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25 10:32:37
序論:在您撰寫建筑知識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1.1施工測量技術首先,施工測量在整個施工過程中都是相當重要的,施工人員不僅要明確工作的重要性,還要正確對待施工測量工作,保證以后工作的有序進行。其次,就目前的施工測量技術而言,其水平還比較低,這是由于施工人員水平低和設備落后造成的?,F有的工程測量技術人員大多只受過簡易培訓,沒有經過專業化的教育和培養,且對先進的施工設備都不具備操作能力,再加上工程測量設備的落后,即便有高新技術設備也無人會用,從而導致了測量技術達不到理想的水平。最后,技術管理的滯后,現如今的施工技術管理制度還不夠完善,基本的體系還沒有建成,因此在管理上還存在著明顯的不足,形式主義較為明顯,大多測量工作只為了完成上級的檢查,而非為了滿足工程的實際需要。
1.2混凝土施工技術當前很多建筑工程采用的結構都是框架或者框架剪力墻,這種結構的重點在于混凝土的施工,混凝土的質量會對框架結構產生很直接的影響,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對混凝土的質量選擇以及施工技術選擇上都應有所注意:首先,混凝土的質量選擇,由于市場上的混凝土質量不一、參配比例不一,因此施工單位在進行選購時要根據具體的工程質量標準進行嚴格的篩選,保證施工質量,提高施工安全系數。其次,混凝土的運輸?;炷恋氖褂糜幸欢ǖ臅r間限制,因此對運輸的過程有相對較高的要求,在運輸過程中,應防止時間過長而導致混凝土變質,從而影響施工設計的要求。最后,混凝土的振搗,混凝土的合理振搗可以保證其強度符合工程需要,因此要對振搗的方式進行嚴格的控制,切記出現混凝土蜂窩、麻面等現象。
1.3鋼筋施工技術作為支撐建筑物的骨架結構-鋼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施工單位從鋼筋選材到施工技術方面都要按照嚴格的標準進行。首先,在選擇購買鋼筋材料時,要重點檢查選材是否有再生鋼筋混入其中,因為再生鋼筋的硬度和強度都達不到標準,使用后會降低施工的質量安全。其次,在進行鋼筋加工過程中,要嚴格控制加工程序,保證工序的順利進行,減少材料的浪費。最后,防止施工過程中鋼筋的搭接和布置出現偷工減料的現象,從而影響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
1.4模板施工技術首先,有些施工單位為了減少工程造價,采用舊模板代替新模板進行施工,舊模板一般容易變形且質量不過關,因此會影響到混凝土施工的平整程度,從而降低施工質量。其次,由于施工過程中地基沉降等原因,模板容易產生跑偏的現象,使模板的施工技術達不到規定的標準。最后,模板在最后的施工過程中容易產生爆模,這種問題的產生直接影響著工程的安全系數。
1.5鋼結構的安裝施工鋼結構建筑隨著人們需求的發展而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其優越的抗震性能和質量保證使得鋼結構在很多建筑項目中得到使用,但是在施工過程中還需要注意以下問題:首先,針對鋼結構質量重的特點,在運輸過程中需要采用較好的運輸設備進行運輸,尤其是在建設高層建筑時,一定要保證運輸設備的安全性能,保證運輸過程中的安全。其次,鋼結構建筑不同于混凝土建筑,其安裝過程是有嚴格的先后順序的,一旦順序有誤,則會導致結構的不合理和安全隱患,因此鋼結構安裝需要有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標準施工。
2建筑工程中施工技術管理的相關措施
以上問題的產生歸根結底是由于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制度的缺失以及管理方法的不到位。在整個工程施工過程中,技術管理都參與其中,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施工的質量、安全以及進度,只有保證施工技術管理的有序進行,才能為施工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和行業地位。因此針對以上問題給予下面三點建議:
2.1明確管理責任,提升管理水平要想保證施工技術管理的有效進行,就必須提高各部門單位的配合能力以及人員的分工合作能力,讓每個施工人員都明確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依據相關的法律法規來規范自己的行為。除此之外,還需要對施工技術人員進行定期的崗位培訓,保證施工技術安全專業的進行。
2.2協調單位工作,保證施工質量建筑工程一般參與人員較多,且人員組成較為復雜,這就導致了施工技術管理的難度加大。一旦各個施工單位工作協調出現問題,就會有施工人員矛盾激化的可能,從而導致管理難度的增加,因此協調各單位工作是保證施工質量的重中之重。要想保證各個施工單位工作的有效進行,就要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及時反饋,無論事情大小都要進行及時的管理,從而有效地協調各個崗位施工人員的工作。除此之外,還要注重對施工技術人員的專業培訓和素質培養,從根本上解決施工過程中由于人為原因而產生的各種矛盾,從而降低施工質量。
2.3嚴審設計方案,重視驗收質量建筑工程施工需要按照規定的設計方案進行,如果設計方案出現偏差,那么直接會影響工程的進度以及質量,因此施工方案的設計以及審核一定要嚴格進行。設計方案時,要嚴格按照實際的情況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吸取多方意見和建議,設計的方案一定要科學、實際、創新。除此之外,施工單位進行最后的驗收時,也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不可走形式主義,嚴抓工程質量。
3結語
甲方管理施工進程時應細分各方管理責權,只有權責清晰才能在管理中做到有的放矢,傳統的大爺式管理已經成為施工管理的一大陋習,最理想的項目管理模式應該是工程質量符合甚至超出工程使用需求,工期充分控制在規定時間內,滿足雙方的經濟效益,才能真正形成合力。甲方應派代表采用隨機抽查法檢查乙方是否按圖施工,如施工存在問題,則應立即通知乙方返工,由乙方造成的返工應由乙方負全責,但需注意交涉期間應通過監理方進行。其次,嚴格檢查乙方建設過程中是否有以次充好、偷工減料的行為,如發現乙方用劣質建材,則應立即使其停工整改,視情節嚴重性或降低乙方等級,或吊銷乙方資質證書。因乙方施工問題而導致的施工質量不達標情況應按照規定勒令乙方進行修改,如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的,還應由乙方賠償,構成刑事犯罪的應依法追求其責任,提高甲方的監管力度,使乙方按照規定要求從事生產工作。
2協調監理單位各項技術和甲方整體規劃
明確監理單位職權,甲方應授權監理方開展監理工作,賦予監理委托范圍內的各項建材使用與建設質量檢驗權利、建設進度監管權利、工程款結算符合的確認權利與否決權利等。權利交接后甲方應密切關注監理方的工作情況,比如工程質量檢查是否嚴格,甲方應采取抽查實測方式檢驗監理方的工作,如檢驗結果不達標應勒令監理方督促乙方更換相關建材,或依《建筑法》條款追求其刑事責任。甲方應組織監理方定期召開監理例會,由設計、施工和建筑三方代表出席會議,商榷、研究工程造價、質量和進度等問題,監理方應擔負記錄職責并將會議內容收錄在案。監理方不僅應提出涉及甲乙雙方利益的問題,同時也要協調甲乙雙方利益,以期盡早解決問題。
3著力提高甲方自身水平,促使其管理效率最優化
甲方在投資、質量和進度方面的管理應從以下環節入手:(1)著力提升甲方人員的管理能力,組織甲方人員學習專業知識,提高甲方工程師的管理能力。(2)深入研究合同細則,降低工程造價。工程合同管理應從合同談判的初始階段開始,直至保修日結束為止,強化實施階段的管理力度,合同執行過程中應密切關注合同的履行成效,以便于日后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這關系到甲方能否掌控主導地位。同時應像管理人員灌輸合同管理概念,一切控制、管理程序都應按照合同的約定條款進行。(3)強化內外協調性,各個參建單位好比水,甲方則是一口大碗,如何做到水放于碗中使各方利益均平穩是管理的關鍵之處,也是難點所在,要想做到一碗水端平,就應管理好甲方人員,挖掘管理者的潛在資源,使甲方真正成為暢通、高效的信息集成中心,使各方信息的傳遞能夠準確、通暢,使各方的工作能夠得到其他部分的配合,并最終形成合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4)落實項目責任制,甲方不應像守財奴一樣凡是涉及到利益的事情就親力親為,這樣不僅不利于工程管理,也會消耗甲方的精力,使各方圍繞甲方的指令疲于奔命,筆者認為,甲方在管理過程中應充分下放給各方權利,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使各方將自身的技術優勢發揮到極致,提高各方的工作熱情。(5)大力弘揚愛崗敬業精神,提升員工的歸屬感和責任感,強化甲方員工的綜合素質,在開展各項工作時,人力資源始終處于最主要地位,任何優秀的措施與機制都需要人力操作才能完成和實現,尤其是工程建設管理工作,機防手段永遠無法滿足管理需求,此時就愈加突顯人防的重要性。甲方員工必須有崇高的思想品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愛崗敬業精神,以良好的精神面貌確保工作的順利進行,如此才能保證管理的實效性和可靠性,從而協調甲乙雙方的對立關系,提高工程建設質量和經濟效益。
