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7 08:50:33
序論:在您撰寫環保家庭事跡材料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我的家鄉位于敖漢旗南部,是敖漢地區唯一一個少數民族行政區回族村。傳統的民族風俗給了我們這個民族的人勤勞、勇敢和熱情。我的家庭是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有公婆,哥倆,姐一個,各有一個男孩。良好的家庭氛圍,使得我們這個家庭在這個小小的村莊內得到了鄰里之間的好評。
我的公公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樸實、勤勞、厚道的他就像一面鏡子照耀著我們。冬天的早晨,公公總是第一個起來,把牛喂好,院里院外打掃的干干凈凈。這時母親和我們也陸續起床,都各自去做自己應做的事情。春天到了,正是耕種的時節,父親更忙,每天早晨除了喂牛,還得準備農家肥。在村里我家除了幾畝責任田外,父親又開了幾畝荒地,我們幾個兒女都勸他,現在咱家日子過好了,別再去受累了,可父親不愿意,責怪我們,莊稼人就應該懂得糧食的珍貴,我現在身體很好,能多干點兒,就多種點兒地。沒糧食吃的滋味我償過。聽了父親的話,我們也沒什么可說的了,結婚這么多年,現在想想,因為我們村耕地少(每人0.5畝),難怪我家吃的糧類、豆類可全了,都是綠色食品,這可是公公的功勞呀!
二十一世紀,是信息時代,電視是最好的傳媒工具。這幾年父親迷上了敖漢電視臺開播的遠程教育頻道,閑暇時總愛看。04年春耕時,公公和我們幾個兒女說:今年咱家地覆膜耕種。二弟說:費那事干啥。父親嚴肅地說:沒看電視嗎?現在北方春季干旱,選擇覆膜有利于抗旱,只要抓住春苗,到秋季收獲的就比別人多,就這樣我們家在村里實現了第一家覆膜耕種,有耕耘才有收獲,果然到了秋天我家的玉米棒比別人家的重好幾兩呢,鄉里鄉親都夸公公是一個思想超前的人呢!漸漸的在他的影響下,這兩年我們村覆膜的耕地也多了,我想:這也許是在父親的帶動下吧。
一天晚上全家吃完晚飯一起看電視,關于白色污染環境保護的專題片吸引了我們,是呀,現在覆膜的農戶越來越多,一方面給我們帶來了經濟效益,另一方面不良因素也影響了我們周圍的環境,塑料,白色污染。秋收完了以后,父親便帶領我們去地里把塑料玉米茬子撿個干凈。他邊干邊教導我們,塑料不容易腐爛,如果不撿干凈,我們的后代生存也就更加困難,過日子不能想眼前那一點兒。春耕那幾天,父親給鄉親們講解覆膜的好處與壞處,鄉親們也意識到環境正在影響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父親不但在田間地頭講解白色污染給我們日常生活帶來的麻煩,也是在實際當中說到做到的人,走到哪兒,看見塑料袋子就會撿起,多的地方聚到一起,找個安全地方進行焚燒,少的隨手在自家房前左右撿回家里扔進爐灶里,婆婆開玩笑的說:你成垃圾工了。父親卻自豪的回敬一句:咱這是為環保做貢獻呢!
