂”,可對中國采取過渡期特定產品特別保障措施,限制中國產品流入。兩項“特保”措施含義大體相同,其明顯的不同是前者針對紡織品服裝,而后者可針對任何產品且有效期長。 2005年1月1日,隨著配額的取消,為降低發生貿易摩擦的可能,我國政府曾以加征部分紡織品服裝出口關稅進行自限,但并未遏止住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潛力在短時間對美歐等國和地區的集中釋放,導致美歐于2005年5月23日、27日先后對中國紡織品根據紡織品特別保障措施實施限制。貿易摩擦發生后,中國政府委派專人赴美毆進行反復磋商,并與毆盟于6月11日簽署紡織品備忘錄,與美國于11月18日簽署了備忘錄,中毆、中美紡織品備忘錄將分別于2007、2008年底到期。根據中歐、中美紡織品備忘錄,從2005年至2007年,中國有10類紡織品對歐盟出口的增長幅度被限制在8%~12.5%;在2006年,有21類服裝和紡織品對美國出口的增長幅度被限制在10%~15%,在2007年,被限制在12.5%~16%,在2008年被限制在15%~17%??梢哉J為,在2013年底之前,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會始終處于“特保”陰霾之中。
2.反傾銷措施 我國紡織品服裝遭受貿易摩擦處于不斷上升狀態。據WTO統計,1995年~2005年,成員方共發起貿易保護調查案件2840起,反傾銷案我國469起,占16.4%,其中2011年,我國遭受52起,占24.5%,2005年57起,占29.8%。對華貿易反傾銷案件數量逐年增長,2006年前三季度,已達到70起,從中看出歐美等國利用反傾銷手段對我國紡織品服裝設限的意圖明顯。反傾銷措施對產品出口的危害要比數量限制大得多,尤其是國有企業,由于非市場經濟地位條款的制約,更將受到嚴重影響。一旦某類產品遭遇反傾銷,那么該類產品出口環境的穩定性和預見性將受到影響,波及產業和產業鏈的發展,最終導致投資和就業等出現困境。
3.綠色技術壁壘 紡織品服裝綠色技術壁壘是指發達國家依靠其較高的科學技術水平和先進的生產檢測設備,以所謂保護環境和保障人身安全為目的,通過頒布法令或技術法規,制定高于發展中國家的強制性產品技術標準,實施環境標志和其合格評定程序,對不符合它們要求的紡織品服裝實施限制或拒絕進口,以對國內市場進行保護。目前主要有兩類: 一是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其代表是國際標準化組織頒布的ISO14000,ISO14000是一個系列環境管理國際標準,具體內容是要求調查企業使用的能源、用水、原料、排水及工業廢氣物的處理情況及噪音、振動、臭味等狀況,并要求企業提出改善期限及數值等。通過ISO14000認證是符合環境管理要求的重要標志,可作為進入國際市場的綠色通行證;二是綠色環保標志認證。在紡織品服裝領域中最有影響的環保標志是生態紡織品標準100(OKO-Tex Standard 100)。該標志只涉及對紡織品服裝本身所含有害物質的檢驗,它由國際紡織品生態研究和檢驗協會頒布,現在該協會已包括了13個歐洲國家的協會,加貼該標志的產品在歐盟更為普遍。
4.社會責任標準壁壘 社會責任標準壁壘是指以保護勞動者勞動環境和生存權利為由而采取的貿易保護措施。目前,最引人注目的標準是由社會責任國際組織在1997年 10月制定的全球第一個社會責任認證標準(SA8000),該標準是國際采購商要求供應商的標準,其內容涉及以下方面:童工、強迫勞動、健康與安全、歧視、懲罰性措施、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管理體系、工作環境等。我國作為紡織品服裝出口大國,由于勞動力成本低,因而中低檔產品具有較強的價格競爭優勢。但若實行SA8000與訂單掛鉤,企業必須額外增加大量費用去申請SA8000認證,這樣勢必增加出口成本。若企業申請認證未獲成功,會因此失去不少跨國公司的訂單,導致我國產品國際市場占有率下降。
5.區域壁壘 目前,全球區域集團已超過50個,區域集團在便利了區域內貿易的同時,卻形成了對區域外貿易出口方的歧視。最典型的例子是在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內,美、加、墨之間的紡織品服裝貿易迅速增長,且NAFTA的紡織品原產地規則極為苛刻并帶有歧視性,由于該規則的影響,我國紡織品服裝在美國市場的份額急劇減少,1994年以前,我國一直是美國最大的服裝供應地,而在2001年,墨西哥的出口數量已經是中國的1.5倍;對歐盟而言,紡織品服裝貿易以區域內部貿易為主,區域外國家進入歐盟市場的屏障越來越厚。
二、我國紡織服裝業擴大出口的對策
1.提高產品質量,努力培育新的競爭優勢 我國紡織服裝企業眾多,但總體來講,其技術、管理水平相對落后,且企業研發投入很低,難以適應開發新產品的需要。雖然低廉的勞動成本使我國出口產品有價格上的競爭優勢,但隨著亞洲周邊國家紡織服裝業的崛起,這種優勢正逐漸弱化,加之國外貿易保護主義頻繁用各種手段對我國產品設限,致使企業出口獲利日趨艱難,因此,我國紡織服裝企業應在發揮自身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優勢的同時,努力培育新的競爭優勢,要加快技術進步,提高從業人員素質,促進對引進的先進設備和技術的消化吸收,加強自主研發,生產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品,借此來發展我國紡織品服裝產品的出口。
2.加強行業自律,杜絕惡性競爭 凡國外對我發起“特保”、反傾銷調查,直接原因往往是進口產品量大價低。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兩點:一是我國紡織服裝業確實具有勞動力成本低的優勢;二是國內紡織服裝業重復投資現象嚴重,造成某類產品增長過快,致使有些企業競價銷售。因而,要求行業協會加強行業自律和協調,維護出口秩序。首先,要建立產品出口數量、價格監控系統。對增長過快,易引起進口方采取貿易保護措施的產品,做好出口價格、數量、出口國家和地區的監測工作。其次,通過價格協調機制控制出口總量的適度增長,避免個別企業壓價競銷,發現競價銷售的情況要堅決制止。