4結束語
關鍵詞:華東智能建筑優勢WTO挑戰
一.華東地區智能建筑的發展概況
華東地區具有廣闊的巨大的智能建筑市場,是中國經濟最發達地區之一,智能建筑市場(包括大廈及小區)啟動早,市場大,今后將有更大的發展,是WTO以后國外企業必爭之地,也是國內企業必爭之地。由于華東地區資金雄厚,據不完全統計,迄今為止,上海已新建智能大廈四百多幢,智能小區二百多個。其中已建成的優質工程有上海博物館、金貿大廈、上海期貨大廈、久事復興大廈等號稱上海智能建筑“四大天王”,新建浦東國際機場,上海大劇院,上海科技城也都聞名天下。江蘇省迄今為止已建成智能建筑二百余幢,小區一百五十多個;南京中信大廈,總醫院新病房大廈及江蘇省政協大廈都為優質工程。聚福園、天地小區是建設部小區示范工程。
浙江人杰地靈,是我國東南沿海技術和經濟發達地區,也是一個建設大省。1997年建成使用的浙江日報社大樓,在浙江省首次開通了樓宇自控系統,堪稱是浙江省第一座達到3A配置的智能化大樓,從而揭開了浙江省智能建筑建設的序幕;1998年建成的浙江省外經貿聯建大廈和華浙廣場都是代表當時浙江省先進水平的智能建筑,其中華浙廣場還代表浙江省參加了建設部組織的優秀智能建筑評選活動。目前浙江省已建成的智能化大樓主要有浙江世界貿易中心、杭州電力調度大樓、浙江省建行大樓、杭州鐵路新客站、浙金廣場、杭州五洲大酒店、浙江省商檢大樓等約90余座,主要集中在杭、寧、溫地區。
二、入世對中國智能建筑業的要求
我國已加入WTO,進入WTO意味著我國經濟完全融入國際化市場,必須遵守WTO的原則和規定。根據WTO協議市場準入原則和國民待遇原則,將使我國智能建筑技術面臨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更加劇烈的市場競爭。而我國現行的建設事業政策法規和行業管理體制與WTO的規則和國際通行模式存在較大差異,調整改革完善現行體系和體制的任務相當艱巨,形勢緊迫。
我國加入WTO后經濟發展的國際化,必將對各種建筑,尤其是辦公建筑的智能化水平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不僅對新建的辦公樓,而且對量大面廣的已有的辦公建筑的改造也帶來了智能化需求。
WTO對我國智能建筑要求具體表現在:
1.根據《建筑領域加入WTO后的對外承諾》,我國加入WTO后五年,允許外商成立獨資企業,取代外商在我國現有的辦事處機構,他們可以直接在我國簽定內貿合同,從而使產品和工程質量有了進一步的保障。
2.按WTO取消數量限制和關稅減讓原則,我國將降低對外市場準入程度,屆時會有更多智能建筑產品和系統進入中國市場參與競爭,為我們提供更大的選擇余地,并得到更多的實惠。
3.隨著國外企業參與我國智能建筑行業的競爭,他們會把國外成熟的管理體制、規范的運行程序和操作技巧帶入中國,有助于提高中國智能建筑行業的整體水平。
三.華東地區優勢
1.學會健全,學術活動活躍。
以上海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溫伯銀總工為首的上海專家,在全國率先于1994年成立上海智能建筑工程研究會。這是全國第一個智能建筑學會組織,成員有高校、設計院及企業技術人員幾百人,它集中了上海智能建筑界科技精英。在組織報告會、展覽會(上海歷屆智能建筑大型展覽會)、驗收評估上海甲級智能化大廈(如上海久事復興大廈等)起了巨大作用。溫總和上海同濟大學程大章教授(正副會長)的貢獻已載入中國智能建筑歷史,功不可沒。以陳眾勵、瞿二瀾、趙濟安、王東偉高工及上海大學趙哲身教授等為代表的中青年骨干專家已經成長,在國內也有較大影響。
1996年,以南京建筑工程學院(現改為南京工業大學)建筑智能研究所、江蘇省建筑設計院及東南大學建筑設計院為主體成立的江蘇省土木建筑學會智能建筑學術委員會,在國內也是較早成立的智能建筑學術組織,成員有二百多人,每年舉辦學術年會,奉行“技術開放,市場開放”方針。常年舉辦學術報告會及國內外廠商新產品報告會。自辦了省內雜志《智能建筑信息》。
2001年以浙江省建筑設計院為主體成立的浙江省土木建筑學會智能建筑學術委員會。雖成立時間不長,但青年一代學會領導骨干力量成長很快,成員已發展到幾百人。在組織浙江省智能建筑報告會、展覽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2.編寫出臺智能建筑標準。
1995年上海市出臺智能建筑設計標準(DBJ08—47—95),它是以上海華東建筑設計院內部標準修改而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智能建筑標準,為全國規范智能建筑設計市場起了示范與指導作用。2000年在建設部領導下,以溫伯銀總工為首的編制組率領團結全國專家編制出臺了我國(乃至世界上)第一個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T50314—2000)開創了中國智能建筑新紀元,填補了空白。評審專家認為該標準已達到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水平。
1998年,在江蘇省建委領導下,在溫總關心指導下,江蘇出臺了江蘇省建筑智能化設計標準(DB32/181—1998),1999年獲得建設部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999年又出臺了三個標準:
(1)江蘇省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檢測規程DB32/365—1999
(2)江蘇省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實施及驗收標準DB32/366—1999
(3)江蘇省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評估標準DB32/T367—1999
構成了整套標準,促進了省內IB的發展;2001年中信實業銀行南京分行大樓(28層4.2萬平方米)通過檢測驗收與評估獲得江蘇省首幢甲級智能化辦公大樓稱號。
3.撰寫論文、編寫著作,成果豐厚。
1995年上海華東建筑設計院首先匯編出智能化建筑論文選,其中溫總、瞿二瀾、趙濟安高工等論文在國內影響很大,開創了全國建筑建筑論文的先河。1996年上海華東設計院溫總為首的編寫組又出版了大型經典著作—《智能建筑設計技術》。目前正在修訂將出第二版。上海舉辦了歷屆高水平智能建筑報告會,如中國超高層建筑技術研討會具有國際影響。
上海同濟大學程大章教授等編寫出版了《住宅小區智能化系統設計與工程施工》(同濟大學出版社2001.6)以及《智能化大樓的建筑設備》(中國建工出版社1997.11)。
上海九海金獅物業公司諸建華總經理在總結上海久事復興大廈興建及物管經驗與陸偉良教授合作于2002年8月編寫出《智能建筑物業管理》一書(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
浙江省建筑設計院楊紹胤教授級高工先后編寫出二本著作:《智能建筑—原理、規劃和設計》(1999.2)以及《智能建筑實用技術》(2001年)。
4.華東地區具有廣闊的巨大的智能建筑市場
目前上海正申辦2010年上海國際世博會。預計2008年上海高層建筑將達2000幢,據國外某公司稱,世界最先進的智能建筑新技術可去中國上海參觀。江蘇目前正興建南京地鐵工程(8個站,投入72億),南京玄武湖隧道工程(3公里),由于江蘇省申辦成功2005年全國第十屆運動會,日前正在南京新建奧體中心。相應的體育場館新建22個,將在江蘇省無錫、蘇州、常州等地新建。南京市在河西新城開工投入120億,打造十大標志性建筑。南京國際經貿廣場,維多利亞國際商務中心,夏華國際廣場、南京中大科技大廈、聯強大廈、紫鑫中華廣場、歐洲城、東成大廈、浙江國際貿易中心、東渡大廈等。南京市將興建十大體育工程:全民健身中心、皮劃艇激流回旋場地、馬術賽場、中山門競技中心、擊劍比賽訓練館、龍江體育中心二期網球工程、南京中山國際公園、環湖體育帶及南京足球訓練基地。
目前浙江在建的智能化大樓約有上百座,市場紅火,其中有杭州凱悅大酒店、杭州國際金融大廈、杭州國稅局大樓、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杭州日報大樓、杭州海關大樓、杭州第二長途電信樞紐大樓、浙江省人民大會堂、杭州濱江區行政中心、元華廣場、湖州市中心醫院、義烏中心醫院、湖州市能源調度中心、湖州市行政中心、嘉興市行政中心、東陽市行政中心、安吉縣行政中心、永康市行政中心、溫州晚報社大樓等。杭州地鐵工程也已啟動。浙江省智能建筑近兩年后來居上,已興建上百棟智能大廈,數百個智能小區,近期還在杭州興建杭州大劇院、杭州市民中心、浙江電力大廈等均以大量巨額資金投入,近期新建智能工程發展之快、數量之多已名列全國前茅。