說到母親那更是我們村里有名的好婆婆,母親會裁剪的手藝,兒子在小的時候,都是母親為他做上衣和褲子,那可不是去集市上買布料來做,而都是用我們大人穿過的上衣和褲子來改,開始我不太理解,心里有些埋怨,買件成衣穿算了,這樣改的衣服不但費事還不好看。婆婆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笑著說:等我做出來,也許你就不會那么認為了。果然經過婆婆的精心設計,看起來不能用的大人衣服經過她那雙巧手,把衣服穿在兒子的身上,和買的沒什么兩樣,我驚喜的說:媽,真好看。婆婆語重心長的說:不但好看,還省錢呢。我不好意思的向婆婆道了歉。當我領著孩子出外玩的時候,鄰里的小媳婦們看見我家孩子的衣服,都夸贊媽媽的手巧,有的也拿著自家的衣服讓媽媽給她們的孩子做,媽媽總是熱情爽快的幫忙。
我們家的清潔工具拖布從來不買,都是用純棉的舊衣物改的,望著公公婆婆那熟練的動作,一會兒,一個結實好看的拖布做好了,媽媽做的拖布又大又厚,吸水又強,比買的好使多了。做的多了,母親就把它送給鄰居使用。
父母的形象時刻影響著我們,生活中的小竅門很多很多,看起來沒有利用價值的東西,只要我們用心,就能把它變得有價值,既節約了能源又減少了污染。家庭中弟媳婦是漢族,但是很快就融洽到我們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中,每個人都互敬互愛,從父母身上,從更多的傳媒信息中我們懂得美麗的大家庭需要我們公民去呵護,去關愛。現在就連我的小侄子,也在為綠色環保,節能減排做貢獻呢!每當全家人吃完晚飯坐在院子里,只有5歲的他,看見屋里亮著燈,趕忙跑進屋里,邊跑邊說:屋里燈亮著呢,費電。大家吃完的瓜子皮,果皮,兒子便端著跟他爺爺說:我端著喂牛去。公公婆婆望著兩個孫子總是笑得合不攏嘴。
我們確山縣盤龍五小是1965年創辦的一所小學,現有15個教學班,900多名學生,42名教師。自從我擔任校長以來,我們始終圍繞“師生規范齊抓,創建綠色學校”這一目標,賦以硬件以生命,賦以軟件以靈魂,從文化的視野來認識,從生命的視角去實踐,做好綠色學校創建的各項基礎工作,豐富了師生的生命內涵,使學校成為師生實現人生價值的綠洲,努力把學校建成合格的綠色環保學校,從而有力地推進學校素質教育的全面開展。
一、我的認識
教育從根本上說是起著一種文化傳遞的作用,使人通過對文化價值的攝取,獲得人生意蘊的全面體驗。小學階段是人生的啟蒙階段,讓學生在人生旅途的起步階段充分享受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在成長的體驗中陶冶人格、情操,身心得到良好的發展。因此,我們在綠色學校的創建過程中通過兩方面來統一認識。
1、從文化的視野來提高認識。我們認為文化是人們精神價值的依托,是促成主體內在品質形成并通過群體自主建構而出現的一種“教育場”。因此,在綠色學校的創建過程中,我們努力構建這樣的教育場,在校園內千方百計創設文化情境,不露痕跡地將教育意圖深深地隱蔽起來,這種悄無聲息、了無痕跡的教育透過文化內核的引導來實現潛移默化的教育。
2、從生命的視角來加以思考。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養人的智慧,發揚人性,完善、促進人的潛能得到充分展現,促進完滿人性和完整人格的形成。從生命的視角來思考,我們認為教育的終極目的就是教導學生如何做人,如何去發揮生命的價值,幫助每個學生聰明地、愉快地成長。我們在創建綠色學校過程中,努力營造這樣一種環境,使各項創建活動成為師生生活中最具魅力的生活和學習內容,從而促進創建活動的扎實開展。
二、我們的行動。
綠色學校重在建設,在近年來的創建工作中,我們努力堅持從本校的實際出發,注重創建工作的規范化、系統化、特色化,實現教育的長效化。
1、賦予硬環境以生命。學校硬環境建設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直接的影響,為了把學校環境建設好,我們努力避免見“物”不見“人”的現象,讓全校師生自覺主動參與學校硬環境的建設,使學校設施體現人文關懷,讓每堵墻壁、每塊綠地、每個角落都生動體現生命的氣息。如通過開展“我為校園獻一計”活動,匯集全校師生的集體智慧,讓大家熱愛我們生命的搖籃,熱愛我們共有的家園,同時開辟了藍天、碧水、綠地等環保宣傳專墻,在適當位置張貼著同學們的環保書畫作品,使校園內形成了濃濃的環保氛圍。
