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4 04:32:22
序論:在您撰寫實訓課程總結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重中之重,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為了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本學期在會計綜合實訓教學中引入“課程思政”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使專業課程能真正參與高校育人工作,體現育人價值。
一、會計綜合實訓課程“思政”融入點探析
實訓涉及應收款項業務關于差旅費報銷流程知識點時,要求學生樹立服務公司意識,知曉財務人員要以公允、客觀的態度核算每一筆業務,嚴格遵守會計準則,有嚴謹的工作作風和敬業精神,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
在實訓涉及無形資產項目時,結合中美貿易戰華為被美國商務部列入管制“實體名單”。而華為早就做出了極限生存的假設,仍將持續為客戶服務,實現“科技自立”案例。融入自主創新理念。讓同學深刻感受到公司要踏踏實實搞研發,進行技術創新,而作為當代大學生要踏踏實實搞學問。
實訓涉及負債項目關于應交稅費知識點時,結合明星偷漏稅被巨額罰款事件,融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法制理念。通過明星偷漏稅反面案例讓同學真切感受“偷稅抗稅違法,納稅協稅光榮”,激發同學們的家國情懷和擔當意識,做一個自覺納稅的遵紀守法好公民。
實訓涉及收入知識點時,讓同學們對商家端午節宣傳促銷活動對促進傳統文化節日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進行調研。喚起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的重視與保護的緊迫感,喚起中華兒女擔負傳承五千年歷史文明的責任感。讓學生感受屈原憂國憂民、卓爾不群的人格追求,感受龍舟競渡傳遞的團結協作、奮勇爭先的精神。通過傳統文化教育,喚起當代大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節日的文化價值認同,使其樹立高度的民族文化認同,激發其民族文化自覺和民族文化自信。
二、會計綜合實訓“課程思政”實施預期展望
在“課程思政”理念指引下,《會計綜合實訓》課程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內容將會有相應變化。
(一)教學內容的變化
在大思政的理念的引導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和會計專業知識傳授相融,充分發揮專業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讓專業課程也能真正實現高校育人工作,實現育人價值?!稌嬀C合實訓》教學內容將體現思想性、理論性、現實性與前瞻性,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統一。在專業課程思政視域下,在課堂理論教學中,讓學生形成健康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法治觀和道德觀,養成良好的會計職業素養,具備會計職業道德,會計職業行為規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于日常工作之中,做到“愛崗敬業,遵循準則,不做假賬”。
(二)教學理念的變化
“課程思政”理念將于會計專業教學中逐漸形成,教師將主動提高自我課程思政的教學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挖掘會計專業課程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在課程素材選擇上、案例選擇上、活動安排中巧妙、自然地融入思政內容,以理服人,以情動人,將專業知識與情感教育合二為一,將專業教育中和思政教育結合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要“改進數學概念教學,強調通過實際情景使學生體念、感受和理解”、“許多重要的概念,都要求在現實情景中去理解,恢復‘來源于現實,又扎根于現實’的本來面目……”??梢?,新課程標準更加強調數學概念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當學習的材料與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相聯系時,才能激發學生學習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興趣,數學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
概念教學是小學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概念是對客觀事物的數量關系、空間形式或結構關系的特征概括,是對一類數學對象的本質屬性的反映。掌握正確的數學概念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基石,是培養數學能力的前提,是解答數學實際問題的重要條件。