5.華東地區擁有大量外資企業生產基地及實力雄厚的智能建筑工程承包商
在建設部已獲得系統集成和單項資質的有近百家,其中上海市27家,杭州地區20家,南京地區28家。他們都承擔過上海金茂大廈、上海浦東機場等上百項智能工程,取得了營建大中型智能工程的經驗,有著較好的聲譽。大量外資企業生產基地及辦事處均落戶上海。
四.做好工作、迎接WTO挑戰
1.認清國際智能建筑發展趨勢,推動智能建筑健康發展。
2l世紀是信息社會知識經濟時代,同時又是生態文明時代。從總的方向,國際先進生產力水平正在運用已掌握的建筑智能化高新技術,探尋人類生存、生產和生活聚居環境空間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當前智能化建筑直接利用的技術是建筑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通信技術、自動化技術。在21世紀的智能建筑領域里,信息網絡技術、控制網絡技術、智能卡技術、可視化技術、流動辦公技術、家庭智能化技術、無線局域網技術(含Bluetooth技術)、數據衛星通訊技術、雙向電視傳輸技術等等,都將會有更加深入廣泛地具體發展應用。特別是開放性控制網絡技術正在向標準化、廣域化、可移植性、可擴展性和互可操作性方向發展。
但是,智能化技術只是手段,智能建筑作為一個整體建筑物業產品的技術發展來說,“可持續發展技術”才是2l世紀智能建筑技術發展的長遠大方向。因而,除繼續利用上述現有智能化高技術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外,新興的環保生態學、生物工程學、生物電子學、仿生學、生物氣候學、新材料學等等技術發展,正在滲入滲透到建筑智能化多學科多技術領域中,實現人類聚居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從而在國際上也形成所謂“可持續發展技術產業”。目前,歐洲、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也正在開發利用這些高新技術去處理垃圾、污水、廢氣、公害,節能、節水,消除電磁污染,資源可持續利用,建筑人工生態環境等等:也正在嘗試運用高新技術有規模建設智能型綠色建筑、智能型生態建筑,“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不損害后代人滿足需求的能力”。
2.認清與國際先進技術的差距,努力向國際標準靠攏。
2l世紀的可持續發展智能建筑技術必須將工作、居住、休息、交通、通訊、管理、公共服務、文化等各種復雜的要求,在時間空間中結合起來。
由于智能化建筑系統是多學科、多技術的系統集成整體,因而開放式可互操作性系統技術的規范化、標準化,就成為實現智能化建筑及其產品設備與系統的產業化技術水平的核心關鍵。目前國際樓宇業界公認認同較先進的開放式系統行業協議標準技術有兩個:一個是美國Echelon公司的LonWorks技術的LonTa1k標準協議;另一個是美國采暖、制冷與空調工程師協會(ASHRAE)制定的《樓宇自動控制網絡數據通信協議(BACnet)》BACnet同時還成為美國國家標準及歐共體標準草案。兩者都是基于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的“開放系統互連模型”(OSI)的。因此兩者在開放系統技術上是可以互相補充互為依存的,前者著重現場控制域,后者著眼于信息應用域。而且BACnet的協議層次里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的五種選擇中就包含有LonTalk協議。況且兩者技術都正在不斷地完善發展,至于我國智能化建筑在開放式互操作性系統技術發展研究上嚴格講尚未真正起步,差距頗大,亟待投入。南京工業大學智能建筑研究所正在開發國產化樓宇自控新系統。
3.努力搞好學(協)會工作
按照WTO的原則和規定,加快行業協會自身適應市場經濟體制規則,調整優化行業的組織機構,成為增強行業自律的自治組織,協助政府建立一個有序和公平的競爭市場。建設部已批準即將成立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工程智能分會。這是我國加強管理智能建筑業的大事,華東地區作為地方學(協)會要在上級學(協)會的領導下努力做好貫徹執行工作,加強市場管理,防止低價惡性競爭,保證工程健康實施。有條件時爭取成立地方行業協會。
5.華東地區擁有大量外資企業生產基地及實力雄厚的智能建筑工程承包商
在建設部已獲得系統集成和單項資質的有近百家,其中上海市27家,杭州地區20家,南京地區28家。他們都承擔過上海金茂大廈、上海浦東機場等上百項智能工程,取得了營建大中型智能工程的經驗,有著較好的聲譽。大量外資企業生產基地及辦事處均落戶上海。
四.做好工作、迎接WTO挑戰
1.認清國際智能建筑發展趨勢,推動智能建筑健康發展。
2l世紀是信息社會知識經濟時代,同時又是生態文明時代。從總的方向,國際先進生產力水平正在運用已掌握的建筑智能化高新技術,探尋人類生存、生產和生活聚居環境空間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當前智能化建筑直接利用的技術是建筑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通信技術、自動化技術。在21世紀的智能建筑領域里,信息網絡技術、控制網絡技術、智能卡技術、可視化技術、流動辦公技術、家庭智能化技術、無線局域網技術(含Bluetooth技術)、數據衛星通訊技術、雙向電視傳輸技術等等,都將會有更加深入廣泛地具體發展應用。特別是開放性控制網絡技術正在向標準化、廣域化、可移植性、可擴展性和互可操作性方向發展。
但是,智能化技術只是手段,智能建筑作為一個整體建筑物業產品的技術發展來說,“可持續發展技術”才是2l世紀智能建筑技術發展的長遠大方向。因而,除繼續利用上述現有智能化高技術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外,新興的環保生態學、生物工程學、生物電子學、仿生學、生物氣候學、新材料學等等技術發展,正在滲入滲透到建筑智能化多學科多技術領域中,實現人類聚居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從而在國際上也形成所謂“可持續發展技術產業”。目前,歐洲、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也正在開發利用這些高新技術去處理垃圾、污水、廢氣、公害,節能、節水,消除電磁污染,資源可持續利用,建筑人工生態環境等等:也正在嘗試運用高新技術有規模建設智能型綠色建筑、智能型生態建筑,“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不損害后代人滿足需求的能力”。
2.認清與國際先進技術的差距,努力向國際標準靠攏。
2l世紀的可持續發展智能建筑技術必須將工作、居住、休息、交通、通訊、管理、公共服務、文化等各種復雜的要求,在時間空間中結合起來。
由于智能化建筑系統是多學科、多技術的系統集成整體,因而開放式可互操作性系統技術的規范化、標準化,就成為實現智能化建筑及其產品設備與系統的產業化技術水平的核心關鍵。目前國際樓宇業界公認認同較先進的開放式系統行業協議標準技術有兩個:一個是美國Echelon公司的LonWorks技術的LonTa1k標準協議;另一個是美國采暖、制冷與空調工程師協會(ASHRAE)制定的《樓宇自動控制網絡數據通信協議(BACnet)》BACnet同時還成為美國國家標準及歐共體標準草案。兩者都是基于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的“開放系統互連模型”(OSI)的。因此兩者在開放系統技術上是可以互相補充互為依存的,前者著重現場控制域,后者著眼于信息應用域。而且BACnet的協議層次里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的五種選擇中就包含有LonTalk協議。況且兩者技術都正在不斷地完善發展,至于我國智能化建筑在開放式互操作性系統技術發展研究上嚴格講尚未真正起步,差距頗大,亟待投入。南京工業大學智能建筑研究所正在開發國產化樓宇自控新系統。
建筑房建工程本身具有工期長、投資大、受周邊環境影響程度高等特點,這就使得房建施工會變得非常困難,并且房建工程的質量會受多種因素的制約,例如,施工材料、施工中所使用的器械、設備以及施工工藝等,此外,施工過程中所實行的管理制度,也會對房建的質量產生影響。這也就說明,施工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對施工的質量有所影響。要想保證房建的質量安全,就必須對建筑房建的質量安全問題進行嚴格的把關,以做到切實保證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2建筑房建施工技術與質量管理的影響因素
2.1人的因素