2、賦予軟環境以靈魂。學校軟環境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對師生的身心發展產生著實際影響。在抓學校軟環境建設中,我著力以塑造靈魂為目標,切實開展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重視校園人際環境建設,營造民主平等的生命活動氛圍。進行校園人際環境建設,關鍵是要努力營造一種尊重教師、信任學生的良好氛圍。為此,學校管理層積極為尊重教師、信任學生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堅持完善教代會制度,認真聽取教師對辦學的建議和意見,讓教師參與到學校管理中來,使他們感受到自己是學校的主人。學校還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教師學會尊重,學會理解,學會參與,獲得成功。如開展“慶祝教師節,情系特困生”活動,減免學費,為他們贈書購物并捐資助學;開展“慶祝三八節師生同樂拔河比賽”,讓教師與學生同學、同樂,融洽師生關系;“歡聚一堂迎新年美言美語話文明”聯歡活動,每位教師交流、撰寫了文明執教口頭禪,編寫師德警言、座右銘等,有力提高了全體教師文明執教的水平……
創建綠色學校先進個人材料(2)
時間:2014-07-29 作者:周錦霞 分類:事跡材料 來源:書通網
在信任學生方面,我們努力做到在傾聽中理解,在欣賞中激勵,在平等參與中發展。改革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和國旗下講話,每班推薦品學兼優的學生擔任升旗手,國旗下講話則由學生根據話題通過書籍、網絡、采訪等多種形式獲取資料,撰寫演講稿,登臺演講。這一活動不僅面向全校同學,而且使學生從被動的受教育者轉變成主動的自我教育者,使校園內掀起“人人爭做榮譽演講者,個個爭當榮譽升旗手”的熱潮;在激勵學生方面,我們堅持開展“每周五星”、“好兒童,好少年”等方面的評比活動,每學期除評比“三好學生”外,還開展文明學生、優秀班干部、勞動星、環保星、安全小衛士等評比,使每位同學的優點與特長得到廣泛的欣賞和獎勵;學校還注重讓每個生命體都有平等發展的機會,使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能力增強。全校性的
“慶祝建隊日,班班有歌聲”等活動,讓每位學生都登臺亮相,獲得學習鍛煉的好機會,舉行“公德在我心爭做環保小小志愿者”、“遠離‘網吧’”、“‘愛我確山’爭做文明小學生”簽名活動,讓每一位學生都用行動表明了自己的決心。
2、注重教師的文化傳承作用,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學校教育的主要途徑是課堂教學,文明意識的培養應立足課堂進行長期的滲透教育。教師的文明素養在課堂上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為此,學校特制定“環保公約”、“盤龍五小道德規范五十條”、“盤龍五小教師忌語忌行”等文明執教規范,開展“師德警言、座右銘、文明執教口頭禪”活動,要求教師讀三本書,參加讀書交流會活動,有力提高了教師的文明素養,人人爭做一個現代的文明教育工作者。教師們立足自己的崗位,從教育的每一個環節,從點滴小事教育起,使學生逐漸養成了禮貌從嘴上說起,禮儀從手上做起,文明從腳下行起的良好習慣。
3、積極開展環境教育,實現生命的可持續發展。在創建文明學校中我們將綠色文明的建設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將可持續發展思想貫穿到了學校管理、教育、教學的整體性活動之中,融合到了學校、家庭、社區的三結合網絡之中。堅持以育人為宗旨,以科研為先導,以各科教學滲透為重點,以社會實踐活動為載體,以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以一個家庭影響一個社區,以一個社區促進整個社會為目的開展活動,使環境保護意識深深扎根在全體師生心中。
關注環保紀念日。每年10多個環保紀念日是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的最好載體,我們把活動都納入學校整體工作之中。如植樹節、地球日開展“我為地球添新衣”活動;世界動物日開展“我和動物交朋友”、“觀看保護野生動物展”;紀念“六五世界環境日”,全體環保志愿者向全校同學發環保倡議書;部分環保志愿者到靖宇廣場向行人進行了環保宣傳和環保調查活動。
