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18 11:19:25
序論:在您撰寫家庭德育教育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家庭,是生命個體最先接觸到的成長環境。針對單個人來講,家庭的影響幾乎可以伴其一生。家庭中的德育多數情況下是以隱性方式而存在。它并沒有一個系統完整的理論體系,也沒有固定不變的現成模式。它的整個過程很大程度上隱匿于生活的瑣碎細節當中:父母的言行、子女教養方式、家庭經濟狀況以及“餐桌文化”等。個體成長過程中實際接收到鑄成思想觀念的訊號,多數并不是家長過多有意而為的教誨,更多的是他們自己成長時因循著自身的感覺對外界事物的觀察和模仿。皮亞杰說:“暗示和模仿是最有力量的。”成長個體對家人言行的模仿,尤其是成年以前的模仿幾乎構筑了他們整個道德大廈的輪廓。這種現象類似于生理學上的遺傳,可以看作是人類“德性遺傳”的具體化。家庭生活對兒童方方面面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又因為血緣關系的特殊性,這種影響滲透到個體內心,由內而外發揮作用。所以這種影響是根深蒂固的,甚至可以說帶有先天的“遺傳性”。但就目前的狀況來看,家庭德育教育不容樂觀。社會的變革讓人們在思想上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這種思想轉變不經意的會在家庭教育中表現得最為真實和深刻。社會風氣往往是家庭教育的指向,當下道德失范事件時有發生,由此家庭教育也因此出現了種種不和諧甚至有悖常理的現象。有學者就指出現在家庭德育存在諸多問題:家長重言教輕身教、忽視子女需求、忽視子女潛能開發、家庭教育環境封閉等。同時,由于各種原因家庭教育已經沿著“實利主義”的方向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家庭教育是比學校教育更帶有實利主義性質的教育,它帶有相當程度的強制性?!薄白匀?,父母很關心自己的小孩,但這種關心往往是對兒童未來命運的關心,而不是兒童當下的感受,家長更加關心兒童的前途,比如成年后的工作類別和工作收入。”“家長作為成年人所感受的生活壓力越大,他對自己孩子的未來命運就越關心,就越強制自己的孩子更快更充分的滿足當前社會對一個成人的要求,而不得不犧牲孩子當下的幸福?!彼葬槍δ壳斑@種狀況,有必要對家庭中具有品德隱性影響的主要因素做一番討論和研究,使得家庭隱性德育理論體系更為系統和完備。
二、家庭教育中隱性德育的重要因素
(一)物質環境
個體所處的物質環境對其自身發展成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物質環境除了能給個體提供足夠的生理需求供給,在其精神成長尤其是品德發展方面所發揮的作用亦是舉足輕重。家庭物質環境與家庭經濟結構息息相關,也可以說不同的家庭經濟結構決定了不同的物質環境。家庭經濟結構是指家庭經濟來源、家庭向社會獲取消費品的方式,經濟支配方式以及由此所決定的經濟生活方式等。很顯然家庭經濟的優越能為個體的良好成長提供更為便利的條件。經濟狀況好的家庭,成人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滿足兒童身心發展的精神需要和物質需要,這對一個在各方面都需要“營養”的成長個體而言是良好的外在環境。所以家庭經濟條件的狀況對兒童成長的影響不僅僅表現在可視的“衣、食、住、行”上,而且對兒童良好的心理品質的形成也有一定影響?!敖洕A決定上層建筑”,經濟條件好的家庭在精神生活上也完全可以為孩子提供更加優越的環境,而且父母的理解和關愛與經濟收入幾乎是呈正相關的趨勢。陳鶴琴先生認為,家庭教育應向兒童提供一個游戲、藝術、閱讀的環境。因為整潔雅致的環境與臟亂無序的環境相比,總能讓身處其中的人更加快樂健康,而且好的環境對促成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也有巨大的推動作用。一個在優越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往往表現得更自信,并富有遠見和抱負。家庭環境中諸多因素都與這個家庭的經濟狀況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且經濟狀況也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家庭偏好,如:家長的言行舉止、“餐桌話題”的內容、家庭交往人群的種類以及社區環境的好壞等等。因此,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獨特“文化”風格,每個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必然也都帶有其家庭風格的烙印。注重身體健康的家庭,其孩子就非常講究飲食的品質;注重外在形象的家庭,其孩子對言行舉止以及服飾穿戴就格外留心;注重精神享受的家庭,他們的孩子則更愿意在文化領域進行消費等。家庭生活的“文化”風格,對耳濡目染的成長個體所產生的影響是巨大而深刻的。這種深刻影響極有可能會伴其一生,不僅會成為他們自己的內在行為規定,而且也會成為他們審視外在事物的主觀依據??梢?,良好的家庭環境,不僅能夠幫助青少年養成良好的習慣,而且對進一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也具有助推作用。
(二)家風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繁衍過程中逐步形成并通過家庭成員表現出來的。家風是家庭教育的綜合“教材”或無書“典籍”,對兒童的社會化起著根深蒂固的先導作用,對全體家庭成員起感染、約束、控制和同化作用,直接左右他們的價值取向、人生態度和行為方式??傮w來講,家風是一種類文化的傳承,而這種傳承又極大的體現了精神傳承的內隱性、長期性、深刻性。所以,家風側重的不是父母外顯地要求孩子們怎么做,即主動教育。這并不是說完全抹殺主動教育,而是指家風的傳承體現在父母通過自己長期的自我行動來潛在地對孩子施加影響。與外在的直觀教育相比較而言,這種影響和對象(孩子)之間有明顯的被動性,顯然效果的好壞取決于受影響個體對這個影響的消化吸收。不過,就事實而言,家長的主動教育與其名副其實的外在行動相結合的教育方式會強化這個影響,身體力行往往收獲的效果最大。對于模仿能力極強的成長個體而言,對實際行動的模仿要易于對口頭說教的理解。所以,家長的行為舉止會在無形中滲透到子女心中,并深刻地影響著孩子言行舉止。家風的遺傳性持久且強大,縱橫的雙向影響能波及到很多人。國外曾有研究者對此做過調查研究:美國康乃狄克州愛德華家族,講究道德注重修養的家風,使得其家族在長達200年的時間里,八代人沒有被關、被捕、被判刑的;同一時期,紐約州朱安家族,由于家風敗壞,八代人中出現了300多乞丐,400多人因酗酒死亡,63人被判徒刑,七人被判死刑。由此可見,家風的傳承性不容小覷,其惡劣影響可以波及到幾代人。家風作為一種類文化傳承,其沿襲的方式大致是家長主動的教育以及自身言行的潛在影響。主動的教育多體現為灌輸性和強制性,而后者則不同,它往往更能激起成長個體效仿的意愿,就產生的效果而言,無處不在的潛在影響實效更佳。所以良好的家風的傳承涉及到的不僅僅是受教育者一方,更多的也在考驗施教的長輩能否做到言行一致,能否把自身塑造成良好的榜樣。就內容而言,家風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其所依照的理論價值體系也并非一成不變。隨著時代的發展,家風也在舍棄陳舊的內容,不停地被加入新的元素。所以良好的家風在傳承的過程中也在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而它的與時俱進是它發展改良的動力,同時也讓它面臨各種各樣的風險。