人是房建工程的主要發出者,對建筑工程的施工有著中重要影響。施工項目的管理人員、施工技術骨干、操作人員和服務人員,他們所組成的這個人際關系網,共同作用于房建工程的質量。這就要求,所有參與房建施工的人員,都必須有著強烈的責任意識和合作精神,才能保證建筑施工的質量。
2.2材料因素
建筑房建施工中所需要的建筑材料、構配件如鋼筋、混凝土、模板等種類繁多的材料,都將直接影響到建筑項目施工的強度、剛度、抗震性以及施工功能,并同時會對產品的耐久性產生影響。因此,在施工前必須做好材料的準備工作,應派專業的選購人員進行材料的采購,并且要到正規廠家選擇優質材料。
2.3方法因素
科學的施工技術,將會引導房建施工進入高質量的軌道。施工中的方法包括工藝流程、技術方案、檢測手段以及組織措施等等。不恰當的施工技術必定會導致工期的拖欠,增加施工的成本。因此,在施工方法的選用上,一定要結合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全面分析并綜合考慮管理、技術、組織和成本等因素,最終敲定符合施工特點的最佳施工方法。
3保證建筑房建質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完善房建項目責任制
建筑房建施工中建立形式有效的項目責任制,是保證建筑施工質量的關鍵手段,由于房屋建筑本身具有非常大的工程量,并且它還包含著層級形式的承包關系。所以,在進行具體的施工時,項目負責人要按照“分項保分部,分部保單位工程的原則,”將施工的總體進行分解,保證每一個工程項目、分部、分項工程都有著明確的施工目標。而對于項目較為復雜的工程,施工單位要根據技術人員的專業素質,設立質量管理和監控的重點。此外,還要規定各部門對施工計劃有詳細的書面說明。這樣一來,不僅建筑施工人員能夠明確自身的責任、任務,而且能夠實現工程的全方位的質量監控。
3.2建立健全監督機制
建立健全建筑房建工程的監督機制,是維護房建質量的重要保證。為了避免由于較差的工程引起的安全事故,必須建立起強硬的監管機制,并要完善相關的規章制度,將監督工作落實到工程項目的各個環節之中,這樣才能有效的對建筑工程項目的質量進行監督。
3.3加強新技術的應用
隨著建筑房價工程的不斷發展,其施工技術也在不斷的更新和完善,而這些新技術的更新和應用,同時也將推動建筑工程新的進步,促使建筑工程質量的不斷提高。因此,施工單位,應當積極地采用各種施工措施,將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應用于建筑施工當中,實現工程施工的現代化、專業化發展。此外,新技術的使用,也將有利于建筑資源的合理配置,將工程施工的可靠性提高到新的水平之上。就目前來說,我國房建中重點推廣的新技術有,地基與基礎工程新技術、混凝土與鋼筋施工新技術、建筑技能新技術等等。另外,房建單位也應當積極鼓勵施工單位使用新技術,這是提高施工水平、保證施工質量的有效途徑。
3.4加強技術人員培訓
在我國,建筑施工人員大都來自于知識文化水平較低的農民工。顯而易見,與專業的技術人員相比,這些人員的在管理能力和專業素質上都非常欠缺,而且他們的流動性很大,這就無法是項目施工的質量得到切實的保證。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施工企業和單位必須要加強各級人員的專業知識、勞動技能以及安全知識教育上的培訓,以保證他們在面對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不至于出現束手無策的現象。只有高素質、高水平的施工隊伍,才能將房建工程的質量提高到新的檔次。
3.5強化單位管理協作
建筑房建工程的復雜性,不僅體現在它繁多的施工技術、工藝等方法上,還體現在它的施工中需要不同單位和部門的交叉作業,這些因素都增加了建筑施工的難度,不利于企業的管理。為了保證項目工程的質量,施工的企業必須對工程中的各個銜接的環節和項目,緊向融洽的連接,而這項工作的完成,就需要施工企業協調好各單位的關系,使各部門、各單位之間形成一個良性的合作機制,達到共同把關工程質量的目的。特別是對于設計不夠規范、規則尚未明確的項目工程,施工技術人員要根據專業的技術水平和工作經驗,合理處理項目中的問題。此外,對于施工中的交叉項目、特殊施工,要進行有重點的管理,并要將施工工序、施工部門的管理放在關鍵性的位置上。與此同時,要科學、合理的安排施工的時間和空間,保證技術人員的交替休息,以實現規定期限內的工程竣工。
3.6提高施工技術水平
施工技術是建筑施工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進行房建工程的斜屋面施工是,也可采取店面的支模方式,并要同時對澆筑時的混凝土進行及時的振搗,這樣就能提高斜屋面的承受力。對于房建工程柱模板混凝土澆筑的施工上,可以采用融合堅固性較強的材料一起對水泥樁進行澆筑,這樣就能避免出現裂縫現象。
4結語
關鍵詞:民居建筑文化內涵建筑構件
米脂窯洞古城民居建筑裝飾藝術的形式及其文化內涵建筑是以實用為目的的,建筑的布局、空間構成、尺度、防護性能、裝修構造等都是從實用出發的。建筑裝飾是人們在滿足物質生活的需求后,對精神功能的要求。建筑裝飾是依附于建筑結構,美化建筑結構、深化建筑造型內涵的藝術處理形式,它是一種附加藝術;它并非單獨存在,在有限的范圍內表達一定的思想主題,反映大眾的文化觀念;它反映了一個時代的文化特點,受到當地經濟技術條件、社會文化背景、審美傾向等的制約,在建筑裝飾上能夠表現出強烈的地域特色,南方與北方的建筑裝飾在總體上有其差別,在南北方的各自局部地區又有不同。北方的雖不比南方的那么繁瑣、細膩和華麗,而有其獨特的地域特色——樸素中含真意、粗獷中見精細。
總之,建筑裝飾是人類自發行為的結果,是人們通過長時間的審美確定,經過不斷篩選得到的文化藝術結晶,它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處理方式,值得人們慢慢的品味、欣賞和研究。
米脂窯洞古城的窯洞式四合院和三合院民居類型,這是千百年來陜北人一直傳承延用的居住形式。窯洞民居大多獨門獨院,建筑裝飾處理都集中在人們的視覺焦點上,其形式大多表現在木雕、磚雕、石雕、門窗、彩繪紋樣。下面分別加以介紹闡述。
(一)木雕裝飾米脂窯洞古城雖以窯洞建筑為主,但也有許多窯洞與木構結合和純木結構建筑,其木雕裝飾主要體現在梁枋、雀替、梁托、柁墩、斗拱、垂柱、花板、欄桿、門簪、垂花等部位,這些木構件在起到其本身的結構功能外,其木雕飾又豐富了建筑形象,增加了建筑藝術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從而使技術與審美達到和諧統一的境地。
米脂窯洞古城木雕因其構件部位不同而采用相應的工藝表現與技法,采用各種變化豐富和精巧的圖案,表現出雕飾的明快和木質的柔美風格。木雕的種類很多,主要有線雕、隱雕、浮雕、通雕、混雕、嵌雕、貼雕等,通過調查統計米脂窯洞古城的木雕的種類有隱雕、浮雕、通雕,這幾種木雕用的比較多,有甚少的嵌雕。
米脂窯洞古城的木雕圖案主要以植物、動物、祥云、文字、琴、書等為內容,表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如“獅子滾繡球”,象征人世的權勢、富貴,也有鎮宅驅邪之意,有喜慶、吉祥意念:“鳳凰戲牡丹”象征榮華富貴:“草龍”象征了神圣、力量、吉祥與歡騰之意。
(二)磚雕磚雕是模仿石雕而出現的一種雕飾類別,比石材質地軟且相對較輕,易加工成型,且比較經濟,所以在民居建筑裝飾中被廣泛采用,米脂窯洞古城的主要用于脊飾、吻獸、瓦當、滴水、墀頭、影壁、神龕等建筑部位。
1.脊飾脊是民居屋頂上兩個坡面頂相交而產生的高端的結合部和分水線,具有穩定房屋結構、防止雨水滲透的功能,除此之外,它還有協調房屋體量,滿足增強建筑高大、端莊的視覺審美功能。脊端是以磚、瓦封口,為了避免長長的屋脊線帶來的單調感,屋脊自然而然的就成為了戶主、匠人們樂此不疲的裝飾地。陜北當地稱之為“五脊六獸排三瓦,倒插飛檐張口獸”,對脊飾裝飾的繁簡精細程度也能夠反映出戶主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實力。牡丹、蓮花、蔓草、云紋,幾何圖案等紋飾常常是米脂窯洞古城屋脊磚雕的主題形象。
2.吻獸吻獸,是安放在正脊兩端的獸形裝飾物。我國傳統古建筑在等制規模上有二至九樣八種規格,在等級較高的建筑中,這種裝飾物稱為正吻,是張口向內的龍形。在較低等級的建筑中,才稱為獸吻或吻獸,獸頭向外。獸吻,本是建筑結構的一個部分,有防火之用。在古建筑上,一旦做上獸吻,就表示著整座建筑從底到頂全部完成。據當地居民介紹,獸吻還有顯示官位身份的裝飾作用,即做官的人家,官位達五品以上,脊獸張口,五品以下者,則為閉口獸。
3.瓦當瓦當指的是屋面筒瓦最下端的一個防水、護檐構件,同時它還兼具裝飾作用。有的也用在墻體檐口上。米脂窯洞古城民居中的瓦當形式單一,其雕飾圖案以虎頭、獅頭飾樣為主,少數刻有花飾圖案。
4.滴水滴水安放在屋面青瓦最下端出檐處的一種排水構件。形似為下垂的如意形舌頭,上面雕飾花紋圖案。