數學概念一般都比較抽象,這與小學生思維的形象性構成了一大矛盾。傳統的概念教學在方式上以“告訴”為主讓學生“接受”新概念,置學生于被動地位,使思維呈依賴性。這不利于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如何利用新課程理念來指導概念教學;如何把新課程理念內化,并通過課堂教學的實踐活動外化,展示出來;如何引導學生理解并形成概念,將枯燥的數學概念生動化、具體化,使學生易于接受;如何讓學生在獲得概念的同時還能培養他們的創造精神……在實際教學中,我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對概念掌握的物點,進行了有選擇地嘗試、探索,發現運用以下策略更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效果頗好。下面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創設現實情境,引入概念
概念是客觀事物本質屬性在人們頭腦里的反映,是人們在實踐中用科學方法從感覺到具體事物中抽象出來的。
概念引入是否得法直接關系到學生對概念的理解與形成。由于小學生抽象思維差,生活經驗少,如果教學中突兀、生硬地引入概念,學生大多會困惑、迷茫,難于接受,而喪失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好奇、好動、好直觀形象思維的特點,投其所好,通過創設情境來引入概念,讓學生在故事、游戲、懸念等情境中慢慢進入思維軌道,激發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和欲望。
如教學“圓的認識”時,可以這樣進行:“同學們,我們平時所見的車輪都是什么樣的?”學生會肯定地回答:“都是圓形的。”“方的行不行?”“那怎么行,方的怎么滾動???”“這樣的行嗎?”教師隨手在黑板上畫一橢圓形問。“也不行,顛得厲害。”教師再問:“為什么圓的就行了呢?”當學生積極思考時,教師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同時板書:圓的認識。這樣,一石激起千層浪,課伊始,趣已生,短短幾句話,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就調動起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動力,激起學生學習的情感,把學習的主動權留給了學生,使學生一上課就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用情境引入概念時也要注意從實際生活出發,尋找知識與經驗的聯系;要注意感知材料的典型性,所呈現的材料必須盡量突出概念的本質屬性,盡量排除非本質屬性的干擾。
二、加強實踐探究,建構概念
數學新課程目標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依賴和模仿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現代心理學認為:知識并不能簡單地由教師或其他人傳授給學生,而只能由每個學生依托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歷驗主動地加以建構。
數學概念的抽象性決定了學生要想獲得正確的概念必須是一個主動、復雜的思維過程。教師并不能把現成的概念原封不動地、簡單地“灌”或“塞”給學生;不能只重結論的記憶而忽視對概念的理解。在教學中,我們要關注學生的探究與發展,引導學生動手操作,主動參與結論獲得的過程
例如,在教學“5的認識”時,先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讓學生從學具袋中拿出5根小棒、5個圓片,5個蘋果、點出班上5個同學的名字;然后,讓學生拋開小棒、蘋果、人等具體的實物,找找生活中的5,5個手指,五角星有 5個角等,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進行交流,使學生認識到凡是“5個東西”都可以用數字“5”來表示。接著通過從第5個、第5行、第5課等序數的意義加強學生對“5”的認識。最后讓學生讀寫數字“5”,這樣使學生把實物與數的認識聯系起來,進而形成對數的感知和表象,建立起形象鮮明的數的概念。
三、借助生活經驗,理解概念,
為幫助學生理解抽象概念的含義,我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知識水平出發,為他們提供較多的具體事例,使他們積累豐富的感性材料,然后抽象出一般概念。
數學概念的抽象性決定了學生要想獲得正確的概念必須是一個主動、復雜的思維過程。教師并不能把現成的概念原封不動地、簡單地“灌”或“塞”給學生;不能只重結論的記憶而忽視對概念的理解。在教學中,我們要關注學生的探究與發展,引導學生動手操作,主動。
在三年級教學三角形的特性時,可以讓學生想想,在實際生活中你見過哪些地方用到了“三角形”?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暢所欲言情緒高漲,思維活躍,氣氛熱烈,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提出問題,自行車的三角架,支撐房頂的梁架,電線桿上的三角架等,它們為什么都要做成三角形的而不做成四邊形的呢?剛才還熱鬧非凡的教室頓時安靜下來,大部分學生都托腮冥想,陷入了思考,有一學生站起來打破了教室的寧靜,“因為三角形具有穩定性,不容易變形”“三角形真的比四邊形更穩定嗎?”“用什么辦法可以證明?”操作實驗,這時學生的思維又活躍起來,紛紛借助學具進行對比實驗,進而揭示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的特性。這樣,利用學生的生活實際和他們所熟悉的一些生活實際中的事物或事例,從中獲得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引入概念,是符合兒童認知規律的。