(三)家庭教養方式
家庭教養方式是指父母對子女撫養教育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相對穩定的行為方式,是父母各種教養行為的特征概括。家庭是兒童社會化的第一場所,以血緣和親情為紐帶,但是家對于某些兒童來說是溫馨的,對某些兒童來說卻是牢籠和戰場。專制權威性父母,把一切管得過死過嚴,嚴格限制兒童的行為與自由,要求孩子絕對服從,稍有不滿,則嚴加懲罰,這種背景下成長的孩子,對周圍人事缺乏信任感,行為舉止畏首畏尾,成就動機不強,性格存在著很大缺陷;民主式父母,尊重兒童的想法和行為,注重親子間的溝通,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并給予指導性建議,孩子容易成長為有自信、有主見、性格健全、熱愛探索并富有創造力??此萍议L對孩子的教養方式并未有意而為地夾雜著諸多人格教育的內容,但其實這種種方式就已經潛在的對孩子的某些觀念造成了深刻的影響。這些影響一旦積久成深就會繼而形成他們性格中的一部分,很難再發生改變。家庭成員之間享有平等的權利,履行平等的義務,所以對待家庭內外大事,要通過家務會議平等協商,妥善解決。對待子女的教育問題,家庭成員之間應秉持相同的教育理念,同時還要做到征求并尊重成長個體自身的意見和發展需要。使得青少年在文明、民主的家庭環境中,自然、積極、健康的成長。
(四)家庭人際關系
家庭人際關系是指家庭成員之間的心理關系,尤其是感情關系。理想的家庭成員關系應是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姊妹之間,互相尊重友愛,整個家庭和諧有序。良好的家庭關系對孩子個性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蘇聯心理學家說:“個性特點是個體在發展過程中與人們相互關系的產物。”家長對待孩子的態度,既影響兒童的智力發展,還會對他們的情緒機能、個性發展、價值觀念和道德準則產生巨大影響。所以,融洽親密的人際關系會使孩子形成積極愉快的情緒,有助于他們增強生命活力和保持身體和心理健康。家庭成員之間溝通良好,相互理解,彼此信賴和尊重,能夠使成長個體精神振奮,形成良好健康的心態。家庭人際交往是成長個體和家庭以外成員進行交往的摹本和參照,所以良好的家庭成員相處方式不僅提供給孩子優良的成長環境而且為他們在家庭以外進行為人處事時樹立了典范,同時也增強他們自主自動形成良好性格和品質的能力。不良的家庭成員關系對家庭成員尤其是成長中的個體具有非常惡劣的影響,在類似環境里成長的兒童性格往往有很多缺陷,偏執、孤僻、冷漠、甚至往往還帶有暴力傾向。格魯克指出犯罪青少年家庭的共同特點是“這些家庭的父母,對待孩子可能是敵視的或冷漠的,而很少是有感情的,他們不是打孩子就是忽視孩子,少有給孩子指導。”孩子的成長在后天往往會因為環境的差異而變得千差萬別,模仿的本能會因為自身的深切感受而得到千萬倍的加強,所以從最初的模仿開始,家庭成員的關系就成了他們對外進行交往的第一手教材。從現實的情況來看遇好則好、遇壞則壞是一種不容置疑的明顯的傾向。雖然在這樣一個長期的成長過程中,尚會有不確定性,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和諧美好家庭成員關系背景下成長起來的兒童人格上會更健全,在高尚道德情操的培養上更具有可塑性。
(五)家庭成員言行
主題詞:真愛 善誘 感化
2000年5月6日,__市__區某職工宿舍,沒有了往日的歡聲笑語,低回悲傷的哀樂聲在青紗白花間緩緩地流淌著。年僅18歲的__在公安警察的監視下,滿懷悲痛和懺悔,長跪在母親的遺像前。事件的緣由是溺愛導致的,從小父母對孩子疼愛有加,可孩子卻是不按父母的設計的軌道運行,被學校除名,不肯打工,好逸惡勞,最后因盜竊被關進大牢。當娘知曉后,一著急,心臟病復發,永遠離開人世,離開辛辛苦苦培育的孩子。這真是“溺愛養禍害,活活氣死娘”?。?/p>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必須總結一個教訓:對孩子不僅僅是不打不罵,也不僅僅滿足孩子的物質需要,更多是了解他們的想法,適時給予指導和疏導,掌握好愛的分寸,給孩子們一個完整、完美的“愛”。
再舉一個“震驚全國的__殺母案”。2000年1月,浙江__發生了一起震驚全國的人倫悲劇。事件是這樣的:__市第四中學高二學生徐力,因母親希望兒子能考上名牌大學出人頭地,從小加壓,成績低了非打即罵,馬上要大考了,這不準那不準,天天嘮叨排名排名,最后兒子又怕又煩,拿起榔頭隨著媽媽的嘮叨砸了下去……
一個平時風平浪靜的家庭,一對血濃于水的親生母子,怎么會發生這樣的結果呢?母親不是不疼孩子,她信奉的是“打是疼,罵是愛”、“棍棒下面出孝子”的古訓,打完罵完她還是買好吃的、好穿的給孩子。她愛孩子,但她不懂孩子的自尊心。雖然她對孩子百般照顧,但孩子卻感覺不到溫暖。后來徐力說:“媽媽對我像對一頭小牛,給它嫩草吃是為了讓它負擔,是為了用鞭子趕它上路?!?/p>
記得我剛做輔導員時,班里有一名隊員叫郭剛,平時他不聽管教,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好搞小動作,隨便下座,影響別人學習;對老師管教總是不服氣,喜歡鉆到桌子底下引起同學轟笑;書寫潦草,物品臟亂……老師們一提他都會呵呵一笑,表示無藥可救。
有一次,我找有機會跟他耐心的談心,希望他能遵守紀律,按時完成作業,知錯就改,爭取做一個人人喜歡好孩子。雖然他口頭上答應了,但是過不了幾天,老毛病還是翻了。根據這種情況,我仔細觀察,多方了解,知道原因是家長工作較忙,又十分溺愛他,有時家庭作業不能按時完成,老師批評,可家長縱容他,于是從一年級開始,他就形成了小小的叛逆心理,在家乖巧,在校作惡。我找到了原因,首先與他的父母進行了交流,指導父母并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平日里我還是經常與他溝通、交流,一直鼓勵他,甚至是用夸大的手法贊揚他。后來,他逐漸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有了明顯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學習上更努力了,紀律上更遵守了,甚至自己主動申請當值日生,勞動積極了,成績進步了。為此,我會心地笑了。我笑著說:“你長大了,懂事了,進步了,我真替你高興?!?/p>
面對教海生涯中的林林種種,發生在我身邊的親子教育事件層出不窮,在這些家庭教育中,都存在以下的共性:
作為一名少先隊輔導員,都應“以人為本”,尊重每一位學生。心理學家認為“愛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對于郭剛同學我敞開心扉親近他,以真愛之心來觸動他的心弦?!皠又谇?,曉之于理”,用關愛去溫暖塌心中的堅冰。家長也要跟孩子建立起友誼的橋梁,主動了解孩子的心理,讓他與老師和同學交朋友,讓他感受老師和同學對他的信任,感受到老師和同學是自己的益友;讓他感受學校給自己帶來的快樂,讓他在快樂中學習、生活,在學習、生活中感受到無窮的樂趣!通過老師和同學的教育、感染,促進了同學間的情感交流,在轉化后進生工作中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不要溺愛孩子,要深入了解孩子的行為,習慣,愛好及其后進的原因,從而確定行之有效的對策,因材施教,正確引導。,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每個孩子的成長歷程都不盡相同。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每一個后進生的實際情況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因此,我就以愛心為媒,搭建師生心靈相通的橋梁。與他談心,與他交朋友,使其認識錯誤,樹立做個好學生的念頭;充分發揮學生的力量,讓他感到老師的關心、重視……用關愛喚起他的自信心、進取心,使之改正缺點,然后引導并激勵他努力學習。古希臘著名的教育家、哲人柏拉圖有句名言:“一個人從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導,能決定他后來往哪里走”。作為老師,我們首先也得懂得學生的內心世界,走近他們,和他們促膝談心,做他們忠實的朋友,讓他們感受到親情的溫暖,懂得感恩父母。學會換位思考,做個懂事的孩子。
還有一位____的姓__父親,為了挽救沉迷網絡的兒子,辭去了銀行的優越工作,每天騎著自行車從網吧找兒子,勸不動就打,打急了兒子也還手,連小區保安都驚動了,
兒子看他的眼神,連鄰居看了都覺心驚肉跳。三年來,他跑遍了全市大小每個網吧,甚至還親手畫了一幅__市網吧地圖,看著那張皺皺巴巴磨破了邊的特殊地圖,我被深深震撼了,那圖上的一筆一劃分明是一根根扎在他心頭的針啊……是呀,不懂得孩子 ,就培養不好孩子!愛孩子是一種本能,連老母雞都會做!但是如何去愛,卻是一門偉大的學問!我們沒有受過任何“職業訓練”,完全“無證上崗”,我們理所當然認為憑著滿腔愛和熱,就可以無師自通地當好父母,于是,許多家庭沖突、人生悲劇就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是造就人的三個主要方面。學校教育是根據國家和社會的要求對少年兒童及年輕一代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領導的教育。因此,它處于造就人才的主體地位;社會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外部環境,它可以為人才塑造提供更多的機會和場所;家庭教育則是同孩子的生命一起開始的,它對一個人的成長是重要的基礎,在孩子幼小時所得的印象,哪怕是極微小的,對他將來都有著極重大、極長久的影響。中國有句俗語:“三歲看大,八歲看老”,就是指幼兒期留下的烙印,將會影響人的終身。所以說,家庭教育既是搖籃教育,也是終身教育。
從家庭教育發展的歷史淵源看,古今中外,重視家庭教育的良好經驗不乏其例,早在我國古代就有司馬光的《家范》和顏之椎的《顏氏家訓》等。歐洲資本主義發展初期的教育家夸美紐斯、洛克、盧梭與裴斯泰洛齊等均闡述過資產階級家庭教育的理論。家庭是構成社會的細胞,社會的要求也必然會反映到家庭教育中來。家長對子女的教育和期望總是反映一定時期,一定社會和一定階層的要求,它是具有歷史性和社會性的。當然家庭教育的具體任務和內容隨著時代的發展是有差異的,例如:我國長達兩千年的封建社會的家庭,主要是家長專制,其教育任務和內容是使子女從小形成“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的封建倫理道德觀念和相應的行為規范,“唯命是從”是子女的本份,絕對服從家長命令是天經地義的,稍有異議則斥為大逆不道,動輒施以家法。《紅樓夢》里賈母的寶貝孫子寶玉也不例外。隨著人類的進步,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家庭教育的內容也在不斷演變。如歐洲十七、十八世紀資本主義上升時期,教育家洛克認為:“務使敬畏父母之心變得很自然,他們的心里要肯服從,沒有一點點勉強”。有的教育家則認為,“把一切過失和困難全部歸到兒童身上,而認為父母毫無責任,這是錯誤的”。從這里可以看出,比我國封建社會的家長專制式的家庭教育是有明顯進步的。
馬克思說:“人的本質是社會關系的總和”,家長和孩子既是家庭成員,又是社會的一分子。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和交往,便形成了一定的社會關系,孩子降生人世首先接觸到的環境是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隨著孩子年齡逐漸增長,接觸面也日益擴大。在父母的影響下,漸漸學會如何待人接物,處理好人際關系,這一過程也是孩子個性社會化的過程。孩子的處世態度、思想觀念、心理發展的水平和特點如何,總是受到家庭的影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家庭教育。因此,家庭環境中全部因素,包括家長的思想品德、文化程度、職業特點、家庭成員結構和成員之間的關系,乃至家庭氛圍等等均在孩子出生之日起,就不斷地、潛移默化地、深刻地影響孩子,夸美紐斯說過:“一個人的整個生活既全以兒童時期受的教導為轉移,所以除非每個人的心在小時候得到培養,能應付人生的一切意外,否則任何機會都會錯過。
對孩子進行早期正確的教育與引導,對其一身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小時候不把他當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盧梭在教育名著《愛彌兒》一書中寫道:“因為人生當中最危險的一段時間是從出生到十二歲,在這段時間中還不采取摧毀種種錯誤和惡習手段的話,他們就會發芽滋長,以至以后采取手段去改的時候,他們已經是扎下了深根,以至永遠也把它們拔不掉了”。由此可見,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從小形成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與行為習慣,培養他們積極的個性特征,鍛煉他們的獨立能力,為他們將來成才打下堅實的基礎。人們常講:“先做人,后成才”,如果做不好人,也成不了才。一個無德之才,對社會是不可能做出什么貢獻的,相反,損失性更大。聯系當前社會實際情況,下面談談教育孩子“做人”的幾個主要方面:
第一,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與行為習慣。