培養環保骨干分子。學校成立了環保興趣小組和植物興趣小組,在輔導老師的帶領下每周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如環保知識的學習,環保主題講座,環保課內外的實踐活動等。
家校共建話環保。學校通過學生向全體家長發出“爭做環保家庭”的倡議書,擬定出25條切實可行的建議要求學生與家長共同做到。并通過每學期的家長學校為家長進行環境教育學習宣傳,要求家長參與環境教育活動,鞏固學校環境教育的成果,起到了輻射家庭和社會的作用,基本起到了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由家庭帶動社區,由社區帶動城市的目的。
通過環境教育與創建綠色學?;顒?,可持續發展思想已深入人心,特別是使教師端正了對生命的態度,既強調開發生命潛能,又強調保護生命資源,形成教育生態意識,從而實現生命的可持續發展
4、加強校園特色文化建設。校園文化承擔著課堂教學無法替代的陶冶功能、社會功能、教育促進功能、導向功能等價值功能,它以特有的精神活動和文化氛圍,使生活其中的每一個個體有意無意地與既定文化發生認同,從而實現對人的精神、心靈、性格的模塑,體現了學校內涵發展的精神底蘊,達到社會化的目的。
(1)、以各個節日為平臺,各種文化協調發展。擔任校長職務以來,我堅持以藝術節、兒童節、元旦、演講比賽、課本劇表演賽、讀書征文賽等各種大型活動為平臺,讓學生逐漸形成智能型的知識文化、素質型的心理文化、情感型的審美文化、意識型的觀念文化和綠色的環境文化協調發展的態勢,使學生的生命潛能得到開發,人生價值得到實現。如:去年讀書活動從開學起就確定了主題“讀十本書
行百里路
寫千字文”,引導學生讀書做人,使讀、做、行有機結合起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并創造性把活動內容與環保教育結合起來:有讀書與環保游園會;讀書與環保故事演講比賽;讀書與環保書畫展、小制作展、小報展、征文展、剪報展;環保知識競賽;環保實踐活動等。
(2)、依據人本發展理論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根據教育發展的宏觀環境及發展趨勢,依據人本發展理論,結合學校每年第二課堂活動實踐的經驗,經過科學論證,確立寫作、奧數、舞蹈、合唱、書畫、田徑、乒乓、棋類、電腦、環保等多個特色項目興趣小組,并發放活動項目志愿表,尊重學生自由選擇,根據興趣小組項目特色,讓學生自愿報名挑選,達到全員參與,主動發展的目的。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開展,使學生的個性特長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3)廣泛開展德育實踐活動,完善學生人格。為了在學校與社會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讓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完善人格,我們把54633部隊蔬菜基地和旅史館作為我們常年的德育活動基地,開展了豐富的活動。
學校組織學生多次去旅史館參觀、學習,觀看解放軍叔叔軍事訓練,組織全校學生去54633部隊蔬菜基地參加勞動實踐活動,并在校內組織全體學生進行勞動大比武活動,從而有力地增強了學生的勞動觀念,提高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同時,也讓每位同學體驗到了勞動的辛苦,快樂,收獲和喜悅。這些活動極大地鼓勵了全體學生,他們被解放軍叔叔好學上進、自強不息的精神深深打動,表示要向解放軍叔叔那樣勤學苦練,勇于拼搏,爭取在各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績。
三、我的收獲:
擔任校長職務以來,我立足自身實際,積極探求“創新發展強素質,環境育人出成效”的有效途徑,逐漸建立起了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團結友善的生生關系、理解尊重的干群關系。通過幾年的努力,“塑師表形象,造時代新人”已成為我校教師的行動口號,“教育無小事,教師無小節”、“細微之處見精神”已成為我校教師的行為準則,“工作上向上比,永不滿足;生活上向下比,知足常樂”已成為我校教師的價值取向。良好的師德感召著學生,全校師生精神面貌好,文明班級、文明學生的典型事跡不斷涌現,良好的校園人際環境建立。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范文(一)