在講圓錐體積時,先用紙做了三個圓錐體和一圓柱體。其中一個圓錐體和圓柱等底等高;圓柱等底不等高;一個和圓柱等高不等底。然后把圓錐里盛滿沙子(每個圓錐盛三次)倒入圓柱。這樣學生就清楚地看到:三個圓錐體中,只有那個和圓柱體等底等高的圓錐體里的沙子三次正好填滿圓柱體,其余兩個不合適。接著再讓學生思考,找圓柱和圓錐之間的關系,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動用已學過的圓柱體積的公式,推導出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最后,給學生小結,圓錐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經過這樣由淺入深的直觀演示和講解,既復習了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又學會了計算圓錐體積的方法,使學生深刻地理解了圓面積的計算公式,領悟到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系,豐富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他們體驗到探究成功的樂趣
四、聯系實際運用,拓展概念
學生對新學概念的掌握不是一次能完成的,需要由具體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體的多次重復。教學中,除了要重視數學概念的形成和獲得外,還要加強數學概念的應用,以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實踐意識。比較教本應用練習枯燥、重復的通病,組織情境練習既能使學生靈活地運用概念、鞏固知識,又能使學生愉快地學習,在實踐中主動體驗數學的價值和魅力。
關鍵詞:高職高專 紡織綜合實訓 考證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2)09-0031-02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日益凸顯,據統計,2011年高校畢業生接近700萬,就業壓力加大。筆者認為,要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 必須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高職學生考取相關職業資格證書是提高就業競爭力的一個有效途徑。[1]
但目前大多數高職紡織類專業培養目標定位不準確,傳統的紡織綜合實訓課程教學不合理,導致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不能適應市場需求,傳統的職業教育模式不利于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結合,不利于專業課程各教學環節的相互配合,不利于造就“雙師型”教師隊伍,不利于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為適應現代社會需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應緊緊圍繞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要對高職高專的課程進行改革與教學模式的創新。[2]
1 研究的意義
高職高專教育最顯著的特點是強化學生技術應用能力,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針對國內外紡織檢驗職業要求,提升符合紡織檢驗發展需求和紡織品檢驗行業第一線的需要,理論、技能和實踐能力同步發展的高級技能型人才。
高職高專教育雖是學歷教育,但單純持有高職文憑與本科生、研究生進行學歷的競爭并不具有優勢。用人單位也更看重畢業生專業技能的高低。高職高專教育只有以就業為導向,對學生在校期間開展職業資格培訓,促使他們及時學習和掌握與所學專業相關的技術,提前了解該專業在當前生產第一線的各種技能要求,積累職業技能經驗,才能提高他們的就業能力和適應職業變動的能力,才有利于拓寬就業渠道和增加就業崗位。此外,越來越多的崗位要求持有相應的從業資格證書才能從事相關工作。學校對學生的培養更突出職業性和實踐性,突出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側重于知識的靈活運用及操作水平的提高。學生通過參加職業技能的培訓,對所學專業有更真實、更具體的了解,有利于他們培養專業興趣,提前進入職業角色,縮短就業上崗后的適應期。[2、3]
2 紡織綜合實訓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重理論,脫離實際。紡織綜合實訓是操作性非常強的一門綜合實訓課程,企業在招聘紡織檢驗員的時候往往要求有一定的實踐工作經驗。而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多數采用講解的教學方法為主,加入一些實驗,而部分實驗已經脫離了實際,學生也只是為了實驗而做實驗,沒有主動理解實驗的原理和意義,不能達到教學的目的。
教材不夠新,不夠用。多數高職院校選用的教材是本科教材,有的教材比較陳舊,有加上最近國際和國家標準修訂的較多,所以老的教材不能適應高職的需要[4]。
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結合不緊密。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結合不夠緊密,理論教學偏難,學生喜歡做實驗,但實驗的效果不太好,因為他們不能將理論與實訓結合,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較差,而且自學能力也較差[4、5]。
3 紡織綜合實訓課程與考證結合的教學模式設計
3.1設計的總體思路
紡織類課程的綜合實訓是紡織類專業的重要實踐環節。本課程的設計理念是以學生的職業能力為中心,以職業活動為導向,突出能力目標,以學生為主體,以項目任務作為載體進行能力實訓,實行理論實踐一體化的課程教學。本課程的能力目標通過實踐,使學生加深對紡織材料包括纖維、紗線以及織物的理解,獲得與其相關的檢驗檢測的操作方法,并在此基礎上,用正確的理論指導實踐活動,強化學生的知識實踐意識,提高其實際動手能力,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將知識性內容穿插在項目訓練過程中,實現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并制定了企業式考核制度。課程的教學內容與企業檢驗員崗位實際以及全國紡織纖維檢驗工的職業考證相結合,體現“課證結合”思想,努力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3.2實訓課程設計簡介