5.墀頭墀頭,專指房屋兩山墻或大門兩側懸挑在外、經過涂飾的墻頭.民居中墀頭的裝飾感和雕飾感極強,在門樓中是比較搶眼的裝飾構件之一。實際上,墀頭在建筑中有著不可忽視的結構功能——承重、傳力。墀頭用磚砌之,根據陜北民居中墀頭的形式,可分為戧檐、盤頭、上身、下堿四個部分。戧檐,微向前傾斜,挑磚疊出,表面上貼一塊方磚,是墀頭的重點裝飾部位,上面雕飾的都是有帶有象征意義的圖案,如獅子滾繡球、松鹿竹鶴、二富捧壽、大海出扶桑、喜鵲戲石榴、富在眼前、富如東海壽比南山等等。墀頭局部的長短尺度因各家各戶而有差異,有實力的人家還在(疊波式挑磚的)盤頭下部繼續做雕飾,而且還相當講究精細,宛如建造的小房子一般,、細看飾有滴水瓦當,四角上翹,疊層刻有連花瓣、“富貴不斷頭”連續紋樣、蔓草文的圖案,中部主體三面雕刻,裝飾圖案內容多是寓意福祿禎祥、子孫興旺、富貴不斷的美好愿望。
6.影壁影壁的造型可分為三部分,即壁頂、壁身、壁座,這里主要講其磚雕裝飾。壁頂的作用和房頂一樣,一是作為墻體上面的結束,二是伸出檐口以保護壁身。雖然壁頂面積不大,但上面依然鋪筒瓦,中央有屋脊,正脊兩端有脊獸,檐口以下有椽子和斗拱,具有與屋頂一樣結構及其裝飾;壁身是影壁的主體部分,占整座影壁的絕大部分,是裝飾的重點部位。從裝飾的布局來看,多集中在中心和四角上,也有整體滿鋪素面磚的。從整體裝飾的內容來看,米脂窯洞古城院落的影壁,主要有植物花卉、祥云、富捧壽、各種獸體、幾何紋樣、象鼻磚雕斗拱等,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所用的題材多和建筑的背景內容有關。不管什么樣的紋飾組合,大多是寄予戶主美好的愿望,或是敘述故事、或取吉祥寓意……;壁座是整座影壁的基座部分,考究者用須彌座的形式。
7.神龕在米脂窯洞古城,幾乎家家都供奉有神龕,一般供奉在院落大門過道的側墻上、影壁壁身的正中心或窯臉兩窯口之間。神龕尺度不大,但造型大多比較講究,雕工裝飾精細,宛如一個縮小比例的建筑模型。神龕里面供奉的是土地爺,在陜北,面朝黃土背朝天,祖祖輩輩依靠土地為生,糧食就是老百姓的命根子,再多的神靈庇護都不如土地神的現管來的實際,“廟小神通大”,所以各家各戶都熱誠供奉土地神,祈望來年好收成。
(三)石雕因陜北黃土高原的特殊地質條件,而盛產綠砂巖和灰砂巖,其質地比花崗巖要軟,質地細膩,較容易雕刻,所以古城的石刻均采用砂巖,很少出現青石和花崗巖,砂巖石雕在漢代已經被運用,主要用于墓室的墓門和墓壁上,內容廣泛,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迎賓拜謁、祈求吉祥、狩獵農牧、樂舞百戲、神仙鬼怪、珍禽靈獸等等。
1.抱鼓石又稱門枕石,是緊挨墻體,立于大門兩立框之下的石墩。屬建筑構件,在結構上起加固門框的作用。露在門外面的基石部分或加工為方體的雕飾石作,或者雕成圓鼓形的抱鼓石。其雕飾或樸素,或繁雜,講究一點的大戶人家,抱鼓石雕飾的都相當精巧,鼓上雕刻兩只立獅,鼓側飾有“獸面銜環”,鼓面雕刻最為豐富,常見的主題有:二龍戲珠、二獅滾繡球、麒麟、蝙蝠、老翁等等。
須彌座,是石鼓的底座。須彌座基本采用淺浮雕的方法,在它的各個部分都附有不同的石雕裝飾,內容各家略有不同,少數人家在須彌座的束腰部分雕有角獸或花柱,獅子、猴子是角獸的主題形象。
2.柱礎石古城的民居建筑多以木柱為豎向的支撐結構,為了防止柱腳濕腐蛀蝕,下端常設石質基礎。雖然在尺度、體量上有高矮大小之分,石質有花崗巖、砂巖或石灰巖之別,但形狀都與其上部的柱形協調一致。柱礎石的雕飾面是連續的,或是圓形,或是方形,或是六面體,表面都雕刻有花飾。簡單的柱礎石只做成基石,講究一點的大戶人家做成須彌座與裙袱與鼓的形制。裙袱的處理方式和抱鼓石的手法相一致,裙面刻有夔龍,周邊飾有“富貴不斷頭”的連續紋樣。
(四)門窗
1.門匾門匾的作用,其實就是給建筑掛的一個牌名,說明其功用。在門匾上題刻,是中國傳統建筑的一個重要特點,用文字藝術表現建筑,用語言文學修飾建筑,義理深邃,意境深遠,是建筑裝飾的一個重要手段。在門楣上以什么書體雕刻什么內容,是中國人最用心講究的,它往往是一個家族魂魄的外化。陜北民居的門匾題刻名目內容非常豐富:或顯要門第,如“武魁”、“進士”、“大夫第”、“功同良相”、“騎尉第”等;或家傳古訓,以警后世,如“忠孝傳家”、“詩書門第”、“踐道履仁”……;或取意吉祥或為向往追求,如“福祿壽”、“德壽軒”、“樹德務滋”、“清雅賢居”、“安樂居”……
2.鋪首鋪首,被安置在門扇中央,適宜人手操作的高度上,是供來人扣門,主人鎖門的實用性裝飾構件。民居中常用鐵制或銅制。在陜北考察時發現,鋪首的制作形式除了常用的“獸面銜環”外,還做成“五福捧壽”、“日月同輝”“如意紋”花飾紋樣的圖案。在陜北出土的漢畫像石中有許多鋪首紋樣,鋪首居中,上下有陪襯紋樣,主要是居上的朱雀,居下的白虎和角獸,朱雀、青龍和白虎則按《禮記曲禮上》中所規定的“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布局,謂之“四靈”,是道教的守護神。
3.門窗米脂窯洞古城的窯洞門窗形式是拱形門連窗的形式,其做工精細、樸素大方,兩側做固定式門扇或做窗扇。門窗的木格圖案的繁簡程度與窯的主次劃分有關系,正窯的門窗格飾是最復雜的,也是最講究的,其它窯面的門窗格飾相對簡單。一座建筑的門有少量幾個,而窗要比們的數量要多,花格形式比門豐富的多。其功能是分隔內外,有通風透光的作用;窯洞獨特的拱券形式造就了窗欞形式的多樣化,由于它處于窯臉的最體面的位置,故又極重視其美化作用。
門窗欞主要由木結構組成,陜北和晉西北窯洞的滿拱大窗最講究裝飾。這不同于其它地方單一、樸素的特色。門窗欞紋樣中的各種圖形,縱橫交錯,千變萬化,有正方格的、斜方格的,有燈籠形的,有步步錦形式的,花樣繁多,獨具匠心。主要形式有正方格、“工”字格、“萬”字格、正方格與斜方格,這是一種單一的方形圖形組成的窗欞,或正方,或斜方,雖然做工簡單,但卻規整劃一。與其它形式配合使用,既襯托了其它的花格,有顯示了自身的特點。正方形和斜方格窗格最宜貼窗花。
“工”字格兩橫條之間由一豎柱頂開。上一橫條象征天。下一橫條象征大地,豎柱象征人,取“三才者,天地人”之意。但由于堅柱上下不在一線上,所以不是方形的正方格和斜方格。
柳條格是一種主要以豎欞為主橫欞作輔助的花格形式,《園冶》中這樣描述:“時遵柳條槅,疏而且減,依式變換,隨便摘用”,柳條格可以隨意變換,其形式多樣,這是一種在中國古建門窗上用的比較頻繁的花格形式,在米脂窯洞古城一般用于門扇上居多。
“壽”字格是將“壽”字的繁體字經過變形用于花格,其寓意為長壽,此種形式一般多為單獨使用,在米脂的窯洞門窗上用的比較多?!皦邸币步洺S迷诖u雕和石刻上,經常與“富”字并用,有富貴長壽之意。
“萬”字格萬字本為古代的一種符咒、護符或宗教標志。通常被認為是太陽和火的象征,佛教認為它是釋迦牟尼胸部所現的“瑞相”,為“萬德吉祥”的標志,武則天特命其讀音為“萬”。大致有連環萬字,雙連萬字,單萬字。萬字宜于木匠操作,一個萬字可以聯結前后左右上下“六合”,形成萬字不斷頭,而萬字不斷頭又被人們寓意為富貴不斷頭。萬字作邊襯,而顯得更加飽滿,是窗欞常用的一種紋樣。
套方格是以單個方形格為母格,再由大小不等的方形格相互穿套形成的花格形式,在陜北一帶的套方格都是比較簡單的。
“三交六椀”菱花格是由三條木條交叉,在木條上雕出花葉,組成為由六條花葉梗組成的菱花,所以稱之為“三交六椀菱花格”,這種花格是在宮殿建筑中最講究的一種窗花格紋,顯得十分華貴,但在陜北的門窗上也用的比較多,只是用的面積比較小,只做小的局部裝飾。
雙喜格顧名思義,就是由兩個“喜”字變形而成的一種花格形式,其寓意非常廣泛,如男婚和女嫁為雙喜、得子和生財為雙喜、登科和升遷為雙喜等等,因其為最廣泛的吉祥字,故多用于窗格,以示“永遠的雙喜”。圖中的雙喜花格中間用槍頭梅花格加以裝飾,而更加豐富。
關鍵詞:華東智能建筑優勢WTO挑戰
一.華東地區智能建筑的發展概況
華東地區具有廣闊的巨大的智能建筑市場,是中國經濟最發達地區之一,智能建筑市場(包括大廈及小區)啟動早,市場大,今后將有更大的發展,是WTO以后國外企業必爭之地,也是國內企業必爭之地。由于華東地區資金雄厚,據不完全統計,迄今為止,上海已新建智能大廈四百多幢,智能小區二百多個。其中已建成的優質工程有上海博物館、金貿大廈、上海期貨大廈、久事復興大廈等號稱上海智能建筑“四大天王”,新建浦東國際機場,上海大劇院,上海科技城也都聞名天下。江蘇省迄今為止已建成智能建筑二百余幢,小區一百五十多個;南京中信大廈,總醫院新病房大廈及江蘇省政協大廈都為優質工程。聚福園、天地小區是建設部小區示范工程。
浙江人杰地靈,是我國東南沿海技術和經濟發達地區,也是一個建設大省。1997年建成使用的浙江日報社大樓,在浙江省首次開通了樓宇自控系統,堪稱是浙江省第一座達到3A配置的智能化大樓,從而揭開了浙江省智能建筑建設的序幕;1998年建成的浙江省外經貿聯建大廈和華浙廣場都是代表當時浙江省先進水平的智能建筑,其中華浙廣場還代表浙江省參加了建設部組織的優秀智能建筑評選活動。目前浙江省已建成的智能化大樓主要有浙江世界貿易中心、杭州電力調度大樓、浙江省建行大樓、杭州鐵路新客站、浙金廣場、杭州五洲大酒店、浙江省商檢大樓等約90余座,主要集中在杭、寧、溫地區。
二、入世對中國智能建筑業的要求
我國已加入WTO,進入WTO意味著我國經濟完全融入國際化市場,必須遵守WTO的原則和規定。根據WTO協議市場準入原則和國民待遇原則,將使我國智能建筑技術面臨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更加劇烈的市場競爭。而我國現行的建設事業政策法規和行業管理體制與WTO的規則和國際通行模式存在較大差異,調整改革完善現行體系和體制的任務相當艱巨,形勢緊迫。