從心理學角度看,人的道德品質的發展,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道德意識的發展,既掌握道德信念;2、道德行為習慣的發展,即把所掌握的道德信念,在一定的場合付諸行動的能力。孩子在幼兒時期,在成年人的影響下,開始有一些道德判斷和道德行為的萌芽表現,他們能具體評價某些簡單的行為是“好”或“壞”,有時會用“點頭”或“搖頭”的動作來表示某些行為“好”、“壞”的評價。它帶有很大的具體性,但還沒有形成道德意識。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會用這些判斷來調節自己的行為,但這種調節還是不穩定地、易變化的,家長應從孩子幼時起,通過家庭的日常生活,逐步培養他們的道德品質和良好的行為習慣。諸如:誠懇、正直、忠實、謙讓、有禮貌、公平和集體主義等等,并養成文明行為習慣。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的不平衡,社會物質生產的不豐富,與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之間產生的矛盾,將會較長期的存在。多種所有制經濟的并存,使人們的思想變得極為復雜。在當前國家需要安定、團結、和諧的社會環境,需要人們齊心協力提高生產、發展經濟。而人的素質又是最根本的。家庭為國家培養人才,首要是在思想品德方面打好基礎,使孩子學會正確處理好個人、集體、國家三者之間的關系。尤應重視社會公德教育,創建一個良好的社會秩序,作為構成社會細胞的每個家庭是有責任的。家庭與社會兩者是相互影響、互為因果的。如果每個家庭都重視處理好人際關系的教育,從小培養孩子的良好社會公德和文明行為習慣,那么社會風氣也會隨之變好的。在培養孩子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過程中,家長的一言一行,以身作則大為重要。
第二,培養積極的個性心理特征。
家長在關心孩子早期智力發展的同時,還應十分重視孩子非智力因素如個性等的早期培養與訓練。在心理學上,個性是指個人穩定的心理特征,如情感、意志、性格等的總和。它是在人的心理素質的基礎上,在一定的環境中(包括家庭、學校和社會)通過實踐活動形成和發展的。由于生理素質和具體生活條件的各不相同,所以每個人的個性是有差異的。一個人的興趣愛好對情感方面的形成與發展,與他的家庭環境、家庭教育密切有關,即在怎樣的環境中,就能得到怎樣的刺激和印象,從而發生與印象有關的動作、興趣等。所謂音樂世家、教師世家、體育世家等等,都是由于孩子從小耳濡目染的緣故;反之,青少年犯罪的一些事例,也往往與家長的所作所為有關。
良好的意志品質對一個人的成才密切相關。有些人智力發展中等,但他意志堅定、果斷、有主見、有耐心、有毅力,最后終于成功。這些良好的意志品質并非與生俱來,也是從小到大逐漸培養形成的。孩子從小生活在家庭里,與家長朝夕相處,即使在日常生活細節中,也存在著意志的培養與鍛煉。我認為,在家庭里也要讓孩子去進行一些有一定困難的活動,使他們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得到意志磨煉。
性格是個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核心意義。它是表現在人的態度和行為方面的較穩定的心理特征。恩格斯說:“人物的性格不僅表現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現在他怎樣做”。如有人做事細致認真,有人粗心馬虎;有的人剛強,有的人寡斷;有的人勤奮,有的人懶惰等等。每個人的性格是個不相同的,所以千差萬別。除了人的生理素質基礎有區別外,主要是通過后天的實踐活動逐漸形成、發展和變化的。性格有積極的和消極的之分,積極的性格特征對一個人的成才能起極大的促進作用,如勤奮、勇敢、自信、謙虛、謹慎、細致、進取心、探究性等等,這些對創造性人才的培養特別有關,而消極的性格特征則會消蝕人的才能和潛能,如懶惰、膽怯、自卑、驕傲、粗心、安于現狀、墨守成規等,這些將會使人一事無成。家長要充分利用家庭環境、氣氛乃至家庭成員中一些良好的精神面貌去影響孩子形成積極的性格特征,或改變那些消極的性格特征。孩子有好模仿,喜歡成功的特點,也很喜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當他做成事后,家長要給予贊許,孩子也會得到成功的喜悅,這種心理將激勵他更喜歡做事。一有成就就很高興,就有自信心,成就越多,自信心也越大。在這樣的培養下,孩子就會勤勞,樂于做事,自信心也就逐漸得到發展。
第三,重視獨立能力的鍛煉。
***
幼兒的個性道德面貌是各種主客觀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一般來說,人在幼年時期,家庭、父母具有最大的影響力。特別是父母的教育觀念、價值取向,直接左右著兒童的發展方向。其中品德教育價值觀,即家長對孩子品德教育的態度,諸如對品德培養重視的程度、各種道德品質的評價性質等等,都有意無意地制約著他們對兒童的教育方式和教養行為,并產生著不同的教育效果。調查研究表明,當今幼兒家長在對孩子的品德教育方面存在著許多價值觀方面的問題,并與幼兒園教育、社會要求構成某種程度的不一致或矛盾狀態,分析這些傾向,對于確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培養兒童健全的個性和優良品德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幼兒家庭品德教育存在如下傾向性問題:
一、從總體上講,幼兒家長重智輕德的心態比較普遍
在對幼兒培養上,不少家長片面重視智力發展,忽視品德、性格教育。北京IEA學前項目調查表明,家長對教養機構教育內容期望的9項供選擇項目中,選擇率最高的是“讀書”、“寫字能力”的培養(北京市,6歲組地區為41.4%,鎮47.02%,鄉67.04%),選擇率最低的是文明行為(城區2.32%,鎮4.16%,鄉7.09%),這種現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據幼兒園老師反映,許多家長最關心的是,孩子今天學了些什么,兒歌會背了嗎,故事會講嗎,孩子在班上數第幾名,等等。如果老師夸幼兒腦子聰明,智力好,家長滿心歡喜;如果反映孩子品行上的缺點,就不屑一聽,厭煩,甚至懷疑老師有成見。重智輕德是相當多父母的一種心態。而且隨著孩子入學,這種傾向會更嚴重。當今中小學家長有意識的家庭教育重點往往放在對子女學習活動的管理上,用功第一,成績第一,已成為家長的一種教育價值取向。以孩子是否考上大學,來判定家庭教育的成功與失敗,成為許多家長的教育信條。
幼兒家長重智輕德的價值觀傾向,有其心理的和社會的原因。阿勃勒等認為,“在既不能決定又不能預見子女職業命運的社會里,雙親在其子女的教育上關心的焦點必然首先指向社會所期望的一般能力方面,而這種能力又主要被視為可以用學業成就來測定”。這可以說是家長教養心態的一種社會背景,也是現在以應試、分數作為錄取標準的升學制度的反饋。我們認為,重視智育、崇尚智慧、希望孩子受高等教育是社會進步的一種表現。但是,如果出于急功近利,僅僅重視孩子的分數,忽視其個性和品德發展是難以造就真正人材的。許多事實表明,有些人既使考上了大學,如果沒有形成正確的人生態度和優秀品質,也難以避免精神的危機和動搖。
二、本應作為家庭教養重點的基本行為習慣培養受到忽視