本實訓課程共開設必做實訓項目8個,強化技能綜合性實訓項目4項,綜合性實訓項目2項。
3.2.1基礎性實訓項目包括
(1)紡織纖維、紗線、織物的基本結構和性能;(2)部分應用新一代測試技術的物理機械性質實驗;(3)與生產實踐銜接檢驗和測試項目。
3.2.2加強技能實訓項目
以《紡織纖維檢驗工》中級工的國家職業標準的能力要求為實訓的主要的內容,學生通過該項目的實訓,可以參加中級《紡織纖維檢驗工》職業資格的鑒定,并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
3.2.3綜合性實訓項目
與生產實踐相吻合的紡織纖維、紗線、織物品質評定。
3.2.4基礎性實訓項目的設計(如下表)
4 考核方案
本課程將采用項目化教學法,對學生學習評價也作了改革,針對項目化教學的特點,用項目化的過程性考核代替了傳統的筆試考核方式??己藚⒖剂似髽I對員工的考核方式,將平時表現考核、工作記錄考核、階段匯報考核、成員自評與互評等帶有企業考核特點的方式引入到課程考核中,希望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
4.1根據項目開展過程中的表現評分
教師對學生在項目開展過程中的表現評分,對于積極主動、善于思考問題、操作規范熟練、總體表現突出的學生加分。對于態度消極、濫竽充數、操作錯誤多的學生扣分。
4.2根據工作記錄評分
在項目化教學中,各項目組都是完成真實的工作任務,因此必須做好工作過程的記錄,包括項目實施方案設計,實施過程記錄、結果記錄、數據處理、結論等各個方面。根據工作記錄的完整性、規范性和條理性評分,對于弄虛作假者,一經查實,根據情節輕重,對個人或項目組扣分。
4.3根據項目完成情況和項目報告評價
每個大項目完成后,各項目組要撰寫項目報告,總結項目的完成情況。教師根據項目報告的撰寫和匯報情況評分。
4.4項目組成員自評、互評
項目組長對成員表現和貢獻評分,項目組成員互相評價,作為教師評價的參考。
參考文獻:
[1]黃東.高職專業課程與職業資格考證 培訓相結合的授課模式淺探[J].廣西教育(C版),2011,(4).
[2]李開勤;蔡燕生等.職業資格認證融入高職人才培養全過程模式在電力類專業的應用[J].中國電力教育,2009,(22).
[3]趙俊英. 高職會計電算化專業“課證融合”教學模式改革的調研報告[J].經濟師,2012,(8).
[4]袁利華. 紡織品檢測“課證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J].學理論,2011,(8).
【關鍵詞】工學結合 綜合課程 實訓平臺 實訓項目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6-0219-02
《教育部關于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是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點,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也明確指出: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
工學結合是以職業為導向,以提高學生就業競爭能力為目的,以市場需求為運作平臺,而其中實訓教學是教學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
一、樓宇專業工學結合綜合課程的基本內容
1.設置工學結合綜合課程的目的
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專業主要面向現代智能建筑、主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必要的樓宇智能理論知識,會進行樓宇安防系統系統設計與維護,能完成消防系統、樓宇設備監控系統安裝調試和維護,會進行建筑電氣工程預決算和施工管理,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較強的專業技能和一定創業能力,適應智能樓宇系統工程和系統管理維護要求的高素質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專業的核心主要在智能建筑的安防、消防和樓控三個方面,本專業的就業崗位主要是在智能樓宇管理師、智能樓宇物業管理師和建筑電氣工程造價員,取得的職業資格證書有智能樓宇管理師或物業管理師。
2.構建工學結合綜合課程模型
構建的課程模型如圖1所示,在專業群平臺課程結束后設置“基礎綜合課程”,作為專業群平臺綜合課程;在崗位群平臺課程結束后設置“技術綜合課程”,作為崗位群平臺綜合課程;在崗位工作方向模塊課程結束后設置“崗位能力綜合課程”,作為崗位方向模塊綜合課程;最后設置實施崗前綜合訓練,進行專業級的綜合。從而形成了從“專業群、崗位群平臺綜合課程”到“工作崗位方向綜合課程”最后到“崗前綜合實訓”的課程綜合,最終使學生能力由單一到綜合,逐級提升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
我校樓宇專業開設的“建筑智能化工學結合綜合課程”是屬于圖1中的第三級崗位能力綜合課程,因為作為崗位方向模塊課程多為以崗位需要的工作能力的“工作課程”,所以“崗位能力綜合課程”目標在于將幾門崗位方向相關的課程,按照工作任務相關的原則,選擇企業較為工作任務代表性的崗位工作項目,對這幾門課進行技術、技能的整合與綜合,實現專業能力的第三次綜合提升。
二、樓宇專業工學結合綜合課程的實施