肖晴晴,女,13歲,現為廟山鎮初級中學初一年級學生。嫻靜的外表,柔弱的身體,并不引人注目,但她卻有著與超越同齡人甚至成年人的那份堅強、擔當、樂觀、孝順和不向命運低頭的勇氣與韌性,使她能在不幸的泥潭中頑強的生長著,并開放出朵朵美麗自強自信的花朵。
學習上的勤奮
作為一名學生,肖晴晴同學處處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從不違反校紀校規,起到少先隊員模范帶頭作用。
她在班級中盡職盡責,老師交代的工作她都能樂意接受,并且認真去完成。在學習上,肖晴晴嚴格要求自己,在課堂上,她是最活躍的分子,積極發言,大膽的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還經常熱情地與同學們進行討論,做到了新知識課堂上消化理解,同時也帶動了同學們學習的熱情。在課下,她從不搞疲勞戰術,每天都在最快的時間內寫完作業,發現問題,及時地請教,彌補不足。在近一年的初中生活中,她逐漸養成了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好習慣。由于勤奮刻苦,涉獵廣泛,加上較好的學習習慣,她的學習成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她的行動受到老師們的交口稱贊,因此在本學期被評為優秀三好學生。
肖晴晴不僅學習成績優秀,而且愛好廣泛,在班級和學校舉辦的各種活動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這個陽光快樂的小女孩,像一棵生機勃勃的小樹,無論風吹雨打,都能閑庭信步。
磨難中的堅強
這個看似柔弱實則堅強樂觀的女孩,有著極為不幸的身世:在其剛滿四歲時母親就離家出走,至今也沒有回來。母親的離開,大大刺激了父親,不久父親就被診斷患有小腦萎縮,隨后,經過醫院檢查父親又被確診為肝硬化腹水晚期,隨時都有生命危險這個家的頂梁柱倒了,家里也就失去了依靠,生活的重擔全部落在了她和七十多歲的奶奶身上??赡棠逃只加邪變日?,眼睛看不清東西,為了三口人的生計,只身一人靠四處要飯拉扯著她和生病的父親,三人相依為命,生活的艱辛非常人能想象得到的。
面對這份苦難,她沒有選擇低頭,反而生活的更加頑強,在成長中她懂得了奶奶和爸爸的辛苦,一個喜歡獲取愛卻更愿意付出愛的女孩--自幼失去媽媽疼愛的她,為營造一個充滿歡樂的家庭默默付出著自己的一份力量。這力量化作了一句句發自內心的噓寒問暖,一次次至真至善的體貼,一件件普通又不平凡的小事。 細心孝順的她,無論多餓,總是和爸爸等奶奶回家后,再一起吃飯;吃完飯后搶著幫奶奶收拾碗筷,擦桌子;奶奶為她討來的好吃的東西,她總是一分為三,等奶奶和爸爸吃完后自己才吃;經常幫奶奶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疊被子,收拾簡陋的小屋,自己幫奶奶洗衣服,幫奶奶炒菜做飯,把門口的鞋依次放好每到周末,她會在盡快做完功課后到各個村莊拾破爛、賣破爛補貼家用
2015年,爸爸由于病情的加重,行動不能自理,奶奶又在東北要飯,不能照顧這個家。這對于一個一貧如洗,缺人照顧的家,真是雪上加霜。自從爸爸不能起床后,堅強的她不僅學會了生活上的自理,而且開始學著幫行動不便的爸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在艱難的日子里,每天早上五點準時起床,給父親做好早飯和午飯擺放在床頭,盡可能的讓父親吃上熱乎乎的飯菜,白天她在校上課,晚上回家她還要做飯、洗碗、掃地、洗衣服周末獨自一人帶著父親四處求醫四處抓藥,一個十三歲的孩子儼然像一位大人擔起了這個家。但臥病在床的爸爸和在外奔波的奶奶依然是肖晴晴最大的牽掛,她甚至想到過放棄學業回家一心一意照顧爸爸,可每次都會被爸爸罵:孩子啊,這么多年的艱辛我們都走過來了,爸爸總會好起來的。你要好好學習,奶奶和爸爸還希望你考上大學呢!。聽了爸爸的話,肖晴晴飽含著淚水,繼續回到學校努力讀書,她在心里激勵自己:我要堅強,我不能向生活低頭。爸爸也很堅強,每天堅持鍛煉,不想拖女兒的后腿。