家庭教育、幼兒園教育的目標是一致的,但教育的內容、重點和方式方法則有所區雖。嬰幼兒時期,家庭負有教育機構所無法替代的重大使命,其中之一就是結合日常生活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以及各種行為習慣,這是嬰幼兒家庭教養的重要任務。但是現在的情況卻倒了過來,幼兒教師雖強調這個問題,但不少幼兒家長卻不太重視。他們認為吃飯、穿衣、洗手、大小便都是小事,孩子日后總要會的,因而很少注意培養。這里主要還是觀念、價值觀問題。首先,家長沒有認識到嬰幼兒這個階段,孩子本身具有學習做事的主動性、可塑性,如果不順其心理加以培養,自然養成其依賴性。其次,家長對嬰幼兒習慣的價值認識不足。嬰幼兒時期為個體生活行為開始的階段,也是各個方面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幼兒的可塑性和模仿性很大,容易接受成人的行為指導,如果錯過這個時期,幼兒的一切變成定型,良好的習慣不但不容易養成,已養成的壞習慣,也不容易糾正。成人應該抓住幼兒期這一培養習慣的敏感期、關鍵期,使良好的行為方式、行為習慣先入為主,以預防再教育的困難。同時,幼兒基本習慣的養成不僅有益于個體生活,也有益于社會生活和幼兒人格、性格的發展。人類是社會化的動物,不能離開群體而生活,在一定社會里,如果人人都有良好的習慣,社會一定安祥快樂。一個人有良好習慣,別人愿意和他接近,容易獲得朋友,受到悅納,能夠適應社會而圓滿地生活。另外,基本行為習慣的養成過程中,對幼兒的性格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在習慣的養成過程中,幼兒必須親自去做,如親自洗臉、刷牙、穿衣、飲食、自動收拾整理房間、自己上洗手間等等,同時他必須長期不斷的重復與練習,無形中培養了他自動自發、自信心、獨立性、忍耐性,做事井然有序的科學頭腦,負責任守紀律,愛整潔的習性,因此基本習慣的養成和幼兒的性格教育有重要的關系。在家里,父母必須抓住幼兒各階段的發展心理,順應著他的能力、興趣和需要,以培養幼兒的各種基本習慣。同時,應注意與幼兒園取得密切的聯系與合作,這樣才能收到教養的最佳效果。
三、某些傳統美德遭致冷遇,新的觀念尚未健全
改革開放以來,社會、家庭的物質環境、精神環境有了很大變化,人們對待生活、對待人生、對待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上的道德價值觀也隨之有了變化。其中有積極的變化,如競爭意識、開拓精神等,也有一些消極傾向,如一些傳統的優良品德、基礎文明遭致冷遇,新的倫理觀念、行為準則尚未健全。在幼兒家庭品德教育中下述問題是需要正確認識并加以矯正的。
1.缺少嚴格的行為規范家庭指導兒童社會化的重要任務就是要使兒童自發的、本能的行為規范化,因而在家庭教育中有成文或不成文的規矩,使孩子明確行為的是非,并嚴格要求其施行是重要的教育原則。觀察發現,目前溺愛型的家庭教育占了相當大的比例,有許多年輕的父母認為對孩子提出嚴格的要求便委屈了他們,于是常屈從于孩子,放棄教育要求,這是家庭教育的隱患。
無分中外,在傳統上父母對子女的管教一向從嚴。本世紀20年代,因受美國哲學家,也是心理學家的杜威(JohnDewey,1859-1952)所倡導的兒童本位教育觀念的影響,從成人規范取向,轉而重視兒童本身興趣與個性的發展。于是在家庭教育上,一度趨于民主與寬容的管教方式。近二三十年來,青少年問題日益嚴重,其中最明顯的特征是,生活無定向,行為無規范。一般認為,青少年之所以缺乏適應社會能力,與其父母的管教方式有密切關系;在急劇變遷的現社會中,父母未能以適度的方法管教子女,致使長大后無法有效地適應復雜多變的社會。因此,現在父母管教子女的理念發生了變化,改變的取向可以用8個字來表示:管束、冀望、教導、關愛。上述“八字訣”,不只是代表現今父母管教子女的新觀念,而且經由心理學家研究證實,凡是遵循這種教養方式的父母,才是具有威信型的父母。據美國心理學家鮑倫德(Baumrind,1968,1971,1973)的研究和解釋,只有威信型父母,才能夠教養出具有工具性能力(instrumentalcompetence)的兒童。所謂工具性能力,是指兒童在對人對事的行為上,較多表現肯獨立、負責任、尚勤奮、重成就等性格特征。鮑倫德調查研究發現,小學低中年級兒童中,凡是具有工具性能力的學童,分析其家庭背景,幾乎全是在威信型父母管教下成長的。除工具性能力之外,威信型父母教養出來的兒童,另外也較多表現出友善、助人、合群、自信等特征。以前,心理學家曾擔心過,父母嚴格管束孩子行為,將不利于兒童自信心與獨立性格的培養。鮑倫德的研究,澄清了這一疑慮。成長中的兒童,在行為上是需要管束的。除了管束之外,必須配合其他條件,如對孩子管之、望之、教之、愛之四者兼備。
2.過分滿足孩子的物質欲求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民生活的提高,西方社會在消費與生活領域內的示范效應對于一般群眾和青年人的影響是強烈的、普遍的。高消費、超前消費、攀比消費、野蠻消費等各種非理性消費,已成為社會的一種通病。尤其是在城市獨生子女家庭中,溺愛孩子、過份滿足或即刻滿足孩子的欲望和要求已成為一個相當嚴重的問題。生活中經??梢园l現,不少幼兒衣服太多,玩具太多,零食太多,幾乎達到了飽和的程度,許多孩子要什么有什么,想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結果變得不知珍惜物品、浮躁、任性、無克制力。這樣的兒童往往追求享受,意志薄弱,很容易成為問題兒童、不良少年。心理學家格羅克(Glueck)在哈佛大學從事對青少年犯罪問題的研究中發現:青少年犯罪和家庭,尤其是家庭環境有著密切關系;青少年犯罪并不是青少年時期的一種新現象,他只是那些來自兒童期的不良行為發展的延伸物而已;從兒童道德發展中存在的“危險性”問題中,可以“預言”哪些兒童存在著成為青少年罪犯的可能。許多事實表明,青少年違法犯罪往往是從追求吃喝玩樂開始的,他們犯錯誤的特征之一就是表現出過分的物質欲求。如他們有反常的飲食要求,過分講究飲食的口味,極力想吃好的喝好的,愛吃零食、嘴饞。在青少年時期,由于性成熟過程的到來,有些人為了滿足生理和感官的需要,則可能失去理智,染上不良行為。不良青少年的表現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但意志薄弱是他們的共同特點。為了使孩子經得起青春期的考驗,從小培養孩子需要的度量感是必要的。從這個意義上講,由斯馬達教育中萌發的,繼后被洛克、盧梭等所推崇的教育原則——限制物質享受,反對嬌生慣養則是一種帶有積極意義的教育原則。需要的飽和容易使人心生怠惰而不求上進。人往往是借著一種“欠缺感”和“饑餓感”不斷涌現奮斗的意欲而有所作為的。
在商品經濟發展,物質比較豐裕的今天,對幼兒的教育應重視傳統的尚儉精神。尚儉是為了養德。使他們用理智規范人對物質消費的追求,以抗拒享樂至上主義和拜金主義的誘惑。
3.忽視自立態度的培養兒童發展的方向是由依賴走向獨立。從這個意義上講,培養孩子就是做和孩子分離的準備工作,就是幫助孩子離開搖籃,逐步地不依賴父母而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這種目標也正與兒童內在的需要相一致。本來,孩子的天性并不是被動地按他人的吩咐行事,而是主動找事情干的。如嬰兒剛剛學會走路,外出時就不要人抱,非要自己走。隨著自我意識的萌發,活動能力的增強,孩子很喜歡做事。但是不少大人覺得讓小孩子做事似乎就是不疼愛,于是常常照顧過多,包辦太多,結果教養出依賴性強的兒童。
幼兒的自立態度或自立性,其重要體現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有初步的自理能力,掌握初步的自我服務技能。對于這個問題,西方社會是比較重視的。在美國有讓小孩一個人睡眠的習慣。為了安全起見,他們還常常用一種網圍在床的外面。在美國的幼兒教育中,從一歲半就開始培養嬰兒的自我服務技能。這是因為美國人十分珍視人的獨立性和自力更生精神。他們認為自我服務技能的掌握,可以增強幼兒的獨立性和成功感;可以使兒童、家長雙方受益,而且還可以鞏固和發展民族獨立自主的價值觀念?,F代歐美一些國家,也很重視孩子參加一定的家務勞動和生存訓練。14歲的孩子就應當自己去找活干,掙一點生活費。18歲的孩子如果仍依賴父母,就會被人看不起,就連他自己也感到是一種恥辱。正是這種做法,成為保持民族活力的一種重要機制。這種教育觀念是值得借鑒的。