我國加入WTO后經濟發展的國際化,必將對各種建筑,尤其是辦公建筑的智能化水平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不僅對新建的辦公樓,而且對量大面廣的已有的辦公建筑的改造也帶來了智能化需求。
WTO對我國智能建筑要求具體表現在:
1.根據《建筑領域加入WTO后的對外承諾》,我國加入WTO后五年,允許外商成立獨資企業,取代外商在我國現有的辦事處機構,他們可以直接在我國簽定內貿合同,從而使產品和工程質量有了進一步的保障。
2.按WTO取消數量限制和關稅減讓原則,我國將降低對外市場準入程度,屆時會有更多智能建筑產品和系統進入中國市場參與競爭,為我們提供更大的選擇余地,并得到更多的實惠。
3.隨著國外企業參與我國智能建筑行業的競爭,他們會把國外成熟的管理體制、規范的運行程序和操作技巧帶入中國,有助于提高中國智能建筑行業的整體水平。
三.華東地區優勢
1.學會健全,學術活動活躍。
以上海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溫伯銀總工為首的上海專家,在全國率先于1994年成立上海智能建筑工程研究會。這是全國第一個智能建筑學會組織,成員有高校、設計院及企業技術人員幾百人,它集中了上海智能建筑界科技精英。在組織報告會、展覽會(上海歷屆智能建筑大型展覽會)、驗收評估上海甲級智能化大廈(如上海久事復興大廈等)起了巨大作用。溫總和上海同濟大學程大章教授(正副會長)的貢獻已載入中國智能建筑歷史,功不可沒。以陳眾勵、瞿二瀾、趙濟安、王東偉高工及上海大學趙哲身教授等為代表的中青年骨干專家已經成長,在國內也有較大影響。
1996年,以南京建筑工程學院(現改為南京工業大學)建筑智能研究所、江蘇省建筑設計院及東南大學建筑設計院為主體成立的江蘇省土木建筑學會智能建筑學術委員會,在國內也是較早成立的智能建筑學術組織,成員有二百多人,每年舉辦學術年會,奉行“技術開放,市場開放”方針。常年舉辦學術報告會及國內外廠商新產品報告會。自辦了省內雜志《智能建筑信息》。
2001年以浙江省建筑設計院為主體成立的浙江省土木建筑學會智能建筑學術委員會。雖成立時間不長,但青年一代學會領導骨干力量成長很快,成員已發展到幾百人。在組織浙江省智能建筑報告會、展覽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2.編寫出臺智能建筑標準。
1995年上海市出臺智能建筑設計標準(DBJ08―47―95),它是以上海華東建筑設計院內部標準修改而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智能建筑標準,為全國規范智能建筑設計市場起了示范與指導作用。2000年在建設部領導下,以溫伯銀總工為首的編制組率領團結全國專家編制出臺了我國(乃至世界上)第一個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T50314―2000)開創了中國智能建筑新紀元,填補了空白。評審專家認為該標準已達到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水平。
1998年,在江蘇省建委領導下,在溫總關心指導下,江蘇出臺了江蘇省建筑智能化設計標準(DB32/181―1998),1999年獲得建設部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999年又出臺了三個標準:
(1)江蘇省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檢測規程DB32/365―1999
(2)江蘇省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實施及驗收標準DB32/366―1999
(3)江蘇省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評估標準DB32/T367―1999
構成了整套標準,促進了省內IB的發展;2001年中信實業銀行南京分行大樓(28層4.2萬平方米)通過檢測驗收與評估獲得江蘇省首幢甲級智能化辦公大樓稱號。
3.撰寫論文、編寫著作,成果豐厚。
1995年上海華東建筑設計院首先匯編出智能化建筑論文選,其中溫總、瞿二瀾、趙濟安高工等論文在國內影響很大,開創了全國建筑建筑論文的先河。1996年上海華東設計院溫總為首的編寫組又出版了大型經典著作―《智能建筑設計技術》。目前正在修訂將出第二版。上海舉辦了歷屆高水平智能建筑報告會,如中國超高層建筑技術研討會具有國際影響。
上海同濟大學程大章教授等編寫出版了《住宅小區智能化系統設計與工程施工》(同濟大學出版社2001.6)以及《智能化大樓的建筑設備》(中國建工出版社1997.11)。
上海九海金獅物業公司諸建華總經理在總結上海久事復興大廈興建及物管經驗與陸偉良教授合作于2002年8月編寫出《智能建筑物業管理》一書(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
浙江省建筑設計院楊紹胤教授級高工先后編寫出二本著作:《智能建筑―原理、規劃和設計》(1999.2)以及《智能建筑實用技術》(2001年)。
4.華東地區具有廣闊的巨大的智能建筑市場
目前上海正申辦2010年上海國際世博會。預計2008年上海高層建筑將達2000幢,據國外某公司稱,世界最先進的智能建筑新技術可去中國上海參觀。江蘇目前正興建南京地鐵工程(8個站,投入72億),南京玄武湖隧道工程(3公里),由于江蘇省申辦成功2005年全國第十屆運動會,日前正在南京新建奧體中心。相應的體育場館新建22個,將在江蘇省無錫、蘇州、常州等地新建。南京市在河西新城開工投入120億,打造十大標志性建筑。南京國際經貿廣場,維多利亞國際商務中心,夏華國際廣場、南京中大科技大廈、聯強大廈、紫鑫中華廣場、歐洲城、東成大廈、浙江國際貿易中心、東渡大廈等。南京市將興建十大體育工程:全民健身中心、皮劃艇激流回旋場地、馬術賽場、中山門競技中心、擊劍比賽訓練館、龍江體育中心二期網球工程、南京中山國際公園、環湖體育帶及南京足球訓練基地。
目前浙江在建的智能化大樓約有上百座,市場紅火,其中有杭州凱悅大酒店、杭州國際金融大廈、杭州國稅局大樓、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杭州日報大樓、杭州海關大樓、杭州第二長途電信樞紐大樓、浙江省人民大會堂、杭州濱江區行政中心、元華廣場、湖州市中心醫院、義烏中心醫院、湖州市能源調度中心、湖州市行政中心、嘉興市行政中心、東陽市行政中心、安吉縣行政中心、永康市行政中心、溫州晚報社大樓等。杭州地鐵工程也已啟動。浙江省智能建筑近兩年后來居上,已興建上百棟智能大廈,數百個智能小區,近期還在杭州興建杭州大劇院、杭州市民中心、浙江電力大廈等均以大量巨額資金投入,近期新建智能工程發展之快、數量之多已名列全國前茅。
5.華東地區擁有大量外資企業生產基地及實力雄厚的智能建筑工程承包商
在建設部已獲得系統集成和單項資質的有近百家,其中上海市27家,杭州地區20家,南京地區28家。他們都承擔過上海金茂大廈、上海浦東機場等上百項智能工程,取得了營建大中型智能工程的經驗,有著較好的聲譽。大量外資企業生產基地及辦事處均落戶上海。
四.做好工作、迎接WTO挑戰
1.認清國際智能建筑發展趨勢,推動智能建筑健康發展。
2l世紀是信息社會知識經濟時代,同時又是生態文明時代。從總的方向,國際先進生產力水平正在運用已掌握的建筑智能化高新技術,探尋人類生存、生產和生活聚居環境空間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當前智能化建筑直接利用的技術是建筑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通信技術、自動化技術。在21世紀的智能建筑領域里,信息網絡技術、控制網絡技術、智能卡技術、可視化技術、流動辦公技術、家庭智能化技術、無線局域網技術(含Bluetooth技術)、數據衛星通訊技術、雙向電視傳輸技術等等,都將會有更加深入廣泛地具體發展應用。特別是開放性控制網絡技術正在向標準化、廣域化、可移植性、可擴展性和互可操作性方向發展。
但是,智能化技術只是手段,智能建筑作為一個整體建筑物業產品的技術發展來說,“可持續發展技術”才是2l世紀智能建筑技術發展的長遠大方向。因而,除繼續利用上述現有智能化高技術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外,新興的環保生態學、生物工程學、生物電子學、仿生學、生物氣候學、新材料學等等技術發展,正在滲入滲透到建筑智能化多學科多技術領域中,實現人類聚居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從而在國際上也形成所謂“可持續發展技術產業”。目前,歐洲、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也正在開發利用這些高新技術去處理垃圾、污水、廢氣、公害,節能、節水,消除電磁污染,資源可持續利用,建筑人工生態環境等等:也正在嘗試運用高新技術有規模建設智能型綠色建筑、智能型生態建筑,“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不損害后代人滿足需求的能力”。
2.認清與國際先進技術的差距,努力向國際標準靠攏。