爸爸由于小腦的疾病行動不方便,每次出門,她總要陪在身邊,主動做爸爸的小拐杖,過門檻時,她要爸爸一手扶著門框,一手撐著她的肩膀艱難的邁過老人房的兩道門檻,艱難的在小樹林里高低不平的小路上哆哆嗦嗦地走著。每到冬天,爸爸的腿受了寒就會更嚴重,行動更困難,于是每天睡覺前,她就給爸爸打盆熱水給爸爸燙腳,燙完后,用小手為爸爸按摩,用自己柔弱的身體為父親暖熱涼被窩,自己出來再讓父親躺進去。2016年剛剛過,對于肖晴晴來說又是一個艱難的開始,爸爸只能躺在床上而不能下地,肖晴晴沒有埋怨上天的不公和不眷念,而是每一星期請假在家照顧父親的起居與生活,雖然有時很累了,她還會堅持去做,從來不喊苦和累,她只希望一家人能在一起,即使這樣,她也知足了。
可最后連這個最小的愿望也無法滿足了。2016年的5月6號,肖晴晴的爸爸帶著永久的遺憾和愧疚永遠離開了人世,離開了他沒有盡到孝心且放不下的老母親,離開了孝順而又割舍不下的乖女兒。 由于奶奶的眼疾,家里生活的重擔落在了肖晴晴身上,肖晴晴成了家里的頂梁柱。肖晴晴在父親去世后并沒有讓這個疲憊不堪的家因此而坍塌,是她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擔。和奶奶相依為命的她,每天起床后為奶奶梳頭、洗臉、準備早飯和午飯;每晚給奶奶洗腳、按摩、幫奶奶洗衣服、做晚飯。她用她對奶奶的愛詮釋著感恩,她用她的青春注解著孝道、樂觀、堅持、自信
肖晴晴的事情被學校其他同學知道后,在校園里廣為傳頌,大家都紛紛豎起大拇指夸她,都為她的精神而感動。而這個女孩面對大家的夸贊,從不驕傲,她繼續保持著艱苦樸素、刻苦學習的生活作風。
與人相處的友善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在肖晴晴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她熱愛祖國,熱愛家鄉,誠實守信,自立自強,積極進取,樂于助人。小小年齡卻在危險的時候,最先想到的是別人。每當她遇到乞討的老人,也常生憐憫之心,將自己口袋里的零用錢給這些需要幫助的人,或是將飯菜送給他們吃。 她遵守社會公德,遵守法律法規,愛護公共財物,保護生態環境,從不亂扔一片垃圾,從不摧殘一草一木。從小她就養成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的好習慣,并能提醒周圍人一起環保。她還是家里的低碳宣傳員,洗菜的水她告訴爸爸要澆地;彎彎腰,撿出一片凈土。外出游玩、小路散步,她總不忘隨手撿起地上的奶盒、紙屑,一言一行講道德,舉手投足見文明。文明不就應從這點點滴滴小處做起嗎?
她是學校文明志愿者,她撿拾綠化帶白色垃圾,擦洗樓道欄桿,清理墻壁上的腳印和水漬等。樓道的扶手因為春天多風,積滿了厚厚的灰塵,墻壁上粘滿了大大小小的腳印和水漬。她拎著小水桶、拿來了小抹布。小手伸進水里把抹布浸濕,再去擦欄桿。只擦了來回一下,抹布馬上變成了黑色的。清水打了幾盆,她們賣力地擦著。樓梯扶手干凈了,她們小臉累得通紅,可看到整潔的欄桿,心里別提多么開心了。鏟除墻壁上的腳印和水漬就更困難了。她先用水淋濕,然后再用金屬清潔球一下、一下地用力擦。手指蹭破了,手都累酸了,才清理干凈。學校里的老師和同學們沖她豎起大拇指。 有人說,金子是最純美的,但比金子更美的是人的心靈。肖晴晴有一顆純潔無暇、善良真誠的心靈,她追求純真、無私無邪。在家里,她有一份孝心,聽話、懂事,關注親人的冷暖,經常幫助爸爸和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打掃衛生,摘菜洗菜、洗衣服,讓親情其樂融融。對待鄰里,她文明禮貌、與人為善,休息時間絕不會制造噪音影響鄰里的休息。遇到鄰居,主動問好,經常攙扶老爺爺老奶奶,幫他們拎東西,有時幫鄰居家看小孩,并輔導鄰家小孩學習,深得鄰里喜愛和稱贊。
走過了艱辛的成長之路,肖晴晴沒有享受快樂幸福的少年時光,現在,她勇敢地接過父親的接力棒承擔起照顧奶奶的義務,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擔。未來的路依然漫長,但肖晴晴卻毫不畏懼,她曾對我說:我就是奶奶的主心骨,奶奶更是我的依靠,我們猶如一曲進行曲,是奶奶穩穩地把握著生活主旋律,我才能自如地成為跳動的音符,讓苦難的生活彈奏出美麗動聽的旋律!我要與那雛鷹一樣,用大自然生存的殘酷歷練心智,以鳳凰涅槃的精神堅定信仰。我堅信,困難只是暫時的,只要自己不放棄努力,笑對生活,殘缺的家庭也會充滿愛的溫暖,也能收獲美好的明天!