工學結合綜合課程通過相關的“工作過程”實現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緊密結合,課程的內容是以“工作過程”為導向,把主觀陳述性的理論知識與客觀過程性的知識理論相整合,體現學生這一核心主體,按照每位學生的個人綜合能力與素質的不同,進行差異化分組。在課程學習過程中,學生將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職業工作經驗結合起來,不僅學習了工作知識,適應了工作環境,而且在工作過程中獲得了工作經驗,進而實現理論學習與工種職業的無縫銜接。下面以“建筑智能化工學結合綜合課程”為例討論工學結合綜合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1.綜合課程實訓項目的設計思路
(1)實訓項目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以工作任務引導教與學,實訓內容側重于安防、消防及樓宇設備的綜合性工作任務操作,目的就是訓練學生的職業技能,為企業生產活動提供優質人才。
(2)實訓項目真正要做到理實結合,從職業崗位需求出發,采用企業真實的項目,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可以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服務于社會。
(3)實訓項目設計具有針對性、擴展性和系統性,貼近職業崗位需求,以學院為依托,利用學院現有設備,學生可以循環使用,企業培訓人員也可使用。
(4)實訓項目重在強化學生的職業技能、職業素養,為就業服務。實訓過程構建仿真的職業實訓環境讓學生“身臨其境”,接受訓練和熏陶。
2.綜合課程實訓項目的設置
項目一:安防系統工程構建。本項目以某學校、某寫字樓或某小區的安防系統為原型,通過防盜報警系統、門禁控制系統、可視對講系統和視頻監控4個系統的實際構建,掌握門禁可視系統、防盜報警系統、視頻監控系統的工作原理;能利用手冊查閱門禁系統電路各種技術參數并作出設備選擇;能根據現場進行安防系統設計;能根據安防系統設計進行繪制圖紙;能進行系統安裝、調試及聯動。
項目二:消防系統的構建,本項目以某學校、某寫字樓或某小區的消防系統為原型,通過火災報警探測器進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安裝、調試;消防聯動系統設計、安裝調試和自動滅火系統設計。掌握各種火災報警探測器的工作原理;能根據不同應用場合選擇探測器設備;能根據現場進行消防系統設計、繪制圖紙;進行系統安裝、調試及聯動。
項目三:樓宇智能化控制設備系統的構建,本項目以某寫字樓的監控系統為原型,通過了解傳感器、驅動器、執行器、直接數字控制器的操作使用、運行、測試,以及給排水監控系統和空調系統的構建,掌握智能建筑中各個子系統的監控要求及監控原理;能根據現場要求對傳感器、驅動器、執行器等現場設備進行連接及測試;能按照監控系統要求,準確閱讀DDC接線圖,進行硬件的安裝和連接及軟件的編程和調試;按照監控系統基本要求,能構建給排水、暖通空調等監控系統,并能對系統進行仿真調試。
綜合課程將這三門課的核心知識、關鍵能力及素質進行有機整合并提升,通過短期的綜合訓練進一步強化學生對其中關鍵技術的掌握,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獲取相應的工作經驗而且有利于學生順利通過智能樓宇管理師或物業管理師的職業資格考試,獲取職業資格證書。
3.組織與實施
(1)實訓環境與設備。整個實訓的實施基本在校內進行,充分利用學院現有設備,以學院樓宇專業幾個實驗室的設備為平臺,適當的時候用實訓平臺軟件來完成實訓任務。
(2)授課老師。由院內老師和企業老師共同擔任實訓指導老師,院內老師具有雙師資格的專業老師,院外實訓指導老師要求是工作在技術一線的技術人員(工程師),或者為從事技術管理的專家。
(3)學生的組織與要求。實訓教學強調工學結合,以“做、學”為中心,每項活動都需要學生自主地組織實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師主要幫助、指導和引導學生的學習。因此要求學生課前明確任務,課中積極參與,相互討論,主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提出建設性的建議同學間相互啟發和影響,促進知識與技能的提高。
(4)建立工學結合綜合課程實訓平臺。 結合課程三方面的內容,并兼顧職業資格證書考試的內容,嘗試運用專業的工控組態軟件開發工學結合綜合課程實訓平臺,如圖2所示。
實訓平臺上包括職業資格證書的考核要求,職業資格考試培訓的理論內容和實操內容、試題庫、模擬試卷及訓練等項目,借助實訓平臺的訓練,幫助學生學習和動手操作,從而訓練學生的職業技能,提升職業素養。
(5)實施綜合課程的效果。樓宇專業的建筑智能化工學結合綜合課程從2013年開始實施,在實施的班級中,由于實訓項目是從具體工作任務出發,訓練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又結合“樓宇管理師”職業資格證書考證的需要,學生普遍反映較好,課程結束后基本都能通過考證,通過率在95%以上;另外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專業老師又承擔了行業企業的職工培訓,為企業職工開展“智能樓宇管理師”的培訓項目,先后參加培訓的有近千名職工,考證通過率在85%以上。
三、結束語
本文以建筑智能化工學結合綜合課程為例,以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為依據,在實訓環節的教學設計與教學實踐中結合工學結合的理念,積極探索利用工學結合綜合課程和實訓平臺開展基于企業崗位需要的實訓課程新思路。通過這種模式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交流協調能力等職業素質,使學生的技能水平和職業素養進一步提升,為專業建設、學生培養及高職教育服務于企業、服務于社會打下良好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艷紅.高職教育中“工學結合”的實訓教學模式分析.課程教育研究(下),2015,3:116-118.