幼兒的自立態度應該從小培養,父母不僅要結合其年齡,培養初步生活自理能力,還要提供機會使孩子對適合他的年齡和理解力的事情做出判斷和選擇。從而使他有某種選擇權和決定權。只有通過大量的機會讓孩子作出選擇或決定,才能使他們從大量的行為結果的反饋中認識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只有當兒童真正地對自己作出的決定負責任,他們才可能變得有責任心。如果孩子在幼兒時期就已經能夠對一些小事情有自己的看法,能作出決定,將來在決定大問題上很有可能具有遠見卓識和創造性,這也是未來社會越來越期待的性格特征。
過去人們一向認為,獨立性是少年期孩子的特征,對于青少年要培養其個性、獨立性??墒?,較強的判斷能力、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是不可能在孩子十幾歲時一下子就具有的。在孩子幼年時期,父母就要創造條件,幫助孩子形成與其年齡相應的成熟的自主行為、責任感。否則容易抑制兒童的獨立性、創造性的發展,而且還會給以后的教育,特別是少年期的教育留下隱患。中國的父母熱愛子女、望子成龍遠遠超過西方,做父母的有極強的犧牲精神來養兒育女,這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但是需要警惕和克制對孩子的過度保護,這樣才能培養自主、自律、自強之人。
4.忽視幼兒協作精神的培養中國素稱禮儀之邦,我國傳統文化就特別強調“謙讓”、“合作”、“樂群”等行為準則。這些傳統的教養思想對于人際交往具有重要的協調功能和積極意義。但是現在不少幼兒家長出于對孩子的保護和“自立”性格的培養,常常表現出不適當的關切以及對攻擊行為的縱容。日常觀察的典型行為就是,有些家長接幼兒回家常情不自禁地詢問孩子“今天誰欺負你沒有?”“誰要打你,你就打他!”等等。這表面上是關心孩子,實際上這種語言或暗示必定會造成孩子社會性發展的極大障礙。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已經認識到,一個沒有道德感的人,就是有再多的知識學問,也難以成材。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務,是要對孩子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子做人。這里我們和廣大家長一起來討論一下:道德教育在孩子不同的年齡階段應該怎樣進行?家庭德育主要內容和方法?
一、家庭德育的不同要求
1.對嬰幼兒說“好”或“不好”
任何兒童在1歲以前,還不可能有道德判斷,也不可能做出什么道德行為。1歲以后,在兒童與兒童的交往中(游戲是最主要形式),就可觀察到各種積極和消極的關系。如為搶奪玩具而呈現的攻擊性動作,因失去玩具而放聲大哭等,這可算是兒童道德行為的最初形態。隨著兒童依呀學語,逐漸掌握語言后,道德行為就同時在成人的影響下,開始逐漸強化。如當兒童做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為時,成人投以愉快的表情,并用“好”、“乖”等詞語給予正刺激,或負刺激。這個過程,就可促使兒童不斷做出合乎道德要求的行為,會十分有利于兒童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與此同時,兒童很自然地會認定成人贊許并說“好”、“乖”的行為是好的行為,而被成人斥責并說“不好”、“不乖”的行為是不好的行為,這就是嬰幼兒的最初的道德判斷。只是這種最初的道德判斷,僅僅只有“好”、“不好”兩大類而已。從兒童很小的時候起,就用合乎年齡特征的方法來培養兒童正確的道德判斷和良好的道德行為,對兒童以后的個性品質的形成,有非常巨大的意義。
2.對學齡前孩子明確提出要求
學齡前兒童的自我意識有了進一步發展,對事物已開始有了自己獨立的評價,在道德行為方面,有了各種道德感的明顯表現,如:大些的孩子樂于照顧小孩子,同情被欺侮的小朋友,互相謙讓玩具等。然而,學前兒童的道德感以及被這些情感激發出來的行為雖然多是真誠的,但道德行為的動機往往受當時刺激所制約,需要成人對其提出明確的要求。而且,學前兒童在道德判斷方面,還帶有很大的具體性、情緒性和受暗示性。有實驗證明,學前兒童對于道德觀念的理解還是很空洞、模糊,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大多數學前兒童常把英雄與混為一談。還不能將“英雄”提高到道德原則上來加以評價。因此在對學齡前兒童進行道德教育中一定要注意,讓孩子有實際的道德體驗。對良好行為進行練習是這個時期道德教育的主要方法,而空洞的道德說教絕難奏效。同時,鑒于學齡前兒童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的特點,家長的示范作用很重要。要孩子做到的,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
3.對學齡期孩子要規范其行為,強化道德意識
學齡初期是兒童心理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時期,也是加強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時期。因為,從這個時期開始,兒童正式有意識地參加集體活動,學習成了他們負有責任的主導活動,并且是逐步掌握書面語言和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真正開端。有研究確認:自覺地運用道德意識來評價和調節道德行為的能力是從小學時期才逐步開始形成的。
學齡初期兒童道德意識形成的發展具有如下特點:1.從比較膚淺的表面的對道德知識的理解,逐步過渡到比較精確、本質的理解;2.從只注意道德行為的效果逐步過渡到比較全面地考慮動機和效果的統一關系;3.道德判斷從受外部情境制約逐步過渡到受內心的道德原則、道德信念的制約。需說明的是,學齡初期兒童雖然形成和發展了道德意識、道德判斷,但并不能因此絕對保證他們一定會有良好的道德行為,因為,這一時期兒童言與行,認識與行動脫節的現象時有所見。因此學齡初期兒童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幫助他們把道德意識轉化為道德行動,還應注意的是,作為一個人的道德觀點、道德原則、道德感情相聯系的道德意識的高級形態——道德信念,也是這一時期兒童在已有的道德認識基礎上產生的,它是道德行為的推動力量。通過教育,可望使小學生(尤其是高年級小學生)明確學習動機,從而表現出認真完成作業,用心聽課,遵守紀律等良好道德行為。
二、家庭德育的主要內容
1.愛心教育
具體講,愛心教育包括: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人民、愛集體、尊老愛幼等。
對孩子來講,進行這方面教育,應體現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之中,通過具體的人和事,培養他們的愛心。愛心教育要從孩子生活的環境開始,由近到遠、由淺入深、逐步升華。比如,先引導孩子愛家庭,愛父母,愛自己周圍親近的人,進而開闊他們的眼界,引導他們愛自己的家鄉、居住的街道和村莊,愛名勝古跡、壯麗山河,最后升華到愛祖國愛人民。
如今的孩子,大多獨生,得到了太多的關注與愛,可是很多家長卻常忽視孩子的愛心教育。不少家長認為:現在我們疼愛孩子,孩子長大后一定會回報的。其實不然,你從不教孩子愛父母,孩子從哪里學會愛你們?