2l世紀的可持續發展智能建筑技術必須將工作、居住、休息、交通、通訊、管理、公共服務、文化等各種復雜的要求,在時間空間中結合起來。
由于智能化建筑系統是多學科、多技術的系統集成整體,因而開放式可互操作性系統技術的規范化、標準化,就成為實現智能化建筑及其產品設備與系統的產業化技術水平的核心關鍵。目前國際樓宇業界公認認同較先進的開放式系統行業協議標準技術有兩個:一個是美國Echelon公司的LonWorks技術的LonTa1k標準協議;另一個是美國采暖、制冷與空調工程師協會(ASHRAE)制定的《樓宇自動控制網絡數據通信協議(BACnet)》BACnet同時還成為美國國家標準及歐共體標準草案。兩者都是基于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的“開放系統互連模型”(OSI)的。因此兩者在開放系統技術上是可以互相補充互為依存的,前者著重現場控制域,后者著眼于信息應用域。而且BACnet的協議層次里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的五種選擇中就包含有LonTalk協議。況且兩者技術都正在不斷地完善發展,至于我國智能化建筑在開放式互操作性系統技術發展研究上嚴格講尚未真正起步,差距頗大,亟待投入。南京工業大學智能建筑研究所正在開發國產化樓宇自控新系統。
3.努力搞好學(協)會工作
按照WTO的原則和規定,加快行業協會自身適應市場經濟體制規則,調整優化行業的組織機構,成為增強行業自律的自治組織,協助政府建立一個有序和公平的競爭市場。建設部已批準即將成立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工程智能分會。這是我國加強管理智能建筑業的大事,華東地區作為地方學(協)會要在上級學(協)會的領導下努力做好貫徹執行工作,加強市場管理,防止低價惡性競爭,保證工程健康實施。有條件時爭取成立地方行業協會。
4.加強團結,加強合作,共同提高學術水平
華東地區以目前三地(上海、浙江、江蘇)學會要加強團結,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要在舉辦報告會、展覽會等方面加強合作,促進學術水平的共同提高。同時,積極參加全國性學術會議,有條件時爭取舉辦國際智能建筑研討會,以提高我國學術地位與聲譽。
5.加強宣傳,提高建設業主的認識,搞好定位和管理能力
由于部分業主對智能建筑的過于迷信,必然導致“重建設輕管理”的思想,他們認為既然“智能”就應該無所不能,更有甚者將該項目的投資僅作為提高“身價”的目的,不清楚智能化建筑工程是當前信息化時代物業管理重要的基礎,認識不到日常運行中所需的微利投資能得到高額利潤的回報。因此,建議應該有國家政府部門盡快出臺相應的政策、管理規范和服務體系,強制性的將系統日常運行管理納入正常軌道,提高全社會的經濟效益。
6.協助政府搞好注冊電氣工程師復習培訓工作,提高工程技術人員水平
據了解,國家人事部將在2003年6月第一次開考注冊電氣工程師。其中,建筑電氣業屬于此系列,智能建筑弱電設計師大部分也要參加此系列考試。目前,有關單位正在編寫復習參資料,建議華東地區也要作好考試復習培訓工作。最后作者衷心希望華東地區智能建筑業在國家有關部門領導下,在業主、設計師、工程技術人員以及專家努力下,營建出更多的高質量優質智能建筑工程。
參考文獻
1.徐興聲,《WTO與我國智能化建筑技術發展對策的思考》,《城市?建筑智能系統》,2004.4,P34―P38
2.路更可,《試論面對入世我國智能建筑業的發展的對策》,《城市?建筑智能系統》,2002.2,P31―P34
關鍵詞:華東智能建筑優勢WTO挑戰
一.華東地區智能建筑的發展概況
華東地區具有廣闊的巨大的智能建筑市場,是中國經濟最發達地區之一,智能建筑市場(包括大廈及小區)啟動早,市場大,今后將有更大的發展,是WTO以后國外企業必爭之地,也是國內企業必爭之地。由于華東地區資金雄厚,據不完全統計,迄今為止,上海已新建智能大廈四百多幢,智能小區二百多個。其中已建成的優質工程有上海博物館、金貿大廈、上海期貨大廈、久事復興大廈等號稱上海智能建筑“四大天王”,新建浦東國際機場,上海大劇院,上??萍汲且捕悸劽煜?。江蘇省迄今為止已建成智能建筑二百余幢,小區一百五十多個;南京中信大廈,總醫院新病房大廈及江蘇省政協大廈都為優質工程。聚福園、天地小區是建設部小區示范工程。
浙江人杰地靈,是我國東南沿海技術和經濟發達地區,也是一個建設大省。1997年建成使用的浙江日報社大樓,在浙江省首次開通了樓宇自控系統,堪稱是浙江省第一座達到3A配置的智能化大樓,從而揭開了浙江省智能建筑建設的序幕;1998年建成的浙江省外經貿聯建大廈和華浙廣場都是代表當時浙江省先進水平的智能建筑,其中華浙廣場還代表浙江省參加了建設部組織的優秀智能建筑評選活動。目前浙江省已建成的智能化大樓主要有浙江世界貿易中心、杭州電力調度大樓、浙江省建行大樓、杭州鐵路新客站、浙金廣場、杭州五洲大酒店、浙江省商檢大樓等約90余座,主要集中在杭、寧、溫地區。
二、入世對中國智能建筑業的要求
我國已加入WTO,進入WTO意味著我國經濟完全融入國際化市場,必須遵守WTO的原則和規定。根據WTO協議市場準入原則和國民待遇原則,將使我國智能建筑技術面臨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更加劇烈的市場競爭。而我國現行的建設事業政策法規和行業管理體制與WTO的規則和國際通行模式存在較大差異,調整改革完善現行體系和體制的任務相當艱巨,形勢緊迫。
我國加入WTO后經濟發展的國際化,必將對各種建筑,尤其是辦公建筑的智能化水平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不僅對新建的辦公樓,而且對量大面廣的已有的辦公建筑的改造也帶來了智能化需求。
WTO對我國智能建筑要求具體表現在:
1.根據《建筑領域加入WTO后的對外承諾》,我國加入WTO后五年,允許外商成立獨資企業,取代外商在我國現有的辦事處機構,他們可以直接在我國簽定內貿合同,從而使產品和工程質量有了進一步的保障。
2.按WTO取消數量限制和關稅減讓原則,我國將降低對外市場準入程度,屆時會有更多智能建筑產品和系統進入中國市場參與競爭,為我們提供更大的選擇余地,并得到更多的實惠。
3.隨著國外企業參與我國智能建筑行業的競爭,他們會把國外成熟的管理體制、規范的運行程序和操作技巧帶入中國,有助于提高中國智能建筑行業的整體水平。
三.華東地區優勢
1.學會健全,學術活動活躍。
以上海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溫伯銀總工為首的上海專家,在全國率先于1994年成立上海智能建筑工程研究會。這是全國第一個智能建筑學會組織,成員有高校、設計院及企業技術人員幾百人,它集中了上海智能建筑界科技精英。在組織報告會、展覽會(上海歷屆智能建筑大型展覽會)、驗收評估上海甲級智能化大廈(如上海久事復興大廈等)起了巨大作用。溫總和上海同濟大學程大章教授(正副會長)的貢獻已載入中國智能建筑歷史,功不可沒。以陳眾勵、瞿二瀾、趙濟安、王東偉高工及上海大學趙哲身教授等為代表的中青年骨干專家已經成長,在國內也有較大影響。
1996年,以南京建筑工程學院(現改為南京工業大學)建筑智能研究所、江蘇省建筑設計院及東南大學建筑設計院為主體成立的江蘇省土木建筑學會智能建筑學術委員會,在國內也是較早成立的智能建筑學術組織,成員有二百多人,每年舉辦學術年會,奉行“技術開放,市場開放”方針。常年舉辦學術報告會及國內外廠商新產品報告會。自辦了省內雜志《智能建筑信息》。
2001年以浙江省建筑設計院為主體成立的浙江省土木建筑學會智能建筑學術委員會。雖成立時間不長,但青年一代學會領導骨干力量成長很快,成員已發展到幾百人。在組織浙江省智能建筑報告會、展覽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2.編寫出臺智能建筑標準。
1995年上海市出臺智能建筑設計標準(DBJ08—47—95),它是以上海華東建筑設計院內部標準修改而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智能建筑標準,為全國規范智能建筑設計市場起了示范與指導作用。2000年在建設部領導下,以溫伯銀總工為首的編制組率領團結全國專家編制出臺了我國(乃至世界上)第一個智能建筑設計標準(GB/T50314—2000)開創了中國智能建筑新紀元,填補了空白。評審專家認為該標準已達到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水平。
1998年,在江蘇省建委領導下,在溫總關心指導下,江蘇出臺了江蘇省建筑智能化設計標準(DB32/181—1998),1999年獲得建設部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999年又出臺了三個標準:
(1)江蘇省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檢測規程DB32/365—1999
(2)江蘇省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實施及驗收標準DB32/366—1999