[2]張景耀,戚基艷.論“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實施途徑[J].高等教育,2013(12):28.
[3]曾金霞.工學結合視域下的高職教育實訓教學模式[J].職教論壇,2012,23(11):37-38+41.
作者簡介:
一、培訓收益
[一]、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
伴隨新世紀的到來,人類正在邁向一個嶄新的知識經濟時代??梢灶A言,人類經濟發展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依賴于知識的生產、傳播和應用,知識將成為我們經濟社會發展的驅動力。科學技術尤其是高新技術將成為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這一深刻的社會變革對當今基礎教育的課程發展提出了強有力的挑戰,要求教育尤其是課程及時做出敏銳的反應。為了培養適應新世紀社會政治、經濟發展需要的創新人才,保證新世紀教育質量的提高,就必須根據新世紀社會的變革來探索研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您現在閱覽的是南京便民網025bm.com謝謝您的支持和鼓勵?。?!
基礎教育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主動地發展。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就必須對課程進行根本性的改革,進一步改革并完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體系。培訓老師認為:受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制約,過分偏重學科類課程,忽視活動類課程,偏重語文、數學課程,其它課程,從而導致教學內過分關注學科體系的完整,忽視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受“標準化”“規范化”的制約,過分要求所有學生達到同等標準,從而導致過高的統一要求,忽視學生的個性差異等等。
[二]、新課改的趨勢
培訓老師總結出,新課改要向以下幾方面發展:
1.轉向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方向,注重學生潛能的開發、能力的培養和智力的發展。
2.在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還要注重基本能力和基本態度的培養。
3.加強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環保教育,加大人文學科課程的比例。
4.加強課程與學生生活和現實社會的聯系,實現課程生活化、社會化和實用化。
5.重視課程體系三級管理,試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
6.強調課程個性化和多樣化,滿足不同區域和不同學生的不同發展需要,課程個性化問題實際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問題,課程多樣化尤其是課程內容的載體即教材的多樣化,是我國各地教育發展不平衡的客觀需要。
7.加強信息技術教育,實現新課程與現代信息技術的整合。
8、課程設計要以課程目標為依據,體現國家新一輪課程改革目標的精神:改革過分注重課程的知識傳承價值,強調課程對于學生身心發展和適應終身學習的價值;改革課程結構門類過多、整齊劃一,缺乏統整的偏向,加強課程結構的綜合性與多樣性;改革過分注重經典內容、學科體系的嚴密性和系統性的偏向,加強課程內容與社會發展和學生生活的聯系;改革教學過程中過分注重接受、記憶、模仿學習的偏向,倡導學生主動參與、交流、合作與探究等多種學習活動;改革考試過分注重學生的知識記憶,并以考試分數作為衡量教育成果的惟一評價標準的偏向,建立評價主體多元,標準多樣的評價體系。這些目、課程評價如何進行,必須明確的是,課程評價總是具體的,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并重。改變以往考試結果定終身的弊端。
二、具體做法:
(一)教學是學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教學質量又是教育的生命線。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與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是教師。適應新課程改革,迅速提高教學質量,需要教師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不斷提高。面對我校教學質量提高緩慢的教育現狀,我們做了全面的分析。您現在閱覽的是南京便民網025bm.com謝謝您的支持和鼓勵?。?!