愛心是要父母精心培育的。
2.文明禮貌教育
文明禮貌是一個人有修養、有道德的反映,許多國家把文明禮貌看作是國民教育的頭等大事。如果人人都很文明禮貌,生活就會很愉快、健康,社會秩序也會更有保障,國家建設就能更順利進行。
文明禮貌教育具體有以下一些內容:1.禮貌用語。2.待人接物的禮節,如大人講話時,小孩不能隨便插嘴;不經允許不能隨便拿他人東西;到他人家中要先敲門。3.文明行為規則,如講究個人衛生,不隨地吐痰、亂扔紙屑果殼;公共場合不大聲喧嘩,不破壞公物等。
3.勞動教育
勞動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只有通過勞動,才能讓孩子理解勞動的意義,懂得勞動的艱辛,知道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從中磨煉孩子意志,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學會勤儉節約等。
勞動教育內容主要有:1.生活自理,勞動教育要先從自我服務開始,讓孩子學會基本的生活自理。2.家務勞動,這是要求孩子逐漸懂得自己是家庭的一員,應該主動去干點家務,培養孩子責任感。3.集體公益勞動,孩子入學后,應積極鼓勵孩子參加學校社會上組織的勞動,培養孩子的集體主義精神及社會責任感。
4.良好品格教育
誠實、正直、勇敢、毅力、進取心、自尊心等等,這些都是做人的一些不可缺少的品格。一生對電學做出杰出貢獻的富蘭克林,從青年時代起就為自己制定了一個“達到道德圓滿的勇敢而艱苦的計劃”,他為此特地做了一本小冊子,將“節制”、“誠懇”、“儉樸”、“正直”、“謙虛”等十三項美德記錄在冊,每項占一頁,并用紅筆畫成空格,每天晚上都要做一番反省。如果日間犯了某一項過失,就做一個黑點,記錄在相應的空格里,一星期換一本小冊子,他這一計劃一直堅持了五十多年,始終嚴格躬行。因而,富蘭克林的美德和他在事業上所取得的成就一樣,永載史冊,留芳百世。
三、家庭德育的主要方法
1.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
父母自己德行如何,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品行。一個老是對親人、同事、朋友說謊的父親想要教育孩子“做人要老實,不能說謊”是絕不會取得相應的教育效果的。因為他自己的行為起了恰恰相反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啟蒙學校,要讓孩子品行端莊,父母要做出榜樣,以身作則。
2.寓教育于故事游戲中
兒童心理,具有容易接受暗示和容易接受具體形象的特征,而且,兒童對道德的認識也是從無到有,由淺到深,從簡單到復雜,由零碎到系統發展起來的。因此在對孩子進行道德教育時,要注意形象性、榜樣性、漸進性和針對性,而游戲、故事是兒童最容易接受的形式。
3.教導結合,啟發思考,培養孩子言行一致
教導結合,即正面教育和引導行動相結合,使孩子切實達到言行一致。
有些家長,雖然也給孩子講故事,帶孩子看電影、電視、錄像,但往往不考慮孩子能否辨別其中的是非、惡善,不明確怎樣引導,讓孩子從中學到一些什么,而是聽其自然。這樣即使是有教育意義的文藝材料,也往往達不到好的教育效果。尤其是現在家家有電視,家長常管不住孩子看電視,這就更需要家長的引導教育。如5—6歲的孩子看了武打片,如果不加分析,孩子只會對武打姿勢感興趣,容易產生一些副作用。
4.道德教育必須從小抓起
一、忽視勞動教育帶來的不良后果
近幾年來,我國青少年的勞動“答卷”一直令人擔憂。各種傳媒不斷報道有關當代青少年勞動意識淡薄,勞動能力差的現象。如近些年上海某著名大學錄取的新生中,有60%以上的人不會自己掛帳子,許多大學生在入學前沒有親手洗過一件衣服。
某縣婦聯對該縣一所重點中學初一年級的學生作過一次調查測試,結果表明,從沒有洗過一件襯衫的占79%,不能煮好一鍋白米飯的占84%,不會和不敢使用電飯鍋、液化汽爐的占67%。
據北京市家教會對某小學一個班的調查,該班44名學生中,家長每天給整理書包的占39%,家長給洗手絹的占66%,家長給洗腳的占52.3%;家長給穿衣服的占59%。
看了三份大、中、小學生的勞動“答卷”,使我們不得不憂慮,勞動這種人類生存的最基本素質,中華民族最為優良的品質正遭到某些因素的削弱與侵蝕。結果,許多青少年即使跨入成年人的行列,依然連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比較欠缺。從種種調查報告和現實分析研究中可以看到,青少年的勞動觀念正日趨淡薄,對青少年的教育已陷入一些誤區。問題出在孩子身上,責任應在家長身上。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們的家庭教育,是由于家長思想上的偏差,忽視了勞動教育而產生的嚴重后果。
可悲的是,忽視勞動教育,致使孩子與勞動人民的感情上發生扭曲,不尊重勞動人民,甚至形成看不起體力勞動者的壞思想。某小學校的一個孩子課間不慎將眼鏡掉入便坑中,急得沒辦法。一位工友用手從便坑中幫她掏出來,還給了她。沒想到她轉身就走了,連個謝字也沒有。同學問她,你怎么不好好謝謝人家?她居然說:“謝什么,她就是干這個的?!?/p>
沒有經歷過勞動磨煉的孩子,往往不懂得勞動成果來之不易,他們不知道我們的幸福生活,是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創造出來的。他們不愛惜勞動成果,不知道這些勞動成果凝聚著勞動人民的血汗。目前,有不少孩子花錢大手大腳,不愛護東西,浪費現象相當嚴重。
分析今天在豐盈的物質生活氛圍中成長的一代,許多不良的道德、心理品質,大抵都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從缺少勞動教育中找到根源。因此,加強青少年的勞動教育,不是一家一戶的問題,它關系到我們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決不可掉以輕心。
二、勞動在青少年成長中的作用
勞動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思想和道德品質。實踐證明,人的許多優秀品質是在勞動中形成的。只有在勞動實踐中,才能培養孩子愛人民、珍惜勞動成果,養成勤儉、艱苦樸素的好作風。勞動能鍛煉孩子吃苦耐勞、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有助于培養孩子良好的社會適應力,促進身心健康。勞動能培養孩子勤快、主動的工作態度,有利于形成對集體、對國家的義務感和責任心。勞動能培養孩子自立、自理、自強的獨立生活能力和進取精神。
勞動能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有些家長不讓孩子干家務活,不愿讓孩子參加學校組織的勞動,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怕影響孩子的學習。其實學習并不能排除孩子參加勞動。因為勞動可以改善呼吸、血液循環,促進生理的新陳代謝過程,調節大腦疲勞,有利于大腦發育。在勞動中,孩子雙手的活動有益于左右腦的開發,促進邏輯思維和形象思維的發展,有助于提高學習能力。勞動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分析、判斷、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中國自古就有心靈手巧的說法,手巧會促進心靈,心靈又帶動手巧。
如湖南省湘潭清聯小學的許衛東和張永義,在他們十一、二歲時早晨起來要幫家里燒飯,但又想利用燒飯的時間看書,有時讀書入了迷,忘了熄火,飯就燒糊了。為了解決看書和燒飯兩不誤這個難題,這兩個孩子一起研制了一個飯熟報訊器。它是利用杠桿原理制成的,一頭是裝了米和水的鍋,一頭是相當重量的沙罐。當飯熟時氣體蒸發,重量減輕,沙罐下垂接通電源,電鈴便自動報警。如果人在外面,聽不到電鈴的聲音,報訊器還可以自動將爐門關閉。這項成果,在湖南省舉辦的青少年科學創造發明比賽中獲得一等獎。這是勞動能激發孩子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的生動一例。