(3)江蘇省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評估標準DB32/T367—1999
構成了整套標準,促進了省內IB的發展;2001年中信實業銀行南京分行大樓(28層4.2萬平方米)通過檢測驗收與評估獲得江蘇省首幢甲級智能化辦公大樓稱號。
3.撰寫論文、編寫著作,成果豐厚。
1995年上海華東建筑設計院首先匯編出智能化建筑論文選,其中溫總、瞿二瀾、趙濟安高工等論文在國內影響很大,開創了全國建筑建筑論文的先河。1996年上海華東設計院溫總為首的編寫組又出版了大型經典著作—《智能建筑設計技術》。目前正在修訂將出第二版。上海舉辦了歷屆高水平智能建筑報告會,如中國超高層建筑技術研討會具有國際影響。
上海同濟大學程大章教授等編寫出版了《住宅小區智能化系統設計與工程施工》(同濟大學出版社2001.6)以及《智能化大樓的建筑設備》(中國建工出版社1997.11)。
上海九海金獅物業公司諸建華總經理在總結上海久事復興大廈興建及物管經驗與陸偉良教授合作于2002年8月編寫出《智能建筑物業管理》一書(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
浙江省建筑設計院楊紹胤教授級高工先后編寫出二本著作:《智能建筑—原理、規劃和設計》(1999.2)以及《智能建筑實用技術》(2001年)。
4.華東地區具有廣闊的巨大的智能建筑市場
目前上海正申辦2010年上海國際世博會。預計2008年上海高層建筑將達2000幢,據國外某公司稱,世界最先進的智能建筑新技術可去中國上海參觀。江蘇目前正興建南京地鐵工程(8個站,投入72億),南京玄武湖隧道工程(
3公里),由于江蘇省申辦成功2005年全國第十屆運動會,日前正在南京新建奧體中心。相應的體育場館新建22個,將在江蘇省無錫、蘇州、常州等地新建。南京市在河西新城開工投入120億,打造十大標志性建筑。南京國際經貿廣場,維多利亞國際商務中心,夏華國際廣場、南京中大科技大廈、聯強大廈、紫鑫中華廣場、歐洲城、東成大廈、浙江國際貿易中心、東渡大廈等。南京市將興建十大體育工程:全民健身中心、皮劃艇激流回旋場地、馬術賽場、中山門競技中心、擊劍比賽訓練館、龍江體育中心二期網球工程、南京中山國際公園、環湖體育帶及南京足球訓練基地。
目前浙江在建的智能化大樓約有上百座,市場紅火,其中有杭州凱悅大酒店、杭州國際金融大廈、杭州國稅局大樓、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杭州日報大樓、杭州海關大樓、杭州第二長途電信樞紐大樓、浙江省人民大會堂、杭州濱江區行政中心、元華廣場、湖州市中心醫院、義烏中心醫院、湖州市能源調度中心、湖州市行政中心、嘉興市行政中心、東陽市行政中心、安吉縣行政中心、永康市行政中心、溫州晚報社大樓等。杭州地鐵工程也已啟動。浙江省智能建筑近兩年后來居上,已興建上百棟智能大廈,數百個智能小區,近期還在杭州興建杭州大劇院、杭州市民中心、浙江電力大廈等均以大量巨額資金投入,近期新建智能工程發展之快、數量之多已名列全國前茅。
5.華東地區擁有大量外資企業生產基地及實力雄厚的智能建筑工程承包商
在建設部已獲得系統集成和單項資質的有近百家,其中上海市27家,杭州地區20家,南京地區28家。他們都承擔過上海金茂大廈、上海浦東機場等上百項智能工程,取得了營建大中型智能工程的經驗,有著較好的聲譽。大量外資企業生產基地及辦事處均落戶上海。
四.做好工作、迎接WTO挑戰
1.認清國際智能建筑發展趨勢,推動智能建筑健康發展。
2l世紀是信息社會知識經濟時代,同時又是生態文明時代。從總的方向,國際先進生產力水平正在運用已掌握的建筑智能化高新技術,探尋人類生存、生產和生活聚居環境空間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當前智能化建筑直接利用的技術是建筑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通信技術、自動化技術。在21世紀的智能建筑領域里,信息網絡技術、控制網絡技術、智能卡技術、可視化技術、流動辦公技術、家庭智能化技術、無線局域網技術(含Bluetooth技術)、數據衛星通訊技術、雙向電視傳輸技術等等,都將會有更加深入廣泛地具體發展應用。特別是開放性控制網絡技術正在向標準化、廣域化、可移植性、可擴展性和互可操作性方向發展。
但是,智能化技術只是手段,智能建筑作為一個整體建筑物業產品的技術發展來說,“可持續發展技術”才是2l世紀智能建筑技術發展的長遠大方向。因而,除繼續利用上述現有智能化高技術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外,新興的環保生態學、生物工程學、生物電子學、仿生學、生物氣候學、新材料學等等技術發展,正在滲入滲透到建筑智能化多學科多技術領域中,實現人類聚居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從而在國際上也形成所謂“可持續發展技術產業”。目前,歐洲、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也正在開發利用這些高新技術去處理垃圾、污水、廢氣、公害,節能、節水,消除電磁污染,資源可持續利用,建筑人工生態環境等等:也正在嘗試運用高新技術有規模建設智能型綠色建筑、智能型生態建筑,“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不損害后代人滿足需求的能力”。
2.認清與國際先進技術的差距,努力向國際標準靠攏。
2l世紀的可持續發展智能建筑技術必須將工作、居住、休息、交通、通訊、管理、公共服務、文化等各種復雜的要求,在時間空間中結合起來。
由于智能化建筑系統是多學科、多技術的系統集成整體,因而開放式可互操作性系統技術的規范化、標準化,就成為實現智能化建筑及其產品設備與系統的產業化技術水平的核心關鍵。目前國際樓宇業界公認認同較先進的開放式系統行業協議標準技術有兩個:一個是美國Echelon公司的LonWorks技術的LonTa1k標準協議;另一個是美國采暖、制冷與空調工程師協會(ASHRAE)制定的《樓宇自動控制網絡數據通信協議(BACnet)》BACnet同時還成為美國國家標準及歐共體標準草案。兩者都是基于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的“開放系統互連模型”(OSI)的。因此兩者在開放系統技術上是可以互相補充互為依存的,前者著重現場控制域,后者著眼于信息應用域。而且BACnet的協議層次里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的五種選擇中就包含有LonTalk協議。況且兩者技術都正在不斷地完善發展,至于我國智能化建筑在開放式互操作性系統技術發展研究上嚴格講尚未真正起步,差距頗大,亟待投入。南京工業大學智能建筑研究所正在開發國產化樓宇自控新系統。
3.努力搞好學(協)會工作
按照WTO的原則和規定,加快行業協會自身適應市場經濟體制規則,調整優化行業的組織機構,成為增強行業自律的自治組織,協助政府建立一個有序和公平的競爭市場。建設部已批準即將成立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工程智能分會。這是我國加強管理智能建筑業的大事,華東地區作為地方學(協)會要在上級學(協)會的領導下努力做好貫徹執行工作,加強市場管理,防止低價惡性競爭,保證工程健康實施。有條件時爭取成立地方行業協會。
4.加強團結,加強合作,共同提高學術水平
華東地區以目前三地(上海、浙江、江蘇)學會要加強團結,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要在舉辦報告會、展覽會等方面加強合作,促進學術水平的共同提高。同時,積極參加全國性學術會議,有條件時爭取舉辦國際智能建筑研討會,以提高我國學術地位與聲譽。
5.加強宣傳,提高建設業主的認識,搞好定位和管理能力
由于部分業主對智能建筑的過于迷信,必然導致“重建設輕管理”的思想,他們認為既然“智能”就應該無所不能,更有甚者將該項目的投資僅作為提高“身價”的目的,不清楚智能化建筑工程是當前信息化時代物業管理重要的基礎,認識不到日常運行中所需的微利投資能得到高額利潤的回報。因此,建議應該有國家政府部門盡快出臺相應的政策、管理規范和服務體系,強制性的將系統日常運行管理納入正常軌道,提高全社會的經濟效益。
6.協助政府搞好注冊電氣工程師復習培訓工作,提高工程技術人員水平
據了解,國家人事部將在2003年6月第一次開考注冊電氣工程師。其中,建筑電氣業屬于此系列,智能建筑弱電設計師大部分也要參加此系列考試。目前,有關單位正在編寫復習參資料,建議華東地區也要作好考試復習培訓工作。最后作者衷心希望華東地區智能建筑業在國家有關部門領導下,在業主、設計師、工程技術人員以及專家努力下,營建出更多的高質量優質智能建筑工程。
參考文獻
1.徐興聲,《WTO與我國智能化建筑技術發展對策的思考》,《城市·建筑智能系統》,2004.4,P34—P38
2.路更可,《試論面對入世我國智能建筑業的發展的對策》,《城市·建筑智能系統》,2002.2,P31—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