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缺乏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缺乏積極向上的精神。
2、缺乏提高教學質量的學習資源與教學設備。尤為重要,為此,學校組織教師學習上級有關文件和有關課程改革的理論,同時通過學習、討論,在教師中普遍樹立了全新的教育理念。
3、充分發揮教研組的作用,做到研中有訓。
抓常規促質量,靠教研上水平,教研工作是提高教育水平的基本途徑,也是促進新課程實施的有效方式,我校充分發揮教研組作用,開展教研活動,以點帶面,把課程改革中要探索的教材、教法、學法、評價機制、教學模式等與學科緊密結合,使課程改革理念由通識轉入學科這個更深入的層面,使廣大教師能將新的教育理念落實到教學過程中,體現出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
4、我校為了能了解每位教師在新課程培訓中的成長情況,為每位教師建立了個人學習檔案,認真記錄教師學習、工作、成長情況,不斷充實“個人成長記錄袋”中的內容,進一步完善相應的管理制度,讓教師在實踐中反思,在學習中進步,在工作中創新,在合作中發展。
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新教材的面世,給廣大教師帶來了諸多困惑。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途徑是盡快轉變教師陳舊的思想觀念,使教師樹立新的教學思想。共2頁,當前第1頁1
(二)教學研究活動管理方面:以嚴格的管理,大幅度提高教研活動的質量。
新課程實施以來,學校以“新課程實施中學生學習方式變革的研究”為龍頭課題,扎扎實實地進行了教學改革,嚴格管理學校各項教學研究活動。做到目標明確,實施步驟體系化。
三、存在的問題您現在閱覽的是南京便民網025bm.com謝謝您的支持和鼓勵?。?!
[一]、社會對新教材沒有全新的認識,家長不理解新課改,對學校的教育持懷疑態度;家長素質低,沒法開展適應新課改的家庭教育,致使學校教育的效果不明顯,有時還不得不用陳舊的教學方法。
[二]、信息化程度低,教育資源缺乏,難以適應新課改的全面推開。 [三]、新教材反映農村生活情景的內容并不是太多,教材中的有些內容雖然來源于生活實際,但對農村孩子來說仍然很抽象,學生一時沒法接受。
一. 樂觀對待教育事業
回首這半年的教師培訓,真是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專家的教育教學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學精神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特別是xx教授有關《尋找教師的職業幸?!返膶n}講座,真是心生感慨,讓我受益非淺,讓我懂得從平常的工作中去體驗幸福。我們老師面臨著來自自身、學校、家庭、家長等各方面的壓力,面對如此重大的壓力,我們必須先學會愛自己,要學會調節自己的心態。因為一個人的心理因素不僅影響到人的健康和壽命,還關系到人的成敗。作為教師要學會調試自己的心理,同時還要學會與學生溝通,用陽光般的心態積極面對學生,才能有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堅持讀書,豐富自己的內涵。
任何人想發展都離不開書,讀書的邊界就是人生的邊界。書籍可以讓我們跨越時空與先哲進行精神對話。給我們培訓的老師,幾乎都談到了這個問題。作為一名教師,我們不僅要讀教育教學方面的書,還要博覽群書。不讀書,如何更加深入地教學,如何在課堂上與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如何與時俱進地掌握教育教學的技巧?在培訓中,我深感自己的差距與不足。作為一名教師,要不斷的給自己“充電”。我深感只有不斷的充實自己,博覽群書,授課時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而不是照本宣科、索然無味。教學需要教師不斷刷新,而不是復制。特別是現在的新教材新理念,為我們教師提供了更寬廣的舞臺,同時也對我們每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更需要有創新的思想創新的理論。因此,以后要堅持讀書,以豐富自己的內涵,讓自己獲得更好的發展。
三、要做創新型、研究型的教師
通過此次培訓,我得以反思自我,尋找自己與“名教師”之間的距離。我經常會思考:在具體的教育教學中怎樣做才能算是一位好的老師?怎樣成為學生好的引導者?平時我們疲于應付日常教學,很多問題都沒有認真去探究和思考,我覺得自己還有很多不足:
1.教--研分離?!敖處熢谛袆友芯恐谐砷L”,要想成為一名教育科研專長骨干教師,光會教還不行,還得研。要朝著教育特長型發展,這就要求必須在一定行為規范的基礎上,將自身調節機制放在教育活動的控制執行環節上。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要多做創新嘗試,要多研究教育教學理論,以堆積、沉淀并吸收經驗。通過此次培訓使我認識到一個教師不僅要具有一定的教學經驗,還應該從經驗型逐步向研究型轉變,教育科研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
2、缺乏激情和創新。
通過此次培訓,通過聆聽各位專家的精彩講座,通過與各學員的相互交流,我更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貧乏.我覺得自己太安于現狀、自滿自足多,緊迫感、危機感少;工作中容易被俗念束縛,惰性大,闖勁少;課堂上展示自己才華多,給學生參與的
機會少。通過培訓,我清醒地認識到:激情和創新是成就你走向名師的必要因素.