如今,她正憑著自己頑強的毅力,憑著自己不懈地追求和努力,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暢游。真誠地希望她這朵孝順之花越開越艷,越來越美,越開越芬芳怡人!愿她在理想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在道德的高峰上越攀越高!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范文(二)
他叫張文龍,是陜西省潼關縣城關一中七年級六班的學生。在他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因無法忍受家庭的貧困離家出走,他和患有智力障礙的妹妹一直是在父親和爺爺的照料下生活的。如今爺爺年紀已大,父親又身患惡疾,只能干一些簡單的活,掙來微薄的收入,勉強維持艱難的生活。年幼的文龍不得不挑起家庭的重擔一邊上學,一邊照料自己這個風雨飄搖的家。
記得剛上初中時,班里的老師和同學都沒有把太多的眼光集中在這個個子不高、沉默寡言的小男孩身上。一次,學校組織學生以班級為單位觀看最美潼關少年專題報道,當電視畫面上出現:年僅12歲的張文龍,在沒有母親相伴的情況下,每天掃地、做飯,照顧患有晚期塵肺病的爸爸和患智力障礙的妹妹時。七六班的同學才猛然間發現:最美少年就在自己身邊。
經過一個學期的接觸,同學們發現張文龍同學面對生活的艱難,從不抱怨,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他說:他要努力讓自己一家人健康、幸福、快樂的生活在一起。
一次,爸爸的病情突然加劇,當時文龍正好放假在家。他趕忙把妹妹托付給鄰居,又向鄰居借了幾百元錢,就孤身一人陪爸爸去醫院檢查。很快地,檢查結果出來了:塵肺病晚期!敏感的孩子從醫生嚴肅的面孔上意識到父親病情的嚴重。他摟著爸爸的脖子說:爸,放心吧,咱家有我呢。
回到家,懂事的文龍什么也沒有再說,幫爸爸煎好藥之后,便默默地扛起鋤頭,到自家的地里干活去了。 張文龍的妹妹因幼時高燒,沒能及時醫治導致中度智力障礙,一直在就讀學校長托。上初中后的張文龍同學主動要求在每個周末把妹妹接回家,由自己照料。他不僅要給自己和妹妹洗衣洗頭,還要忙家里的農活。今年他們家的三畝田地里,已經種上了油葵和花生。如今的文龍,雖說還只是一個十三歲的孩子,但家務農活卻樣樣不差,村里的長輩們提起這個孩子,沒有不伸出大拇指的。張文龍同學說他最高興的就是小妹妹現在也能在他干農活時給他送水了。 家庭的重擔壓在他稚嫩的肩上,但在學習上他絲毫不肯放松。一次他在處理收完玉米的秸稈時,不慎從拉秸稈的車上摔下,導致左臂骨折,打著石膏,他依然回到學校,堅持學習。在學校他尊師愛友,勤學好問,熱愛勞動,樂于助人。每次衛生大掃除時,他總是主動清理被大家遺忘的衛生死角,教室的后門窗,書柜已經成了他的責任田。他還經常利用課間為教師辦公室和本班教室換水。課余時間他經常閱讀一些和歷史有關的書籍,中國近代被侵略被欺凌的歷史,深深的震撼著他的心靈,他說:我的理想就是做一名光榮的軍人,因為落后就要挨打,男子漢就要保家衛國。
他的課余愛好是打乒乓球,即使打輸了他依然很開心,看著洋溢在孩子臉上快樂的笑,我們真的為在困境中生活的他,依然擁有一顆陽光的心,感到無比的欣慰。
我們大家都愿意相信,文龍同學的未來,在社會的共同關注下,一定會是一片蔚藍的晴空!