3.加快認證步伐,主動應對綠色壁壘和社會責任標準壁壘 面對綠色技術壁壘和社會責任標準壁壘,我國紡織服裝業不要被動適應,要主動應對 。為此,企業要從保護環境、關注人類健康角度出發,推行綠色生態紡織品服裝的生產,在產品設計、生產、消費直至廢棄使用后消亡的全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進行控制,并爭取最終獲得綠色技術標準認證。與此同時,要不斷改善勞動者工作環境,關注員工健康和安全,加強員工培訓,提高員工薪酬,維護工會權利,主動申請SA8000標準認證。
[關鍵詞]獨立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1)10-0160-02
1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需求現狀
獨立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主要是面向企業培養其所需人才。自從我國加入WTO以來,我國對外貿易權的管理方式由原來的審批制改為備案登記制,準入門檻降低后,具有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大幅度增加。由于國際貿易特殊的貿易環境和運作慣例,外經貿業務工作具有較高的風險性、較強的專業性。企業作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獨立法人,在員工招聘中傾向于錄用動手能力強、能夠直接進入業務狀態的外貿人才。對于中小企業而言,業務量不大、設崗較少,要求外貿應用型人才具有全面的操作技能和綜合應用能力;對于大型企業而言,業務量大、部門分解較細、設崗較多,要求外貿應用型人才具有過硬的專門操作技能和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無論是大企業,還是中小企業,他們的貿易程序都是相同的。
出口貿易的基本程序通常分為三個階段:出易前的準備、簽訂出口合同和履行出口合同。出易前的準備包括編制出口計劃、組織貨源、國外市場和客戶調查、制定出口經營方案、建立客戶關系、開展廣告宣傳、辦理商標注冊;簽訂出口合同包括邀請發盤、發盤、還盤和接受;履行出口合同包括以收取貨款為核心的貨物、租船訂艙、辦理保險、出口報關、辦理保險、繕制單據、出口收匯核銷、出口退稅;必要時,還有出口索賠。
進口貿易的基本程序通常也包括三個階段:進易前的準備、簽訂進口合同和履行進口合同。進易前的準備包括編制進口計劃、國外市場和客戶調查、制定進口經營方案、建立客戶關系、選擇交易對象;簽訂進口合同包括邀請發盤、發盤、還盤和接受;履行進口合同包括以交付貨款為核心的租船訂艙、派船接運、辦理保險、買匯、審核單據、進口付匯核銷、進口報關、檢驗貨物;必要時,還有進口索賠。
從國際貿易的進出口程序可以看出,國際貿易所涉及的業務環節非常多。因此,獨立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培養的人才應該是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具體來說,該專業的畢業生應具備的技能和能力包括:①基本技能,如閱讀技能、寫作技能、現代辦公設備操作技能、網上進行商務處理技能、商品檢驗技能、識別與填制外貿單證技能。②基本能力,如自學能力、創新能力、組織管理能力、應變能力。③專業能力,如貿易業務處理能力、外語運用能力。
2 獨立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2.1 實習與畢業論文相互脫節
實習是學生在系統地完成專業教學計劃所規定的相關課程的基礎上進行的熟悉進出口業務程序的現場活動。畢業論文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生實踐教學非常重要的環節,是學生運用所學習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去研究和探討實際問題的實踐鍛煉,是綜合考察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動手操作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撰寫畢業論文有利于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解決較為復雜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受到科學研究工作或設計工作的初步訓練。但是,由于外貿業務量大,一項外貿業務涉及時間較長,從發盤到完成業務全過程可能經歷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而專業認識實習、專業實習、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安排在不同的學期,它們之間相互脫節,學生很難在實習單位親歷一筆完整的外貿業務,這樣就造成了實習的非系統性,畢業論文選題、開題與實習脫節,難免脫離實際,不利于學生的能力培養。
2.2 專業課案例教學不能相互銜接
案例教學是把實踐案例進行處理后引入課堂,讓學生根據案例提供的背景資料分析案例、討論案例,尋求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案例教學使學生身臨其境般地經歷一系列事件和問題,接觸各種各樣的組織場景,通過深入地研究與分析,加深對所學理論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感覺能力和反應能力,提高學生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是,由于各專業課任課教師均從所授課程角度出發組織案例教學,重點當然在所講課程之中,這就導致不同課程的案例很難形成一項完整的、系統的國際貿易業務,學生也很難將多門課程的知識應用到一筆業務,這樣就會造成所學知識的“無用性”,知識之間形成壁壘,很難相互銜接。