一、主要成績
1、交流機會增多,教研氛圍濃厚
開展崗位練兵活動的最主要目的是給老師們提供一個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的平臺。從本次活動的情況看,已實現了初衷。可以從這樣兩個方面來說明:一方面,參賽選手備課具有研究性。參賽教師充分認識到要上好課,備好課是關鍵。在備課方面選手們花了很大的力氣,有的教師邊學新課改理論、邊備課;有的教師花了2~3天時間,反復修改教案,使教案更加完善;有的教師備課后還在家中面壁試講。上完課以后都能認真地對自己所教的課進行反思、總結,并積極地請評委及其他老師對自己的課進行評議,虛心地聽取同行的意見。有的教研組加強了教師的集體備課,他們不把評比名次放在首位而是把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放在首位。例如,政治教研組在參賽教師精心備課的基礎上,組織他們背對背地向全組其他成員說課,全組成員本著幫助教師提高業務能力的目的,獻計獻策,提出改進意見,這樣選手們的教學思路拓寬了,教案更加充實、完善了。而政治組的其他老師在教學業務上也得到了相應的借鑒和提高,得到了雙贏的目的。另一方面,當有老師上課的時候,其他老師都能踴躍地去聽課,力爭多聽課,多吸收別人的長處,不斷完善自己,同時又能真誠向上課的老師提出改進的意見??傊?,在這次活動中,全體教師聽課和研究之風甚濃。
2、新課改理念增強、教學水平得以提高
本次課堂教學能手評比活動是在實施新課改的背景下進行的,參賽選手認真學習新課程的內容,努力把新課改的精神貫穿于教育教學過程中,始終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帶著課題去研究去實踐。加上老師們對本次活動十分重視,準備比較充分。因此,在活動中,許多老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在不同程度上均有所提高,課堂教學面貌有了較大改變,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教學目標向多維轉變。過去的教學老師們側重于知識的傳授,而忽視能力的培養和做人的教育。在本次課堂教學的評比中,在這一方面有所突破:參賽選手能把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有機的統一起來。達到了教書育人的目的。第二,教師的教學方式有了較大的轉變。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能以學生為主體,教與學的關系掌握的較好,重視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培養和興趣的激發;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參與到學習過程之中,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努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第三,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呈現出較大的變化。參賽選手在教學中克服了簡單的問答式,積極的探索運用觀察、討論、實驗、感悟、表演等多種方法的運用,增強了教學的效果。
3、隊伍得到鍛煉、新秀脫穎而出
在這次評比活動中,我們欣喜地看到了一些青年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他們組織的課堂比較活,與“新標準”的要求比較近。一方面說明這些新老師的思想上沒有陳舊教法的烙印,另一方面說明青年教師肯學習,進步快。因此,我們從中看到了希望,同時也看到了“老教師”面臨著新理念的挑戰。
4、組織嚴密、活動規范
參加這次青年教師教學評比的共有10位教師,其中新教師居多。老師們在做好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既要上評比課,又要盡可能地聽課,其中部分老師還要當評委。這給活動組織帶來一定難度。但是我們克服了困難,特別是在教研組長的精心安排下,整個評比活動秩序井然,沒有出現混亂現象。校長至始至終都在課堂教學評比的第一線。在評比的第一階段側重于教研、交流;在活動的第二階段,側重于反思和總結。各位評委能本著對事負責的態度,不怕辛苦,公正評判,也保證了這次活動能夠順利進行。
二、主要問題及努力方向
1、這次初中課堂教學能手評比,我校參賽選手由于新教師較多,所以出線選手整體水平不高,教學經驗不夠豐富,一部分年青教師對教材的深度把握不夠,只注重形式,花樣多內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