最美孝心少年事跡材料范文(三)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關愛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髓之一。近年來,隨著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的層層深入開展,學校內部涌現出了不少向上向善的好少年,他們秉承良好的家風家訓,謹遵老師諄諄教導,在校認真學習,在家敬老事親,在不同的側面做出了看似平凡實則感人至深的舉動。這些舉動感動了父母、爺爺奶奶,感動了街坊鄰居,也感動著學校的每一位師生,他們都堪稱當代小學生的楷模,余寶寶同學就是在孝敬方面最優秀的代表之一。
余寶寶,男,14歲,文山小學六年級三班在校生。他是一個陽光開朗的男孩,稍顯黝黑的臉上透出一絲與同齡人完全不同的成熟和穩重。
在家里,他是個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獨立自強的好孩子;在學校,他是位勤奮學習、心系集體、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的優秀少先隊員;在社會,他是位誠實守信、遵守社會公德的小公民。
余寶寶的太爺爺與他們全家生活在一起,太爺爺今年已經92歲高齡,體弱多病,從2015年冬天開始下肢癱瘓,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余寶寶從小就是個懂事的孩子,他還記得,很小的時候,那時太爺爺身體還好,能陪他捉迷藏,玩老鷹捉小雞等游戲,逗他高興,還能陪他逛街買好多好吃的他和太爺爺的感情一直很好、很深。現在太爺爺老了,不能動了,太爺爺的衣食起居全部由爸爸媽媽負責。余寶寶的家庭有個好傳統,祖祖輩輩孝順,在本村有口皆碑。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受到爸爸媽媽熏陶,耳濡目染,余寶寶也學會了善待老人。盡管自己能做的事情不多,哪怕給太爺爺倒杯水,捶捶背,只要自己能做的,就盡量去做。盡管太爺爺說話已經有障礙了,有時甚至聽不清,但是只要自己為他做一丁點小事,太爺爺的臉上馬上就露出難得的笑容,還歐、歐的說著什么,看得出一定是在夸獎自己什么??吹教珷敔敻吲d的眼神,余寶寶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要繼續照顧太爺爺的生活,讓他高興。
爸爸媽媽平時都上班,很忙,工作也很累,特別是爸爸,每天到家都很晚,身體像散了架似的。他清楚的知道,爸爸媽媽都是為了這個家,為了自己,才這么辛勞。生活在這個大家庭里,自己就應該懂事,就應該力所能及的替他們分憂。他知道,爸爸媽媽當前最大的牽掛就是太爺爺,他們經常人在外邊,心卻早飛回了家里。因此,自己只要放了學,放下書包第一件事情就要到老人的房間去看看,和他說幾句話,說說上學的事,說說自己學了什么東西,自己的同學有什么趣事,也讓老太爺高興高興。看到孩子這么小的年齡能這樣懂事,很大程度上解除了他們的后顧之憂,爸爸媽媽心里有種說不出的高興。
每個周末,為太爺爺打掃衛生、收拾房間是余寶寶的必修課。別看太爺爺不能動,但是他的房間一點也不臟不亂,衣服、被子、毛巾、水杯還有茶幾上的藥盒、瓶瓶罐罐都被他打理的井井有條,電視機上灰塵不染。好多來看望太爺爺的親戚和鄰居都夸獎爺爺的房間干凈。
因為太爺爺堅持不和他們一個桌子吃飯,余寶寶每次都是督促媽媽先給太爺爺盛出來,端過去,并且叮囑太爺爺先冷一冷再吃。如果太爺爺不舒服時,他都要喂給他吃。
太爺爺癱瘓在床,洗澡是個大問題。因為他還小,如果需要洗澡,更多的是得依靠爸爸才行。如果爸爸不在家,他只要聞到老人身上有味了,就用熱毛巾給老人擦身體。寶寶的房間離太爺爺的房間近,因為太爺爺大小便失禁,有時半夜大便了,非常不舒服,不免弄出異響。有幾次余寶寶聽到響聲后醒了,馬上過去幫太爺爺翻身,拽出弄臟的床單,為他擦去身上的污垢,沒有一絲嫌棄的意思。
太爺爺有時難免遇到意外。去年冬天,有一個周末,爸媽給老人買了新鮮的草莓,讓老人嘗嘗鮮。爸爸媽媽上班了,結果老人吃后鬧肚子,把衣服床單全部弄臟了。大人不在家,余寶寶沒有束手無策,不等不靠,給老人換下了臟衣服、床單,并把換下來的衣服床單拿到大盆去洗。家里只生了著一個取暖爐,自來水冰涼冰涼,凍得余寶寶雙手通紅,不久就麻木了。這時,恰巧媽媽回來了,看到了這一幕,心疼的握著他的手說:這些東西我回來洗就行啊,你太小了,凍壞了手怎么寫字啊余寶寶對媽媽說:反正都要洗,你們還要上班,已經夠累了,我今天休息,就得替你們干點活,分擔點,不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