2.3 課程設計組織難度大
通過課程設計考查學生對相關理論的掌握情況,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鍛煉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也是對理論教學效果的檢驗。但是,由于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所涉及的環節較多,如訊盤、發盤、還盤、接受,在合同磋商的每一個環節里,又涉及貿易術語、商品的數量和品質、商品的包裝、商品的運輸及保險、商品的檢驗、貨款的收付以及索賠等。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時,還要聯系其他課程的知識,不容易組織。
3 獨立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措施
針對當前獨立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實踐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根據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應具有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沈陽工業大學工程學院的自身特點,我們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實踐教學進行了改革,制定了具體的改革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1 實習與畢業論文相互銜接
我們首先對原有的時間短而又分散的專業認識實習、專業實習和畢業實習進行了整合,統一調整為四周的專業實習,將原來為期十三周的畢業論文調整為十八周,調整前后實習和畢業論文的總周數卻沒有變化。然后,在學期安排上也進行了調整:專業實習安排在第八學期前四周進行,畢業論文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前四周,安排在第七學期后四周進行,第二階段為后十四周,安排在第八學期后十四周進行,專業實習恰好置于畢業論文的兩個階段中間。
改革之后,學生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深入相關企業,選擇一筆或幾筆完整的國際貿易業務,利用畢業論文前四周的時間和寒假進行選題、開題和收集資料,從而確保論文選題的客觀性和實用性;在接下來的四周專業實習期間里,學生依據選定的論文題目和完整的國際貿易業務,利用所學的專業知識,繼續在企業里進一步了解、熟悉相關的業務,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案;在畢業論文最后的十四周里,學生要確定論文撰寫提綱、查閱資料、撰寫、修改、審查、進行答辯等環節。
通過實習與畢業論文相互銜接,可以使學生在實習單位親歷一筆完整的外貿業務,同時也可以使學生的畢業論文選題、開題、撰寫等環節緊密聯系實際,非常有利于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3.2 按國際貿易業務程序統一制定案例教學方案
我們通過組織專業課教師進行共同商討、相互溝通,依據一項完整的、系統的國際貿易業務和程序,最終制定出來一套統一的案例教學方案,所有專業課的案例都按照業務程序融合在其中,確保了案例教學相互銜接,便于學生對所學理論的理解、掌握,提高了學生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效果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另外,我們學院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勢,與中國石油遼陽石油化纖公司相鄰,可以組織學生到遼化對其國際貿易業務進行實地參觀、考察,在企業進行案例教學,通過案例教學校企合作共同搭建實踐教學平臺。這樣,不僅使學生對企業有更多的感性認識,還可以將各門課程的理論知識聯系并運用到實際。
3.3 情景模擬組織課程設計
為了解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設計難以組織的問題,我們采取了能夠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情景模擬教學形式。按照國際貿易相關業務和程序要求,將學生分成若干組,每組都有自己的工作和職責,發給學生一些背景資料,要求學生認真研讀,也可以查找相關資料作為補充,模仿國際貿易業務的實際操作,進行模擬訓練,可以對出口報價、結算以及所涉及的單證等業務進行模擬。學生在模擬過程中,可以相互交流、溝通、商討,共同理解、掌握國際貿易理論和方法,學生的學習樂趣倍增。
3.4 組織學生進行暑期社會實踐
為了讓學生了解社會、認識社會,進一步加強實踐教學,我們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大一至大三的學生安排了暑期社會實踐。針對每個年級學生已經學過的課程,我們分別制定了不同的暑期社會實踐大綱。學生按照大綱的要求進行暑期社會實踐,學生將自己進行暑期社會實踐的過程及體會寫成報告,開學后上交報告及相關材料,指導教師據此評定成績。通過暑期社會實踐,學生認知和了解了企業及國情,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