勞動可使孩子學會生活,形成健康的人格。學會勞動,養成勞動習慣是孩子學會生活,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保證。勞動可以培養孩子自己動手創造整潔的學習生活環境,使他們明白勞動是創造美好生活的源泉,有助于孩子的心靈美。在日常生活中,每個家庭成員都自覺主動地承擔家務勞動,可以增進家庭的團結、安定,使家庭氣氛和諧。每一位有遠見的父母,都應該培養孩子從小學會做合格的家庭成員,這不僅是為了減輕做父母的勞動強度,而且也是為了孩子的一生的幸福。通過勞動,讓孩子學會關心他人,即在外關心同學、老師,在家關心父母、長輩,長大成家后才能關心妻子、丈夫。這對現在的獨生子女更為重要。
三、學習發達國家家教經驗,走出家庭勞動教育誤區,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勞動之美德
據有關方面對各國小學生每日勞動時間的統計,美國為72分鐘,韓國為42分鐘,法國為36分鐘,英國為30分鐘,中國只有12分鐘。德國的法律規定:孩子必須幫助父母做家務。6—10歲的孩子要幫助父母洗餐具,給全家人擦皮鞋;14—16歲要擦汽車和菜園里翻地;16—18歲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間大掃除。另據報載,美國和加拿大有17個城市每年舉辦“鐵孩子運動會”參賽者是7至14歲的少兒,比賽內容是連續進行長距離游泳、騎車、越野和長跑。每年均有成千上萬的父母帶著孩子前往報名參賽,角逐“鐵孩子”的桂冠。無獨有偶,日本中學普遍設有一門鍛煉課程,即在嚴冬組織學生身著短褲進行戶外長跑,旨地培養孩子鋼鐵般的意志。
這些生活富裕的國家,竟有如此苛刻的教子法,令人大開眼界。相比之下,我們身邊的孩子未免被嬌寵得過了頭。然而,眼下這些蜜罐里泡大的孩子,大多過于嬌嫩,吃不得苦耐不了勞,經受不了困難和挫折的考驗。這實在怨不得他人,從72分鐘比12分鐘的數字里,就不難得出,責任主要在父母身上。該是父母警醒的時候了,做父母的應充分認識到,溫室里長不出參天大樹,要培養孩子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品格和勇于克服困難、迎接挑戰的素質,從小就應給其創造磨煉的機會。
培養孩子熱愛勞動不是個簡單的習慣問題,從長遠來看是一個關系到全民族素質的大問題。一代青年如果不愛勞動,將后患無窮。古代巴比倫的消亡,與其民族好吃懶做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決不可等閑視之。決不能說說重要,做做次要,過后全忘掉。
這是我在地鐵的驗票閘機看到的事?!皬澫卵皖^鉆過去,別讓人看見了?!边@是一位媽媽“教導”著自己的孩子如何逃票。
當前,家長“指導”兒童逃票的現象屢屢發生,而與這些貪圖小利相對應的,是家長們不惜重金地將孩子送上“成才”的道路,張羅著為孩子安排五花八門的培訓,讓小小年紀的孩子“身兼數職”;鋼琴班、書法班、奧數班里的孩子們數目不斷增長、低齡化趨勢明顯……那么,家長培育孩子成才,又把最根本的道德和誠信放在哪里了呢?
孩子雖小,更應從小培養教育
有的孩子仿佛已經習慣了堂而皇之地不買票,無須家長“指導”,直接鉆過閘機。一道閘機,考驗的是大人們的誠信,也是給孩子們做的榜樣。
誠信無價,“逃票”帶給孩子什么?
在大人們眼里,給小孩“逃票”,大概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有些家長理直氣壯地給孩子逃票,認為孩子總是接受正統教育,僥幸逃一次票,不算什么??珊⒆与m然年紀尚小,卻有了辨別是非的能力,被檢票工作人員攔下后的“心里陰影”,怕是很久都不能愈合的。
兒童逃票,其實是家長的行為,有些孩子還小,根本不知道自己需要買票。家長們讓孩子‘逃票’,最委屈的還是孩子。
請在買票的同時,給自己超過1米2的孩子也買一張。
5歲的亮亮身高已經在1米2以上,天真的說,“媽媽給我買票,說明我長大了,是大孩子了。”公共場合孩子都會提醒我們幫他買票,檢票的時候他拿一張半價票在手上,很驕傲地給檢票員看。在他沒長到1米2的時候,我們就為他買票了,我們覺得花小錢買來孩子的自豪,非常值得。孩子小,別看他好像不懂事,遇到這樣的情形,受傷害最深的其實是孩子。
1米2的購票線,只是乘客購票規則上的基準線,但對于孩子家長來說,他們心中的道德基線才是最重要。乘車賣票本是最尋常的小事情,但是提升到教育孩子的層面上講,卻是天大的“大事”。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言行舉止都是孩子參照的最初“標準”,雖然,剛長到1米2的孩子們,心智尚沒有形成和成熟,可在孩子們眼里,每一個微小的細節都會在他們成長道路上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家長們享受了物質上的“免費午餐”,卻忘記了此舉給孩子精神上造成的莫大的影響和傷害。
小小一張票,考驗的是家長的道德天平。
當然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是這樣的,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已經認識到,一個沒有道德感的人,就是有再多的知識學問,也難以成材。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務,是要對孩子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子做人。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方法:
一、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
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和交往,便形成了一定的社會關系,孩子降生人世首先接觸到的環境是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隨著孩子年齡逐漸增長,接觸面也日益擴大。在父母的影響下,漸漸學會如何待人接物,處理好人際關系,這一過程也是孩子個性社會化的過程。孩子的處世態度、思想觀念、心理發展的水平和特點如何,總是受到家庭的影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家庭教育。因此,家庭環境中全部因素,包括家長的思想品德、文化程度、職業特點、家庭成員結構和成員之間的關系,乃至家庭氛圍等等均在孩子出生之日起,就不斷地、潛移默化地、深刻地影響孩子,夸美紐斯說過:“一個人的整個生活既全以兒童時期受的教導為轉移,所以除非每個人的心在小時候得到培養,能應付人生的一切意外,否則任何機會都會錯過。因此父母要做出榜樣,以身作則。
二、寓教育于故事游戲中
兒童心理,具有容易接受暗示和容易接受具體形象的特征,而且,兒童對道德的認識也是從無到有,由淺到深,從簡單到復雜,由零碎到系統發展起來的。因此在對孩子進行道德教育時,要注意形象性、榜樣性、漸進性和針對性,而游戲、故事是兒童最容易接受的形式。
三、教導結合,啟發思考,培養孩子言行一致
教導結合,即正面教育和引導行動相結合,使孩子切實達到言行一致。
有些家長,雖然也給孩子講故事,帶孩子看電影、電視、錄像,但往往不考慮孩子能否辨別其中的是非、惡善,不明確怎樣引導,讓孩子從中學到一些什么,而是聽其自然。這樣即使是有教育意義的文藝材料,也往往達不到好的教育效果。尤其是現在家家有電視,家長常管不住孩子看電視,這就更需要家長的引導教育。如5—6歲的孩子看了武打片,如果不加分析,孩子只會對武打姿勢感興趣,容易產生一些副作用。
四、道德教育必須從小抓起